完整word版高中生物31植物生长素的发现练习必修3
高中生物3-1植物生长素的发现活页规范训练新人教版必修3

第 1 节植物生长素的发现( 时间: 30 分钟满分: 50分 )难度及题号考察知识点及角度基础中档稍难生长素的发现过程1、 3生长素运输有关实验26生长素的产生和散布4、 57一、选择题 ( 共 6 小题,每题 5 分,共30 分)1.胚芽鞘产生生长素的部位、感觉单侧光刺激的部位和曲折生长的部位分别是() 。
A.尖端、尖端、尖端B.尖端、尖端、尖端以下部位C.尖端、尖端下边的部位、尖端下边的部位D.尖端、尖端下边的部位、尖端分析若除掉尖端在单侧光下植物既不生长也不曲折,说明尖端是产生生长素的部位,也是感光部位,而生长部位在尖端以下部位,这经过在去除尖端的胚芽鞘上放含有生长素的琼脂块时表现出生长现象来证明。
答案B2.(2011 ·海南琼海一模) 下列图所示一去掉尖端的胚芽鞘一侧搁置含适合浓度的生长素的琼脂块,将花盆放入暗箱中,以必定速度匀速旋转一段时间后,在图示的地点停止。
胚芽鞘的生长情况是() 。
A.直立生长B.向右曲折生长C.向左曲折生长D.不生长不曲折分析胚芽鞘去掉尖端,没有了感光部位,不受单侧光影响,左边搁置了含适合浓度的生长素的琼脂块,生长较快,向右边曲折生长。
答案B3.如图表示研究生长素在玉米胚芽鞘中运输的实验,把不含生长素的琼脂块甲和琼脂块乙依据以下图地点搁置。
下表是实验装置在黑暗中和单侧光照耀一段时间后( 以下图 ) ,琼脂块甲和琼脂块乙中生长素的相对量,该实验说明() 。
采集到的生长素相对量琼脂块黑暗单侧光照耀甲2133乙6362A. 光是引诱生长素形成的原由B.感觉光芒刺激的部位在胚芽鞘的尖端C.生长素只好由胚芽鞘顶端向下运输D.单侧光使胚芽鞘弯向光源分析光能惹起生长素散布不平均,不是引诱生长素形成的原由,实验的数据不可以说明 B 和D 选项。
该实验只好说明生长素由胚芽鞘顶端向下运输,这样在乙中才能测到有生长素存在。
答案C4.侧芽生长素的浓度老是高于顶芽,可是顶芽产生的生长素仍大批积蓄于侧芽部位,这是因为生长素运输的方式属于() 。
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三植物生长素的发现练习

3.1植物生长素的发现(练习)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50分)1在一植株上,能正确反映各部位生长素产生情况的是…………………………………( )A.顶芽>侧芽,老根>生长点B.顶芽<侧芽,老根<生长点C.顶芽<侧芽,老根>生长点D.顶芽>侧芽,老根<生长点2飞行在太空中的宇宙飞船上放置一株水平方向的幼苗,培养若干天后,根、茎生长方向是…( )A.根向下生长,茎向上生长B.根向下生长,茎向下生长C.根向水平方向生长,茎向上生长D.根和茎都向水平方向生长3在方形暗箱内放一盒幼苗,暗箱一侧开一小窗,固定光源可从窗口射入。
将暗箱放在旋转器上水平旋转,保持每15 min匀速转一周,则一星期后幼苗的生长情况如下图所示……………………( )4比较生长素和生长激素的特点,错误的是 ( )A.都是由内分泌腺分泌的 B.对生命活动具有调节作用C.在体内含量较少 D.都是由活细胞产生的5下图中曲线Ⅲ表示茎伸长生长与植物生长素浓度的关系。
如果同样范围的植物生长素施用于侧芽,则能代表生长状况的曲线是………………( )A.IB.ⅡC.ⅣD.V6扦插时,保留有芽和幼叶的插枝比较容易生根成活,这是因为:芽和幼叶可以………………( ) A.迅速生长B.进行光合作用C.产生生长素D.表明插枝的死活7匈牙利学者帕尔(Paal)在1914~1918年间进行植物生长的实验研究时,曾在黑暗条件下,将切下的燕麦胚芽鞘顶部移到切口的一侧,胚芽鞘会向另一侧弯曲生长(如下图)。
这个实验主要证实( )A.顶端能产生某种影响物B.合成影响物不需要光C“影响物”具有促进胚芽鞘生长效应 D.使背光一侧“影响物”分布多8下图表示用云母片(具不透水性)插入燕麦胚芽鞘尖端部分,从不同方向照光。
培养一段时间后,胚芽鞘的生长情况是…………………………( )A.甲向右弯,乙不弯曲,丙不弯曲B.甲向左弯,乙向右弯,丙不弯曲C.甲向左弯,乙不弯曲,丙向左弯D.甲不弯曲,乙不弯曲,丙向右弯9(多选)如下图A、B、C、D、E中,燕麦胚芽鞘直立生长的是……………………………( )10把燕麦幼苗放在硬纸盒里培养,盒壁上穿一个小孔透过阳光,几天后幼苗的胚芽鞘弯向光源生长;胚芽鞘尖端套以锡箔小帽,在上述条件下培养,胚芽鞘直立生长;胚芽鞘下部裹以锡箔,露出尖端,在上述条件下培养,胚芽鞘弯向光源生长;切去胚芽鞘的尖端,在上述条件下培养,胚芽鞘不弯向光源,几乎不生长。
高二生物必修三第三章植物生长素的发现习题

第三章植物的激素调节训练1植物生长素的发现基础过关1.在燕麦胚芽鞘的尖端套上一个不透光的锡箔小帽,然后在暗室中从左侧照光,胚芽鞘将()A.向左侧弯曲B.不弯曲C.向右侧弯曲D.无规律弯曲2.为了验证胚芽鞘尖端确实能产生促进生长的某种物质,用胚芽鞘和琼脂块等材料进行实验时,对照实验的设计思路是()A.完整胚芽鞘分别置于单侧光照射和黑暗条件下B.胚芽鞘尖端和未放过尖端的琼脂块分别置于胚芽鞘切面的同一侧C.未放过尖端的琼脂块和放过尖端的琼脂块分别置于胚芽鞘切面的同一侧D.胚芽鞘尖端和放过尖端的琼脂块分别置于胚芽鞘切面的同一侧3.1914年,匈牙利的科学家拜尔将燕麦胚芽鞘尖端放在去除胚芽鞘尖端的一侧,结果胚芽鞘向对侧弯曲生长。
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A.该实验在黑暗中进行,可排除受光不均匀对实验结果的影响B.该实验证明尖端确实能产生某种物质,该物质是吲哚乙酸C.对照组是没有尖端的胚芽鞘,结果不生长D.该实验证明了生长素在植物体内进行极性运输4.下列利用胚芽鞘所做的实验中,能说明胚芽鞘尖端确实产生了“生长素”的是()5.下图表示用云母片(具不透水性)插入燕麦胚芽鞘的尖端部位,从不同方向照光,培养一段时间后,胚芽鞘的生长情况是()A.甲向右弯,乙不弯曲,丙不弯曲B.甲向左弯、乙向右弯,丙不弯曲C.甲向左弯,乙不弯曲,丙向左弯D.甲不弯曲,乙不弯曲,丙向右弯6.科学家做过如下实验:把含有生长素的琼脂块放在一段燕麦胚芽鞘的形态学上端,把另一块不含生长素的琼脂块作为接受块放在下端(如下图所示);另一实验是把一段燕麦胚芽鞘倒转过来,把形态学下端朝上,做同样的实验。
请分析,经过一段时间后,接受块甲和接受块乙的成分有何变化()A.甲含有生长素,乙不含有B.乙含有生长素,甲不含有C.甲、乙都含有生长素D.甲、乙都不含有生长素7.下列有关生长素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分生组织是合成生长素最旺盛的部位B.生长素大部分集中在生长旺盛的部位C.合成生长素的部位生长素浓度不一定高D.生长素旺盛的部位生长素浓度一定最高能力提升9.下图是有关生长素的一项实验。
高中生物必修三讲义:第3章 第1节 植物生长素的发现 Word版含答案

第1节植物生长素的发现一、生长素的发现过程1.生长素的发现过程(1)发现生长素的经典实验(填表)科学家实验过程图示实验结论达尔文胚芽鞘尖端受单侧光刺激后,就向下面的伸长区传递某种“影响”,造成伸长区背光面比向光面生长快,因而使胚芽鞘出现向光性弯曲鲍森·詹森胚芽鞘尖端产生的影响可以透过琼脂片传递给下部拜尔胚芽鞘的弯曲生长,是因为尖端产生的影响在其下部分布不均匀造成的温特胚芽鞘的弯曲生长是由一种化学物质造成的,并将其命名为生长素(2)其他科学家的研究①1931年,科学家从人尿中分离出具有生长素效应的化学物质,该化学物质为吲哚乙酸(IAA)。
②1946年,科学家从高等植物中分离出生长素,确认生长素就是吲哚乙酸(IAA)。
2.植物的向光性(1)概念:在单侧光的照射下,植物朝向光源方向生长的现象。
(2)举例:放在窗口的盆栽植物,其幼嫩部位向着窗外生长。
(3)意义:使植株获得更多阳光,通过光合作用合成更多的有机物,满足自身生长发育的需要。
(4)原因:在单侧光照射下,胚芽鞘背光一侧的生长素含量多于向光一侧,因而引起两侧的生长不均匀,从而造成向光弯曲。
3.植物激素:由植物体内产生,能从产生部位运送到作用部位,对植物的生长发育有显著影响的微量有机物。
二、生长素的产生、运输和分布1.植物向光性的原因是什么?2.生长素是什么物质?3.什么是植物激素?探究点一生长素的发现过程植物具有向光性,其中的原因经历了许多科学家的艰辛探索。
阅读教材,完成科学家的探索过程。
并归纳其原理。
1.达尔文实验根据图示完成达尔文实验的相关问题,然后阅读教材回答下列问题:(1)各组胚芽鞘的生长弯曲情况是:①弯向光源生长;②不生长,不弯曲;③直立生长;④弯向光源生长。
(2)①与②对比,说明胚芽鞘的弯曲生长与尖端有关。
(3)③与④对比,说明感光部位是胚芽鞘的尖端,而不是尖端以下的伸长区。
(4)达尔文的猜测:胚芽鞘尖端受单侧光刺激后,就向下面的伸长区传递某种“影响”,造成伸长区背光面比向光面生长快,从而使胚芽鞘出现向光性弯曲。
新编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3课时达标训练:(八) 植物生长素的发现 Word人教版含解析

课时达标训练(八).植物生长素的发现【基础题组】1.吲哚乙酸是(..)A.植物生长素......B.垂体生长激素.....C.性激素..D.脑激素2.下列哪项实验能够证明:胚芽鞘的弯曲生长是因尖端产生的影响在其下部分布不均匀造成的(..)3.如图,①②③④均为去掉尖端的胚芽鞘,③和④顶端的琼脂块上曾放过胚芽鞘尖端,②的顶端是普通琼脂块,能直立生长和弯曲生长的依次是(..)A.④③...B.③④...C.②③...D.③②4.为了证明生长素在胚芽鞘中的极性运输,一位同学设计了实验(如图所示),过一段时间,发现下端的琼脂块逐渐有了生长素。
作为其对照组,最合适的是(..)A.....B.....C....D5.植物产生向光性的原因是(..)A.单侧光使植物背光侧生长素分布多,抑制细胞伸长B.单侧光使植物背光侧生长素分布多,促进细胞伸长C.生长素在向光侧分布多,加快了光合作用D.生长素在向光侧分布多,抑制向光侧细胞伸长6.(2016·南通市高二期末)如图表示用燕麦胚芽鞘做的实验,处理如下:①切去尖端.②用不透光纸遮住尖端.③不做任何处理....④在一侧插入云母片.⑤在另一侧插入云母片.⑥用彼此不相连的两块琼脂片把尖端与下部隔开.⑦垂直向下插入云母片使尖端完全隔开成两半⑧横向插入云母片使尖端完全离断然后用左侧光照射,其中能向光源方向弯曲的是(..)A.③④⑤..B.①③④C.③④⑥..D.②④⑥7.如图在暗室中将几个燕麦芽水平放置,并在不同位置插上云母片,其生长的情况是(..)A.①水平生长,②向上弯曲生长,③直立生长B.①不能生长,②向上弯曲生长,③水平生长C.①向上弯曲生长,②向上弯曲生长,③水平生长D.①不能生长,②水平生长,③向上弯曲生长8.科学家温特做了如下实验:把切下的燕麦尖端放在琼脂块上,几小时后,移去胚芽鞘尖端,将琼脂块切成小块。
再将经处理过的琼脂块放在切去尖端的燕麦胚芽鞘一侧,结果胚芽鞘会朝对侧弯曲生长。
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三( 精品导学案)3-1 植物生长素的发现 Word版含答案

《第三章第1节植物生长素的发现》【学习目标】1.理解生长素的发现过程及实验设计方案2.分析植物向光性产生的原因3.说明生长素的产生、分布部位和运输方式【学习重点】生长素的发现过程【学习难点】:1.生长素的产生、运输和分布2.科学实验设计的严谨性分析【自主预习】一、知识点自测一、生长素的发现过程1.19世纪末,达尔文实验(1)实验条件:单侧光下去掉顶尖锡箔罩上尖端锡箔罩上尖端下面现象:_________ __________ ___________ ___________(2)实验结论:________ 受到刺激后,就向下面的__________传递某种___________,造成________面比_______面生长快,因而出现向光性弯曲。
2、鲍森.詹森的实验结论:胚芽鞘___________产生的影响透过琼脂片传递给下部。
3、拜尔的实验结论:胚芽鞘的弯曲生长,是因为顶尖产生的影响在其下部造成的。
4、温特的实验结论:进一步证明了造成胚芽鞘弯曲的影响确实是一种化学物质。
命名本质:温特把这种物质命名为_____ ,后来,人们确认它的化学本质是_ _ __.5、植物激素:由植物________产生,能从_________部位运送到________部位,对植物的__________有显著影响的_______有机物。
二、生长素的产生、运输和分布1.产生:主要合成部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合成原料:_________2.运输:方向:特点:只能由______________ __运输到___________ ,而不能反过来运输。
3.分布:生长素的分布集中在___________的部分,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处。
二、达标检测题1、下列情况下一段时间后胚芽鞘的生长情况(都是左侧单侧光照射)生长情况2.下图所示对燕麦胚芽鞘进行的向光性实验,(图中锡箔套不透光,云母片具有不透水性)图中能弯向光源生长的是A.甲、乙 B.乙、丙C.丙、丁 D.甲、丁3.用云母片插入燕麦胚芽鞘尖端的不同部位(如下图)一段时间后,弯向光源生长的是()A.①③⑤⑦B.①④⑥ C.③⑤⑦D.②⑤⑦【互动探究】探究一.生长素的发现过程1.19世纪末,达尔文实验(实验①~④):实验①实验②实验③实验④条件:单侧光下去掉顶尖锡箔罩上尖端锡箔罩上尖端下面现象:_________ __________ ___________ ___________实验结论:________光照射使胚芽鞘的__________产生某种___________,并传递到下部的伸长区时,会造成________面比_______面生长快,因而出现向光性弯曲。
3.1+植物生长素的发现_生长素的发现过程_练习(1)+Word版含答案

生长素的发现过程课后练习(1)1. 1914年,匈牙利的科学家拜尔将燕麦胚芽鞘尖端放在去除胚芽鞘尖端的一侧,结果胚芽鞘向对侧弯曲生长。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该实验在黑暗中进行,可排除受光不均匀对实验结果的影响B.该实验证明尖端确实能产生某种物质,该物质是吲哚乙酸C.对照组是没有尖端的胚芽鞘,不生长D.该实验证明了生长素在植物体内进行极性运输2. 1914年,匈牙利的科学家拜尔将燕麦胚芽鞘尖端放在去除胚芽鞘尖端的一侧,结果胚芽鞘向对侧弯曲生长。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该实验在黑暗中进行,可排除受光不均匀对实验结果的影响B.该实验证明尖端确实能产生某种物质,该物质是吲哚乙酸C.对照组是没有尖端的胚芽鞘,不生长D.该实验证明了生长素在植物体内进行极性运输3.自从上世纪三十年代首次发现霉菌Rs能利用饲喂的色氨酸合成吲哚乙酸以来,迄今已在多种高等植物的体内实验和无细胞的体外实验中证实了上述途径。
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色氨酸至少含有一个氨基和一个羧基B.吲哚乙酸是一种具有调节作用的蛋白质C.正在发育的种子能大量合成吲哚乙酸D.在不含色氨酸的培养基上霉菌Rs就不能合成吲哚乙酸4.达尔文在研究光照对金丝雀虉草胚芽鞘生长的影响时,发现感受光刺激的部位是()A.尖端 B.整个胚芽鞘C.尖端下部的背光一侧 D.尖端下部的向光一侧5.植物体内能够合成吲哚乙酸等具有生长素效应的化学物质,合成吲哚乙酸受基因的控制吗()A.受基因控制,因为吲哚乙酸的成分是蛋白质,而基因是通过控制蛋白质的合成来控制性状的B.不受基因控制,因为吲哚乙酸的成分不是蛋白质,而基因是通过控制蛋白质的合成来控制性状的C.受基因控制,虽然吲哚乙酸的成分不是蛋白质,但基因可以通过控制合成相关的酶来控制代谢过程从而控制性状D.不受基因控制,因为植物合成吲哚乙酸不属于植物的性状6.科学教温特做了如下实验:把切下的燕麦尖端放在琼脂块上,几小时后,移去胚芽鞘尖端,将琼脂块切成小块。
高中生物人教版必修三教学案:第3章 第1节 植物生长素的发现 Word版含答案

第1节植物生长素的发现1.向光性产生的内因是生长素分布不均匀,外因是单侧光的照射。
2.胚芽鞘产生生长素的部位是尖端,弯曲生长的部位是尖端下面一段,感光部位是尖端。
生长素的产生不需要光。
3.植物激素是由植物体内产生,能从产生部位运送到作用部位,对植物的生长发育有显著影响的微量有机物。
4.生长素主要的合成部位有幼嫩的芽、叶和发育中的种子。
5.生长素的运输有极性运输、非极性运输和横向运输。
极性运输只能从形态学上端向形态学下端运输,是主动运输。
6.生长素相对集中地分布于生长旺盛的部分,如胚芽鞘、芽和根顶端的分生组织、形成层、发育中的种子和果实等处。
一、生长素的发现过程1.植物的向光性向光性是指在单侧光的照射下,植物朝向光源方向生长的现象。
2.生长素的发现[填表]科学家实验实验结论达尔文胚芽鞘尖端受单侧光照射产生某种“影响”并向下面的伸长区传递,造成伸长区背光面比向光面生长快,因而使胚芽鞘出现向光性弯曲鲍森·詹森胚芽鞘尖端产生的影响可以透过琼脂片传递给下部拜尔胚芽鞘的弯曲生长,是由尖端产生的影响在其下部分布不均匀造成的温特胚芽鞘的弯曲生长确实是由一种化学物质造成的,并将其命名为生长素生长素的确认1931年,科学家首先从人尿中分离出这种物质,确定是吲哚乙酸(IAA),直到1946年人们才从高等植物中分离出生长素,并确认它的成分为IAA3.植物产生向光性的原因在单侧光照射下,胚芽鞘背光一侧的生长素含量多于向光一侧,因而引起两侧的生长不均匀,从而造成向光弯曲。
二、植物激素1.概念:由植物体内产生,能从产生部位运送到作用部位,对植物的生长发育有显著影响的微量有机物,称作植物激素。
2.种类:生长素、赤霉素、细胞分裂素、脱落酸、乙烯等。
三、生长素的产生、运输和分布1.判断下列叙述的正误(1)达尔文通过实验提出产生生长素的部位是胚芽鞘尖端(×)(2)胚芽鞘尖端在单侧光刺激下产生生长素(×)(3)生长素的化学本质是蛋白质(×)(4)植物茎尖的细胞可利用色氨酸合成生长素(√)(5)在成熟组织中,生长素还可通过木质部进行非极性运输(×)(6)生长素主要分布部位是幼嫩的芽、叶和发育的种子(×)2.将燕麦胚芽鞘作如右图所示处理,经过几天后的变化情况是()A.向左弯曲B.向右弯曲C.直立生长D.停止生长[解析]选A胚芽鞘尖端产生的生长素向下运输促使尖端下部生长,单侧光照使生长素在尖端处横向运输,导致背光一侧生长素比向光一侧分布多,此题由于左侧有切口,生长素在尖端部位虽能横向运输,但不能向下运输促使尖端下部左侧生长,所以胚芽鞘右侧生长快,使胚芽鞘向左弯曲生长。
3.1植物生长素的发现每课一练30(人教版必修3)

植物生长素的发现一、选择题1.由燕麦实验得知,植物生长素产生的部位、感觉刺激的部位、向光弯曲的部位分别是()A.胚芽鞘尖端、尖端下面的一段、向光一面B.胚芽鞘、胚芽鞘尖端、尖端下面的一段C.胚芽鞘尖端、胚芽鞘尖端、尖端下面的一段D.胚芽鞘尖端、向光一面、尖端下面的一段2.吲哚乙酸是()A.植物生长素 B.垂体生长素 C.性激素 D.脑激素3.图3-1-17是用不透水的云母片以不同方式分别插入三株燕麦幼苗的胚芽鞘尖端部分,并分别从不同方向给以光照的示意图,培养一段时间后,胚芽鞘的生长情况将是图3-1-17A.甲不弯曲、乙不弯曲、丙向右弯曲B.甲向左弯曲、乙不弯曲、丙向左弯曲C.甲向右弯曲、乙不弯曲、丙向左弯曲D.甲向右弯曲、乙不弯曲、丙向右弯曲4.在一个切去尖端的燕麦胚芽鞘上放上含有生长素的琼脂块,用单侧光照射,胚芽鞘只生长不弯曲。
这一现象说明()①生长素能促进植物生长;②单侧光引起生长素分布不均匀;③植物生长具有向光性;④感受光剌激的部位是尖端;⑤生长素能由顶端运输到下部A.①②③ B.②③④C.①④⑤ D.③④⑤5.匈牙利学者帕尔(A.Paal)在1914~1918年间进行植物生长的实验研究时,曾在黑暗条件下,将切下的燕麦胚芽鞘顶部移到切口的一侧,胚芽鞘会向另一侧弯曲生长。
这个实验主要证实()A.顶端能产生某种影响物 B.合成影响物不需要光C.“影响物”具有促进胚芽鞘生长效应 D.使背光一侧“影响物”分布多6.如图所示,燕麦胚芽鞘进行的向光实验(锡箔套不透光,云母片不透水)。
图中弯曲生长的是( )A.甲、乙B.乙、丙C.甲、丁D.丙、丁7.在方形暗箱内放一盆幼苗,暗箱一侧开一小窗,固定光源可从窗口射入。
将暗箱放在旋转器上水平旋转,保持每15min匀速旋转一周,则一星期后幼苗的生长情况如图所示为8.图表示砑究生长素在玉米胚芽鞘中运输的实验,琼脂块甲和琼脂块乙位置如下图所示。
下列是实验装置在黑暗中和单侧光照射下(如右图所示),琼脂块甲和乙中生长素的相对量,该实验能说明( )A.黑暗中产生的生长素比有光时更多B.光线改变了生长素在胚芽鞘中的分布C.单侧光使胚芽鞘弯向光源D.生长素只能由胚芽鞘顶端向下运输9.高等植物体的各个器官中,合成生长素的数量甚微的是()A.叶原基B.嫩叶C.成熟叶片D.发育中的种子10.科学家研究胚芽鞘向光弯曲现象,逐渐揭示了发生这种应激反应的一系列因果相关事件,下列按因果相关事件顺序排列的是a.胚芽鞘尖端合成生长素 b.胚芽鞘尖端感受光刺激 c.胚芽鞘向光弯曲生长 d.生长素在背光一侧分布较多 e.背光一侧细胞生长较快 f.单侧光照射胚芽鞘尖端11.如图是对燕麦胚芽鞘的有关研究实验示意图,请你仔细分析图示的实验过程和实验结果,你认为下列结论最正确的是12侧光)()A.②⑤⑦ B.①②③⑤⑧C.①③④⑥⑦ D.②⑤⑧13.下图是燕麦胚芽鞘尖端在不同的光照条件下,经过一定时间后,定量测定琼脂块中生长素的含量,就测定结果进行分析,正确的是()A.光照抑制生长素的合成 B.光照引起生长素向下运输C.单侧光引起生长素向背光侧运输 D.光照促进生长素的合成14.用同位素14C标记的吲哚乙酸来处理一段枝条的一端,然后探测另一端是否含有14C的吲哚乙酸存在。
高二生物人教版必修三课后练测:3.1 植物生长素的发现 Word版含解析

第3章植物的激素调节第1节植物生长素的发现1.为了验证胚芽鞘尖端确实能产生促进生长的某种物质,用胚芽鞘和琼脂块等材料进行实验时,对照实验的设计思路是()A.将完整胚芽鞘分别置于单侧光照射和黑暗条件下B.将胚芽鞘尖端和未放过胚芽鞘尖端的琼脂块分别置于胚芽鞘切面的同一侧C.将未放过胚芽鞘尖端的琼脂块和放过胚芽鞘尖端的琼脂块分别置于胚芽鞘切面的同一侧D.将胚芽鞘尖端和放过胚芽鞘尖端的琼脂块分别置于胚芽鞘的同一侧解析:本实验的自变量为琼脂块上是否放过胚芽鞘尖端,只有C项能形成对照实验,由此得出的结论才能确切地说明胚芽鞘尖端产生了促进生长的某种物质。
答案:C2.如下图所示,甲、乙分别用不透光的锡箔纸套在燕麦胚芽鞘的不同部位,丙、丁、戊则分别用不透水的云母片插入燕麦胚芽鞘的不同部位,给予不同方向的光照,培养一段时间后,胚芽鞘的生长情况是()A.甲不生长也不弯曲、乙直立生长、丙向左生长、丁直立生长、戊向右生长B.甲直立生长、乙向右生长、丙向左生长、丁不生长也不弯曲、戊向左生长C.甲向左生长、乙向右生长、丙直立生长、丁向右生长、戊向左生长D.甲直立生长、乙向右生长、丙直立生长、丁不生长也不弯曲、戊向右生长解析:甲遮住了尖端,因而无法感受光刺激,但不影响生长素的产生,因而直立生长;乙遮住了尖端下方,可尖端下方不感光,因而不会影响胚芽鞘对单侧光照的刺激作出的反应,因而乙会向右弯曲生长;丙用云母片纵向插在胚芽鞘尖端,因而单侧光下生长素无法在尖端向背光侧转移,因而丙直立生长;丁用云母片横向插在胚芽鞘尖端与尖端下方之间,尖端产生的生长素无法向下运输,不能引起尖端下方的生长,因而丁不生长也不弯曲;戊用云母片横向插入尖端与尖端下方之间,但不插透,因而只遮挡了右侧生长素的向下运输,左侧依然可以生长,所以胚芽鞘向右弯曲生长。
答案:D3.如下图所示,用燕麦胚芽鞘作实验材料,可使其发生向右弯曲生长的是()解析:胚芽鞘弯曲生长的部位是尖端下面的一段,因此,可通过尖端下面一段生长素的分布情况判断胚芽鞘的生长弯曲情况。
人教版高一生物必修3 练习: 第3章 第1节植物生长素的发现含答案

第三章第1节一、选择题1.对燕麦胚芽鞘进行如图处理:①胚芽鞘尖端套上不透光的锡箔小帽;②将尖端下部用锡箔遮住;③在尖端横向插入云母片;④在尖端横向插入琼脂片;⑤切去胚芽鞘尖端。
据图判断错误的是( )A.有单侧光照时仍直立向上生长的是①B.给予右侧光照时,弯向光源生长的是②④C.单侧光照时,不生长也不弯曲的是③⑤D.如把④放在匀速转盘上,并给予右侧光照,生长情况是向右弯曲生长[答案] D2.荷兰学者Frits Went于1928年把燕麦胚芽鞘尖端切下,放在琼脂薄片上,经1~2 h后移去胚芽鞘尖端,将琼脂小块放在去顶胚芽鞘一侧,然后置于黑暗条件下培养,胚芽鞘逐渐向放置琼脂块的对侧弯曲生长(如下图)。
该实验结果能直接证明的问题是( )①胚芽鞘顶端能产生影响生长的物质②该物质的化学成分是吲哚乙酸③影响生长的物质自顶端向下运输④单向光刺激使该物质在胚芽鞘内呈不均匀分布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答案] B3.为了研究单侧光引起的生长素分布不均匀的原因,科学家曾做了下列实验:①切取燕麦胚芽鞘的顶端,按下图所示分别插入云母片;②把A和B分别置于完整的琼脂块上,C 和D分别置于中间分开的琼脂块上;③再把A放在暗处,B、C、D沿箭头方向照光。
若A琼脂块中生长素的含量相对值为100,则B、C和D的各值如图所示。
下述关于单侧光引起生长素分布不均的结论,错误的是( )A.生长素在胚芽鞘的尖端合成B.胚芽鞘尖端是感受光刺激的部位C.生长素从向光一侧向背光一侧横向运输D.背光一侧生长素合成得多,向光一侧生长素合成得少[答案] D4.下图是4棵相同的蚕豆幼苗分别放在4个暗箱中一段时间,其中②号和④号暗箱分别在顶部和右侧开一孔,使光线能射入。
如果要研究光和茎生长的关系,可选择的装置是( )A.②和④B.③和④C.①和②D.①和③[答案] B5.为了验证胚芽鞘尖端确实能产生促进生长的某种物质,用胚芽鞘和琼脂块等材料进行实验时,对照实验的设计思路是( )A.完整胚芽鞘分别置于单侧光照射和黑暗条件下B.将胚芽鞘尖端和未放过尖端的琼脂块分别置于胚芽鞘切面的同一侧C.未放过尖端的琼脂块和放过尖端的琼脂块分别置于胚芽鞘切面的同一侧D.胚芽鞘尖端和放过尖端的琼脂块分别置于胚芽鞘切面的同一侧[答案] C6.20世纪30年代,科学家发现单侧光能引起某些植物体内生长素分布不均匀;20世纪80年代,科学家发现单侧光能引起某些植物体内抑制生长的物质分布不均匀。
2020秋高中生物人教版必修3练习:3.1植物生长素的发现Word版含解析

第3章植物的激素调节第1节植物生长素的发现基础巩固W i从某被子植物体上提取生长素最理想的材料是()A. 幼嫩种子B.成熟叶片C. 果皮D.成熟种子答案|A< 2不属于生长素运输特点的是()A. 主动运输B. 由形态学下端向形态学上端运输C•尖端部位可进行横向运输D. 由顶芽向侧芽运输解析生长素的化学本质是吲哚乙酸,属于小分子,进行主动运输,只能由形态学上端向形态学下端运输。
答案| B3在植物细胞中,吲哚乙酸主要由色氨酸经一系列酶催化生成。
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A. 吲哚乙酸可在胚芽鞘中大量合成B. 色氨酸至少含有一个氨基和一个羧基C•吲哚乙酸是一种具有调节作用的蛋白质D.过量的色氨酸可抑制吲哚乙酸的合成答案 | B4牵牛花的茎可以缠绕在其他物体上生长,如果测量幼茎靠近物体的一侧和远离物体的一侧的生长素浓度时会发现()A. 靠近物体的一侧高于远离物体的一侧B. 靠近物体的一侧低于远离物体的一侧C. 两侧的生长素浓度差不多D. 无法确定答案| B•5影响生长素的分布、不一定影响生长素合成的因素是()A. 基因B.组织的成熟程度C. 器官种类D.光照生长素的合成是一种代谢反应,需要酶的催化,而酶由基因指导合成,器官类型不同,组织 的成熟程度不同,该酶的表达情况有所不同。
所以基因、器官种类和组织的成熟程度都影响 生长素的合成。
一般认为,光照是影响生长素分布的因素,但还没有证据说明光照影响生长素 的合成。
答答案D6将燕麦胚芽鞘做如图处理,经过几天后的变化情况是( )A. 向左弯曲生长B. 向右弯曲生长C. 直立生长D. 停止生长 答答案A7根据下图所示,分析a 、b 、c 、d 四个琼脂块中的生长素含量,正确的结论是( )A. 处理图甲中的 A 端,不能在图甲中的 B 端探测到14C 的存在B. 处理图甲中的B 端,能在图甲中的A 端探测到14C 的存在14C. 处理图乙中的 A 端,能在图乙中的B 端探测到 C 的存在D. 处理图乙中的B 端,能在图乙中的 A 端探测到14C 的存在解析对于甲枝条来说,A 端为形态学上端;对于乙枝条来说,B 端为形态学上端;由于生长素具 有极性运输的特点,即生长素只能由形态学上端向下端运输 ,所以图甲中,若用同位素14C 标记的吲哚乙酸处理 A 端,则在B 端可探测到14C 的存在;图乙中,若用同位素14C标记的吲哚乙酸 处理A 端在 B 端探测不到1414答答案D9下列关于植物生长素生理作用的叙述,正确的是()A. a>b>cB.c>b>dC.b>a>c D.a=b=c解析]单侧光照可使生长素在胚芽鞘尖端发生横向运输 生长素的横向运输故而生长素浓度c>a=b>d 。
新人教版生物必修3第1节《植物生长素的发现》word同步测试题一

《植物生长素的发现》 练习一、选择题1.对燕麦胚芽鞘进行如图处理:①的胚芽鞘尖端套上不透光的锡箔小帽;②将尖端下部用锡箔遮住;③在尖端横向插入锡箔;④在尖端横向插入琼脂片;⑤切去胚芽鞘尖端。
诗据图刿断下列哪一呗是和卞的A. 有单侧光照时仍直立向上生长的是①B. 给予右侧光照时,弯向光源生长的是 ②④C.C. 如把④放在匀速转盘上,并给予右侧光照,生长情况是向右弯曲生长 2.下图直接可以得出的结论有A •生长素能促进植物生长B •单侧光照引起生长素分布不均匀C .生长素能由顶端向下端运输D •感受光剌激的部位是胚芽鞘尖端3•下图表示一项生长素的研究实验,以下哪一 项关于实验结果的叙述是正确的A . M 长得比N 长 B. N 长得比M 长C. M 弯向一侧而N 不弯曲D . N 弯向一侧而M 不弯曲 4•在一个切去尖端的燕麦胚芽鞘上放上含有生长素的琼脂块,用单侧光照射,胚芽鞘只生 长不弯曲。
这一现象说明① 生长素能促进植物生长;②单侧光引起生长素分布不均匀;③植物生长具有向光性;驶蛊块T——to 去曲_的④感受光剌激的部位是尖端;⑤生长素能由顶端运输到下部A .①②③B .②③④C .①④⑤D .③④⑤5.某同学将若干只小鸭分成甲、乙、丙三组,甲、乙两组与母亲隔离孵化,给甲组展示一可移动大气球,同时放母鸭叫的录音;给乙组暴露在一只猫的周围,同时也放母鸭叫的录音;丙组仍与母亲同处。
实验持续若干天。
下列相关叙述中不正确的是()A.甲、乙两组在本实验中均可称为实验组B .乙组将会认为猫是它们的母亲,但不发出猫叫声C.由于本能,甲组将尾随气球而移动D .本实验的目的之一是研究鸭后天性行为的形成原因6.下图中,图一表示燕麦胚芽鞘在单侧光照下的生长情况,图二表示胚芽鞘对不同浓度生长素的不同反应,则图三中表示a、b二点生长素浓度变化的曲线应分别依次是A .①和②B .①和③C.②和③D .②和④7•下列是关于生长素的有关实验,全部给予右侧光照结果不向光弯曲生长的是A . (2) (3) ( 5)B . (2) ( 3) (5) (7)8•把一花盆如图所示固定在直径为2m的圆盘的边缘处,盆底与地面成45°角。
同步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三练习:第3章 第1节 植物生长素的发现 含解析

03第3章植物的激素调节第1节植物生长素的发现课时过关·能力提升基础巩固1.从某被子植物体中提取生长素最理想的材料是()A.幼嫩种子B.成熟叶片C.果皮D.成熟种子[答案]:A2.用燕麦胚芽鞘做向光性实验,发现植物生长素产生的部位、感受光刺激的部位、向光弯曲的部位分别是()A.胚芽鞘尖端、尖端下面一段、向光一面B.胚芽鞘、胚芽鞘的尖端、尖端下面的一段C.胚芽鞘尖端、胚芽鞘尖端、尖端下面的一段D.胚芽鞘尖端、向光一面、尖端下面的一段[答案]:C3.在植物细胞中,吲哚乙酸主要由色氨酸经一系列酶催化生成。
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A.吲哚乙酸可在胚芽鞘中大量合成B.色氨酸至少含有一个氨基和一个羧基C.吲哚乙酸是一种具有调节作用的蛋白质D.过量的色氨酸可抑制吲哚乙酸的合成[答案]:B4.牵牛花的茎可以缠绕在其他物体上生长,如果测量幼茎靠近物体的一侧和远离物体的一侧的生长素浓度,会发现()A.靠近物体的一侧高于远离物体的一侧B.靠近物体的一侧低于远离物体的一侧C.两侧的生长素浓度差不多D.无法确定[答案]:B5.影响生长素的分布、不一定影响生长素合成的因素是 ()A.基因B.组织的成熟程度C.器官种类D.光照[解析]:生长素的合成是一种代谢反应,需要酶的催化,而酶由基因指导合成,器官类型不同,组织的成熟程度不同,该酶的表达情况有所不同。
所以基因、器官种类和组织的成熟程度都影响生长素的合成。
一般认为,光照是影响生长素分布的因素,但还没有证据说明光照影响生长素的合成。
[答案]:D6.将燕麦胚芽鞘做如右图处理,几天后的变化情况是()A.向左弯曲生长B.向右弯曲生长C.直立生长D.停止生长[答案]:A7.分析下图a、b、c、d四个琼脂块中的生长素含量,正确的结论是()A.a>b>cB.c>b>dC.b>a>cD.a=b=c[解析]:单侧光照可使生长素在胚芽鞘尖端发生横向运输,并在背光侧积累,而玻璃隔板可阻止生长素的横向运输,故而生长素浓度c>a=b>d。
高中生物人教版必修3教学案:第3章 第1节 植物生长素的发现 Word版含答案

一、生长素的发现过程错误!1.生长素的发现过程(2)其他科学家的研究①1931年,科学家从人尿中分离出具有生长素效应的化学物质,该化学物质为吲哚乙酸(IAA)。
②1946年,科学家从高等植物中分离出生长素,确认生长素就是吲哚乙酸(IAA)。
2.植物的向光性(1)概念:在单侧光的照射下,植物朝向光源方向生长的现象。
(2)举例:放在窗口的盆栽植物,其幼嫩部位向着窗外生长。
(3)意义:使植株获得更多阳光,通过光合作用合成更多的有机物,满足自身生长发育的需要。
(4)原因:在单侧光照射下,胚芽鞘背光一侧的生长素含量多于向光一侧,因而引起两侧的生长不均匀,从而造成向光弯曲。
3.植物激素:由植物体内产生,能从产生部位运送到作用部位,对植物的生长发育有显著影响的微量有机物。
二、生长素的产生、运输和分布错误!1.产生:主要合成部位是幼嫩的芽、叶和发育中的种子。
2.运输(1)极性运输⎩⎪⎨⎪⎧部位:胚芽鞘、芽、幼叶和幼根方向:从形态学上端运输到形态学下端(2)非极性运输:在成熟组织中,生长素可以通过韧皮部进行3.分布:相对集中地分布在生长旺盛的部分。
[共研探究]植物具有向光性,其中的原因经历了许多科学家的艰辛探索。
阅读教材,完成科学家的探索过程。
并归纳其原理。
1.根据图示完成达尔文实验的相关问题,然后阅读教材回答下列问题:(1)各组胚芽鞘的生长弯曲情况是:①弯向光源生长;②不生长,不弯曲;③直立生长;④弯向光源生长。
(2)①与②对比,说明胚芽鞘的弯曲生长与尖端有关。
(3)③与④对比,说明感光部位是胚芽鞘的尖端,而不是尖端以下的伸长区。
(4)达尔文的猜测:胚芽鞘尖端受单侧光刺激后,就向下面的伸长区传递某种“影响”,造成伸长区背光面比向光面生长快,从而使胚芽鞘出现向光性弯曲。
2.为了验证达尔文的猜测,鲍森·詹森和拜尔分别设计了如下实验,请根据图示回答相关问题。
(1)鲍森·詹森实验①实验现象:A胚芽鞘不生长,不弯曲;B胚芽鞘弯向光源生长。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教育资源第1节植物生长素的发现一、生长素的发现过程1.达尔文实验。
(1)发现问题:植物的向光性,即在________的照射下,植物朝向______方向生长的现象。
(2)进行实验。
①取材:金丝雀草的胚芽鞘。
②条件:单侧光照射。
③操作及现象。
(3)得出结论。
胚芽鞘弯曲生长的部位是尖端下部,感受光刺激的部位是____________,单侧光照射使胚芽鞘的尖端产生某种刺激,当传递到胚芽鞘尖端以下时,会造成背光面比______生长快,因而出现向光性弯曲。
2.鲍森·詹森的实验。
(1)实验过程及现象。
现象:____________ 现象:____________(2)实验结论。
胚芽鞘尖端产生的影响可以透过________传递给下部。
(如果把透水的琼脂片换成不透水的云母片,胚芽鞘生长情况一样吗?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拜尔的实验。
(1)实验过程与现象。
1教育资源实验条件:______中。
(2)实验结论。
胚芽鞘弯曲生长,是因为尖端产生的影响在其下部__________造成的。
4.温特的实验。
结论:胚芽鞘尖端能产生某种化学物质,会造成胚芽鞘弯曲生长。
这种化学物质被命名为________。
5.1946年人们才分离并鉴定出生长素的化学本质为________。
6.植物激素的含义:由________产生,能从产生部位运送到作用部位,对植物的________有显著影响的微量有机物。
答案:1.(1)单侧光光源 (2)③向光弯曲生长不生长不弯曲直立生长向光弯曲生长 (3)胚芽鞘的尖端向光面2.(1)不生长不弯曲向光弯曲生长 (2)琼脂片不一样。
胚芽鞘不生长不弯曲3.(1)黑暗 (2)分布不均匀4.朝对侧弯曲生长不弯曲不生长生长素5.吲哚乙酸6.植物体内生长发育二、生长素的产生、运输和分布2教育资源1.合成部位:幼嫩的芽、叶和____________。
2.来源:由________转变而来。
3.运输方向与方式。
4.分布:相对集中分布在________的部分。
[判断](1)幼芽、幼叶和种子都能大量产生生长素。
( )(2)生长素的极性运输是一种主动运输,运输方向是从形态学下端到形态学上端。
( )(3)在成熟组织中,生长素可通过木质部进行非极性运输。
( )(4)生长素相对集中分布于生长旺盛的部位。
( )答案:1.发育中的种子2.色氨酸3.形态学上端形态学下端韧皮部主动运输4.生长旺盛[判断](1)×提示:生长素在植物体内含量极少。
(2)×提示:极性运输只能从形态学上端运输到形态学下端。
(3)×提示:在成熟组织中,生长素可以通过韧皮部进行非极性运输。
(4)√1.科学家温特做了如下实验:把切下的燕麦尖端放在琼脂块上,几小时后,移去胚芽鞘尖端,将琼脂块切成小块。
再将经处理过的琼脂块放在切去尖端的燕麦胚芽鞘一侧,结果胚芽鞘会朝对侧弯曲生长。
但是,如果放上的是没有接触过胚芽鞘尖端的琼脂块,胚芽鞘则既不生长也不弯曲。
该实验证明了( )A.生长素只能从形态学上端运输到形态学下端B.造成胚芽鞘弯曲的刺激是某种化学物质C.生长素的化学本质是吲哚乙酸D.胚芽鞘会弯向光源生长解析:上述实验说明,胚芽鞘的尖端确实产生了某种物质,这种物质从尖端运输到下部,并且能够促使胚芽鞘下部某些地方的生长。
答案:B2.(2015·韶关期末)下图表示用云母片(具不透水性)插入燕麦胚芽鞘的尖端部分,从不同方向照光,培养一段时间后,胚芽鞘的生长情况是( )3教育资源A.甲向右弯,乙不弯曲,丙不弯曲B.甲向左弯,乙向右弯,丙不弯曲C.甲向左弯,乙不弯曲,丙向左弯D.甲不弯曲,乙不弯曲,丙向右弯解析:单侧光照会引起生长素在胚芽鞘尖端的横向转移。
但甲图中,云母片从胚芽鞘尖端插入后,阻止了生长素从向光侧向背光侧的转移,胚芽鞘两侧生长素分布均匀,直立生长。
乙图云母片阻止了生长素从尖端向下运输,胚芽鞘不生长,也不弯曲。
丙图光照均匀,但云母片阻断了生长素在胚芽鞘右侧向下运输,使胚芽鞘左侧生长素分布多、生长快,向右弯曲生长。
答案:D3.在同一植株上,能正确反映出各部位生长素产生情况的是( )A.顶芽>侧芽,老根>生长点B.顶芽<侧芽,老根<生长点C.顶芽<侧芽,老根>生长点D.顶芽>侧芽,老根<生长点解析:顶芽产生的生长素多于侧芽,生长点多于老根;但顶芽产生的生长素会运输到侧芽处并积累。
答案:D4.(2015·云浮期末)如图为用燕麦胚芽鞘进行的向光性实验,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A.不生长也不弯曲的是③④B.生长且向光弯曲的是②⑤C.生长但不弯曲的是①④D.生长且向左弯曲的是①⑤解析:①胚芽鞘尖端无法感受光刺激,尖端下面一段生长素分布均匀,胚芽鞘直立生长。
②胚芽鞘尖端感光,尖端下面一段向光侧生长素浓度低于背光侧,胚芽鞘向光弯曲生长。
③切去尖端,由于没有生长 4教育资源素,所以不生长也不弯曲。
④在切去尖端的胚芽鞘上放置含有生长素的琼脂块,由于无尖端,不感光,生长素均匀向下运输,故直立生长。
⑤含生长素的琼脂块放在去掉尖端的胚芽鞘一侧,生长素分布不均匀,故向放置琼脂块的对侧弯曲生长。
答案:C14标记的吲哚乙酸来处理一段枝条的一端,然后探测另一端是否含有放射.如下图所示,用同位素C514)C的吲哚乙酸存在。
下列有关处理方法及结果的叙述正确的是( 性B端探测到CA.处理甲图中的A端,不能在甲图中的14端探测到C的存在B.处理甲14的存在图中的B端,能在甲图中的A14的存在A端,能在乙图中的B端探测到CC.处理乙图中的14A的存在端探测到CD.处理乙图中的B端,能在乙图中的端为形态学上A解析:生长素具有极性运输的特点,即只能从形态学上端运输到形态学下端。
甲图中14BCB端为形态学上端,故处理甲图中A端能在B端探测到的存在,反之不能;处理乙图中端,乙图中14的存在,反之不能。
A端能在端探测到CD 答案:)( 6.如图在暗室中将几个燕麦芽水平放置,并在不同位置插上云母片,其生长的情况是A.①水平生长,②向上弯曲生长,③直立生长B.①不能生长,②向上弯曲生长,③水平生长C.①向上弯曲生长,②向上弯曲生长,③水平生长D.①不能生长,②水平生长,③向上弯曲生长解析:①生长素不能向尖端下部运输,下部得不到生长素而不能生长;②生长素可以向尖端下部运输,还可在重力作用下向近地侧运输,故向上弯曲生长;③生长素能向尖端下部运输,但不能向近地侧运输,则近地侧与远地侧生长素浓度相同,故水平生长。
故选B。
答案:B5教育资源7.(多选)某同学用青菜的幼苗进行了四项实验,如图所示。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实验①②对照可以证明单侧光使生长素分布不均匀B.实验③进行一段时间后,青菜叶片发黄的原因是无光条件下叶绿素不能合成C.实验④的生长结果只能证明根的生长具有向地性D.实验①的目的是对实验②③④起对照作用解析:①②对照能证明单侧光能使植物弯向光源生长,但无法证明是因为生长素分布不均匀;有光照时才能产生叶绿素,所以长时间放在黑暗中,植株会发黄;实验④不仅能证明根的生长具有向地性,还能证明茎的生长具有背地性,①中花盆不作处理是一个空白对照组。
答案:BD8.(多选)下图是研究植物向光性与生长素之间的关系的实验,其相关说法正确的是( )A.当探究胚芽鞘感受光刺激的部位时,应设置d和e对照B.当探究植物向光性产生的外因时,可设置a和b对照C.当探究植物向光性产生的物质内因时,应设置的实验组为b和c对照D.图中能向光弯曲生长的是c和e,停止生长的是b和f解析:设置对照遵循单一变量原则,当探究胚芽鞘感受光刺激的部位时,都是单侧光照射,自变量是锡箔遮光部位不同,故设置d、e对照,A正确。
a和b存在两个变量,有无尖端与光照不同,B错误。
b切除顶芽,没有生长素来源,不能作为探究植物向光性的物质内因,C错误。
由于c 和e的尖端仍存在,并且都是单侧光照,所以应向光弯曲;b和f都没有了尖端,也就是没有了生长素的来源,所以应该不生长,D正确。
答案:AD9.为验证在单侧光照射下,丙图燕麦胚芽鞘尖端产生的生长素的横向运输发生在A段而不是发生在B 6教育资源段。
某同学设计了如下实验步骤,请帮助其完成下列有关实验过程:(1)实验材料及用具:燕麦胚芽鞘、一侧开孔的硬纸盒、薄云母片、光源等。
(2)实验过程:给以右侧单侧光照射,在下列图中绘出插入云母片的位置,并在下面用文字说明。
(3)实验结果:a.________________。
b.________________。
c.________________。
(4)实验结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本实验的目的是“验证在单侧光照射下,丙图燕麦胚芽鞘尖端产生的生长素的横向运输发生在A段而不是发生在B段”,可对燕麦胚芽鞘进行三种处理:阻断A段,阻断B段,不阻断任何部位以做对照。
通过对经过三种处理的胚芽鞘的生长及弯曲情况的观察比较可以得出结论。
答案:(2)如图7教育资源(3)a.直立生长 b.弯向光源生长 c.弯向光源生长(4)胚芽鞘尖端产生的生长素的横向运输发生在A段而不是B段10.下图是三组研究生长素的实验设计示意图。
(1)根据实验设计示意图(一)结果可知,切除胚芽鞘尖端的胚芽鞘向左弯曲生长,其生长素最终来自于______________。
(2)如果实验设计(一)是为了研究胚芽鞘尖端能产生生长素,且能促进胚芽鞘下端生长,应补充的对照实验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实验设计示意图(二)中有明显的错误,错误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如果实验设计(三)是为了研究单侧光引起胚芽鞘尖端生长素分布不均匀,请将实验设计示意图(三)中的甲、乙两图补充完整。
解析:(1)胚芽鞘尖端中的生长素先传给了琼脂块,再由琼脂块传给了胚芽鞘的下面一段。
(2)考查单一变量,即让一空白琼脂块不接触切除的胚芽鞘尖端,但要注意还要让空白琼脂块放在切除尖端的胚芽鞘的右侧。
(3)实验设计示意图(二)中的单侧光将不起作用,因为没有了尖端,由于含生长素的琼脂块不放在中央,胚芽鞘右侧生长素将较多,因此会向左弯曲生长。
(4)在单侧光照射下,胚芽鞘背光侧生长素较多,因此放背光侧琼脂块的胚芽鞘弯曲得更厉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