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通地质学名词解释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地球科学:研究地球结构、组成、演化和运动规律的一门基础自然科学。
地质学:研究地球结构、组成、演化和运动规律的一门基础自然科学。
地球表面重力:指地面某处受地心引力和该处的地球自转离心力的合力。
重力异常:实测重力值多数与正常重力值不符的现象。原因:①测点不一定位于平均海平面上;②地壳不同部分物质的密度不同。
磁异常:指地球浅部具有磁性的矿物和岩石所引起的局部磁场,它也叠加在基本磁场上。实测值经过校正后减去磁场的正常值,其差值为正称正异常,其差值为负称负异常。
地温梯度:在恒温层以下,深度每增加100m增加的温度。不同地区地温梯度不同,如亚洲的平均值为2.5度;欧洲为3~3.5度。
地温级度: 是温度每升高1°C,地层所需要增加的深度,单位为m/1℃。
岩石圈:软流圈上部的地球部分称为岩石圈。包括地壳和上地幔的固体物质。
地壳:是固体地球的最外圈层,由岩石组成,是相对刚性的外壳。其下届为莫霍面与地幔分开,平均厚度16km。
地壳均衡:地壳为适应重力的作用而不断调整达到平衡的现象。
克拉克值:元素在地壳中的平均百分含量。
矿物:是地质作用形成的天然单质或化合物。
岩石:是矿物的自然混合物,也可以是岩屑或岩屑的混合物。
岩石结构:反映岩石中矿物本身的特点及颗粒之间的组构特点,如矿物的结晶程度、晶粒粗细及均匀程度等。
岩石构造:指岩石中不同矿物、矿物集合体之间或与其它组成部分之间的排列充填方式等所反映出来的外貌特征。
解理:矿物受力后沿一定结晶方向裂开成光滑平面的性质称为解理。
断口:矿物受力后在解理面方向之外裂开,称为断口。
大陆边缘:指大陆与深海盆地之间被海水淹没的地方。包括大陆架、大陆坡、大陆基、岛弧与海沟。
沉积岩:是在地表或近地表,常温、常压条件下,由各种外动力地质作用及火山作用形成的松散堆积物经过成岩作用形成的岩石。
层理构造:是由于沉积物的成分、结构、颜色等的不同而在垂向上显示的成层性质。
化石:古生物学的研究对象, 是指保存在地层中的生物的遗体和遗迹。
物种:简称“种”,是生物分类学研究的基本单元与核心
标准化石:指那些演化速度快、地理分布广、数量丰富、特征明显、易于识别的化石。利用标准化石不仅可以鉴定地层的时代,也可以用于地层的年代对比。
相对地质年代:用来反映岩石、地层或地质事件相对新老关系的时间单位称为相对地质年代。绝对地质年代:主要是利用岩石中某些放射性元素的蜕变规律,以年为单位来测算岩石形成的年龄。
地层层序律:是指在岩层形成后,如未受到强烈地壳运动影响而颠倒,那么先沉积的在下,后沉积的在上,并保持近于水平状态的现象。简单地讲:未经构造变动而倒转的地层具有下老上新的规律。
化石层序律:不同时代的地层含有不同的化石,含有相同化石的地层其时代相同,古生物化石或其组合形态结构越简单,地层时代就越老,反之越新。
地层切割律:指岩层、侵入体、断层之间的穿插和切割关系。利用这些关系可以确定相互切割地质体的相对时代,基本原则是切割者新,被切割者老。
组:岩石地层的基本单位,组的含义在于具有岩性、岩相和变质程度的一致性。组或者由一种岩石构成;或者以一种岩石为主,夹又重复出现的夹层;或者由两三种岩石交替出现所构
成。
地质作用:由自然动力引起地球的物质组成、内部结构、构造和地表形态变化与发展的作用,称为地质作用。
风化作用:风化作用是指由于温度变化,大气、水和水溶液以及生物生命活动等因素的影响,使地壳表面的岩石、矿物在原地发生物理或化学的变化,从而形成松散堆积物的过程。
河流:沿地表狭长谷地经常或周期性流动的天然水流称河流。
河谷:河谷是由流水切割形成的谷地,它包括谷坡和谷底两部分。
横向环流:水质点常在垂直其流动方向上呈螺旋状有规则地变化,这种螺旋状水流称为环流,当环流轴线与水流方向一致时,称为横向环流。
河流的下蚀作用:河水及其携带的碎屑物对河床底部进行破坏,使河床底部降低,加深河谷的作用称为下蚀作用。
侧蚀作用:河水及其携带的碎屑物质对河床两侧和河谷谷坡的破坏作用,称侧蚀作用。
向源侵蚀作用:下蚀作用在加深河谷的同时,还有向源头方向发展的趋势,河流这种向源头延伸的侵蚀作用,称向源侵蚀作用。
侵蚀基准面:指河流注入水体的水面,一般代表下蚀作用的极限。入海河流的侵蚀基准面为海平面;支流注入主流时,主流河面是支流的侵蚀基准面。
深切河谷:已经形成的曲流河或者是蛇曲河,在地壳抬升后,河流的下蚀作用增强,河谷加深;河谷在横剖面上呈“V”形谷,而在平面是仍保留极度弯曲的形态,这类河谷称为深切河谷。
河流阶地:地壳抬升后,原有的河漫滩被抬升,形成了分布在谷坡上,洪水不能淹没、顶面较平坦的台阶状地形称为河流阶地。
牛轭湖:极度弯曲的河流截弯取直形成牛轭湖。蛇曲状河流中,由于洪水期水量突然增加,侵蚀能力突然增强,水流会冲溃曲颈直接流入下一河弯,这种现象叫河流的截弯取值,被遗弃的弯曲河道称牛轭湖。
夷平面: 当地表演化到达准平原阶段之后,如果地壳上升或海平面下降,那么,下蚀作用重新加强,使原来的准平原抬升,再经流水侵蚀改造,又形成广大地区内有许多海拔高度大体相同的平顶山,称之为夷平面。
三角洲:河流流人海(湖)盆地的河口区,因坡度减缓,水流扩散,流速降低,将携带的泥砂沉积于此,形成近于顶尖向陆的三角形沉积体,称三角洲。
岩溶作用:指地下水对岩石、矿物的溶解所产生的破坏作用。
风蚀作用:是指风以其自身的力量和所挟带的砂石进行冲击和摩擦,致使地表岩石遭受破坏的作用。按作用方式分为吹蚀(吹扬)作用和磨蚀作用。
冰川:指大陆上由早年积雪形成的能运动的冰体。
挖掘作用:是指冰川在运动时将冰床基岩碎块拔起并带走的过程。又称拔蚀作用。
构造湖:构造湖是由地壳构造变动形成的湖盆贮水而成的湖泊。
沼泽:指地面异常潮湿、植物大量生长,并有大量泥炭堆积的地方。沼泽地区的潜水面位于地面附近,土层常年处于过湿状态。如果地表土层中的水分只是季节性处于过饱和状态,则称为沼泽化阶段。
潮汐:由月球和太阳的引潮力作用引起的海面周期性升降现象称为潮汐。
滨海:是海陆交互地带,其范围是低潮线与最大浪潮所能冲击到的上界之间的地带,它属于海岸带的一部分,可分为前滨和后滨两个亚环境。
后滨又称为潮上带:它位于平均高潮线以上,在特大高潮和遇风暴时可以被水淹没。
前滨又称为潮间带:是平均高、低潮之间的地带。它随着潮汐的涨落时而被淹没,时而露出水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