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州园林(四)装修
《苏州园林》文化积累

《苏州园林》文化积累1.作家作品叶圣陶(1894—1988),男,原名叶绍钧、字秉臣、圣陶,1894年10月28日生于江苏苏州,现代作家、教育家、文学出版家和社会活动家,有“优秀的语言艺术家”之称。
1907年,考入草桥中学。
1916年,进上海商务印书馆附设尚公学校执教,推出第一个童话故事《稻草人》。
1918年,发表第一篇白话小说《春宴琐谭》。
1923年,发表长篇小说《倪焕之》。
1949年后,先后出任教育部副部长、人民教育出版社社长和总编、中华全国文学艺术界联合委员会委员、中国作家协会顾问、中央文史研究馆馆长、中华人民共和国全国政协副主席,第一、二、三、四、五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委员,民进中央主席。
1983年当选为第六届全国政协副主席。
是第一至四届全国人大代表、第五届全国人大常委,第一届全国政协委员、第五届全国政协常委。
1988年2月16日在北京逝世,享年94岁。
【百度百科】2.文体知识说明文是一种以说明为主要表达方式的文章体裁[1]。
它通过对实体事物科学地解说,对客观事物做出说明或对抽象事理的阐释,使人们对事物的形态、构造、性质、种类、成因、功能、关系或对事理的概念、特点、来源、演变、异同等能有科学的认识,从而获得有关的知识。
说明文的中心鲜明突出,文章具有科学性,条理性,语言确切生动。
它通过揭示概念来说明事物特征、本质及其规律性。
说明文一般介绍事物的形状、构造、类别、关系、功能,解释事物的原理、含义、特点、演变等。
说明文实用性很强,它包括广告、说明书、提要、提示、规则、章程、解说词等。
说明文有的是以时间为序,有的是以空间为序;有的由现象写到本质,有的由主写到次;有的按工艺流程顺序来说明,有的按事物的性质、功用、原理等顺序来说明。
【百度百科】3.文化常识建筑知识:(1)亭:亭(凉亭)是一种中国传统建筑,多建于路旁,供行人休息、乘凉或观景用。
亭一般为开敞性结构,没有围墙,顶部可分为六角、八角、圆形等多种形状。
苏州园林-留园设计

从闻木樨香轩再向北走,就遇到一条窄窄的沟涧, 水流从涧中缓缓进池子里。托起闻木樨香轩的那 座环抱水池的西脉假山,与中区正北面的假山主 脉被这道水涧分割开来。但两山之间有三座石板 桥凌空跨水而过,前后高低错落着,又把西脉与 主脉连接起来了。到了这儿我才觉得,原来这假 山真是座山呀,可不是只在向着水有人看的那面 做做样子,这座山里有它的峰谷流水,有它的小 桥通幽。这座山,因为沟壑有了纵深,因为架桥 有了虚实。雨天站在桥下偶尔能听到水声,真有 点“山深溯溪行”的幻觉。
又一村
陆游诗:“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亭为 正方形,单檐歇山造,解放后新建。“又一村”三字盛 氏时即有,开始系指东面一片,即“花好月圆人寿轩”, “少风波处便为家”,“亦吾庐”这一范围,后开辟西 部,通常指西面一带。因广植梅林,并有绿杨、桃杏、 菜畦、豆架,富有田园风味,故名。
Famous scenery of Lingering Garden.
光线变化、明暗对比的空间。 狭长见厅山之高耸,石林小 法多变,全园曲廊贯穿,依
一进大门,留园的建筑艺术 院的“院中有院”则突出了 势曲折,通幽渡壑,园内有
处理就不同凡响:狭窄的入 立峰之姿态万千,多而不乱, 蜿蜒高下的长廊670余米,漏
口内,两道高墙之间是长达 每个小天井皆有主题;冠云 窗200余孔。“之”字曲廊、
50余米的曲折走道,造园家 峰庭院则以开敞的空间,彰 空廊的应用与小天井的结合
充分运用了空间大小、方向、 显冠云峰之空灵,前面五峰 非常巧妙。利用空廊、小天
明暗的变化,将这条单调的 仙馆庭院、石林小院的较为 井、漏窗、隔扇、洞门等形
通道处理得意趣无穷。过道 封闭的空间,恰恰烘托了冠 成富有变化的画面,用框景、
留园历史
部编人教版初二上册第五单元18课《苏州园林》学案

部编人教版初二上册第五单元18课《苏州园林》学案李真潍坊第五中学语文教员«苏州园林»是部编人教版八年级上学期第五单元的十八课。
设计的重点放在回忆说明文的有关知识基础上理清说明顺序,辨析说明方法,明白阅读说明文的普通方法,并能实践运用。
上课前我搜集了相关资料,做了充沛的预备。
设计〝情形导入——全体感知——协作式解读——主题阅读拓展〞四大环节。
实施进程中,以先生的自感、自悟、自学探求为基础,鼎力倡议自主、协作、探求的学习方式,充沛发扬师生双方在教学中的自动性和发明性。
【学习目的】①了解苏州园林的总体特征。
②学习打比如、举例子、作比拟等说明方法,并体会其作用。
③体味本文准确繁复、生动传神的言语。
④激起先生对中国文明的兴味。
【学习重点】学习打比如、举例子、作比拟等说明方法,并体会其作用;体味本文准确繁复、生动传神的言语。
【学习难点】激起先生对中国文明的兴味。
课前预习:◎步骤方法:课前仔细阅读主题阅读资料。
学习进程:〔一〕如诗入画,文心相契〔10分钟〕〔课前播放中央电视台〝请您欣赏〞栏目制造的«苏州园林»,在优美典雅而明快的«林雨心境»旋律中营建一种舒心愉快的游园气氛。
〕导入:同窗们,学习第五单元,翻开我们的主题学习丛书,大家会欣赏到作风各异的中华修建,有园林,有民居。
〔幻灯片自动播放各地修建,如安徽民居,北京故宫,颐和园,南京中山陵,西藏寺庙,土家民居等等〕其中,在我国景色恼人的江南,设计者和匠师们量体裁衣,巧妙地将园林和民居合二为一,这就是宅园合一的——苏州园林。
当代作家、教育家叶圣陶先生将苏州园林凝化为一幅古朴优美、自然典雅的水墨画,展现了苏州园林的共同风姿。
明天,让我们一同走进«苏州园林»,来领略它的艺术风采。
1.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
◎步骤方法:〔1〕标出自然段的序号。
〔2〕圈画出不了解的语句。
2.独立处置生字词并独立完成以下练习:◎步骤方法:〔1〕自己独立默写。
园林铺地-《图说苏州园林铺地》

园林铺地-《图说苏州园林铺地》中国传统园林往往在游⼈活动较为频繁的地⽅都要对地⾯予以铺妆处理,这就是所谓的铺地。
房舍的室内地⾯为了防潮及减少起沙,⼀般都要铺设⽔磨⽅砖。
室外⽉台⼤多使⽤条⽯铺地取其平坦。
⽽在园路、⾛廊、庭院、⼭坡蹬道等处为防⽌积⽔或风⾬浸蚀则常以砖、⽡、条⽯、不规则的⽯版、卵⽯以及碎瓷、缸⽚等材料,或单独使⽤,或相互配合,组成丰富多彩的各种精美图案,极具装饰效果。
明清园林中的铺地充分发挥了匠⼈的智慧和想象⼒,创造出变幻⽆穷的铺地图案,其中以江南苏州⼀带最为著名,被称作花街铺地。
常见的纹样有:完全⽤砖的席纹、⼈字、间⽅、⽃纹等。
砖⽯⽚与卵⽯混砌的六⾓、套六⽅、套⼋⽅等。
砖⽡与卵⽯相嵌的海棠、⼗字灯景、冰裂纹等。
以⽡与卵⽯相间的球门、套钱、芝花等,以及全⽤碎⽡的⽔浪纹等。
还有⽤碎瓷、缸⽚、砖、⽯等镶嵌成寿字、鹤、⿅、狮毽、博古、⽂房四宝,以及植物纹样的。
其他地⽅的园林中各种形式的铺地也都有使⽤,但样式不如苏州地区丰富。
明清时皇家苑囿在⼤量使⽤⽅砖、条⽯铺地的同时,受着江南园林的影响,也在园径两旁⽤卵⽯或碎⽯镶边,使之产⽣变化,形成主次分明、庄重⽽不失雅致的地⾯装饰。
《图说苏州园林:铺地》涉及的苏州园林建筑装饰,既包括⽊装修的内外檐装饰,亦包括从属于建筑的带有装饰性的园林细部处理及⼩型的点缀物等建筑⼩品,主要指:精细雅丽的苏式⽊雕,有浮雕、镂空雕、⽴体圆雕、镂空贴花、浅雕等各种表现形式,饰以古拙幽雅的⼭⽔、花卉、⼈物、书法等雕刻图案;以绮、妍、精、绝称誉于世的砖雕,有平⾯雕、浮雕、透空雕和⽴体形多层次雕等;⽯雕,分直线凿雕、花式平⾯线雕、阳雕、阴雕、浮雕、深雕、透雕等:被称为“凝固的舞蹈”、“凝练的诗句”的塑雕,展现的是三维空间形象艺术;变化多端、异彩纷呈的花窗;“吟花席地,醉⽉铺毡”的铺地;各式洞门、景窗及可以产⽣“触景⽣奇,含情多致,轻纱环碧,弱柳窥青”艺术效果的门扇窗棂等等,这些凝固在建筑上的辉煌,⾜可使苏州⾹⼭帮的智慧结晶彪炳史册。
《苏州园林》公开课一等奖课件pptx(2024)

花木配置的艺术手法
苏州园林中的花木配置注重色 彩搭配和层次感的营造,通过 不同色彩和形态的花木组合, 形成丰富多彩的景观效果。
2024/1/29
在配置过程中,还运用借景、 对景等手法,将园外的自然景 色引入园内,或者通过花木的 配置形成对景关系,增加景观 的层次感和深度。
苏州园林中的花木配置还讲究 寓意和象征手法的运用,如松 竹梅“岁寒三友”的搭配,寓 意着坚韧不拔、友谊长存等美 好品质。
园林的发展。
2024/1/29
应加强苏州园林与现代科技、文 化、旅游等产业的融合,打造具 有时代特色的新型园林,满足人
们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求。
未来苏州园林还应积极拓展国际 市场,加强与国际园林界的交流 与合作,推动中国园林艺术的国
际化发展。
26
THANK YOU
感谢聆听
2024/1/29
27
《苏州园林》公开课一等奖课 件pptx
2024/1/29
1
目
CONTENCT
录
2024/1/29
• 苏州园林概述 • 苏州园林的建筑艺术 • 苏州园林的叠山理水 • 苏州园林的花木配置 • 苏州园林的游览与体验 • 总结与展望
2
01
苏州园林概述
2024/1/29
3
苏州园林的历史与背景
苏州园林的起源
2024/1/29
堆叠与塑造
运用堆叠、镶嵌等手法, 塑造出山石嶙峋、峭壁陡 立的自然形态。
植物配置
在山石间配置适当的植物 ,如松树、竹子等,增加 山林野趣和生机。
12
理水的艺术手法与技巧
水源与流向
巧妙利用自然水源,设计 合理的流向,形成溪流、 瀑布、池塘等水景。
苏州园林特点概括

苏州园林特点概括说起苏州园林的建筑特点,最为有名的就是柳亚子故居、退思园、师俭堂、亭林园等苏州标志性建筑。
苏州是中国首批24座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之一,下面由店铺为大家整理的苏州园林特点概括,希望对大家有帮助!苏州园林特点概括第一,自由灵活的建筑布局。
中国传统建筑很早以规整的四合院为基本形式,形成封闭性较强的空间。
这种布局显然不适用于苏州园林,园林建筑布局要打破对称、规整的布局,注重因地制宜,灵活变化。
单体建筑处理也不拘一格。
中国古代建筑平面为奇数,三、五开间居多。
而拙政园海棠春坞为两开间,留园揖峰轩为两间半。
留园明瑟楼屋顶,东为歇山顶,西为硬山顶,形式别致,却和周围建筑相协调。
第二,富有变化的建筑类型。
园林建筑类型之多,在各种建筑中可称首屈一指。
苏州园林建筑大体分为厅堂轩馆、楼阁、榭舫、亭、廊五种类型,每种类型又有多种形式,变化多端。
四面厅,四面设长窗,人在厅内能欣赏四周的景色,如拙政园的远香堂,四周景色各有特色,如观赏长幅画卷。
鸳鸯厅的平面和梁架不同于一般厅堂,典型的实例如留园林泉耆硕之馆。
舫是建造在水边的一种仿造船的形体的建筑,人登临其上,能产生荡舟水上的联想。
舫的造型轻盈活泼,是园林建筑中最富想象力、最美丽的建筑,如拙政园香洲和怡园画舫斋。
亭是变化最多的建筑,山巅、水际、路旁、林中,都能看到它。
最著名的亭是沧浪亭土山上的沧浪亭,亭中石柱上的楹联:“清风明月本无价,近水远山皆有情”记叙了苏舜钦四万钱买下沧浪亭的历史。
亭古朴又造型轻盈,周围箬竹丛生,老树数株,野趣横生,使人感发怀古情思。
第三,细致精巧的内外装修。
苏州园林建筑的装修分为外檐装修和内檐装修,都是技术和艺术的结合,具有实用和观赏的双重功能。
建筑装修处理灵活,注重与环境相协调,常用岁寒三友松、竹、梅和琴、棋、书、画等作为装饰花纹,富有书卷气,具有深厚的文化内涵。
第四,轻盈素雅的建筑风格。
苏州园林建筑体量一般不大,同皇家园林建筑相比,显得小巧玲珑,使人感到亲切,具有生活气息。
苏州古典园林中的建筑【三】

苏州古典园林中的建筑【三】(最新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经典范文,如故事大全、作文大全、教案大全、游戏大全、句子大全、诗词大全、家庭教育、幼儿教育、小学教育、其他范文等等,想了解不同范文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In addition, this store provides various types of classic sample essays, such as stories, composition, lesson plans, games, sentences, poems, family education, early childhood education, primary education, other models, etc. If you want to know the difference Please pay attention to the format and writing of the sample essay!苏州古典园林中的建筑【三】(三)建筑构造1.屋顶屋顶是古典园林建筑富有艺术表现力的部分,造型多变,翼角轻盈,成为苏州古典园林建筑玲珑秀丽风格的因素之一。
苏州园林的建筑建筑特色与中国传统文化 一.苏州园林简介 有人说

苏州园林的建筑建筑特色与中国传统文化一.苏州园林简介有人说:“江南园林甲天下,苏州园林甲江南。
”苏州素以园林美景享有盛名,这些园林可分为宅地园林、市郊园林和寺庙园林三大类。
苏州园林多为宅地园林,由贵族、官宦、富商等所建,精致优雅。
这些园林反映出历代园林的不同风格,同为中国园林艺术的代表作。
“上有天堂,下有苏杭”,苏州之所以获得“天堂”的美称,在很大的程度上由于它拥有一批全国以至世界知名的古典园林。
拙政园:与北京颐和园、承德避暑山庄、苏州留园并称为我国四大古典名园。
拙政园初为唐代诗人陆龟蒙的住宅,后为明代监察御史王献臣归隐之地,取“拙者之为政”的语意而名,曾为太平天国忠王府的一部分,现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拙政园全园分东、中、西、住宅四部分。
住宅是典型的苏州民居,现布置为园林博物馆展厅。
沧浪亭:地处城南三元坊,在现存苏州园林中,历史最为悠久。
全园布局自然和谐,堪称构思巧妙、手法得宜的佳作。
与狮子林、拙政园、留园并列为苏州宋、元、明、清四大园林。
全园景色简洁古朴,落落大方,不以工巧取胜,而以自然为美。
狮子林:为苏州四大名园之一,至今已有六百多年的历史。
元代至正二年,名僧天如禅师维则的弟子“相率出资,买地结屋,以居其师”。
因园内“林有竹万固,竹下多怪石,状如狻猊(狮子)者”而得名。
狮子林既有苏州古典园林亭、台、楼、阁、厅、堂、轩、廊之人文景观,更以湖山奇石、洞壑深邃而享誉盛名,素有“假山王国”之美誉。
留园:始建于明嘉靖年间,园中分四个景区:中部以山池为中心,风景明净清幽;东部则厅堂宏丽轩敞,重楼叠阁;西部是土山枫林,景色天然清秀;北部是田园风光。
全园建筑布局结构严谨,尤以建筑空间处理得当而居苏州园林之冠,亦是中国四大名园之一。
网师园:全园占地约八亩余,还不及拙政园的六分之一,但小中见大,布局严谨,主次分明又富于变化,园内有园,景外有景,精巧幽深之至。
建筑虽多,却不见拥塞,山池虽小,却不觉局促,因此被认为是苏州古典园林中以少胜多的典范。
宏丽轩举:苏州留园内檐装修意匠解析

不同时期的园林平面图与照片,通过三个侧面研究留园变迁,反思经验空间与现代性的问题,为园林研究提供了新的视角。
目前,学界对留园的研究主要集中于园林整体空间处理,对建筑室内空间的系统研究不多,主要是对主体建筑内部演变的个案研究,并未深入论及内檐装修。
内檐装修是园林建筑室内空间营造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独立的艺术价值。
纵观明清时期与留园相关的园记诗文、清宣统二年(1910年)郑恩照绘制的平面图、19世纪30年代童寯测绘的平面图、美国建筑师包爱兰(Florence Lee Rowell)于1926年捕捉到的留园照片,以及19世纪50年代留园修复后刘敦桢测绘的平面图,结合当今园貌可以发现:园林建筑内部大多设置内檐装修,对室内空间进行有效组织,成为留园独具特色的一部分。
本文以内檐装修为切入点,对各时期园中装修类型与设置情况加以梳理,解读装修特点,进而分析成因,寻找历史演变中装修意趣的共性与延续性。
1留园概述留园始建于明万历二十一年(1593年),为明代徐泰时的东园故址。
清代嘉庆年间园归刘恕所有,名“寒碧山庄”,又因留园所在地名花步里而被钱大昕题名为“花步小筑”,民间称为“刘园”。
晚清同治年间,盛康购得园林,经光绪年间扩建后易名为“留园”,盛康过世后,留园曾两度被没收和返还。
20世纪50年代,政府对留园进行全面整修,园貌呈现出诸多变化,但并未影响园林主体格局。
现今留园占地面积约三十多亩(约2万m 2),包括园林、住宅、祠堂三大部分。
其中,园林区域可分为“中、东、北、西”四部分。
中部是寒碧山庄旧址,历史悠久,为全园精华。
中部又分为东、西两区,西区以山池为核心,东区以建筑庭院为主。
东、北、西三部分由光绪年间盛氏所建,东部围绕冠云峰布置赏石建筑群;北部原有建筑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已不存在,现辟为盆景园;西部为山林地,摘要 留园是一座声名卓著的江南名园,园林建筑与内檐装修呈现出“宏丽轩举”的特点,彰显出江南地区装修的高水准。
苏州园林建筑风格解析:匠心独运的艺术

• 这些保护措施有效地保护了苏州园林建筑的历史风貌和文化价值
传承与发展
• 苏州园林建筑在传承的同时,也不断发展创新,将现代设计理念和技术融入园林建
筑,使苏州园林建筑焕发出新的生机
• 这种传承与发展的方式,使苏州园林建筑成为了中国重要的文化旅游资源,吸引了
大量游客前来参观
05
苏州园林建筑在现代园林设计
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03
历史价值
• 苏州园林建筑具有很强的历史价值,反映了苏州地区的
历史变迁和社会风尚
• 苏州园林建筑的历史价值,使其成为了研究苏州地区历
史和文化的宝贵实物资料
04
苏州园林建筑的代表作品与实
例分析
苏州园林建筑的代表作品介绍
拙政园
• 拙政园是苏州园林建筑的代表作品之一,位于苏州市东北角,面积约78亩
• 苏州园林建筑的景观元素包括山石、
• 苏州园林建筑的文化元素丰富多样,
包括亭、台、楼、阁、榭等多种建筑
水景、植物、雕塑等多种艺术形式
包括诗词、书画、篆刻等多种艺术形
形式
• 这些景观元素都与建筑元素紧密结
式
• 这些建筑元素都具有很高的艺术价
合,形成了一种和谐、优美的园林景
• 这些文化元素都为苏州园林建筑增
值,成为了苏州园林建筑的重要组成
观
色添彩,使其具有很强的文化内涵和
部分
艺术价值
03
苏州园林建筑的设计理念与匠
心独运
苏州园林建筑的设计理念
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 苏州园林建筑强调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将建筑、景观、自然元素紧
密结合,形成了一个和谐、自然的园林空间
• 这种设计理念体现了苏州园林建筑对自然的尊重和敬畏,使园林成
苏州园林

苏州园林拙政园拙政园名冠江南,胜甲东吴,是中国的四大名园之一,苏州园林中的经典作品。
拙政园位于苏州古城区东北娄门内的东北街。
园林占地面积约4.1公顷(不包括管理、花圃用地约0.67公顷)。
明正德四年(公元1509年)由御史王献臣始建。
在以后的四百余年间,沧桑变迁,屡易其主,几度兴废,原来浑然一体的园林演变为相互分离、自成格局的三座园林。
早期王氏拙政园,有文征明的拙政园“图”、“记”、“咏”传世,比较完整地勾划出园林的面貌和风格。
当时,园广袤约13.4公顷,规模比较大。
园多隙地,中亘积水,浚沼成池。
有繁花坞、倚玉轩、芙蓉隈及轩、槛、池、台、坞、涧之属,共有三十一景。
整个园林竹树野郁,山水弥漫,近乎自然风光,充满浓郁的天然野趣。
经历—百二十余年后,明崇初四年(公元1631年)已荡为丘墟的东部园林。
归侍郎王心一所有。
王善画山水,悉心经营,布置丘壑,并以陶潜“归田园居”诗,命名此园。
该园有放眼亭,夹耳岗,啸月台,紫藤坞,杏花涧,竹香廊等诸胜。
可分为四个景区。
中为涵青池,池北为主要建筑兰雪堂,周围以桂、梅、竹屏之。
池南及池左,有缀云峰、联壁峰,峰下有洞,曰“小桃源”。
步游入洞,如渔郎入桃源,桑麻鸡犬,别成世界。
兰雪堂之西,梧桐参差,茂林修竹,溪涧环绕,为流觞曲水之意。
北部系紫罗山、漾荡池。
东甫为荷花池,面积达四五亩,中有林香楼。
家田种秫,皆在望中。
乾隆初年,拙政园东部园林以西又分割成中、西两个部分。
西部现有布局形成于光绪三年(公元1877年),由张履谦修葺,改名“补园”。
遂有塔影亭、留听阁、浮翠阁、笠亭、与谁同坐轩、宜两亭等景观。
又新建三十六鸳鸯馆和十八曼陀罗花馆,装修精致奢丽。
中部,系拙政园最精彩的部分。
虽历经变迁,与早期拙政园有较大变化和差异,但园林以水为主,池中堆山,环池布置堂、榭、亭、轩,基本上延续了明代的格局。
从咸丰年间《拙政园图》、同治年间《拙政园图》和光绪年间《八旗奉直会馆图》中可以看到山水之南的海棠春坞、听雨轩、玲戏馆、批杷园和小飞虹、小沧浪、听松风处、香洲、玉兰堂等庭院景观与现状诸景毫无二致。
苏州园林艺术鉴赏

2.3变幻的虚景
拙政园的植物布置也很有讲究,保证在每个季节都能看到不同的花木盛放。春天有海棠的美丽,夏天可以观赏荷花的高洁,秋天可以陶醉在枫叶之中,冬天可以观赏在雪中不畏严寒的梅花。这样,游人无论在何时来到拙政园,都能为它的美丽所倾倒。更激发了游人在不同季节欣赏拙政园的欲望,领略风景变幻的动态美,每次游览都能产生不一样的感受。景物虽实,但具有变幻之虚,是其它景点所无可匹敌的。
苏州园林形成因素苏州古典园林宅园合一,可赏,可游,可居,可以体验让人舒畅的生活,这种建筑形态的形成,是在人口密集和缺乏自然风光的城市中,人类依恋自然,追求与自然和谐相处,美化和完善自身居住环境的一种创造。
苏州地处水乡,湖沟塘堰星罗棋布,极利因水就势造园,附近又盛产太湖石,适合堆砌玲珑精巧的假山,可谓得天独厚;苏州地区历代百业兴旺,官富民殷,完全有条件追求高质量的居住环境;加之苏州民风历来崇尚艺术,追求完美,千古传承,长盛不衰,无论是乡野民居,还是官衙贾第,其设计建造皆一丝不苟,独运匠心。这些基本因素大大促进了苏州园林的发展。
苏州园林设计分析

从前流传着“上有天堂,下有苏杭”这一说法。苏州,作为一座 有着千年文化底蕴的历史古城,有着它特有的美。而这座古城美 的展现形式之一就是苏州的园林及其所表现出来的一种艺术。贝 聿铭曾说过“我后来才意识到在苏州园林的经验,让我学到了什 么。现在想来,应该说它使我意识到人与自然的共存,而不只是 自然本身。创意则应该是人类的巧手和自然的共同结晶。”
丰富的社会文化内涵
苏州园林的重要特色之一,在于它不仅是历史文化的产 物,同时也是中国传统思想文化的载体。表现在园林厅 堂的命名、匾额、楹联、书条石、雕刻、装饰,以及花 木寓意、叠石寄情等,不仅是点缀园林的精美艺术品, 同时储存了大量的历史、文化、思想和科学信息,其物 质内容和精神内容都极其深广。其中有反映和传播儒、 释、道等各家哲学观念、思想流派的;有宣扬人生哲理, 陶冶高尚情操的:还有借助古典诗词文学,对园景进行 点缀、生发渲染,使人于栖息游赏中,化景物为情思, 产生意境美,获得精神满足。而园中汇集保存完好的中 国历代书法名家手迹,又是珍贵的艺术品,具有极高的 文物价值。另外,苏州古典园林作为宅园合一的第宝园 林,其建筑规制又反映了中国古代江南民间起居休亲的 生活方式和礼仪习俗,是了解和研究古代中国江南民俗 的实物资料。
苏州园林的造景设计充分总结吸收了我国传统文化的理念手法来进行造景设计,它反映了我国古代 的文化特点,审美观念和工艺水平,创造出了人和自然和谐相处的优美环境,也反映了古代造园师 的智慧和心血,创造了“城市山林”的居住生活空间,既提供了实用的居住环境,也美化了我们的 生活环境,是集材料美、自然美、人文美为一体的艺术作品,这也奠定了苏州园林在中国乃至世界 园林艺术发展史上不可替代的地位。
谢谢观看!
写意的山水艺术思想
中国的造园艺术与中国的文学和绘画艺术具有 深远的历史渊源,特别受到唐宋文人写意山水 画的影响,是文人写意山水模拟的典范。中国 园林在其发展过程中,形成了包括皇家园林和 私家园林在内的两大系列,前者集中在北京带, 后者则以苏州为代表。由于政治、经济、文化 地位和自然、地理条件的差异,两者在规模、 布局、体量、风格、色彩等方面有明显差别, 皇家园林以宏大、严整、堂皇、浓丽称胜,而 苏州园林则以小巧、 自由、精致、淡雅、写意 见长。由于后者更注意文化和艺术的和谐统一, 因而发展到晚期的皇家园林,在意境、创作思 想、建筑技巧、人文内容上,也大量的汲取了 苏州园林的写意手法。
八年级语文上册(人教版 课件):13《苏州园林》

2.找出词语中的错别字并改正。 (1)因地制宜 鉴赏 曼延 映衬
曼 改为 蔓 (2)自出新裁 布局 欢悦 斟酌 新 改为 心 (3)珠光宝气 雕楼 败笔 栏杆 楼 改为 镂 (4)别具匠心 阅厉 配合 浏览
厉 改为历
3.选择恰当的词语填空。 (1)我觉得苏州园林是我国各地园林的 标本 (标本 标志 标签)。
13.苏州园林
1.正音辨形
池沼.(zhǎo) 倘.若(tǎng) 模.样(mú) 鉴.赏(jiàn) 轩xiè(榭) 丘hè(壑) 雕lòu(镂) 嶙xún (峋) 2.据义填词 标本 :保持实物原样或经过整理,供学习、研究时参考用的动物、植
物、矿物等的样品。文中是范本、典范的意思。
布局 :全面安排。 映衬 :映照;衬托。 斟酌 :仔细考虑。 鉴赏 :对艺术品的欣赏和评价。
5.整体感知 (1)苏州园林的特点是 务必使游览者无论站在哪个点上,眼前总是一幅完美的图画。 换句话说,也就是 “一切都要为构成完美的图画而存在,决不容许有欠美伤美的败笔”。 苏州园林的整体特征主要体现在: ①讲究亭台轩榭的布局;②讲究假山池沼的配合;③讲究花草树木的映 衬;④讲究近景远景的层次。 (2)这篇课文采用了概括到具体、 整体到局部、主要到次要的逻辑顺序来 说明介绍苏州园林。
使游览者无论站在哪个点上,眼前总是一幅完美的图画;或:一切都 要构成完美的图画而存在,绝不容许有欠美伤美的败笔(意思对即可)
9.苏州园林栽种和修剪树木的画意体现在哪些方面?请简要概括。 栽种方面:高树与低树俯仰生姿,花草树木四季常青__修剪方面:不 讲究整齐划一。(意思对即可)
一、积累运用 10.下面句子中加点词语运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C )
二、阅读理解
苏州园林(节选) ①设计者和匠师们因地制宜,自出心裁,修建成功的园林当然各个 不同。可是苏州各个园林在不同之中有个共同点,似乎设计者和匠师们 一致追求的是:务必使游览者无论站在哪个点上,眼前总是一幅完美的 图画。为了达到这个目的,他们讲究亭台轩榭的布局,讲究假山池沼的 配合,讲究花草树木的映衬,讲究近景远景的层次。总之,一切都要为 构成完美的图画而存在,决不容许有欠美伤美的败笔。他们唯愿游览者 得到“如在画图中”的美感,而他们的成绩实现了他们的愿望,游览者 来到园里,没有一个不心里想着口头说着“如在画图中”的。 ②我国的建筑,从古代的宫殿到近代的一般住房,绝大部分是对称 的,左边怎么样,右边也怎么样。苏州园林可绝不讲究对称,好像故意 避免似的。东边有了一个亭子或者一道回廊,西边决不会来一个同样的 亭子或者一道同样的回廊。这是为什么?我想,用图画来比方,对称的 建筑是图案画,不是美术画,而园林是美术画,美术画要求自然之趣, 是不讲究对称的。
浅析苏州四大园林建筑风格与特点

浅析苏州四大园林建筑风格与特点苏州素有“园林之城”美誉。
苏州园林源远流长,明清全盛时200多处园林遍布古城内外,至今保存完好的尚存数十处,分别代表了中国宋、元、明、清江南园林风格。
苏州古典园林以其古、秀、精、雅,多而享有“江南园林甲天下,苏州园林甲江南”之誉,是苏州独有的旅游资源。
而最为著名的便是苏州四大园林——沦浪亭,狮子林,抽政园,留园。
标签:四大园林;建筑风格;园内特色;主要景点;匾额楹联一、沧浪亭沧浪亭代表着宋代的建筑物,位于苏州城南三元坊,是现存历史最为悠久的江南园林,代表着宋朝的艺术风格。
沧浪亭占地面积1.08公顷,园内有一泓清水贯穿,波光倒影,景象万千。
园内以山石为主景,山上古木参天,山下凿有水池,山水之间以一条曲折的复廊相连。
沧浪亭外临清池,曲栏回廊,古树苍苍,垒叠湖石。
人称“千古沧浪水一涯,沧浪亭者,水之亭园也”。
著名的沧浪亭即隐藏在山顶上,它高踞丘岭,飞檐凌空。
亭的结构古雅,与整个园林的气氛相协调。
亭四周环列有数百年树龄的高大乔木五、六株。
亭上石额“沧浪亭”为俞抛所书。
石柱上石刻对联:清风明月本无价;近水远山皆有情。
上联选自欧阳修的《沧浪亭》诗中“清风明月本无价,可惜只卖四万钱”句,下联出于苏舜钦《过苏州》诗中“绿杨白鹭俱自得,近水远山皆有情”句。
全园漏窗共108式,图案花纹变化式端,无一雷同,构作精巧,环山就有59个,在苏州古典水宅园中独树一帜。
园中最大的主体建筑是假山东南部面阔三间的“明道堂,’o明道堂取“观听无邪,则道以明”意为堂名。
为明、清两代文人讲学之所。
堂在假山、古木掩映下,屋宇宏敞,庄严肃穆。
墙上悬有三块宋碑石刻拓片,分别是天文图,宋舆图和宋平江图(苏州城市图)。
二、狮子林狮子林位于江苏省苏州市城区东北角的园林路3号。
平面成东西稍宽的长方形,占地1.1公顷,开放面积0.88公顷。
因园内“林有竹万,竹下多怪石,状如狻猊(狮子)者”,又因天如禅师惟则得法于浙江天目山狮子岩普应国师中峰,为纪念佛徒衣钵、师承关系,取佛经中狮子座之意,故名“狮子林”。
苏州园林艺术赏析

苏州园林艺术赏析苏州园林是浓缩的自然景观,使人“不出城廓而获山林之怡,身居闹市而有林泉之趣”;那么你有对苏州园林艺术赏析过吗?下面由店铺为大家整理的苏州园林艺术赏析,希望对大家有帮助!苏州园林艺术赏析俗语说:“江南园林甲全国,苏州园林甲江南。
”苏州园林从总体上说,具有三个特点,一是造园图景摹仿自然:以自然山水为主题,因地制宜地利用人工去仿造自然景致,沿阜垒山,洼地建池,巧建亭榭,点缀树木,讲求诗情画意。
二是造园注重淡雅幽静:...《苏州园林》是叶圣陶老先生的一篇经典的范文,是给学生进行学习的优秀典范。
历来的人们的观点都认为这是一篇结构精巧严谨的典范说明文。
所以一般执教者在进行教学时,也默认了这样一种规律,先定位为说明文,然后理清文章的思路结构层次,在了...第一部分(第1节)是引子,说明写作动机。
文章从陈从周教授的《苏州园林》写起,娓娓道来,自然亲切。
这本著作多照片,叶老工作余闲,常常翻看,这固然带来一次次的“愉快的享受”,更使他想到他的童年。
叶老是苏州人,1894年出生,22岁之前,他...最为土著加景观狗加园林爱好者,两字:艺圃看那花,那草,美的叫人心醉。
那湖,那亭,让人一种寂静的感觉1、多种说明方法的综合运用:说明文,总要运用一定的方法对事物进行说明。
在这篇序文中就运用了多种说明方法。
⑴比较说明。
作者常常在与其它地方的园林的比较中来说明苏州园林的特色。
这是指导我们提高鉴赏能力审美和观点的一个重要方面。
在介...一、从感觉,视觉,嗅觉,听觉四方面去赏园; 二、从比较的角度赏园:拙政园给人的印象是水域布置适宜,借景处理。
还有那小飞虹、宜两亭,堪称结构奇巧;留园给人的印象是“十二峰”,特别是冠云峰是园中精粹,厅堂精致,布局抑扬称奇,等等。
三...苏州园林的古建筑都是徽派建筑的特色白墙黑瓦,其次苏州园林的古建筑多数都是木头建筑,古建筑都修的特别精美句中“据说” 表示没有全部落实,但用我到过的不过十多处来部分确认,说明表达的很有分寸,体现了用词的准确性。
苏州园林艺术四大要素

苏州园林艺术四大要素建筑在苏州古典园林中具有使用与观赏的双重作用。
它常与山池,花木共同组成园景,在局部景区中,还可构成风景的主题。
山池是园林的骨干,但欣赏山池风景的位置,常设在建筑物内,因此建筑不仅是休息场所,也是风景的观赏点。
建筑的类型及组合方式与当时园主的生活方式有密切的关系,因而园林建筑以其数量之多与比重之大形成为一种突出的现象。
一般中小型园林的建筑密度可高达30%以上,如壶园、畅园,拥翠山庄;大型园林的建筑密度也多在15%以上,如沧浪亭、留园,狮子林等。
正因为如此,园林建筑的艺术处理与建筑群的组合方式,对于整个园林来说,就显得格外重要。
苏州古典园林中的建筑不但位置、形体与疏密不相雷同,而且种类颇多,布置方式亦因地制宜,灵活变化。
建筑类型常见的有:厅、堂,轩、馆、楼、阁,榭、舫、亭、廊等等。
其中除少数亭阁外,多围绕山池布置,房屋之间常用走廊串通,组成观赏路线。
各类建筑除满足功能要求外,还与周围景物和谐统一,造型参差错落,虚实相间,富有变化。
由于使用性质的不同,建筑处理也有不同。
厅堂多位于园内适中地点,周围绕以墙垣廊屋,前后构成庭院,是园林建筑的主体。
厅堂造型比较高大宏敞,装修精美,家具陈设富丽,在反映园主奢靡生活方面,具有典型性。
留园五峰仙馆、狮子林燕誉堂均为这类例子。
可观赏周围景物的四面厅,多建于环境开阔和风景富于变化的地点,四周门窗开朗,并绕以檐廊,既可在厅内坐观,又便于沿廊浏览,如拙政园远香堂。
书斋,花厅,环境要求安静,常与主要景区隔离,自成院落,在建筑处理上则另有一种格调。
如留园的还我读书处,拙政园玉兰堂,前面都有小庭院,虽无山池之胜,但几株花木,散点石峰,也堪构成小景。
至于亭、榭,曲廊,主要供休憩、眺望或观赏游览之用,同时又可以点缀风景,所以此类建筑多设于山巅,水边或园林四周,所谓“花间隐榭,水际安亭”就是这种手法的表述。
园林建筑的造型与组合,都求其轻巧玲珑,富有变化,建筑形式亦无定制,普通住宅房屋,多用三间五间,惟有园林建筑,一室半室,随宜布置,结构采用斗拱的极少,装修亦不雕鸾贴金,力求朴素大方。
中国古典苏州园林PPT

远香堂
南 北 主 对景1 轴 线
远香堂平面
对景实际上就是通过特意设 置的门洞或窗口去看某一景物, 从而使景物若似一幅图画嵌与框 中,因为是隔着层次看,所以会 显得含蓄深远,常可使两个景物 互成对景。
横剖面
正立面
枇杷园
由海棠春坞、听雨轩、嘉 实亭三组院落组合而成,主要 建筑为玲珑馆。
对景2
枇杷园景观
秫香馆
秫香,指稻谷飘香。此处以前 墙外皆为农田,丰收季节,秋风送来一阵阵 稻谷的清香,令人心醉,馆亦因此得名。秫 香馆为东部的主体建筑,面水隔山,室内宽 敞明亮,长窗裙板上的黄杨木雕,共有 48 幅,雕镂精细,层次丰富,栩栩如生。落地 长窗加上精致的裙板木雕,把秫香馆妆点得 古朴雅致,别有情趣。
芙蓉榭
缀云峰
兰雪堂北,山峰高耸在绿树竹荫中,山西 北双峰并立,取名“联璧”。缀云峰、联 壁峰为归园田居的园中景点。缀云峰的形 态自下而上逐渐壮大,其巅尤伟,如云状, 岿然独立,旁无支撑,此峰苔藓斑驳,藤 蔓纷披,不乏古意。
中区
—原“拙政园”
中部部分为全园精华之所在,虽历经变迁, 与早期拙政园有较大变化和差异,但园林 以水为主,池中堆山,环池布置堂、榭、 亭、轩,基本上延续了明代的格局。 从咸丰年间《拙政园图》、同治年间《拙 政园图》和光绪年间《八旗奉直会馆图》 中可以看到山水之南的海棠春坞、听雨轩、 玲戏馆、枇杷园和小飞虹、小沧浪、听松 风处、香洲、玉兰堂等庭院景观与现状诸 景毫无二致。因而拙政园中部风貌的形成, 应在晚清咸丰至光绪年间。 中区现有面积约为18.5亩,其中水面占1/3。 水面有分有聚,临水建有形体各不相同, 位置参差错落的楼台亭榭多处。主厅远香 堂为原园主宴饮宾客之所,四面长窗通透, 可环览园中景色;厅北有临池平台,隔水 可欣赏岛山和远处亭榭;南侧为小潭、曲 桥和黄石假山;西循曲廊,接小沧浪廊桥 和水院;东经圆洞门入枇杷园,园中以轩 廊小院数区自成天地,外绕波形云墙和复 廊,内植枇杷、海棠、芭蕉、竹等花木, 建筑处理和庭院布置都很雅致精巧。 远香堂既是中园的主体建筑,又是拙政园 的主建筑,园林中各种各样的景观都是围 绕这个建筑而展开的。远香堂是一座四面 厅,建于原“若墅堂”的旧址上,为清乾 隆时所建,青石屋基是当时的原物。
各放其彩的造园艺术_以网师园和艺圃的比较谈苏州园林的空间组织

而池山石、亭榭、桥梁、花木的倒影以及天光云影、 碧波游鱼、荷花睡莲等,都能为园景增添生气。 因此环绕水池布置景点和观赏点,久已成为苏 州古典园林中最常见的布局方式。”虽然整体 布局相似,但网师园与艺圃在水池周围建筑体 量与密度、驳岸材质等细节上处理的不同呈现 出不同的空间感受。
3 建筑空间组织
传统的园林建筑承担了居、息、游、赏等 多种功能,在用地上常常占有较大的比例,苏 州园林也不例外。网师园和艺圃的建筑摆放也 遵循一定的规律,其建筑大体位置如表 1。
⑶ 大体量建筑的粉墙前衬以灵巧的亭或 廊、孤植或丛植的花木,既限定出静态的观景 点又把对比的艺术手法运用极至,虚实之间,
表 1- 网师园和艺圃的建筑摆放的大体位置
沿水一周
临水东(建筑体量) 住宅区
网师园
万卷堂、撷秀楼 粉墙背景(体量大) 射鸭廊(小)
艺圃
乳鱼亭(小)
南 集会活动
小山丛桂轩(中) 濯缨水阁(小)
网师园池南及池西北石岸,在临水处架石 为若干凹穴,使水面延伸于穴内,形同水口, 望之幽邃深黝,有水源不尽之意;而整个石岸 高低起伏,有的低于路面,挑出水面之上;有 的高突而起,可供坐息。沿池布石是为了防止 池岸崩塌和便于人们临池游赏,但处理时还必 须与艺术效果统一。掌握尺寸纹理和形状的特 点,使之大小错落,纹理一致,凹凸相间,呈 出入、起伏的形状,并适当间以泥土,便于种 植花木(见图 3)。
园林 园中园(浴鸥院)
西
月到风来亭 连廊 体量小
响月廊(小)
北 园主读书、家居 看松读画轩(中)、 五峰书屋(中)集虚斋(中) 竹外一枝轩(小) 园中园(殿春簃) 建筑 水榭(大) 博雅堂(大)
作者简介:夏倩(1987- ),女,辽宁大连人,武汉大学硕士研究生;汪国圣(1967-),男,安徽潜山人,武汉市城市建设投资开发集团有限公司高级工程师。 60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苏州园林(四)装修
园林建筑的装修,具有中国古代建筑装修所固有的轻便灵活的特点,由于形体秀丽,雕刻精美,点缀衬托相宜,不仅能满足功能上分隔空间的要求,还能适应园林风格使建筑形体与细部相结合,发挥了应有的艺术效果。
如各种各样的门窗做法与布置方式,以及富有变化的挂落、长窗(即槅扇)、心仔(即窗棂)构图、装饰花纹、雕镂、油漆等,构成了园林建筑玲珑,秀丽、多姿的外观,丰富了园林艺术。
有变化的处理和重点装饰,是苏州古典园林运用装修的常见手法,从而形成了主次分明,形式丰富和生动活泼的艺术效果。
在同一园林中,不同建筑的装修布置各具特色。
如厅堂多在明间设长窗,次间设地坪窗(即勾栏槛窗),四周绕以廊轩,廊柱上部装有挂落,雕饰精致;室内纱槅上裱糊字画或彩色纱绢。
若为四面厅,四周用落地明罩,从上到下都用玻璃,不用裙板,以便于观赏景色。
轩馆小筑则常面阔三间,中间设长窗,次间设半墙半窗,两侧为硬山墙或屏风墙,室内多在建筑背面作一式长窗,雕刻简朴,另成一种格局。
亭榭则在柱间悬挂落,下部有时设槛墙或鹅颈椅,以供坐憩。
楼阁常用和合窗(即支摘窗),其下层用粉墙、洞门等。
建筑装修,采取重点处理手法的也屡见不鲜。
如拙政园西部留听阁的装修集中于内部,其飞罩、长窗均极尽变化之妙。
三十六鸳鸯馆南北栏杆花纹,沧浪亭翠玲珑的裙板雕饰,皆扇扇不同。
又如厅堂为了突出明间,装修往往富丽精致,左右各间的装修则比较简洁。
雕饰较多的装修所用木料,以质地坚硬细致的楠木、红木、花梨、黄杨和银杏等优质木料为多,一般装修则用松木及杉木。
优质木料常露出木纹本色,或漆以栗褐、重枣,乌黑或焦黄诸色,衬以白墙与灰色的水磨砖门框,组成素净与温和的色调。
装修可分为外檐装修和内檐装修两类:
1.外檐装修
外檐装修有长窗、半窗半墙、地坪窗、横风窗(横披)、和合窗、砖框花窗以及各种挂落、栏杆等。
(1)长窗(槅扇)通常落地,布置在明间,或用于全部开间。
一间可设四扇,六扇、八扇,视开间的大小而定,而以六扇的较多。
长窗的内心仔部分过去装蛎壳,后来才有玻璃。
内心仔花纹式样很多,常用的有十余种,各种花纹又有不少变化。
长窗的夹堂和裙板常用通长的木板,上施雕饰,形成阴阳起伏的断面,花纹多雕如意,静物、花草等式。
如全用心仔不用裙板从上至下全部透空,显得玲珑透漏,称落地明罩,如拙政园远香堂长窗。
边梃,横头料的看面线脚分亚面、浑面、文武面,合桃线等。
梃面和横头料的线脚周匝衔接。
(2)半窗半墙常用在次间、过道和亭阁的柱间。
半墙高约一尺半,上设半窗与坐槛,并可坐人。
如用在亭阁处,坐槛外还可装设鹅颈椅。
窗的宽度根据开间尺寸决定,大致与长窗相同,自一尺半至二尺(约50厘米至65厘米)。
(3)地坪窗多用在厅堂次间廊柱之间,通常为六扇。
其式样与构造和长窗相似,但长度仅等于长窗中夹堂下的横头料至窗顶的尺寸。
窗下为栏杆,栏杆和窗的花纹均向内,栏杆外装雨挞板,遮蔽风雨,可随时装卸。
(4)横风窗用于较高房屋中,装在上槛和中槛之间,成扁长方形。
(5)和合窗式样较特殊,其开关方法不同于上列各窗,而是上下两窗固定,中间可用摘钩支撑,北方称为支摘窗。
(6)砖框花窗用在建筑的山墙上,砖框为水磨砖拼接而成,外形有方、长方、六角,八角等式,但此窗不能启闭。
较大的窗还在窗上做窗罩,除有装饰作用外,又可遮雨保护窗扇。
上列各窗的花纹大致与长窗的花纹相同,线脚形式亦同前。
(7)栏杆常装在走廊两柱之间,也可装在地坪窗,和合窗之下代替半墙。
栏杆有高低二种。
低的,称半栏,高一尺半至二尺二寸,上设坐槛,多装在走廊之间。
高的,一般为长窗高的三分之一。
花纹以美观而能与周围相调和为宜。
栏杆线脚仅有浑面、亚面、木角(即直角)三式,取其简洁大方。
(8)鹅颈椅多用于临水的亭榭楼阁中,因靠背弯曲似鹅颈而得名。
其边框两端底部开较浅的榫与坐板相结合,用铁钩与柱联系,可作为坐憩时凭依用。
(9)挂落是用木条相搭而成,悬装在廊柱间枋子之下。
挂落式样以田川居多,藤茎和冰纹不多见。
挂落的构造以三边作边框,而两边框的下端作钩头形,雕成如意纹。
边框多用榫接固定于柱上。
挂落则一端用榫,一端插竹销,连接在边框上,可装可卸。
2.内檐装修
内檐装修大致有纱槅(又名纱窗)和罩两种,其特点是布置灵活,式样多变,用以区别使用性质不同的空间和烘托出建筑物的性质。
如厅堂常用纱槅与罩分为前后二部。
鸳鸯厅的做法,尤能说明内檐装修在功能上的作用;厅内脊柱落地,往往在明间脊柱间设纱槁,而在左右次间脊柱间施挂落飞罩,将内部分为前后两个不同的使用部分。
为了使空间有变化和有层次,室内使用纱槅或飞罩不但能将一个宽敞的空间划分成若干个小巧玲珑的活动范围,形成若干层次和流通的空间,并且可随使用要求布置家具,使室内各部分空间能分能合,灵活多变。
(1)罩有飞罩、落地罩、挂落飞罩三种。
飞罩和挂落相似,但两端下垂如拱门,用在脊柱或纱槅之间。
落地罩的形式是飞罩二端落地,内缘作方、圆、八角等形状。
挂落飞罩和挂落形式相似,但两端下垂比飞罩为短。
罩的大小,形式一般视空间的大小而决定。
罩的花纹有藤茎,乱纹、雀梅,松鼠合桃,整纹、喜桃藤等式。
罩的构造大致和挂落相同,但飞罩和落地罩有以整块或两、三块木料雕空而成者,材料多用银杏、花梨等优质木料,便于雕琢花纹。
罩的佳例,如留园林泉耆硕之馆的圆光罩,由于面积较大,为了避免单薄之感,边框采用内外两圆形式,框内有重点而又均匀地分布了较大的叶形花纹,其间连以较纤细的、绕曲的树枝形花纹作为衬托,构图自由而富于变化,罩的雕镂与拼接也很精细。
又如拙政园留听阁的飞罩,利用树根形长条花纹贯穿全罩,而在中间和两角以松,雀、梅纹样作点缀,显得小巧玲珑,能与建筑相适应。
狮子林古五松园芭蕉罩,形式少见,雕刻也较写实。
耦园山水间水阁的落地罩,体型较大,雕刻精美,是一个突出的例子。
(2)纱槅形式与长窗相似,但在内心仔背面或钉青纱或钉木板,板上裱字画通常分内心仔为三部,中作长方框档,四周镶回纹装饰,称插角,或在四周连雕花结子。
也有在框内镶冰纹彩色玻璃,。
四周镶花结的。
纱槅形式,轻巧秀丽,其夹堂和裙板多雕花草或案头供物。
有的用黄杨雕刻花纹胶贴,结子插角也可以用黄杨、银杏雕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