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地理万能教案模板
初中地理教案教学设计【优秀6篇】
初中地理教案教学设计【优秀6篇】篇一:初中地理教案教学设计篇一教材分析1、本章是从教学的整体出发,介绍了我国地形的总体特点和宏观分布情况,我国的主要地形区,地形对地理环境和经济发展的影响。
2、本节教材主要包括3个内容:地势西高东低,山脉纵横交错,地形复杂多样。
3、地形是组成地理环境的主要要素,它既受其他地理因素的影响和制约,同时有严重的影响着别的要素,如气候、水文、植被、农业生产、交通运输等,因此,认识我国的地形特征,将为学习以后各章节知识奠定基础。
学情分析1、学生特点分析:对中学生的心理研究表明,初中阶段是智力发展的关键年龄,同时学生的观察力、记忆力、和想象力也在迅速发展。
从年龄特点上来看,初中学生好动、好奇、好表现;从生理上看,青少年好动,注意力易分散,爱发表见解,希望得到老师的表扬,所以在教学中应抓住学生的这一生理特点,一方面要运用直观生动的形象,引发学生的兴趣,使他们的注意力始终集中在课堂上;另一方面要创造条件和机会,让学生发表见解,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2、学习方法:观察法、讨论法、综合分析法,列表比较法,空白图指认法等。
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能运用地形图,总结出我国地势特征以及各级阶梯的主要特征,并能识记各级阶梯分界线的名称。
(2)理解山脉走向的概念,能确认几条重要的山脉走向和位置。
(3)知道中国的名山。
能力目标:通过学习,初步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实际问题,读图分析、收集处理信息、团结协作、语言表达的能力,以及通过师生双边活动,培养学生加强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
过程与方法:学生讨论地势特征对气候、河流、交通以及对生产生活的影响。
使学生初步掌握评价地理事物的方法。
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对本节的学习,引导学生从现实生活的经历和体验出发,激发学生对地理问题的兴趣,使学生了解地理知识的功能与价值,形成主动学习的态度,同时渗透爱国主义思想教育,激发学生热爱祖国大好河山,决心为社会主义现代化而学习的思想。
初中地理教案设计万能模板
一、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学生能够掌握本节课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和基本规律。
2.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观察、分析、归纳、总结等能力,提高学生的地理素养。
3. 情感目标:激发学生对地理学科的兴趣,培养学生热爱祖国大好河山的思想感情。
二、教学重难点1. 教学重点:本节课的核心知识、基本技能和基本方法。
2. 教学难点:对复杂地理现象的理解和运用,提高学生的地理思维。
三、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结合生活实际,导入新课,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2)回顾上节课内容,为新课做好铺垫。
2. 新课讲解(1)教师讲解本节课的核心知识、基本原理和基本规律。
(2)结合图片、视频等多媒体手段,直观展示地理现象。
(3)引导学生思考,提出问题,培养学生的地理思维。
3. 练习巩固(1)布置课堂练习,巩固所学知识。
(2)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设计不同难度的练习题。
4. 小组合作(1)分组讨论,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2)针对问题,提出解决方案,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5. 总结拓展(1)教师对本节课内容进行总结,梳理知识脉络。
(2)布置课后作业,拓展学生的地理知识面。
四、教学评价1. 课堂表现: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学习态度、参与度等。
2. 作业完成情况:检查学生课后作业的质量,了解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
3. 课堂练习:评估学生在课堂练习中的表现,了解学生对知识的应用能力。
五、教学反思1. 教师反思:针对教学过程中的优点和不足,进行总结和改进。
2. 学生反馈:收集学生对本节课的意见和建议,不断优化教学。
以下为初中地理教案设计的示例:课题:中国的地形一、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了解我国地形的基本类型、分布特点和主要山脉。
2.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观察、分析、归纳、总结等能力,提高学生的地理素养。
3. 情感目标:激发学生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之情。
二、教学重难点1. 教学重点:我国地形的基本类型、分布特点和主要山脉。
2. 教学难点:对复杂地形现象的理解和运用。
初中地理教资教案万能模板
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目标:学生能够了解/掌握/获得/理解/认识/学会(知识/特征/关系/影响/问题和途径/形成过程)。
2. 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途径/方法/手段/过程,掌握/培养/提高/增强(阅读/图表分析/解决问题/信息获取分析/交流/探究/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激发探究地理问题的兴趣和动机/养成求真求实的科学态度/提高地理审美情趣/增强热爱祖国热爱家乡的情感/初步形成正确的全球意识/增强对资源、环境的保护意识和法制意识/形成可持续发展观念。
二、教学重难点1. 教学重点:理解/掌握(知识/特征/关系/影响/问题和途径/形成过程)。
2. 教学难点:区分/运用/理解/掌握。
三、教学工具课件、地球仪、地图、图片、视频等。
四、教学过程(一)导入1. 多媒体播放动画/图片/视频/影像资料/歌曲;2. 教师向学生分享谜语/故事/资料/亲身经历/诗句/自然现象;3. 学生分享谈谈自己知道的信息;4. 教师带领学生开展小实验/游戏;5. 教师给学生创设情境。
(二)新授1. 课堂讲授:教师结合教材,讲解地理知识,引导学生理解地理概念、原理和规律。
2. 学生活动:学生通过阅读、观察、思考、讨论等方式,主动参与学习过程。
3. 教师提问:教师通过提问引导学生思考,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表达能力。
(三)巩固练习1. 学生完成课后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2. 教师检查学生的练习情况,解答学生的疑问。
(四)课堂小结1. 教师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强调重点、难点;2. 学生回顾所学知识,分享自己的学习心得。
(五)布置作业1. 布置课后作业,巩固所学知识;2. 提出思考题,引导学生深入探究地理问题。
五、教学评价1. 课堂表现: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学习态度、参与度、合作精神等;2. 作业完成情况:检查学生的课后作业,了解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3. 期末考试:通过考试评估学生对地理知识的掌握程度和运用能力。
万能初中地理教案模板范文
课时:1课时年级:七年级教材:《初中地理》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使学生了解地理学科的基本概念、地理事物的基本特征和地理规律,培养学生的地理观察、分析和判断能力。
2. 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实验、讨论等方式,使学生掌握地理学习的基本方法,提高学生的地理实践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热爱祖国大好河山,关心家乡建设,树立正确的环保观念。
教学重点:1. 地理学科的基本概念和地理事物的基本特征。
2. 地理规律和地理学习方法。
教学难点:1. 地理规律的理解和应用。
2. 地理学习方法的掌握和运用。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1. 教师简要介绍地理学科的基本概念,如地理、地理学、地理现象等。
2. 通过展示地理图片、地图等,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新课讲授1. 地理学科的基本概念a. 地理:研究地球表层自然现象、人文现象及其相互关系的学科。
b. 地理学:研究地球表层现象、规律及其相互关系的科学。
c. 地理现象:指地球表层各种自然现象和人文现象。
2. 地理事物的基本特征a. 地形:地球表面的自然形态,如山脉、平原、盆地等。
b. 气候:地球表面的气温、降水等气候条件。
c. 水文:地球表面的水资源、水文现象等。
d. 人口:地球表面的居民分布、人口特征等。
3. 地理规律a. 地理规律:地球表层现象、规律及其相互关系的内在联系。
b. 地理规律的应用:通过地理规律,分析地理现象,解决地理问题。
4. 地理学习方法a. 观察法:通过观察地理现象,了解地理规律。
b. 实验法:通过实验,验证地理规律。
c. 讨论法:通过讨论,交流地理知识,提高地理素养。
三、课堂练习1. 教师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思考。
2. 学生分组讨论,分享自己的观点。
3. 教师点评,总结学生的观点。
四、课堂小结1. 教师总结本节课的重点内容。
2. 学生回顾本节课所学知识,提出疑问。
3. 教师解答学生的疑问,巩固所学知识。
五、布置作业1. 阅读教材,完成课后练习题。
初中万能地理教案
初中万能地理教案初中万能地理教案篇1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运用地图和其他资料归纳塔里木盆地主要城镇、绿洲及交通线的分布特点。
2.举例说明塔里木盆地地理位置、地形因素对河流、绿洲分布的作用和影响。
3.根据资料,了解塔里木盆地油气资源开发利用的成功经验,以西气东输为例进行说明。
【过程与方法】通过丰富的图文资料和层层递进、互为关联的问题探究活动,说出塔里木盆地主要城镇、绿洲及交通线的分布特点;归纳塔里木盆地地理位置、地形因素对河流、绿洲分布的作用和影响;通过活动,以西气东输为例,了解塔里木盆地油气资源的开发利用。
将要教与学的内容通过顺次开展的方式来实施和完成。
让学生在各项活动的积极参与中体验、探索、求知、收获。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地理学习兴趣,关心我国油气资源国情,增强因地制宜、区域共谋发展的观念以及环保意识。
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塔里木盆地主要城镇、绿洲及交通线的分布特点。
塔里木盆地油气资源开发利用的成功经验──西气东输工程。
【教学难点】塔里木盆地地理位置、地形因素对河流、绿洲分布的作用和影响。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出示课件:请同学们看一下这个字“疆”应当都认得吧?这是新疆的地形图我们来看一看有趣的地名出示疆字的右半部形象地概括出新疆的地形特点和国防重要性,弓是古代武器,“土”寓意被沙俄强占的50万平方千米的国土,新疆地处祖国的西北边陲,远离政治中心,提醒我们要时刻握紧手中的武器,保卫祖国的疆土。
这节课,我们就一同走进新疆了解干旱的宝地——塔里木盆地。
进入新课出示课件教学目标:出示新疆卫星影像示意图,学生说出塔里木盆地的位置。
塔里木盆地位于中国新疆的南部,是中国面积最大的盆地。
盆地处于天山和昆仑山之间。
面积达53万平方千米。
在盆地的中部是著名的塔克拉玛干沙漠。
我国面积最大的沙漠——塔克拉玛干沙漠塔克拉玛干沙漠是中国面积最大的沙漠,面积达33万平方千米。
平均年降水量不超过100毫米,最低只有四五毫米左右,是我国极端干旱的地区。
关于初中地理教案(精选9篇)
关于初中地理教案(精选9篇)初中地理教案篇1【教学内容】第三节地图(地形图的判读)【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初步学会在等高线地形图上识别地势高低起伏和坡度陡缓;学会绘制等高线图的方法;能在等高线图上识别山峰、山脊、山谷等;在地形图上识别高原、山地、盆地、丘陵、山谷等;初步学会绘制地形剖面图。
过程与方法:通过阅读等高线图,学生识别常见的地形名称;通过动手制作地形模型,培养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本节课的学习,能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培养学生小组的合作精神。
【教学重点】等高线形态与地势高低、坡度陡缓的关系。
【教学难点】在等高线图上识别地形种类。
【教学方法】合作探究式、讨论法。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中国地形图【课时安排】三课时(第2时)【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大屏幕播放高原、山地、平原等自然景观的画面。
同学们看到地球表面有高原、山地、平原等地理事物,而我们画的地图是平面的,如何在平面上表示地形的高低起伏呢?学生讨论,得出对这一问题的初步判断二、地形图的判读(板书)屏幕出示一幅等高线地形图,学生观察,教师说明:“地图上表示地面的高低起伏,就是用绘制等高线来表示的。
”那么,等高线是怎样绘制出来的呢?指导学生阅读课本图1.27,同学们观察图中甲点的高度有哪两个数据?单位?有什么区别?总结:甲点以海平面为标准计算为1500米,这叫海拔。
甲点以乙点为标准计算为1000米,这叫相对高度。
提问:那么,什么是海拔和相对高度?①海拔指地面某点高出海平面的垂直距离。
②相对高度:某个地点高出另一地点的垂直距离。
1、海拔和相对高度(板书)指导学生观察课本中的图1.28“等高线示意图”及等高线的模型,讨论总结等高线的绘制方法。
讲述:以海平面为起点,测出地面上各个地点的海拔,把它们填注在地图上,然后在地图上把海拔相同的点连接成线,这就是等高线,每条等高线上都标有高度,单位是米。
拓展:由此而推,什么是等深线?(学生读书作答)2.等高线(板书)在等高线地图上,如何判读地面的高低和地形起伏?学生合作探究,以小组为单位讨论说出:只要填出地面各点海拔,就可比较各点的高低。
初中地理教案【优秀5篇】
初中地理教案【优秀5篇】初中地理教案篇一教学目标:1.用地球仪正确演示地球的自转和公转,并解释其基本的`运动规律。
2.用简单的工具正确演示昼与夜,以及昼夜交替。
3.用实例解释时差现象,并说明再现实生活中需要具备时差的知识。
4.利用图或亲身体验,比较分析二分二至日时太阳照射情况的差异,说明四季的变化。
5.利用图说明五带的界限,并举例说明各自的特点。
教学准备:地球仪、地动仪、手电筒、《地球的自转与公转》课件、投影教学方法:演示、观察、讨论、比较、归纳学法:观察现象、结合生活实际、填表比较课时:2课时教学设计:第一课时:[导入]当遇到一件不可能实现的事时,我们通常说:“除非太阳从西边出来”,那么太阳有可能从西边出来吗?(太阳东升西落)那么真的是太阳在升落吗?一.地球的自转[学生演示]地球绕着地轴自西向东不停地旋转。
[小组讨论]地球自转的规律,填写下列表格有关自转规律的项目。
(表1)自转公转方向自西向东自西向东周期24小时(一天)一年旋转中心地轴太阳转动特点地轴倾斜地轴倾斜,北极总是指向北极星附近产生的地理现象昼夜交替和时差四季的变化和昼夜长短的变化[学生结合实际说明]太阳东升西落其实就是地球自转方向的证据[设问]地球的自转会产生什么地理现象?[学生演示]一名学生用手电筒做光源,照在地球仪上;[反向思考]假定地球不自转,地球表面会产生什么现象?(有昼半球和夜半球,却不会有每24小时一次的昼夜交替)[演示]老师在地球仪上用红笔标出广州的位置,自西向东转动地球。
[观察讨论](1)广州在地球仪转动一周的时间里出现什么现象,说明什么?(2)结合生活体验计算:每天我们处在白天和黑夜的时间大约是多少?每完成一次昼夜交替需要多长时间?(24小时)地球的自转会产生昼夜交替的地理现象[学生阅读]课本第10页“畅畅和姨妈的问候”,思考产生时间差异的原因。
[观察演示]在地球仪上标出北京、纽约和东京,用手电筒做光源,照在地球仪上;老师自西向东转动地球。
初中地理教案范文(通用16篇)
初中地理教案范文〔通用16篇〕初中地理教案范文〔通用16篇〕初中地理教案篇1【教学重点】1.我国南北方耕作制度的差异和农作物的分布规律。
2.抓紧粮食消费的重要性。
【教学难点】我国南北方耕作制度的差异和农作物的分布规律。
【教学媒体】计算机课件【教学方法】讲述法、讨论法、谈话法。
【教学过程】〔引言〕上学期我们已经学习、研究了中国地理环境方面的有关知识,从这个学期开场我们将一起学习和研究人类活动与地理环境的关系,理解和熟悉我们利用环境、改造环境以及保护环境方面的知识。
在人类的所有活动中,人们最早从事的活动就是农业消费活动;中国作为历史悠久的古国,农业消费的地位至今都居各业之首。
下面,我们就一起学习、理解我国的农业消费。
〔板书〕第七章中国的农业〔提问〕1.农业消费为什么能成为人们最早从事的消费活动?两个原因,一是生存必需,即所谓的开门七件事,柴、米、油、盐、酱、醋、茶,件件都是农业消费的产品;二是消费技术相对简单,人们易创造和掌握。
〔提问〕什么是农业?我们首先要明确农业的概念及其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
广义上的农业或叫大农业,即通常所说的农、林、牧、副、渔五业。
〔展示〕农业的分类图片请学生一一读出各业的主要产品并分析^p 与人们消费生活之间的关系。
特别注意补充农业消费的内容,不仅种粮食,还种棉、菜、油、糖等作物。
启发学生得出结论:农业为人们的日常生活提供必需的吃、穿、用等物质资料。
请学生观察后答复以下问题。
〔展示〕分别展示纺织厂、陶坛储酒车间的图片。
〔提问〕图中展示的是什么消费?〔纺织工业〕这种工业消费的原料有什么?〔棉花〕棉花是农业产品。
这张图片展示的是什么消费?〔造酒,是酿造工业〕原料是什么?〔粮食,所以叫米酒〕〔展示〕农机作业图片〔提问〕图中的机械是农民自己制造的吗?〔答复〕〔不是,它们是工业产品〕启发学生得出结论:农业还给工业消费提供大量的原材料和消费市场。
所以,农业是国民经济的根底。
〔提问〕请同学们分析^p :大农业的五业当中,哪一业最重要?〔种植业。
初中地理教案(精选5篇)
初中地理教案(精选5篇)初中地理教案【篇1】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知道我国的民族构成状况,了解我国一些少数民族的风土人情和文化特点,理解我国的少数民族政策和民族分布特点。
2、过程与方法:课上通过小组合作,课下通过多种渠道收集有关少数民族的服饰、风土人情和文化的图文资料,然后进行整理,开拓视野,了解我们祖国丰富的民族文化。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认识到我国是一个由56个民族组成的统一的多民族国家,树立各少数民族一律平等、互相尊重、共同维护祖国统一的正确观点教学重难点重点:我国的民族构成和分布特点及民族政策。
难点:主要少数民族的风土人情和文化特点。
教学工具课件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视频引入(视频内容为多民族舞蹈《大地春晖》),请大家看一段录。
(讲述)前面我们学习了我国人口数量、人口分布的特点,刚才大家也看了视频,我们知道在我国辽阔的国土上,不仅生活着汉族同胞,还有不少兄弟民族和我们汉族一起生活在这个大家庭中。
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多民族的大家庭板书:第三节多民族的大家庭二、民族构成与数量【承转】我们这个多民族的大家庭到底有多少个民族呢?生(56个)请同学们阅读课文第一段内容回答屏幕上的问题.请生回答。
出示答案教师总结:相对于汉族而言,其他的55个民族在人口数量上处于少数,因此,称除汉族以外的55个民族为少数民族。
3人口超过四百万的少数民族有哪些?4人口数量最多的少数民族是?(珞巴族)出示图片归纳知识。
三、民族文化【承转】师:同学们请你观察一下手上的人民币,除了汉字,还有其他文字吗?想一想这是为什么?对照一下屏幕上的各族文字,看看人民币上是哪些民族的文字。
学生活动:对照文字。
蒙古维吾尔藏族壮族。
【承转】由于地理环境历史传统和宗教信仰的不同各民族在衣食住行节日风俗等生产和生活方面独具特色。
让我走进民族村去领略他们的风采。
播放图片思考:为什么有的民族喜爱__,有的喜欢赛龙舟?师:出示答案。
骑马是北方草原牧区人们的日常生产生活所需,当地具有良好的__条件,同时,通过__活动能锻炼提高骑马的技能因此盛行__。
初中地理万能说课稿(通用6篇)
初中地理万能说课稿(通用6篇)初中地理万能说课稿(通用6篇)作为一名专为他人授业解惑的人民教师,总归要编写说课稿,借助说课稿我们可以快速提升自己的教学能力。
写说课稿需要注意哪些格式呢?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初中地理万能说课稿(通用6篇),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初中地理万能说课稿1一、说教材《天气》是初中地理的一节重要内容,课文通过精妙的各种天气展示设计让学生能了解天气在学习中和生活中的作用,从而表现出天气的多种多样。
通过对这节内容的学习,学生能更好的完成三维目标,同时通过这节内容的学习,能为培养学生了解天气、模仿天气预报主持人播报天气预报的能力奠定坚实的基础。
为此依据新课程标准的要求以及我们新义中学生的认知结构特点,我制定了一下三维目标:知识目标:学会各种天气的判读,学会判断哪种空气质量对人有益哪种气空质量对人有害。
能力目标:能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向同学或者其他人播报天气预报,能自己找出获取天气信息,了解天气变化。
情感目标:通过这节内容的学习培养学生了解天气的多种多样,从而热爱地理、热爱祖国大好河山的感情。
根据中学生的认知结构特点,我制定了这节内容的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帮助学生了解天气、空气质量和人们的生活关系,积累有关天气各种知识。
教学难点:知道天气和地理的重要性,培养学生学习地里的兴趣。
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热爱祖国大好河山。
二、说教法学法针对以上分析,结合教学目标、学生的认知结构特点,为了突出重点突破难点,本节我主要采用提问法、练习法、角色扮演法等方法进行教学。
在当今信息时代,现代教育面临的最严峻的挑战已不是如何使受教育者学到知识,二十如何使他们学会学习,加强对学生学法的指导尤为重要。
因此我依据学生的认知特点,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我重视让学生积极参与和互相学习,安排学生动脑、动口、动手的活动来进行学习。
三、说教学过程:(一):图片引入、导语激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为了让学生能有兴趣学习这节内容,我让学生看书上57、58页的图片并提问“同学们看看这两幅图和我们的生活有什么关系,想不想知道它和我们怎么产生关系的吗?”通过这样的导入把学生的兴趣吸引到学习这节内容中来,从而高效的完成三维目标。
有关初中地理教案模板锦集7篇
有关初中地理教案模板锦集7篇初中地理教案篇1一、教学目的:1.使学生在掌握经线的基础上,了解经度的概念。
2.使学生掌握经度的划分方法。
二、教学时间约10分钟。
三、教具地球仪,一张直径30cm的圆纸,一条注出经度的宽3cm的长纸条。
四、教学过程:师:[指地球仪上经线]我们已经讲过了经线,它是连接两极的半圆线;所有经线长度都相等;两条相对的经线组成经线圈;经线指示南北方向。
为了区别每条经线,给经线标出度数,这叫经度。
它是怎样划分的?[出示一张直径约30cm 的圆纸片]我们来看,这圆纸的两边是两个半圆线,代表两条经线,它们现在是相对的,组成了一个……[指圆纸周边]生:经线圈。
师:对,现在把圆从中间折起,这折出的直线相当于地轴,它和经线之间形成两个半圆的面。
请看现在这两条经线之间[折成直角]所夹的角是多少度?生:90°师:[又缩小一半]这样呢?生:45°师:对,[展示圆面]现在这两条线中间多少度?生:180°师:很好,[指圆纸背面]如果再看这面呢?生:也是180°师:对,所以经度一共有360°,为了区别清楚,要找一个0°作起点,经过各国共同商定,以通过英国伦敦格林尼治天文台原址[板书]的经线作为0°经线[指地球仪],叫作本初子午线[板书],现在大家都从图上找一找。
生:[看图]师:0°经线确定后[在地球仪上指出并演示]向东10°、20°、30°……越向东度数越增加,到180°;从0°经线向西10°、20°、30°……越向西度数越增加,也到180°。
[板书]向东为东经度(E),向西为西经度(W)。
0°和180°是东、西经共有的。
[画板图]请看这两幅图(图1)有什么不同?并和我一起画。
生:0°经线向东是东经度,数字递增;0°经线向西为西经度,数字也是递增的。
初中地理教案模板六篇
初中地理教案模板六篇初中地理教案篇1教学目的:1.使学生了解土地资源的利用类型;2.使学生了解土地资源的分布大势;3.使学生了解土地资源的利用和保护。
教学过程:一、土地资源的利用类型【提问】1.请同学们想一想,土地有什么用途?2.读某县土地利用图,根据图例说出这个县有哪些土地利用类型?【总结】土地资源的利用类型分为:耕地、林地、草地、建筑用地。
二、土地资源的分布大势【读图】“世界土地资源利用图”、“世界地形图”、世界自然带图”【提问】1.耕地主要分布在哪些地区?2.为什么面积较大的耕地多分布在温带平原及大河流经过的地区?3.目前哪几个自然带仍保留有大片原始林地?4.世界上草原面积广阔的地区分布在哪两个自然带内?【总结】耕地:主要分布在温带平原和大河流经地区林地:主要分布在温带森林和热带雨林地区草地:主要分布在温带草原和热带草原地区温带平原气候温暖湿润,土地肥沃,土层深厚,有利于作物生长。
大河流经地区,由河流带来的泥沙在大河两岸形成冲积平原,同样土质肥沃,上层深厚,而且灌溉便利,有利于农业发展。
三、土地资源的利用保护土地抚育着人类,为人类提供了必要的生存条件。
人类的衣、食、住、行都离不开土地,特别是首先人类生存离不开粮食,粮食生产又离不开耕地,而目前耕地却在不断地减少。
看71页两幅漫画,说明耕减少的原因?原因:a.人口增长、计算从1960年到1987年人口从30亿增加到50亿,假如锐地不减少,保持15.8×106km2,则人均耕地减少了多少?实际上由于人口的增加,大量建房、修路,使耕地日益减少b.水土流失,沙漠扩大。
近年来,各国正积极采取有效措施,保护土地资源。
初中地理教案篇2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理解正午太阳高度和昼夜长短的季节变化、纬度变化及其成因。
2、了解四季的形成及其划分。
3、了解24节气划分及对农业的意义。
4、理解地球上五带的形成。
德育目标通过理解地球公转及其产生的地理现象之间的内在联系,激发学生的探索精神。
八年级地理教案万能(精选6篇)
八年级地理教案万能(精选6篇)八年级地理教案万能篇1教学方法:谈话法、自学法。
教学媒体:有关寒潮、台风和旱涝灾害的幻灯片、投影片、录像带等。
课时安排:本节计划授课1课时教学过程(引入新课)复习上一节我国气候的特征及其对农业生产的影响。
(教师引导)总的讲,我国气候条件十分优越,但也有不利方面。
如水旱灾害、寒潮、台风等灾害性天气给人民的生产、生活造成了巨大的损失。
例如1998年夏季长江中下游地区和东北地区的特大洪水给任命的生命财产和工农业带来数千亿元的损失。
而华北地区则出现了持续干旱的天气。
(板书) 第五节寒潮、台风和水旱灾害我国每年总有一些地区发生水旱灾害。
洪涝和干旱是影响我国的气候灾害。
现在我们来看报998年常见流域抗洪抢险的录像。
(投影片)1998年我国还有哪些地区发生了洪涝灾害?洪水造成了哪些损失,军民是如何抗洪的?你特别感动的事情是什么?根据你所学过的知识,思考洪水形成的气候原因、人为原因?对长江洪涝灾害的防治你有什么建议?你能为灾区人民做些什么?(学生活动)下面我么们分成6个小组,每个小组根据上面的问题一起讨论,希望每个同学都能发表意见,然后每个小组由一名代表发言。
现在给大家10分钟讨论。
六个代表发言之后,由全班一起进行评议。
(教师归纳)(1)气候原因是夏季东南季风势力的强弱以及厄尔尼诺和拉尼那等条件的影响。
(2)人为原因是上游植被的破坏、水土流失、中游的围湖造田等。
(3)使人感动的是1998年全体军民团结誓死保卫常见大堤的感人事迹。
(4)常见上游应植树造林,中游应退耕还湖、疏通河道。
(板书)一、水旱灾害1、原因和危害2、措施(过渡)可见我国是一个水旱灾害较多的国家,除了水旱灾害以外,我国还受哪些灾害性天气的影响呢?我们来阅读课本第59页,中央电视台播放的寒潮警报。
思考以下问题:(1)寒潮是一种什么样的天气现象?你亲身经历过寒潮天气吗?有什么样的体会?(2)观察课本第60页“侵入我国的汉朝路径图”,你能根据地图说出强冷空气的源地吗?它大致沿什么方向运动?思考从那里来的是冷干的?(3)从图中观察,汉朝能影响到我国的哪些地区?冷空气到达时,当地的天气将会有怎样的变化?(4)从图中观察,我国有那些地区不易受汉朝的侵袭,你能说出为什么吗?(参照中国地形图)(5)为了保护农田,我们应当采取哪些防灾措施?(学生活动)小组经过讨论,互相启发,加深了学生对寒潮的了解。
初中地理教学设计万能模板
初中地理教学设计万能模板以下是一个初中地理教学设计的万能模板,供您参考:一、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掌握本节课的基本概念、原理和规律,了解地理现象和自然现象的成因、特点和分布规律。
过程与方法:学生能够通过观察、实验、分析和讨论等方式,探究地理现象和自然现象的成因、特点和分布规律,培养地理思维和探究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生能够认识到地理现象和自然现象的重要性,培养热爱自然、保护环境的意识,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二、教学内容知识点:本节课涉及的知识点包括基本概念、原理和规律,地理现象和自然现象的成因、特点和分布规律等。
重点:本节课的重点是掌握基本概念、原理和规律,了解地理现象和自然现象的成因、特点和分布规律。
难点:本节课的难点是理解地理现象和自然现象的成因、特点和分布规律,掌握相关分析方法。
三、教学方法讲授法:教师通过讲解、示范等方式,传授基本概念、原理和规律等知识。
讨论法:教师引导学生进行讨论,探究地理现象和自然现象的成因、特点和分布规律等。
实验法:教师组织学生进行实验,观察和分析地理现象和自然现象,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
四、教学过程导入新课:教师通过导入新课,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探究欲望。
讲授新课:教师通过讲解、示范等方式,传授基本概念、原理和规律等知识。
巩固练习:教师组织学生进行练习,巩固所学知识,提高应用能力。
归纳小结:教师对本节课的知识点进行归纳总结,帮助学生形成完整的知识体系。
五、教学评价课堂表现:教师观察学生的课堂表现,了解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情况和探究能力。
作业完成情况:教师检查学生的作业完成情况,了解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测验或考试成绩:教师通过测验或考试的方式,了解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情况和应用能力。
中学地理优秀教案(优秀5篇)
中学地理优秀教案(优秀5篇)初中地理教案篇一【学习目标】1、运用地图说出我国的地理位置及其特点,分析其优越性。
2、记住我国领土四至点、领土面积,能够估算我国经度差、时区差、纬度差。
3、在地图上指出我国邻国、濒临海洋,提高读图、析图的能力。
4、学会分析和评价一个国家或地区地理位置的方法。
【重点难点】重点:我国地理位置的特点优越性,四至点,濒临的海洋。
难点:分析评价地理位置的方法,地理名称的空间分布。
【知识链接】1、世界政治地图、温度带分布图,时区划分分布图。
2、地理位置:绝对位置(经纬度位置)、相对位置(海陆位置、半球位置、温度带位置)。
【预习安排】1、仔细阅读教材第1节课正文、图片及阅读活动部分,标记重要知识点;2、通过阅读教材,课前必须独立完成教学案。
【前置作业】部分【学法指导】1、提前预习法(阅读、识图)2、自主学习法(独立完成)3、合作、讨论法(共同探究疑点、难点)【前置作业】1.在右图标出各纬度、温度带、南北半球东西半球分界线。
2、中国的地理位置:(东、西、南、北)半球(打√);()洲的'()部,()洋的()岸,是个()的国家;大部分位于()带,少部分在()带,没有()带;3、中国陆地总面积约()平方千米,仅次于()、(),位居世界第()位。
4、我国领土的四至点:最东()最西()最南()最北()我国濒临的海洋自北向男依次是(),()直接面临太平洋,我国领海宽度为()海里。
我国陆上邻国以朝鲜为起点,按逆时针方向14个陆上邻国为()。
7、6个临海相望的国家()。
2个与我国海岸相邻的国家()。
初中地理教案篇二一、教学目标:1.运用事例,说明地球的形状;2.学会用平均半径、赤道周长和表面积描述地球的大小3.通过了解人们认识地球形状的历史过程,初步培养科学探索的精神二、教学重点:地球的形状和大小。
三、教学难点:地球大小的单位。
四、教学过程:环节一、地球是圆的吗?人类认识地球的形状的历史过程1. 天圆地方2. 浑天说3. 麦哲伦环球航行4. 地球卫星照片5. 地球是圆的6. 证明地球是圆的证据1.人类认识地球形状的漫长历史,主要的理论和人物介绍2.由于科技的进步,人类对地球形状和大小有了充分了解。
初中地理示范试讲教案万能模板
一、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能够掌握本节课的基本地理知识,如地理位置、地形地貌、气候特点等。
2.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运用地理知识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的地理思维和地理素养。
3. 情感目标:激发学生对地理学科的兴趣,增强学生的环保意识和社会责任感。
二、教学重难点1. 教学重点:地理位置、地形地貌、气候特点等基本地理知识的掌握。
2. 教学难点:运用地理知识分析、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
三、教学过程(一)导入1. 教师通过提问、展示图片等方式,引导学生回顾上一节课的内容,激发学生对本节课的兴趣。
2. 教师简要介绍本节课的教学目标。
(二)新课讲授1. 介绍地理位置a. 利用地图展示我国地理位置,让学生了解我国在世界上的位置。
b. 讲解我国的经纬度、时区等基本地理知识。
2. 讲解地形地貌a. 展示我国地形地貌分布图,让学生了解我国地形地貌的多样性。
b. 讲解我国主要地形区、山脉、高原、平原、盆地等基本地理知识。
3. 讲解气候特点a. 介绍我国气候类型,如温带季风气候、亚热带季风气候、热带季风气候等。
b. 讲解我国气候特点,如四季分明、雨热同期等。
(三)课堂活动1. 小组讨论: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讨论我国某地区的地理位置、地形地貌、气候特点,并总结出该地区的地理特征。
2. 案例分析:教师给出一个地理案例,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案例,提高学生的地理思维和解决问题能力。
(四)课堂小结1. 教师对本节课的主要内容进行总结,强调重点和难点。
2. 布置课后作业,巩固所学知识。
四、教学反思1. 教师对本节课的教学效果进行反思,总结优点和不足。
2. 提出改进措施,为下一节课做好准备。
五、板书设计初中地理一、地理位置1. 我国在世界上的位置2. 经纬度、时区二、地形地貌1. 主要地形区2. 山脉、高原、平原、盆地三、气候特点1. 气候类型2. 气候特点六、教学评价1. 课堂表现: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度、发言积极性等。
初中万能地理教案模板
【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使学生掌握地理基本概念、地理现象和地理规律,提高学生的地理素养。
2. 过程与方法:通过课堂讨论、案例分析、小组合作等方式,培养学生的地理思维能力和实践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对地理学科的兴趣,培养学生热爱祖国大好河山、关注社会发展的情感。
【教学重点】1. 地理基本概念的理解与应用。
2. 地理现象和地理规律的分析与总结。
【教学难点】1. 复杂地理问题的解决。
2. 地理知识在生活中的应用。
【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教学课件、地图、图片、视频等教学资源。
2. 学生准备:预习教材、准备问题。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1. 利用图片、视频等手段,展示地理现象,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2. 提问:同学们,你们知道这些地理现象背后的原因吗?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地理知识,揭开这些现象背后的秘密。
二、新课讲授1. 地理基本概念- 通过讲解、举例等方式,使学生掌握地理基本概念,如:自然地理、人文地理、地理现象、地理规律等。
- 小组讨论:举例说明地理现象在生活中的应用。
2. 地理现象与地理规律- 通过案例分析,使学生了解地理现象产生的原因和地理规律。
- 小组合作:分析案例,总结地理规律。
三、课堂练习1. 基本概念填空题2. 地理现象分析题3. 地理规律应用题四、课堂小结1. 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总结地理基本概念、地理现象和地理规律。
2. 强调地理知识在生活中的应用,引导学生关注社会发展。
五、布置作业1. 完成课后练习题。
2. 预习下一节课内容。
【教学反思】1. 教学过程中,关注学生的学习情况,及时调整教学策略。
2. 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课堂讨论,培养学生的地理思维能力和实践能力。
3. 结合生活实际,让学生了解地理知识在生活中的应用,提高学生的地理素养。
4. 关注学生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培养,激发学生对地理学科的兴趣。
教案设计万能模板初中地理
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目标:- 学生能够掌握本节课的基本地理概念和原理。
- 学生能够运用地理知识分析实际问题,提高地理思维能力。
2. 过程与方法目标:- 通过观察、实验、讨论等方式,培养学生地理探究能力。
- 通过地图、图片等教学资源,提高学生地理信息获取和处理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培养学生对地理学科的热爱,激发学习兴趣。
- 增强学生的环保意识和社会责任感。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 本节课的核心知识点,如地理位置、地形地貌、气候特征等。
- 地理现象和规律的理解与应用。
2. 教学难点:- 地理概念和原理的深入理解。
- 地理现象的成因分析。
三、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 通过图片、视频、故事等形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出本节课的主题。
2. 新课讲授- 讲解法:详细讲解地理概念、原理和规律。
- 演示法:通过地图、图片等展示地理现象,帮助学生直观理解。
- 讨论法:引导学生参与讨论,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和表达能力。
3. 实践环节- 案例分析:通过分析实际案例,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
- 小组合作:分组进行地理实验或探究活动,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4. 课堂小结- 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总结重点和难点。
- 鼓励学生提出疑问,进行解答。
5. 布置作业- 设计课后作业,巩固所学知识,提高学生的地理素养。
四、教学评价1. 课堂表现:- 观察学生的课堂参与度、发言积极性等。
2. 作业完成情况:- 检查学生的作业完成情况,了解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
3. 实践操作:- 评估学生在实践环节的表现,如实验操作、案例分析等。
五、教学反思1. 教学方法的适宜性:反思教学方法是否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教学效果。
2. 学生参与度:分析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度,找出提高学生积极性的方法。
3. 教学效果:评估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总结教学经验,为今后的教学提供借鉴。
六、教学资源1. 教材:依据教材内容,设计教学方案。
初中教师地理学科教案模板5篇
初中教师地理学科教案模板5篇初中教师地理学科教案模板1[教学目的]1、运用地图,指出巴西的地理位置,首都和主要城市圣保罗,里约热内卢2、运用地图,联系巴西自然条件特点,讨论该国如何开发利用和保护热带雨林3、运用地图,联系巴西的地形和气候特点,分析亚马孙河水量丰富的原因,了解巴西农业和工业的基本特点4、运用地图,了解巴西的城市建设和人种构成特点[教学重难点]重点:巴西的地理位置、主要城市。
工农业特点难点:亚马孙和水量特别丰富的原因[教学课时]2课时[教学过程](导入新课)很多同学都喜欢看足球,也知道球王贝利,你知道球王贝利是哪个国家的人吗一、地理概况1、引导学生在“世界政区图”找出巴西的位置,并指出它是南美洲面积最大的国家,世界第五大国。
2、引导学生完成P90活动2题,从纬度位置的角度了解巴西的位置特点3、引导学生完成P90活动第1题,思考:巴西的地形以哪两种基本地形为主,各属于什么气候类型4、结合板图,讲述亚马孙平原的范围及亚马孙热带雨林5、学生自读材料‘地球之肺“,了解亚马孙热带雨林的现状6、学生讨论完成活动第3题,(过渡)平原一般是有河流冲积而成,亚马孙平原是有哪条河流冲积而成的呢二、亚马孙河1、引导学生观察图3-41,思考:亚马孙河的发源地,流向,注入的海洋2、设问:亚马孙河在世界上地位如何(学生阅读思考3、思考:为什么亚马孙河能成为世界上水量最大,流域面积最广的大河4、引导学生完成活动1、2题三、迅速发展的经济1、学生自读教材,思考:巴西经济在南美洲地位如何其经济强势可以从哪些方面体现出来(过渡)巴西工业的迅速发展,离不开巴西丰富的自然资源2、引导学生阅读地图册P37图,了解巴西丰富的铁矿资源和水力资源四、人口和城市1、引导学生阅读地图册P37巴西人口分布图,指出巴西人口分布的特点并结合地图册上的有关资料,了解巴西人种的特点2、引导学生阅读P90图3-41,找出巴西的主要城市并突出其特点[小结巩固]学生小结[作业布置]见基训初中教师地理学科教案模板2一、教案背景:本课教案是在预习课本并且在网上搜集了众多资源,然后依据教学目标撰写的。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初中地理万能教案模板:《不同的人种》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知道三类人种的划分依据,能够根据不同的外貌特征识别不同的人种。
说出三大人种的分布特点。
【过程与方法】通过阅读地图和图片,学习从地图中获取有用地理信息的方法。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树立正确的对待人种的态度,感知平等和尊重他人的重要性。
教学重难点
【重点】三大人种的特点和区别。
【难点】树立正确的人种观念,懂得平等和尊重他人。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播放《指环王》攻城片段,引导学生思考世界上的人种多样性,进入本课。
(二)新授教学
1.探索人种特点:展示图片:分别白、黑、黄三种人图片,学生观察图片讨论下列问题:①这三种人种分别有哪些特点?②他们之间有什么不同?他们在哪些方面存在差异?③猜猜人种划分的依据有哪些?学生先观察图片独立思考,然后再四人位一组讨论上述三个问题,最后小组代表发言。
教师引导学生填写下表,并总结人种划分依据和结果
2.探索人种分布:展示“世界人种的分布”图,学生读图思考:①我们读图的一般步骤有哪些?②指出三种人种的分布的地区?③总结人种在全球分布的特点。
学生先观察图片独立思考,然后再四人位一组讨论上述三个问题,最后小组代表发言。
教师引导学生总结人种的分布特点:三大人种在世界上既有大范围的集中分布区,又有小范围的零星分布。
3.感受人种问题:开展“国王与奴隶”游戏,学生轮流的扮演国王与奴隶的角色,然后让学生根据自己的角色谈谈自己的感受。
教师做出总结应如何正确地看待个人种。
(三)小结
师生一起回顾不同人种的特点和分布特点。
学生复述对待不同人种应有的基本态度。
(四)作业
搜集不同人种的名人、英雄的故事,如黑人中的曼德拉,每人搜集 2~3 个。
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