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云南交通职业技术学院道路勘测设计第八章公路交叉
云南交通职业技术学院 道路勘测设计 第八章 公路交叉
第八章 公路交叉设计【本章学习要点】 本章重点讲述公路与公路、管线交叉的形式及各种形式平面交叉、立体交叉的适用范围,通过学习要求学生能够掌握平面交叉的设计内容与设计方法,立体交叉图形识别。
在公路网中,公路与公路、管线纵横交错,形成交叉。
相交公路在同一平面上的交叉称为平面交叉,交叉的地方称交叉口,相交的公路分别在不同平面上的交叉称立体交叉。
第一节 公路交叉口分析在平面交叉口上,不同方向的车流和行人互相影响干扰,不但会降低车速、阻滞交通、降低通行能力,而且容易发生交通事故。
平面交叉口是公路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公路交通的咽喉部位,它直接影响到公路的使用质量,所以必须予以足够的重视,公路的交叉规划和设计,必须符合安全、经济、合理、舒适和美观的要求。
一、平面交叉口的交通分析各车流驶入交叉口后,以直行、右转弯或左转弯的方式,汇入欲行驶方向的车流后再驶离交叉口。
由于行驶方向的不同,车辆间的交错就有所不同。
当行车方向互相交叉时(此时一般行车路线的交角大于45º),两车可能发生碰撞,这些地点称冲突点;当来向不同而汇驶同一方向时(此时一般行车路线的交角小于45º),两车可能发生挤撞,这些地点称合流点。
显然,交叉口的冲突点和合流点,是危及行车安全和发生交通事故的地点,统称危险点,其中,冲突点的影响和危害程度比合流点大得多。
因此,设计交叉口时,应尽量消除、减少冲突点,或采用渠化交通等方法,把冲突点限制在较小的范围内。
公路与公路平面交叉的冲突点和合流点的分布如图8-1示。
图中,“.”为冲突点,“。
”为合流点。
图8-1 平面交叉口的危险点a)三路交叉口)五路交叉口)四路交叉口分析图8-1后可知:1.交叉口危险点的多少,视交叉口相交路线的数量和型式而异,且随相交路线数量的增加而显著增加。
如图8-1中a )为三路相交的交叉口,有3个冲突点、3个合流点;b )为四路十字形交叉口,有16个冲突点、8个合流点;c )为五路交叉口,有50个冲突点、15个合流点。
公路勘测设计(与“路线”有关文档共19张)
JDA
L 导2 α βγ
M 导 1(y1,x1)
(y2,x2) JDB
3)放线
第14页,共19页。
解析法放线
图6-4 解析法放线
云南交通职业技术学院
二、实地放线
▪(二)拨角法放线
根据纸上路线在平面图上的位置与导线的关系,用坐标计算每一条线的距离、方向、转 向角和各控制柱的里程,放线时就按照这些资料直接拨角量距。
tanα=Y XB B- -X Y A A=ΔΔY X
E200 E400 E600 E800 E1000 E1200 B与 导1-导2的夹角:
γ=α-β
N400
N200
N000
JDA
L 导2 α βγ
M 导 1(y1,x1)
(y2,x2) JDB
1.支距法
30
导2 10
导1
B
JD
D 18 导4
E 导5 22
导3
12
导6
支距法放线
A 1)在图上量取支距
2)在实地放支距
3)穿线交点
图6-3 支距法放线
第12页,共19页。
云南交通职业技术学院
二、实地放线
2.解析法
1)计算路线与导线的夹角
从平面图上可量出交点JDA、JDB的 经纬距(YA 、 XA),(YB 、 XB)则 JDA—JDB的象限角可按下式计算:
拨角法放线
第15页,共19页。
云南交通职业技术学院
二、实地放线
▪(二)拨角法放线
1)内业计算
计算路线起点A与导线的关系:
已知导1的经纬距为Y1=10259,X1=10117, 导1-导2的象限角N72°14´07˝;从平面图上量得A、
大学道路勘测设计讲义-第八章平面交叉口
2 主要公路的设计速度为80km/h,次要公路为县乡公路 或四级公路的T形交叉,当转弯交通量较大而会导致直行 车辆的过分减速时,应采用加宽式T形交叉。主要公路右 转弯交通量较大者,采用图b的型式;左转弯交通量较大 者,采用c的型式。
b、加宽式T形交 叉
的角度相互交叉的地点。
大学道路勘测设计讲义-第八章平 面交叉口
十字交叉冲突示意图
大学道路勘测设计讲义-第八平 面交叉口
分析:直行与直行、左转与左转、直行与 左转之间产生的冲突点对交通的干扰和行 车的安全影响最大。
交叉口设计时,尤其要减少或消灭 冲突点。
大学道路勘测设计讲义-第八章平 面交叉口
无交通管制的交叉口交错点数量
4) 环形交叉的某些入口因交通量大而会出 现过多的交通延误时,应设置信号。
大学道路勘测设计讲义-第八章平 面交叉口
七、交叉口的类型及其适用范围
平面交叉按其构造组成分为渠化交叉和非 渠化交叉 。
渠化交通:在行车道上划线,或用绿带和 交通岛来分隔车流,使各种不同类型和不同 速度的车辆沿规定的方向互不干扰地行驶。
7 平面交叉的间距应尽量地大。
8 平面交叉设计应以预测的交通量为基本依据。 设计所采用的交通量应为设计小时交通量。当 缺乏交通量预测资料(特别是与次要公路有关部 分)时,其交通量可参考附近类似功能的交叉的 交通量进行推算。
大学道路勘测设计讲义-第八章平 面交叉口
二、交叉口的交通分析
车辆与车辆之间的交错点: 分流点: 合流点: 冲突点:来自不同行驶方向的车辆以较大
交错点 类型
相交道路条数
3
4
5
分流点 3
8
道路勘测第8章 道路平面交叉设计
3.加铺转角式交叉口转角半径
R1=R-(B/2+F)
V2 R 127( ih )
其中:B-机动车道宽度(m),一般取3.5m; F-转弯处非机动车道宽度(m) R-右转车道中心线半径; V-右转弯设计速度(Km/h),取路段 速度的0.5-0.7倍,计算可取0.6倍; μ-横向力系数,0.15-0.25
一. 交叉口的视距 3. 视距三角形的绘制 ⑴.确定停车视距。
⑵.找出行车最危险冲突点。
⑶.从最危险的冲突点向后沿行车轨迹线各量取 停车视距。
⑷.连接末端构成视距三角形。
(二)识别距离
识别距离:为保证车辆安全顺利通过交叉口,应使驾 驶员在交叉口之前的一定距离能识别交叉口的存在及 交通信号和交通标志等,这一距离称为识别距离。 1.无信号控制的交叉口 对无任何信号控制的交叉口,可采用各相交道路的停 车视距 。 2.有信号控制的交叉口 对有信号控制的交叉口,在车辆正常行驶条件下,识 别距离应使驾驶员能看清交通信号和显示内容,能有 足够时间制动减速直至停车,但这种制动停车并非急 刹车。 V V2 SS t 3.6 26a
4.环形交叉:
在交叉口中央设置中心岛,用环道组织渠化交通,使进入 环道的所有车辆一律按逆时针方向绕岛单向行驶,直至所 要去的路口离岛驶出的平面交叉,俗称转盘。
第二节 交叉口的交通组织设计
一. 车辆交通组织
⑴.保证车流、行人安全 任务
⑵.提高通行能力
⑴.正确组织不同去向的车流 ⑵.设置合适的车道数
黑图案。 设在人行横道线两端适当位置。
第三节 交叉口的视距与圆曲线半径
一. 交叉口的视距 1.交叉口视距保障的目的:
保证驾驶员在进入交叉口前的一段距离内,能看到相 交道路上的行车情况,以便能及时采取措施顺利驶过 或安全停车。
公路勘测设计 云南交通职业技术学院
内 业 设 计
项 目 六 项 目 七
公路纵断面成 果编制 路基土石方数 量计算及调配 路基横断面成 果编制
14
14
云南交通职业技术学院
二、课程内容
2、教学内容组织与安排
工作任务及职业能力分析
类 型
项 目 工作任务 职业能力 掌握公路平面线形的组成 了解平面线形的组合及特点 能进行公路平面线形的基本设计 明白公路平曲线超高、加宽的原因 掌握超高的类型和计算方法 掌握加宽的类型和计算方法 了解中桩坐标的计算原理 能进行中桩坐标的计算 了解边桩坐标的计算原理 能编制直线、曲线及转角一览表 能绘制路线平面图 能计算逐桩坐标表
工作任务
1 公路初测 2 公路定测 3 公路勘测综合 调查 4
课时 分配
20
小计 合计
路线方案选定
各类地形选线
10
实地定线
纸上定线
10 88
路线平面线形 组成分析 路线纵断面线 形组成分析 路基横断面组 成分析
平曲线超高、 加宽计算 公路纵断面设 计 路基横断面设 计
中桩坐标计算
平面设计成果 编制
20
一、课程整体设计
1、课程设置 2、课程内容 3、教学方法与手段 4、教学队伍 5、实践条件 6、教学效果 7、特色与创新 8、学院的政策支持
云南交通职业技术学院
一、课程设置
1、课程体系的全面性与系统性
本课程是国家示范高职院校 道路桥梁工程技术专业课程开发与教学资源协作组领导下开发的 是全国道路桥梁工程技术专业核心课程之一 该课程汇集了全国交通职业技术学院的师资和教学资源共同打造 参与本课程开发学校:云南交通职业技术学院 辽宁交通高等专科学校 四川交通职业技术学院 青海交通职业技术学院 课程内容实现项目化,使学习内容与公路勘测的内容相互对接
云南交通职业技术学院 道路勘测设计 第七章 外业测量
第七章公路外业勘测【本章学习要点】本章主要学习可行性研究的目的、任务,公路初测、定测外业工作的任务、内容及方法。
公路勘测工作是公路工程设计的基础,而公路工程设计又是施工的依据和基础,公路勘测质量的好坏对整个公路建设质量起着决定性的作用。
因此在公路勘测中,必须深入全面地进行调查研究,实事求是,精心勘测,注重技术经济效益,同时考虑环境和社会的影响,为设计提供准确、完整的数据和资料,以保证设计文件的高质量,为施工奠定坚实的基础。
为确保公路工程勘测设计的质量,交通部2002年颁布了《公路工程勘察设计招标投标管理办法》, 办法规定公路建设项目的勘察、设计单项合同估算价50万元人民币以上,或者建设项目总投资额在3000万元人民币以上的,必须进行勘测设计招标。
第一节公路初测一、目的、任务及准备工作(一)目的任务初测是两阶段设计和三阶段设计中第一阶段(初步设计阶段)的外业勘测工作。
初测的目的是根据批复的《工程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所拟定的修建原则和路线基本走向方案,通过现场对各比选方案的勘测,从中确定采用方案,并搜集编制初步设计文件所需的勘测资料。
初测的任务则是要对路线方案作进一步的核查落实,并进行导线、高程、地形、桥涵、隧道、路线交叉和其他资料的测量、调查工作,进行纸上定线和有关的内业工作。
(二)准备工作1.搜集资料为满足初测和初步设计的需要,初测前应搜集和掌握以下基本资料:1)可供利用的各种比例地形图、航测图,国家及有关部门设置的三角点、导线点、水准点资料;2)搜集沿线自然地理概况、工程地质、水文、气象、地震基本烈度等资料;3)搜集沿线农林、水利、铁路、公路、航运、城建、电力、通讯、文物、环保等有关部门与本路有关系的规划、设计、规定及科研成果等资料;4)对于改建公路还应收集原路的测设、施工、养护及路况等挡案资料。
2.室内研究路线方案根据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拟定的路线基本走向方案,在地形图上进行各可行方案的研究,经过对路线方案的初步比选,拟定出需要勘测的方案(包括比较线)及现场需要重点调查和落实的问题。
8 路 线 交 叉
8 路线交叉8.1 互通式立体交叉8.1.1 互通式立体交叉位置的选定所要考虑的主要因素,首先是交通条件,要考虑的设置位置是路网系统的主要节点,即主线与沿线主要公路的相交点和主要交通发生源连接线的相交点,且要求被交叉公路应具有与互通式立体交叉出入交通量相适应的通行能力,并能为交通发生源提供近便的连接。
其次是地质和地形条件等。
此外,还应考虑用地、文物、当地规划和防污染等社会和环境因素。
在拟定互通式立体交叉的形式时,交叉公路的功能、总出入交通量以及是否合并设置收费设施等决定了互通式立体交叉的基本类型。
地形、地物、地质、用地规划和施工期间维持临时通车等现场条件、直行和转弯交通量的分布以及是否需分期修建等决定了匝道的具体布局,在构形的同时还要考虑其安全、环境和经济等因素。
在选择互通式立体交叉的具体位置时,同时还要考虑到互通式立体交叉范围内主线的最低技术指标,以满足其安全的需要。
在互通式立体交叉范围内,主线上影响安全的主要部位是连接部。
其一是乡区高速公路的出口端部和城市高速公路的入口端部的视距,应该比一般路段要大,其二是互通式立体交叉范围内的主线横坡,应考虑与匝道连接的顺适性,以提供安全的行车条件。
8.1.2 在《公路路线设计规范》(JTJ011-94)中,互通式立体交叉根据交叉公路的等级被分为三级,本次参照国际惯例和国内习惯,取消了互通式立体交叉的分级,按功能将互通式立体交叉分为枢纽互通式立体交叉和一般互通式立体交叉两种,同时对两种类型提出了基本要求和适用范围。
8.1.3 高速公路设置互通式立体交叉的条件主要是交通条件,一是与具有重交通流或具有重要地位的公路相交点,二是具有主要交通发生源的地点附近。
本条所提出的互通式立体交叉设置条件,是指在此情况下首先要考虑的设置地点,但最终的设置要综合考虑全线互通式立体交叉的分布、交通流的组织以及互通式立体交叉的合理间距等。
8.1.4 一级公路置互通式立体交叉的条件主要为两个方面,一是交通需要,二是综合效益与修建平面交叉相当或更好时。
公路的设计公路交叉15页PPT
• 改平交为立交——根本决绝,但造价 高
经营管理文档 豆丁友情提供
4
平面交叉形式
• 加铺转角——简单,占地少,造价低,设计方便,但行
车速度低,通行能力小。一般适用于交通量不大,车速不高、 转弯车辆少。
• 分道转弯 ——分道转弯式适用于交通量不大、车速较高、
转弯车辆较多的三、四级公路,设计时主要解决分道转弯半径、 保证足够的视距和满足导流岛端部半径的要求。
公路交叉
平面交叉
公
基本要求:一是保证车辆和行人
路 交
在交叉口能以最短的时间安全地通过, 使交叉口的通行能力能适应各条道路 的行车要求。二是正确设计交叉口的
叉
立面,即通过合理设计,以保证转弯 车辆的行车稳定,同时符合排水要求。
立体交叉
经营管理文档 豆丁友情提供
1
设计内容
1.正确选择交叉口形式,确定各组成部分的几何 尺寸;
• 加宽路口式 ——减少转弯车辆对直行车辆的干扰,车
速较高,事故率低,通行能力较大,但占地多,投资大,适用 于交通量较大、转弯车辆较多的二级公路。
• 环形交叉——渠化交通。
经营管理文档 豆丁友情提供
5
平面交叉圆曲线最小半径
经营管理文档 豆丁友情提供
6
公路立体交叉
互通立交——有匝道
立 体
上跨
下穿
交
叉
分离立交——无匝道
经营管理文档 豆丁友情提供
7
经营管理文档 豆丁友情提供
8
经营管理文档 豆丁友情提供
9
经营管理文档 豆丁友情提供
10
经营管理文档 豆丁友情提供
11
经营管理文档 豆丁友情提供
大学课程《道路勘测设计》PPT教学课件:2.1-2.2公路平面线形
2.2 直线 2.2.1 直线的特点
2. 直线路线的运用
不受地形、地物限制的平坦地区、沙漠地 区、山间开阔谷地;
市镇及其近郊或方正的耕作区等规划以直 线条为主体的地区;
高路堤、长大桥梁、隧道等路段; 路线交叉点及其前后、收费站前后; 双车道公路提供超车的路段。
2.2 直线 2.2.1 直线的特点
(1)角度为零:汽车行驶轨迹线 为直线;
(2)角度为常数:圆曲线; (3)角度为变数:缓和曲线。
与上述三种状态对应的行驶轨迹线 为:
➢ 1、曲率为零的线形:直线 ➢ 2、曲率为常数的线形:圆曲线 ➢ 3、曲率为变数的线形:缓和曲
线
现代道路平面线形正是由上述三种基本线形构成的,称为平面线形三要素。
2.2 直线 2.2.1 直线的特点
技能目标:
1. 能对公路进行超高和加宽平面设计及 计算; 2. 能对路线中桩坐标进行计算; 3. 能对公路进行平面线形设计,并整理 成相应图表。
2.1公路平面线形
2.2直线
2
目
2.3圆曲线
录
2.4缓和曲线 2.5曲线超高与加宽
2.6路线中桩坐标计算
2.7行车视距
2.1 公路平面线形 2.1.1 公路路线基本概念
1. 直线特点: ➢优点: • 1.短捷、直达、有美感; • 2.汽车行驶受力简单,方向明确,操作容易; • 3.易定线,方便测定方向和距离; • 4.提供较好的超车条件。 ➢缺点: • 1.过长直线不灵活,难与地形环境相协调; • 2.直线长度运用不当,易破坏线形的连续性; • 3.过长直线易使人感到单调疲劳,难以目测车间距离
公路勘测设计
学习目录
1. 绪论 2. 公路平面设计 3. 公路纵断面设计 4. 公路横断面设计 5. 公路选线
大学课程《道路勘测设计》PPT教学课件:7.公路交叉设计
7.2 公路与公路平面交叉
7.2.1 平面交叉口的类型与适用范围
1. 交叉口的形式
类型包括: 十字形交叉(90°±15°)、 T形交叉(90°±15°)、X 形交叉(θ<75°或θ> 105°)、Y形交叉(θ< 75°或θ>105°)、错位交 叉(两个T形)、多路交 叉(n≥5)
交叉口的形式
7.2 公路与公路平面交叉 7.2.1 平面交叉口的类型与适用范围
7.2 公路与公路平面交叉
7.2.4 平面交叉勘测设计要点
1. 现场调查
(1)搜集原有公路的等级、交通性质、行车密度、今后交交叉口处的转向车流的分布 和行车密度,以及各条道路的远景规划。
(2)根据所搜集的资料,结合当地的地形和自然条件,依照前述的规定要求,拟定交 叉口的型式。
(3)选择交叉位置及交叉点,平面交叉口位置及交叉点的选定,应根据地形与原有公 路密切配合,以使平、纵、横有较好的衔接。一般交叉点宜设在原有公路中心线的延长线 上。
1. 交叉口的形式
按有无信号灯管制
按有无信号灯管制
无信号管制 交叉口
有信号管制 交叉口
环形交叉 优先交叉方式 无优先交叉方式
点控制 线控制 面控制
7.2 公路与公路平面交叉 7.2.2 平面交叉口的交通组织设计
1. 机动车交通组织
交通组织原则: (1)交叉路口供分流行驶用的车道数,应根据路口流量和流向确定。 (2)交叉口交通岛的位置应按车流顺畅的流线设置。 (3)进、出口道的分隔带或交通标线应根据渠化要求进行布置,并应与路 段上的分隔设施衔接协调。
• (2)采用渠化交通。在交叉口内合理布置交通岛、交通标志和标线或增设车道 等,引导各方向车流沿一定路径行驶,减少车辆之间的相互干扰。如环形平面 交叉口可消灭冲突点。
大学课程《道路勘测设计》PPT教学课件:2.3-2.4 公路平面线形
V
1.2
• 3.超高渐变率
Ls
B
i p
• 4.视觉平顺
R 3 Ls R
• 5. 根据平面线形的组合要求
Ls
2
R
180
在综合以上计 算的基础上, 宜取较大值, 并且取值为 5m的整倍数
2.4 缓和曲线 2.4.3缓和曲线的技术标准
我国现行《标准》就是按3s行程制定了各级公路缓和曲线最小长度指标, 见表2.3。
表2.3 缓和曲线最小长度
设计速度(km/h) 120 100 80
60
40
30
20
最小长度(m) 100 85
70
50
35
25
20
2.4 缓和曲线
2.4.4缓和曲线参数
回旋线的几
基本公式:r·l=A2,
l2 2 A2
何要素:
任意点P处的曲率半径:
r
A2 l
l
2
A
2
P点的回旋线长度:
A2 l A
2 2r
技能目标:
1. 能对公路进行超高和加宽平面设计及 计算; 2. 能对路线中桩坐标进行计算; 3. 能对公路进行平面线形设计,并整理 成相应图表。
2.1公路平面线形
2.2直线
2
目
2.3圆曲线
录
2.4缓和曲线 2.5曲线超高与加宽
2.6路线中桩坐标计算
2.7行车视距
2.3 圆曲线 2.3.1圆曲线的几何 要素
180
外距:
ELeabharlann (Rp) secR
(m)
2
校正值: J 2T L
2.4 缓和曲线 2.4.4缓和曲线参数
以交点里程桩号为起算点:
道路勘测设计第八
4).环形交叉:
在交叉口中央设置中心岛,用环道组织渠化交通,使进入环道 的所有车辆一律按逆时针方向绕岛单向行驶,直至所要去的路
口离岛驶出的平面交叉,俗称转盘。 特点:驶入交叉口的各种车辆可连续不断地单向运行,没有 停滞,减少了车辆在交叉口的延误时间;
环道上行车只有分流与合流,消灭了冲突点,提高了行 车的安全性;
3).扩宽路口式:
为使转弯车辆不影响其它车辆的正常行驶,在交叉口连接 部增设变速车道和转弯车道的平面交叉。
3).扩宽路口式:
为使转弯车辆不影响其它车辆的正常行驶,在交叉口连接 部增设变速车道和转弯车道的平面交叉。
3).扩宽路口式:
为使转弯车辆不影响其它车辆的正常行驶,在交叉口连接 部增设变速车道和转弯车道的平面交叉。
3.修建立体交叉。将相互冲突的车流从通行空间上分开,使 其互不干扰。这是解决交叉口交通问题最彻底的办法。
第八章 道路交叉设计
▪ 第一节 道路交叉概要 ▪ 一、交叉口的特征
▪ 2.构造特性: ▪ 各条道路在交叉口形成了共有的公共平面,
它应满足各条道路的平、纵面线型和排水 的要求。
▪ 平面交叉口的设计任务之一就是设计好该 公共面。
适用:交通量小,车速低,转弯车辆少的三、四级公路或地方 道路: 也可用于转弯交通量较小的主要道路与次要道路交叉。
2).分道转弯式: 通过设置导流岛、划分车道等措施,使单向右转或双向左、 右转车流以较大半径分道行驶的平面交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云南交通职业技术学院道路勘测设计第八章公路交叉第八章 公路交叉设计【本章学习要点】 本章重点讲述公路与公路、管线交叉的形式及各种形式平面交叉、立体交叉的适用范围,通过学习要求学生能够掌握平面交叉的设计内容与设计方法,立体交叉图形识别。
在公路网中,公路与公路、管线纵横交错,形成交叉。
相交公路在同一平面上的交叉称为平面交叉,交叉的地方称交叉口,相交的公路分别在不同平面上的交叉称立体交叉。
第一节 公路交叉口分析在平面交叉口上,不同方向的车流和行人互相影响干扰,不但会降低车速、阻滞交通、降低通行能力,而且容易发生交通事故。
平面交叉口是公路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公路交通的咽喉部位,它直接影响到公路的使用质量,所以必须予以足够的重视,公路的交叉规划和设计,必须符合安全、经济、合理、舒适和美观的要求。
一、平面交叉口的交通分析各车流驶入交叉口后,以直行、右转弯或左转弯的方式,汇入欲行驶方向的车流后再驶离交叉口。
由于行驶方向的不同,车辆间的交错就有所不同。
当行车方向互相交叉时(此时一般行车路线的交角大于45º),两车可能发生碰撞,这些地点称冲突点;当来向不同而汇驶同一方向时(此时一般行车路线的交角小于45º),两车可能发生挤撞,这些地点称合流点。
显然,交叉口的冲突点和合流点,是危及行车安全和发生交通事故的地点,统称危险点,其中,冲突点的影响和危害程度比合流点大得多。
因此,设计交叉口时,应尽量消除、减少冲突点,或采用渠化交通等方法,把冲突点限制在较小的范围内。
公路与公路平面交叉的冲突点和合流点的分布如图8-1示。
图中,“.”为冲突点,“。
”为合流点。
图8-1 平面交叉口的危险点a)三路交叉口)五路交叉口)四路交叉口分析图8-1后可知:1.交叉口危险点的多少,视交叉口相交路线的数量和型式而异,且随相交路线数量的增加而显著增加。
如图8-1中a)为三路相交的交叉口,有3个冲突点、3个合流点;b)为四路十字形交叉口,有16个冲突点、8个合流点;c)为五路交叉口,有50个冲突点、15个合流点。
因此,在规划设计交叉口时,除特殊情况外,交会的岔路不得多于4条。
并采用合理的交叉口布置型式,以简化交通,减少危险点。
2.产生冲突点最多的是左转弯车辆。
如图8-1b)中,如果没有左转车辆,则冲突点就由16个减少为4个;又如图8-2示,同样是四路十字型交叉口,如果采用信号灯或交通警察的等交通管制后,冲突点即减少为2个、合流点减少为4个。
因此,在交叉设计中,如何处理和组织左转弯车辆,采取必要的交通管制措施,是保证交叉口交通安全和畅通的关键之一。
图8-2 交通管制后的危险点二、减少或消灭冲突点的措施减少或消灭冲突点的措施有:1.建立交通管制如装设交通信号灯或由交通警察指挥交通,使直行车和左转弯车的通行时间错开。
2.采用渠化交通如适当布置交通岛限制行车路线,使车流按一定组织方式通过交叉口,可把冲突点限制在一定范围内;又如采用环形交叉(俗称转盘),使进入交叉口后的车辆按逆时针方向环绕中心岛作单向行驶,至所要去的路口驶出,均以同一方向循序前进,就消灭了交叉口的冲突点。
3.创建立体交叉将相互冲突的车流分别设在不同标高的车道上行驶,互不干扰,这是彻底解决交叉口交通问题的办法,但立体交叉造价高,有的立体交叉仍有平面交叉问题,所以不能随意采用立体交叉。
为了交通安全,应在交叉口前设置交叉的标志牌,使驾驶员有精神准备;同时,交叉口处应具有足够视距,使驾驶员能看到各方向来车情况,以便及时采取措施。
为确保交叉口过往行人的安全和减少行人对交通的影响和干扰,除加强交通法规的宣传教育外,必要时应在交叉口设置人行横道和其它交通安全设施。
第二节公路平面交叉一、交叉口设计的基本要求和任务(一)基本要求1.在确保安全的前提下,使车辆和行人在交叉口能以最短的时间顺利通过。
2.正确设计交叉口立面,保证交叉口范围内的地面水迅速排除。
(二)设计任务1.正确选择交叉口型式,合理确定各组成部分的尺寸。
2.确定必须保证的行车视距,从而确定交叉口的视距范围。
3.立面布置需符合行车和排水的要求。
4.处理好主要公路与次要公路的关系。
主要公路与次要公路交叉时,平、纵线形要全盘考虑、相互配合,使各自能符合有关技术标准的要求,但一般应首先保证主要公路线形的舒顺、平缓。
5.正确合理地进行交通组织和交通管制,如设置必要的交通安全设施,合理布设交通岛和人行横道等。
综上所述,路线交叉的规划与设计,应根据交通量、设计速度、交通组成和车流分布情况,并结合该地区的地形、土地使用情况,分别进行单独设计。
改建公路时,还应研究交叉处交通事故情况,有针对性地进行改建设计。
二、平面交叉口的技术要求1.公路与公路交叉,除高速公路全部采用立体交叉外,一级公路可少量采用平面交叉,二级以下公路尽量采用平面交叉。
2.平面交叉路线应为直线并尽量正交,当采用曲线时,其半径宜大于不设超高的最小半径。
3.平面交叉一般应设在水平地段。
紧接水平地段的纵坡,一般不应大于3%,困难地段不应大于5%,坡长应符合最小坡长的规定。
4.一、二级公路的平面交叉,应根据具体情况设置转弯车道、变速车道、交通岛和加铺平缓的转角。
转向车道的宽度一般为3m,并根据该公路的等级设置适当的缓和段。
5.平面交叉的型式应根据各相交公路的功能、等级、交通量、交通管理方式,并结合地形、用地条件和投资等因素来选定。
6.各平面交叉口之间的间距应尽量地大,以便提高通行能力和保证安全。
7.平面交叉的设计,应以左转弯、右转弯和直行等不同方向的设计小时交通量为基本依据。
8.远期拟建成立体交叉的平面交叉口,近期设计应将平面交叉与立体交叉做出总体设计,以便将来改建。
9.平面交叉的交通管制分为主路优先、无优先交叉、信号交叉三种方式。
当被交叉公路等级较低、交通量较小或相交公路中有一条为干线公路时,应考虑采用主路优先交叉;当相交公路的功能和等级相同,交通量或行人数量很大时,可采用信号交叉;无优先交叉一般仅用于相交公路等级很低,交通量不大的情况。
10.平面交叉范围内的设计速度,原则上应与相交公路的相应等级的设计速度一致。
当相交公路等级相同或交通量相近时,平面交叉范围内,直行交通的设计速度可降低,但与该级公路的设计速度之差不应大于20km/h。
其它情况的设计速度按交通规则办理。
三、平面交叉的类型和适用范围平面交叉口的形式设计得合理与否,直接影响到投资和使用价值,所以应切合实际地考虑远期的需要和近期的可能两方面因素,选择合理的方案。
平面交叉按构造组成分为渠化交叉和非渠化交叉;按几何形状分为T形、十字形和环形交叉。
(一)非渠化平面交叉设计速度较低,交通量较小的双车道公路相交,可采用非渠化交叉。
1.主要公路的设计速度≤60km/h,或设计速度为80km/h,但交通量较小,次要公路为县乡公路或四级公路的T形交叉,当转弯交通量较小时可采用图8—3中a所示的非加宽T形交叉。
2.主要公路的设计速度为80km/h, 次要公路为县乡公路或四级公路的T形交叉,当转弯交通量较大而会导致直行车辆的过分减速时,应采用加宽式T形交叉。
主要公路右转弯交通量较大者,应采用图8——3中b的型式;左转弯交通量较大者,可采用c的型式。
3.县乡公路或三、四级公路相交的十字交叉,可采用图8—3中d的型式。
4.主要公路的设计速度为80km/h,次要公路为县乡公路或三、四级公路且转弯交通量不大的十字交叉,可采用图8—3中e的型式。
a 非加宽T形交叉b 加宽式T形交叉(增辟减速车道)c 加宽式T形交叉(增辟左转减速车道)d 非加宽十字交叉e 加宽式十字交叉图8-3 非渠化交叉(二)渠化平面交叉相交公路等级较高或交通量较大的平面交叉,应采用由分隔岛、导流岛来指定各向车流行迳的渠化交叉。
1.主要公路为二级公路的T形交叉,当直行交通量不大,而与次要公路间的转弯交通量占相当比例时,可采用图8—4中a所示的只在次要公路上设分隔岛的渠化T形交叉。
当主要公路的直行交通量较大时,则采用图8—4中b所示的在主要公路和次要公路上均设分隔岛的渠化T形交叉。
ab图8-4 只设分隔岛的渠化T形交叉2.主要公路为四车道公路,或设计速度≥60km/h且有相当比例转弯交通量的二级公路,或是与互通式立体交叉直接沟通的双车道公路的T形交叉应采用图8—5所示的设置导流岛的渠化T形交叉。
ab图8-5 设置导流岛的渠化T形交叉3.主要公路为四车道公路以及设计速度为80km/h的双车道公路,或虽然设计速度为60km/h,但属区域干线的双车道公路,其上的十字交叉应采用图8—6所示的渠化十字交叉。
图8-6 渠化十字交叉(三)环形交叉环形交叉适用于交通量适中,经过验算后出、入口间的距离能满足交织长度的要求,或按“入口让路”规则设计能满足交通量需要的3~5岔的交叉。
1.环形交叉宜采用图8—7所示的适应“入口让路”的行驶规则的型式。
2.“入口让路”环形交叉适用于一条四车道公路和一条双车道公路相交的交叉,以及两条高峰小时不明显的四车道公路相交的交叉。
图8-7 "入口让路"环形交叉四、平面交叉的勘测设计要点(一)勘测要点1.搜集原有公路的等级、交通量、交通性质、交通组成、交通流向等资料和远景规划。
2.根据地形和其它自然条件以及掌握的资料,按照有关规定,拟定交叉形式。
3.选定交叉位置和确定交叉点,使各相交路线在平、纵、横方面都有较好的衔接。
通常交叉点设在原有公路的中心线上或中心线的延长线上。
4.测量交叉角、中线、纵断面和横断面。
5.当地形和交叉口较复杂时,为更合理地选定交叉口的位置和形式,并便于排水,应详测地形图,以便作平面交叉竖向设计,其比例尺采用1:500~1:1000。
(二)设计要点1.平面线形(1)平面交叉范围内两相交公路应正交或接近正交,且平面线形宜为直线或大半径曲线,尽量避免采用需设超高的曲线半径。
(2)新建公路与等级较低的既有公路斜交时,应对次要公路在交叉前后一定范围内作局部改线,使交叉的交角不小于70°。
2.纵面线形(1)平面交叉范围内,两相交公路的纵面应尽量平缓。
纵面线形应大于最小停车视距要求。
(2)主要公路在交叉范围内的纵坡应在0.15~3%的范围内;次要公路上紧接交叉的部分引道以0.5~2.0%的上坡通往交叉,而且此坡段至主要公路的路缘至少25m,如图8—8所示。
(3)主要公路在交叉范围内是超高曲线的情况下,次要公路的纵坡应服从主要公路的横坡。
图8-8 次要公路引道纵坡3.视距1)引道视距每条岔道和转弯车道上都应提供与行驶速度相适应的引道视距,如图8—9所示。
引道视距在数值上等于停车视距,但量取标准为:眼高1.2m;物高0。
各种设计速度所对应的引道视距及凸形竖曲线的最小半径规定如表8—1所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