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生物实验专题复习9探究酵母菌的呼吸方式

合集下载

高中生物实验探究酵母菌的呼吸方式

高中生物实验探究酵母菌的呼吸方式

实验探究酵母菌的呼吸方式P91
1 原理: 酵母菌在有氧条件下进行有氧呼吸,产生二氧化碳和水:
C6H12O6 + 6O2 + 6H2O 6CO2 + 12H2O + 能量
在无氧条件下进行无氧呼吸,产生酒精和少量二氧化碳:
C6H12O6 2C2H5OH + 2CO2 + 少量能量
2、装置:(见课本)下图为“探究酵母菌细胞呼吸的方式”的实验装置图,请据图分析
甲:有氧呼吸装置乙:无氧呼吸装置
3 A瓶加入的试剂是NaOH,其目的是:使进入B瓶的空气先经过NaOH处理,排除空气中CO2对实验结果的干扰。

4 C瓶和E瓶加入的试剂是澄清石灰水(或溴麝香草酚蓝水溶液),其作用是:检测CO2的产生
D瓶应封口放置一段时间后,再连通E瓶,其原因是:D瓶应封口放置一段时间后,酵母菌会将瓶中的氧气消耗完。

再连通E瓶,就可以确保通入澄清石灰水(或溴麝香草酚蓝水溶液)的CO2是酵母菌
的无氧呼吸所产生的
3、检测:
(1)检测CO2的产生: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或使溴麝香草酚蓝水溶液由蓝变绿再变黄。

(2)检测酒精的产生:橙色的重铬酸钾溶液,在酸性条件下与酒精发生反应,变成灰绿色。

高考生物 实验:探究酵母菌的呼吸方式

高考生物 实验:探究酵母菌的呼吸方式

高考生物实验:探究酵母菌的呼吸方式SYS201411172231一、选择题详细信息1. 难度:中等为研究酵母菌的呼吸方式,某生物小组制作了如图a~f所示的装置,下列判断不合理的是A.若a装置液滴不移动,b装置液滴右移,说明酵母菌仅进行无氧呼吸B.若a装置液滴左移,b装置液滴右移,说明酵母菌仅进行有氧呼吸C.连接e→c→d,给装置通空气,d中石灰水变混浊,可验证酵母菌进行了有氧呼吸D.f放置一段时间后,连接f→d,d中石灰水变混浊,可验证酵母菌进行了无氧呼吸SYS20141117223详细信息2. 难度:中等将酵母菌进行离心处理,然后在有氧的条件下进行以下模拟实验。

最终能通过细胞呼吸产生CO2和H2O的试管是( )A.甲、乙、丙 B.甲和丙 C.乙和丙 D.甲、乙、丙、丁SYS20141117223详细信息3. 难度:中等如图所示为探究细胞呼吸的实验装置图,a、b两锥形瓶内各放一些湿棉花,瓶塞上各吊一熟灰包,并插入温度计,分别有导管从瓶内通入水中。

a瓶装入萌发的种子,b瓶装入等量的煮熟种子。

48 h后,预期所能观察到的变化是( )A.a瓶温度上升,与其连接的导管内水上升明显B.b瓶温度上升,与其连接的导管内水上升明显C.a瓶温度上升,与b瓶连接的导管内水上升明显D.b瓶温度上升,与a瓶连接的导管内水上升明显SYS20141117223详细信息4. 难度:困难有一瓶混有酵母菌和葡萄糖的培养液,当通入不同浓度的氧气时,其产生的酒精和CO2的量如图所示,在氧气浓度为a时( )A.酵母菌只进行无氧呼吸B.2/3的葡萄糖用于无氧呼吸C.1/3的葡萄糖用于无氧呼吸D.酵母菌停止发酵SYS20141117223详细信息5. 难度:中等向一个密封的酵母菌发酵瓶中不断通入充足的氧气,突然停止氧气供应,则发酵瓶中CO2的产生速率、葡萄糖的消耗速率变化分别是( )A.降低、降低 B.降低、升高 C.升高、升高D.升高、降低SYS201411172232二、综合题详细信息6. 难度:困难某生物兴趣小组利用如图装置(若干个)开展了有关光合作用和细胞呼吸的实验研究,实验开始时打开活塞开关,使水柱液面平齐,然后关闭活塞开关,8小时后,观察记录实验数据如下表。

《探究酵母菌呼吸方式》实验教学设计

《探究酵母菌呼吸方式》实验教学设计

《探究酵母菌呼吸方式》实验教学设计实验目的:探究酵母菌的呼吸方式,并对其进行观察和分析。

实验原理:酵母菌是一种真菌,通过消耗有机物质产生能量和二氧化碳。

酵母菌的呼吸方式主要有两种:氧化呼吸和发酵。

在氧化呼吸中,酵母菌通过氧气的参与将有机物完全氧化为二氧化碳和水,释放出大量的能量;而在发酵过程中,由于缺乏氧气,酵母菌只能将有机物进行部分氧化,产生乙醇、二氧化碳和一小部分能量。

实验材料:1.干糖2.热水3.酵母粉4.实验管5.水浴器6.水银漏斗实验步骤:1.准备酵母培养基:将适量的干糖溶解在适量的热水中,待其冷却后,加入适量的酵母粉,搅拌均匀。

2.取一个实验管,装入适量的酵母培养基。

3.水浴器开始加热。

4.在实验管的口上加上水银漏斗,一端连接水银漏斗的管子到实验管的口上,以便随时检测二氧化碳的产生。

5.将连接在水银漏斗的管子的另一端浸入水中,产生一个氧气闭环系统。

6.观察:将实验管放入水浴器中,观察酵母菌是否会产生二氧化碳。

实验过程中,可以通过观察水银漏斗的气泡产生情况来判断二氧化碳产生的情况。

如果酵母菌发酵,则会产生大量的气泡;而如果酵母菌进行氧化呼吸,则不会产生气泡。

7.记录观察结果,并对结果进行分析和讨论。

实验注意事项:1.在实验过程中,要确保实验管的接口密封良好,以免漏气。

2.在观察结果时,要仔细观察气泡的产生情况,确定二氧化碳的产生量。

3.实验结束后,要彻底清洗实验器材,确保下次实验的准确性。

实验结果和分析:通过观察水银漏斗中气泡的产生情况,我们可以判断酵母菌是通过氧化呼吸还是发酵来获得能量。

如果实验过程中产生了大量气泡,则说明酵母菌进行了发酵。

而如果几乎没有产生气泡,则说明酵母菌进行了氧化呼吸。

实验中,我们预期酵母菌进行发酵的情况会比氧化呼吸的情况更常见。

因为在实验中,我们通过保持实验管中氧气的密闭来模拟发酵条件,从而促使酵母菌进行发酵。

实验结论:通过以上实验,我们可以得出以下结论:1.酵母菌可以通过发酵和氧化呼吸两种方式来进行呼吸。

探究酵母菌的呼吸方式高中生物实验知识点归纳2021

探究酵母菌的呼吸方式高中生物实验知识点归纳2021

探究酵母菌的呼吸方式高中生物实验知识点归纳2021组织细胞呼吸作用吸收O2,释放CO2,CO2被NaOH溶液吸收,使容器内气体压强减小,刻度管内的液滴左移。

下面是小偏整理的探究酵母菌的呼吸方式高中生物实验知识点归纳2021,感谢您的每一次阅读。

探究酵母菌的呼吸方式高中生物实验知识点归纳20211.实验原理2.实验步骤(1)配制酵母菌培养液(酵母菌+葡萄糖溶液)。

(2)检测CO2的产生,装置如图所示。

(3)检测酒精的产生:自B、D中各取2mL酵母菌培养液的滤液分别注入编号为1、2的两支试管中→分别滴加0.5mL溶有0.1g重铬酸钾的浓硫酸溶液→振荡并观察溶液的颜色变化。

3.实验现象4.实验结论(1)酵母菌在有氧和无氧条件下都能进行细胞呼吸。

(2)在有氧条件下产生CO2多而快,在无氧条件下产生酒精,还产生少量CO2。

[深度思考](1)为什么选酵母菌作为实验材料?提示酵母菌在有氧、无氧条件下都能生存,可通过测定其细胞呼吸产物来确定酵母菌细胞呼吸方式。

(2)为什么先将空气通过10%的NaOH溶液后,再进入酵母菌培养液中?提示10%的NaOH溶液用于吸收空气中的CO2,以保证用于检测产物的锥形瓶中澄清石灰水变混浊是由酵母菌有氧呼吸产生的CO2导致的。

(3)用于测定无氧呼吸的装置中,为什么将酵母菌培养液封口放置一段时间后,再连通盛有澄清石灰水的锥形瓶?提示酵母菌将锥形瓶中的氧气消耗完毕后再进行检测,以确保通入澄清石灰水中的CO2是由无氧呼吸产生的。

(4)实验设计需遵循对照原则,此实验为何不设置对照组?提示此实验为对比实验,对比实验不设对照组,而是通过有氧和无氧条件下的两个实验组相互对比得出实验结论。

(5)实验所用的葡萄糖溶液为什么需煮沸?提示煮沸的主要目的是灭菌,排除其他微生物的呼吸作用对实验结果造成干扰。

[方法技巧]1.运用液滴移动情况探究酵母菌呼吸方式的方法(1)欲确认某生物的呼吸类型,应设置两套呼吸装置,如前面5题中的图所示(以发芽种子为例)。

探究酵母菌的呼吸方式+课件++2024—2025学年高一上学期生物人教版必修1

探究酵母菌的呼吸方式+课件++2024—2025学年高一上学期生物人教版必修1

追加问题:
1、有氧组:NaOH去除CO2是否完全? 在NaOH烧瓶后加澄清石灰水或溴麝香草酚蓝液
2、无氧组:如何确保瓶中O2排尽? 在瓶中通入N2或其他惰性气体
3、两个装置末端的玻璃管会不会有CO2回流? 末端再加1个NaOH锥形瓶
检测酒精的产生:
(1)各取A、D锥形瓶酵母培养液的滤液2mL,注入试管 (2)分别滴加0.5mL重铬酸钾-浓硫酸溶液,轻轻震荡、混匀
条件 有氧 无氧
溴麝香草酚蓝液
重铬酸钾溶液变色情况
酵母菌有氧呼吸
干酵母呼吸 橙红色
酵母纯菌株 安琪酵母粉
干酵母无氧呼吸 呈现橙红色
无氧呼吸酒精检测
日常生活中碰到的问题
发酵面团 • 面团发酵中,酵母菌恢复生物活性,通过呼吸产生CO2,使面团松软
多孔; • 发酵一段时间后的面团变软且有发热:酵母菌进行有氧呼吸,产生水
探究酵母菌的呼吸方式
一、实验目的
1. 了解酵母菌的呼吸方式; 2. 探究酵母菌在有氧或无氧环境下呼吸的产物。
二、实验原理
1. 酵母菌:不运动、单细胞、真核 无性繁殖:出芽 有性繁殖:子囊孢子
兼性厌氧: 有氧呼吸:产生CO2和H2O
无氧呼吸:产生酒精和CO2
有氧呼吸
无氧呼吸
有氧呼吸与无氧呼吸的比较 反应条件 需要氧气、酶和适宜温度
释放大量的热量; • 面团发酵时间太久,氧气供应不足,部分酵母菌进行无氧呼吸产 生酒
精,使面团散发出一股酒精味。
25-35℃培养8-9h
NaOH的处理:排除空气中的CO2对实验结果的干扰; 酵母菌培养液(5%葡萄糖液) 澄清石灰水(或0.1%溴麝香草酚蓝液):检测CO2的产生
实验改进
(1)活化酵母菌:安琪高活性干酵母10g,加入100mL蒸馏水搅拌混匀, 30℃水浴10min; (2)酵母菌活化液与5%葡萄糖液等量混合(现配); (3)根据上述装置连接。

实验四 探究酵母菌的呼吸方式

实验四 探究酵母菌的呼吸方式

实验四探究酵母菌的呼吸方式(差值法)一、实验目的:探究酵母菌的呼吸方式。

二、实验原理:酵母菌是典型的单细胞兼性厌氧型真菌,在有氧和无氧条件下都能生存,因此便于研究细胞呼吸的不同方式。

创设出有氧和无氧的条件,利用传感器精确测得氧气和二氧化碳的数值并进行对比,则可以获得两种呼吸方式的不同点。

依据:1、酵母菌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均产生二氧化碳,但二氧化碳产量相差3倍。

2、酵母菌无氧呼吸产生酒精,而有氧呼吸无酒精生成。

3.酵母菌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的培养液PH值存在较大差别。

反应式为:有氧呼吸::C6H12O6+6H2O+6O2→酶→6CO2+12H2O+ATP无氧呼吸:酒精发酵: C6H12O6→2C2H5OH+2CO2+ATP四、实验器材及试剂:数据采集器、氧气传感器、二氧化碳传感器、PH传感器、自制实验瓶、恒温箱、5%葡萄糖溶液、发酵粉。

五、实验过程:1.实验瓶的制作:取2个广口塑料瓶(容积约700ml),将瓶盖加工成与二氧化碳传感器探头、氧气传感器探头紧密匹配的装置。

将1个实验瓶加工成可盛100ml发酵液空间的“泡菜坛”式的结构。

2. 连接计算机、数据采集器、氧气传感器、二氧化碳传感器及PH传感器,打开计算机,进入V6.5实验软件系统。

点击“通用软件”,系统自动识别所接入的传感器,并显示氧气浓度、二氧化碳浓度及PH数值。

3.准确称量0.5g发酵粉,加入至5%葡萄糖溶液200ml中,配制成发酵液。

4.将1号瓶贴上有氧呼吸标签,注入100ml发酵液。

将2号瓶贴上无氧呼吸标签,用注射器把发酵液注入到“泡菜坛式”的下层空间内,其上层倒扣粗试管后加水密封。

5.用氧气传感器、二氧化碳传感器及PH传感器测得氧气、二氧化碳及PH的初始数值。

6.将2个发酵实验瓶放入35℃恒温箱内,发酵3~5h。

7. 用氧气传感器、二氧化碳传感器及PH传感器测得氧气、二氧化碳及PH的终结数值。

进行数据分析。

探究酵母呼吸方式数据记录示例六、实验数据分析:1号实验瓶(有氧呼吸)氧终结数值比初始差4.5%,2号实验瓶(无氧呼吸)氧终结数值比初始值差 3.2%。

酵母菌的呼吸方式

酵母菌的呼吸方式

酵母菌的呼吸方式
酵母菌的呼吸方式: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

酵母是基因克隆实验中常用的真核生物受体细胞,培养酵母菌和培养大肠杆菌一样方便。

酵母克隆载体的种类也很多。

酵母是一种单细胞真菌,并非系统演化分类的单元。

一种肉眼看不见的微小单细胞微生物,能将糖发酵成酒精和二氧化碳,分布于整个自然界,是一种典型的异养兼性厌氧微生物,在有氧和无氧条件下都能够存活,是一种天然发酵剂。

一般泛指能发酵糖类的各种单细胞真菌,可用于酿造生产,也可为致病菌——遗传工程和细胞周期研究的模式生物。

酵母菌是人类文明史中被应用得最早的微生物。

目前已知有1000多种酵母,根据酵母菌产生孢子(子囊孢子和担孢子)的能力,可将酵母分成三类:形成孢子的株系属于子囊菌和担子菌。

不形成孢子但主要通过出芽生殖来繁殖的称为不完全真菌,或者叫“假酵母”(类酵母)。

酵母菌细胞宽度(直径)约2~6μm,长度5~30μm,有的则更长,个体形态有球状、卵圆、椭圆、柱状和香肠状等。

2021年高考生物专题复习:探究酵母菌细胞呼吸的方式

2021年高考生物专题复习:探究酵母菌细胞呼吸的方式

2021年高考生物专题复习:探究酵母菌细胞呼吸的方式1.在探究酵母菌细胞呼吸的方式的实验中,质量分数为10%的NaOH溶液的作用是()A.吸收空气中的O2B.吸收空气中的CO2C.检测酒精的产生D.检验CO2的产生2.探究酵母菌在有氧和无氧条件下产生的CO2是否一样多的实验中,有无氧气和CO2的多少分别属于()A.自变量和因变量B.因变量和无关变量C.自变量和无关变量D.自变量和对照变量3.利用如图所示装置探究酵母菌的无氧呼吸,正确的操作方法是()A.A瓶先敞口培养一段时间后,再连通B瓶B.A瓶密封后,应该立即连通B瓶C.A瓶密封后,培养一段时间,再连通B瓶D.实验结束后,在B瓶中加入重铬酸钾检验酒精4.下列四支试管中分别含有不同的化学物质和活性酵母菌细胞制备物。

经过一定时间的保温后,试管中会产生CO2的是()①葡萄糖+细胞膜已破裂的细胞②葡萄糖+线粒体③丙酮酸+线粒体④丙酮酸+内质网A.①③B.①②C.②③D.②④5.某同学为了研究酵母菌呼吸作用的类型,只做了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

甲、乙中各加等量的经煮沸后冷却的葡萄糖溶液,并加等量的酵母菌,乙中用液状石蜡隔绝空气。

对该实验的分析,错误的是()A.该实验不能以有无CO2的产生来判断酵母菌的呼吸作用类型B.将葡萄糖溶液煮沸可以防止杂菌污染,以免影响实验结果C.乙和甲比较,说明酵母菌在不同的条件下有不同的呼吸作用类型D.乙为甲的空白对照实验,以排除无关因素对酵母菌呼吸作用的影响6.某同学在研究马铃薯块茎无氧呼吸的产物时,设计了如下实验:取新鲜马铃薯块茎,洗净,切成碎屑。

向锥形瓶中放入适量的马铃薯块茎碎屑,并向瓶中充入N2,装置示意图如图。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向锥形瓶中充入N2的目的是制造无氧环境B.若溴麝香草酚蓝水溶液不变色,则说明马铃薯块茎细胞进行的是酒精发酵C.实验前应对马铃薯块茎碎屑消毒D.溴麝香草酚蓝水溶液也可以换成澄清的石灰水7.如图是某同学验证呼吸作用产生二氧化碳的实验装置,在透明的容器B中放入湿润的活种子。

探究酵母菌呼吸方式

探究酵母菌呼吸方式

呼吸方式与环境的关系
有氧呼吸
有氧呼吸需要氧气参与,因此微生物的呼吸方式会根据环境中氧气的含量而变化。在氧气充足的环境 中,微生物优先进行有氧呼吸。
无氧呼吸
在缺氧的环境下,微生物会进行无氧呼吸,以适应低氧或无氧环境。无氧呼吸的产物通常是酒精、乳 酸等。
呼吸方式对生物体的影响
01
能量供应
呼吸方式决定了微生物获取能量的方式,从而影响其生长和代谢。有氧
探究酵母菌呼吸方式
汇报人:可编辑 2024-01-11
• 引言 • 酵母菌的有氧呼吸 • 酵母菌的无氧呼吸 • 实验探究酵母菌的呼吸方式 • 结论 • 扩展思考
01
引言
酵母菌简介
酵母菌是一种单细胞真菌,具有 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和细胞
核等基本结构。
酵母菌广泛存在于自然界,在食 品工业、酿造、制药等领域具有
意义:为生物活动提供 大量的能量
酵母菌有氧呼吸的过程
酵母菌在有氧条件下,细胞质中的葡萄糖通过糖酵解途径转 化成丙酮酸,丙酮酸在线粒体中经过三羧酸循环彻底氧化分 解成二氧化碳和水,同时释放能量。
具体过程:在有氧条件下,酵母菌首先通过细胞膜上的呼吸 酶系将葡萄糖分解为丙酮酸,然后丙酮酸在线粒体中被彻底 氧化分解为二氧化碳和水,同时释放能量。
科学研究
酵母菌作为单细胞生物模型,用于研究细胞 呼吸机制和代谢过程。
06
扩展思考
其他微生物的呼吸方式
01
02
03
细菌
有些细菌通过有氧呼吸获 取能量,有些则通过无氧 呼吸。例如,乳酸菌通过 无氧呼吸产生乳酸。
藻类
藻类既可以通过有氧呼吸 利用光能合成有机物,也 可以在无氧条件下进行发 酵。
古菌

高三生物实验专题复习教案:9 探究酵母菌的呼吸方式

高三生物实验专题复习教案:9 探究酵母菌的呼吸方式

高三生物实验专题复习9 探究酵母菌的呼吸方式
一.实验原理:
思考题1.酵母菌是一种单细胞真菌,在有氧和无氧的条件下都能生存,属________菌,因此便于用来研究细胞呼吸的不同方式。

思考题2.CO2可使__________变混浊,也可使___________溶液由蓝变绿再变黄。

根据___________混浊程度或_________溶液变成黄色的时间长短,可以检测酵母菌培
养CO2的产生情况。

思考题3.橙色的______________溶液,在____________条件下与乙醇(酒精)发生化学反应,变成____________________。

二、例题:为了探究酵母菌所进行的呼吸作用类型,请根据所给的实验材料和用具设计实验。

1、实验材料和用具:酵母菌培养液、带橡皮塞的玻璃钟罩两只、100mL烧杯4个、两根弯曲的带有红色液滴的刻度玻璃管、NaOH溶液、清水、凡士林(提示:假设酵母菌培养液中以葡萄糖作为呼吸底物)
2、实验方法:
(1)将实验材料和用具按右图(装置1)安装好。

(2)如果想得到实验结论还必须同时设计另一实验,请指出另一实验装置(装置2)如何设计?
3、结果预测和结论:
请预测与结论相符合的现象,并在以下表格中填写:
现象
结论
装置1中液滴装置2中液滴
1 只进行有氧呼吸
2 只进行无氧呼吸
3 既进行有氧呼吸,又进行无氧呼吸
参考答案
思考题1、兼性厌氧
思考题2、澄清石灰水;溴麝香草酚蓝水;石灰水;溴麝香草酚蓝水思考题3、重铬酸钾;酸性;灰绿色。

例题.实验方法:装置同上,用等量的清水代替NaOH溶液,其他相同。

高中生物实验探究酵母菌的呼吸方式知识点总结

高中生物实验探究酵母菌的呼吸方式知识点总结

高中生物实验探究酵母菌的呼吸方式知识点总结探究酵母菌的呼吸方式原理:酵母菌在有氧条件下进行有氧呼吸,产生二氧化碳和水:C6H12O6+6O2+6H2O6→CO2+12H2O+能量在无氧条件下进行无氧呼吸,产生酒精和少量二氧化碳:C6H12O6→2C2H5OH+2CO2+少量能量检测:检测CO2的产生: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或使溴麝香草酚蓝水溶液由蓝变绿再变黄。

检测酒精的产生:橙色的重铬酸钾溶液,在酸性条件下与酒精发生反应,变成灰绿色。

高中生物实验探究酵母菌的呼吸方式知识点就为大家介绍到这里,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实验原理叶绿体呈绿色的椭球形或球形,不需染色,制片后直接观察。

线粒体呈无色棒状、圆球状等,用健那绿染成蓝绿色后制片观察。

(马上点标题下“高中生物”关注可获得更多知识干货,每天更新哟!) 实验步骤观察叶绿体:制作藓类叶片的临时装片→先低倍镜后高倍镜观察叶绿体观察线粒体:制作人的口腔上皮细胞临时装片(健那绿染液染色)→先低倍镜后高倍镜观察观察线粒体注意问题实验过程中的临时装片要始终保持有水状态。

要漱净口腔,防止杂质对观察物像的干扰。

用菠菜叶带叶肉的下表皮的原因:靠近下表皮的叶为海绵组织,叶绿体大而排列疏松,便于观察;带叶肉是因为表皮细胞不含叶绿体。

叶绿体在弱光下以椭球形的正面朝向光源,便于接受较多的光照;在强光下则以侧面朝向光源以避免被灼伤。

叶绿体色素的提取和分离提取色素原理:色素能溶解在酒精或丙酮等有机溶剂中,所以可用无水酒精等提取色素。

分离色素原理:各色素随层析液在滤纸上扩散速度不同,从而分离色素。

溶解度大,扩散速度快;溶解度小,扩散速度慢。

各物质作用:无水乙醇或丙酮:提取色素;层析液:分离色素;二氧化硅:使研磨得充分;碳酸钙:防止研磨中色素被破坏。

结果:滤纸条从上到下依次是:胡萝卜素(最窄)、叶黄素、叶绿素a(最宽)、叶绿素b(第2宽),色素带的宽窄与色素含量相关。

注意事项:画滤液细线:均匀,直,细,重复若干次(2)分离色素:不能让滤液细线触及层析液探究酵母菌的呼吸方式原理:酵母菌在有氧条件下进行有氧呼吸,产生二氧化碳和水:C6H12O6+6O2+6H2O→6CO2+12H2O+能量在无氧条件下进行无氧呼吸,产生酒精和少量二氧化碳:C6H12O6→2C2H5OH+2CO2+少量能量检测:检测CO2的产生: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或使溴麝香草酚蓝水溶液由蓝变绿再变黄。

高考生物专题复习《细胞呼吸的方式和有氧呼吸》真题练习含答案

高考生物专题复习《细胞呼吸的方式和有氧呼吸》真题练习含答案

高考生物专题复习《细胞呼吸的方式和有氧呼吸》真题练习含答案一、选择题1.(2022·重庆,12)从如图中选取装置,用于探究酵母菌细胞呼吸方式,正确的组合是()注:箭头表示气流方向。

A.⑤→⑧→⑦和⑥→③B.⑧→①→③和②→③C.⑤→⑧→③和④→⑦D.⑧→⑤→③和⑥→⑦2.(2022·河北,4)关于细胞呼吸的叙述,正确的是()A.酵母菌无氧呼吸不产生使溴麝香草酚蓝溶液变黄的气体B.种子萌发时需要有氧呼吸为新器官的发育提供原料和能量C.有机物彻底分解、产生大量ATP的过程发生在线粒体基质中D.通气培养的酵母菌液过滤后,滤液加入重铬酸钾浓硫酸溶液后变为灰绿色3.(2023·天津,1)衣原体缺乏细胞呼吸所需的酶,则其需要从宿主细胞体内摄取的物质是()A.葡萄糖B.糖原C.淀粉D.ATP4.如图为某细胞器的结构模式图,下列反应发生在该细胞器内的是()A.葡萄糖分解为丙酮酸B.O2与[H]反应产生水C.葡萄糖分解产生乳酸D.水在光下分解产生O25.(2023·无锡高三调研)糖酵解是糖分解为丙酮酸的过程,普遍存在于细胞中。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糖酵解的过程需要消耗氧气B.糖酵解发生在线粒体基质中C.糖酵解产生的丙酮酸可能转化为乳酸D.糖酵解释放的能量主要用于合成A TP6.如图表示丙酮酸进入线粒体过程模型。

丙酮酸先由线粒体外膜上孔蛋白构成的通道顺浓度梯度进入膜间隙,然后利用内膜两侧H+电化学梯度提供的能量,依靠H+载体蛋白通过内膜进入线粒体基质。

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线粒体内膜上既有丙酮酸的载体蛋白,也有分解丙酮酸的酶B.丙酮酸经孔蛋白进入线粒体膜间隙的方式属于协助扩散C.丙酮酸从膜间隙进入线粒体基质的方式属于主动运输D.降低膜间隙H+浓度会降低线粒体外膜对丙酮酸运输的速率7.研究发现,在线粒体内膜两侧存在H+浓度差。

H+顺浓度梯度经ATP合酶转移至线粒体基质的同时,驱动ATP的合成(如图所示)。

必修一高考题知识点汇编:探究酵母菌的呼吸方式.doc

必修一高考题知识点汇编:探究酵母菌的呼吸方式.doc

探究酵母菌的呼吸方式1. (10 分)为探究酵母菌的细胞呼吸,将酵母菌破碎并进行差速离心处理,得到细胞质基质和线粒体,与酵母菌分别装入A・F试管中,加入不同的物质,进行了如下实验(见卜-表)注:"+〃表示加入了适量的相关物质,"/表示未加入相关物质(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会产生CO?和出0的试管有 _____ ,会产生酒精的试管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根据试管 _________ 的实验结果可判断岀酵母菌进行无氧呼吸的场所。

(均填试管编号)(2)有氧呼吸产生的[H],经过一系列的化学反应,与氧结合形成水。

2, 4-二硝基苯酚(DNP)对该氧化过程没有影响,但使该过程所释放的能量都以热的形式耗散,表明DNP使分布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酶无法合成ATPo若将DNP加入试管E中,葡萄糖的氧化分解 _________ (填“能〃或“不能〃)继续进行。

【答案】(1)C、E B、F B、D、F(2)线粒体内膜能【解析】(1)山题可知,A试管中不能进行呼吸作用,B试管中进行了无氧呼吸,能够产生酒粘和C02, C试管屮能够进行呼吸作川的第二、三阶段,能产生水和C02, D试管屮不能进行呼吸作用,E试管中能进行有氧呼吸,F试管中能进行无氧呼吸。

(2)有氧呼吸产牛的[H],经过一系列的化学反应,•氧结合形成水,该过程是在线粒体内膜进行的,2, 4•二硝基苯酚(DNP)对该氧化过程没有影响,该过程所释放的能量都以热的形式耗散,表明DNP使分布在线粒体内膜的酹无法合成ATP。

若将DNP加入试管E屮,匍萄糖的氧化分解能继续进行。

【试题点评】木题考査呼吸作川的相关实验,木题以酵母菌为载体,考査细胞呼吸的类型、过程及场所。

2009年考查呼吸作用,2010年,2012年考杳光合作用,29题在安徽高考中知识点主要分布在光合作川和呼吸作用的相关知识,在教学中,希望学牛多加注意。

高考生物 实验:探究酵母菌的呼吸方式

高考生物 实验:探究酵母菌的呼吸方式

高考生物实验:探究酵母菌的呼吸方式SYS201411172231一、选择题详细信息1. 难度:中等为研究酵母菌的呼吸方式,某生物小组制作了如图a~f所示的装置,下列判断不合理的是A.若a装置液滴不移动,b装置液滴右移,说明酵母菌仅进行无氧呼吸B.若a装置液滴左移,b装置液滴右移,说明酵母菌仅进行有氧呼吸C.连接e→c→d,给装置通空气,d中石灰水变混浊,可验证酵母菌进行了有氧呼吸D.f放置一段时间后,连接f→d,d中石灰水变混浊,可验证酵母菌进行了无氧呼吸SYS20141117223详细信息2. 难度:中等将酵母菌进行离心处理,然后在有氧的条件下进行以下模拟实验。

最终能通过细胞呼吸产生CO2和H2O的试管是( )A.甲、乙、丙 B.甲和丙 C.乙和丙 D.甲、乙、丙、丁SYS20141117223详细信息3. 难度:中等如图所示为探究细胞呼吸的实验装置图,a、b两锥形瓶内各放一些湿棉花,瓶塞上各吊一熟灰包,并插入温度计,分别有导管从瓶内通入水中。

a瓶装入萌发的种子,b瓶装入等量的煮熟种子。

48 h后,预期所能观察到的变化是( )A.a瓶温度上升,与其连接的导管内水上升明显B.b瓶温度上升,与其连接的导管内水上升明显C.a瓶温度上升,与b瓶连接的导管内水上升明显D.b瓶温度上升,与a瓶连接的导管内水上升明显SYS20141117223详细信息4. 难度:困难有一瓶混有酵母菌和葡萄糖的培养液,当通入不同浓度的氧气时,其产生的酒精和CO2的量如图所示,在氧气浓度为a时( )A.酵母菌只进行无氧呼吸B.2/3的葡萄糖用于无氧呼吸C.1/3的葡萄糖用于无氧呼吸D.酵母菌停止发酵SYS20141117223详细信息5. 难度:中等向一个密封的酵母菌发酵瓶中不断通入充足的氧气,突然停止氧气供应,则发酵瓶中CO2的产生速率、葡萄糖的消耗速率变化分别是( )A.降低、降低 B.降低、升高 C.升高、升高D.升高、降低SYS201411172232二、综合题详细信息6. 难度:困难某生物兴趣小组利用如图装置(若干个)开展了有关光合作用和细胞呼吸的实验研究,实验开始时打开活塞开关,使水柱液面平齐,然后关闭活塞开关,8小时后,观察记录实验数据如下表。

高三生物基础实验(人教版(下)):实验1 探究酵母菌的呼吸方式 含解析

高三生物基础实验(人教版(下)):实验1 探究酵母菌的呼吸方式 含解析

——酵母菌呼吸类型,酵母菌呼吸产物的鉴定,酵母菌呼吸装置前情提要:
关键词:呼吸方式、溴麝香草酚蓝水、重铬酸钾溶液、颜色变化
难度系数:★★★★
重要程度:★★★★
基础回顾:
考点一览:
考点一、实验原理
(1)酵母菌在有氧和无氧的条件下都能生存,属于兼性厌氧菌。

酵母菌进行有氧呼吸能产生大量的CO2,在进行无氧呼吸时能产生酒精和CO2。

(2)CO2可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混浊,也可使溴麝香草酚蓝水溶液由蓝变绿再变黄,根据石灰水混浊程度或溴麝香草酚蓝水溶液变成黄色的时间长短,可以检测酵母菌培养液中CO2的产生情况。

(3)橙色的重铬酸钾溶液,在酸性条件下可与乙醇发生化学反应,变成灰绿色。

考点二、实验流程。

酵母呼吸_实验报告

酵母呼吸_实验报告

一、实验目的1. 探究酵母菌在有氧和无氧条件下的呼吸方式。

2. 比较酵母菌在不同条件下产生的代谢产物。

二、实验原理酵母菌是一种兼性厌氧菌,在无氧条件下进行无氧呼吸,产生酒精和二氧化碳;在有氧条件下进行有氧呼吸,产生水和二氧化碳。

三、实验材料与试剂1. 实验材料:酵母菌、葡萄糖溶液、蒸馏水、澄清石灰水、锥形瓶、试管、酒精灯、滴管、火柴等。

2. 实验试剂:10%葡萄糖溶液、10%酵母提取液、0.1%美蓝液、乳酸-石炭酸液、CaCl2溶液、无菌生理盐水。

四、实验步骤1. 无氧呼吸实验(1)取两只锥形瓶,分别编号为甲、乙。

(2)向甲、乙锥形瓶中分别加入10%葡萄糖溶液10mL。

(3)向甲锥形瓶中加入10%酵母提取液2mL,摇匀;向乙锥形瓶中加入等量的蒸馏水,摇匀。

(4)将甲、乙锥形瓶密封,用酒精灯加热,保持50℃左右,持续1小时。

(5)观察甲、乙锥形瓶中的现象,并记录。

2. 有氧呼吸实验(1)取两只锥形瓶,分别编号为丙、丁。

(2)向丙、丁锥形瓶中分别加入10%葡萄糖溶液10mL。

(3)向丙锥形瓶中加入10%酵母提取液2mL,摇匀;向丁锥形瓶中加入等量的蒸馏水,摇匀。

(4)将丙、丁锥形瓶置于25℃水浴中,持续2小时。

(5)观察丙、丁锥形瓶中的现象,并记录。

3. 代谢产物检测(1)取两只试管,分别编号为甲、乙。

(2)向甲试管中加入1mL无氧呼吸实验中甲锥形瓶中的溶液,向乙试管中加入1mL有氧呼吸实验中丙锥形瓶中的溶液。

(3)向甲、乙试管中分别加入澄清石灰水2mL,摇匀。

(4)观察甲、乙试管中的现象,并记录。

五、实验结果与分析1. 无氧呼吸实验甲锥形瓶中产生大量气泡,乙锥形瓶中无明显现象。

说明酵母菌在无氧条件下产生大量二氧化碳。

2. 有氧呼吸实验丙锥形瓶中产生少量气泡,丁锥形瓶中无明显现象。

说明酵母菌在有氧条件下产生少量二氧化碳。

3. 代谢产物检测甲试管中澄清石灰水变浑浊,乙试管中无明显现象。

说明无氧呼吸产生的二氧化碳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有氧呼吸产生的二氧化碳不能。

探究酵母菌的呼吸方式ppt课件

探究酵母菌的呼吸方式ppt课件
5
3)实验原理:
a.酵母菌在有氧和无氧的条件下都能生存,属于兼性厌氧 菌(即有氧和无氧的条件下的两个呼吸总公式)。
b. CO2可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根据石灰水混浊程度可 以检测酵母菌培养液中CO2的产生多少。 c.橙色的重铬酸钾溶液在酸性条件下与酒精发生化学反应, 变成灰绿色。(想一想,这一原理在日常生活中可以有什
溶液的颜色变化。(作用?)
o.5ml溶有o.1g重 铬酸钾的浓硫酸溶 液
2mL酵母菌
1
2
10
6)结果预期:


10%的 酵母菌 澄清
酵母 澄清
NaOH 培养液 的 石
菌培 的 石
溶液
灰水
养液 灰水
Ⅰ 如果 (甲)(乙)装置石灰水都变浑浊,说明都有CO2产生,
装置(甲)浑浊快且程度高.说明 有氧条件下产生的CO2多。
D 加入葡萄糖和水 并不断搅拌
22
要探究的问题: 酒精和CO2是酵母菌在什么条件下产生的?
1、自变量:指实验中由实验者所操纵、给定 的因素或条件。
2、因变量:指实验中由于自变量而引起的变 化和结果,是实验中要观察的现象或结果或要 记录的实验数据。
3、对比实验:设置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实验组, 通过对结果的比较分析,来探究某种因素与实 验对象的关系,这样的实验叫做对比实验。
14
再探究:
有人认为:实验装置中酒精和二氧化碳的产生是葡萄糖 水溶液的纯化学反应,与酵母菌无关,你如何驳斥这种 错误观点?
葡萄糖 水溶液
葡萄糖
15
水溶液
再探究:
为了控制无氧呼吸实验装置中的氧气,对酵母菌培养瓶采 取用T形夹夹住橡皮管的方法进行密封处理,结果发生了 锥形瓶爆裂或橡皮塞被顶脱的现象,这是为什么呢?由此 说明什么问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三生物实验专题复习9 探究酵母菌的呼吸方式
一.实验原理:
思考题1.酵母菌是一种单细胞真菌,在有氧和无氧的条件下都能生存,属________菌,因此便于用来研究细胞呼吸的不同方式。

思考题2.CO2可使__________变混浊,也可使___________溶液由蓝变绿再变黄。

根据___________混浊程度或_________溶液变成黄色的时间长短,可以检测酵母菌培
养CO2的产生情况。

思考题3.橙色的______________溶液,在____________条件下与乙醇(酒精)发生化学反应,变成____________________。

二、例题:为了探究酵母菌所进行的呼吸作用类型,请根据所给的实验材料和用具设计实验。

1、实验材料和用具:酵母菌培养液、带橡皮塞的玻璃钟罩两只、100mL烧杯4个、两根弯曲的带有红色液滴的刻度玻璃管、NaOH溶液、清水、凡士林(提示:假设酵母菌培养液中以葡萄糖作为呼吸底物)
2、实验方法:
(1)将实验材料和用具按右图(装置1)安装好。

(2)如果想得到实验结论还必须同时设计另一实验,请指出另一实验装置(装置2)如何设计?
3、结果预测和结论:
请预测与结论相符合的现象,并在以下表格中填写:
现象
结论
装置1中液滴装置2中液滴
1 只进行有氧呼吸
2 只进行无氧呼吸
3 既进行有氧呼吸,又进行无氧呼吸
参考答案
思考题1、兼性厌氧
思考题2、澄清石灰水;溴麝香草酚蓝水;石灰水;溴麝香草酚蓝水思考题3、重铬酸钾;酸性;灰绿色。

例题.实验方法:装置同上,用等量的清水代替NaOH溶液,其他相同。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