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究环境污染对生物的影响教学设计

探究环境污染对生物的影响教学设计
探究环境污染对生物的影响教学设计

第二节探究环境污染对生物的影响教学设计

一、教材分析及教学设想

在第一节,学生通过分析人类活动影响生态的实例,知道了人类的许多活动正在破坏生态环境,造成环境污染。本节的学习,就是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探究环境污染对生物究竟有哪些影响。

本节的“想一想,议一议”介绍了日本福岛的核污染事件。核污染危害大,具有很强的震撼力。用这样的实例引入,可以很快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从而让学生迅速进入本节的学习内容。

本节主要是通过模拟探究活动,让学生认识环境污染对生物的影响,进而认同保护环境的重要性,提高学生的环保意识。学生对科学探究的方法比较熟悉,但对本次模拟探究实验应注意的问题却知之甚少。所以教师要注意方法的指导,通过组织学生亲自动手模拟实验、结果分析,帮助学生加深理解和认识。

考虑到探究实验的周期性长,所以在教材的处理上,采取教师课前先做好模拟探究实验,课堂学生完成实验前半部分,并分享教师实验现象,初步得出实验结论。学生课后利用课外活动时间进一步实施探究实验时,各小组成员可以分工合作,对实验材料进行定时管理、观察、记录,最终在开放性实验室中合作完成探究并撰写探究报告。根据实验的完成情况,进行“分析结果、得出结论、表达交流”过程,使探究过程具有连续性、完整性。

二、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例举说出环境污染对生物的不良影响。

2、设计并完成模拟酸雨对生物的影响的探究实验。

3、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创新思维、合作交流、语言表达等多种能力。

过程与方法

通过探究活动认识酸雨等污染对生物带来了哪些危害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认同环境污染对包括人在内的生物有不良影响,确立环保意识。

三、教学重点和难点

1、教学重点

模拟探究酸雨对生物的影响。

2、教学难点

模拟探究酸雨对生物的影响。

四、教学方法

探究实验法。

五、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

1、实验器材:

培养皿、食醋、烧杯、玻璃棒、试剂瓶、滤纸、注射器等。

2、试验材料:

小麦种子(小麦种子萌发的最适温度为25℃)。

3、配制“酸雨”:将食醋与清水混合,用玻璃棒搅拌,并不时用HP试纸或PH计测量溶液的PH值,直到配制出PH为3和5的两种“酸雨”溶液。将配好的溶液分别装入试剂瓶中,在瓶上写好标签,注明液体的PH值,放在阴凉处备用。

学生准备

查阅资料了解酸雨的成分,搜集环境污染对生物影响的实例。预习探究实验,小组成员合作,初步拟定本组探究方案。

六、课时分配1课时

七、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利用两分钟课前准备时间,多媒体展现一段有关“从太空看美丽地球”的视频,让学生感受到地球的美丽。然而人类为了生存发展,却不断地向地球索取。如今,地球已千疮百孔,不堪重负,地球面临着一个严峻的问题——环境污染。通过介绍日本福岛核电站核污染事件,让学生认识环境污染对生物造成严重危害。然后呈现“只有一个地球”的警示语,并伴有音响效果。通过视、听的感官刺激,一方面使学生认识到人类改变地球面貌已经成为毋庸置疑的事实,激发起学生的探究愿望,尽快进入学习状态,另一方面为本节课的探究主题创造意境。

(二)、创设情境、激发探究兴趣

1.你说我说大家说。

教师:课前布置搜集环境污染对生物影响的实例,下面我们来分享大家搜集来的实例。

通过学生交流展示课前搜集的有关人类活动造成的环境污染对生物的影响的图片、资料,提高了学生主动搜集信息、表达交流的能力,培养了学生关心爱护生物圈、关注社会的情感。教师予以评价、鼓励。

2.观察、思考、质疑。

(1)多媒体显示四幅画面(浓烟滚滚、江水混浊、喷洒农药、被腐蚀的佛像),学生观察、辨析,达成共识:环境污染有多种类型(大气污染、水污染、土壤污染等),它们已经对生物造成了不同程度的伤害。

(2)利用被腐蚀的佛像放大与原型的比较及佛像拟人化的问题“伤害我的元凶是谁”,创设了质疑情境,激发了学生探究酸雨对生物影响的浓厚兴趣。

教师:关于环境污染对生物的影响,相信大家能说出不少。下面的探究项目(多媒体展示探究项目),可以加深你们对这个问题的理解。在做探究实验之前,我们先对酸雨进行简单了解。

3.酸雨基本知识掌握。

引导学生阅读教材P108“模拟探究”的部分,找出下列问题的答案:

(1)什么是酸雨?

(2)酸雨的形成原因、过程及成分?

学生积极回答,教师给予评价和总结。

(三)、确定探究主题、制定探究方案

教师:酸雨为什么那么可怕?我们能不能设计一个实验探究一下?今天我们就来探究酸雨对生物有哪些影响。

各小组成员可以按照老师所介绍的配制比例,用食醋和清水配制实验用的模拟酸雨;为了实验方便起见,可以测定酸雨条件下种子的发芽率或幼苗的生长状况,作为判断酸雨是否对生物有影响的指标。确定探究主题后,并从教师提供的多种供选用的材料用具中,自主选择本组所需的材料用具,同时对本小组感兴趣的探究主题初步制定探究计划,通过教师的探究提示,各组将探究计划补充和完善。探究提示内容如下:

1.是否需要设计对照实验?如果需要的话,应当怎样设计?

2.本实验需要进行数量统计吗?

3.只做一组实验,实验结果可靠吗?要怎样做,实验结果才可靠?

4.可设计一个表格,记录实验现象和实验结果。

最终,各小组交流讨论,在老师的指导和肯定下完成实验的设计,确定了实验步骤:步骤一、种子萌发

每组准备3个培养皿,在培养皿内铺2—4层滤纸,加入适量的清水,使滤纸湿润。然后在3个培养皿中分别均匀摆上30粒种子。

步骤二、给培养皿编号

在培养皿下方分别标记A、B、C,每个培养皿操作如下。

培养皿A:作为种子萌发的对照组,滴加清水。

培养皿B:作为种子萌发的实验组,滴加PH为3的溶液。

培养皿C:作为种子萌发的实验组,滴加PH为5的溶液。

步骤三、给种子“下雨”,保持湿润

每天定时用注射器取等量不同PH的“酸雨”,分别滴在B、C培养皿的种子上,同时向A培养皿滴加等量清水。

步骤四、观察和记录

观察和记录种子的萌发情况,填写实验记录表。

步骤五、计算结果

计算不同条件下,种子的发芽率

种子萌发的记录表

(四)、初步实施探究计划

制定好探究方案,各小组成员分工合作,课上完成实验装置,对所选用的材料进行初步处理,制定观察记录的表格。并预期实验结果:(1)如果三个装置中种子的发芽率没有差异,说明:酸雨对种子的发芽率没有影响(2)如果用酸雨培养的种子发芽率比较高,说明:酸雨对种子的发芽率有促进作用(3)如果用清水培养的种子发芽率比较高,说明:酸雨对种子的发芽率有抑制作用。通过探究实验,提高了学生动手能力,有利于学生的发现能力、创新能力和自学能力的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竞争意识得到增强。

教师:通过实验,同学们肯定很想马上知道实验的现象,我在课前也做了这样的探究实验,现与大家分享我的实验现象。

(五)、收获共享

教师通过多媒体展示自己所做实验现象。

第一天,对照组A种子膨胀,并露白;实验组B种子膨胀,个别露白;实验组C种子膨胀,没有露白。

第二天,对照组A胚根发育成根,长出嫩芽;实验组B个别露白,没有长出嫩芽;实验组C没有变化。

第三天,对照组A根生长变长,芽伸长变绿;实验组B基本没有变化;实验组C没有变化。

第四天,对照组A根继续伸长,长成幼苗;实验组B个别长出嫩芽;实验组C没有变化。

(六)、初步得出实验结论。

通过对实验现象的观察,得出酸雨会影响种子的萌发。在酸性环境下,植物的种子不能发芽。

酸雨是否只影响种子的萌发?酸雨对植物的生长是否也有影响?同学们能不能进一步探究酸雨对植物生长的影响?

(七)、进一步探究:酸雨对幼苗的生长有影响吗?

结合前面的探究,引导学生设计实验步骤,并在课后完成探究实验。实验步骤:

步骤一、幼苗生长

每组准备3个培养皿,在培养皿内铺2—4层滤纸,加入适量的清水,使滤纸湿润。然后在3个培养皿中分别均匀摆上30棵幼苗。

步骤二、给培养皿编号

在培养皿下方分别标记D、E、F,每个培养皿操作如下。

培养皿D:作为幼苗生长的对照组,滴加清水。

培养皿E:作为幼苗生长的实验组,滴加PH为3的溶液。

培养皿F:作为幼苗生长的实验组,滴加PH为5的溶液。

步骤三、给幼苗“下雨”,保持湿润

每天定时用注射器取等量不同PH的“酸雨”,分别滴在E、F培养皿的幼苗上,同时向D培养皿滴加等量清水。

步骤四、观察和记录

观察和记录幼苗的生长情况,填写实验记录表。

步骤五、计算结果

计算不同条件下,幼苗的死亡率。

幼苗生长状况记录表

教师通过多媒体展示和学生分享自己所做实验情况。

观察第一天:对照组幼苗生长明显,B组生长缓慢,C组基本没有变化。

观察第二天:A组继续快速生长,B组变化不大,C组基本没变。

可见,酸雨同样影响幼苗的生长。

(八)、探究过程的课外延续

本节课我们只完成了探究实验的设计和实验前半部分操作。剩下部分需要同学们利用课外活动继续完成,同学们有信心完成全部实验吗?

各小组成员分工合作,对实验材料进行定时管理、观察、记录,最终在开放性实验室中合作完成探究过程,并对记录的数据和观察的结果进行分析,撰写探究报告。

(九)、酸雨的危害及控制措施

酸雨是不是只影响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呢?教师通过一段视频“酸雨的危害”,概况酸雨的危害。结合酸雨形成原因,得出控制酸雨根本措施是通过净化装置,减少燃烧煤、石油等燃料时污染物的排放。

(十)、进一步认识危害性,环保从我做起

除了酸雨的危害外,还有哪些环境污染也会对包括人类在内的生物造成危害?引导学生阅读教材并列举污染事例。和酸雨一样,发展中国家每年有约300万人死于与水污染有关的疾

病。我国水污染情况也比较严重,河湖受污染而危害周边居民健康的事故时有发生。水污染防治应当坚持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综合治理的原则,优先保护饮用水,严格控制污染物的排放。教师通过多媒体展示环境污染典型图片,再通过教师提示的问题“回想你和你周围的人有哪些行为习惯曾经或正在对环境造成污染”“作为生物圈中的一员,你打算为环保做些什么”,使学生在思考的同时,明确自己的环保责任和义务,加深关心爱护生物圈的情感。

(十一)、解读诗句,关注全球环境

此为本节课拓展环节。多媒体展示恩格斯名句,通过对恩格斯名句“我们不要过分陶醉于我们对自然界的胜利。对于每一次这样的胜利,自然界都报复了我们。”的欣赏与解读,使学生领悟到人类对环境的破坏,最终会威胁人类自身,我们决不能以毁灭环境作为经济发展的代价,否则,必然受到大自然无情的惩罚!加强了学生保护人类共有的家园──生物圈的紧迫感、使命感、社会责任感,同时也将人文精神融入了科学探究中。

(十二)、以一首《为爱呐喊》结束本节课。

八、教学反思

本节课的设计完全结合新课程理念,力求在课堂上体现教师的主导地位和学生的主体地位,把主动权真正的教给学生,不论在课上分组设计实验方案,还是在课上方案交流评析、小组实验和展示现象时,教师没过多参与,这既是对学生探究能力的检验,也是对学生参与生物学学习的意愿的检验。从我们的实践上看,部分同学不愿意思考,遇到缺乏试验材料等问题不愿意努力解决,“等、靠、要”的情绪比较严重。如何调动所有学生的积极性,真正做到“面向全体学生”,是我们应该很好研究的课题。在这种全面放手的情况下,学生才真正焕发出旺盛的学习兴趣,在体会学习过程的同时,学会使其终身受用的学习方法,并做出令教师欣喜的举动。在教学实施过程中,也出现一些困惑,我有时把学生估计太高,主观的认为学生能想到,并能完成的探究实验,提的问题过于笼统,课堂上,导致学生不知所措,没明确的目标和计划,于是我及时修改自己设计的问题,从学生的角度出发,由浅入深,分层次提出问题,这

样学生容易接受,教学目标顺利完成。

总之,我认为工夫不负有心人,只要我努力地去深入研究学生、研究教材、研究开发课程资源,不断的思考、创新,就一定会使我的教学经验更加丰富,更加符合新课改的要求。

环境污染对生物影响课程设计

环境污染对生物影响课程设计 [教学目标 ] 1.以酸雨为例,说明人类的破坏性活动造成的环境污染对生物的危害。 2.设计并完成酸雨对生物的影响的探究实验。 3.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创新实践、发散思维、合作交流等多种能力。 4.提高环保意识,增强关心爱护生物圈的情感。 [教学重点、难点] 1.设计并完成酸雨对生物的影响的探究实验。 2.培养学生的多种能力,增强环保意识,加深关心爱护生物圈的情感。[课前准备] 1.学生准备 (1)搜集人类活动造成的环境污染对生物影响的图片、资料,有关酸雨的成因、危害的图片、资料,有关废电池的危害的图片资料。(2)预习探究实验,小组成员合作,初步拟定本组探究方案。 2.教师准备 (1)搜集由人类活动造成的环境污染对生物的影响的图片、资料,有关酸雨的知识、成因、危害的图片、视频资料,有关废电池的资料。(2)设计并制作课件(图片、资料、酸雨形成动画、废电池造成危害的动画、探究提示、问题设置、诗句欣赏)。 (3)录像片段(国外有关酸雨的情况报道及治理方法)。

(4)为探究实验提供的材料用具(不同pH(pH=3.4.5)的模拟酸雨,清水,培养皿,标签,活小鱼。 [教学方法]探究解决式教学法。 [课时安排] 一课时 [教学过程 ] (一)两分钟课前“热身” 利用两分钟课前准备时间,多媒体以新闻纪实方式展现一组对比强烈的图片或视频(美丽的地球家园和人为破坏情况),然后呈现“只有一个地球”的警示语,并伴有音响效果。通过视、听的感官刺激,一方面使学生认识到人类改变地球面貌已经成为毋庸置疑的事实,激发起学生的探究愿望,尽快进入学习状态,另一方面为本节课的探究主题创造意境。 (二)创设情境、激发探究兴趣 1)通过学生交流展示课前搜集的有关人类活动造成的环境污染对生物的影响的图片、资料,提高了学生主动搜集信息、表达交流的能力,培养了学生关心爱护生物圈、关注社会的情感。教师予以评价、鼓励。学生通过观察、辨析,达成共识:环境污染有多种类型(大气污染、水污染、土壤污染等),它们已经对生物造成了不同程度的伤害。2)利用被腐蚀的佛像放大与原型的比较及佛像拟人化的问题“伤害我的元凶是谁”,创设了质疑情境,激发了学生探究酸雨对生物影响的浓厚兴趣。

细胞生物学教案(完整版)汇总

细胞生物学教案 (来自https://www.360docs.net/doc/6215202125.html,)目录 前言 第一章绪论 第二章细胞结构概观 第三章研究方法 第四章细胞膜 第五章物质运输与信号传递 第六章基质与内膜 第七章线粒体与叶绿体 第八章核与染色体 第九章核糖体 第十章细胞骨架 第十一章细胞增殖及调控 第十二章细胞分化 第十三章细胞衰老与凋亡

前言 依照高等师范院校生物学教学计划,我们开设细胞生物学。 一、学科本身的重要性 要最终阐明生命现象,必须在细胞水平上。细胞是生命有机体最基本的结构和功能单位,生命寓于细胞之中,只有把各种生命活动同细胞结构相联系,才能在细胞水平上阐明各种生命现象。世界著名生物学家Wilson(德国人)曾说过:“一切生物学问题的答案最终要到细胞中去寻找”。 二、学科发展特点 细胞生物学涉及知识面广、内容浩繁且更新迅速。它同生物化学、遗传学形成生命科学的鼎立三足,既是当代生命科学发展的前沿,又是生命科学赖以发展的基础。 三、欲达到的目的 通过系统地学习细胞生物学,丰富细胞学知识,以适应当代人类社会知识结构发展的需求,也是为考研做准备。 本课程讲授51学时,实验21学时,共72学时。 参考资料 1 De.Robertis,《细胞生物学》,1965年(第四版);1980年(第七版)《细胞和分子生物学》 2 Avers,“Molecular Cell Biology”, 1986年 3 Alberts,《细胞的分子生物学》,“Molecular biology of the cell”,1989年 4 Darnell,《分子细胞生物学》,1986年(第一版);1990年(第二版)“Molecular Cell Biology”5郑国錩,细胞生物学,1980年,高教出版社;1992年,再版 6 郝水,细胞生物学教程,1983年,高教出版社 7 翟中和,细胞生物学基础,1987年,北京大学出版社 8 韩贻仁,分子细胞生物学,1988年,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年由科学出版社再版 9 汪堃仁等,细胞生物学,1990年,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10 翟中和,细胞生物学,1995年,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年再版 11 郑国錩、翟中和主编《细胞生物学进展》, 12翟中和主编《细胞生物学动态》,从1997年起(1—3卷),北师大出版社 13徐承水等,《分子细胞生物学手册》1992,中国农业大学出版社 14徐承水等,《现代细胞生物学技术》1995,中国海洋大学出版社 15徐承水,《细胞超微结构研究》2000,中国国际教育出版社 学术期刊、杂志 国外:Cell、Science、Nature、J.Cell Biol.、J.Mol. Biol. 国内:中国科学、科学通报、实验生物学报、细胞生物学杂志等

环境污染教案

环境污染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初步了解什么是环境和环境问题。培养学生搜集材料、评价的能力。 过程与方法:通过学生课前搜集材料,教师制作课件,小组讨论汇报等教学方法,让学生知道保护环境的重要。 情感态度价值观:激发学生保护环境的情感,培养学生保护环境的意识. 教学重点: 使学生形成正确的环保意识。 教学难点: 让学生知道环境污染和人类生存的关系。 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地球平面图和多媒体课件,学生搜集有关环境污染方面的资料。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1、首先请同学们欣赏一组图片,要求认真观察,稍后请谈感受。(播放课件) 2、谁来说一说看了这组图片你的感受如何?如果你生活在这样的环境中心情会怎样? 3、接下来再请同学们观看一组图片。(播放课件)此时此刻你又有什么感受?如果你生活在这样的环境中,心情又会怎样? 4、同学们你们为什么和刚才的感受截然不同呢? 5、对,同学们说得真好。地球-----我们人类共同的家园她像母亲一样养育着我们,可是科技的进步和工业化的迅猛发展在改善我们生活的同时,也使我们身边的环境遭受着严重的破坏。这节课我们就以环境污染为话题来研究身边的环境问题。(板书课题) 二、合作探究,深化认识(以下几咱污染现象是随意出现的,只要孩子提到,教师引导学生深入研究找出危害以及污染的原因)(一)垃圾污染 1、描述自己的生活环境? 有乱扔、乱堆垃圾现象。引出垃圾污染

2、出示图片,这些图片熟悉吗?这是老师在昌图大街拍到的,同学们,当你们路过这些地方时,会有什么感受?或有什么想法? 3、说一说垃圾污染会造成什么危害? 4、那这些垃圾又是哪来的呢? 5、调查班级中乱丢垃圾的数,引导同学要爱护环境,不要乱扔乱丢垃圾。 (二)水污染 除了以上我们所了解的,你们还知道其他环境污染方面的情况吗?老师知道同学们在课前搜集了很多的资料谁愿意和同学们分享? 1、生:汇报污染的名称,原因及危害。(2-3名同学) 2、水污染的危害这么大,又是谁破坏的呢?(人类) 3、如果有很多人都往干净的水里倒垃圾、杂物,干净的河水就会被弄脏,水就会受到污染,也就危害了人们的生活。我们要爱护水源,保护水源,保护好身边的环境,你们能做到吗? 4、以组为单位互相交流,小河脏了或水受污染应该怎么办了。 (三)大气污染 1、除了垃圾污染、水污染你还调查到了哪些污染?

幼儿园中班教案《环境与污染》含反思

幼儿园中班教案《环境与污染》含反思 中班教案《环境与污染》含反思适用于中班的主题教学活动当中,让幼儿进行环保教育,培养良好的环保意识,认识水污染、空气污染、废水污染,了解这些环境污染的危害性,发展幼儿的观察能力,比较能力,快来看看幼儿园中班《环境与污染》含反思教案吧。 活动目标 1、认识水污染、空气污染、废水污染,了解这些环境污染的危害性。 2、对幼儿进行环保教育,培养幼儿良好的环保意识。 3、发展幼儿的观察能力,比较能力。 4、提高幼儿思维的敏捷性。 5、培养幼儿养成良好生活习惯的意识。 教学重点、难点 1、让幼儿知道破坏环境的主要因素和保护环境的方法。 2、认识废水、废气和废物。 活动准备 清水、废水、白纸、塑料袋、电视机、投影仪、煤油灯、图片 活动过程 一、观看优美环境的投影和环境污染的投影 1、让幼儿了解什么是清洁、优美的环境。 2、讨论:清洁、优美的环境给我们什么感受,被污染的环境给我们带来什么感受。 二、比较分析,认识废水、废气、废物 1、观察比较清水和污水,使幼儿知道环境污染途径之一是污水。请幼儿观察桌上一杯清水和一杯污水,比较它们的气味,颜色有什么不同。 将污水倒入清水里,再观察杯里的水发生了什么变化。 2、观察废气,使幼儿知道废气中的烟尘也会污染环境,让幼儿观察塑料袋里清洁、新鲜的空气有没有颜色,再气空气放出来闻一闻是否有气味。 教师燃烧柴物,让幼儿观看物体燃烧后所产生的废气。 将白纸放在点燃的灯罩上,让幼儿观察白纸发生了什么现象? 3、介绍垃圾污染 组织幼儿看图片:许多苍蝇飞到一大堆垃圾上。 教师:是什么东西把苍蝇引来了? 小洁:垃圾的臭味把苍蝇引来了,让垃圾污染了我们周围的环境。 三、组织引导幼儿讨论 1、环境被污染后对人类、动植物有哪些害处? 2、保护环境的重要性。 3、我们如何保护好环境? 四、总结。 教学反思 教学活动,以幼儿为主体,教师为主导,重视了幼儿的实践活动和认知发展。

环境污染对生物的影响

[案例分析]生物教学:环境污染对生物的影响1 教学活动对象:高一学生 教学活动准备:开放生物实验室,并准备学生活动所需的各类仪器装置;实验所需各种生物、各类污染物等主要由学生自己采集、准备。 教学活动过程:该主题的教学活动过程主要分为以下步骤: (1) 教师提出课题“环境污染对生物的影响”。 (2) 学生调查学校周围环境中的主要污染现象,分析污染原因。如让学生走访区环保局和环境监测站,随同专业人员采集黄浦江水样、测定水样,调查学校周围环境的空气、水质和绿化现状等。 (3) 学生经过对周边环境的各类污染因素与常见生物的关系的调查和分析后,组成若干课题研究小组(每组3-5人),各自选定实验研究项目。 (4) 各小组相互评议实验研究项目,进行可行性论证,然后确定实验研究项目。 (5) 各小组设计具体的实验研究方案。实验方案中应包括以下内容:①研究题目;②研究目的;③实验原理;④所需材料(应具有可行性);⑤具体实验步骤;⑥预期结果。 (6) 师生分别作实验准备。 (7) 在课堂内,各组学生按照自己的实验方案进行操作。小组成员之间应相互协作,相互切磋,共同解决实验中出现的问题。 (8) 各组间相互交流实验研究的过程和结果,相互进行评议和质询,提出自己的不同看法。 各组在听取评议的基础上进一步完善实验或提出进一步研究的方案。 (9) 学生写出实验研究报告,提出自己对实验研究结果的见解。 在“环境污染对生物的影响”教学案例中,学生的探究活动分为形成概念和问题、制定学习计划、开展探究活动、总结发现四个阶段。在第一阶段,教师就“环境污染对生物产生的影响”这一现象要求学生进行多种体验,通过调查活动学生形成一系列概念和问题,从而引发学生探究的兴趣。第二阶段开始划分学习小组并进行小组讨论,以选定各自的实验研究项目,制定实验研究计划。第三阶段主要依靠学生自己开展探究活动,教师给予学生适度的辅导。探究的最后阶段是以实验报告的形式来进行总结活动,教师明确提出了实验报告的格式和要求等,并预先制定了相应的量规用于评价学生的整个学习和探究过程。 1.研究课题:环境污染对生物的影响。 2.活动目标: 在活动中提高学生的环保意识和科研意识; 在实验研究的过程中促进学生发展创造性思维; 培养学生设计和操作实验的能力; 培养学生相互合作的精神。 3.参加活动对象:高-年级部分学生(由学生自由报名)。 4,活动的准备: 开放生物实验室,并准备学生活动所需的各类仪器装置。实验所需各种生物、各类污染物等主要由学生自己采集、准备。 5.活动过程: (1)教师就课题"环境污染对生物的影响"概述进行科学实验与研究的基本方法。 (2)学生调查学校周围环境中的主要污染现象,分析污染原因。如让学生走访区环保局和环境监测站,随同1案例来源:上海故业中学费循蛟老师https://www.360docs.net/doc/6215202125.html,/3_anli/3_jijin/jijin_008.htm

《认识生物》复习课 课堂教学设计

《认识生物》复习课课堂教学设计 《认识生物》复习课 课堂教学设计复习目标①知识目标:进一步掌握本章的知识框架和各个知识点以及知识之间的联系。②能力目标:进一步了解科学探究的常用方法,了解亲自进行科学探究是学习生物学的重要方法,初步学会做调查记录,并能将课堂所学知识应用于生活实践,丰富学生的生活经验,并在大自然中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发散思维能力、分析问题的能力和表达能力。③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生物具有一系列的生命特征,进一步加强学生爱护生物、保护生物的基本素养的培养,鼓励他们关注周围生物的生存状况,增强热爱大自然、保护大自然的情感,更加热爱生活,珍爱生命,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难点和重点重点:①与学生一起复习,主要是让学生学会从生活中获取知识,在实践中获得能力,因此将课堂所学知识应用于生活实际是本节课的重点;②学生能够举例说明生物具有的共同特征。增强热爱大自然,保护大自然的情感。 难点: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能力、观察能力和分析问题的能力课前准备学生:准备好调查表格(有条件的可带照相机,放大镜等)。教师:帮助学生分组并查找相关资料:了解一些生物适于环境的特点。教学设计学习内容学生活动教

师活动一、组织教学,创设情境:带领学生到植物园进行复习。学生认真观察和记录(预计给学生30分钟的时间)走出课堂,走进自然。让学生在自然中区分生物与非生物,感受生物的勃勃生机。提出问题:“亲爱的同学们,我们已经走进了美丽的大自然,就让我们尽情的呼吸洁净、清新的空气,尽情的放松自己,尽情的感受自然,在这优美的环境中,请同学们根据所学知识仔细辨认在植物园中你看到了哪些生物,哪些非生物?在观察时请注意以下三个问题:①结合生物的基本特征进行辨认!②注意做好观察纪录。③请注意一下你所观察到的生物它的生活环境是怎样的,它有哪些特点(如茎、叶)是与它的生活环境相适应的?(此处为下一章做好铺垫)”(注意鼓励中差生参与) 指导学生观察生物,从实际生活中认识生物与非生物。教师组织好学生,让其在大自然中认真区分生物与非生物。 二、利用“击鼓传花”的游戏,引导学生回忆所学知识学生休息,席地而坐,围成一圈,以“击鼓传花”的方式来回忆生物的基本特征,花到谁手,谁就说出一个生物的基本特征:生物能生长和繁殖;生物能对外界刺激做出反应;生物需要营养;生物能排出体内的废物;生物能呼吸。在游戏中完成单调的复习回忆过程。学生回忆做过的调查以及刚刚完成的第二次调查,并交流调查表格的最佳设计方案,对于2片相似的树叶,应该会找出其相同点和不同点,了解亲自进行调

《环境污染 》教学设计

《环境污染》教学设计 《环境污染》教学设计(此教案被收入2006四年级下《品德与社会》教学参考书)活动目标:1、知识目标:使学生获得生态学知识,初步知道什么是环境和环境咨询题,认识环境。即会分析环境质量与生命质量的关系。2、能力目标:提高学生利用资料提取信息、分析解决咨询题的能力。3、情感目标:使学生认识到环境污染的产生与人类活动紧密相关,努力规范自己的行为,培养对环境负责的意识。活动预备:教师预备:录像片,文字资料、图片资料学生预备:图片、表格、文字材料等活动过程:第一课时一、创设情境,导入主题师:请同学们大屏幕,观赏老师给大伙儿带来的几个片断(播放课文中的图片课件,环境污染带来一系列危害。)师:同学们,看到刚才播放的几个镜头,你们有哪些感觉?想到那些咨询题?师:近几十年来,由于世界各国工农业迅速进展,都市人口急剧增加,导致世界各国都面临严峻的环境污染。大气、水、土壤等遭受严峻的破坏,大面积砍伐树木、滥杀生灵,扰乱了生态平衡……人类生存正面临着严峻的威胁——环境污染(板书课题)因此,防治环境污染,爱护环境,已成为当今世界性的咨询题。二、小组讨论、汇报交流师:同学们,中央电视台有一栏节目经常说的一句话算是“挑战无处别在”。这句话说的特别有道理,在我们的日子学习和工作中,真是到处充满挑战。今天上课,咱们就以挑战的方式进行,叫“智者为王”。全班同学共分成四个小队即:梅队、兰队、竹队、菊队。(教师介绍挑战的方式)师:挑战无处别在,你们有信心同意挑战吗?下面以小组为单位,联系日子中的现象回答按要求做答:1、请把你们可以想到的与环境有关的5个词语写出来,先独立写,然后小组讨论,每一位学生向小组成员说解自己认什么原因是“环境”?什么是“环境污染”?师:环境污染——指人类在生产与日子时所产生的有害物质(要紧是废气、废水、废渣)超过环境的自净能力,而危害人类正常的日子和进展。 2、砍伐森林、水污染、白色污染、空气污染有什么害处?三、分析咨询题,探索明理师:同学们,请结合书、录像片及日子实际,我们开始“智者为王”第二轮挑战(教师介绍挑战规则:组与组之间是必答,组内是抢答)挑战题如下:1、你还知道哪些污染事情?2、依照学生提出的各种环境咨询题,对环境污染进行分类(别要求全部说出)师:a、空气污染b、水污染c土壤污染d全球变暧e臭氧层空洞f噪声污染g光化学污染h、大气污染 3、各小组分析产生这些环境咨询题的全然原因 4、这些污染对人类有什么妨碍? 5、探索怎么查寻这些污染源的办法。教师针对学生回答事情做必要的补充,完善下图。附:对于环境污染对人体健康的危害图师:(读图)“水能载舟,亦能覆舟”,“人无远虑,必有近忧”。因此,人类在进展进程中,需要“三思而后行”四、课外作业,拓展延伸以小组为单位,在下面两个活动中任选一具进行调查,也能够自行设计调查内容,并讨论污染的原因。活动一:调查水污染1、确定一条被污染的河流。2、取一瓶水带回家沉淀并观看。3、填写调查报告。活动二:调查学校或家身边的空气状况。1、四个人为一具小组,分工合作,观看要紧路段一小时内驶过多少辆汽车。2、在学校或家庭附近数一数有多少个工厂的烟囱,看一看冒出的烟是什么颜色的。3、在窗台上放一张白纸,观看一天后白纸上降了多少灰尘。第二课时一、激情导入,揭示主题师:同学们我国是一具体面秀媚的国家,天蓝蓝,水清清,但是随着人口的增长和经济的进展,我国的环境已遭受严峻的污染和破坏,环境已向我们亮出了黄牌,怎么解决查寻、研究出来的污染咨询题呢?咱们这节课进行“智者为王”。二、讨论交流,合作探索师:以四人为一小组,自己设计挑战题,每小组设计一道,然后各队之间进行挑战。(学生设计挑战题时,能够结合日子实际说)1、小组内研讨怎么解决该组查寻、研究的污染咨询题2、小组间交流各组的办法、经验。附方案:a、经过立法:《环境爱护法》、《水土爱护法》、《工业法规》…… b、减少无法回收物品的使用c、使用无烟煤d、禁止使用氟里昂e、工业管理f、废物、废水、废气的净化、再处理及回收。g、植物造林,保护生物,爱护环境三、补充资料,引发考虑资

二氧化硫对植物的影响 word (1)

二氧化硫对植物的影响 张涛 20135937 摘要:近年来SO2污染比较严重,它对植物有着多方面的影响。植物既受到SO2污染的影响,又对SO2的影响具有一定程度的修复能力。本文总结了关于SO2单一污染物对植物生理生化的直接影响以及其适应机制,并提出对这方面研究的展望。 关键词:二氧化硫;植物;抗氧化酶 我国是以煤为主要能源的国家,所以我国的大气污染主要是以SO 2 污染为主。特别是近30年来我国经济的高速发展,更使煤炭以及石油的消耗量达到 了一个前所未有的高度,加剧了SO 2的排放污染。SO 2 是我国当前最主要 的大气污染物,在个别地区污染相当严重。SO 2 可通过气孔进入植物叶片细 胞后快速溶于细胞中,在细胞内释放出H+、HSO 3-和SO 3 2-等,从而对细 胞产生直接或间接的伤害。也可与其它大气污染物进行化学反应,生成各种硫酸盐,这些成分随雨水共同降落成为“酸雨”,能够导致土壤和水系的酸化,干扰植物的代谢,对生态系统有很大的破坏作用,从而间接地危害人类健康。关 于SO 2 污染环境对植物生理生化及生长发育的影响已引起了众多学者的关 注,并己取得了长足的进展。近年来,在SO 2 的植物伤害症状、伤害机理、对生理生化指标、植物组织结构影响等方面取的研究得了许多进展。 1.二氧化硫对植物形态的影响 李利红,仪慧兰[1]等采用室内培养及密闭箱静态熏气方法,研究了不同浓 度SO 2暴露对拟南芥叶片形态的影响,结果显示:SO 2 暴露对拟南芥成熟 叶片的伤害主要是叶面伤害斑的出现和叶片枯死,伤

害程度与暴露浓度和时间呈正相关,暴露于低浓度SO 2 时叶面无伤害斑,随 时间推移有少数叶片边缘卷曲,但在停止暴露后恢复正常;中浓度时暴露的植株叶片出现大小不等的透明斑,随着暴露时间的延长,伤害症状发展为坏死斑, 暴露于高浓度SO 2 的植株,叶片很快出现不规则形的黄色坏死斑,坏 死斑的面积随暴露时间的延长而扩大,之后叶片大量枯死。但在脱离高浓度S O 2 后伤害性斑点不再增加,并能继续生长发育。 SO 2暴露对拟南芥植株的生长发育具有双向作用,较低浓度SO 2 暴露 对植株的生长发育有一定的促进作用,高浓度SO 2 暴露会抑制植株的生长发育,使株高、单株叶片数和单叶面积呈浓度依赖性减少。 2二氧化硫对植物生理生化的影响 2.1二氧化硫对植物气孔的影响 气孔是植物与外界环境间气体交换的主要通道,气体污染物主要通过气孔进入叶组织,因此气孔在大气污染物对植物的影响中占有相当重要的地位。高吉喜 [2]通过试验表明:通常情况下 SO2 促使植物气孔关闭,但也有某些植物经S O 2熏气后气孔关闭。气孔对SO 2 浓度的反应通常是SO 2 浓度越大,气孔 反应越快。 2.2二氧化硫对植物细胞膜的影响 细胞膜是植物细胞的重要组成部分,起着调节控制细胞内外物质交流的屏障作用,当植物处在不利环境条件下时,刺激首先作用于细胞膜。大量观察研 究表明,细胞膜也是SO 2作用的最初部位,在植物接触高浓度SO 2 后,膜 首先受到损伤,继而膜透性发生改变。植物膜透性对SO 2 的反应差异通常与 植物的抗性有关,抗SO 2强的植物,细胞膜对SO 2 的反应不敏感,反之则很

环境污染的生物修复

环境污染的生物修复 【摘要】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环境污染问题日趋突出,减少环境污染、遏制生态环境的恶化已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生物修复技术以其成本低、效果好、无二次污染等优点受到普遍关注,成为环境治理的主要方法和技术。本文综述了环境生物技术的形成发展、应用前景等,着重分析了环境生物修复技术在水产养殖废水方面的应用。 【关键词】环境生物技术;生物修复技术;水产养殖废水 1 生物修复技术的基本概念及其原理 生物修复又称生物改良,是指利用生物的生命代谢活动,来减少污染环境中的有毒有害物的浓度或使其无害化,从而使污染了的环境能够部分或完全地恢复到原初状态的过程。 生物修复根据所利用的生物,可以分为植物修复、动物修复、生态修复、微生物修复四类。根据被修复的污染环境,可以分为土壤生物修复、水体生物修复和大气生物修复。而由于生物修复的实施方法不同,又分为原位生物修复和异位生物修复。 1.1 生物修复的基本原理 生物修复技术是通过生物的降解和转化,将有机污染物转化为无害的小分子化合物和二氧化碳与水。利用生物对环境污染物的吸收、代谢及降解等功能,对环境中污染物的降解起催化作用,加速去除环境中的污染物。 1.2 生物修复技术的特点 生物修复技术具有投资费用低,对环境影响小,使用效果好,使用区域范围广,使用面积大等特点,而且能同时处理受污染的土壤和地下水。在土壤修复中还可以去除环境中的重金属和放射性核素。但其也存在局限性,生物不能降解进入环境中的所有污染物,并且受外部环境的影响较大。 2 生物修复技术在水产养殖废水中的应用 氨氮是水产养殖的最主要危害,但传统的加注新水、曝气、漂白粉或臭氧氧化、使用斜发沸石进行离子交换等方法脱氮效果并不理想[2]。而活性污泥法、生物膜法和稳定塘法等生物处理法存在或伴有污泥产生、反应启动慢、出水水质不稳定等问题。随着生物技术的发展,生物修复技术在水体氨氮污染的处理上被广泛应用。微生物修复技术在水产养殖中主要应用于养殖环境的原位修复中,主要处理底泥的有机污染和水体的富营养化问题。

生物学科课堂教学设计案例

生物学科课堂教学设计案例 ——基因位于染色体上 谢玉燕湘潭市雨湖区江南中学 教学设计指导思想及理论依据 建构主义教学理论突显学习者的主体地位,强调学习要以知识的生成为主线,认为新知识是学生在原有经验和知识的基础上,通过各种学习方式构建起来的。因此,教师的教学设计要顺应学生学习过程的需要,分析学生原有的认知水平,根据学生群体和个性特点(思维与情感特征)、学习类型,合理设计教学事件,用以支持各个阶段的学习,教学实践中应采取相应的策略,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不断促进学习者自我“意义建构”和个性发展,营造学习者积极参与、和谐、平等的教学氛围,关注学生在意义建构过程中的内心体验和态度学习。本节教学设计将充分利用教材、媒体等课程资源,创设适于学生有效学习的学习场景,促进不同层面和特征差异的学生在科学素养、生物科学知识、能力和情感态度方面有个性地发展。 教学背景分析 教学内容:本节内容是在学习了必修模块2,第一章,孟德尔从个体性状出发,通过科学研究发现了遗传的两大定律和第二章的第一节,从细胞水平通过对蝗虫等生物的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行为的观察,发现了染色体(遗传物质的载体)的传递情况,那么本节的重要内容就是通过萨顿的实验观察和类比推理以及摩尔根的实验论证,将孟德尔的遗传因子(即基因)与染色体联系起来,解决了基因在哪里的问题,是对遗传定律的进一步学习与强化,也为后续的伴性遗传以及遗传的物质基础(基因是什么)的学习作好了铺垫。本节栏目内容丰富,为教师设计学习环境提供重要素材。 学生情况:学生(高一下学期)通过初中和前面的学习,已经具有关于人类眼皮及豌豆等生物的性状遗传规律,和减数分裂中染色体行为基本知识。学生的思维形式已向抽象的逻辑思维转变,具有辨证思维特征,情感方面更趋向于独立和自主。本校学生由于生源较差,整体素质远远低于示范性中学的学生,而且同班学生表现出明显差异,但是班级人数较少。

环境污染对生物的影响资料

环境污染对生物的影响 环境污染是指有害物质或因子进入环境,并在环境中扩散、迁移、转化,使环境结构和功能发生变化,对人类以及其他生物的生存和发展产生不利影响的现象。环境污染有不同的类型,按环境要素可分为大气污染、水体污染和土壤污染。 造成环境污染的污染物发生源称之为污染源。污染源又可分为工业污染源、农业污染源、交通运输污染源、生活污染源等。其中工业污染源是指在原料生产、加工过程、燃烧过程、燃烧过程、加热冷却等过程中所使用的生产设备都有可能成为工业污染源。农业污染源是指在农业生产过程中对环境造成有害影响的农田和各种农业设施。交通运输污染源是指对周围环境造成污染的交通运输设施和设备。这类污染源是运行中发出噪声引起振动、运载的有害物的泄露、汽油柴油煤油燃料燃烧等。生活污染源主要是城市化造成的,由于城市人口密集,是人类消费活动集中地。消费能源排出废气可以造成大气污染,排出的生活污水(包括粪便)可以造成水体污染,城市排出的厨房垃圾、废塑料废纸、金属、煤灰可以造成环境污染。 污染物排入环境后经过环境的迁移、分布、扩散、转化,并通过不同的途径进入生物机体。污染物进入生物机体后,经过生物体内的代谢,一些污染物被代谢成无毒的物质排出体外,另一些污染物或一些污染物的代谢产物通过在生物体内浓缩积累和放大,对生物产生不利影响。污染物对生物机体的最早作用是从生物大分子开始的,然后逐步在细胞----器官----个体---种群----群落----生态系统各个水平上反

映出来。 (1)污染物在生物化学和分子水平上的影响 ①污染物对生物体酶的影响 ◆污染物对酶辅助因子的影响 一些污染物能与酶的辅助因子相互作用,从而使辅助因子失活,影响到酶的活性。例如氰化物等能与细胞色素酶中的铁离子相互结合,形成稳定的络合物,而抑制细胞色素的酶活性,使其不能传递电子,则细胞内的氧化代谢过程中断,使机体不能利用氧,出现窒息性缺氧。 ◆对酶活性中心的影响 污染物还能和酶的其他活性基团结合。例如,汞和砷与某些酶的活性基团结合就很牢固,从而使酶失去活性。 ◆破坏酶的结构 有些污染物能取代酶分子中的某些成分,从而使酶失去活性。 ◆与酶激活剂作用 有些酶需要激活剂才能表现出活性,酶激活剂往往是金属离子,凡是能与激活剂作用的污染物都能抑制酶的活性。 ◆污染物与基质竞争同种酶而抑制酶的作用 污染物与底物具有相似的结构,也能和酶形成复合物。从而与底物竞争没得活性中心。 ②污染物对生物大分子的影响 污染物对生物大分子的影响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

中学生物学教学设计与案例分析

《酶的作用和本质》 一、教材分析 细胞是一个开放的系统,时刻与周围环境进行着物质和能量的交换。上一章重点介绍了有关细胞对物质的输入和输出等内容,本章顺理成章的介绍能量是如何输入细胞以及细胞是怎样利用这些能量的。知识点承上启下,符合认知规律。 本章第1节主要涵盖3个知识点,分别介绍了酶在细胞代谢中的作用、酶的本质、酶的三个特性。 本节课的教学将围绕前两个知识点展开,设计为1课时,同时也遵照了教材本身的安排。 根据《高中生物新课程标准》“说明酶在代谢中的作用”是理解水平的具体内容标准。教材安排学生做实验“比较过氧化氢在不同条件下的分解”速率,引导学生自己得出结论,从而切身体会到酶具有很高的催化效率及其生理意义。 关于酶的化学本质,教材引导学生分析资料“关于酶本质的探索”自行归纳、总结、完善并能阐明和解释酶的定义。 在教材分析过程中,教学设计中我认为主要要解决一下几个问题: 1.教材本身呈现的第一课时教学内容相对较多,如何合理删减和调整部分教学内容,强调并突出重点,提高教学效率? 2.同学们在初三化学课上对无机催化剂作用的认识是比较成熟和完整的,本课能否以此为切入点引导学生运用旧知,举一反三,理解催化剂共性? 3.高中新课程标准比较初中新课程标准在课程基本理念的设计上,更加注重生物学知识与现实生活的联系。这一课程理念怎样在本课中体现和养成? 二、学情分析 学生在初中阶段学习了消化酶,做过探究馒头在口腔中变化的实验,基本掌握了一般实验仪器的操作方法和注意事项; 跨学科而言,学生在初三化学课上比较成熟和完整的认识了无机催化剂的作用; 学生通过初中新课改的训练,已经具备了自主合作探究的基本学习态度、研究精神以及进行探究性学习的相关能力和方法。 三、教学目标 1.学生通过小组合作完成实验“比较过氧化氢在不同条件下的分解”,正确使用相关实验器具,分析相关讨论问题,从而知道酶具有很高的催化效率及其生理意义; 2.学生通过阅读并分析资料“关于酶本质的探索”,归纳、总结、完善并理解酶的定义,体会并养成科学探究在艰难中以及争论中不断继承、创新、实践的科学精神和态度;3.学生通过联系初三化学课知识,从现实生活中举例子等方法,了解活化能的概念,理解酶作为生物催化剂与其他无机催化剂的共同特征和作用,掌握跨学科、跨领域从现实生活中学习的技能。 四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1)酶的作用、本质; (2)酶的高效性。 教学难点: (1)酶能降低化学反应的活化能; (2)学生小组实验的教学指导,保证课堂的有序和效率。 五、思想策略 在综合分析教材、学情的基础上,我提出本着面向全体学生,突出学生学习主体地位的

环境污染的防治教学设计讲解

第一部分教学设计的基本信息 第三部分教学设计基础分析

第四部分教与学的过程设计

导入新课课程讲解 探索交流,环境优美 环境污染 环境污染 空气污染的 污染物及其 主要来源 【提问】 对比两幅图片,有什么感悟 【提问】 同学们所知道的环境污染有 哪些? 【总结】 同学们提到的环境污染都可 归为三大类:空气污染、水 污染、固体废弃物污染。 【讲授】 1、二氧化硫 SO2 由于煤、 石油等燃料的燃烧。 2、一氧化碳 CO由于化石 燃料等不完全燃烧 3、氮的氧化物 NOX 由于 机动车排放的废气 4、可吸入颗粒物包括地 面扬尘、燃煤排放的粉 尘等 【提问】 根据物质的存在形态,我么 观看 【回答】 环境被污染 【回答】 学生1:pm2.5 学生2:白色垃 圾 学生3:酸雨 学生4:水污染 学生记录 学生认真听讲、 记录 【思考、回答】 都是气体 创设情境,导 入新课提高 学生学习的 主动性。 创设问题情 境,使学生在 讨论的同时 了解环境污 染,增强保护 环境意识。 创设问题情 境,提高学生

创设情境,提出问题。 探索交流,发现新知识 促进深化酸雨的形成 及酸雨的危 害 水污染的来 源及其危害 试液中观察现象,并与空气 作对比 【总结】 结论:二氧化硫是形成酸雨 的罪魁祸首 播放视频 【提问】 观看视频并回答酸雨的形 成及酸雨的危害 【提问】 观察图片,总结归纳出水污 染的主要来源有哪些 【讲授】 水污染的危害。 PPT展示,请同学阅读 学生记录 【观看回答】 学生1:酸雨是 又二氧化硫与 氧气反应生成 三氧化硫,在 遇到水生成酸 雨 学生2: 酸雨能破坏农 作物和森林的 生长、对建筑 物的腐蚀 【回答】 工业废水 农业废水 生活污水 学生记录 1.水体污染加 剧了水资源的 危机 2.危害人体健 康 3.造成水体富 观看视频,创 设情境,提高 学习乐趣,激 发学习预防, 增强环保意 识。 提高总结归 纳能力,使学 生了解水污 染的来源并 在生活注意 水污染。

生物修复对环境污染的作用

微生物对环境污染的生物修复作用 摘要:随着化肥、农药、洗涤剂等的普遍应用, 环境中的氮、磷含量增加引起水体富营养化已经成为现代废水处理一项新的研究课题,本文综述了植物-微生物-土壤动物交互作用在生物联合修复、微生物对水产养殖环境修复作用、环境生物技术在污水除磷脱氮过程中的应用及发展前景. 关键字:环境生物技术;氮磷去除;污水;生物修复 Microbial bioremediation on environmental pollution Abstract: Because of universal application of chemical fertilizer , pesticide and detergents, the increasing content of nitrogen and phosphorus of wastewater which bring about rich nutrition in water has become a matter of interest to many people. The study on nitrogen and phosphorus removal of wastewater has become a new problem. Plant-micro-organisms-the interaction of soil animals in the United biological repair, micro-organisms on the environment for aquaculture repair. Application and prospects of environmental biotechnology in nitrogen and phosphorus removal of wastewater were introduced in this paper . Key words: environmental biotechnology ; nitrogen and phosphorus removal ; wastewater;biological repair 微生物是生物修复的一支主力军,它不仅能消除水体的油污,其他许多类型的污水也不在话下,并发展出了很多相关处理技术。例如,现在很多污水处理厂的核心部分实际就是一个生物修复反应器—活性污泥或生物膜,它们都是由许多微生物生长在一起形成的,只是前者呈泥状,后者呈膜状。这些微生物分解污物的能力非常强,黑乎乎的工业和生活废水经过它们的作用能大大得到净化。近年来对于令人头疼的湖泊蓝藻和日益频繁的近海赤潮,一些科学家也正尝试用生物修复的方法加以治理,即借助于蓝藻和赤潮生物的致病病毒使其染病死亡,这真是不折不扣的生物战。生物修复还能清除土壤的污染。土壤和水一样都是非常宝贵的资源,但令人遗憾的是,今天它也成为人类对环境破坏的主要受害者之一。通过如污水灌溉、化肥和农药的大量施用等种种渠道,大量污染物进入土壤,土壤品质不断下降,一些污染物经过食物链进入人体危害人的健康。正因如此,一些地方的农民甚至从不吃自己种的菜,尽管这是他们用汗水换来的。对于被农药、石油、苯等有机物污染的土壤,可以像阿拉斯加原油泄漏事件中采取的方法一样,向土壤中加入合适的微生物营养物质,使居住在土壤中的那些能分解这些污染物的微生物生长速度加快,从而使这些污染物的分解速度大大加快。为了提高效果,也可以向土壤中引入合适的外来微生物,这些外来微生物可以是科学家从自然界分离到的分解这些污染物能力特别强的菌株,还可以是采用基因工程修饰改良的菌株。利用天然存在的或特别培养的微生物在可调控环境条件下将有毒污染物转化为无毒物质的处理技术,可以消除或减弱环境污染物的毒性,减少污染物对人类健康和生态系统的风险[1]。为此,生物修复属于生产后期的污染控制,简称产后控制,是可持续发展在环境保护上的重要体现。

2019高中生物新课程教学设计及表述精品教育.doc

高中生物新课程教学设计及表述 自2019年秋季开始,陕西省普通高中全面进入新课程改革,这意味着高中课堂教学的内容、方法、策略乃至教师的角色行为、知识的呈现方式、学生的学习方式、师生的交往方式等方面要从根本上发生转变,其核心在于体现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使学生能在教师的引导下主动地、创造性地学习。在新课程理念下,从课程改革的实践来看,有的教师对新教材的教法感到不适应,难以实现新课程目标;有的看 别人怎么教,我就怎样教,盲目跟随;有的对新教材教法持观望态度,希望别人能拿出成功的模式供自己模仿;有的固守“教师讲、学生听,教师教、学生记,教师问、学生答”的教学模式。为了使高中生物教师能够较快地适应新课程的教学,笔者认为,在课前教师必须进行具有教师本人和学生行为活动的课堂教学设计,这对于弥补传统教学方式的不足,克服 教学中的盲目性、随意性是非常有益的,因为,有效的实施始于周全的计划。 下面就生物新课程的教学设计谈几点意见和建议,以供大家参考。 1 生物新课程教学设计的原则 1.1 科学性原则 生物课程是科学课程,要按科学课程来设计教学内容。朱正威先生说:“明白科学是什么,才能决定我们怎么教。”科学

是什么?《辞海》对科学的解释是:科学的运用、范畴、定理、定律等思维形式反映现实世界各种现象的本质和规律的知 识体系,是社会意识形态之一。按与实践的不同联系可分为理论科学、技术科学、应用科学等。朱正威先生对科学的解释概括了4个方面,即科学的知识性、过程性、时代性、社会性。也就是说,科学是发展的,是与社会生活紧密联系的,科学知识并非科学的全部。“只看结果,不问过程”,这种认识问题的方法不利于学生辨别科学的真伪。科学是过程论,既要看结果,还要看过程。 1.2 学科性原则 虽然生物课程和物理、化学等科学课程存在共性,但由于生物科学研究的领域不同,发展的历史不同,研究的方法和其 他自然科学也有所不同,体现出明显的学科性特征。“生命性”是生物科学最主要的特征。因此,在生物教学设计中必须创造各种条件,“让学生去研究活的生物以及他们的生存环境,使学生真实地感受到生命之美,从而培养学生多方面 的能力以及积极的情感、态度,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1.3 民主性原则 民主性管理学生是人性化的管理模式,它建立在对学生个性充分尊重的基础上,体现出对教育对象人格的尊重与关怀, 让学生体验到爱的温馨,感受到学习的责任、动力,享受到成功的喜悦。还学生应有的主体地位、价值、情感和尊严,是

《环境保护》教案

环境保护教案 【教学目标】 (一)知识目标:1.了解大气污染的定义、危害、防治措施以及大气污染的种类。 2.了解水污染的定义、危害、防治措施以及水污染的种类。3.了解土壤污染的定义、危害、防治措施以及土壤污染的种类。 (二)能力目标:通过对周围环境的调查及查阅有关保护环境的资料,提高自己的社会实践能力和搜集、处理信息能力。 (三)情感目标:懂得人类与环境、化学与环境科学的关系,领悟环境保护的重要意义。教学重点环境污染的成因及防治污染的措施。 【教学过程】 学生阅读教材,师生一起讨论。 一、人类生存环境的构成人类生存的环境主要由大气、土地、水、矿产、森林、生物、生活居住区,风景游览区等诸多要素构成。 二、环境污染的分类1.按环境要素分:大气污染、水体污染、土壤污染2.按人类活动分:工业环境污染、城市环境污染、农业环境污染。3.按造成污染的性质来源分:化学污染、生物污染、物理污染、固体废弃物污染、能源污染。《考试说明》在总体测试目标中指出:“考试还应力图反映出考生能够初步运用化学视角去观察生活和生产中各类有关的化学问题。”这就要求同学们能利用所学的化学知识解决一些实际问题,体现学以致用的思想。我们主要从大气、水、土壤三方面分析我们周围的环境问题。 三、大气污染同学们阅读P80至P84页,从以下几个方面讨论:1.大气污染的含义当大气中某些有毒、在害物质的指标超过正常值或大气的自净能力时,就发生了大气污染。把大气污染物的种类写在卡片上。2.大气污染物主要有:①漂浮颗粒物;②硫的化合物;③氮的化合物;④碳的氧化物;⑤碳氢化合物;⑥含卤素的化合物;⑦放射性物质;⑧……将大气污染的产生原因写在卡片上。3.大气污染的形成①工业的快速发展,大量的有害烟尘、气体被排放到大气中;②交通运输业的迅速发展,使用矿石燃料的动力机械排放的有害气体和烟尘;4.大气污染的危害①有毒氧化物、烟尘等直接危害人体健康和动物的生长。②硫的化合物、氮的氧化物等还直接影响植物的生长,严重时会导致植物的枯萎死亡,这些氧化物还是形成酸雨的主要原因;并且空气中的NO2是造成光化学烟雾的主要因素。 ③对金属、矿石及其制品有腐蚀性的物质,会损害建筑和某些雕像;④二氧化碳的过度排

二氧化硫污染对绿色植物的影响

二氧化硫污染对绿色植物的影响 上海市园林学校(200051)胡天勤 化学与生活,1996(7) 随着人类对自然资源的不断开发和工农业生产的迅速发展,大量有毒有害物质任意排放,对我们周围环境带来了严重污染。 本文就二氧化硫这一主要大气污染物对绿色植物所产生的影响作一分析和探讨。 (一)二氧化硫的来源 在大氧中有许多污染物质,如二氧化硫、NOx、臭氧、烟尘等,其中以二氧化硫为主要污染源,原因是它来源广、危害大。据统计,全球每年向大气排放的二氧化硫多达2.4亿吨左右,单在我国,就有1400万吨之多,其污染量之大令人吃惊。二氧化硫污染大气,它来自以下凡方面: (1)煤、石油等燃料的燃烧是大气中二氧化硫的主要来源。煤炭中含硫,一般含量在3%~5%左右,燃烧后即被氧化成二氧化硫,由燃料燃烧所产生的二氧化硫大多从烟囱排入大气。 (2)钢铁、炼油、有色金属冶炼、化工、水泥等工厂企业,在生产流程及工艺操作过程中,也会排放相当量的二氧化硫气体。据统计,到本世纪末。全世界二氧化硫排放总量可达3.4吨左右。而当大气中二氧化硫的含量超出0。2~0。3PPm时,一些绿色植物将会受到严重的伤害。 (二)二氧化硫对植物的危害 大气中二氧化硫污染物对植物的危害方式一般有三种: 1。急性危害:高浓度的SO2气体会大大超出植物的承受能力,使植物在短时问内(1~2天或几小时内)发生叶片枯焦脱落,生长发育严重受阻,直到枯

萎死亡。 2。慢性危害:植物因长期在低浓度SO2污染的环境中,逐渐产生不易被人们所觉察的一些症状,使植物出现不同程度的生长不良。 3。隐性危害:植物长期在低浓度SO2影响下,并未表现出任何症状,但植物内部的生理活动已受到侵害,生长发育受阻。 (三)二氧化硫危害植物的化学机理 当二氧化硫通过植物叶片上的气孔进入叶子后,被叶肉吸收,转变成亚硫酸根离子然后又可转变成硫酸根离子,由于在植物体内SO2转变成SO32-的速度要比SO32-转变成SO42-快得多,所以当高浓度的二氧化硫进入植物体内后,会造成高浓度的SO32-的积累,而SO32-对植物的毒性比SO42-扩大30倍,从这一意义上分析,二氧化硫对植物造成的损害,实际上是由于其还原作用所引起的。 (1)对气孔机能的影响 当二氧化硫气体进入叶片以SO32-形式积累起来后;便会对气孔的开启和关闭机能带来影响,使气孔机能瘫痪,从而使大量二氧化硫气体进入植物体的细胞,加重对植物的危害。此外,由于植物气孔机能受阻,还会引起水份大量蒸腾,导致植物组织迅速枯萎。 (2)对叶片组织结构的破坏 当二氧化硫通过开放的气孔进入叶片组织后,溶解在细胞中,致使细胞内含物遭破坏或变形,引起外渗与原生质分离,使叶片组织结构遭到损害,海绵细胞与栅栏细胞发生质壁分离,其主要症状为:细胞失水变形、组织破碎。栅状组织细胞的排列层次紊乱、细胞间隙增大、叶片明显变薄等。 (3)对光合作用的影响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