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点话题及分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热点话题及分析
一、如何看待当前学雷锋活动,是否过时了?
“如果你是一滴水,你是否滋润了一寸土地?如果你是一线阳光,你是否照亮了一分黑暗?……”每一次想起雷锋,就想起这一段话。四十多年了,雷锋的名字曾经是激励我们几代人成长的路标,四十多年了,古老而年轻的中国正在蓬勃的发展,然而,雷锋的名字却随着我们生活的美好而渐渐远离了我们;我们曾经火热的心灵却开始变得冷漠,有些本不该变的东西也在变:亲情冷了,同居一楼,邻里相见不相识;友谊馊了,与人方便与己方便,成了互相利用的通行证。
曾经,我们几十年来所景仰、崇拜和学习的榜样已经被越来越多的人认为是傻子。有人置疑,有人嘲笑,有人批判,然而,无论我们经历多少变化和困惑,无论时空如何变化,那些决定人类向前发展的基本要素没有变,那些人类任何时候都在追求的美好事物没有变。因此,我们需要雷锋精神,任何时候都不能缺少雷锋精神。但学雷锋,学什么,我认为学雷锋可有三学。
第一,学精神。雷锋精神是亿万中国人价值观念和道德准则的一面旗帜,雷锋精神的内涵集中体现为:为人民服务的奉献精神;干一行、爱一行、钻一行的“钉子”精神;谦虚待人,甘于平凡的“螺丝钉”精神;勤俭节约、艰苦奋斗的精神;大公无私,舍小家为大家的集体主义精神。毛泽东曾经说:“人总是要有一点精神的。”人具有了一定的精神才能成其为人。40多年来,雷锋精神与时俱进,在实践中被
赋予新的时代内涵,不断丰富和发展着的,激励和鼓舞一代又一代人。杨善洲秉持“党员的身份永不退休”的信念,一辈子坚守共产党人的精神家园;牛玉儒敬岗爱业,始终以“冲刺状态”全身心投入工作;任长霞正义执法、为民除害,被人民誉为当代“女包公”……,他们都用自己的承诺和信仰将雷锋精神薪火相传。
第二,学意蕴。学雷锋精神的哲学意蕴是学雷锋可行的现实路径。在雷锋精神里,处处体现着小与大、个人与集体、平凡与伟大、有限和无限,功利与道义的辩证统一关系。雷锋在日记写道:“人的生命是有限的,可是,为人民服务是无限的,我要把有限的生命,投入到无限的为人民服务之中去。”从雷锋精神里,我们弘扬集体主义精神,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不再是可望而不可及的空的东西。生活工作中,只要我们每一个人,立足平凡岗位,提升职业素养,从小事做起,从好事做起,从身边做起,以小善成就大德,于细微处见精神,就可以勾勒出一步步走近“雷锋”的现实轨迹,人人皆可成“雷锋”。
第三,学个性。雷锋的个性是什么,一是坚持,二是忠诚。“一个人做一件好事并不难,难的是一辈子做好事,不做坏事。”,雷锋一生坚持不懈的做好事,“出差一千里,好事做一火车”,一生做好事既是雷锋坚忍不拔的个性,又是雷锋崇高的共产主义信仰的定格。在很多人看来,雷锋坚持做好事,行善事,是“好人”的代名词。事实上,雷锋个性既有向善的一面,又有憎恶的一面,周恩来曾把雷锋精神
全面而精辟地概括为“憎爱分明的阶级立场、言行一致的革命精神、公而忘私的共产主义风格、奋不顾身的无产阶级斗志”。雷锋有句名言“对敌人要狠,要像严冬一样残酷无情;对党、对人民要忠诚坦白,永远忠于党,忠于人民。”,从雷锋个性的多面维度出发,我们可以看到雷锋党性与人性、爱与恨、理想与行为的不同侧面。因此,在学习中我们应该让雷锋精神具象化,创造出丰富多彩的学习形式,赋予雷锋精神更加鲜活的时代和民族气息,让雷锋精神看得见、摸得到、感受得到,努力推动学习雷锋常态化、大众化和时代化。
二、如何看待年轻干部年轻化,比如24岁镇长、31岁区委书记等情况?
干部年轻化作为中央用人的一项重要原则,近年来在各地得到大力推行,应当说,干部年轻化有助于打破论资排辈的痼疾,形成能者上、庸者下的氛围,有利于人才的良性流动和健康成长,这对于培育后备干部,优化干部队伍结构,都有积极作用。
但时常出现的“最年轻市长”、“最年轻镇长”,也让社会各界对干部年轻化产生了质疑。年轻干部的升迁之所以引起公众的质疑:一是因为现实中确有权贵子弟未经基层历练,却能凭借关系得以升迁的例子,导致公众对政府缺乏信任;二是干部选拔机制还不健全,缺乏足够的透明度,有关部门的事后解释也多语焉不详,所以公众对年轻干部的提拔往往会有各种猜测;三是我国自古官场的传统,在大多数人看来,如果一个人没有足够的官场经历或让人折服的水平和
能力,在很年轻时就官运亨通,那只有两种可能,要么是“朝中有人”,要么是存在钱权交易;四是在有些地方,对干部年轻化政策还存在一些认识误区:即干部年轻化=干部低龄化。中组部部长李源潮指出,“干部队伍年轻化不是低龄化,不能将任职年龄层层递减。”干部年轻化的核心与前提是德才兼备、以德为先,把干部年轻化理解为年龄一刀切,是对中央用人原则和方针的一种误读。
针对这种情况,我认为,必须要树立“四项机制”:第一,强化树立正确的干部选拔机制。选拔优秀的领导干部关键不在于年龄、背景、学历、财富、工作经验等因素。“苟得其人,虽年轻必举;苟非其人,虽年尊不授。”关键在于形成公开、公平、公正并且惟德才是举的干部选拔机制。第二,健全干部选拔任用实时信息发布机制。对于优秀年轻干部的选拔任用不妨采取从提名、考核、决定到任用全过程的多渠道、广平台的信息发布,与其做些舆论关注后的“事后诸葛式”的回应,不妨主动把干部选拔信息公之于众,趁早打消民众的顾虑,保障民众对干部选拔任用的知情权与监督权。第三,完善干部选拔任用考评体系。拿什么让选拔出来的干部能够服众。我的答案是,必须把组织意图与民众意愿真正统一起来,凭实绩用干部、考能力任干部,选出来的干部要服众先服理,这就需要真正建立干部选拔任用的科学实效考评体系,让人们有一杆理性的标尺衡量是否选出了合格的优秀干部。第四,建立干部选拔任用全过程问责机制。要在权责对等的理念下,明确界定组工干部的选拔任用责任,
要真正把组工干部的仕途命运与其工作责任挂起钩来,建立干部选任出现问题问责的“一票否决制”,这样组工干部自然就能担负好自身考评干部的神圣的职责和使命。
三、如何看待小悦悦事件?
情况:去年10月13日,广东佛山南海黄岐广佛五金城,年仅两岁的女童“小悦悦”被一辆面包车撞倒并碾轧,几分钟后又被一小型货柜车碾轧。当时“小悦悦”身边经过的十几个路人,并未施救。最终,一位捡垃圾的阿姨把小悦悦抱到路边,并送到广州军区广州总医院抢救。10月21日,小悦悦经医院全力抢救无效死亡。事件发生后引发社会对人性冷漠、道德危机的广泛讨论和反思。
这次的小悦悦事件,引发了无数人的关注,这不仅是一场交通肇事逃逸,而是关系到整个民族道德缺失的评判。小悦悦的悲剧,虽然客观上有其父母监管失职的原因,但我们更不能容忍路人的冷漠。出现这个问题,可以说有“三大原因”:第一,“好人没好报”成为一种不良共识;第二,人们对社会缺乏安全感与信任,让大家都不敢贸然地伸出援手;第三,“见义勇为”了却得不到保障。
最近,中央、省、市各级党委、政府的其中一项工作重点就是研究如何发展和繁荣社会主义文化事业,我觉得我们要利用这个契机,迅速作出反应,在公众参与中创造扬善惩恶的道德氛围和制度,阻止道德的滑坡,挺起向善的力量,莫让此类事件再次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