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明浪漫文学思潮与小说_虚实_理论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晚明浪漫文学思潮

与小说 虚实 理论

王国健

内容提要受王阳明 心学 的影响,晚明浪漫文学思潮追求主观的 真 ,!西游

记∀初刻本的出现恰好是这一思潮在小说创作中的作用,遂引发小说 虚实 理论

探讨的突破。晚明浪漫文学思潮追求 真情 、 真趣 的导向,在小说 虚实 理

论探讨中都有其反响,从而从多方面深化了这一理论。

在儒家 不语怪、力、乱、神 思想及史传 实录 观念的影响下,中国古代小说一向注重写实,对艺术虚构的理论探讨则明显不足。史传强调的 实录 当然并不排除符合情理的虚构#,古代史家如司马迁等甚至有 爱奇 的倾向,但囿于 虚实 理论的薄弱及当时科学知识水平的限制,史家们把远古虚无飘渺的神话与当时荒诞不经的传说都作为 信史 记录下来。如此因袭,以至于小说家和小说批评家也视小说虚构为实录∃,如唐传奇已具备相当成熟的小说形态,却在很长时间内没有人去探讨它的虚构艺术,这当然限制了小说虚构艺术的发展以至小说艺术形态的成熟。到了晚明,小说批评家展开了对 虚实 理论的热烈争鸣,这除了小说到晚明已进入成熟繁荣期之原因外,当时整个浪漫文学思潮的背景是不可忽视的。

浪漫文学思潮一般发生在思想比较活跃的时代。如春秋战国时期百家争鸣,以庄周、屈原为代表的浪漫主义精神兴起于荆楚,后来居上,遂与!诗经∀为代表的现实主义精神并驾齐驱,成为中国古代文学两大传统的源头。魏晋六朝时代,儒家思想失去控制力,浪漫主义精神再度兴起,终于导致文学的自觉。明代中叶以后,随着朱氏统治因腐败而松弛,尤其是新的社会经济因素的滋长,又进入了一个思想活跃的时期。王阳明的 心学 起来冲击程朱理学,泰州学派进一步走向异端,李贽 童心说 的提出,一波又一波,思想解放的声势于是日隆。对人的价值、人的个性、人的正常情感、人的自然欲望的肯定,高扬起人的精神力量的旗帜。作为对长期以来程朱理学 存天理、灭人欲 的僵化教条的反拨,整个社会表现出一种渴望摆脱一切束缚与限制、追求无拘无束的心灵自由的意愿。于是,浪漫文学思潮兴起了。

浪漫文学思潮的兴起,推动了当时的文学革新运动。李贽登高一呼,大倡 童心说 ,反对拟古,鼓吹创新,震动文坛。受其影响,便有公安派的 性灵说 ,引起诗文的革新;戏曲创作上则有汤显祖的 至情说 ,一曲!牡丹亭∀, 家传户诵,几令!西厢记∀减价 ;通俗文学的勃兴使民歌、笑话等民间创作大胆泼辣、无所顾忌的新风吹进文坛,让人耳目一新;神魔小说!西游记∀刻本的问世,矗起中国古代浪漫主义小说的巅峰,给这一次浪漫文学思潮涂上了鲜明的时代标记。这一切都冲击着传统的小说观念,终于引发出小说 虚实 理论的热烈争鸣。

这股浪漫文学思潮最突出的特征是追求主观的 真 ,其哲学思想基础是王阳明的 心学 。作为这一浪漫文学思潮主将之一的袁宏道就明确地说:

% 136 %

仆谓当代可掩前古者,惟王阳明一派&良知∋学问而已。 (王阳明认为: 人者,天地万物之心也;心者,天地万物之主也。心即天,言心则天地万物皆举矣,而又亲切简易。 )他又认为 心外无物,心外无言,心外无理,心外无义,心外无善 ∗。这一理论极力弘扬人的主体意识和主体精神,对于久受程朱理学思想束缚的士人,起了振聋发聩的作用。所以,!明史%儒林传∀说: 嘉(靖)、隆(庆)而后,笃信程朱而不迁异说者,无复几人矣。 李贽针对程朱理学思想统治之下的 无所不假 ,针锋相对地提出:

夫童心者,真心也;若以童心为不可,是以真心为不可也,夫童心者,绝假纯真,最初一念

之本心也。若失却童心,便失却真心;失却真

心,便失却真人。人而非真,全不复有初矣。

++天下之至文,未有不出于童心焉者也.苟童

心常存,则道理不行,闻见不立,无时不文,无人

不文,无一样创制体格文字而非文者。诗何必

古!选∀,文何必先秦。降而为六朝,变而为近

体,又变而为传奇,变而为院本,为杂剧,为!西

厢记∀,为!水浒传∀,为今之举子业,大贤言圣人

之道皆古今至文,不可得而时势先后论也。故

吾因是而有感于童心者之自文也,更说甚么六

经,更说甚么!语∀!孟∀乎?,

从这一背景看,出现于万历壬辰即1592年的金陵世德堂刻本!西游记∀,就不是一个偶然的文学现象。有两位现代知名的古代小说研究专家都认为世德堂本是!西游记∀ 最初的刻本 ,乃百回本之祖−。!西游记∀的故事在民间早有流传,并有一些其他的早期本子流传于世,但到百回本才成为发展成熟的!西游记∀小说,它与民间传说以及其他早期本子之间有着质的区别, 小说与它各种原始素材的关系,只有当这些素材被铸入新的文体模型后使故事发生了根本性的结构变化并被赋予新的意义,这才是最重要的 .。这时正是浪漫文学旗帜高张,影响弥漫天下的时候。不管是出于百回本改定者对文学风气的感应/,还是出于书商对读者审美欣赏趣味转变与市场的敏感,把它的出现作为小说创作中浪漫主义精神高涨的信号来看是并不过分的。!西游记∀作为一部杰出的浪漫主义小说,其题材内容和创作方法的规定性,使其得风气之先,极其敏感地反映出当时文学思潮变化的新动向,比写实性小说更为快捷地体现出时代精神的新面貌。孙悟空那上天入地、无拘无束、无法无天的叛逆形象,以及他反抗权威、嘲讽偶像、率性而为的个性特征,与当时思想解放潮流息息相通,实质上是李贽理想中的不失 童心 的 真人 形象。

正是!西游记∀的出现在小说批评中激起了反响,生活于万历年间的谢肇,因此提出了著名的 虚实相半 的观点,打破长期以来只是强调 实录 的传统小说观念,使小说 虚实 理论的探讨进入一个新阶段。他说:

小说野俚诸书,稗官所不载者,虽极幻妄无当,然亦有至理存焉。如!水浒传∀无论已,!西

游记∀曼衍虚诞,而其纵横变化,以猿为心之神,

以猪为意之驰,其始之放纵,上天下地,莫能禁

制,而归于紧箍一咒,能使心猿驯伏,至死靡他,

盖亦求放心之喻,非浪作也。++其他诸传记

之寓言者,亦皆有可采。惟!三国演义∀与!钱唐

记∀!宣和遗事∀!杨六郎∀等书,俚而无味矣。何

者?事太实则近腐,可以悦里巷小儿,而不足为

士君子道也。0

这段话显示出!西游记∀作为一部成熟的浪漫主义小说问世以后,对旧的小说观念所产生的冲击。谢肇明确指出!西游记∀具有 幻 之下的 至理 ,虽然他的认识并不一定完全准确,但值得注意的是,他分析!西游记∀人物形象所运用的语言,明显来自于当时的心学话语系统,从而证明了小说 虚实 理论探讨与心学以及当时的浪漫文学思潮之间不可割裂的关系。需要分析的是,他有准确地认识到!西游记∀ 非浪作 的美学眼光,却认为!三国演义∀等史传小说 俚而无味 ,这里不能简单地用个人的艺术嗜好来解释。考虑到 实录 观念对小说的长期深刻影响,求 实 一直作为小说评价的标准,他在这里不无偏颇地批评!三国演义∀ 事太实则近腐 ,带有对旧有小说观念矫枉过正的意味,正好说明浪漫文学思潮兴起后人们审美欣赏趣味的变化。所以我们不必因为他责备了!三国演义∀而责备他,而是要从这种偏颇中看出审美欣赏趣味与文学思潮转换的消息。

%

137

%

晚明浪漫文学思潮与小说 虚实 理论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