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近代史名词解释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圈地运动
15世纪末到19世纪上半期,英国贵族地主为发展养羊业赚取钱财,大规模圈占公地甚至农民耕地使之变成牧场的活动。是资本原始积累的重要手段之一,对英国资本主义的发展起了推动作用。
(2) 贵族用暴力大规模剥夺农民土地的一种方式。以英国为典型,自15世纪末叶开始,历300余年。15世纪末,由于英国毛织业迅速发展,引起羊毛价格上涨,致使养羊业成为十分有利可图的行业。于是大贵族侵占大量公有地和农民的耕地,将土地用壕沟和栅栏圈围起来,雇佣少量工人放牧羊群。大批农民失去土地无以为生,沦为流浪者。这一现象被托马斯?莫尔比喻为“羊吃人”。16世纪中叶,英国宗教改革过程中,圈地运动又在教产还俗的土地上广泛发展起来。农民破产导致政府税收减少和兵源枯竭,亦增加了社会的不安定因素。因此都铎王朝颁布了一系列“血腥立法”,残酷迫害流浪者。17世纪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后,国会通过一系列法令,使圈地运动合法化。圈地运动是资本主义性质的土地关系变革,是资本原始积累的重要手段之一,促进了英国资本主义的发展。
清教运动
16世纪中期英国圣公会内部的改革运动。因主张清除英国国教会内残留的天主教旧制和繁文缛节,提倡勤俭清洁的简朴生活,故名。清教运动的发动者为卡特赖特。运动后分为温和派与激进派。前者提倡从国教会内部改革,以实现净化教会为目的,在政治上主张君主立宪。后者主张采用长老制,甚至脱离国教会,简化仪式,放弃任何形式的偶像崇拜,在政治上提倡共和制。运动对英国革命起了极大的推动作用。
大抗议书
(1)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初期资产阶级和新贵族的政治纲领。1641年11月由国会通过。列举了国王的暴政,要求实行一系列改革,如限制主教权力,建立大臣对国会负责制等。被查理一世拒绝,不久双方爆发内战。
(2)1641年11月22日,长期国会又通过大《大抗议书》204条。列举了查理一世近十年来的一系列罪行,指出天主教复辟的严重危险,提出了进一步改革的要求,如实行工商业活动自由,建立大臣对国会的负责制度,限制主教的权力等等。《大抗议书》成为(英国革命初期)资产阶级和新贵族反对封建专制主义的政治纲领。查理一世拒绝签署《大抗议书》并且撤销国会卫队,於1642年1月4日亲率几百名卫队士兵闯入国会,企图逮捕友姆、汉普敦等五名反对派领袖.结果遭到二千名武装市民和许多群众的拦阻,国王的阴谋遭到了失败。
(3) 大抗议书是英国国会与专制主义斗争的最重要的文件,形成于1641年。其主要内容有:揭露了查理一世在无议会统治时期
的暴政,提出一些重大的政策要求:实现工商业活动的自由,高级政府官员和大臣只能“从国会有根据相信”的人们中间任命,进行议会改革,要求建立对议会负责的政府。该抗议书共204条,经过激烈的讨论,议会终于以微弱的多数通过。但是当大抗议书提交给国王时,却遭到了国王的拒绝。大抗议书成为资产阶级与新贵族上层分子长老派的政治纲领。
长期国会
15世纪的英国,批准征收新税的权利在国会的下院。这个是对王权很大的限1629年国会因反对查理一世的税收政策而被解散,从此开始了长达11年久的无国会统治时期。由于查理一世的暴政同时也在他兼任国王的苏格兰推行,招致了1637年苏格兰起义的爆发。1639年,起义队伍开始进入英国北部。为了镇压起义,急需大量的军费,于是查理一世不得不在1640年4月召开国会,结束了无国会统治期。但新国会一开幕就对查理一世的暴政进行猛烈的抨击,很快又被解散。这届国会仅存在三个星期,史称“短期国会” 解散国会激起了人民的愤怒。在伦敦群众举行大示威,并冲进大教主洛德的住宅。同时苏格兰起义也在发展,与1640年8月发动强大的攻势。走投无路的查理一世只得再次下令召开国会。11月3日新国会开幕。这届国会存在13年之久,史称“长期国会”
长老派
英国清教运动中,清教徒中的一派。它反对英国国教的主教制,提出以选举产生的长老来取代国王任命的主教。即由长老组成宗教会议,管理教会,故被称为“长老会”教派。
16世纪中叶,在英国国教会内部掀起一场要求国教加尔文化的改革,其中的温和派主张取消教阶制,设立长老制,使更多信徒能管理教会。后来这一派发展成为长老派。
随着反封建斗争的日益激烈,在英国资产阶级革命时期,长老会逐渐演变成政治派别。其倾向温和,反映大资产阶级和上层新贵族的态度,在国会中最初与独立派联合共同向王权作斗争。
革命初期,长老派掌握国会的领导权,着手进行对封建制度的改造,颁布了一系列反封建法令,保障工商业发展;在宗教政策上,废除主教制,以长老会取代国教。但由于其经济政策的排他性和主张向国王妥协,1647、1648年,先后两次被激进的独立派清洗出国会。
克伦威尔
奥利弗?克伦威尔是英国政治家、军事家、宗教领袖。17世纪英国资产阶级革命中,资产阶级――新贵族集团的代表人物、独立派的首领。克伦威尔生于亨廷登,曾就读剑桥大学的雪梨苏塞克斯学院,信奉清教思想。在1642年一1648年两次内战中,先后统率“铁骑军”和新模范军,战胜了王党的军队。1645年6月在纳西比战役
中取得对王党的决定性胜利。1649年,在城市平民和自耕农压力下,处死国王查理一世,宣布成立共和国。1653年,建立军事独裁统治,自任“护国主”。
独立派
独立派是英国资产阶级革命中清教徒的一个资产阶级派别。主张教区独立,轻视圣礼。它代表了中等贵族和中等资产阶级的利益,以克伦威尔为主,主要由高级军官组成。在内战初期,独立派积极参加战斗,为战争胜利立下了功劳。在长老派掌权时,独立派和平等派联合行动,采取坚决措施反对长老派的倒行逆施,并取得斗争的胜利,掌握了国家的最高领导权。并在平等派的推动下,把查理一世送上了断头台,取得了内战的胜利。1649年,在克伦威尔的领导下,建立了英吉利共和国,把资产阶级革命推向了高峰。但此后独立派远征爱尔兰和苏格兰,镇压平等派、掘土派的起义,建立克伦威尔的护国政治。斯图亚特王朝复辟后独立派日趋衰落,不复存在。
平等派
英国资产阶级革命中的激进民主派。平等派运动是第一次内战结束后兴起的小资产阶级运动,其主要代表物是约翰?利尔本。围绕着国家政权形式和普选权问题,平等派与独立派之间展开激烈的斗争。平等派运动首先是在国会军士兵群众中开展起来的,1647年8月,军队开进伦敦后,独立派发表了《军队提案纲要》.对此,平等派很快作出反应,于10月提出《人民公约》,在10月底召开的军队会议上,围绕着政体问题和选举制度问题,平等派代表同独立派代表展开了非常激烈的辩论 但遭到独立派军官的严厉镇压,克伦威尔当场逮捕14人,枪决 3人,平等派运动被暂时平息。后来,平等派分裂为许多小的派别,逐渐衰落。
人民公约………
航海条例
英国在与荷兰争夺海上霸权的过程中颁布的条例,其目的是为了发展本国的航海事业和海外贸易,增强自己在争霸中的力量。1651年,英国颁布了多项《航海条例》,其主要内容有:任何的商品都不得输往英国殖民地,除非用英国的船只载运。所谓英国的船是指在英国或其殖民地建造的,为英国及其殖民地所拥有的船,或者至少有四分之三的船员是英国人或英国殖民地的人。为了迫使荷兰接受《航海条例》,英国发动了一系列对荷兰的战争。荷兰由于海上贸易受到排挤,军事实力不敌英国,最终在这些战争中以失败而告终。
光荣革命
1688~1689年英国资产阶级和新贵族发动的推翻詹姆斯二世的统治、防止天主教复辟的政变。西方资产阶级历史学家传统地将这次事件称之为不流血的光荣革命.1685年,查理二世病死,詹姆斯继位以后,开始了全面的天主教复辟。为了阻止天主教的恢复;
辉格党与托利党联合起来,共同反对国王。辉格党与托利党就决定等他死后迎立他信奉新教的女儿玛丽及其丈夫荷兰执政威廉。1688年11月,在国会迎接下,威廉率领荷兰军队在英国登陆,詹姆斯二世仓惶逃往法国。1689年2月6日,立威廉为国王、玛丽为女王,这就是威廉三世在英国统治的开始。这次政变实质上是资产阶级新贵族和部分大土地所有者之间所达成的政治妥协。政变之后,英国逐渐建立起立宪君主制。
权利法案
1689年英国议会颁布的确立资产阶级君主立宪制的宪法性文件。规定国王未经国会同意,不得废除法律,不得征税,不得招募和供养常备军;臣民有权向国王请愿;议会经自由选举产生,应经常集会;议员有议事自由,不受任何传讯或干预等。
1791年美国生效的联邦宪法第1~10条修正案也称权利法案。主要内容是:国会不得制定剥夺公民的言论、出版、和平集会和请愿等自由的法律;公民有保护其人身、住宅、文件和财产权利不受非法拘捕、搜查或扣押;非依法律的正当程序,不得剥夺任何人的生命、自由或财产等。
普鲁士
普鲁士(德语:Preu?en;普鲁士语:Prūsa;波兰语:Prusy;立陶宛语:Prūsai;拉丁语:Borussia或Prutenia)是欧洲历史地名,一般指17世纪至19世纪间的普鲁士王国。由于普鲁士在短短二百年内崛起并统一德国,建立了德意志第二帝国,所以普鲁士有时也是德国近代精神、文化的代名词。
霍亨索伦家族
德意志的主要统治家族。其始祖布尔夏德一世约在1100年受封为索伦伯爵。16世纪中叶,该家族在索伦前冠以“霍亨”(意为高贵的)字样。称为霍亨索伦家族。该家族是勃兰登堡、普鲁士及德意志帝国的统治家族。
腓特烈二世
腓特烈二世 FriedrichⅡ(1194年12月26日—1250年12月13日)霍亨斯陶芬王朝的德意志国王(1211年—1250年在位)和神圣罗马帝国皇帝(1220年加冕)。他也是西西里国王(称费德里科一世,1198年起),耶路撒冷国王(1225年—1228年),意大利国王和勃艮第领主。
特蕾西亚
玛丽亚?特雷西娅Maria Theresa of Austria(1717——1780)奥地利国母,女大公、匈牙利和波希米亚女王,凭借尊贵的血统得到了奥地利、匈牙利、波希米亚三顶王冠,并使他的丈夫和儿子获得了帝国皇冠,她在战争与和平时期都取得了流芳后世的成就,使古老的哈布斯堡王朝重现焕发了活力,她的名字同18世纪的中欧紧密地联结在一起。
约瑟夫二世
(1741年3月13日-1790年2月20日)神圣罗马帝国皇帝(1765 ~1790)。玛丽亚·特蕾西亚和弗兰茨一世之长子。1741年3 月13日生于维也纳,1790年2月20日卒于维也纳。()1765年其父死后
为神圣罗马帝国皇帝,与其母共理朝政。1780年其母卒后单独执政。他全面推行和发展玛丽亚·特蕾西亚的改革事业,致力于建立依靠军队和官吏支持的集中统一的德语国家 。他的主张和政策被称为约瑟夫主义。
第三等级
通常指18世纪末法国资产阶级革命前有纳税义务的人构成的等级。与那些不纳税、享有封建特权的人构成的第一等级(僧侣)和第二等级(贵族)相对立。具体包括农民、手工业者、小商贩、城市贫民和资产阶级等,占法国全国人口的95%以上。均属被统治阶级,负担国家的各种赋税和封建义务,没有任何权利。13O2年出席国王腓力四世召开的第一次三级会议,但出席的代表是富有者,即后来的资产阶级。资产阶级在第三等级中经济上最富有,政治上最成熟,居于领导地位。18世纪末,法国资产阶级革命前夕资产阶级领导的第三等级已成为反封建的主力军。
杜尔哥,
是法国政治家和经济学家。出身于巴黎一个贵族家庭。先后在路易学院、圣叙尔皮斯神学院、索邦神学院学习。1747年获神学学士学位。曾任索邦神学院院士、名誉副院长。1751年放弃神职从政。曾任代理检察长 、法院裁判长、利摩日州州长、海军大臣、财政大臣。
启蒙运动
(法文:Siècle des Lumières,英文:the Enlightenment),通常是指在18世纪初至1789年法国大革命间的一个新思维不断涌现的时代,与理性主义等一起构成一个较长的文化运动时期。这个时期的启蒙运动,覆盖了各个知识领域,如自然科学、哲学、伦理学、政治学、经济学、历史学、文学、教育学等等。启蒙运动同时为美国独立战争与法国大革命提供了框架,并且导致了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的兴起,与音乐史上的巴洛克时期以及艺术史上的新古典主义时期是同一时期。
法国启蒙运动
18世纪法国资产阶级进步思想家进行的文化思想运动。其主要代表人物有孟德斯鸠、伏尔泰、狄德罗和卢梭等人。其核心思想是用“人权”来替代“王权”,用“人道”对抗“神道”,力图建立一个“理性王国”,他们所说的“人”,实际上是指资产阶级所说的“理性王国”,实际上是资产阶级共和国。启蒙运动对启发人们的反封建意识和推动资产阶级革命起了重大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