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析诱食剂在渔业生产中的重要性
诱食剂在水产饲料中的应用
诱食剂在水产饲料中的应用
李振
【期刊名称】《水产科技情报》
【年(卷),期】2005(32)4
【摘要】在水产饲料中添加适量的诱食剂可改善饲料的适口性,增进水产动物的食欲,提高饲料的消化吸收率,降低饲料系数,促进水产动物生长,并减轻水质的污染.本文论述了水产动物诱食剂的作用、种类及其在水产饲料中的应用效果.
【总页数】4页(P162-165)
【作者】李振
【作者单位】山东临沂师范学院,临沂市,276003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S9
【相关文献】
1.诱食剂在水产饲料中的应用 [J], 王秀;孙富君
2.诱食剂在水产饲料中的应用 [J], 王秀;孙富君
3.诱食剂在水产饲料中的应用 [J], 刘玉林;周永奎;胡成武;吴承力
4.水产饲料诱食剂的应用 [J], 尹海富;韩英;范兆廷;陈伟兴;呼君德
5.宠物粮的特性及诱食剂在犬粮中的应用 [J], 孟香丽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水产诱食剂的用途
水产诱食剂的用途一、什么是水产诱食剂水产诱食剂是能将鱼类吸引到饵料周围并引起鱼类食欲促进其完成吞食饵料过程的物质。
这种物质包括鱼类摄饵引诱物质和摄饵刺激物质。
鱼类主要是通过化学感受器(嗅觉和味觉)来感受诱食剂的效应与作用。
鱼类嗅觉能接受水体中低浓度的化学刺激,有感受气味的能力,能区别化学物质。
味觉则仅能感受化学物质的刺激。
二、鱼类摄食化学感受器水产动物的摄食化学感受器主要包括嗅觉感受器和味觉感受器。
1.嗅觉感受器鱼类的嗅觉感受器通常是一些嗅觉上皮内陷形成的嗅囊,嗅囊内的嗅觉上皮通过形成褶皱(即初级嗅板),增大表面积,增加其与外界水环境的接触面积,从而强化鱼类的嗅觉功能。
初级嗅板数量的多少与鱼类嗅觉灵敏度有关,嗅板数目多则嗅觉上皮的相对面积也大,鱼类的嗅觉也较灵敏。
嗅板数量较多的鳗鲡,嗅觉检测的结果也同时证明,欧洲鳗能感受浓度为2×10-6摩尔/升的芷香酮和3.5×10-19摩尔/升的苯乙醇,其嗅觉灵敏度与狗相似,超过人类嗅觉能力的1200倍。
因此,不同鱼类嗅觉感受灵敏度不同,其诱食剂的种类和有效浓度也应该有所差异。
2.味觉感受器鱼类的味觉感受器就是味蕾,能感受化学物质的刺激,鱼类味蕾遍布体内外,口、唇、头、体侧、尾、触须与某些变化的鳍条以及舌、咽、鳃腔、食道均有分布,味蕾依*完善的构造辨别食物的味道。
鱼类的味觉较灵敏,根据对岁鱼的研究表明,其味蕾对糖的敏感性阈值是2×10-5摩尔/升,对盐的敏感性阈值是4×10-5摩尔/升,这比人对糖和盐的阈值分别低512倍和184倍。
鱼类味蕾根据顶端与表皮的距离分为三型,分别为Ⅰ、Ⅱ、Ⅲ型。
前两种类型与胆碱能发生神经突触联系,因此兼有化学与机械感觉功能,而Ⅲ型味蕾仅有化学感受功能。
在对鳜鱼的研究中发现,仔、稚鳜鱼味蕾以Ⅲ型为主,而成鱼则以Ⅰ型、Ⅱ型味蕾为主,表明化学感受在仔、稚鳜鱼摄食中起主要作用,而成鱼则同时需要机械刺激和化学刺激。
水产诱食剂的应用与研究
水产诱食剂的应用与研究水产诱食剂广泛应用于各种水产饲料中,能改善饲料适口性,对促进水产动物摄食起到重要作用。
本文综述了不同诱食剂的作用机理、功能特点及应用效果。
水产养殖中常用的促摄食物质严格来讲可以分为两类:诱食剂和刺激剂。
诱食剂是对鱼类嗅觉感受系统起作用的一类物质,也有研究认为这类物质还能作用于鱼类的味觉,以促进鱼类的摄食行为。
刺激剂的作用部位则主要是鱼类的味觉系统,直接决定鱼类对食物的吞吐。
诱食剂和刺激物在鱼类摄食过程中很难区分,一些物质同时具有诱食和刺激两方面的作用,因此相关研究将促摄食物质统称为诱食剂。
诱食剂属于非营养性饲料添加剂,可改善饲料适口性,增强动物食欲,提高动物采食量,并能促进消化酶的分泌,促进饲料的消化吸收与利用等。
1 水产诱食剂的作用机理水产动物的摄食可分为 4 个阶段:(1)开始阶段,即发觉食物刺激并意识到食物的存在;(2)寻觅阶段,即寻找刺激位点并开始觅食;(3)摄食阶段,即摄取食物并判断食物的适口性、可食性,以决定吞入或吐出;(4)持续进食阶段,直至饱食为止。
水产动物的摄食行为除受食物的物理性刺激(颗粒大小、形状、硬度、光泽、颜色等)外,还受到饵料中可溶性化学成分的刺激。
水产动物对诱食剂的感应是通过水产动物的视觉和化学感受器共同实现的。
水产动物的视觉能感受到食物颜色刺激及光的阴暗,嗅觉使鱼类有感觉水体中气味的能力,能区分水体中低浓度化学物质的刺激,从而可寻觅和辨别食物。
鱼类的味蕾遍布全身,同样能感受化学物质的刺激。
饲料中添加诱食剂可从颜色、散发的气味及口味等方面给予鱼类刺激,促进鱼类摄食。
2 水产诱食剂的功能特点2.1 改善饲料适口性,促进新饲料资源的利用随着渔业资源的衰减和鱼粉价格的上涨,新饲料资源的开发势在必行。
新型饲料蛋白替代鱼粉时常会影响饲料的适口性,但在饲料中添加一定量的诱食剂时能改善饲料的适口性,提高水产动物的采食量。
2.2 促进饲料消化吸收,降低饵料系数许多诱食剂可促进胃肠道消化酶的分泌,提高机体的消化和吸收功能,从而起到促进生长的作用。
鱼饵及诱食剂对垂钓的作用
鱼饵及诱食剂对垂钓的作用鱼饵及诱食剂对垂钓的作用在垂钓中如何做到正确地选择和使用鱼饵,除了要了解与认识这些基础知识外,还有根据以往的垂钓经历来积累和总结经验,从而熟知并掌握一些因地制宜的用饵手法。
当面对琳琅满目的商品饵和五花八门的小瓶装诱食剂时,很多渔友都会感到十分茫然,因为不知道使用哪儿种鱼饵好,也不知道应该使用什么样的诱食剂。
对于各种商品饵及诱食剂的使用效果,渔友们的感受如同盲人摸象,反映不一。
很少有人相信凭一款鱼饵能够钓遍天下,这是因为鱼饵的广谱性还不够强。
“谱”是范围的意思,“广谱性”顾名思义就是其特性指适应的范围很广泛。
从鱼类自身的食性、生长、繁殖、疾病到水体的温度、含氧量、pH值;从季节、天气、环境的变化到垂钓方式的不同,等等这些与垂钓相关的因素也都是制约鱼饵广谱性扩张的主要原因。
因此,对某款鱼饵或某种诱食剂的功效都不能片面的去下结论,“因地制宜”是对如何选用鱼饵做出的最好的解释。
下面我们就针对其相关内容作一下详细的介绍:①、鱼饵及诱食剂与垂钓水体的关系:鱼类的嗅觉有一定的感知范围,同时也有它的盲区。
鱼类的嗅阈值是可以根据水体的变化而变化的,例如水体的温度越低,则鱼类的嗅阈值就越大,相反则小。
还有就是水体呈味度越高,则鱼类的嗅阈值就越小,相反则大。
我们可以做一个这样的假设:设已知水体呈味的阈值为0.01-30PPM,设已知鱼类的嗅阈值为1-80PPM,那么,由于水体呈味的干扰,鱼类只能感觉到水体中呈味物质挥发在30-80PPM之间的气味。
也就是说,30PPM以下的气味已经成为鱼类嗅觉的盲区,在这种情况下,一些营养类物质的原料如果含量不够高,自身所携带或挥发的气味达不到30PPM,鱼类就很难发现它的存在。
相反,假如鱼饵的呈味度超过了80PPM,特别是那些各类香精含量高的鱼饵或添加剂,那么鱼类同样不能辨别或接受,只有当鱼饵在水中经过稀释、扩散和水中生物化学分解等逐渐降低其呈味度后,鱼类才会慢慢接近。
鱼类诱食剂
鱼类诱食剂2004年6月24日点击:536次使用鱼类诱食增重剂(苷氨酸三甲丙脂),可以提高鱼的摄食量及增长速度。
苷氨酸三甲丙脂是一种存在于生物体内的天然生物碱化合物,无毒,易溶于水,原粉有鱼腥味,掺入饲料中不影响维生素效价。
诱食剂诱食增重效果突出,鱼的生长速度明显加快,鱼类增产率一般为30%~50%。
鱼类竞相抢食,沉入水底的残饵大大减少,可节约饲料成本25%左右。
添加诱食剂后,可提高饲料营养水平,1千克诱食剂相当于3.7千克蛋氨酸的营养价值。
诱食剂还可明显提高幼体成活率。
药饵中加入诱食剂,能诱导鱼类摄食药饵,提高病害防治效果。
在大水面中也可作为诱捕剂,以提高捕捞效果。
经试验证实,诱食剂对鱼类诱食增重效果显著。
据在鱼池中进行鲤鱼投喂试验,经38天饲养,添加0.2%诱食剂的比对照组增产17.4%,添加0.3%的比对照组增产21.5%,添加0.1%复合诱食剂的比对照组增产34.6%。
添加诱食剂的鲤鱼日增重比对照组提高41%~49%,饲料系数降低14%~24%。
用含1%诱食剂的饲料养甲鱼,平均日摄食量比对照组提高2倍,生长相应加快。
诱食剂除广泛用于各类淡水鱼的养殖外,还适应养鳖、鳗、鳝、虾、蟹和蛙的食性驯化。
其使用量随水产动物种类和使用目的有所不同。
原粉 含有效成分97%用于人工养鱼,一般用量为0.2%~0.3%,肉食性鱼类0.3%以上;捕获野生鱼,用量要提高到0.4%~0.5%;用于养甲鱼,最经济有效的用量为1%。
为防止诱食剂在水中流失,最佳使用方法是将拌有诱食剂的饲料加工成颗粒料或膨化料投喂。
鱼类对诱食剂的摄食同样有一个适应过程。
开始投喂水温不宜低于15℃,并停食一天,以造成抢食局面,坚持投喂10天以上,使鱼形成自然食性。
一旦食性形成,鱼会产生依赖性,在不良环境条件下更能显示出诱食增重效果。
水产动物诱食剂研究进展
? (1)针对不动水产动物设计不同诱食剂并确定诱食剂活性成分含量。 针对同种水产动物的不同发育阶段探索其最适诱食剂含量。
? (2)研究水产动物对诱食剂产生效应的生化作用机理,并以此选用 不同诱食剂。
? (3)尝试使用复合诱食剂并确定各自组分的最适含量。 ? (4)筛选更加廉价且作用效果好的诱食剂新类型,进一步降低饲料
3.1.2 核苷酸及其衍生物
? 苗玉涛等(2004)在核苷酸对苏氏芒鲶诱食效果试验中, 分别对尿苷酸、腺苷酸和鸟苷酸的诱食效果进行研究,结 果表明,10- 4mol/ L的尿苷酸和10- 3mol/ L的鸟苷酸对 芒鲶均有显著的诱食作用,腺苷酸没有显著的诱食作用。
? Jun Kohbara等(2006)在使用7种核苷酸类物质检测金 枪鱼嗅觉神经反射时发现,5'-磷酸尿嘧啶核苷、5'-磷酸 次黄嘌呤核苷和5'-二磷酸腺苷的诱食性最高,最低作用浓 度为10-4~ 10- 5mol/ L,次黄嘌呤核苷的有效作用浓度为 10-2 mol/L。
水产动物诱食剂研究进展
专业:水产养殖 年级:2010 报告人:杨菲 2011.1.11Fra bibliotek主要内容:
1. ? 水产动物诱食剂的含义和作用
2. ? 水产动物诱食剂作用机理
3. ? 水产动物诱食剂的种类
4.
? 水产动物诱食剂的前景及展望
1. 水产动物诱食剂的含义和作用
诱食剂是根据水产动物最喜欢的动植物所含的化学成分,人工合 成或提取的物质。诱食剂往往有两种以上的化合物组成,这些化 合物对水产动物的摄食有协同作用,通过对水产动物的嗅觉、味 觉和视觉的等产生刺激,使其聚集到饲料周围,加快摄食,提高 采食量。同时诱食剂还具有促进水产动物对饲料的消化吸收,提 高饲料转化率,减轻水质污染和降低成本等重要作用。
诱食剂在水产养殖中的应用(2)
集美大学水产学院营养与病害教研室 郭松林 席 峰
!
诱食剂的特点 鱼虾诱食剂是以鱼虾的摄食生理为理论基础
动作时味觉起关键作用。诱食剂就是根据鱼类的 这一特点而研制的。鱼类的视觉能感受到颜色的 刺激及光的明暗, 嗅觉使鱼类有感觉气味的能力, 能接受和区别水体中较低浓度化学物质的刺激, 从而可寻觅和辨别食物; 鱼类的味蕾几乎遍布身 体的各个部位, 能感受化学物质的刺激。鱼类在 水中接近某种饵料物质时, 嗅觉和味觉均立即产 生效应并相互配合, 决定是否接近乃至最后摄取。 饲料中添加诱食剂可从颜色、 散发的气味及口味 等方面给鱼类以刺激, 促进鱼类摄食。 # 鱼虾诱食剂的种类及应用 鱼虾诱食剂能改善饲料适口性, 提高摄食量 及饲料利用率, 此外还能减轻水质污染, 从而降低 鱼类的发病率、 死亡率, 增加经济效益。 #$! 氨基酸及其混合物 氨基酸是良好的鱼类 诱食剂, 根据鱼类的食性, 肉食鱼类对碱性和中性 氨基酸敏感, 而草食鱼类对酸性氨基酸敏感。 #$!$! 单一氨基酸 氨基酸对不同鱼类的诱食 活性效果完全不同。 % & 丙氨酸是虹鳟、 大西洋 鲑电 生 理 反 应 的 有 效 刺 激 剂 ( ’()(*, 。 !+,- ) ( !+2- ) 认 为, ./()01 % & 蛋氨酸能刺激鳟鱼苗的 “食物搜索” 活性。 340/1 ( !+2+) 报道, 尽管 % & 胱 氨酸没有活性, 但 % & 蛋氨酸与牛磺酸中的硫原 子可能对 适 口 性 很 重 要。刘 德 芳 ( !++# ) 用浓度 &# &+ 结果 !5 6 !5 74* 8 % 的氨基酸对鱼类进行试验, 表明虹鳟饲料中添加蛋氨酸效果最好, 丙氨酸、 胱 氨酸、 甘氨酸也可促进摄食; 斑点叉尾鱼回饲料中添 加胱氨酸效果最好, 蛋氨酸、 丙氨酸也可增进食 欲; 鲤鱼饲料中添加精氨酸、 谷氨酸效果最好, 添 加蛋氨酸、 丙氨酸也有促进采食作用; 草鱼饲料中 添加胱氨酸效果显著, 添加精氨酸、 蛋氨酸、 丙氨
诱食剂在水产养殖中的应用
诱食剂在水产养殖中的应用
诱食剂在水产养殖中的应用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 促进摄食:诱食剂可以使养殖动物对饲料表现出更高的摄食欲望,从而增加其摄食量,提高饲料利用率。
这对于提高养殖动物的生长速度和肉质品质是非常重要的。
2. 改善饵料口感:有些饲料口感不佳或因为配方中添加了某些成分而产生异味,这样会降低养殖动物的食欲。
诱食剂可以通过改善饵料的口感和味道,增加其吸引力,从而增加养殖动物的食欲。
3. 提高饵料稳定性:在水产养殖过程中,饵料容易分解或溶解,导致养殖动物对饲料的摄食量减少。
诱食剂可以提高饵料的稳定性,延长其在水中的持久性,从而增加养殖动物对饲料的摄食欲望。
4. 防止养殖动物选择性摄食:有些养殖动物存在选择性摄食的行为,即只摄食具有高营养价值的饵料成分而忽略其他成分。
诱食剂可以通过增加其他成分的吸引力,促使养殖动物平衡地摄食各种饵料成分,提高其全面营养供给和生长水平。
总而言之,诱食剂在水产养殖中的应用可以提高养殖动物的食欲,增加摄食量,改善饲料口感,提高饵料稳定性,防止养殖动物选择性摄食,从而促进养殖动物的生长和健康发育。
水产养殖动物用诱食剂的种类与作用
水产养殖动物用诱食剂的种类与作用摘要:随着我国水产养殖行业的快速发展,饲料资源的短缺和环境的污染已经成为待解决的问题。
并且养殖方式正在向集约化养殖慢慢转变,从而使得配合饲料的需求量不断上涨,但配合饲料的适口性不及天然饵料。
而水产动物诱食剂能够改善饲料适口性、降低饵料系数、提高摄食量、促进消化吸收以及降低对养殖水体的污染等作用,因此在配合饲料中添加诱食剂已成为必然。
关键词:水产养殖动物;诱食剂;种类;作用一、诱食剂的定义水产动物饲料诱食剂是一种非营养性添加剂,它是根据水产动物最喜食的动植物所含的化学成分,人工合成或提取的物质,诱食剂往往由两种以上的化合物组成,这些化合物对水产动物的摄食有协同作用,通过对水产动物的嗅觉、味觉和视觉等产生刺激,使其聚集到饲料周围,加快摄食,提高采食量。
二、诱食剂的作用诱食剂是为了改善饲料适口性、增强动物食欲、提高动物摄食量及促进饲料消化吸收与利用,而添加于饲料中的一类特殊添加物,包括香味剂(风味剂、增香剂)、调味剂(呈味剂)和水产诱食剂。
饲料中添加诱食剂不但具有促进水产动物觅食、改善其对饲料的适口性、提高摄食速度、摄食量和促进动物生长的作用,同时具有促进水产动物对饲料的消化吸收,提高饲料的转化率并且减轻饲料对水质的污染和降低成本等诸多益处。
三、诱食剂的作用机理水产动物的摄食过程一般分为起始阶段(感受到水中饵料的刺激及存在)、寻找阶段(辨别饵料刺激发生的位置,并接近饵料,引起食欲,产生吞咽、咬食等动作)、摄食阶段(判断饵料适口性和可食性,以饵料的摄入为摄食完成标志)。
产生上述反应的生理基础是嗅觉、视觉和味觉等生理反应的综合作用。
视觉在水产动物仔、稚、幼期的摄食中起着重要作用,其功能是寻找、发现、辩认、选择饵料,以及摄食时调整方向和姿态。
不同水产动物对不同食物产生刺激的反应强弱不同。
味觉器官是水产动物在水环境中感受化学信息传递的重要器官之一,极其灵敏,水体中较小浓度的化学物质即可被感受到。
水产养殖动物用诱食剂的种类与作用
二、诱食剂的种类与应用
(一)氨基酸类及其混合物
根据化学结构的不同,氨基酸可分为L型(左旋)和D 型(右旋)两大类。L型氨基酸已被公认是引诱鱼类、甲壳 类和其它水生动物采食的最有效化合物之一。L型氨基酸及 其盐类具有一定的口感,其中L-组氨酸、L-精氨酸、L-苯 丙氨酸表现为苦味;L-丙氨酸、L-脯氨酸、L-苏氨酸表现 为甜味;L-天门冬氨酸和天门冬氨酸表现为酸味;L-谷氨 酸盐具有淡味;L-缬氨酸、L-亮氨酸和L-异亮氨酸等支链 氨基酸具有巧克力味;而蛋氨酸及其衍生物具有鲜肉味。 不同鱼类喜欢不同的风味,对风味具有定向性。
(四)诱食剂的作用
一是加快动物的摄食速度,提高采食量。添加诱食剂 能刺激水产动物的嗅觉、味觉和视觉等,使其聚集到饲料 周围,加快摄食,提高采食量。二是促进水产动物的消化 吸收,降低饲料系数。许多诱食剂可以起到促进消化酶的 分泌,增强鱼体消化吸收的功能,促进生长,提高饲料的 利用率。三是改善饲料适口性。Nakalima等的研究结果表 明,饲料中添加5mmol/L的DMPT(二甲基-β-丙酸噻亭) 可使真鲷和牙鲆的增重率分别比对照组提高2.5倍和1.3倍。 四是提高水产动物对植物性饲料的利用。最近的研究表 明,添加诱食剂可使水产动物更好地利用植物性蛋白质, 从而减少动物性蛋白质的使用量,缓解蛋白质饲料资源的 紧缺,提高养殖的社会和经济效益。
(二)甜菜碱
甜菜碱又称甘氨酸三甲胺内盐,是一种季铵型生物 碱。甜菜碱具有强化鱼类新陈代谢的功效,各国学者的 研究均证实甜菜碱对鲤、龙虾、罗氏沼虾、大西洋鲑、 虹鳟、鳗等许多水产动物具有良好的味觉刺激和诱食效 果。刘忠贤报道添加甜菜碱的组与未添加组相比,可节 约饲料约30%。胡寿乐等的试验表明,在鱼饲料中拌入 0.1%~0.3%的甜菜碱,对所有的鱼类及虾类等甲壳动物的 嗅觉和味觉都有强烈的刺激作用。日本学者的试验研究还 表明,甜菜碱的诱食作用还表现在能增强其它氨基酸对鱼 类的味觉感受,增强氨基酸的诱食效果。
诱食剂在水产养殖中的应用前景
通信作者: 石小涛 ( 1981 —) ,男,博士,主要从事水生动物生态学研究。
Business !
·247·
商界论坛
前沿探索
[ 4] 16 ( 1 ) : 8 - 11. Xue Min, Cui Yibo. Effect of several feeding stimulants on diet preference by juvenile gibel carp ( Carassius auratus gibelio) ,fed diets with or without partial replacement of fish meal by meat and bone meal [J] . Aquaculture, 2001 , 198 : 281 - 292. Zélia V,Peter C H,J rg D H,et al. The contribution of amino acids to the odour of a prey species in the senegalese sole ( solea senegalensis) [J] . Aquaculture,2007 ,265 : 336 - 342. 李星星, 冷向军, 李小勤. 不同诱食剂对异育银鲫、 奥 . 粮食科技与经济,2006 尼罗非鱼作用效果的研究 [J] ( 11 ) : 37 - 39. Nakajima K, Uchida A, Ishida Y. Effect of a feeding attractant,dimethyl - β - propiothetin on growth of marine fish [ J] . Nippon Suisan Gakkashi,1990 ,56 : 1151 - 1154. 张琳琳, 曾慧, 张佳明, 等. 中草药对鲈鱼诱食活性的 J] . 海洋水产研究,2008 ,29 ( 4 ) : 101 - 105. 研究 [ 李志红,张继平. 甜菜碱、 复合氨基酸对鲫鱼的诱食活 J] . 内陆水产,2001 ,4 ( 5 ) : 31 - 32. 性研究 [ 赵红霞,曹俊明,吴建开 等. 二甲 基 - β - 丙 酸 噻啶 对 . 淡 水 渔业. 2004 , 南美白对虾 摄 食 和 生长 的 影响 [J] 34 ( 6 ) : 6 - 8 J] . 天 李红军,田夏清. DMPT 在 水产 养殖上 的 应 用 [ 农营养. 2006 ( 1 ) : 17 - 18 倪静,李英文. 几种诱食剂对中华倒刺鲃的诱食活性的 J] . 天津水产,2008 ( 2 ) : 12 - 15. 影响 [ 吉红,李海梅,周继术,等 4 种植物粗提 物对 金 鱼诱食 J] . 水产科学,2008 ,27 ( 2 ) : 67 - 效果的初步研究 [ 70. 宫向红,林洪,张利民,等. 水产诱食剂 溴化 DMPT 对 . 渔业现代化,2008 ,35 慈鲷的诱食及促生长 作用 [J] ( 4 ) : 55 - 57. Carr W E S. Chemoreception in fishes [M] . Amsterdam: Elsevier Scientific Publishing Co,1982 : 259 - 273. 何贤形,严小军,周迎松,徐善良. 鱼类诱食剂的研究 J] . 宁波 大学学报 ( 理工版 ) ,2011 , ( 02 ) : 14 进展 [ - 19.
诱食剂在水产养殖中的应用
诱食剂在水产养殖中的应用近年来水产养殖业发展快速,由传统的自然放养转向高密度集约化饲养,水产饲料的需求量不断攀升,大量的集约化饲养几乎全靠人工饲料,然而,人工饲料与传统的天然饲料相比,其风味和适口性往往存在很大差异,而且不同的水产动物其喜好各不一样。
在不同水产动物饲料中添加不同诱食成分即诱食剂,用来提高饲料产品的诱食作用是当前水产饲料生产中面临的主要问题之一。
目前人们将诱食剂定义为具有使鱼趋向饲料四周的化学物质;而具有促进开头摄食、持续和吞入等一系列摄饵行为的化学物质叫做促摄饵物质。
对于鱼来说具有引诱和促进两种性质的活性物质较多,所以可统称为诱食剂。
1诱食剂作用的生理机制水产动物摄食过程分三个阶段:第一起始阶段,即发觉和意识到食物刺激和存在;第二查找阶段,即查找食物位点,并趋向食物,有时猛咬和吞咽;第三摄取阶段,即摄入食物并推断食物的适口性、可食性等。
水产动物这种摄食行为除受食物的物理刺激,如颗粒大小、外形、光泽、颜色和硬度等引起感应外,还会受到饲料中溶出物成分的化学刺激而引起感应,这些化学刺激物就是诱食剂。
动物对诱食剂的感应是通过动物的视觉和化学感受器(嗅觉和味觉)来实现的:视觉,水产动物其视觉能感受颜色的刺激,可依据光的明暗程度和颜色来区分物体;嗅觉,水产动物嗅觉能接受水体中低浓度化学物质的刺激,有感受气味的能力,能区分化学物质且极灵敏,其嗅囔内的褶皱能增加其与外界水环境的接触面积,以提高嗅觉的灵敏度,因此,鱼类利用嗅觉寻找及辨别食物的能力很强;味觉,能感受化学物质的刺激,通过味蕾而有感觉作用,鱼类味蕾遍布体内外,口、唇、头、尾、触须、鳃、鳍、舌、咽、食道,甚至体表上也有味蕾分布,味蕾依靠完善的结构辨别食物的甜、苦、咸或酸及蛆蚓、蚕蛹、牛奶、氨基酸和其他食物提取物的味道。
动物在水中接近某种饵料物质刺激时,视觉和化学感受器马上产生效应并相互协作,引起神经电位的变化和传导,从而引发特定的行为即打算是否接近乃至最终的取舍。
水产诱食剂研究报告
水产诱食剂研究报告水产诱食剂是一种能够吸引水产动物进食的化学物质。
在水产养殖中,使用诱食剂能够提高饲料利用率,促进水产动物的生长发育,提高养殖效益。
本研究旨在评估不同水产诱食剂对鱼类进食和生长的影响,并选取最佳诱食剂来优化水产养殖。
本实验选择了常见的三种水产诱食剂,分别为鱼粉、氨基酸和甘氨酸,以草鱼为研究对象进行试验。
首先,我们在实验室中设置了四组试验组,每组均有三个重复样品。
对照组只投喂基础饲料,其余三组分别添加了鱼粉、氨基酸和甘氨酸。
实验周期为30天,每天测量鱼类的进食量和体重。
同时,我们还测量了水质的pH值、溶解氧和温度等指标,以保证实验的可靠性。
结果显示,添加鱼粉和氨基酸的试验组,在进食量和体重方面表现出明显的优势。
与对照组相比,鱼粉试验组的平均进食量提高了15%,体重增长了10%以上。
而添加氨基酸的试验组也表现出了类似的效果,进食量和体重分别提高了12%和7%。
然而,添加甘氨酸的试验组在进食量和体重方面并没有明显的改善,与对照组相比几乎没有差别。
结论是,鱼粉和氨基酸是优质的水产诱食剂,可以显著提高鱼类的进食量和生长速度。
在实际应用中,可以根据具体条件选择合适的诱食剂进行投喂。
此外,我们还提倡在使用诱食剂的同时,严格控制饲料的用量,以避免鱼类发生过度进食现象,影响其健康状况。
同时,本研究也存在一些不足之处。
首先,我们只选择了一种鱼类进行实验,对于其他水产动物的适应性还需要进一步验证。
其次,实验周期为30天,而水产养殖通常需要较长的时间来评估效果,因此需要更长时间的观察。
另外,水质的变化也可能对实验结果产生一定的干扰,未来的研究可以进一步探究水质与诱食剂之间的关系。
综上所述,本研究对比了三种水产诱食剂的效果,发现鱼粉和氨基酸能够显著提高鱼类的进食量和生长速度。
在水产养殖中选择合适的诱食剂,能够提高养殖效益,减少饲料浪费,具有较大的应用潜力。
浅谈水产养殖中诱食剂的作用
浅谈水产养殖中诱食剂的作用诱食剂又称引诱剂、食欲增进剂,是一类以满足水产动物摄食生理为理论基础研制的,能将水产动物吸引到饲料周围并引起其食欲增加,促进饲料摄食过程完成的化学物质。
这种物质包括水产动物摄饵引诱物质和摄饵刺激物质。
在水产饲料中添加适量的诱食剂可改善饲料的适口性,增进水产动物的食欲。
提高饲料的消化吸收率,降低饲料系数,促进水产动物生长,并减轻水质的污染。
一、诱食剂的作用1.加快水产动物的摄食速度,减轻水质污染添加诱食剂能有效增进水产动物的食欲。
从而加快其摄食速度,降低饲料损耗,减轻养殖水体的污染。
比如,用添加了含硫有机物,如1mmol/L的DMPT 的饲料饲喂鲤鱼,可使鲤鱼的摄食频率提高30%~60%,鲤鱼的饱食时间较空白对照组缩短12~21min。
甜菜碱能提高幼鱼的适应性和成活率,使其摄食时间减少25%~50%。
用添加了贻贝粉的饲料饲喂对虾.饱胃时间可由对照组的60min以上降到20~30min。
2.改善饲料的适口性,提高摄食量在鳖饲料中分别添加2mg/L和4mg/L的苯二氮卓化合物,摄食量分别提高13.8%和16%,增重提高26.1%和30%,饲料系数下降9.8%和12%。
添加贻贝粉(ASL粉)作诱食剂。
能使异育银鲫的摄食量提高22.34%,增重提高33%。
3.促进水产动物对饲料的消化吸收,降低饲料系数许多诱食剂可以促进消化酶的分泌,增强鱼体的消化和吸收功能,促进生长,提高饲料的利用效率。
如用诱食促生长剂2号饲喂罗氏沼虾,提高了消化酶的活性,促进了生理性脱壳,使体长相对增长率提高11.67%,相对增重率提高33.5%,成活率提高10%,饲料系数降低22.69%。
4.提高水产动物对植物性饲料的利用,广辟饲料资源添加诱食剂可使水产动物更好地利用植物性蛋白质,从而减少动物性蛋白的使用量,缓解蛋白质饲料资源的紧缺,提高养殖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如在饲料中添加诱食剂可使鲤鱼饲料中动植物蛋白的比例由1:3增加到1:6而不影响鲤鱼的生长效果。
水产诱食剂的应用与研究
水产诱食剂的应用与研究水产诱食剂是指一类能够刺激水产动物食欲的添加剂,广泛应用于水产养殖、水产饲料和水产药品等领域。
本文将介绍水产诱食剂的历史、现状和发展趋势,并探讨其应用和研究现状。
水产诱食剂的定义和发展历程水产诱食剂是指一类能够刺激水产动物食欲的添加剂,通常分为天然诱食剂和合成诱食剂两类。
天然诱食剂主要包括从植物、动物和微生物中提取的成分,而合成诱食剂则是通过化学合成的方法制备的。
随着水产养殖业的快速发展,水产诱食剂的需求量不断增加,其发展历程也经历了多个阶段。
水产诱食剂的应用领域水产诱食剂在多个领域中均有应用,其中最主要的领域是水产饲料和水产药品。
在水产饲料领域中,诱食剂能够提高饲料的适口性,促进水产动物的食欲,从而提高其生长速度和抗病能力。
在水产药品领域中,诱食剂可以作为药物的载体,提高药物的生物利用率和疗效。
水产诱食剂还可以应用于水产养殖环境改善、水产品质量提高等多个领域。
水产诱食剂的研究现状目前,国内外对于水产诱食剂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对其化学成分、作用机理和市场现状等方面。
研究表明,水产诱食剂的主要作用机理是通过与水产动物体内的生理信号物质相互作用,激发其摄食欲望和消化酶的分泌。
同时,水产诱食剂的化学成分也是影响其作用效果的重要因素。
未来展望随着人们对食品安全和环保意识的不断提高,对于水产诱食剂的未来发展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未来水产诱食剂的发展将更加注重天然、安全和环保,同时还需要满足水产动物的生长需求和提高水产品的品质。
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人们对于水产诱食剂的作用机理和化学成分也将有更加深入的认识,从而为其未来的发展提供更多的思路和方向。
总结本文介绍了水产诱食剂的应用与研究现状,探讨了其未来的发展趋势。
结果表明,水产诱食剂在水产养殖和水产饲料等领域的应用具有重要意义,同时其未来的发展也将更加注重天然、安全和环保。
然而,目前对于水产诱食剂的作用机理和化学成分等方面的研究还不够深入,需要加强这一领域的研究力度,为水产诱食剂未来的发展提供更多的理论支持和实践指导。
水产动物高效诱食剂的应用
水产动物高效诱食剂的应用利用水产动物诱食促长剂是近年开发的一项水产高产高效养殖新技术。
水产动物喜食水中活饵,可是在集约化养殖中,主要依靠以植物原料为主的配合饲料。
这种饲料尽管营养齐全,但却失去了水中活饵的风味和诱惑力,致使水产动物觅食兴趣淡化,摄食量下降,饲料浪费大,成为水产动物快速增长的重要障碍因素。
为此,科学家开发出水产动物有效的诱食促长剂——甘氨酸三甲丙脂。
1.性质甘氨酸三甲丙脂又名三甲基甘氨酸,是一种存在于生物体中的天然生物碱化合物,性质稳定,能耐200℃以下高温,无毒无残留,易溶于水,掺入饲料中不影响其它维生素的效价。
2.功能中国农科院等多家科研单位研究证实,在水产动物饲料中添加该诱食剂有6大功能:①诱食增重效果突出。
能促使水产动物摄食量增加,生长明显加快,一般鱼类均可增产。
②节省饲料。
加入诱食剂后,水产动物摄食时间缩短,水底饲料食尽,可节省饲料成本。
③提高饲料营养水平。
据测试1公斤甘氨酸三甲丙脂相当于3.5公斤蛋氨酸的营养价值。
④是水产动物幼体理想的开食诱导剂,促使幼体早开食多摄食,显著提高幼体成活率。
⑤投药防病是水产动物养殖中的难题,加入诱食剂后可使水产动物顺利摄食药饵。
⑥是大水面养鱼较好的诱捕剂。
在水面设置能开闭的网箱,定时投喂拌有诱食剂的饲料,鱼经驯食后一次性捕获率达85%以上,是实现活鱼供市的先进方法。
3.投喂技术目前该产品在国内已登记注册,主要产品为甘氨酸三甲丙脂原料,含有效成分97%,其使用要点:①适应范围,凡是采用人工饲料养殖的水产动物,在其饲料中添加该诱食剂均有明显诱食增重效果,除广泛用于各类淡水鱼养殖外,对那些在自然界以活食为生的水产动物效果更突出,如鳖、鳎、鳗、鳝、虾、蟹和蛙,鱼类中的鳜鱼,乌鳢、七星鱼、虹鳟以及娃娃鱼等;②使用浓度,原粉用于养鱼,添加量为0.2%~0.3%。
诱捕野生鱼要适当提高浓度;用于养鳖,最经济有效浓度为1%;③使用方法。
将诱食剂按比例均匀拌入饲料中即可投喂。
诱食剂及其在水产养殖中的应用研究进展
健康养殖一~-f·诱食剂进摄篙,溉翥凳量裟篙黧嬲裂黧搿主霎及兰l蛳髓鳞蛛碰貅麟触徽耙袱剂榔麟触肿雌胂酊其一愀剂的定义.诱食剂(FeedingPromotingAgent)又称引诱剂、食欲增进剂。
是一类为了改√斗善饲料适口性,增强动物食欲,提高动物采食量,促进饲料消化吸收与利用,而。
一吕添加于饲料中的特殊添加物。
诱食剂种类很多,主要包括香味剂(风味剂、增香水差型奎雾篓梨嚣霪鞘等蒹雾蒜嚣骼黼粮酬湖蝴性14啦荨水茬2004.,尊随着水产养殖业的发展,诱食剂的应用日趋广泛,其研究方法也在不断地荽深入和完善。
目前,诱食剂的研究方法主要有对比试验、电生理学方法和数学分院析法。
戋1.对比试验芎试验中以某一标准饲料为基础日粮,同时选定若干鱼虾类等水产动物喜食一的天然饵料,采用物理、化学的(如有机溶剂抽提,制成浆液,离子交换树脂等)方法将其分离成若干部分,并将这些物质以单一的或复合的形式,按一定比例与基础日粮混合,然后分别进行饲养对比试验。
诱食剂的诱食效果常用鱼类的摄食行为(如啄咬食物的频率、对食物的趋向性,摄食时间的长短等)或摄食数量(率)、集鱼数等指标评价。
2.电生理学方法该方法的基本原理是当水产动物接触到某些化学物质后,其味觉、嗅觉器官或细胞的兴奋性会产生变化,并引起感受器电位的变化,并通过一定的仪器可记录观察其电位变化,从而判断某物质是否为某种动物的诱食剂。
3.数学分析采用数理统计方法对动物喜食的各种天然饵料进行喜食性(食物在胃肠中的出现率、食物的选择指数等)差异分析,同时分析具有代表性的天然饵料一般化学成分,从而判断诱食物质有效成分。
中的应用研究进展诱食剂及其在水产养殖中的应用研究进展作者:吕进宏, 马立保作者单位:华中农业大学动物科技学院,430070刊名:北京水产英文刊名:JOURNAL OF BEIJING FISHERIES年,卷(期):2004(1)被引用次数:4次引证文献(4条)1.袁晶三种饲料添加剂饲喂鲫鱼试验[期刊论文]-黑龙江水产 2010(2)2.李敏.杨虹.尹海富九种诱食物质对黄金鲫的诱食效果研究[期刊论文]-淡水渔业 2009(1)3.咸玉兰.赵国林.王世恒.尹海富复合氨基酸、小肽及中草药饲喂鲫试验[期刊论文]-渔业经济研究 2007(3)4.郭永军.邢克智.陈成勋.杨羽兴.朱国霞几种中草药对鲤鱼诱食效果的研究[期刊论文]-天津农学院学报 2005(3)本文链接:/Periodical_bjsc200401006.aspx。
水产高效养殖离不开诱食剂
水产高效养殖离不开诱食剂
熊谱成
【期刊名称】《湖南饲料》
【年(卷),期】1998(000)002
【摘要】水产动物诱食剂是近年国内外开发的一项人工养殖高产高效新技术。
水产动物喜食水中活饵,可是在集约化养殖中主要依靠以植物性饲料为主的人工配合饲料。
这种饲料尽管营养齐全,但却失去了水中活饵的风味和诱惑力,是一种乏味饵料,用来养殖水产动物,出现两大弊端:一是水产动物觅食兴趣淡化,摄食量下降,经常处于半饱半饥状态。
【总页数】1页(P8)
【作者】熊谱成
【作者单位】无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S963.735
【相关文献】
1.水产动物的摄食化学感受器及水产诱食剂的开发应用 [J], 曾端;杨春贵
2.水产动物诱食剂的研究进展 [J], 石勇;胡毅
3.水产养殖动物用诱食剂的种类与作用 [J], 王玉堂
4.三种水产诱食剂的营养价值研究与安全性评价 [J], 曹小华;黄中业;陈宇飞;谢明胜;郑国强
5.三种水产诱食剂的营养价值研究与安全性评价 [J], 曹小华;黄中业;陈宇飞;谢明胜;郑国强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简析诱食剂在渔业生产中的重要性近年来水产养殖业发展迅速,由传统的自然放养转向高密度集约化饲养,水产饲料的需求量不断攀升,大量的集约化饲养几乎全靠人工饲料。
然而,人工饲料与传统的天然饲料相比,其风味和适口性往往存在很大差异,而且不同的水产动物其喜好各不一样。
在不同水产动物饲料中添加不同诱食成分即诱食剂,用来提高饲料产品的诱食作用是当前水产饲料生产中面临的主要问题之一。
目前人们将诱食剂定义为具有使鱼趋向饲料周围的化学物质;而具有促进开始摄食、持续和吞入等一系列摄饵行为的化学物质叫做促摄饵物质。
对于鱼类来说具有引诱和促进两种性质的活性物质较多,所以可统称为诱食剂。
1.诱食剂作用的生理机制水产动物摄食过程分3个阶段:①起始阶段,即发觉和意识到食物刺激和存在;②寻找阶段,即寻找食物位点,并趋向食物,有时猛咬和吞咽;③摄取阶段,即摄入食物并判断食物的适口性、可食性等。
水产动物这种摄食行为除受食物的物理刺激如颗粒大小、形状、光泽、颜色和硬度等引起感应外,还会受到饲料中溶出物成分的化学刺激而引起感应,这些化学刺激物就是诱食剂。
动物对诱食剂的感应是通过动物的视觉和化学感受器(嗅觉和味觉)来实现的,水产动物的视觉能感受颜色的刺激,可根据光的明暗程度和颜色来区别物体;水产动物的嗅觉能接受水体中低浓度化学物质的刺激,有感受气味的能力,能区别化学物质且极灵敏,其嗅囊内的褶皱能增加其与外界水环境的接触面积,以提高嗅觉的灵敏度,因此,鱼类利用嗅觉寻觅及辨别食物的能力很强;味觉能感受化学物质的刺激,通过味蕾而有感觉作用,鱼类味蕾遍布体内外,口、唇、头、尾、触须、鳃、鳍、舌、咽、食道,甚至体表上也有味蕾分布,味蕾依靠完善的结构辨别食物的甜、苦、咸或酸及蚯蚓、蚕蛹、牛奶、氨基酸和其它食物提取物的味道。
动物在水中接近某种饵料物质刺激时,视觉和化学感受器立即产生效应并相互配合,引起神经电位的变化和传导,从而引发特定的行为即决定是否接近乃至最后的取舍。
研究表明,各种鱼类所喜爱的气味有所不同,肉食性鱼类喜食腥味大的动物性饵料;鳗喜欢腐败肉类的气味;而淡水鱼中的鲤、鲫、鲢等喜食具有芳香气味的植物性饵料。
2.诱食剂的种类及诱食效果2.1氨基酸及其混合物氨基酸对鱼类的嗅觉和味觉都具有极强刺激作用。
L-氨基酸是一组有效的可利用以引诱鱼、硬壳水生动物、昆虫和其它水产动物进食的化合物,其中L-组氨酸、L-精氨酸和L-苯丙氨酸为苦味;L-丙氨酸、L-脯氨酸和L-苏氨酸为甜味;L-天门冬氨酸和天门冬氨酸胺为酸味;L-谷氨酸盐具有淡味;L-缬氨酸、L-亮氨酸和L-异亮氨酸等支链氨基酸具有巧克力味;某些蛋氨酸衍生物具有肉味;其它还包括甘氨酸、色氨酸、赖氨酸、酪氨酸、鸟氨酸和由氨基酸合成的谷光甘肽(GSH)。
PH.Saglio等报道,酸性氨基酸对幼鲤摄食行为没有显著影响,基础氨基酸和极性不带电氨基酸也不是有效的诱食剂,而非极性氨基酸组对鱼摄食行为有显著影响。
作者共测定了30种氨基酸组合,结果表明,丙氨酸、缬氨酸和甘氨酸是对类吸引和探索行为都有显著影响的最小组合。
池田至等证明色氨酸对竹荚鱼有摄饵刺激活性,其最大活性的必要浓度为5 mmol/100g,而10种色氨酸有关化合物全无活性。
Sutterlin研究表明,L-脯氨酸对大西洋鲑的味、嗅觉有很好的反应,浓度低至5μM也能刺激虹鳟、河鳟捕食活性,但Adron和Mackie将其添加到以酪蛋白为基础的虹鳟鱼日粮中效果很差。
L-丙氨酸是虹鳟、大西洋鲑电生理反应的有效刺激剂,它对河鳟短期作用强度与L-脯氨酸相当,但对大西洋鲑成鱼作用远不及对鱼种、鱼苗有效,鱼苗、鱼种对50nmol/L的L-丙氨酸反应好。
L-蛋氨酸能刺激鳟鱼苗的食物搜索活性,L-蛋氨酸与牛磺酸中的硫原子可能对适口性很重要。
L-亮氨酸含量丰富的棉籽颗粒浸泡为0.1mol/L也使虹鳟摄食保留最长时间。
Harada K报道,组氨酸、精氨酸、赖氨酸、鸟氨酸等碱性氨基酸对泥鳅均具有引诱活性,尤其是组氨酸和赖氨酸可明显引起泥鳅的摄饵行为。
所有测试的酸性氨基酸均为泥鳅的避忌物,L-赖氨酸和L-丙氨酸是泥鳅的引诱物质,而L-谷氨酸、L-磺基丙氨酸、N-丁酸、DL-苹果酸则是其避忌物。
谷胱甘肽(GSH)即L-半胱氨酸、L-谷氨酸和甘氨酸的三缩氨酸是氨基酸混合物的代表,Rumsey认为是对初次喂养的鲑鱼和鳟鱼有效的刺激物,用含有0.5%~1.0%的谷酰酪蛋白明胶喂112d,可获得最佳日增重和饲料转化率,其它缩氨酸也可能是有效的诱食剂。
研究所得的结果普遍认为L-氨基酸是水产动物有效的诱食剂,D-氨基酸诱食作用较弱;同一诱食剂对不同动物或同一动物不同生长阶段的作用效果存在差异,甚至完全不同。
氨基酸混合物比单个氨基酸更有效。
2.2含硫有机物(DMPT)DMPT即二甲基-β-丙酸噻亭,是一种有效的水产动物诱食剂。
中岛谦二测定了鲫、鲤、源五郎鲫对一系列含硫化合物的摄食反应,结果表明DMPT是最有效的诱食剂,可提高咬饵频率,作者推测鱼类在其味觉和嗅觉器官内可能具有特殊的DMPT感受器。
作者还研究了添加DMPT对海水鱼生长的影响,结果,鱼师在1mmol/L时咬饵频率达到平稳区,为对照组的2~3倍;真鲷的咬饵频率在5mmol/L达到最大,为对照组的3倍。
在饵料中添加DMPT对真鲷、鱼师、牙鲆具有不同程度的增重作用,可大大提高饵料效率,DMPT还能提高金鱼和虹鳟的抗高温和缺氧能力,增强鱼类对水环境变化的忍耐力。
通过试验证明DMPT具有一种海洋气味,在藻类和较高等的植物中形成,中岛谦二认为DMPT是鱼类一种新的维生素或激素。
2.3核酸类物质Ikedad研究氨基酸、核苷酸和其它组对竹荚鱼摄食活动的影响,证明核苷酸中以肌苷酸最有效,但它的活性受肌苷、腺苷二磷酸和肌酸的影响。
Fukuda K做了对幼鱼师鱼摄食活动影响的排除试验,证明核苷酸单独存在时几乎不起作用,但可加强氨基酸的刺激效果。
在东方鱼屯中,核苷酸尽管对其味觉有刺激,但对其摄食行动却没刺激;真鲷中,肌苷酸、腺苷二磷酸、腺苷磷酸对其味觉没有刺激,但能刺激摄食行动;大菱鲆中,肌苷酸、肌苷二磷酸等分别有效。
池田至的试验表明:肌苷酸、鸟苷酸、尿苷酸、尿苷二磷酸、尿苷三磷酸对竹荚鱼有摄食刺激活性,并指出嘌呤核苷酸活性中6-羟基或2-氨基-6-羟基嘌呤核苷-5-磷酸的结构很重要,肌苷酸最大活性的必要浓度为0.8mmol/100 g[1]。
2.4甜菜碱甜菜碱是甜菜加工副产品中提取的甘氨酸三甲基内脂。
研究表明,甜菜碱是动物味觉的刺激物之一,0.0001mol/L的甜菜碱就能引起鱼类的味觉反应。
Carr认为甜菜碱中的甘氨酸型、β-丙氨酸型和甲酯型对鱼虾的诱食作用最强,甜菜碱可提高饲料的适口性,使动物摄食量增加,大大缩短其摄食时间。
鲤鱼饲料中添加0.3%~1.0%甜菜碱,即有显著的诱食和促生长效果。
日本用1.2%~2.5%甜菜碱作诱食剂添加在饲料中,发现对所有养殖鱼类的味觉器官都有强烈的刺激,可吸引鱼类吞食,避免饲料沉入池底造成浪费。
甜菜碱对罗氏沼虾的嗅觉和味觉具有较好的诱惑力,一般罗氏沼虾摄食时间为1~1.5h,用甜菜碱后45min 基本摄完。
此外,甜菜碱的诱食作用还表现在与一些氨基酸具有协同增效作用,不仅使鱼的味觉有感受,还能增强鱼对氨基酸的味觉感受,从而增强氨基酸的诱食效果。
2.5 动植物及其提取物用蚯蚓作为诱食物可提高对虾的摄食量、采食频率和增重,且随饲料中添加蚯蚓的量增加,黄鳝对摄食的喜好程度也逐渐增加,推测蚯蚓浆液的诱食作用可能与赖氨酸、组氨酸和甘氨酸有关,因为蚯蚓中的氨基酸含量很高。
此外,卤虫是仔稚鱼最喜欢吃的食物,具有很好的诱食性。
将一些动植物的某些成分采用化学方法提取后分别进行研究,结果发现鱼类喜食的动植物体内的提取物中的某些成分可改善饵料的适口性,目前已证实枝角类、摇蚊幼虫、蛤子、牡蛎、鱿鱼、竹荚鱼、玉筋鱼、太平洋磷虾、桃江对虾、梭子蟹、丁香、田螺、蚕蛹、蚯蚓等动植物及其提取物,均有良好的诱食作用,主要是它们含有大量的氨基酸和核苷酸。
HaradaK研究了23种植物鲜水草的提取液对盘鲍、泥鳅和五带鱼师的引诱活性,发现药草香、黄柏、绣球花叶对上述3种动物都显示出引诱性,但砂仁、巴西可可和健质亚那分别对盘鲍、泥鳅和五带鱼师显示出极强的引诱活性。
大蒜含有独特的大蒜素,其具有辛辣味,鲫鱼饲料中添加0.5%-3%的大蒜素粉,其强烈的气味促进鱼的摄食活动,用碘化改性大蒜素100mg/kg饲喂鲤鱼,成活率、增重率和饲料效率分别比对照组提高了1.4%、18.4%和10.3%。
2.6中草药有些中草药有较强的诱食作用和促进鱼类生长及增强抗病力的功效,研究人员根据我国民间常用阿魏作钓鱼诱饵,用化学成分与其相似的辟汗草作诱饵捕抓黄鳝,效果明显。
我国中草药及其副产品资源丰富,关于这方面还有待进一步研究开发。
3.诱食剂在渔业生产中的作用3.1促进水产动物的开食和摄食在酪蛋白-明胶日粮中添加0.5%-1%的GSH对鲑、鳟的开食起到促进作用。
大量试验表明,水产饲料中添加诱食剂对动物采食有极强的促进作用,5μmol/L的L-脯氨酸对鲑、虹鳟的味觉有很好的刺激作用;50nmol/L的L-丙氨酸是鲤鱼和金鱼有效摄食刺激源;1.5μmol/L的甘氨酸、牛磺酸、丙氨酸等可使对虾的日摄食量提高0•3%~1.2%;另外,饵料中添加诱食剂有助于改善动物在疾病或应激条件下的摄食状况,增强动物的免疫力和减轻病情。
3.2增强水产动物的消化能力鳗鱼饲料中添加诱食剂,其胃蛋白消化酶的活性可提高2倍,血液中游离氨基酸和血糖降低,说明诱食剂不仅刺激了鳗鱼的摄食行动,且增加了消化和吸收功能。
3.3改进饲料品味现在水产饲料中往往加入大量的矿物和药物成分,饲料的适口性大大降低,很多诱食剂具有水产动物喜爱的味道,可以中和或掩盖饲料中不良气味作用,从另一方面增加饲料的适口性,提高采食量。
3.4有利于低廉饲料资源利用伊奈和夫等报道,用50%以上鱼类不喜欢的大豆蛋白粉和蓝豆粉混合后替代动物蛋白,并与长鳍金枪鱼和乌贼的内脏自身消化物以3∶4混合,饲养真鲷的效果与用天然饵料大体相同。
诱食剂可使水产动物更好的利用不喜食的植物性蛋白等,这可以充分利用现有资源,缓解动物性蛋白饲料资源紧缺的状况,并可降低饲料成本。
3.5减少饲料浪费和保持良好环境在水产养殖中,很多饲料投放后未被动物采食就沉入水底难于被完全摄食,不但引起极大浪费,还污染了水质,诱食剂的使用可大大缩短采食时间,在减少饲料营养物质损失及饲料消费和提高饲料效率同时,避免未摄食饲料的腐烂变质而引起水质下降,对水产动物的健康大为有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