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田水利建设的现状分析及其改革与发展措施探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农田水利建设的现状分析及其改革与发展措施探讨

摘要:“三农问题”已成为我国的突出问题,农田水利工程建设是农业生产、生活密切相关的,但我国目前的农田水利建设与管理中的各种问题,严重影响了正常的生产和生活的人。加强农田水利建设、农业综合开发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要措施。根据落实“五大发展理念”和十三五规划纲要的要求,必须采取积极有效的措施,加快农田水利建设的改革与发展。

关键词:农田水利建设;现状与问题;改革与发展;对策

一、我国农田水利建设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1.我国农田水利现状。我国水资源总量的不足以及空间分布的不均匀造成了我国是一个干旱缺水的国家。区域性、季节性缺水非常严重且人口的不断增长进一步加大了我国

水土资源开发的压力。在我国,北方耕地多但水少,南方耕地少但水多;大部分地区的降水年内与年际分配不均匀。在这种情况下,为了提高农业的生产能力,就必须建设相应的水利设施来进行调节。

2.农田水利建设存在的问题

(1)基础设施陈旧,不能满足现代需求。农田水利设

施的基本任务是防旱、排涝及储水,为农田认为地调节适合农业生产的生态条件,以令农业更好地发展。我国农田水利中大型的灌溉、排涝、储水等基础设施许多建设于上世纪60年代至70年代,经历30-40年的运营后,这些水利设施在不同程度上都存在着各种各样的问题。改革开放后,国家对于农田水利设施的建设工作十分看重,出现了最早的一批水利设施。但是,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原有的那些设施已经不能满足现代人们的需求。农田水利基础建设滞后,灌溉设施标准低、配套差、老化失修、功能退化。

(2)地方财力缺乏。随着财政体制的不断改革,我国地方财力虽得到缓解,但是仍然不能满足不断膨胀的财政支出。尽管这些年中央政府对各地政府给予较大的资金支持,但是这些资金都具有专项用途,因此,各地政府可灵活使用的资金仍有限。加之,地方政府还需偿还过去的债务,使可投资到农田水利建设的资金较少。

(3)缺乏有效地管理体制。目前计划经济体制下的管理体制还在农村农田水利管理上应用,导致水利设施产权不明,管理制度缺乏,管理和维护水利工程经费不足,没有合理的供水价格形成机制。另外,我国针对农田水利建设的相关法律法规较为缺乏,政府、社会、农民三者实践的责、利、权不够明确等。这些问题的存在使农田水利建设维护工作无法正常进行,导致农田水利效益明显降低,直接影响农业发

展和农民收入。

(4)管理制度存在着许多缺陷。我国目前农田水利的

工程管理,存在着产权不明确,维护管理责任没有落实,运行不好的问题。一些地方政府在工作时过多注重发展经济而忽视农田水利的资金投入。尤其是农业生产经营体制变化后,农村小型水利建设所受的重视和投入力度更加逐步弱化。农村税费改革后,投入进一步减少,农村小型水利建设走入了低迷状态。

(5)用于水利设施建设的资金使用不合理,资金使用

效率低。我国农田的水利设施建设的资金一般都是由国家政府来出,按照正常国家规定来说,每年都会有一大笔钱用来建设农田水利工程,但是,实际情况却并不是这样,很多用来建设水利的资金都被用在了别处,使用极为不合理。

(6)监管机制落实不到位。财政项目的绩效评价虽已

在我国开始使用,但是目前还处于初级阶段,还不能灵活运用到较大项目中,如农田水利建设项目。由于缺乏绩效评价机制,那么就无法更好地约束农田水利建设相关工作人员,导致“关系项目”普遍存在,同时也使一些事故责任人逃脱法律责任。另外,农田水利建设的监督机制没有落实到位,导致用于农田水利建设的专项资金没有发挥其最大作用。

二、我国农田水利建设的改革与发展的思考

1.国家提高对农田水利建设的重视度。随着我国人口的

不断增长,人均土地面积也在不断减少,农业生产已经不是农村居民的主要谋生手段,这就使得我国的农田水利建设技术止步不前。对此,相关部门可以调配一些专业人员投身于该领域,设立相应的基金组织,对工作人员实行奖励制度,并大力支持他们的研究项目,加大对农村建设的投入,从根本上提高人们的生活水平。要求水利管理站的工作人员能够正确认识自己的工作,加强对区域性水流的管理,避免该区域的农田水利建设方面出现漏洞。

2.健全完善水利政策法规。建立完善的法律制度,通过

法律手段和保证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认真贯彻落实《水法》、《防洪法》、《水土保持法》、《水污染防治法》和其他法律的基础上,加强政策配套建设,形成了较为完善的政策法规体系,使水利建设管理制度化,规范化,法制化。增加的水行政执法,严厉查处和打击水法律案件,调节水的活动,以保护水。根据水利费全额征收。提高农田水利建设分级负担,分类管理,产量效益补偿政策、权力、责任明确分工分类指导。以水资源管理为重点,提高水资源的利用效率。注意加强质量管理,建立激励政策,进行评价,通过以奖代补,先干起来的政策,调动各级干水的热情。相关部门应该加大监管力度,对于那些有损于该项建设的人,执行相应的处罚措施,使农田水利建设工作能够步入到法制化的轨道。

3.政府加大农田水利资金投入,调动农民的积极性。“三

农问题”已成为我国的突出问题,工业反哺农业已经成为我国的一大趋势,要想提升农田的水利设施的建设,首要条件就是拥有大量的资金,因而各级政府要加大在农业水利建设上的财政投入,从而吸引农民的注意力,让大家积极主动的参加进来,建立良好的激励机制,并制定相应的法规、政策,通过诱导等方式吸引农民、企业及社团参与进来,一同建设农田水利。同时,要认真贯彻落实“谁投资、谁建设、谁管理、谁受益”的原则。同时还要积极鼓励、吸引社会资金来进行农田水利建设,加强主体多元化,促进农田水利建设健康、快速地发展。

4.提高水利设施管理人员的素质。每一项工作都要有专业的人才进行管理,水利设施建设工作也是如此,也需要一些懂得水利方面的专业人士对水利建设工作给出相应的意见,并从专业的角度去发现问题。因此,要想提高管理质量,必须注重提高人才的综合素质,搞好人才的基础教育,加强人才的培训,适应岗位的需求,不断提高农民的综合素质,利用先进的管理技术,明确分工,尽早造就农田水利水土保持、水资源管理、地质及地下水、水行政执法,财务管理等各方面的行家里手,并能统揽全局,承担起相应的工作。只有这样的人才才能够胜任管理工作。

5.完善管理体制。拥有了管理人才还不能完全做好农田水利建设的相关工作,还要根据实际的情况制定相应的管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