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最新化学《物质构成的奥秘》易错剖析
物质构成的奥秘易错题
中考化学易错题--物质构成的奥秘一、选择题:1、极少数青少年有吸烟的恶习,香烟的主要成份很复杂,经燃烧产生的烟气中含有许多强致癌物质和有害物质,其中对人体危害最大的是尼古丁(化学式为C10H14N2)、焦油、一氧化碳等,下列说法没有错误的是()A.吸烟严重危害人的身心健康 B.尼古丁由碳、氢、氮3个元素组成 C.尼古丁分子中共有26个原子 D.尼古丁中C:H:N相对质量比=10:14:22、下图形象地表示某反应前后反应物与生成物分子及其数目的变化,其中“”、“”、“”,分别表示A、B、C三种不同的分子。
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中A、B、C前的化学计量数之比为:A、4:1:3B、3:1:2C、4:1:2D、3:1:3【解析】比较反应前后两幅示意图可知,参加反应的A分子数为3(1个A分子未参加反应),参加反应的Y分子数为1,生成C的分子数为2。
化学方程式为3A+B=2C。
答案:B。
【易错题点睛】由图所提供的信息可知:反应前A分子的个数是4个,B分子的个数是1个;反应后A分子剩余1个并生成2个C分子。
所以实际反应的A分子是3个,因此该反应为3A + 2B = 2C,即化学方程式中A、B、C前的化学计量数之比为3:1:2。
没反应的分子不能计算在内,可以将反应前后相同的分子划掉。
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具有相同质子数的微粒属于同一种元素B.相同元素的原子原子核一定相同C.一种元素变成另一种元素,一定变化的质子D.化学变化的过程中元素的种类一定变化【解析】具有相同质子数的同一类原子属于同一种元素,比如水分子和氖原子质子数都为10,不能说这样的微粒属于同一种元素,所以A错;同种元素的原子质子数相同但中子数可以不同所以原子核不一定相同,比如氕、氘、氚,故B 错。
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化学变化前后元素的种类不变,故D错。
【易错题点睛】选项A是学生最易混淆的概念,同种元素的质子数相同,但质子数相同的微粒不一定是同种元素;同种元素的原子质子数相同但中子数可以不同所以原子核不一定相同;化学变化前后元素的种类不变;所以只有选项C 正确。
《物质构成的奥秘》重难点知识汇总(专题复习三)
专题复习三:《物质构成的奥秘》重难点知识点复习考点1:化学物质的多样性(一)纯净物和混合物1.定义:①纯净物:由一种物质组成,叫做纯净物。
例如:臭氧、干冰、硫酸铜、冰水混合物等,都能用固定化学符号表示。
②混合物:由多种物质组成,叫做混合物。
例如:纯净空气、矿石、合金、溶液等,都没有固定的化学符号.2.区别:①(宏观)物质种类和数量不同;例如:冰、水和水蒸气混合是同种物质,属于纯净物,水和过氧化氢是不同种物质,属于混合物;②(微观)分子种类和数量不同:纯净物只含有同种分子,混合物含有不同种分子;③有无化学式:纯净物有唯一化学式,混合物不能用一个化学式表示。
(二)单质和化合物:1.定义:单质是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
如:铁、氮气、石墨、稀有气体等;化合物是由不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
如:水、二氧化碳、氯酸钾等;2.区别:①(宏观)元素种类不同;②(微观)分子中原子的种类不同:单质由一种原子构成或一种原子构成一种分子构成,化合物由不用种原子构成一种分子构成。
(三)酸、碱、盐、氧化物1.酸:在水溶液中能电离出氢离子和酸根离子,如:盐酸、硫酸、硝酸等。
2.碱:在水溶液中能电离出金属离子和氢氧根离子,如:氢氧化钠、氢氧化钙、氨水等。
3.盐;在水溶液中能电离出金属离子(NH4+)和酸根离子,如:氯化钠、硫酸铵等。
4.氧化物;由一种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化合物,如:水、二氧化硫、氧化钙、氧化汞等。
注意:氧化物中一定含有氧元素,含有氧元素的化合物不一定是氧化物。
5.有机物:含碳元素的化合物叫做有机化合物,简称“有机物”。
如:CO、CO2、Na2CO3、H2CO3碳酸盐等属于“无机物”。
根据相对分子质量大小分为有机小分子化合物(简称“有机小分子”,如:乙醇、葡萄糖等)和有机大分子化合物(简称“有机大分子”,如:淀粉、蛋白质等)。
考点2:分子、原子和离子(一)构成物质的微粒——分子、原子、离子1.分子:①概念: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
第3章物质构成的奥秘易错专训课件-九年级化学沪教版上册
12. 如图中“○”和“ ”分别表示两种质子数不同的原子, 其中能表示由两种化合物组成的混合物的图是( )
【易错提醒】解答此类题目一定要认真审题,按题目的要 求进行判断,该题目包含两个条件:一是混合物,二是该 混合物由两种化合物组成。两个条件缺一不可。
【点拨】该题要我们判断的是“由两种化合物组成的混合 物”,A是由两种单质组成的混合物;B是由两种化合物组 成的混合物;C是由1种化合物组成的纯净物;D是由1种 单质和1种化合物组成的混合物。故B符合题意。 【答案】B
沪教版·化学·九年级上册
第3章 物质构成的奥秘
易错专训
1.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水结冰后分子停止运动 B. 氯化钠晶体由氯化钠离子构成 C. 原子是最小的微观粒子 D. 相同的原子可以构成不同的分子
【易错提醒】1. 不管物质处于什么状态,构成物质的微粒 总是在不停地运动,只是运动速率不同而已(气体>液体 >固体)。2. 原子在化学变化中不可再分,是化学变化中 的最小微粒,但在其他变化中还可以再分。
C. 元素是质子数相同的一类原子的总称,铀238与铀214质 子数相同,属于同种元素,不符合题意;D. 相对原子质量 与原子的实际质量成正比,铀238的相对原子质量为238, 铀214的相对原子质量为214,故铀238原子的质量大于铀 214,不符合题意。故选A。 【答案】A
14. 下列化学用语书写正确的是( ) A. 2个氮原子:N2 B. 钙离子:Ca+2 C. 氯化铁:FeCl2 D. 氦气:He
5. [2021·泸州]同学们在实验室进行了如下实验:将无色酚 酞滴入无色KOH溶液中,观察到液滴周围立即变红,并 逐渐扩散。下列与实验有关的说法错误的是( ) A. 实验说明酚酞遇KOH溶液会变红 B. 实验中酚酞分子没有任何变化 C. 红色扩散说明分子在运动 D. 实验中发生了化学变化
人教版2023初中化学九年级化学上册第三单元物质构成的奥秘易错知识点总结
人教版2023初中化学九年级化学上册第三单元物质构成的奥秘易错知识点总结单选题1、下列事实能够说明“分子在不停地运动”的是A.公园里花香四溢B.春天里柳絮飞扬C.海面上浪花飞溅D.天空中乌云翻滚答案:A分析:物质是由分子组成的,组成物质的分子很小,直接用肉眼看不到。
A、公园里花香四溢是花香分子不断运动,说明分子在不停地运动,故A正确;B、春天里柳絮飞扬,不能说明分子在不停地运动,柳絮是宏观物体,故B不正确;C、海面上浪花飞溅,不能说明分子在不停地运动,浪花是宏观物体,故C不正确;D、天空中乌云翻滚,不能说明分子在不停地运动,乌云水蒸气形成,是宏观物体,故D不正确。
故选A。
2、拉瓦锡在研究空气成分时,将氧化汞(HgO)收集后加强热,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如下。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该反应的基本反应类型为分解反应B Δ2↑C.该反应中,分子的种类发生了变化D.分子和原子均可构成物质答案:BA、该反应符合“一变多”的特点,属于分解反应,不符合题意;B Δ2↑,化学方程式没有配平,符合题意;C、该反应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分子种类发生了变化,不符合题意;D、分子和原子均可构成物质,如汞由汞原子构成,氧气由氧分子构成,不符合题意。
故选B。
3、氮化镓是新一代半导体材料。
氮、镓的原子结构示意图和它们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信息如下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氮化镓的化学式为GaNB.镓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是31C.氮元素和镓元素位于同一周期D.1个N2分子中含有7个电子答案:AA、由氮、镓的原子结构示意图可知,氮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为5,在化学反应中,可得到3个电子,从而带上3个单位的负电荷;镓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为3,在化学反应中,容易失去3个电子,从而带上3个单位的正电荷,故氮化镓的化学式为GaN,选项A正确;B、在元素周期表中,元素名称下方的数字表示相对原子质量,故镓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是69.72,选项B不正确;C、由氮、镓的原子结构示意图可知,氮原子核外有2个电子层,位于第二周期,镓原子的核外有4个电子层,位于第四周期,选项C不正确;D、由氮原子的结构示意图可知,氮原子的核外有7个电子,故1个N2分子中含有14个电子,选项D不正确。
九年级化学上册第三单元物质构成的奥秘易错知识点总结(带答案)
九年级化学上册第三单元物质构成的奥秘易错知识点总结单选题1、1911年,英国科学家卢瑟福进行了著名的a粒子轰击金箔实验(如图),根据这个实验获得的正确结论是A.金原子核带正电荷B.金原子是实心球体,紧密排列C.金原子中有带负电的电子D.金原子核的质量与a粒子质量相当答案:AA、a粒子带正电,一小部分a粒子改变了原来的方向,说明遇到了带正电的微粒才改变了方向,因此金原子核带正电,A正确;B、由a粒子轰击金箔实验,绝大多数a粒子未发生偏转,可得金原子并非是实心球体,紧密排列,B错误;C、该实验的三种现象根本不能说明核外电子所带电荷情况,C错误;D、有极少数的a粒子被反弹了回来,说明遇到了质量很大的东西,即原子核质量很大,D错误。
故选A。
2、下列关于物质组成与构成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原子中核外电子,特别是最外层电子,是决定原子构成物质的关键因素B.原子在分子中的配置(原子的种类、数量和排列方式)决定了分子的种类C.化学元素只有一百多种,却组成了所有的化学物质D.原子得失电子变成离子后,元素的种类发生了改变答案:DA、原子中核外电子,特别是最外层电子,决定原子化学性质,是决定原子构成物质的关键因素,说法正确。
B、原子在分子中的配置(原子的种类、数量和排列方式)决定了分子的种类,说法正确。
C、组成和结构不同,物质种类不同,化学元素只有一百多种,却组成了所有的化学物质,说法正确。
D、元素的种类是由原子核内质子数决定。
原子得失电子变成离子后,核内的质子数没有改变,元素的种类没有发生改变,说法错误,符合题意。
故填:D。
3、稀土有“工业的维生素”的美誉。
钇是一种重要的稀土元素,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A.钇属于金属元素B.钇的原子序数是39C.钇的相对原质量是88.91克D.钇原子的核外电子数为39答案:C分析:根据图中元素周期表可以获得的信息:左上角的数字表示原子序数;字母表示该元素的元素符号;中间的汉字表示元素名称;汉字下面的数字表示相对原子质量,进行分析判断即可。
九年级化学上册 第三单元《物质构成的奥秘》考点汇总(含解析)(新版)新人教版
学习资料九年级化学上册第三单元《物质构成的奥秘》考点汇总(含解析)(新版)新人教版班级:科目:物质构成的奥秘定义性质原子核(带正电) 质子(带正电)物原原子(不显电性)中子(不带电)质子核外电子(带负电)构结排布规律成构结构示意图含义的金属原子奥非金属原子秘离定义稀有气体原子子分类书写相对定义原子公式质量理解定义分布元素符号书写以及原则符号意义元素结构规律【知识梳理】一、分子1、分子定义:分子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
分子是由原子构成的.2、分子性质:分子质量和体积都很小;分子总是在不断运动;分子之间有间隔;同种分子性质相同,不同种分子性质不同。
3、物理变化:分子本身没有发生变化,分子的化学性质不变.化学变化:分子本身发生变化,生成了新的分子,不再保持原分子的化学性质。
典例1建立宏观和微观之间的联系对学习化学十分重要.下列宏观事实的微观解释错误的是( )A.品红在水中扩散﹣﹣分子在不断运动B.水蒸发由液态变成气态﹣﹣水分子发生改变C.NO与NO2化学性质不同﹣﹣构成物质的分子不同D.10mL H2O与10mL C2H5OH混合后体积小于20mL﹣﹣分子间有间隔【答案】B【解析】A、品红在水中扩散,是因为品红分子是在不断的运动的,运动到水分子中间去了,故选项解释正确。
B、水蒸发由液态变成气态,是因为水分子间的间隔发生了改变,故选项解释错误.C、NO与NO2化学性质不同,是因为它们分子的构成不同,不同种的分子化学性质不同,故选项解释正确.D、10mL H2O与10mL C2H5OH混合后体积小于20mL,是因为分子之间有间隔,一部分水分子和酒精分子会互相占据分子之间的间隔,故选项解释正确.故选:B。
典例2下列关于分子和原子的说法,错误的是( )A.分子和原子都可以构成物质B.由分子构成的物质,分子是保持其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C.在化学变化中,分子可以分成原子,原子又可以结合成新的分子D.分子和原子之间都有间隔,分子之间间隔较大,原子之间间隔较小【答案】D【解析】A、分子、原子和离子都是构成物质的微粒,故A正确;B、由分子构成的物质,分子是保持其化学性质的最小微粒,故B正确;C、在化学变化中,分子分成原子,原子再重新结合成新的分子,原子是在化学变化中不能再分的最小微粒,故正确.D、分子和原子之间都有间隔,分子之间的间隔不一定比原子间的间隔大,故D错误;故选D。
九年级化学第三单元 《物质构成的奥秘》易错考点、难点总结
九年级化学 第三单元《物质构成的奥秘》易错考点难点总结易错点一:若论述中出现“分子的大小(或体积)发生了改变”,则这种说法是错误的。
如:水变成冰是因为( )A .分子组成发生了变化B .分子的大小发生了变化C .分子间间隔发生了变化D .分子由运动状态变为静止状态B 答案“分子的大小发生了变化”是错误的,“CO 2变成干冰”是物质的状态发生改变,这主要是由于分子间的间隔发生了改变,所以C 是正确的答案。
易错点二:在描述物质的构成或组成时,注意“有数”对“有数”、“无数”对“无数” 原则;“有数”对“有数”、“无数”对“无数” 原则:是指一名话的前半部分有数字,则后半部分也要有数字;前半部分没有数字,后半部分也应该没有数字。
如以下的说法是正确的: 每个水分子(化学式为H 2O )由两个氢原子和一个氧原子构成;符合“有数”对“有数”原则但以下说法是错误的:水分子(化学式为H 2O )由两个氢原子和一个氧原子构成;不符合“有数”对“有数”原则后半部分有数字(“两个”、“一个”)前半部分有数字(“每个”即“1个”) 后半部分有数字(“两个”、“一个”)前半部分没有数字又如以下的说法是正确的:水分子(化学式为H2O)由氢原子和氧原子构成;符合“无数”对“无数”原则但以下说法是错误的:每个水分子(化学式为H2O)由氢原子和氧原子构成;不符合“无数”对“无数”原则练习:下列关于维生素C(化学式为C6H8O6)的说法错误的是()A.该物质不属于氧化物 B.该物质中碳、氢、氧的原子个数比为3:4:3C.该物质的相对分子质量为l76 D.维生素C分子由6个碳原子、8个氢原子和6个氧原子构成易错点三:利用简化的分子模型判断物质的类型1.下列是课本中列出的一些常见的分子模型:这些分子模型可以简化成如下图形:2.根据简化的分子模型判断物质的类型:若物质中只含有一种(同种分子),则该物质属于纯净物,如下图中属于纯净物的是_________,属于混合物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后半部分没有数字前半部分没有数字后半部分没有数字前半部分有数字练习:(人教版课本P52)下图表示两种气体发生的化学反应,其中相同的球代表同种原子。
最新初中化学物质构成的奥秘易错题精选1.docx
最新初中化学物质构成的奥秘易错题精选1一、物质构成的奥秘选择题1.如图 A 是钾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部分信息,图 B 是钾原子的结构示意图,下列判断不正确的是A.钾的相对原子质量是39.10B.钾原子在化学反应中容易失去电子C.钾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排在第四周期D.钾元素和钾离子的电子层数相同【答案】 D【解析】【分析】【详解】A、根据元素周期表一格提供的信息可知,钾的相对原子质量是39.10,正确;B、钾元素的原子最外层电子数是1,在化学反应中容易失去电子,正确;C、钾元素核外电子层数是4,在元素周期表中应该排在第四周期,正确;D、钾元素和钾离子的电子层数不相同,钾原子核外电子层数是4,钾离子核外电子层数是3,错误。
故选D。
2.芯片是内含集成电路的硅片,如图是硅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相关信息,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硅元素属于金属元素B.硅原子核内有14 个质子C.硅的相对原子质量为28.1g D.硅元素是地壳中含量最高的元素【答案】 B【解析】【详解】A、硅元素属于非金属元素, A 错误B、硅原子核内有14 个质子, B 正确;C、硅的相对原子质量为28.1, C 错误;D、硅元素是地壳中含量居第二位, D 错误;故选B。
3.如图所示的是氧原子的结构示意图和氧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信息。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x= 2B.氧原子在化学反应中容易失去电子C.氧属于非金属元素D.氧的相对原子质量是16.00【答案】 B【解析】A、由原子结构中质子数=电子数可知, 8=x+6, x=2,正确;B、由氧原子结构示意图可知,最外层电子数为6> 4,故氧原子在化学反应中容易得到电子,错误;C、由汉字氧带“气字头”,不带“金字旁”可知,氧属于非金属元素,正确;D、由元素周期表中一格的信息可知,最下方的数字表示相对原子质量,故氧的相对原子质量是16.00,正确。
故选B。
点睛:掌握元素周期表中的一个小格所提供的信息及质子数=电子数 =核电荷数 =原子序数是解题关键。
主题二 物质构成的奥秘-2022中考化学考前必背重难点知识手册
2022中考重难点知识手册专题二物质构成的奥秘知识点1:构成物质的基本微粒1.构成物质的微粒是不断运动的;且温度越高,微粒运动越快。
2.微粒之间有一定的空隙,不同物质微粒间的空隙大小不同,且温度越高,微粒之间的空隙越大。
同种物质,固体、液体中微粒之间的空隙较小,而气体中微粒之间的空隙大,所以气体容易被压缩,而固体和液体不易被压缩。
3.物质具有的“热胀冷缩”现象和固液气三态的变化实际上是:微粒间空隙大小发生的变化,而微粒本身大小不变。
4.构成物质的基本微粒有分子、原子、离子。
(1)由分子构成的物质:①气体单质,如H2 、O2、N2、Cl2等①非金属化合物,如H2O、CO2 、P2O5 等(2)由原子构成的物质:①金属单质,如Fe、Cu等特点:①稀有气体,如:He、Ne等是单质且化学式与①固态非金属单质,如金刚石等元素符号相同(3)由离子构成的物质:大多数金属化合物,如NaCl、CuSO4等特点:含有金属元素且是化合物5.分子和原子的本质区别是在化学变化中:分子可再分,原子不可再分。
6.分子和原子关系:分子是由原子构成的。
7.化学变化的微观实质就是分子分解成原子,原子重新组合成新的分子的过程。
8.分子用化学式表示,化学式前加数字仅表示几个某分子。
如:水分子 H2O 一个水分子 H2O 三个水分子 3H2O原子用元素符号表示,元素符号前加数字仅表示几个某原子。
如:氢原子 H 一个氢原子 H 三个氢原子 3H(注:当分子、原子的个数为“1”时,“1”一定..要省略。
)9.在化学反应的前后一定改变的微粒是分子的种类,一定不变的微粒是各原子的种类。
如:在电解水的前后,一定改变的微粒是水分子(HO),一定不变的微粒是氢原2子(H)和氧原子(O) 。
10.在原子中:核电荷数= 质子数 = 核外电子数 = 原子序数。
知识点2:物质的多样性1.物质的分类:(1)纯净物与混合物的区别:是否只含一种物质注意:纯净物有化学式,混合物无化学式(2)单质与化合物的区别:是否只含一种元素(微观:是否只含一种原子)注意:单质、化合物首先是纯净物,因此,只含一种元素的物质可能是单质也可能是混合物(3)有机物与无机物的区别:是否含碳元素注意:①有机物与无机物首先是化合物,单质和混合物一定不是有机物①CO、CO2、H2CO3、CaCO3等碳酸盐尽管含碳元素但它们不是有机物,是无机物-2(4)氧化物中只有两种元素且当中有一种是氧元素(如:R x O y )知识点3:化学元素和物质的组成1.元素的种类由 质子数 或 核电荷数 决定;元素是宏观概念,只讲种类不讲个数。
物质构成的奥秘易错大盘点经典
物质构成的奥秘易错大盘点经典一、物质构成的奥秘选择题1.下列结构示意图表示元素周期表中位于同一横行且都不显电性的粒子是……( )A.①②B.②③C.②④D.③④【答案】A【解析】【分析】在原子结构中,质子数=电子数,从而不显电性。
【详解】从结构示意图可看出,①②④都不显电性,且周期数等于核外电子层数,①和②原子核外只有2个电子层,处在第二周期,③④处在第三周期,表示元素周期表中位于同一横行且都不显电性的粒子是①和②,故选A。
2.科学家用钙原子轰击铕原子,合成117号元素(部分信息如图所示)。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钙和铕都属于金属元素B.该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为294gC.该元素原子的核外电子数为117D.该元素的原子序数为117【答案】B【解析】【详解】A、根据钙和铕元素的汉语名称的偏旁为金字旁可知,都属于金属元素,正确;B、由上图知,该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为294,单位不是克,错误;C、由上图知,该元素的原子序数为117,根据原子序数=核外电子数,所以该元素的核外电子数为117,正确;D、由上图知,该元素的原子序数为117,正确。
故选B。
【点睛】以钠为例,元素周期表中信息:。
3.2017年5月我国发布了四种新元素的中文名称,右图是其中一种元素的信息,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A.镆属于金属元素B.镆的原子序数115表示其核内有115个中子C.“Mc”表示镆这种物质、镆元素、1个镆原子D.四种新元素的原子中质子数不同【答案】B【解析】【分析】【详解】A.金属元素名称一般有“钅”字旁,镆带有“钅”字旁,属于金属元素,说法正确,不符合题意;B.质子数=核电荷数=原子序数解答,故镆原子的核内中子数不一定有115个,说法错误,符合题意;C.“Mc”表示镆这种物质、镆元素、1个镆原子,说法正确,不符合题意;D.不同元素的本质区别是质子数不同。
故四种新元素的原子中质子数不同,说法正确,不符合题意。
故选B。
4.吸烟有害健康,是导致肺癌最广泛及作用最强的因素。
沪教版(全国)(2024)化学九年级上册《物质构成的奥秘》教案及反思
沪教版(全国)(2024)化学九年级上册《物质构成的奥秘》教案及反思一、教材分析《物质构成的奥秘》是沪教版九年级上册化学的重要内容,本课题包括原子的构成、元素、离子、化学式与化合价等知识。
这些内容是学习化学的基础,对于学生理解化学变化的本质、正确书写化学用语、进行化学计算等具有重要意义。
主要通过丰富的图片、实例和探究活动,引导学生逐步认识物质的微观构成,培养学生的微观想象能力和抽象思维能力。
二、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目标】:1.了解原子的构成,知道原子中质子数、中子数和电子数的关系。
2.理解元素的概念,掌握元素符号的书写和意义。
3.认识离子的形成过程,了解离子的表示方法。
4.掌握化学式的书写规则和意义,能根据化合价写出常见化合物的化学式。
【过程与方法目标】:1.通过对原子结构的探究,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分析推理能力。
2.通过对元素符号和化学式的学习,培养学生的归纳总结能力和规范书写的习惯。
3.通过对化合价的学习,培养学生运用规律解决问题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1.激发学生对微观世界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望,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
2.使学生认识到化学用语是学习化学的重要工具,增强学好化学的信心。
三、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1.原子的构成、元素的概念、化学式的书写和意义。
2.常见元素的化合价及应用。
【教学难点】:1.原子不显电性的原因、离子的形成过程。
2.化合价的理解和应用。
四、学情分析:九年级学生在之前的学习中已经接触了一些化学变化和物质的性质,但对于物质的微观构成还缺乏系统的认识。
也具备一定的抽象思维能力和逻辑推理能力,但对于微观粒子的想象仍存在一定困难。
学生在数学学科中已经学习了一些关于比例和计算的知识,为本课题中有关原子结构和化合价的计算奠定了基础。
五、教法和学法:【教法】:1.讲授法:讲解重点知识,使学生系统地掌握。
2.演示法:通过多媒体演示、模型展示等,帮助学生理解抽象的概念。
3.讨论法:组织学生讨论问题,促进学生思维的碰撞和交流。
九年级化学人教版第三单元 物质构成的奥秘知识点
九年级化学人教版第三单元物质构成的奥秘知识导引知识清单知识点1:物质由微观粒子构成1.构成物质的微粒:分子、原子、离子。
【易错易混辨析】原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粒子,但不是最小的粒子;由原子构成的物质,原子是保持其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
2.微粒(分子)的基本性质【易错易混辨析】热胀冷缩是分子间的间隔随温度改变而改变,注意不是分子的大小改变,分子的大小本身的改变是很细微的;分子间的间隔是微观概念,不能与宏观的间隔混淆,如1L 红豆和1L 黄豆混合小于2L 是红豆和黄豆之间存在间隔,这是宏观的间隔,不是分子之间的间隔。
3.分子运动现象的探究实验3中A 烧杯变红原因:浓氨水具有挥发性,挥发出的氨气分子运动到B 烧杯中溶于水,形成氨水使酚酞变红。
实验3中B 烧杯不变色原因:不同分子的运动速率不同。
知识点2:分子可以分为原子 1.分子与原子的区别和联系2.用微粒的观点解释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以分子构成的物质为例)化学变化的实质:在化学反应中分子分裂为原子,原子重新组合成新的分子。
3.用微粒的观点解释混合物和纯净物(以分子构成的物质为例)知识点3:原子1.原子的构成【易错易混辨析】(1)原子核中不一定有中子,如氢原子的原子核中只有一个质子,没有中子;(2)同一原子中质子数和中子数不一定相等,如氢原子中,质子数为1,中子数为0。
2.原子结构示意图描述原子结构的模型(以钠原子结构示意图为例)3.原子核外电子排布(1)核外电子是分层排布的,离核最近的为第一层,依次为第二层、第三层…。
(2)能量低的电子优先排在离核最近的电子层中,能量高的在离核远的区域运动。
(3)每个电子层所排布的电子数是不同的,第一层最多为2个,第二层最多为8个,最外层最多为8个(只有一层的,电子不超过2个)。
4.原子结构和元素的化学性质关系总结:元素的化学性质与相应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密切相关,一般情况下,最外层电子数相等的原子化学性质相似。
人教版初中化学第三章物质构成的奥秘易错题集锦
(每日一练)人教版初中化学第三章物质构成的奥秘易错题集锦单选题1、杜甫的绝句《沙暖睡鸳鸯》中写到“迟日近山丽,春风花草香”诗中描写的情景用化学原理解释正确的是A.分子很小,但分子有一定的质量B.分子很小,但分子之间有间隙C.分子很小,但分子在不停地运动着D.分子很小,但分子是由原子构成的答案:C解析:“迟日近山丽,春风花草香”的意思春天的江河山川非常明丽,春风里到处弥漫着花草的香味。
闻到香味是由于分子很小,分子是不断运动的,物质通过分子的运动,散发气味。
与分子的构成,质量、间隔无关,故选C。
2、2019 年诺贝尔化学奖颁给了约翰·古迪纳夫、斯坦利·威廷汉和吉野彰三位科学家,以表彰他们在锂离子电池领域的卓越贡献。
下图是锂元素在周期表中的部分信息及原子结构示意图。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锂原子的核电荷数为 1B.锂原子在化学反应中容易失去一个电子C.锂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为 6.941 gD.氯化锂的化学式为LiCl2答案:B解析:A、从锂原子的结构示意图知道核电荷数是3,不符合题意;B、由锂原子结构示意图为可以看出:最外层电子数是1,在化学反应中易失去1个电子而形成阳离子,符合题意;C、由锂元素在周期表中的部分信息知道,锂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是6.941,单位不是g,不符合题意;D、由锂原子结构示意图为可以看出:最外层电子数是1,在化学反应中易失去1个电子,则锂元素的化合价为+1价,氯元素显-1价,氯化锂的化学式为LiCl,不符合题意。
故选B。
3、在原子中,能决定元素种类的是A.电子层数B.质子数C.中子数D.核外电子数答案:B解析:元素是质子数相同的一类原子的总称,故在原子中,能决定元素种类的是质子数。
故选B。
4、硒元素具有抗衰老、抑制癌细胞生长的功能,其原子结构示意图及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信息如图,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硒原子核内有34个质子B.硒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是78.96gC.硒元素位于元素周期表中第四周期D.硒元素在某些化合物中可显-2价答案:B解析:A、根据元素周期表中的一格可知,左上角的数字为34,表示原子序数为34;根据原子中原子序数=核电荷数=质子数=核外电子数,则硒原子核内有34个质子,故选项说法正确;B、根据元素周期表中的一格可知,汉字下面的数字表示相对原子质量,该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为78.96,相对原子质量单位是“1”,不是“克”,故选项说法错误;C、周期数=原子核外电子层数,硒元素的原子核外有4个电子层,则在元素周期表中,硒元素位于第4周期,故选项说法正确;D、硒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为6,在化学反应中易得到2个电子而形成带2个单位负电荷的阴离子,化合价的数值等于离子所带电荷的数值,且符号一致,则该元素的化合价为-2价,故选项说法正确。
化学化学第三单元 物质构成的奥秘的专项培优易错试卷练习题及解析
化学化学第三单元物质构成的奥秘的专项培优易错试卷练习题及解析一、选择题1.下图表示治理汽车尾气所涉及反应的微观过程。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图中单质的化学式为N2B.该反应使有毒气体转化为无毒气体C.反应物都属于氧化物D.反应中原子、分子个数都不变2.富硒大米中的硒元素具有防癌和抗癌作用。
右图是硒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信息及硒原子的原子结构示意图。
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A.图示中x = 18 B.硒的相对原子质量是78.96C.硒属于非金属元素D.硒原子在反应中易失去6个电子3.工业用盐中含有的亚硝酸钠(NaNO2)是一种有毒物质,利用NH4Cl溶液可使NaNO2转化为无毒物质。
该反应分两步进行:①NaNO2+NH4Cl===NaCl+NH4NO2②NH4NO2===N2↑+2H2O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A.NH4NO2由三种元素组成B.反应①为复分解反应,反应②为分解反应C.利用NH4Cl处理NaNO2最终转化为NaCl、N2和H2OD.上述反应所涉及的物质中,氮元素的化合价有四种4.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关系归纳错误的是()A.核内质子数决定了元素的种类B.元素的化学性质与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关系密切C.原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微粒,因此原子不能再分D.物质是由分子、原子、离子等粒子构成的5.对分子、原子、离子的下列认识,其中正确的是()A.氢原子是最小的微粒,不可再分B.镁原子的质子数大于镁离子的质子数C.当液态水变成冰,水分子间不存在间隔D.分子、原子、离子都可以直接构成物质6.根据下表提供的信息,下列判断错误的是第一周期第二周期第三周期A.元素所在的周期数等于其原子的电子层数B.原子序数与元素原子核电荷数在数值上相同C.第二、三周期元素的原子从左至右最外层电子数逐渐增多D.金属元素的原子,其最外层电子数一般少于4个,在化学反应中易得到电子,趋向达到相对稳定结构7.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不同元素本质的区别是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不同B.海绵能吸水,说明分子间有间隔C.符号“Cu”既能表示该种元素,又能表示该元素的一个原子,还能表示该种物质D.Na和Na+的化学性质不同是因为质子数不同8.如图所示是甲、乙粒子的结构示意图,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A.甲粒子是阳离子B.乙粒子是原子C.两种粒子属于同种元素D.甲粒子的化学性质比乙粒子稳定9.某元素原子失去1个电子后形成的粒子与Ne有相同的核外电子数,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该元素位于周期表第二周期B.该粒子为阴离子C.该粒子核电荷数为10D.该粒子为Na+10.硼是作物生长必需的微量营养元素,硼元素的相关信息如图所示。
易错类型03 物质构成的奥秘“五个”理解误区(解析版)
易错类型03 物质构成的奥秘五个理解误区目录一、易错知识梳理二、易错陷阱(五大陷阱)易错陷阱1:微粒的性质理解误区易错陷阱2:分子和原子理解误区易错陷阱3:原子结构理解误区易错陷阱4:元素和元素周期表理解误区易错陷阱5:化合价、化学式及计算理解误区三、易错题通关(真题+模拟)1.构成物质的微粒:分子、原子、离子。
大多数物质由分子构成,金属、稀有气体、部分非金属固体如金刚石、石墨、硅等由原子构成,一些物质是由离子构成的。
2.微粒(如分子)的性质(1)分子极小,其质量和体积都很小。
(2)分子在不断的运动。
温度升高,分子运动速率加快。
(3)分子间有空隙(4)同种分子构成的物质化学性质相同,不同种分子构成的物质化学性质不同。
3.分子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微粒。
在化学反应中分子分裂为原子,原子重新组合成新的分子。
4.原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微粒。
原子在化学变化中不可再分。
5.化学反应的微观实质:在化学反应中分子分裂为原子,原子重新组合成新的分子。
6.物理变化中分子种类不改变,只是分子空隙在改变。
化学变化中分子种类改变,分子分裂成原子,原子重新组合成新分子。
7.原子是由带正电荷的原子核和带负电荷的核外电子构成的。
8.在原子中,质子数=核外电子数=核电荷数=原子序数9.原子结构示意图中○内的数字表示核内质子数,弧线上的数字表示该电子层上的电子数10.原子的化学性质主要取决于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 ;原子最外层电子数相同,化学性质一般相似。
11.稳定结构:原子核最外层电子数为8或只有一层时为2。
12.离子:带电的原子(或原子团)叫离子。
带电的微粒不一定是离子,离子一定带电。
13.离子符号的意义:离子符号前面的数字表示离子个数,离子符号右上角数字表示每个离子所带正(或负)电荷数14.原子中:质子数=电子数;阳离子中:质子数> 电子数;阴离子中:质子数 < 电子数15.相对原子质量:以一种碳原子质量的1/12为标准,其他原子的质量跟它相比较所得到的比,作为这种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符号为Ar )。
九年级上册化学第三单元 物质的构成奥秘易错易混点专题解析突破
第三单元 对探究物质的构成中易错点专题解析突破专题概述通过学习第三单元《物质构成的奥秘》,我们知道研究物质的构成,涉及到“分子”“原子”和“元素”等概念,在探究、学习和表述时,为了避免混淆不清而出现错误,本节课就主要以“元素”为切入点进行解析。
1. 元素就是具有相同核电荷数(即相同质子数)的同一类原子的总称。
三要素:____________相同核电荷数微观 ____________同一类原子微观 _______总称宏观所以,元素是一个建立在微观概念基础上的宏观的集合概念即质子数相同,质量不同但化学性质相同。
【易错提醒】元素用于描述宏观物质的组成。
如:水由氢、氧两种元素组成元素只讲种类,不讲个数。
如:不能讲氢、氧两个元素2. 不同的物质可能是由不同种元素组成的,也可以由相同的元素组成。
由上表,酒精和淀粉的组成元素都是碳、氢、氧,所以几种相同的元素也可以组成不同的物质,或者说不同的物质可以由相同的元素组成。
(物质组成的判断,物质的辨别)3. 元素在地壳里、生物体中的含量和分布(1)地壳中含量最多的元素是:氧(2)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铝(3)生物细胞中含量最多的元素:氧【易错提醒】由于我们平时看到大地是沙土和岩石组成,而沙土和岩石的组成元素之一是硅,不过地壳中含量最多的元素是氧,切不要误以为是硅。
4. 元素分类目前已发现一百余种元素。
金属元素:汉字特点:带“钅”旁,“金”和“汞”例外非金属元素:“石” 固态非金属;“气” 气态非金属;“氵” 液态非金属 稀有气体元素:氦、氖、氩、氪、氙【易错提醒】并不是所有的金属元素都带“钅”旁,而且不是所有的金属都是固态,如“汞”通常是液态,也就是我们所知的水银。
5. 化学反应前后,分子种类发生变化,元素种类没有发生变化。
如:水(H 2O )――→通电氢气(H 2) + 氧气(O 2)【易错提醒】化学反应过程中,生成了新的物质,是分子结构发生的变化,元素的种类并没有变化,如水电解后生成了氢气和氧气,是由水分子分解成氢原子和氧原子,氢原子结合成氢分子,氧原子结合成氧分子,但是氢元素和氧元素在反应前后没有发生变化。
第03讲 物质构成的奥秘 -2021-2022学年九年级化学上册易混易错巧讲精练(人教版)
如Al表示铝元素,_Ar表示氩元素,Ca表示钙元素,Cl表示氯元素。
6.元素符号的意义
元素符号不仅表示一种元素,还表示这种元素的一个原子。如果物质由原子构成,元素符号还可以表示一种物质。如果元素符号前加上系数,就只表示该原子的个数,只具有微观意义。
四、核外电子的排布
1.核外电子的排布
(1)电子层
原子核很小,核外有很大的空间,电子就在这个空间里作高速运动。这些电子的运动不像行星绕太阳旋转那样有固定的轨道,但有经常出现的区域,科学家把这些区域称为电子层。
(2)核外电子的分层排布
在多电子原子中,核外电子有不同的运动状态,能量高的电子离核远,能量低的电子离核近,核外电子的这种分层运动又叫做分层排布。现在的科学发现,原子核外电子层最少的有1层,最多的有7层。
②微观构成(描述物质的构成时用分子、原子、离子叙述)铁是由铁原子构成的。二氧化碳是由二氧化碳分子构成的。(描述分子的构成时用原子叙述)1个二氧化碳分子是由1个碳原子和2个氧原子构成的。
5.元素符号
国际上统一采用拉丁文名称的第一个字母来表示元素。
书写时注意:
①由一个字母表示的元素符号要大写。如C表示碳元素,O表示氧元素,N表示氮元素。
4.分子、原子的比较
分子
原子
本质区别
在化学变化中可以分为原子
在化学变化中不能再分
相同点
质量和体积都很小;都在不断地运动;粒子间存在间隔;都能直接构成物质;同种粒子的化学性质相同,不同粒子的化学性质不同
联系
分子由原子构成
三、原子的构成
1.原子的结构
2.原子中各种粒子之间的关系
【化学】最新化学《物质构成的奥秘》易错剖析
【化学】最新化学《物质构成的奥秘》易错剖析一、选择题1.下列关于分子、原子、离子的说法正确的是A.分子是保持物质性质的最小粒子B.原子是最小的粒子C.原子得到电子或失去电子变成离子D.分子一定比原子大【答案】C【解析】A选项是错误的叙述,分子式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微粒;B选项是错误的叙述,原子是构成物质的最小粒子;C选项原子得到电子变为阴离子或失去电子变成阳离子,是正确的叙述;D选项是错误的叙述,分子一定大于构成其分子的原子;故答案选择C2.生活中废弃的铝质易拉罐、破铁锅、废铜线等可归为一类加以回收,它们属于()A.化合物B.金属或合金C.氧化物D.非金属【答案】B【解析】铝质易拉罐、破铁锅、废铜线都属于废旧金属材料,主要成分是金属单质或合金,与有机物氧化物非金属无任何关系,应属于金属或合金.故选B点评:此题是对废旧金属的考查,属于废旧金属回收的知识,属基础性知识考查题..下表是元素周期表的部分信息,下列判断错误的是3.元素周期表是学习化学的重要依据()n nA.不同种元素之间最本质的区别是最外层电子数不同B.碳、氮、氧三种元素都属于非金属元素C.氧原子的核内中子数是8D.氮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是14.01【答案】A【解析】【分析】由元素周期表中一格的信息可知,左上方的数字表示原子序数,右上方的字母表示元素符号,中间的字表示元素名称,下面的数字表示相对原子质量。
【详解】A、质子数决定元素的种类,故A错误;B、金属元素名称一般有“钅”字旁,固态非金属元素名称有“石”字旁,气态非金属元素名称有“气”字头。
故B正确;C、左上方的数字表示原子序数,原子序数等于质子数,相对原子质量等于质子数加中子数。
16-8=8,故C正确;D、下面的数字表示相对原子质量,故D正确。
故选A。
4.如图为元素周期表的一部分(X元素信息不全).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X用符号表示为NB.等质量的三种物质所含原子个数最多的是碳C.三种元素原子的核外电子层数不同D.质子数由小到大依次为C<X<O【答案】C【解析】A、7号元素是氮元素,其元素符号为N,正确;B、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与其实际质量是成正比,由于相对原子质量的大小关系是氧>氮>碳,真实质量也是这一关系,故等质量的三物质中,所含原子个数由多到少的顺序是:碳>氮>氧,正确;C、三种元素原子的电子层数相同,都是2个电子层,错误;D、质子数=原子序数,质子数由小到大依次为C<X<O,正确。
【化学】最新化学《物质构成的奥秘》易错剖析
【化学】最新化学《物质构成的奥秘》易错剖析一、选择题1.模型是联系宏观与微观的桥梁。
如图是氢分子和氧分子运动的示意图。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由①②③可知微粒之间有空隙B.由①②可知做粒的运动速率与物质本身性质有关C.由①②③可知微粒在不停地运动D.由①③可知微粒的运动速率与温度有关【答案】D【解析】【分析】【详解】A. 由①②③可知微粒之间有空隙,选项正确;B. 由①②可知,温度相同,分子不同,运动速率不同,故影响分子运动速率的因素除温度外,还与分子种类(物质本身性质)有关,选项正确;C. 由①②③可知微粒在不停地运动,选项正确;D. 由②③分子种类相同时,温度不同,分子的运动速率不同,可知微粒的运动速率与温度有关,温度越高,分子运动速度越快,①③变量不唯一,不能进行比较,选项错误。
故选D。
2.科学家用钙原子轰击铕原子,合成117号元素(部分信息如图所示)。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钙和铕都属于金属元素B.该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为294gC.该元素原子的核外电子数为117D.该元素的原子序数为117【答案】B【解析】【详解】A、根据钙和铕元素的汉语名称的偏旁为金字旁可知,都属于金属元素,正确;B、由上图知,该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为294,单位不是克,错误;C、由上图知,该元素的原子序数为117,根据原子序数=核外电子数,所以该元素的核外电子数为117,正确;D、由上图知,该元素的原子序数为117,正确。
故选B。
【点睛】以钠为例,元素周期表中信息:。
3.西山公园有丰富的负氧离子,空气中氧分子得到电子就能形成负氧离子(O2-)。
一个O2-离子与一个O2分子比较,不相同的是A.质子数B.电子数C.含氧原子个数D.相对原子质量之和【答案】B【解析】试题分析:空气中氧分子得到电子就能形成负氧离子(O2-)。
一个O2-离子与一个O2分子比较,二者只是发生电子的得失,所以质子数、相对原子质量之和、含氧原子个数都没有变化。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化学】最新化学《物质构成的奥秘》易错剖析一、选择题1.下图为元素周期表中钠元素的相关信息,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钠为非金属元素B.钠原子核内质子数为11C.钠原子的实际质量为22.99g D.钠原子的结构示意图为【答案】B【解析】【分析】元素周期表可以获得的信息:左上角的数字表示原子序数;字母表示该元素的元素符号;中间的汉字表示元素名称;汉字下面的数字表示相对原子质量。
【详解】A、钠是“钅”旁,为金属元素,错误;B、根据原子序数=核内质子数=核外电子数,钠原子核内质子数为11,正确;C、根据元素周期表中的一格中获取的信息,可知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为22.99,单位符号是“1”而不是“g”,通常省略不写,错误;D、原子中质子数核外电子数,该示意图中质子数比核外电子数多一个,此示意图是钠元素的离子结构示意图,不是原子结构示意图,错误。
故选B。
2.工业用盐中含有的亚硝酸钠(NaNO2)是一种有毒物质,利用NH4Cl溶液可使NaNO2转化为无毒物质。
该反应分两步进行:①NaNO2+NH4Cl===NaCl+NH4NO2②NH4NO2===N2↑+2H2O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A.NH4NO2由三种元素组成B.反应①为复分解反应,反应②为分解反应C.利用NH4Cl处理NaNO2最终转化为NaCl、N2和H2OD.上述反应所涉及的物质中,氮元素的化合价有四种【答案】D【解析】亚硝酸钠(NaNO2)是一种有毒物质,利用 NH4Cl溶液可使NaNO2转化为无毒物质。
A. NH4NO2由氢,氮,氧三种元素组成。
故A正确。
B.反应①为复分解反应,反应②为分解反应。
故B正确。
C. 利用NH4Cl处理NaNO2最终转化为NaCl、N2和H2O三种物质.故C正确. D. 上述反应所涉及的物质中,氮元素的化合价有+3, -3,,0三种.故D错误.点睛∶本题主要考查物质组成及反应类型。
3.吸烟有害健康,是导致肺癌最广泛及作用最强的因素。
非吸烟者往往会因吸烟者吸烟而造成被动吸烟,被动吸入的有害物质浓度并不比吸烟者低,今年开始我省已经禁止在公共场所吸烟,造成被动吸烟的原因是()A.在化学变化中分子可以再分B.分子的大小不随温度改变而改变C.分子的体积很小,非吸烟者不易觉察D.分子在不断运动【答案】D【解析】非吸烟者往往会因吸烟者吸烟而造成被动吸烟,是因为烟气中含有的烟气分子是在不断的运动的,烟气分子向四周扩散,造成人们被动吸烟,故选D。
4.下列各图中“○”和“●”分别表示两种质子数不同的原子,其中能表示由一种单质和一种化合物组成的混合物是A.B.C.D.【答案】D【解析】A、图中表示一种化合物,属于纯净物,错误;B、图中表示几种单质组成的混合物,错误;C、图中表示的是一种单质,属于纯净物,错误;D、图中表示的是一种单质和一种化合物组成的混合物,正确。
故选D。
点睛:物质分为混合物和纯净物,混合物是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物质组成;纯净物是由一种物质组成。
纯净物又分为单质和化合物。
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叫单质;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的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叫化合物。
氧化物是指由两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中,其中一种元素是氧元素。
5.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不同元素本质的区别是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不同B.海绵能吸水,说明分子间有间隔C.符号“Cu”既能表示该种元素,又能表示该元素的一个原子,还能表示该种物质D.Na和Na+的化学性质不同是因为质子数不同【答案】C【解析】A、不同种元素本质的区别是原子的核电荷数(即核内质子数)不同,故错误B、海绵能吸水,与分子间有间隔无关,故错误C、Cu是元素符号,既能表示铜这种物质,又能表示铜元素,还能表示1个铜原子.故正确D、因为决定元素化学性质的是最外层电子数,而Na和Na+的化学性质不同,说明它们的最外层电子数不同,故错误故选C6.下列关于分子、原子、离子的说法正确的是A.分子是保持物质性质的最小粒子B.原子是最小的粒子C.原子得到电子或失去电子变成离子D.分子一定比原子大【答案】C【解析】A选项是错误的叙述,分子式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微粒;B选项是错误的叙述,原子是构成物质的最小粒子;C选项原子得到电子变为阴离子或失去电子变成阳离子,是正确的叙述;D选项是错误的叙述,分子一定大于构成其分子的原子;故答案选择C7.一瓶无色透明的液体,经过分析只含有氢元素和氧元素,那么这瓶液体()A.一定是化合物B.一定是混合物C.可能是化合物D.可能是单质【答案】C【解析】试题分析:纯净物是指由一种物质组成的物质;混合物是指由多种物质组成的物质。
化合物是由不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单质是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
只含有氢元素和氧元素的物质可能是水或者双氧水,也有可能是水和双氧水的混合物,故此题选C。
考点:纯净物和混合物的判别;单质和化合物的判别。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了物质的组成方面的知识,解答类似题目可以通过举例的方式。
8.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原子的质量几乎都集中在原子核中B.原子通过得失电子变成离子,但离子不能变成原子C.原子、分子、离子都是构成物质的微粒。
D.由分子构成的物质发生化学变化时,分子本身一定改变【答案】B【解析】【分析】【详解】A、原子由原子核和核外电子构成,电子质量相对于原子核来说很小,因此原子的质量几乎都集中在原子核上,该选项说法正确;B、原子通过得失电子形成离子,离子通过得失电子形成原子,该选项说法不正确;C、原子、分子、离子都是构成物质的微粒,该选项说法正确;D、由分子构成的物质发生化学变化时,分子改变,而原子不变,该选项说法正确。
故选B。
【点睛】原子核中的质子和中子的质量比电子质量大,每个质子或中子是每个电子质量的1836倍。
9.用“”和“”代表两种不同的单质分子,它们在一定条件下能发生化学反应,反应前后的微观示意图如下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该反应是化合反应B.该反应有2种生成物C.每个生成物分子由3个原子构成D.参加反应的“”和“”分子的个数比是2:1【答案】A【解析】【详解】A.根据模拟模型可知,反应前有两种分子,反应后生成了一种分子,即该反应是两种物质发生化学反应生成一种物质,属于化合反应,此选项正确;B. 反应后出现了一种新分子,即该反应有1种生成物,此选项错误;C. 根据模拟模型可知,每个生成物分子由4个原子构成,此选项错误;D. 根据模拟模型可知,反应后有1个剩余,所以参加反应的“ ”和“ ”分子的个数比是6:2=3:1,此选项错误。
故选A。
10.如图是两种元素的原子结构示意图,据图分析,下列判断错误的是A.甲元素属于金属元素B.甲和乙两种元素的化学性质相似C.甲和乙形成化合物的化学式为MgCl2D.乙元素的原子在化学反应中易得电子【答案】B【解析】【分析】【详解】A、X是12号元素,是镁元素,故是金属元素,故正确;B、X、Y两种元素的最外层电子数不同,故化学性质不相似,故错误;C、X是镁元素,Y是氯元素,二者形成的化合物是MgCl2,正确;D、Y元素的原子最外层的电子数大于7 ,在化学反应中易得电子,正确。
故选B。
11.下图表示治理汽车尾气所涉及反应的微观过程。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图中单质的化学式为N2B.该反应使有毒气体转化为无毒气体C.反应物都属于氧化物D.反应中原子、分子个数都不变【答案】D【解析】试题分析:根据该化学反应的微观模拟示意图可知,该反应的反应物是CO和NO,生成物是CO2和N2,故该反应可表示为2CO+2NO=N2+2CO2。
A、由微粒的微观模拟示意图可知,只有生成物的N2分子是由2个同种原子构成的,故属于单质,正确;B、由该化学反应的微观模拟示意图可知,该反应是将有毒气体CO和NO转化为无毒气体CO2和N2,正确;C、由微粒的微观模拟示意图可知,反应物是CO和NO,它们都是由两种元素组成,且其中一种是氧元素的化合物,故属于氧化物,正确;D、根据反应的微观模拟示意图可知,反应前后分子的个数发生改变,错误。
故选D考点:微粒观点及模型图的应用,单质和化合物的判别,从组成上识别氧化物点评:分子是由原子构成的,且同种原子构成的分子是单质分子,不同种原子构成的分子是化合物分子。
试题通过给出微粒的模型,考查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对基本概念的理解与运用能力,以检测考生从微观角度认识化学的意识和能力。
12.如图是元素周期表的一部分,X、Y、Z分别代表不同的元素。
下列判断不正确的是()A.原子序数Z>X B.X和Y两种元素的原子的化学性质相似C.Z的离子符号可表示为Z2-D.Y和Mg属于同一周期【答案】C【解析】【详解】A、元素周期表是按元素原子序数递增的顺序排列的,原子序数Z>X,故选项说法正确。
B、同一族的元素化学性质相似,X和Y位于同一族,化学性质相似,故选项说法正确。
C、Z位于稀有气体元素的前面,最外层电子数应为7,在化学反应中易得到1个电子而形成阴离子,Z的离子符号可表示为Z﹣,故选项说法错误。
D、Y位于第三周期,则Y和Mg属于同一周期,故选项说法正确。
故选C。
13.关于物质燃烧的现象描述错误的是A.磷在空气中燃烧,反应剧烈,产生大量白雾B.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火星四射,生成黑色固体C.镁带在空气中燃烧,发出耀眼的白光,生成白色固体D.硫在氧气中燃烧,火焰呈蓝紫色,生成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答案】A【解析】试题分析:磷在空气中燃烧,反应剧烈,产生大量白烟;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火星四射,生成黑色固体;镁带在空气中燃烧,发出耀眼的白光,生成白色固体;硫在氧气中燃烧,火焰呈蓝紫色,生成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
故选A.考点:物质的变化及其现象14.科学家已研究出一种高能微粒N5+,关于它的说法正确的是A.N5+是由氮元素组成的单质B.每个N5+中含有35个质子和34个电子C.N5+中只有质子,没有中子和电子D.每个N5+中含有35个质子和36个电子【答案】B【解析】【分析】【详解】A、 N5+是一种高能微粒,不属于单质,选项A不正确;B、每个N5+中含有35个质子,N5+中的电子总数为五个氮原子的电子总数之和再减去一个电子,为35-1=34,选项B正确;C、N5+只是失去了一个电子,中子数没有发生改变,选项C不正确;D、N5+中的电子总数为五个氮原子的电子总数之和再减去一个电子,为35-1=34,选项D 不正确。
故选B。
15.下列结构示意图中,属于阳离子的是()A.B.C.D.【答案】A【解析】试题分析:质子数小于核外电子数的,因电子数大于质子数,所以微粒带负电.其中B质子数小于电子数是阳离子.CD质子数等于电子数表示原子.A中质子数小于电子数,表示阴离子.考点:原子结构示意图与离子结构示意图点评:非金属元素最外层电子数一般大于4个,所以在发生化学变化时,易得电子,带负电,形成阴离子.16.如图所示是甲、乙粒子的结构示意图,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A.甲粒子是阳离子B.乙粒子是原子C.两种粒子属于同种元素D.甲粒子的化学性质比乙粒子稳定【答案】C【解析】【分析】【详解】A、甲粒子的质子数是8,核外电子数是8,属于原子.故A说法不正确;B、乙粒子的质子数是8,核外电子数是10,属于阴离子.故B说法不正确;C、由于甲、乙的核内的质子数相同,属于属于同种元素.故C说法正确;D、由上述分析可知,甲粒子的最外层电子数是6,在反应中已得到两个电子,乙粒子是带两个单位的负电荷阴离子.故D说法不正确.故选C.17.下列有关微粒的说法正确的是A.分子可以再分,而原子不能再分B.分子、原子、离子都可以构成物质C.原子失去电子变成阴离子D.分子大,原子小【答案】B【解析】【详解】A、在化学反应中分子可以再分,原子不能再分,脱离化学变化,原子仍可再分为原子核和核外电子,错误;B、构成物质的基本微粒:分子、原子和离子,所以分子、原子、离子都可以构成物质,正确;C、失去电子带正电荷,属于阳离子,错误;D、有的分子比有的原子大,有的原子比有的分子大,所以分子和原子不能笼统的比较大18.芯片是内含集成电路的硅片,如图是硅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相关信息,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硅元素属于金属元素B.硅原子核内有14个质子C.硅的相对原子质量为28.1g D.硅元素是地壳中含量最高的元素【答案】B【解析】【详解】A、硅元素属于非金属元素,A错误B、硅原子核内有14个质子,B正确;C、硅的相对原子质量为28.1,C错误;D、硅元素是地壳中含量居第二位,D错误;故选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