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修二经济史总复习提纲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③最终形成:在第二次工业革命推动下,列强加紧争夺原料产地、 商品市场和投资场所,掀起一股瓜分世界的狂潮,亚、非、拉绝 大多数国家和地区在经济上都成为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的一部 分,19世纪末20世纪初资本主义世界市场最终形成。 2)影响: ①促进了近代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 ②亚非拉国家经济上饱受列强的剥削和掠夺,是这类国家经济畸 形、长期贫困落后、灾难深重的总根源。 ③资本主义的入侵在客观上冲击了这些国家或地区落后的社会经 济体制,传播了新兴的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和思想观念,在一定程 度上推动了殖民地半殖民地国家近代化的进程。
【重点问题分析】
1、20世纪50年代至70年代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实践
①“一五计划”(1953-1957)的基本任务:集中主要力量发展 重工业,建立国家工业化的初步基础;有步骤地对农业、手工 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
【重点问题分析】
1、如何理解资本主义世界市场与资本主义世界体系 (以及资本主义殖民体系)
①资本主义世界市场:是指随着资本主义的发展,随着资本 主义国家向全世界的经济扩张,原来互相分割孤立的各国、各 大洲之间经济联系日益密切,以致于整个世界变成一个统一的 市场体系。
②资本主义世界殖民体系:是指从15-16世纪新航路开辟以后 西欧葡、西等国早期殖民掠夺以至于20世纪初世界殖民地瓜分 完毕所形成的世界殖民地、半殖民地和附属国所构成的体系。 ③资本主义世界体系:所谓世界资本主义体系是指资本主义对 全世界的统治体系。它包含三个组成部分: 1)一切资本主义国家所组成的政治体系; 2)以资本主义市场为主要特征的资本主义经济体系; 3)资本主义世界殖民体系。
3)启示:“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生产力的发展是推动人 类进步的最终动力,社会的进步归根到底取决于生产力的发展水 平。中国要想在新一轮的国际格局变动中占得先机,就必须要紧 紧抓住科学技术这个首要生产力,培养高素质人才,推动基础科 学及应用科学的进步,并力争把技术成果尽快转变成生产力,方 能在强手如林的国际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历史必修二总复习
2011、4
第一单元
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
【核心内容】
1、中国古代农业、 手工业、商业所共同组成的古代 经济结构及特点; 2、以及上层建筑对经济基础的反作用所产生的后果。
【重点问题分析】
1、如何掌握本单元大量的知识点?采用表格记忆法 2、如何评价中国古代小农经济? •积极:①小农经济下农民拥有一定的土地等生产资料,具有
第三单元 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与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
【单元概述】
近代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是近代中国经济结构最重大 也是最深刻的变化,它的产生和发展导致近代中国阶级结构 的变化——民族资产阶级的产生、壮大和无产阶级队伍的壮 大,也为19世纪后半期和二十世纪初的一系列重大的政治斗 争奠定了物质基础和提供了阶级条件;而中国资本主义发展 的状况和特点也决定了这些政治斗争的结局。
【重点问题分析】
1、近代中国社会主要经济成分及特征
1)自然经济 总体特征:①封建小农业和家庭手工业相结合的自给自足经济; ②具有分散性、保守性、封闭性,与商品经济相对立;
2)外国资本主义经济 总体特征:①实质是商品经济、市场经济;②自由开放; ③富有侵略性。
3)洋务经济 总体特征:①以维护封建统治为目的,具有封建性; ②机器大生产,是中国近代工业的开端; ③民用企业采用官督商办或官商合办的形式,具有资本主义的 性质。
④民族资本的发展过程虽然非常曲折,但也给近代中国带来了 技术、人才、观念的一系列近代化的冲击,而其自身所坚守的 “信义为先”、“爱国爱民”、“坚韧不拔,奋发向上”等一 系列精神很值得当今的企业家们学习和继承; ⑤民族资本在近代的不幸,不代表其无法适应新时期的需要, 只要能正确引导,积极扶持,而其自身又能正确对待,努力发 展的话,必将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实 现当年所无法达到的“实业兴国”的理想目标!
第二单元 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和发展 【核心内容】
是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逐步形成与确立——新航路的开辟是 建立世界市场的前提条件;殖民掠夺则为资本主义国家控制世界 市场提供原始积累和原料、市场;两次工业革命则为世界市场的 发展提供了最为强劲有力的支持。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建立既是 资本主义国家对殖民地掠夺和摧残的过程,也是客观上促成世界 联成一体,带动世界各地走向融合的过程。
3、如何理解两次工业革命的特点及对我们的启示?
1)相同点 ①两次工业革命都促进了资本主义经济的迅速发展; ②都带来了生产关系的深刻变化:第一次工业革命确立了现代工 厂制,第二次工业革命确立了公司制、垄断制。
2)不同点 ①与科学技术结合的程度不同: 第一次工业革命时期——许多技术发明都来源于工匠的实践经验, 科学和技术尚未真正结合; 第二次工业革命时期——自然科学成为推动生产力发展的一个重 要因素,科学和技术相结合。 ②产业结构侧重不同: 第一次工业革命的重点——轻工业,主要任务是在以纺织工业为 代表的轻工业部门中,用机器代替手工生产,资本主义工厂制度 的确立;第一次工业革命开辟的是“纺织时代”和“蒸汽时代”, 第二次工业革命的重点——重工业,其主要任务是改造、扩大和 创新重工业的各个部门如钢铁工业、机械加工业、电气、化工、 汽车、石油等。第二次工业革命迎来的则是“电气时代”和“钢 铁时代”。 ③广度及深度不同: 第一次工业革命——局限于少数国家,持续时间长,进展缓慢; 第二次工业革命——几乎同时在欧美诸国展开,规模更加广泛, 发展也比较迅速。
2)启示:
①国家独立是民族经济振兴的基本前提。正如毛泽东所说: “没有独立、自由、民主和统一,不可能建设真正大规模的工 业。” ②善于抓住和创造有利的国际环境是振兴民族经济的重要策略。 当今世界全球一体化、和平与发展成为主题、科技革命都为我 们振兴民族经济提供了有利的国际机遇。 ③优化投资环境,减少垄断经营。当前建立公平、公正的经营 投资环境,是推动我国民族经济全面振兴的重要条件。 ④保证充足资金,以科技为先导。民族经济若要发展,一要有 稳定的资金来源,形成健全的金融体制,同时要注重技术的研 发,增强国际竞争力。
5、如何理解“重农抑商”政策
1)内容:重农抑商政策是中国历代封建王朝采用的最基本的经 济政策,其核心内容是主张重视农业生产和小农经济,严格限 制工商业的发展。 2)目的:直接目的是确保赋役的征派和地租的征收,根本目的 是巩固封建统治。 3)评价 ①积极作用:在封建社会初期,有利于促进社会经济的发展, 巩固新兴的封建地主阶级政权;促进了农业的发展,有利于社 会稳定。 ②消极作用:阻碍了工商业的发展,妨碍商业资本发展和向手 工业资本转化,严重地妨碍了资本主义萌芽的滋长;维护了农 业和家庭手工业相结合的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妨碍自由劳动 力的形成、国内市场的扩大和资本的积累;限制了社会经济的 平衡发展,导致经济结构过分单一;为扩大耕地面积,人为地 毁林开荒、围湖造田,导致了环境的恶化;从根本上造成了中 国社会的落后,是造成近代中国落后于西方的重要经济原因。
生产积极性。为我国农业的精耕细作作出了重要贡献。②小农 经济在春秋战国以后的中国古代一直占据主导地位,是中国古 代经济(封建经济)不断向前发展的重要因素。
•消极:①但其经营规模很小。在封建地主阶级的沉重剥削下,
农民常破产流亡,小农经济十分脆弱; ②也很难扩大再生产,阻碍了商品交换和社会分工,到明清之际 更是阻碍了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
5)官僚资本主义经济 总体特征:①垄断性:依靠国家政权力量,垄断金融、工矿企业 ②买办性:是殖民主义和帝国主义豢养并为之服务的代理人; ③封建性:与封建势力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④反动性:是南京国民政府反动统治的经济基础,也成为民族资 本主义发展的一个重要障碍。
2、如何正确评价洋务运动?
①洋务运动的根本目的是为封建地主阶级服务的,是为其巩固统 治地位的,注定其不可能采取真正的否定封建专制制度的政治改 革; ②经济决定政治,政治反作用于经济,政治上的腐朽落后注定了 经济上也不可能取得实质性的变革,洋务运动注定是以失败告终 的; ③洋务运动虽然破产了,但其在中国创办近代工业、创办近代教 育、创办近代海军,以及培养人才,引进技术,开化风气,抵制 外国经济侵略,特别是推动近代民族资本的诞生还是起到了很大 的积极作用,是中国走向近代化的开端!
Baidu Nhomakorabea
3、民族资本曲折发展的认识与启示
1)认识:
①三座大山(外国资本,官僚资本,封建主义)的压迫束缚, 是阻碍近代民族工业发展的主要因素; ②民族资产阶级的“先天不足,后天畸形”注定了其不可能领 导中国革命走向胜利,中国也不可能走资本主义道路;
③要实现近(现)代化,必须实现独立自主,自力更生,而其 中科学技术又是最至关重要的;
4、如何理解中国古代商业发展的特点? ①商业产生之后不断发展,到宋元时期空前繁荣; ②国内贸易、边境贸易和对外贸易全面繁荣; ③古代金融发达,类似于银行的柜坊、类似于汇票的飞 钱和纸币很早就出现; ④商业活动不断打破地点限制和时间限制,政府对商业 的控制逐渐减少;
⑤重农抑商政策长期实行,商人的社会政治地位低下。
4)民族资本主义经济 总体特征:①先天不足:未经过资本的原始积累阶段,而是在引 进外国先进生产技术的基础上直接产生,资金少,规模小,技术 力量薄弱; ②后天畸形:轻重工业比例失调,这是由近代中国的社会性质决 定的; ③在外国资本不断排挤下,民族资本主义经济在夹缝中生存; ④是近代进步性、革命性的经济成分,它瓦解着封建自然经济, 对外国资本的侵略有一定的抵制作用,也为中国的社会变革(维 新变法、辛亥革命、五四运动、新文化运动)提供了经济基础和 阶级基础。
第四单元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道路
【单元概述】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以1978年中共十一届三 中全会召开为标志,分前后两大阶段。第一阶段包括过渡时期的 七年、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的十年和“文革”的十年,既取得过社 会主义建设的重大成就,也发生过严重的失误和挫折。第二阶段 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中国实行改革开放30年 来,国民经济高速、健康、稳定发展,人民生活总体上达到了小 康水平。
2、如何理解世界市场的形成过程及影响?
1)形成: ①开始形成:新航路开辟加强了世界各地的联系,也引起了殖民 侵略,西欧国家贸易范围扩大,世界市场已显雏形; ②初步形成:工业革命促使欧美资本主义工业国抢占商品市场和 原料场地,把亚、非、拉许多殖民地与半殖民地卷入资本主义世 界市场体系,使之成为资本主义经济附庸,大大促进了国际间的 经济交往,世界市场初步形成。
3、如何理解中国古代手工业发展的特点?
(1)历史悠久,源远流长。 (2)手工业技术先进。 (3)手工业生产部门不断增加,劳动分工越来越细。 (4)多种经营模式长期共存。主要有家庭手工业、官营手工业 和私营手工业三种形式。官营手工业长期占据统治地位,私营手 工业到明中叶以后才逐渐超过官营手工业并占据主导地位。 (5)经济重心南移与手工业分布相应变化。随着经济重心的转 移,不少工业生产部门、工业制品的主要产地,从北方逐渐移到 南方。在中国古代丝织业地区分布的变化中表现的最为明显。 (6)明中叶后私营手工业中出现了资本主义雇佣劳动关系,但 受到重农抑商政策制约。
6、如何理解“闭关锁国”政策?
1)含义:明清政府实行的严格限制对外交通、贸易的外交政策, 包括对来华外人的商务活动、居留期限、华夷交往等做出限制。 需要注意的是,“严格限制”对外交往不等同于“绝对禁止” 一切对外交往。 2)原因: ①自给自足、落后闭塞的封建自然经济是“闭关锁国”政策推 行的根本原因。 ②明中期倭寇侵扰我国东南沿海和西方殖民者向东方殖民扩张 是明清统治者实行“闭关锁国”政策的客观原因。 ③清朝统治者民族狭隘性的表现。 3)评价 ①积极作用:曾起到过一定的民族自卫作用。 ②消极作用:它妨碍海外市场的开拓,抑制资本的原始积累, 阻碍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阻碍了中外经济文化交流,中国长 期与世界隔绝,逐渐落后于世界潮流;使封建自然经济长期延 续,从而助长了封建统治者固步自封、夜郎自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