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修己安人”管理思想的现代诠释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孔子“修己安人”管理思想的现代诠释

【摘要】管理的本质是一种文化,西方传统文化是崇尚科学主义的工具理性文化,注重自我价值和追求法治,强调管理的制度化、定量化和严格化,而中国传统文化则是崇尚人文精神、伦理道德、集体主义的“家天下”文化,以重视“情感管理”,强调人本位的儒家思想理论体系为主导。孔子说“修己以敬”、“修己以安人”、“修己以安百姓”,要想成为“君子”即好的管理者,务必从这三方面进行由“内圣”到“外王”的修炼。

【关键词】儒家管理思想孔子修己安人文化

孔子认为管理是个修己安人的过程。子路问君子。子曰:“修己以敬。”曰:“如斯而已乎?”曰:“修己以安人。”曰:“如斯而已乎?”曰:“修己以安百姓。修己以安百姓,尧舜其犹病诸?”(《论语·宪问》)儒家倡导“修己以敬”、“修己安人”、“修己以安百姓”,从领导者的自我管理,到对各级管理人员的人事管理,再到对整个组织成员的管理,这就是儒家所提出的修己安人的管理方式。以“修己”作为出发点,进而推广到“安人”的目标,“修己”,契合儒家的“内圣”之道,指人的主体心性修养,道德、学识、能力方面的自我修养,当然以道德修养为重,这是管理的出发点和基础。“安人”即所谓“外王”之道,齐家、治国平天下,从修己到推己及人,使人“安”,“安”是一种精神上的自足状态,必须使人“安”才会达到管理之“和”。《大学》把“内圣外王”具体化,提出“三纲领”,“八条目”。“三纲领”,即“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

于至善”,即发扬光大自身的德性,即推己及人,使人民弃旧从新,亦即以己之德教化百姓,就是达到仁的至高境界。“八条目”,是指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前五条是“内圣”即修己,后三条属“外王”即安人,“格物而后至知,知至而后意诚,意诚而后心正,心正而后身修,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修身”是最重要的核心,修身是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之本,后四者只是修身的方法,是从属于修身的目的;修身又是齐家、治国、平天下之本,尽管三者是修身的理想,但为了实现这些理想,则又必须从修身做起,正所谓“自天子以至于庶人,壹是皆以修身为本。”(《大学》)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乃是个人完成修身功夫的必经阶段,孟子进一步发挥孔子的思想,提出“家、国、天下”之本在“身”,指出“天下之本在国,国之本在家,家之本在身。”要求“君子之守,修其身而天下平”。任何人都应该努力修身完成“内圣”的自我管理过程,然后再根据个人的才能和环境的实际需要,以修身去齐家、治国和平天下,即实践“外王”的“安人”过程。

1.“修己以敬”的“内圣”自我管理

孔子主张“性纯可塑”,管理者与被管理者之间存在着一种“感应”关系,一种非权力影响力,被管理者为管理者所吸引,自觉自愿地接受管理者的影响。因此,管理者要从修己“格物、致知、诚意、正心”开始进行“内圣”的修炼,完成“修己以敬”的自我管理,这其实也是一个以“孝、礼”为先,实践”仁”化的过程。

1.1以人性论为基础的“感应说”

1960年,美国管理学家麦格雷戈在《企业的人事方面》一书中,提出了管理学上的x理论和y理论。这两组理论是关于人性的假设,并由此而形成了不同的管理哲学。 x理论是传统的管理理论,基于人性恶认为对员工应该进行严格约束和强制管理,y理论是一种人性善的管理理论,认为对员工需采用鼓励和诱导的方式进行管理,这与孔子主张的“性纯可塑论”相契合。孔子在《阳货》篇指出:“性相近也,习相远也。”每个人与生俱来的性情都是近似的,并没有善与恶的分别。只是因为习染不同,才把人与人之间的距离拉长了,有的向善,有的向恶,彼此相远。在《子路》篇,孔子曾说:“上好礼,则民莫敢不敬;上好义,则民莫敢不服;上好信,则民莫敢不用情。”在上位的人,如果以身作则表现出礼贤下士的风范,大家就不敢不恭敬待人;居上位的人好义,大家就会服从;在上位的人,言行诚信,大家便不敢不诚实。要想使人民服从管理,就必须依赖统治者的感化力量。所谓感应,实际上就是一种非权力影响力,是被管理者为管理者所吸引,自觉自愿地接受管理者的影响。管理者自身行为端正,即使不发命令,人们也会照样去做,这是接受影响后的遵从,管理者自身行为不正,纵然三令五申,人们也未必肯服从,这是不愿接受影响的反应。正如孔子在《子路》篇所说“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这里的“不令而行”,来源于“自发压力”的推动,是自己驱使自己奔向目标。“虽令不从”,产生于对“外来压力”的不满,很可能导致近乎盲

目的反抗。一旦失去了感染力和感应力,管理活动的进行将会遇到重重困难。管理是人类有目的的活动,在管理过程中,最重要、对管理效果起决定性因素的是人。现代管理中的人,既是管理者又是被管理者,管理既是由人进行的,同时又是对人的管理,人始终居于管理中心地位并发挥着主导作用。不论是管理者还是被管理者,都要各自专注于养成健全的人格,人格锻炼到精纯,完成“格物”、“致知”、“诚意”、“正心”的“内圣”自我管理。尤其是管理者,对组织、对社会有重大的示范效应,直接影响着一个组织,一个社会的风气,作用很大。正如法国管理学家法约尔在《工业管理与一般管理》一书中指出:“领导作出榜样是最有效的工作方法之一。”管理者要做员工的好榜样,才能产生良好的感应。

1.2“孝、礼”先行“仁”化的过程

要想产生良好的感应,如何做到“修己以敬”,首先要回归到“敬”字本身,我们可以从“孝、礼、仁”三方面去诠释。儒家讲求知行合一,重视实践,这是一种修己过程中自身的统一,知行统一首先表现为言行统一,但言行统一不一定身心统一。有些人言行上表现出善,但内心并没有敬畏之心。外在之行是“文”,内在之德是“质”,文质统一起来才是“文质彬彬”的君子。子游问孝,子曰:“今之孝者,是谓能养,至于犬马,皆能有养,不敬,何以别乎?”(《论语·为政》)孔子说只满足父母的物质需要,使他们衣食无忧,这不是孝。如果子女的内心没有对父母的敬畏感,只是认为满足父母的温饱就算是孝了,这就与饲养犬马没有区别。“孝”的本质精神

是“敬”。“敬”又可以延伸为弟对兄、臣对君等等。“君子有三畏:畏天命,畏大人,畏圣人之言。小人不知天命而不畏也,狎大人,侮圣人之言。”(《论语·季氏》)可见“敬”是儒家的底线原则,也是君子与小人的区别。修己要有敬畏之心,此之所谓“修己以敬”。孔子认为礼本身就蕴涵着敬,如果人们行礼以敬、互敬互让,冲突与矛盾就会减少。仁的本义是爱人,敬与让会使人与人之间充满爱。礼本身就蕴涵着神圣性,孔子之道的魅力就在于神圣性的礼。但是在已经失衡的社会秩序中,即使神圣的礼也未必能吸引人心。孔子的时代礼已经流于形式化,由此而导致社会上出现了严重的人道危机。所以,孔子极力倡导礼的内在精神——仁。

《颜渊》篇说“克己复礼为仁”,“爱人”就是“仁”。《雍也》篇说“仁者先难而后获”,《阳货》篇说“能行五者(恭、宽、信、敏、惠)于天下为仁”。按照“仁”的要求,不仅要自爱,而且要爱别人,要把人与己同样看待。所以,“爱人”是“仁”的本质,是“仁”的最普通的含义。在管理过程中,管理者内在地体现为对被管理者的理解、尊重、信任、关怀等,外在地可以创造一种宽松和谐的管理环境。在感化和吸引的力量之下,自然能够赢得众人之心,激发众人之力,将人们高尚的品德,强烈的责任心和积极性挖掘出来,激发人的主观能动作用,通过调动员工参与积极性使工作得以完成。在人们心中产生一种潜在的说服力,从而把企业的意志变为人们的自觉行为。在尊重人的人格和尊严的前提下,员工对企业产生向心力和凝聚力,自觉自愿地展露自身的才干,将自己的知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