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测多评法
一测多评法同时测定连翘和连翘叶中多种成分

2.
4.
1 线性关系考察
精密吸取 2.
2 节中混合对照品溶液适量,加入到
2.
4.
4 重复性
精密称取同一批号的青 翘 样 品(
Q1)约 0.
25g,
41~50
42~53
58~47
5mL 棕色容量瓶中并用甲醇稀释溶解,即得一系列
不同浓度梯度 的 溶 液,分 别 编 号 为Ⅰ、
Ⅱ、
Ⅲ、Ⅳ、
Ⅴ、Ⅵ、
Ⅶ。按2.
has
i
ng
l
e
-ma
r
ke
r QAMS f
o
r
y
s
imu
l
t
ane
ous
l
t
e
rmi
na
t
i
ono
fs
e
venc
omponen
t
s Ch
l
o
r
ogen
i
ca
c
i
dr
u
t
i
nf
o
r
sy
t
ho
s
i
deB f
o
r
sy
t
ho
s
i
deA p
i
no
r
e
s
i
no
l
yde
-Dl
uc
o
s
i
de ph
i
l
l
r
i
n ph
β
翘酯素 7 种成分的一测多评(
QAMS)方法。方法:采用 HPLC 法,以 连 翘 苷 为 内 参 物,分 别 建 立 连 翘 苷 与 其 余 6 种 成 分
一测多评法测定甘草浸膏中5种有效成分的方法评价

·实验研究 ·福建中医药 2023 年 12 月 第 54 卷 第 12 期Fujian Journal of TCM December 2023,54(12)一测多评法测定甘草浸膏中5种有效成分的方法评价晏堂1,邱远望2,陈涛1,陈晓芬1,黄鸣清1,刘永静1*(1.福建中医药大学药学院,福建 福州 350122;2.福建中益制药有限公司,福建 泉州 362700)摘要: 目的 通过一测多评法同时测定甘草浸膏中甘草苷、芹糖异甘草苷、异甘草苷、甘草素和甘草酸铵5种有效成分的含量。
方法 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对甘草浸膏中甘草苷、芹糖异甘草苷、异甘草苷、甘草素和甘草酸铵5种成分采用同一色谱条件进行分析:ChromCore AR-C 18色谱柱(4.6 mm ×250 mm ,5 μm ),流动相为乙腈-0.05%磷酸水溶液,梯度洗脱,流速为1.0 mL /min ,柱温为25 ℃。
以甘草酸铵为内标,计算其他4种成分的相对校正因子,并对不同仪器系统和色谱柱、不同体积流量、不同柱温、不同进样量进行了耐用性考察。
最后用该一测多评法测定了甘草浸膏中5种有效成分的含量。
结果 在上述色谱条件下,5种成分在其线性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r ≥0.999 9),平均加样回收率为92.39%~103.03%,RSD 为1.45%~2.90%,RAD <2.0%。
结论 本研究所建立的一测多评法可同时测定甘草浸膏中甘草苷、芹糖异甘草苷、异甘草苷、甘草素和甘草酸铵5种有效成分的含量,该测定含量的方法准确可行,与外标法结果相当。
关键词:甘草浸膏;一测多评法;甘草苷;芹糖异甘草苷;异甘草苷;甘草素;甘草酸铵甘草为豆科植物甘草(Glycyrrhiza uralensis Fisch.)、胀果甘草(Glycyrrhiza inflata Bat.)或光果甘草(Glycyrrhiza glabra L.)的干燥根和根茎,具有补脾益气、清热解毒、祛痰止咳、缓急止痛和调和诸药的功效。
浅谈在中药化学成分分析中一测多评法的应用

中药有多效应、多成分等特点,其实际应用中多指标测定检测成本较高,限制了控制模式的应用,一测多评法自使用后,得到了社会医学界认可,也成为了中药领域的研究热点,想要进一步推进一测多评法的使用,就应研究其应用和发展。
一、一测多评法1.一测多评法的技术要求一测多评法通过测定药物中的成分,计算其他有效成分的含量,并要求结果与实际值符合。
其主要适用于制备成本高的情况下同类多成分同时测定,在使用一测多评时,应注意选择合适的检测指标,在收集样品后制备对照品溶液,分析后,根据药典附录中测定的方法进行考察。
并通过药品进行分析,将成分之间的校正因子进行建立,然后将色谱峰定位,测量后计算待测成分的含量,比较后得知其可行性是否合理。
2.一测多评法在中药化学成分中的应用一测多评法自产生以来,在中药化学成分测量中就得到了广泛应用,例如:醌类中的菲醌类、苯丙素中的木质素类、生物碱类等成分的测定,对医学来说有重要作用,其在检测中药成分的应用上能够减少器材和医学人员的压力,对医学的发展也有推动作用。
3.苷类成分研究对象为淫羊藿药材,以药材中的四种成为为指标成分,建立了淫羊藿苷和朝藿定ABC 的相对校正因子,首先,计算朝藿定的含量,测定药材中指标成分的实测值,比较其差异,一测多评法和其他方法测量结果没有明显差异。
4.醌类成分研究复方黄白胶囊为例,计算大黄酸、大黄酚、大黄素的相对校正因子,采用的外标法和一测多评法,分析黄白胶囊中的含量,校正后发现没有明显差异。
以三黄片为研究对象,建立大黄酚、大黄酸、大黄素甲醚与大黄素之间的相对校正因子,结果发现,并无明显差异。
5.苯丙素类成分测定川白芷药材中的香豆素成分,其参照物为欧前胡素,采用氧化前胡素的校正因子,并对其进行氧化胡素的含量测定,以此来实现一测多评,在此同时用外标法测定香豆素含量,结果显示,并无明显差异。
以补骨脂药材为例,研究目标位补骨脂素,并确定其他药效成分之间的校正因子,最后考察外标法和一测多评法的差异,结果显示,无明显差异。
灵芝中10种灵芝酸类成分含量一测多评法的建立

其中灵芝酸类成分具有直接杀伤肿瘤细胞的作用[3―4]。
灵芝多糖含量、灵芝酸总量是2020年版《中国药典》中灵芝质量控制的指标,然而紫外分光光度法的专属性不强,检测时易受皂苷、油酸等物质干扰,无法保证测得的总三萜酸含量准确度[5]。
近年来,高效液相色谱(high-performance liquid chromatography,HPLC)法已成为测定酸类成分的主要手段之一,能有效解决专属性问题[6―7]。
但灵芝酸类成分的对照品不易获得,价格昂贵,限制了HPLC法在灵芝酸类成分检测中的应用。
一测多评(quantitative analysis of multi-components by single marker,QAMS)法是利用中药有效成分间的内在函数关系和比例关系,仅测定1种成分(对照品易得),来实现多种成分(对照品没有或难以供应)的同步监控[8],该方法已广泛应用于中药的质量控制工作中[9―10]。
2010年版《中国药典》首次在中药材黄连项下收载了QAMS法,2015年版《中国药典》增加至9个品种[11],2020年版《中国药典》增加至16个品种[4]。
本研究在前期建立的灵芝HPLC指纹图谱[12]基础上,拟采用QAMS法,以灵芝酸A为内参物,得到灵芝酸B、灵芝酸C2、灵芝酸D、灵芝酸F、灵芝酸H、灵芝烯酸A、灵芝烯酸B、灵芝烯酸C、灵芝烯酸D与灵芝酸A之间的相对校正因子,计算出这9种灵芝酸的含量,并与外标法(external standard method,ESM)比较,建立快捷、经济、全面的灵芝酸类成分含量测定的QAMS法,并对不同产地灵芝进行质量控制,为其质量标准修订提供参考。
1 材料1.1 主要仪器本研究所用的主要仪器有Series Ⅲ型HPLC仪(美国SSI/ALLCHROM公司)、Waters 1525型HPLC仪(美国Waters公司)、AL104型分析电子天平[梅特勒·托利多仪器(上海)有限公司]等。
一测多评法计算公式

一测多评法计算公式一测多评(Item Response Theory, IRT)是一种用于计算测试得分的方法,它基于受试者回答测试题目的概率模型。
IRT通过建立数学模型来描述受试者回答题目的概率,然后利用这个模型来估计受试者的能力水平。
其中,一测多评方法是IRT的一种变种,它考虑了多个评分者对同一份回答的评分情况。
在一测多评方法中,通常会有若干个评分者对每份回答进行打分。
每个评分者的评分可以看作是一个连续的潜变量,表示评分者在一些连续的评分维度上的观测。
为了简化计算,可以假设每个评分者的评分潜变量是服从标准正态分布的。
一测多评方法的计算公式可以分为两个步骤:回答模型的建立和能力估计的计算。
1.回答模型的建立:在一测多评方法中,回答模型的建立要考虑到两个方面:受试者的回答和评分者的评分。
通常会假设回答者的回答概率服从二项分布,评分者的评分概率服从正态分布。
回答模型可以通过逻辑斯蒂回归等进行估计。
2.能力估计的计算:一测多评方法的核心是估计受试者的能力水平。
能力估计可以通过最大似然估计法进行计算,其中能力水平被视为一个潜在的变量。
最大似然估计法的目标是找到最能解释观测数据的能力估计值。
具体来说,能力估计的计算公式如下:P(Xij = k ,θi ) = Σ c=1^J P(Xij = k ,θi, C = c) P(C = c)其中:- P(Xij = k ,θi) 表示受试者i在能力水平θi下回答问题j得分为k的概率。
- P(Xij = k ,θi, C = c) 表示评分者c评分结果为k的概率。
-P(C=c)表示评分者c被选中的概率。
能力估计的计算可以通过迭代算法来实现,比如EM算法或者Gibbs采样等。
总结起来,一测多评方法通过建立回答模型和估计能力水平来计算测试得分。
这种方法考虑了多个评分者对同一份回答的评分情况,并通过概率模型来描述受试者的回答和评分者的评分。
具体的计算公式可以通过最大似然估计等方法来实现。
一测多评方法指导原则

一测多评方法指导原则一测多评方法是一种评价方法,也就是在一次测评过程中采用多个评价工具和评价标准对被评价对象进行综合评价的方法。
它的目的是为了提高评价的准确性和全面性,避免单一评价工具和评价标准的局限性,使评价结果更加客观和可靠。
在进行一测多评方法时,应当遵循以下原则:1.多元化评价工具:选取不同种类的评价工具,包括问卷调查、观察、面试等多种评价方式。
这样可以综合考察被评价对象的不同方面特征和能力,减少评价结果的偏差。
2.科学合理的评价标准:制定科学合理的评价标准,既要符合评价对象的实际需求,又要具备客观性和可操作性。
评价标准应该能够覆盖到评价对象的各个方面,并且可以量化或者描述,以便进行综合评价。
3.充分沟通和合作:一测多评方法需要多个评价者参与,评价者之间需要进行充分的沟通和合作。
评价者应当对评价工具和评价标准有一致的理解,并且要相互协作,确保评价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4.全面客观评价:评价结果应当综合考虑各个评价工具和评价标准的结果,以确保评价的全面性和客观性。
评价者应当尽可能客观公正地评价被评价对象的特点和能力,避免主观偏见的影响。
5.信息多角度融合:评价者应当将不同的评价工具和评价标准的结果进行综合分析和综合判断,融合在一起得出最终的评价结论。
评价者可以使用统计分析等方法,将不同评价结果的信息进行加权融合,以获得更加全面和准确的评价结果。
6.及时反馈和改进:评价结果应该及时向被评价对象反馈,并且提供具体的改进意见和建议。
被评价对象应当根据评价结果进行反思和改进,评价者也应当根据评价过程中的问题及时进行调整和改进,以提高评价方法的有效性。
在实施一测多评方法时,还需要考虑评价对象的特点和背景,根据实际情况灵活调整评价工具和评价标准,以使评价结果更加准确和有针对性。
同时,评价者也需要具备专业知识和评价能力,保证评价的科学性和有效性。
一测多评法

4.2.3 哌啶类
胡椒碱为哌啶型生物碱,该类生物碱本身没有共轭体 系,但胡椒碱结构中连有其他的芳香环,可用HPLC紫外 检测器检测。李岑等以藏药当佐为研究对象,通过建立 内参物胡椒碱与其他3个指标成分间的RCF,对没食子 酸( 单苯环类) 、羟基红花黄色素-A( 黄酮苷类) 、 桂皮醛( 苯丙素类) 的含量进行计算,实现了含量测定 的一测多评。
4.3.3 三萜类
朱晶晶等建立了人参皂苷Rb1与其他8种皂 苷,包括人参皂苷Rg1、Re、Rf、Rh1、 Rc、Rb2、Rb3、Rd( 均为达玛烷型三萜 皂苷) 间的相对校正因子,实现只用一个对 照品测定人参和三七中多个人参皂苷类成分 的含量,解决了质量控制中对照品供应不足 问题。所建立的RCF 可同时用于人参、三七 及其相关产品的定量分析及质量评价。
4.1.1 黄酮类
冠脉康胶囊由葛根、丹参等药材组成,葛根中的异 黄酮类成分葛根素、大豆苷元以及丹参中的酚酸类物 质丹酚酸B等均为活性药理成分,其中以葛根素为内参 物较易得到,而以丹酚酸B为内参物价格较高且供应不 足。邹桂欣等以葛根素(异黄酮类)为内参物,建立 冠脉康胶囊中该成分与大豆苷元( 异黄酮类) 及丹酚 酸B( 苯丙素类) 的RCF,用相对校正因子计算大豆苷 元及丹酚酸B的含量,与外标法实测值进行比较,二者 没有显著性差异。对不同品牌填料及不同长度的色谱 柱进行考查,评价一测多评法在中药复方制剂中的准 确性和科学性。
3 一测多评法的概念、适用范围及 其原理
3.1一测多评法的概念
一测多评法(quantitative analysis of multi-components by single-marker ,QAMS) 是通过中药有效成分间存在的内在函数关系和比 例关系,通过测定中药中某个代表性成分(易得、 廉价、有效)的含量,依据相对校正因子可计算 出该中药中其它多种待测成分(对照品难以得到 或难供应)含量,使其计算值与实测值符合定量 方法学要求的一种多指标同步质量控制方法。
一测多评法测定药材丹参中4种丹参酮类成分的含量

一测多评法测定药材丹参中4种丹参酮类成分的含量目的:采用一测多评法测定丹参4种酮类成分含量。
方法:使用HPLC,对照品选取丹参酮ⅡA,用外标法测定其含量。
测得丹参酮ⅡA和丹参酮Ⅰ、二氢丹参酮、隐丹参酮之间的相对校正因子。
计算获得其余成分的含量,达到一测多评。
结果:4种丹参酮类成分的含量与相对校正因子计算的结果无明显差异,相对校正因子的重现性均较好。
结论:采用一测多评法对药材丹参中的4种丹参酮类成分的含量进行测定具有较好的适用性。
主题词:一测多评法;丹参;相对校正因子;酮类成分含量一测多评法最早由王智民等提出[1],通过仅对一种已获取的成分测定,作为对照品,并同时实现多组分同步检测。
目前实际可行的包括有三七、人参、关黄柏等中药药材可以使用一测多评法进行检测[2]。
丹参由于各种因素的影响,其主要成分会有较大的差异[3]。
本文旨在采用一测多评法测定药材丹参中4种丹参酮类成分的含量,现汇报如下。
1 仪器与试药:采用美国Waters公司生产的Waters2695型HPLC仪,美国戴安公司生产的Dionex UltiMate3000型HPLC仪。
色谱柱:采用上海欧尼科技生产的Shim-pack PREP-ODS(H)KITC18(250mm×4.6mm,5μm,S),以及杭州汉泽仪器生产的Welch Material C18(250mm×4.6mm,5μm,W),以及美国Waters公司生产的Waters SunFire C18(4.6mm×250mm,5μm)。
混合对照品购买情况:二氢丹参酮Ⅰ(成都曼斯特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批号A0060)、丹参酮ⅡA(批号110766-200619)、丹参酮Ⅰ(批号0867-200205)、隐丹参酮(批号110852-200305)均购于中国药品生物制品检定所,均由中国食品药品检定研究院鉴定,纯度>98%。
乙腈为山东禹王生产的色谱纯,水超纯水。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中药制剂质量控制
中药质量控制是保证中药用药是否有效和安 全的关键因素之一,而其研究思路与方法的科学 性和现实可操作性决定了其实际控制能力的高低 和执行是否有效。 中药质量控制中用到的内参物大多是植物次 级代谢产物。活性次级代谢产物是中药发挥其治 疗作用的物质基础,因而也是进行质量控制的切 入点和关键所在。
5 小结与展望 一测多评法是中药多指标质量控制的一种新颖 的模式。在缺乏对照品的情况下,该方法作为一 种含量测定的补充方法,能够实现中药整体质量 控制。次级代谢产物是中药发挥药效作用的物质 基础,也是控制中药质量的关键。
从次级代谢产物的角度来分析,QAMS 仍有很多值得去探 索的工作。 (1)、进行一测多评的中药种类有限。《中国药典》 2010年版(一部)收录中药品种2000 余种,而QAMS已报 道的中药材、饮片以及中药制剂只有几十种。 (2)、涉及的次级代谢产物种类和数量都比较有限。甾 体类和糖类成分均未见报道,芳香类、生物碱类和萜类 等成分中研究的化合物数量也很有限。 (3)、评价的指标成分与相应药材的药理作用的相关性 研究较少。部分以QAMS研究的中药品种,并未以药效活 性成分作为评价指标。这些问题也正是一测多评法值得 研究的方向。 作为一种新颖、高效、低成本的整体质量评价方法, 一测多评法已经展现出了自身的优势,今后必将在中药 质量控制中发挥更大的作用。
4.3 萜类成分
按照所含碳原子数,萜类化合物可分为单萜、二萜、三 萜等类别。这类次级代谢产物分子中一般没有较大的共 轭体系,因而QAMS文献中一般采用紫外区的末端吸收, 或结构中连有的其他共轭体系的紫外吸收进行测定。
4.3.1 单萜类
付滢舟等用气相色谱法,建立了速效救心丸中莰烷类 单萜成分异龙脑、左旋龙脑和右旋龙脑的QAMS质控方法。 以右旋龙脑为内参物,建立其与异龙脑、左旋龙脑的 相对校正因子,并进行含量测定。所建立的RCF重现性 良好,一测多评法与现行标准方法的测定结果基本一致。 所建立的方法能测定以各种冰片投料生产的速效救心丸 中的冰片含量。
4.1.1 黄酮类
冠脉康胶囊由葛根、丹参等药材组成,葛根中的异 黄酮类成分葛根素、大豆苷元以及丹参中的酚酸类物 质丹酚酸B等均为活性药理成分,其中以葛根素为内参 物较易得到,而以丹酚酸B为内参物价格较高且供应不 足。邹桂欣等以葛根素(异黄酮类)为内参物,建立 冠脉康胶囊中该成分与大豆苷元( 异黄酮类) 及丹酚 酸B( 苯丙素类) 的RCF,用相对校正因子计算大豆苷 元及丹酚酸B的含量,与外标法实测值进行比较,二者 没有显著性差异。对不同品牌填料及不同长度的色谱 柱进行考查,评价一测多评法在中药复方制剂中的准 确性和科学性。
4.2.3 哌啶类
胡椒碱为哌啶型生物碱,该类生物碱本身没有共轭体 系,但胡椒碱结构中连有其他的芳香环,可用HPLC紫外 检测器检测。李岑等以藏药当佐为研究对象,通过建立 内参物胡椒碱与其他3个指标成分间的RCF,对没食子 酸( 单苯环类) 、羟基红花黄色素-A( 黄酮苷类) 、 桂皮醛( 苯丙素类) 的含量进行计算,实现了含量测定 的一测多评。
4.1.3 木脂素类
贺凤成等以五味子为研究对象,采用HPLC 以五味 子醇甲为内参物,建立其与五味子酯甲、五味子甲素 和五味子乙素( 均为木脂素类) 的相对校正因子,并 计算含量; 同时采用外标法测定13批五味子药材中4 个成分的含量。两种含量没有显著性差异,验证了一 测多评法的准确性。
4.1.4 蒽醌类 大黄蒽醌类成分如大黄素、芦荟大黄素、大 黄酸、大黄酚、大黄素甲醚等化合物的一测多 评研究报道较多。
传统多指标同步质量控制必然要求众多中药 对照品,为实现在中药对照品紧缺、成本高昂的 条件下的多指标同步质量控制,王智民等于2006 年首次提出了一测多评法(Quantitative Analysis of Multi-components by Singlemaker,QAMS) ,该法可以通过测定易得、价廉、 有效的一个成分(作为内参物),实现多个成分 含量的同步测定,在降低检测成本的同时解决了 对照品不足的问题,日渐成为中药质量评价的新 模式。
3.2 一测多评法的适用范围
本方法适用于对照品难得或制备成本高或不 稳定的情况下同类多成分同时测定。
3 .3 一测多评法的原理
在一定的线性范围,成分的量(质量或浓度)与检测器响 应成正比。在多指标(s,a,b,⋯ ,i,⋯)质量评价时, 以药材(或成药)中某一典型有效成分作内参物(s),建立 内参物与其它待测成分(a,b,⋯ ,i,⋯)间的相对校正 因子(RCF,fsa,fsb,fsc,⋯),按下式计算:
4.4 长链脂肪族类成分 李桂秀等采用HPLC以党参药材中党参炔苷( 长 链脂肪族苷类) 、党参苷IV(苯丙素苷类) 和苍 术内酯III( 桉烷型倍半萜) 为指标,建立党参 炔苷与另外两种成分间的相对校正因子,并用 所建立的RCF计算含量。结果表明该药材中3 种专属性成分可以用QAMS进行测定,实测值与 计算值间没有明显差异( RSD < 4%) 。
公式(1)
式中fsi为内参物s对待测成分i的校正因子,式中As 为内参物对照品s 峰面积或峰高,Cs为内参物对照品s 浓 度,Ai 为某待测成分对照品i峰面积或峰高,Ci为某待测 成分对照品i 浓度。
在方法学建立时,主要是求出内参物与各待测成分间的 RCF,并把它作为一个常数用于含量测定中[药典附录VID 3(3)]。在测定含量时,内参物( s) 的浓度可按常规方法 ( 药典附录ⅥD) 进行测定( Cs);应用RCF( fsa,fsb, fsc,…) ,结合内参物( s) 实测值Cs,计算待测成分( a, b,…,i,…) 的浓度Ci,见公式(2)。
4.3.2 二萜类
半日花烷型二萜穿心莲内酯、新穿心莲内酯、去氧穿 心莲内酯、脱水穿心莲内酯等是穿心莲的抗炎、抗病毒 有效成分。 林青等在建立穿心莲中以上4 种成分同步测定方法的 基础上,测定内参物穿心莲内酯与其余3 种二萜的RCF, 进行一测多评实验,并在穿心莲药材及其制剂消炎利胆 片中加以应用。对39 批穿心莲药材和30 批消炎利胆片 中4 种二萜进行QAMS 测定,结果与外标法实测值均没有 显著性差异。 另外,王贞媛等选择以上相同的4种二萜指标成分,以 脱水穿心莲内酯为内参物,对穿心莲片实现了一测多评。
4.2.2 吲哚类
宋亚芳等以吴茱萸为研究对象,建立吲哚类生物碱吴茱 萸次碱与吴茱萸内酯(柠檬苦素类三萜)和吴茱萸碱(吲哚 类生物碱)的相对校正因子,进行含量计算; 同时采用外 标法测定药材中以上3种成分的含量,并比较QAMS计算值 与外标法实测值的差异。11批吴茱萸中两种成分含量的计 算值与实测值无显著差异。
公式(2)
式中Ai 为供试品中待测成分i 的峰面积,Ci 为供试品 中待测成分i 的浓度,As 为供试品中内参物s 的峰面积, Cs 为供试品中内参物s的浓度,fsi为内参物s对待测成分i 的校正因子。
4 一测多评法的应用
4.1 芳香类成分
芳香类化合物包括黄酮类、香豆素、木脂素、 蒽醌类等,一般具有较强的紫外吸收,能够 很方便地用紫外检测器进行检测。
该方法已在多种中药材、饮片以及中药制剂 的多成分含量测定中得到广泛认可和应用,并收 载于2010 年版《中国药典( 一部)》。 QAMS不仅可应用于中药新药的多成分质量研 究,也适用于企业对多成分中药类上市产品,特 别是对其中间产品进行准确、快速检测,同时检 测成本也可大大降低。所以,QAMS是值得推广应 用的科学测定法。
3 一测多评法的概念、适用范围及 其原理
3.1一测多评法的概念
一测多评法(quantitative analysis of multi-components by single-marker ,QAMS) 是通过中药有效成分间存在的内在函数关系和比 例关系,通过测定中药中某个代表性成分(易得、 廉价、有效)的含量,依据相对校正因子可计算 出该中药中其它多种待测成分(对照品难以得到 或难供应)含量,使其计算值与实测值符合定量 方法学要求的一种多指标同步质量控制方法。
张锴镔等以大黄素为内参物,采用QAMS测 定了新清宁片中大黄酸、大黄酚、大黄素甲 醚的含量。20批SD < 5%。张德培 等选择相同的内参物和指标成分,对酒大黄 实现了一测多评。
4.1.5 其他芳香类
孟江等以6-姜辣素为内参物,建立干姜中该 成分与6 -姜酚、8 -姜辣素及10-姜辣素(均为 单苯环类)的相对校正因子,利用RCF计算4种 成分的含量,同时采用外标法测定,两种测定 结果间无显著差异。28批干姜中4种单苯环类 成分可以用一测多评法进行测定。 刘智等以天麻素为内参物,建立其与对羟基 苯甲醇、对羟基苯甲醛、巴利森苷(均为单苯 环类)的RCF,对天麻药材实现了QAMS质量控 制。
一测多评法在中药质量控制 中的应用
姓名:徐作军
学号:140703212657
内容
1
2 3
概述
中药制剂质量控制
一测多评法的概念、适用范围及其原理
4
5
一测多评法的应用
小结与展望
1.概述
随着中药现代化步伐的进一步加快,无论是消 费者、药品生产企业、科研工作者还是药品监管 机构,都对中药质量提出了更高要求。 现有中药标准多以单一成分含量反映中药产 品质量,但中药成分复杂,具有多成分、多靶点 的特点,仅以一种成分含量无法全面反映中药质 量的优劣,由此提出了多成分质量控制的理念, 通过多指标同步质量控制反映中药质量已成为众 多专家学者的共识。
4.3.3 三萜类
朱晶晶等建立了人参皂苷Rb1与其他8种皂 苷,包括人参皂苷Rg1、Re、Rf、Rh1、 Rc、Rb2、Rb3、Rd( 均为达玛烷型三萜 皂苷) 间的相对校正因子,实现只用一个对 照品测定人参和三七中多个人参皂苷类成分 的含量,解决了质量控制中对照品供应不足 问题。所建立的RCF 可同时用于人参、三七 及其相关产品的定量分析及质量评价。
4.2 生物碱类成分 生物碱类化合物分类比较复杂,QAMS文献中 报道的多为具有较强紫外吸收的异喹啉类、吲 哚类生物碱等。 4.2.1 异喹啉类 QAMS 在小檗碱、巴马汀、黄连碱、表小 檗碱、药根碱等异喹啉类生物碱的含量测定 中研究报道较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