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表现手法练习及答案举例(汇编)

合集下载

2024届高考诗歌题型专练-------表现手法(含解析)

2024届高考诗歌题型专练-------表现手法(含解析)

诗歌题型专练-------表现手法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面小题。

谪官辰州冬至日有怀戎昱去年长至①在长安,策杖曾簪獬豸冠②。

此岁长安逢至日,下阶遥想雪霜寒。

梦随行伍朝天去,身寄穷荒报国难。

北望南郊消息断,江头唯有泪阑干。

【注】①长至:夏至。

夏至白昼最长,故称。

②獬(xiè)豸(zhì)冠:古代御史等执法官吏戴的帽冠。

1.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诗人作此诗之时,已被贬谪到辰州,正是寒冷的冬至日,眼前霜雪漫天的情景,让他难忍悲凉,感慨万千。

B.去年夏至,诗人还在京城为官,头戴华冠,手持法杖,踌躇满志,为朝廷效命。

C.由颈联可知,诗人积极进取,渴望仕进,迫切地想荣归京都,面见天子;不愿寄身荒野,功业无成。

D.尾联中,诗人一直未能收到来自京城的消息,心忧家国,却无可奈何,只能独立江边,涕泗横流。

2.这首诗最主要的表现手法是什么?试结合相关内容进行赏析。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下面小题。

苏幕遮·草梅尧臣露堤平,烟墅杳。

乱碧萋萋,雨后江天晓。

独有庾郎①年最少。

窣地春袍②,嫩色宜相照。

接长亭,迷远道。

堪怨王孙,不记归期早。

落尽梨花春又了。

满地残阳,翠色和烟老。

[注]①庾郎,指南朝的庾信,他才情横溢,少年得志,“年十五,侍梁东宫讲读”。

这里借指离乡宦游的才子。

②窣地,拂地,拖地。

春袍,指初入仕途官员穿的青色官服。

3.下列对这首词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整首词虽不着一“草”字,却用环境、形象、神态的描绘,将春草写得形神俱备。

B.“堪怨王孙,不记归期早”采用拟人,借春草之“怨”委婉地表达自己倦宦思归。

C.“落尽梨花春又了”既写出春去夏来的季节更替,又暗示自己的仕途将上新台阶。

D.“接长亭,迷远道”照应“露堤平”,写出春草更加的茂盛,连接起了堤上的长亭。

4.这首词主要运用了哪些表现手法来表情达意?请结合具体诗句作简要分析。

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下面小题。

鹧鸪天·西都作【宋】朱敦儒我是清都①山水郎,天教分付与疏狂。

鉴赏古诗歌的表现手法例题及答案

鉴赏古诗歌的表现手法例题及答案

鉴赏古诗歌的表现手法例题及答案鉴赏诗歌的表现手法古代诗歌的表现手法,主要有衬托、对比、象征、比兴、渲染和烘托等。

1.衬托。

例:阅读下而两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渡湘江①_________杜审言迟日②园林悲昔游,今春花鸟作边愁。

独怜京国人南窜,不似湘江水北流。

绝句漫兴九首(一)_________杜_________甫眼见客愁愁不醒,无赖春色到江亭。

即遣花开深造次③,便教莺语太丁宁。

[注]①杜审言在唐中宗时曾被贬到南方极为偏远的峰州,本诗写在这次流放途中。

②迟日:春日。

③造次:匆忙。

《渡湘江》中“今春花鸟作边愁”句和《绝句漫兴九首(一)》中的“即遣花开深造次,便教莺语太丁宁”句在情与景的表现方面有异曲同工之妙,请作简要赏析。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诗都将“花鸟”人格化,并运用了“以乐景写哀情”的反衬手法,在情与景的对立中,写出了诗人的烦恼忧愁。

春日花鸟本为娱人之物,《渡湘江》中鸟语花香在诗人心目中只倍增远去边疆的哀愁;《绝句漫兴九首(一)》中,诗人见花,则深感其造次;闻莺啼,则嫌其过于丁宁。

《渡湘江》是一首很有艺术特色的诗,通篇运用反衬和对比的手法。

诗的前两句是今与昔的衬比,哀与乐的衬比,以昔日对照今春,以园游对照边愁;诗的后两句是人与物的衬比,南与北的衬比,以京国逐客对照湘江逝水,以诗人南窜对照江水北流。

诗人渡江南下,看到江水滔滔北流,不禁对照自己的遭遇,追思昔游,抒发了怀念京国的悲思愁绪。

《绝句漫兴九首(一)》围绕客愁来写诗人恼春的情绪。

第一句概括说明眼下诗人正沉浸在客居愁思之中而不能自拔。

第二句是说春色不晓人情,莽莽撞撞地来到江亭,闯入诗人的眼帘。

第三、四两句,是诗人的责怪之辞:花匆匆的开放,莺频频地啼叫,似乎故意来捉弄家国愁思绵绵中的他乡游子。

本诗用“以乐景写哀情”的艺术手法,符合生活中的实际,结果是哀感倍生。

题目要求从情与景的关系来比较它们的相同点。

从大的类型来看,情与景有一致和不一致的。

历年高考诗歌表现手法真题汇编(教师版)

历年高考诗歌表现手法真题汇编(教师版)

表达技巧1、(2012浙江卷)未展芭蕉(唐)钱翊冷烛无烟绿蜡干,芳心犹卷怯春寒。

一缄书札藏何事,会被东风暗拆看。

同儿辈赋未开海棠(其一)(金)元好问枝间新绿一重重,小蕾深藏数点红。

爱惜芳心莫轻吐,且教桃李闹春风。

(1).这两首诗描写的都是状态的植物,均以一词表达诗人的爱怜之情。

(2分)答案:还未展开芳心(2).简要分析这两首诗的表现手法。

(5分)答案:第一首诗巧妙运用比喻,如将未展芭蕉比作未燃的蜡烛、未拆封的书札,又把它比拟成芳心未展的少女。

用“东风暗拆”想象芭蕉终于展开,不仅传神,而且传达出美好的情思。

第二首诗运用衬托、比拟、对比等手法,不仅表现了海棠的天然之美,更赋予海棠一种沉稳独立、自主自爱的品格。

2、2012全国卷(广西、贵州、甘肃、青海、西藏)落叶修睦注雨过闲田地,重重落叶红。

翻思向春日,肯信有秋风。

几处随流水,河边乱暮空。

只应松自立,二不与君同。

[注]修睦:晚唐诗人。

(1)从写落叶的角度看,第二联与一、三两联的不同是如何体现出来的?这样写有什么作用?答案:“翻思”由实写到虚写,从眼前景写到春日景,体现了不同的季节。

作用:对比表强烈的感受(2)本诗最后一联为什么要写松?请简要分析。

答案:对比,突出对落叶的感叹3、思远人晏几道红叶黄花秋意晚,千里念行客。

飞云过尽,归鸿无信,何处寄书得?泪弹不尽临窗滴,就砚旋研墨。

渐写到别来,此情深处,红笺为无色。

(1)词的上片是如何借景抒情的?请加以简要分析。

答案:首句以“红叶黄花”起兴,蕴含别离之意和别绪之深;“飞云”三句,写云飞雁过,云雁无踪,流露出托云雁传书落空的失望惆怅之感。

(2)“泪弹不尽临窗滴,就砚旋研墨”运用了哪些表现手法?有什么作用?答案:“滴泪”还要临窗,且眼泪和墨而研,作书遥寄千里之外。

词人化用孟郊诗意,通过动作(细节)描写,刻画了一个情感为思念折磨而泪流不止的闺中女子形象,有力地表现了念远怀人之情。

4、(2012广东卷)余杭四月[元]白珽四月余杭道,一晴生意繁。

古诗词鉴赏表现手法训练试题及答案

古诗词鉴赏表现手法训练试题及答案

古诗词鉴赏表现手法训练试题及答案鉴赏表现手法8.阅读下面的诗歌,然后回答问题。

下第后上永崇高侍郎高蟾天上碧桃和露种,日边红杏倚云栽。

芙蓉生在秋江上,不向东风怨未开。

(1)解说本诗第一、二句所象征的内容。

(2)简析全诗的主要艺术手法和作者的思想情感。

9.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后面的题目。

龙潭夜坐王守仁①何处花香入夜清,石林茅屋隔溪声。

幽人月出每孤往,栖鸟山空时一鸣。

草露不辞芒屦湿,松风偏与葛衣轻。

临流欲写猗兰②意,江北江南无限情。

【注】①此诗作于王守仁由贬所龙场驿起任南京太仆寺少卿的次年游滁州之时。

②猗兰:即《猗兰操》,琴曲名。

传为孔子所作,说孔子自卫返鲁,见到隐谷之中,香兰独茂,与众草为伍,因而感伤自己生不逢时。

(1)诗中描摹了龙潭夜怎样的景象?寄寓了诗人怎样的情感?请结合诗句简要分析。

(2)请从艺术手法的角度对本诗进行赏析。

10.阅读下面的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城东早春杨巨源诗家①清景在新春,绿柳才黄半未匀。

若待上林②花似锦,出门俱是看花人。

【注】①诗家:诗人。

②上林:古代皇家园林。

(1)本诗中的“才”和“半”用得好。

请结合诗歌内容,说说好在哪里。

(2)这首诗主要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请结合诗歌内容简要说明。

参考答案8.答案(1)得第者有所凭恃,特承恩宠,春风得意,前程似锦,平步青云。

(2)手法:诗全用比拟。

思想情感:诗中暗寓自己生不逢时的悲慨,又不卑不亢,毫无胁肩谄笑的媚态,同时也表现出了对自己才识的自信。

9.答案(1)诗中前三联着意描写夜里山中澄澈寂静的景象。

通过描写夜色中清幽淡雅的花香、潺潺的溪水声、鸟儿的鸣叫声以及草上露水、松林之风,渲染了月夜的静谧氛围,凸显了诗人月下独行的落寞心境。

结句诗人笔锋陡转,以“无限情”直接抒发了自己不因失意而消沉之情怀。

(2)诗中运用了衬托、拟人、用典、综合运用多种感官描写等多种艺术手法。

①衬托手法。

首联以深夜在茅屋里听到溪声,反衬出山间的寂静。

(或:颔联以人往的动态、鸟鸣之声衬空山之静。

古诗词中常见的表现手法汇总(附练习)

古诗词中常见的表现手法汇总(附练习)

古诗词中常见的表现手法汇总(附练习)古诗词中常见的表现手法古诗词中常会使用一些表现手法来增强作品的表达效果,突出作者的情感。

表现手法多种多样,用法也灵活多变,学会赏析诗词中的表现手法,是诗词鉴赏的学习重点之一。

今天,《七彩语文·初中》编辑部为同学们整理了古诗词中常见的表现手法,一起来学习吧!01直接抒情1.定义作者在诗词中把内心强烈的感情不加掩饰地直接叙述出来,让强烈的感情激流直接倾泻而出。

2.案例赏析登幽州台歌[唐]陈子昂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

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全诗以慷慨悲凉的基调,通过等幽州台直接表达了诗人功业难就、空怀壮志的悲愤和失意苦闷的情怀。

02借景抒情1.定义通过对实景的描写来抒发作者的感情。

2.案例赏析泊秦淮[唐]杜牧烟笼寒水月笼沙,夜泊秦淮近酒家。

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

诗歌的前两句写景,后两句抒情。

所写景并非晴朗的月夜、万里无云的碧空,而是迷蒙的烟月,笼罩着寒水白沙。

景色是那么黯淡,氛围是那么冷寂,这就给后两句写作者的忧虑情绪增添了气氛,加浓了色泽,两者情景交融,浑然一体。

03托物言志1.定义托物言志就是把要抒发的感情、阐述的思想借助于对某种事物或物品的描摹和议论表达出来。

这是一种间接抒情。

2.案例赏析蝉[唐]虞世南垂緌饮清露,流响出疏桐。

居高声自远,非是藉秋风。

诗中所描写的蝉的形象是:蝉垂着触须在枝头吸饮清洁的露水,阵阵的蝉声从稀疏的梧桐上传出来。

身居高处,叫声自然传的很远,并非依靠风的力量。

而其中作者真正所要抒发的人生感怀是:凡是品格高尚的人,总是严格要求自己,不断地提高自身修养,因而美好的声名自可远扬,不需要依靠其他人的吹嘘。

由此可见,写蝉是表象,而抒怀言志才是真正的目的。

04情景交融1.定义诗词中环境的描写、气氛的渲染跟人物思想感情的抒发结合得很紧密,使人分不清哪是“景”,哪是“情”,达到“物我合一”的境界。

2.案例赏析饮酒(其五)[东晋]陶渊明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

【诗歌鉴赏】表现手法“用典”试题汇编20题

【诗歌鉴赏】表现手法“用典”试题汇编20题

【诗歌鉴赏】表现手法“用典”试题汇编20题表现手法“用典”试题汇编20题一、(2015全国)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文后题目。

金陵望汉江李白汉江回万里,派作九龙盘①。

横溃豁中国,崔嵬飞迅湍。

六帝沦亡后②,三吴不足观③。

我君混区宇,垂拱众流安。

今日任公子,沧浪罢钓竿④。

【注】①派:河的支流。

长江在湖北、江西一带,分为很多支流。

②六帝:代指六朝。

③三吴:古吴地后分为三,即吴兴、吴郡、会稽。

④这两句的意思是,当今任公子已无须垂钓了,因为江海中已无巨鱼,比喻已无危害国家的巨寇。

任公子是《庄子》中的传说人物,他用很大的钓钩和极多的食饵钓起一条巨大的鱼。

1.诗的前四句描写了什么样的景象?这样写有什么用意?这四句描写了江水万流横溃、水势浩瀚、气势宏大的景象。

作者以此为下文颂扬盛唐一家、国运兴盛积蓄气势,有利于突出诗的主旨。

2.诗中运用任公子的典故,表达了什么样的思想感情?①作者以水无巨鱼代指世无巨寇,表达了对大唐一统天下、开创盛世伟绩的歌颂;②作者自比任公子,觉得在太平盛世没有机会施展才干,不免流露出一丝英雄无用武之地的失落。

【解析】本题考查评价文章的思想内容和分析作品的表达技巧。

回答本题,要在读懂诗歌大意的基础上,根据题后关于“任公子”的注释,结合全诗内容进行分析。

“当今任公子已无须垂钓了,因为江海中已无巨鱼,比喻已无危害国家的巨寇”,这表达了大唐已经一统天下,一派歌舞升平;也从另一个侧面表示,自己想建功立业,在太平盛世里没有太大的机会来施展自己的才干了,有一丝无奈的失落。

二、阅读下面这首诗,回答问题。

挽文丞相①虞集徒把金戈挽落晖,南冠无奈北风吹。

子房本为韩仇出,诸葛宁知汉祚移。

云暗鼎湖龙去远,月明华表鹤归迟。

何须更上新亭②饮,大不如前洒泪时。

注:①文丞相,即文天祥。

②新亭,古地名,故址在今南京市的南面。

典故“新亭对泣”表示怀念故国之意。

(1)请简析诗歌颈联“暗”字运用之妙。

(2)作者主要运用何种手法来表现复杂的感情的?请结合诗歌内容分析。

诗词鉴赏表现手法试题答案

诗词鉴赏表现手法试题答案

1.都运用了“以声衬静”的写法。

《月夜》通过描写虫声穿过窗纱传进屋内的情境,衬托出春夜的恬静(宁静),表达了作者对农村生活的热爱及向往之情;《早行》用稻田深处传来草虫的鸣叫声衬托出环境的寂静,突出了出行之早,表达了诗人孤独寂寞的心情。

《题破山寺后禅院》用钟磬音映衬山寺万籁俱寂的幽静气氛,抒发了作者忘却世俗、寄情山水的隐逸胸怀。

2.“只恐双溪舴艋舟,载不动许多愁”词人采用夸张和化虚为实的手法表现愁的。

词人将心中抽象的、无法捉摸的“愁”转化为具体可触的,词人内心的愁连舴艋舟都载不动,写出了愁之重。

“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词人运用了设问、比喻和夸张的修辞手法,用满江的春水来比喻满腹的愁恨,极为贴切形象,不仅显示了愁的悠长深远,而且显示了愁的汹涌翻腾,肆意汪洋,写出了愁之多。

3.答:通过侧面描写(衬托)来表现夜雪之大的。

①“衾枕冷”是从触觉的角度来写的,用被子、枕头的冷,衬托雪之大。

②“窗户明”这是视觉所见,用窗户的亮衬托雪大;③“折竹声”从听觉角度来写。

用听到竹子被折断的声音,衬托雪大。

4.答:对比,通过陶者和富家的强烈鲜明的对比,深刻地揭露了封建社会制度的极端不合理,表达了诗人对劳苦人民的深切同情。

5.①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将“破碎的山河”比作“风中漂浮的飞絮”,写出了国事动荡不安,危在旦夕;将“个人的浮沉”比作“雨打的浮萍”写出了自己家破人亡,孤苦伶仃,无所依托。

这两句作者用两个比喻形象地把国家命运和个人遭遇联系在一起,都历经艰辛危苦。

表达了诗人对国家命运的担忧和对自己坎坷命运的悲叹,极有艺术感染力。

②直抒胸臆,表现出他的民族气节和舍身取义的生死观。

6.用典。

这两句话运用“姜尚垂钓得遇文王”和“伊尹受商汤受聘前梦日”的两个故事,诗人自比姜尚和伊尹,含蓄委婉的表达了诗人期望有朝一日能得到明主赏识,施展自己才能和抱负的强烈愿望。

7.以乐景衬哀情。

前两句描写落红轻飘,小雨如酥,苔径苍翠;飞絮袅袅,柳丝摇曳,东风送暖。

古诗表达方式鉴赏练习题附答案

古诗表达方式鉴赏练习题附答案

古诗表达方式鉴赏练习题附答案古诗表达方式鉴赏练习题1:1.阅读下面这首诗歌,回答问题。

江行[宋]严羽暝色蒹葭外,苍茫旅眺情。

残雪和雁断,新月带潮生。

天到水中尽,舟随树杪行。

离家今几宿,厌听棹歌【注】声。

【注】棹歌:行船时船工所唱的歌。

请从“景”与“情”的角度,赏析本诗的颔联。

解析:解答此题要从诗歌意象入手,把握景物特点,从而分析景中情。

答案:诗歌颔联妙在融情于景。

诗中描写了雪“残”、雁“断”、月“新”、潮“生”的凄迷景致,景中寄寓了诗人的羁旅之情、思乡之感。

2.阅读下面这首敦煌曲子词,回答问题。

菩萨蛮①敦煌曲子词枕前发尽千般愿,要休②且待青山烂。

水面上秤锤浮,直待黄河彻底枯。

白日参辰③现,北斗④回南面。

休即⑤未能休,且待三更见日头。

【注】①近代杨宁益《零墨新笺》考证《菩萨蛮》为古缅甸曲调,唐玄宗时传入中国,列入教坊曲。

②休:罢休,双方断绝关系。

③参辰:星宿名。

参星在西方,辰星即商星在东方,晚间此出彼灭,不能并见,白天一同隐没。

④北斗:星座名,以位置在北、形状如斗而得名。

⑤即:同“则”。

试就该词的抒情特点加以鉴赏。

解析:该词写女子对爱情的盟誓,充满对爱情磐石般的信念和烈火般的热情,直率、热烈、大胆、泼辣,遣词造句亦不假修饰,体现出民间歌词拙朴、自然的本色。

答案:直抒胸臆。

以一连串不可实现之事——青山烂、秤锤浮、黄河枯、白日现参辰、北斗星回南面等,来表现女子对爱情的忠贞不渝。

直率、热烈,感人至深。

3.阅读下面一首唐诗,回答问题。

田家聂夷中父耕原上田,子锄山下荒。

六月禾未秀,官家已修仓。

本诗表现“田家”的悲苦命运,却没有一句议论和抒情的句子,诗歌是用怎样的表达方式表现这一主题的?请作简要赏析。

解析:本诗四句写了四个场面,全部是白描或者说叙述的语言,字面上丝毫不带作者的观点态度,但作者的情感态度又充满字里行间,显示了高超的表现艺术。

白描即用最朴素、最简练的笔墨,不事雕饰,不加烘托,抓住描写对象的特征,如实地勾勒出人物、事件与景物的情态。

古代诗歌鉴赏之表现手法练习答案

古代诗歌鉴赏之表现手法练习答案

古代诗歌鉴赏之表现手法练习(一)阅读下面这首诗,说出最主要的表现手法,并写出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思想情感。

·于谦)石灰吟(明千锤万凿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

粉身碎骨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

答:托物言志。

以石灰自喻,表达自己为国尽忠、不怕牺牲的意愿和坚守高洁情操的决心。

(二)阅读下面这首诗,说出最主要的表现手法,并写出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思想情感。

虞世南)蝉(唐·流响出疏桐。

垂绥饮清露,非是藉秋风。

居高声自远,.形状与其有些相似蝉的头部伸出的触须, 注释:绥:古人结在颔下的帽带下垂部分, 答:托物言志。

诗中的蝉是作者自己的自况,喻指作者生性高洁自立,虽处显赫之位,却生性高洁自立,决不凭借外在势力。

2000年春季高考题)(三)(虞世南蝉垂绥饮清露,流响出疏桐。

居高声自远,非是藉秋风。

像下垂的冠缨。

注]垂绥,指蝉。

蝉的头部有伸出的触须,形状好[ )请单选错误的一项(”清“”指代贵宦,诗人将“贵与古代常以A、首句写蝉的形状与食性,含有象征意义。

“冠缨”的形象中。

垂绥饮清露”统一在“的使人感受到蝉场“出”字,流响B、次句写蝉声之远传。

“”状蝉声长鸣不已,悦耳动听。

一个响度与力度。

达不需要某种外在的凭藉,自能声名远播,表三四句蕴含深意,C、表明立身品格高洁的人,出对高尚品格的热情赞美。

.这首诗,事、景、情、议融为一体,显示出诗人寓情于景的艺术才能。

DD答案:(四)阅读下面这首诗,说出最主要的表现手法,并写出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思想情感。

李商隐)·蝉(唐本以高难饱,徒劳恨费声。

五更疏欲断,一树碧无情。

薄宦梗犹泛,故园芜已平。

烦君最相警,我亦举家清。

梗犹泛,意指自己象大水中四处漂流的木偶注释:薄宦,小官;答案:托物言志(抒怀)托物抒怀,写出了作者的困窘凄凉。

作者通过这一形象表达了对自己窘迫落魄、郁郁不得志的遭遇的愤愤不平。

(五)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题目。

蝉(唐·虞世南)垂緌饮清露,流响出疏桐。

2022年高考古代诗歌鉴赏专题复习:表现手法(答案示例+诗意赏析+参考答案)

2022年高考古代诗歌鉴赏专题复习:表现手法(答案示例+诗意赏析+参考答案)

2022年高考古代诗歌鉴赏专题复习:表现手法(答案示例+诗意赏析+参考答案)从广义上来讲,表现手法是指诗人在行文措辞和表达思想感情时,所使用的特殊的表情达意的方式。

常考的表现手法有:衬托、对比、象征、渲染、用典。

1. 衬托衬托就是利用事物间的近似或对立的条件,用一些事物作陪衬来突出所要表现的事物的表现手法。

它可以使被陪衬的事物显得更加突出、形象、鲜明。

衬托有正衬、反衬两类。

利用事物的相似条件来衬托的是正衬,利用事物的相反条件来衬托的是反衬。

[答题示例]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后面的题目。

含山店梦觉作韦庄[注]曾为流离惯别家,等闲挥袂客天涯。

灯前一觉江南梦,惆怅起来山月斜。

【注】〔韦庄(约836—910)〕字端己,长安杜陵(今陕西西安东南)人。

曾流离迁徙于汴洛、吴越等地。

〖诗意赏析〗在唐代诗人那里,“回家”与“仕进”是一对永远无法调和的矛盾。

对于锐意进取、自视甚高的唐人而言,若是功业无成,宁可“一醉任天涯”,也决不轻易还家,所以必须坚忍地前行。

在此背景下,韦庄将“流离”“别家”当作一种习惯,使之成为生活常态。

与其他诗人相比,韦庄似乎表现得更为洒脱,更加决绝。

“等闲挥袂客天涯”,唐人的胸襟、气度与抱负尽出,毫无悲切之感。

韦庄的行迹遍及大半个中国,是唐末乱世典型的漂泊者,他的这句诗,最能表现唐代士子的气度。

“灯前一觉江南梦,惆怅起来山月斜”,孤灯所具有的悲剧意味,透露出诗人的孤独与无奈,而“斜月”意象的加入,使诗人的感伤之情表露无遗,那是一种凄然的美,仿佛万籁俱寂之夜,只有一盏孤灯,诗人企图在黑夜中寻找寄托,题:韦庄在诗中是用什么方法表达感情的?请简要分析。

1.审题。

题干要求分析表达情感的方法,“简要分析”隐含着必须结合诗句的要求。

2.“流离”成“惯”,“客天涯”也不过“等闲挥袂”之事,再结合后两句理解,可知此处使用了衬托的手法,把诗人进取的锐意、胸襟的洒脱,表现得淋漓尽致。

3.更进一层,还有孤灯、斜月等意象,使诗人的精神世界愈加丰富起来,更好地强化了诗歌的主题。

古典诗词鉴赏表现手法练习题

古典诗词鉴赏表现手法练习题

古典诗词鉴赏表现手法练习题一、阅读诗歌完成后面的题目。

(7分)XXX①八月十七日,同诸生步自永安城楼,过XXX待月。

偶有名酒,因以XXX②酌众客。

客有XXX,善吹笛。

援笔作乐府长短句,文不加点。

断虹霁雨,XXX空,XXX修眉新绿。

XXX③扶疏,谁便道,今夕清辉不足?万里青天,XXX何处?驾此一轮玉。

寒光零落,为谁偏照醽醁④?年少从我追游,晚凉幽径,绕XXX。

共倒XXX,家万里,难得尊前相属。

老子⑤平生,江南江北,最爱临风笛。

XXX 微笑,坐来声喷霜竹⑥。

[注释]①XXX(1045-1105),字鲁直,自号山谷道人。

诗与XXX并称“苏黄”,词与XXX齐名。

但多次遭贬,最后死于XXX:以金制成的荷叶杯。

③桂影:相传月中有桂树,因称月中阴影为桂影。

④醽醁(línglù):酒名。

⑤老子:作者自指。

⑥霜竹:指笛子。

(1)本词上阙先描写断虹高挂,秋空清白,山染新绿,后想象XXX驾月,这是采用了____表现手法。

(2分)(2)《宋史》记载“XXX然不以迁谪介意”,这首词正是他豪迈乐观精神的生动写照。

请结合全词分析作者是如何表现这种情怀的。

(5分)二、阅读下面一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8分)对雪XXX战哭多新鬼,愁吟独老翁。

乱云低傍晚,急雪舞回风。

瓢弃樽无绿,炉存火似红。

数州消息断,愁坐正书空①。

[注]①原指晋人殷浩忧愁无聊,用手在空中划字。

(1)此诗为《春望》同一时期的作品,从全诗看,说说本诗的主旨。

(4分)(2)读第2、三两联,任选一联,分析作者通过若何的艺术手法,表达了甚么样的豪情?(4分)3、阅读下面的唐诗,依照要求,完成赏析。

(5分)1贫交行XXX翻手为云覆手雨,纷繁轻薄何须数。

君不见管鲍贫时交,此道今人弃如土。

【注】XXX:XXX与XXX。

《杜诗镜铨》引用XXX(shì)的话说,此诗“作‘行’,止此四句,语短而恨长,亦唐人所绝少者”。

请就本诗的主要表现手法和表达的情感写一段赏析文字。

古诗表现手法练习及答案举例汇编

古诗表现手法练习及答案举例汇编

古诗表现手法练习及答案举例一、阅读下面诗词,回答问题:这些诗词运用了怎样的艺术手法(技巧)?试做分析。

1、待储光羲不至[唐.王维]重门朝已启,起坐听车声。

要欲闻清佩, 方将出户迎。

晚钟鸣上苑,疏雨过春城。

了自不相顾,临堂空复情。

[注]要欲:好像。

了自:已经明了。

空复情。

自多情。

答:【明手法】细节描写【阐运用】清早就已经打开层层的屋门;或立起或坐下都在倾听有没有友人车子到来的声音;以为听到了友人身上玉佩的清脆响声,正要出门去迎接,哪知却原来是自己弄错了。

【析效果】盼好友到来的期待之情,或久候好友不至的怅惘之情。

2、东栏梨花[宋.苏轼]梨花淡白柳深青,柳絮飞时花满城。

惆怅东栏一株雪,人生看得几清明!答:【明手法】直接抒情和间接抒情相结合【阐运用】柳树由浅绿变深青,暗含春色已暮,梨花盛开满城漾白,也暗伏盛极将衰,一、二两句写景中满蕴了伤春之情。

最后一句直抒胸臆,抒发了人生如寄之慨。

【析效果】感伤春光易逝、慨叹人生短促。

3、台城[韦庄]江雨霏霏江草齐,六朝如梦鸟空啼。

无情最是台城柳,依旧烟笼十里堤。

【注释】韦庄(836―― 910),晚唐京兆杜陵(今陕西西安)人。

答:【明手法】怀古伤今,对比【阐运用】因为虽然六朝的繁华已如梦远逝,而台城柳却依旧逢春即枝繁叶茂,不管人世沧桑、人间兴亡,总是给人以欣欣向荣之感,以它的繁荣茂盛和台城的荒凉破败,以它的终古如斯和六朝繁华如梦转瞬即逝作鲜明对比,因此诗人说它“无情”。

【析效果】表现出诗人怀古伤今的晚唐情结4、玉楼春[宋祁]东城渐觉风光好,毂皱波纹迎客棹。

绿杨烟外晓寒轻,红杏枝头春意闹。

浮生长恨欢娱少,肯爱千金轻一笑?为君持酒劝斜阳,且向花间留晚照。

答:【明手法】拟人手法。

【阐运用】作者把斜阳当做朋友,举酒相劝,希望斜阳在杏花丛中多加逗留。

【析效果】表达了惜春(惜时)的感情。

5、乌衣巷[刘禹锡]朱雀桥边野草花,乌衣巷口夕阳斜。

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

【阐运用】唤起读者想象,暗写出乌衣巷昔日的繁荣。

高考语文专项练习:鉴赏古代诗歌中常见的表现手法(含答案)

高考语文专项练习:鉴赏古代诗歌中常见的表现手法(含答案)

高考语文专项练习:鉴赏古代诗歌中常见的表现手法(含答案)1.这首宋诗《暮春即事》通过动静相生的手法描写了读书人专心研读的情景。

诗中描写了麻雀慢行的影子映落在书桌上、杨花轻轻飘入砚池等动态景象,以此来映衬“闲坐小窗读周易”的静态景象。

这样的动静结合,以静意观动景,表现了环境的宁谧和读书的投入,达到了忘我境界。

2.这首唐诗《早寒有怀》通过描写黄昏江景的迷茫,烘托出作者心境的迷茫。

滔滔江水与海相平,漫漫无边,加上天色阴暗,已至黄昏。

作者于迷茫的黄昏江景中寄寓了思归的哀情和前路茫茫的愁绪。

3.这首诗《台城》最突出的表现手法是借古讽今。

诗人身处晚唐,回顾六朝旧事,借吊古城之名,抒发了对时事的感伤情绪。

诗中写江雨霏霏、江草齐,六朝如梦,鸟空啼,无情最是台城柳,依旧烟笼十里堤。

这些景象都在借古讽今,表达出诗人对当时时局的感慨。

4.这首宋词《蝶恋花·旅月怀人》通过描写月色、乌鹊、故人、梅花笛、蟋蟀、芭蕉等景象,表达了词人思念远方的情感。

词中写月去疏帘才几尺,XXX惊飞,一片伤心白,万里故人关塞隔,南楼谁弄梅花笛,蟋蟀灯前欺病客,清影XXX,欲睡何由得,墙角芭蕉风瑟瑟,生憎遮掩窗儿黑。

这些景象都在表达词人思念远方的情感。

请简要赏析这首词运用的主要表现手法。

解析:本题需要分析词人在描写离别、乡愁时所用的表现手法。

答案:①借景抒情。

词人通过描绘烟柳、淡云、孤雁、XXX等景物,来表达自己的离愁别绪和乡愁之情。

②运用比兴手法。

如“浮生长恨飘蓬”,将人生比喻为一片漂泊不定的蓬草,表达了词人对于人生的不安和无奈。

③运用排比手法。

如“残灯孤枕梦,轻浪五更风”,通过排比的方式,把词人的心情表现得更加深刻。

④运用拟人手法。

如“酒醒人静奈愁浓”,将愁情拟人,表达出词人内心的悲凉和痛苦。

[数学高考卷]高考第轮复习---古典诗词鉴赏表现手法练习题附答案(一)

[数学高考卷]高考第轮复习---古典诗词鉴赏表现手法练习题附答案(一)

[数学高考卷]高考第轮复习---古典诗词鉴赏表现手法练习题附答案(一)数学高考卷中有一部分是古典诗词鉴赏,这是考查学生文学素养的重要环节。

而作为一项文学功底的技能,诗词鉴赏需要多方面的掌握,其中表现手法的识别更是关键。

下面我们将从表现手法的角度出发,给大家提供一些练习题附答案,以帮助大家进行复习。

一、寓情于景题目一:请举例说明《将进酒》中寓情于景的手法。

答案:《将进酒》是唐代浪漫主义大诗人李白的代表作之一,其中充满了浓郁的酒文化色彩。

诗中借景寓情,可以引起读者对李白豪迈、豁达、乐观的性格品质的敬佩。

比如,“银鸭(自制鸭形银器)肯劝诗,劝我早上酒一杯。

”此句中,“银鸭”代表敬酒器,象征着友情和欢乐,表现出充满豪迈和奔放的诗人心境。

二、对比题目二:请举例说明《静夜思》中对比手法的运用。

答案:《静夜思》是唐代大诗人李白的代表作之一,描写了诗人在月色的映衬下,感叹人生苦短、美好事物不长久的情感。

诗中运用对比手法,加深了读者对人生短暂、物极必反的深刻理解。

比如,“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此句通过明暗、高低、冷暖的对比,展现了诗人内心的思想情感,让读者感受到人生短暂和物极必反的深刻含义。

三、拟人题目三:请举例说明《登高》中拟人手法的运用。

答案:唐代诗人杜甫的《登高》是一首描写自然风光的五言绝句。

在诗中,杜甫通过生动的拟人手法,让抽象的山水情感化为具体的形象,给读者留下了深刻印象。

比如,诗中写道:“临别赠言黄鹤楼,烟柳画桥,年华虚度,谁说青春不再。

峰峦如聚,波涛如怒,山河表里潼关路。

”通过把山峰、波涛比拟为生物,诗人很好地表达了自己的情感和思想,给读者带来了美的享受。

四、象征题目四:请举例说明《长恨歌》中象征手法的运用。

答案:《长恨歌》是唐代诗人白居易创作的一首长篇叙事性古体诗。

诗中运用了象征手法,将女主人公的命运和国家的兴衰连为一体,表现了作者对逝去的唐朝的悲痛和不舍。

比如,诗中写道:“寂寞空庭春欲晚,梨花满地不开门。

高考语文古代诗歌阅读考点分类练习:古诗的表现手法(含答案)

高考语文古代诗歌阅读考点分类练习:古诗的表现手法(含答案)

古诗的表现手法1.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题。

早雁杜牧①金河秋半虏弦开,云外惊飞四散哀。

仙掌②月明孤影过,长门灯暗数声来。

须知胡骑纷纷在,岂逐春风一一回。

莫厌潇湘少人处,水多菰米③岸莓苔④。

[注]①本诗作于唐武宗会昌二年(842年),这一年回纥南侵,百姓流亡。

②仙掌:汉代建章官内有铜铸仙人举掌托起承露盘。

③菰米:一种生长在浅水中的多年生草本植物的果实。

④莓苔:一种蔷薇科植物。

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虏弦开”一语双关,既指回纥挽弓射猎,又指发动军事侵略活动。

B.三、四句绝佳,承“四散”而来,描绘出一幅清冷孤寂的孤雁南飞图。

C.前四句写雁之南飞,接下来遥想雁之北归,寄托作者情感,引人深思。

D.本诗风格婉曲细腻,语言清丽而含蓄,代表着诗人的整体创作风格。

2.下列对这首词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采桑子·润州多景楼与孙巨源相遇苏轼多情多感仍多病,多景楼中。

尊酒相逢,乐事回头一笑空。

停杯且听琵琶语,细捻轻拢。

醉脸春融,斜照江天一抹红。

A.《采桑子》开篇从“多景楼”的“多”字获取灵感,连用三个“多”字引出“情”“感”“病”而不赘叙,令人印象深刻。

B.“空”字写出“一笑”之后,“回头”来眼前的“乐事”便会消失而“空”无所有,只有“多情”“多感”“多病”依然。

C.《采桑子》上阕前二句先言事后言情,后二句先言情后言事,借眼前之景,写心中之情,言事与言情结合,意蕴盎然。

D.“细捻轻拢”句,由白居易《琵琶行》中的诗句“轻拢慢捻抹复挑”化出,赞美弹奏琵琶的技艺。

3.下列对这两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念奴娇·赤壁怀古【北宋】苏轼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

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

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

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

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

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

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

人生如梦,一尊还酹江月。

古诗表现手法练习与答案举例

古诗表现手法练习与答案举例

---古诗表现手法练习及答案举例一、阅读下面诗词,回答问题:这些诗词运用了怎样的艺术手法(技巧)?试做分析。

1、待储光羲不至[ 唐 . 王维 ]重门朝已启,起坐听车声。

要欲闻清佩,方将出户迎。

晚钟鸣上苑,疏雨过春城。

了自不相顾,临堂空复情。

[ 注 ] 要欲:好像。

了自:已经明了。

空复情。

自多情。

答:【明手法】细节描写【阐运用】清早就已经打开层层的屋门;或立起或坐下都在倾听有没有友人车子到来的声音;以为听到了友人身上玉佩的清脆响声,正要出门去迎接,哪知却原来是自己弄错了。

【析效果】盼好友到来的期待之情,或久候好友不至的怅惘之情。

2、东栏梨花[ 宋 . 苏轼 ]梨花淡白柳深青,柳絮飞时花满城。

惆怅东栏一株雪,人生看得几清明 !答:【明手法】直接抒情和间接抒情相结合【阐运用】柳树由浅绿变深青,暗含春色已暮,梨花盛开满城漾白,也暗伏盛极将衰,一、二两句写景中满蕴了伤春之情。

最后一句直抒胸臆,抒发了人生如寄之慨。

【析效果】感伤春光易逝、慨叹人生短促。

3、台城[韦庄]江雨霏霏江草齐,六朝如梦鸟空啼。

无情最是台城柳,依旧烟笼十里堤。

【注释】韦庄( 836—— 910),晚唐京兆杜陵(今陕西西安)人。

答:【明手法】怀古伤今,对比【阐运用】因为虽然六朝的繁华已如梦远逝 , 而台城柳却依旧逢春即枝繁叶茂,不管人世沧桑、人间兴亡,总是给人以欣欣向荣之感 , 以它的繁荣茂盛和台城的荒凉破败,以它的终古如斯和六朝繁华如梦转瞬即逝作鲜明对比 , 因此诗人说它“无情”。

【析效果】表现出诗人怀古伤今的晚唐情结4、玉楼春[ 宋祁 ]东城渐觉风光好,毂皱波纹迎客棹。

绿杨烟外晓寒轻,红杏枝头春意闹。

浮生长恨欢娱少,肯爱千金轻一笑?为君持酒劝斜阳,且向花间留晚照。

答:【明手法】拟人手法。

【阐运用】作者把斜阳当做朋友,举酒相劝,希望斜阳在杏花丛中多加逗留。

【析效果】表达了惜春(惜时)的感情。

5、乌衣巷[ 刘禹锡 ]朱雀桥边野草花,乌衣巷口夕阳斜。

表现手法附习题和答案

表现手法附习题和答案

从表现手法赏析句子1.竹字象征气节、荷花象征清白、玫瑰花象征爱情那么蜡烛象征光明磊落,焚烧自己,照亮别人的具体形象,可以使我们联想到舍己为人的崇高精神。

Ps :莲”象征不慕荣利、洁身自好的情操;牡丹”象征繁华富贵;菊”象征遗世独立的孤高品格。

2.残荷・生命・旋律自从知道了荷有既可美食,又能观赏,浑身聚宝,具有很高实用价值的本质与“出淤泥而不染”的秉性,尤其是当我读懂了苏轼的“荷尽已无擎雨盖,菊残犹有傲霜枝。

一年好景君须记,最是橙黄橘绿时”(《赠刘景文》)诗句时,顿悟荷花虽然可枯,荷叶虽然可以凋零,但是荷枝仍然不畏风霜地傲然而立;苏轼是借荷花让好友记着一年里最美好的景色,正是橙子黄橘子绿的秋末冬初季节,以此劝慰不要妄自菲薄,虽然人到中年,但拥有丰富的人生经验,仍然是可以大有作为。

随之,我把荷的一生视作一种文化,空闲时总会有意无意地喜欢在荷花池前坐坐。

喜欢荷,不分季节地喜欢,和荷花相处,其乐融融。

深秋,黄昏中的荷池,一池残荷,显得特别宁静。

昔日满池盛开的荷花不复存在,自然不见荷曾“映日荷花别样红”的娇姿和“接天莲叶无穷碧”的壮观;更是不可能找到南宋诗人杨万里笔下《红白莲花》――“红白莲花开共塘,两般颜色一般香。

恰如汉殿三千雨,半是浓妆半淡妆”的诗韵。

有谁知道,曾为贪恋荷艳而翩翩起舞献媚的蝶儿们会在哪里越冬?有谁知道,曾在碧玉莲蓬上高亢歌唱的青蛙们又会在何方深泥中休眠?站在我眼前的是被秋霜折卷了枯叶,被西风折曲了茎杆的残荷,它们虽说有些零零落落,但在纵横交错中依然不乏生命旋律的张力,它们好似并不理会荷池四周的萧条冷清,自然具有一种自在的底蕴,对踌躇于池前的我不理不睬,自顾自地在因受污染质变成淡绛红色的池水中静静地盘腿打坐,俨然透出一副心洁则性净,性净则情宁,无欲则无畏的神情。

说它有些孤独其实并不过分,不过还是说它显得有些孤傲更为切点。

我徜徉在幽静的荷花池前,那些残荷枯枝突然令我眼前一亮,这不是一幅三维残荷印痕图吗?尤其像倒映在荷池里的五线乐谱。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古诗表现手法练习及答案举例一、阅读下面诗词,回答问题:这些诗词运用了怎样的艺术手法(技巧)?试做分析。

1、待储光羲不至[唐.王维]重门朝已启,起坐听车声。

要欲闻清佩,方将出户迎。

晚钟鸣上苑,疏雨过春城。

了自不相顾,临堂空复情。

[注]要欲:好像。

了自:已经明了。

空复情。

自多情。

答:【明手法】细节描写【阐运用】清早就已经打开层层的屋门;或立起或坐下都在倾听有没有友人车子到来的声音;以为听到了友人身上玉佩的清脆响声,正要出门去迎接,哪知却原来是自己弄错了。

【析效果】盼好友到来的期待之情,或久候好友不至的怅惘之情。

2、东栏梨花 [宋.苏轼]梨花淡白柳深青,柳絮飞时花满城。

惆怅东栏一株雪,人生看得几清明!答:【明手法】直接抒情和间接抒情相结合【阐运用】柳树由浅绿变深青,暗含春色已暮,梨花盛开满城漾白,也暗伏盛极将衰,一、二两句写景中满蕴了伤春之情。

最后一句直抒胸臆,抒发了人生如寄之慨。

【析效果】感伤春光易逝、慨叹人生短促。

3、台城 [韦庄]江雨霏霏江草齐,六朝如梦鸟空啼。

无情最是台城柳,依旧烟笼十里堤。

【注释】韦庄(836——910),晚唐京兆杜陵(今陕西西安)人。

答:【明手法】怀古伤今,对比【阐运用】因为虽然六朝的繁华已如梦远逝,而台城柳却依旧逢春即枝繁叶茂,不管人世沧桑、人间兴亡,总是给人以欣欣向荣之感,以它的繁荣茂盛和台城的荒凉破败,以它的终古如斯和六朝繁华如梦转瞬即逝作鲜明对比,因此诗人说它“无情”。

【析效果】表现出诗人怀古伤今的晚唐情结4、玉楼春 [宋祁]东城渐觉风光好,毂皱波纹迎客棹。

绿杨烟外晓寒轻,红杏枝头春意闹。

浮生长恨欢娱少,肯爱千金轻一笑?为君持酒劝斜阳,且向花间留晚照。

答:【明手法】拟人手法。

【阐运用】作者把斜阳当做朋友,举酒相劝,希望斜阳在杏花丛中多加逗留。

【析效果】表达了惜春(惜时)的感情。

5、乌衣巷 [刘禹锡]朱雀桥边野草花,乌衣巷口夕阳斜。

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

答:【明手法】对比【阐运用】唤起读者想象,暗写出乌衣巷昔日的繁荣。

【析效果】起突出今昔对比的作用,引起世事沧桑的感慨。

6、书湖阴先生壁二首(选一) [王安石]茅檐长扫静无苔,花木成畦手自栽。

一水护田将绿绕,两山排闼①送青来。

【注】①排闼(t ):闯进门来。

闼,小门。

答:【明手法】拟人手法。

【阐运用】作者把斜阳当做朋友,举酒相劝,希望斜阳在杏花丛中多加逗留。

【析效果】表达了惜春(惜时)的感情。

7、马诗二十三首①(其五) [唐?李贺]大漠沙如雪,燕山月似钩。

何当金络脑②,快走踏清秋。

注:①《马诗》:通过咏马来表现志士的奇才异质、远大抱负及不遇于时的感慨与愤懑;共23首。

②金络脑:一种贵重的鞍具,借指马受重用。

答:【明手法】手法:见景生情,拟物抒情,意在言外:运用了比喻、设问等修辞手法。

【阐运用】一二句突出富有特色的边疆战场景色,正是英雄用武之地;三四句借马抒情。

【析效果】表现作者热切建功立业的远大抱负和不遇于时的感慨。

8、《喜见外弟又言别》 [李益]十年离乱后,长大一相逢,问姓惊初见,称名忆旧容。

别来沧海事,语罢暮天钟。

明日巴陵道,秋山又几重。

【注解】:(1)、外弟:表弟。

(2)、沧海:比喻世事的巨大变化。

(3)、巴陵:现湖南省岳阳市,即诗中外弟将去的地方。

答:【明手法】全诗采用白描手法;【阐运用】这是一首写表兄弟因乱离阔别之后,忽然相逢又匆匆别离之诗。

初问姓氏,心已惊疑,待知姓名,即忆起旧容,于是化惊为喜。

叙谈伤乱感慨之情,寓之意中。

以凝炼的语言和生动的描写,再现了乱离中人生聚散的典型场面。

【析效果】抒发了真挚的至亲情谊,读来亲切感人。

9、听蜀僧浚弹琴 [李白]蜀僧抱绿绮(l),西下峨嵋峰。

为我一挥手, 如听万壑松。

客心洗流水(2),余响入霜钟(3)。

不觉碧山暮, 秋云暗几重。

[注](l)绿绮,古代着名的琴。

(2)流水,《列子.汤问》:"伯牙善鼓琴,钟子期善听。

伯牙鼓琴,志在高山,钟子期曰:"善哉,峨峨兮若泰山!"志在流水,钟子期曰:"洋洋兮若江河!"伯牙所念,钟子期必得之。

"(3)霜钟,《山海经.中山经》》:"丰山……有九钟焉,是知钟鸣。

"郭璞注:"霜降则钟鸣,故言知也。

"答:【明手法】侧面描写【阐运用】这首诗写听琴,并没有着重写弹奏技巧和琴声,而是把重点放在描写听者(或;作者自己)的惑受上, 从侧面面表现音乐的高妙。

【析效果】作者具有济苍生的抱负,也期待着同样能得到人生的知音。

10、南乡子[唐?李王旬]烟漠漠,雨凄凄,岸花零落鹧鸪啼。

远客扁舟临野渡,思乡处,潮退水平春色暮。

答:【明手法】借景抒情【阐运用】用烟、雨、落花以及鹧鸪的叫声来渲染出思乡之情;潮退了,天晚了,思乡而不得归乡。

【析效果】更突出强化了思乡之情11、青玉案(宋)辛弃疾东风夜放花千树,更吹落,星如雨。

宝马雕车香满路。

凤箫声动,玉壶光转,一夜鱼龙舞。

蛾儿雪柳黄金缕,笑语盈盈暗香去。

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注释:蛾儿、雪柳,都是妇女的头饰。

答:【明手法】反衬手法【阐运用】以元夜的繁华热闹反衬“那人” 的孤寂。

【析效果】表达作者耐得冷落寂寞、不趋流俗、保持志士操守的高洁品性。

12、江楼夕望招客白居易海天东望夕茫茫,山势川形阔复长。

灯火万家城四畔,星河一道水中央。

风吹古木睛天雨,月照平沙夏夜霜。

能就江楼销暑否?比君茅舍较清凉。

[注]此诗写于长庆三年诗人任杭州刺史的次年。

江楼,也称望海楼。

答:【明手法】联想与想象【阐运用】晴本无雨,夏本无霜,风吹古木如闻雨声,月照平沙似见寒霜。

【析效果】联想与想象生出清凉,足以消暑。

13、夜泊牛渚怀古李白牛渚西江液,青天无片云。

登舟望秋月,空忆谢将军。

余亦能高咏,斯人不可闻。

明朝挂帆去,枫叶落纷纷。

[注]谢将军:东晋谢尚,官镇西将烟。

镇守牛渚时曾于秋夜泛舟赏月,遇袁宏诵诗听后大为赞赏,邀袁过船长谈达旦,从此袁宏名声大着。

以前两联为例,谈谈这首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复杂情感?答:【明手法】情景交融【阐运用】第一联写诗人夜宿牛渚,江夜寂寥,天水一空,这种秋江空寂之景很自然地使李白想到谢尚对袁宏的提携。

第二联正面写怀古,一个“空”字使作者知音难觅、怀才不遇之情和上联的空寂之景交融在一起。

【析效果】这首诗既表达了作者怀才不遇、大志难酬的孤独和寂寞,也表达了自信、旷达、洒脱、豪放之情。

14、赤壁(唐)杜牧折戟沉沙铁未销,自将磨洗认前朝。

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

注:二乔:即大乔、小乔,她们分别是东吴前国主孙策和军事统帅周瑜的夫人。

答:【明手法】以小见大【阐运用】许顗的评论是一个既浅薄又粗暴的批评。

文学创作讲究以小见大,通过个别反映一般。

大乔、小乔虽与这次战役并无直接关系,但她们的身份和地位,代表着东吴作为一个独立政治实体的尊严。

东吴不亡,她俩决不会被俘;连她们都受到凌辱,则东吴社稷和生灵遭遇也就可想而知了。

杜牧说“铜雀春深锁二乔”,正意味着“东风不与周郎便”的情况下东吴的彻底覆亡。

如果按照许顗那种意见,将诗句改为“国破家亡在此朝”,就诗味全无了。

用形象思维观察生活,别出心裁地反映生活,是诗的生命。

【析效果】富于形象性,显示了诗人艺术处理上的匠心。

15、山房春事二首(其二)岑参梁园日暮乱飞鸦,极目萧条三两家。

庭树不知人去尽,春来还发旧时花。

答:【明手法】反衬手法【阐运用】以乐景写哀情,衬托得梁园更加萧条。

【析效果】这首诗抒发了物是人非,盛衰无常的感慨。

16、早梅张渭一树寒梅白玉条,迥临村路傍溪桥。

不知近水花先发,疑是经冬雪未消。

答:【明手法】修辞手法是比喻【阐运用】【析效果】对梅的早早开放的惊喜和赞叹17、晚春韩愈草树知春不久归,百般红紫斗芳菲。

杨花榆荚无才思,惟解漫天作飞雪。

答:【明手法】本诗运用拟人手法。

【阐运用】使无情的草树能知、能解还能斗,且彼此还有高下之分,使描绘的晚春景致生动而有奇趣。

【析效果】本诗是在歌颂杨花榆荚尽管无才思还是敢于与红紫争鸣争放,为晚春增色。

18、咏柳曾巩乱条犹未变初黄,倚得东风势便狂。

解把飞花蒙日月,不知天地有清霜。

答:【明手法】本诗运用拟人手法。

【阐运用】“天地”着眼于空间:有立体感。

【析效果】突出了正气的浩然之态。

19、西江月阻风三峰下张孝祥满载一船秋色,平铺十里湖光。

波神留我看斜阳,放起鳞鳞细浪。

明日风回更好,今宵露宿何妨?水晶宫里奏霓裳,准拟岳阳楼上。

注:这首词是张孝祥由潭洲(今湖南长沙)改官离开湖南时,途经黄陵山下,遇风阻所作。

答:【明手法】用拟人【阐运用】“满载”两句以工整的对偶描绘风未起时的秋色湖光,蕴含了作者的喜悦之情。

“波神”两句用拟人的手法,写微风忽起时斜阳照射下的鳞波美景,并交待作者停舟峰下的原因是波神多情,天公作美。

【析效果】20、秋词① 刘禹锡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

晴空一鹤排云②上,便引诗情到碧霄。

答:【明手法】托物言志【阐运用】借托鹤冲天的形象表明心志。

【析效果】在厄运面前决不低头、奋发向上的积极精神。

21、秋思张籍洛阳城里见秋风,欲作家书意万重。

复恐匆匆说不尽,行人临发又开封。

答:【明手法】细节描写【阐运用】“行人临发又开封”,既照应了“意万重”,又紧承“复恐”。

【析效果】刻画出心有千言万语惟恐言之不尽的复杂微妙的心理,让人在看似平常的描写中深味到作者浓浓的乡思。

22、越中览古李白越王勾践破吴归,义士还家尽锦衣。

宫女如花满春殿,只今惟有鹧鸪飞。

答:【明手法】渲染,情景交融【阐运用】着重渲染越宫昔日的繁华,结句聚焦在今日荒凉的遗址,以强烈的反差抒写了姑苏台今日的荒凉;【析效果】对人事变化、盛衰无常的感慨,对功名富贵的否定23、苏台览古李白旧苑荒台杨柳新,菱歌清唱不胜春。

只今惟有西江月,曾照吴王宫里人。

答:【明手法】衬托【阐运用】着重描绘姑苏台今日的荒凉,以今古常新的自然景物衬托人事的变幻无常,抒写了诗人内心的感受。

【析效果】对人事变化、盛衰无常的感慨,对功名富贵的否定。

24、蜀中九日登高 (王勃)九月九日望乡台,他席他乡送客杯。

人情已厌南中苦,鸿雁那从北地来?答:【明手法】对比【阐运用】九日登高,遥望故乡,客中送客,愁思倍加,忽见一对鸿雁从北方飞来,不禁脱口而问,我想北归不得,你为何还要南来,形成强烈对比,把思乡的愁绪推到高峰。

问得虽然无理,却烘托了感情的真挚,给人以强烈的感染。

【析效果】抒发佳节思亲的感情;25、辋川闲居赠裴秀才迪 (王维)寒山转苍翠,秋水日潺湲。

倚杖柴门外,临风听暮蝉。

渡头余落日,墟里上孤烟。

复值接舆醉,狂歌五柳前。

答:【明手法】用典故【阐运用】尾联连用两个典故,诗人将自己比做接舆,又将裴迪比做五柳【析效果】表达了诗人闲居之乐和对友人的真切情谊。

26、画眉鸟 (欧阳修)百啭千声随意移,山花红紫树高低。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