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级科学下册《植物的花》实验报告单

合集下载

新苏教版小学科学三年级下册3《植物开花了》教案

新苏教版小学科学三年级下册3《植物开花了》教案

3植物开花了【教材分析】本课是苏教版三年级下册“1单元植物的一生”的内容。

从课标上看,本课属于"生命科学领域”。

从课程结构上来看,本单元共有4课:“1.种子发芽了”、“2.幼苗长大了”、“3.植物开花了”、“4.植物结果了”。

植物开花是在幼苗长大了的基础上进行学习的,也是后续学习第4课的基础。

本课从内容上看,可分为4个部分,一是观察、比较西红柿和黄瓜花,找出不同,认识花的多样性。

二是辨别黄瓜的雌花和雄花,了解它们的特点。

三是阅读资料,了解植物的传粉方式。

四是为黄瓜进行辅助人工授粉,实践人工授粉的方法。

本课的四个教学活动就是在事实成面上帮助学生认识花变成果实的过程,为本单元研究植物果实形成的生理机制积累感性经验。

从能力培养上看,主要是观察能力、对比分析能力、乐于尝试,并初步掌握为黄瓜花进行人工辅助传粉的方法。

本课根据课程目标的要求,应抓住学生的个性和心理特点,充分发挥教学活动的魅力,满足和提升每位学生的参与欲望。

帮助学生掌握基本的学习方法,养成严谨的科学态度,初步培养其终身学习的愿望和能力。

【学情分析】三年级学生,经过一、二年级的科学学习:对植物形态特征的初步认识(一年级下册《多姿多彩的植物》);对植物生命需求的初步探究(二年级下册《栽小葱》)。

已经对常见植物的特征进行了观察讨论,建立了符合学生思维发展特点的“有生命物体”的科学概念。

学生已有较浓的学习兴趣,能够用多种感官观察、探究,但是对于亲身经历植物生长每个阶段的活动,延伸到观察植物一生的全过程,实现对植物生命历程的认识,却很少有目的地去观察和研究过它们,同时对植物的形态、构造、功能、作用也缺乏相应的了解。

本课借助学生已有的知识基础和生活经验,组织学生探究,在探讨过程中充分发展学生的观察,联想,分析等各方面的能力,使学生对科学探究,研究过程有亲身的体验和感悟,以此提高学生的探究意识,促进学生科学素养的养成。

【教学目标】科学知识:1.知道花的简单构造,认识西红柿花的雌蕊与雄蕊,黄瓜花的雌花与雄花,明确西红柿花和黄瓜花的种类不同。

观察花的构造实验报告单

观察花的构造实验报告单
2、 有雄蕊的花有:三角梅、夹竹桃。有雌蕊的花有:扶桑、梨花。既有雄蕊又有雌蕊的花有:木棉花、野玫瑰。
实验分析
结果
评语
记分
学 生 实 验 报 告 单
班级
四(1)
姓名
学号
日期
实验内容
观察花的构造
实目的
认识完全花和不完全花
实验仪器
药品
放大镜 镊子 白纸 各种各样的花
实验步骤
1、观察带来的各种各样的花的构造,比较它们的相同和不同。
2、观察带来的花哪些有雄蕊哪些有雌蕊,哪些既有雄蕊又有雌蕊。
实验记录
1、这些花相同的地方有:有花瓣、萼片,大部分有雄蕊和雌蕊,不同的地方有:形状、颜色、数量、大小、气味。

苏教版小学科学新版三年级下册科学实验报告单

苏教版小学科学新版三年级下册科学实验报告单
日期:2018年月日
学生实验报告12
实验名称:研究固体的混合和分离
实验器材、药品:
细沙、石子、水、豆子、水泥、筛子



法和步骤
1、在水泥中混入沙和水过一天后观察。
2、把豆子和沙子混合,过一段时间再观察。
3、把细沙和小石子混合,过一段时间再观察。
4、用筛子分离豆子和沙子。
5、用筛子分离细沙和小石子。
塑料袋、水、土、废菜叶、泡过的茶叶、线



法和步骤
1、把水、土、菜叶、茶叶等装进塑料袋扎紧。
2、抖动塑料袋让里面的材料拌匀。
3、把袋子放到黑暗的地方。
4、每周观察袋中发生的变化。
实验结论:
我们生活中的植物类垃圾是可以制成肥料的。
实验评价:
日期:2018年月日
学生实验报告5
实验名称:观察种子的内部结构



法和步骤
1、把瓶子标上号1、2、3、4号。
2、分别在4个瓶中放两张纸巾,撒上些绿豆种子。
3、1号瓶不装水、2、3号瓶洒些水、4号瓶的种子浸泡在水中。
4、把1、3、4号瓶子放到柜子里,2号放到冰箱里,六天后观察4个瓶子。
实验结论:
种子萌发需要空气、适量的水和温度。
实验评价:
日期:2018年月日
学生实验报告7
3、把各50毫升的酒精和50毫升的水混合到一起再量观察体积的变化。
实验结论:
两种液体混合后重量是两者的和,而体积并不等于两者的和。
实验评价:
日期:2018年月日
学生实验报告19
实验名称:想办法使沉在水中的物体浮起来
实验器材、药品:
水、水槽、水杯、食盐、橡皮泥、鸡蛋、土豆、

三年级实验报告单

三年级实验报告单
实验方法和步骤:1、在两只相同的不锈钢长柄汤勺里加入三分之二的水。2、把其中一只汤勺用书本垫起勺柄,使勺口呈水平放置。另一只放在蜡烛火焰上加热,观察两把勺中水的变化。
实验结论:加热后水沸腾、变少。
实验名称:制作一个伽利略式温度计
实验目的:会自制伽利略式温度计。
实验器材、药品:烧瓶、带细玻璃管的塞子、烧杯、红水
实验结论:蚕蛹是纺锤形、褐色。
实验名称:蚕蛾与蛹的比较
实验目的:了解蚕蛾与蛹的不同。
实验器材、药品:蚕蛾、蛹
实验方法和步骤:1、观察蚕蛾的身体由哪几部分组成,各部分是怎样的,有什么器官。2、比较蚕蛾与蛹有哪些不同。
实验结论:1、蚕蛹纺锤形、褐色、受到刺激才会动。2、蚕蛾白色、有两对翅膀、一对触角、爬行、会振动翅膀。
实验方法和步骤:1、用肉眼观察蚕卵。2、用放大镜观察蚕卵,并记录蚕卵的颜色、形状、大小,并记录。3、画一个蚕卵。
实验结论:蚕卵的颜色:蓝色。形状:椭圆形像珍珠。大小:宽约1毫米,长约1.5毫米。
实验名称:蚕的成长变化
实验目的:了解蚕的成长变化。
实验器材、药品:刚孵出的小蚕、成长记录表、蚕叶、纸盒、尺子
实验名称:加快冰融化的方法
实验目的:了解加快冰融化的方法。
实验器材、药品:冰块、盐、污泥、烧杯
实验方法和步骤:1、用手把冰块焐热。2、把冰块捣碎。3、把冰块放在烧杯里加盐在上面。4、在冰块上涂抹污泥。5、给冰块吹气。6、冰块互相摩擦。
实验结论:加快冰融化的方法有:加温、捣碎、加盐、涂抹污泥、加快空气流通、摩擦。
实验方法和步骤:1、把塞子塞在烧瓶口上。2、用双手捂住烧瓶,使烧瓶内的空气受热膨胀,排出一部分空气,然后把玻璃管插入冷水中,放开手,烧瓶内空气受冷收缩,水被吸入玻璃管中。3、用手再捂烧瓶使烧瓶受热,管内水柱就会相应下降,在玻璃管上标出刻度。

生物种植花实验报告(3篇)

生物种植花实验报告(3篇)

第1篇一、实验背景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人们对生态环境和生物多样性的重视日益增加。

种植花草不仅可以美化环境,还能净化空气,提升人们的审美情趣。

本实验旨在通过种植花草,观察其生长过程,了解植物生长的基本规律,并探讨环境因素对植物生长的影响。

二、实验目的1. 了解植物生长的基本规律。

2. 观察不同环境因素对植物生长的影响。

3. 掌握种植花草的基本技能。

三、实验材料与用具1. 植物材料:草本植物(如:紫罗兰、长春花)、灌木(如:茉莉、桂花)。

2. 用具:花盆、土壤、肥料、水壶、剪刀、尺子、温度计、湿度计。

四、实验步骤1. 准备阶段- 选择适宜的植物种类,了解其生长习性和对环境的要求。

- 准备花盆、土壤、肥料等种植材料。

- 测量土壤的酸碱度、肥力等指标。

2. 种植阶段- 将植物幼苗按照一定间距种植在花盆中。

- 施入适量的肥料,确保植物生长所需养分。

- 浇水保持土壤湿润。

3. 观察阶段- 每天观察植物的生长情况,记录植株的高度、叶片颜色、花朵开放情况等。

- 使用温度计、湿度计等工具,测量环境温度、湿度等指标。

- 观察环境因素(如:光照、水分、土壤)对植物生长的影响。

4. 数据记录与分析- 对实验数据进行整理和分析,找出影响植物生长的主要因素。

- 撰写实验报告,总结实验结果和结论。

五、实验结果与分析1. 植物生长情况- 观察到草本植物和灌木均能正常生长,叶片颜色鲜艳,花朵开放良好。

- 部分植物在光照充足、水分适宜的环境中生长速度较快。

2. 环境因素对植物生长的影响- 光照:植物在充足的光照条件下生长速度较快,叶片颜色鲜亮,花朵开放时间提前。

- 水分:适量浇水有利于植物生长,但过多或过少的水分都会影响植物生长。

- 土壤:肥沃、透气性好的土壤有利于植物生长。

3. 结论- 本实验结果表明,光照、水分、土壤等环境因素对植物生长有显著影响。

- 在种植花草时,应根据植物的生长习性和环境要求,合理调整种植条件和环境因素。

植物花期观察实验报告(3篇)

植物花期观察实验报告(3篇)

第1篇一、实验目的本次实验旨在观察不同植物的花期,了解不同植物的生长周期及开花习性,为后续的植物引种、配植及养护提供科学依据。

二、实验材料与设备1. 实验材料:樱花、桃花、杏花、牡丹、月季、菊花等不同品种的植物。

2. 实验设备:温度计、湿度计、放大镜、记录本、相机等。

三、实验方法与步骤1. 选取观察对象:根据实验目的,选择具有代表性的植物品种,如樱花、桃花、杏花、牡丹、月季、菊花等。

2. 记录观察时间:每天定时(如上午9点、下午3点)观察植物的生长状态,并做好记录。

3. 观察植物生长状态:观察植物的花蕾形成、花苞开放、花瓣展开、花色变化、花期持续时间等。

4. 记录观察数据:使用记录本详细记录每天的观察结果,包括花蕾大小、花瓣数量、花色、花期持续时间等。

5. 分析数据:根据观察数据,分析不同植物的花期规律及影响因素。

四、实验结果与分析1. 樱花:樱花的花期一般在3月中旬至4月初,花色以白色和粉红色为主。

观察结果显示,樱花的花蕾形成时间为3月10日,花苞开放时间为3月15日,花瓣展开时间为3月20日,花期持续时间为7天。

2. 桃花:桃花的花期一般在3月中旬至4月中旬,花色以粉红色和白色为主。

观察结果显示,桃花的花蕾形成时间为3月5日,花苞开放时间为3月10日,花瓣展开时间为3月15日,花期持续时间为10天。

3. 杏花:杏花的花期一般在3月中旬至4月初,花色以白色和粉红色为主。

观察结果显示,杏花的花蕾形成时间为3月10日,花苞开放时间为3月15日,花瓣展开时间为3月20日,花期持续时间为7天。

4. 牡丹:牡丹的花期一般在4月中旬至5月初,花色丰富,有红、粉、白、紫等多种颜色。

观察结果显示,牡丹的花蕾形成时间为4月5日,花苞开放时间为4月10日,花瓣展开时间为4月15日,花期持续时间为15天。

5. 月季:月季的花期较长,从5月初至10月底均有开花。

观察结果显示,月季的花蕾形成时间为5月10日,花苞开放时间为5月15日,花瓣展开时间为5月20日,花期持续时间为30天。

植物实验报告花

植物实验报告花
实验花的组成与结构、花序的类型
1、实验目的
1、掌握解剖镜的使分的特点
3、熟悉被子植物花的几种主要类型
4、掌握各种类型的花序特征
2、作业
三种花结构的比较
百合唐菖蒲
向日葵
2011年11月8日实验花的组成与结构花序的类型一实验目的1掌握解剖镜的使用方法2掌握被子植物花的外部形态及其各个组成部分的特点3熟悉被子植物花的几种主要类型4掌握各种类型的花序特征二作业三种花结构的比较百合唐菖蒲向日葵花药花丝柱头子房花冠花冠花药花柱花丝子房雄蕊雌蕊花托花柄花柱柱头
植物实验报告
教师院2010级09班姓名:朱金风学号:16100110实验日期:2011年11月8日

植物花的解剖实验报告(3篇)

植物花的解剖实验报告(3篇)

第1篇一、实验目的1. 通过解剖实验,加深对植物花形态结构的理解。

2. 掌握植物花的基本构造和各部分功能。

3. 提高实验操作技能和观察能力。

二、实验材料与设备1. 实验材料:新鲜的金鱼草花、百合花、玫瑰花、菊花、水稻花,百合子房横切片。

2. 实验设备:WiFi光学显微镜(Motic麦克奥迪)、互动光学显微镜(Motic麦克奥迪)、体视显微镜、镊子、解剖针、解剖刀、载玻片、盖玻片、吸水纸、洗瓶、蒸馏水等。

三、实验步骤1. 观察花的外部形态:观察花的外部形态,包括花柄、花托、花萼、花冠、雄蕊群和雌蕊群等。

2. 解剖金鱼草花:- 使用解剖刀将金鱼草花从花托处切开,观察花托的结构。

- 观察花柄和花梗的连接部位,了解它们在花中的支持作用。

- 将花冠、雄蕊群和雌蕊群依次解剖,观察其内部结构。

3. 观察花萼:- 观察花萼的形状、颜色和数量,了解其保护花蕊的作用。

- 使用显微镜观察花萼的微观结构。

4. 观察花冠:- 观察花冠的形状、颜色和花瓣的数量,了解其吸引传粉者的作用。

- 使用显微镜观察花冠的微观结构。

5. 观察雄蕊群:- 观察雄蕊的数量、形状和颜色,了解其产生花粉的作用。

- 使用显微镜观察雄蕊的微观结构。

6. 观察雌蕊:- 观察雌蕊的数量、形状和颜色,了解其产生卵细胞的作用。

- 使用显微镜观察雌蕊的微观结构。

7. 观察百合子房横切片:- 使用显微镜观察百合子房横切片,了解子房的内部结构。

四、实验结果与分析1. 金鱼草花的花柄和花梗连接处呈楔形,有利于支持花朵。

2. 花萼为绿色,共5片,呈分离状态,保护花蕊免受外界伤害。

3. 花冠由2片白色的花瓣组成,花瓣基部愈合,呈唇形,上唇二裂直立,下唇三裂开展外曲,具有吸引传粉者的作用。

4. 雄蕊群共4枚,其中2枚较短,2枚较长,称二强雄蕊,产生花粉。

5. 雌蕊由子房、花柱和柱头组成,产生卵细胞。

6. 百合子房横切片显示子房内含有胚珠,是种子形成的场所。

五、实验结论通过本次实验,我们对植物花的形态结构和各部分功能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植物学实验报告—花的组成和发生、花药和花粉的结构

植物学实验报告—花的组成和发生、花药和花粉的结构

实验报告实验名称:花的组成和发生、花药和花粉的结构课程名称:植物学实验学院:专业班级:姓名:小组成员:日期:指导老师:一、实验目的1.掌握花的主要形态结构、花序的类型;2.了解花的组成与花芽分化过程;3.掌握花药与花粉粒的形成与发育及胚珠与胚囊的结构特点;4.学习花粉离体萌发实验的方法。

二、实验原理1.光学显微镜成像原理:物体先经过物镜成放大的实像,再经目镜成放大的虚像,二次放大,便能看清楚微小的物体。

光线通过凹透镜后,成正立虚像,而凸透镜则成正立实像。

实像可在屏幕上显现出来,而虚像不能。

2.花是被子植物(被子植物门植物,又称有花植物或开花植物)的繁殖器官,其生物学功能的是结合雄性精细胞与雌性卵细胞以产生种子。

这一进程始于传粉,然后是受精,从而形成种子并加以传播。

对于高等植物而言,种子便是其下一代,而且是各物种在自然分布的主要手段。

同一植物上着生的花的组合称为花序。

3.植物生殖:孢子植物孢子体的雌性生殖器官为颈卵器,雄性生殖器官为精子器。

种子植物花:雄性生殖器官为雄蕊,雌性生殖器官为雌蕊。

三、实验材料以及器材1.材料:桃、黄瓜、百合、柳、蓖麻、葡萄、八仙花、豌豆、锦葵、紫草、油菜、荠莱、蒲公英、向日葵、棉花、茄子、牵牛花、马铃薯、迎春花、小麦、车前草、马蹄莲、茴香、人参、女贞、无花果、繁缕、大戟、唐昌蒲等植物花,油菜花、百合花、小麦穗、桃花芽分化各时期纵切片,油菜花序纵切片,幼嫩百合花药横切片、成熟百合花药横切片、成熟小麦花药横切片。

2.器材:显微镜、电视显微镜、放大镜、单凹载玻片、盖玻片、刀片、镊子、解剖针、纱布、擦镜纸、培养皿、温箱,15%蔗糖溶液。

四、实验步骤1.花的基本形态特征:观察实验材料,根据其花柄、花冠、花萼、花托、雄蕊群和雌蕊群的有无以及形态,对各实验材料进行识别与分类。

2.花芽的分化:取桃花芽分化各时期的纵切永存片。

置于低倍镜下观察其各时期的特征,分析其分化过程。

3.花药的结构和花粉粒的形成与发育A.未成熟花药:取未成熟百合花药横切永存片,先用肉眼进行观察,后置于低倍镜下观察。

植物的花叶实验报告(3篇)

植物的花叶实验报告(3篇)

第1篇一、实验背景植物的花叶变化是自然界中常见的现象,受到季节、光照、温度等多种因素的影响。

为了探究植物花叶变化的具体过程和影响因素,我们选取了紫蝴蝶(紫叶酢浆草)作为实验对象,通过观察其花叶变化,分析影响其变化的因素。

二、实验目的1. 观察紫蝴蝶花叶的变化过程;2. 分析影响紫蝴蝶花叶变化的主要因素;3. 探讨植物花叶变化的生态意义。

三、实验材料与方法1. 实验材料:紫蝴蝶植株、温度计、湿度计、光照计、土壤、水、剪刀、尺子等。

2. 实验方法:(1)选取生长状况良好的紫蝴蝶植株,分别记录其叶片颜色、花朵颜色、植株高度等数据。

(2)将植株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进行以下处理:①调整光照强度:将实验组植株放置在不同光照强度下,观察花叶变化;②改变温度:将实验组植株放置在不同温度条件下,观察花叶变化;③调整湿度:将实验组植株放置在不同湿度条件下,观察花叶变化;④改变土壤:将实验组植株种植在不同土壤中,观察花叶变化。

(3)对照组保持正常生长条件,观察花叶变化。

(4)定期记录植株的生长情况,包括叶片颜色、花朵颜色、植株高度等数据。

(5)分析实验数据,总结影响紫蝴蝶花叶变化的主要因素。

四、实验结果与分析1. 实验结果(1)紫蝴蝶花叶变化过程:观察发现,紫蝴蝶的叶片在春季由紫红色逐渐转变为绿色,花朵由粉白色逐渐转变为紫红色,植株高度逐渐增长。

(2)不同光照强度对紫蝴蝶花叶变化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在弱光条件下,紫蝴蝶的叶片颜色变化较慢,花朵颜色变化不明显;而在强光条件下,叶片颜色变化较快,花朵颜色变化明显。

(3)不同温度对紫蝴蝶花叶变化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在低温条件下,紫蝴蝶的叶片颜色变化较慢,花朵颜色变化不明显;而在高温条件下,叶片颜色变化较快,花朵颜色变化明显。

(4)不同湿度对紫蝴蝶花叶变化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在干燥条件下,紫蝴蝶的叶片颜色变化较慢,花朵颜色变化不明显;而在湿润条件下,叶片颜色变化较快,花朵颜色变化明显。

植物花果实_实验报告(3篇)

植物花果实_实验报告(3篇)

第1篇一、实验目的1. 通过对植物花和果实的观察,了解其形态结构和发育过程。

2. 学习植物分类学的基本知识,掌握花和果实的分类方法。

3. 培养实验操作技能,提高观察和思考能力。

二、实验材料1. 典型被子植物的花和果实样本(如苹果、梨、桃、杏、西红柿等)。

2. 显微镜、解剖镜、放大镜等观察工具。

3. 刀片、镊子、剪刀、酒精灯、酒精、盐酸等实验用品。

三、实验方法1. 观察植物花和果实的整体形态,包括颜色、大小、形状等。

2. 使用显微镜和放大镜观察花和果实的微观结构,如花瓣、雄蕊、雌蕊、果实壁等。

3. 解剖果实,观察其内部结构,如种子、果肉、果皮等。

4. 对比不同植物的花和果实,分析其异同点。

四、实验步骤1. 观察整体形态- 观察不同植物的花和果实,记录其颜色、大小、形状等特征。

- 分析不同植物花和果实的异同点。

2. 观察微观结构- 使用显微镜观察花瓣、雄蕊、雌蕊等花器官的微观结构。

- 使用放大镜观察果实壁、种子、果肉等果实的微观结构。

3. 解剖果实- 使用刀片将果实切开,观察其内部结构。

- 分析果实内部结构的功能和特点。

4. 分类对比- 根据花和果实的特征,对观察到的样本进行分类。

- 分析不同植物花和果实的分类依据。

五、实验结果与分析1. 整体形态观察结果- 观察到不同植物的花和果实具有不同的颜色、大小、形状等特征。

- 例如,苹果花为白色,梨花为白色或粉红色,桃花为粉红色等。

2. 微观结构观察结果- 观察到花瓣、雄蕊、雌蕊等花器官具有不同的形态和结构。

- 例如,花瓣多为对称,雄蕊由花丝和花药组成,雌蕊由柱头、花柱和子房组成。

- 观察到果实壁、种子、果肉等果实的微观结构。

- 例如,苹果果实的果肉由多个细胞组成,种子藏于果肉内部。

3. 解剖果实结果- 解剖果实后发现,果实内部结构具有不同的层次和功能。

- 例如,苹果果实由果皮、果肉、种子等组成,果皮起到保护作用,果肉富含营养物质,种子是植物的繁殖后代。

4. 分类对比结果- 根据花和果实的特征,将观察到的样本分为不同类别。

教科版科学三年级下册实验报告单 (2)

教科版科学三年级下册实验报告单 (2)

精品文档科学实验报告单科学实验报告单精品文档科学实验报告单科学实验报告单精品文档科学实验报告单科学实验报告单精品文档科学实验报告单班级三(2)实验名称磁铁能隔物体吸铁吗实验者演示实验:实验器材:磁铁、一枚铁钉、塑料杯、玻璃、一张纸、铅笔、硬币等我的猜测:磁铁隔着物体能吸引铁。

实验步骤:在磁铁和铁钉之间分别放上纸、布、玻璃、塑料片、薄木片、橡胶片等物体,观察磁铁还能吸不吸铁钉。

观察到的现象:实验结果:指导教师:评定等级(时间):科学实验报告单班级三(1)实验名称磁铁什么地方的磁力大实验者全体同学实验器材:条形磁铁一个、回形针若干我的猜测:磁铁的两端磁性最强。

步骤:把磁铁分成四段,标上A/B/C/D/E,用磁铁的各部分去吸回形针记录各部分吸引回形针的个数。

观察到的现象:结论:指导教师:评定等级(时间):班级三(1)实验名称磁铁两极的研究实验者全体同学实验器材:条形磁铁两根我的猜测:两块磁铁靠近吸引。

步骤:把两块磁铁的两端分别标上A/B/C/D,再将它们相互接近,观察结果。

用符号“→←”表示相互吸引的情况,用符号“←→”表示相互排斥的情况,把实验的结果记录下来。

观察到的现象:B和C排斥,B和D相吸,A和C相吸,A和D排斥。

结论:指导教师:评定等级:班级三实验名称磁极是怎样相互作用的实验者演示实验:实验器材:条形磁铁一根。

我的猜测:磁极与方向有关。

步骤:把一块条形磁铁横着悬挂起来,使它能在水平方向自由转动,观察磁铁静止下来的位置,并记录下来。

观察到的现象:一个能够自由转动的磁铁,静止时一个磁极指南,一个磁极指北。

结论:指导教师:评定等级:精品文档.。

三年级下册科学实验报告单及答案

三年级下册科学实验报告单及答案

实验教学计划一览表(三年级下册)2021.3(参考答案见教参)
备用一套。

新三下)小学科学实验报告单(填空版)
小学科学实验报告单
小学科学实验报告单
小学科学实验报告单
学生实验报告单
小学科学实验报告单
小学科学实验报告单(填空版)
小学科学实验报告单(填空版)
小学科学实验报告单(填空版)
学生实验报告单(三下)
小学科学实验报告单(填空版)
小学科学实验报告单(填空版)
小学科学实验报告单(填空版)
小学科学实验报告单(填空版)
小学科学实验报告单(填空版)
小学科学实验报告单(填空版)。

植物学实验报告

植物学实验报告

植物学实验报告实验目的本次实验旨在通过对植物进行观察和分析,了解植物的结构、生长习性和适应环境的能力。

实验材料•小苏打•水•盐水溶液•酸性溶液•细胞显微镜实验步骤1.观察植物的开花时间和花朵的颜色,并记录下观察结果。

2.将一些植物的根部分别浸泡在小苏打溶液、盐水溶液和酸性溶液中,观察植物的反应,并记录下观察结果。

3.利用细胞显微镜观察植物的细胞结构,并拍照记录下观察结果。

实验结果1.观察花朵的颜色和开花时间发现,不同植物的花朵颜色和开花时间各不相同。

有些植物的花朵颜色鲜艳,开花时间较短暂;而有些植物的花朵颜色较暗淡,开花时间较长久。

2.在小苏打溶液中浸泡的植物根部呈碱性反应,颜色变得较为黄绿。

在盐水溶液中浸泡的植物根部呈现出脱水的状态,颜色变得较为干燥。

在酸性溶液中浸泡的植物根部呈酸性反应,颜色变得较为红紫。

3.通过细胞显微镜观察,植物的细胞结构呈现出多样性。

有些植物细胞的形状规则,色素丰富;而有些植物细胞的形状不规则,色素较少。

细胞的大小和形状也存在差异,有些细胞较大,有些则较小细长。

实验讨论1.不同植物的花朵颜色和开花时间的差异可能与其遗传基因有关。

不同的基因组合会导致不同的花朵颜色和开花时间,并使得植物在不同的时间段内被传粉和繁殖。

2.植物对不同环境的适应能力也体现在其对不同溶液的反应上。

不同溶液中的化学性质会对植物的生长和发育产生影响,导致植物表现出不同的症状和特征。

3.细胞结构的差异可能与植物在进化过程中的适应环境的策略有关。

细胞的形状和颜色可以反映植物对光照和水分的吸收和利用效率,从而实现其生长和繁殖的目的。

4.此次实验仅仅是对少数植物进行的观察和分析,需要进一步的研究和实验来验证结论的普适性和准确性。

结论通过本次实验,我们对植物的结构、生长习性和适应环境的能力有了初步的了解。

不同植物的花朵颜色和开花时间各不相同,并且植物对不同溶液的反应也存在差异。

植物的细胞结构呈现出多样性,代表了植物在进化过程中的适应环境的策略。

实验报告---被子植物花的结构观察及花粉萌发

实验报告---被子植物花的结构观察及花粉萌发

花粉的培养和萌发率的观察 用棉棒沾取待检花粉适量,在涂好培养基的载玻片上方,用手指轻 轻弹动,使花粉颗粒均匀 地散布到培养基表面,盖上培养皿盖。在 25℃左右的恒温箱中孵育 5-10min(实际时增加到了20min)。然后 在显微镜下检 查 5 个视野,计算萌发率。 要求: (1)必须保证培养基温度和室温一致时再播种。 (2)花粉粒播撒必须均匀一致,以便于计数。 (3)培养皿应及时盖盖,以防培养基表面失水干燥,影响花粉发芽。 (4)花粉自始至终应避免阳光直射。 (5)应在黑暗的环境下培养。 花粉发萌发率的计算 : 花粉萌发率=萌发的花粉粒数/(花粉粒总数)*100%
实验步骤—不同植物花的解剖观察
对花进行仔细解剖,分离出花的各部,对 相应结构(整体、花萼、花冠、雄蕊、雌 蕊、子房) 进行拍照、标注。摆出画图 式。
金鱼草
花冠
花萼
雌蕊 雄蕊
子房
连翘
花冠 雌蕊 雄蕊 子房 花萼
红叶碧桃
花萼
花冠 雌蕊 子房
雄蕊
飞燕草
花萼 花冠
退化雄蕊 雄蕊 子房
雌蕊
西府海棠
生物科学基地一班 李明 320140926541
目的和要求 1. 掌握不同植物花粉的萌发条件 2. 掌握被子植物花的外部形态及其组成部分的特 征,了解花形态的多样性 3. 学会解剖花以及使用花程式描述花的方法 4. 掌握各种花序的特点 材料与器具 各类花的标本,鲜花(金鱼草、连翘、红叶碧桃、丁香、 飞燕草和西府海棠) 显微镜,解剖镜(未提供)、载玻片,盖玻片,照相器 材,培养皿,量筒,玻璃棒,电炉,恒温箱,吸水纸, 棉球棒雄蕊 花冠 花萼 子房
实验步骤—不同植物花粉萌发率的测定
培养基的配制 培养基的配制比例,琼脂:蔗糖:蒸馏水=1:15:100。 不同植 物的花粉对蔗糖的浓度要求不完全相同,也可以 在培养基中加 入 1%琼脂,成为蔗糖琼脂培养液。培养基的 PH 值一般为 5.26 为宜,发芽温度控 制在 24-25 度之间,同时要注意保湿。 配制方法:将称好的 1g 琼脂倒入盛有 100ml 蒸馏水的烧杯中, 放到加热炉上边搅动边加热至 沸腾成透明状液体,停止加热, 倒入蔗糖,继续搅拌,至蔗糖完全溶解。用玻璃棒蘸取适量,涂 布到载玻片上,以 2mm 厚为宜,在培养皿底部铺上两层吸水纸, 吸足水,放上两根小木棍。把 载玻片放置在培养皿的小木棍上, 盖好盖子

最新教科版小学三年级科学下册全册实验报告单

最新教科版小学三年级科学下册全册实验报告单

武家坝小学三年级科学下册全册实验报告单编辑罗森林2016年4月三年级科学下册全册实验报告单实验名称观察植物的种子实验器材各种植物的种子(向日葵、花生、四季豆、南瓜、小麦、玉米、绿豆等)、白纸、放大镜。

实验目的观察各种植物种子的形状、大小、颜色。

实验原理不同植物的种子特点不同实验过程1、用感官和放大镜观察种子的外部形态特征;2、根据植物生长的已有知识,预测植物种子的内部结3、解剖种子,观察内部结构。

观察的现象蚕豆外面有,解剖后有。

玉米的结构分实验结果种子由构成。

不同植物的种子,形状、大小、颜色各不相同。

小学三年级科学下册实验报告单实验名称: 种植我们的植物实验猜测:种子萌发先长根,再长茎和叶。

实验目的:懂得播种的方法,了解植物的生长变化过程实验器材:小铲、土壤、凤仙花种子、透明玻璃杯、纸巾等。

实验步骤:1.在透明玻璃杯的内壁垫几层纸,装进一些土壤,使纸巾贴住杯壁。

2.把凤仙花种子放在杯壁和纸的中间。

3.往土壤中浇适量的水,不要让种子浸在水里。

4、观察种子的萌发过程;观察到的现象:种子萌发先长(实验结论:种子在土壤中萌发是先长根,再长茎和叶。

根总是向下生长,根的生长速度很快。

小学三年级科学下册实验报告单实验名称:植物茎的作用实验目的:认识植物茎有支撑植物和运输水分和养料的作用。

实验器材:(教师准备)一段新鲜芹菜、烧杯、红色水、小刀、解剖盘、放大镜实验步骤:1.取一段新鲜芹菜和装有红色水的烧杯。

2.将芹菜放入烧杯中。

3.将烧杯放在阳光下晒两小时左右,观察芹菜的变化。

4.拿到实验室实验。

观察烧杯中的水是增加了,还是减少了?5.将芹菜茎用清水冲洗后,用小刀将芹菜横切开,观察它的横切面;然后纵切,观察切面。

观察到的现象:将芹菜放入烧杯中,发现水逐渐减少了。

将芹菜横切开,发现它的横切面有一些小红点,很像红水流经的一个个导管。

实验结论:植物的茎具有支撑植物和运输水分和养料的作用。

小学三年级科学下册实验报告单实验名称:叶的光合作用实验目的:植物的叶能进行光合作用,制造自己所需要的养料,同时放出氧气。

小学科学 三下 第四单元 11.植物的花(反思二次备课)

小学科学 三下 第四单元 11.植物的花(反思二次备课)

第一课时新授课学习过程设计课题 11.植物的花课标陈述植物能适应环境,可以制造和获取养分来维持自身生存植物的一生会经历不同的发展阶段,其外部形态结构也会发生相应的变化说出植物通常会经历有种子萌发成幼苗,再到开花、结出果实和种子的过程学习目标(核心素养)科学知识目标:1.能初步认识花的构造,认识花各部分的名称及作用。

2.观察、比较植物花的异同,了解植物的花可以分为完全花和不完全花两类。

3.认识花的不同的传粉方式。

科学探究目标:1.能用简单的工具(放大镜、摄子等)对植物的花进行细致的观察,并能用图和文字表达观察结果。

2.能根据植物的花的特点给花分类。

科学态度目标:愿意合作交流,能从欣赏花的过程中获得美的体验,以及热爱大自然的情感。

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目标:知道环境与人的生活息息相关,珍爱生命,爱护花草,保护环境。

学习环节(活动)教学设计评价任务评价标准设计修改备注(学习资源)一、情境——评价设计1观察植物的花能说出各组成部分2.积极发现,畅谈想法1.能大胆提出与本节课有关的科学问题。

观察植物的花能说出各组成部分,积极发现,聚焦★2.能基本提出与本节课有关的科学问题。

★★3.能正确、有条理的提出可探究的科学问题。

★★★。

畅谈想法。

过程实施设计(预设)一.导入新课观看《各种花盛开》的视频,了解整个植株的组成部分,知道植物主要分为营养器官和繁殖器官,从而得出植物开花的目的是为了繁衍后代。

教师引出问题:植物为什么会开花呢?今天我们就一起来研究《植物的花》(板书课题)观看《各种花盛开》的视频,了解整个植株的组成部分,知道植物主要分为营养器官和繁殖器官,从而得出植物开花的目的是为了繁衍后代。

课件、一体机二、方案—探究(一)评价设计小组交流、归纳。

各小组进行汇报1.能积极参加小组讨论、合作交流。

★2.能讨论,设计简单的对比实验,确立实验方案。

★★小组交流、归纳。

各小组进行汇报。

锻炼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加深学生对本课的理解。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