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内经》对脘腹痛病名称、病机、诊断和治疗的阐释-中医内科学论文-中医学论文-医学论文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研究《内经》对脘腹痛病名称、病机、诊断和治疗的阐释-中医内科学论文-中医学论文-医学论文
——文章均为WORD文档,下载后可直接编辑使用亦可打印——
脘腹痛泛指上腹胃脘部近心窝处,以及胃脘以下、耻骨毛际以上部位发生疼痛为主症的病症。《内经》虽然没有专篇讨论脘腹痛,但相关内容却散见于30多篇之中,涉及到脘腹痛的名称、分类、病因病机、诊断和治疗等各个方面,为后世医家认识和治疗本病奠定了重要基础,本文就《内经》脘腹痛病症的诊治思想做一系统探讨。
1、《内经》对脘腹痛病名的认识
《内经》最早记载了胃脘痛、腹痛等名称。胃脘痛,又称胃痛,是以上腹胃脘部近心窝处疼痛为主症的病症,《灵枢经胀论》云:
六腑胀:胃胀者,腹满,胃脘痛,鼻闻焦臭,妨于食,大便难。由于胃脘痛的疼痛部位在上腹胃脘部近心窝处,《内经》中又将其称为心腹痛、心痛、心下痛等,并认识到胃脘痛与心脏疾患所引起的心痛症是有区别的,《灵枢经厥病》将心痛分为厥心痛、真心痛,厥心痛乃脏腑气机逆乱而引起的心痛,根据病变脏腑不同,又有肾心痛、胃心痛、脾心痛、肝心痛、肺心痛之别,多属脘腹痛的范畴。而真心痛乃心脏疾患所引起的心痛,《灵枢经厥病》指出:真心痛,手足青至节,心痛甚,旦发夕死,夕发旦死。腹痛是指胃脘以下、耻骨毛际以上部位疼痛为主的病症,《内经》论腹痛凡16次,如《素问举痛论》云:寒气客于小肠,小肠不得成聚,故后泄腹痛矣。由于腹痛的疼痛部位在胃脘以下、耻骨毛际以上,《内经》又将其称为少腹痛、心肠痛、小腹痛、腹中痛、腹内痛等。
可见,《内经》将脘腹痛分为胃脘痛、腹痛论述,并根据其疼痛的部位不同,有心腹痛、心痛、心下痛、少腹痛、小腹痛、心肠痛、腹中痛、腹内痛等不同的名称,对后世产生了深远影响。后世医家一直遵用《内经》所创之脘腹痛的相关名称,尤其是胃脘痛、腹痛之名,不但沿用至今,而且成为了后世将其合为脘腹痛的依据。
2、《内经》对脘腹痛病因病机的认识
《素问举痛论》曰经脉流行不止,环周不休,寒气入经而稽迟,泣而不行,客于脉外则血少,客于脉中则气不通,故卒然而痛。不但指出了寒邪是导致疼痛发生的主要原因,还阐明了疼痛发生的部位不离经脉,机理主要为不通则痛和不荣则痛。为认识脘腹痛的病因病机指明了方向。外邪入侵、饮食失宜、情志所伤、阳气素虚、邪气结滞等,均可导致脏腑气机阻滞、气血运行不畅,脉络痹阻,或脏腑经脉失养,从而导致脘腹痛的发生。
2.1 感受外邪《内经》认为导致脘腹痛的外要有风、寒、湿、热、燥等,其中又以寒邪最为多见。其一,外感风寒:风寒之邪内侵,寒凝气滞,导致胃肠运化障碍,气机失调,经脉受阻,不通则通。
如《素问举痛论》曰:寒气客于肠胃之间,膜原之下,血不得散,小络急引故痛,按之则血气散,故按之痛止寒气客于小肠,小肠不得成聚,故后泄腹痛矣。其二,热邪伤犯:伤于暑热,或寒邪不解,郁而化热,或湿热壅滞,可致气机阻滞,腑气不通,可见脘腹痛。如《素问举痛论》曰:热气留于小肠,肠中痛,瘅热焦渴则坚干不得出,
故痛而闭不通矣。其三,燥邪所伤:燥邪侵犯人体,最易损伤人体的津液,胃肠失养,运化功能失常,可出现各种干燥、涩滞不利,以及腹痛、排便异常的症状。如《素问气交变大论》云:岁木不及,燥乃大行民病中清,胠胁痛,少腹痛,肠鸣溏泄。其四,外感湿邪:湿邪可阻滞气机,影响脏腑气机的升降,腑气不通而见脘腹痛。如《素问至真要大论》指出:湿所胜民病饮积,心痛,耳聋浑浑焞焞,嗌肿喉痹,阴病血见,少腹痛肿,不得小便。
2.2 饮食失宜饮食失宜包括饮食不节和饮食不洁。饮食不节,暴饮暴食超过了脾胃的受纳运化能力,而导致饮食停滞,纳运无力,出现脘腹疼痛。《灵枢胀论》说:胃胀者,腹满,胃脘痛,鼻闻焦臭,妨于食,大便难。《灵枢百病始生》曰:其着于缓筋也,似阳明之积,饱食则痛,饥则安。过食肥甘厚腻或辛辣,酿生湿热,蕴蓄胃肠;或恣食生冷,寒湿内停,中阳受损,均可损伤脾胃,腑气通降不利而发生腹痛。饮食不洁,食用了不清洁,不卫生或陈腐变质的食物,导致肠虫滋生,攻动窜扰,腑气不通则痛。《灵枢厥病》曰:心肠痛,作痛肿聚,往来上下行,痛有休止,腹热喜渴涎出者,是蛟蛕也。蛔虫积于肠道,阻滞气机,或虫体不安扰动,故致腹痛。
2.3 情志失调情志不调是引起泄泻的原因之一。恼怒忧思,
肝郁气滞,疏泄失职,常横犯脾胃,或平素脾胃虚弱,复因忧郁思虑,土虚木贼,升降失职,而致脘腹痛。《素问六元正纪大论》说:木郁之发故民病胃脘当心而痛,上支两胁,鬲咽不通,食饮不下。张介宾注:此皆风木肝邪之为病。厥阴之脉,夹胃贯膈,故胃脘当心而痛,隔咽不通,食饮不下也。上支两胁,肝气自逆也。
2.4 阳气素虚中阳不足,不能温养胃肠,或阳虚生寒,寒凝胃肠络脉致胃脘疼痛。《灵枢五邪》言:阳气不足,阴气有余,则寒中肠鸣腹痛。素体脾阳亏虚,虚寒中生,渐致气血生成不足,脾阳虚馁而不能温养,出现脘腹疼痛,以脾胃虚寒多见。
2.5 邪气结滞其一,气滞。气机郁滞,多由于情志抑郁不舒,或因痰、湿、食积、瘀血等有形之邪阻碍气机,或因外邪抑遏气机,可使经脉之气阻滞不畅,血行受损,从而发为痛满肿胀。若胃气滞于中焦,则失于和降而上逆致痛,《灵枢邪气脏腑病形》曰:胃病者,腹胀,胃脘当心而痛,上支两胁,膈咽不通,食饮不下。若邪客于小肠,小肠气滞,常致小腹胀痛,可牵引睾丸疼痛。《灵枢邪气脏腑病形》说:小肠病者,小腹痛,腰脊控睾而痛,时窘之后。其二,血瘀。血瘀多因外邪入侵,情志所伤,饮食劳逸,以及外伤等因素作用于人体,导致气血功能失调,气血运行不利,从而产生脘腹疼痛。如《素问举
痛论》曰:厥气客于阴股,寒气上及少腹,血泣在下相引,故腹痛引阴股。寒逆侵入阴股,寒邪上行至少腹,血液凝滞在下,上下相互牵引,所以腹痛连及阴股。其三,水结。邪犯膀胱,膀胱气化不利,小便潴留,也可导致小腹痛胀。
如《灵枢邪气脏腑病形》云:膀胱病者,小腹偏肿而痛,以手按之,即小便而不得。综上可见,《内经》认为导致脘腹痛的发生的病因有寒、热、湿、燥等外邪入侵,以及气滞、血瘀、饮食失宜、素体阳虚等,其中寒邪入侵,滞留经脉,是导致脘腹痛的主要原因。脘腹痛的病因虽然复杂,但其基本病机不外脏腑气机阻滞、气血运行不畅,脉络痹阻,不通则痛;或脏腑经脉失养,不荣则痛。病理因素主要有寒凝、火郁、食积,气滞、血瘀。病理性质不外寒、热、虚、实四端。概而言之,实为邪气郁滞,不通则痛。虚为中脏虚寒,气血不能温养而痛。寒、热、虚、实往往相互错杂,或寒热交错,或虚实夹杂,或为虚寒,或为实热,亦可互为因果,互相转化。
3、《内经》对脘腹痛的诊察
《内经》对于脘腹痛的诊察,一是运用了脉诊、色诊法,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