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内经》对脘腹痛病名称、病机、诊断和治疗的阐释-中医内科学论文-中医学论文-医学论文

合集下载

第八章-胃痛中医内伤杂病临床研究修改

第八章-胃痛中医内伤杂病临床研究修改

慢性胃痛除气滞、郁热、湿热、瘀血等邪实 外,尚有正虚的一面。
胃主受纳,受纳失常,胃弱气虚最多,胃阴 不足也不少见。
胃为阳土,性喜柔润。
现代医家认为导致胃阴虚的因素约有以下四 种:
一是禀质木火偏胜,烦劳郁怒,五志过极, 阳升火炽,燔灼胃阴;
二是素体阴虚,或年老液衰,复加外感温热 燥邪,劫耗胃阴;
方药:失笑散合丹参饮加减(五灵脂、蒲黄、 丹参、檀香(后下)、砂仁、三七粉、延胡索、 郁金、枳壳、炒莪术)。
【析理】
近代医家大多认为胃痛的发生, 主要由 外邪犯胃、 饮食伤胃、 情志不畅和 脾胃素虚. 导致胃气郁滞,胃失和降,不通则痛。
二、新说探讨 (一)重视肝郁胃痛说
《素问·六元正纪大论》曰:“木郁之 发……民病胃脘当心而痛,上支两胁,膈咽 不通,食饮不下。”后世医家多趋之,
治疗应遵叶天士“瘀血积于胃络,宜辛通瘀 滞法”之原则,用活血化瘀法以除陈莝。
(五)温胃健脾
清代高秉钧认为“痛疼不止者。惟和气血 调经脉,其痛自止;更以养气血,健脾胃则 无不效。”若禀赋不足,后天失养,或饥饱 失常,劳倦过度,以及久病正虚不复等,均 能引起脾气虚弱,运化失职,气机阻滞而为 胃痛,若脾阳不足,寒自内生,胃失温养, 致虚寒胃痛,治疗宜温胃健脾,则胃痛自愈。
慢性胃炎的中西医结合诊治方案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 消化系统疾病专业委员会(2003·重庆)
(1)肝胃不和证-疏肝理气,和胃解郁-柴胡疏肝散加减。 (2)脾胃虚弱证-温中健脾,益气和胃-香砂六君子汤合黄芪建
中汤加减 (3)脾胃湿热证-清热化湿,和中醒脾-三仁汤合连朴饮加减 (4)胃阴不足证-养阴益胃,和络止痛-一贯煎合芍药甘草汤加
【正名】

最新中医执业医师《中医内科学》必考内容——腹痛

最新中医执业医师《中医内科学》必考内容——腹痛

中医执业医师《中医内科学》必考内容——腹痛中医执业医师《中医内科学》必考内容——腹痛细目一:概述一、腹痛的概念及源流1.腹痛的概念腹痛是指以胃脘以下、耻骨毛际以上的部位发生疼痛为主症的病证。

2.腹痛的源流《内经》最早提出腹痛的病名,并认为腹痛由寒、热邪气客于胃肠引起。

《金匮要略》对腹痛的辨证论治作了较为全面的论述:“病者腹满,按之不痛为虚,痛者为实,可下之。

舌黄未下者,下之黄自去”。

《诸病源候论》始将腹痛独立辨证,对其病因、证候进行详细表述,“凡腹急痛,此里之有病。

”“由腑藏虚,寒冷之气客于肠胃膜原之间,结聚不散,正气与邪气交争,相击故痛”。

金元时期李东垣将腹痛按三阴经及杂病进行辨证论治,并在治疗原则上提出“痛随利减,当通其经络,则疼痛去矣”。

清代王清任指出对瘀血在中焦,可用血府逐瘀汤;瘀血在下焦,应以膈下逐瘀汤治疗。

二、腹痛与脏腑经络的关系腹中有肝、胆、脾、肾、大小肠、膀胱等脏腑,并为足三阴、足少阳、手足阳明、冲、任、带等经脉循行之处。

三、腹痛与西医病名的关系腹痛常见于西医学的肠易激综合征、消化不良、胃肠痉挛、不完全性肠梗阻、肠粘连、肠系膜血管病变、腹型癫痫、腹型过敏性紫癜、血紫质病、泌尿系结石、内疝、急慢性胰腺炎、肠道寄生虫等疾病。

细目二:病因病机一、腹痛发生的常见内因与外因内因:饮食不节、情志失调、素体阳虚。

外因:外感时邪。

二、腹痛病机寒热虚实的内涵腹痛寒热虚实病机:寒邪凝滞,阳气不运;湿热内结,气机阻滞;食滞中焦,升降失司;肝气横逆,气滞血瘀为实。

中阳不足,气血亏虚,内失温养,不荣则痛为虚。

三、腹痛的基本病机及其转化基本病机为腹中脏腑气机阻滞,气血运行不畅,经脉痹阻,“不通则痛”;或脏腑经脉失养,不荣而痛。

病理性质不外寒热虚实四端,四者往往相互错杂。

病理演变:急性暴痛,治不及时,或治不得当,气血逆乱,可致厥脱之证;若湿热蕴结肠胃,蛔虫内扰,或术后气滞血瘀,可造成腑气不通,腹痛拒按之阳明腑实证;气滞血瘀日久,可变生积聚。

《内经》腹痛病证探讨

《内经》腹痛病证探讨

《内经》腹痛病证探讨【关键词】腹痛;病证;内经腹痛是胃脘以下、耻骨以上部位疼痛为主要临床表现的常见病证。

《内经》对腹痛病证的论述,其内容分述于各篇之中,大体已构成对该病证认识的一个雏形,但其内容较为零散。

笔者试从病变脏腑、病因病机、诊断和治疗等几个方面予以归纳分析,以期对该病的基础研究和临床诊治有所裨益。

1 与腹痛相关的病证在《内经》,腹痛并没有作为单独的病证而列出,而是一个症状,见于多种相关病证中。

1.1 疝瘕《素问・玉机真脏论》指出了疝瘕的症状表现以及相应的治疗方法。

“黄帝曰:五脏相通,移皆有次,五脏有病,则各传其所胜。

……是故风者百病之长也,今风寒客于人……弗治,脾传之肾,病名曰疝瘕,少腹冤热而痛,出白,一名曰蛊,当此之时,可按可药”。

如果治疗不及时,病情继续发展,就会出现“大骨枯槁,大肉陷下,胸中气满,腹内痛,心中不便,肩项身热,破脱肉,目眶陷,真脏见,目不见人,立死,其见人者,至其所不胜之时则死”的危象[1]。

1.2 疝《素问・长刺节论》指出了疝的症状及治法。

“病在少腹,腹痛不得大小便,病名曰疝,得之寒,刺少腹两股间,刺腰髁骨间,刺而多之,尽炅病已”[1]。

1.3 伏梁《素问・腹中论》指出伏梁的病因及症状特征。

“帝曰:人有身体髀股皆肿,环脐而痛,是为何病?岐伯曰:病名伏梁,此风根也。

其气溢于大肠而著于肓,肓之原在脐下,故环脐而痛也”[1]。

1.4 胞痹《素问・痹论》指出了胞痹所出现的腹痛。

“胞痹者,少腹膀胱按之内痛,若沃以汤,涩于小便,上为清涕”[1]。

1.5 脾疟《素问・刺疟》指出了脾疟所出现的腹痛。

“脾疟者,令人寒,腹中痛,热则肠中鸣,鸣已汗出,刺足太阴”[1]。

2 病变脏腑腹痛的发生,与多个脏腑相关,其中与肝、脾、肾,以及胃、大小肠、膀胱的关系最为密切。

《素问・脏气法时论》指出了脏腑病变所导致的腹痛。

“肝病者,两胁下痛引少腹,令人善怒,虚则目无所见,耳无所闻,善恐如人将捕之,取其经,厥阴与少阳,气逆,则头痛耳聋不聪颊肿。

探讨胃脘痛的病因病机

探讨胃脘痛的病因病机

探讨胃脘痛的病因病机【关键词】探讨;胃脘痛;病因病机胃脘痛是以上腹胃脘部近心窝处经常发生疼痛为主症的一种疾病。

本病如《素问•六元正纪大论篇》说:“木郁之发,民病胃脘当心而痛”。

《灵枢•邪气脏腑病形》篇指出:“胃脘者,腹真胀,胃脘当心而痛”。

《外台秘要•心痛方》说:“足阳明为胃之经,气虚逆乘心而痛,其状腹胀归于心而痛甚。

渭之胃心痛也。

”《伤寒论》中所谓的心下痞,按之濡,或心下痞,按之痛等,其实皆胃部而言。

本病常伴有(或不伴)痛时可以牵连肋背,或兼见胸脘痞闷,恶心呕吐,纳差,嘈杂,嗳气或吐酸,或吐清水,大便溏薄或秘结,甚至吐血、便血等症。

诊断上均排出了“真心痛”、“肋痛”、“腹痛”等病证。

1.资料与方法本文所讨论的病例均为2007年1月-2009年1月诊治的病人,共计70例。

这些病例都未作任何筛选。

凡有吐血或便血症的病人都收入住院治疗,不在此讨论的范围之内。

这些病例都经B超、心电图等辅助检查排出了心绞痛或肝、胆、胰、脾等脏器的疾病。

且经纤维胃镜检查为“胃炎”或“消化性溃疡”或“胃炎并消化性溃疡”等病。

年龄为7-65岁。

其中7-13岁组8例,14-23岁组18例,24-65岁组44例;男35例,女35例。

以上病例均以中医望、闻、问、切为诊断方法进行辩证方型。

方型都参照全国高等中医药院校等五版《中医内科学》教材。

以下方型只例每证的主型,而每型的兼挟证(型)未例。

辩证方型的主要依据如下:1.1 饮食停滞型:胃脘痛,脘腹胀满,嗳腐吞酸,或吐不消化食物,吐食或矢气后痛减,或大便不爽,不欲饮食,苔薄腻,脉滑。

以脘胀腹满不欲食,嗳腐吞酸或吐食等为辩证要点。

1.2 寒邪客胃型:胃脘痛发作较急骤,疼痛程度较重,恶寒喜嗳,脘腹痛得温则痛减,遇寒则痛增。

口和不渴,喜热饮,苔薄白,脉弦紧。

以胃脘痛发病较急骤,疼痛程度较重和恶寒喜温和辩证要点。

1.3 肝气犯胃型:胃脘胀闷,攻撑作痛,脘痛连肋,嗳气频繁,大便不畅,每因情志因素不绪而作痛。

!!《黄帝内经》关于胃痛的病名、部位、疼痛特点及致病原因

!!《黄帝内经》关于胃痛的病名、部位、疼痛特点及致病原因

!!《黄帝内经》关于胃痛的病名、部位、疼痛特点及致病原因1.《灵枢·经脉》:“脾足太阴之脉……是动则病舌本强,食则呕,胃脘痛,腹胀善噫,得后与气则怏然如衰。

”这是最早提出胃痛的病名及伴随的症状。

春秋战国时期《黄帝内经》认为,胃为水谷之海,主受纳、腐熟水谷,主通降、以降为顺。

若胃失通降,不仅可以影响食欲,而且可因食物在胃肠的停滞,发生口臭、脘腹胀满甚则疼痛,以及大便秘结食欲,而且可因食物在胃肠的停滞,发生口臭、脘腹胀满甚则疼痛,以及大便秘结等症状。

如《素问·阴阳应象大论》所说:“浊气在上,则生胀。

”若胃气失于通降,进而形成胃气上逆,则可出现嗳气酸腐、恶心、呕吐、呃逆等症。

2.《灵枢·邪气脏腑病形》:“胃病者,腹胀,胃脘当心而痛,上肢两胁,膈咽不通,饮食不下。

”最早对胃痛的病变部位进行了准确的描述。

3.《素问·举痛论》:“寒气客于肠胃之间,膜原之下,血不得散,小络急引故痛……寒气客于肠胃,厥逆上出,故痛而呕也。

”4.《素问·至真要大论》:“太阳之胜,凝溧且至,非时水冰……寒厥入胃,则内生心痛。

”以上两条提出了寒邪侵入人体是引起胃痛的原因之一。

若外感寒邪,脘腹受凉,寒邪内客于胃;或饮食生冷,损伤脾胃,运化失职而寒邪停留。

因寒邪凝结,阻滞气机,故收引作痛。

其痛多暴作,疼痛剧烈而拒按,并有喜暖恶凉,苔白,脉弦紧等特点。

受寒深则寒凝加重,故其痛也增;得热寒散,其痛可缓。

5.《素问·痹论》:“饮食自倍,肠胃乃伤。

”最早论述了饮食不节,可损伤脾胃,是导致胃痛的一个常见原因之一。

若饮食不节,暴饮暴食,过食肥甘厚味,或食物生硬难化,超过了机体的消化能力,停积于胃脘,可损伤脾胃。

胃伤则胃气壅滞,脾伤则脾运失职。

故食滞胃脘,阻滞气机而胃脘部胀痛拒按,胃气上逆而为嗳腐、呕恶;进食则积增而痛著,吐后积减则痛缓。

6.《素问·至真要大论》:“湿淫所胜……民病饮积心痛。

腹痛的中医诊疗要点详解

腹痛的中医诊疗要点详解

腹痛的中医诊疗要点详解定义是指胃脘以下,趾骨毛际以上部位发生疼痛为主症的病证历史沿革1.《内经》最早提出腹痛的病名,《素问·气交变大论》:“岁土太过,雨湿流行,肾水受邪,民病腹痛。

”2.《金贵要略·腹满寒疝宿食病脉证治》对腹痛的病因证候及辨证论治作了较为全面的论述:脾胃虚寒、水湿内停——附子粳米汤;寒邪攻冲——大建中汤。

3.《仁斋直指方》将腹痛分为寒热、死血、食积、痰饮、虫积等4.李东垣将腹痛按三阴经及杂病进行辨证论治强调“痛则不通”的论点。

5.王清任、唐容川提出血瘀病机,治疗以理气活血为主。

范围肠易激综合征、消化不良、胃肠痉挛、不完全性肠梗阻、肠粘连、肠系膜和腹膜病变、结核性腹膜炎、腹型过敏性紫癜、泌尿系结石、急慢性胰腺炎、肠道寄生虫等。

病因病机一、病因1.外感时邪风、寒、暑、湿、热→内舍于中焦→脾胃失调,气机受阻→不通则痛风寒——寒凝气滞→经脉受阻→不通则痛暑热寒邪不解,郁而化热→气机阻滞,腑气不通→不通则痛湿热壅滞2.饮食不节暴饮暴食→食积不化,损伤脾胃过食肥甘厚腻或辛辣→湿热内生→损伤脾胃,气机失于调畅→腑气通降不利过食生冷→寒湿内停→腹痛3.情志失调情志怫郁,恼怒伤肝→肝失条达→气血郁滞肝气横逆,克伐脾胃→脾胃不和,气机不畅→不通则痛4.阳气素虚素体脾阳不振过服寒凉,损伤脾阳→寒湿内停→脾阳衰惫,气血不足→脏腑失于温煦→腹痛久病肾阳不足→脏腑失于温煦→腹痛久延不愈5.气滞血瘀跌仆外伤,腹部术后→气滞血瘀,脉络阻塞→不通则痛二、病机1.基本病机——脏腑气机阻滞,气血运行不畅,经脉痹阻,不通则痛脏腑经络失养,气血运行无力,不荣则痛2.病位——在腹,病变脏腑涉及肝、胆、脾、肾、大小肠、膀胱等,并与足三阴、足少阳、手足阳明经及冲、任、带脉密切相关病位在腹,有脐腹、胁腹、小腹、少腹之分上述经脉均循行于腹部。

这些脏腑经络如有外邪侵袭,或内有所伤,均可引起脏腑气机不利,邪气阻滞于腹中,经脉运行不畅,脏腑经络失养,而致腹痛。

《内经》腹痛病证探讨

《内经》腹痛病证探讨
时珍 国医国药 20 0 g年第 1 9卷第 1 2期
L tZ E E IIEA DM T RAM DC EE R H20 O 9N .2 I t H NM DCN N A E I E 1AR S A C 8V L1 O 1 Sl 0
纽 NH 心 这 治提出了七解三清 ( 限解表药和清热药之 比例为七 比三 , 余此类 流分级 , 约心脏协会 ( Y A) 功能分级 等 , 些分级标 准用 为个体化治疗方案 的选择提供证据 。对 推 )六解 四清 、 、 半解半清 、 四解 六清 、 三解七清之 说。因此 , 临 来评估病情的严重程度 , 在 并 床中 , 不仅要辨对证 , 还要对证 的轻中重分级 , 得辨证精确化 , 病情 的量化分级 的科 学性 和实用 性 已在 临床得 到证 实 , 不断 使
脱 肉, 目眶陷, 真脏见 , 目不见人 , 立死 , 其见人者 , 至其所 不胜之
时则 死 ” 的危 象 …பைடு நூலகம்。
“ 阴厥逆 ,行 太 骨 急挛 , 心痛引腹 , 主病者” 。 治
《 灵枢 ・ 邪气脏腑病形 篇》 , 中 指出 了大肠 、 小肠 、 膀胱病 变 12 疝 《 . 素问 ・ 长刺节论 》 出 了疝 的症状及 治法 。“ 指 病在少 所 致 的腹 痛 。 腹 , 痛不 得 大 小 便 , 名 日疝 , 之 寒 , 少 腹 两 股 问 , 腰 髁 骨 腹 病 得 刺 刺 “ 大肠病者 , 中切痛 , 呜濯 濯 , 日重感 于寒 即泄 , 肠 而 冬 当脐 间 , 而多 之 , 炅病 已” 。 刺 尽 L 而 痛 , 能 久 立 , 胃 问候 , 巨虚 上 廉 ” 不 与 取 。 1 3 伏梁 《 . 素问 ・ 中论 》 出伏梁 的病 因及 症状特 征。“ 腹 指 帝 “ 小肠病者 , 小腹痛 , 腰脊控 睾而痛 , 时窘之后 , 当耳前热 , 若

腹痛的中医辨证病机分析

腹痛的中医辨证病机分析

3、辨证施护(1)虚寒证:①在腹痛遇寒⽽发,故病室庆温暖向阳,多加⾐被。

尤需注意腹部保暖,可⽤腹带,护腹保健品或在腹部放置热⽔袋。

②注意体温情况,因正⽓虚弱,机体反应能⼒低下,即使体温不⾼,也可能是病情危重,若体温突然升⾼,是为病情恶化,应及时诊治。

③针灸⽌痛常⽤⽳位有:⾜三⾥、合⾕、内关、天枢、中脘。

本证患者多⽤温热疗法,如艾灸神阙、关元、中极等⽳,或腹部热敷、葱熨法、盐熨法,及⼝服⽣姜红糖⽔等,以温中散寒⽌痛。

④患者以绵绵作痛为主要表现,多喜拥被俯卧,故被服宜柔软。

⑤若饥饿时疼痛者,可令其稍进热⾷或热饮,能缓解疼痛。

⑥饮⾷以温热为宜,忌⾷⽣冷与烈性酒浆,可适当选⽤姜、葱、芥末、胡椒、⼤蒜、⾲菜等作调料。

应指导患者注意饮⾷调养、多选⽤温中益⽓之品,如⽺⾁、⽜⾁、南⽠、扁⾖、⼭药、莲⼦、胡桃、龙眼、⼤枣、栗⼦、⾖制品、乳类、蛋类等。

⑦脊柱两侧⽤梅花叩打,有促进脾胃功能的作⽤。

(2)⽓滞证:①⽓滞多由情志波动⽽致⽓机郁滞。

应向患者说明,保持⼼情舒畅可以减轻疼痛,烦躁恼怒能加重病情的重要性,使其配合医疗护理,保持稳定情绪。

②⽓遇寒则凝,得热则⾏。

故应注意保温,勿使受凉,使⽓⾏⽽痛减。

③病室温湿度适宜,患者易急躁恼怒,不愿受打扰,故应注意室内安静,治疗和各种操作尽量集中进⾏。

④中药和饮⾷宜偏热服⽤,或可缓痛。

⑤⽓滞腹痛或腹胀者,应忌⾷南⽠、⼟⾖及过甜之品等易壅阻⽓机的⾷物,可⽤⽩萝⼘、⼤蒜、⾲菜、⾹菇、柑橘等有⾏⽓温中作⽤之品作为⾷疗。

(3)⾎瘀证:①观察腹部有⽆肿块,以及肿块的部位、形状、有⽆压痛和肿块同腹部的关系等,⼀般⽓属⽆形,⾎属有形,故⾎瘀者多有肿块,且固定不移。

若肿块变化⽆常,时⼤时⼩,时有时⽆,可能由⽓滞引起,需当鉴别。

②腹部多刺痛,患者多喜仰卧,护理操作时尽量减少触动患处。

③如见腹痛呈进⾏性加剧,疼痛不⽌,全腹硬满拒按,并伴寒战、⾼热、或突然⾯⾊苍⽩、出冷汗、⾎压下降、四肢逆冷,脉微欲绝者,是为危险重症。

中医关于“腹痛”的古医书论述摘抄

中医关于“腹痛”的古医书论述摘抄

中医关于“腹痛”的古医书论述摘抄一、腹痛腹痛是以胃以下、耻骨毛际以上部位疼痛为主症的疾病。

西医学中的肠道易激综合征、胃肠痉挛、功能性消化不良、肠粘连、不完全性肠梗阻、急性胰腺炎等以腹痛为主症者,可参照本节辨证论治。

二、关于“腹痛”的古医书论述摘抄1.《内经》对腹痛的病因病机有较为全面的认识。

《素问·举痛论》云:“寒气客于小肠,小肠不得成聚,故后泄腹痛矣。

”“寒气客于肠胃之间,膜原之下,血不得散,小络急引故痛。

”“热气留于小肠,肠中痛,瘅热焦渴,则坚干不得出,故痛而闭不通矣。

”《素问·气交变大论》云:“岁土太过,雨湿流行,肾水受邪,民病腹痛。

”指出了寒邪、湿邪、热邪等是导致腹痛发生的主要原因。

2.东汉·张仲景《金匮要略》对腹痛已有较为全面的论述,指出腹痛虚实寒热的辨证方法。

《金匮要略·腹满寒疝宿食病脉证治》云:“病者腹满,按之不痛为虚,痛者为实,可下之。

舌黄未下者,下之黄自去。

”强调下法的应用。

如对脾胃虚寒、水湿内停证以及寒邪攻冲证,分别用附子粳米汤及大建中汤治疗,开创腹痛辨证选方之先河。

3.宋·杨士瀛《仁斋直指方论》谓:“气血、痰水、食积、风冷诸症之痛,每每停聚而不散,唯虫痛则乍作乍止,来去无定,又有呕吐清沫之可验。

”详论不同类型腹痛的特点。

4.金·李东垣《医学发明·泄可去闭苈大黄之属明确“痛则不通”的病机学说,并:痛随利减,当通其经络,则疼痛去矣。

”对后世影响很大。

5.明·秦景明《症因脉治·腹痛论》曰:“痛在胃之下,脐之四,毛乙上名日腹痛。

若痛在胁肋,曰胁痛。

痛在脐上,则日胃痛,而非腹痛。

”对腹痛与胃痛、胁进行鉴别。

6.龚信《古今医鉴》针对各种病因提出不同的治疗法则:“是寒则温之,是热则清,是则化之,是血则散之,是虫则杀之,临证不可惑也。

”清王清任、唐容川对腹痛有进一步的认识,如《血证论》谓:“血家腹痛,多是瘀血。

中医关于“腹痛”的病因病机和治则治法

中医关于“腹痛”的病因病机和治则治法

中医关于“腹痛”的病因病机和治则治法腹痛的病因多为感受外邪、饮食所伤、情志失调及素体虚弱、劳倦内伤等,致气机阻滞、脉络痹阻或脉络失养而发生腹痛。

一、病因1外感时邪外感风、寒、暑、热、湿邪,侵入腹中,均可导致气机阻滞,气血经脉受阻感受风寒则寒凝气滞,脉络绌急,经脉受阻,不通则痛。

感受暑热或湿热之邪,或寒邪不解,郁而化热者,则气机阻滞,肠道传导失职,腑气不通而发生腹痛。

2.饮食不节暴饮暴食,饮食停滞,腑气阻滞不通;过食肥甘厚腻辛辣,酿生湿热,蕴蓄胃肠,中焦气机不畅;恣食生冷,寒湿内停,中阳受损,升降失常,腑气通降不利,气机阻滞不通;饮食不洁,肠虫滋生,阻滞肠腑,传导失司,导致不通则痛。

3.情志失调情志不畅,肝失疏泄,气机郁滞,不通则痛。

或忧思伤脾,脾失健运,土壅木郁,气机不畅而发生腹痛。

日久则血行不畅,导致气滞血瘀,络脉痹阻,疼痛加重,固定不移,且病情进一步加重,可造成腹中痕痞块4.阳气素虚素体脾阳亏虚,虚寒中生,渐致气血生成不足,脾阳虚馁而不能温养,出现腹痛,甚至病久肾阳不足,相火失于温煦,脏腑虚寒,不荣则痛。

5.跌仆损伤、腹部手术跌仆损伤,腹部手术,导致血络受损,血溢脉外,脏器粘连,可形成腹中瘀血,经络不畅,中焦气机阻滞,不通则痛。

二、病机1.腹痛的病位涉及脾、胃、肝、胆及大小肠等多个脏腑,基本病机为脏腑气机阻滞,气血运行不畅,脉络痹阻,“不通则痛”,或脏腑经络失养,“不荣而痛”2.病理因素主要有寒凝、火郁、食积、气滞、血瘀。

病理性质不外寒、热、虚、实四端。

寒证是寒邪凝注或积滞于腹中脏腑经脉,气机阻滞而成;热证是由六淫化热入里,湿热交阻,使气机不和,传导失职而发;实证为邪气郁滞,不通则痛;虚证为中脏虚寒,气血不能温养而痛。

四者往往相互错杂,或寒热交错,或虚实夹杂,或为虚寒,或为实热,亦可互为因果,互相转化。

脏腑气机阻滞,或脉络拘急,气血运行不畅,多为实证;中脏虚寒,或气血亏虚,多为虚证。

3.初起病急者多为实证,病久病情缓者多为虚证或虚实夹杂证。

中医内科:腹痛的病因病机与辨证论治。

中医内科:腹痛的病因病机与辨证论治。

中医内科:腹痛的病因病机与辨证论治。

细目一:概述一、腹痛的概念及源流1.腹痛的概念腹痛是指以胃脘以下、耻骨毛际以上的部位发生疼痛为主症的病证。

2.腹痛的源流《内经》最早提出腹痛的病名,并认为腹痛由寒、热邪气客于胃肠引起。

《金匮要略》对腹痛的辨证论治作了较为全面的论述:“病者腹满,按之不痛为虚,痛者为实,可下之。

舌黄未下者,下之黄自去”。

《诸病源候论》始将腹痛独立辨证,对其病因、证候进行详细表述,“凡腹急痛,此里之有病。

”“由腑藏虚,寒冷之气客于肠胃膜原之间,结聚不散,正气与邪气交争,相击故痛”。

金元时期李东垣将腹痛按三阴经及杂病进行辨证论治,并在治疗原则上提出“痛随利减,当通其经络,则疼痛去矣”。

清代王清任指出对瘀血在中焦,可用血府逐瘀汤;瘀血在下焦,应以膈下逐瘀汤治疗。

二、腹痛与脏腑经络的关系腹中有肝、胆、脾、肾、大小肠、膀胱等脏腑,并为足三阴、足少阳、手足阳明、冲、任、带等经脉循行之处。

三、腹痛与西医病名的关系腹痛常见于西医学的肠易激综合征、消化不良、胃肠痉挛、不完全性肠梗阻、肠粘连、肠系膜血管病变、腹型癫痫、腹型过敏性紫癜、血紫质病、泌尿系结石、内疝、急慢性胰腺炎、肠道寄生虫等疾病。

细目二:病因病机一、腹痛发生的常见内因与外因内因:饮食不节、情志失调、素体阳虚。

外因:外感时邪。

二、腹痛病机寒热虚实的内涵腹痛寒热虚实病机:寒邪凝滞,阳气不运;湿热内结,气机阻滞;食滞中焦,升降失司;肝气横逆,气滞血瘀为实。

中阳不足,气血亏虚,内失温养,不荣则痛为虚。

三、腹痛的基本病机及其转化基本病机为腹中脏腑气机阻滞,气血运行不畅,经脉痹阻,“不通则痛”;或脏腑经脉失养,不荣而痛。

病理性质不外寒热虚实四端,四者往往相互错杂。

病理演变:急性暴痛,治不及时,或治不得当,气血逆乱,可致厥脱之证;若湿热蕴结肠胃,蛔虫内扰,或术后气滞血瘀,可造成腑气不通,腹痛拒按之阳明腑实证;气滞血瘀日久,可变生积聚。

细目三:诊断和类证鉴别一、腹痛的诊断要点1.凡是以胃脘以下、耻骨毛际以上部位的疼痛为主要表现者,即为腹痛。

《中医内科学》_第三节腹痛_中医世家

《中医内科学》_第三节腹痛_中医世家

《中医内科学》_第三节腹痛_中医世家第三节腹痛腹痛是指胃脘以下,耻骨毛际以上部位发生疼痛为主要表现的一种脾胃肠病证。

多种原因导致脏腑气机不利,经脉气血阻滞,脏腑经络失养,皆可引起腹痛。

文献中的“脐腹痛”、“小腹痛”、“少腹痛”、“环脐而痛”、“绕脐痛”等,均属本病范畴。

腹痛为临床常见的病证,各地皆有,四季皆可发生。

《内经》已提出寒邪、热邪客于肠胃可引起腹痛,如《素问·举痛论》曰:.“寒气客于肠胃之间,膜原之下,血不得散,小络引急,故痛。

……热气留于小肠,肠中痛,瘅热焦渴,则坚干不得出,故痛而闭不通矣。

”并提出腹痛的发生与脾胃大小肠等脏腑有关。

《金匮要略·腹满寒疝宿食病脉证治》对腹痛的病因病机和症状论述颇详,并提出了虚证和实证的辨证要点,如谓:“病者腹满,按之不痛为虚,痛者为实,可下之。

舌黄未下者,下之黄自去。

”“腹满时减,复如故,此为寒,当与温药。

”前条还明确指出了攻下后“黄苔”消退与否是验证肠胃积滞是否清除的标志。

同时还创立了许多行之有效的治法方剂,如治疗“腹中寒气,雷鸣切痛,胸胁逆满,呕吐”的附子粳米汤,治疗“心胸中大寒痛,呕不能食,腹中寒,上冲皮起,出见有头足,上下痛而不可触近”的大建中汤等。

·《诸病源候论·腹痛病诸候》首次将腹痛作为单独证候进行论述,并有急慢腹痛之论。

《医学发明·泻可去闭葶苈大黄之属》篇,明确提出了“痛则不通”的病理学说,并在治疗上确立了“痛随利减,当通其经络,则疼痛去矣”的治疗大法,对后世产生很大影响。

内科腹痛作为临床上的常见症状,可见于西医学的许多疾病当中,如急慢性胰腺炎、胃肠痉挛、不完全性肠梗阻、结核性腹膜炎、腹型过敏性紫癜、肠易激综合征、消化不良性腹痛等,当这些疾病以腹痛为主要表现,并能排除外科、妇科疾病时,均可参考本节辨证论治。

【病因病机】腹内有肝、胆、脾、肾、大肠、小肠、膀胱等诸多脏腑,并是足三阴、足少阳、手阳明、足阳明、冲、任、带等诸多经脉循行之处,因此,腹痛的病因病机也比较复杂。

中医内科学-腹痛-精选文档

中医内科学-腹痛-精选文档

3.饮食积滞证 主证:脘腹胀满,疼痛拒按,嗳腐吞酸,恶食呕恶,痛而欲泻, 泻后痛减; 兼证:或大便秘结; 舌脉:舌苔厚腻,脉滑。 证机概要:食滞内停,运化失司,胃肠不和。 治法:消食导滞,理气止痛。 方药:枳实导滞丸加减。
4.肝郁气滞证
主证:腹痛胀闷,痛无定处,痛引少腹,或兼痛窜两胁,时作 时止; 兼证:得嗳气或矢气则舒,遇忧思恼怒则剧; 舌脉:舌质红,苔薄白,脉弦。 证机概要:肝气郁结,气机不 寒痛:腹痛拘急,疼痛暴作,痛无间断,坚满急 痛,遇冷痛剧,得热则减; 热痛:痛在脐腹,痛处有热感,时轻时重,得凉 痛减者; 气滞:腹痛时轻时重,痛处不定,攻冲作痛,嗳 气或矢气则胀痛减轻; 血瘀:少腹刺痛,痛无休止,痛处不移,痛处拒 按,经常夜间加剧; 伤食:因饮食不慎,脘腹胀痛,嗳气频作,嗳后稍舒,痛 甚欲便,便后痛减; 暴痛多实,伴腹胀,呕逆,拒按等; 久痛多虚,痛势绵绵,喜揉喜按。
2.辨腹痛部位 胁腹、少腹痛多属肝经病证; 脐以上大腹疼痛,多为脾胃病证;
脐以下小腹痛多属膀胱及大小肠病证。
二、治疗原则
1、 治疗腹痛多以“通”字立法,应根据辨证的虚实寒热,在气在血 确立相应治法。 2、在通法的基础上,结合审证求因,标本兼治。属实证者,重在 祛邪疏导;对虚痛,应温中补虚,· 益气养血,不可滥施攻下。 3、对于久痛入络,绵绵不愈之腹痛,可采取辛润活血通络之法。
3、病理因素主要有寒凝、火郁、食积、气滞、血瘀。病理性质 不外寒、热、虚、实四端。
诊查要点
—、诊断依据 1、凡是以胃脘以下,耻骨毛际以上部位 的疼痛为主要表现者,即为腹痛。 2、注意与腹痛相关病因,脏腑经络相关 的症状。 3、根据性别、年龄、婚况,与饮食、情 志、受凉等关系,起病经过,其它伴发 症状,鉴别何腑受病,明确病理性质 。

中医内科学胃痛

中医内科学胃痛

[辨证论治]
一、辨证要点
证机概要:脾虚胃寒,失于温养。
1. 辨虚实寒热,在气在血,还应辨兼夹证。 并首先提出胃痛的发生与肝、脾有关。
舌脉:舌红,苔黄腻,脉滑数。 证机概要:脾虚胃寒,失于温养。
实者:病程短,起病急,多痛剧,固定不移, 渴,或喜热饮。
症状: 胃痛隐隐,绵绵不休,喜温喜按,空腹痛甚,得食则缓, 7.脾胃虚寒证
中医内科学胃痛
二、文献摘要
病名:“胃脘痛”之名最早记载于《内经》。 1.《灵枢·邪气脏腑病形》:“胃病者,腹膜胀,胃脘当心而痛。”
并首先提出胃痛的发生与肝、脾有关。 2.《素问·六元正纪大论》:“木郁之发,民病胃脘当心而痛。”
唐宋以前文献多称胃脘痛为心痛,与属于心经本身病变的心痛相混。 宋代之后医家对胃痛与心痛混谈提出质疑。 金元时代,《兰室秘藏》首立“胃脘痛”一门,将胃脘痛的证候、病
4.湿热中阻证 症状: 胃脘疼痛,痛势急迫,脘闷灼热,口干口苦,口渴而 不欲饮,纳呆恶心,小便色黄,大便不畅。
脉虚。 代表方:一贯煎合芍药甘草汤加减。
肝气犯胃的胃痛有时亦可攻痛连胁,但仍以胃脘部疼痛为主症。 1. 电子胃镜或纤维胃镜、上消化道钡餐造影等检查可作急、慢性胃炎,胃、十二指肠溃疡胃黏膜脱垂等的诊断,并可与胃癌作鉴别
寒证:胃痛遇寒则痛甚,得温则痛减。 诊断。
连服六剂后,胃脘逐渐舒适,余无它感,原方又服六剂,疼痛稍缓,食欲略增,时有口干津少之感,原方去菖蒲、台乌、生姜、加麦 芽,连服十剂,疼痛缓解,食欲渐趋正常。
拒按,脉盛; 多见于老年人,为当胸而痛,其多刺痛,动辄加重,痛引肩背,常伴心悸气短、汗出肢冷,病情危急。
症状: 胃痛暴作,恶寒喜暖,得温痛减,遇寒加重,口淡不 证属脾胃虚寒之胃痛,宜温养脾胃

中医内科学--腹痛

中医内科学--腹痛

预防调护
预防、调护
预防、调护 腹痛可由多种病因引起,且相互兼杂,互为因果,共同致病,以寒热虚 实、在气在血为辨证纲领,以脏腑气机不利、经脉气血阻滞、脏腑经络 失养、不通则痛为基本病机。腹痛病位在腹,诊断时应注意与胃痛,尤 其是外科腹痛、妇科腹痛等相鉴别。病变涉及脾、大小肠、肝胆、肾、 膀胱等多脏腑,并涉及多经脉,在辨证时应综合考虑。腹痛的治疗以“ 通”为大法,进行辨证论治。实则泻之,虚则补之,热者寒之,寒者热 之,滞者通之,瘀者散之,不得认为“通”即是单纯攻下。
脾胃系 病 症 中医内科学
腹痛
Part01
概述
Part02
Part03
Contents
Part04
病因病机
辨证论治 诊断与病证诊断
第 1章
概述
概述
定义
腹痛是指胃脘以下,耻骨毛际以上部位发生疼痛 为主要表现的一种脾胃肠病证。多种原因导致脏 腑气机不利,经脉气血阻滞,脏腑经络失养,皆 可引起腹痛。文献中的“脐腹痛”、“小腹痛” 、“少腹痛”、“环脐而痛”、“绕脐痛”等, 均属本病范畴。
治疗原则:以“通”为大法,进行辨证论治
实则泻之,虚则补之,热者寒之,寒者热之,滞者 通之,瘀者散之。
注 意 点
11
辨证论治
寒邪内阻证
症状:腹痛急起,剧烈拘急,得温痛减,遇寒尤甚,恶寒身蜷,
手足不温,口淡不渴,小便清长,大便自可,苔薄白,脉沉紧。

治法:温里散寒,理气止痛。

方药:良附丸合正气天香散。
桂、干姜。
辨证论治
中脏虚寒证
症状:腹痛绵绵,时作时止,痛时喜按,喜热恶冷,得温则舒,
饥饿劳累后加重,得食或休息后减轻,神疲乏力,气短薄,面色不华,舌质淡,苔薄白,脉沉细。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研究《内经》对脘腹痛病名称、病机、诊断和治疗的阐释-中医内科学论文-中医学论文-医学论文——文章均为WORD文档,下载后可直接编辑使用亦可打印——脘腹痛泛指上腹胃脘部近心窝处,以及胃脘以下、耻骨毛际以上部位发生疼痛为主症的病症。

《内经》虽然没有专篇讨论脘腹痛,但相关内容却散见于30多篇之中,涉及到脘腹痛的名称、分类、病因病机、诊断和治疗等各个方面,为后世医家认识和治疗本病奠定了重要基础,本文就《内经》脘腹痛病症的诊治思想做一系统探讨。

1、《内经》对脘腹痛病名的认识《内经》最早记载了胃脘痛、腹痛等名称。

胃脘痛,又称胃痛,是以上腹胃脘部近心窝处疼痛为主症的病症,《灵枢经胀论》云:六腑胀:胃胀者,腹满,胃脘痛,鼻闻焦臭,妨于食,大便难。

由于胃脘痛的疼痛部位在上腹胃脘部近心窝处,《内经》中又将其称为心腹痛、心痛、心下痛等,并认识到胃脘痛与心脏疾患所引起的心痛症是有区别的,《灵枢经厥病》将心痛分为厥心痛、真心痛,厥心痛乃脏腑气机逆乱而引起的心痛,根据病变脏腑不同,又有肾心痛、胃心痛、脾心痛、肝心痛、肺心痛之别,多属脘腹痛的范畴。

而真心痛乃心脏疾患所引起的心痛,《灵枢经厥病》指出:真心痛,手足青至节,心痛甚,旦发夕死,夕发旦死。

腹痛是指胃脘以下、耻骨毛际以上部位疼痛为主的病症,《内经》论腹痛凡16次,如《素问举痛论》云:寒气客于小肠,小肠不得成聚,故后泄腹痛矣。

由于腹痛的疼痛部位在胃脘以下、耻骨毛际以上,《内经》又将其称为少腹痛、心肠痛、小腹痛、腹中痛、腹内痛等。

可见,《内经》将脘腹痛分为胃脘痛、腹痛论述,并根据其疼痛的部位不同,有心腹痛、心痛、心下痛、少腹痛、小腹痛、心肠痛、腹中痛、腹内痛等不同的名称,对后世产生了深远影响。

后世医家一直遵用《内经》所创之脘腹痛的相关名称,尤其是胃脘痛、腹痛之名,不但沿用至今,而且成为了后世将其合为脘腹痛的依据。

2、《内经》对脘腹痛病因病机的认识《素问举痛论》曰经脉流行不止,环周不休,寒气入经而稽迟,泣而不行,客于脉外则血少,客于脉中则气不通,故卒然而痛。

不但指出了寒邪是导致疼痛发生的主要原因,还阐明了疼痛发生的部位不离经脉,机理主要为不通则痛和不荣则痛。

为认识脘腹痛的病因病机指明了方向。

外邪入侵、饮食失宜、情志所伤、阳气素虚、邪气结滞等,均可导致脏腑气机阻滞、气血运行不畅,脉络痹阻,或脏腑经脉失养,从而导致脘腹痛的发生。

2.1 感受外邪《内经》认为导致脘腹痛的外要有风、寒、湿、热、燥等,其中又以寒邪最为多见。

其一,外感风寒:风寒之邪内侵,寒凝气滞,导致胃肠运化障碍,气机失调,经脉受阻,不通则通。

如《素问举痛论》曰:寒气客于肠胃之间,膜原之下,血不得散,小络急引故痛,按之则血气散,故按之痛止寒气客于小肠,小肠不得成聚,故后泄腹痛矣。

其二,热邪伤犯:伤于暑热,或寒邪不解,郁而化热,或湿热壅滞,可致气机阻滞,腑气不通,可见脘腹痛。

如《素问举痛论》曰:热气留于小肠,肠中痛,瘅热焦渴则坚干不得出,故痛而闭不通矣。

其三,燥邪所伤:燥邪侵犯人体,最易损伤人体的津液,胃肠失养,运化功能失常,可出现各种干燥、涩滞不利,以及腹痛、排便异常的症状。

如《素问气交变大论》云:岁木不及,燥乃大行民病中清,胠胁痛,少腹痛,肠鸣溏泄。

其四,外感湿邪:湿邪可阻滞气机,影响脏腑气机的升降,腑气不通而见脘腹痛。

如《素问至真要大论》指出:湿所胜民病饮积,心痛,耳聋浑浑焞焞,嗌肿喉痹,阴病血见,少腹痛肿,不得小便。

2.2 饮食失宜饮食失宜包括饮食不节和饮食不洁。

饮食不节,暴饮暴食超过了脾胃的受纳运化能力,而导致饮食停滞,纳运无力,出现脘腹疼痛。

《灵枢胀论》说:胃胀者,腹满,胃脘痛,鼻闻焦臭,妨于食,大便难。

《灵枢百病始生》曰:其着于缓筋也,似阳明之积,饱食则痛,饥则安。

过食肥甘厚腻或辛辣,酿生湿热,蕴蓄胃肠;或恣食生冷,寒湿内停,中阳受损,均可损伤脾胃,腑气通降不利而发生腹痛。

饮食不洁,食用了不清洁,不卫生或陈腐变质的食物,导致肠虫滋生,攻动窜扰,腑气不通则痛。

《灵枢厥病》曰:心肠痛,作痛肿聚,往来上下行,痛有休止,腹热喜渴涎出者,是蛟蛕也。

蛔虫积于肠道,阻滞气机,或虫体不安扰动,故致腹痛。

2.3 情志失调情志不调是引起泄泻的原因之一。

恼怒忧思,肝郁气滞,疏泄失职,常横犯脾胃,或平素脾胃虚弱,复因忧郁思虑,土虚木贼,升降失职,而致脘腹痛。

《素问六元正纪大论》说:木郁之发故民病胃脘当心而痛,上支两胁,鬲咽不通,食饮不下。

张介宾注:此皆风木肝邪之为病。

厥阴之脉,夹胃贯膈,故胃脘当心而痛,隔咽不通,食饮不下也。

上支两胁,肝气自逆也。

2.4 阳气素虚中阳不足,不能温养胃肠,或阳虚生寒,寒凝胃肠络脉致胃脘疼痛。

《灵枢五邪》言:阳气不足,阴气有余,则寒中肠鸣腹痛。

素体脾阳亏虚,虚寒中生,渐致气血生成不足,脾阳虚馁而不能温养,出现脘腹疼痛,以脾胃虚寒多见。

2.5 邪气结滞其一,气滞。

气机郁滞,多由于情志抑郁不舒,或因痰、湿、食积、瘀血等有形之邪阻碍气机,或因外邪抑遏气机,可使经脉之气阻滞不畅,血行受损,从而发为痛满肿胀。

若胃气滞于中焦,则失于和降而上逆致痛,《灵枢邪气脏腑病形》曰:胃病者,腹胀,胃脘当心而痛,上支两胁,膈咽不通,食饮不下。

若邪客于小肠,小肠气滞,常致小腹胀痛,可牵引睾丸疼痛。

《灵枢邪气脏腑病形》说:小肠病者,小腹痛,腰脊控睾而痛,时窘之后。

其二,血瘀。

血瘀多因外邪入侵,情志所伤,饮食劳逸,以及外伤等因素作用于人体,导致气血功能失调,气血运行不利,从而产生脘腹疼痛。

如《素问举痛论》曰:厥气客于阴股,寒气上及少腹,血泣在下相引,故腹痛引阴股。

寒逆侵入阴股,寒邪上行至少腹,血液凝滞在下,上下相互牵引,所以腹痛连及阴股。

其三,水结。

邪犯膀胱,膀胱气化不利,小便潴留,也可导致小腹痛胀。

如《灵枢邪气脏腑病形》云:膀胱病者,小腹偏肿而痛,以手按之,即小便而不得。

综上可见,《内经》认为导致脘腹痛的发生的病因有寒、热、湿、燥等外邪入侵,以及气滞、血瘀、饮食失宜、素体阳虚等,其中寒邪入侵,滞留经脉,是导致脘腹痛的主要原因。

脘腹痛的病因虽然复杂,但其基本病机不外脏腑气机阻滞、气血运行不畅,脉络痹阻,不通则痛;或脏腑经脉失养,不荣则痛。

病理因素主要有寒凝、火郁、食积,气滞、血瘀。

病理性质不外寒、热、虚、实四端。

概而言之,实为邪气郁滞,不通则痛。

虚为中脏虚寒,气血不能温养而痛。

寒、热、虚、实往往相互错杂,或寒热交错,或虚实夹杂,或为虚寒,或为实热,亦可互为因果,互相转化。

3、《内经》对脘腹痛的诊察《内经》对于脘腹痛的诊察,一是运用了脉诊、色诊法,诊察脘腹痛的大致部位。

如《素问平人气象论》曰:寸口脉沉而弱,曰寒热及疝瘕少腹痛。

寸口脉沉而横,曰胁下有积,腹中有横积痛脉急者,曰疝瘕少腹痛。

列举了腹痛的脉象有沉、急、弱,沉说明病位在里,弱为阳气不足,急为痛病。

《灵枢五色》曰:青黑为痛,黄赤为热,白为寒,是谓五官。

男子色在于面王,为小腹痛。

阐述了腹痛的面部色泽特征。

二是通过观察脘腹痛的相关症状辨别其具体部位。

《内经》认为涉及肝、脾、肾,以及胃、大小肠、膀胱多个脏腑,与多个脏腑的功能失调有关,如《灵枢邪气脏腑病形》曰:大肠病者,肠中切痛而鸣濯濯,冬日重感于寒即泄,当脐而痛。

小肠病者,小腹痛,腰脊控睾而痛。

《灵枢师传》曰:胃中热,肠中寒,则疾饥,小腹痛胀。

《素问厥论》曰:太阴厥逆,急挛,心痛引腹。

不但说明了脘腹痛所涉及的脏腑,还论述了脘腹痛的疼痛特点有切痛、胀痛、牵扯痛。

三是重视脘腹痛的寒热虚实辨证。

《内经》根据对按压的反应辨别脘腹痛的虚实寒热,认为脘腹痛病症实则拒按,虚则喜按;寒则表现为脘腹冷痛,疼痛较剧,畏寒喜暖,遇寒加重,得温痛减;热则表现为腹部痞满胀痛拒按,大便不通,可伴口干、烦躁,尿赤等火热之象。

如《素问至真要大论》曰:少阳之胜,热客于胃,烦心心痛,目赤,呕,呕酸善饥。

火所胜民病注泄赤白,少腹痛,溺赤,甚则血便。

四是论述了与脘腹痛相关的病症。

《内经》涉及到的与脘腹痛相关的病症有疝瘕、疝、伏梁、胞痹、脾疟、蛟蛕、疹筋等,如《素问长刺节论》云:病在少腹,腹痛不得大小便,病名曰疝。

《素问腹中论》指出伏梁的症状特征为身体髀股皆肿,环齐而痛。

《素问痹论》指出了胞痹所出现的腹痛为少腹膀胱按之内痛,若沃以汤,涩于小便,上为清涕。

《素问奇病论》指出证见两臂筋脉拘急,脉数,此所谓疹筋,是人腹必急,白色黑色见,则病甚。

由此可知,《内经》中脘腹痛既是单独的病症,又是不同疾病过程中的一个病候。

4、《内经》对脘腹痛的治疗《内经》中对脘腹痛的治疗,多采用针灸和按摩的方法,指出了以热治寒,以及按摩除寒的治疗方法。

如《素问长刺节论》指出:病在少腹,腹痛不得大小便,病名曰疝,得之寒,刺少腹两股,刺腰髁骨间,刺而多之,尽炅病已。

《灵枢五邪》指出:阳气有余,阴气不足,则热中善饥;阳气不足,阴气有余,则寒中肠鸣腹痛。

阴阳俱有余,若俱不足,则有寒有热,皆调于三里。

所选针具大小视病情轻重而有别,如《灵枢厥病》云:肠中有虫瘕及蛟蛕,皆不可取以小针。

心肠痛,作痛肿聚,往来上下行,痛有休止,腹热喜渴涎出者,是蛟蛕也,以手聚按而坚持之,无令得移,以大针刺之,久持之,虫不动,乃出针也。

综上所述,《内经》虽然没有对脘腹痛的专篇论述,但最早记载了胃脘痛、腹痛等名称,对脘腹痛的名称及分类、病因病机、病变脏腑、诊断和治疗等做了较为系统的讨论,为后世医家认识和治疗本病奠定了重要基础,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