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光华《新闻写作》重点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章新闻报道的基本要求与写作原则

第一节新闻报道的基本要求

新闻报道的基本要求有三点:坚持真实性,注重时效性,用事实说话

一、坚持真实性

1、坚持真实性的具体要求:

(1) 构成新闻的基本要素要完全真实

新闻六要素包括:何时、何地、何人、何事、为何、如何

(2) 新闻所引用的各种材料(包括:数据、史料、背景材料等)要真实可靠

(3) 对人物的心理活动的描述,必须是当事人所述,切忌“合理想象”

(4) 准确地把握事实的性质,恰如其分地描述事物的状态

准确地把握事实的性质,要求我们看问题必须坚持辩证法,不搞主观片面化

新闻报道要恰如其分地描绘事物的状态,防止绝对化(过犹不及)

(5) 准确判断新闻线索和新闻来源的可信度

2、新闻失实原因分析

原因很多,和记者的职业道德素养、知识水平、思想水平等因素有关,还和整个社会氛围有关。

从写作的角度来探讨,原因如下:

(1) 夸大事实,耸人听闻

(2) 捕风捉影,超前预报

(3) 追求生动,胡编乱造

(4) 乔装打扮,导演新闻。

新闻事件里的人物按照作者的安排进入某种事先设定好的场景,把本该自然发生的事情经过“导演”的授意,当戏来演。

二、注重时效性

所谓时效性,即迅速及时地报道新闻。

与时效性相关的要求是时机性。时机性要求不能单纯要快,更要注意时机,早了不好,晚了也不行,正好发表在那个合适的时候。

如何提高时效性?

这涉及到采写、编辑、出版、发行等各部门,就写作角度而言,应注意以下四点:

1、树立高度的时效观念

新闻报道能不能迅速及时,是一个国家新闻事业发达程度的重要标志,也是新闻行业是否具有竞争能力的一个重要衡量标准。

2、提高新闻采写的效率

新闻采写效率的提高,首先关系到记者的工作作风和职业素质。

为提高新闻采写的效率,记者一定要学会“抢新闻”。

抢新闻,就是抢时间先报道。

抢新闻和抢独家报道是密切相关的。所谓独家新闻,即指第一个被发现并予以报道的新闻事实。

3、改变报道方式,丰富报道手段。

一事一报的报道方式,往往是待事件结束后再做报道。

有些新闻事实来得非常突然,记者为了赢得时间,可先就事实的结果发个简讯,然后再通过深入采访,就新闻事实、新闻事件的背景、原因、发展情况、影响范围及各界的反映,作连续深入的报道。

4、写作中应有明确的时间观念,努力表明新闻的时间性

对时间要素马虎对待,用“最近” “不久前”“前些日子”等弹性很大的词语,是不符合新闻报道写作要求的。

一些非事件性的新闻,不像事件性新闻那样有明确的时间点,这类报道的写作要特别注意报道的时机,在报道内容中努力标明为何要现在报道这一事实。

三、用事实说话

用事实说话包含双重任务:既要报道事实,又要“说话”。

新闻用事实说话的两重含义:新闻报道既要讲客观性,但并不排斥作者的思想观点在报道中的隐含。

1、充分挖掘新闻事实的意义

新闻的思想性是新闻事实本身所包含着的。同一新闻事实,由于记者的认识水平和分析角度不一,所挖掘到的思想性是有所差别的。因此,我们在采写新闻时,要善于从事实出发,力求透过现象认识事物的的本质,并把新闻事实放在特定的时代背景下,从它与其他事物的联系中,去剖析和挖掘它的意义。

新闻事实的意义,有时往往要与时代的需要联系起来才能得以体现。

2、巧妙隐含新闻事实的意义

新闻报道讲客观性。客观性是指新闻报道者的立场和倾向性应寄寓在对事实的选择和叙述中,而不是特别地加以指出。事实是客观存在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事实是最有说服力的,体现出很强的逻辑力量。新闻报道中的客观性就是建立在真实地报道事实这一点上的。

显果藏因法是新闻报道中隐含思想意义最常见的做法。所谓显果藏因,即指记者只需把事实摆出来,道理则让读者去猜而得之或悟而得之。读者自己从新闻事实中悟到道理,自然会心悦诚服。

不直接说出作者的观点,西方新闻界通常称之为“藏舌头”。舌头即指新闻报道中的思想观点。不善于藏舌头,其效果往往适得其反。

3、在事实的联系中显示意义

背景材料在新闻中无非有两方面的意义:一是帮助读者读懂新闻;二是作者藉此传达自己的倾向性。

用来传达作者思想倾向的背景材料有两类:对比性材料和提示性材料。前者让人在事实的对立联系中去分清不同的两类事物,作者的褒贬态度也是很明显的。用提示性背景材料表明观点,不像对比性材料那样褒贬对立鲜明,但读者同样可以从事物的不同联系感受到作者要表明的观点。

4、借权威人士之口来表明作者观点

只要道出了真相,道出了本质,应该是可以的。

第二节新闻报道的写作原则

短小性原则、可读性原则、创新性原则

一、短小性原则

具体体现:篇幅短、段落短、句子短三个层次

1、篇幅短

2、段落短

用段落短不仅便于读者阅读,而且也便于排版。多分段可以使版面有虚有实,避免臃肿、闭塞,有助于版面美化。

4、句子短

短句给人一种简洁明快和轻松之感,传播的信息量大,也是时效的一种体现。把写短句看得那么重要,是因为简短的句子往往要比拖泥带水的句子要简明而富于表现力。在新闻语

言中,并不是句子越长越富表现力。

二、可读性原则

可读性通常包括形象具体,生动活泼;通俗易懂,亲切感人;遣词造句大众化等因素。

遵循可读性原则,是新闻报道更好地指导受众和为受众服务的关键。

遵循可读性原则,可以从内容和形式两方面实施。可读性要求新闻内容和新闻形式完美地结合。

1、力求内容的吸引力

新闻内容的吸引力可以从多个方面来满足,是个包含内容很广的概念。概括来说,主要有接近性、趣味性、人情味等内容。

接近性是指新闻内容和读者自身利益的关联程度。越是读者所关心所感兴趣的内容,越能吸引读者的阅读欲望。

努力缩小报道内容同读者在物理空间和心理空间的距离是实现接近性的最好办法。

趣味性是增强新闻内容可读性的重要因素。

人情味在新闻内容中往往体现为注重人间生活情趣。它把新闻的报道对象从名流、要员扩展到普通人中间,突出人们的活动、人的作用和人的思想感情。

人情味浓的新闻之所以具有可读性,是因为它的内容能广泛引起读者共鸣,打动读者心灵。

注重报道内容的接近性、趣味性、人情味,并不意味着报道内容的“软化”。一些重大严肃的题材,只要把握得当,也是可以在接近性、趣味性、人情味上有所作为的。

2、追求表达的生动性

(1)形象化。形象化主要是指新闻报道中通过生动具体的描绘,让读者对所报道的对象有如见其貌、如临其境之感。

(2) 抓细节。新闻报道要求贴近读者,不少记者很注意从群众语言中捕捉新鲜活泼的细节。群众语言不仅有很强的表现力,而且还因为它来自社会来自生活,通俗易懂,为读者喜闻乐见。

三、创新性原则

可以从文体、结构、表现手法三个层次加以阐述。

1、文体创新

2、结构的创新

3、表达手法的创新

第二章新闻报道中的信息选择

第一节信息是新闻报道的核心

一、信息的内涵

根据信息系统和作用机制的不同,可以将其分为物理信息、生物信息和社会信息。新闻信息是属社会信息中的一类。

二、事实信息与附着信息

在新闻报道中,除了有关事实本身状态的信息外,还有许多附加的、增值的信息。

比起一般的消息,通讯类等长篇报道的思想性、感染力都要强,但这一切都只能建立在对新闻事实信息传播的基础之上。

通讯与文学作品最简单、最本质的区别:后者强调的是“为情而造文”,前者是为事而著文。通讯与消息共同之处:必须含有信息,要合新闻规则。区别:在信息含量上,消息简单些,通讯丰满些;在信息深度上,消息浅一些,通讯深些;在功能上,消息只求传递信息,通讯已有审美、教化功能的介入。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