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政收入

合集下载

财政收入的概述

财政收入的概述

1、财政收入与C
社会总产品价值构成中的C是生产资料的 转移价值,也称为补偿基金。作为补偿基 金,C可以分为两部分:
一是补偿在生产过程中消耗的劳动对象 的价值,如原料、材料、辅助材料等。劳 动对象在生产中直接构成产品的实体,一 次性地把价值转移到新产品价值中去。它 不能构成财政收入的来源,否则企业的再 生产就无法顺利进行。
占税 收总 收入 的比
重 (%)
1927.4 24.3 2
21.6
321.24 17.1 4.8
占税 收总 增收 额的 比重 (%)
16.8
2.8
占财 政总 收入 的比
重 88.9
19.2
4.3
1453.2 28.3 8
2408.3 37.9 3
731.83 29.8
14.4 19.2 7.0
12.7 21 6.4
从财政收入总量的结构来看,税收收入是我 国财政收入的主要来源。
在税收收入中, 流转税依然是我国的主体 税种,2007年扣除出口退税后的增值税、 消费税、营业税实现的收入占全部税收的 40.8%, 同时,随着企业经营效益和居民收入水平
的提高,所得税收入的比重也在逐年提高, 2007年企业所得税和个人所得税的比重已 经达到了26.2%
二、财政收入增长的结构性分析 财政收入由税收收入和非税收入构成,其中,
税收21种,非税收入种类比较多,其中纳入 预算的有6类,不同的税种和非税收入都有不 同的经济来源和不同的收入要素。分析财政 收入增长,必须按照不同的收入种类,分析 各税种和非税收入的增长及其经济影响因素。
表1 2007年税收总收入和主要税种收入表(单 位:亿元)
12.8 17.1 6.2
290.76 25.5 3.1

财政收入的概念与分类

财政收入的概念与分类
在现实的分配过程中,分配政策与分配制度是影响财政 收入规模重要因素。第一、在经济总量固定的情况下,如果 国家财政收入过多,就会直接减少私人部门收入,对生产消 费不利,最终会阻碍经济的发展,如果国家分配过少,则会 减少公共服务的支出,降低国家对经济的宏观调控能力,最 终不利于经济发展,影响财政收入。第二、在经济总量一定 的前提下,财政收入的多少要因经济发展态势而变化。
财政收入的
结构
(1)财政收入的价值构成
财政收入的价值构成反映了社会产品价 值中C、V、M三部分在财政收入来源中 的构成情况。
衡量财政收入的价值构成的合理标准是既要增加 财政收入,也要有利于经济发展。
(2)财政收入的所有制构成
财政收入的所有制构成是指财政收入作为一个整 体是由不同所有制的经营单位各自上交的税收利 润和费用等部分构成的。
2、非税收入的特点 第一、非税收入的权属主体是政府,应
当纳入财政管理体系; 第二、非税收入的征收理由是明确的,
具有交换性质;
第三、非税收入的征收必须有法律依据,由省级以上 政府决定;
第四、非税收入的内涵比预算外资金宽广,涵盖了除 税收收入之外的所有政府财政收入。
29
第四节 非税收入
、 二、非税收入的利弊
5
第一节 二、财政收入的分类
财政收入的 概念与分类 2、按财政收入来源
这种分类方法有两种,所有制结构和 部门结构
一是按财政收入来源中的所有制结构为标准,可以分为 国有经济收入、个体经济收入、中外合资合作经营经济 收入、私营经济收入或外商独资经济收入;
二是按财政收入来源中的部门结构作为标准,可分为 工业部门收入和农业部门收入,生产部门收入和流通 部门收入,第一产业收入、第二产业收入和第三产业 收入。

财政收入名词解释

财政收入名词解释

财政收入名词解释财政收入是国家财政分配的收入,包括税收、利润、国有企业上缴利润和其他非税收入。

财政收入是财政的主要来源之一。

以下是小编为你带来的财政收入名词解释,欢迎阅读。

所谓财政收入,就是通过国家征收和集中的形式取得财政资金的活动。

财政收入是在分配活动中形成的,是社会产品分配的结果。

因此,我们把财政收入分为税收收入、国有企业上缴利润、其他非税收入。

1.税收收入。

税收收入又称直接税收入或简称税收收入,是指通过国家征收,以政府名义强制地、无偿地取得的一切不属于生产、经营、事业单位和机关、团体等单位所拥有或经营的财产物资、货币资金。

第一个理论,依附说。

该学说认为,税收是从土地和财产中无偿取得的一种收入;第二个理论,累进说。

该学说认为,税收是随着经济发展和经济管理水平提高而增加的一种收入;第三个理论,比例说。

该学说认为,税收与国民收入成比例变化;第四个理论,弹性说。

该学说认为,税收的变动是由税率、税基、税额的确定而决定的。

第二个理论,依存说。

该学说认为,税收是依靠财政资金来实现的,离开财政也就无所谓税收;第三个理论,多元化说。

该学说认为,税收是国家的一项重要职能,不仅是政府的重要收入,同时也是国家调控经济的重要手段,因此,税收是一种多元化收入;第四个理论,负担转嫁说。

该学说认为,税收既然是从纳税人的角度看是一种收入,那么它必然要向负担者转移,这就是税收负担转嫁;第五个理论,政策调节说。

该学说认为,税收收入与国家的各项政策有密切关系,税收收入可以弥补政策缺陷;第六个理论,公平收入分配说。

该学说认为,政府对经济活动应采取适当的政策措施来保证全体居民平等地分享经济活动成果。

2.国有企业上缴利润。

国有企业上缴利润是国家财政收入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财政收入的一项重要来源。

3.其他非税收入。

除了税收收入、国有企业上缴利润外,还有其他非税收入。

第三个理论,比例说。

该学说认为,税收与国民收入成比例变化;第四个理论,弹性说。

财政收入概述

财政收入概述
5
(二)财政收入的形式
税收(最主要的财政收入形式) 社会保险基金收入 国有资产收入 债务收入 非税收入 转移性收入
6
1、税收
税收是最主要的财政收入形式,一般占世界各国 财政收入的比重在70%以上,目前在我国,税收占 我国财政收入的90%以上。
7
2、社会保险基金收入
社会保险基金收入是指政府为了发展社会保险事 业而设立的,向企事业单位和个人征集取得的专 项资金收入。
19
3、收入分配制度 虽然GDP的大小直接决定了财政收入规模,但在
GDP既定的条件下,通过调整政府、企业、个人分配 这三者的分配比例会影响财政收入规模。
20
(二)财政收入结构
财政收入结构是指财政收入在国民经济各部门、 各行业和各地区的比例和数量。
产业结构:以第二产业为主 所有制结构:以国有经济为主 地区结构:以东部地带为主
21
三、财政收入与经济发展
(一)经济发展的含义 问题:
经济发展与经济增长的区别和联系? 1、经济发展包含经济增长的内容 2、经济发展包括由经济增长所带来的经济结
构、社会政治状况、文化法律等方面的改善。 经济发展的实质:一个国家或地区在经济增
长基础上的经济和社会结构的协调和优化, 即经济质的方面的变化,表现为产出能力的 提高。
经济发展水平决定财政的收入规模和数量,经济 结构决定财政收入的结构,财政收入规模反作用 于经济发展水平和结构。
28
社会保险基金收入主要包括: 养老保险基金收入 医疗保险基金收入 其他社会保险基金收入
8
3、国有资产收入
国有资产收入指国有资产管理部门以国有资产所 有者代表的身份,以上交利润、股息、红利、产 权等形式取得的国有资本经营收入和以资产占用 费、租金、使用费等形式取得国有资源型资产的 收入。

我国财政收入主要用途是

我国财政收入主要用途是

我国财政收入主要用途是
我国财政收入的主要用途可以概括为以下几方面:
1. 支付国民经济建设和发展所需费用:我国财政收入的重要用途是用于支付国家基础设施建设、科技创新、教育、医疗卫生等方面的费用。

这些支出有助于提升国家竞争力,推动经济增长。

2. 维护社会稳定和改善民生:我国财政收入还用于社会保障体系建设、就业扶助、社会救助等方面的支出。

这些支出有助于维护社会稳定,改善民众的生活水平。

3. 保障国家安全和国防力量建设:我国财政收入的一部分被用于国防和军队建设。

这些支出有助于保障国家安全,维护国家的独立、统一和领土完整。

4. 支持农业农村发展:我国财政收入的一部分被用于扶持农业农村发展,提升农民收入和生活水平。

这些支出有助于保障粮食安全,促进农村经济的发展。

5. 加强生态环境保护:我国财政收入被用于生态环境保护和治理。

这些支出有助于改善环境质量,提升人民生活的品质。

6. 健全法治和社会管理体系:我国财政收入的一部分被用于法治建设和社会管理体系的建设。

这些支出有助于维护社会秩序,提升社会管理的效能。

7. 促进区域协调发展:我国财政收入的一部分被用于区域协调发展的支出。

这些支出有助于拉动内需,促进区域经济的平衡和一体化发展。

除了以上几个方面之外,我国财政收入的用途还包括财政补贴、债务偿还、公共事业支出等。

总体而言,我国财政收入的主要用途是为了支持国家建设、改善民生,维护国家安全和社会稳定,促进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

财政收入概论

财政收入概论
The ratio of the total revenue to the national income tends to be smaller
The growth rate of the fiscal revenue fluctuates with the macroeconomic status
财政收入年增长率(1979—2004)
30 25 20 15 10
5 0
1979 1981 1983 1985 1987 1989 1991 1993 1995 1997 1999 2001 2003
Try to sum up
The scale of the total revenue is increasing
一、财政收入:概念与原则
(四)财政收入的原则 1根本原则 (1)受益原则 按对政府所提供的物品和劳务的消费和受
益,消费受益多的多分担,消费受益少的 少分担。 (2)支付能力原则 按人们的支付能力,收入水平高的多分担, 收入水平低的少分担。
一、财政收入:概念与原则
[按]:自筹城市供水系统资金是极具吸引力的方 案,其中首要的理由是:谁得到,谁支付,自己 管自己,这样公平合理。这在发展中国家尤为正 确,因为在发展中国家总是存在这样的猜测:在 服务的供应上,城市对农村,大城市对小城市总 有一种不公平的优惠。
内容提要
第一节 财政收入概论 第二节 税收 第三节 国有资产收入 第四节 公债
课时:8~12
第一节 财政收入概论
一、财政收入:概念与原则 二、财政收入规模、结构:理论与实证 三、财政收入与经济发展
一、财政收入:概念与原则
(一)理解财政收入的含义 1、概念:财政收入是政府为满足支出的需
要,依据一定的权力原则,通过国家财政 集中的一定数量的货币或实物资财收入。 (1)财政收入是一定量的公共性质的货币 资金; (2)财政收入又是一个过程 (3)不同时期财政收入表现为不同的形式

什么是财政收入

什么是财政收入

税务登记
议一议:有人认为, 议一议:有人认为,如 果是为了使工厂走出困境, 果是为了使工厂走出困境, 工人能发工资, 工人能发工资,所偷税款没 有装进个人腰包, 有装进个人腰包,就不构成 犯罪。你是怎样看的? 犯罪。你是怎样看的?
插图: 追星族” 插图:“追星族”反映什么经 济现象? 济现象?
偷税、欠税、骗税、 偷税、欠税、骗税、抗税有哪些 相同点和不同点?(异同) ?(异同 相同点和不同点?(异同)
相同点:〈1〉都没有向国家交纳税款; 相同点: 相同点 都没有向国家交纳税款; 〈2〉都是违反税法的行为,都要受 都是违反税法的行为, 到法律的处罚和制裁。 到法律的处罚和制裁。 不同点:〈1〉违反税法的手段不同,偷税以 不同点: 违反税法的手段不同,偷税以 不同点 欺骗、隐瞒等方式逃避纳税;欠税是拖欠 是拖欠; 欺骗、隐瞒等方式逃避纳税;欠税是拖欠;骗 是用欺骗手段获得出口退税;抗税是抗拒税 税是用欺骗手段获得出口退税;抗税是抗拒税 法规定。 法规定。 〈2〉偷税和骗税比较隐蔽,而欠税 偷税和骗税比较隐蔽, 和抗税比较直接明显,容易辨别。 和抗税比较直接明显,容易辨别。
处理:我国刑法规定: 处理:我国刑法规定:数 额较大的, 额较大的,处五年以下徒刑或 者拘役,数额巨大情节严重的, 者拘役,数额巨大情节严重的, 处五年以上十年以下徒刑并处 倍罚金; 以1至5倍罚金;数额特别巨大 情节特别严重的, 情节特别严重的,处十年以上 或无期徒刑并处以1 倍罚金。 或无期徒刑并处以1至5倍罚金。
第二节
税收和 税收和纳税人
一.税收及其基 本特征
1.税收的基本含义 1.税收的基本含义 (1)定义 国家为了实现其职能, (1)定义 :国家为了实现其职能, 凭借政治权力, 凭借政治权力,依法无偿取得财 政收入的基本形式。 政收入的基本形式。

财政收入包括哪些

财政收入包括哪些

财政收入包括哪些财政收入包括哪些?财政收入是指国家政府从各种途径获得的资金来源。

它是政府运作的重要经济基础,直接关系到国家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

财政收入的构成因国家制度和政策的不同而有所差异,但一般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财政收入的一个重要来源是税收。

税收是国家政府从个人和企业等经济主体征收的一种义务性付款方式。

常见的税种有个人所得税、企业所得税、增值税、消费税等。

税收的征收是国家政府实现财政收入的主要手段之一,也是基本的经济调控手段之一。

税收收入在财政收入中占据重要的比例,因为税收是一种有力的财政手段,可以通过调整税率和税基,实现财政收入的增加和调节。

其次,财政收入的另一个重要来源是非税收入。

非税收入指的是政府非直接征收的付款,通常包括政府的经营性收入、财产收入和行政性收费等。

政府经营性收入主要是指政府通过经济活动获得的收入,例如国有企业的利润。

财产收入主要是指政府通过拥有的财产获得的收入,如土地出租收入、房地产税收入等。

行政性收费是指政府根据法律规定向市民或企业征收的各种费用,如公共服务收费、行政处罚收费等。

非税收入的比重相对较小,但也是一种重要的财政资源,对于国家财政收入的稳定和多样化具有重要的作用。

此外,财政收入还包括政府的财产处置收入、外债收入和基金收入等。

政府的财产处置收入主要是指政府通过出售资产、特许经营权等方式获得的收入。

外债收入是指政府从国内外借款获得的收入。

基金收入是指政府通过特定基金获得的收入,如社会保障基金、教育基金等。

这些收入来源是在特定场景下出现的,其比重相对较小,但同样对财政收入的多样化和稳定性有一定的作用。

最后,财政收入还包括捐赠和遗产等非常规收入。

政府偶尔会从民间获得一些捐赠,这是一种非常规的收入来源。

此外,政府还可能从遗产中获得一些非税收入,如遗产税。

这些非常规收入通常属于个别性质,对于财政收入的总体影响相对较小。

总结起来,财政收入包括税收收入、非税收入、政府财产处置收入、外债收入、基金收入、捐赠和遗产等非常规收入。

财政收入的来源与分类

财政收入的来源与分类

财政收入的来源与分类财政收入是指政府通过征税、非税收入和其他财政收入手段所获取的资金。

作为支持政府运行和提供公共服务的重要经济支柱,财政收入的来源与分类一直是财政领域的研究重点。

下面将就财政收入的来源与分类进行探讨。

一、财政收入的来源财政收入的来源主要包括税收收入、非税收入和其他财政收入。

1. 税收收入税收是指政府根据法律规定,依据纳税人的经济能力,以强制性的方式从个人和单位获取的资金。

税收收入是财政收入的主要来源,主要包括直接税和间接税。

直接税是指直接从纳税人的所得、财产和行为中征收的税收,如个人所得税、企业所得税和财产税等。

而间接税是通过商品的购买和消费来征收的税收,如增值税、消费税和关税等。

2. 非税收入非税收入是指政府通过除税收以外的其他方式所获取的收入,主要包括行政事业性收费、经营性收入、财产性收入等。

行政事业性收费是指政府在提供行政管理和公共服务过程中,依法向特定对象收取费用。

例如教育费、医疗费和交通罚款等。

经营性收入是指政府通过经营性活动所获得的收入,如国有企事业单位的利润和出售国有资产所得等。

财产性收入是指政府出让土地使用权、政府资产处置以及收回违约金等所获取的收入。

3. 其他财政收入其他财政收入指的是除税收和非税收入以外的其他收入来源。

主要包括政府的债务收入、赠与收入、罚款收入等。

在财政收入的整体结构中,税收收入通常占据主导地位,而非税收入和其他财政收入相对较少。

税收的收取依据公民和企业的纳税义务,体现了财政的强制性和普惠性。

二、财政收入的分类财政收入可根据其用途和性质进行不同的分类。

1. 一般公共财政收入一般公共财政收入是指用于政府日常运行和提供公共服务的收入。

这类收入主要用于支付公共部门的工资和改善公共设施等公共支出。

例如教育经费、医疗费用和基础设施建设等。

2. 对特定用途的财政收入对特定用途的财政收入是被用于特定领域或项目的收入,专门用于满足特定需求并改善相应领域的财政状况。

财政收入基础知识

财政收入基础知识

财政收入基础知识引言财政收入是指国家通过征税、预算外收入等手段获取的资金,是维持政府机构运转、支持国家发展的重要来源。

了解财政收入的基础知识对于理解国家财政状况以及制定相应的财政政策至关重要。

本文将介绍财政收入的概念、分类以及相关的基础知识。

财政收入的概念财政收入是指国家通过征税、预算外收入等手段从居民、企业和其他组织中取得的资金。

财政收入是国家财政运行的重要支柱,通过财政收入,国家能够开展公共服务、促进经济发展、改善民生等方面的工作。

财政收入的分类财政收入可以按照不同的分类标准进行划分,常见的分类方法有以下几种:按来源划分根据财政收入的来源,可以将财政收入分为以下几类:1.税收收入:包括直接税和间接税两种。

直接税是指由居民和企业按照一定比例纳税,如个人所得税、法人所得税等;间接税是指通过征收商品和服务税来实现的财政收入,如增值税、消费税等。

2.非税收入:除了通过税收获取的收入外,国家还可以通过其他非税收入渠道来获得财政收入,如国有资产经营收入、土地出让收入等。

3.外国援助和债务收入:国家通过国际援助和债务获得的资金也属于财政收入的一种。

按用途划分根据财政收入的用途,可以将财政收入分为以下几类:1.总收入:指财政年度内全部税收和非税收入的总和。

2.工薪支出:用于支付公务员工资、社会保障等支出。

3.公共服务支出:用于提供教育、医疗、交通、安全等公共服务的支出。

4.债务支出:用于偿还国债和支付利息的支出。

按收入额度划分根据财政收入的具体额度,可以将财政收入分为以下几类:1.中央财政收入:指中央政府通过征税、预算外收入等方式获得的资金。

2.地方财政收入:指地方政府通过征税、预算外收入等方式获得的资金。

3.全国财政收入:指中央财政收入和地方财政收入的总和。

财政收入的相关知识除了了解财政收入的分类之外,还有一些相关的基础知识需要了解:1.财政收入与经济发展:财政收入是国家经济发展的重要指标之一。

通常情况下,经济发展水平提高,居民收入增加,企业利润增长,从而使得税收收入增加。

财政收入.ppt

财政收入.ppt
复习思考题
一、基本概念 纳税人 课税对象 税率 起征点和免征额 税负转嫁 二、基本理论 1、税收的“三性” 2、税收分类 3、研究税负转嫁有什么现实意义? 4、分析税负转嫁与归宿的一般规律
第九章 税收的经济效应
本章主要内容: 税收的经济效应作用机制 税收的经济影响 税收与经济发展
罚款、罚没收入 工商、司法收费 政府性基金(资金、附加) 特许经营(专营)收入
铸币税收入 彩票发行公益金 赠与收入
(二)我国非税收入管理的现状、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1、基本情况 2、存在的问题 思想认识不统一;执行行为不规范;征管主体不明确;资金管理不到位;监管体制不健全。 ⑴非税收入数额大、征收主体多元化、管理上不规范 ⑵非税收入无序膨胀、管理混乱带来严重的负面效应
第四节 税负的转嫁与归宿
税负转嫁与归宿的概述 (一)含义 税负转嫁是纳税人通过提高销售价格或压低进货价格的办法将税收负担转移给购买者或供应者的经济现象。 税负转嫁的机制特征 税收归宿 逃税 逃税与税负转嫁的区别 (二)税负转嫁方式 前转(顺转)和后转(逆转)
第三节 税收原则
一、税收中的公平与效率 (一)税收原则的提出 (二)税收中的公平与效率 1、税收应以公平为本 公平合理是税收的基本原则和税制建设的目标。 税收公平包括普遍征税和平等征税两方面。 2、征税必须考虑效率的要求 一是指征税过程本身的效率,即征收费用最小,征收方法便利;二是指征税要促进整个社会经济活动效率的提高。
⑷税率 即税额与课税对象之比。它是国家税收制度的核心,反映征税的深度,体现国家的税收政策。一般来说,税率可划分为比例税率、定额税率和累进税率三类。 ①比例税率 定义、类型、优缺点 ②定额税率 定义、优缺点 ③累进税率—全额累进税率和超额累进税率 定义

财政收入名词解释

财政收入名词解释

财政收入名词解释收入是指企业在销售商品、提供劳务及让渡资产使用权等日常活动中所形成的经济利益的总流入。

包括主营业务收入、其他业务收入、投资收益和营业外收入。

其中,主营业务收入和其他业务收入分别指企业的销售商品和提供劳务所取得的收入;营业外收入是指企业发生的与其生产经营无直接关系的各项收入。

【名词解释】:财政收入指国家财政取得的收入,即政府为履行职能、实现其职能的需要,凭借政治权力,按照财政分配关系无偿地取得的资金。

财政收入按其来源可以划分为四类:(一)依法取得的财政收入,即通过税收方式获得的收入; (二)经营性收入,即财政收入中由政府拥有或控制企业单位获得的收入;(三)行政事业性收费收入,即财政收入中由政府机构、团体或企业单位对非营利组织的特定服务收费获得的收入;(四)上级补助收入,即财政收入中上级政府对下级政府或上级政府对所属单位的转移支付收入。

财政收入作为一个独立的经济范畴与企业的营业收入和银行的营业收入并列为国民经济核算的三大部分。

我国自1993年起实行分税制财政管理体制,并将财政收入划分为中央、地方两个层次,每年的中央、地方财政收入预算和支出预算也分别确定。

财政收入主要是指通过税收和各种附加、减免而形成的收入。

一般包括:企业的销售收入、提供劳务所得的收入和让渡资产使用权所得的收入。

财政收入是财政支出的前提条件。

因此,财政收入的规模和增长速度,直接决定着财政支出的数量和结构。

为了保证社会再生产的顺利进行,不断增加财政收入,必须建立适合我国国情的财政收入制度。

财政收入是反映国民经济运行状况的综合指标,它是衡量和监督国家政策执行、宏观调控水平的重要指标。

由于一个国家的政治制度不同,经济体制和经济发展水平不同,财政收入的数额也会不同。

财政收入增加,可以扩大内需,促进经济稳步增长;反之则不利。

我国为了保持社会经济的稳定发展,在完善和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过程中,必须不断提高财政收入水平,增强国家的宏观调控能力,促进经济发展。

财政收入与财政支出

财政收入与财政支出

财政收入与财政支出财政收入和财政支出是国家财政运作的两个核心要素,它们直接关系到经济社会发展的方向和速度。

财政收入是指国家从税收、非税收以及其他财政收入渠道获取的资金总额,而财政支出则是国家在各个领域进行投入和支持的资金总量。

本文将探讨财政收入与财政支出之间的关系,以及二者在经济发展中的作用。

一、财政收入对经济发展的作用财政收入是国家运行的经济支柱,对经济发展具有重要作用。

首先,财政收入是国家基础设施建设和社会服务提供的重要来源。

通过调动各个经济主体的积极性,提高财政收入可以增加国家在基础设施建设、教育医疗、社会保障等方面的投入,从而改善人民生活水平,推动经济社会发展。

其次,财政收入对于实现国家宏观调控和经济稳定具有重要作用。

政府通过调整税收政策和财政支出结构,可以实现经济的平稳运行和调控,确保国家经济的健康发展。

二、财政支出对经济发展的作用财政支出是国家推动经济发展的重要手段,它涉及到教育、医疗、环境保护、基础设施等众多方面。

首先,财政支出有助于促进就业和经济增长。

政府通过投资建设公共基础设施,如铁路、公路等,可以带动一系列相关行业的发展,创造就业机会,推动经济增长。

此外,适当的财政支出也有助于提高社会保障和公共服务的水平,改善民生福利,促进经济社会的全面发展。

三、财政收入与财政支出之间的关系财政收入和财政支出是相互依存的关系。

首先,财政收入是财政支出的基础。

只有有足够的财政收入,国家才能够支撑起各项财政支出,保证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

其次,财政支出也会促进财政收入的增加。

政府通过提供公共服务和改善基础设施条件,可以吸引更多的投资和人才,进而促进经济发展,提高财政收入水平。

然而,财政收入与财政支出之间的关系也存在一些问题和挑战。

一方面,当财政支出超过财政收入时,会导致财政赤字的出现,给国家经济带来一定的压力。

另一方面,如果财政收入过多依赖于特定行业或单一渠道,一旦该行业遇到困难或渠道出现问题,财政收入将受到严重影响。

财政收入包括

财政收入包括

财政收入包括财政收入是指国家、地方政府和其他政府部门在一定时期内从各种渠道获取的资金,用于满足公共支出、维持政府机关及其职能运转、改善民生等方面的需要。

财政收入是国家财政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政府运作和公共服务得以实施的基础。

本文将从不同层面和角度介绍财政收入的构成和特点。

一、国家财政收入的构成与特点中国的国家财政收入主要包括税收、非税收入和政府性基金收入。

税收是国家财政收入的主要来源,包括直接税和间接税。

直接税主要包括个人所得税、企业所得税等;间接税主要包括增值税、消费税等。

非税收入主要包括国有资产收益、行政事业性收费等。

政府性基金收入是指政府通过设立特定基金,征收费用,并用于特定领域的支出,如社会保险基金、教育基金等。

国家财政收入的特点有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大多数国家财政收入来源集中,税收占比较高。

其次,国家财政收入波动较大,受宏观经济环境和经济周期的影响较大。

再次,财政收入的构成和结构决定了其具有一定的稳定性和可预测性。

此外,财政收入的分配和使用需要与经济、社会发展及民生需求保持相对平衡。

二、地方财政收入的构成与特点地方财政收入是指地方政府在一定时期内从各种渠道获取的资金,用于满足地方公共支出、维持政府机关及其职能运转、改善民生等方面的需要。

地方财政收入主要包括税收、非税收入和政府性基金收入。

税收是地方财政收入的主要来源,包括地方税和代征税。

地方税主要包括企业所得税、个人所得税等;代征税主要包括增值税。

非税收入主要包括行政事业性收费、土地收益等。

政府性基金收入主要包括地方社会保险基金、教育基金等。

地方财政收入的特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地方财政收入的组成和比重在不同地区之间存在较大差异。

其次,地方财政收入的稳定性和可预测性相对较弱,容易受到经济周期和政策变化的影响。

再次,地方财政收入的分配与使用需要与经济、社会发展及当地居民的需求相协调。

三、财政收入与经济发展的关系财政收入与经济发展密切相关。

财政收入的概念及其含义

财政收入的概念及其含义

第四节 国债
考点8 加强政府性债务管理 中央政府债务管理制度:余额管理 地方政府债务管理制度 1、建立规范的地方政府举债融资机制 2、地方政府举债规模的报批 3、对地方债务实行规模控制和分类管理 4、严格限定政府举债程序和资金用途 5、建立债务风险预警和化解机制 6、建立考核问责机制
第四节 国债
考点8 加强政府性债务管理 地方政府债务管理制度 1、建立规范的地方政府举债融资机制 • 经国务院批准,省、自治区、直辖市政府可以适度举借债务; • 市县级政府需举债的,由省、自治区、直辖市政府代为举借。 • 政府债务只能通过政府及其部门举借,不得通过企事业单位举借。
第四节 国债
考点8 加强政府性债务管理 地方政府债务管理制度 2、地方政府举债规模的报批
随买方式 向小投资者发行不可上市国债。
发行人与承销人平等关系,承销人向投资者分销不出去 承购包销 的部分,由承销者自己认购,签订承销合同,发行过程
即告结束。
直接发售
发行者亲自向投资者发售,直接与发行对象见面,有特 定的发行对象,多为商业银行,储蓄银行,保险公司, 养老基金,信托公司等,个人投资者不能认购,发行条 件直接商定,自担风险。 优点:降低举债成本。便于了解投资者的投资要求和投 资意向。 缺点:给发行单位带来较大的工作量。
第四节 国债
考点6 国债制度 3.国债市场制度 在证券交易所内进行的国债交易按国债交易成交订约和清 算的期限划分,可以分为:
1
现货交易方式(最古老、最普遍、最常用)
2
回购交易方式(即期+远期),先卖后买
3
期货交易方式 (未来交割:期限,价格,数量,国债标的。套期保值)
4
期权交易方式
第四节 国债

财政收入名词解释

财政收入名词解释

财政收入名词解释1。

财政收入:财政部门在一定时期内,凭借政权力所取得的资金。

在社会主义制度下,国家通过各级财政,用来满足社会公共需要,为发展经济、科技、文化、教育、卫生、体育事业和国防建设事业筹集资金,是国家预算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调整产业结构、安排支出、制定宏观经济政策的重要依据。

2。

财政收入:指国家各级政府在一定时期内,依据一定的政策,以政府为主体所获得的各种货币收入和非货币收入。

在收入法上,财政收入被区分为三个主要组成部分:税收收入、国有企业上缴利润和其他收入。

一、财政收入概述二、税收收入。

税收收入是指国家各级政府凭借政治权力依法征集和取得的资金,它包括国税和地方税两个大类。

1.国税,是指中央政府征集的税收,即直接向居民征收的税收,如消费税、增值税等。

国税由中央税务局管辖,这些机构被称为国家税务局或中央税务局。

由于中央税的固定性、强制性和无偿性,因而对保证国家财政收入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2.地方税,是指地方政府征集的税收,即由地方税务局管辖的税收,如房产税、城市维护建设税、土地增值税、印花税、车船使用税、耕地占用税等。

地方税主要是对地方经济活动或某些特殊事项的征税,对地方财政收入的稳定起着一定的作用。

按照我国现行税法规定,政府收入可划分为税收收入、财产收入、行为收入和其他收入。

三、国有企业上缴利润。

国有企业上缴利润是指由国家财政集中的国有企业应交利润,这部分收入称之为国有企业上缴利润。

四、其他收入。

在各国的财政收入中,除了直接的税收收入外,还有一些与其他经济活动相联系而形成的财政收入,如消费税、进口关税、财产收益等。

这些收入虽然量小,但在国家财政收入中却占有很大比例。

上述四项收入都是狭义的财政收入,而从广义上看,政府收入不仅包括这几类,而且还包括各种事业单位的上缴收入和债务收入等。

但无论从哪一角度来分析,当前我国财政收入的主要形式是税收收入。

财政收入存在的问题及工作建议

财政收入存在的问题及工作建议

财政收入是指国家或地方政府通过征税、非税收入和其他财政收入方式所获取的资金总额。

财政收入是政府的重要资金来源,是支撑国家或地方政府开支的基础。

然而,在实际运行中,财政收入也存在一些问题,本文将就财政收入存在的问题提出工作建议。

一、财政收入存在的问题1.税收体系不完善。

在我国,税收体系分为中央税和地方税,各地方的税收政策、税率、税种均存在差异,导致了税收制度不够统一和完善。

这种不完善的税收体系不利于促进经济发展和实现税收的公平性。

2.非税收入不稳定。

除了税收外,政府还通过非税收入获取财政资金。

但是非税收入的来源较为单一,大多来自于国有资产的流转和政府出售土地等方式,非税收入的不稳定性较大,难以长期稳定地支持国家经济发展。

3.财政管理不规范。

在一些地方,财政管理存在着浪费、滥用、挥霍等问题,导致了财政收入的不合理使用和管理。

这种财政管理不规范的现象不仅浪费了财政资源,也影响了经济的健康发展。

4.税收征管不力。

由于一些地方政府对税收征管工作投入不足,导致了大量的税收漏税、偷税和逃税现象,这不仅损害了国家的财政利益,也扰乱了市场经济秩序。

二、财政收入问题的工作建议1.优化税收体系。

建立统一的税收体系,完善税收政策和税收征管机制,通过合理的税收调整,减少税收负担,增加税收公平性,提高税收征管效率。

2.多元化非税收入。

加大国有资产的流转力度,积极开发国有资产,实现国有资产的增值,推动国有资产的多元化利用,提高非税收入的稳定性和长期性。

3.加强财政管理。

建立健全的财政预算制度,加强对财政资金的监督和管理,严格控制政府财政支出,提高财政资金的使用效率和质量。

4.强化税收征管。

加大对税收征管机构的投入,提高税收征管水平,加大对税收违法行为的打击力度,严厉打击税收漏税、偷税和逃税等行为,保障国家的税收利益。

财政收入是国家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撑,必须及时发现和解决存在的问题,采取有效的措施,推动财政收入稳定增长,为国家的经济发展提供坚实的财政保障。

2023最新财政收入全国排名

2023最新财政收入全国排名

2023最新财政收入全国排名2023财政收入全国排名第一名:广东省,10301.35亿元。

第二名:江苏省,7829亿元。

第三名:浙江省,7383亿元。

第四名:上海市,6471亿元。

第五名:山东省,5853亿元。

第六名:北京市,4784亿元。

第七名:四川省,4095.90亿元。

第八名:河南省,3601.23亿元。

第九名:河北省,3443.4亿元。

第十名:安徽省,3037亿元。

第十一名:福建省,2972亿元。

第十二名:湖北省,2802.75亿元。

第十三名:山西省,2666.32亿元。

第十四名:陕西省,2628.22亿元。

第十五名:江西省,2500.6亿元。

第十六名:湖南省,2473.4亿元。

第十七名:内蒙古自治区,2411.1亿元。

第十八名:辽宁省,2172.2亿元。

第十九名:重庆市,1682亿元。

第二十名:新疆自治区,1601.8亿元。

第二十一名:云南省,1587.3亿元。

第二十二名:天津市,1568亿元。

第二十三名:贵州省,1497.82亿元。

第二十四名:广西自治区,1366.67亿元。

第二十五名:黑龙江省,1046.2亿元。

第二十六名:吉林省,820.1亿元。

第二十七名:甘肃省,747.6亿元。

第二十八名:海南省,669亿元。

第二十九名:宁夏自治区,385.7亿元。

第三十名:青海省,264.8亿元。

第三十一名:西藏自治区,174.44亿元。

以上就是我国2023前三个季度各省份财政收入排名情况。

财政收入包括哪些财政收入主要包括税、利、债、费四个部分。

1.税:指税收。

税收是政府收入中最主要的部分,具有强制性、无偿性和固定性三个特征。

2.利:指的是国家凭借国有资产所有权获得的利润、租金、股息,红利等收入的总称。

3.债:是指公债,就是政府为筹措财政资金,去解决账户透支的问题而采取的借债。

4.费:指的是国家政府机关或事业单位在提供公共服务、实施行政管理、提供特定公共设施时,向受益人收取的一定费用。

地方财政收入内容地方财政收入包括地方财政预算收入和预算外收入。

财政收入包括

财政收入包括

财政收入包括财政收入是指政府从各种渠道获得的资金总额。

这些资金主要用于满足政府的公共支出和提供公共服务。

财政收入来源多样化,包括税收、非税收入、政府借贷、政府出售资产等。

税收是政府最主要的财政收入来源。

税收包括直接税和间接税。

直接税主要是针对个人和企业所得征收的个人所得税和企业所得税,以及遗产税和房产税等税种。

间接税是通过对货物和服务征收的消费税、增值税和关税等方式获得的。

税收是财政收入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政府调控经济、分配财富的重要手段。

非税收入是指政府从非税收渠道获得的财政收入,包括行政事业性收费、国有资产的利润和转让收益、国际援助等。

行政事业性收费主要是指政府为履行特定行政职能向社会提供的服务所收取的费用,如卫生费、教育费等。

国有资产的利润和转让收益是指政府经营的国有企业和国有资产的运营所产生的利润和资金转让所获得的收入。

国际援助是指其他国家或国际组织向我国提供的资金支持。

政府借贷也是一种重要的财政收入来源。

政府为了满足公共支出的需求,可以通过发行国债、发行政府债券等方式向公众和金融机构借款,从而获得资金。

政府借贷可以用于经济建设、社会福利和国防等方面。

此外,政府还可以通过出售国有资产来获取财政收入。

国有资产出售可以是政府将国有企业的股权或资产出售给其他企业或个人,从中获得收益。

这种方式通常用于推动国有企业的改革和市场化进程。

总之,财政收入是政府为了满足公共支出和提供公共服务而从各种渠道获得的资金总额。

税收、非税收入、政府借贷和国有资产出售是主要的财政收入来源。

不同来源的财政收入相互配合,为政府提供了资金支持,用于促进经济发展、改善民生和保障国家安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财政收入,是指政府为履行其职能、实施公共政策和提供公共物品与服务需要而筹集的一切资金的总和。

财政收入表现为政府部门在一定时期内(一般为一个财政年度)所取得的货币收入。

财政收入是衡量一国政府财力的重要指标,政府在社会经济活动中提供公共物品和服务的范围和数量,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于财政收入的充裕状况。

生产总值是指在一定时期内(一个季度或一年),一个国家或地区的经济中所生产出的全部最终产品和劳务的价值,常被公认为衡量国家经济状况的最佳指标。

它不但可反映一个国家的经济表现,更可以反映一国的国力与财富。

G D P 和财政收入同为反映宏观经济运行状况的指标,两者常常被用来比较。

观察历年数据,财政收入增速似乎总是跑在GDP增速前面,财政收入和GDP到底应该是什么样的关系?
一、构成内容不同
GDP总量中部分不能计入财政收入,如职工薪资和福利、营业盈余和固定资产折旧、农民自产自用收入、自有住房的虚拟服务等;部分财政收入与生产过程无关,按照国民经济核算原则不能计入GDP,主要是个人缴纳的契税、房产税、车船购置税以及部分非税收入。

二、覆盖范围不同
现阶段,关税、海关代征税(含出口退税)和证券交易印花税等少数税种存在跨地区纳税,造成纳税行为和生产经营活动分离。

GDP核算则遵循“在地口径”,跨地区缴纳的税收收入应计入生产经营活动发生地的GDP;各地税务部门按照本地实征入库的税款进行统计,不论该部分税收收入是由本地还是外地常住单位缴纳。

由此可见,对于开放程度越高的地区,GDP和财政收入的口径差异就会越大。

三、核算周期不同
GDP核算的是当期生产经营活动,半成品以及成品(不论是否销售)都应计入GDP总量。

财政收入的差异表现在:其一、半成品和未售成品并不产生当期税收收入;其二、由于纳税期限和方式的规定,已售产品纳(退)税环节存在时滞,部分纳(退)税行为可能推迟到下一个核算期。

四、增长不同步
GDP为国家、企业和个人三者初次分配所得,其中,国家得到生产税净额、企业得到固定资产折旧和营业盈余,个人得到劳动者报酬。

国家所得和财政收入有密切相关,但又有根本区别。

此外,企业所得主要参考折旧和盈余等指标,个人所得主要参考工资和福利等指标。

可见,GDP增长不仅仅和财政收入有关,还和其他要素的增长有关。

此外,计入GDP的税收收入和GDP相关程度不一。

营业税和增值税与生产经营活动直接相关,与GDP具有较高的相关性,而企业所得税、个人所得税、房产税等属于对收入再次分配,不直接计入GDP中,与GDP核算没有直接关系。

五、计算方法不同
首先,GDP是核算数,财政收入是征收入库数;其次,财政收
入增速是现价计算的,而GDP增速则是用可比价格计算的。

由于价
格因素的影响,往往会使得财政收入增速高于GDP增速。

在经济发展过程中,作为衡量一个地区经济发展状况好坏的经济指标地区GDP与地区财政收入往往紧密地结合在一起,两者的发展变化保持较高的一致性和协调性。

地区GDP的大幅增长必然带动财政收入的同比例或高于GDP增幅的增长,反之则会同比例或快于GDP增幅的下降。

财政收入说白了就是税收,税收的加大当然也说明了经济的增长,不过,由于统计口径的影响,财政收入与GDP在统计口径上存在着一定的差异,财政收入中属于国民经济二次分配范围内的收入如所得税和非税收入是不计入GDP核算的。

近年来,随着国家税收体系的不断变化,所得税在税收总额中的比重呈不断扩大的趋势,但这部分收入并不计入GDP。

因此,在进行比较时应考虑到这种口径上的差异。

由于企业效益、人民收入水平和房地产价格上涨,适用税率提高也在一定程度上促使这些税收相对更快地增长。

话得说回来,如果税收持续增速大于GDP,可能会导致某些行业的生产积极性受到打击,发展将会扼制与消极,GDP增幅将会下降。

从财政收入总量的结构来看,税收收入是我国财政收入的主要来源。

在经济高增长的背景下,财政收入的持续高速增长,特别是税收收入增长持续高于同期GDP增长,成为推动财
政收入增长的主要原因。

目前在我国税收当中,占比重最大的是增值税,由于现阶段我国依然依靠投资来拉动经济,这也带来了目前我国财政收入增长比较快的结果。


本可以用那些和他们一起抱怨人生的时间,来读一篇有趣的小说,或者玩一个你喜欢的游戏。

渐渐的,你不再像以往那样开心快乐,曾经的梦想湮灭在每日回荡在耳边的抱怨中。

你也会发现,尽管你很努力了,可就是无法让你的朋友或是闺蜜变得更开心一些。

这就不可避免地产生一个问题:你会怀疑自己的能力,怀疑自己一贯坚持的信念。

我们要有所警惕和分辨,不要让身边的人消耗了你,让你不能前进。

这些人正在消耗你。

01. 不守承诺的人
承诺了的事,就应该努力地去做到。

倘若做不到,就别轻易许诺。

这类人的特点就是时常许诺,然而做到的事却是很少。

于是,他的人生信用便会大大降低,到最后,也许还会成为一种欺诈。

如果发现身边有这样的人,应该警惕,否则到最后吃苦的还是自己。

02. 不守时间的人
俗话说浪费别人的时间就等于谋财害命,所以不守时间也就意味着是浪费别人的时间。

与这种人交往的话,不仅把自己的时间花掉了,还会带来意想不到的麻烦。

03. 时常抱怨的人
生活之事十有八九是不如意的,这些都是正常的。

我们应该看到生活前进的方向,努力前进。

而不是在自怨自艾,同时还把消极的思想传递给别人。

这样的人呢,一遇到困难便停滞不前,巴不得别人来帮他一把。

本来你是积极向上的,可是如果受到这种人的影响,那么你也很有可能会变成这样的人,所以应该警惕。

04. 斤斤计较的人
凡事都斤斤计较的人,看不到远方的大前途,一味把精力放在小事上。

比如两个人去吃饭,前提是AA制。

然后饭吃好后他多付了5毛,最后他说我多付了5毛,你抽空给我吧。

如此计较的人,失去了知己,也不会有很大的前途。

05. 不会感恩的人
你善心地帮助了他,可是他却不以为然,而且还想当然的认为这是应当的。

多次地帮助,换来的没有一句感谢的话语,更有甚者,还在背后说别人的坏话,真是吃力不讨好。

06. 自私自利的人
以自我为中心,不会考虑别人的感受,想怎样就是怎样,也不会考虑大局,只为自己的感受。

这种人,为了达到自己的私利会不择手段。

如果看完以上的描述,你的脑海里冒出一张张熟悉的脸,显然,你正在被人日复一日地消耗着。

这种消耗绝对可以毁你于无形之中。

这些方法带来阳光
那么,如何给自己搭建一个严严实实的保护网,让自己始终正能量爆棚,每一分钟都是恣意的阳光呢?跟着我们下面这五步做吧!
他们继续往前走。

走到了沃野,他们决定停下。

被打巴掌的那位差点淹死,幸好被朋友救过来了。

被救起后,他拿了一把小剑在石头上刻了:“今天我的好朋友救了我一命。


一旁好奇的朋友问到:
“为什么我打了你以后你要写在沙子上,而现在要刻在石头上
呢?”
另一个笑笑回答说:“当被一个朋友伤害时,要写在易忘的地方,风会负责抹去它;
相反的如果被帮助,我们要把它刻在心灵的深处,任何风都抹不去的。


朋友之间相处,伤害往往是无心的,帮助却是真心的。

在日常生活中,就算最要好的朋友也会有摩擦,也会因为这些摩擦产生误会,以至于成为陌路。

友情的深浅,不仅在于朋友对你的才能钦佩到什么程度,更在于他对你的弱点容忍到什么程度。

学会将伤害丢在风里,将感动铭记心底,才可以让我们的友谊历久弥新!
友谊是我们哀伤时的缓和剂,激情时的舒解剂;
是我们压力时的流泻口,是我们灾难时的庇护所;
是我们犹豫时的商议者,是我们脑子的清新剂。

但最重要的一点是,我们大家都要牢记的:
“切不可苛求朋友给你同样的回报,宽容一点,对自己也是对朋友。


爱因斯坦说:“世间最美好的东西,莫过于有几个头脑和心地都很正直的朋友。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