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作 发挥联想和想象教案
七年级上册语文《写作:发挥联想和想象》教案
![七年级上册语文《写作:发挥联想和想象》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f496727acdbff121dd36a32d7375a417866fc1de.png)
教学设计:2024秋季统编版七年级语文上册《写作:发挥联想和想象》第一课时教学目标(核心素养)1.语言建构与运用:学生能够理解并掌握联想与想象的基本概念,学会在写作中灵活运用这两种思维方式来丰富文章内容。
2.思维发展与提升:通过实例分析和练习,培养学生的联想与想象能力,促进创造性思维的发展。
3.审美鉴赏与创造:引导学生欣赏优秀文学作品中的联想与想象手法,激发学生的创造力和审美鉴赏能力。
4.文化传承与理解:了解联想与想象在文学创作中的重要性,加深学生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理解与传承。
教学重点•理解联想与想象的概念及其在写作中的作用。
•掌握几种常用的联想与想象方法,并能在写作中尝试运用。
教学难点•如何引导学生有效地进行联想与想象,避免空洞无物或脱离实际的想象。
•培养学生将联想与想象转化为具体、生动的文字表达能力。
教学资源•多媒体课件(包含联想与想象的概念讲解、实例分析、练习题目等)•优秀文学作品片段(含丰富联想与想象手法的)•学生习作样本(用于对比分析)•练习纸或电子文档(供学生写作练习)教学方法•讲授法:讲解联想与想象的基本概念和方法。
•示例分析法:通过分析优秀文学作品中的联想与想象手法,引导学生理解其运用技巧。
•讨论交流法:组织学生分组讨论,分享自己的联想与想象成果,促进思维碰撞。
•实践操作法:布置写作练习,让学生在实践中运用联想与想象进行创作。
教学过程要点导入新课•情境创设:通过讲述一个简短而富有想象力的故事或展示一幅引人遐想的图片,激发学生的兴趣和想象力。
•引入主题:引出“联想与想象”在写作中的重要性,明确本课学习目标。
新课教学•概念讲解:简要介绍联想与想象的概念,区分二者的不同点。
•方法传授:讲解几种常用的联想与想象方法,如相似联想、对比联想、因果联想、时空转换等,并结合实例进行说明。
•实例分析:选取几段优秀文学作品中的联想与想象片段,引导学生分析其特点、作用及运用技巧。
•技巧练习:设计几个小练习,如“一词多联想”、“场景重构”等,让学生在实践中掌握联想与想象的方法。
发挥联想与想象教案
![发挥联想与想象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662c9c6ccf84b9d528ea7a5e.png)
发挥联想与想象教案【篇一:写作《发挥联想和想象》教案】第六单元发挥联想和想象一、创设情境引入新课第一次跑输了后,兔子不服气,提出再次比赛,结果兔子还是输了,请同学们猜想乌龟是如何赢得比赛的。
1、“唉,可怜的孩子!”原来它是一只世界上最诚实的兔子,拣到一块钱,在雨中焦急地等待失主。
2、比赛在龟国进行,龟王请来诸葛亮用八卦阵布置跑道,兔子找不准方向,累得气喘吁吁却到不了终点。
“哦,我的天!”原来大赛请来德高望重的狮王发令,有中风后遗症的狮王手一抖竟对着兔子开枪了,比赛却继续进行【文题再现】本单元的作文题目是:一、故事接龙,小组同学围坐一圈,由第一个同学开始写一句话作为故事的开头,比如:“那一天,发生了一件奇怪的事。
”其他同学依次写下去。
二、由遮雨的荷叶、温煦的春风联想到母亲,由雪想到柳絮,由大风中的树林想到面团,这种种由此及彼的联想,带给我们新鲜的体验。
你也可以尽情放飞思绪,来一番心灵漫游。
下面的这些事物,引起你怎样的联想?小溪烈日椅子数字“1” 三角形请从中选择一个,自由发挥联想和想象,自拟题目,写一篇作文,不少于500字。
三、以“假如我??”为题(把题目补充完整,如“假如我也有七十二变”“假如我有一双翅膀”等),写一篇想象作文。
不少于500字。
写出初稿后,要认真修改。
【思路点击】一、 1.注意故事情节的一贯性、传承性。
不管前一句话多么荒诞离奇,后一句话都要仅仅衔接前一句话的思路。
2.努力发挥联想和想象,故事情节的发展既要做到出人意料,又要符合内在的逻辑要求。
二、 1.选定某一事物后,可以先尽情展开自由联想和想象,并用一些关键词语记录下来;然后从中选择一个主题,围绕这个主题,再看看刚才所联想到的哪些可以保留,哪些应该去掉。
2.联想和想象与事物之间一定要有内在的关联性,切忌脱离了具体事物去空想。
三、1这是一篇典型的想象作文。
联想和想象既要大胆,又要合理,既要高于现实,又不能脱离现实。
2.可以运用夸张的手法。
写作发挥联想和想象-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上册教案
![写作发挥联想和想象-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上册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0562043330b765ce0508763231126edb6f1a76ec.png)
写作发挥联想和想象-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上册教案教学目标1.了解写作中联想和想象的概念及其意义;2.能够运用联想和想象,丰富语言、增强写作表现力;3.通过练习,提高写作的思维和创造力。
教学重点1.了解联想和想象的意义;2.学会在写作中运用联想和想象;3.培养写作思维和创造力。
教学难点1.运用联想和想象丰富语言;2.提高写作表现力。
教学方法1.讲解法:讲解联想与想象的概念及其运用;2.实践法:进行训练,提高学生思维和创造力。
教学过程步骤一:引入教师用课件或黑板先写出一些词汇,例如:秋天、树叶、叶子、红色、黄色、金色等,让学生联想这些词汇在他们的脑海中所想到的景象。
然后让学生谈一谈自己所想到的景象。
步骤二:讲解联想与想象的概念1.联想:我们在写作中,可以根据某一个特定事物的特点、特质和某些情感,与其他鲜明而又有联系的词汇联系起来,这种联系叫“联想”。
通过“联想”,我们可以丰富语言、增强写作表现力。
2.想象:往往我们在想象某件事物时,要用到联想。
想象是指用意识想象、心理构思的方式表达自己的观点、看法和形象。
我们在写作中,可以通过想象,进行创造性思维。
3.联想与想象之间的联系:联想是符合客观事实的,而想象则可以超越客观的现实。
通过联想,我们获得的是事物本身的信息;而通过联想,我们获得的信息则不仅仅是事物本身的,而更是我们对事物的认识。
步骤三:分析范文1.教师引导学生听读范文,并请学生注重其中的联想和想象的运用;2.教师引导学生分析范文中的联想和想象,并提问,引导学生探究其中的思路和表现力。
步骤四:写作练习1.教师引导学生写作,提醒学生在写作过程中思考语言、形象和其他元素的运用;2.教师引导学生交换自己的作品,并对学生的作品进行点评,指导学生进一步完善自己的作品。
步骤五:总结1.教师引导学生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2.教师要求学生通过今天的训练,将用到联想和想象的方法,应用到今后的写作中。
课堂作业写一篇以秋天或树叶为主题的随笔,并用到联想和想象,以丰富思维和创造力。
第6单元写作发挥联想和想象(教案)-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上册语文(统编版)
![第6单元写作发挥联想和想象(教案)-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上册语文(统编版)](https://img.taocdn.com/s3/m/2b80708c32d4b14e852458fb770bf78a65293a36.png)
(五)总结回顾(用时5分钟)
今天的学习,我们了解了联想和想象的基本概念、重要性和在写作中的应用。通过实践活动和小组讨论,我们加深了对联想和想象的理解。我希望大家能够将这些技巧运用到自己的写作中,让作品更加生动有趣。如果有任何疑问或不明白的地方,请随时向我提问。
1.教学重点
-理解并掌握联想和想象在写作中的应用,包括如何运用日常生活中的素材进行创意构思,以及如何将想象融入写作过程,使文章内容丰富、生动。
-学会运用思维导图等工具进行构思,培养结构化思考能力。
-通过对单元课文的深入分析,总结出联想和想象在文本中的具体运用,如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
举例解释:
-在分析《春》一文时,重点讲解作者如何通过对自然景物的观察和想象,将春天描绘得栩栩如生,强调学生应在写作中运用感官体验来增强描述的生动性。
(二)新课讲授(用时10分钟)
1.理论介绍:首先,我们要了解联想和想象的基本概念。联想是由一个事物想到另一个事物的心理过程,而想象是在脑海中创造新形象的能力。它们在写作中是丰富内容、拓展思路的重要工具。
2.案例分析:接下来,我们来看本单元的课文《春》。这篇文章展示了作者如何运用联想和想象来描绘春天的景象,使读者仿佛置身其中。
2.教学难点
-创意思维的激发,帮助学生克服写作时的思维僵化,能够自由地展开联想和想象。
-将联想和想象有效地转化为文字表达,避免空泛和不着边际的描述。
-在写作实践中,如何平衡联想和想象的自由发挥与文章的逻辑结构,使文章既有创意又不失条理。
举例解释:
-在学习《皇帝的新装》一文时,难点在于理解作者如何通过夸张和讽刺的手法,将虚构的情节与现实的道德寓意相结合。学生需要学会在自己的写作中,将想象与实际结合,创作出富有深意的故事。
《发挥联想和想象》(教学设计)
![《发挥联想和想象》(教学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7aa2300aa55177232f60ddccda38376baf1fe0bd.png)
写作《发挥联想和想象》教学设计《义务教育课程标准》(2022版)中明确指出:“积极观察、感知生活,发展联想和想象,激发创造潜能,丰富语言经验,培养语言直觉,提高语言表现力和创造力,提高形象思维能力。
”部编版七年级上册第六单元“写作”板块的教学内容是《发挥联想和想象》,这一训练内容在前面几个单元的梯度训练的基础上提出了更高的写作训练要求。
本单元的阅读篇目《小圣施威降大圣》、《皇帝的新装》、《女娲造人》、《寓言四则》已为学生提供了示范的名篇佳作,《发挥联想和想象》就是在典范之作的引领下对这一知识进行能力转化、提升的一次训练。
1.运用发散思维,充分进行联想和想象,了解其特点。
2.学习多角度发挥联想和想象的方法,使文章内容更丰富,有新意、有深意、有创意。
3.在写作中学会自主审题的作文习惯。
教学重点:运用发散思维,充分进行联想和想象,了解其特点。
教学难点:学习多角度发挥联想和想象的方法,使文章内容更丰富,有新意、有深意、有创意。
最杰出的艺术本领就是想象。
——黑格尔写作时善于运用联想和想象,就好比长了“千里眼”和“顺风耳”,可以思接千载,视通万里,有助于打开思路,激发灵感,写出内容丰富、形象生动的文章。
这一节作文课,就让我们走进想象和联想的殿堂,一起学习联想和想象的技巧吧!任务一:自学探究整体感知请同学们回顾学过的第六单元课文明确联想和想象的概念,学习课本写作《发挥联想和想象》内容,注意圈点勾画下来你认为有启发性的句子。
联想:是由一事物想到另一事物的心理过程,两事物之间或具有因果关系或具有相似关系。
想象:是对头脑中已有事物形象进行加工,经过新的组合创造出新形象的过程。
1.联想和想象的作用。
联想是人们在观察的基础上,由当前的某一事物回忆起或想到另一有关事物的思维活动。
丰富的联想,不仅使文章内容丰富饱满,行文挥洒自如,而且能够带给读者更多的审美体验,还能激发读者在语言之外的联想和想象。
比如由江南的冬雪联想到北国“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的奇景,再联想到“前村深雪里,昨夜一枝开”的雪霁梅开图。
七年级上册语文第六单元写作《发挥联想和想象》教案【三篇】
![七年级上册语文第六单元写作《发挥联想和想象》教案【三篇】](https://img.taocdn.com/s3/m/a09ff51f78563c1ec5da50e2524de518964bd368.png)
【导语】联想与想象的能⼒是我们与⽣俱来的。
在⽣活中,我们看到⼀个事物或听到⼀种声⾳,就会产⽣联系与想象。
⽆忧考整理了七年级上册语⽂第六单元写作《发挥联想和想象》教案【三篇】,希望对你有帮助! 发挥联想和想象教案⼀ [教材分析]: 这是⼈教版七年级上册第六单元的写作训练。
在前⼏个单元:⽂从字顺、突出中⼼、条理清楚的基础上,学会发挥联想和想象,培养发散思维能⼒。
学会多⾓度思考问题,提⾼⼝头表达能⼒,使⽂章更⽣动丰富。
[教学⽬标]: 1、学习联想和想象,培养发散思维能⼒。
2、学会多⾓度思考问题,提⾼⼝头表达能⼒。
[教学重点]:学习联想和想象,培养发散思维能⼒。
[教学难点]:学会多⾓度思考问题,提⾼⼝头表达能⼒。
[教学⽅法]:1、激趣法2、讨论法 [教具准备]:多媒体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过程] 导⼊新课:话说龟兔赛跑后,兔⼦输了不服⽓,提出再次⽐赛,结果兔⼦还是输了,请同学们猜想乌龟是如何赢得⽐赛的?(学⽣发⾔)(板书课题、出⽰学习⽬标) ⼀、知识梳理 1、联想是由某⼀事物⽽想到与之相关的另⼀事物。
想象是在头脑中创造出未曾有过的新的形象。
想象和联想结合起来,可以为我们的思维提供更⼴阔的空间。
2、简单区别想象与联想 远远的街灯明了, 好像闪着⽆数的明星。
天上的明星现了, 好像点着⽆数的街灯。
我想那缥缈的空中, 定然有美丽的街市。
街市上陈列的⼀些物品, 定然是世上没有的珍奇。
——节选⾃《天上的街市》 ⼆、联想和想象的要求 ①联想要⾃然恰切。
②想象要合情合理。
③联想和想象要有新意。
(板书以上要求) 三、联想与想象训练 (⼀)下列事物你能联想到什么? 玫瑰——爱情 康乃馨——母亲 牡丹——富贵 明⽉——思乡 柳枝——离别 鸽⼦——和平 绿⾊——⽣命、希望 (教师引导,学⽣思考发⾔) (⼆)请你仿例,最多⽤三个词使已知的两个词联系起来。
例:1、天空——茶 参考:天空→⼟地→⽔→喝茶 2、草稿——超市 3、肥皂——⼿表 4、⼿机——篮球 (学⽣思考发⾔) (三)根据下列两种情况,以“歌声”为重点,分别扩展成⼀段话,或⼀个故事。
作文教案发挥联想和想象
![作文教案发挥联想和想象](https://img.taocdn.com/s3/m/379a6b7f4a73f242336c1eb91a37f111f0850d6f.png)
作文教案发挥联想和想象第一章:引言1.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联想和想象在作文创作中的重要性。
培养学生运用联想和想象进行作文创作的能力。
1.2 教学内容:介绍联想和想象的定义及作用。
分析一些优秀的作文案例,让学生感受联想和想象的力量。
1.3 教学方法:讲授法:讲解联想和想象的定义及作用。
案例分析法:分析优秀作文案例,引导学生感受联想和想象的力量。
第二章:联想的定义及作用2.1 教学目标:让学生理解联想的定义及在作文创作中的作用。
2.2 教学内容:解释联想的定义。
探讨联想在作文创作中的作用,如丰富内容、拓展思维等。
2.3 教学方法:讲授法:讲解联想的定义及作用。
互动法:引导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享自己对联想的理解和经验。
第三章:如何运用联想进行作文创作3.1 教学目标:让学生学会如何运用联想进行作文创作。
3.2 教学内容:介绍运用联想进行作文创作的方法和技巧。
提供一些实用的联想策略,如相似联想、对比联想等。
3.3 教学方法:讲授法:讲解运用联想进行作文创作的方法和技巧。
实践法:引导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享彼此运用联想进行作文创作的经验和感悟。
第四章:想象的意义及作用4.1 教学目标:让学生理解想象的意义及其在作文创作中的作用。
4.2 教学内容:解释想象的定义。
探讨想象在作文创作中的作用,如创造独特的情节、塑造鲜明的形象等。
4.3 教学方法:讲授法:讲解想象的定义及作用。
互动法:引导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享自己对想象的理解和经验。
第五章:如何运用想象进行作文创作5.1 教学目标:让学生学会如何运用想象进行作文创作。
5.2 教学内容:介绍运用想象进行作文创作的方法和技巧。
提供一些实用的想象策略,如夸张想象、寓言想象等。
5.3 教学方法:讲授法:讲解运用想象进行作文创作的方法和技巧。
实践法:引导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享彼此运用想象进行作文创作的经验和感悟。
第六章:联想与想象的结合运用6.1 教学目标:让学生掌握联想与想象结合运用的技巧。
七年级语文上册(统编版)写作-6 发挥联想和想象(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知识导学)
![七年级语文上册(统编版)写作-6 发挥联想和想象(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知识导学)](https://img.taocdn.com/s3/m/88877b90ac51f01dc281e53a580216fc710a537b.png)
七年级语文上册(统编版)写作-6 发挥联想和想象(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知识导学)第六单元写作发挥联想和想象班级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学习目标)1.进一步了解联想和想象,深入体会想象对于写作的作用。
2.在写作中主动运用联想和想象,使文章内容更丰富,表达更生动。
(课前学习任务)发挥想象力,给你的同桌讲述一个故事,注意内容要合情理,整体要有连贯性。
(课堂学习任务)一、活动与探究1.回顾《天上的街市》中联想和想象的内容。
(1)回顾《天上的街市》一课,找出诗中联想和想象的内容。
(找出诗中哪些内容运用的是联想,哪些内容运用的是想象。
)(2)联想与想象都有什么作用?(3)阅读下面的几个选段,说说发挥联想和想象都需要注意什么。
(结合选段中联想和想象的事物的特点去思考。
)①俄而雪骤,公欣然曰:“白雪纷纷何所似?”兄子胡儿曰:“撒盐空中差可拟。
”兄女曰:“未若柳絮因风起。
”——《世说新语》②花里带着甜味儿;闭了眼,树上仿佛已经满是桃儿、杏儿、梨儿。
——《春》③雨势并不减退,红莲却不摇动了。
雨点不住地打着,只能在那勇敢慈怜的荷叶上面,聚了些流转无力的水珠。
我心中深深地受了感动——母亲啊!你是荷叶,我是红莲。
心中的雨点来了,除了你,谁是我在无遮拦天空下的荫蔽?——《荷叶·母亲》2.学会运用联想和想象。
(1)故事接龙:“那一天,发生了一件奇怪的事……”要求:①发挥联想与想象,以小组为单位接龙,直至完成一个完整的故事。
②不管前一个同学的话多么荒诞离奇,都要想办法使情节发展保持一定的连贯性。
(2)赏析下面两个故事,说说哪一个更精彩。
(从故事的内容、结构、表述等方面进行赏析。
)故事一:那一天,发生了一件奇怪的事。
在路上,我捡到了一颗蛋,敲开以后发现是一只小恐龙。
天,像晕染开来的蓝墨水,化开了,是千丝万缕的蓝。
我惊奇地发现,这个小恐龙,并不是一般的小恐龙,它特别地神奇。
它并不像动画片里的那样会上天。
作文教案发挥联想和想象
![作文教案发挥联想和想象](https://img.taocdn.com/s3/m/9409685ba7c30c22590102020740be1e650ecc20.png)
作文教案发挥联想和想象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联想和想象在作文写作中的重要性。
2. 培养学生运用联想和想象进行创意写作的能力。
3. 提高学生作文的条理性和丰富性。
二、教学内容:1. 联想和想象的定义及作用。
2. 联想和想象的方法和技巧。
3. 实际操作练习,让学生运用联想和想象进行作文写作。
三、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提问方式引导学生思考联想和想象在作文写作中的重要性。
2. 讲解:详细讲解联想和想象的定义、作用以及方法和技巧。
3. 练习:给出具体的主题,让学生运用联想和想象进行作文写作。
4. 点评:对学生的作文进行点评,指出其中的优点和不足,并进行指导。
四、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联想和想象的定义、作用以及方法和技巧。
2. 实践法:让学生实际操作,运用联想和想象进行作文写作。
3. 互动法:学生之间进行交流,分享彼此的写作经验和心得。
五、教学评价:1. 学生作文的质量:评估学生在作文中运用联想和想象的能力。
2. 学生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积极参与情况和反馈。
3. 学生自我评价:让学生对自己的作文进行自我评价,反思联想和想象的应用情况。
六、教学活动设计:1. 小组讨论:学生分组讨论自己在生活中遇到的有趣事情,尝试运用联想和想象将其发展成一篇作文。
2. 分享环节:每组选取一个有趣话题,向全班同学分享他们的讨论成果,并邀请其他同学给出意见和建议。
七、教学资源准备:1. 教学PPT:展示联想和想象的方法和技巧。
2. 作文素材:提供一些作文素材,帮助学生激发联想和想象。
3. 作文评价标准:制定作文评价标准,以便对学生的作文进行客观评价。
八、教学拓展:1. 举办作文比赛:鼓励学生参加学校或班级的作文比赛,展示自己的联想和想象力。
2. 组织写作小组:鼓励学生自发组织写作小组,相互评改作文,共同提高写作水平。
九、教学反思:1. 教师反思:课后教师应对本节课的教学效果进行反思,思考如何改进教学方法,提高学生的联想和想象能力。
写作:发挥联想和想象教案教学设计
![写作:发挥联想和想象教案教学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839adac8a1116c175f0e7cd184254b35eefd1ad4.png)
写作:发挥联想和想象教案教学设计简介本教案旨在帮助学生发挥联想和想象能力,培养他们写作的创造性思维和表达能力。
通过多种教学策略和活动,学生将学会运用联想和想象元素进行写作,提高自己的写作水平。
教学目标•培养学生的联想和想象能力•提高学生的写作表达能力•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培养学生的合作与交流能力教学内容与活动安排第一课时:联想与写作活动1:联想游戏•要求学生围绕一个给定的主题进行联想,每个学生依次说出一个与主题相关的词语或形象。
•学生们可以通过联想扩展词语或形象,创造更多的关联词汇,培养联想能力。
活动2:写作练习•要求学生根据刚才联想游戏中得到的词语或形象,写一篇短文,内容可以是一个故事、一个情景或一个描述。
•鼓励学生充分发挥想象力,展示他们的写作能力。
第二课时:想象与写作活动1:观看影片•选取一部富有想象力的短片或动画进行观看。
•学生们观看后,讨论影片中的想象元素,例如场景、角色、情节等。
活动2:写作练习•要求学生选择一个自己喜欢的场景、角色或情节,写一篇短文进行描述。
•鼓励学生充分发挥想象力,创造各种有趣的故事情节。
第三课时:合作与交流活动1:小组写作•将学生分成小组,每个小组选择一个共同的主题进行写作。
•要求小组成员充分合作,互相讨论、补充和修改自己的写作。
活动2:展示与反馈•每个小组选择一位代表,将自己的作品在全班面前进行展示。
•其他学生可以提出问题、提供建议或给予反馈,共同提高写作水平。
教学评估•通过写作练习和活动观察学生的联想和想象能力,并对他们的写作进行评估。
•考核标准包括创意与想象力、表达能力、合作与交流能力等。
教学延伸•鼓励学生多读优秀的故事作品,培养阅读和写作的兴趣。
•组织写作比赛,展示学生的写作成果。
•鼓励学生写作日记或个人随笔,培养他们持续的写作习惯。
结束语通过本教案的教学设计,学生将能够在联想和想象的引导下,写出更加有趣和有创意的作品。
同时,通过合作与交流的活动,学生还能够提高自己的表达能力和合作能力。
部编版七上语文写作 发挥联想和想象(教学设计)教案
![部编版七上语文写作 发挥联想和想象(教学设计)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4f708d39854769eae009581b6bd97f192279bf88.png)
写作发挥联想和想象【教学目标】1.在阅读教学的基础上了解联想和想象的特点,深入体会联想和想象在写作中的作用。
2.进行联想和想象片段训练,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
3.鼓励学生在写作中主动运用联想和想象的方法,使文章内容更丰富,表达更生动。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进一步了解联想和想象,深入体会联想和想象对于写作的作用。
2.教学难点:学习发散思维的方法,广收并蓄,拓展延伸,多角度、多方位地立意。
【课前准备】教学多媒体课件。
【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过程】一、设置情景,激情导入教师:同学们,看见这漫天飘飞的雪花,你们想到了什么?预设:“撒盐空中差可拟”、“未若柳絮因风起”、棉花、飞絮、白绸幕、天上的世界、那年发生在下雪天的故事……教师:同样是飘飞的雪花,谢朗想到了盐粒,谢道韫想到了柳絮,同学们想到了飞絮、白绸幕……甚至心驰神往,想到了天上的世界、那个下雪天发生的故事……我们把这种思维活动叫作什么?(明确:联想和想象)今天,我们一起来进行“发挥联想和想象”写作训练。
教师板书课题:写作发挥联想和想象(出示课件1)二、整体感知,知识积累教师:同学们,学习本单元写作之前,先要明确什么是想象和联想,下面我们一起讨论教师:什么是联想?(出示课件3)(教师讲解,学生听讲。
)预设:联想是指由于某人或某事物而想起其他相关的人或事物的心理活动。
它既指由当前的事物回忆起相关的另一事物,也指由想起的一事物又想起有关的其他事物。
教师:下面我们来举例说明一下,便于大家理解这一概念。
举例:(出示课件4)东晋著名的政治家谢安有一次和他的家人一起吃午饭,窗外纷纷扬扬下起了雪,这么大的雪是少见的,孩子们都瞪着眼睛向外看着。
谢安乘机问道:“白雪纷飞何所似?”他的侄子谢朗说:“撒盐空中差可拟。
”他的侄女谢道韫说:“未若柳絮因风起。
”教师追问:同学们,分析一下“白雪”和“撒盐”,“白雪”和“柳絮”之间有着什么样的关系?(学生分析,讨论回答。
)学生:它们之间有着相关、相似的关系。
《发挥联想和想象》 教学设计
![《发挥联想和想象》 教学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9d16ba7aa200a6c30c22590102020740be1ecdb4.png)
《发挥联想和想象》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目标让学生理解联想和想象的概念及特点,掌握联想和想象的方法,并能够在写作中灵活运用,提高写作能力。
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课堂讲解、案例分析、写作练习等多种方式,引导学生积极思考,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发散思维。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培养学生对生活的观察力和感受力,鼓励学生大胆创新,展现个性。
二、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帮助学生理解联想和想象的概念和方法,能够区分联想和想象,并引导学生在写作中恰当地运用。
2、教学难点如何让学生打破思维定式,展开丰富而合理的联想和想象,创作出富有创意和个性的作品。
三、教学方法讲授法、讨论法、练习法、多媒体辅助教学法四、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5 分钟)通过展示一些富有创意和想象力的图片或视频,如奇幻的科幻电影片段、独特的艺术作品等,引起学生的兴趣,然后提问学生:“这些作品为什么能够吸引我们?”引导学生思考创意和想象在其中的作用,从而引出本节课的主题——发挥联想和想象。
2、知识讲解(15 分钟)(1)联想的概念和类型讲解联想的概念,即由一个事物想到另一个事物的心理过程。
联想的类型包括相似联想、相关联想、对比联想等。
通过举例帮助学生理解,如由月亮联想到圆盘(相似联想),由书包联想到学生(相关联想),由黑暗联想到光明(对比联想)。
(2)想象的概念和特点讲解想象的概念,即在原有感性形象的基础上创造出新形象的心理过程。
想象具有创造性、超越性和虚构性等特点。
举例说明,如孙悟空的形象就是作者通过想象创造出来的。
(3)联想和想象的区别与联系通过对比分析,让学生明白联想是基于现实存在的事物之间的联系,而想象则可以突破现实的限制创造出新的形象。
但联想是想象的基础,想象是联想的拓展和升华。
3、案例分析(15 分钟)展示一些优秀的文学作品或作文片段,如朱自清的《荷塘月色》中对荷叶的描写:“叶子出水很高,像亭亭的舞女的裙。
”分析作者是如何运用联想和想象进行描写的,让学生体会联想和想象在写作中的妙处。
作文教案发挥联想和想象
![作文教案发挥联想和想象](https://img.taocdn.com/s3/m/1130295f02d8ce2f0066f5335a8102d277a26147.png)
作文教案发挥联想和想象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联想和想象在作文写作中的重要性。
2. 培养学生运用联想和想象进行作文创作的能力。
3. 提高学生作文的条理性和创造性。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让学生学会如何运用联想和想象进行作文创作。
2. 教学难点:如何引导学生合理运用联想和想象,使作文内容丰富、有创意。
三、教学方法:1. 实例分析法:通过分析优秀作文实例,让学生了解联想和想象在作文中的运用。
2. 讨论法:引导学生分组讨论,分享彼此在运用联想和想象方面的心得。
3. 练习法:布置相关作文练习,让学生动手实践,提高写作能力。
四、教学准备:1. 优秀作文实例:收集一些运用联想和想象进行创作的优秀作文。
2. 教学课件:制作相关教学课件,辅助讲解。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以一个有趣的故事或问题引发学生对联想和想象的兴趣,导入新课。
2. 讲解联想和想象的概念:简要介绍联想和想象的定义,让学生明白它们在作文写作中的作用。
3. 分析优秀作文实例:展示一些运用联想和想象进行创作的优秀作文,引导学生分析其写作特点。
4. 讨论与分享:让学生分组讨论,分享彼此在运用联想和想象方面的经验和心得。
5. 写作指导:结合实例,讲解如何在作文中运用联想和想象,提高作文的条理性和创造性。
6. 课堂练习:布置一个作文练习,要求学生运用联想和想象进行创作。
7. 学生作业展示与评价:挑选几篇学生作业进行展示,让大家共同评价其写作效果。
8. 总结与反思:对本节课的学习内容进行总结,引导学生反思自己在联想和想象方面的不足,并提出改进措施。
9. 课后作业:布置一道有关联想和想象的作文题目,让学生课后练习。
六、教学延伸:1. 举办一个“联想和想象作文大赛”:让学生在课堂上或课后时间完成作文,评选出最佳创意奖、最佳条理性奖等。
2. 组织一次“作文分享会”:邀请学生代表上台分享自己的作文,让大家共同学习和进步。
七、教学反馈:1. 收集学生作业,评估学生在联想和想象方面的运用情况。
人教部编版第六单元写作发挥联想和想象教案,
![人教部编版第六单元写作发挥联想和想象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44b319b9d5d8d15abe23482fb4daa58da0111cba.png)
第六单元写作发挥联想和想象教案,一、教学目标:1. 学生能够了解联想和想象的基本概念,并能够区分两者的不同。
2. 学生能够掌握发挥联想和想象的方法,提高自身的创造力和想象力。
3. 学生能够在实际生活和学习中,运用联想和想象的方法解决实际问题。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1. 教学重点:让学生理解联想和想象的基本概念,并能够掌握发挥联想和想象的方法。
2. 教学难点:让学生能够将联想和想象的方法应用到实际生活和学习中,解决实际问题。
三、教学过程:1. 引入:通过讲述一些与联想和想象相关的小故事,引起学生的兴趣,并引出本节课的主题。
2. 定义概念:让学生了解联想和想象的基本概念,并能够区分两者的不同。
3. 方法介绍:让学生了解发挥联想和想象的方法,包括类比法、逆向思维法、组合法等。
4. 实践操作:让学生通过实例练习,实际运用联想和想象的方法,提高自身的创造力和想象力。
5. 案例分析:让学生分析一些案例,讨论如何运用联想和想象的方法解决问题。
6. 应用:让学生思考自己的生活和学习,讨论如何运用联想和想象的方法解决实际问题,并分享实际应用的方法。
7. 总结: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再次强调联想和想象的方法和应用方法。
四、教学方法和手段:1. 讲解法:通过讲解联想和想象的基本概念和方法,让学生了解相关理论知识。
2. 实践法:通过让学生实际练习和操作,提高自身的创造力和想象力。
3. 案例分析法:通过让学生分析案例,让学生掌握联想和想象的方法,并能够应用到实际问题中。
五、课堂练习、作业与评价方式:1. 课堂练习:让学生在课堂上完成与联想和想象相关的练习题,检验学生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2. 作业:让学生回家后继续进行联想和想象的练习,并将所得到的结果写成一篇小作文。
3. 评价方式:通过学生的课堂表现、作业完成情况和小组讨论表现,对学生进行综合评价。
六、辅助教学资源与工具:1. 教材:《发挥联想和想象》。
2. 图片:用于展示联想和想象的实例和应用方法。
第六单元写作《发挥联想和想象》教案2023-2024学年统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
![第六单元写作《发挥联想和想象》教案2023-2024学年统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https://img.taocdn.com/s3/m/e456564ff08583d049649b6648d7c1c708a10b91.png)
(一)导入新课(用时5分钟)
同学们,今天我们将要学习的是《发挥联想和想象》这一章节。在开始之前,我想先问大家一个问题:“你们在日常生活中是否遇到过因为联想和想象而让事物变得更加有趣的情况?”比如,当我们看到天上的云朵,是否会联想到各种有趣的形状?这个问题与我们将要学习的内容密切相关。通过这个问题,我希望能够引起大家的兴趣和好奇心,让我们一同探索联想和想象的奥秘。
(二)新课讲授(用时10分钟)
1.理论介绍:首先,我们要了解联想和想象的基本概念。联想是基于事物之间的关联性,从一个事物想到另一个事物;而想象则是在头脑中创造一个全新的形象或场景。它们在文学创作中具有重要作用,可以使作品更加丰富和生动。
2.案例分析:接下来,我们来看一个具体的案例。以《乌鸦喝水》为例,分析作者是如何运用联想和想象,将乌鸦喝水的过程与人生哲学相结合,使文章更具深意。
二、核心素养目标
本节课旨在培养学生以下核心素养:首先,提升学生的文学素养,使其能够通过分析课文,感受并理解作者运用联想和想象的表达技巧,进而培养审美情趣;其次,培养学生的思维素养,通过课堂讨论和写作实践,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和想象力,提高问题解决能力;再次,强化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使学生能够运用所学方法,进行有创意的写作,并准确表达个人观点和情感;最后,注重培养学生的文化素养,引导学生关注生活中的美好事物,传承和发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这些核心素养目标与新教材要求相符,有助于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
其次,在实践活动环节,学生们在运用联想和想象进行写作时,部分同学表现出了一定的创新性,但也有部分同学仍然局限于传统的写作模式。针对这一问题,我计划在接下来的教学中,多给学生提供一些富有启发性的素材和话题,激发他们的想象力,培养他们的创新思维。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写作发挥联想和想象
爱因斯坦曾说过: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
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象力却是无限的。
没有想象力的灵魂,就像没有望远镜的天文台。
1.明确想象与联想的重要作用。
2.提升想象与联想的能力。
一、文题展示
请发挥你的联想和想象,以“假如我”为题写一篇作文。
二、写作导航
联想通常有以下几种方式:
1.由现在联想到过去,按现代生活的模式构思故事情节。
2.由现在联想到未来,把假设的内容写成真实的情节。
3.由甲联想到乙,让成语典故俚言俗语等为我们旧瓶装新酒。
将成语典故或者俚言俗语加以适当的改编扩充,让其成为作文中的故事情节,或者把目前的热门话题灵活地转移到文中人物身上来,以取得异曲同工的效果。
想象,是一种有目的、创造性的思维活动,是利用我们头脑仓库中所存储的已有的信息(平常观察的事物和知识经验等),构筑新的形象的心理活动。
比如,当你看完一本科幻小说,被其中惊险迷离的情节所吸引,仿佛自己也乘坐宇宙飞船来到茫茫宇宙中和外星人交谈。
再比如,当你听到一首优美的乐曲,你会想到美丽的草原、蓝蓝的天空。
这时你头脑中的形象,就是你想象的结果。
联想和想象在概念上是有区别的,但在实际写作中往往是交织在一起、共同使用的。
但在使用时要注意以下几点:
联想要自然贴切,联想的事物与其触发点之间要有一定的联系;想象要合情合理,想象所展示的未必是生活中有过的,但一定要合乎生活的逻辑;联想和想象要富有新意。
三、例文引路
假如我生活在秦朝
假如我生活在秦朝,我应该是一位能征善战的将军吧!在刀光剑影之中,磨砺着的,是我矫健骁勇的个性;在战马嘶鸣之中,张扬着的,是我英勇无畏的人生。
您知道,这是一个乱世。
于此乱世之中,我将统领我的士兵,在战场上为秦开辟新的疆土。
生活在秦朝,我将是一员年轻的虎将。
在战场上,我与我的战马共度余生;在欢歌四溢之时,胜利之旗迎风飘扬;在加冕仪式上,我接受秦王的册封。
加急的书信会被信使连夜送往我大秦的都城,在这封信面前,将是秦王喜悦的笑容。
回到都城,我将受到全城百姓的夹道欢迎,而在远处,高楼上向下俯视的,是喜悦的秦王。
他在等我,等大秦的勇士回家。
而我也将跳下战马,一路狂奔跪拜在秦王脚下,为他描述战争取胜的惊险经过……
生活在秦朝,我将会有一个幸福的家。
战时克敌攻城,闲暇时躬耕乡野。
或者,与亲朋好友一同赏月,看皎洁的月光在汤菜里游荡。
我有一对唠叨的父母,但我绝不感到厌烦;我有平静的生活,但我绝不会贪婪安逸。
因为国家随时需要我。
我时常会在深夜,从家中偷偷
出来,站在山头眺望,不为别的,我要看一看我所生活的这块美丽的地方。
“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我知道战争的残酷,我也知道统一中国的重大意义。
我不只是武夫。
留恋可爱的家乡,可爱的生活,我亦同样渴望热血疆场,看一面猎猎飘扬的旗帜。
生活在秦朝,我一定会被征兵文书从家乡召走,或许,那时我已无力举刀。
不要怕,我将再次披上我厚重的战甲,骑上我忠诚的战马,拿起我神圣的武器,一如既往地追随秦。
我渴望的,不是老死床榻,而是为国捐躯。
是的,我,将驰骋于天地之间,尘沙吹拂我的面容,风霜凝结我的灿烂。
蓝天铭记了我的音容,大地镌刻了我的雄姿,飞鸟讲述着我的故事,江河绵延着我的传说,秦统一中国的历史中记载着我的英名。
秦筑长城之时,我已化作清风,你可在山间寻我;焚书坑儒之时,我已化作炊烟,你可在乡野的村落里寻我。
生在秦,我只做一件事,统一六国。
【名师点评】本文以第一人称“我”的视角来呈现假如“我”生活在“秦朝”这一内容,具有亲和力和感染力。
尤其尾段“生在秦,我只做一件事,统一六国”,如洪钟大吕,文辞正直、庄严,亦可见其心志中对后期秦之暴政的婉约否定。
文章充满诗意,且体现在文字的视觉上,连夜送信的信使、充满喜悦的秦王、描述战争经历的将士、汤菜里游荡的月光、深夜于山头眺望的恋乡人、猎猎飘扬的旗帜……更有表其心志的诗意之语,秦筑长城时,山间的清风是“我”,焚书坑儒时,村落的炊烟是“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