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挥联想和想象教案
初中语文人教七年级上册《发挥联想和想象》教案
《发挥联想和想象》教案◎教学目标:1. 帮助学生进一步理解联想和想象两种思维方式的异同。
2. 引导学生深入体会合情合理而有意义的想象对于写作的作用。
3. 教会学生运用联想与想象把文章写得更丰富、更生动。
◎教学重难点:目标2,3◎教学课时:2课时◎教学过程:—、联想·想象1. 说说“风”。
师提问:同学们,风,看不见摸不着,它究竟是什么样的呢?谁来说说?(生回答后师点评)PPT展示1:师提问:这两段文字中写风与刚才同学们写风的角度有什么不同?生回答,师适时点拨。
师总结:同学们敏锐地发现了它们的不同。
的确,这里运用了两种不同的思维方式,一是联想,二是想象。
2. 理解“联想与想象”。
PPT展示:联想:以现实世界中存在为前提,由某人、某事物想起其他相关的人或事物,或由某概念想起其他相关概念的思维方式。
想象:以现实世界为基础,对已有的生活表象进行分解、重组和变形,创造出现实中没有的新形象、新世界的思维方式。
3. 区分“联想与想象”。
师继续带领学生巩固知识:说说下面这些句段哪些运用了联想,哪些运用了想象?·PPT依次展示二、合情·合理·有意义1. 合情。
师提问:有一位同学描写运动会上其他同学的表现时用了这样的联想,你觉得他写的好吗?PPT展示:100米决赛就要开始了,我们班班长小强站在起跑线上蓄势待发,发令枪一响,只见小强像发了疯的野狗一样窜了出去;看到他勇猛的表现,看台上的同学们像一只只兴奋的小野狗一样嗷嗷直叫,摇旗呐喊。
生评论,师适时点拨。
师点评:很多同学说这里“野狗”的联想感觉很別扭,把自己同班同学勇猛、友爱的表现用“野狗发疯”“野狗兴奋”来形容,感情色彩似乎并不恰当。
我们要记住,联想、想象要“合情”。
2. 合理。
师提问:那么,下面这段习作又如何呢?PPT展示:森林深处有一条小溪,它觉得很孤独。
有一天,它决定出发去找朋友。
一大早,小溪就收拾好东西出发了。
刚走出丛林,它就发出了感叹:“好美呀!”蔚蓝的天空,美丽的野花……它看得入迷了。
发挥联想与想象教案
发挥联想与想象教案【篇一:写作《发挥联想和想象》教案】第六单元发挥联想和想象一、创设情境引入新课第一次跑输了后,兔子不服气,提出再次比赛,结果兔子还是输了,请同学们猜想乌龟是如何赢得比赛的。
1、“唉,可怜的孩子!”原来它是一只世界上最诚实的兔子,拣到一块钱,在雨中焦急地等待失主。
2、比赛在龟国进行,龟王请来诸葛亮用八卦阵布置跑道,兔子找不准方向,累得气喘吁吁却到不了终点。
“哦,我的天!”原来大赛请来德高望重的狮王发令,有中风后遗症的狮王手一抖竟对着兔子开枪了,比赛却继续进行【文题再现】本单元的作文题目是:一、故事接龙,小组同学围坐一圈,由第一个同学开始写一句话作为故事的开头,比如:“那一天,发生了一件奇怪的事。
”其他同学依次写下去。
二、由遮雨的荷叶、温煦的春风联想到母亲,由雪想到柳絮,由大风中的树林想到面团,这种种由此及彼的联想,带给我们新鲜的体验。
你也可以尽情放飞思绪,来一番心灵漫游。
下面的这些事物,引起你怎样的联想?小溪烈日椅子数字“1” 三角形请从中选择一个,自由发挥联想和想象,自拟题目,写一篇作文,不少于500字。
三、以“假如我??”为题(把题目补充完整,如“假如我也有七十二变”“假如我有一双翅膀”等),写一篇想象作文。
不少于500字。
写出初稿后,要认真修改。
【思路点击】一、 1.注意故事情节的一贯性、传承性。
不管前一句话多么荒诞离奇,后一句话都要仅仅衔接前一句话的思路。
2.努力发挥联想和想象,故事情节的发展既要做到出人意料,又要符合内在的逻辑要求。
二、 1.选定某一事物后,可以先尽情展开自由联想和想象,并用一些关键词语记录下来;然后从中选择一个主题,围绕这个主题,再看看刚才所联想到的哪些可以保留,哪些应该去掉。
2.联想和想象与事物之间一定要有内在的关联性,切忌脱离了具体事物去空想。
三、1这是一篇典型的想象作文。
联想和想象既要大胆,又要合理,既要高于现实,又不能脱离现实。
2.可以运用夸张的手法。
人教版七年级人教版语文上册教案:第六单元《写作 发挥联想和想象》
人教版七年级人教版语文上册教案:第六单元《写作发挥联想和想象》一. 教材分析本节课是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的第六单元《写作:发挥联想和想象》。
本单元的学习重点是让学生通过阅读和写作,学会如何运用联想和想象来表达自己的思想和感情。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引导学生理解联想和想象的概念,并通过具体的例句和练习,让学生学会如何在自己的写作中运用联想和想象。
二. 学情分析七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阅读和写作基础,对于基本的写作技巧有一定的了解。
但是,学生在运用联想和想象进行写作时,往往会出现思路不清晰、内容空洞等问题。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针对这些问题进行有针对性的指导。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理解联想和想象的概念,并能够运用到自己的写作中。
2.培养学生丰富的想象力和敏锐的观察力。
3.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和表达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让学生理解联想和想象的概念。
2.培养学生运用联想和想象进行写作的能力。
五. 教学方法1.实例分析法:通过具体的例句和练习,让学生理解联想和想象的概念,并学会如何运用。
2.讨论法:引导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享自己的观点和经验,互相学习和借鉴。
3.练习法:通过布置相关的写作练习,让学生在实践中学会运用联想和想象。
六. 教学准备1.教学PPT:包括本节课的学习目标、重点难点、教学过程等内容。
2.相关例句和练习:用于引导学生理解和运用联想和想象。
3.小组讨论材料:用于引导学生进行小组讨论。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提问方式引导学生思考:什么是联想?什么是想象?并让学生分享自己在生活中运用联想和想象的经历。
2.呈现(10分钟)教师通过PPT展示相关的例句和练习,让学生理解联想和想象的概念,并学会如何在自己的写作中运用。
3.操练(10分钟)教师布置一个简单的写作练习,要求学生运用联想和想象,写一段关于“春天”的描写。
学生在课堂上完成练习,教师进行现场指导。
4.巩固(5分钟)教师挑选几篇学生的作品进行点评,重点关注学生运用联想和想象的情况,并对学生的写作进行针对性的指导。
第6单元写作发挥联想和想象(教案)-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上册语文(统编版)
(五)总结回顾(用时5分钟)
今天的学习,我们了解了联想和想象的基本概念、重要性和在写作中的应用。通过实践活动和小组讨论,我们加深了对联想和想象的理解。我希望大家能够将这些技巧运用到自己的写作中,让作品更加生动有趣。如果有任何疑问或不明白的地方,请随时向我提问。
1.教学重点
-理解并掌握联想和想象在写作中的应用,包括如何运用日常生活中的素材进行创意构思,以及如何将想象融入写作过程,使文章内容丰富、生动。
-学会运用思维导图等工具进行构思,培养结构化思考能力。
-通过对单元课文的深入分析,总结出联想和想象在文本中的具体运用,如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
举例解释:
-在分析《春》一文时,重点讲解作者如何通过对自然景物的观察和想象,将春天描绘得栩栩如生,强调学生应在写作中运用感官体验来增强描述的生动性。
(二)新课讲授(用时10分钟)
1.理论介绍:首先,我们要了解联想和想象的基本概念。联想是由一个事物想到另一个事物的心理过程,而想象是在脑海中创造新形象的能力。它们在写作中是丰富内容、拓展思路的重要工具。
2.案例分析:接下来,我们来看本单元的课文《春》。这篇文章展示了作者如何运用联想和想象来描绘春天的景象,使读者仿佛置身其中。
2.教学难点
-创意思维的激发,帮助学生克服写作时的思维僵化,能够自由地展开联想和想象。
-将联想和想象有效地转化为文字表达,避免空泛和不着边际的描述。
-在写作实践中,如何平衡联想和想象的自由发挥与文章的逻辑结构,使文章既有创意又不失条理。
举例解释:
-在学习《皇帝的新装》一文时,难点在于理解作者如何通过夸张和讽刺的手法,将虚构的情节与现实的道德寓意相结合。学生需要学会在自己的写作中,将想象与实际结合,创作出富有深意的故事。
《发挥联想和想象》教学设计
《发挥联想和想象》教学设计【教学目标】链接名家素材,帮助学生了解联想和想象两种思维方式及特点。
2 .借助写作支架,训练学生运用联想和想象的能力,力求联想和想象自然贴切、合情合理、富有新意。
3 .展开联想和想象,放飞思想,进行写作实践,发现生活、自然之美【教学重点】把握运用联想和想象的要求:自然贴切,合情合理,富有新意。
【教学难点】能灵活自如运用联想和想象,进行写作实践,感受生活、自然之美。
【教学过程】(-)导入新课今天,老师请来了一位神秘嘉宾,大家猜猜,他是谁?掌声欢迎今天的神秘嘉宾——"云"。
下面,我们就随着这片云走进联想和想象的世界。
(二)回顾知识联想:是由一事物想到与之相关的另一事物。
想象:则是在头脑中创造出未曾有过的新形象。
参照示例,列举我们课文中的联想和想象。
示例:郭沫若由街灯想到明星,是联想。
预设:郭沫若由明星想到街灯,是联想。
郭沫若由星空想到天上的街市,是想象。
郭沫若由星空想到牛郎织女的幸福生活,是想象。
郭沫若由流星想到灯笼,是联想。
朱自清由桃花、杏花、梨花,想到火、霞、雪,是联想。
谢道福由白雪想到柳絮纷飞,是联想。
老舍由矮松上的雪联想到顶着一髻儿白花的日本看护妇。
归纳:联想是由此及彼,想象是无中生有。
联想是关联,想象是创造。
联想是想象的初级阶段,想象是在联想基础上的升华。
其实,联想和想象就像一对如影随行的好朋友,总是结伴而行。
我国古代文学理论家刘勰在《文心雕龙•神思》里对想象有这样的描述: 【链接材料】文之思也,其神远矣。
故寂然凝虑,思接千载倘然动容,视通万里;吟咏之间,吐纳珠玉之声;眉睫之前,卷舒风云之色。
大意是:写作的构思,它的想象往往飞向遥远的地方。
所以作家默默地凝神思考时,他就会想象到千年之前的生活;悄悄地改变面部表情时,他的眼睛似乎看见了万里之外的情景;他吟咏文章时,好像听到了珠圆玉润的悦耳声音;眼睛闪动时,就出现了风云变幻的景色。
可见,想象对于文学创作有很重要的意义。
《发挥联想和想象》教案
课题:第六单元写作《发挥联想和想象》班第______小组学生姓名___________学习目标:1、引导学生了解联想与想象,表达功能.2、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领悟在生活中学习知识的一项基本方法,培养学生在生活中主动探究的意识。
3、培养学生在写作中恰当地运用联想和想象。
4、激发学生写作文兴趣,增强学生学好语文的信心。
学习重难点:重点:引导学生了解联想与想象,表达功能。
难点:培养学生在写作中恰当地运用联想和想象。
学习器材:多媒体自主学习指导:一、什么是联想呢?1.所谓联想,是人们在观察的基础上,由当前的某一事物回忆起或想到另一有关事物的思维活动。
2、联想的分类:①相似联想:抓住事物的相似性进行联想.例:叶子出水很高,像亭亭的舞女的裙.②相关联想:由一件事物联想到与之相关的任何事物例:由眼前的荷花想起江南采莲旧事③相反联想:由一件事物联想到它的反面例: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④因果联想:由因而果,由果而因例:一片叶子落下来—-秋天到了;树生病了……巩固:(1)相似联想天上的明星现了,好像点着无数的街灯;远远的街灯明了,好像闪着无数的明星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2)相关联想庄稼农民土地现实过去未来我想,我竟与闰土隔绝到这地步了,但我们的后辈还是一气,宏儿不是正想念水生么?我希望他们不再像我,又都大家隔膜起来。
(3)相似联想西北的白杨树那伟岸、正直、质朴、严肃……坚强不屈与挺拔联想到共产党领导下的抗战军民的伟大、质朴、团结向上、不屈不挠的抗战精神(4)相反联想幸福痛苦现实过去搬进宽敞明亮的楼房从前低矮潮湿的小屋某人的自私自利先进人物的大公无私3、联想的贴切《世说新语》中有一个故事:东晋著名的政治家谢安有一次和他的家人一起吃午饭,窗外纷纷扬扬下起了雪,这么大的雪南国还是少见的,孩子们都瞪在眼睛向外看着。
谢安乘机问他的侄子谢朗和他的侄女道韫道。
谢安:白雪纷纷何所似谢朗:空中撒盐差可拟道韫道:未若柳絮因风起那么,分析谢朗与谢道韫的联想,沉甸甸的盐粒除了形状、颜色与雪花相似以外,再无共同之处,谢朗的联想非常一般.而“柳絮因风起”则传神地描绘出了雪花轻柔飞旋之状,轻灵而美丽,谢道韫的联想的确深刻独到。
写作:发挥联想和想象教案教学设计
写作:发挥联想和想象教案教学设计简介本教案旨在帮助学生发挥联想和想象能力,培养他们写作的创造性思维和表达能力。
通过多种教学策略和活动,学生将学会运用联想和想象元素进行写作,提高自己的写作水平。
教学目标•培养学生的联想和想象能力•提高学生的写作表达能力•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培养学生的合作与交流能力教学内容与活动安排第一课时:联想与写作活动1:联想游戏•要求学生围绕一个给定的主题进行联想,每个学生依次说出一个与主题相关的词语或形象。
•学生们可以通过联想扩展词语或形象,创造更多的关联词汇,培养联想能力。
活动2:写作练习•要求学生根据刚才联想游戏中得到的词语或形象,写一篇短文,内容可以是一个故事、一个情景或一个描述。
•鼓励学生充分发挥想象力,展示他们的写作能力。
第二课时:想象与写作活动1:观看影片•选取一部富有想象力的短片或动画进行观看。
•学生们观看后,讨论影片中的想象元素,例如场景、角色、情节等。
活动2:写作练习•要求学生选择一个自己喜欢的场景、角色或情节,写一篇短文进行描述。
•鼓励学生充分发挥想象力,创造各种有趣的故事情节。
第三课时:合作与交流活动1:小组写作•将学生分成小组,每个小组选择一个共同的主题进行写作。
•要求小组成员充分合作,互相讨论、补充和修改自己的写作。
活动2:展示与反馈•每个小组选择一位代表,将自己的作品在全班面前进行展示。
•其他学生可以提出问题、提供建议或给予反馈,共同提高写作水平。
教学评估•通过写作练习和活动观察学生的联想和想象能力,并对他们的写作进行评估。
•考核标准包括创意与想象力、表达能力、合作与交流能力等。
教学延伸•鼓励学生多读优秀的故事作品,培养阅读和写作的兴趣。
•组织写作比赛,展示学生的写作成果。
•鼓励学生写作日记或个人随笔,培养他们持续的写作习惯。
结束语通过本教案的教学设计,学生将能够在联想和想象的引导下,写出更加有趣和有创意的作品。
同时,通过合作与交流的活动,学生还能够提高自己的表达能力和合作能力。
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发挥联想和想象》教案
放飞思维的双翼——联想和想象一.文本研读:联想和想象是人类特有的思维活动。
想象力是人类创造性思维的重要源泉。
仔细观察,勤于思考,积极探索,对世界始终保持旺盛的好奇心,有助于激发自己的想象力。
二.创意说明本课主要是在初一孩子现有的阅读基础上,进一步发掘联想与想象的区别与联系,引导学生学会从多角度进行联想与想象,并学会在作文中有效运用。
整个教学设计由词到句段,最后到整篇作文,有序推进。
并有效地借助必读书目来进行引导,显得更接地气更有针对性。
三.活动组织一.导入:同学们最近在看《西游记》,自由地说说,你最喜欢西游记中的什么?(预设:西游记中的某个人物,或者兵器等等。
)这些东西在现实生活中真实存在吗?它们是从何得来的。
(作者吴承恩丰富的想象力)今天我们要像吴承恩一样放飞思维的双翼—展开联想和想象进行我们的作文创作。
(ppt标题)二.认识联想与想象由这条波浪线,你们可以想到什么?预设:由一段短短的波浪线,我们可以想到大海的波涛、蜿蜒的小路、学习成绩的起伏不定、音乐跳动的旋律、也可以想到曲折的人生之路……(板书)ppt知识讲座:联想是由一个事物想起另一个事物思维活动;想象则是在原有感性形象的基础上创造新的感性形象的思维活动。
联想和想象都是由此到彼的心理过程。
由一点出发,从多个角度想象。
这个彼可以是具象的直观画面,也可以是抽象的人生哲理。
(板书)举例《天上的街市》街灯—明星是联想,天上的街市,街市上的物品,牛郎织女的幸福生活都是想象。
一般情况下,联想与想象都是结合在一起使用的。
三、怎样展开联想和想象联想和想象遍及生活的每一个领域,今天,我们重点探讨的是在写作中怎样展开联想和想象.一个话题,一个诗题出来之后,我们朝那些方面去想象?怎么样打开我们的思路?1.我们看到“零”你们想到了什么?围绕“零”展开想象和联想来写几句话,可以描绘画面场景也可以联想社会人生哲理。
(学生谈,教师评,要求其谈出理由。
同学们的这些想象都是从哪些方面展开的呢?)预设:相似:鸡蛋、乒乓球、车轮等相关:一无所有、零分、空白相反:富足、圆满2.出示诗作《“O"拾零》有人喜欢把‘O'放平躺在上面像一叶舒适的游艇有人喜欢斜靠的‘O'它像方向盘我更喜欢竖起的‘O'它是飞转的前进的车轮。
发挥联想和想象 教案
发挥联想和想象教案教案标题:发挥联想和想象教学目标:- 培养学生的联想和想象能力,提高创造思维水平;- 帮助学生通过联想和想象丰富课程内容,加深对知识的理解;- 引导学生将联想和想象运用到解决问题和创新的实践中。
教学重点:- 学会如何联想,并通过联想来扩展思维;- 学会如何利用想象力创造并解决问题。
教学难点:- 在教学过程中如何引导学生发挥联想和想象能力;- 如何培养学生的创造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准备:- PPT投影仪/白板和标记笔;- 课堂活动所需的材料(纸、铅笔、彩色笔等);- 多媒体资源,如图片、视频等。
教学过程:1. 导入(5分钟):- 展示一张感兴趣的图片或播放一个有趣的视频片段,引起学生的好奇心,激发他们的联想和想象能力。
- 引导学生围绕图片或视频中的元素进行联想和想象,激发他们表达出各自不同的联想与想象。
2. 讲解(10分钟):- 通过PPT或白板,向学生介绍联想和想象的概念,并给出一些例子说明。
- 解释联想和想象在生活中的重要性,以及如何应用于学习和解决问题中。
3. 活动一:联想游戏(15分钟):- 将学生分为小组,每组选择一个词汇或主题作为起点。
- 学生依次轮流发挥联想能力,将与该词汇或主题相关的其他词汇或想法写在纸上。
每个学生只能写一个,然后将纸传递给下一位同学继续联想。
- 计时器定时,每个小组联想3-5分钟后停止,然后进行展示和讨论,看哪个小组联想得最多最全。
4. 活动二:想象故事(20分钟):- 提供一个情景或题目,鼓励学生运用想象力编写故事。
- 学生可以在小组内或个人完成,写下自己想象出的故事情节、人物和事件。
- 鼓励学生尽量丰富故事细节,并展示他们的创造力。
5. 活动三:应用联想和想象(15分钟):- 准备一些问题或情境,要求学生运用联想和想象来寻找解决办法。
- 学生可以与同伴分享自己的想法和解决方案,鼓励互相启发和讨论。
- 鼓励学生在寻找解决方案时发挥创造性思维,不拘泥于常规思维方式。
第六单元写作《发挥联想和想象》教案+++++++2022-2023学年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
写作发挥联想和想象【教学目标】1.在阅读教学的基础上了解联想和想象的特点,深入体会联想和想象在写作中的作用。
2.进行联想和想象片段训练,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
3.鼓励学生在写作中主动运用联想和想象的方法,使文章内容更丰富,表达更生动。
一、激趣导入爱因斯坦曾说过: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
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象力概括着世界上的一切,推动着进步,并且是知识进化的源泉。
没有想象力的灵魂,就像没有望远镜的天文台。
(大屏,展示此句)老师想问大家想象力有哪些思维方式?其特征是什么?写作中具有想象力又有什么作用呢?那就让我们一起走入交流想象力的迷人的世界,梦幻的殿堂——《发挥联想和想象》。
(出示课题)二、什么是联想?联想是指由于某人或某事物而想起其他相关的人或事物的心理活动。
它既指由当前的事物回忆起相关的另一事物,也指由想起的一事物又想起有关的其他事物。
例:东晋著名的政治家谢安有一次和他的家人一起吃午饭,窗外纷纷扬扬下起了雪,这么大的雪是少见的,孩子们都瞪着眼睛向外看着。
谢安乘机问道:“白雪纷飞何所似?”他的侄子谢朗说:“撒盐空中差可拟。
”他的侄女谢道韫说:“未若柳絮因风起。
”三、什么是想象?想象则是在头脑中创造出未曾有过的新形象。
在原有材料的基础上,创造出没有经历过的,甚至是现实中根本不存在的事物形象。
爱因斯坦说: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
达尔文说:想象是人类最高禀赋之一。
四、联想与想象的区别与联系联想是“实”的,由此物到彼物,想到的是客观实际。
想象是“虚”的,是由人脑主观创造出来的。
但是二者间有着紧密的关系,写作中一般要综合运用。
五、经典回放在我们的文学领域中,许多经典的作品就运用了多种联想的方式,从而使作品散发出独特的韵味。
不妨来回顾学过的课文,感悟联想的运用。
1.下面的例子,分别用了哪些联想的方法?(1)公欣然曰:“白雪纷纷何所似?”兄子胡儿曰:“撒盐空中差可拟。
”兄女曰:“未若柳絮因风起。
”(相似联想)(2)冰心的《荷叶·母亲》中由雨中荷叶为红莲遮风挡雨想到母亲为自己遮风挡雨。
发挥联想与想象市公开课获奖教案省名师优质课赛课一等奖教案
发挥联想与想象教案引言:在教育领域,教师们一直在寻找有效的教学方法,以增加学生的学习动力和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近年来,发挥联想与想象的教学方法备受关注,因为它们被认为是激发学生创造力和培养创新思维的有效工具。
本文将探讨如何在教学中充分运用联想与想象的教学方法,并提供一个教案示例。
一、联想与想象在教学中的重要性1. 提高学生的记忆力联想与想象是有效的记忆增强技巧。
通过将学习材料与已有知识和经验联系起来,学生可以更容易地记住和理解新的概念和信息。
2. 激发学生的想象力联想与想象能够启发学生的创造力和想象力。
通过引导学生进行联想和想象,他们可以不受限制地探索各种创新思维,从而提出新的解决方案和创意。
3. 增加学生的学习动力联想与想象能够使学习变得更加有趣和有吸引力。
它可以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使他们更主动地参与学习过程。
二、如何发挥联想与想象的教学方法1. 创造良好的学习环境在教室中营造积极的氛围,鼓励学生参与讨论和分享自己的联想和想象。
教师应提供一个开放的学习环境,鼓励学生提出问题、尝试新的想法和与他人合作。
2. 使用多媒体和教辅工具多媒体和教辅工具可以帮助教师更好地呈现抽象的概念和想法,激发学生的联想和想象。
例如,教师可以使用图片、音频和视频等多媒体资源,以及游戏和模拟实验等教辅工具,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学习内容。
3. 提供启发性的问题和情境创造一些启发性的问题和情境,激发学生的联想和想象。
教师可以提出一些开放性的问题,引导学生进行独立思考和探索。
此外,教师还可以创建一些情境,让学生在真实或虚拟的环境中进行角色扮演和模拟实践,从而培养他们的创新思维。
三、联想与想象教案示例:探索科学的奥秘课题:探索植物光合作用的过程目标:1. 了解光合作用的定义和基本原理;2. 掌握植物光合作用的主要过程;3. 通过实验和观察,理解光合作用的实际运作。
教学步骤:1. 引入:利用图片或视频向学生展示植物光合作用的场景,激发学生的兴趣和好奇心,引发他们的联想和想象。
初中语文《发挥联想和想象》教案
发挥联想和想象
一、教学目标
1、回顾课文,帮助学生了解联想和想象两种思维方式的特点。
2、延伸阅读,引导学生深入体会联想和想象对于写作的作用。
3、写作实践,鼓励学生主动运用联想和想象,使文章内容更丰富,表达更生动。
二、教学重难点
运用联想和想象,使文章内容更丰富,表达更生动。
三、写作指导
(一)由《西游记》故事情节导入。
(二)区分联想与想象
1、联想是由某一事物想到与之相关的另一事物,而想象则是以现实世界为基础,对已有的生活表象进行分解、重组和变形,然后在头脑中创造出现实中没有的新的形象。
联想和想象在概念上是有区别的,但在实际写作中往往交织在一起,共同使用。
《天上的街市》
2、了解联想与想象的作用
善于运用联想与想象用助于打开思路,激发灵感。
(三)联想与想象要注意:
1、联想要自然恰切。
联想的事物与其触发点之间要有一定的关联。
2、想象要合情合理。
想象出来的事物未必是现实生活中有过的,但
一定要合乎生活的逻辑。
3、联想和想象要有新意。
借助联想和想象,创造出前所未有的形象和故事,给人别开生面的感觉,会非常有吸引力。
(四)写作练习
1、由荷叶、春风想到母亲,由雪想到柳絮,由大风中的树林想到面团,这种种由此及彼的联想,带给我们新鲜的体验。
你也可以心情放飞思绪,来一番心灵漫游。
下面的这些事物,引起你怎样的联想?
小溪烈日椅子数字“1”三角形
请从中选择一个,自由发挥联想与想象,自拟题目,写一段文字。
2、以《假如我——》为题,写想象作文。
不少于500字。
作文教案发挥联想和想象
作文教案发挥联想和想象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联想和想象在作文写作中的重要性。
2. 培养学生运用联想和想象进行作文创作的能力。
3. 提高学生作文的条理性和创造性。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让学生学会如何运用联想和想象进行作文创作。
2. 教学难点:如何引导学生合理运用联想和想象,使作文内容丰富、有创意。
三、教学方法:1. 实例分析法:通过分析优秀作文实例,让学生了解联想和想象在作文中的运用。
2. 讨论法:引导学生分组讨论,分享彼此在运用联想和想象方面的心得。
3. 练习法:布置相关作文练习,让学生动手实践,提高写作能力。
四、教学准备:1. 优秀作文实例:收集一些运用联想和想象进行创作的优秀作文。
2. 教学课件:制作相关教学课件,辅助讲解。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以一个有趣的故事或问题引发学生对联想和想象的兴趣,导入新课。
2. 讲解联想和想象的概念:简要介绍联想和想象的定义,让学生明白它们在作文写作中的作用。
3. 分析优秀作文实例:展示一些运用联想和想象进行创作的优秀作文,引导学生分析其写作特点。
4. 讨论与分享:让学生分组讨论,分享彼此在运用联想和想象方面的经验和心得。
5. 写作指导:结合实例,讲解如何在作文中运用联想和想象,提高作文的条理性和创造性。
6. 课堂练习:布置一个作文练习,要求学生运用联想和想象进行创作。
7. 学生作业展示与评价:挑选几篇学生作业进行展示,让大家共同评价其写作效果。
8. 总结与反思:对本节课的学习内容进行总结,引导学生反思自己在联想和想象方面的不足,并提出改进措施。
9. 课后作业:布置一道有关联想和想象的作文题目,让学生课后练习。
六、教学延伸:1. 举办一个“联想和想象作文大赛”:让学生在课堂上或课后时间完成作文,评选出最佳创意奖、最佳条理性奖等。
2. 组织一次“作文分享会”:邀请学生代表上台分享自己的作文,让大家共同学习和进步。
七、教学反馈:1. 收集学生作业,评估学生在联想和想象方面的运用情况。
写作:发挥联想和想象教案教学设计
写作:发挥联想和想象教案教学设计写作:发挥联想和想象教案教学设计作为一名无私奉献的老师,往往需要进行教学设计编写工作,借助教学设计可以更大幅度地提高学生各方面的能力,从而使学生获得良好的发展。
优秀的教学设计都具备一些什么特点呢?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写作:发挥联想和想象教案》教学设计,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写作:发挥联想和想象教案教学设计篇1一、教学目标1、看到某一现象或听到某一议论,能迅速联想到与之相似或相反的事或道理2、受某一事物的触动,能迅速在头脑中编制相关的图景,场面或故事3、能围绕某一主题,把想到的或新编织的内容组成一篇具有较高水平的文章二、教学内容我们知道,在生活和阅读中获得的东西通过深入思考,通过感悟才能成为作文的材料,那么,如何在作文中表现你对生活独特的主观感受呢?联想和想象就是两种主要手段。
什么是联想呢?我们先来看一个故事:古时候一个商人在一次和家人吃午饭时,窗外忽然纷纷扬扬下起了雪。
这么大的雪在南国还是少见的,孩子们都在瞪着眼睛往外看,商人乘机问:“你们看这飘飘的雪花像什么?”他的儿子说:“撒盐空中。
”他的女儿说:“柳絮因风起。
”这里他儿子把飘飘而落的雪花比作盐粒,女儿则把它比作柳絮,无论是盐还是柳絮,都是他们因眼前的雪花而想到的,这就是联想(投影仪出示联想定义:是人们在观察的基础上,有当前的某一事物回忆或想到另一有关事的思维活动。
)那么,他女儿和儿子的联想哪一个更好些呢?(可组织学生讨论几分钟)相信许多同学都感觉到了,沉甸甸的盐粒除了形状和颜色与雪花相似之外,再无共同之处,他儿子的联想一般。
而“柳絮因风起”则传神的描绘出了雪花轻柔飞旋之状,轻灵而美丽,女儿的联想独特深刻。
所以说,联想人皆有之,但是深度,广度,层次很不一样,人们对生活的感悟力不同决定了这点,而当代著名作家秦牧曾说:“联想的构成,在某一点上如同电路,有了电路,点才能通过,知识贫乏,线路就不能畅通了。
七年级上册语文第六单元写作《发挥联想和想象》教案【三篇】
【导语】联想与想象的能⼒是我们与⽣俱来的。
在⽣活中,我们看到⼀个事物或听到⼀种声⾳,就会产⽣联系与想象。
整理了七年级上册语⽂第六单元写作《发挥联想和想象》教案【三篇】,希望对你有帮助! 发挥联想和想象教案⼀ [教材分析]: 这是⼈教版七年级上册第六单元的写作训练。
在前⼏个单元:⽂从字顺、突出中⼼、条理清楚的基础上,学会发挥联想和想象,培养发散思维能⼒。
学会多⾓度思考问题,提⾼⼝头表达能⼒,使⽂章更⽣动丰富。
[教学⽬标]: 1、学习联想和想象,培养发散思维能⼒。
2、学会多⾓度思考问题,提⾼⼝头表达能⼒。
[教学重点]:学习联想和想象,培养发散思维能⼒。
[教学难点]:学会多⾓度思考问题,提⾼⼝头表达能⼒。
[教学⽅法]:1、激趣法2、讨论法 [教具准备]:多媒体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过程] 导⼊新课:话说龟兔赛跑后,兔⼦输了不服⽓,提出再次⽐赛,结果兔⼦还是输了,请同学们猜想乌龟是如何赢得⽐赛的?(学⽣发⾔)(板书课题、出⽰学习⽬标) ⼀、知识梳理 1、联想是由某⼀事物⽽想到与之相关的另⼀事物。
想象是在头脑中创造出未曾有过的新的形象。
想象和联想结合起来,可以为我们的思维提供更⼴阔的空间。
2、简单区别想象与联想 远远的街灯明了, 好像闪着⽆数的明星。
天上的明星现了, 好像点着⽆数的街灯。
我想那缥缈的空中, 定然有美丽的街市。
街市上陈列的⼀些物品, 定然是世上没有的珍奇。
——节选⾃《天上的街市》 ⼆、联想和想象的要求 ①联想要⾃然恰切。
②想象要合情合理。
③联想和想象要有新意。
(板书以上要求) 三、联想与想象训练 (⼀)下列事物你能联想到什么? 玫瑰——爱情 康乃馨——母亲 牡丹——富贵 明⽉——思乡 柳枝——离别 鸽⼦——和平 绿⾊——⽣命、希望 (教师引导,学⽣思考发⾔) (⼆)请你仿例,最多⽤三个词使已知的两个词联系起来。
例:1、天空——茶 参考:天空→⼟地→⽔→喝茶 2、草稿——超市 3、肥皂——⼿表 4、⼿机——篮球 (学⽣思考发⾔) (三)根据下列两种情况,以“歌声”为重点,分别扩展成⼀段话,或⼀个故事。
人教部编版第六单元写作发挥联想和想象教案,
第六单元写作发挥联想和想象教案,一、教学目标:1. 学生能够了解联想和想象的基本概念,并能够区分两者的不同。
2. 学生能够掌握发挥联想和想象的方法,提高自身的创造力和想象力。
3. 学生能够在实际生活和学习中,运用联想和想象的方法解决实际问题。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1. 教学重点:让学生理解联想和想象的基本概念,并能够掌握发挥联想和想象的方法。
2. 教学难点:让学生能够将联想和想象的方法应用到实际生活和学习中,解决实际问题。
三、教学过程:1. 引入:通过讲述一些与联想和想象相关的小故事,引起学生的兴趣,并引出本节课的主题。
2. 定义概念:让学生了解联想和想象的基本概念,并能够区分两者的不同。
3. 方法介绍:让学生了解发挥联想和想象的方法,包括类比法、逆向思维法、组合法等。
4. 实践操作:让学生通过实例练习,实际运用联想和想象的方法,提高自身的创造力和想象力。
5. 案例分析:让学生分析一些案例,讨论如何运用联想和想象的方法解决问题。
6. 应用:让学生思考自己的生活和学习,讨论如何运用联想和想象的方法解决实际问题,并分享实际应用的方法。
7. 总结: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再次强调联想和想象的方法和应用方法。
四、教学方法和手段:1. 讲解法:通过讲解联想和想象的基本概念和方法,让学生了解相关理论知识。
2. 实践法:通过让学生实际练习和操作,提高自身的创造力和想象力。
3. 案例分析法:通过让学生分析案例,让学生掌握联想和想象的方法,并能够应用到实际问题中。
五、课堂练习、作业与评价方式:1. 课堂练习:让学生在课堂上完成与联想和想象相关的练习题,检验学生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2. 作业:让学生回家后继续进行联想和想象的练习,并将所得到的结果写成一篇小作文。
3. 评价方式:通过学生的课堂表现、作业完成情况和小组讨论表现,对学生进行综合评价。
六、辅助教学资源与工具:1. 教材:《发挥联想和想象》。
2. 图片:用于展示联想和想象的实例和应用方法。
第六单元写作《发挥联想和想象》教案2023-2024学年统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
(一)导入新课(用时5分钟)
同学们,今天我们将要学习的是《发挥联想和想象》这一章节。在开始之前,我想先问大家一个问题:“你们在日常生活中是否遇到过因为联想和想象而让事物变得更加有趣的情况?”比如,当我们看到天上的云朵,是否会联想到各种有趣的形状?这个问题与我们将要学习的内容密切相关。通过这个问题,我希望能够引起大家的兴趣和好奇心,让我们一同探索联想和想象的奥秘。
(二)新课讲授(用时10分钟)
1.理论介绍:首先,我们要了解联想和想象的基本概念。联想是基于事物之间的关联性,从一个事物想到另一个事物;而想象则是在头脑中创造一个全新的形象或场景。它们在文学创作中具有重要作用,可以使作品更加丰富和生动。
2.案例分析:接下来,我们来看一个具体的案例。以《乌鸦喝水》为例,分析作者是如何运用联想和想象,将乌鸦喝水的过程与人生哲学相结合,使文章更具深意。
二、核心素养目标
本节课旨在培养学生以下核心素养:首先,提升学生的文学素养,使其能够通过分析课文,感受并理解作者运用联想和想象的表达技巧,进而培养审美情趣;其次,培养学生的思维素养,通过课堂讨论和写作实践,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和想象力,提高问题解决能力;再次,强化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使学生能够运用所学方法,进行有创意的写作,并准确表达个人观点和情感;最后,注重培养学生的文化素养,引导学生关注生活中的美好事物,传承和发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这些核心素养目标与新教材要求相符,有助于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
其次,在实践活动环节,学生们在运用联想和想象进行写作时,部分同学表现出了一定的创新性,但也有部分同学仍然局限于传统的写作模式。针对这一问题,我计划在接下来的教学中,多给学生提供一些富有启发性的素材和话题,激发他们的想象力,培养他们的创新思维。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科目:语文周次:15
搬进宽敞明亮的楼房从前低矮潮湿的小屋
某人的自私自利先进人物的大公无私
3、联想的贴切
《世说新语》中有一个故事:
东晋著名的政治家谢安有一次和他的家人一起吃午饭,窗外纷纷扬扬下起了雪,这么大的雪南国还是少见的,孩子们都瞪在眼睛向外看着。
谢安乘机问他的侄子谢朗和他的侄女道韫道.
谢安:白雪纷纷何所似
谢朗:空中撒盐差可拟
道韫道:未若柳絮因风起
那么,分析谢朗与谢道韫的联想,沉甸甸的盐粒除了形状、颜色与雪花相似以外,再无共同之处,谢朗的联想非常一般。
而“柳絮因风起”则传神地描绘出了雪花轻柔飞旋之状,轻灵而美丽,谢道韫的联想的确深刻独到。
所以说联想人皆有之,但深度、广度、强度、层次很不一样,人们对生活感悟力的不同决定了这一点。
4、思考:现在请大家思考:由“绿”,你会想到什么?
小草、草坪、森林、环保
春天、希望、青春
唐诗中“春风又绿江南岸”“映阶碧草自春色”等。
刘禹锡的“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
”
修辞中的比喻就是利用联想来完成的。
绿——草、树、森林、军人、环境保护、生态环境……(相似联想)
绿——生命,和平、希望、朝气、青春…… (相关联想)
绿——枯黄、污染…… (对比联想)
二、什么是想象呢?
有位作家说:“没有一篇真正的文学作品不创造新形象,没有一首真正的诗歌不是想象的产物,如果我们把我们对生活的感受比作金子,不管这生活多美,如果没有想象,也只不过是一座沉默的金矿。
想象就是点金术,能使我们把对生活的感受化成文学,化成诗歌。
”那什么是想象呢?(联想:是由此想到彼)
1、想象:是在原有材料的基础上,创造出没有经历过的,甚至是现实中根本不存在的事物形象。
例如:月亮上有什么?天上有什么?
当你们看见这个圆圈时,你会想到什么呢?
眼睛、瓶盖、地球仪。
月亮、月饼、太阳。
耳环、轮胎、团圆。
修辞中的比拟就是靠想象来完成的。
2、练习:如果是同一道作文题,我们如果从多角度,多层面运用联想和想象,就可以使思路宽阔,文思如泉水般往外涌。
那么我们如何借“联想和想象”来拓宽我们的思维,从而运用到写作中来呢?请以“时间”为题,展开联想和想象。
大家先从题目到教材展开联想,看能想到什么。
“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
”“三更灯火五更鸡,正是男儿读书时。
”
陶渊明的“盛年不重来,一日难再晨。
及时当勉励,岁月不待人。
”
从名言警句方面你能想到哪些呢?
鲁迅先生说:“时间就像海绵里的水,只要愿挤,总还是有的。
”
莎士比亚说:“抛弃时间的人,时间也抛弃他。
”
聚萤读书”的故事,?车胤,是晋朝时候的人,本是富家子弟,后来家道中落,变得一贫如洗。
可是,他在逆境中却能自强不息。
三、联想与想象的区别:
想象是“虚”的,是人脑主观创造出来的。
联想是“实”的,由此物到彼物,想到的是客观实际的。
总结:联想与想象的丰富性
相似相关相反(横向)
过去现在将来(纵向)
纵横交错:超时空的想象
写作指导
一、实例探究
1、大家小时候都听过《小蝌蚪找妈妈》的故事吧?有位小学老师问孩子们:谁知道小蝌蚪为什么要去找妈妈呀?有个可爱的小孩子就说:因为他被爸爸打屁股了!你觉得这个答案好吗?
2唐僧师徒去西天取经路上,经过盘丝洞,洞中住着蜘蛛精七姐妹。
七人听说吃了唐僧肉可以长生不老,于是设计捉拿唐僧。
偏巧唐僧这日单独出外化斋,肉眼凡胎的他被假扮成村姑的蜘蛛精抓住。
悟空独自寻师,混进了盘丝洞,躲在暗处观察动静,当他看到唐僧被五花大绑捆在石柱上,而七个女妖正嬉笑着谈论着今晚的美味时,不禁怒从心头起,伸手从耳朵眼儿里掣出金箍棒……
要求:(1)发挥想象力续写内容;(2)仔细构思。
原文:忽然,悟空又收住金箍棒,摇摇头,随后诡秘一笑,道:“待俺去寻八戒来。
”
二、体会平时表达中的联想与想象
1、下列语言交流中有没有联想与想象,如果有,那些是联想,那些是想象?
考试成绩发下来了,有的同学拿着成绩单回家,老妈一看:嗯?怎么才考这么点?你看看隔壁的某某某,人家每次都考100分!你看你还每天都想看电视,作业不做,书也不看……
然后老妈还会说:现在不好好读书,以后就只能回家种田,晒的乌黑,满手老茧。
第一则属联想,第二则属想象
2、一个狂风暴雨的晚上,你开车经过一个车站,发现有三个人正苦苦地等待公交车的到来:第一个是一个看上去濒临死亡的老妇人;第二个是曾经挽救过你生命的医生;第三个是你的梦中情人。
但你的汽车只能再容得下一位乘客,你会选择谁?
想象
明确:这是一道人格测试题。
每个人的答案都有他的理由:也许你会选择老妇人,因为她就要死了,我们应该挽救她的生命;也许你会选择医生,因为他曾经救过你的命,现在是你报答他的最好机会(但也许你也可以在将来不断地回报他);也许你会选择你的梦中情人,错过这个机会,也许你就永远也找不回她(他)了......
最后唯一入选者的答案是:我把车钥匙交给医生,让他赶紧把老妇人送往医院,而我则留下来,陪着我心爱的人,一起等待公交车的到来......
凡有作文处皆需联想与想象!
三、想象与联想训练
1.给六指做整形手术
拇指关键的一指重要人物
拇指被截重要人物被残害
2.咏物——从物的某一性质联想到人的某种品质或哲理。
镜子
①从来不会逢迎,只给你一个真实的自己;
②看得见别人,却从来看不到自己;
③不关心别人的内心,只在乎别人的外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