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国大革命大事记时间表

合集下载

法国大革命进程简表(一)

法国大革命进程简表(一)
∵督政府时期政局动荡不定的事实决定了只有暂时跳出民主政治的框框,使用集权的强有力的手段,才可能实现稳定。
∴军事独裁在当时是保卫、巩固革命基本成果的必要手段,它虽与革命所追求的自由、平等、人权等原则相对立,但却是必要
的、必需的。正因如此,有人把法国大革命的下限定于1815年,也即是说,拿破仑统治时期是法国大革命的巩固阶段。
1809年1月组成。参加国:英、奥。
结果:1809年7月瓦格拉姆战役中,奥败。1809年10月14日签订《肖恩布鲁恩和约》(维也纳?),奥割地赔款,同意参
加大陆封锁。1810年,奥皇把女儿玛丽亚·露易莎送到巴黎,与拿破仑结婚。
此次俄国虽站在法国一边,但实际并未对奥采取军事行动。而且由于领土争议,俄法关系恶化。导致拿破仑决定征
1791年10月:立法议会;
1792年9月21日:国民公会。
法兰西第三共和国:1870年9月——1940年7月维希政府成立;
法兰西第四共和国:1945——1958年;
法兰西第五共和国:1958年——
法国大革命中政权机构的名称变化
1789年5月5日:三级会议;
1789年6月20日:网球场誓言;
1789年6月17日:国民议会;
1789年7月9日,正式改称制宪议会;
意义:第一次把启蒙思想家们所阐述的资产阶级政治主张用法律形式固定下来。它
提出的“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和“主权在民”原则,既沉重打击了法国和整
个欧洲的封建专制制度,又调动了法国人民参加反封建斗争的积极性。
③《人权宣言》:
1789年10月5—6日事件:
④ 1791年宪法:
法国大革命进程简表(二)
二、吉伦特派的统治(1792年8月——1793年5月):
1当政的热月党对其抱有敌视态度,并限制、害怕他们;

法国大革命的时间轴

法国大革命的时间轴

法国大革命的时间轴1789年:人权和权利的宣言法国大革命始于1789年,这一年被认为是法国大革命的主要起点。

1789年5月5日,由于贵族和教会的特权压迫,代表大约98%的法国人的第三等级,也就是普通人民,组织起来,并于6月20日宣布了《人权和权利的宣言》。

这个宣言提出了人人生而平等、自由和私有财产权的原则,为后续的革命行动奠定了基础。

1789年7月14日:巴士底狱的被袭击法国大革命的一个重要事件是1789年7月14日的巴士底狱被袭击事件。

巴士底狱是一个象征着封建制度和贵族特权的监狱。

这次袭击象征着人民对专制主义和不平等的反抗,这一天也被定为法国国庆日。

1789年8月4日:封建权力的废除1789年8月4日,法国大革命的国民立法会议通过了一系列法律和决议,废除了封建制度下的特权和等级差别。

这些决策取消了贵族特权和教会的特权,向各种特权表达了抵制。

1791年6月20日:立宪制宣布1791年6月20日,法国制宪会议宣布制定了一部由君主路易十六签署的宪法,确立了法国的立宪制度。

这个宪法首次将国家权力控制在选举产生的国民议会手中,限制了君主的权力。

1792年9月21日:法兰西共和国正式宣告1792年9月21日,法国国民公会宣布法兰西共和国正式成立。

这标志着法国彻底废除了君主制度,成为一个由民众选举产生的共和国。

1793年1月21日:路易十六被处决1793年1月21日,前法国国王路易十六在革命当局的审判下被处决。

路易十六的处决标志着大革命进入一个新的阶段,也引发了一系列内外政治动荡的事件。

1799年11月9日:拿破仑发动戈尔迪昂政变1799年11月9日,将军拿破仑·波拿巴发动了戈尔迪昂政变。

拿破仑废黜了法国执政机构,以此来掌握政权,成为法国的统治者。

这个政变标志着法国大革命的结束和拿破仑时代的开始。

1804年12月2日:拿破仑加冕为法兰西皇帝1804年12月2日,拿破仑加冕为法兰西皇帝,建立了法兰西第一帝国。

法国大革命推翻君主制历史事件时间轴

法国大革命推翻君主制历史事件时间轴

法国大革命推翻君主制历史事件时间轴1789年,法国大革命的爆发标志着欧洲历史上一段重要的转折点。

这场革命从法国本土开始,最终波及整个欧洲乃至世界各地。

本文将按照时间轴的方式,为您梳理法国大革命期间的重要历史事件。

1789年:- 5月5日至6日:第三级世代的起泡,即三级世代的代表开始围绕税收和政治权利等问题展开讨论。

- 6月17日至20日:普瓦捷战役发生,第三级世代宣布组建成为"国民议会"。

- 7月14日:巴士底狱被攻陷,这一事件被视为法国大革命的起点。

1791年:- 6月20日至21日:欧洲大陆上出现了第一次大规模的革命战争,是由两个反对派占领明斯克城的席卷。

- 7月17日:路易十六(法国国王)和玛丽·安托瓦内特(玛丽·苏珊·维果乔泽·德波旺)试图逃离法国,但失败了。

1792年:- 4月20日:法国国民议会宣布战争,法国大革命开始进入冲突阶段。

- 8月10日:第一任法国国家主席路易-奥古斯特(Louis Auguste)被废黜,并被监禁在巴黎。

- 9月20日至21日:路易十六被判定为叛国罪,被裁决处死。

1793年:- 1月21日:路易十六在吉尔乌廷广场(Place de la Concorde)被斩首。

- 6月2日至7日:雅克·路易·大卫和玛丽·夏琳由·庞库埃在君主君主的筹码轮戏中鞠躬。

- 10月31日:国民公会通过法案,宣布所有的天主教堂和修道院被认为是国家的财产,并将它们转让给法国政府。

1794年:- 4月6日:雅克-勃尔登逊(Jacques Bailly)被选为法国国家主席,以便填补路易·博尼米·德·沙通普肖的空缺。

- 6月8日至9日:第一任代表康他布尔克被废黜,罗伯斯庇尔成为国家元首。

1799年:- 11月9日至10日:尼科尔·白列维(Nicolás Bonaparte)领导的政变推翻了罗伯斯庇尔,成立了现代法国的执政团政府。

法国大革命,反法同盟,革命年表

法国大革命,反法同盟,革命年表

法国大革命,反法同盟,革命年表1789年5月5日,由于财政问题,路易十六在凡尔赛宫召开三级会议,国王希望在会议中讨论增税、限制新闻出版和民事刑法问题,并且下令不许讨论其他议题。

而第三等级代表不同意增税,并且宣布增税非法。

1789年6月17日第三等级代表宣布成立国民议会,国王无权否决国民议会的决议。

于是路易十六关闭了国民议会,宣布它是非法的,其一切决议无效,命令三个等级的代表分别开会。

1789年7月9日国民议会宣布改称制宪议会,要求制定宪法,限制王权。

路易十六调集军队企图解散议会。

1789年7月14日群众攻克了象征封建统治的巴士底监狱,释放七名犯人(四名造假贩子,两名精神病人和一位性行为不检的伯爵)取得初步胜利。

这一天后来成为了法国国庆日。

不久,由人民组织起来的制宪会议掌握了大权。

这一年,制宪会议颁布了“废除一切封建义务”的“八月法令”,紧接着又通过了著名的《人权宣言》,向全世界庄严宣布了“人身自由,权利平等”的原则。

(2)君主立宪派的统治(1789.7.14---1792.8.10)资产阶级代表在起义中夺取巴黎市府政权,建立了国民自卫军。

国王不得不表示屈服,制宪议会实际上成为最高国家权力机关,君主立宪派起主要作用。

八月法令宣布废除封建制度,取消教会和贵族的特权,规定以赎买方式废除封建贡赋。

1789年8月26日通过《人权宣言》。

10月份王室被迫从凡尔赛宫迁到巴黎,制宪议会也随之迁来。

巴黎出现一批革命团体,其中雅各宾俱乐部、科德利埃俱乐部在革命中发挥巨大作用。

1791年6月20日路易十六出逃失败,部分激进领袖和民众要求废除王政,实行共和,但君主立宪派则主张维持现状,保留王政。

7月16日君主立宪派从雅各宾派中分裂出去,另组斐扬俱乐部。

1791年9月制宪议会制定了一部以权由全民产生,三权分立的宪法,规定行政权属于国王、立法权属于立法会议,司法权属各级法院。

法国成为资产阶级性质的君主立宪制国家。

法国大革命引起周边国家不安,普鲁士、奥地利成立联军攻打法国,联军攻入法国。

法国大革命与共和制度确立年表

法国大革命与共和制度确立年表
3、1852,路易·波拿巴称帝,第二共和国灭亡
拿破仑
第二帝国
金融资产阶级和大工业资产阶级
资产阶级帝制
重大事件
1、1852,路易·波拿巴称帝,建立拿破仑第二帝国
2、1870.7,普法战争法国战败
3、1870.9,巴黎人民第六次起义,拿破仑第二帝国灭亡
统治政策与措施
1、对内
(1)推行专制独裁,后期进行“自由化”改革,适当限制皇权
3、1815年,拿破仑滑铁卢战役失败,波旁王朝再次复辟
4、1830.7,试图恢复极端君主制,巴黎人民第四次起义(七月革命),波旁王朝被推翻
统治政策与措施
逐步强化封建制度,维护旧贵族利益,实施白色恐怖,试图恢复极端君主制
七月王朝
金融资产阶级
君主立宪
重大事件
1、1830.7,巴黎人民第四次起义(七月革命),建立七月王朝
(2)鼓励发展资本主义
2、对外侵略扩张,强占殖民地
历史评价
1、政治上比较反动
2、完成了工业革命,后期政治体制逐渐自由化和民主化,获得了在欧洲大陆的优势和大量海外殖民地
第三共和国
资产阶级
共和
重大事件
1、1870.9,巴黎人民第六次起义,第三共和国建立
2、1871,巴黎人民第七次起义,建立巴黎公社,被资产阶级临时政府镇压
2、拒绝限制贸易自由和粮食投机
历史评价
捍卫了法国大革命的成果,推动了法国大革命的进程,建立了资产阶级共和国
雅各宾派
中小资产阶级
共和
重大事件
1、1793年5月与6月,巴黎人民第三次起义,雅各宾派上台
1、1794.7,热月政变,雅各宾派统治结束(也标志着法国大革命的结束)
统治政策与措施

法国革命时间表

法国革命时间表

法国革命时间表(1789.5.5—1870.9.4)一、波旁王朝(843—1791.9)(封建君主专制)1789年7月14日巴黎人民攻占巴士底狱【爆发】8月26日《人权宣言》{君主立宪派:大资、自由派贵族}1791年9月《1791年宪法》—君主立宪制确立1792年8月10日“八月起义”{吉伦特派:工商业资产阶级}9月瓦尔密村击退普军,国民公会宣布成立第一共和国二、法兰西第一共和国(1792.9-1804.12.2)1793年1 处死路易十六 6月2日雅各宾派掌权{中小资} 秋罗伯斯庇尔为首的公安委员会推行“恐怖政策” 1794年7月27日“热月革命”{热月党人}【法国大革命高潮阶段的结束】1799年11月9 日“雾月政变”,拿破仑任第一执政,颁新宪法,建立独裁统治1804年3 月《法兰西民法典》(《拿破仑法典》)三、法兰西第一帝国(拿破仑帝国)(1804.12.2-1814.1.3,1815.3.20-1815.6.22)(资产阶级帝制)1804年12月2日波拿巴·拿破仑加冕,称拿破仑一世1812年兵败俄国【开始崩溃】1813年10 兵败莱比锡【开始瓦解】1814年4月拿破仑在巴黎枫丹白露宫签署退位诏书,此前两天拿破仑宣布无条件投降。

法兰西第一帝国灭亡了。

拿破仑后被放逐厄尔巴岛1815年3月20日拿破仑重登皇位6月18日滑铁卢兵败6月22日拿破仑退位,不久被流放圣赫勒拿岛【第一帝国最终覆灭、波旁王朝复辟】四、波旁王朝复辟(1815.6.22-1830.7.29)(封建统治)路易十八世颁《大宪章》1824年查理十世继位1830年7月查理十世签《七月赦令》【导火线】7月27日“七月革命”(~7.29“光荣的三日”){大资}五、七月王朝(1830.7.29-1848.2.24)(君主立宪制,大资政权)1830年7月29日路易·菲利浦被推上王位,三色旗为国旗1831年和1834年里昂工人起义1847年欧洲农业歉收1848年2月22日-24日“二月革命”{中小资+工人}六、法兰西第二共和国(1848.2.24-1852.11)(小资政权)1848年12月路易·拿破仑·波拿巴成为第一位普选产生的总统1849年秩序党在议会选举中大胜1851年波拿巴发动军事政变,解散议会,开始独裁1852年初颁布新宪法七、法兰西第二帝国(1852.11-1870.9.4)(资本主义专制统治)1852年11月路易·拿破仑· 波拿巴登基称帝,称“拿破仑三世”。

法国大革命的进程

法国大革命的进程

法国大革命的进程本文从网络收集而来,上传到平台为了帮到更多的人,如果您需要使用本文档,请点击下载按钮下载本文档(有偿下载),另外祝您生活愉快,工作顺利,万事如意!1789 年 5 月 5 日,国王路易十六在凡尔赛宫召开三级会议,企图在会议中对第三等级增税以解救政府的财政危机,而第三等级代表不同意增税,要求制定宪法,限制王权,按启蒙思想家宣传的理论进行改革。

6 月17 日,第三等级代表宣布成立国民议会,并在一个网球场举行了宣誓,“网球场宣誓”标志着他们初步形成了自己的斗争纲领。

7月9日,国民议会宣布改称制宪会议。

路易十六意识到这危及了自己的统治,调集军队企图解散议会,激起了巴黎人民的愤怒。

7 月14 日巴黎群众攻克了象征封建统治的巴士底狱,占领了市政厅,接管了政权,建立了新政府——常务会议,并组织了武装力量——国民自卫军。

7 月14 日,巴黎人民攻克巴士底狱成为了法国大革命的标志。

新成立的制宪会议实际上成为了最高国家权力机构,但制宪会议代表的成分很复杂,大体分为三个政治派别:代表大资产阶级和自由主义贵族的君主立宪派、代表工商资产阶级利益的吉伦特派和代表中小资产阶级利益的雅各宾派。

法国大革命的发展进程因三个不同派别执政而分为三个阶段。

一、大革命第一阶段:君主立宪派执政时期()君主立宪派执政期间发生了几件重要事件:第一,发表了《人权宣言》。

《人权宣言》是这次法国大革命的纲领性文件,明确宣布了人权、法制和私有财产权等“资本主义社会的基本原则”。

《人权宣言》在宣布“人人平等”的同时,又宣布了私有财产是“神圣不可侵犯的权利。

”这就从根本上把资产阶级宣扬的所谓“人权”完全变成了维护资本主义的私有权,维护少数人剥削多数人的权利。

第二,制定了1791 年宪法。

1790 年,制宪会议为了改造旧制度以适应资本主义的发展,作了大量的工作,如制宪会议通过法令,宣布教会地产归国家所有,动摇了封建制度的基础——封建土地制。

制宪会议在1791 年制定了宪法。

法国大革命历史事件时间轴

法国大革命历史事件时间轴

法国大革命历史事件时间轴1789年7月14日 - 巴士底狱被攻陷:巴黎民众袭击并夺取了巴士底狱,这一事件被视为法国大革命的标志。

1789年8月4日 - 废除封建特权:法国国民议会通过了一项法案,废除了封建主义的特权和特权身份。

1789年8月26日 - 颁布《人权与公民权宣言》:法国国民议会通过了一项宣言,其中规定了个人和公民权利的基本原则。

1791年6月20日 - 法国立宪王国宣布成立:法国国民议会通过了一项宪法,将法国设置为立宪王国。

1792年4月20日 - 法国战败:法国与奥地利发生冲突,法国在瓦朗谢讷战役中遭到了重大失败。

1792年9月20日 - 法国第一共和国宣布成立:法国国民议会废除了君主制度,宣布成立法国第一共和国。

1793年1月21日 - 路易十六被处决:前法国国王路易十六因叛国罪被断头台处决。

1793年6月2日 - 吉伦特派被逮捕:法国国民公会逮捕了吉伦特派政治家,并最终将他们处决。

1793年7月13日 - 雅各宾独裁开始:雅各宾党掌控政权,罗伯斯庇尔被任命为国家公安委员会主席。

1794年7月28日 - 罗伯斯庇尔被处决:罗伯斯庇尔被指控为反革命活动而被处决。

1795年11月9日 - 旧制度恢复:法国国民公会通过了一项决议,废除了革命时期的宪法,旧制度恢复。

1799年11月9日 - 拿破仑发动政变:拿破仑·波拿巴发动政变,掌握了政权,标志着法国大革命的终结。

这是法国大革命历史事件的基本时间轴,记录了这一重要历史时期的关键事件。

这些事件不仅改变了法国的政治格局,还对整个欧洲乃至世界产生了深远影响。

通过回顾这些事件,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法国大革命及其对人类历史的重要意义。

法国大革命的历史事件时间轴

法国大革命的历史事件时间轴

法国大革命的历史事件时间轴1789年:
- 5月5日:路易十六召开三级会议,各个阶级的代表齐聚一堂,探讨解决财政危机的方法。

- 7月14日:巴士底狱被攻陷,成为法国大革命的标志性事件。

- 8月26日:《人权与公民权宣言》发布,将自由、平等、法治等原则确立为核心价值。

1791年:
- 6月20日:路易十六试图逃离巴黎,但被捕,这一事件引发了对君主制的进一步质疑和不满情绪。

- 9月3日:法国新宪法通过,成立君主立宪制。

- 10月現:巴黎妇女发起马克西米连人斩节,要求解决粮食危机。

1792年:
- 4月20日:法国对奥地利宣战,战争彻底打破了君主立宪制度的稳定。

- 6月20日:巴黎人民闯入国民议会,要求推翻君主制。

- 9月21日:法国共和国宣告成立。

- 9月22日:法国国民公会成立,取代国民议会。

1793年:
- 1月21日:路易十六被处决,法国进一步摆脱了君主制的影响。

- 6月2日:雅各宾派执政府在巴黎发动“六月政变”,镇压保皇派的反抗。

- 7月13日-28日:雅各宾派开始了著名的“恐怖统治”阶段。

1794年:
- 7月27日:罗伯斯庇尔被处决,雅各宾派失去领导人,恐怖统治逐渐结束。

1795年:
- 8月22日:法国新宪法通过,成立“执政五人团”。

这标志着法国的政治重心开始转移。

1799年:
- 11月9日:拿破仑在法国发动政变,结束了执政五人团的统治。

- 12月24日:法兰西第一共和国成立,拿破仑担任第一任执政官。

1804年:
- 5月18日:拿破仑加冕为法兰西帝国皇帝。

法国大革命大事记时间表

法国大革命大事记时间表
措施:对内专制独裁;对外侵略战争。P/69
政治上实行专制统治,对外战争激化了国内社会矛盾,人们要求重建共和。B、根本原因:君主制不符合资本主义的日益发展,法国人民要求民主政治的要求,根本的是工业革命的发展C、1870年,普法战争中失败,拿破仑三世被俘。
1870年9月4日,巴黎人民起义,建立第三共和国。(第六次)
C、成立共和国:1792年9成立法兰西第一共和国。
D、1793年初,处死国王路易十六,民主力量取得决定性胜利。
面临严峻的内外形势:第一次反法联盟威胁法国;国内王党分子在法国西部地区暴乱;国内粮价飞涨,吉伦特派拒绝限制贸易自由和粮食投机。
1793年5月底6月初,巴黎人民举行第三次起义。
雅各宾派(代表中小资产阶级的利益)
B、其侵略扩张激发了各被占领地区人民的民族解放运动。C、他向旧制度妥协,政治上走向反动,失去民心。D、英国组织反法联盟,从未停止敌对行动。E、根本:当时欧洲的封建势力比资本主义势力强大。(专制力量大于民主力量。)
失败原因
波旁王朝
君主专制复辟
代表旧贵族利益
1814---1830
议会
措施:
逐步强化封建专制制度,维护旧贵族利益;对大革命和帝国的同情者大肆进行反攻倒算。
第三共和国
1870---1940
建立原因:①君主派内讧。②共和派与巴黎人民的努力。③根本:君主制不符合资本主义发展的需要,工业革命的发展,法国人民要求民主政治。
其他:1875年宪法,确立了共和制。
意义:
①标志着法国反封建任务的完成。②推动了法国资本主义的发展。③推动了工人运动的发展。
认识:人民在革命中起到决定性作用。
广大工人、农民和小资产阶级被剥夺参政权,工商业资产阶级也被排斥在政权外。

法国大革命

法国大革命

法国革命时间表
• 一.波旁王朝(843---1791,9){封建君主专制} • 二.1789,5,5三级会议召开,后改名"制宪会议"{第三等级} • 三.7.14巴黎人民攻占巴士底狱〖爆发〗 • 8.26日<<人权宣言>>{君主立宪派:大资,自由派贵族 <<1791年宪法>>君主立宪制确立(~1792,9) • 8.10"八月起义"{吉伦特派:工商业资产阶级} • 9月瓦尔密村击退普军,国民公会宣布成立第一共和国
督政府
• 不幸的是,雅各宾派过激和恐怖的政策,也使它走向分裂 和内讧,陷于孤立的罗伯斯比尔也未能完全守住法国革命 的成果,而反法同盟一而再地被欧洲封建君主拼凑起来, 它们一轮轮地围剿法国革命,企图恢复法国波旁王朝的封 建政治.1794年7月27日,雅各宾派中被罗镇压的右派势力 发动热月政变,逮捕了罗伯斯比尔和圣鞠斯特,建立热月 党人统治.热月党人成立了新的革命政府——督政府 • 结果:清楚了罗伯斯比尔时期的革命恐怖政策和激进措施, 建立了资产阶级的正常统治,维护了共和政体,在法国国 内维护了资产阶级革命的成果.
法国大革命
主要过程
• • • • • • • • • 第一节.旧制度的危机 第二节.三级会议和革命的爆发 第三节."八九年原则 第四节.法兰西第一共和国的建立 第五节.恐怖年代 第六节.热月党统治 第七节.执政府的政绩 第八节.法兰西第一帝国和拿破仑战争 第九节.拿破仑帝国倒台
束缚 起因----封建王朝的专制统治<====>资本主义发展 ↓ 封建等级制度 矛盾 ↓ ↓ 开始:攻占巴士底狱(1789年7月14日) 法国大革命 资产阶级掌权,颁布<<人权宣言>> 建立共和国,处死国王(1792年) 高潮:巴黎人民起义,雅各宾派掌权 意义:

(完整版)法国大革命过程

(完整版)法国大革命过程

法国革命时间表波旁王朝法国革命时间表(1789.5.5~1870.9.4)一、波旁王朝(843~1791.9){封建君主专制}1789.5.5 三级会议召开,后改名“制宪会议”{第三等级}7.14 巴黎人民攻占巴士底狱【爆发】8月26日《人权宣言》{君主立宪派:大资、自由派贵族}1791.9 《1791年宪法》—君主立宪制确立(~1792.9)1792.8.10 “八月起义”{吉伦特派:工商业资产阶级}9月瓦尔密村击退普军,国民公会宣布成立第一共和国法兰西第一共和国二、法兰西第一共和国(1792.9~1804.12.2)1793.1 处死路易十六6.2 雅各宾派掌权{中小资}秋罗伯斯比尔为首的公安委员会推行“恐怖政策”1794.7.27 “热月革命”{热月党人}【法国大革命高潮阶段的结束】1799.11.9 “雾月政变”,拿破仑任第一执政,颁新宪法,建立独裁统治1804.3 《法兰西民法典》(=《拿破仑法典》)法兰西第一帝国三、法兰西第一帝国(拿破仑帝国)(1804.12.2~1814.1.3,1815.3.20~1815.6.22){资产阶级帝制} 1804.12.2 波拿巴·拿破仑加冕,称拿破仑一世1812. 兵败俄国【开始崩溃】1813.10 兵败莱比锡【开始瓦解】1814.3.31 反法盟军、路易十八进入巴黎1814.4.拿破仑在巴黎枫丹白露宫签署退位诏书,此前两天拿破仑宣布无条件投降。

法兰西第一帝国灭亡了。

拿破仑后被放逐厄尔巴岛1815.3.1. 拿破仑登陆法国3.20. 拿破仑重登皇位6.18. 滑铁卢兵败6.22. 拿破仑退位,不久被流放圣赫勒拿岛【第一帝国最终覆灭、波旁王朝复辟】1821 拿破仑病死于圣赫勒拿岛。

波旁王朝复辟四、波旁王朝复辟(1815.6.22~1830.7.29){封建统治}路易十八世颁《大宪章》1824. 查理十世继位1830.7 查理十世签《七月赦令》【导火线】7.27 “七月革命”(~7.29“光荣的三日”){大资}七月王朝五、七月王朝(1830.7.29~1848.2.24){君主立宪制,大资政权}1830.7.29. 路易·菲利浦被推上王位,三色旗为国旗法国三色旗1831.&1834. 里昂工人起义1847. 欧洲农业歉收1848.2.22~24.“二月革命”{中小资+工人}法兰西第二共和国六、法兰西第二共和国(1848.2.24~1852.11){小资}1848.6. “六月革命”失败{工人}12月路易·拿破仑·波拿巴成为第一位普选产生的总统1849. 秩序党在议会选举中大胜1851. 波拿巴发动军事政变,解散议会,开始独裁1852 初颁布新宪法法兰西第二帝国七、法兰西第二帝国(1852.11~1870.9.4){资本主义专制统治}1852.11路易·拿破仑· 波拿巴登基称帝,称“拿破仑三世”。

?法国大革命的时间和影响是什么

?法国大革命的时间和影响是什么

法国大革命的时间和影响是什么法国大革命时间开始是1789年7月14日,结束时间是1794年7月27日。

以下是法国大革命的时间和影响。

法国大革命时间法国大革命的时间是1789年7月14日。

1789年7月9日法国国民议会宣布改称制宪议会,要求制定宪法,限制王权。

路易十六意识到这危及了自己的统治,调集军队企图解散议会。

7月12日,巴黎市民举行声势浩大的示威游行支持制宪议会。

次日,巴黎教堂响起钟声,市民与来自德国和瑞士的国王雇佣军展开战斗,在当天夜里就控制了巴黎的大部分地区。

7月14日群众攻克了象征专制统治的巴士底狱,释放七名犯人,取得初步胜利。

这一天后来成为了法国国庆日。

1794年7月27日,宣告了法国大革命中市民革命的结束。

1830年7月,巴黎人民发动七月革命,建立了以路易·菲利浦为首的七月王朝,至此法国大革命才彻底结束。

政变中建立了以热月党人为代表的政权。

法国历史进入维护大革命成果时期。

法国大革命的影响(1)对国内:法国大革命是一次广泛而深刻的政治革命和社会革命,从巴黎人民攻占巴士底狱到热月政变,法国大革命经历了五年的历程,其势如暴风骤雨,迅猛异常。

在三次起义中,人民群众都显示出伟大的力量,一再把革命从危机中挽救过来,并推动它进一步向前发展,它彻底地结束了法国一千多年的君主专制制度,传播了自由民主平等的思想。

(2)对世界:法国大革命是一次广泛而深刻的政治革命和社会革命,从巴黎人民攻占巴士底狱到热月政变,法国大革命经历了五年的历程,其势如暴风骤雨,迅猛异常。

在三次起义中,人民群众都显示出伟大的力量,一再把革命从危机中挽救过来,并推动它进一步向前发展,它彻底地结束了法国一千多年的君主专制制度,传播了自由民主平等的思想。

法国大革命的性质法国大革命是18世纪由于法国三个阶级的矛盾加深所引起的,其性质属于资产阶级革命。

这场革命共分三个阶段:君主立宪派时期;吉伦特派统治时期;雅各宾派统治时期。

法国大革命中,君主立宪派颁布法令,对法国进行初步改造,动摇了封建土地所有制。

法国大革命时间轴

法国大革命时间轴
21.拿破仑.波拿巴入侵意大利(1796年4月11日):在翻越阿尔卑斯山时对士兵的演讲中与第二次布匿战争的汉尼拔做比。
22.拿破仑取得第一次意大利战争胜利(1797年):拿破仑横扫意大利,与罗马教皇签订合约,与奥地利签订《莱奥本预备合约》。
23.拿破仑远征埃及(1798年-1799年):1798年5月19日拿破仑起航前往埃及,8月1日尼罗河战役,整个舰队被纳尔逊消灭,随后进攻叙利亚,又在阿克之战中被打败,于1799年5月17日返回埃及,于8月22日启程离开亚历山大港,于10月9日登陆法国。
参考书目:
52.《法国大革命》,William Doyle
53.《旧制度与大革命》,托克维尔
54.《法国的故事》,文聘元
55.《拿破仑大帝》,Andrew Roberts
雅克-路易·大卫 - Jacques-Louis David
18.雅各宾派“恐怖统治”时期(1793年6月-1794年7月):罗伯斯庇尔以革命的恐怖对付反革命的恐怖。1793年9月发布《惩治嫌疑犯条例》,路易十六王后玛丽、大批贵族、吉伦特派、旺代叛军,直到大批普通民众在缺乏审判的情况下都被宣布为“反革命”而走向断头台,1794年3月处决温和改革派埃贝尔派,4月5日处决雅各宾派领导人之一丹东,直到6月8日在罗伯斯庇尔的倡导下,引入了一种非基督教的国家宗教,即最高主宰崇拜。
40.莱比锡会战(1813年10月):拿破仑败返莱茵河西岸,最后返回巴黎。
41.拿破仑退位(1814年4月):联军3月31日占领巴黎,4月11日拿破仑宣布无条件投降,并于4月13日在枫丹白露签署退位诏书,法兰西第一帝国灭亡,拿破仑并被送往厄尔巴岛。
古斯塔夫·贝廷格 - gustave bettinger
10.《皮尔尼茨宣言》(1791年8月27日):普鲁士和奥地利发表联合宣言,威胁进行武装干涉。

法国大革命期间的恐怖统治时间轴

法国大革命期间的恐怖统治时间轴

法国大革命期间的恐怖统治时间轴1789年:法国大革命爆发,民众推翻君主制度,开始追求自由、平等和博爱的理念。

1792年:战争爆发,法国与多个欧洲国家交战。

1793年1月:路易十六国王被处决,法国宣布成为共和国。

1793年6月:雅各宾派掌握国家权力,开始实施恐怖统治。

1793年9月:法国国内出现严重的经济危机,物价飞涨,民众生活困苦。

1793年9月至1794年6月:恐怖统治达到顶峰,被履行政府的国家安全委员会使用。

1793年12月至1794年1月:法国国内爆发了一系列反革命起义,被严厉镇压。

1794年7月:罗伯斯庇尔等雅各宾派领导人被处决,恐怖统治的高潮逐渐平息。

1795年:法国通过新宪法,建立了五个执政部门,恐怖统治结束。

尽管法国大革命的初衷是为了追求自由、平等和博爱,但在恐怖统治期间,却导致了大量的政治迫害、处决和镇压。

这段时期的恐怖统治对法国社会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同时也引发了其他国家对法国革命的担忧和抵制。

随着恐怖统治的结束,法国逐渐走向相对稳定,国家建立了新的政治制度,但恐怖统治期间的残酷经历和社会动荡对法国的历史和文化留下了深远的影响。

这段时期的事件也成为历史学家和研究者研究和讨论的重要课题之一。

法国大革命

法国大革命

法 国 资 产 阶 级 统 治 的 巩 固
评价拿破仑战争: 评价拿破仑战争:
打击了欧洲的封建势力, 打击了欧洲的封建势力,损害了 被侵略国家人民的利益, 被侵略国家人民的利益,激起了当地 人民的反抗
法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国 资 产 阶 级 统 治 的 巩 固
评价拿破仑: 评价拿破仑:
贡献:
1、拿破仑颁布了《法典》(最大贡献) 拿破仑颁布了《法典》 维护了资产阶级的利益; 维护了资产阶级的利益; 2、通过战争传播了资产阶级自由平等的 思想, 思想,打击了欧洲的封建势力
不足:拿破仑战争损害了被侵略国家人民的
利益。 利益。
革命中颁布的文件 法、美资产阶级 革命中颁布的文件
革命中文件 美 法 作用
革命中颁布的文件 法、美资产阶级 革命中颁布的文件
作用 宣告北美的十三个殖民地脱 独立宣言》 美 《独立宣言》 离英国独立, 离英国独立,美国诞生 体现了反对君主专制和封 人权宣言》 法 《人权宣言》 建等级制度的思想 革命中文件
查理一世召 来克星顿的 巴黎人民攻 枪声 占巴士底狱 开议会 宫廷政变 克伦威尔 查理一世 英国承认美 罗伯斯庇尔 被处死 国独立 华盛顿 罗伯斯庇尔 路易十六
英国资产阶级革命
1640年——1688 1688年 时间 1640年——1688年 原因 领导
经过
影响
英国资产阶级革命
1640年——1688 1688年 1640年——1688年 时间 原因 封建专制统治阻碍了英国资本主义的发展 领导 阶级:资产阶级和新贵族;领导人:克伦威尔 阶级:资产阶级和新贵族;领导人: 开始:1640年查理一世召开议会 开始:1640年 克伦威尔领导议会军 领导议会军击溃王军 初步 克伦威尔领导议会军击溃王军 胜利 1649年处死查理一世,成立共和国 1649年处死查理一世,成立共和国 年处死查理一世 经过 克伦威尔掌握了政权 就任“护国主” 掌握了政权, 曲折 克伦威尔掌握了政权,就任“护国主” 反复 查理二世复辟 查理二世复辟 结束 1688年宫廷政变,推翻了专制统治 1688年宫廷政变, 推翻了封建君主专制, 结果) ①推翻了封建君主专制,确立了自己的统治地位(结果) 为资本主义发展扫清了道路(对英国的作用) 影响 ②为资本主义发展扫清了道路(对英国的作用) 推动了世界历史进程(对世界的影响) ③推动了世界历史进程(对世界的影响)

法国大革命时间表(1789

法国大革命时间表(1789

1789.5.5&shy;三级会议召开,后改名“制宪会议”{第三等级:}7.14巴黎人民攻占巴士底狱【爆发】8月《人权宣言》{君主立宪派:大资、自由派贵族}1791.9《1791年宪法》—君主立宪制确立(~1792.9)1792.8.10“八月起义”{吉伦特派:工商业资产阶级}9月瓦尔密村击退普军,国民工会宣布成立第一共和国二、法兰西第一共和国(1792.9~1804.12.2)1793.1处死路易十六6.2雅各宾派掌权{中小资}秋罗伯斯比尔为首的公安委员会推行“恐怖政策”1794.7.27“热月革命”{热月党人}【法国大革命高潮阶段的结束】1799.11.9“雾月政变”,拿破仑任第一执政,颁新宪法,建立独裁统治1804.3《法兰西民法典》(=《拿破仑法典》)三、法兰西第一帝国(1804.12.2~1814.6.22){资产阶级帝制}1804.12.2拿破仑加冕,称拿破仑一世1812.兵败俄国【开始崩溃】1813.10兵败莱比锡【开始瓦解】1814.3反法盟军、路易十八进入巴黎,拿破仑后被放逐厄尔巴岛1815.3.1.拿破仑登陆法国3.20.拿破仑重登皇位6.18.滑铁卢兵败6.22.拿破仑退位,不久被流放圣赫勒拿岛【第一帝国最终覆灭、波旁王朝复辟】四、波旁王朝复辟(1815.6.22~1830.7.29){封建统治}路易十八世颁《大宪章》1824.查理十世继位1830.7查理十世签《七月赦令》【导火线】7.27“七月革命”(~7.29“光荣的三日”){大资}五、七月王朝(1830.7.29~1848.2.24){君主立宪制,大资政权}1830.7.29. 路易·菲利浦被推上王位,三色旗为国旗1831.&1834. 里昂工人起义1847. 欧洲农业歉收1848.2.22~24.“二月革命”{中小资+工人}六、法兰西第二共和国(1848.2.24~1852.11){小资}1848.6. “六月革命”失败{工人}12月路易·拿破仑·波拿巴成为第一位普选产生的总统1849. 秩序党在议会选举中大胜1851. 波拿巴发动军事政变,解散议会,开始独裁1852 初颁布新宪法七、法兰西第二帝国(1852.11~1870.9.4){资本主义专制统治}1852.11路易·拿破仑·波拿巴登基称帝,称“拿破仑三世”。

法国资产阶级大革命大事年表

法国资产阶级大革命大事年表
英国组成第二次反法联盟
11月9日
拿破仑·波拿巴发动雾月政变建立了资产阶级军事独裁
1804年
3月24日
颁布《拿破仑法典》。
12月2日
巴黎圣母院加冕
1805年
8月9日
奥、英、俄结成第三次反法同盟
10月20日
乌尔姆战役,拿破仑大胜
1812年
6月-10月
远征俄国失败,兵败莫斯科
1813年
10月16日~19日
9月1日
普法战争中法国败给了普鲁士,法兰西第二帝国瓦解
1871年
2月
梯也尔被任命为政府首脑
3月18日
人民发动起义
3月26日
巴黎人民进行了选举
3月28日
巴黎公社诞生
5月28日
公社失败
1871年
8月
梯也尔被推选为总统
1873年
议会弹劾了2年
三级会议首次召开
1614年
三级会议停开
1774年
路易十六登上王座
1789年
5月5日
路易十六迫于财政压力重新招开三级会议
6月17日
第三等级代表宣布成立国民议会
6月20日
第三等级发表“网球场誓言
7月9日
国民议会改为制宪议会
7月13日
巴黎人民发动起义
7月14日
群众攻克了象征封建统治的巴士底监狱
8月26日
莱比锡战役,拿破仑失利
1814年
4月6日
拿破仑宣布退位。
4月26日
路易十八宣布即位波旁王朝第一次复辟
1815年
3月20日
拿破仑逃离流放地,重新进入巴黎,开始了百日统治
6月18日
滑铁卢会战拿破仑被英普联军打败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793年5月底6月初,巴黎人民举行第三次起义。
雅各宾派(代表中小资产阶级的利益)
1793年6月—1794年7月
国民公会
措施:A、反封建的土地政策:解决了农民的土地问题,结束了法国的封建制度,赢得了农民对雅各宾派政权的支持。
B、全面限价法令。
C、实行恐怖政策:在挽救共和国和拯救革命方面,起了积极作用,但其消极影响为后人所批评。
1848---1852
建立原因:(根本上是代表法国金融贵族利益的七月王朝的统治阻碍了工业资本主义的发展。)
第二帝国
政体:资产阶级独裁君主专制。(帝制)
拿破仑三世:代表
打资产阶级中的金融贵族和大工业家的利益。
1852---1870
建立原因:A、借助拿破仑·波拿巴的威望,获得法国农民的支持。(法国小农经济发达,小农意识强,崇拜拿破仑)B、工业资产阶级力量有限。C、前两次共和制都未能带来社会的稳定和繁荣,人们对共和制失望,君主派势力加强。D、路易一心想恢复帝制,并利用了选举制度的不完善。
代表资产阶级中最富有的金融贵族的利益
1830年7月——1848年2月
议会
措施:制定宪法限制王权,扩大议会下院权利,取消贵族特权,降低选民的财产资格限制。
广大工人、农民和小资产阶级被剥夺参政权,工商业资产阶级也被排斥在政权外。
1848年2月起义,推翻七月王朝(第五次)
第二共和国
政体: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制
法国大革命
爆发原因:①经济原因:封建专制制度严重阻碍了日益发展中的资本主义——根本原因。
②政治原因:社会等级对立严重,阶级矛盾尖锐。
③思想准备:法国启蒙运动动摇了封建统治基础,为即将到来的法国大革命作了充分的思想准备。
④英美资产阶级革命的推动。
⑤路易十六统治腐朽,社会矛盾尖锐,财政危机严重。
导火线:1789年5月三级会议召开,资产阶级和人民与国王展开斗争。
失败原因
波旁王朝
君主专制复辟
代表旧贵族利益
1814---1830
议会
措施:
逐步强化封建专制制度,维护旧贵族利益;对大革命和帝国的同情者大肆进行反攻倒算。
复辟活动猖獗,解散资产阶级控制的议会,限制资产阶级选举权,试图恢复专制君主制。
1830年7月巴黎人民发动七月革命,推翻波旁王朝。(第四次)
七月王朝
君主立宪制
措施:对内专制独裁;对外侵略战争。P/69
政治上实行专制统治,对外战争激化了国内社会矛盾,人们要求重建共和。B、根本原因:君主制不符合资本主义的日益发展,法国人民要求民主政治的要求,根本的是工业革命的发展C、1870年,普法战争中失败,拿破仑三世被俘。
1870年9月4日,巴黎人民起义,建立第三共和国。(第六次)
面对国内外旧势力的进攻,君主立宪派显得软弱无力,甚至走向人民的对立面。
1792年8月10日巴黎人民举行第二次武装起义,攻占王宫,推翻君主政体制度。
第一共和国
(1792年9月—1804年)
吉伦特派(代表工商业大资产阶级利益)
1792年8月—1793年6月
立法议会→国民公会
措施:
A、召开国民公会:普选产生。
D、对外战争:发布总动员令,征集军队,1793年底赶走外国干涉军,1794年战场转移到国境之外。
国内外形势好转情况下,雅各宾派矛盾逐渐暴露并分裂。
热月党人
(代表大资产阶级利益)
1794年7月—1799年11月(成立督政府)
元老院
措施:
采取措施结束雅各宾派的恐怖政策,以恢复建立资产阶级正常的政治和经济秩序;
第三共和国
1870---1940
建立原因:①君主派内讧。②共和派与巴黎人民的努力。③根本:君主制不符合资本主义发展的需要,工业革命的发展,法国人民要求民主政治。
其他:1875年宪法,确立了共和制。
意义:
①标志着法国反封建任务的完成。②推动了法国资本主义的发展。③推动了工人运动的发展。
认识:人民在革命中起到决定性作用。
人民起义
阶段
领导力量
(阶级属性)
时间
权利机关
建立的原因或措施
结束原因及其它
1789年7月14日巴黎人民攻占巴士底狱。(开始)
君主立宪制君ຫໍສະໝຸດ 立宪派(代表大资产阶级和自由派贵族利益。)
1789年7月14日—1792年8月
制宪会议→立法议会
措施:(全面、初步改造了法国社会,确立了资本主义社会的若干根本原则,基本实现了革命目标。)八月法令、《人权宣言》、制宪会议颁布1791年宪法、进行对外战争,反对外来干涉,战争初期阶段,对法国而言是正义战争。
B、进行对外战争:1792年9月瓦尔密战役胜利,鼓舞了人民的斗志。
C、成立共和国:1792年9成立法兰西第一共和国。
D、1793年初,处死国王路易十六,民主力量取得决定性胜利。
面临严峻的内外形势:第一次反法联盟威胁法国;国内王党分子在法国西部地区暴乱;国内粮价飞涨,吉伦特派拒绝限制贸易自由和粮食投机。
特点及原因:
(1)特点:长期性、艰巨性、曲折性(2)原因:①法国的革命有其深刻性,使传统势力的反抗特别明显。②法国有近千年封建专制统治历史,封建主义在法国根深蒂固,君主复辟传统势力相当强大。③资产阶级内部派别多,工业资产阶级力量有限。④法国小农经济发,小农意识成为君主制复辟的温床。认识:①民主力量与专制斗争具有长期性、曲折性的特点。②共和制的建立是进步力量长期斗争的结果,而不是专制势力的恩赐。③民主潮流是不可阻挡的,新事物必然战胜旧事物。
失败原因:A、连年战争影响了帝国经济的发展,加重了人民的负担,从根本上动摇了其统治基础。
B、其侵略扩张激发了各被占领地区人民的民族解放运动。C、他向旧制度妥协,政治上走向反动,失去民心。D、英国组织反法联盟,从未停止敌对行动。E、根本:当时欧洲的封建势力比资本主义势力强大。(专制力量大于民主力量。)
尽力保护革命成果,维护共和制度。
腐败无能,对内不能解决社会经济问题,造成政局动荡不定;对外武力抗击武装干涉和入侵。
拿破仑执政
(代表大资产阶级利益)
1799年11月——1804年
元老院
第一帝国
【资产阶级独裁君主专制(帝制)】
(代表大资产阶级利益)
1804年——1814年
对内措施:采取一系列有利于政治稳定和资本主义发展的政策措施。(如:颁布《民法典》、《商法典》等)对外:经历了与反法联盟的多次战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