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想政治教育原理课后习题答案汇编

思想政治教育原理课后习题答案汇编
思想政治教育原理课后习题答案汇编

1、思想政治教育在党的事业中的具体作用是什么?

答:①、思想政治教育是我们党的优良传统和政治优势。

②、思想政治教育民主革命胜利的根本保证。

③、思想政治教育是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生命线。

2、简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对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

积极影响:A、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建立与完善,有利于全国人民树立坚定的社会主义信念,极大的促进了思政事业的发展。B、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为思政奠定了坚实的物质基础。C、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为提高思政教育水平,解决思政难题,实现思政教育目标,提供了有利的环境和条件。

消极影响:A、市场经济的盲目性和投机性对思政教育的说服力造成了一定的冲击。B、市场经济的求利性容易诱发利己主义、小团体主义和拜金主义,加大了思政教育的难度。C、市场经济的开放性和体制转换阶段所持有的失范现象,增加了思政教育的复杂性。

3、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需要思想政治教育

答:这是由我国市场经济的社会主义性质和思想政治教育的独特作用决定的。

①、从市场经济发展的根本目标来看,需要思想政治教育提供方向保证

②、从市场经济的价值观念体系来看,它的双重效应需要思想政治教育提供正确的观念体系与动力

③、从市场经济内部运行机制来看,市场经济的自由竞争等经济行为需要思想政治教育加以规范

④、从市场经济的外部调控机制来看,思政教育是落实国家宏观调控政策的重要手段之一

4、科学认识和分析思政教育对象的意义及方法。

答:思想政治教育的对象是人,其所作用的范围是人的思想品德。

意义:是确立思政教育目标的出发点;是提高思政教育针对性和有效性的重要条件;是调动教育内在积极性、实现其思想转化的关键。

方法:历史分析法(特定的时代背景和历史条件下分析)

系统分析法(认识到对象本身的立体性、认识影响对象的因素是立体的)

信息分析法。

思政教育的重点对象:共产党员、各级领导干部、青年。

1、简述人的思想品德形成与发展的规律

答:在社会实践基础上主客体因素相互平衡、相互协调的规律

主体内在的思想矛盾运动转化的规律

2、影响思政教育内化与外化的因素

答:①、内化阶段:内在需要的驱动、主体素质的支配、教育方法的影响

②、外化阶段:主观精神的参与、外在环境的制约、内化外化的反复

③、反馈检验阶段:主客体的交互整合、协调控制的并存

3、思想政治教育过程的基本环节及特点

答:①、确定目标,制定计划②、实施影响,促成转化③、信息反馈,评估控制

特点:社会性、实践性、同时性与多端性、长期性与反复性

4、简述思想政治教育过程基本矛盾的内容?为什么?

答:基本矛盾:教育者所掌握的一定的思想品德要求与受教育者的思想品德水平之间的矛盾。

因为:①、它贯穿于思想政治教育过程的始终②、它决定着思政教育过程的本质③、它规定和制约着思政教育过程的特殊本质

5、思想政治教育过程具体矛盾的内容

答:教育者与受教育者之间的矛盾、教育者与教育介体之间的矛盾、受教育者与教育介体之间的矛盾、教育者与教育环体之间的矛盾、受教育者与教育环体之间的矛盾、教育介体与教育环体之间的矛盾

1、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的基本涵义及其理论基础。

答:思想政治教育主体为完成一定的教育任务,在对教育对象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过程中所采用的一切方式、手段或途径的总和。它包括人们的自我修养方法与教育方法,也包括

思想政治教育者在进行教育过程中所采用的思想方法和工作方法。

理论基础:一、哲学基础(马克思主义哲学)

①、关于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关系的原理是思政教育方法根本的途径和方法。

②、马克思主义认识论为思政教育方法提供了直接的指导和现实基础

③、唯物辩证法是思政教育一切方法的前提和基础

二、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思想政治教育学的基本理论、原则、教育目标和教育内容

2、简述并评价当代西方国家的主要思政教育方法。

答:当代西方道德教育的主要方法有:实用主义教育方法、道德认知理论的教育方法、价值澄清方法论、社会学习方法论。

实用主义:杜威教育理论旨在解决三个方面的重要问题,即教育与社会生活脱节、教育与儿童生活脱节、理论与实践脱节,其理论所反映出的基本精神仍然具有重大的理论价值及实践意义,但是他过分夸大了教育的社会作用,忽视了社会对个人的影响;没有有效解决课程与教材的问题;德育理论流于相对主义和主观主义。

道德认知理论:重视道德认知与道德思维能力、重视儿童的主体性,对现代西方道德教育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但他过分强调认知方面,忽视了情感因素及习惯的作用;两难问题与社会现实存在差距,不能代替实践。

社会学习方法论:把文化环境与人的道德发展联系起来,揭示示范榜样对道德发展的内在作用机制以及影响道德行为的各种形式与途径,主义理论与实际的结合,重视个体自我评价能力的培养,这些都是有积极意义的。但这一理论立论的基础接着痕迹比较明显,对社会因素、社会环境的界定,只是指人际关系和社会风俗习惯,没有涉及社会物质生产这一主要因素,而且具体方法缺乏操作的程序,实施有一定难度。

价值澄清方法论:这一理论重视现实生活,针对西方无所适从的道德教育实际提出来的,具有可操作性和实效性:重视价值观形成的内部机制,从知情行三者的结合探讨个人价值观的形成;重视引导和提高个人对自身价值观选择、评价的能力,并设计了丰富的方法和技巧;将德育融于智育与校内外日常生活。但是这一方法有明显的局限:一是把相对主义价值观作为方法论体系的基础,把个体经验作为确定价值观的标准衡量和评判自身的社会行为,否定社会的客观价值标准,其结果必然导致社会成员独行其是;二是忽视道德教育的具体内容、要求和道德行为的培养、训练,也容易导致形式主义。

3、现代思想政治教育方法论的三大转变

答:以人的发展需要为目标指向;以人的权利为教育起点;以受教育者的主体性为活动建构的基础

4、简述思政教育方法的发展趋势。

答: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的发展,从总的发展趋势上看,是一定的时代内容、理论内容、环境内容决定一定的方法。社会的进步、科技的发展、改革的深化为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的创新与发展提供了可能与必要。

宏观上:社会化①、有效地利用大众传媒②、渗透到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最大限度扩大教育的覆盖面

③、加强部门间的联合与合作,开创家庭、学校、社会一体的全方位的教育局面

微观上:科学化①、利用科技发展提供的物质基础②、吸取科学理论的原理和方法

理论上:一体化①、思想政治教育与业务工作的一体化

②、充分整合利用多学科方法,用系统科学的思维方式构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体系与方法体系实践上:现代化①、在对传统方法的批判继承中创新教育方法

②、借鉴西方德育方法的优秀成果实现方法的创新与发展

③、吸收科技发展的成果实现教育手段方式的现代化

1、如何评价确立思想政治教育目的的“个人本位论”与“社会本位论”?

个人本位论:强调以内在、个人的发展即个体需要为宗旨的德育目的,认为教育的目的由人的本能、本性的需要决定,教育的根本目的在于使人的本能和本性得到自由发展。

社会本位论:从社会出发,以社会发展为目的来阐述德育的目的,主张教育目的应根据社会需要来确定,教育除了社会的目的之外,没有其他目的。

后者则强调指出适应外在的、社会的发展即社会需要为宗旨的德育目的的社会本位论。思想政治教育目的不是人们随便想出来的,而是由一定社会的经济、政治所决定的,受社会生产力和科学技术发展水平所制约的。

2、确立思想政治教育目的的主要依据

①、社会发展的客观需要:提高人们的思想政治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

②、党和国家的奋斗目标: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实现共产主义而努力奋斗

③、受教育者精神世界发展的需求及思想实际

3、思想政治教育的根本任务与主要任务

根本任务:用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教育广大人民群众,培育和造就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新人

主要任务:要调动广大人民群众的社会主义积极性,使广大人民群众以极大的热情投身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

4、简述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的构成

思想政治教育的基本内容概括地说,是要用共产主义思想体系教育人民,用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武装人们的头脑。

基本要素:政治教育、思想教育、道德教育、法纪教育、心理教育。

5、思想教育是思想政治教育的根本性内容。

世界观教育:辩证唯物主义教育、马克思主义认识论教育、历史唯物主义教育

人生观教育:人生理想教育、人生目的教育、人生价值教育、人生态度教育

6、政治教育是思想政治教育的导向性内容。

基本国情教育、形势政策教育、爱国主义教育、党的基本路线教育

7、道德教育是思想政治教育的基础性内容。

集体主义教育、职业道德教育、社会公德教育、家庭美德教育

8、法纪教育是思想政治教育的保障性内容。

社会主义民主教育、法制教育、纪律教育

9、心理教育是思想政治教育的前提性内容。

心理现象和知识教育、心理调适基本知识教育、心理咨询

10、简述影响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的主要因素。

①、思想政治教育目的及其层次化②、对思想观念价值观念、道德观念及规范可教性理解

③、对思想政治教育过程的认识和理解④、偶发因素

11、简述确定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的原则。

①、整体性原则②、相关性原则③、层次性原则④、目的性原则⑤、重点要素原则

1、思想政治教育原则的含义及特征

思想政治教育原则,是思想政治教育客观规律的反映,并贯穿于思想政治教育全过程,是制定教育目标、确立教育内容、选择教育方法、确立教育关系必须遵循的基本要求。

具有普遍性、稳定性、规律性等特征。

2、简述思想政治教育的原则体系。

①、依据思想政治教育系统与各平行系统之间的关系,可以分为渗透原则、激励原则、结合经济业务工作一道去

做的原则、与解决实际问题相结合的原则、加强思想教育与严格行政管理相结合的原则

②、依据思想政治教育系统内各子系统间的内在本质联系,可以分为民主原则、示范原则、疏导原则、层次原则、教育与自我教育相结合原则、言教与身教相结合原则

③、方向性原则、层次原则、求实原则、激励原则、民主原则、主体原则渗透原则、示范原则、疏导原则

3、简述思想政治教育坚持方向原则的必要性。

答:从理论上看A、是由思想政治教育与上层建筑、经济基础的本质关系决定的

B、是由社会主义思想政治教育的本质特色决定的

C、是由人的思想活动规律决定

从实践上看A、坚持方向性原则是抵御资本主义“和平演变”图谋的必然要求

B、是对我国和世界社会主义建设经验教训的总结

4、简述疏导原则的含义、坚持疏导原则的必然性及其实施的基本要求。

答:含义:疏导原则就是对人民内部的思想认识问题既不堵塞言路、不压制打击,又要集中

大家的意见,针对受教育者的思想症结,加以正确的教育引导,帮助受教育者提

高思想认识。

必然性:从理论上看A、是人的思想活动规律决定的

B、是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理论所决定的

C、是群众观点决定的

从实践上看A、是对党的思想政治教育的优良传统的继承和发展

B、是新时代人们的思想实际的必然要求

基本要求:①、应正确处理疏通与引导的关系:要敢于和善于发扬政治民主;

不放任自流、不放弃必要的思想斗争

②、运用多种疏导方法:分到、利导、引导

5、简述渗透原则的含义、特点及其意义、和渗透原则的实施。

含义:渗透原则就是思想政治教育要渗透到经济工作、业务工作、管理工作以及其他各方面工作中去,结合各项具体工作的特点进行。

特点:潜移默化性、间接性、广泛性。

灌输教育的特点是强制性、单向性和所授内容的系统性

意义:①、可以组成教育合力,产生新质综合教育力量

②、可以减少阻力,易于为受教育者所接受

③、实行渗透原则可以适应思想政治教育社会化的趋势。

实施:A、处理灌输与渗透的关系,以灌输为主,渗透教育为辅

B、协调关系,组成合理的系统教育结构

C、潜移默化,寓教育无形

D、循循善诱,倚重人格塑造

E、循序渐进、促进受教育者思想发展的良性循环

6、简述激励原则的含义、必要性和具体原则。

含义:激励原则就是思想政治教育者运用各种激励手段,对教育对象施加正强化和负强化的信息反馈,以引起其心理和思想情感以及行为的变化,使其产生社会所期望的行为反应,从而实现思想政治教育目标的行为准则。必要性:①、是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任务所要求的②、是思想政治教育的时代特点所要求的

③、激励原则符合人的行为活动规律

具体原则:①、运用物质鼓励与精神鼓励相结合,以精神鼓励为主的原则,激励人们自觉调整内在

需要及逐步提高需要层次

②、正确运用正反面教育相结合,以正面教育为主的原则,激励人们择善而从、见贤思

齐,自觉选择和确定正确的行为动机

③、运用表扬与批评相结合,以表扬为主的原则,激励人们不断调整自我行为方式。

7、层次原则。

含义:层次原则就是思想政治教育者应从教育对象的实际出发,承认其个体性和差异性,根据教育对象的不同思想情况,区别对待,因材施教,分层次进行教育。

坚持层次原则的必要性:是由思政教育的层次性教育体系所决定的;是由客观事物矛盾的特殊性所决定的;是由教育对象思想素质发展的阶段性特征与层次性所决定的。

具体要求:①、要深入调查,了解教育对象思想问题的性质,科学的确定思政教育的目标

②、要依据受教育者的思想层次特点,综合考虑其他因素,正确选择教育内容与方法

③、要正确理解层次原则,不能将层次片面地理解为划分等级,尤其不能使层次绝对化

1、试从社会意识相对独立性的角度论述如何进行思想政治教育

答:从社会意识的独立性看,要高度重视思想政治教育的作用,防止和克服思想政治教育“无用论”。

A、根据社会意识的不完全同步性、不平衡性:思想政治教育应是先进于社会经济状态的

B、根据社会意识的历史继承性:思政具有一定的历史继承性,不能脱离以往的思政教育史

C、根据社会意识的相互影响、相互作用:在思政教育中应善于利用其他各种形式,利用政治法律制度、艺术、道德、宗教等多种形式来进行思政教育。

D、根据社会意识的反作用:社会意识的反作用集中体现在思政的价值和存在的依据,思政能为社会存在提供智力支持和思想保证。

2、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是否仍然要坚持“灌输”原则?

答:①、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由于生产力水平的限制,工人阶级还不可能从狭隘的社会分工中解放出来

②、社会主义制度建立以后,资产阶级作为一个阶级被消灭了,但资产阶级的思想的影响仍然存在,加强思想灌输是防止和挫败和平演变图谋的重要手段

③、无产阶级整体水平提高,但具体到阶级内部的每一个体仍需要灌输

3、试分析“人的本质不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在其现实性上,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的含义,并分析其对思政教育的指导意义。

答:这是对人的本质的科学论断, 同时也为考察人的本质提供了科学的思维方法。

含义:

①、人的本质是现实的、具体的。关于人的本质的求解, 必须把人放在特定的历史条件下和具体的社会关系中来考察, 否则是不能真正揭示人的本质的

②、人的本质在于人的社会性。从人的存在来看, 人不仅是自然的存在物, 更重要的, 人还是社会的存在物。因此, 人不仅具有自然属性, 还有社会属性。由于人与动物的根本区别在于人的社会属性, 人类自身的区别也主要地在于人们所处的社会关系及其在社会关系中所处的地位, 而人的自然属性又总是受着社会属性的规定和制约, 成为社会化的自然属性, 因而, 人的本质也就不在于人的自然属性, 而在于人的社会属性。

③、人的本质是全部社会关系的有机统一。社会是由人组成的, 但它不是单个人的简单相加, 而是人和人按照一定社会关系的结合。人存在于社会关系中, 通过社会关系从事劳动及其它活动, 离开社会关系, 人就不能劳动, 人的本质也就根本无法实现。

④、人的本质是历史地发展变化的。生产关系及由其产生的一切关系都是变化、发展的, 那么由一切社会关系总和决定的人的本质也必然会随着社会关系的变化、发展而不断地变化、发展, 永恒不变的人的本质是根本不存在的。

指导意义:

1.马克思关于人的本质理论能帮助我们正确认识教育对象

2.马克思关于人的本质理论能帮助我们正确认识思想政治教育的规律

3.马克思关于人的本质理论能帮助我们正确认识思想政治教育的性质和任务

1、讨论:思想政治教育是否是社会主义社会所特有的社会活动?

答:思想政治教育是共产党提出来的,但它不是社会主义社会所特有的。

第一不能说谁提出一个名称,这个名称所指称的事物就属于谁;第二考察某种活动,不能只看它有没有某个名称,而要看它所指称的事物是否确实存在。思想政治教育活动都是客观存在的,只是名称因社会制度的不同而各异罢了

2、

3、思想政治教育的研究对象是人。思想政治教育的研究对象是人的政治思想和行为形成与发展的规律。

答:第一种观点没有把该学科同其他相关学科区分开来,混淆了其内在价值。也不利于探索思想政治教育学领域的特殊矛盾,构建本学科的理论体系。第二种观点的可取之处在于明确了思想政治教育的研究对象是人的思想,特别是政治思想,避免了泛泛而谈人而产生的缺陷;突出了政治思想,体现了学科的显著特点,也反映了思想政治教育的历史。但其缺陷在于仅仅局限于政治观教育,没有反应思想政治教育应涵盖的全部的内容;只研究教育内容,没有研究实施教育的过程。

4、

5、个人与社会的辩证关系对思想政治教育的启示

答:在研究人的思想和行为时,不仅要看到个人和个人行为,而且要看到个人及个人行为的背景,及一定的社会关系;在对人进行思想政治教育时,不仅要注意到教育的影响作用,还要注意社会结构和社会关系所造成的社会环境的影响和制约。在研究社会生活和社会关系也不能忽视人的活动,因为它们都是由人的活动所创造和改变的。这对范畴决定着思想政治教育的任务和基本矛盾。

6、

7、思想与行为的辩证关系对思想政治教育的启示

答:培养人们具有正确地思想并帮助人们克服思想与行为不一致的矛盾,使人们的思想和行为达到统一,正是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任务。由于思想政治教育学要研究如何使人们形成符合社会要求的思想,如何使人们正确地思想转化为相应的行动,因此对思想和行为范畴的科学把握有助于人的思想品德形成和发展的规律以及揭示思想政治教育的规律。

8、如何理解教育者既是思想政治教育的主体又是它的客体

答:首先两者界限明确,教育者是思政的主体,处于主导地位,受教育者是教育的对象,是客体。其次两者的界限又是相对的:教育者既是主体又是客体,一方面教育者必先受教育才能发挥主导作用;另一方面现代社会信息双向交流的特点,决定教育者在施教过程中也应该向教育对象学习,从而不断充实完善自己,更有效的展开思政。受教育者也既是客体也是主体,从施教过程看是客体,但教育只有通过受教育者主动积极的接受、消化,通过其自身内在的思想矛盾运动,才能起作用。因而从受教过程看,自我教育起着决定性作用。

6、思想政治教育具有鲜明的阶级性

答:在阶级社会里,各个阶级的意识形态特别是政治思想,总是反映着一定阶级的利益和要求,表现着一定的阶级关系和阶级矛盾的。马克思主义思想政治教育学公开声明它具有无产阶级党性原则,坚持马克思主义真理,坚持用共产主义思想体系教育人们,培养一代社会主义新人。

编译原理课后习题答案(第三版)

精品文档 第二章 P36-6 (1) L G ()1是0~9组成的数字串 (2) 最左推导: N ND NDD NDDD DDDD DDD DD D N ND DD D N ND NDD DDD DD D ??????????????????0010120127334 556568 最右推导: N ND N ND N ND N D N ND N D N ND N ND N D ??????????????????77272712712701274434 886868568 P36-7 G(S) O N O D N S O AO A AD N →→→→→1357924680||||||||||| P36-8 文法: E T E T E T T F T F T F F E i →+-→→|||*|/()| 最左推导: E E T T T F T i T i T F i F F i i F i i i E T T F F F i F i E i E T i T T i F T i i T i i F i i i ?+?+?+?+?+?+?+?+??????+?+?+?+?+?+********()*()*()*()*()*()*() 最右推导: E E T E T F E T i E F i E i i T i i F i i i i i E T F T F F F E F E T F E F F E i F T i F F i F i i i i i ?+?+?+?+?+?+?+?+?????+?+?+?+?+?+?+**********()*()*()*()*()*()*()*() 语法树:/********************************

汇编语言课后习题答案

2.1已知DS=2000H、BX=0100H、SI=0002H,存储单元[20100H]~[20103H]依次存放12345678H,[21200H]~[21203H]依次存放2A4C B765H,说明下列每条指令执行完后AX寄存器的内容。 (1)mov ax,1200h (2)mov ax,bx (3)mov ax,[1200h] (4)mov ax,[bx] (5)mov ax,[bx+1100h] (6)mov ax,[bx+si] (7)mov ax,[bx][si+1100h] 〔解答〕 (1)AX=1200H (2)AX=0100H (3)AX=4C2AH;偏移地址=bx=0100h (4)AX=3412H;偏移地址=bx=0100h (5)AX=4C2AH;偏移地址=bx+1100h=1200h (6)AX=7856H;偏移地址=bx+si=0100h+0002h=0102h (7)AX=65B7H;偏移地址=bx+si+1100h=0100h+0002h+1100h=1202h 〔习题2.2〕指出下列指令的错误 (1)mov cx,dl (2)mov ip,ax (3)mov es,1234h (4)mov es,ds (5)mov al,300 (6)mov[sp],ax (7)mov ax,bx+di

(8)mov20h,ah 〔解答〕 (1)两操作数类型不匹配 (2)IP指令指针禁止用户访问 (3)立即数不允许传给段寄存器 (4)段寄存器之间不允许传送 (5)两操作数类型不匹配 (6)目的操作数应为[SI] (7)源操作数应为[BX+DI] (8)立即数不能作目的操作数 〔习题2.5〕已知SS=2200H、SP=00B0H,画图说明执行下面指令序列时,堆栈区和SP的内容如何变化?mov ax,8057h push ax mov ax,0f79h push ax pop bx pop[bx] 〔解答〕 mov ax,8057h push ax mov ax,0f79h push ax pop bx;bx=0f79h pop[bx];DS:[0f79h]=8057h

现代教育原理形考作业02任务答案

《现代教育原理》中央电大形成性作业02任务 、多项选择题 从根本上看贯穿教育活动的基本矛盾、基本规律是()。 1. A.教育与社会发展之间的矛盾 r B.教育与自然之间的矛盾 厂 C.教育与课程之间的矛盾 D.教育与人的身心发展之间的矛盾 厂 E.教育与生产力发展之间的矛盾 2.影响教育发展规模的因素主要有()。 17 A.人口数量 17 B.生产力科技发展水平 F1 C.社会政治经济制度 r D.社会文化 □ E.法律制度 3.人口增长率会影响到以下哪些教育因素()。 匚 A.教育目的 匚 B.教育内容 C.教育发展规模 D.教育结构 17 E.教冃质量 4.决定教育性质的根本因素是()。 匚 A.社会生产力 17 B.政治经济制度 C. 上层建筑

—D.科学技术□ E.人口质量 5. 受教育权利是受()制约的。 □ A.社会生产力 U B.社会政治经济制度 ■—C.时代 D. 社会历史形态 □ E.社会文化 6. 教育内容受如下哪些因素的制约和影响()。 □ A.人口数量* B.生产力和科技发展水平 C. 社会政治经济性质 已D.社会文化本体 E. 社会政治经济制度 7. 教育产业作为其他非育人产业共同需要的上位产业、前提产业,决定了其在社会大系统 中具有()的产业地位。 口 A.基础性 □ B.全局性 匚C.先导性 D. 迟效性 E. 可持续性 8. 教育现代化是一个系统工程,具有多元的目标,其内容包括()。 A.教育观念现代化 “ B.教育内容现代化 C.教育条件设备现代化

’ D.教育管理现代化 ’ E.教师素质现代化 9. 社会生产力和科技发展水平对教育产生的制约和影响,具体表现在(面。 )等各方□ A.教育目的 B. 教育的发展规模和速度 ’ C.教学内容 ’ D.教学方法、教学设备 □ E.教学组织形式 10. “近朱者赤、近墨者黑”这句话反映了下列哪种因素对人的发展的影响( □ A.环境 B. 遗传 C. 教育 11. 在人的发展的关键期,施以相应的教育,这是遵循了人的发展的( A. 稳定性 B. 顺序性 C. 阶段性 D. 不平衡性 E. 个别差异性 12. 在教育工作中我们要“一把钥匙开一把锁”,这是遵循了人的发展的( A. 稳定性 B. 顺序性 C. 阶段性 D. 不平衡性 E. 个别差异性

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答案

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答案 【篇一: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试题3及参考答案】 >一、填空题(每空2分,共20分) 1、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基本内容有两个方面,即()和教育 科学文化建设。 2、思想政治教育过程的中心环节是()。 3、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的理论基础是()。 4、思想政治教育理论教育法的主要方式有()、理论学习法、()、演讲报告法。 5、培养有理想、()、()、有纪律的社会主义新人是思想政治 教育的根本任务。 6、我国现阶段的道德可分为社会主义道德和()道德两个层次。 7、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艺术有疏通引导艺术、语言文字表达艺术、()艺术、个别谈心的艺术、()的艺术、运用制度、规范的艺术 奖惩的艺术、组织会议的艺术。 二、名词解释(每题5分,共15分) 1、思想政治教育方法 2、思想品德结构 3、思想政治教育微观环境 三、简答题(每题10分,共50分) 1、简述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辨证关系原理对思想政治教育的指导意义。 2、简述思想道德教育过程的基本矛盾及其表现。 3、确立思想政治教育目的的主要依据有哪些? 4、新时期思想政治教育的基本载体主要有哪些? 5、思想政治教育者素质的重要性体现在哪里? 四、论述题(15分) 1、试论思想品德的形成发展规律。 思想政治品德教育专题答案 一、填空题 1、思想道德建设 2、实施影响,促成转化 3、马克思主义哲学 4、理论讲授法;理论宣传法 5、有道德;有文化 6、共产主义 7、报告、演讲;协调人际关系 二、名词解释

1、思想政治教育方法就是思想政治教育主体为完成一定的思想政治 教育任务,在对教育对象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过程中所采取的一切 方式、办法或手段的总和。 2、指构成人的思想品德的各个要素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方式。具 体而言,思想品德结构是一个以世界观为核心,由心理、思想和行 为三个子系统的多种要素构成的具有稳定倾向性的整体。 3、思想政治教育微观环境就是通常所说的“小环境”,一般包括家庭 环境、学校环境、社会组织环境、社区环境、同辈群体环境。 三、简答题 1、答: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辨证关系原理是唯物史观最根本的原理。马克思主义认为,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意识又对社会存在 具有能动的反作用,它或促进社会进步,或阻碍社会发展。 2、答:思想道德教育过程的基本矛盾:教育者所掌握的一定社会的 思想品德要求与受教育者的思想品德水平之间的矛盾。 思想道德教育过程的基本矛盾往往通过一系列具体矛盾表现出来:(1)教育者与受教育者之间的矛盾;(2)教育者与教育介体之间 的矛盾;(3)受教育者与教育介体之间的矛盾;(4)教育者与教 育环体之间的矛盾;(5)受教育者与教育环体之间的矛盾;(6) 教育介体与教育环体之间的矛盾 3、答:确立思想政治教育目的的主要依据有:(1)社会发展的客 观需要;(2)党和国家的奋斗目标;(3)受教育者精神世界发展 的需求以及思想实际。 4、答:新时期思想政治教育的基本载体主要有:(1)管理载体;(2)文化载体;(3)活动载体;(4)大众传媒载体。 5、答:思想政治教育者素质的重要性体现在:(1)思想政治教育 者的素质是教育者在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发挥主观作用的基础;(2)思想政治教育者的素质是思想政治教育沿着正确方向前进的保证;(3)思想政治教育者的素质是影响思想政治教育效果的重要因素。四、试论思想品德的形成发展规律。 答:(1)人的思想品德的形成与发展是在社会实践基础上主客体因 素相互作用、相互协调的结果。客体因素能否产生预期作用,不在 于客体因素本身,而在于接受者本身的主体因素,在于主体因素与 客体因素之间的平衡和协调。只要在主体因素与客体因素都与一定 社会的思想政治品德要求相互一致、相互协调的条件下,才肯形成 良好的思想品德。(2)人的思想品德的形成与发展是主体内在的思

(完整版)编译原理课后习题答案

第一章 1.典型的编译程序在逻辑功能上由哪几部分组成? 答:编译程序主要由以下几个部分组成:词法分析、语法分析、语义分析、中间代码生成、中间代码优化、目标代码生成、错误处理、表格管理。 2. 实现编译程序的主要方法有哪些? 答:主要有:转换法、移植法、自展法、自动生成法。 3. 将用户使用高级语言编写的程序翻译为可直接执行的机器语言程序有哪几种主要的方式? 答:编译法、解释法。 4. 编译方式和解释方式的根本区别是什么? 答:编译方式:是将源程序经编译得到可执行文件后,就可脱离源程序和编译程序单独执行,所以编译方式的效率高,执行速度快; 解释方式:在执行时,必须源程序和解释程序同时参与才能运行,其不产生可执行程序文件,效率低,执行速度慢。

第二章 1.乔姆斯基文法体系中将文法分为哪几类?文法的分类同程序设计语言的设计与实现关 系如何? 答:1)0型文法、1型文法、2型文法、3型文法。 2) 2. 写一个文法,使其语言是偶整数的集合,每个偶整数不以0为前导。 答: Z→SME | B S→1|2|3|4|5|6|7|8|9 M→ε | D | MD D→0|S B→2|4|6|8 E→0|B 3. 设文法G为: N→ D|ND D→ 0|1|2|3|4|5|6|7|8|9 请给出句子123、301和75431的最右推导和最左推导。 答:N?ND?N3?ND3?N23?D23?123 N?ND?NDD?DDD?1DD?12D?123 N?ND?N1?ND1?N01?D01?301 N?ND?NDD?DDD?3DD?30D?301 N?ND?N1?ND1?N31?ND31?N431?ND431?N5431?D5431?75431 N?ND?NDD?NDDD?NDDDD?DDDDD?7DDDD?75DDD?754DD?7543D?75431 4. 证明文法S→iSeS|iS| i是二义性文法。 答:对于句型iiSeS存在两个不同的最左推导: S?iSeS?iiSes S?iS?iiSeS 所以该文法是二义性文法。 5. 给出描述下面语言的上下文无关文法。 (1)L1={a n b n c i |n>=1,i>=0 } (2)L2={a i b j|j>=i>=1} (3)L3={a n b m c m d n |m,n>=0} 答: (1)S→AB A→aAb | ab B→cB | ε (2)S→ASb |ab

汇编语言课后习题解答

第1章基础知识 检测点1.1(第9页) (1)1个CPU的寻址能力为8KB,那么它的地址总线的宽度为13位。 (2)1KB的存储器有1024个存储单元,存储单元的编号从0到1023。 (3)1KB的存储器可以存储8192(2^13)个bit,1024个Byte。 (4)1GB是1073741824(2^30)个Byte、1MB是1048576(2^20)个Byte、1KB是1024(2^10)个Byte。 (5)8080、8088、80296、80386的地址总线宽度分别为16根、20根、24根、32根,则它们的寻址能力分别为: 64(KB)、1(MB)、16(MB)、4(GB)。 (6)8080、8088、8086、80286、80386的数据总线宽度分别为8根、8根、16根、16根、32根。则它们一次可以传送的数据为: 1(B)、1(B)、2(B)、2(B)、4(B)。 (7)从内存中读取1024字节的数据,8086至少要读512次,80386至少要读256次。 (8)在存储器中,数据和程序以二进制形式存放。

(1)1KB=1024B,8KB=1024B*8=2^N,N=13。 (2)存储器的容量是以字节为最小单位来计算的,1KB=1024B。 (3)8Bit=1Byte,1024Byte=1KB(1KB=1024B=1024B*8Bit)。 (4)1GB=1073741824B(即2^30)1MB=1048576B(即2^20)1KB=1024B(即2^10)。(5)一个CPU有N根地址线,则可以说这个CPU的地址总线的宽度为N。这样的CPU 最多可以寻找2的N次方个内存单元。(一个内存单元=1Byte)。 (6)8根数据总线一次可以传送8位二进制数据(即一个字节)。 (7)8086的数据总线宽度为16根(即一次传送的数据为2B)1024B/2B=512,同理1024B/4B=256。 (8)在存储器中指令和数据没有任何区别,都是二进制信息。

现代教育原理答案

哦现代教育原理01任务 一、名词解释 1.教育:从广义上说,凡是增进人们的知识和技能,影响人们思想品德的活动,都是教育。 狭义的教育主要指学校教育,其含义是教育者根据一定社会的要求,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对受教育者的身心施加影响,把他们培养成为一定社会所需要的人的活动。 2.教育学:教育学是研究教育现象、揭示教育规律的一门科学,或者说是研究教育特别是教师 如何更科学的有效的培养人的科学。教育学是在人类的教育活动进行相当长的一段历史过程之后才逐渐出现的,先期仅仅是对教育经验的总结,随后才诞生具有初步体系的教育学。3.教育科学:教育科学是以教育现象和教育规律为共同研究对象的各门教育学科的总称, 是若干个教育学科构成的学科总称。 4.教育思想:教育思想:泛指人们对教育现象的认识,是指人们通过直接或间接的教育实 践而形成的对教育现象和教育问题的认识、观点和看法。 5.教育规律:是教育现象与其他社会现象,以及教育现象内部各个构成要素之间本质的、 必然的、内在的联系或关系。教育规律是对教育实践的深层次和本质联系的反映,具有普遍性客观性和永恒性。 6.义务教育:是指由国家强制实行的,适龄儿童必须接受的,国家、社会和家庭必须予以 保障的国民教育。或者:(2006年修订后的《义务教育法》中的定义)义务教育是国家统一实施的所有适龄儿童、少年必须接受的教育,是国家必须予以保障的公益性事业。 7.学制:即学校教育制度,是指一个国家各级各类学校系统,具体规定着学校的性质、 任务、入学条件、修业年限以及彼此之间的协调关系。 8.终身教育:从个人和社会的观点看,终身教育包括整个教育过程,教育的功能不再局 限于按照某些预订的组织规划、需要和见解去训练未来社会的领袖,或想一劳永逸地培养一定规格的青年,而是要面向整个社会成员,受教育的时间也不再局限于某一个特定年龄而是向着个人终身方向的发展。 二、简答题 1. 教育的本质特性是什么(1)教育是人类社会特有的一种社会现象。(2)教育是人类特有的一种有意识的活动。(3)教育是人类社会特有的传递经验的形式。(4)教育是有意识的以影响人的身心发展为目标的社会活动。 2、现代学制有哪些发展趋势 (1)教育社会化和社会教育化。(2)重视早期教育。(3)初等教育入学年龄提前,义务教育年龄延长。(4)寻求普通教育与职业技术教育的最佳结合。(5)高等教育出现多级层次,学校类型多样化。(6)以终身教育思想为指导,实现教育制度一体化,发展继续教育。 三、论述题 1、试述终身教育思潮对学校教育制度的影响。 学校教育必须积极地适应终身教育的挑战。(1)终身教育改变了传统教育的理念。(2)终身教育改变了教育的目的和功能。(3)终身教育改变了教育的内容和方法。(4)终身教育改变了教育的阶段和教育的组织。 2、试述素质教育的特征和实质。 素质教育的内涵就是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以提高国民素质为根本宗旨,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造就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其特征包括:一是全体发展;二是全面发展;三是主动发展;四是和谐发展;五是充分的发展;六是可持续发展。实施素质教育,其实质是一种导向思想——指导学校和教师按照党的教育方针和教育、教学规律、克服片面追求升学率的不良倾向,使

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思考题答案

1、思想政治教育学:是一门研究人的思想品德形成和发展规律和对人们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规律的应用性科学。研究对象:人的思想观念、政治观点、道德品质的形成、变化和发展。特点:a阶级性、b实践性、c综合性 2、简述“四有”新人内在精神素质的培养:1)帮助人们树立崇高的理想信念2)引导人们形成积极健康的精神状态:a.接受和顺应社会变革的心理;b.强烈的责任感3)培养人们良好的道德品质4)增强人们的法制道德观念5)促使人们养成重视教育的态度,提高人们的文化知识素养。 3、思想品德:是一个多要素的综合系统,是人们在一定的思想指导下,在品德行为中表现出来的较为稳定的心理特点、思想倾向和行为习惯的总和。 4、思想品德结构:是指人的思想品德的各构成要素及其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方式。 5、思想政治教育教育过程:是教育者根据一定社会的思想品德要求和受教育者思想品德形成发展的规律,对受教育者施加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教育影响,促使受教育者产生内在的思想矛盾运动,以形成一定社会所期望的思想品德的过程。 6、简述思想品德形成发展的规律。1)人的思想品德是在社会实践的基础上主客体因素相互作用、相互协调的产物。2)人的思想品德是主体内在思想矛盾运动转化的结果:主体的知情信意行在发展方向上由不一致到一致。在发展水平上由不平衡对平衡的矛盾运动。 7、试论思想政治教育过程的基本矛盾及其表现。a一定社会的思想品德要求与受教育者的思想品德水平之间的矛盾b表现教育者与思想政治教育客观要求之间的矛盾;教育者与受教育者之间的矛盾c思想政治教育要求与受教育者本人思想行为之间的矛盾d思想政治教育的客观要求与社会环境之间的矛盾e受教育者内在精神世界发展的需要与满足需要的方式(条件)之间的矛盾 8、试论思想政治教育过程的规律。a教育要求与受教育者思想品德发展之间保持适度张力的规律b教育与自我教育相统一的规律c协调与控制各种影响因素使之同向发挥作用的规律。 9、简述思想政治教育者的特征、职能和基本素质。 1)特征:阶级性、主导性、客体性 2)职能:a教育职能和管理职能(教育职能:组织开展各种教育活动;传授思政知识和品德 规范;促使教育对象主体能动性的发挥;b引导教育对象思想品德向社会要求的方向发展)(管理职能:确定目标和计划;c进行制度管理;协调教育活动的各种因素) 3)基本素质:a政治素质(坚定的共产主义信念;坚定正确的政治立场;较高的政治水平; 较高的政策水平);b道德素质(热爱党,热爱人民,热爱祖国,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热爱和尊重教育对象;强烈的事业心和奉献精神;以身作则,为人师表;清正廉洁,艰苦奋斗)思想素质(思想观念、思维方式、思想作风素质);c知识素质(比较系统的马克思主义理论知识;思想政治教育的专业知识;根据工作对象和所处环境的需要应该掌握的有关知识);d能力素质;e生理心理素质 10、确定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的原则有哪些? 1)整体性原则:在实施教育内容时,必须使思政教育内容系统各要素协同作用,使教育 内容成为具有良好功能的系统 2)相关性原则:必须充分注意教育内容系统与外部环境之间以及教育内容系统各要素之 间的相互联系和相互作用 3)层次性原则:在构建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系统时,要注意到它的层次性;在不同教育时 要根据不同的教育对象确定、实施不同的教育内容。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系统是由不同 层次的要素构成的。 4)目的性原则:是指思想政治教育的总体内容和每一项内容的实施,都必须有明确的目 的性。

汇编语言课后习题答案___郑晓薇(整理后的)

习题一 1 无符号数: 11010011=211=D3H,01110111=119=77H, 10000011=131=83H, 00101111=47=2FH, 10101010=170=AAH 带符号数:11010011= -45=D3H,01110111=+119=77H,10000011= -125=83H, 00101111=+47=2FH,10101010= -86=AAH 2 5E8AH,0BE6H,3DEH,4940H 3 00011101+00110101=01010010=5 2H=82 01001001+11101000=00110001=3 1H=49 10111110+01010010=00010000=1 0H=16 10011010+11110001=10001011=8 BH= -117 4 00101001+01010011=01111100+0 0000110=10000010=82H=82 01110011-00100100=01001111-00000110=01001001=49H=49 01100110+00011000=01111110+0 0000110=10000100=84H=84 0000000100110010+01110101=00 00000110100111+00000110 =0000001000000111=0207H=207 5 000020A3H,FF94H,00003456H,007FH,FFFFEC00H 6 无符号数:0~65535,0000H~FFFFH;带符号数:-32768~+32767,8000H~7FFFH 7 (1) 38H等于十进制数56,是十进制数56的补码,数字8的ASCII码,十进制数38的压缩BCD码 (2) FFH等于十进制数-1,是带符号数-1的补码,无符号数为255 (3) 5AH等于十进制数90,是十进制数90的补码,大写字母Z的ASCII码 (4) 0DH等于十进制数13,是十进制数13的补码,回车符的ASCII码 8 (1) 108=01101100B=6CH,补码01101100B,压缩BCD码0000000100001000,ASCII码313038H (2) 46=00101110B=2EH,补码00101110B,压缩BCD码01000110,ASCII码3436H (3) –15=11110001B=F1H,补码11110001B,ASCII码2D3135H (4) 254=0000000011111110B=00FEH,补码0000000011111110B,压缩BCD 码0000001001010100,ASCII码323534H 9 (1) 56+63=01110111B,CF=0,SF=0,ZF=0,OF=0 (2) 83-45=00100110B,CF=0,SF=0,ZF=0,OF=0 (3) -74+29=11010011B,CF=0, SF=1,ZF=0,OF=0 (4) -92-37=01111111B,CF=1, SF=0,ZF=0,OF=1 10 回车、换行、响铃、ESC键、空格键、@、P、p 习题二 9 最少划分为16个逻辑段,最多划分为65536个逻辑段(每段16个字节) 10 CS:IP,DS:BX、SI、DI,ES:BX、SI、DI,SS:SP、BP 11 字节单元保存8位数,字单元保存16位数。根据源操作数的属性确定要访问的是字节单元还是字单元。 12 对于字节单元来说,偶地址和奇地址一样;对于字单元而言,最好用偶地址保存,可减少CPU的访存次数。 13 首单元的物理地址=38AE8H,末单元的物理地址 =38AE8H+7FFFH=40AE7H

现代教育原理练习答案

《现代教育原理》形考作业1答案 (第一----三章) 一、简答题 1.教育的本质特性就是什么? 答:(1)教育就是人类社会特有的一种社会现象。 (2)教育就是人类特有的一种有意识的活动。 (3)教育就是人类社会特有的传递经验的形式。 (4)教育就是有意识的以影响人的身心发展为目标的社会活动。 2.现代学制有哪些发展趋势? 答:(1)教育社会化与社会教育化。 (2)重视早期教育。 (3)初等教育入学年龄提前,义务教育年龄延长。 (4)寻求普通教育与职业技术教育的最佳结合。 (5)高等教育出现多级层次,学校类型多样化。 (6)以终身教育思想为指导,实现教育制度一体化,发展继续教育。 二、论述题 1.试述终身教育思潮对学校教育制度的影响。 答:学校教育必须积极地适应终身教育的挑战。 (1)终身教育改变了传统教育的理念。 (2)终身教育改变了教育的目的与功能。 (3)终身教育改变了教育的内容与方法。 (4)终身教育改变了教育的阶段与教育的组织。 (答题注意事项:论述题一不能仅仅回答要点,必须要有“论”的内容,也就就是要展开论述;论述题二不能仅仅回答理论问题,必须有结合实际的内容。) 2.试述素质教育的特征与实质。 答:素质教育的内涵就就是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以提高国民素质为根本宗旨,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为重点,造就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与接班人。其特征包括:一就是全体发展;二就是全面发展;三就是主动发展;四就是与谐发展;五就是充分的发展;六就是可持续发展。实施素质教育,其实质就是一种导向思想——指导学校与教师按照党的教育方针与教育、教学规律、克服片面追求升学率的不良倾向,使学

编译原理课后答案

第二章 2.3叙述由下列正规式描述的语言 (a) 0(0|1)*0 在字母表{0, 1}上,以0开头和结尾的长度至少是2的01 串 (b) ((ε|0)1*)* 在字母表{0, 1}上,所有的01串,包括空串 (c) (0|1)*0(0|1)(0|1) 在字母表{0, 1}上,倒数第三位是0的01串 (d) 0*10*10*10* 在字母表{0, 1}上,含有3个1的01串 (e) (00|11)*((01|10)(00|11)*(01|10)(00|11)*)* 在字母表{0, 1}上,含有偶数个0和偶数个1的01串 2.4为下列语言写正规定义 C语言的注释,即以 /* 开始和以 */ 结束的任意字符串,但它的任何前缀(本身除外)不以 */ 结尾。 [解答] other → a | b | … other指除了*以外C语言中的其它字符 other1 → a | b | … other1指除了*和/以外C语言中的其它字符 comment → /* other* (* ** other1 other*)* ** */ (f) 由偶数个0和偶数个1构成的所有0和1的串。 [解答]由题目分析可知,一个符号串由0和1组成,则0和1的个数只能有四种情况: x 偶数个0和偶数个1(用状态0表示); x 偶数个0和奇数个1(用状态1表示); x 奇数个0和偶数个1(用状态2表示); x 奇数个0和奇数个1(用状态3表示);所以, x 状态0(偶数个0和偶数个1)读入1,则0和1的数目变为:偶数个0和奇数个1(状态1) x 状态0(偶数个0和偶数个1)读入0,则0和1的数目变为:奇数个0和偶数个1(状态2) x 状态1(偶数个0和奇数个1)读入1,则0和1的数目变为:偶数个0和偶数个1(状态0) x 状态1(偶数个0和奇数个1)读入0,则0和1的数目变为:奇数个0和奇数个1(状态3) x 状态2(奇数个0和偶数个1)读入1,则0和1的数目变为:奇数个0和奇数个1(状态3) x 状态2(奇数个0和偶数个1)读入0,则0和1的数目变为:偶数个0和偶数个1(状态0) x 状态3(奇数个0和奇数个1)读入1,则0和1的数目变为:奇数个0和偶数个1(状态2) x 状态3(奇数个0和奇数个1)读入0,则0和1的数目变为:偶数个0和奇数个1(状态1) 因为,所求为由偶数个0和偶数个1构成的所有0和1的串,故状态0既为初始状态又为终结状态,其状态转换图: 由此可以写出其正规文法为: S0 → 1S1 | 0S2 | ε S1 → 1S0 | 0S3 | 1 S2 → 1S3 | 0S0 | 0 S3 → 1S2 | 0S1 在不考虑S0 →ε产生式的情况下,可以将文法变形为: S0 = 1S1 + 0S2 S1 = 1S0 + 0S3 + 1 S2 = 1S3 + 0S0 + 0 S3 = 1S2 + 0S1 所以: S0 = (00|11) S0 + (01|10) S3 + 11 + 00 (1) S3 = (00|11) S3 + (01|10) S0 + 01 + 10 (2) 解(2)式得: S3 = (00|11)* ((01|10) S0 + (01|10)) 代入(1)式得: S0 = (00|11) S0 + (01|10) (00|11)*((01|10) S0 + (01|10)) + (00|11) => S0 = ((00|11) + (01|10) (00| 11)*(01|10))S0 + (01|10) (00|11)*(01|10) + (00|11) => S0 = ((00|11)|(01|10) (00|11)*(01|10))*((00|1

汇编语言复习题(附答案)

汇编语言复习题 注:蓝色标记的为答案,此答案仅供参考,大家自己做一下或看以一下,认为不对的地方,可以提出来一起讨论一下,另外看一下课后老师布置的相应作业。在此文档最后最后附有课后四、六章的答案,大家抓紧时间复习哦! 一、选择题 1.把要执行的程序与库文件连接起来形成可执行文件的系统程序是( B ) 。 A.汇编程序 B.连接程序 C.机器语言程序 D.源代码程序 2.在8088/8086的寄存器组中,CPU确定下一条指令的物理地址时需要用到的寄存器对是 ( C )。 A..SS和SP B.DS和DI C.CS和IP D.ES和SI 3.为了使主机访问外设方便起见,外设中的每个寄存器给予一个( C )。 A.物理地址 B. 逻辑地址 C. 端口地址 D.段地址 4.MOV AX,3064H,该指令中源操作数采用的寻址方式是( A )。 A.立即 B.直接 C.寄存器相对 D.寄存器间接 5.换码指令的助记符是( C )。 A. XCHG B. LEAS C.XLAT D. MOV 6.如果A≥B(A、B有符号数)发生转移,应选择的条件转移指令是 ( JGE )。 7.下列符号中,可用作标识符的是( C )。 A.MOV B.AX C.MSG1 D.1ABC 8.X DB 10H DUP(1,2)内存变量定义语句拥有了( A )个字节的存储空间。 A.20D B.10D C.20H D.10H 9.当DF=0时,执行串操作指令MOVSB,变址寄存器SI、DI的值将( C )。 A. 不变 B.减1 C.加1 D.无法确定 10.如下指令可将AX寄存器内容改变的是( A )。 A.AND AX , BX B.TEST AX , BX C.CMP AX , BX D.XCHG AX , AX 11.16位CPU支持的I/O地址范围是( D )。 A.0~0FFFFFH B.0~0FFFFH C.0~0FFFH D.0~0FFH

现代教育原理04任务形考答案

一、多项选择题(共8 道试题,共16 分。) 1. 当代社会存在的基本教育形态是:(ABC )。 A. 社会教育 B. 学校教育 C. 家庭 教育 D. 终身教育 E. 高等教育 2. 教师专业结构的构成要素有:(ABD)。 A. 教师专业能力 B. 教师专业知识 C. 教师职业道德 D. 教师专业精神 E. 教师专业态度 3. 下列答案中哪些属于家庭教育的特点(BCDE )。 A. 全面性 B. 感染性 C. 权威 性 D. 终身性 E. 针对性 4. 英国“新学校”模式推行的教育方式是(BDE ) A. 教师中心 B. 儿童中心 C. 书本中心 D. 社会中心 E. 活动中心 5. 道尔顿学校模式要求教师的工作坚持三项原则,即(BCD )。 A. 平等 B. 自由 C. 合作 D. 时间预算 E. 集体讲授 6.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教师职业发展的特点是:(ABCDE )。 A. 教师职业职能的转变 B. 教会学习是教师职业的新的工作方式 C. 教师职业被认定为专业性职业 D. 教师的终身教育得以实施 E. 教师成为教育改革的重 要因素 7. 联合国大会通过的《儿童权利公约》,确立了青少年儿童的社会权利主体地位,这一 核心精神的基本原则是(ABE )。 A. 无歧视原则 B. 保护儿童原则 C. 儿童权益最佳原则 D. 尊重儿童尊严原则 E. 尊重儿童观点和意见原则 8. 下列哪些是我国宪法和法律规定的少年儿童享有的合法权利(ACE ) A. 受教育的权利 B. 结社的权利 C. 受尊重的权利 D. 婚姻的权利 E. 安全的权利

二、名词解释(共 3 道试题,共15 分。) 1. 社会教育(狭义) 2. 教师教育与师范教育:是在终身教育思想的指导下,按照教师专业发展的不同阶段, 对教师进行的连续的、可发展的、一体化的教育。 或者答:教师教育是对教师培养和教师培训的通称,是师范教育与教师继续教育相互联系、相互促进、统一组织的现代体制,是实现教师终身学习、终身发展的历史要求。 3. 教师职业专业化 三、简答题(共 3 道试题,共30 分。) 1. 三种教育力量整合的重要性有哪些 2. 提高教师职业专业化的策略(或可能性)是什么? 答;教师职业专业化的可能性:(1)提高教师职业对教育理论的依赖性;(2)延长教师培养年限,实现教师的终身学习;(3)严格教师的入职和解职标准,提高教师的专业自主性;(4)厉行严格的教师职业规范。 3. 当代学生的时代特点表现在那些方面? 答:当代学生的主要特点有:(1)主体意识增强;(2)信息获得方式多样;(3)受多元文化冲击较大;(4)受同辈群体影响较大。 四、论述题(共 2 道试题,共20 分。) 1. 请你结合自身的实际谈谈教师教育的发展轨迹和变化特点。 2. 结合实际,谈谈你是如何促进教师在业内获得发展的(如果你是教师,则谈谈你是如何 在业内获得发展的)?要点: 学校领导(1)尊重教师,公平、公正,教育教师尊重学生,密切与学生家长关系(6分) (2)激励并创造条件,使教师提高专业能力和业绩(5分) (3)关心、指导教师的目标追求(5分) 教师(1)尊重校领导、学生、家长(5)(2)努力提高专业能力和业绩(6分) (3)不同时期要有明确的发展目标(5分) 五、案例分析题(共 1 道试题,共19 分。)

思想政治教育原理课后习题答案

1、思想政治教育在党的事业中的具体作用是什么? 答:①、思想政治教育是我们党的优良传统和政治优势。 ②、思想政治教育民主革命胜利的根本保证。 ③、思想政治教育是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生命线。 2、简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对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 积极影响:A、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建立与完善,有利于全国人民树立坚定的社会主义信念,极大的促进了思政事业的发展。B、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为思政奠定了坚实的物质基础。C、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为提高思政教育水平,解决思政难题,实现思政教育目标,提供了有利的环境和条件。 消极影响:A、市场经济的盲目性和投机性对思政教育的说服力造成了一定的冲击。B、市场经济的求利性容易诱发利己主义、小团体主义和拜金主义,加大了思政教育的难度。C、市场经济的开放性和体制转换阶段所持有的失范现象,增加了思政教育的复杂性。 3、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需要思想政治教育 答:这是由我国市场经济的社会主义性质和思想政治教育的独特作用决定的。 ①、从市场经济发展的根本目标来看,需要思想政治教育提供方向保证 ②、从市场经济的价值观念体系来看,它的双重效应需要思想政治教育提供正确的观念体系与动力 ③、从市场经济内部运行机制来看,市场经济的自由竞争等经济行为需要思想政治教育加以规范 ④、从市场经济的外部调控机制来看,思政教育是落实国家宏观调控政策的重要手段之一 4、科学认识和分析思政教育对象的意义及方法。 答:思想政治教育的对象是人,其所作用的范围是人的思想品德。 意义:是确立思政教育目标的出发点;是提高思政教育针对性和有效性的重要条件;是调动教育内在积极性、实现其思想转化的关键。 方法:历史分析法(特定的时代背景和历史条件下分析) 系统分析法(认识到对象本身的立体性、认识影响对象的因素是立体的) 信息分析法。 思政教育的重点对象:共产党员、各级领导干部、青年。 1、简述人的思想品德形成与发展的规律 答:在社会实践基础上主客体因素相互平衡、相互协调的规律 主体内在的思想矛盾运动转化的规律 2、影响思政教育内化与外化的因素 答:①、内化阶段:内在需要的驱动、主体素质的支配、教育方法的影响 ②、外化阶段:主观精神的参与、外在环境的制约、内化外化的反复 ③、反馈检验阶段:主客体的交互整合、协调控制的并存 3、思想政治教育过程的基本环节及特点 答:①、确定目标,制定计划②、实施影响,促成转化③、信息反馈,评估控制 特点:社会性、实践性、同时性与多端性、长期性与反复性 4、简述思想政治教育过程基本矛盾的内容?为什么? 答:基本矛盾:教育者所掌握的一定的思想品德要求与受教育者的思想品德水平之间的矛盾。 因为:①、它贯穿于思想政治教育过程的始终②、它决定着思政教育过程的本质③、它规定和制约着思政教育过程的特殊本质 5、思想政治教育过程具体矛盾的内容 答:教育者与受教育者之间的矛盾、教育者与教育介体之间的矛盾、受教育者与教育介体之间的矛盾、教育

编译原理课后习题答案

第1 章 1、编译过程包括哪几个主要阶段及每个 阶段的功能。 答案:编译过程包括词法分析、语法分析、语义分析和中间代码生成、优化、目标代码生成5 个阶段。词法分析的功能是对输入的高级语言源程序进行词法分析,识别其中的单词符号,确定它们的种类,交给语法分析器,即把字符串形式的源程序分解为单词符号串形式。语法分析的功能是在词法分析结果的基础上,运用语言的语法规则,对程序进行语法分析,识别构成程序的各类语法范畴及它们之间的层次关系,并把这种层次关系表达成语法树的形式。词义分析和中间代码生成的功能是在语法分析的基础上,对程序进行语义分析,“理解”其含义,产生出表达程序语义的内部表达形式(中间代码)。优化的功能是按照等价变换的原则,对语义分析器产生的中间代码序列进行等价变换,删除其中多余的操作,对耗时耗空间的代码进行优化,以期最后得到高效的可执行代码。目标代码生成的功能是把优化后的中间代码变换成机器指令代码,得到可在目标机器上执行的机器语言程序。 第2 章 1、写一上下文无关文法G,它能产生配 对的圆括号串(如:(),(()),()(())等,甚至 包括0 对括号) 文法为:S→(L)|LS|L L→S| ε 2 、已知文法G :E→E+T|E-T|T T→T*F|T/F|F F→(E) |i (1)给出i+i*i,i*(i-i)的最左推导,最右推导以及语法树。 (2)i-i+i 哪个算符优先。 【解答】 (1)最左推导:E?E+T?T+T? F+T ? i+T ? i+T*F ? i+F*F ?i+i*F ?i+i*i E?T?T*F? F*F ? i*F ? i*(E) ? i*(E-T) ? i*(T-T) ? i*(F-T) ? i*(i-T) ? i*(i-F) ?i*(i-i) 最右推导:E?E+T?E+T*F? E+T*i ? E+F*i ? E+i*i ? T+i*i ? F+i*i ? i+i*i E?T?T*F? T*(E) ? T*(E-T) ? T*(E-F) ? T*(E-i) ? T*(T-i) ? T*(F-i) ?T*(i-i) ? F*(i-i) ?i*(i-i) i+i*i 以及i*(i-i)的语法树如下所示: (2)i-i+i 的语法树如下图所示。 从上图的语法树可知:“-”的位置位 于“+”的下层,也就是前面两个i 先进 行“-”运算,再与后面的i 进行“+” 运算,所以“-”的优先级高于“+”的 优先级。 3 、文法G: E→ET+|T T→TF*|F F→FP↑|P P→E|i (1)试证明符号串TET+*i↑是G 的一 个句型(要求画出语法树). (2)写出该句型的所有短语,直接短语和句柄. 【解答】(1)采用最右推导: E?T?F? FP↑? Fi↑? Pi↑? Ei↑ ? Ti↑? TF*i↑? TP*i↑? TE*i↑? TET+*i↑ 语法树如下图所示。 从文法G 的起始符号出发,能够推导 出符号串TET+*i↑,所以给定符号串是文法G的句型。 (2) 该句型的短语有: ET+,TET+*,i ,TET+*i↑ 直接短语有:ET+, i 句柄是:ET+ 4、已知文法G:S→iSeS|iS|i ,该文法 是二义文法吗?为什么? 【解答】该文法是二义文法。 因为对于句子iiiei 存在两种不同的最 左推导: 第 1 种推导:S? iSeS? iiSeS? iiieS? iiiei 第2种推导:S?iS?iiSeS?iiieS?iiiei 第3 章 1、用正规式描述下列正规集: (1)C 语言的十六进制整数; (2)以ex 开始或以ex 结束的所有小写字母构成的符号串; (3)十进制的偶数。 【解答】 (1)C 语言十六进制整数以0x 或者0X 开头,所以一般形式应该为(+|-|ε) (0x|0X)AA*,其中前面括号表示符号, 可以有正号、负号,也可以省略(用ε表示)默认是正数,A 表示有资格出现在十六进制整数数位上的数字,AA*表示一位或者多位(一个或者多个数字的

汇编语言课后习题答案郑晓薇后的

汇编语言课后习题答案郑 晓薇后的 Modified by JEEP on December 26th, 2020.

习题一1 2 5E8AH,0BE6H,3DEH,4940H 3 00011101+00110101=0101001 0=52H=82 4 5000020A3H,FF94H,00003456H,007FH, FFFFEC00H 6无符号数:0~65535,0000H~FFFFH;带符号数:-32768~ +32767,8000H~7FFFH 7 (1) 38H等于十进制数56,是十进制数56的补码,数字8的ASCII 码,十进制数38的压缩BCD码(2) FFH等于十进制数-1,是带符号数-1的补码,无符号数为255(3) 5AH等于十进制数90,是十进制数90的补码,大写字母Z的ASCII码(4) 0DH等于十进制数13,是十进制数13的补码,回车符的ASCII码8 (2) 46=00101110B=2EH,补码00101110B,压缩BCD码01000110,ASCII码3436H 9 (1) 56+63=01110111B, CF=0,SF=0,ZF=0,OF=0(2) 83-45=00100110B,CF=0, SF=0,ZF=0,OF=0(4) -92-37=01111111B,CF=1,SF=0,ZF=0,OF=1 10 回车、换行、响铃、ESC键、空格键、@、P、p 习题二 9 最少划分为16个逻辑段,最多划分为65536个逻辑段(每段16个字节) 10CS:IP,DS:BX、SI、DI,ES:BX、SI、DI,SS:SP、BP 11 字节单元保存8位数,字单元保存16位数。根据源操作数的属性确定要访问的是字节单元还是字单元。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