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地区战略地位问题的历史脉络和研究初探
北极地区主权争夺成为热点的原因及后果
北极地区主权争夺成为热点的原因及后果作者:梁东成来源:《地理教育》2012年第06期1.北极地区主权争夺成为热点的原因(1)北极地区蕴藏着丰富的资源,堪称地球尚未开发的“聚宝盆”。
被誉为“地球最后宝库”的北极,拥有9%的世界煤炭资源,在北冰洋水域还蕴藏着丰富的石油和天然气,其含量占世界未开发油气资源的25%。
另外,北极地区还有大量的金刚石、金、铀等矿产资源。
据俄能源部门预测,仅在俄罗斯领海范围内的北冰洋地区蕴藏的矿物价值就达2万亿美元,西伯利亚北部还有10多亿立方米可采天然气。
美国方面,仅1978年发现的普鲁渡湾油田,就有90多亿桶可采石油和7 000亿立方米天然气。
加拿大则早已开始在北极圈内开采钻石,不久产量将占全世界的10%以上。
北极的渔业资源也越来越引起人们的关注,产自冷水海域的鱼类在国际市场上非常畅销。
(2)北极地区具有重要的战略地位。
有专家预测,随着全球气候变暖加速冰雪融化,预计不出10年,穿过加拿大北极群岛、连通大西洋和太平洋的“西北通道”在夏季就可通航至少1个月,最快到2080年整个航道可完全贯通。
“西北通道”是从欧洲到亚洲的捷径,将比走巴拿马运河缩短上万公里行程。
届时,从欧洲开往亚洲的船只将不必远走巴拿马运河,可以直接通过西北通道,穿越白令海峡,跨过大西洋和太平洋,抵达日本和亚洲的其它地区,其商业运输成本大大节省,是商业利益非常可观的“黄金水道”。
随着北冰洋海冰的消融和航海技术的不断进步,加拿大沿岸的“西北通道”和西伯利亚沿岸的“北方通道”将成为新的“大西洋——太平洋轴心航线”。
在这种情况下,哪个国家控制了北极地区,就控制了战略要道和新的世界经济走廊。
另一方面,目前世界主要大国和军事强国都在北半球,北极圈与这些国家有着相同的距离,因而这里成为地球上最安全、最理想的水下弹道导弹发射阵地,航线的军事意义重大不言而喻。
(3)各国都试图在未来制订北极地区国际公约上争取更多主动。
目前国际上尚未有专门针对北极的国际公约,各国只能依据《联合国海洋公约》处理北极地区的资源开发、大陆架以及公海利用引起的争端。
各国争夺北极地区的战略意图和表现
各国争夺北极地区的战略意图和表现
徐军;尚伟
【期刊名称】《外国军事学术》
【年(卷),期】2008(000)009
【摘要】北极的自然资源,特别是油气资源已成为各国争夺的首要目标。
“西北航道”可能彻底贯通而成为欧亚之间的战略要道,其重要性超过苏伊士运河和巴拿马运河,并会给临近各国带来巨大利益。
因此,各国对北极领土的争夺必将日益加剧。
【总页数】3页(P27-29)
【作者】徐军;尚伟
【作者单位】军事科学院政治部;南京政治学院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E166.2
【相关文献】
1.北极地区主权争夺成为热点的原因及后果 [J], 梁东成
2.猪瘟倒逼企业改变养殖方式中国肉类缺口引各国竞相争夺 [J], 贾克拉
3.美苏在亚太地区争夺态势的发展变化第一部分:亚太地区在美苏全球争夺中的战略地位上升 [J], 郭思勉
4.爆发原因、参战类型、争夺目标、战略差异本轮“人才争夺战” [J], 耿强
5.世界各国重大阅兵的战略意图 [J], 贾秀东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中国的北极参与战略研究的开题报告
中国的北极参与战略研究的开题报告
标题:中国的北极参与战略研究
背景:随着全球气候变化,北极区域的冰川融化和基础设施建设的
迅速发展,越来越多的国家开始关注北极地区的资源开发和战略利益。
作为一个拥有世界上最大外汇储备和综合国力快速崛起的大国,中国在
北极地区的参与引起了全球关注。
因此,本研究旨在探讨中国的北极参
与战略,分析中国参与北极事务的动因、利益和影响。
研究问题:中国参与北极事务的原因、目的和意义是什么?中国在
北极地区的利益是什么?北极参与对中国的影响是什么?
研究方法:本研究采用文献综述和案例分析的方法进行研究。
首先,对国内外相关文献进行综述,分析中国参与北极事务的历史、现状和前景;其次,通过案例分析,深入探讨中国在北极地区的投资、资源开发、科学研究和政治影响等方面的实际情况。
研究结论:结合文献综述和案例分析,本研究得出以下结论:
1.中国参与北极事务的原因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方面是能源安全,
另一方面是科学研究和政治影响。
2.中国在北极地区的利益包括能源、航运、渔业、科学研究和政治
影响等多个方面。
3.中国在北极地区的参与将对其在国际民主体系中的地位和影响产
生积极影响,同时应注意与北极八国开展合作的方式和方式。
4.中国在北极地区的参与需要兼顾自身利益和全球环境保护,通过
开展多边合作,实现共赢。
研究贡献:本研究能够深入探讨中国参与北极事务的原因、目的和
意义,分析中国在北极地区的利益和影响,同时提出多边合作的建议,
为中国参与北极事务提供参考和指导。
北极问题的分析与思考
北极问题的分析与思考[摘要] 1907年,加拿大最早提出用于解决北极领土主权的扇形原则,声称位于两条国界线之间直到北极点的一切土地应属于连接这些土地的国家,以此作为加拿大对北极地区主张领土主权的依据;1926年4月15日,前苏联最高苏维埃主席团通过决议,单方面宣称:凡位于苏联沿北冰洋海岸,北极和东经32。
4ˊ35〞至西经168.49ˊ30〞之间的所有陆地和岛屿,无论是已经发现的或将来可能发现的,都是苏联领土。
2007 年8 月2 日,俄罗斯“和平1 号”深海潜水器在4261 米深的北冰洋底罗蒙诺索夫海岭插上俄罗斯国旗,主张其对北冰洋的权利。
俄罗斯的举动直接升温了本次北极争端,事发4天,美国即派“希利”号重型破冰船火速赶往北冰洋海域进行北极科考,随后,加拿大、挪威等国的科考队也先后奔赴北极,自此,国际社会引发的北极争夺战愈演愈烈。
本文从北极热点出发,通过对比南北极的情况,分析北极问题出现的原因,进而探讨北极的法律地位,寻求北极问题的解决途径。
[关键词] 北极问题联合国海洋法公约南极条约解决途径近年来,随着北极冰层逐渐融化,北极以其丰富的自然资源、潜在的地缘战略地位、对全球气候变化的重大影响以及巨大的经济和科研价值,正逐步成为世界各国关注的热点地区,并引发各国对北极资源的争夺。
冰雪覆盖、人烟寥寥的北冰洋地区,注定了是一个难得清静的地方。
一、北极的范围、性质及其法律地位北极地区是指北极圈以北的地区,包括北冰洋海域,北冰洋沿岸亚、欧、北美三洲大陆北部,以及北冰洋中的许多岛屿。
北极地区气候寒冷,北冰洋冰盖面积占总面积的2/3左后,其余海面上分布有自东向西漂流的冰山与浮冰。
北极地区的大陆架上有丰富的石油和天然气资源,沿岸地区及沿岸岛屿有煤、铁、磷酸盐、泥炭和有色金属,其海洋生物资源也相当丰富,有白熊、海象、海豹、鲸、鲟等等,经济价值极其丰富。
美国地质调查局2008年发表报告称,在全世界尚未发现的矿藏量中,20%的石油和30%的天然气埋藏在北极圈。
关于中国北极战略的研究
中国北极战略问题研究摘要:随着全球气候变暖,北极地区融冰速度加快,北极地区战略的重要性日益显露,这引起了许多国家在北极的争夺和博弈。
随着我国经济的高速发展,能源需求激增,能源成为推动经济发展的必要前提。
为了赢取争夺北极的有利形势,攫取北极巨大的战略利益,我们必须迅速制定相应的北极策略,以确保我国在未来世界格局中处于有利态势。
维护能源安全、海上运输通道安全已成为中国经济发展、社会稳定和国家安全的战略问题。
我国迫切需要评估北极在未来世界国际格局中的影响,制定中国的北极战略。
关键词:科研价值、北极资源、国际新航道、能源安全、军事战略、地缘政治格局、国家利益、战略合作。
国际局势变幻莫测,争夺和控制战略要地,将深刻地影响着未来世界局势的发展。
谁在这场争夺中获胜,谁就可站在经济、政治的综合态势的制高点,在未来格局中将处于有利地位。
随着全球变暖,融冰速度逐年加快,还有其蕴藏着丰富的资源,及融冰后将形成新航道,北极注定将成为国际局势新的争夺点。
中国必须制定和实施自己的北极战略,维护中国的国家利益。
一、北极环境对中国的气候影响全球气候是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局部地区环境的变化,将深刻地影响着其他地区的环境和气候。
积极开展北极极地气候的研究,掌握北极气候变化规律,对我国国民经济建设产生重大影响,并为制定科学的国策提供科学依据,促进我国农业生产的发展。
(一) 北极极地气候系统深刻地影响着中国的气候变化,左右着主要经济地区的季节交替和旱涝风霜。
例如,影响着我国四季气候的冷空气主要来源于北极地区,然后经西伯利亚地区逐渐加强而流向中国。
2008年中国南方发生了百年不遇的雪灾就是由于西伯利亚南下的寒流得到加强而发生的,这给我国造成了重大的国民经济损失,严重地影响着人民的生活和生产的正常开展。
此外,北极地区还是全球大气海洋物质能量交换的重要地区之一,在大气气候系统形成和变化过程中起着相当重要的作用。
另一方面,加强对北极极地气候的研究,这为我国北方干旱、半干旱地区针对荒漠化、沙漠化治理的国土整治规划提供必要的科学依据。
北极地区的战略价值与中国国家利益研究
( 中国科 学技 术 大 学人 文 学 院 , 合肥
摘要: 全 球 气 候 变 暖极 有 可 能 导 致 北 极 地 区成 为 国 际社 会 的 交 通 新 动 脉 、 财 富新 源 泉 、 战 略新 高 地
与 科研 新 平 台 。这 些 广 泛 而深 刻变 动 的 战 略 价 值必 将 把 北 极 变 成 大 国博 弈 的新 棋局 , 而 中 国则 是 北 极 战
3 0万欧 元 。此次 航行 在北 极航 运史 上 意义 重大 ,
化 的放 大器 , 日益 消融 的海 冰使 昔 日满 目苍 凉 的
北 极 成为 国际竞 争与合 作 的新棋 局 。面对北 极地
区 日益 升值 的 战 略价值 , 中 国有必 要 研究 与 制定 自己的 北极 战 略 。 并 将 其纳 入 外交 大 战 略 的规划
年 的寒 冬 正 是 在气 候 变 暖背 景 下 北 极 海 冰 融 化 造 成 极 地 冷 空 气 扩 散 到 全球 的恶 果 。就 整 体 而 言, 全 球 气候 系 统无 疑 正在 经历 一 次 以变 暖 为主 要 特 征 的显 著变 化 . 而北 极 地 区则 是全 球 气候 变
情况 下 , 成功穿越 “ 东北航 道” 抵 达 荷 兰 鹿 特 丹 港 。整个航 程较 传统 航线缩 短 7 4 0 0公 里 , 不 仅节 省了 l O天 时间 ,每 一艘 船 的航 次 费用 还 节省 了
目前 亚洲~ 欧 洲 的远 洋航 线 大约 为 1 1 3 0 0 n m i l e . “ 如果 西 北航 道 实现 全 面开 放 ,则 亚 洲一 欧洲 海 运航 程 至少 可 以缩 短到 6 1 0 0 n mi l e 。” 不 言而 喻, 通 过 北极 航 道 的船舶 , 在节 省 时间 成本 、 减 少
论北极航线的战略地位及中国的应对措施
论北极航线的战略地位及中国的应对措施作者:陈竞李祎雯来源:《求知导刊》2016年第22期摘要:随着全球气候变暖,各国越来越关注北极航线可能带来的利益,这使各国将北极列为其对外战略部署的重点,这将可能引起新的地缘政治竞争。
北极目前的地缘政治局势可划分为三个利益集团,环北极八国所组成的北极理事会与既得利益的大国表现出明显的排他性,这对中国参与北极航线的开发造成了不利影响。
本文分析北极航线可能会给中国带来的影响,尝试提出中国可以实行的应对措施。
关键词:北极航线;地缘政治;应对措施一、北极航线战略地位的重要性北极区域是指北极圈以北的广阔地区,其面积约占全球总面积的8%。
北极地区拥有丰富的石油及天然气。
随着全球气候的变暖,北极冰层的加速融化使北极航线的开发具有更大的可能性。
本来就具有复杂海权争端的北极地区更成为各国博弈的焦点。
一旦北极航道完全开通,将比传统的巴拿马运河和苏伊士运河节省3000~5000海里的航程,这将直接改变目前世界贸易的格局,进而影响直接地缘政治格局。
从世界经济格局来分析,北极航道开通后,北极将会成为海洋运输的重要枢纽,世界贸易中心将进一步由低纬度海域向近北极国家转移。
由于近北极国家大多为发达国家,本身就是世界贸易格局的受益者,若世界贸易中心继续北移,将会使世界贸易中的不平等更为严重。
中国属于近北极国家中的一员,因此这对于中国而言既是一个极大的机遇,但作为一个发展中国家,北极航线的开通又可能会成为我国经济进一步发展的阻碍。
从地缘政治角度来分析,北极航线的开通将会使北极成为战略要道,掌控北极航线归属权的国家就掌握了控制世界经济的新钥匙。
因此,大国出于其对霸权的追求,有意于谋求北极航线的控制。
总体而言,北极在全球战略格局中的地位正随着北极航线的进一步开发而越来越重要。
二、北极航线的利益相关者1.三个利益集团从目前北极航线的地缘政治局势来看,其地缘政治格局大致可分为以下三个利益集团。
(1)以俄罗斯为首的环北极国家。
20世纪初期北极地区领土争端及其解决无伦次13页word
20世纪初期北极地区领土争端及其解决无伦次伴随着北极地区探险的深入,各个环北极国家逐步对北极地区提出了领土要求。
北极探险在经过几个世纪的积累之后,终于在20世纪初期达到顶峰,取得了人类梦寐以求的巨大成就。
此时,第二次工业革命基本完成,资本主义经济的加速发展,导致各个大国之间对领土、市场和资源的争夺愈发激烈。
同时,也使相关国家对北极地区的领土争夺进入了白热化阶段。
一、加拿大、美国对阿拉斯加边界的划定加拿大和美国在北极地区的领土紧邻,有许多问题亟待解决,如两国的渔业捕捞权限问题、在白令海峡捕猎海豹的问题、阿拉斯加边界的问题等等。
加拿大政府非常注重对本国北极地区的经营,1895年议会决定,将加拿大北部地区划分为四个行政区――育空(Yukon)、昂加瓦(Ungava)、麦肯兹(Mackenzie)和富兰克林(Franklin)加以管理。
1897年,劳里埃(sir Wilfrid I,aurier)政府时期,加拿大开始每年向东部北冰洋地区和哈德逊湾派出考察队,表明加拿大政府对北极地区领土在进行积极有效的占领。
1896年8月17日,加拿大西北部育空地医育空河和克朗戴克河(Klondike)的两河交界处发现了金矿,大批淘金者蜂拥而至。
在此之前,加、美之问对于阿拉斯加的分界问题从未认真地讨论过。
1898年6月,加拿大颁布r育空领土法令(Yukon Territory Act),将育空地区划为单独的领上行政区,这部法令所遵循的一般原则是1875年的《西北领土法案》(Nor'thwest Territories Act)。
但须指出的是,根据英国对北美北极地区的转让命令,加拿大并没有拥有北极地区领土的当然权利,这也是英国最终卷入阿拉斯加地区争端的原因。
加、美两国争执的重点在阿拉斯加、北太平洋海岸、育空地区及不列颠哥伦比亚之间的“柄形狭长地带”。
位于这一地带的斯卡韦是进入育空地区的主要港口,它位于一个长水湾的上方,如果把这个水湾划入海岸带的范围,那就是阿拉斯加的一部分。
俄罗斯北极开发战略探析
俄罗斯北极开发战略探析作者:刘建来源:《商情》2016年第14期随着全球气候变暖、资源开发步伐的加快,北极地区越来越受到世界各国关注。
俄罗斯历来重视海洋开发,作为一个北极沿岸地区的一个重要国家,俄罗斯一直将北极视为自己的重要战略生存发展空间,尤其是进入21世纪,俄罗斯开始加快实施自己的北极开发战略。
本文旨在回溯俄罗斯北极开发历史,分析北极开发对俄战略意义、现实举措三方面分析俄罗斯北极开发实践,并从国际合作角度展望中俄北极开发合作的前景。
俄罗斯北极开发北极航道进入21世纪,随着国际社会对北极地区认识的逐步深入,北极已成为一个重要的地缘政治空间和潜在的重要自然资源宝库。
对于俄罗斯而言,正如俄联邦政府总理梅德韦杰夫指出的那样,北极地区对于俄罗斯具有十足的战略意义。
做好好北极地区的开发,将有利于解决俄罗斯国家的长期任务、增强在国际上的竞争力。
从这层意义上来说,俄罗斯需要精心制定国家政策,包括对内和对外两方面,以实现俄罗斯在北极地区的利益最大化、减少俄罗斯的政治和经济投入。
一、俄罗斯北极开发历史回溯俄罗斯学界认为,俄罗斯对极地的开发历史已超过八个世纪。
早在1616-1620年,俄罗斯沙皇就敕令要强化其在北极一些地区的绝对权力。
1821年,俄罗斯成为唯一获得在美国整个西北沿岸、阿留申群岛和整个西伯利亚沿岸的岛屿、港口和海外进行渔业和工业贸易权的国家。
1916年9月4日,俄罗斯对外发布照会,宣称Б.威尔基茨基探明的土地和岛屿悉数划归俄罗斯版图。
之后,俄罗斯还曾宣布靠近俄罗斯的北冰洋沿岸的港湾、码头,靠近新西伯利亚、兰格尔以及与毗邻俄罗斯的亚洲沿岸的其他岛屿都属于俄罗斯,并作为向西伯利亚北部大陆架的延伸。
前苏联时期,根据1926年4月15日苏共中央执行委员会全体会议决议,除前苏联政府承认的属于他国领土之外,那些从前苏联北部到北极点的北冰洋地区的所有已发现和未来有能力发现的土地、岛屿都属于前苏联的领土。
也正是从前苏联时期开始,俄罗斯正式开启了北极航道的开发和投运进程。
从几份历史文献,看中国古代对北极地区的地理认识和行政管辖
从几份历史文献,看中国古代对北极地区的地理认识和行政管辖从几份历史文献,看中国古代对北极地区的地理认识和行政管辖作者:海参崴老乡中国的历史源远流长,在英国工业革命之前,中国几乎一直是世界文明的中心。
在漫漫的历史长河中,随着中原王朝对世界的地理认知范围不断扩大,周边越来越多、越来越远的民族政权不断与中原王朝交融,并纳入中原王朝的行政视野。
这个范围最南到中南半岛,最西到达过里海沿岸,最东到达过堪察加半岛以北地区,最北远及北极地区。
极北部和极远处的东北部地区,由于人口稀少,远离世界文明中心,战略上往往被中原王朝所忽视。
留下来的史料稀缺,极少被国内学界关注。
在中国历史地图上,如唐代地图、元代地图、明代地图等在涉及北极地区的描绘时,被有意以超出篇幅范围之外无法表现为由而刻意的省略,这种绘图方式表现了中国式幽默,即中国的历史学者认为,中国对北极地区的有效管辖范围还很远,但具体应该划到何处,限于史料不足,只能待议。
本文拟就从远古至近代的一些历史文献,管窥中国古代对北极地区的地理认识和行政管辖。
一、远古时期:《山海经》等早期文献对北极地区地理现象的描绘《山海经》是先秦古籍。
主要记述的是古代神话、地理、物产、民俗、民族等方面的内容。
有人认为《山海经》荒诞不稽,而包括一些国外学者在内的一些专家则认为《山海经》是早期中华先民处于文明蒙昧状态时期的远古地理。
在《山海经》的《海外北经》载:“钟山之神,名曰烛阴。
视为昼,暝为夜”在《大荒东经》载:“汤谷上有扶木,一日方至,一日方出,皆载于乌。
”,《山海经·大荒北经》中说:“大荒之中,有山名曰北极柜。
海水北注焉。
”有学者认为上述描绘的反映的是北极地区的极昼和极夜现象。
而“大荒北经”的方位和“海水北注”的描述则放映了当时的中华先民的地理认识至少已经到达了鄂霍次克海以北的地区。
二、春秋战国时期至汉代:《列子.周穆王》与《淮南子》对北极地区的地理认识《列子.周穆王》是战国时期学者列御寇的著作,书中载“东极之北隅有国,日阜(阜通不)落之国,其土气常燠,日月余光之照。
北极地区安全:困境、价值与前瞻——建立“北极安全与合作组织”的构想
北极地 区安全 :困境 、价值 与前 瞻
— —
建立 “ 北极 安全 与合作组织 "的构想
李 习文 董成龙 张志龙
( 北京 师范大学政 治学与国际关 系学院,北京 107 0 85)
摘 要 :北极 地 区大 国云 集 、 自然 资 源丰 富 、战 略地 位 日益显 著 。 北极 地 区安 全 困境近 两年 来 凸显 ,其 成 因是 包含 自然 、 气候 、经 济 利益 等复 杂 因素 。本文从 对 北极 地 区的 自然地 理 、人 文概 况 、地缘 政 治 的单 向 维度 尝试进 行较 为浅层 次 的梳 理 ,并 为 实现 维持 环 北极
( 纬6 o3 )为北 极地 区 的南 部界 限 ,由此 通过 地球球 冠 表面 出 :第三次世界 大战可能从 这里开始 。笔者认为 , 国家 战略的角度 北 6 3 从 积几 何计 算得 到 的北 极地 区总 面积 约为2 0 万平 方公 里 ,其 中陆地 而 言 ,北冰 洋具 有极为重要 的战略地 位。北冰洋 是联系亚 、欧和北美 10 和 岛屿 的 面积约 为 80 0 万平 方 公里 ,北 冰 洋在 北极 圈 内的水 域 面积 洲 的水上捷径 , 马汉海权 观分析 :控制 海洋 ,特别 是控制具 有战略 从
约 10 万平 方公里 。物 候学 上则 以气候 或树 线来 确定 北极地 区的南 意 义的狭窄航道 ,对于大 国地位至关 重要 ,海洋权 力对于 国家的实力 30 界 ,气候学划 分常 以7 月份 地表平 均气温 I  ̄和海 洋表 面年平均 温度 与繁荣至关重要 。进攻 现实 主义的代 表米尔斯海 默同样强调海 洋作为 OC
岛屿 、北 美 大陆 和欧亚 大陆 的北部 边缘 地带 。北 极地 区 的范 围因不 义上 的海 洋航船 与开发的价值 正在不可逆转的 日趋显露 。
北极政策及其国际影响
北极政策及其国际影响(注:本文章只是个人观点,不代表任何政治立场,仅供参考)第一章:前言北极是世界上最后一个未经开发的冰川地区,因其特有的地理位置和气候条件,成为了世界各大国家争夺的宝地。
目前,北极的资源利用以及环境保护问题已经成为国际社会关注的热点之一。
本文将从北极问题的历史背景入手,探讨北极政策对于国际社会的重要性,以及对全球生态环境和资源的影响。
第二章:北极问题的历史背景北极问题早在20世纪初就开始引起世人的注意,当时,挪威和俄罗斯两国就开始在北极地区进行海上运输和渔业开发。
20世纪中期,北极内的冷战高潮期间,美国和苏联为争夺地盘,在北极进行了大量的军事部署。
直到20世纪末,北极的海冰开始大量消失,加之石油价格飞涨,各国开始对北极地区的石油天然气、矿产资源以及渔业资源进行争夺。
第三章:北极政策的制定目前,北极问题已经成为国际社会的热点之一,各国也开始关注北极的发展及其保护问题。
北极俄罗斯、挪威、丹麦、加拿大和美国等5个国家通过《北极理事会引导文件》共同保护北极环境,确定了保护地球环境和科学研究的原则。
同时,各国也开始在北极地区进行政策制定。
美国在2013年推出了北极国家战略,提出了在北极领土保护、开发和利用方面的总体目标;日本也在2015年发布了北极政策大纲,旨在保护北极及其周边海域环境,促进北极地区的商业开发和科学研究;中国在2018年发布了《中国北极政策》,旨在加强北极的环境保护、开发利用和科学研究。
第四章:北极政策对国际社会的影响北极地区作为世界上最后一个未经开发的冰川地区,其资源丰富、为全球环境变化提供重要信息。
各国政府开始重视北极问题并推出相应的政策,促进了北极的科学研究、开发和利用。
北极政策也对国际社会产生了一系列重要影响:1. 加强了国际合作。
各国政府通过联合保护和科学研究等手段,强化了国际间的合作关系,维护了北极地区的和平稳定。
2. 推动了清洁能源的发展。
近年来,世界各国已经开始转向清洁能源开发,使得可再生能源在全球范围内得到了广泛关注。
暗流涌动的北极:主要国家北极战略梳理
暗流涌动的北极:主要国家北极战略梳理——摘自《中国的北极政策》白皮书一、北极:下一个全球博弈中心北极地区是指北极点以南和北极圈(66°34′)以北的广大区域,总面积2073万平方千米,所涵盖的陆地面积(包括岛屿)仅占800万平方千米,其余部分均为水域,占主体地位的即是北冰洋。
北极地区接壤的国家数量众多,包括俄罗斯、加拿大、美国、冰岛、丹麦、芬兰、挪威以及瑞典。
随着北极冰盖越来越小,北极开发难度逐渐降低,在地缘位置、航道、能源等方面的战略价值迅速凸显。
地缘价值:北极空域占据全球制高点,俄罗斯和北约都可以跨越北冰洋向对手发动路径最短的空中打击。
此外,北极厚重的冰盖阻挡了侦察卫星的电磁波,电离层的扰乱也妨碍了雷达检测系统,从而为潜艇活动提供天然保护。
因此,各国在北极圈内积极加强军力部署,试图夺取未来北极空域/水域控制权。
航道价值:与传统环球远洋航线相比,北极航道独特的地理位置决定其潜在价值。
这种价值首先表现在未来航线缩短方面带来的经济价值。
此外,随着航道开通,航道沿岸国家将获得未来海上交通的支配权,进而转化为其在国际社会中的话语权,这将在很大程度上改变目前的国际格局。
能源价值:北极地区被称为“地球最后的宝库”,蕴藏着巨大的石油、天然气资源以及丰富的矿产资源。
北极地区厚厚的冰层还冻结着世界上大量宝贵的淡水资源,在淡水资源日益匮乏的今天,北极的淡水资源无疑也蕴含着巨大的价值。
鉴于此,各国在制定北极战略方面均给予北极前所未有的重视,力图在这场事关国家未来命运的战略博弈中抢占先机。
在北极争夺战中,八个环北极国家是主要的博弈国家,主要是因其领土延伸至北极地区,所以对北极事务有天然的话语权。
根据这些国家的实力以及在北极事务中的重要度,可以将其分为两个梯队,其中俄罗斯、加拿大、美国为第一梯队;丹麦、挪威、瑞典、芬兰、冰岛为第二梯队。
欧盟作为北极地区的特殊行为体,由于其成员国中包含丹麦、瑞典以及芬兰这样的北极国家,为其参与北极事务提供很多便利,将其归为第三梯队;中日韩作为北极域外国家,目前只能以观察员国身份来参与北极事务,将其归为第四梯队。
南极洲和北极地区的历史和科学研究
南极洲和北极地区的历史和科学研究南极洲和北极地区被誉为地球上最神秘和美丽的地方之一。
这两个地区吸引了无数求数百年来的探险家和科学家。
南极洲和北极地区是地球上最极端的地方,同时也是地球上最受威胁的地区之一。
本文将会着重探讨南极洲和北极地区的历史和科学研究。
一、南极洲的历史南极洲是地球上最不可思议的地方。
在公元前2世纪中国人就已经听说了南极洲。
直到19世纪才有人真正开始了解南极洲。
在19世纪,许多探险家,包括Robert F. Scott和Roald Amundsen等人来到南极洲。
这些探险家的拓荒精神和勇气只为了为人类贡献更多的知识。
南极洲的历史是有很多神秘和谜团的。
很多探险家在南极洲留下了谜题和未解之谜,尤其是南极洲发现了不少古代人类残骸,这些人类残骸的来源一直是谜团,南极洲的学者在解开这些谜团上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不过,在南极洲上的科学研究和实验使人类在很多方面有着长足的进步。
二、南极洲的科学研究南极洲是地球上最不可思议的地方之一,也是全球气候变化和生物多样性研究的重要场所。
靠着科学技术的发展,越来越多的探索者和科学家踏足南极洲,带来了更多的贡献和发现。
南极洲作为地球生态系统的一个典型代表,对全球生态环境的保护、可持续发展研究和推广生态文明建设有着重要的意义。
南极洲是人类世界的未来之地,注定会成为未来的世界中心,更需要我们关注与研究。
三、北极地区的历史北极地区是另外一个神秘和美丽的地方,经历了许多探险家和科学家的探索。
在19世纪,北极地区向世界开放,并成为北极地区的法律地带。
自此以后,许多北极探险家开始踏上探索北极之旅,这些探险家为人类贡献了很多的知识。
四、北极地区的科学研究北极地区是地球上最极端的地方之一,同样是全球气候变化和生物多样性研究的重要场所。
北极地区的气候变化对人类的生活方式和发展有着深远的影响。
北极地区是极端条件下生存的终极实验室。
研究北极地区的生物多样性、气候变化、海洋学和冰川学等,是未来研究人类生存的关键领域。
北极争端与俄罗斯的北极战略
北极争端与俄罗斯的北极战略
李绍哲
【期刊名称】《俄罗斯学刊》
【年(卷),期】2011(000)006
【摘要】全球气候变暖使得北极地区的冰盖加速融化,北极地区的地缘战略地位凸显,对北极的争夺逐渐成为地缘政治竞争中一个比较突出的现象.俄罗斯是北极地区最重要的大国,对北极地区拥有得天独厚的地缘优势,在北极有经济、军事、安全等诸多战略利益.俄罗斯为实现这些战略利益采取了政治、科学、军事、经济和法律等多项战略措施.中国必须尽快制定北极战略,确定中国在北极的利益范围,认真研究维护中国在北极正当权益的各种手段和途径.
【总页数】6页(P17-22)
【作者】李绍哲
【作者单位】解放军外国语学院欧亚语系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D83;87.512.0
【相关文献】
1.俄罗斯的北极战略与中俄北极合作 [J], 肖洋
2.俄罗斯北极战略及中俄北极合作 [J], 易鑫磊
3.关于北极争夺的实质及俄罗斯等国家的北极战略 [J], 杨倩
4.关于北极争夺的实质及俄罗斯等国家的北极战略 [J], 杨倩;
5.从俄罗斯的“北极战略”解读北极地区的军事博弈 [J], 郭洪;毛登森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北极地区战略地位问题的历史脉络和研究初探
作者:谭茂震
来源:《信息技术时代·下旬刊》2018年第04期
长期以来,北极地区因其独特的政治与战略价值,一直是世界各国关注与重视的热点地区。
近年来,随着“北极热”现象的出现,与北极相关的全球性问题交织涌现,探索合理的北极治理模式逐渐被提上了国际社会的议程,北极地缘政治关系也日趋复杂。
我国是近北极国家中的重要大国,中国的长远发展决定了中国在北极拥有重要利益。
本文旨在通过战后北极地区的地缘政治及战略分析,希望找寻对我国取得北极利益和进行下一步研究的些许启示。
一、冷战时期的北极地区
美国与苏联在北极紧密相邻,冷战期间,北极地区的国际局势深受美苏全面对抗的影响。
夹在两大集团间的北极成了美苏全球对抗的战略前沿,各自的实力中心都处在对方战略武器攻击范围内,而且双方都出台了对抗色彩浓重的北极战略。
虽然期间双方在北极地区没爆发“热战”,并且冷战后期双方在该地区出现了缓和,但该地区国际局势的总基调仍以冲突和对抗为主,美苏间的“核平”维持着北极的“和平”。
在“核平”的大背景下,北极地缘战略地位较之前的二战时期有了更大提高。
冷战前期,美苏双方都继承了各自二战中在北极的斩获。
美国保持了在冰岛和格陵兰的驻军。
1949年北约成立后,北极地区的加拿大、冰岛、挪威、丹麦都成为了其成员国。
美国还通过各种双边防务协定深化了与这些国家间的军事关系,加强了自身在北极地区的存在。
苏联保持了对部分原芬兰领土的占有,加快了以摩尔曼斯克为主要基地的北方舰队的发展。
双方都大力发展能携带核武奔敌国的远程战略轰炸机,在北冰洋沿岸建立了多个供战略轰炸机起降的空军基地,并设立了多条预警线。
冷战中期(20世纪60年代至80年代初),美蘇间的核军事有了新升级。
远程战略轰炸机逐渐让位于更先进的远程弹道导弹。
双方的远程弹道导弹经历了从固定的陆基发射到更为灵活的深井、舰载、机载、潜艇、天基发射的过程。
在陆基发射占主导时,北极地区附近部署着众多陆基导弹发射场,成为世界战略核武最密集区域。
后来双方为寻求二次核反击能力,努力使发射系统多样化,拓展到海陆空天多维发射载体,增强了发射的灵活性。
由于双方许多重要的海空军基地位于北极附近,而且战略导弹一定程度上也遵循地球大圆弧飞行规律,更重要的是,北冰洋冰盖为弹道导弹核潜艇和核攻击潜艇提供了良好的隐蔽和攻击场所,双方都在北冰洋中进行着潜艇战斗值班巡航。
这都极大提升了北极地区的地缘战略地位。
冷战后期,尤其厄尔巴乔夫上台后,随着美苏关系的整体缓和,北极地区的对抗坚冰有所打破。
虽然厄尔巴乔夫上台后将苏联的战略核潜艇全部收缩到北冰洋,但1987年其发表的摩
尔曼斯克讲话也标志着一个新北极合作契机的到来。
之前的北极合作,受制于美苏冷战对抗的大背景,主要局限于国际救援、科研等非传统安全领域,官方层面的多变合作和美苏双边合作较少。
摩尔曼斯克讲话后,苏联对北极的态度更为开放,为北极实质性多变多领域合作的到来创造了条件,北极地区的经济和战略地位得到进一步提升。
二、冷战后时期的北极地区
冷战结束后,北极地区国际局势总体缓和。
厄尔巴乔夫摩尔曼斯克讲话产生的合作效应在苏联解体后得到了实践,围绕该地区的域内和跨区域合作增多。
该地区国际局势的总基调是合作与冲突并存,合作略占上风,但其中也问题不少。
(一)存在许多潜在冲突的可能性。
由于更多的域外实体介入北极,北极问题表现出更强的牵引效应,以北极为中心的地缘政治格局发生显著变化,由冷战中的两极对峙到冷战后的多级纵横,加拿大和欧洲在北极的作用有所增强,域外国家和国际组织也成了北极新地缘政治格局的构筑者。
这加剧了北极地缘政治格局中矛盾的复杂性,使北极地缘战略价值受到更多关注,地缘战略地位得以多角度抬升。
(二)北极问题的焦点从军事安全逐渐向以环境为中心的非传统安全问题转移。
冷战后,各种环境保护机制、组织得以创立,而且北极地区也被纳入到了多个全球性环保条约体系中。
北极国家政府也逐渐加大了对本国所属北极地区环境的保护与管理。
然而,针对该地区的环境合作仍从属于国家的传统安全。
各国的北极环保举动还是意在加强在该地区的客观存在和实质管辖,为在将来更大的北极海洋圈地和资源争夺中争取本国的一个有利地位。
(三)北极地缘政治格局更趋复杂。
冷战后,北极地缘政治格局分为国际、区域、国家和地方四个层面。
国际上涉及北极国家,非北极国家和相关国际组织。
北极国家存在很强的“地区主义”,力图建立他们主导的排他性北极管理模式。
然而,北极的环境效应和资源潜力已吸引着越来越多的域外实体介入北极,与北极国家的利益碰撞不可避免。
同时,虽然域外实体在介入北极上存在共同利益,但由于介入北极成本收入比和受北极环境变化影响的差异,加上一定程度各自为政,很难统一行动立场。
区域上,环北极内部矛盾丛生。
北冰洋沿岸国和非沿岸国间的矛盾明显,北极八国构成了俄、美、加、欧四方格局,八国双边间也存在争议,而且他们中的多国又身兼多个国际组织(北约、欧盟等)成员的身份,使矛盾更为复杂。
在国家、地方层面,近年来的“北极热”促使许多北极国家把对本国的北极区域的开发上升到国家战略,密切了所属北极区与南部核心区间的关系。
而且,北极土著居民在北极地缘政治格局中也发出了“第四世界”的声音,加剧了北极地缘政治生态的复杂度。
三、结论和建议
近年来,随着全球气候变暖导致北冰洋融冰加剧、北极地区的经济和地缘战略价值被逐步重视,加上海洋油气资源开发、世界呈现多极化趋势等因素,北极地区地缘地理地位愈发凸显。
我国最为域外国家之一,也要早作打算,抢占先机,在现有框架下,在科研、经济、军事
等各领域进一步拓展,尽最大可能,取得与我国大国地位相应的北极权益。
对北极地区战略地位的研究主要建议如下:
一是应注重整体性和系统性的研究视野。
国家学者多从地缘政治理论的视角出发对北极问题进行广泛论述,但研究过多侧重于单个国家进行分析,应从战略视野,在各个不同层次中的不同主体、不同国际机制以及不同安全领域的复杂问题入手,对北极地区的战略地位进行考察和把握。
二是应注重从全球层面的制度因素进行探讨。
北极的特殊地位和地理位置,造成研究关注多注重“毗邻国家”,往往忽视外部因素作用。
应对北极国家、北极理事会的规制涉及和非北极国家的三类行为主体之间的关系进行深度解析。
三是应加深对北极研究的理论程度。
大多数研究多以具体议题为切入点,以政策建议为导向,较少有结合理论或从理论视角对相关问题进行研究,理论依据的缺失,难以使我们有效理解和解读北极问题背后的深层逻辑,没有理论指导的对策建议,难以经得住推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