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文科班导言课PPT课件
合集下载
高一历史导言课完整版PPT课件
电视剧中的历史错误——《康熙王朝》
▪ 杨启隆劝紫云下毒害康熙,“反清复明”,杨 说其母被杀进宫里的清兵凌辱而死。
▪ 攻入大明皇宫的是李自成而非清兵。
▪ 电视剧《宰相刘罗锅》
电视剧中的历史错误——《台湾1895》
▪ 李鸿章说出“八国联军刚刚火烧了圆明园” 的台词 ,时间是1874年。
▪ “八国联军”侵华发生在1900年 ,圆明园是 1860年英法联军烧毁的。
候,吴宗宪问她抗日战争打了几年。杨丞琳说, 好像11年吧,吴宗宪告诉她了8年,她居然说:哇 !才打了8年耶!我不知道她是怎样看8年的,一 个人又有几个8年……
▪ 台湾著名歌星————周杰伦 ▪ 周杰伦大家都比较熟悉,2007年7月8日,周杰伦
做客《鲁豫有约》,据报道当时演播厅的观众创 记录坐满了。周杰伦的号召力可想而知。但在谈 话中,谈到不同时代偶像对青年的影响,谈到雷 锋,周杰伦居然不知道雷锋,还反问“他会不会 唱歌”这件事被网友批为“杨丞琳第二”。
为什么要学习历史
电视剧中的历史错误——《三国演义》
▪ 曹操有一次去打袁术,军中缺粮,曹操下令 让管粮官把大槲换成小槲,有些士兵饿得去 吃玉米。
▪ 其实玉米是在明朝中期的时候才被引进中国 ,三国的时候中国哪儿有玉米。
▪ 电视剧中蜀汉军队打出的旗子上写的是一个 “蜀”字。
▪ 蜀汉的国号本来是“汉”,“蜀”是当时魏 、吴两国对刘备政权的一种带有歧视性的叫 法,而“蜀汉”则是后世史家的称呼。旗子 上应该写“汉”字 。
图片中的历史
生活中的历史之网络游戏
▪ 与中国史有关:春秋战国,完美的赤壁, 真三国无双,成吉思汗……
▪ 与世界史有关:帝国时代,凯撒大帝,征 服美洲……
生活中的历史 之漫画
高中历史导言课26页PPT
56、书不仅是生活,而且是现在、过 去和未 来文化 生活的 源泉。 ——库 法耶夫 57、生命不可能有两次,但许多人连一 次也不 善于度 过。— —吕凯 特 58、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 朱熹 59、我的努力求学没有得到别的好处, 只不过 是愈来 愈发觉 自己的 无知。 ——笛 卡儿
拉
60、生活的道路一旦选定,就要勇敢地 走到底 ,决不 回头。 ——左
高中历史导言课
16、自己选择的路、跪着也要把它走 完。 17、一般情况下)不想三年以后的事, 只想现 在的事 。现在 有成就 ,以后 才能更 辉煌。
18、敢于向黑暗宣战的人,心里必须 充满光 明。 19、学习的关键--重复。
20、懦弱的人只会裹足不前,莽撞的 人靡。
人教版高一上学期开学历史导言课课件 (共26张PPT)
乾隆帝的傲慢与偏见 当英国马嘎尔尼使团将通商的意愿表达 给乾隆帝的时候,乾隆对马嘎尔尼不行跪拜 之礼表示不满,坚决拒绝了英国通商请求, 并回复“天朝物产丰盈,无所不有,原不籍 外夷货物以通有无。”
三、历史有什么用?
2、历史的借鉴意义
殷鉴不远,生夏后之世。 ——《诗经》 居马上得之,宁可以马上治之乎 ——《史记》 以史为镜,可以知兴替。 ——《贞观政要》 鉴前世之兴衰,考当今之得失,嘉善矜恶,取是舍非 。 ——《资治通鉴》 得可资,失亦可资也;同可资,异亦可资也。 —— 《读通鉴论》
(1)历史总是吸引着现实的人们,现实的人们不但不忘记历史,而且总要
从历史当中寻求自己所需要的东西; (2)现实又总是要为历史的认识、研究提出新的问题,供给其新的认识能 力和认识方法; (3)现实还能够给历史研究提供新的认识条件、能力、和方法,推动是学 不断地向前发展。
三、历史有什么用?
1、给国民以自信力
二、历史学是什么?
史学的分支:
(1)按史学研究对象的时间跨度分:通史、断代史 (2)按史学研究历史的空间(地域)跨度分: 世界史、国别史、地区史、乡土史等 (3)按照历史的不同领域、不同方面进行研究与阐述 经济史、政治史、文化史、法制史等
二、历史学是什么?
史学研究的主要内容:
生产力包括历代劳动者、生产资料、生产工具、生产部门以及某些自然地理 环境(与生产资料和生产条件有密切关系的自然条件)和科学技术; 生产关系进一步可扩大为人与人的一切社会关系,包括历史的生产资料所有 制、阶级、阶层、家庭、婚姻等; 上层建筑则包括历史上社会的政治、法制度、国家机器(军队、警察、法庭 、监狱、政府部门); 以及与之相适应的有关政治、法律、宗教、艺术、哲学等各种观念形态的东 西。 所有这些,就构成史学所要研究与阐述的内容
三、历史有什么用?
2、历史的借鉴意义
殷鉴不远,生夏后之世。 ——《诗经》 居马上得之,宁可以马上治之乎 ——《史记》 以史为镜,可以知兴替。 ——《贞观政要》 鉴前世之兴衰,考当今之得失,嘉善矜恶,取是舍非 。 ——《资治通鉴》 得可资,失亦可资也;同可资,异亦可资也。 —— 《读通鉴论》
(1)历史总是吸引着现实的人们,现实的人们不但不忘记历史,而且总要
从历史当中寻求自己所需要的东西; (2)现实又总是要为历史的认识、研究提出新的问题,供给其新的认识能 力和认识方法; (3)现实还能够给历史研究提供新的认识条件、能力、和方法,推动是学 不断地向前发展。
三、历史有什么用?
1、给国民以自信力
二、历史学是什么?
史学的分支:
(1)按史学研究对象的时间跨度分:通史、断代史 (2)按史学研究历史的空间(地域)跨度分: 世界史、国别史、地区史、乡土史等 (3)按照历史的不同领域、不同方面进行研究与阐述 经济史、政治史、文化史、法制史等
二、历史学是什么?
史学研究的主要内容:
生产力包括历代劳动者、生产资料、生产工具、生产部门以及某些自然地理 环境(与生产资料和生产条件有密切关系的自然条件)和科学技术; 生产关系进一步可扩大为人与人的一切社会关系,包括历史的生产资料所有 制、阶级、阶层、家庭、婚姻等; 上层建筑则包括历史上社会的政治、法制度、国家机器(军队、警察、法庭 、监狱、政府部门); 以及与之相适应的有关政治、法律、宗教、艺术、哲学等各种观念形态的东 西。 所有这些,就构成史学所要研究与阐述的内容
高中历史人教版(必修)导言课 走进高中历史(共31张PPT)
什么是历史?
历史有三重含义:
1.过去发生的事件与过程,即客观历史本身。
2.人们对过去的记录与研究,即历史著述,
是经过人们思考、加工而形成的历史。
3.一门学科或一门专业。
历史是客观的,历史学是主观的。
高中历史人教版(必修)导言课 走进高中历史(共31张PPT)
高中历史人教版(必修)导言课 走进高中历史(共31张PPT)
《新水浒传》宋江和公孙胜初次见面是在 清玉朝 米不 地同里时,期但发 宋型 朝不 还同 没, 有只 玉有 米清 ,朝玉末米年是才明有 尔代才康这 引种进中发型国。 的。
高中历史人教版(必修)导言课 走进高中历史(共31张PPT)
高中历史人教版(必修)导言课 走进高中历史(共31张PPT)
日本丰田汽车要出 2000万美元(1.6亿人 民币)找姚明拍广告 。姚明说没有任何商 量的余地,就是两个
为什么学历史?
高中历史人教版(必修)导言课 走进高中历史(共31张PPT)
高中历史人教版(必修)导言课 走进高中历史(共31张PPT)
““奉本天宫承”运只皇有帝一昭宫曰之”主这才句能话使,用只。有比明如清孝两端代皇才
使后公用、公,孝只且庄是断皇句对后应年、为长太“且子奉地(天位东承最宫运之高皇主太帝)监,,的昭不尊曰是称”所,。有 妃不子是都所能有自太称监本都宫能。叫公公。
走近高中历史
合肥剑桥学校 魏兵
这 是 历 史 吗 ?
什么是历史?
历者,经历也;史者,记录也。 ——东汉许慎《说文解字》
你觉得这是谁?
竟然是他!
1952年董希文受中央美术学院托付, 制作油画《开国大典》。
高岗和刘少奇去哪儿了?
将高岗抹掉。 去掉刘少奇。
历史必修一导言课课件1ppt
导言
我们一起认识高中历史课程
第一 高中历史课程地位
不及格不给学分高中不毕业 文科高考必考学科
第二 高中历史课程结构
必修课程: 一模块:政治文明历程(2学分) 二模块:经济成长历程(2学分) 三模块:文化发展历程(2学分)
选修课程(6学分) 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近代社会的民主思想与实践 20世纪的战争和和平 中外历史人物评说 探索历史的奥秘 世界文化遗产荟萃
成吉思汗
忽必烈
朱元璋
康熙
慈禧
一千年前的中国
一千年前的夜晚,全世界的城市都是一片 漆黑,只有中国的城市灯火辉煌、光明灿 烂。 一千年前全世界只有中国有超过百万人口 的大城市。11世纪,欧洲最大的城市英国 的伦敦、法国的巴黎、意大利的威尼斯、 佛罗伦萨城市的规模都不过万人。而中国 的首都则有150万人。
三年共144个学分,其中历史12学分
第三
学业成绩×60%+平时表现×40%
学业成绩(总分=期中×40%+期末×60%)
学 号
姓 名
期 中
期 末
总 分
折 后 分
60分
11111
小明
100分
100分
100分
平时表现(40分)
课堂表现(20分)
消极 10分以下 积极 15—20分
作业情况(20分)
(2)快乐学习
1)学科内容 2)个人态度
历史课,我们站在同一起跑线上
量变决定质变
过程决定结果
我能行
第五 一起了解政治文明
政治文明有哪些重要组成部分? 生活中哪些事件属于政治文明?
夏(约BC2070年----约BC1600年) 商(约BC1600年----BC1046年) 西周(BC1046年----BC771年) 春秋时期 (BC770年----BC年476年) 战国时期(BC475年----BC221年) 秦(BC221年----BC207年)
我们一起认识高中历史课程
第一 高中历史课程地位
不及格不给学分高中不毕业 文科高考必考学科
第二 高中历史课程结构
必修课程: 一模块:政治文明历程(2学分) 二模块:经济成长历程(2学分) 三模块:文化发展历程(2学分)
选修课程(6学分) 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近代社会的民主思想与实践 20世纪的战争和和平 中外历史人物评说 探索历史的奥秘 世界文化遗产荟萃
成吉思汗
忽必烈
朱元璋
康熙
慈禧
一千年前的中国
一千年前的夜晚,全世界的城市都是一片 漆黑,只有中国的城市灯火辉煌、光明灿 烂。 一千年前全世界只有中国有超过百万人口 的大城市。11世纪,欧洲最大的城市英国 的伦敦、法国的巴黎、意大利的威尼斯、 佛罗伦萨城市的规模都不过万人。而中国 的首都则有150万人。
三年共144个学分,其中历史12学分
第三
学业成绩×60%+平时表现×40%
学业成绩(总分=期中×40%+期末×60%)
学 号
姓 名
期 中
期 末
总 分
折 后 分
60分
11111
小明
100分
100分
100分
平时表现(40分)
课堂表现(20分)
消极 10分以下 积极 15—20分
作业情况(20分)
(2)快乐学习
1)学科内容 2)个人态度
历史课,我们站在同一起跑线上
量变决定质变
过程决定结果
我能行
第五 一起了解政治文明
政治文明有哪些重要组成部分? 生活中哪些事件属于政治文明?
夏(约BC2070年----约BC1600年) 商(约BC1600年----BC1046年) 西周(BC1046年----BC771年) 春秋时期 (BC770年----BC年476年) 战国时期(BC475年----BC221年) 秦(BC221年----BC207年)
高中人教版历史导言课(共14张PPT)
政治 史
必修二目 录
专题一 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和特点 专题五 走向世界的资本主义市场 一 开辟文明交往的航线 一 古代中国的农业经济 二 血与火的征服与掠夺 二 古代中国的手工业经济 三 “蒸汽”的力量 三 古代中国的商业经济 四 走向整体的世界 四 古代中国的经济政策 专题六 罗斯福新政与当代资本主义 专题二 近代中国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 一 “自由放任”的美国 二 罗斯福新政 一 近代中国民族工业的兴起 三 当代资本主义的新变化 二 民国时期民族工业的曲折发 专题七 苏联社会主义建设的经验与教训 展 一 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初期探 三 近代中国资本主义的历史命 索 运 二 斯大林模式的社会主义建设 专题三 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 道路 一 社会主义建设在探索中曲折 三 苏联社会主义改革与挫折 发展 专题八 当今世界经济的全球化趋势 一 二战后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 二 伟大的历史性转折 三 走向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 系的形成 二 当今世界经济区域集团化的 阶段 发展 专题四 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
思想文化与科 技史
新起点,新方法,新 成就!!
• 1、切记:高中历史不是简单只靠背诵就可考高分。 • 2、养成“联系”的思维方式,把知识系统化、网络化,
• 3、专题体例下一定要形成的牢固的时空观念。
• 4、学会用多元史观思考问题。
• (1)课前(超前预习) • ①上课前的必备工具:笔记本、课本等资料、笔(包括彩 笔)。 • ②通读教材、圈点批注、设问质疑、查阅资料。 • 预习的本质是赶在老师讲课前自学将要学到的内容。预习 可以发现疑难问题,以便及时请教老师;预习可以学会绝 大部分的学习内容,使随后的课堂听课更有选择性和针对 性。 • (2)课堂(认真听课) • ①端正态度,认真思考; • ②交互探讨,积极发言; • ③勤于动手,做好笔记。 • (3)课后(复习巩固) • ①整理笔记:誊写、补充、校正、完善笔记; • ②尝试回忆:根据笔记内容,尝试回忆课本的具体内容, 不能回忆起来的内容,要及时复习;
统编版高一历史导言课课件(共24张PPT)
——东汉许慎《说文解字》
过去事实的文字记载
3
一、何所谓史
广义 历史
客观世界运动发展的过程,包括自然史和人类社会史两个方面。
狭义 历史
人类社会发生、发展的过程。
历史 学
研究历史的学问。 历史是客观的,历史学是主观的。
4
二、课程体系
1. 高中历史课程体系 通史
专题史
《中外历史 《中外历史 纲要(上)》 纲要(下)》
人文情怀 民族认同 世界意识
22
认识中外历史纲要(上)
1.为什么选择长城作为中外历史纲 要(上)的封面?
中国通史 文化符号 悠远绵长 2.为什中外历史纲要(上)由“教 育部组织编写”? 国家意志 价值引导 公民教育
记录任务
中国史历史分期 中国古代史:1840年以前 中国近代史:1840-1949 中国现代史:1949.10.1 至今
12
学史何用
个人失忆会如何? 国家失忆会如何?
四、学史何用 走进历史的生活是崇高的,但融入生活里的历史却往往是繁杂琐碎的。 现实生活中有哪些涉及到历史?
收藏——透视历史的缩影
14
四、学史何用
旅游——探寻历史的踪迹
15
四、学史何用
鉴赏——解读历史的意趣
聆听——歌曲中的历史:《松花江上》
我的家在东北松花江上, 那里有森林煤矿,还有那满山遍野的大豆高梁。 我的家在东北松花江上, 那里有我的同胞, 还有那衰老的爹娘。 "九一八","九一八", 从那个悲惨的时候, "九一八","九一八", 从那个悲惨的时候,
初中: 高中:
是什么(时间、事件、人物等) 为什么(原因)、怎么样(影响、评价)、横向纵向关联等
过去事实的文字记载
3
一、何所谓史
广义 历史
客观世界运动发展的过程,包括自然史和人类社会史两个方面。
狭义 历史
人类社会发生、发展的过程。
历史 学
研究历史的学问。 历史是客观的,历史学是主观的。
4
二、课程体系
1. 高中历史课程体系 通史
专题史
《中外历史 《中外历史 纲要(上)》 纲要(下)》
人文情怀 民族认同 世界意识
22
认识中外历史纲要(上)
1.为什么选择长城作为中外历史纲 要(上)的封面?
中国通史 文化符号 悠远绵长 2.为什中外历史纲要(上)由“教 育部组织编写”? 国家意志 价值引导 公民教育
记录任务
中国史历史分期 中国古代史:1840年以前 中国近代史:1840-1949 中国现代史:1949.10.1 至今
12
学史何用
个人失忆会如何? 国家失忆会如何?
四、学史何用 走进历史的生活是崇高的,但融入生活里的历史却往往是繁杂琐碎的。 现实生活中有哪些涉及到历史?
收藏——透视历史的缩影
14
四、学史何用
旅游——探寻历史的踪迹
15
四、学史何用
鉴赏——解读历史的意趣
聆听——歌曲中的历史:《松花江上》
我的家在东北松花江上, 那里有森林煤矿,还有那满山遍野的大豆高梁。 我的家在东北松花江上, 那里有我的同胞, 还有那衰老的爹娘。 "九一八","九一八", 从那个悲惨的时候, "九一八","九一八", 从那个悲惨的时候,
初中: 高中:
是什么(时间、事件、人物等) 为什么(原因)、怎么样(影响、评价)、横向纵向关联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Hale Waihona Puke 15七、平时怎么学
(一)总体要求
• 以一个文科生的姿态对待历史课程学习 • 以高考为奋斗目标 • 记忆是基础,方法是钥匙
-
16
(二)预习阶段: 1、阅读教材,并置疑和释疑 2、根据问题阅读教材并填练习册 的导学 3、认真理解练习册的重难点释疑 4、完成练习册的选择题
-
17
(三)上课环节
• 回顾上节课知识
(四)重视有认识价值的专题的复习
-
20
八、我们怎样学好《历史》?
(一)重视对史料的处理能力的培养
1、史料的来源与文字类史料的鉴别
第一,排除主观偏见,以求“去伪存真”。 第二,要注意为尊者讳,为贤者讳、为亲者讳 这类情况 第三,也要注意史料中可能出现的技术性错误 。
-
21
(一)重视对史料的处理能力的培养 2、注意读图表能力的培养
-
24
(一)重视对史料的处理能力的培养
3、善于从材料中获取有效信息 4、善于运用史料论证基本观点(或者是从史料
中得出基本结论) A---运用史料论证基本观点 B---从史料中得出基本结论
-
25
(二)用正确的历史观点指导学习
1、历史评价的基本要求及其能力培养
历史评价的基本要求有三项: 立场正确:如爱国的立场、民族团结的立场、国
上层建筑:是建立在经济基础之上的意识 形态以及与其相适应的制度、组织和设 施,在阶级社会主要指政治法律制度和 设施。
-
8
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关系: 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上
层建筑反作用于经济基础。
-
9
五、高中文科历史要学学的基内容
一、必修 1、必修一:政治史 2、必修二:经济史 3、必修三:思想文化史 二、选修 1、选修一:《历史重大改革回眸》 2、选修三:《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 3、选修四:《中外历史人物评说》
生产关系:人们在物质资料生产过程中所 结成的社会关系。
生产关系包括生产资料所有制形式、
人们在生产中的地位及其相互关系和产
品分配方式三项内容- 。
6
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关系:
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
生产关系反作用生产力。
当生产关系阻碍生产力发展时 ,则需变革生产关系。
-
7
四、最核心概念之二
经济基础:是指由社会一定发展阶段的生 产力所决定的生产关系的总和,是构成 一定社会的基础
表达、知识的综合联系
能力:读题审题的能力;材料处
理能力;调动和运用知识的能力;论 证分析问题能力;语言表达能力
-
12
例1:“中书、尚书令在西汉为少府属官, 在东汉亦属少府,虽典机要,而去公卿甚
远。魏晋以来,浸以华重。唐遂为三省官 长,居真宰相之任。”这段话意在指出 A.汉代少府份属九卿,位尊权重 B.唐代中书令和尚书令是真宰相 C.中书令和尚书令地位逐渐提高 D.三省制经历了曲折的发展过程
-
10
经济史、政治史、文化史的关系
• 文化与经济、政治相互影响。其中,经济 是基础,政治是经济的集中表现,一定的 文化由一定的经济和政治所决定,又反作 用于一定的经济和政治,给经济和政治以 重大影响。
• 相互交融:在时代发展的进程中:文化与
经济、政治相互交融。
-
11
六、高考考什么
知识:知识的理解记忆、知识的
莫不正”,认为社会上一切不仁不义不正的行
为的根源在于君主。这种带有民主色彩的见解
,为后世儒家所不及,也为我们留下了珍贵的
思想遗产。
-
5
四、最核心概念之一
生产力:人们利用自然、改造自然和生产 物质资料的能力。生产力包含:人、产 品、工具三个要素,即生产者、生产对 象和生产资料。最重要的标志是工具, 也就是科技。
• 课程目标导读、重难点定位
• 讲解重难点知识
• 合作探究,思考、讨论并回答相关 探究题
• 检测学习效果(练习)
• 课堂小结
-
18
(四)晚自习程序 1、复习巩固 2、预习下节课内容
-
19
八、我们怎样学好《历史》?
(一)重视对史料的处理能力的培养
(二)用正确的历史观点指导学习
(三)逐步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
-
22
美日舰队实力对比表(1939年)
美国
日本
战列舰
15
10
航空母舰
5
6
巡洋舰
36
37
驱逐舰
104
122
潜水艇
56
62
-
23
20世纪80--90年代苏联国民生产增长统计表
年 1981~ 1986~ 份 1985年 1988年
国民 生产 3.2% 2.8% 增长率
1989年 1990年 2.4% 4%
际主义的立场等。 观点正确:如生产力标准、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
识、统一是中国历史的主流等。 方法正确:如实事求是、辩证思维、不超越历史、
具体情况具体分析等。
-
26
(二)用正确的历史观点指导学习
2、要重视历史评价标准的正确运用。
历史评价标准通常有:“历史评价”和“道德 评价”。
“历史评价”是对历史人物和事件在整个历 史发展进程中的作用作出判断,凡有利于社会生 产力发展、人类进步的就予以肯定;
-
13
例2:图1是法国某报刊登的 关于晚清一场战事的图片。
该战事的后果是 A.《南京条约》签订 B.中国西南门户被迫打开 C.沙市、重庆等商埠开放 D.《辛丑条约》签订
-
14
例3:《十二铜表法》是古罗马历史上 第一部成文法。关于该法的表述,错误
的是 A.它是古罗马习惯法的汇编 B.它限制了贵族的权力 C.它是当时罗马社会的写照 D.它不属于罗马公民法
历史叙述 对历史的描述、记录
历史评价 对历史的分析评价
-
4
史料、史料解释、历史评价
孟子,名轲,邹人,是孔子的孙子子思的
再传弟子。他认为人生来就有仁、义、礼、智
四端,即对他人苦难的同情,对不义之事的羞
辱,辞让的心情及辨别是非的能力。他强调“
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即主张民贵君
轻;他又说“君仁莫不仁,君义莫不义,君正
“道德评价”是对历史人物和事件作出善或 恶的判断。
马克思认为应当兼用这两种评价,同时应把 维护新事物发展的历史评价放在第一位,即历史 评价优于道德评价。
-
27
(二)用正确的历史观点指导学习
3、要重视运用理论分析历史问题能力的培养。 所谓运用理论分析历史问题,是指“初步
新的起点、新的成长
文科历史开班第一课
-
1
一、文科生应该具备哪些素质?
(一)、宽广的视野
(二)、敏锐的思维 (三)、良好的记忆 (四)、严谨的表述
(五)、丰富的情感
-
2
二、什么是历史
“历者,经历也;史者,记录也。”
——东汉许慎《说文解字》
-
3
三、历史学的基本要素
史料
对历史的记录
史料解释 对史料的解读,不加入个人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