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浆综述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 概述

注浆又称为灌浆,是将一定材料配制成浆液,用压送设备将其通过钻孔注入地层中颗粒的间隙、土层的界面或岩层裂隙内,使其扩散、胶凝、固化,以达到加固地层或防渗堵漏的目的[1]。

注浆主要起加固和防渗作用。加固体现在某些浆液发生了能产生胶结力的化学反应,把碎石或土粘结起来,使岩体或土体的整体性得到加强;或特殊的施工工艺如挤密注浆,在将浆液压入地层的过程中,对周围的土体产生挤密作用,使土层的承载力或抗液化能力得到提高。防渗体现在浆液在岩土裂隙、孔隙中凝固结石,把地层中的孔隙充填起来,以阻止水流,提高地层的抗渗性。

注浆技术因其工期短、见效快等特点,在众多领域得到广泛应用,如地基加固及防止建筑物沉降、地铁隧道加固、路基路面加固、边坡支护中锚杆加固、大坝提防的防渗帷幕等。

注浆一般根据注浆压力及作用方式分为静压注浆和高压喷射注浆两大类[2]。根据地质条件、注浆压力、浆液对土体的作用机理、浆液的运动形式和替代方式,静压注浆又可分为充填注浆、渗透注浆、压密注浆、劈裂注浆四种。本文主要研究其中的渗透注浆。

渗透注浆是指在不破坏地层土颗粒排列的条件下,浆液充填于颗粒间隙中,从而取代、排出其中的空气和水,将颗粒胶结成整体[3]。

2 注浆技术的发展史

2.1 国外注浆技术发展史

1802年,法国人查理斯·贝里格尼在修理第厄普冲刷闸时,用一种木制冲击筒装置,人工锤击方法向地层挤压粘土浆液,被称为注浆的开始。1826年英国的阿斯普丁发明了硅酸盐水泥,1838年英国汤姆逊隧道开始用水泥进行充填注入。大约在1856年~1858年间,英国人W.R.Kinippe第一次把水泥用于注浆。1880年~1905年,美国的托马斯、霍克斯莱相继研制了压缩空气注浆机和类似现在使用的压力注浆泵,用于注浆施工。

荷兰采矿工程师尤斯登在1920年首次采用水玻璃、氯化钙双液双系统二次压注

法,被认为是应用化学注浆技术的开始。注浆技术有系统的改进始于美国科罗拉多河上的胡佛坝基的帷幕注浆,为了补救因开挖基坑引起的裂缝,进行了加固注浆。根据胡佛坝基的注浆工程实践,首次制定了注浆工程设计和施工规范。1951年美国首先研制出了粘度接近于水、凝胶时间可任意调节的丙烯酞胺类树脂浆液AM-9,后来又研发了丙烯酸盐类、脉醛树脂类、木质素类等化学注浆材料。20世纪80年代初,日本率先研制成功了MC-500型超细水泥注浆材料。随后美国、德国、瑞士等也相继研制出了一批高质量的超细水泥注浆材料,并成功应用于水电、地铁、隧道、油井等防渗补强施工中。到目前为止,各种各样的化学注浆材料已达上百种。

2.2 国内注浆技术发展史

现代注浆技术在我国的发展历史较短,五十年代才开始应用于土建工程中。1953年,黑龙江佳木斯市首次采用水玻璃进行注浆堵水。从1959年起我国开始对化学注浆进行研究,先后研究和开发出了丙烯、铬木素、聚氨酷、甲醛、环氧树脂、粉醛树脂等各种浆材,并用到水利水电工程、矿山坑道建设和地质钻孔漏失问题的处理等工程建设中。

70年代我国开始在岩溶发育地区修建高坝,为解决这类地质条件下坝基渗透的问题,发展了帷幕注浆法。我国于1975年首先在铁道部门进行单管法的试验和应用。1977年冶金部建筑研究总院在宝钢工程中首次应用三重管法喷射注浆获得成功[4],并于1986年又开发了高压喷射注浆的新工艺──干喷法,并取得了国家专利。

注浆材料方面,中科院化学家戴安邦研究员提出的硅酸聚合机理,较好地解释了水玻璃的凝胶现象,推动了我国水玻璃注浆材料的发展;中科院广州化学研究所叶作舟研究员研制出高渗透性的“中化-7980”环氧树脂类补强固结化材料;2001

年但新民对湖泥作为注浆材料的前景作了初探[5];2002年殷素红、文梓芸对低品位石灰岩用作注浆材料的性能及其反应机理进行了试验研究[6][7]。除此之外,我国近几年在超细水泥[8]、水泥粉煤灰[9]、水泥粘土[10]、新型水泥复合浆液[11]、大掺量煤矸石粉[12]、高分子化学注浆材料[13]、轻质速凝堵漏注浆材料[14]等方面的应用研究也非常多。目前我国可自行生产多种浆材,且这些浆材具有可注性能好、抗渗能力强、胶凝时间易于控制及固结强度高等特点。

3 渗透注浆理论研究现状

注浆理论是借助于流体力学和固体力学的理论发展而来的,对浆液的单一流动形式进行分析,建立压力、流量、扩散半径、注浆时间之间的关系。确定浆液扩散半径是进行注浆设计及质量评价的重要环节,直接影响注浆效果。几十年来,国内外学者对渗透注浆进行了众多理论和试验研究,发展了渗透注浆理论。主要有球形扩散理论、柱形扩散理论、卡洛尔理论、袖套管法理论和拉夫莱理论等。

Maag 于1938年,首先应用达西定律作为物理方程推导出浆液球形扩散理论公式。该理论作出以下假定:①被注砂土为均质的和各向同性的;②浆液为牛顿流体;③采用填压法注浆,浆液从注浆管底端注入地层;④浆液在地层中呈球状扩散;⑤重力影响作用忽略不计。简化模型如下图。

图1 浆液球形扩散示意图

根据达西定律

k g Q Ait = (1)

其中

k

k =g β,2=4r A π,d =h i di

根据边界条件,由式(1)推出

00111h 4Q H Kt r r βπ⎛⎫-=- ⎪⎝⎭

,()0014h 11=Kt H r r Q πβ-⎛⎫- ⎪⎝⎭ (2) 已知01h H h -=,34r 3Q n π=,同时考虑,于是010

111r r r -≈,式(1)、(2)可化简为

310

3r n t kh r β=,10313r kh r t n β= (3) 式中,K ──砂砾层的渗透系数(cm/s);

Q ──注浆量(cm 3);

k g ──浆液在地层中的渗透系数(cm/s);

β──浆液粘度对水的粘度比;

A ──渗透面积(cm 2);

r 、r 1──浆液的扩散半径(cm);

h 、h 1──注浆压头(cm);

h 0──注浆点以上的地下水承压水头(cm);

H ──地下水压头和注浆压头之和(cm);

r 0──注浆管半径(cm);

t ──注浆时间(s);

n ──砂土的孔隙率。

球形扩散理论将具有一定粘度浆液的运动状态当成与地下水运动状态相同的匀速运动,适用于浆液为牛顿流体、均质各向同性的无粘性土,并且是在点源注浆情况下。实际注浆时,浆液并非全是牛顿流体,被注介质也不是均质土。因此,球形扩散理论既有普遍的适用性,又有很大的局限性。

1961年Raffle 考虑了地下水的静压作用,同时认为浆液的灌入使孔隙水运动并产生粘性阻力损失,推导出了比Magg 公式更准确有效的公式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