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汉语危机

合集下载

对“汉语危机”论的反思

对“汉语危机”论的反思
第3 卷 1
V0 . 1 I3
第 4期
No 4 .
广西大学学报( 学社会科学版) 哲
J u n lo a g i o r a fGu n x i e st ( h l s p y a h n o ilS in e y o
马字来 应付 日常 生 活Ⅱ 。“ 此 引起 了汉 字 可 用字 ] 就
母注 音的感 想 , 渐演 进 , 逐 形成 二百 年后 制造推 行注 音字母 或拼 音 字 母 的潮 流眦引。中 国古 代 的汉 字都 是 以“ 反切 ” 法来记 其读 音 的 , 方法相 对 繁难 , 其 而西
人 借助 他们 的罗 马字母 , 加上 字 调记 号 , 拼切 所有 来 汉 字 的读 音 , 于是汉 字读 音就 显得 极其 简单 , 同时也
汉语化 的 呼声 , 至 主张 以西文取 而代 之 , 甚 这是 真正 的汉语 危机 。康 有为《 新学 伪经考 》 中专 门谈 到语言
文字 问题 , 为 “ 认 凡文 字之先 必繁 , 变也 必简 , 其 故篆 繁而隶 简 , 正 繁而 行 草 简 , 事趋 于 巧变 , 楷 人 此天 理 之 自然 也” 但后来 汉 语 汉 字 的进 化恰 恰 违 反 了 “ , 由 繁趋简 ” 的规律 , 变革在 所难 免 。康 子《 同书 》 更 大 里
征 。“ 汉语危机 ” 在语 言 学上并 不成 立 , 论 它是 人文社 会 学科 中“ 言学转 向” 响 下的一个托 词 , 语 影 反 映的是 旧语 言所承 载 的 旧意 识形 态之 颓败 , 真正 的危 机 则在 于汉语 的本 真言说 能 力的逐步 丧失 。
[ 键词] 汉语 ; 关 文化 ; 学 ; 文 危机 [ 中图分 类号] H1 0 - 9 文献标 识码 : A 文 章编 号 :0 18 8 (0 9 0 — 1 40 1 0 — 1 2 2 0 ) 40 0— 5

汉字危机议论文_

汉字危机议论文_

汉字危机议论文_现在我们使用电脑的次数是越来越多了,书写汉字的时间也是越来越少了。

我们遗忘汉字的种种窘境屡见不鲜,这种遗忘的速度令人咋舌的同时也令人反思。

下面是店铺为大家整理的一些关于汉字危机的议论文,仅供参考。

汉字危机议论文篇一2013年暑假期间,中央电视台推出了《中国汉字听写大会》节目,由央视主播主考,社科院专家当裁判,14岁上下的小选手们同场竞技听写汉字。

节目中还设置了成人参与的现场体验团。

“成人体验团”现场抽测,“癞蛤蟆”三字难倒了七成的现场观众,“熨帖”一词更是只有10%的正确率。

“成人汉字书写低能”的话题。

引起人们反思。

因为这些方块字,央视一向端庄的女主播在节目录制现场急得连拍演播室的桌子;复旦大学历史系教授钱文忠在演播室里激动地攥紧了拳头,连呼“天哪”;学者于丹坐在台下大声叫好。

看上去,只是在观看一群小朋友写汉字,但对这样的“考试”不屑一顾的人也改变了看法:“开始觉得不就是一个简单的游戏嘛,但接着看下去,发现自己是个白痴!”而许多毕业于正规大学中文系,而且现在正在从事出版编辑工作的人在看完节目后也坚定的认为,自己的语文一定是数学老师在体育课上教的!该节目一播出,便引起了全社会的关注,人们对“自己究竟还会写几个汉字”展开了热烈的讨论。

有人说自己“会念不会写,会写也写得很难看”;有人说自己“习惯了拼音打字,输入法会自动生成成语等词汇,把传统文化都忘记了”;还有人痛定思痛,表示要多看看《现代汉语词典》。

汉字危机议论文篇二近些年来的汉字繁简之争,其实是繁、简体字现实境遇的一个缩影和折射,即在国际社会中,使用简体字的地区、人群越来越多,而繁体字则面临着越来越边缘化的危机。

繁简之争与简体字无关,因为一种文字怎么都不可能从更简化的状态退回到更繁难的状态,它本质上是在提出这样一个问题:繁体字作为汉字发展过程中的一种形态,究竟有没有保护的必要?从文字的出现和使用情况来看,作为一种交流工具显然是文字更重要和更主流的价值。

现代汉语面临“四大危机”

现代汉语面临“四大危机”

四、 持有 长期有 效身份证 的人 ,
民间版语言变化令人瞠目 官方版一些用语值得商榷
你知 道什 么叫“ 驴友 ” ?如 果 不 吗
其 “ 效 期 限 ” 注 为 从 某年 某 月 某 有 标
日到“ 长期 ” “ , 长期 ” 是一 个过 程 , 不 是 临界点, 没有“ 到长期” 一说 。
语 文教 学 应 当有 这 样 的 一 份 追 求 和
坏, 造成一代人 语言表 达和语 汇的贫

“ 二代 身份证” 印有照片的一
乏 , 中文词语的使 用上陷入严 重的 在
混乱。
责任 。如果 学校 还一味 地 盯着升学
率和“ 考试文化” 无视 学校的教化和 , “ 立人 ” 能 , 目认 同外来 文化 , 功 盲 我
化 、 胧 化 、 鄙 化 、 戏 化 ” 大危 朦 粗 游 四
机 。 此前 , 著名 作 家王 蒙也 撰 文呼 吁, 当下我 国的语文使 用处于无序状 态, 已经成为影响一代 中国人 文化素 质 的 大事 。 咬 文嚼 字》 编郝铭 鉴 《 主 说 : 看到 如 此错 误 百 出的 用语 、 “ 用
读书创造财富
I I改 生 阅 变 8 读人

/ , 了咱 们 这 儿 该 怎 么 办? 搜 肠 刮 )到 L
肚 思索良久 , 有一位领 导期期 艾艾地 说, 咱们现在有小品和短信— —无可
否认 , 中国 , 在 汉语 正面临 着一场深
刻 的 危机 !

A 日前举办的“ . - 中文危机与当代
三、 “ 用 出生 ” 来指 某年 某 月 某
日 , 属 于 不 规 范 。 出生 ” 含 了 出 也 “ 包
母语教育不能迷失方向 语文教学需要认真探讨

汉语危机的源头在哪儿

汉语危机的源头在哪儿

汉语危机的源头在哪儿作者:许国申来源:《语文教学与研究(教研天地)》2008年第11期很早就想写这个题目,一直找不到切入口。

谁知“得来全不费工夫”,作文周刊精选本《满分作文》(高中2008.7)无意间进入了我的视野。

翻开这本杂志,第一篇是“高考论坛”——《打破不出时代热点作文题的戒律》。

愣了一会儿,才明白题目的意思,但还有疑问:“戒律”是否该用引号?接着看第一段:2008年高考的帷幕刚刚拉下,我们第一时间来看今年的作文题,会让我们感到非常吃惊。

这个吃惊,倒不是因为作文题的难易程度,也不是因为其形式特点上盟,而是指其紧跟了社会热点、焦点来命题曲挂点上的。

以往,所有的高考题预测专家、分析家,所有的语文老师都有这么一个概念,高考作文题,不会明显地出社会热点、焦点的题目,起码不会直截了当地出社会热点、焦点的题目。

而今年,则完成(全?)打破以往的常规,不仅直截了当地出了紧跟社会热点、焦点的作文题,而且数量多得惊人!(下划线为笔者所加)这段话好噜苏,带下划线的词语全都赘余,220来字中占了30余字,达到百分之十五。

其次,立论缺乏必要的限制,很不严谨。

两个“所有的”是否应该改为“多数”?“不会”前面是否应该加上“一般”?写论文要求判断准确(符合实际),立论严谨,岂可这般武断?第三,语言粗俗。

“不会明显地出社会热点、焦点的题目”是否可以改为“(一般)不会直接点击(直击)社会热点、焦点”?写文章不能全部照录口语,照录的文字叫记录,而严格意义上的文章的语言,作者是要经过严格选择、精心提炼,务求信、达、雅的。

再看第三段结尾部分:这样多的明暗合社会热点、焦点,紧跟社会热点、焦点而命作文题,这是高考史上从未有过的,是高考史上的破天荒;是非常让人吃惊的一种高考作文命题现象,是很值得我们关注的一种全新的作文命题动向。

第一句就不通。

“明暗”之间应该加顿号,或者给“暗”字加括号;“明暗合社会热点、焦点”与“紧跟社会热点、焦点”语意重复,可删去一个;“而命”两字应该去掉换上“的”字。

Gelivable!“两言”“三语”侵袭校园

Gelivable!“两言”“三语”侵袭校园


许 多老师在批改作 文时发现 , 上的同学都 或多或少地在 班
作文里加入 了网络词汇 ,甚 至有些 同学 还将 网络语 言移植进 中考作文 当中。 网络 语言、 方言 、 火星语 、 外来 语、 缩略语 … …各种 新兴语
言肆无忌惮地侵袭中学校 园, 并渗透到同学们的聊天 日记 甚至作文 中 , 的传统汉语是否 已经沦 陷? 我们
用 了。 当使 用人 群 和新生 词组 形成 一定 规
码 了?其实这就 是所谓 的“ 星语” 的确跟 火 ,
外星人 的语 言一 样 晦涩难 懂 。上 面这 三句
话 的意思 分别 是“ 我对 她感谢 得五 体投 地 ”
“ 游泳 侠有 什 么 了不 起 ” 假装 的坚 强 能撑 “
多 久 ” 。
随后中国青年报社会调查中心对 3 6 人进行的一项民 9 2
意调查显示 ,0 名 8 . 的人认为我们 当前存在汉语应 用能力危机 8
“ 汉语危机论 ” 应运 而生 。 “ 汉语危机 论 ” 不仅仅来 自“ 民学英语 ” 潮的冲 击 , 全 热 网

络语言 向现 实生活的渗透 ,也被 不少学 术界 人士视 为原 因之
动还要冒出几颗小痘痘……这 些都 是上火的表现。
l 度l5 Dp1 深 O Jeh S, t0
火 星 语 的源 起 必 然 和 网络 世 界 有 关 系 。近年来 网络 即时通 讯 、 聊天 室 、 坛 兴 论 起 。 了快 速 沟通 , 上 9 为 加 0后词 汇能 力 有 限, 因此 大家 开始 简化 许多 词汇 及用 语 ,0 9
除 了上 述 提 到的 “ 言 ” 再 来看 看 9 两 , 0 后们 自创 的火 星语吧 。 “ 我对 她 3 Q得 O z “ 泳 筷 囿葚 麽 嘹 r”进 8起 ” 段婪啪 坚 强蓟谰 毹造 撑黟 9 … …每 “ ”

《汉字危机》阅读练习及答案

《汉字危机》阅读练习及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汉字危机中国的书写交流进入键盘化时代只有十几年,任何一个初次接触电脑的人通过简单的学习都能迅速掌握文字输入。

随着电脑的普及,现在很多人写字总是提笔忘字,尤其是经常使用的汉字往往一下想不起来了,这跟他受过高等教育,掌握无数信息和知识的身份有点不符。

很多人纷纷惊呼汉字危机来了,拯救汉字刻不容缓。

书写是记忆汉字的最好方式,只有经常书写,才能记住一个字该怎么写。

过去用笔书写汉字基本上是音、形、义同时进行,键盘输入就出现问题了,它不是直接写汉字,而是让你在候选的字码中去选择正确的那个字。

这就是汉字在键盘输入时代面临的一个问题,换句话说,这就是音素文字和语素文字的最大区别。

所有音素文字(英语、德语、法语、西班牙语等)它们只有音和形,而且音形基本统一,打字本身就是书写过程。

我们是拼音解决汉字输入问题,而不是在键盘上打笔画。

五笔字型不会让你忘记一个汉字怎么写,但是可能会让你忽略它该怎么读;拼音输入可以让你知道一个字怎么读,却让你慢慢忘记它怎么写。

在信息时代,中国人开始遇到能说能读能输入但可能不会写的问题了。

这也暴露了汉字的自身局限问题。

网络时代屡屡出现新词,人们对“雷”、“囧”这类汉字就赋予了新的含义。

从每年出现的网络流行语中不难看出,新的词语越来越多,看上去也越来越没文化含量,继而还可能导致汉语的使用环境和美感越来越差。

网络语言通过互联网的病毒式传播迅速扩散全球,但死得也非常快。

它只是迎合某一类信息某一种情绪在传播的当口被创造出来,并随着这种氛围的消失而慢慢消亡,能留下来的凤毛麟角。

为了提高书写效率,方便学习和交流,开始出现俗字、新字,汉字的数量在不断增加,但却有不断简化的趋势。

是否要恢复繁体字的讨论没有太大意义,因为很多汉字究竟怎么写,它的结构组合究竟是什么意思你可能都觉得不重要了。

今天80%以上的中国人都会使用汉字,这其中多数人就像街头对话一样也仅仅是用来交流,而不是用来写作或研究。

汉子遭遇的危机作文素材

汉子遭遇的危机作文素材

汉子遭遇的危机作文素材
《汉字遭遇的危机》
在当今数字化、信息化的时代浪潮中,汉字正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危机。

随着电子产品的普及,人们越来越依赖键盘输入,手写汉字的机会大幅减少。

许多人出现了“提笔忘字”的现象,曾经熟悉的汉字在笔下变得陌生而难以书写。

这种现象不仅在年轻人中普遍存在,甚至在一些受过良好教育的人群中也时有发生。

长此以往,汉字的书写能力逐渐退化,我们可能会失去对汉字形态和结构的敏锐感知,无法领略汉字之美。

网络语言的盛行也给汉字带来了冲击。

诸如“酱紫”“木有”“喜大普奔”等网络用语的泛滥,虽然在一定程度上丰富了语言的表达形式,但也造成了语言的混乱和不规范。

这些不规范的用语往往不符合汉字的语法和语义规则,容易误导青少年,影响他们对正统汉字和汉语语法的学习与掌握。

外语的强势入侵也对汉字的地位构成了威胁。

在全球化的背景下,英语等外语在教育、商务和文化交流中占据重要地位。

许多人过度重视外语学习,而忽视了母语汉字的学习和传承。

甚至在一些场合,出现了滥用外语、冷落汉字的情况,这无疑削弱了汉字的影响力和传承基础。

汉字是中华民族几千年文化的瑰宝,是我们民族智慧的结晶。

它不仅是交流的工具,更是承载着丰富的历史、文化和情感内涵。

如果我们任由汉字遭遇的危机发展下去,我们将失去与传统文化的紧密联系,失去民族认同感和文化自信。

让我们共同努力,守护汉字这一宝贵的文化遗产,让汉字在新时代焕发出更加璀璨的光芒。

作文:汉字书写危机

作文:汉字书写危机

[点评]本文是一篇有文化底蕴、匠心独运的作文。作者以“凝视汉字”为题目,既 紧扣作文材料,又令人深思。文章巧妙地将汉字与河水有机地联结在一起,并使之贯 穿文章的始终,写出了汉字的神奇奥妙及优雅美丽,写出了汉字光芒耀眼不在的现状, 写出了自己对汉字未来的信心及希望。文章语言流畅优美,用散文诗式的结构和语言 演绎作文材料,表现出深厚的文化积淀和扎实的写作基本功。文章观点突出,结构严 谨。
• (4)汉字危机现象的反思。一项千百年来被人 们运用自如的汉字手写艺术,却在电脑和网络普 及应用的一二十年间就陷入尴尬境地,完全归因 于新技术的罪过乃是推脱我们自身传承文化的使 命与责任。在这一场新技术冲击的背后,我们或 许早已忘记了汉字中还蕴藏着丰富的中华文化与 艺术,早已钝化了对具有独特美感的汉字书法的 审美能力,早已忽视了手书汉字也是传承汉字文 化极具生命力的方式,而仅仅把汉字视作表意符 号和交流工具。结果便是,作为符号和工具的汉 字,往往只是在实际运用这个层面上存在。
• 【参考立意】 • 1科技的发展往往伴随着传统文化的衰微:飞机与高铁让我们日 行千万里,方便了生活,却也失去了欣赏“早莺争暖树”、“新 燕啄春泥”心情。农业科技的发展,让我们不必有锄禾日当午汗 滴禾下土的辛苦,却也没有了衣食丰足后的幸福,没有了对过年 过节的期待。无法理解古人“一粥一饭,当思来处不易;半丝半 缕,恒念物力维艰”的名言佳句 2然而科技的发展又是社会发展的必然。任何逆社会发展潮流之 举都无异于螳臂当车。科技是把双刃剑,兴其利除其弊,抑或取 其长补其短方为正确的举措。若因飞机曾发生空难而否定航天技 术,因枪支能杀人而拒绝军事武器发展,因手机电脑的使用使我 们忘记了汉字的书写而拒绝电子与信息科技,这无异于因噎废食。 3那么如何补其短除其弊?教育!让中小学教育负起传承传统文 化的责任,加强汉字教学与测试,设置书法课,强制规定书法考 试……作为中国文化的根,每一个中国人绝不能忘。 4生物界的进化规律是用进废退。即使学校的汉字教学十分扎实, 步入社会长期不用也会忘记。所以根本之策是,发明一种比拼音 输入法更为便捷的汉字书写输入法,让汉字重新恢复活力,让书 写汉字成为人们自主自愿的选择。中国的科学家们,加油!

2022年高考创新作文素材:汉字危机,新媒体时代自我拯救

2022年高考创新作文素材:汉字危机,新媒体时代自我拯救

2022年高考创新作文素材:汉字危机,新媒体时代自我拯救《中国大会》是继《中国汉字听写大会》之后,又一档重大影响力大型电视文化节目,于4月18日起登陆央视。

每周五晚20:00CCTV-10科教频道播出。

是中央电视台20xx年的重点节目《中国汉字听写大会》,让我们意识到键盘时代对传统汉字书写的冲击。

而《中国成语大会》也让我们惊觉,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的“四字格”,在现实中竟然如此“乏人问津”。

成语所承载的人文内涵非常丰富和厚重,大量成语出自传统经典著作,表达着臧否人伦善恶、境界高下的中国价值观。

堪称中华文化的“活化石”,是值得大加推广的,中华民族宝贵的文化遗产。

与《中国汉字听写大会》相比,《中国成语大会》在保留相似竞赛形式的基础上,融入了更多独特多元的创新构思,并力邀毕淑敏、蒙曼、郦波等多位重量级文化名人担任评判嘉宾,希望能够细致展现中国成语独有的语境之美。

两档节目一播出,便引起了全社会的关注,人们对“自己究竟还会写几个汉字”展开了热烈的讨论。

有人说自己“会念不会写,会写也写得很难看”;有人说自己“习惯了拼音打字,输入法会自动生成成语等词汇,把传统文化都忘记了”;还有人痛定思痛,表示要多看看《现代汉语词典》。

许多毕业于正规大学中文系,而且现在正在从事出版编辑工作的人在看完节目后也坚定的认为,自己的语文一定是数学老师在体育课上教的![构思点拨]这是一个紧扣时代热点的材料题目,同时也是和学生生活密切相关的作文题目。

高中阶段的同学都要面临高考,同样也面临着汉字书写的问题,因此这个题目,学生也应当有话可说,可事可写,有情可抒。

然而要写好这个材料作文也并非易事,因为作文材料中的“汉字危机”已经限定了写作内容,考生只能围绕着这一现象写作,而不是写作其他的内容,这样学生的写作从内容、立意都受到了限制。

尽管如此,本材料作文在审题立意上还是可以从多个不同的角度进行写作的。

(1)汉字危机现象的危害。

对汉语汉字的普遍蔑视会逐步消解和瓦解国人的文化认同和民族认同。

材料作文“汉字危机”导与练

材料作文“汉字危机”导与练

材料作文“汉字危机”导与练作者:曹保顺来源:《中学语文(学生版)》2013年第10期【原创文题】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最近一段时间,主打汉字听写的节目“汉字英雄”和“中国汉字听写大会”,惊艳电视荧屏。

尤其央视科教频道制作的“中国汉字听写大会”,首播之后一夜爆红,不仅超越“中国好声音”、“快乐大本营”等大热综艺节目,还从央视十套“逆袭”进驻央视一套播出。

这两档节目,让“汉字危机”成为一个令人非常不安的话题。

几年前,人们忧心的问题还只是“能写一手好字的年轻人越来越少”;可如今的形势已然更加严峻,因为越来越多的青年人和中年人都已退化为名副其实的“失写一族”。

不仅如此,网络时代汉语使用不规范的现象,也已经成为一个突出问题。

要求选准角度,明确立意,自选文体,自拟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思路点拨】这是一个紧扣时代热点的材料作文题目,同时也是和学生生活密切相关的作文题目。

高中阶段的同学都要面临高考,同样也面临着汉字书写的问题,因此这个题目,学生也应当有话可说,可事可写,有情可抒。

然而要写好这个材料作文也并非易事,因为作文材料中的“汉字危机”已经限定了写作内容,考生只能围绕着这一现象写作,而不是写作其他的内容,这样学生的写作从内容、立意都受到了限制。

尽管如此,本材料作文在审题立意上还是可以从多个不同的角度进行写作的。

(1)汉字危机现象的危害。

对汉语汉字的普遍蔑视会逐步消解和瓦解国人的文化认同和民族认同。

前辈有一句话叫“敬惜字纸”,就是说这张纸上有字是不能乱扔的。

这种对自己母语敬畏尊重的传统现在到哪去找?相反,一些人随意拿汉字汉语调侃、戏谑,来解构汉语的语法规则,来歪曲一些字的形音义,这种现象非常的普遍。

长此下去,作为母语的汉字本体就会发生蜕化和异化,它反过来就会侵蚀我们的精神和文化。

(2)汉字危机的应对措施。

随着IT技术的发展,在数码电子产品和传统的汉字书写这两方面,我们既不能顾此失彼,也不能因噎废食,一方面不可能脱离现实,抵御各种数码产品和新技术,回归单纯的笔纸时代,另一方面又要保留传统,传承文化,汉字书写决不可荒废遗忘。

浅谈我对文化危机的看法

浅谈我对文化危机的看法

浅谈我对文化危机的看法【摘要】新中国成立以前,我们中华民族受到了西方帝国主义列强和日本侵略者,我们民族的生存受到威胁,我们奋起反抗把它们从中华大地上赶走。

这种威胁是明显的,能够让所有的中国人都能意识到。

但改革开放以来,我们中华民族又有了新的威胁——文化危机。

这次的威胁是那么的不明显,让很多中国人都没有意识到,如:汉字文化危机、影视文化危机、节日文化危机、语言文化危机等。

文化危机比侵略更可怕,因为它不能引起全民意识,所以必须所有中国人意识到。

【关键词】文化危机汉字影视节日语言【正文】近年来,“危机”一词十分显眼和醒目。

诸如水资源危机、粮食危机、能源危机、生态危机、环境危机、次贷危机、金融危机、经济危机、社会危机和政治危机等等,这些词汇充斥在各种媒体之中,吸引着公众的眼球和注意力。

然而,或许大家没有意识到,其实对我们中华民族来说,真正可怕的危机不是上述这个或那个危机,而是我们的“文化危机”。

什么是文化?文化是一个民族的灵魂。

一个民族如果没有了他本来的文化,那么这个民族也将不复存在。

可以说文化危机才是一个民族最严重的危机,比外敌入侵更可怕。

一个优秀的民族要想永久的翌立在世界民族之林,他在努力发展本民族文化的同时,必须要看到面临的危机,找到解决办法。

改革开放以前,中国一直是一个封闭的国家,在文化方面没有受到什么大的威胁。

但改革开放到今天,中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变化,经济实力强大了,人们生活富裕了,但是人们对传统文化的热爱程度不如以前了。

这就显示着我们中华民族的文化出现了严重的危机。

具体有哪几各方面呢?一、汉字文化危机“由于使用拼音发手机短信及电脑打字正在取代拥有数千年传统的一笔一画汉字书写,越来越多的中国人不记得如何用笔书写汉字。

”这是不久前美国《洛杉矶时报》的一则报道。

我想这绝对不是对中国的一次恶意诽谤,这的确是发生在我们大多数中国人的事情。

国内也有相应的报道,《中国青年报》的一项调查结果:2072名受访者中的83%承认写字有困难。

论汉语危机作文800字

论汉语危机作文800字

论汉语危机作文800字近来,中央电视台一档《中国汉字听写大会》节目吸引了观众。

从今年八月这档节目在每周五“黄金时段”推出以来,观众关注度持续攀高,掀起一场听写汉字的热潮。

据央视统计:“中国汉字听写大会”播出后同时段收视率飙升四倍,微博话题登顶热门榜,点击突破18万,百度搜索高达42万。

《中国汉字听写大会》何以能够吸引观众?难道仅仅是个“书写问题”?显然,节目中出的一道道汉字听写题,让一些观众不得不给自己贴上“文盲”的标签。

对不少离开校园已久的人来说,不只是一些结构复杂,罕见使用的汉字让人写不下来,更有一些笔画简单而高频的汉字让人“举白旗”。

但在我们嘲笑这些人的同时,我们也该意识到其背后的汉语危机。

中国汉字被错书写是不可忽视的社会现象,计算机技术和网络技术的普及,在给汉字的书写传播的同时,也产生了“提笔忘字”写字不规范的问题,对汉字书写和传承提出了挑战。

汉字是中国文化的标志与载体,提倡正确书写是因为书写是汉字的基本属性,是汉字传播的前提。

中国民族文化绵延不绝数千年,固然不只在文字本身,但那些珠圆玉润,形象饱满,栩栩如生的汉字如若在我们的忽视与冷漠中,慢慢成为历史的遗迹,岂不有愧于先人一笔一画刻凿出来的古老文明?汉字危机有来自内部书写造成的,也有外来语言文化以及新奇的网络语言的冲击。

一些网络成语一是不容易理解的,例如“喜大奔普”如果没人告诉你这是“喜闻乐见,大快人心,奔走相告,普天同庆”的意思,恐怕是不知其然,一头雾水。

而是缺乏美感。

比如“十动然拒”就只是“十分感动,然后拒绝了他”这句话的缩写,没有任何文学加工,谈不上美感和文学性。

一个不争事实是尽管没人推广,没人号召,没人要求,“新成语”却在这种生态中异军突起,成为一种流行元素。

没必要对新成语心怀偏见,如临大敌。

语言文字被来就源于生活,服务生活,并在生活中砥砺沉淀,最终成就大众公认流传许久的精华。

至于没有文学性和审美价值,也不用过于担心,因为不具有流传价值的词汇,迟早会被淘汰的。

救救汉语

救救汉语

救救汉语!汉语的危机!文章提交者:广南东路客加贴在中国历史铁血论坛/bbs_73.html愧痛汉语危机——读《汉语的危机》有感[ 转自铁血社区 / ]文:岳建一编者按语﹕学者岳建一先生的‚愧痛汉语危机‛一文,虽然说的是汉语的危机,和我们这几代中华儿女对我们自己民族语言现状所应该抱有的惭愧和痛惜,但是,编者认为﹕当代海内外华人,凡自称文人、作家者不可不读。

凡御封的精英、大师者不可不读。

凡自号改良家、革命家者不可不读。

凡要做文坛领袖、神鬼教主、政治豪强和怀有各式各样‚伟人梦‛者不可不读。

眼下,凡高唱民族主义、爱国主义却又民族风骨丧尽者,尤其不可不读……。

当然,要读懂它,读通它,也颇不容易。

因为,多少年来,早已在灵魂和人格上折腰于‚匈奴‛,在思想和文化上背离了的民族传统,近年来在学识和风采上又‚但知有欧美、不知有秦汉‛,特别是在精神上实已成为‚孤魂野鬼‛的形形色色中国人,还有那些满嘴‚爱国爱族‛、却一心‚风流两岸‛的海外所谓华人学者,今天,当真要想读懂、读通这样一篇真实,真诚,在语言上、文思上和心灵上都含蓄着卓荦不群之做人风骨、政治胆量和民族豪气的文章,确实也不是一件轻易的事情。

既然如此,那就让我们把阅读该文当作一个开始,一种沉重的开始,并让我们在这样一个沉重的开始中,将我们的心紧紧地贴着我们民族的命运,然后再在蓦然回首之间,感受一次中国人的灵魂震颤吧……。

本文转自国内一家不知名的学术刊物。

据一位热心的读者介绍,知名的、或有地位的杂志,却只会做些排斥它的事情,他们当然也都是因为国中的‚人情世态‛而不得已。

正文﹕承担汉语的疼痛和忧患,领罪汉语的苦难和巨创,接受汉语严峻的精神使命,找回汉语的天赋、天性和天良,复活汉语精神天空中的自由和创造,还原每一汉字的骨血、灵性、博蕴、品质和足令天下苍生敬畏的尊严。

[ 转自铁血社区 /]汉语危机四伏,实为汉语民族的文明危机四伏。

尤为危机者,乃居危思安,大梦不觉;而汉语的心灵危机,更是汉语命运的根本危机,并且从未危机得这般深刻。

中国的语言濒危与语言消失

中国的语言濒危与语言消失
人变成不懂本民族语的人。
我们认同发展的权利,但是发展并非只是经济的发展,并非必须以文化的失落为代价。一
种语言的灭绝,一个民族文化的失落,都是全人类文化多样性悲剧个案的码积。
人类可持续发展的概念中,应该增加和强调文化的意义。
语言,二是注意到人口特少民族的语言。因为这两种情况很容易发现和认可。但是,实际
上,几乎每一个少数民族语言都面临着衰退的危机,只不过是程度不同而已。一般情况下
,有本民族文字的民族情况会稍好一些。
举个例子说,苗族算是少数民族中人口比较多的。但是,在全国看,它是一个中型民族。
苗族在1950年时,总人口约250余万,其中汉语为母语的人口大约十万,民族语言失落人口
中国的语言濒危与语言消失
关于中国的语言濒危研究,目前做得非常不够。几乎没有这方面的专门课题,也没有出版
过这方面的专著。
中国语言衰退的表现:
一、汉语的衰落;
二、汉语方言的衰落,其中以客家话为典型;
三、少数民族语言的消失。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少数民族语言在法律上有一定的保障,但是由于汉语的压力和族际生存竞争,一些民族语
言消失的势头目前仍不可逆转。
除了在历史上已经消失的显赫语言(均为少数民族语言)如西夏语、满语之外,土家语、
畲语正在消失之中。
另有一些是在1950年以后,才开始进入濒危处境的。其中,如鄂伦春族、仡佬族、毛南族
、等等。
第三、关于少数民族语言的衰退,我可能一是容易注意历史上就已经消失或者正在消失的
是,他们还算是懂本民族语言的人口(虽然事实上是以汉语为主要使用语言的双语人口)
,到其第二代、第三代,绝大部分将变成失落本民族语言的人口。所以说,在许多居住在

汉语境况令人担忧——从《汉语的危机》说起

汉语境况令人担忧——从《汉语的危机》说起
理 、 维 方 式 密 切 相 关 , 记 录 了一 个 民 族 的 文 化 踪 思 它
是 在 媒 体 上 知 道 有 人 编 了《 汉语 的危 机 > 书 , 一 是
文化艺术出版社最近出版的, 触及了不少问题 , 评者 迹, 成为蘑续历空与未来的血脉。如果说任何文化的 甚多。 一时间网上也有很多评说。 后来 见了书 被里面 ‘等 {性都) _ 磊的语言性, I 黉 忝 要认识一种文化, 只能
一 之 冒 了“ 语 危 机 ” 警 世 之 言 。 冕说 :当前 汉 语 的境 况 境 况 也 是 需 要 勇 气 的 。 个 个 有 识 之 士 , 所 以要 “ 汉 的 谢 “ , 实 在 令 人 担忧 … … 社会 一 步 步 向前 发 展 , 一 代 又 一 天 下 之 大 不 韪 ” 要 在 中 华 民 族 复 兴 的 一 片 赞 歌 声 中 , 而 代唐 中国 人 正 一 步 步地 走 出 中 国 古代 文 明 的灿 烂 。 ” 去 唱反 调 . 呼 “ 语 之 危 机 ” 且 从 理 论 的 角 度 、 文 g 惊 汉 . 从 洪 治 纲 说 : 台湾 作 家 白 先 勇 在 总结 现 代 汉 语 的 命 运 化 的 高 度 去 关 心 汉 语 的 过 去 、 天 与将 来 , 探 讨 汉 “ 今 去 时 说 :百 年 中 文 . ‘ 内忧 外 患 。 ’ 外 患 之 一 , 是 受西 语 的 境况 与遭 受 的 “ 力 ” 去 反 思 汉语 的 “ 语 ” 根 其 便 暴 。 失 的 方 语 言 的 冲击 , 语 被 严 重 地 欧化 , 为 我 们 ‘ 逐 现 源 。 因为 汉 语 的 生 存 状 况 , 着 的是 民族 文化 之 根 , 汉 成 追 是 连 代化 ’ 过程 中不 断 遭 到修 葺 的对 象 。 种 情 形 , 我 们 关 涉 的是 民族 创 新 之 本 , 直 接关 系着 中 华 民 族 精 神 这 在 它 的文 学 创 作 中 表 现 尤 盛 。 历 经 开 放 思 潮 的 影 响 , 目前 家 园 能否 和谐 存 在 的大 问题 。 的很 多 青 年 作 家 都 曾大 量 吸 收 过 西 方 经 典 作 品 的营 养 ,但 也 受 译

中文危机拷问语言学理论

中文危机拷问语言学理论

了 口语 上 。特别 是从 2 0世纪 二三 十年代 起 , 口语 成 了语言 研究 的唯 一 对象 , 字 和 书 面语 被 看 作 文 是次 等 的 、 关 紧要 的 、 不 足 道 的 , 无 微 日渐 脱 离 了 语 言研究 者 的视 野 。 研 究 口语 是 “ 学 ” 、 先 科 的 “
从 中文 危 机 出 发 , 者 特别 拷 问 了“ 字 是符 号 的符 号 ”、 重 口语 轻 书 面 语 ”、世 界 文 字 的 发 展 规 律 ” 对 中 国语 言 和 中 国 社 作 文 “ “ 等 会 影 响 甚 巨的 三 条 理 论 , 出它 们 的 共 同 特 点 是 “ 是 而 非 ”, “ 指 似 其 似是 ” 现 为在 国 外 时 都 得 到 过 一 定 程 度 的 验 证 ; “ 非 ” 表 其 而
口 实 , 果 成 了 一 些 人 、 要 是 语 言 学 界 的 人 拒 结 主
绝接 受 的理 由。笔 者把名 称 改 为 “ 中文 的危 机 ” , 以使 针对 性更 加 明确 , 问题 也更 集 中。 “ 中文 ” 和 “ 汉语 ” 别 , “ ” 语 ” 别 , 言 之 , 是 前 之 或 文 “ 之 简 就
与 民族 的 利 益 陪 着 他 殉 葬 。—— 这 就 是 笔 者 在 写完 《 危机 下 的中文 》 1一 书后 , 脑里 挥之 不去 [] 头
的一 种 沉 痛 感 。
中文 的危 机 , 几 年有 人 叫 “ 语 的危 机 ” 前 汉 , 还 出过 一 本颇有 影 响的书 ,2但 因其 名称 贻 人 以 []
语 言 及 其 应 用 研 究
藉 大报 科一JgN0 杭范学 会版 一 z一 州 学一 学_妄 工n 社 囡 舌宝c垒 师 雏 _ o o;

对汉字危机论,汉字消亡论和汉语拼音化这些言论的看法

对汉字危机论,汉字消亡论和汉语拼音化这些言论的看法

对汉字危机论,汉字消亡论和汉语拼音化这些言论的看法汉字是中国文化和历史的重要组成部分,代表着中国的文化和价值观。

汉字的存在和发展有着悠久的历史和深厚的文化底蕴,对于传承和弘扬中华文化具有重要的意义。

然而,近年来出现了一些关于汉字危机论、汉字消亡论和汉语拼音化的言论。

这些言论引发了社会的广泛关注和讨论。

对于汉字危机论,有人认为汉字书写能力正在逐渐消失,汉字需要得到保护和挽救。

这一观点表明了汉字在文化传承和历史传承中的重要性。

汉字作为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需要得到足够的保护和重视。

对于汉字消亡论,有人认为汉字最终会消亡,因为随着科技的发展,人们已经可以使用键盘输入等方式来完成汉字的书写。

这一观点表明了汉字在科技时代中面临的挑战。

然而,汉字并不会消亡,因为其已经在中国文化中流淌了几千年,已经成为中国人的思维方式和表达方式的一部分。

汉字的传承和发展需要不断地进行创新和发展,以适应时代的需求。

对于汉语拼音化的言论,有人认为汉语拼音化是汉字的一种替代方式,可以用拼音来代替汉字。

这一观点表明了拼音文字在现代化进程中的优势。

然而,汉字和拼音文字有着不同的特点和用途,拼音文字并不能完全替代汉字。

汉字作为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其独特的价值和作用。

汉字作为中国文化和历史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悠久的历史和深厚的文化底蕴,需要在传承和弘扬中华文化的过程中得到足够的重视和保护。

同时,汉字的发展和传承需要不断地进行创新和发展,以适应时代的需求。

拼音文字在一些场合下可以作为一种替代方式,但汉字并不会消亡,因为其已经在中国文化中流淌了几千年,已经成为中国人的思维方式和表达方式的一部分。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论汉语危机
时间:2016-07-19 11:10:18 | 作者:张美哲
近来,中央电视台一档《中国汉字听写大会》节目吸引了观众。

从今年八月这档节目在每周五“黄金时段”推出以来,观众关注度持续攀高,掀起一场听写汉字的热潮。

据央视统计:“中国汉字听写大会”播出后同时段收视率飙升四倍,微博话题登顶热门榜,点击突破18万,百度搜索高达42万。

《中国汉字听写大会》何以能够吸引观众?难道仅仅是个“书写问题”?显然,节目中出的一道道汉字听写题,让一些观众不得不给自己贴上“文盲”的标签。

对不少离开校园已久的人来说,不只是一些结构复杂,罕见使用的汉字让人写不下来,更有一些笔画简单而高频的汉字让人“举白旗”。

但在我们嘲笑这些人的同时,我们也该意识到其背后的汉语危机。

中国汉字被错书写是不可忽视的社会现象,计算机技术和网络技术的普及,在给汉字的书写传播的同时,也产生了“提笔忘字”写字不规范的问题,对汉字书写和传承提出了挑战。

汉字是中国文化的标志与载体,提倡正确书写是因为书写是汉字的基本属性,是汉字传播的前提。

中国民族文化绵延不绝数千年,固然不只在文字本身,但那些珠圆玉润,形象饱满,栩栩如生的汉字如若在我们的忽视与冷漠中,慢慢成为历史的遗迹,岂不有愧于先人一笔一画刻凿出来的古老文明?
汉字危机有来自内部书写造成的,也有外来语言文化以及新奇的网络语言的冲击。

一些网络成语一是不容易理解的,例如“喜大奔普”如果没人告诉你这是“喜闻乐见,大快人心,奔走相告,普天同庆”的意思,恐怕是不知其然,一头雾水。

而是缺乏美感。

比如“十动然拒”就只是“十分感动,然后拒绝了他”这句话的缩写,没有任何文学加工,谈不上美感和文学性。

一个不争事实是尽管没人推广,没人号召,没人要求,“新成语”却在这种生态中异军突起,成为一种流行元素。

没必要对新成语心怀偏见,如临大敌。

语言文字被来就源于生活,服务生活,并在生活中砥砺沉淀,最终成就大众公认流传许久的精华。

至于没有文学性和审美价值,也不用过于担心,因为不具有流传价值的词汇,迟早会被淘汰的。

所以,我们要在外来语、创新语和正统汉语交汇的洪流中取其精华为己所用,剔其糟粕。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