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北京海淀区高三化学一模试卷及答案

合集下载

2016-2017海淀区高三化学第一学期末练习参考答案

2016-2017海淀区高三化学第一学期末练习参考答案

海淀区高三年级第一学期期末练习化学参考答案2017.1第I 卷(选择题,共42分)共14道小题,每小题3分,共42分。

第II 卷(非选择题,共58分)阅卷说明:1. 不出现0.5分,最低0分,不出现负分。

2.化学方程式评分标准:(1)化学(离子)方程式中,离子方程式写成化学方程式0分,反之,写对给分。

(2)无机反应物、生成物化学式均正确得1分,有一种物质的化学式错即不得这1分。

(3)配平、条件均正确共得1分,不写条件或未配平均不得这1分,但不重复扣分; “”视为反应条件,不写“↑”或“↓”不扣分。

(4)有机方程式见评分标准。

3.合理答案均可酌情给分。

15.(14分,特殊标注外,每空2分) (1)HC CH (1分) (2)加成反应(1分) (3)碳碳三键、溴原子 (4)(5) (6)(7)保护苯环上的(酚)羟基(1分)CH 3CH 3FeBr 3+ Br 2CH 33Br+ HBrCOOHCOOHOHCOOHCOOHOCH 2CCHnOCH 2COOHCCH n(8)(3分,每一步1分) 16.(14分,每空2分) (1)① Fe 3+ + 3H 2O Fe(OH)3 + 3H +②acd(2)① 溶液温度升高,反应过程中出现H 2使溶液中c (H +)降低,都会促进Fe 3+ + 3H 2OFe(OH)3 + 3H +正向移动,出现红褐色Fe(OH)3沉淀 ②2Fe 3+ + Zn === 2Fe 2++ Zn 2+ ③ a. Fe 和Znb.iii 中,若存在Fe 3O 4,稀盐酸与Fe 3O 4反应产生的Fe 3+可与Fe 继续反应生成Fe 2+, 导致在iv 中检测不到Fe 3+,与没有Fe 3O 4得到的iv 中现象相同 (3)5 mL 0.2 mol·L -1(或pH = 0.7)的盐酸(可不考虑Cl -对反应的影响)17.(10分,每空2分)(1)Al 2O 3 + 2OH -===2AlO 2-+ H 2O(2)①OH -+ HCO 3-===CO 32-+ H 2O ②HCO 3-+ AlO 2-+ H 2O ===Al(OH)3↓+ CO 32-(3)① 2H 2O + 2e -===2OH -+ H 2↑②2H 2O - 4e -===O 2↑+ 4H +,溶液中c (H +)增大,发生反应:CO 32-+H +===HCO 3-,部分Na +透过离子交换膜向阴极移动,最终获得含NaHCO 3的阳极液18.(8分,特殊标注外,每空2分) (1)H 2O 2HO 2-+ H +(2)结论:其他条件相同时,初始pH 越大染料脱色率越高,即H 2O 2的漂白效果越好(1分) 原因:c (OH -)增大,促使H 2O 2HO 2-+ H +正向移动,c (HO 2-)增大,漂白效果越好(3)①碱性条件下:H 2O 2 + OH -===HO 2-+ H 2O ,又知HO 2-+ H 2O 2==== H 2O+ O 2 + OH -, OH -可看作是H 2O 2分解反应的催化剂,故反应前后pH 不变②pH 过大,H 2O 2分解过快,使参与漂白的c (HO 2-)下降,故漂白效果降低(1分)19.(12分,除特殊标注外,每空2分) (1)Cl 2(1分) 2Cl --2e -=== Cl 2↑(2)电解过程放热导致温度升高,Cu 2+ + 4Cl-[CuCl 4]2-正向移动 (1分)(3)阳极附近溶液仍为蓝色(1分) U 型管冷却后阴极附近溶液仍为绿色(1分) (4)① 证明在上述实验条件下,电解后的绿色溶液中存在[CuCl 2]-②Cu 2+ + 4Cl -+ Cu ===2[CuCl 2]-③ 加入CuCl 2蓝色溶液,直至溶液颜色与电解后绿色溶液基本相同HC CHHCHO C C CH 2OH2C H 22CH 2CH 2CH 2OHCHCHCH 2H 2C。

2017届北京市海淀区高三上学期期末练习化学试题及答案

2017届北京市海淀区高三上学期期末练习化学试题及答案

海淀区高三年级第一学期期末练习化学本试卷分为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共8页。

满分100分。

考试时长90分钟。

考生务必将答案答在答题卡和答题纸上,在试卷上作答无效。

考试结束时,将本试卷、答题卡和答题纸一并交回。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 1 C 12 N 14 O 16 Cl 35.5 Ag 108第I卷(选择题,共42分)本卷共14道小题,每小题3分,共42分。

请在每小题列出的4个选项中,选出符合题目要求的1个选项。

1.下列与金属腐蚀有关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钢铁在潮湿空气中生锈属于电化学腐蚀B.电化学腐蚀一般可分为吸氧腐蚀和析氢腐蚀C.金属腐蚀的本质是金属原子失去电子被氧化的过程D.铝具有很强的抗腐蚀能力,是因为其不易与氧气发生反应2.下列关于材料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光导纤维是信息社会必不可少的有机合成材料B.棉布、羊毛和涤纶燃烧后都只生成二氧化碳和水C.航天飞机上的陶瓷防护片属于新型无机非金属材料D.食品保鲜膜、塑料水杯等生活用品的主要成分是聚氯乙烯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2-甲基丙烷的一氯取代物有两种B.OH 和CH2OH 互为同系物C.顺-2-丁烯与反-2-丁烯与氢气加成的产物不相同D.CH3CH CH CH332H5的名称为2-甲基-3-乙基丁烷4.下列变化必须加入氧化剂才能实现的是A.Cr2O72-→ CrO42- B.HNO3 → NO2C.SiO2→Si D.CH3CH2OH →CH3CHO5.下列事实对应的化学用语正确的是A.金属钠加入滴有酚酞的水中,溶液变红:Na+ 2H2O=== Na+ + 2OH- + H2↑B.用NaOH溶液吸收多余的氯气:Cl2 + 2OH- === Cl- + ClO-+ H2OC.将NaHCO3溶液和过量Ca(OH)2溶液混合有白色沉淀:2HCO3- + Ca2+ + 2OH- === CaCO3↓ + 2H2O + CO32-D.将醋酸溶液滴到大理石上有气泡产生:2H+ + CaCO3 === CO2↑+ Ca2+ + H2O6.关于0.1 mol·L-1 NaHCO3溶液,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溶质水解反应:HCO3- +H2O H3O++CO32-B.离子浓度关系:c(Na+)+c(H+)=c(OH-)+c(HCO3-)+c(CO32-)C.微粒浓度关系:c(Na+)>c(HCO3-) >c(H2CO3)>c(CO32-) D.微粒浓度关系:c(Na+)=2[c(H2CO3)+c(HCO3-)+c(CO32-)]7.N2(g)+3H2(g)催化剂高温高压2NH3(g) △H<0。

2016-2017学年北京市海淀区高三一模化学试卷(带解析)

2016-2017学年北京市海淀区高三一模化学试卷(带解析)

2016-2017学年北京市海淀区高三一模化学试卷(带解析)满分:班级: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 考号:_________一、单选题(共7小题)1.在2015年9月3日胜利日大阅兵中,八一飞行表演队首次使用高沸点的彩色拉烟剂,进行了绚丽的拉烟飞行.其原理是用氮气将拉烟剂带入飞机燃料燃烧后喷出的高温气体中,其中的水蒸气与气化后的彩色拉烟剂遇冷凝结形成“彩雾”.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彩雾”是一种混合物B.上述过程中有物理变化C.燃料燃烧产生的热量促使拉烟剂气化D.“彩雾”的形成与焰色反应的原理相同【答案】D【解析】本题主要考查的是物质分类和变化的分类问题。

A:由于“彩雾”中包括水蒸气和气化后的彩色拉烟剂,因此是混合物。

B:由于“彩雾”形成过程是高温气体中的水蒸气与气化后的拉烟剂遇冷凝结形成的,因此是物理变化。

C:飞机燃料燃烧产热使得拉烟剂气化。

因此,C正确。

D:“彩雾”的形成过程显色是拉烟剂的原因,与焰色反应无关。

因此,D错误。

2.核反应不仅能发电也能制造元素.2016 年初国际上确认,利用原子核间的撞击已制造出原子序数分别为113、115、117 和118 四种新元素,填补了目前元素周期表的空白,其中113 号元素与Al 元素处于同一主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核反应发电实现了化学能到电能的转化B.115 号元素一定是处于VA 族的非金属元素C.117 号元素与F 、Cl 、Br 、I 均处于VIIA 族D.四种新元素位于元素周期表中的不同周期【答案】C【解析】A:核反应发电是核能转化成电能。

因此,A错误。

B :115 号元素位于第ⅤA 族的金属元素。

因此,B错误。

C:117 号元素位于第ⅦA 族的元素。

因此,C正确。

D :四种新元素都在第七周期。

因此,D错误。

3.硫黄制酸在我国的工业发展进程中具有重要地位,其工业流程示意图如下。

已知硫黄的燃烧热△H=297KJ/mol。

2017北京市海淀高三(一模)化学

2017北京市海淀高三(一模)化学

B. 乳酸 CH3CH(OH)COOH
C. 甘氨酸 NH2CH2COOH
D. 丙酸 CH3CH2COOH
8. 某温度时, VIA 元素单质与 H2 反应生成气态 H 2X 的热化学方程式如下:
O2(g) + H 2(g) === H 2O(g) ΔH = -242 kJ m·ol -1
S(g) + H 2(g) === H 2S(g)
R HC CH R'
ii. R HC CH R'
R''COOH, I 2 一定条件
R R' R''COO CH CH I
R'
R'
一定条件 iii. R HC CH R'
R
R
(以上 R、R'、R''代表氢、烷基或芳基等)
试剂 b △
F C9H 7O2I
I2 一定条件
CH=CH 2 COOCH 3
i. NaOH ii. H +
D. 随着核电荷数的增加, VIA 族元素单质与 H 2的化合反应越容易发生 9. 下列解释物质检验原理的方程式不合理...的是
A. 浓氨水检验泄露的氯气,产生白烟: 2NH 3 + 3Cl 2 === 6HCl + N 2
B. 铁氰化钾检验溶液中 Fe2+,产生蓝色沉淀: 3Fe2+ + 2[Fe(CN) 6]3- === Fe 3[Fe(CN) 6] 2↓
ΔH = -20 kJ m·ol -1
Se(g) + H 2(g)
H 2Se(g)
ΔH = +81 kJ m·ol-1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海淀区2017届高三一模化学试题及答案(精编版)

海淀区2017届高三一模化学试题及答案(精编版)

海淀区2017届高三一模化学试题及答案化学试题 2017.46. 二十四节气是中国历法的独特创造,四月农谚:“雷雨肥田”“雨生百谷”描述的都是节气 谷雨。

下列元素在自然界中的转化与“雷雨肥田”有关的是A .KB .NC .PD .C 7. 下列四种有机物在一定条件下不能..作为合成高分子化合物单体的是 A .丙烯酸H 2CCHCOOH B .乳酸CH 3CH(OH)COOHC .甘氨酸 NH 2CH 2COOHD .丙酸 CH 3CH 2COOH 8. 某温度时,VIA 元素单质与H 2反应生成气态H 2X 的热化学方程式如下:O 2(g) +H 2(g) === H 2O(g) ΔH = -242 kJ·mol -1 S(g) + H 2(g) === H 2S(g) ΔH = -20 kJ·mol -1Se(g) + H 22Se(g) ΔH = +81 kJ·mol -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稳定性:H 2O < H 2S < H 2SeB .降温有利于Se 与H 2反应生成H 2SeC .O 2(g) + 2H 2S(g) === 2H 2O (g) + 2S(g) ΔH = -444 kJ·mol -1D .随着核电荷数的增加,VIA 族元素单质与H 2的化合反应越容易发生 9. 下列解释物质检验原理的方程式不合理...的是 A .浓氨水检验泄露的氯气,产生白烟:2NH 3 + 3Cl 2 === 6HCl + N 2B .铁氰化钾检验溶液中Fe 2+,产生蓝色沉淀:3Fe 2+ + 2[Fe(CN)6]3- === Fe 3[Fe(CN)6]2↓C .浓溴水检验水体中的苯酚,产生白色沉淀:OH+ 3Br 2OHBrBr+ 3HBrD .新制Cu(OH)2检验产品中乙醛,产生砖红色沉淀: CH 3CHO + 2Cu(OH)2 + NaOH CH3COONa + Cu 2O↓+ 3H 2O10. 实验室模拟工业制备高纯铁。

北京市海淀区2017届高三下学期期中考试(一模)化学试题 扫描版含答案

北京市海淀区2017届高三下学期期中考试(一模)化学试题 扫描版含答案

北京市海淀区2016-2017学年高三年级第二学期期中练习理综化学海淀区高三年级第二学期期中练习化学 参考答案 2017.4第I 卷(选择题,共42分)共7第II 卷(非选择题,共58分)25.(共17分)(1)1,2-二甲苯(邻二甲苯) (2) (3)(4)(5)NaOH 醇溶液 (6)bd (7)CH 3COOHCH 2BrCOOH + CH 3OHCH 2BrCOOCH 3+ H 2O26.(共13分)(1)①②CH3CH2OH(g) + H2O(g) === 4H2(g) + 2CO(g)△H = +256 kJ·mol-1(2)①<②化学平衡常数③进气比越大,反应温度越低(3)①14CO2 + 12e- + 9H2O === CH3CH2OH + 12HCO3-②蒸馏27.(共13分)(1)①还原②2S2O32- + AgBr === Ag(S2O3)23- + Br-③a(2)①不能由K1 > K2 可知NH3与Ag+的结合能力弱于Br-与Ag+的结合能力②a. B随滴加AgNO3的量的增加,溶液中产生白色沉淀,然后变黑b. A试管溶液中存在平衡:2Ag(S2O3)23-2S2O3(s) + 3S2O32-(aq),滴入的Ag+与S2O32-结合生成Ag2S2O3,使c(S2O32-)下降,促进上述平衡正向移动,导致白色Ag2S2O3沉淀大量析出,Ag2S2O3又分解出黑色Ag2S导致沉淀变黑28.(共15分)(1)①SO32- + H23- + OH-②Cr2O72- + 3SO32- + 8H+ === 2Cr3+ + 3SO42- + 4H2O(2)①排除水的稀释对溶液颜色变化造成的影响②Cr2O72-(橙色)+ H242-(黄色)+ 2H+,溶液中大量的SO32-(或OH-)与H+结合导致溶液中c(H+)下降,平衡正向移动,溶液颜色变黄③酸性条件下,Na2SO3溶液和铬(VI)盐溶液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生成Cr3+④溶液变绿(3)①溶液酸性增强,铬(VI)盐溶液的氧化性增强,Na2SO3溶液的还原性几乎没有变化②U型管左管中盛放pH = 8 0.1mol·L-1 K2SO4溶液,右管盛放饱和Na2SO3溶液,闭合K,记录电压;向左管溶液中滴加硫酸至pH=2后,记录电压(或其他合理答案)。

2016-2017学年北京市海淀区高三一模化学试卷(带解析)分析

2016-2017学年北京市海淀区高三一模化学试卷(带解析)分析

2016-2017学年北京市海淀区高三一模化学试卷(带解析)满分:班级: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 考号:_________一、单选题(共7小题)1.在2015年9月3日胜利日大阅兵中,八一飞行表演队首次使用高沸点的彩色拉烟剂,进行了绚丽的拉烟飞行.其原理是用氮气将拉烟剂带入飞机燃料燃烧后喷出的高温气体中,其中的水蒸气与气化后的彩色拉烟剂遇冷凝结形成“彩雾”.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彩雾”是一种混合物B.上述过程中有物理变化C.燃料燃烧产生的热量促使拉烟剂气化D.“彩雾”的形成与焰色反应的原理相同【答案】D【解析】本题主要考查的是物质分类和变化的分类问题。

A:由于“彩雾”中包括水蒸气和气化后的彩色拉烟剂,因此是混合物。

B:由于“彩雾”形成过程是高温气体中的水蒸气与气化后的拉烟剂遇冷凝结形成的,因此是物理变化。

C:飞机燃料燃烧产热使得拉烟剂气化。

因此,C正确。

D:“彩雾”的形成过程显色是拉烟剂的原因,与焰色反应无关。

因此,D错误。

2.核反应不仅能发电也能制造元素.2016 年初国际上确认,利用原子核间的撞击已制造出原子序数分别为113、115、117 和118 四种新元素,填补了目前元素周期表的空白,其中113 号元素与Al 元素处于同一主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核反应发电实现了化学能到电能的转化B.115 号元素一定是处于VA 族的非金属元素C.117 号元素与F 、Cl 、Br 、I 均处于VIIA 族D.四种新元素位于元素周期表中的不同周期【答案】C【解析】A:核反应发电是核能转化成电能。

因此,A错误。

B :115 号元素位于第ⅤA 族的金属元素。

因此,B错误。

C:117 号元素位于第ⅦA 族的元素。

因此,C正确。

D :四种新元素都在第七周期。

因此,D错误。

3.硫黄制酸在我国的工业发展进程中具有重要地位,其工业流程示意图如下。

已知硫黄的燃烧热△H=297KJ/mol。

2017北京海淀区高三化学一模试卷及答案

2017北京海淀区高三化学一模试卷及答案

C. 沉淀 b 是 Mg(OH) 2 D. 若 a、b 的物质的量关系为 n(a) :n(b) = 1 :3,则可推知固体 X 的化学式为 Mg 3(OH) 6Cl
12. 工业上常用铁碳混合物处理含 Cu2+ 废水获得金属铜。 当保持铁屑和活性炭总质量不变时, 测得废水中 Cu 2+浓度在不同铁碳质量比 (x)条件下随时间变化的曲线如下图所示。
__________ 。
(5)试剂 b 是 ___________。
(6)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___________ (选填字母序号) 。
a. G 存在顺反异构体
b. 由 G 生成 H 的反应是加成反应 c. 1 mol G 最多可以与 1 mol H 2发生加成反应
d. 1 mol F 或 1 mol H 与足量 NaOH 溶液反应,均消耗 2 molNaOH
CH3CH(OH)COOH D. 丙酸 CH3CH2COOH
8.某温度时, VIA 元素单质与 H2 反应生成气态
O2(g) + H 2(g)=== H 2O(g) ΔH = -242 kJ m·ol-1
S(g)+ H 2(g)===H 2S(g) ΔH= -20kJ m·ol -1
Se(g) + H 2(g)
25. ( 17 分) 具有抗菌作用的白头翁素衍生物
A
[O]
B 取代反应
C8H 10
C 8H 8 O2
H 的合成路线如下图所示:
CH 2Br 试剂 a COOH 浓 H 2SO4 △ C
D C 9H 9 O2Br
HCHO 一定条件
OO
O
O
H
一定条件
G C 9H 6 O2

2017届北京市海淀区高三上学期期末化学试卷(带解析)

2017届北京市海淀区高三上学期期末化学试卷(带解析)

绝密★启用前2017届北京市海淀区高三上学期期末化学试卷(带解析)试卷副标题考试范围:xxx ;考试时间:47分钟;命题人:xxx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注意事项.1.答题前填写好自己的姓名、班级、考号等信息 2.请将答案正确填写在答题卡上第I 卷(选择题)一、选择题(题型注释)1、2016年我国科研人员研制出一种室温―可呼吸‖Na−CO 2电池。

放电时该电池―吸入‖CO 2,充电时―呼出‖CO 2。

吸入CO 2时,其工作原理如右图所示。

吸收的全部CO 2中,有2/3转化为Na 2CO 3固体沉积在多壁碳纳米管(MWCNT )电极表面。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吸入‖CO 2时,钠箔为正极B .―呼出‖CO 2时,Na +向多壁碳纳米管电极移动C .―吸入‖CO 2时的正极反应:4Na + + 3CO 2 + 4e —= 2Na 2CO 3 + CD .标准状况下,每―呼出‖22.4LCO 2,转移电子数为0.75mol试卷第2页,共12页2、工业回收铅蓄电池中的铅,常用Na 2CO 3或NaHCO 3溶液处理铅膏(主要成分PbSO 4)获得PbCO 3:PbSO 4(s) + CO 32—(aq)PbCO 3(s) + SO 42—(aq) K = 2.2×105。

经处理得到的PbCO 3灼烧后获得PbO ,PbO 再经一步转变为Pb 。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PbSO 4的溶解度小于PbCO 3B .处理PbSO 4后,Na 2CO 3或NaHCO 3溶液的pH 升高C .若用等体积、等浓度的Na 2CO 3和NaHCO 3溶液分别处理PbSO 4,Na 2CO 3溶液中的PbSO 4转化率较大D .整个过程涉及一个复分解反应和两个氧化还原反应3、新制氢氧化铜存在平衡:Cu(OH)2 + 2OH — Cu(OH)42—(深蓝色)。

2017北京高考海淀区一模化学试题分析

2017北京高考海淀区一模化学试题分析

稳中有变基础能力双考查精华学校高中教研组高东辉2017高考大纲进行了调整。

化学学科依然突出稳定两个关键字。

在题型设定和知识点分布上没有明显变化。

北京高考说明样题的更换也属于正常的新陈代谢过程。

一、试卷结构、考查目标与要求、考查范围与2016年高考无变化。

二、从实际命题角度增强了对学生学科思维和综合能力的考查。

Ⅰ、选择题7道选择题,每题6分。

增加了读题能力,是实验分析能力的考查。

第6题,突出了化学与生活的结合。

题中的关键字落在“雷雨肥田”这四个字上,前两个字是条件,后两个字是考查元素。

第7题,考查聚合反应是左右能够形成无限连接的结构,是有机化学基础知识到能力迁移的考查。

第8题,周期律与化学反应中能量变化的结合,并进行了数值运算的考查。

延续了一道题考出知识点综合的倾向。

第9题,仍然是通过化学方程的形式考查多个知识模块的基础知识。

关键字在于A选项的“白烟”两个字,既考查了基础知识,也考查了基本能力。

第10题,是电化学考查的传统考法,给定新情景,考查对电化学反应原理的认识和分析。

A选项明确提示“主要反应”是考生容易漏读的关键字。

第11题,仍然落脚在对实验中新现象出现的研究及反应中量问题的分析。

第12题,以图像信息的形式考查实验中的实际问题。

选择题没有出现传统的化学平衡、溶液中离子关系这样的热点,所有考点的来源都是学生熟知的考点。

但考查方式变得更加灵活,提升了对阅读能力要求,要求考生能够快速分析准确捕捉到关键信息,这也是对考试基础知识掌握牢固度的考验;考查实验新情景的分析问题增加,也就是考查考生的化学学科思维。

Ⅱ、非选择题第25题,有机推断体现了高考考纲的变化要求,提升了对同分异构体和合成路线的考查。

依托于题干给出的新情景,新反应路线的考查,对考生基础知识掌握及对知识的迁移能力提出了较高要求。

第26题,标准的化学反应原理内容考查,涉及热、电与平衡。

题干文字及图像阅读量增加,考查知识的连带关系提升,而考查的知识点分布和难度并没有显著提升。

2017届北京市海淀区高三上学期期末化学试卷(带解析)

2017届北京市海淀区高三上学期期末化学试卷(带解析)

试卷第1页,共12页…………○…………外…………○…………装…………○…………订…………○…………线…………○…………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内…………○…………装…………○…………订…………○…………线…………○…………绝密★启用前2017届北京市海淀区高三上学期期末化学试卷(带解析)试卷副标题考试范围:xxx ;考试时间:47分钟;命题人:xxx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题号一二三总分得分注意事项.1.答题前填写好自己的姓名、班级、考号等信息2.请将答案正确填写在答题卡上第I 卷(选择题)评卷人得分一、选择题(题型注释)1、2016年我国科研人员研制出一种室温―可呼吸‖Na-CO 2电池。

放电时该电池―吸入‖CO 2,充电时―呼出‖CO 2。

吸入CO 2时,其工作原理如右图所示。

吸收的全部CO 2中,有2/3转化为Na 2CO 3固体沉积在多壁碳纳米管(MWCNT )电极表面。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吸入‖CO 2时,钠箔为正极B .―呼出‖CO 2时,Na +向多壁碳纳米管电极移动C .―吸入‖CO 2时的正极反应:4Na ++ 3CO 2 + 4e —= 2Na 2CO 3 + C D .标准状况下,每―呼出‖22.4LCO 2,转移电子数为0.75mol试卷第2页,共12页…………○…………外…………○…………装…………○…………订…………○…………线…………○…………※※请※※不※※要※※在※※装※※订※※线※※内※※答※※题※※…………○…………内…………○…………装…………○…………订…………○…………线…………○…………2、工业回收铅蓄电池中的铅,常用Na 2CO 3或NaHCO 3溶液处理铅膏(主要成分PbSO 4)获得PbCO 3:PbSO 4(s) + CO 32—(aq) PbCO 3(s) + SO 42—(aq) K = 2.2×105。

海淀区2017高三第一学期期末化学试卷及答案

海淀区2017高三第一学期期末化学试卷及答案

38 38 3 3 2海淀区高三年级第一学期期末练习化学 2017.1学校 班级姓名成绩本试卷分为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共 8 页。

满分 100 分。

考试时长 90 分钟。

考生务必将答案写在答题卡和答题纸上,在试卷上作答无效。

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答题卡和答题纸一并交回。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 H 1 C 12 O 16 Na 23 Cl 35.5 Fe 56 Zn 65第Ⅰ卷(选择题,共 42 分)本部分共 14 道小题,每小题 3 分,共 42 分。

请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选出最符合题目要求的一项。

1. 我国酒文化源远流长。

下列古法酿酒工艺中,以发生化学反应为主的过程是( )A .酒曲捣碎B.酒曲发酵 C.高温蒸馏 D .泉水勾兑2. ...A .碘酒可使蛋白质变性,故能消毒杀菌B .天然氨基酸能溶于强酸或强碱溶液,是两性化合物C .食盐、糖、醋可作调味剂,不可用作食品防腐剂D .船舶外壳装上锌块,是牺牲阳极的阴极保护法进行防腐 3.已知88 Sr 位于IIA 族,下列有关Sr 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 88Sr 的中子数为38 B .最高化合价为+2 C .原子半径: Sr > Ca D .氢氧化物为强碱4. 某同学进行SO 2 的性质实验。

在点滴板a 、b 、c 处分别滴有不同的试剂,再向 Na 2SO 3 固体上滴加数滴浓H 2SO 4 后,在整个点滴板上盖上培养皿,一段时间后观察到的实验现象如下表所示。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浓硫酸与Na 2SO 3 固体发生了氧化还原反应B . a 、b 均表明SO 2 具有漂白性C. c 中只可能发生反应: S O + 2OH -SO 2- + H O232D. c 中所得溶液的离子浓度一定存在关系: c (Na + ) + c (H + ) = 2c (SO 2- ) + c (HSO - ) + c (OH - )5. 下列污水处理的方法中,表示其原理的离子方程式不.正.确.的是( ) ⎛ + + ⎫+A. 混凝法,用明矾做混凝剂: Al3++ 3H OAlOH + 3H +2⎪ ⎝ ⎭3B. 中和法,用过量CO 中和碱性废水: CO + 2OH -CO 2- 223C. 沉淀法,用Na S 处理含Hg 2+废水: Hg 2+ + S 2-D. 氧化还原法,用FeSO 将酸性废水中Cr O 2-还原为HgS ↓ 42 7序号 试剂实验现象a品红溶液 红色褪去 b酸性KMnO 4 溶液 紫色褪去 cNaOH 溶液(含2 滴酚酞) 红色褪去2 7 2 2 2 23 4 Cr 3-∶Cr O 2- + 6Fe 2++14H + 2Cr 3+ + 6Fe 3+ + 7H O 6. 生活中常见的荧光棒的发光原理可用下式表示:上述反应产生的能量传递给荧光染料分子后,使染料分子释放出荧光。

(完整版)北京市2017届高三各城区一模化学试题分类汇编——实验探究版含答案,推荐文档

(完整版)北京市2017届高三各城区一模化学试题分类汇编——实验探究版含答案,推荐文档

溶液才略变蓝 无明显变化
Ⅰ.对于实验⑥的现象,甲同学提出猜想“pH=10 时 O2 不能氧化 I—”,设计了下列 装置进行实验,验证猜想。
ⅰ.烧杯 a 中的溶液为

ⅱ.实验结果表明,此猜想不成立。支持该结论的实验现象是:通入 O2 后,
。 Ⅱ.乙同学向 pH=10 的 KOH 溶液(含淀粉)中滴加碘水,溶液先变蓝后迅速褪色,经检

II 将 I 中混合物过滤,加热滤液
生成大量黄绿色气体
III 加热 MnO2 和 4 mol·L-1 稀盐酸混合物
无明显现象
① 已知 MnO2 呈弱碱性。I 中溶液呈浅棕色是由于 MnO2 与浓盐酸发生了复分解反应,
化学方程式是

② II 中发生了分解反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③ III 中无明显现象的原因,可能是 c(H+)或 c(Cl-)较低,设计实验 IV 进行探究:
将实验 III、IV 作对比,得出的结论是
;将 i、ii 作对比,得出的结论是
测褪色后的溶液中含有 IO3-,褪色的原因是(用离子方程式表示)
_。
(5) 该小组同学对实验过程进行了整体反思,推测实验①的现象产生的原因可能是
;实验⑥的现象产生的原因可能是
_。
(朝阳)28.(14 分)某学生探究如下实验(A):
实验 A
淀粉溶液 数滴碘水 稀H2SO4
条件 加热
现象 ⅰ. 加热后蓝色褪去 ⅱ. 冷却过程中,溶液恢复蓝 色 ⅲ. 一段时间后,蓝色重又褪 去

2 实验③的目的是

3 实验④比②溶液颜色浅的原因是

4 为进一步探究 KI 与 O2 的反应,用上表中的装置继续进行实验: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6. 二十四节气是中国历法的独特创造,四月农谚:“雷雨肥田”“雨生百谷”描述的都是节气 谷雨。

下列元素在自然界中的转化与“雷雨肥田”有关的是A. KB. NC. PD. C 7. 下列四种有机物在一定条件下不能..作为合成高分子化合物单体的是 A. 丙烯酸B. 乳酸C. 甘氨酸D. 丙酸CH 3CH 2COOH 8.某温度时,VIA 元素单质与H 2反应生成气态H 2X 的热化学方程式如下: O 2(g) + H 2(g)=== H 2O(g)ΔH = -242 kJ·mol -1 S(g)+ H 2(g)===H 2S(g) ΔH = -20kJ·mol -1 Se(g) + H 22Se(g) ΔH = +81kJ·mol -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稳定性:H 2O < H 2S < H 2SeB. 降温有利于Se 与H 2反应生成H 2SeC. O 2(g) + 2H 2S(g) === 2H 2O(g) + 2S(g) ΔH = -444 kJ·mol -1D. 随着核电荷数的增加,VIA 族元素单质与H 2的化合反应越容易发生 9. 下列解释物质检验原理的方程式不.合理..的是 A. 浓氨水检验泄露的氯气,产生白烟:2NH 3 + 3Cl 2 === 6HCl + N 2B. 铁氰化钾检验溶液中Fe 2+,产生蓝色沉淀:3Fe 2+ + 2[Fe(CN)6]3- === Fe 3[Fe(CN)6]2↓C. 浓溴水检验水体中的苯酚,产生白色沉淀:D. 新制Cu(OH)2检验产品中乙醛,产生砖红色沉淀: CH 3CHO + 2Cu(OH)2 + NaOH CH 3COONa + Cu 2O ↓+ 3H 2O10. 实验室模拟工业制备高纯铁。

用惰性电极电解FeSO 4溶液制备高纯铁的原理如下图所示。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 阴极主要发生反应:Fe 2+ + 2e - === Fe B. 向阳极附近滴加KSCN 溶液,溶液变红 C. 电解一段时间后,阴极附近pH 减小D.电解法制备高纯铁总反应:3Fe 2+ === Fe +2Fe 3+11. 向3mol·L -1盐酸中加入打磨后的镁条,一段时间后生成灰白色固体X ,并测得反应后溶 液pH 升高。

为确认固体X 的成分,过滤洗涤后进行实验:①向固体X 中加入足量硝酸,固体溶解,得到无色溶液,将其分成两等份; ②向其中一份无色溶液中加入足量AgNO 3溶液,得到白色沉淀a ; ③向另一份无色溶液中加入足量NaOH 溶液,得到白色沉淀b 。

下列分析不.正确..的是 A.溶液pH 升高的主要原因:Mg + 2H + === Mg 2+ + H 2↑ B. 生成沉淀a 的离子方程式:Ag + + Cl - === AgCl ↓ C. 沉淀b 是Mg(OH)2D. 若a 、b 的物质的量关系为n (a):n (b) = 1:3,则可推知固体X 的化学式为Mg 3(OH)6Cl电解OH+ 3Br 2OHBrBr+ 3HBr△H 2CCHCOOHCH 3CH(OH)COOH NH2CH 2COOH12. 工业上常用铁碳混合物处理含Cu2+废水获得金属铜。

当保持铁屑和活性炭总质量不变时,测得废水中Cu2+浓度在不同铁碳质量比(x)条件下随时间变化的曲线如下图所示。

下列推论不合理...的是A.活性炭对Cu2+具有一定的吸附作用B.铁屑和活性炭会在溶液中形成微电池,铁为负极C.增大铁碳混合物中铁碳比(x),一定会提高废水中Cu2+的去除速率D.利用铁碳混合物回收含Cu2+废水中铜的反应原理:Fe + Cu2+ === Fe2+ + Cu具有抗菌作用的白头翁素衍生物H 的合成路线如下图所示:23+O O OOHC2Br已知:(1)A 属于芳香烃,其名称是__________。

(2)B 的结构简式是__________。

(3)由C 生成D 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

(4)由E 与I 2在一定条件下反应生成F 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此反应同时生成另 外一个有机副产物且与F 互为同分异构体,此有机副产物的结构简式是__________。

(5)试剂b 是___________。

(6)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____(选填字母序号)。

a. G 存在顺反异构体b. 由G 生成H 的反应是加成反应c. 1 mol G 最多可以与1 mol H 2发生加成反应d. 1 mol F 或1 mol H 与足量NaOH 溶液反应,均消耗2 molNaOH (7)以乙烯为起始原料,结合已知信息选用必要的无机试剂合成,写出合成路线(用结构简式表示有机物,用箭头表示转化关系,箭头上注明试剂和反应条件)。

(以上R 、R'、R''代表氢、烷基或芳基等)i.RCH 2BrR'CHOHC CH R R'ii.HC CH R R '2一定条件CH iii.HC CH R RRR'R''COO IR一定条件R'R'R'H 3CCH 3H 3CCH 3氢气是一种理想的绿色能源。

利用生物质发酵得到的乙醇制取氢气,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乙醇水蒸气重整制氢的部分反应过程如下图所示:已知:反应I和反应II的平衡常数随温度变化曲线如右图所示。

(1)反应I中,1 molCH3CH2OH(g)参与反应后的热量变化是256 kJ。

①H2O的电子式是。

②反应I的热化学方程式是。

(2)反应II,在进气比[n(CO) : n(H2O)]不同时,测得相应的CO的平衡转化率见下图(各点对应的反应温度可能相同,也可能不同)。

①图中D、E两点对应的反应温度分别为T D和T E。

判断:T D T E(填“<”“=”或“>”)。

②经分析,A、E和G三点对应的反应温度相同,其原因是A、E和G三点对应的相同。

③当不同的进气比达到相同的CO平衡转化率时,对应的反应温度和进气比的关系是。

(3)反应III,在经CO2饱和处理的KHCO3电解液中,电解活化CO2制备乙醇的原理如下图所示。

①阴极的电极反应式是。

②从电解后溶液中分离出乙醇的操作方法是。

感光材料AgBr的发现推动了化学感光成像技术的发展。

胶片冲印的化学成像过程如下:感光:涂有AgBr胶片的感光部分被活化,形成显影区;显影:用显影液将显影区被活化的AgBr转化为Ag,形成暗影区;定影:用定影液(含Na2S2O3)将胶片上未感光的AgBr转化为Ag(S2O3)23-,形成透光亮影区;水洗:用水洗去胶片上残留的可溶性银盐,自然干燥后形成黑白底片。

(1)①显影液可将AgBr转化为Ag的原因是显影液具有性。

②定影时,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

③下图是一张经冲印后得到的黑白底片,其中含银元素最多的区域是(选填字母序号)。

(2)已知:i. Ag+(aq) + Br- K1 = 1.9 × 1012Ag+(aq) + 2NH3·H23)2+ (aq) + 2H2O(l) K2 = 1.1 × 107ii. 2Ag(S2O3)23-2S2O3(s) + 3S2O32-(aq),白色Ag2S2O3易分解出黑色Ag2S。

①判断(填“能”或“不能”)用氨水作定影液,理由是。

②新制定影液(含Na2S2O3)和废定影液[含Na3Ag(S2O3)2和少量Na2S2O3]的鉴别方法如下:a. 盛装新制定影液的试管为(填“A”或“B”),若继续向该试管中滴加AgNO3溶液,将出现的实验现象是。

b. 结合化学平衡移动原理解释试管A中产生现象的原因:。

为探究Na2SO3溶液和铬(VI)盐溶液的反应规律,某同学进行实验如下:已知:Cr2O72-(橙色)+ H242-(黄色)+ 2H+(1)进行实验i和ii:23②用离子方程式解释i中现象:。

(2)继续进行实验iii:向2 mL蒸馏水中滴加pH = 2的0.05 mol·L−1 K2Cr2O7橙色溶液3滴,溶液变成浅橙色。

①补充实验的目的是。

②用化学平衡移动原理解释iii中现象:。

③根据实验i~iii,可推测:Na2SO3溶液和铬(VI)盐溶液的反应与溶液酸碱性有关。

a. 碱性条件下,Na2SO3溶液和铬(VI)盐溶液不发生氧化还原反应;b. 。

④向实验iii所得黄色溶液中继续滴加硫酸,产生的现象证实了上述推测。

该现象是。

(3)为探究溶液酸性增强对Na2SO3溶液还原性或铬(VI)盐溶液氧化性的影响,该同学利用下图装置继续实验(已知电压大小反映了物质氧化还原性强弱的差异;物质氧化性与还原性强弱差异越大,电压越大)。

a. K闭合时,电压为x。

b. 向U型管左侧溶液中滴加硫酸至pH = 2后,电压增大了y。

c. 继续向U型管右侧溶液中滴加硫酸后,无气体逸出,电压几乎不变。

①上述实验说明:。

②有同学认为:随溶液酸性增强,溶液中O2的氧化性增强也会使电压增大。

利用右图装置选择合适试剂进行实验,结果表明O2的存在不影响上述结论。

该实验方案是,测得电压增大了z(z<y)。

海淀区高三年级第二学期期中练习化学参考答案2017.4第I 卷(选择题,共42分)共第II 卷(非选择题,共58分)阅卷说明:1. 不出现0.5分,最低0分,不出现负分。

2. 简答题中划线部分为给分点。

3. 合理答案均可酌情给分。

25.(共17分,特殊标注外,每空2分) (1)1,2-二甲苯(邻二甲苯)(1分) (2)(3) (3分) (4) (3分) (2分)(5)NaOH 醇溶液(1分) (6)bd (7) (3分)CH 3COOHCH 2BrCOOH+ CH 3OHCH 2BrCOOCH 3+ H 2O26.(共13分,特殊标注外,每空2分)(1)①②CH3CH2OH(g) + H2O(g) === 4H2(g) + 2CO(g)△H= +256 kJ·mol-1(2)①<②化学平衡常数③进气比越大,反应温度越低(3)①14CO2 + 12e- + 9H2O === CH3CH2OH + 12HCO3-②蒸馏(1分)27.(共13分,除特殊标注外,每空2分)(1)①还原(1分)②2S2O32-+ AgBr=== Ag(S2O3)23- + Br-③a (1分)(2)①不能(1分)由K1>K2可知NH3与Ag+的结合能力弱于Br-与Ag+的结合能力②a. B (1分)随滴加AgNO3的量的增加,溶液中产生白色沉淀,然后变黑b. A滴入的Ag+与S2O32-结合生成Ag2S2O3,使c(S2O32-)下降,促进上述平衡正向移动,导致白色Ag2S2O3沉淀大量析出,Ag2S2O3又分解出黑色Ag2S导致沉淀变黑(3分)28.(共15分;除特殊标注外,每空2分)(1)①SO32- + H23- + OH-②Cr2O72- + 3SO32- + 8H+ === 2Cr3+ + 3SO42- + 4H2O(2)①排除水的稀释对溶液颜色变化造成的影响②Cr2O72-(橙色)+ H242-(黄色)+ 2H+,溶液中的SO32-(或OH-)与H+结合导致溶液中c(H+)下降,平衡正向移动,溶液颜色变黄③酸性条件下,Na2SO3溶液和铬(VI)盐溶液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生成Cr3+④溶液变绿(1分)(3)①溶液酸性增强,铬(VI)盐溶液的氧化性增强,Na2SO3溶液的还原性几乎没有变化②U型管左管中盛放pH= 8 0.1mol·L-1K2SO4溶液,右管盛放饱和Na2SO3溶液,闭合K,记录电压;向左管溶液中滴加硫酸至pH=2后,记录电压。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