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汉语句法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节句法

一、判断句

(一)古今判断句的差异

试比较:

①陈胜者,阳城人也。(《史记·陈涉世家》)

②我是一名人民教师。

1. 古:名谓句;今:非名谓句。

2. 古:不用判断词;今:用判断词。

3. 古:主语后可用语气词“者”;今:不用。

4. 古:常用语气词“也”煞句;今:不用句尾语气词“也”。

(二)古代汉语判断句的常见句式

1. “……者,……也。”

例如:

①南冥者,天池也。(《庄子·逍遥游》)

②夫仁义者,上所以劝下也。(《韩非子·外储说左下》)

2. “……,……也。”

例如:

①夫管子,天下之才也。(《国语·齐语》)

②张骞,汉中人也。(《汉书·张骞传》)

3 . “……者,……。”

例如:

①虎者,戾虫;人者,甘饵。(《战国策·秦策》)

②天下者,高祖天下。(《史记·魏其武安侯列传》)

4. “……,……。”

例如:

①夫鲁,齐晋之唇。(《左传·哀公八年》)

②农,天下之本。(《史记·孝文本纪》)

提示:

(1)如果以使用频率高低作为判别典型句式的标准,那么,2式应该是古代汉语判断句的典型句式。

(2)主语后面的“者”未必都是语气词。

例如:

①知者,无不知也。(《孟子·尽心上》)

②代汉者,当途高也。(《三国志·魏书·袁术传》注引《典略》)

三)常用于古代汉语判断句的一些词的性质判定

1. “是”

(1)作指示代词。例如:

①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论语·为政》)

②日月星辰瑞历,是禹桀之所同也。(《荀子·天论》)

试比较:繁启蕃长于春夏,蓄积收藏于秋冬,是又禹桀之所同也。(同上)

(2)作判断词。例如:

①韩是魏之县也。(《战国策·魏策》)

②此必是豫让也。(《史记·刺客列传》)

提示:一般认为汉语的判断词“是”萌芽于战国时期,发展于两汉时期,东汉末期发展成熟。

2. “为”

对于判断句中的“为”字的性质的认识,目前人们有两种不同看法:一是认定为动词,二是认定为判断词。请分析下例:

①余为伯儵,余而祖也。(《左传·宣公三年》)

②周公旦为天下之圣人,关叔为天下之暴人。(《墨子·公输》)

③敢请,女为谁氏?(《仪礼·士昏礼》)

④长沮曰:“夫执御者为谁?”子路曰:“为孔丘。”(《论语·微子》)

⑤顷承释子端坐六年,道成号佛,为实尔不?是世所美乎?(《中本起经·度波斯匿王品》)

⑥谢承记孚字及本郡则与琼同,而致死事乃与孚异也,不知孚为琼之别名?为别有伍孚也?(《三国志·魏书·董卓传》裴松之注)

我们倾向于第二种观点,认为“为”是个准判断词。理由是:

(1)上列文例只能理解为判断词,否则无以解释原文。

(2)③④两例疑问代词“谁”如果作动词的宾语,则必须前置。

(3)⑤⑥两例说明汉魏时出现的选择问关联词“为”是由判断词虚化而来的,而后又被新兴判断词“是”替代。

3. 一组副詞

(1)“非”

这是个在上古汉语中专表否定判断的一个副词。例如:

①我心匪石,不可转也。(《诗经·邶风·柏舟》)

②子非我,安知我不知鱼之乐?(《庄子·秋水》)

引申而含有“假设”义:

③非梧桐不止,非练实不食,非醴泉不饮。(《庄子·秋水》)

④自非圣人,外宁必有内忧。(《左传·成公十六年》)

判断词“是”产生后,早期的否定形式是“非是”,说明“非”本身不表判断:

⑤及见他鬼非是所素知者。(《论衡·讲瑞》)

⑥夫少单特,养一老妪为母,事甚恭谨,又哀儿女,抚视不离,非是轻狡不顾家者也。(《三国志·魏书·高柔传》)

(2)其他副词

还有许多副词位于判断句的主谓之间,它们都不是判断词。略举数例如下:

①列国之君当小国之君,固周制也。(《左传·昭公二十三年》)

②是乃仁术也。(《孟子·梁惠王上》)

③士诚小人也。(《孟子·公孙丑下》)

④列御寇盖有道之士也。(《庄子·让王》)

⑤乃其姊者,亦烈女也。(《战国策·韩策》)

⑥梁父即楚将项燕。(《史记·项羽本纪》)

(四)判断句主谓之间的语义关系

判断句的表意本质是对主谓之间的同异关系作出判断。表同一般用肯定判断句,表异一般用否定判断句。下面以表同为例说明判断句主谓之间的语义关系。

1.判断句主谓之间两类基本语义关系:

(1)主谓之间是等同关系。例如:

①游公母即祁太伯母也。(《汉书·原涉传》)

②乔字伯松,亮兄瑾之第二子也。(《三国志·吴书·诸葛亮传》)

(2)主谓之间是类属关系。例如:

①吾不能早用子,今急而求子,是寡人之过也。(《左传·僖公三十年》)

②彼,丈夫也;我,丈夫也。吾何畏彼哉?(《孟子·滕文公上》)

2. 三类特殊的语义关系

(1)比喻关系。例如:

①君子之德,风;小人之德,草。(《论语·颜渊》)

②君者,舟也;庶人者,水也。(《荀子·王制》)

(2)因果关系。例如:

①良庖岁更刀,割也;族庖月更刀,折也。(《庄子·逍遥游》)

②此臣等所以痛心也。(《三国志·魏书·明帝纪》注引《汉晋春秋》)

③原之所以自容于明公,公之所以待原者,以能守训典而不易也。(《三国志·魏书·邴原传》)

(提示:思考现代汉语“之所以……是因为……”句式的来源。)

(3)其他。这类判断句比较特殊,通常要依据上下文灵活理解。例如:

①百乘,显使也。(《战国策·齐策》)

②布,狼子野心。(《三国志·魏书·吕布传》)

二、被动句

所谓主动、被动是针对句子中主谓之间的施受关系而言的,主语是受事的句子都是被动句。在语言表达系统中,被动句处于一般语句的上层。汉语没有印欧语系那样的形态变化,所以被动句在汉语表达系统中没有明显的形式标记,但有些被动句可以通过介词短语或其他附加成分凸显主语的受事性质,我们把这类被动句称为被动式。必须提醒的是:这种被动式与形态变化语言中的被动式不具同质性。

(一)无标记被动句

这类被动句通常没有什么形式标记,只能从句义理解的角度看出句子的主语是受事。例如:

①谏行言听。(《孟子·离娄下》)

②鲁酒薄而邯郸围。(《庄子·胠箧》)

③西伯,伯也,拘于羑里。(司马迁《报任安书》)

④高帝欲伐匈奴,大困平城。(《史记·酷吏列传》)

⑤蔓草犹不可除,况君之宠弟乎?(《左传·隐公元年》)

⑥三年无改于父之道,可谓孝矣。(《论语·学而》)

以上都是汉语无标记被动句,自古至今始终存在。

(二)被动式

1. “于”字句/式

这类被动句用介词“于”引进行为主动者,凸显主语的受事性质。例如:

①侯作册麦锡金于辟侯。(西周《麦尊铭文》)

②卻克伤于矢。(《左传·成公二年》)

③人之情,宁朝人乎,宁朝于人乎?(《战国策·赵策》)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