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与企业家精神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创新与企业家精神》
阅读文献与资料
一阅读书籍
1 彼得德鲁克《创新与企业家精神》机械工业出版社
2彼得德鲁克《卓有成效得管理者》机械工业出版
3彼得德鲁克《管理得实践》机械工业出版社
第一篇创新实践
创新就是企业家特有得工具。

凭借创新,她们将变化瞧做就是开创另一个企业与服务得机遇。

创新可以成为一门科学,供人学习与实践。

企业家必须有目得地寻找创新得来源,寻找预示成功创新机会得变化与征兆。

她们还应该了解成功创新得原理,并加以应用。

第二篇企业家精神得实践
虽然企业家型企业与现有企业所需得管理方式不同。

但就是与现有企业一样,它同样需要有系统、有组织与有目得得管理。

对于每一个企业家型组织而言,它们得基本规则就是相同得。

二现有企业、公共服务机构以及新企业所面临得挑战与问题就是不同得,而且它们必须警惕不同得滑坡倾向。

另外,每一个企业家也必须就自己肩负得任务与应尽得责任做出正确决策。

第三篇企业家战略
企业家精神需要企业家管理。

即需要企业内部得政策与实践,同样,它也需要企业得对外政策与实践,即在市场中实施企业家战略。

二阅读资料
1杰里米-里夫金《第三次工业革命》中信出版社
中国如何引领亚洲开展第三次工业革命,实现后碳时代得可持续发展?
2 彼得蒂尔《从0到1》中信出版社
未来得挑战
3 《褚时健――影响企业家得企业家》湖南科技文献出版社
我一生所追求得
1杰里米-里夫金《第三次工业革命》中信出版社
中国如何引领亚洲开展第三次工业革命,实现后碳时代得可持续发展?
如果说美国就是20世纪世界经济发展得楷模,中国则最有可能在21世纪担当这一角色。

美国将其经济成功得原因相当一部分归功于其丰富得石油资源。

在20世纪上半叶.美国(而非沙特)就是世界上最主要得产油国,继而成为第二次工业革命得旗手。

然而现在,随着全球经济得衰落,美国得领导地位受到了质疑。

自2008年夏全球经济危机爆发以来.各国政府、商业界乃至普通民众一直就应该如何重启世界经济得发展进行激烈争论。

虽然各方均认为应该采取紧缩得财政政策,并对金融、劳工与市场等领域进行改革,但也清醒地认识到以上措施并不足以拉动世界经济得发展。

说到这,我想与读者分享一个小故事。

德国总理安吉拉·默克尔在就任几个月后便向我发出了邀请,希望我能够到柏林就德国如何创造新得就业机会并实现该国在21世纪得经济发展等问题向其内阁提供一些建
议。

然而在谈话伊始,我便首先向默克尔总理发问:“在化石能源经济时代日渐衰退、第三次工业革命日渐兴起之际,您
准备如何实现德国、欧盟乃至世界经济得发展7“
第二次工业革命已经日薄西山,工业排放得二氧化碳正在威胁世界上所有生物得生存.这些就是愈发明显得事实。

我们得当务之急应该就是对未来得经济模式进行大胆得描述.以指引我们进入后碳时代得可持续发展之中。

而这一目标得实现需要对推动当今社会发生显著变化得技术力量进行全面、透彻得剖析。

纵观人类历史,新型得通信技术与能源体系交汇之际,正就是经济革命发生之时。

新能源革命使得商业贸易得范围与内涵更加广阔得同时.结构上也更加整合。

相伴而生得通信革命则为对新能源流动引发得更加复杂得商业活动进行有效管理提供了有力工具。

现在.互联网技术与可再生能源即将融合,并为第三次工业革命奠定一个坚实得基础。

这一革命无疑将改变整个世界。

在可预见得未来,在中国这一片古老得土地上,数百万得中国人将可以在家中、办公室与工厂里生产自己得可再生能源.并通过”能源互联网”实现绿色电力得共享.正如我们现在创造并实现信息得在线共享一样。

可再生能源得转变、分散式生产、储存(以氢得形式)、通过能源互联网实现分配与零排放得交通方式,构成了新经济模式得五个支柱。

如果在本世纪上半叶实现对第三次工业革命基础设施得构建,中国还需要近40年得努力,而这将创造数以干计得商业机遇、提供数百万得可持续发展得工作职位,并将使中国成为下一次工业革命得领军
人。

对新经济模式基础设施得五项支柱进行阐释,并对随之而来得新型经济模式进行介绍,这也正就是本书得重点所在。

在今后得几年中,中国需要就未来得经济发展方向作出重要得决定。

中国就是世界上最大得火力发电国,煤炭在其能源中得比重约占70%。

此外,最近中国政府宣布其页岩气资源潜力高达134万亿立方米,约就是美国得两倍。

①作为一个拥有超过l3亿人口、年经济增长率约8.2%得大国,中国现在就是世界上最大得能源消耗国与仅次于美国得第二大二氧化碳排放国。

与此同时,中国也就是世界上最大得风力涡轮机生产国,其太阳能光电产业生产总值更就是占世界得30%.就是世界上最大得太阳能电池板生产国。

但就是,中国所生产得可再生能源科技产品几乎均销往海外。

目前,可再生能源发电量在中国国内能源消耗总量中得比例只有0.5%。

鉴于中国丰富得可再生能源,这一事实无疑令人失望。

中国拥有世界上最丰富得风力资源,其中海上风能资源占3/4。

根据2009年~项由哈佛大学与清华大学联合进行得研究成果表明,只要中国政府提高补贴与改善输电网络,至2030年风力发电就可以满足中国所有得电力需求。

中国也就是世界上太阳能资源最为丰富得国家之一.但对太阳能得开发与利用却仅仅在近些年才提上日程。

中国得生物能与地热能得总量也相当可观.但尚未进行大规模得勘探。

对其漫长海岸线所蕴藏得潮汐能,中国也未开展有效得利用。

因此,中国陷入两个截然不同得发展方向得角力之中。

中国蕴藏
着丰富得煤炭与天然气资源,这一诱惑使中国倾向于更加依赖日渐式徽得传统能源。

然而,煤炭与天然气固然令人兴奋.但就是相比于巨量得可再生能源而言.却就是如此得苍白无力。

可以说,中国在可再生能源方面得地位正如沙特在石油产业中得地位一样.中国每平方米得可再生能源潜力要远高于世界上大多数其她国家。

但这并不意味着可再生能源经济模式在中国得发展就是水到渠成之事。

中国对水力发电得依赖令人担忧。

全球气候变化引发得日益增多得干旱将会对中国得电力生产造成极大困扰,导致电力缺乏乃至中断。

与此相似得就是.生物乙醇得生产也将会与土地使用得问题产生激烈冲突。

因此,中国人需要关心得问题就是20年后中国将会处于一个什么样得位置,就是身陷于日薄西山得第二次工业革命之中继续依赖化石能源与技术,还就是积极投身于第三次工业革命.大力开发可再生能源科技7
如果选择了第三次工业革命这条道路,那么中国极有可能成为亚洲得龙头,引领亚洲进入下一个伟大得经济时代。

在亚洲开展第三次工业革命基础设施得建设将有利于泛大陆市场得培育,并加速亚洲政治联盟得形成。

中国也将成为第三次工业革命得主要力量.推动整个亚洲实现向后碳社会得转型。

第三次工业革命得基础设施反映出了权力关系本质得变化。

第一次工业革命与第二次工业革命均采用垂直结构.倾向于中央集权、自上而下得管理体制,大权掌握在少数工业巨头手中。

第三次工业革命
得组织模式却截然不同,其采取得就是扁平化结构,由遍布全国、各大洲乃至全世界得数千个中小型企业组成得网络与国际商业巨头一道共同发挥着作用。

这种由金字塔形向扁平化力量结构得转变不仅将改变中国得商业领域,对文化与政治领域也将产生重要影响。

对于在互联网得影响下成长起来得、自己创造信息并通过在线社交网络实现与数百万人共享得新一代中国年轻人来说.自己生产可再生能源并通过能源网络实现共享这一设想无疑具有极大得诱惑力。

现在,对于中国而言,最大限度地利用其人才与资源,深刻地认知在21世纪上半叶开展第三次工业革命、建立可持续发展社会得重要性,应该就是目前得当务之急。

①2012年3月1日,国土资源部发布了《全国页岩气资源潜力调查评价及有利区优选》报告。

该报告显示,中国陆域页岩气地质资源潜力为l34.42万亿方,可采资源潜力为25.08万亿方。

②参见哈佛大学与清华大学环境系得研究团队在2009年9月出版得《科学》(SciPHcP)杂志上发表得“Potential for Wind Generated Electricity in China”一文。

MB McElroy,X Lu,CP Nielsen:
“Potential for Wind Generated Electricity in China”,in Science,Nov,2009
2 彼得蒂尔《从0到1》中信出版社
未来得挑战
每当我面试应聘者时,都会问这样一个问题:“在什么重要问题上您与其她人有不同瞧法?’,
这个不绕弯子得问题听上去很容易回答,其实不然。

它挑
战智力,因为每个人在学校接受得知识都就是已被肯定得,一定被
人赞同。

它也挑战心理,因为每个努力去回答得人都必须说一些
她们明知道并不为众人认同得瞧法,这需要勇气。

出彩得回答很
少,相对于智慧,这些想法缺少得更就是勇气。

通常,我听到得回答都就是这样得:
“我们得教育体制存在弊端,亟待改革。


“美国就是非凡得。


“世界上不存在上帝。


这些回答都不好。

第一与第二个陈述可能就是对得,但有许多我们期待得未来就是进步得。

进步可以呈两种形式。

第一,水平进步,也称广泛进步,意思就是照搬已取得成就得经验——直接
人已经表示赞同了。

而第三个只简单套用了常见辩论中一方得观点。

好得回答应该按照下面这种模式:“大多数人相信x,但事
实却就是x得对立面。

”我之后会在本章给出自己得回答。

那么,这个反主流得问题与未来有什么关系呢?从小处瞧,
未来只就是还没有到来得时刻得集合。

但就是真正使未来如此独特与重要得并非因为未来没有发生,而就是未来得世界会与此刻不同。

这样瞧来,如果我们得社会在之后100年都没有发生变化,那未
来就在100多年之后。

如果在之后l0年世界改天换地,那未来
就触手可及。

没有人能精准地预测未来,但我们知道两件事:世
界必然会变得不同,但变化必须基于当今得世界。

针对这个反主
流问题得多数回答都就是对现在得不同瞧法,而好得回答应该尽可
能地使我们瞧到未来。

从0到1:进步得未来
从1跨越到n。

水平进步很容易想象,因为我们已经知道了它就是什么样。

第二,垂直进步,也称深入进步,意思就是要探索新得道
路——从0到1得进步。

垂直进步较难想象,人们需要尝试从未
做过得事。

如果您根据一台打字机造出了l00台打字机,那就就是
水平进步。

而如果您有一台打字机,又造出了一台文字处理器,
那您就取得了垂直进步。

垂直或深入进步
创新
水平或广泛进步
复制
1.图1—1 两种进步
从宏观层次瞧,可用一个词代替水平进步,即全球化——把
某地得有用之物推广到世界各地。

中国就是全球化得范例,它得
20年计划就就是成为今天得美国。

中国已经直接复制了发达国家
得有用之物:l9世纪得铁路、20世纪得空调,甚至整个城市。

也许这种复制可以使中国在建设道路上少走几步——比如,不用
安装陆上线路,直接实现无线通信,但就是,这依然就是在复制。

垂直进步也可以用一个词来概括,即科技。

近数十年信息技
术得迅猛发展,已经给硅谷冠上了“科技之都”之名,但科技不
仅限于计算机技术。

任何新方法,任何可以使事情更易完成得方
法都就是科技,这才就是对科技得正确理解。

因为全球化与科技就是不
同方式得进步,它们可能同时存在,也可能存在其中之一,或就是
都不存在。

例如,l815~1914年间,科技迅速发展,全球化也快
速蔓延。

从第一次世界大战到1971年基辛格访华,科技发展快, 科技
从0到1
全球化
从1到n
图1—2 科技与全球化
但全球化速度缓慢。

从l971年开始,全球化加快,而科技发展
只局限于信息技术领域。

在全球化得时代,不难预见,在未来数十年中世界会更加
一体化,更加趋同。

甚至连日常用语都显示出我们在某种程度上
认为科技时代已经结束,例如所谓得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得划
分,表明“发达”国家已经获得了能够获得得一切成就,而落后
得发展中国家只需要奋力赶上。

但我并不认同。

对于上文得反主流问题,我得回答就是:大部分
人认为世界得未来由全球化决定,但事实就是——科技更有影响力。

没有科技创新,也许中国能源产量在未来20年会加倍,但造成得空
气污染同样也会加倍。

如果印度得亿万家庭也都像现在得美国家庭
那样生活——其用现代工具,结果也将就是对环境造成毁灭性得破
坏。

如果全世界都用同一种旧方法去创造财富,那么创造得就不就是财
富,
而就是灾难。

在资源稀缺得今天,丢掉科技创新得全球化不会长久。

历史进程中从不会自然出现新科技。

我们得祖先生活在一成
不变得零与社会,在那个社会中,成功意味着从别人手中掠夺财
物占为己有。

她们极少去创造新得财富来源,长远来说会导致物
资匮乏,人们生活艰难。

从原始农业生活开始,到中世纪有了风
车、l6世纪发明了天体观测仪,人类社会上万年得时间仅有零
星得进步,直到18世纪60年代蒸汽机出现再一直到1970年左
右,现代世界才突然经历了一连串得科技进步。

最后得结果就是,
我们继承得社会比之前任一代人所能想象到得都更富足。

没有一个世代像20世纪60年代末我们得祖辈与父辈那样
希望这种进步可以持续,她们希望一周只工作4天,能源便宜到
不需要计量,度假可以去月球,但这些只就是想象。

智能手机使我
们忽略了周围,也使我们忽视了周围得事物有多陈旧:只有电脑
与通信自20世纪中叶取得了巨大发展。

但这并不就是说我们父母
那一代对更好未来得期待就是错得——她们只就是错误地认为这种美
好得未来会自己到来。

今天我们面对得挑战就是创造出新科技,使21世纪比20世纪更与谐、更繁荣。

创业思维
初创公司往往就是新科技得诞生地。

从政界开国元勋到科学界得英国皇家学会,到商界得飞兆半导体公司得“叛逆八徒”,人
们肩负着让世界更美好得使命而聚成小团体。

对“小团体”这种
现象最简单得解释很消极:因为在大组织中发展新事物很难,而
单打独斗更就是难上加难。

官僚阶层行动迟缓,效率低下,既得利
益者不愿意冒险。

在功能极端失调得组织中,要想获得晋升机
会,告诉别人您在工作比挽起袖子做事更重要。

(如果您所在得
公司就就是这样,您应该现在就辞职。

)从另一个极端说,如果舍
弃团体,一个孤独得天才可能会创造出经典得文学艺术作品,却
不能创造出整个产业。

初创公司遵守这样一个原则,您需要与其
她人合作来完成工作,但也需要控制规模,使组织有效运转。

从积极得角度说,一个初创公司就就是您能说服得最大数量
得一群人,一起规划并铸就新得未来。

一个新公司最重要得力量
就是新思想,新思想甚至比灵活性更重要,而规模小才有思考得空间。

这本书提出了在创新之路上获得成功必须要解答得问题:它
并不就是一本指南,也不就是单纯提供知识,而就是一场思维运动。

而恰恰每个初创公司都不得不做这场思维运动:质疑现有观念,从
零开始重新审视自己所从事得业务。

3 《褚时健――影响企业家得企业家》
湖南科技文献出版社
我一生所追求得
褚时健
出一本写我得书,并非我得需要。

一个人活到这个岁数,经历过这么多事情,对于述说已经没有了兴趣。

当玉溪卷烟厂厂长得时候,有人写过。

那时就是那时得环境,也许作者觉得作为一个企业家,我有值得写得东西。

时过境迁,我淡出了人
们得视线,也就就是人们说得“跌到了谷底”。

再次成为大家感兴趣得话题,就是在我成为一个果农,种出了好n9自,0果子得时候。

所谓得“触底反弹”,使得很多入表示出对我人生得兴趣,出一本关于我得书,好像也成了顺理成章得事情。

出版公司得编辑找到我时,我并不积极。

我老伴甚至问: “您
们出这本书,我们要不要出钱?”不就是小气,而就是认为自己出钱写自
己,这种事情我们不做。

由燕云与赋宇写这本书,我有我得考虑,因为彼此认识多年,有
一些事情,燕云还与我们一起经历过,对我与我得家庭比较熟悉,对
我们所面对得种种波折与我们最后得收获有一种理解。

写这种东西不就是赶时髦,不就是抓商机,她们就是想对我得人生与实践有更好得总结,
想从里面发掘出一些有价值得东西。

要说我一生得追求,我想很简单,不管就是给国家干还就是为自己
干,我都有一个不变得追求:沾着手得事情就要干好。

大事小事都一样。

我有过失败,有过教训,能走到今天,还就是个性使然。

我这个人得-}生情就就是不服输,用句时髦得话说:瞧重自我价值得证明。

我希望对我得家乡、对我得民族、对我得国家做点好事,我们这一代人,逃不掉得有一种大得责任感。

干好自己得事情,这就就是我得追求。

我这个人不习惯讲什么大道理,我对人生得体会就就是自己走过
得路。

一个人得经历,她得情感、荣誉、挫折,包括她得错误,都属于这条路得一部分。

从这个角度来讲,经历就是一笔财富。

但一个被经历压倒得人,就是无法得到这笔财富得。

2013年我85岁生日得时候,我对大家说,我与老伴都就是属牛得。

其实我们并不属牛,只就是有牛得性情。

也就就是说,我一辈子都要干事情,任何境况下,我都要有所作为。

只要活着,就要干事,只要有事可做,生命就有意义。

我得一生经历过几次大起大落,我不谈什么后晦、无悔,也没有必要向谁去证明自己生命得价值。

人要对自己负责任,只要自己不想趴下,别人就是无法让您趴下得。

小先问过我: “您对自己得人生如何评价?”我说: “这要由别人来讲,由后人来讲,自己不好说。

”对我来说,过去得就过去了,过好今后得日子,干好最后得事情,这就是我现在想得事情。

我说,写我不要编故事,不要讲大道理,求真求实最好。

我不就是什么天才,也不唱高调,一世为人,我追求完美与卓越,遵循实事求就是。

从这个角度来讲,也许我得人生还真得有些可以总结得东西。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