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神经和坐骨神经阻滞

合集下载

股神经联合坐骨神经阻滞用于膝关节镜诊治术

股神经联合坐骨神经阻滞用于膝关节镜诊治术

敏 性紫 癜急 性期 MD A水 平显 著增 高 . 治疗方法 , 其可 能的机制 为改善体 内氧 总抗 氧化 能力下 降。MD A的水平不 仅 化应激状态 , 清 除炎 性介质 。
反 映脂 质 过 氧 化 的 程 度 , 还 可 间接 反 映 4 参 考 文 献
1 ] 邓莉, 杨方 . 儿 童 过敏 性紫 癜 8 5例 临 活 性 氧 的生 成 及 细 胞 损 伤 的程 度 , T — [
k g , 均 为 单 膝 关 节 镜 诊 治 术 。随 机 分 为 髌骨颤搐 时 ,减小 刺激强 度至 0 . 3 MA. 用x 检验 , P< 0 . 0 5有 显 著 性 差 异 。
腰麻 组 ( A组 ) , 神经 阻滞 组 ( B组 ) , 每 仍有 较 明显 髌骨 颤搐 , 回吸无 血 , 缓慢 2 结 果 组2 0例。手术种 类患侧 两 组性别 、 年龄 、 体重无 显著 差异 :
的『 晦 床研究 [ J ] . 中国 中西 医结 合 急
救 杂志 , 2 0 1 0, 1 7( 6 ) , 3 4 9 — 3 5 1 .
少, X O D活性 与 T N F 一 仅水平呈 正相关 , 质外 ,还可 以改善体 内氧 化应激状态 . 进 一步减少 细胞 因子 的释放 . 有 助于后
1 . 1 一般 资料
患者 4 0例 , A S A I一 Ⅱ级 , 男 2 2例 、 女 与皮 肤呈 4 5 。 角 向近心端 穿刺 , 初 始刺 表 示 .组 间 比较 采 用 £ 检验 及 方 差分 1 8例 .年 龄 2 2~5 8岁 ,体重 5 4—8 5 激强 度 1 MA,待 引 出股 四头 肌 带 动 的 析 ; 计数 资料 以例数 表示 , 组 问 比较采

超声引导下股神经阻滞与坐骨神经阻滞在下肢骨折手术中的镇痛效果分析

超声引导下股神经阻滞与坐骨神经阻滞在下肢骨折手术中的镇痛效果分析

超声引导下股神经阻滞与坐骨神经阻滞在下肢骨折手术中的镇痛效果分析摘要:目的:本研究旨在探讨超声引导下股神经阻滞与坐骨神经阻滞在下肢骨折手术中的镇痛效果,旨在为手术患者提供更安全有效的镇痛方法。

方法:研究选择在2021年3月-2022年3月,选择在此期间在本院接受手术治疗的60例下肢骨折患者,按照入院的前后顺序将这些患者分为对照组(30例)和实验组(30例),前组接受腰硬联合麻醉,后组接受超声引导下股神经阻滞与坐骨神经阻滞,观察两组的麻醉效果。

结果:实验组有效麻醉人数明显多于对照组(P<0.05)。

实验组感觉神经阻滞起效时间、运动神经阻滞起效时间、术后恢复排尿时间、下肢运动恢复时间均显著短于对照组(P<0.05)。

术后2h,两组的疼痛情况无显著差异(P>0.05),术后12h及术后24h,实验组的疼痛程度要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

结论:超声引导下股神经阻滞联合坐骨神经阻滞是下肢骨折手术中一种有效的麻醉方法,能够改善手术的各项指标,有效缓解疼痛,值得临床推广。

关键词:超声引导;股神经阻滞;坐骨神经阻滞;下肢骨折下肢骨折是临床常见的骨折类型,会对患者的生活质量和日常活动产生严重的影响,需要及时进行手术干预,以恢复骨折部位的稳定性和功能。

而麻醉方式的选择会直接影响手术的质量和效率。

传统下肢骨折手术通常采用腰硬联合麻醉,通过在硬膜外注射麻醉药物,以实现术中无痛和术后镇痛[1]。

虽然腰硬联合麻醉是一种常见的麻醉方法,但其并不是没有风险的,术中可能出现血压波动、心率改变、神经并发症等情况,给患者带来不适。

在此背景下,超声引导下神经阻滞作为一种新兴的麻醉技术,逐渐引起了临床关注。

该方法利用超声引导下的精确定位,通过局部麻醉技术,实现对神经的阻滞,达到术中麻醉和术后镇痛的效果。

超声引导技术的应用使麻醉药物可以更准确地投放到神经周围,最大程度地减少了对周围组织的损害,降低了神经并发症的风险。

观察超声引导下股神经及坐骨神经阻滞用于老年下肢骨折患者的麻醉效果及对血凝状态的影响

观察超声引导下股神经及坐骨神经阻滞用于老年下肢骨折患者的麻醉效果及对血凝状态的影响

观察超声引导下股神经及坐骨神经阻滞用于老年下肢骨折患者的麻醉效果及对血凝状态的影响发布时间:2021-08-13T16:02:45.443Z 来源:《世界复合医学》2021年6期作者:王思明[导读] 目的分析超声引导下股神经及坐骨神经阻滞用于老年下肢骨折患者的应用效果王思明大庆油田总医院 163001【摘要】目的分析超声引导下股神经及坐骨神经阻滞用于老年下肢骨折患者的应用效果。

方法选取本院86例老年下肢骨折患者开展本次研究,时间2020年04月-2021年04月,随机将其均分为对照组43例(行联合阻滞麻醉)和观察组43例(行超声股神经及坐骨神经阻滞麻醉),比较两组麻醉效果。

结果观察组的TT指标、PT指标、苏醒时间和不良反应发生率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

结论给予老年下肢骨折患者超声股神经及坐骨神经阻滞麻醉能够显著提升麻醉效果,改善血凝状态,具有推广价值。

【关键词】超声引导;股神经;坐骨神经阻滞;老年患者;下肢骨折;麻醉效果 [Abstract] Objective To analyze the application effect of ultrasound-guided femoral nerve and sciatic nerve block in elderly patients with lower limb fracture. Methods 86 cases of elderly patients with lower limb fracture in our hospital were selected to carry out this study from April 2020 to April 2021. They were randomly divided into the control group (43 cases) and the observation group (43 cases) with ultrasound femoral nerve and sciatic nerve block anesthesia. The anesthetic effect of the two groups was compared. Results TT index, Pt index, recovery time and incidence of adverse reactions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 were significantly better than those in the control group (P < 0.05). Conclusion ultrasound femoral nerve and sciatic nerve block anesthesia for elderly patients with lower limb fracture can significantly improve the anesthesia effect and improve the blood coagulation state, which has promotion value. [Key words] ultrasound guidance; Femoral nerve; Sciatic nerve block; Elderly patients; Fracture of lower limb; Anesthetic effect 下肢骨折是临床上多发的骨折类型,患者的运动功能会受到阻碍,患者既会感受到身体上的不适【1】,又会影响到心理状态,该病患者主要采取手术治疗,以往多给予全身麻醉,该麻醉方式会加大患者的痛苦感,患者的拔管时间和苏醒时间比较长,会对患者的预后恢复造成不良影响【2】。

坐骨神经阻滞麻醉的小知识

坐骨神经阻滞麻醉的小知识

坐骨神经阻滞麻醉的小知识人体最粗大的神经便是坐骨神经,人们在足部手术及膝关节下部手术过程中可利用坐骨神经麻醉阻滞技术,单一利用坐骨神经麻醉阻滞能让患者的小腿内部及足部内侧面区域麻醉,整体麻醉效果较为理想。

坐骨神经阻滞属于一种局麻方法,将麻醉药物注入到坐骨神经旁,暂时阻滞坐骨神经传导功能,使坐骨神经支配的区域感受不到疼痛,坐骨神经作为人体最为粗大的神经,自梨状肌大孔出骨盆,在臀大肌深面,自股骨大转子及坐骨结节下降至大腿后侧,能支配人体小腿及足部,在麻醉阻滞过程中还需把握坐骨神经的影响范围,采取侧卧位坐骨神经阻滞及平卧位坐骨神经阻滞。

坐骨神经阻滞适应症该麻醉方式在坐骨神经痛、梨状肌损伤引发的综合征诊断及治疗中应用,对治疗坐骨神经根性痛及坐骨神经干性痛具有一定价值。

坐骨神经阻滞在足外侧及内侧脚趾手术中具有应用价值,也能在下肢麻醉手术中广泛应用。

坐骨神经阻滞禁忌症针对没有明确诊断的患者,无法利用坐骨神经阻滞麻醉,一旦对患者进行阻滞,可能导致患者实际病情被掩盖,无法及时诊断患者疾病,甚至发生误诊问题。

不能良好配合的患者也不能采取坐骨神经阻滞。

针对需要注射的位置,皮肤会诱发感染,或者引发全身性炎症,患者谨慎展开坐骨神经阻滞,针对全身感染的患者也要慎重进行坐骨神经阻滞。

部分患者合并出血倾向,此类患者无法使用坐骨神经阻滞。

心肺功能不全的患者禁忌坐骨神经阻滞。

也有一些患者对麻醉药物过敏,此类患者需明确过敏原,部分患者无法采取坐骨神经阻滞。

坐骨神经阻滞麻醉相关技术①后入路阻滞:麻醉阻滞患者应当保持侧卧,使阻滞侧在上方,身体保持屈膝及屈髋的状态。

股骨大转子及髂后上侧划线,将各个中点连接成为一条垂直线,通过股骨大转子及骶裂孔划一条直线,找到两条线的交点,这两个点便是麻醉阻滞穿刺点。

穿刺针经过穿刺点垂直进入,直到患者有异样的感受。

若在穿刺后患者没有感到异样,但碰触到患者骨质,此时穿刺针应当适当倾斜偏进内侧后进针,直到划过骨面,找到坐骨神经所在位置。

坐骨神经阻滞的临床应用

坐骨神经阻滞的临床应用

坐骨神经阻滞的临床应用徐旭仲温州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麻醉科区域神经阻滞具有全身影响小和术后镇痛时间长等优点。

坐骨神经阻滞难度较大,近年随着研究的深人,涌现出许多改良的简明有效的穿刺方法,特别是辅助技术如神经刺激器,影像学技术的发展,使其成功率大大提高,逐渐应用于临床。

现就应用解剖,穿刺径路及辅助技术应用等进行综述。

1.应用解剖坐骨神经是全身最粗大,最长的神经,起始段最宽可达2cm,经梨状肌下孔出盆腔后,位于臀大肌深面,在坐骨结节与大转子之间下行至股后区,继而在股二头肌深面下行,一般在腘窝上方分为胫神经和腓总神经两大终支。

胫神经较腓总神经粗大,神经束间的结缔组织较多,排列较疏松。

在坐骨神经自起始至股部的胫神经和腓总神经之间有较厚结缔组织相隔,没有任何神经纤维的交通支往来,胫神经位于内后侧, 腓总神经位于前外侧[1]。

坐骨神经干的表面投影:自坐骨结节和大转子之间连线中点,向下至股骨内,外侧踝之间中点连线,此线上2/3段,为其投影。

2.穿刺径路2.1 腘窝侧路:患者仰卧,膝关节完全伸展,足与水平面成90度,在股二头肌与股外侧肌之间的凹槽,股骨上髁最突点往头端约7cm处为穿刺点,平行进针,抵到股骨后退针至皮下,穿刺针与水平面成30度再进针。

2.2腘窝后路:患者俯卧,膝关节完全伸展,取在股二头肌腱与半腱肌腱之间的中点,腘窝摺痕上约7cm处为穿刺点,垂直进针。

2.3 经典前路:连接髂前上棘与耻骨结节称上线,并将其三等分,然后由股骨大转子作一平行线称下线,由上线中内1/3交界处作一垂线,该垂线与下线交点为穿刺点。

垂直进针直至抵到股骨,调整方向略向内侧以越过股骨再进针约2-3cm。

2.4 改良前路:画髂前上棘与耻骨联合的连线,经过此线中点画一垂线,第二条线向尾8cm处为穿刺点,垂直进针约10.5cm。

还有一种方法为在小转子水平下4 cm 穿刺,垂直进针。

2.5 经典后路: 画髂后上棘至大转子的连线,经过此连线中点作一垂线并向下延伸4cm处为穿刺点。

坐骨神经阻滞

坐骨神经阻滞
精品课件
腘窝坐骨神经体表定位
患者俯卧位,略屈膝,图示显示股二头肌肌腱外侧 面和半腱肌/半膜肌肌腱内侧面的体表标志。于膝后 皮肤皱褶上7-9cm处画出一条连接上述两肌肉的直线, 这条连接线中点即为腘窝坐骨神经体表位置。
精品课件
腘窝坐骨神经超声视图
腘窝区域的横向超 声像图。 1、坐骨神经; 2、股二头肌; 3、半腱肌和半膜肌
精品课件
臀大肌下坐骨神经体表定位
患者侧卧位,描出股骨大转子的半圆形轮廓,并标记出 股骨大转子(GT)的中点,触摸出髂后上脊(PSIS), 由该两中点作一直线,测量并标记出此线中点,通过中 点作一条垂直线,垂直线下方5cm(小圈),这即为臀 大肌下坐骨神经在体表的行走位置。
精品课件
臀下坐骨神经体表定位
患者侧卧位,描出股骨大转子的半圆形轮 廓,并标记出股骨大转子(GT)的中点,触摸出坐 骨结节的中点并作出标记(IT),由该两中点作一 直线,测量并标记出此线中点,通过中点作一条垂 直线,这条线即为坐骨神经在体表的行走位置。
精品课件
臀下坐骨神经超声视图
臀下区域的横向 超声像图。 1、坐骨神经; 2、股二头肌; 3、股外侧肌。
精品课件
坐骨神经感觉支配区域
股后侧皮神经 腓总神经 腓深神经 腓浅神经 腓肠神经 足底外侧神经 足跟神经 足底内侧神经
精品课件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股神经
股神经起源于腰丛第2、 3 、 4神经根并且L2、 L3、L4、支配的骨骼也 在阻滞范围内。单次股 神经适用于膝盖、股骨、 胫骨内侧、拇指及足内 侧的手术。
精品课件
精品课件
股神经体表定位
患者平卧位,垂直实线代表股动脉位置,水平线 代表腹股沟,两个半圆之间的线代表腹股沟韧带。

坐骨神经阻滞麻醉的小知识

坐骨神经阻滞麻醉的小知识

坐骨神经阻滞麻醉的小知识坐骨神经阻滞是局部麻醉之一,将局部麻醉药物注射到坐骨神经旁,让坐骨神经传导功能暂时受到限制,确保在手术过程中不会产生疼痛感。

坐骨神经由腰4至骶3前支组成,也是人体内最大、最粗的神经,主要支配小腿和足。

在膝关节、足部手术时会应用到坐骨神经阻滞麻醉,效果良好,不会产生疼痛感。

1坐骨神经解剖坐骨神经来自骶神经丛(L4-S3),神经根出发后在梨状肌前方这一层次形成坐骨神经,位于梨状肌正下方水平,从坐骨大孔从骨盆,在坐骨结节和股骨大转子间下行。

在大腿上中2/3,一直走在大腿后方一般到下1/3处,分层了胫神经和腓总神经。

股骨大转子的顶点与坐骨结节连线的中点,它与腘窝上极这个点的连线可反映出坐骨神经在大腿后方的行径。

臀大肌下坐骨神经体表定位的步骤具体如下:患者在病床上呈侧卧位,由专业医师描绘出股骨大转子的半圆形轮廓,并标记出股骨大转子的中点,用手触摸的方式确定髂后上脊,由该两中点作一条直线,测量并做好标记,在中点处做一条垂直线,下放5cm位置就是臀大肌下坐骨神经在体表的行走位置。

在确定腘窝坐骨神经时,患者呈俯卧位,膝盖略微弯曲,在膝盖后方皮肤褶皱上的7-9cm处画出一条连接股二头肌肌腱外侧面和半膜肌肌腱内侧面的直线,这条连接线的中点就是腘窝坐骨神经体表位置。

坐骨神经感觉支配的区域包括股后侧皮神经、腓总神经、腓深神经、腓浅神经、腓肠神经、足底外侧神经、足跟神经、足底内侧神经。

当完全阻滞股神经及坐骨神经时,基本可以完全阻滞所有下肢感觉神经,因此可以满足下肢手术的需求。

2坐骨神经阻滞麻醉的适应症(1)坐骨神经阻滞麻醉适用于坐骨神经疼痛、梨状肌受伤后的治疗诊断,在坐骨神经根性疼痛、干性痛方面价值非常突出;(2)如果患者足外侧以及足部第三、第四、第五趾的手术,可以应用坐骨神经阻滞麻醉,如果配合阻滞股神经应用,可让下肢手术顺利开展。

3坐骨神经阻滞麻醉的禁忌症(1)诊断结果不明确的患者,不能使用坐骨神经阻滞麻醉,避免出现掩盖病情的情况;(2)无法配合这种麻醉方式的患者;(3)注射局部麻醉药物的皮肤出现感染,或是患者本身有炎症性病灶,一定要慎用坐骨神经阻滞麻醉;对于全身感染症状严重的患者,要经过专业医生的评估之后才可使用;(4)对于心肺功能不全、有出血倾向的患者,不能使用坐骨神经阻滞麻醉;(5)部分患者体质比较特殊,对麻醉药物十分敏感,这类患者不能使用坐骨神经阻滞麻醉。

坐骨神经阻滞定位方法

坐骨神经阻滞定位方法

坐骨神经阻滞定位方法
坐骨神经阻滞是一种用于治疗坐骨神经痛的常见治疗方法。

以下是常用的坐骨神经阻滞定位方法:
1. 传统方式:患者平躺,并将骶尾部抬高。

医生通过手指触摸找到患者的骶尾肌和坐骨结节。

然后在坐骨结节的外上方约2-3cm处用酒精消毒,然后用针头注射麻药。

2. 超声引导:医生使用超声波仪器定位坐骨神经和相关解剖结构,然后进行阻滞注射。

这种方法可以提高定位的准确性和安全性。

3. CT或X光引导:在一些复杂情况下,医生可能使用CT或X光引导以更准确地定位坐骨神经。

无论使用哪种定位方法,医生在进行坐骨神经阻滞前应仔细检查患者的病史和进行体格检查,以确保患者适合接受该治疗。

此外,需要使用无菌操作,并密切监测患者在治疗过程中的情况。

坐骨神经阻滞麻醉,你了解的知识有多少

坐骨神经阻滞麻醉,你了解的知识有多少

坐骨神经阻滞麻醉,你了解的知识有多少坐骨神经是人体中尤为粗大的一类神经结构,通常会在膝部以下以及足手术时应用到坐骨神经阻滞技术,其技术的应用能够麻醉手术的区域形成一定的疼痛缓解效果,暂时抑制坐骨神经传导功能,使得病患在手术的过程中不会感到疼痛感。

在该篇科普文中主要针对坐骨神经阻滞麻醉的适应症、禁忌症以及相应的坐骨神经阻滞麻醉技术进行分析。

一、坐骨神经阻滞麻醉的适应症当坐骨神经受到压迫或损伤时,会引起腰部、臀部、腿部和脚部的疼痛。

坐骨神经阻滞麻醉可以单独使用或与其他麻醉技术结合使用。

坐骨神经阻滞麻醉通常会被应用到梨状肌损伤以及坐骨神经疼痛等的治疗诊断工作中,其在坐骨神经干性痛等方面具有的医疗价值极高。

二、坐骨神经阻滞麻醉的适应症禁忌症1.病患心肺功能不全,存在出血倾向。

2.无法主动配合坐骨神经阻滞麻醉方式的病患。

3.病患身体体质较为特殊,对于麻醉药物的敏感度较高。

4.病患在注射局部麻醉药物时,会产生皮肤过敏、感染等的症状,病患自身存在炎症性病灶,需要谨慎使用坐骨神经阻滞麻醉技术。

5.病患诊断结果不明确,不可应用坐骨神经阻滞麻醉技术,防止其技术在应用之后影响到病患病情的诊断,掩盖患者病情。

三、坐骨神经阻滞麻醉技术第一,臀下入路阻滞技术。

该技术主要会被投用至肥胖病患群体之中,在进行下肢手术时使用其技术,同时配合应用单次隐神经阻滞以及连续腰从阻滞等技术,病患要以侧卧姿势接受穿刺,确认并标记病患坐骨结节以及股骨大转子的位置,连线坐骨结节以及股骨大转子,在连线中心点的位置朝下方做出垂直线,不断延伸该垂直线,让其长度延展至四厘米左右后,触摸皮肤凹陷位置,其被当做穿刺点。

病患皮肤要和穿刺针保持80度的角度,在回抽实验无血后,将局部麻醉药物缓慢推注肌肉,其剂量要控制在20至30毫升范围。

第二,传统后侧入路。

病患侧卧,保持屈膝屈髋的状态,在髂后上棘以及股骨大转子位置连线,由二者连线中点做垂直线,并在病患骶裂孔以及股骨大转子位置做连线,二者连线相交位置为穿刺点。

坐骨神经阻滞课件

坐骨神经阻滞课件

ANALYSIS
SUMMAR Y
06
坐骨神经阻滞的研究进 展与展望
研究进展
1 2 3
坐骨神经阻滞技术不断完善
随着医学技术的进步,坐骨神经阻滞技术不断得 到优化,提高了阻滞效果和安全性。
新型药物的研发与应用
新型药物的研发为坐骨神经阻滞提供了更多选择 ,如长效麻醉药和镇痛药,延长了镇痛效果,减 少了副作用。
疗法、药物治疗等)的联合应用,以提高治疗效果。
坐骨神经阻滞对神经功能的影响
03
未来研究将进一步关注坐骨神经阻滞对神经功能的影响,包括
对感觉、运动功能的影响以及长期并发症的预防。
REPORT
THANKS
感谢观看
CATALOG
DATE
ANALYSIS
SUMMAR Y
DATE
ANALYSIS
SUMMAR Y
01
坐骨神经阻滞简介
坐骨神经阻滞的定义
坐骨神经阻滞是一种用于治疗坐 骨神经痛的方法,通过注射药物 到坐骨神经周围,达到缓解疼痛
的目的。
坐骨神经是人体最粗大的神经之 一,从腰部脊髓发出,经过臀部 和大腿后侧,支配下肢的感觉和
运动。
坐骨神经阻滞通常在影像学设备 的引导下进行,确保注射部位准
诊断性检查
在进行某些诊断性检查时,如肌电图、神经传导速度等,坐骨神经阻滞可以用于 鉴别诊断和排除其他疾病。
REPORT
CATALOG
DATE
ANALYSIS
SUMMAR Y
05
坐骨神经阻滞的并发症 及处理
常见并发症
神经损伤
在坐骨神经阻滞过程中 ,由于操作不当或注射 位置不准确,可能导致
神经损伤。
操作前的准备

坐骨神经痛的治疗方法2篇

坐骨神经痛的治疗方法2篇

坐骨神经痛的治疗方法2篇坐骨神经痛的治疗方法(一)坐骨神经痛是一种常见的神经性疼痛病,通常表现为臀部或下肢的剧烈疼痛、麻木、刺痛等症状。

对于坐骨神经痛的治疗,应根据患者的具体病情和身体状况,制定合理的治疗方案。

下面是一些常见的治疗方法:1. 药物治疗药物治疗是坐骨神经痛的基本治疗方法之一。

常用的药物包括非甾体消炎药、镇痛药、肌肉松弛剂等。

非甾体消炎药可减轻炎症和疼痛,如布洛芬、阿司匹林等;镇痛药可以缓解疼痛,如吗啡、哌替啶等;肌肉松弛剂可以缓解肌肉痉挛,如地芬诺酯、甲氧氯普胺等。

2. 物理治疗物理治疗是坐骨神经痛治疗的另一种常用方法,包括按摩、理疗、康复和针灸等。

按摩可以缓解肌肉痉挛和僵硬,同时促进血液循环,减轻炎症和疼痛;理疗可以利用热敷、冷敷、超声波等技术促进肌肉松弛、舒缓疼痛;康复锻炼可以帮助恢复肌肉功能,缓解神经痛。

针灸是中医常用的治疗方法,可以通过针刺刺激穴位,调节身体机能,减轻疼痛。

3. 外科手术对于一些严重的坐骨神经痛病例,需要进行外科手术治疗。

外科手术包括减压手术和植入神经刺激器等。

减压手术是通过切除压迫神经的病变组织,减轻神经受压的情况;植入神经刺激器可以通过向神经发送电子脉冲,减轻疼痛。

总之,坐骨神经痛的治疗应根据病情和身体状况制定个性化的治疗方案。

在治疗过程中,应积极参与自我保健,包括控制体重、保持良好的姿势和锻炼,避免久坐、弯腰、提重物等动作。

坐骨神经痛的治疗方法(二)坐骨神经痛是一种令人痛苦的疾病,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

对于坐骨神经痛的治疗,应全面考虑患者的身体状况和病情,制定个性化的治疗方案。

下面是另一些常用的治疗方法:1. 神经阻滞神经阻滞是一种有效的缓解坐骨神经痛的方法。

神经阻滞包括局部麻醉药或类固醇的注射,直接作用于患者的神经痛部位。

神经阻滞可以缓解疼痛和炎症,除此之外,不会影响患者的日常生活,也不会引起身体的其他问题。

2. 拉伸运动坐骨神经痛可以通过适当的拉伸运动得到很好的缓解。

坐骨神经阻滞课件

坐骨神经阻滞课件

注射过程中密切观察患 者反应,如出现异常症 状应及时处理。
并发症的预防与处理案例分析
案例一
某患者在进行坐骨神经阻滞时出现头晕 、心悸等症状,经及时处理后好转。经 调查发现,是由于注射过程中局部麻醉 药过量所致。为预防类似情况再次发生 ,医生应严格控制药物剂量和浓度。
VS
案例二
某患者在坐骨神经阻滞后出现局部血肿, 经及时冰敷、压迫等处理后消退。经分析 发现,是由于注射针刺破血管所致。为避 免类似情况发生,医生应熟悉局部解剖结 构,选择正确的穿刺点。
作用
通过注射局麻药,阻断坐骨神经 的痛觉传导,缓解疼痛,促进疾 病康复。
适应症与禁忌症
适应症
坐骨神经痛、腰椎间盘突出症、梨状 肌综合征等坐骨神经病变引起的疼痛 。
禁忌症
局部感染、凝血功能障碍、严重心脑 血管疾病等。
坐骨神经阻滞的历史与发展
历史
坐骨神经阻滞最早可追溯到19世纪末,经过多年的发展,技术不断完善和改进。
坐骨神经阻滞的临床应用
疼痛治疗中的应用
坐骨神经痛
坐骨神经痛是一种常见的神经痛, 坐骨神经阻滞可用于缓解疼痛, 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
腰椎间盘突出症
对于腰椎间盘突出症引起的坐骨神 经痛,坐骨神经阻滞可以起到缓解 疼痛、减轻炎症反应的作用。
梨状肌综合征
梨状肌综合征是由于梨状肌的炎症 或损伤导致的坐骨神经痛,坐骨神 经阻滞可以缓解疼痛,促进炎症消 退。
消毒
对手术部位进行常规消毒, 准备无菌手术巾和手术器 械。
操作步骤与技巧
定位
在超声引导下,确定坐 骨神经的位置和走向, 使用探头进行初步定位。
穿刺
使用合适的穿刺针,在 超声引导下进行穿刺, 确保针尖到达坐骨神经

基于超声引导下的股神经与坐骨神经阻滞在老年下肢骨折患者中的应用效果

基于超声引导下的股神经与坐骨神经阻滞在老年下肢骨折患者中的应用效果

DOI:10.19368/ki.2096-1782.2023.06.052基于超声引导下的股神经与坐骨神经阻滞在老年下肢骨折患者中的应用效果张维娜,陈美杉,翟小猛新沂市人民医院麻醉科,江苏新沂221400[摘要]目的探究分析基于超声引导下的股神经与坐骨神经阻滞在老年下肢骨折患者中的应用效果。

方法选取2021年1月—2022年1月新沂市人民医院进行手术治疗的老年下肢骨折患者212例为研究对象。

按计算机随机分组法分为干预组与研究组,各106例。

干预组采用腰硬联合麻醉,研究组采用超声引导下的股神经与坐骨神经阻滞麻醉。

比较两组手术患者麻醉前后平均动脉压、心率,神经阻滞起效时间与持续时间,麻醉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术前与术后1h时的凝血功能变化。

结果在麻醉前与麻醉后10 min,两组患者的平均动脉压、心率水平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两组患者的感觉神经阻滞起效时间、感觉神经阻滞持续时间、运动神经阻滞起效时间、运动神经阻滞持续时间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术中研究组患者低血压、心动过缓、头痛、恶心呕吐等不良反应发生率为6.60%,低于干预组的16.0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700,P<0.05)。

术后1 h观察组各项凝血功能指标均长于干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同腰硬联合麻醉相比,在老年下肢骨折患者中应用基于超声引导下的股神经与坐骨神经阻滞同样可以保证麻醉效果和患者的基本生命体征,并且能降低术中麻醉不良反应发生风险,延长凝血时间。

[关键词]下肢骨折;超声引导;股神经与坐骨神经阻滞;腰硬联合麻醉;凝血功能;不良反应[中图分类号]R61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1782(2023)03(b)-0052-04Application Effect of Ultrasound-guided Femoral Nerve and Sciatic Nerve Block in Elderly Patients with Lower Extremity FracturesZHANG Weina, CHEN Meishan, ZHAI XiaomengDepartment of Anesthesiology, Xinyi People's Hospital, Xinyi, Jiangsu Province, 221400 China[Abstract] Objective To explore and analyze the application effect of ultrasound-guided femoral nerve and sciatic nerve block in elderly patients with lower extremity fractures. Methods A total of 212 elderly patients with lower ex⁃tremity fracture who underwent surgical treatment in Xinyi People's Hospital from January 2021 to January 2022 were selected as the study objects, and were divided into the intervention group and the study group by computer randomized method, with 106 cases in each group. The intervention group was given lumbo-epidural anesthesia, and the study group was given femoral nerve and sciatic nerve block anesthesia under the guidance of ultrasound. The mean arterial pressure, heart rate, the onset and duration of nerve block, the occurrence of adverse reactions to anes⁃thesia, and the changes of coagulation function 1 h before and after anesthesia were compared between the two groups. Results Before anesthesia and 10 min after anesthesia, the mean arterial pressure and heart rate of the two groups were compared, the difference was not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P>0.05). The onset time of sensory nerve block, duration of sensory nerve block, duration of motor nerve block and duration of motor nerve block were compared be⁃tween the two groups, the difference was not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P>0.05). The incidence of hypotension, bradycar⁃dia, headache, nausea and vomiting in the study group was 6.60%, which was lower than that in the intervention group (16.04%), the difference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χ2=4.700, P<0.05). The indexes of coagulation function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 were longer than those in the intervention group 1 h after operation, and the difference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P<0.05). Conclusion Compared with combined spinal-epidural anesthesia, the application of ultrasound-[作者简介] 张维娜(1987-),女,本科,主治医师,研究方向为临床麻醉。

科普一下坐骨神经阻滞麻醉的小知识

科普一下坐骨神经阻滞麻醉的小知识

科普一下坐骨神经阻滞麻醉的小知识一、坐骨神经阻滞麻醉技术坐骨神经是人体中最为粗大的神经结构,坐骨神经阻滞指的是一种比较常见的局部麻醉技术,通常情况下,人们在进行足手术、膝部以下手术的时候,会用上坐骨神经阻滞麻醉技术。

坐骨神经阻滞麻醉技术主要是通过给患者的坐骨神经(周围)注射局麻药,比如对患者的小腿部位,或膝盖部位以下的手术区域等局部位置进行麻醉,坐骨神经阻滞麻醉技术能够提供较好的麻醉效果。

而且,这种方式能够防止全麻药物对人体的呼吸、循环等系统造成伤害,也不会对患者的血流动力学带来较大影响,对胃肠、排尿等机体功能的干扰程度低,具有一定的优势。

临床上,使用坐骨神经阻滞麻醉技术的患者,其在手术之后可以正常饮食,该技术在促进患者身体尽快康复方面发挥着积极意义,为患者尽快恢复创造了良好的条件。

尽管坐骨神经阻滞麻醉技术具有良好的效用,但其也存在相应的适应症和禁忌症。

关于坐骨神经阻滞麻醉的适应症,首先体现在该技术的适用“领域”,临床上,坐骨神经阻滞麻醉多用于坐骨神经痛、梨状肌损伤造成的综合征等的诊断和治疗。

临床研究表明,在诊断、鉴定坐骨神经痛(根性痛和干性痛)方面,坐骨神经阻滞麻醉具有重要意义。

其次,坐骨神经阻滞麻醉的应用范围较广,不管是在患者足外侧、足部第3.4.5趾的手术治疗中,还是患者的下肢手术麻醉,坐骨神经阻滞麻醉都可以应用其中,且效果良好。

除了坐骨神经阻滞麻醉的适应症,该技术还存在较多的禁忌症,首先表现为未经确诊的患者不能进行坐骨神经阻滞麻醉,以免加重患者病情,危及患者生命安全。

其次,对于不能好好配合治疗的患者,也一律不使用坐骨神经阻滞麻醉。

再有,在对患者施予治疗时,若发现患者注射处的皮肤存在感染的情况,或是有炎性病灶的患者,在使用坐骨神经阻滞麻醉技术时都需要思考再三,多多谨慎,且全身感染的患者最好不要使用坐骨神经阻滞麻醉。

还有,对局部药物过敏、心肺功能障碍、存在出血倾向等身体情况异常的患者,都不建议使用坐骨神经阻滞麻醉。

科普一下坐骨神经阻滞麻醉的小知识

科普一下坐骨神经阻滞麻醉的小知识

科普一下坐骨神经阻滞麻醉的小知识作者:尹建军来源:《人人健康》2019年第08期在人体中最粗大的神经结构就是坐骨神经。

一般在进行足手术以及膝部以下的手术时都会使用坐骨神经阻滞技术,单独使用坐骨神经阻滞技术能够使患者的小腿部位以及足内侧面部位之外的所有膝盖部位以下的手术区域提供良好的麻醉效果。

第一,坐骨神经阻滞麻醉主要适用于坐骨神经痛以及梨状肌受到损伤之后产生的综合征的治疗诊断,针对于坐骨神经根性痛以及坐骨神经干性痛的诊断鉴定有着十分重要的价值。

第二,坐骨神经阻滞麻醉能够应用在患者的足外侧以及足部第3.4.5趾的手术,如果同时阻滞股神经,也可以应用在患者的下肢手术麻醉中。

坐骨神经阻滞麻醉的禁忌症第一,未进行明确的诊断的患者,不能使用坐骨神经阻滞麻醉,避免造成对病情产生掩盖的现象发生。

第二,不能良好的配合的患者。

第三,需要进行注射的部位皮肤出现一定的感染,或者有一定的炎性病灶的患者要谨慎使用坐骨神经阻滞麻醉,全身感染者也要谨慎使用坐骨神经阻滞麻醉。

第四,有一定的出血倾向的患者也不能使用坐骨神经阻滞麻醉。

第五,心肺功能严重不全的患者不能使用坐骨神经阻滞麻醉。

第六,对于局麻药物有一定的过敏症状的患者不能使用坐骨神经阻滞麻醉。

第一,传统后侧入路。

患者应当保持侧卧、阻滞侧在上方,同时也要保持屈膝屈髋。

通过股骨的大转子与髂后上棘作一连线,连线中点作一条垂直线,以及通过股骨大转子与骶裂孔做出一条连线,两线的相交点即位穿刺点。

采用穿刺针经由穿刺点垂直剌入,直至感受到异样。

如果没有出现异样,但是触及到了骨质,这时可以将穿刺针稍微倾斜偏向内侧之后在进针。

直到划过骨面,最终抵达至坐骨切迹。

出现异样之后要将针退出数毫米,并将20ml的局麻药物注入。

第二,膀胱结石位入路。

患者呈仰卧的姿势,并由助手对患者提供帮助,使患者的髋关节能够弯曲90°并略内收,使患者的膝关节弯曲90°,患者的股骨大转子与坐骨结节之间的连线中点就被称为穿刺点。

坐骨神经阻滞

坐骨神经阻滞

四、超声引导下的坐骨神经阻滞
适应症:足与踝关节的手术;膝关节术后镇痛
探头位置: 前路法:横向放置在大腿近端内侧 经臀肌入路:探头放置在臀后,坐骨结节与 股骨大转子之间
目标:局麻药在坐骨神经附近扩散 局麻药:15~20ml
前路法
超声下的解剖 坐骨神经在图像上大体在小转子水平。 将凸阵探头置于该水平的大腿前内侧。 浅表的缝匠肌下面是股动脉,股动脉 内侧深部是股深动脉。两者都可以在 彩色超声多普勒帮助下识别。股中间 肌下方的股骨为一边缘高回声伴声影 的结构,易于识别。股骨的内侧是大 收肌,二者被股后肌群筋膜分开。坐 骨神经在股中间肌肉和大收肌的间隙 间表现为高回声、略扁椭圆形结构。 坐骨神经常可见于6~8cm深处。
坐骨神经从梨状肌下的坐骨大孔穿 出骨盆,并在股骨大转子和坐骨结节间 下行,沿髋关节外旋肌群表面行走。
二、经臀肌入路
适应症:膝部、胫骨、踝关节和足部的 外科手术
器材:铺巾、注射器、刺激针、神经刺激仪、 手套、记号笔
患者体位:患者处于稍向前倾斜的半侧卧位。阻滞侧足置于另一 腿上,以便于观察引出的足或足趾运动反应。 标志:大转子 、髂后上棘。 进针点:标志1和2中点远侧4cm 处
坐骨神经阻滞
目录
Directory
一.解剖学 二.经臀肌入路 三.前路坐骨神经阻滞 四.超声引导下的坐骨神经阻滞
一、解剖概述
坐骨神经由L4~S3神经根组成。这 些神经根在骶骨前表面外侧形成骶丛, 并在梨状肌前方汇合形成坐骨神经。是 人体最粗大的外周神经。
在大腿后方的行走大致呈一条直线, 从腘窝顶点到坐骨结节和大转子顶点连 线的中点。坐骨神经同时也发出许多关 节支和肌支。
4
此时,减弱刺激电流的强度,直到在0.2~0.5mA时仍可看到或触 及运动反应。通常进针深度为5~8cm。回抽无血后,缓慢注入

股神经或隐神经联合坐骨神经阻滞在下肢骨折内固定术及取内固定手术中的应用效果观察

股神经或隐神经联合坐骨神经阻滞在下肢骨折内固定术及取内固定手术中的应用效果观察

股神经或隐神经联合坐骨神经阻滞在下肢骨折内固定术及取内固定手术中的应用效果观察刘翠杰【摘要】目的分析股神经或隐神经联合坐骨神经阻滞在下肢骨折内固定术及取内固定手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11月至2019年2月于本院实施下肢骨折内固定术及取内固定手术的2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将其分成两组,一组采用股神经或隐神经联合坐骨神经阻滞,为观察组,一组采用腰硬联合麻醉,为对照组,比较两组患者的麻醉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术后12 h疼痛评分为(2.03±0.57)分,24 h 疼痛评分为(2.48±0.62)分,各项数据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感觉阻滞时间为(257.53±12.75)min,运动阻滞时间为(238.65±12.82)min,各项数据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股神经或隐神经联合坐骨神经阻滞在下肢骨折内固定术及取内固定手术中的应用效果优于传统的腰硬联合麻醉,可有效减轻疼痛,延长感觉与运动阻滞时间,可在此类手术中推广使用.【期刊名称】《中国医药指南》【年(卷),期】2019(017)015【总页数】2页(P112-113)【关键词】股神经;隐神经;坐骨神经阻滞;下肢骨折内固定术;取内固定手术【作者】刘翠杰【作者单位】牡丹江林业中心医院,黑龙江牡丹江 157011【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687.3下肢骨折是骨科中常见的骨损伤类型,发病率比较高,传统的下肢骨折内固定手术和取内固定手术治疗一般选取腰硬联合麻醉方式,但从其实际应用效果来看,腰硬联合麻醉会导致患者出现血液循环不畅、血压波动等情况,术后并发症的控制不稳定,影响了患者的术后恢复效果[1-2]。

近几年,我院在此类患者的手术治疗中,推广使用了股神经或隐神经联合坐骨神经阻滞,经实践检验发现,患者的麻醉效果明显提升,术后疼痛感也有效缓解。

为进一步实证股神经或隐神经联合坐骨神经阻滞在下肢骨折内固定术及取内固定手术中的应用效果,我院选取了2017年11月至2019年2月于本院实施下肢骨折内固定术及取内固定手术的20例患者进行研究,报道如下。

坐骨神经阻滞,您了解多少相关麻醉知识?

坐骨神经阻滞,您了解多少相关麻醉知识?

坐骨神经阻滞,您了解多少相关麻醉知识?坐骨神经阻滞是一种区域阻滞麻醉的方法,也是一种以神经阻滞为基础的麻醉。

其特点是既能达到麻醉的效果,又能保证足够的安全性。

该技术最早在20世纪80年代开始应用于临床,随后,其应用范围逐渐扩大,现在已经广泛用于骨科麻醉、疼痛科等多种疾病的治疗。

那么关于坐骨神经阻滞麻醉,还有哪些事是我们还不知道的?接下来,就让我一一向大家介绍。

1.坐骨神经阻滞麻醉的简介坐骨神经阻滞即在局麻药作用于坐骨神经后,在坐骨神经周围形成一个浸润包裹,通过影响神经纤维传导疼痛信号产生麻醉效果。

这种麻醉方式不会影响脊柱,因此不会引起脊柱侧弯或弯曲。

此外,由于药物不通过血脑屏障,因此对大脑意识没有影响。

2.坐骨神经阻滞麻醉的适应症坐骨神经阻滞麻醉适应症广泛,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几个方面:(1)各种慢性疼痛的治疗,如腰腿痛、坐骨神经痛、足跟痛等。

(2)下肢手术麻醉需要。

(3)改善坐骨神经周围血液循环。

(4)其他疼痛疾病的鉴别诊断。

坐骨神经阻滞麻醉可以用于小儿骨外科手术的麻醉,但因其操作相对复杂,因此临床应用需要超声引导。

3.坐骨神经阻滞麻醉的禁忌症(1)脊柱骨折和畸形的患者:椎体骨折、先天性脊柱畸形、下肢感觉异常、严重脊髓疾病等,是禁忌的。

(2)穿刺部位感染。

(3)对局麻药过敏的患者:坐骨神经阻滞麻醉中使用的局麻药对某些药物过敏,这是不适合使用的。

(4)全身情况差:由于全身情况较差,不能耐受或无法耐受麻醉方法,因此不适合使用坐骨神经阻滞麻醉。

4.坐骨神经阻滞麻醉的麻醉药物坐骨神经阻滞麻醉时局麻药常混合低浓度使用,常用的酰胺类局麻药包括利多卡因、罗哌卡因和布比卡因。

利多卡因是一种中效局麻药,也是唯一具有抑制心率失常的麻醉药物,应用广泛。

罗派卡因是一种长效类局麻药,低浓度具有感觉和运动分离效应。

安全范围大,常联合利多卡因低浓度应用于坐骨神经阻滞。

布比卡因也是长效局麻药,性能稳定,由于其心脏毒性大,应低剂量使用,应用于坐骨神经阻滞使用较少。

下肢外周神经阻滞

下肢外周神经阻滞

北京大学第三医院麻醉科李水清写在课前的话下肢外周神经阻滞技术不论是单独应用还是与全身麻醉联合应用,都是全身麻醉、蛛网膜下腔阻滞和硬膜外腔阻滞之外一种十分有用的阻滞方法,许多时候,下肢神经阻滞的具体操作,并不像想象当中的那样困难,尤其是在外轴神经刺激器的协助下,或者B超的引导下来进行操作,更可以提高阻滞的效果,避免并发症的发生,近年来,随着这些技术的发展和完善,下肢外周神经阻滞在麻醉和镇痛领域的应用,越来越广。

一、神经刺激器的介绍解析:左边的这幅图就是历史上曾经出现过的各种各样的外周神经刺激器,他们的体积有大有小,有采用脚踏的,也有采用手控的,现在随着技术的进步和工艺的改进,许多的外周神经刺激器,都变得体积精巧,功能齐全,便于使用。

解析:国内应用的外周神经刺激器,都是进口的品牌,有德国的贝朗和德国的宝雅。

这两个牌子的外周神经刺激器,功能齐全,都能够满足临床上下肢外周神经阻滞的需要。

外周神经刺激器有三个重要的参数,输出电流,脉冲宽度和刺激频率。

输出电流强度要求恒流输出,调节方便。

不同的组织结构,电阻是不同的,因此电流在通过不同的层次的阻滞结构时,有可能会出现衰竭或者变化。

而外周神经刺激器一个最重要的功能,就是能够避免这种衰竭和变化。

即设定的是1毫安的电流,通过不同层次的阻滞结构时,发放的电流始终是1毫安。

应用神经刺激器,许多时候是要观察刺激神经以后,所引发的目标区域肌群的运动,来反推我们的针尖是否到达了一个合适的位置。

而刺激肌肉运动,所需要引发的运动纤维,只需要有短的脉冲电流就可以刺激发生。

在做下肢的外周神经阻滞时一般设定的预设参数是:电流强度1个毫安,脉冲宽度0.1毫秒,刺激频率2个赫兹。

注意事项1 神经刺激器不是神经探测器,刺激电流强度与针尖距离的关系遵循库仑定律.2电极片的摆放,电极片的摆放可以和刺激针形成一个完整的电流回路。

而且,不能够影响我们的具体操作。

在做下肢外周神经阻滞时,经常可以把电极片放在下腹部,或者下腰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近几年随着对麻醉安全性、减少麻醉术后并发症要求的提高,外周区域阻滞越来越受到临床重视。

区域阻滞有定位准确,麻醉效果确切,仅麻醉患者单侧肢体,对患者全身影响小,术后镇痛时间长等优点。

我院采用股神经联合新后路坐骨神经阻滞麻醉行膝部及以下部位手术150例,取得良好的效果。

现报告如下。

[color=#ffffff][/color]
[color=#ffffff]龙牙麻醉[/color]
1 资料与方法[color=#ffffff][/color]
[color=#ffffff]龙牙麻醉[/color]
1.1 临床资料[url=/].[/url]
[color=#ffffff]龙牙麻醉[/color]
本组患者150例,其中男86例,女64例;年龄18~85岁;体重45~110 kg。

其中合并冠心病高血压33例,心律失常心房纤颤(口服华法林)4例,室性早搏9例,腰椎畸形5例,强直性脊椎炎3例,腰椎术后11例,凝血机制障碍1例,实施过3次以上腰部硬膜外麻醉7例。

ASA评级Ⅰ~Ⅲ级,手术种类:膝关节手术41例,胫腓骨骨折切开复位内固定49例,踝关节及距骨骨折手术52例,小腿皮瓣手术8例。

手术时间最短30 min,最长150 min,平均80 min。

术前用药均为安定5~10 mg,阿托品0.5 mg,术前30 min肌注。

[color=#ffffff]龙牙麻醉[/color]
[color=#ffffff][/color]
1.2 麻醉方法[color=#ffffff][/color]
[color=#ffffff]龙牙麻醉[/color]
病人入手术室后,开放静脉,鼻导管吸氧,监测ECG、HR、BP、SpO2,患者平卧位,患侧腹股沟韧带下方,左手食中指扪及股动脉搏动并推向内侧少许,于股动脉外侧0.5 cm 用5号针头垂直进针,缓慢穿过深筋膜可有穿透感,如寻得异感,回抽无血后注入局麻药10 mL,若寻不到异感,不必反复穿刺,避免副损伤、可做扇形阻滞。

观察5 min无局麻药毒性反应后,行新后路坐骨神经阻滞(即臀肌下坐骨神经阻滞),取侧卧位,患侧在上,屈髋30°~40°,屈膝90°,触及股骨大转子和坐骨粗隆,两点连一线,连线中垂线向远心端4 cm即为穿刺点。

用7号10 cm局麻针垂直进针约5~7 cm,可寻得异感,回抽无血注药20 mL,一般10~15 min阻滞完。

局麻药配方为(2%利多卡因10 mL+0.75%布比卡因10 mL+生理盐水10 mL)共30 mL分两份注射。

观察镇痛效果和镇痛持续时间。

[url=/].[/url] [url=/].[/url]
2 结果[color=#ffffff]龙牙麻醉[/color]
[color=#ffffff]龙牙麻醉[/color]
本组150例中,麻醉效果满意者142例,基本满意7例,主要为止血带反应,欠满意者1例,静脉少量辅用氯|胺酮及少量局麻药均改善。

麻醉成功率95 %,全部病例术中HR、BP、SpO2均较平稳。

全组无麻醉后遗症和并发症,无下肢运动及感觉异常。

镇痛时间(6.62±2.03) h。

[color=#ffffff]龙牙麻醉[/color]
[url=/].[/url]
3 讨论[url=/].[/url]
[color=#ffffff]龙牙麻醉[/color]
骨科下肢手术一般首选硬膜外阻滞麻醉或硬脊联合阻滞麻醉,但腰神经丛阻滞能引起全脊髓麻醉等致命并发症,且腰部有病变时应用受到限制,而单纯股神经阻滞或单纯坐骨神经阻滞,又难以达到理想的麻醉效果[1-2]。

此类麻醉方式还对老年心血管系统及低血容量等患者有不同程度血液动力学改变及并发症,如年老体弱心肺功能较差、腰椎畸形、强直性脊柱炎、凝血机制障碍、长期口服抗凝药物、及多次行过腰部硬膜外麻醉等病人,其应用受到限制,一般需改行全麻或静脉复合麻醉,给麻醉医生带来较大风险,且术后并发症较多。

股神
经及新后路坐骨神经联合阻滞技术可靠有效[3-5],患者满意度高,膝部及以下外科手术需要可以得到满足。

通过本组150例患者麻醉效果观察,麻醉成功率达95%,术中ECG、HR、BP、SpO2基本无变化,作者认为股神经、新后路坐骨神经联合阻滞麻醉方法适用于膝部及以下各类手术,特别适用于有椎管麻醉禁忌证、高龄的心肺功能较差的病人,且该方法不会造成神经干损害,无麻醉后遗症和并发症发生。

但由于大腿内侧和外侧部有闭孔神经和股外侧皮神经等支配,故本法有部分患者会有止血带反应,需要静脉适当辅用镇痛药。

[color=#ffffff]龙牙麻醉[/color]
文章来源:龙牙麻醉论坛,原文地址:/mz/read.php?tid=9916。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