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文化:天人不许离而为二(张载四句教的价值理想世界)_百度(精)

合集下载

张载的横渠四句的意思

张载的横渠四句的意思

张载的横渠四句的意思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

这四句话,那可真是如夜空中最亮的星一般闪耀啊!你想想看,为天地立心,这天地要是没了心,那不就跟个没头苍蝇似的乱转啦?咱得给天地安上一颗心,让它有个方向,有个指引呀!就好像咱家里得有个主心骨一样,不然不就乱套了嘛!这立心,就是要让天地知道啥是对,啥是错,啥是美,啥是丑。

再说为生民立命,这百姓们过日子,总得有个盼头,有个依靠吧!咱得给他们指一条明路,让他们能过上好日子。

就好比在黑夜里走路,你总得有盏灯照亮不是?这就是给生民立命呀,让他们的生活有意义,有价值。

为往圣继绝学,那往圣们留下的宝贵知识、智慧,可不能就这么断了根呀!得有人接着传承下去,就像接力赛跑一样,一棒接一棒,不能掉链子。

要是没人接着,那不就太可惜了嘛!咱得把那些好东西都好好留着,传给后人。

最后为万世开太平,哎呀呀,这可是个大目标!谁不想生活在一个太平盛世里呢?没有战乱,没有纷争,大家都和和睦睦的,多好呀!这就需要我们一代代人去努力,去奋斗,把这个美好的愿望变成现实。

你看那些古往今来的仁人志士们,不都是在朝着这个方向努力嘛!他们有的为了百姓的福祉,不惜牺牲自己的生命;有的为了传承学问,皓首穷经;有的为了天下太平,殚精竭虑。

他们就像那一颗颗璀璨的星星,照亮了我们前行的道路。

咱们普通人虽然做不了那么伟大的事情,但也能在自己的小天地里发光发热呀!哪怕是给身边的人一个微笑,一句鼓励,那也是在为这个世界增添一份美好呢!我们每个人都可以从身边的小事做起,比如爱护环境,帮助他人,努力学习。

这些看似微不足道的事情,积累起来可就是一股巨大的力量呢!想想看,如果每个人都能做到这些,那这个世界将会变得多么美好呀!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这不仅仅是一句口号,更是我们应该为之努力奋斗的目标啊!难道不是吗?让我们一起行动起来,为了我们心中的那个美好世界,加油吧!。

“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横渠四句教”的文化理想

“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横渠四句教”的文化理想

“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横渠四句教”的文化理想资料来源:中华读书报作者:刘梦溪时间:2008-10-30我们中国文化研究所学术厅,一面墙壁上镶嵌着大幅的“横渠四句教”:“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

”已故大书家顾廷龙先生的篆体书法,高古苍劲,不可一世。

凡莅临本所的承学之士,无不抬头默念此教。

我平时当所内学人例聚之时,也每以此教相勖勉。

张载与《西铭》张载字子厚,号横渠,就是宋儒濂、洛、关、闽四大家的“关”,因生于陕西而以地望名。

另外三家,周敦颐是湖南道州濂溪人,以地望称濂溪。

程灏、程颐为河南洛阳人,故称“洛学”。

朱熹原籍徽州婺源,他本人生于福建龙溪县,学者因此以“闽学”括概。

张载最被二程子等同时诸大儒称许的是他的《西铭》。

其实是他的著作《正蒙》最后第十七篇“乾称”中的一段文字,他自己视为可以张之墙牖的座右铭,曾以《订顽》为题录之于书室,程颐改称《西铭》,学者悉宗之。

《正蒙》中的另一段文字,张载以《砭愚》为题也曾书于墙牖,伊川改为《东铭》。

但《西铭》影响最着,全文只有252个字,兹全录以共饷。

乾称父,坤称母。

予兹藐焉,乃混然中处。

故天地之塞,吾其体,天地之帅,吾其性。

民吾同胞,物吾与也。

大君者,吾父母宗子,其大臣,宗子之家相也。

尊高年,所以长其长。

慈孤弱,所以幼吾幼。

圣其合德,贤其秀也。

凡天下疲癃残疾、茕独鳏寡,皆吾兄弟之颠连而无告者也。

于时保之,子之翼之。

乐且不忧,纯乎孝者也。

违曰悖德,害仁曰贼,济恶者不才,其践形唯肖者也。

知化则善述其事,穷神则善继其志。

不愧屋漏为无忝,存心养性为匪懈。

恶旨酒,崇伯子之顾养;育英才,颖封人之锡类。

不弛劳而底豫,舜其功也;无所逃而待烹,申生其恭也。

体其受而归全者,参乎?勇于从而顺令者,伯奇也。

富贵福泽,将厚吾之生也;贫贱忧戚,庸玉女于成也。

存,吾顺事;殁,吾宁也。

(《张载集》,页62至63)《西铭》为人类描画出一幅仁慈博爱的世界图景,其基本假设是天地、家国、圣贤、老幼、病残、孤寡共为一家,仁孝为准绳,彼此相友爱,交信和睦,体用不二。

儒家学者张载的用世抱负

儒家学者张载的用世抱负
( 二) 重仕 途 重人 格修 养出 了很 多 具 有 儒 家 气 节 的学 者, 如“ 义 不 食 周 粟 … …遂 饿 死 首 阳 山 ”的伯 夷 叔 齐, 还有“ 望门投止 , 破家相容 ” 的张 俭 , 再有 “ 为天
地立心 , 为生 民立命 ” 的张载等 。其实, 这些儒 家学 者 不 光具 有令 人 尊 敬 的儒 家 气 节 , 更 具 有 流芳 百 世 的用 世抱 负精 神 。从 这些 儒家 学者 的经 典 言论 中可
[ 收稿 日期 】 2 0 1 7— 0 3—1 7
[ 作者简 介] 周 颖( 1 9 6 3一) , 男, 内蒙 电大教 务处 , 副研 究馆 员。

1 9 —



( 三) 主 体 思想 集爱 国 忠 君亲 民于 一体 , 其 本 为
君。 其 根 为 民
百姓 的苦 。即使后 来 张 载 有过 一 段 仕 途 生 涯 , 但 所
儒 家用 世精 神 的重要 思 想意 在警 醒世 人 以积 极 的心 态 面对 生活 、 工作 , 以应 对 人 生 的 种种 挫 折磨 难 , 任
何事 皆要尽 自身最 大 努 力 完 成 , 尽 管 一 个 人 的作 用
力有 限 , 与 大 自然 相 比又很 渺 小 , 但 只要 通过 努 力 , 便 能 有所 收 获 而 做 到 元 悔 于 心 。在 众 多 儒 家 学 者
以看 出 , 他 们 都具 有高 尚的用世 抱 负情 操 , 所 以儒家
中国古代 学 者 的用世 情结 带有很 强 的重仕 途重 人 格 修养 的价 值观 念 , 可 以说 仕 途 与人 格 修养 是 同
时进行 的 。这 源 于古代 的科 考制 度及 以君 为 主的君

张载有名的四句话

张载有名的四句话

张载有名的四句话以下是为您生成的二十条关于张载有名的四句话的内容:1. “为天地立心”,这话说得多豪迈呀!想想看,就像一个超级英雄要拯救世界一样,我们也要为这个广阔的天地赋予意义和价值。

比如那些勇敢的科研工作者,日夜钻研,不就是在为天地立心吗?2. “为生民立命”,哇塞,这责任重大!这不就像父母为孩子遮风挡雨,努力给他们创造美好生活一样吗?那些扶贫干部深入贫困地区,帮助百姓脱贫致富,不就是在为生民立命嘛?3. “为往圣继绝学”,哎呀,这可太了不起啦!好比接力赛跑,接过前辈的智慧棒继续前行。

古代的大儒们传承经典,现在的学者们不断研究和发扬传统文化,这难道不是在为往圣继绝学?4. “为万世开太平”,我的天,这胸怀简直宽广无边!就好像建筑大师设计一座能历经千秋万代的坚固城堡,让人们永远安居乐业。

从古至今,无数仁人志士为了社会的长治久安而奋斗,这不正是在为万世开太平?5. “为天地立心”,这不就是在告诉我们要成为天地的灵魂工程师吗?你看那些环保志愿者,努力保护大自然,难道不是在给天地立心?6. “为生民立命”,这难道不是一种伟大的使命担当?像钟南山院士在疫情期间挺身而出,守护大家的健康,不就是在为生民立命吗?7. “为往圣继绝学”,这多像一场文化的接力赛呀!好比孔子的思想,经过一代又一代人的传承和发展,不是一直在延续吗?8. “为万世开太平”,这是多么宏伟的愿景!就像秦始皇统一六国,制定制度,不也是想为后世开创太平盛世吗?9. “为天地立心”,这难道不是在呼吁我们赋予世界以温度和情感?想想那些慈善家们,无私奉献,不就是在给天地注入温暖吗?10. “为生民立命”,这难道不是对我们的深情召唤?比如消防员们,在火海中逆行,不就是在保护生民的生命吗?11. “为往圣继绝学”,这多像是传承一把智慧的火炬!就像古代的书法家,他们的技艺被后人学习和发扬,不是很好的例子吗?12. “为万世开太平”,这难道不是一座指引我们前行的灯塔?像唐太宗开创贞观之治,给后代留下了宝贵的经验,不就是在为万世打基础吗?13. “为天地立心”,这难道不是要我们成为天地的知音?比如诗人用美妙的诗句描绘大自然,不就是在和天地对话,为其立心吗?14. “为生民立命”,这是不是如同给迷路的人指明方向?像那些乡村教师,坚守岗位,为孩子们点亮未来,不就是在为生民立命吗?15. “为往圣继绝学”,这是不是像守护一座珍贵的宝库?就像古文物修复师精心修复文物,让古老的文化重现光彩,不就是在做这样的事吗?16. “为万世开太平”,这难道不是种下一颗永恒的和平种子?像各国倡导和平共处,共同发展,不就是在努力实现这个目标吗?17. “为天地立心”,这是不是如同给天空挂上绚丽的彩虹?比如艺术家们用作品展现美好,不就是在为天地增添色彩吗?18. “为生民立命”,这难道不是为在风雨中的人们撑起一把大伞?像那些爱心人士关爱弱势群体,不就是在给他们遮风挡雨吗?19. “为往圣继绝学”,这多像一场没有终点的文化马拉松!就像中医的传承,一代又一代的中医人不断努力,不就是在继续前人的学问吗?20. “为万世开太平”,这难道不是在编织一个永恒的和平梦?像世界各国共同应对气候变化,不就是在为子孙后代创造美好的环境,开启太平之路吗?我的观点结论是:张载这有名的四句话,充满了宏大的理想和深深的责任感,激励着我们在人生的道路上不断追求高尚的目标,为社会、为人类做出积极的贡献。

宋代哲学家张载的四句名言

宋代哲学家张载的四句名言

宋代哲学家张载的四句名言张载是北宋著名思想家、教育家,他的“横渠四句”可以说是经典中的经典,只有二十二个字但蕴含了庞大的思想学问,经历代传颂而不衰。

其实张载的一生并不算如意,当时王安石打算推行变法,希望张载能够支持他,张载虽然赞同王安石的做法,但不愿参与其中。

此后王安石便对张载产生反感之情,张载的弟弟因为变法之事遭贬,张载担心自己也遭牵连,于是决定主动辞官。

也正是因为张载辞官回乡后,他才有精力将自己的思想不断完成,成为关学的创始人。

1、得范仲淹点拨北宋真宗天禧四年,张载出生于长安,名字出自《周易·坤卦》:"厚德载物"。

张载从小天资聪明,十岁时随外傅学习,就表现出不同常人的品格,"志气不群,知虚奉父命"。

少年丧父,使他成熟较早。

当时西夏经常侵扰宋朝西部边境,宋廷向西夏"赐"绢、银和茶叶等大量物资,以换得边境和平。

这些国家大事对"少喜谈兵"的张载刺激极大。

宋仁宗庆历元年,张载二十一岁时,写成《边议九条》,向当时任陕西经略安抚副使、主持西北防务的范仲淹上书,陈述自己的见解和意见,打算联合焦寅(陕西永寿人,精通军略)组织民团去夺回被西夏侵占的洮西失地,为国家建功立业,博取功名。

康定元年至庆历二年,范仲淹知永兴军、陕西经略安抚招讨副使、兼知延州(今延安),在延州军府召见了这位志向远大的儒生。

张载谈论军事边防,保卫家乡,收复失地的志向得到了范仲淹的热情赞扬。

范仲淹是一位随时随地发现人才、爱护人才、培养人才的士林领袖,襟怀坦荡,光明俊伟。

“宋仁之世,安定先生起于南,泰山先生起于北”,宋初儒学复兴运动的南北重镇安定先生胡瑗、泰山先生孙复,都曾得到他的直接指导和关怀。

范仲淹点拨了一句话,这句话深刻影响了这位青年的人生走向:“儒家自有名教可乐,何事于兵!”意思是说你作为儒生,本分是研习儒学、重振儒学,不必研究军事博取功名,并且因材施教,勉励张载研读儒家学说中最富于哲学色彩的《中庸》。

北宋时期思想家张载的“四句教”

北宋时期思想家张载的“四句教”

-张载与关学研究专栏•北宋时期思想家张载的(四句教)□张岂之习近平同志2016年5月17日在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座谈会上,有一段发挥北宋时关学思想家张载的“四句教”,说:“自古以来,我有*天,为生民,学,世太平’的志向和传统。

一切有理想、有负的哲学社会科学工作时代之潮头、通古今之、发思想之先声,和人民述学立论、建,担负的。

”关学是北宋时期理学的一学派。

河、之有关,关以关,关学时的思想家张载(1020-1077年)的。

张载祖上()人,后来到关的,在学,以张。

张载提出:“天,为生民,学,世太平。

”四句话,被称“四句”或“四句教”,出自张载的,来自他的《张》。

一句“为天”。

张载,人有之知,这近我天所说的。

除此,有德性之知。

德之知来的“”论,张载称之为“”,认发挥“”的作用,“”和我的理有之处。

张载,有之,有德之,的是要有德性之知。

“为天”,的思路,用理来思考天地万物之理。

二句“为生民”。

孑L、孟儒学坚守的优良历史传统。

张载继承这个传统,认为北宋时面临两大困苦,一土地兼并,再一边患。

关于土地兼并,张载在关中的试图解决,他把一些田给无地和少地的农民,但这并没有造成全影响。

总之,“生民”讲的是:儒力解决百姓的患难和困苦。

三句“学”。

张载讲的“绝学”指的是以孔子、表的儒学传统。

在看来,以后没有出现过真正继承孔孟思想的学,唐朝韩愈虽然写了《原道》一,提出儒学的道统论,不过,这只一字;从意义上说,儒学已成为“绝学”(断了的学问)。

张载认,关学才是上接孔孟道统的传人,以实际行动实现儒家的理想,以此作为自己的,奋斗一生。

四句“世太平”。

儒学的大目标,做、做事,在张载看来,能离主旨,《礼记•礼运篇》的“天下为公”的大同之世。

总之,从张载的“四句教”中可以清晰地感受到儒学精粹的行动指导作用。

4。

张载横渠四句赏析

张载横渠四句赏析

张载横渠四句赏析
张载的横渠四句,即“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也是中国文人的人生追求和崇高理想。

以下是对这四句话的赏析:
1. 为天地立心:这句话意味着要确立天地万物的内在精神和意义。

这需要人们以博爱济众的心态,关注自然环境和社会发展,尊重和保护自然资源,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

2. 为生民立命:这句话表达了为民众确立生命的意义,尽力帮助人民安身立命,让人民过上好日子的愿望。

这需要人们关注民生问题,关注社会公平和正义,为人民的福祉和未来发展而努力。

3. 为往圣继绝学:这句话继承了儒家“继绝学”的思想,强调了对中国传统文化和学术的传承和发扬。

这需要人们学习和传承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和智慧,继承和发扬先贤们的思想和精神。

4. 为万世开太平:这句话表达了为千秋万代开拓太平之基的愿望。

这需要人们关注人类社会的未来发展,为实现世界和平和人类共同进步而努力。

同时,也需要人们积极推动社会进步和变革,为社会的繁荣和发展做出贡献。

这四句话不仅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也是中国文人的人生追求和崇高理想。

它们体现了中国知识分子的使命意识和担当精神,也代表了中国人的精神坐标和文化自信的源泉。

“为天地立心”——张载“四为句”新释

“为天地立心”——张载“四为句”新释

"四为句"的意义:"四为句"强调人的责任 和义务,鼓励人们为社会做出贡献,有助 于维护社会秩序和稳定
添加 标题
"四为句"的影响:"四为句"在中国历史上 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成为儒家伦理道德的 重要组成部分,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03
为天地立心
章节副标题
“天”与“地”的哲学含义
"天":指宇宙万物,包括自然、社会、人生等各个方面 "地":指人类社会,包括道德、伦理、法律等各个方面 "天"与"地"的关系:相互依存,相互影响,相互制约 "为天地立心":指为人类社会建立正确的价值观和道德观,以引导人们走向正确的道路。
“立命”的哲学思考
"立命"的含义: 确立自己的人生 目标和价值观
"立命"的重要性: 实现人生价值, 为社会做出贡献
"立命"的方法: 通过学习、实践 和反思,不断提 升自己的智慧和 能力
"立命"的影响: 对个人和社会产 生积极的影响, 推动社会进步和 发展
张载的人文关怀和社会责任感
张载的“四为句”: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 太平
研究“四为句”与其他 哲学思想的联系和区别
感谢观看
汇报人:
“为生民立命”的含义:关注民生,关心人民的生活和命运
张载的人文关怀:强调人的价值和尊严,关注人的精神生活和道德修养
张载的社会责任感:倡导社会责任,关注社会问题,为社会的发展和进步 贡献力量
05
为往圣继绝学
章节副标题
“往圣”的历史定位
"往圣"是指古代的圣贤、先知和智者 他们在道德、学问、技艺等方面有着卓越的成就 "往圣"的思想和学说对中国传统文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往圣"的精神品质和道德风范一直被后人所敬仰和传承

横渠四句教——“横渠四句教”

横渠四句教——“横渠四句教”

横渠四句教——“横渠四句教”指的是北宋思想家张载《横渠语录》中的“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

“横渠四句”的提法源于现代哲学家冯友兰的概括。

张载(1020-1077)字子厚,北宋大儒,哲学家,理学创始人之一,理学支脉"关学"创始人,封先贤,奉祀孔庙西庑第38位。

年少时博览群书,颇有出仕建功之志,但在范仲淹勉励下,投身学术研究。

出入佛老,终于形成了自己独到的儒家思想。

宋仁宗嘉佑二年进士,历授崇文院校书、知太常礼院。

后其弟监察御史张戬,因反对王安石变法遭贬,横渠遂辞官。

明世宗嘉靖九年(1530年)改称先儒张子。

横渠一生主张"实学",强调经世致用,研究面广泛,对天文历算等自然科学和农学、军事、政治等都有独到的成果。

与二程的"洛学"不同,横渠认为世界的"本源"是"气",而非"理"。

通过"气"的概念,张载构建起了一个独特的"一元论"哲学体系。

横渠哲学从天道说起,由《易传》的解释开始,论述宇宙的本体是"气"。

气的本初状态是"太极"。

由于气具有阴阳这种彼此对立的属性,因此永远处于运动状态。

气聚则成万物,气散则归于太极。

由此,横渠得出"万物本是同一"的结论。

他在继承儒家自强不息精神的基础上,提出了具有悲天悯人情怀和天人合一精神的“横渠四句”。

这4句话不仅体现了张载传承儒学道统的决心和信心,而且包含了士大夫深沉的忧患意识,以及由此引发的对道德理想和政治理想的不断追求和不懈实践,并且这种追求和实践融入了中国士大夫无限的使命感和责任感。

张载为天地立心

张载为天地立心

张载为天地立心
一、出处
北宋张载《横渠语录》
二、原文
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

三、译文
人应研究自然,了解自然界的事物和规律。

从物质上丰衣足食,精神上伦理政教,为民众选择正确的命运方向,确立生命的意义。

对于中华复兴有用的所有思想,我们都要去继承,去复兴,众志成城,万众一心,为民族的复兴,为万世太平而努力。

扩展资料:
张载的这四句话被当代哲学家冯友兰概括为“横渠四句”。

2006年9月,时任国务院总理的温家宝在出访欧洲前夕接受外国记者采访时,曾引用这句话来表达自己的心迹。

“横渠四句”所蕴含的思想内容非常丰富,它阐明了知识分子的使命意识和责任担当,为读书人指明了实现自身人生价值的重要途径。

张载“四句”要旨与当代知识分子使命

张载“四句”要旨与当代知识分子使命

张载“四句”要旨与当代知识分子使命作者:张瑞生来源:《理论导刊》 2020年第4期张瑞生(中共陕西省委党校[陕西行政学院],西安710061)摘要:张载“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简称张载“四句”)是对我国自古以来知识分子的志向和传统的高度概括。

正确理解张载“四句”的内涵及其当代意义,对我们结合新的实际学习、传承、弘扬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提高文化自信,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提供精神动力,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价值。

关键词:张载“四句”;生生不息;天之大德;人之大道;知识分子使命中图分类号:B244 4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7408(2020)04-0098-06作者简介:张瑞生(1936-),男,河南南阳人,原中共陕西省委党校哲学教研部主任,教授,研究方向:马克思主义哲学。

自孔子创立儒学以来,历代大儒及其传人,都以“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为己任,成为信仰、传承、弘扬儒学的中坚人物。

宋代关学的代表人物张载提出的“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是对此的高度概括。

它不仅点明了传承弘扬儒学的根本任务,而且成为后世关心国家命运、关注人民福祉的仁人志士们共同为之奋斗的宏图大志。

上世纪初,毛泽东同志于湖南一师求学期间在其作文《心之力》一文中,向学子们发出“孰不知,天下兴亡,匹夫有责。

试问为天地立心何以立?为生民立命何以立?为往圣继绝学何以继?为万世开太平何以开?若我辈之人此心已无,则中华即将亡矣”之感慨的同时,明确提出:“故,当世青年之责任,在承前启后继百家之长,开放胸怀融东西文化之精华,精研奇巧技器胜列强之产业,与时俱进应当世时局之变幻,解放思想创一代精神之文明……故我辈任重而道远。

”2016年5月17日,习近平同志在在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中再次以张载“四句”向当代知识分子发出召唤:“历史表明,社会大变革的时代,一定是哲学社会科学大发展的时代。

四句教

四句教

四句教哲学,在很多人眼中,是一门讲大话的学问,今天我也以四句“大话”开始我的演讲,那就是宋代理学家张载的“横渠四句教”。

在我看来,这四句话最为精炼而深刻地道出了哲学的本质和意义: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

你们来学习哲学,不是为了将来找到可以赖以活下去的职业,也不是为了广博见闻,成为百科全书式的人物,不是为了闻达于天下,也不是为了光宗耀祖,荫庇子孙,不是为了登庙堂之高,也不是为了聚天下之财,而是为了思考人类的命运。

人类时刻都在困境之中,时刻都可能振拔或者堕落,人类的命运要靠人类自己去承受和思考,哲学家,或者说每一个哲学地生存着的人,就是人类当中去自觉地接受这个使命的人。

人类文明和人类历史见证了人性的高贵和伟大,同样也见证了人性的卑微与鄙劣。

哲学家都是被乌托邦理想折磨着的西西弗斯,他们一方面从人性的可能限度和丰富性中看到了历史的生机和意义,同样也在惨绝人寰的事件以及庸常的生活中感受到了人类残忍的本性和堕落的倾向。

他们并不企图改变历史,而只是苦苦思索并且召唤人类走向人的德性和幸福的统一。

哲学不是知识,不是众多门类的科学中的一门,哲学就是我们自身的存在方式,哲学思考更是一种独特的存在方式,因为只有她从整体上关注人之为人和人类之历史命运。

正如一个人的存在除了躯干和四肢之外还必须有头脑和心灵一样,人类的存在也必须有哲学。

没有头脑和心灵的人的生活无异于行尸走肉,而没有哲学的民族和时代无疑必将是湮没无闻的民族和时代。

我们现时代面临的唯一真正的哲学问题是现代性。

现代性并不是一个时间阶段的概念,更不是我们今天独有的现象,虽然的确是在我们生存于其中的时代,现代性问题本身才凸现出来,成为我们无所逃于天地之间的宿命。

我们的任务不仅是指证这个困境的各种表现及其特点,而在于思索人之本性以及走出这种困境的道路。

记住,人类的历史就是道自身之展现,她自身没有预设的终结,也正因为如此,人类对于自身整体命运的思考也永远不会完结。

张载“横渠四句”

张载“横渠四句”

张载“横渠四句”为天地立心文/张立文“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语出北宋张载,这“四句教”奠定了宋明理学的核心话题、宗旨、方向和目标,指明了天人合一、民胞物与、乾坤父母、尊礼贵德的社会、学术使命,以及为万世开太平的价值理想。

作为宋明理学的奠基者,张载出入佛道,尽究其说,而统摄为儒学,建构了创新性的理论思维体系。

王夫之曾高度评价张载之学:“上承孔孟之志,下救来兹之失,如皎日丽天。

”古人以“心之官则思”,因此张载说,“天无心,心都在人之心”,“天本无心,及其生成万物,则归功于天”。

但他认为“大其心则能体天下之物”,体现了人与天地万物共同体的情怀。

由于人的存在和其生活的各种需求,天地万物便具有其实存的价值和意义。

天地万物以人为价值源,人对天地万物具有爱护的义务和责任。

天地万物与人同为生命体,应有仁民爱物之德,和生、和处之道,遵守“万物并育而不相害”的原则。

天地万物与人类都期诉诚,诚为天道,思诚为人道。

天地万物与人类心心相印的亲情纽带,深刻揭示了自然万物与社会人生、宇宙天道与人道价值、转天心为人心与转人心为天心的相互交感的仁道形上学。

《张载集·近思录拾遗》里“为生民立命”的“命”作“道”。

“立命”见于孟子“夭寿不贰,修身以俟之,所以立命也”。

《周易·说卦》载“立道”:“立人之道,曰仁与义。

”张载以仁义道德精神,处处事事以民为本,为生民构建安身立命之道的精神家园。

“立命”和“立道”,首先是自我的修身:提升自身道德修养、精神境界,而能自觉、自省、自律,抵制一切歪风邪气,不被权、色、钱、势所迷,而一身正气。

其次,是正确对待“命”和“道”。

“天命之谓性,率性之谓道,修道之谓教。

”体认人人所具有不忍人之心的良知本性而不放失,这便是正命与正道。

再次,建构为生民立命的有道社会。

张载为解决农民丧失土地的痛苦生活,提出试行新的“井田制”,限制统治者的土地兼并,以平土地、贫富不均的严重两极分化,以保生民。

2024年张载的名言_1

2024年张载的名言_1

2024年张载的名言2024年张载的名言1(约2182字)1、义,仁之动也,流于义者于仁或伤;仁,体之常也,过于仁者于义或害。

——张载《正蒙》2、一物两体,气也;一故神,两在故不测。

两故化,推行于一。

——张载《正蒙》3、大其心能体天下之物。

——张载《正蒙大心篇》4、气质语出宋代张载《语录钞》为学大益,在自求变化气质。

现代西方心理学的气质是指人的心理素质、内在修养的外在行为的总和,一般是指人的个性特点、风格气度。

人的气质是先天与后天的统一,内在与外在的统一,率真与理智的统一。

——张载5、为学大益,在自能变化气质。

——张载6、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继往圣之绝学,开万世之太平——张横渠《张子「四言」》7、人若志趣不远,心不在焉,虽学不成。

——张载8、诚于此,动于彼,神之道与!——张载《正蒙》9、不尊德性,则学问从而不道;不致广大,则精微无所立其诚;不极高明,则择乎中庸失时措之宜矣。

——张载《正蒙》10、心苟不忘,则虽接人事即是实行,莫非道也,心若忘之,则终身由之,只是俗事。

——张载11、凡人为上则易,为下则难。

然不能为下,亦未能使下,不尽其情伪也。

——张载12、读古人书,求修身道;友天下士,谋救时方。

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

——张载13、学者欲其进,须钦其事,钦其事则有立!有立则有成;未有不钦而能立;不立则安可望有成!——张载14、有不知则有知,无不知则无知。

——张载《正蒙》15、以责人之心责己则尽道,所谓「君子之道四,丘未能一焉」者也;以爱己之心爱人则尽仁,所谓「施诸己而不愿,亦勿施于人」者也;以众人望人则易从,所谓「以人治人改而止」者也;此君子所以责己责人爱人之三术也。

——张载《正蒙》16、上达则乐天,乐天则不怨;下学则治己;治己则无尤。

——张载《正蒙》17、由象识心,徇象丧心。

知象者心,存象之心,亦象而已,谓之心可乎?——张载《正蒙》18、极其大而后中可求,止其中而后大可有。

张载横渠四句简单解释

张载横渠四句简单解释

张载横渠四句简单解释张载横渠四句简介张载(1020年-1077年),字载之,号横渠,北宋陕州商州人,哲学家、教育家、思想家和文化名人。

他在教育、哲学、历史、文学等领域都有卓越的成就。

横渠四句是他的名言,分别是“立德、立功、立言”和“忠恕、宽信、厚生、共利”。

这四句话被视为他对人的要求和教育理念的总结,对后世影响深远。

立德立德是指树立正确的道德观念和价值观,追求道德的高尚和完美。

张载主张要通过教育和培养的方式,让人们具备正确的德行和品德,以此来塑造一个和谐、美好的社会。

这个观点强调个人的道德修养和责任感,认为只有内在的道德追求才能引领人走向正确的道路。

立功立功是指通过自己的努力和奋斗,为社会作出贡献和取得成就。

张载认为每个人都应该积极参与社会事务,发挥自己的才能和能力,为社会做出贡献。

他主张要树立正确的价值观,有志向有追求,并通过自身的努力去实现自己的目标和理想。

立言立言是指通过言论和行动表达自己的观点和主张,为社会发声。

张载认为人应该有独立的思考能力和辨别能力,敢于发表自己的意见和观点,勇于为正义和公平说话。

他主张要积极参与社会讨论和辩论,通过发表言论来推动社会进步和改革。

忠恕忠恕是指忠诚和仁爱的品质。

张载认为一个社会应该建立在互相尊重、互助互爱的基础上,每个人都要有敬畏天地、忠诚国家、友爱他人的精神。

他强调要追求真善美,培养出忠诚和仁爱的品格。

宽信宽信是指宽容和信任的态度。

张载主张要以宽容的心态对待他人,尊重每个人的差异,不以一己之见评断他人。

他认为只有相互包容和信任,才能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和社会环境。

厚生厚生是指关心他人的生活和福祉。

张载认为应该关注社会弱势群体的生活和需求,倡导关爱他人、奉献社会,通过实际行动来帮助他人。

他主张要培养社会责任感和爱心,积极参与公益事业,关心社会公共福利。

共利共利是指追求共同利益和共同发展。

张载认为人和社会的利益是相互关联的,只有追求共同利益和共同发展,才能实现社会的稳定与和谐。

张载四句名言的解析

张载四句名言的解析

张载四句名言的解析张载(1020年-1077年)是北宋时期的一位儒学家,尤以其思想理论和教育贡献著称。

他的著作《正蒙》是中国古代儒学的重要经典之一,对后世的儒学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张载的名言是他在研究儒家经典和传承儒家思想过程中的总结,体现了他对道德修养、人生哲学和教育教学的独特见解。

接下来我们将解析张载的四句名言。

第一句名言是“志不忘而愤不散”,这句话表达了一个重要的人生态度,即人要有坚定的志向和高昂的斗志。

张载在这句话中强调了两个关键词,一个是“志”,一个是“愤”。

志是指一个人的抱负和追求,只有拥有远大的志向,才能给人生增添动力和意义;而愤是指对不公与不义的愤怒和不满,它可以唤起一个人的斗志和勇气,推动个人去追求公平与正义。

志不忘即要始终保持对自己的追求不灭的认知,愤不散即要抱持着对社会不公正现象的不屈不挠的愤怒,不论遇到什么困难和障碍,都要保持着积极乐观的态度,不放弃对事物的探索和改变。

第二句名言是“存心养性,秉忠守信”,这句话强调了道德修养的重要性。

存心是指要培养健康的心态和正确的价值观,只有这样才能保持内心的平静和真诚。

养性是指通过修身养性的方式来提升个人素质和道德修养。

秉忠守信则是一种职业道德的要求,它代表了一个人对职责和信义的坚守。

张载认为,只有通过内心的修养和对道德准则的坚守,个人才能成为一个有思想、有品德的人,才能真正为社会作出贡献。

第三句名言是“知足者富”,这句话强调了如何正确看待和满足自己的需求。

知足是指对已有的财富和资源满足,不贪婪和奢侈。

富不仅仅是指物质的富有,更重要的是指内心的满足和心灵的富足。

张载提倡人们要学会满足现有的条件和资源,不要一味追求物质上的富有,要懂得享受生活中的小幸福和感悟。

第四句名言是“为学日益,为道日损”,这句话强调了对学问和道义的追求。

为学日益是指不断学习和充实自己的知识和才能,只有通过不断学习和进取,个人才能取得更大的成就和贡献。

为道日损则是指个人追求道义和正义的责任心和承诺。

张载四句具体介绍_张载纪念馆在哪里

张载四句具体介绍_张载纪念馆在哪里

张载四句具体介绍_张载纪念馆在哪里张载四句就是指“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这四句话,这是张载流传下来的最有名的话。

下面是店铺为你搜集张载四句具体介绍的相关内容,希望对你有帮助!张载四句具体介绍张载四句就是指“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这四句话,这是张载流传下来的最有名的话。

这四句话出自张载的《横渠语录》,因此当代哲学家冯友兰将这四句话称为“横渠四句”。

这四句话的官方解释是:为天地确立起生生之心,为百姓指明一条共同遵行的大道,继承孔孟等以往的圣人不传的学问,为天下后世开辟永久太平的基业。

“横渠四句”由于言简意宏,因此一直传颂不衰。

2009年,时任国务院总理的温家宝,在出访欧洲时接受外媒采访,就用了这四句话表达了自己的心迹。

“为天地立心”,就是说为人要有仁者和圣人之心,即要博爱济众、廓然大公。

还有就是恻隐之心,即孔子所说的“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自己都不愿意做的事,怎么忍心让别人去做,这也是仁的出发点。

“为生民立命”,源自孟子的“立命”思想。

不管一个人寿命的长短,都要保持自己的性体全德,这样的生命个体就可以说是安身立命了。

“为往圣继绝学”其中的“往圣”就是指孔子、孟子这样的圣人。

“绝学”就是指孔孟等先儒弘扬的道学。

孔子虽然是集大成者,但是宋朝时期的学者把儒学提升到了一个新的高度,是儒学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

“为万世开太平”,就是所有儒学者的永恒的政治思想。

直到现在也是中国人的理想。

张载纪念馆在哪里张载纪念馆,又叫做张载祠或者长张子祠,位于现在的陕西宝鸡眉县城东二十六公里处的横渠镇,占地南北为82米,东西为37.5米。

纪念馆的南面是太白山国家森林公园,北边是佛教圣地法门寺,东面则和道教圣地楼观台相连接,西面则是诸葛亮庙、钓鱼台和周公庙相毗邻,地理位置十分优越,环境十分幽静闲适。

张载是我国北宋时期著名的理学家、思想家和教育家,他在很多方面都取得了惊人的成就。

“横渠四句教”——奠定张载在中国文化史上不朽地位的一句名言

“横渠四句教”——奠定张载在中国文化史上不朽地位的一句名言

“横渠四句教”——奠定张载在中国文化史上不朽地位的一句名言'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这就是著名的'横渠四句教',出自北宋大儒张载,因其言简意赅,历代传颂不衰。

“横渠四句教”既是张载一生为学的归宿,也可以看作是宋儒以至于后世心学的集体文化纲领,是中国传统文化中最有名的一句。

“横渠四句”被历代大儒所传扬,影响已经超出了理学的范围,而成为中华人文精神和文化担当的重要标识。

是很多中国文人的座右铭和立志方向,也是我们普通人特别值得去领悟和践行的人生真谛。

张载(1020年—1077年12月6日),字子厚,其名和字取义于《周易·坤卦》:“君子以厚德载物。

”祖籍大梁(今河南开封),生于长安(今陕西西安),后侨寓于凤翔眉县横渠镇(今陕西眉县横渠镇)并在横渠镇讲学,著书讲学,传道授业,“为关中士人宗师”,世称“横渠先生”。

北宋思想家、教育家、理学创始人之一,他的学术思想被称为“关学”,与周敦颐的“濂学”、二程的“洛学”、南宋朱熹的“闽学”并称为宋代的四大学派。

《宋史·卷四百二十七·列传第一百八十六》(张载传):“载学古力行,为关中士人宗师,世称为横渠先生。

”“敝衣蔬食,与诸生讲学,每告以知礼成性变化气质之道,学必如圣人而后己。

以为知人而不知天,求为贤人而不求为圣人,以秦汉以来学者大蔽也。

故其学尊礼贵德,乐天安命,以《易》为宗,以《中庸》为体,以孔孟为法,黜怪妄,辨鬼神。

”当然,关于“横渠四句教”的版本还有不同的记载。

张岱年先生是关注冯友兰先生“横渠四句”及其译文的最有影响的大学者,他曾撰文《试谈“横渠四句”》,分析论证了冯友兰先生所引的“横渠四句”的来源。

他指出:“'横渠四句’有一个版本问题。

人们经常引用的是:'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这是《宋元学案》所载,而宋本《张子语录》所载却是:'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道,为去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

北宋大儒张载九句名言,可谓是中国人精神上的绝句

北宋大儒张载九句名言,可谓是中国人精神上的绝句

北宋大儒张载九句名言,可谓是中国人精神上的绝句张载(1020年~1077年),字子厚,凤翔郿县(今陕西眉县)横渠镇人,北宋思想家、教育家、理学创始人之一。

尊称张子,封先贤,奉祀孔庙西庑第38位。

张载青年时喜论兵法,后求之于儒家“六经”,曾任著作佐郎、崇文院校书等职。

后辞归,讲学关中,才高博洽,为世通儒,教养诸生以千数。

因讲学于关中横渠镇,故人称“横渠先生”,其学派称为“关学”。

宋神宗熙宁十年(1077年),返家途中病逝于临潼,年58岁。

张载与周敦颐、邵雍、程颐、程颢合称“北宋五子”,有《正蒙》、《横渠易说》等著述留世。

1、只有责己,无责人。

出自《经学理窟·学大原下》。

【译文】只有多批评自己,不要多批评别人。

2、闻之知之,得之有之。

出自《经学理窟·义理》。

【译文】只有听说之后才能了解它,只有得到了才能拥有它。

3、人本无心,因物为心。

出自《张子语录·语录下》。

【译文】人本来没有离开物质而独立存在的心,因为有了物质世界才有了心的认识活动。

4、圣心难用浅心求,圣学须专礼法修。

出自《杂诗·圣心》。

【译文】圣人的心难以用肤浅的心来探求,圣人的学问必须专心依照礼法来修行。

5、天下义理只容有一个是,无两个是。

出自《经学理窟·义理》。

【译文】天下的义理只能允许一个是对的,不能有两个都对。

6、发源端本处既不误,则义可以自求。

出自《经学理窟·义理》。

【译文】发源根本的地方既然没有错误,那么它的意义可以自己慢慢研究领悟。

7、凡可状,皆有也;凡有,皆象也;凡象,皆气也。

出自《张子语录·语录中》。

【译文】凡是能描绘出状态的,都是存在的;凡是存在的,都有形象。

凡是有形象的,都是阴阳之气所生。

8、感亦须待有物,有物则有感,无物则何所感。

出自《张子语录·语录上》。

【译文】感知也需要依赖于物体,有物体就会有感知,没有物体哪里来的感知?9、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

北宋大儒张载(zài)四言

北宋大儒张载(zài)四言

北宋大儒张载(zài)四言北宋大儒张载(zài)四言北宋著名理学家张载(zài)(字子厚,人称横渠先生,1020-1077年),为后世留下了许多宝贵的精神遗产,其中包括他的四句名言,这就是: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

这四句名言历代流行不衰。

近年,温家宝总理在国外演讲或接受记者采访,曾多次引用;2005年,时任台湾国民党主席的连战先生访问大陆,也曾用以寄语北大学子。

足见张载四句名言的精神感召力之强盛。

第一句“为天地立心”。

目前比较流行的解释是,认为天地没有心,但人有心,人的心也就是“天地之心”;“为天地立心”就是发展人的思维能力,以理解自然界的事物和规律。

这是一种误解。

儒家经典《易传》中有一个关于天、地、人的“三才”宇宙模式,表明古人倾向于把天、地、人看作一个整体。

因此,“天地之间”,既包括自然界,也包括个人和人间社会。

张载把社会涵义的“天地”也称作“天下”。

其次,张载并没有否认“天地之心”的存在。

在天地能够生成万物这一意义上,张载是肯定天地是有心的。

生物之心是天地所固有的,无需人来“立”。

其实,“为天地立心”是指为社会建立一套以“仁”、“孝”等道德伦理为核心的精神价值系统。

在张载看来,“立心”也就是“立天理”之心,因为天理“能使天下悦且通”,从而使“天下”(社会)必然会普遍接受仁孝之理等道德价值。

依据这些资料来看,“为天地立心”的涵义其重点不在认识论,而在价值论。

第二句“为生民立命”。

“生民”指民众,“命”指民众的命运。

这涉及儒家一直关注的“安身立命”问题。

“为生民立命”之“命”,主要指人的命运。

张载认为,只要通过自己的道德努力,人就能够在精神价值方面掌握自己的命运从而赋予生命以意义。

因此,“为生民立命”是说为民众选择正确的命运方向,确立生命的意义。

第三句“为往圣继绝学”。

“往圣”,指历史上的圣人。

儒家所谓圣人,其实就是指人格典范和精神领袖。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天人不许离而为二
——张载四句教的价值理想世界
张立文《光明日报》( 2011年08月15日 15 版)
两宋道学家焕然大明中华文化的道统,正如《道学传》所言:“凡《诗》、《书》、六艺之文,与夫孟孔之遗言,颠错于秦火,支离于汉儒,幽沉于魏晋六朝者,至是皆焕然而大明,秩然而各得其所。

此宋儒之学所以度越诸子,而上接孟子者与”。

自尧、舜、禹、汤、文、武、周公、孔、孟以后,道统不明,儒学幽沉,宋儒拂拭厚重的历史尘埃,使中华道统大明于天下。

道统焕然而大明的标志性的表述,莫过于张载的“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的四句教。

这四句经典性话题,道出了道学的生命安顿、文化旨趣、道德重建、价值目标、理想境界的指向。

从四句教的由形而上而形而下、由价值理想到价值安置的互动、互济的逻辑思维中,可以体认到中华文化的根深蒂固、博大精深,也可感受到中华民族精神的生命智慧、智能创造。

为天地立心
天地是自在的存在,它不能获得自由身,不能自己创造自己,自己认识自己,其本身是没有价值和意义的,也无所谓本质。

从这个意义上说,天地本无心,人才有心。

天地有人,才显现其价值、显示其效用,体现其广大,才能厚德载物。

天地若无人心,谁为天地立心?人心若不赋予天心,天地如何立心。

天地无人,就不能显现其价值和效用。

有人心,天地才是活泼的、有生命的,否则就是死物、死理,凸显了人的伟大。

人们从仰观天文,俯察地理,以类万物之情中,体认天人的一体。

从孔子五十而知天命,孟子的尽心、知性、知天,及存心、养性、事天的知天与事天两路向中,体认到“万物皆备于我”的深刻意蕴。

到张载《西铭》的“天为父,地为母”,民胞物与,再到朱熹的“天地万物本吾一体”,陆九渊的“宇宙便是吾心,吾心即是宇宙”以及王守仁的大人以“天地万物为一体”的体认,体现了为天地立心的认同性、合理性、价值性。

天地之心与人心是圆融一体的,程颢、程颐兄弟说,一人之心即天地之心,一物之理即万物之理。

天地的心和命运是与人的心和命运紧密联系在一起的。

天地是养育人的父母,人依赖天地而生存在这个大地上。

天地敞开它那无私的、阔广的胸怀、接纳天下之人,天下之物,人亦赋予天地以价值与效用。

在这种情境下,人损害天地之心,就是损害自己之心,人危害天地,就是危害自己,人毁灭天地,就是毁灭自己。

过去人类无情地、残酷地征服自然,所作的孽,造成生态危机,今天已经得到了报应,将会继续得到报应。

人类应该遵循中国先贤的话,尊敬天地如父母,像赡养、侍奉父母一样对待天地。

“”(熊十力《体用论》,《熊十力全集》第7卷,
第143页。

湖北教育出版社,2001年版)。

为此,我们要有全人类的意识、全球的观念、大同的胸怀,来观照宇宙天地的事事物物。

至于两岸同种、同文、同族、同语言兄弟之间的种种问题,在为天地立心的唯变所适中,大化流行,和合生生。

为生民立命
“天地之生,人为贵”。

人妙凝天地的精英、汇聚阴阳五行之秀气,所以是最灵、最贵的。

这是对人的价值的体认和高扬。

《周易·说卦传》说:“立天之道,曰阴与阳;立地之道,曰柔与刚;立人之道,曰仁与义”。

天地人虽为三才之道,但陆九渊说:“天地人之才等耳”。

这里的人是一个大写的人,人与天地是平等的,是应该相互尊重的。

然而人身需要安,人命诉求立。

所谓立命,孟子说:“尽其心者,知其性也,知其性,则知天矣。

存其心,养其性,所以事天也。

天寿不贰,修身以俟之,所以立命也。

”在这里孟子开出立命的两条路向:一是知天命的路线,穷极心的全体而无不尽,而觉解心性的本质之理,以达知天命。

二是事天命的路线,操存本心,涵养本性,以事奉天命。

朱熹在《孟子集注·尽心上》里引程颐的话说:“心也、性也、天也,一理也。

自理而言谓之天,自禀受而言谓之性,自存诸人而言谓之心。

”心性天一理不二,尽管人的寿命有长有短,但只要不懈地进行修身养性工夫,便能在涵养生命心性全德中立命。

这两条指向天的路线,都是内外互补、动静相资的过程。

立命,人的命如何立?立在哪里?在现实社会生活中,有安立在权利的你争我夺中,有安置在酒色财气中,有安顿在仁民爱物里,由于各人价值观的差分,人生价值的安置和精神灵魂的安顿亦殊异。

“穷理尽性以至命”,体认天地万物和社会人生的道理、原则,穷尽和扩充其善良自性,掌握天地、社会、人生发展的必然性规律,才能避免误入迷途。

中华民族安身立命之所,就在于源远流长、光辉灿烂的中华文化之中。

这是中华民族之根、中华民族之魂的所在和载体,这个根与魂的支点,就是和合生生道体。

这是中华民族生命延续和智慧开拓的源头活水,是中华民族的精神家园、终极关切,
这是灵魂安顿的精神安心,是就形而上层面说的。

立命即在所安的身心之中,身心所安即在立命之中,两者圆融无碍。

作为中华民族文化之根之魂的基点的和合生生道体,是安身立命之所在,是终极关切之所在,是中华民族向心力、凝聚力、亲和力的所在。

它为人类特殊价值需要提供了可能。

人是需要有信仰和敬畏的。

古代中国人有慎终追远的祖宗崇拜,亦有敬畏天和鬼神的自然崇拜,以及各种价值理念的信仰。

信仰给生命以动力和方向,信仰给宇宙、社会、人生以和谐和安定。

“天道变化,各正性命,保合太和,乃利贞。

首出庶物,万国咸宁”,这是和合生生道体的一种境界。

为往圣继绝学
自南北朝隋唐以降,佛教文化逐渐成为强势文化,梁武帝萧衍溺信佛道,四度舍身入寺。

隋代杨坚归依三宝,杨广亲受菩萨戒,唐朝李渊父子亦崇佛。

在经济上,“十分天下之财,而佛有其七八”。

在思想信仰上,“民间佛经,多于‘六经’数十百倍”。

中华民族的知识精英们,面对儒教生命智慧的式微和佛教博大精深的般若智慧及精妙深奥的涅槃实相,而被佛教的中国化创新所吸引,趋之若鹜地去学佛、理佛、皈佛,中华传统的儒、道文化成为弱势文化。

因此,唐代只有伟大的宗教家和文学家,而没有一流的哲学家,这是文化上的欠缺。

韩愈以其大文学的身份上谏佛骨表,险些丧命。

他作《原道》,讲中华道统,以与佛教的法统相抗衡。

他认为从尧、舜、禹、汤、文、武、周公、孔、孟以后,中华道统就断了。

中华传统文化在佛教文化的冲击下成了绝学,他要将其继续下来,试图重新确立中华传统文化主体身份和独立地位。

怎样才能继往圣的绝学,宋明道学家不是采取韩愈的“人其人,火其书、庐其居”的硬性方法,而是汲取柳宗元“综合儒释”的思想。

两宋道学家们出入佛道或几十年,在“尽究其说”的基础上,融突和合儒释道三教,落实了“兼容并蓄”儒释道三教的文化整合方法于“天理”上,而开出宋明理学理论思维新体系、新观点、新方法,担当起拯救中华文化的历史使命,重新发现中华传统的“绝学”,使之焕然光大。

中华传统文化在宋以后,历经元、清两次草原文明对中原农业文明与工商文明的无情破坏和残酷打击,使中华文明与西方文明差距逐渐拉大,中华帝国从其辉煌的宝座上跌落。

五四运动前后,在西方德、赛二先生的激荡下,中国先进青年掀起了向西方学习的热潮,他们向西方追求真理,以西方的真理为真理,以西方的学术分科、规范为学术分科、规范,一切照着西方讲、照着西方做。

到“文化大革命”,革了中华文化的命,使得中华文化将为天下裂。

但我认为,中华道术有裂而无断。

当前,我们共同乘弘扬中华文化的春风,既继往圣的绝学,延续中华文化的薪火,又在多元文明的互动、对话、融合中,使中华文化的薪火愈燃愈旺。

我们既不是像冯友兰那样,接着宋明理学中程朱之理体学讲,也不是像熊十力、梁漱溟那样接着陆王之心体学讲,而是自己讲,讲自己,以建构体现21世纪时代精神之精华的、化解当代人类所共同面临冲突和危机的中华民族的新文化、新哲学理论思维体系。

这是作为炎黄子孙的不可推卸的历史使命和应尽的职责。

为万世开太平
中华民族几千年前就期望开太平的大同世界,直到孙中山祈求开出“天下为公”的太平盛世。

中国人为实现“为万世开太平”的价值理想的和合可能世界,自强不息地、前赴后继地奋斗了几千年。

今天,我们仍然为万世开太平,而奋发图强,建设和谐社会、和谐世界的太平世。

如何开万世之太平?《大学》的三纲领,八条目指出了其要旨。

“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新民,在止于至善”。

人去其旧染而成新人,而达到善的极至,便是一个太平之世。

成新人、止于至善的前提和基础是明明德。

如何才能明明德?这就需要格物、致和、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一整体的内圣外王的工夫。

从格物而穷尽天地万物的道理、原理,从而获得宇宙、社会、人生的知识。

由而反归人的意识,使之诚实,于是心之所发动无一不是诚善之心,这样心就端正,而无邪念。

这是讲明明德的如何修身的内圣之事。

“自天子以至于庶人,壹是皆以修身为本”,这是“新民”之事。

齐家、治国,这是外王之事,最后达到平天下的价值理想世界。

张载的四句教,构建了“为天地立心”的形而上本体,“为生民立命”给本体提供了依据,生民经“为往圣继绝学”的觉解和内圣外王的修身养性工夫,而通达“为万世开太平”的价值理想境界,构成既立天极,又立人极的天人不二的圆融无碍的哲学理论思维体系。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