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商业银行信用风险管理研究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提要]信用风险指的是担保人、贷款人或者是证券发行商因为某些原因或者是由于个人问题而导致的合同违约,致使银行或者是借款人在交易过程中遭受不必要的损失。信用风险不仅仅出现在双方借贷活动的过程中,也经常发生在业务投资、信用担保或者是证券投资等一些常规业务中。在我国,由于多种原因导致我国商业银行信用风险管理重视程度较低,起步较晚。基于此,国内专业领域针对这方面的管理经验比较匮乏,加上专业人员数量的欠缺,而目前在岗的工作人员又缺乏相应的风险管理意识,所以无论是从信用风险管理的基础理论衡量还是实践经验的比较,我国商业银行信用风险管理与欧美发达国家均存在着较大的差距。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加剧,外资流通频繁性越来越强,提升我国商业银行信用风险管理能力以及水平迫在眉睫。

关键词:商业银行;信用;风险;对策

中图分类号:F83文献标识码:A

原标题:我国商业银行信用风险分析

收录日期:2016年12月26日

一、商业银行信用概况

我们通常所说的信用,指的就是依附在人与人之间在交易过程中形成的一种相互信任的社会交往关系,以至于交易双方产生信任而愿意继续交易。它是一种基本的道德要求,也是一种能力的养成,在现实交易中,信用也可以是一方未付清全部交易款项的时候就能提前享受交易的成果,同时交易双方也要拟定相应的条款并双方遵守此条款上的所有项目,借款方根据条款规定的时间要还清所有交易产生的费用。

我国商业银行是信用制度的主体单位,根据信用的定义,商业银行中信用的具体意义即为个人或单位由于各种需求向银行借款,银行根据事先规定的利率来拟定合同促使交易双方达成交易,具体通过贷款发放和吸收存款的形式表现出来。商业银行的信用体系较为广泛,资金的运行和资本的运作都极为复杂,尽管我国起步较晚,但是随着20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市场经济的火速发展,不同经济元素的增加在很大程度上促进了我国商业银行信用体系的建设,银行要参与市场

上的各大小资本运作的活动,在不断增加扩大银行业务范围以及获取新增资源机会的同时,交易过程中虚拟货币量不断增加,也增加了不同程度的信用风险。

二、我国商业银行信用风险管理现状

(一)传统的信用管理理论占主流。在我国,因为经济的发展而促进商业银行信用管理的理论几乎与外国商业银行信用理论发展一致,无论是从资本或者是负债管理的流动性,再或者是从综合方面考量管理资产负债程度,都有着相近的发展历史。根据我国目前的情况,商业银行存在的主要风险分为独立控制以及管理类。虽然一些银行尝试在针对资金管理问题上实行比例分配原则,但是由于受到各方面的影响,进行的并没有想象中的顺利。

(二)传统的信用评级方法。关于信用评级的制度,最早出现在美国,一般按照业务分类决定评估方式,分为内部评估和公开评估。内部评估即客户申请的不公开评估,评估结果只有内部人员知道,而公开评估则会把评估结果公布于全社会,一般适用于企业进行资产公开,以募集更多的资金招募。在我国,商业银行经过多年的发展已经形成了适应于国内消费客户群特点的信用评级系统,商业银行经过多年的发展已经形成了适应于国内消费客户群特点的信用评级系统,供银行内部来使用。虽然每个银行都会根据自身的业务特点制定不同的侧重点,但大多数都是以传统的评级方法为主。

(三)银行推行五级贷款分类。一般来说,商业银行会设立一个特定的评估分级体系,通常是根据贷款者偿还能力的判断也就是贷款者违约的可能性来确定该贷款者属于哪一类信用评估级别,一共分成五个级别,分别为正常、关注、次级、可疑、损失。这五种级别代表银行会根据贷款人的资产进行评估,确定借款人能按时履行合同偿还本息的可能性大小,帮助银行在办理借贷业务时做出准确的判断。而贷款又氛围良好贷款和不良贷款,以便更好地适应现实生活中银行业务的需求。不良贷款包括“损失贷款”、“可疑贷款”和“次级贷款”三类,良好的贷款则是“正常贷款”和“关注贷款”。这样的分类方式的侧重点在于更加关注贷款人的还款能力,最大限度地减少银行的风险和损失,提升银行业务办理的效率。

三、我国商业银行信用风险管理的不足

(一)不具备正确的风险管理理念。目前,国内每个商业银行都会把增加存款金额业绩作为主要任务,从而忽略了对工作人员信贷风险管控能力的培养以及资产的质量和盈利水平。在很大程度上这些只追求短期盈利而忽略长远发展的片面观点会阻碍国内商业银行的发展。并且在实际操作过程中,会因为对工作人员在信贷风险管控理念的疏忽而导致实际工作操作不足,影响业务质量。

(二)缺乏信用风险管理专业人才。目前,我国商业银行进入门槛越来越低,导致工作人员总体素质偏低,由于大量招聘应届毕业生并且不经过全面的培训,会使他们社会经验不足、法律知识欠缺以及业务方式不当,缺少管理分析能力的缺点暴露出来。而且如今的银行工作人员,越来越多的人缺乏责任感,在办理实际业务的过程中,不经过规定对贷款人进行严格审核,及时处理并调整贷款类别,如实核实贷款人是否具备必要的贷款条件,因此会导致越来越多的呆账坏账,加上测试出来的基础数据并不适应于实际业务的处理运用,因此会降低银行业务处理的效率,从而也会在很大程度上降低顾客群体对商业银行的信任度。这就是为什么尽管我国经济迅速发展,但也不能建立一个全面完善的信用风险管理模型,或者是把国外先进的信用风险管理

我国商业银行信用风险管理研究

□文/侯一民

(辽宁对外经贸学院辽宁·大连)

信用/法制《合作经济与科技》No.2x2017 184--

技术运用到现实中去的主要原因。

(三)缺少完善的信用风险评估体系。首先,经过多代人的努力与实践,我国商业银行法人架构日趋完善,但由于董事会和监事会的权利集中化,不能相互制衡,依然无法做到完全稳固法人架构;其次,现在并没有一套行之有效的规章制度进行风险管制,直接影响风险管控的效果;最后,银行内部缺少独立的稽核部门。我国银行贷款风险主要分为五大类,但均存在较大的缺陷:一是存在较为严重的主观性思维,对贷款界限定义较为模糊,导致结果不一致;二是缺乏对资产质量恶化的预估能力;三是没有做到分类结果的细化;四是无法有效利用贷款五级分类和准备金遮盖银行的信用风险;五是五级分类也区别不了借款人风险和债务风险。

在我国,由于经济形势的复杂以及现实经济需求的繁多,因此无法用单一的信用缓释方式来分散风险,并且由于各大商业银行在业务处理上有不同的侧重点或是擅长的方面,因此不同银行在不同业务上的信息创建、抵押率和风险管理也都不同,政府至今也没有出台统一的风险要素调整标准,这就导致银行必须根据现实情况时刻调整侧重点处理风险,并且还需要承担作为担保人的风险责任。

四、我国商业银行信用风险体系建设建议

(一)强化商业银行信用风险内控体系建设。如今我国商业银行最看重的不是客户群体的良好体验,也不是业务处理的含金量,而是为了提升业绩,增加信贷任务目标的完成量,往往就会实行信用风险的内部控制机制,而内部人员专业素质水平是决定这个银行业务处理能力至关重要的因素,因此需要对内部工作人员进行风险控制和制度管理方面的培训,想要加强内部工作人员的专业素质水平,可以通过以下三点来完善:一是建立专门信用评估机构,增加专业评估审核人员,进一步完善银行系统;二是详细规划银行内部制度流程,使得工作人员在平常的业务处理中能够有理有据,有章可循;三是将专业评估人员的绩效纳入考核,减少因人工问题而增加的坏账率。

(二)加强商业银行信用风险监督管理

1、银监会对商业银行的监管。首先,银监会在进行常规风险监管的时候,要有主次之分,要以风险性监管为主,以合规性检查为辅,按轻重程度加强对商业银行的风险监管工作,在提升监管效率的同时做到与时俱进。在具体形式上,可以通过数据报表来实现,通过数据更有说服力地说明监管情况,建立监管数据库,实现商业银行间的数据共享。

2、财政收支体制,处理好财政与银行之间的关系。在我国,促进商业银行信用风险形成的一大关键因素要归功于多日积累的信贷资金被逐渐财政化,这就要求我们在宏观经济的发展中,杜绝虚假夸大银行的实际作用,杜绝银行完成不了的功能,同时也要注意银行信贷资金过于倾向财政化的转变。在向国有企业进行放贷时,要做到一视同仁,不能违规向国有企业补贴罚款或者是给予资金供给。在对于财政权处理的同时,政府要起到带头作用,首先要减少支出,缩减补贴,实现政企分开。同时,出台相应的法规政策,协助银行进行风险管理,银行在针对财政借款或者透支的业务上也要像一般业务一样纳入风险管理范围,最大限度地减少因为管理疏忽而出现的呆账坏账,不良资产和信贷损失,再配合政府出台的政策来进一步完善风险监控,加大防范。

(三)建立和完善内部评级体系。针对我国商业银行依然是以信用风险作为最主要的防范风险类型,应该把信用风险计量工具——

—内部评级体系作为商业银行为核心的信用管理工具。目前,适用于我国经济发展的商业银行内部评级系统主要分为客户评级和债项评级两大

部分。客户评级就是针对客户提供的财务报表进行数据分析,用定量和定性的分析方法对客户进行评级;债项评级就是针对交易本身产生的信用风险进行风险评估,确保能精准预测假定客户违约后的损失大小。我国商业银行对于内部评估研究的起步时间较晚,没有国外因为长期发展而尤为完善,但至少经过这么多年市场的打磨,已经逐步形成一套比较完善的理论方法可以运用到实际中去。商业银行也可以借鉴国外丰富的经验,取长补短,根据国内实际情况来完善适用于我国的科学计量工具。

(四)加强信用风险管理系统建设。首先,要完善银行的信用风险系统建设,在加强日常基础业务办理的同时,也要加强经验总结,为今后信用风险管理的建设提供精确的依据。但在建立风险模式之前,应该根据平时业务处理经验以及可能出现的金融资产组合,将这些纳入风险管理体系的建设作为参考标准,再制定统一的标准对这些业务进行控制和管理。其次,建立独立的风险管理体系,逐步改变由董事会全权操纵风险管理的局面,变成由董事会、监管部门共同负责的风险管理,以适应商业银行在新环境下发展的必要性。

一方面为了增强自身的竞争力,商业银行可以建立相关的奖罚制度,根据实际业务成果绩效,对工作人员的业绩进行日常考核以及定期总结,对于积极参与风险管理的并有效防范和控制风险的工作人员予以一定的奖励,而对于在其位不谋其政的工作人员或由于其过失而造成部门损失,要进行一定的惩罚,或者予以警告处理,满一定次数予以开除处理。商业银行在任何行业都是中流砥柱,因此银行有义务收集各行业的行业数据,一方面可以帮助银行增加业务处理经验;另一方面也可以通过信息交流健全银行的数据库,加强银行的业务处理能力。但必须保证交流的信息具备真实性、全面性以及时效性,再配备专业的人员对数据信息加以经济学、金融学、管理学等各方面知识分析,综合灵活运用。

五、结束语

在当今社会里,商业银行已经彻底地融进了我们的日常生活,同时作为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平台支柱,其发展的稳定性以及业务运营能力和存活率直接关系到一个国家整体金融体系的稳定与安全,因此商业银行能否制定、实施行之有效的信用风险管理,又会直接影响整个世界的经济健康运行。就像一个家庭不能缺少家庭文化、一个民族不能缺少核心的民族文化、一个企业不能缺少核心的企业文化一样,商业银行想要全方面地发展业务处理能力,承担好经济发展顶梁柱的角色,就必须构建一个适用于我国经济发展的科学的信用管理体系。同时,在经济全球化深入发展,外资流动不断频繁的今天,商业银行要增强自身的竞争力,增强风险管理防范来应对挑战,进而增强整个行业的竞争力,以便有强大的能力应对国际挑战。

主要参考文献:

[1]顾铖桢.商业银行信用管理体系建设研究[J].商场现代化,2015.9.

[2]郑力暄,崔丽君,李响.论我国商业银行信用风险管理[J].科技资讯,2014.12.15.

[3]王艳丽.我国商业银行信用风险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商场现代化,2015.16.

[4]李云,夏琳斌.我国商业银行信用风险管理的国际经验借鉴[J].北方经济,2007.19.

[5]李军.我国商业银行内部评级法的应用研究[D].天津商业大学,2014.

185--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