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旅游者的态度

合集下载

旅游心理学 期末复习

旅游心理学 期末复习
△7、旅游知觉的种类
空间知觉
形状知觉:靠视觉、触摸觉和动觉获得
大小知觉:靠视觉、触摸觉和动觉获得
方位知觉:靠视觉、触摸觉、平衡觉和动觉等获得距离知觉
时间知觉活动的内容情绪和态度时间标尺的利用
运动知觉物体运动的速度运动物体与观察者的距离运动知觉的参考标志观察者自身的静止或运动状态
错觉1、几何图形错觉2、形重错觉3、大小错觉4、方位错觉5、运动错觉
整体性当客观事物的个别属性作用于人的感官时,人能够根据知识经验把它知觉为一个有机的整体,这就是知觉的整体性特征。
恒常性当知觉的条件在一定范围内改变了的时候,知觉的印象仍然保持相对不变,这就是知觉的恒常性。
☆6、影响旅游知觉的因素:
客观因素具有较强特性的对象反复出现的对象新奇独特的事物运动变化的对象
主观因素兴趣需要与动机情绪个性经验
问题(1)、服务员应如何处理类似事件?
(2)、处理类似事件应特注意什么问题?
处理类件时要按以下几点进行:
(1)总台服务人员遇到这种情况,应及时示前台经理,不宜当众揭穿客人的谎言,避免客人当众难堪,恼怒。
(2)由前厅经理或前厅管理人员,将事离现场,或请客人到茶座、吧小坐。
(3)先听取客人的意见,然后再做细致耐心的工作。
第五章旅游者人格
☆1、人格的概念:人格是个人在适应环境的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系统的、独特的反应方式。它是由个人在其遗传、环境、成熟、学习等因素交互作用下形成的,并具有很大的稳定性。
△2、三个理论:
☆3、四种气质类型:
多血质:血液占优势王熙凤
粘液质:粘液占优势诸葛亮
胆汁质:黄胆汁占优势张飞
抑郁质:黑胆汁占优势林黛玉
△6、心理学是由哲学和生理学组成
☆7、现代心理学三大流派

旅游学概论第四章 旅游者

旅游学概论第四章 旅游者

\
TOURISM
(6)空间距离
吴必虎等.中国城市居民旅 游目的地选择行为研究[J]. 地理研究,1997(2)
距离(KM)
出游市场所 占比例(%)
<15
37
15-50
24
50-500
21
500-1500
12
>1500
6
整理课件
累计比例 (%)
37 61 82 94 100
\
TOURISM
价格
D

凡纳入我国旅游统计的来华旅游入境人员统 称为(来华)海外游客。海外游客是指来我国 大陆观光、度假、探亲访友、就医疗养、购物、 参加会议或从事经济、文化、体育、宗教活动 的外国人、华侨、港澳台同胞。
按照在我国大陆访问期间停留时间的差别, 海外游客划分为海外旅游者(过夜游客)和海 外一日游游客(不过夜游客)。
初中 高中及中专 大专及以上 受教育水平
西安碑林和华山游客的受教育 程度——吴必虎,1997
上海市民受教育水平与出游率 的关系(潘勇,1998)
整理课件
\
TOURISM
参与率%
(5)家庭结构
游憩活动参与率
70
60 50
61
52
56
40
43
30
31
20
10
0
1
2
3~4
5~6 7或以上
家庭规模:人数
家庭规模对游憩活动参与率的影响 Heritage, Conservation and Recreation Service,1990. 整理课件
80 60 40 20 0
职业 观赏风景 出差 度假休养
上海市民职业与出游方式的关系 (吴必虎、徐斌等,1999)

旅游心理学(第四章 旅游需要与旅游动机1)

旅游心理学(第四章 旅游需要与旅游动机1)

Macbook官方广告
动机与旅游动机
旅游动机
是引发和维持一个人进行旅游活动,以满足其旅
游需要的一种心理倾向。P80
阅读《我们为什么要旅行》
旅游需要与旅游动机
动机与旅游动机
旅游动机的产生条件
主观条件是旅游者个体的内在条件,即旅游需要等。 客观条件是旅游者产生旅游动机的外在条件,主要有三类 1.时间条件
2.经济条件
3.旅游对象和旅游目标 (最重要诱因)
旅游目标包括客观目标和主观目标
动机与旅游动机
旅游 需要 心理紧张 或不安 旅游动机 (驱动力) 旅游 决策 旅游 行为 需要 满足
心理紧张消除
旅游动机的过程
旅游需要与旅游动机
一致性-复杂性与心理紧张
案例—2 “照葫芦画瓢”不灵
七月,小李带团上黄山。刚上山,天就起了 大雾,接着下起了中雨。游客看着屋外的雨下个 不停,坐在酒店的大厅里闷闷不乐。 小李想起春节与赵先生带的来自东南亚华人 团的情景。那也是在黄山这家酒店。当时,山上 下起了雨夹雪,也有很大的雾。赵先生便向游客 讲了这样一段话:“今天天气不好,又是雨又是 雪,我们出去也只能看到白蒙蒙一片的雾。我提 议现在暂时休息一会儿,我给大家借些扑克和麻 将来,大家先玩着,天气一有转变,我立刻通知 大家出发。大家看怎么样?”
动机与旅游动机
动机的方向 正面价值的目标引导着消费者的行为,促使他们去达到 这个目标,并且寻找有助于达到目标的产品。(例如,去头 屑用海飞丝;为了放松而出游) 然而,并非所有的行为都是被愿望激发以达到某个目标 的,有时候消费者被激发去回避一个负面的后果,他们将通 过购买和消费活动来减少达到这种结果的机会。(例如,为 避免晒黑而用防晒油;为了躲债而出游)

第四章 旅游者的个性心理和旅游行为汇编

第四章 旅游者的个性心理和旅游行为汇编

8、国内综合分类法
旅 游 者 的 态 度

身心健康动机 探奇求知动机 社会交往动机 求实的经济动机 纪念象征的动机 宗教朝觐的动机
(五)旅游动机的激发
1.影响因素 旅 游 者 的 态 度
(1)主体因素:
旅游需要 旅游知觉 旅游者自身状况
旅 游 者 的 态 度
(2)客体因素:
需要的内涵
旅 游 者 的 态 度 第一层次:是有机体内部生理或心理上的 某种缺乏或不平衡状态;
第二层次:是人对某种客观要求的反映;
第三层次:是有机体活动的积极性源泉, 是人进行活动的基本动力。
旅 游 者 的 态 度
2、需要的属性 对象性 紧张性 驱动性 竞争性 发展性
(二)需要层次理论
旅 游 者 的 态 度
定向运动从一开始就有一种神秘感,让 人们充满探求欲,虽然景色还是一样, 但是赋予了很多神秘、惊险、有趣的元 素,赋予了新意。更重要的是与陌生异 性的朋友共同挑战智慧与勇气的极限, 有多了几分浪漫气息。 因此,满足了人们社交及自我实现的需 要;健康、娱乐、好奇、探索及社会交 往等旅游动机
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
旅 游 者 的 态 度
针对不同需要的激励方法
旅 游 者 的 态 度
(三)旅游者的需要
旅 游 者 的 态 度
我们去旅行,最初是想迷失自我,我们 去旅行,最终是要找到自我。
——皮寇· 爱耶尔(美国)
旅 游 者 的 态 度
1、旅游者需要的作用 决定旅游者的行为 需要程度的大小决定行为实现程度的大 小 需要的层次决定旅游行为的方式
3、麦金托什分类法 旅 游 者 的 态 度 健康动机 文化动机 交际动机 地位和声望动机

旅游心理学课件:第四章 旅游消费者的个性与态度

旅游心理学课件:第四章 旅游消费者的个性与态度
一年
儿童从一 l 岁 幼儿由于排泄粪便解除内急压力所得到的快感经验,因而对
肛门期
到三岁
肛门的活动产生满足
儿童四、五岁 开始产生恋母(男孩)或恋父(女孩)情结,与此同时,它
性器期
左右
们惧怕双亲中与自己同性的
潜伏期 儿童 6 岁开始 其兴趣不再限于自己的身体,而是注意周围环境中的事物
12 岁以后 青春期
返回
3.改变旅游态度的策略
(2)重视旅游宣传,传播新知识
①要进行全方位的适度重复宣传 ②要有针对性地组织宣传的内容 ③要逐步提出要求 ④诉诸情感或诉诸理智
主要取决于以下三个条件: a.客观情况。 b.接受者的态度和智力。 c.宣传的任务。
返回
3.改变旅游态度的策略
(3)引导人们参加旅游活动
返回
2.自我状态的表现
表 4-5 儿童、成人及父母自我状态的表现
语言表现
语调
非语言表现
儿童 自我 状态
孩子的口吻:我想要,我要,我不知道, 我不管,我猜,当我长大时,好得多 ,好 极了
激动,热情,高尖的嗓 门,尖声嚷嚷,欢乐, 愤怒,悲哀,恐惧
喜悦,笑声,咯咯笑,可爱的表情,眼泪, 颤抖的嘴唇 ,噘嘴 ,发脾气 ,眼珠 滴溜溜 地转,垂头 丧气的 眼神,逗 趣,咬 指甲, 扭身子撒娇
成分 认知成分
成分的表现
对事物具体或 整体的信念
情感成分
对事物具体或整 体的情感或感觉
意向成分
对事物具体或整 体的行为意向
图4—4 态度的组成成分及其表现
态度
对态度 标的物 的总体 倾向
返回
4.3.1游客态度
2.态度的构成
态 度
(1)认知成分 (2)情感成分 (3)意向成分

旅游学概论第四章旅游者PPT课件

旅游学概论第四章旅游者PPT课件

旅游者希望通过旅行建立美好的回忆,留 下深刻的印象。
旅游者的期望
安全保障
旅游者期望在旅行中能够得到安全保障,包括人身安全 和财产安全。
良好环境
旅游者期望旅行目的地有良好的自然和社会环境,能够 让他们享受美好的旅行体验。
ABCD
优质服务
旅游者期望得到优质的服务,包括酒店、餐饮、交通等 方面的服务。
文化体验
80%
提高当地居民素质
旅游者的到来能够给当地居民带 来新的知识和观念,促进当地居 民素质的提高。
对目的地环境的影响
生态破坏
大量旅游者的涌入可能会对目 的地的生态环境造成破坏,如 过度开发和垃圾污染。
资源消耗
旅游者的活动需要消耗大量的 自然资源,如水、电等,对目 的地的环境造成一定压力。
噪音和空气污染
旅游者体验的类型
根据旅游者的需求和动机,可以将旅 游者体验分为自然探索、文化探索、 休闲度假等多种类型。
旅游者满意度
旅游者满意度的概念
旅游者满意度是指旅游者对旅游体验的感知和评价,是衡 量旅游服务质量的重要指标之一。
旅游者满意度的测量
测量旅游者满意度的常用方法包括问卷调查、访谈、在线 评价等,通过这些方法可以了解旅游者的需求和期望,以 及他们对旅游服务的评价和意见。
探险旅游者
喜欢挑战和刺激,追求新奇和 不同寻常的旅游体验的旅游者 。
旅游者的特点
多样性
旅游者的需求、动机和行为各不相同,呈现多样 性特点。
消费性
旅游者在旅行过程中会进行各种消费活动,如餐 饮、住宿、交通和购物等。
流动性
旅游者经常在不同的目的地之间流动,跨越地理 、文化和经济界限。
季节性
旅游者的活动受到季节和节假日的影响,呈现一 定的季节性特点。

第四章_旅游消费者行为

第四章_旅游消费者行为
愿,而去做某件事情的内在驱动力”( Fridgen 1991:53 )
(‘Motivation is a driving force within an individual which causes him/her to do something to fulfill a biological need or psychological desire.’) 意味着,行为动机的产生与一个人希望满足自己的某种需要或意愿有关
营销者可借助上述分类,判断各类旅游消费者人群的出游格局,及其对出游 目的地的选择。
Stanley Plog 对旅游消费者的分类
其中主要的三大类别是:
• 依赖型旅游者(Dependables)(早期曾用称“自我中心型”,即 psycho-
centric)
• 冒险型旅游者(Venturers)(早期曾用称“多中心型”,即 allo-centric) • 中间型旅游者(Centrics):其人格特征和行为特点的表现介于上述两
常用的动机理论:
(1)需要层次理论(‘Hierarchy of Needs’) (2)最佳觉醒理论(‘Optimal Arousal Theory’)
2. 学习(Learning)
人的一种基本能力 通常用于指“基于经验而产生的行为更改或行为变化”( Harrison 1961) 作为消费者行为的内在驱动因素,所指的是旅游消费者借以接收和领悟刺激 的一种方式,简单地讲,即是消费者获取有关旅游经验的途径。
5. 人格(Personality)
一个人内心自我的反映,即一个人的个性心理特点。 通常表现为:人格会决定一个人的偏好,从而会影响其行为。
主要用途:对旅游消费者进行类型划分
美国运通公司1989年曾委托盖洛普公司开展专项调研。其中基于内在驱动因 素,将旅游消费者者划为五种不同类型的人群:

旅游心理学

旅游心理学
表示出来。
旅游者把由旅 游刺激物的部 分特征或属性 组成的旅游知 觉的对象,将 其知觉为一个 统一的旅游刺 激情境。
旅游知觉的 条件在一定 范围内改变, 而旅游知觉 的印象仍然 保持相对不 变。
PPT文档演模板
旅游心理学
2.1.3 影响旅游知觉的因素
客观因素
具有较强特性的对象 反复出现的对象 运动变化的对象 新奇独特的事物
PPT文档演模板
旅游心理学
第一章 旅游心理学概述
1.1
旅游心理学的研究对象
1.2
旅游心理学的研究方法
1.3
研究旅游心理学的意义
PPT文档演模板
旅游心理学
1.1 旅游心理学的研究对象
v 旅游心理学定义
旅游心理学是心理学的一门分支学科,它是把心理学 的相关研究成果和有关原理及研究方法运用到分析、了解 旅游这一现象上来而产生的新兴应用学科。
PPT文档演模板
旅游心理学
3.2 旅游者的旅游动机
(五)、好奇心
好奇心可以这样定义:人类和其他一些高等动物在面 对新奇、陌生、怪诞或复杂刺激时所产生的一种趋近、探 索和操弄,以求明白、理解和掌握的心理倾向状态。
PPT文档演模板
旅游心理学
3.2.2 旅游动机产生的客观条件及分类
客观条件:经济条件、时间条件、社会条件 旅游动机的分类(书P73-75):
PPT文档演模板
旅游心理学
1.1.1旅游心理学研究对象
旅游消费心理
旅游服务心理
心理学研究对象
旅游企业员工心理
PPT文档演模板
旅游心理学
1.2 旅游心理学的研究方法
1.2.1 旅游心理学研究的信息来源
又称简介资料,是他人为其他某种目的搜集的已经加工整理过的信息。 又称原始资料,是通过现场实地调查所搜集的资料。

第4章 旅游者行为影响因素

第4章 旅游者行为影响因素
旅游率最高,爱度假
3.满巢一期:最小的孩子不到6岁
缺少流动资金,经济状况与银行储蓄不足
对旅游新产品感兴趣,喜爱广告宣传的旅游产品
4.满巢二期:最小的孩子6岁以上
经济状况较好,购买大包装、多组合的产品
受旅游广告信息的影响较小
5.满巢三期:老夫妻,身边还有未自立的子女
经济状况较好,耐用品的平均购买量很大,喜新式雅致的家具
旅游机会较少,设法表现出自律的形象并维持着清白
下等下层人(7%)
靠福利金谋生,明显地贫困不堪,常常失业,大多数人的收入是靠公共救济或慈善施舍
没有旅游机会,房屋、衣着和财物都是肮脏、粗糙和破损的
4.1 文化因素对旅游者行为的影响
4.1.2 亚文化对旅游者行为的影响 3)社会阶层对旅游者行为的影响(1)社会阶层与旅游者行为特征 (2)社会阶层对中国入境旅游者行为的影响 ①上上层入境旅游者。②下上层入境旅游者。③上中层入境旅游者。 ④中层入境旅游者。
3 000~5 000美元
•多样化的旅游休闲的开支,包括旅游度假、健身的开支增加•购买汽车增多
•马来西亚吉隆坡•韩国农村地区
5 000~10 000美元
•在外吃饭的开支增加•旅游休闲开支,海外度假与购买奢侈品•出现投资
•韩国城市地区•中国台湾城市地区
10 000美元以上
•投资•旅游奢侈品•家庭旅游娱乐
25%的人有进口汽车,多数人看重旅游时尚,追求较好的旅游产品及品牌
劳动阶层(38%)
中等收入的蓝领工人或者过着劳动阶层生活的人,依赖亲朋的支持、听从旅游购物建议、寻求帮助
其度假是指“呆在城里”,而外出则是指路程不到两个小时的湖边或景区,有明显的性别角度的差异和陈规陋习
上等下层人(9%)

【旅游】旅游者的情绪和情感

【旅游】旅游者的情绪和情感

【关键字】旅游第四章旅游者的情绪和情感课前导读在社会生活中,每个个体都离不开喜、怒、哀、乐的情绪,这些心理活动是伴随着人的认识过程而产生的,它们既可以反映人们的心理状态,又深刻地影响着人们的心理及其行为。

旅游过程是一个情绪体验过程,在旅游六大要素“食、宿、行、游、购、娱”中,情绪无处不在,因此,探究旅游活动中的情绪和情感以及影响因素是非常重要的。

教学目标1、熟悉情绪和情感的含义及两者的联系和区别。

2、掌握情绪和情感的构成及分类。

3、了解旅游者情绪和情感的特点4、掌握旅游者情绪和情感的影响因素及情绪和情感对旅游行为的影响。

第一节情绪和情感概述人在认识客观世界和改造客观世界的活动中,在与人交往的过程中,必然接触到自然界和社会中的各种对象和现象,也一定会遇到得失、荣辱、美丑、顺逆等各种情境,从而产生喜与悲、乐与苦、爱与恨等主观体验,也即情绪、情感。

如果没有情绪和情感,人的生活就会黯然失色。

试想一个人如果没有成功的喜悦,也没有失败的苦恼;没有悲伤和忧愁,没有友爱和幸福,生活多么的枯燥无味。

一、情绪情感的定义情绪和情感是指人对于客观事物是否符合自己的需要而产生的态度、体验。

是外界事物所引起的爱、憎、愉快、不愉快、惧怕等的心理状态。

对情绪和情感,可以从以下角度理解。

(一)情绪和情感是人对客观事物的一种反映形式,任何情绪、情感都不是自发的,客观事物是产生情绪、情感的来源。

引起情绪、情感的客观事物既包括发生在个体身边的人和事物,也包括个体本身的生理状态等。

离开了客观事物,情绪、情感就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

(二)在现实生活中,并不是所有客观事物都能产生人的情绪和情感,情绪和情感是人对客观事物的态度的体验,是和人的需要联系在一起的。

需要在人的情绪和情感产生过程是起着关键性作用的。

只有那些与人的需要相联系的客观事物才能引起人的情绪和情感。

当然,客观事物与人的需要之间会产生不同的情况。

(三)情绪和情感是对事物态度的体验,不是态度本身。

第四章 个性、态度与旅游消费行为 《旅游心理学》PPT课件

第四章 个性、态度与旅游消费行为 《旅游心理学》PPT课件
2)自我(EGO)是个体在与环境的接触中由本我 发展而来的人格部分。
3)超我(SUPEREGO)是同本我相对的。它使社会 规则成为自我的一部分(尤其是来自父母的影响), 并且阻止本我去寻找自我满足。
(2)人格发展
名称
时间
基本描述
口唇期
婴儿出生后第 一年
口唇刺激(吸吮、吃手指、咬东西等)是愉快的来源
人格类型
心理特点
外倾型 (Extrovert)
内倾型 (Introvert)
心理活动倾向于外部,活波、开朗、容易流露自己的感情。 待人接物决断快,看比较轻率,独立性强。缺乏自我分析 和自我批评。不拘泥于一般小事,喜欢同他人交际
心理活动倾向于内部,感情比较深沉,待人接物比较小心 谨慎。经常反复思考。常因过分担心而缺乏决断力,但对 事情总是锲而不舍。能够自我分析和自我批评,不爱交际
3.活跃交际型生活方式的旅游者
这一类型的旅游者以政治家、社会活动家、商人、 艺术工作者居多。他们喜欢结识新朋友,善于交际, 对各种应酬活动乐此不疲。他们关心政治,积极参加 各种社会活动,把旅游作为加强交往、联络感情、增 进友谊、扩大影响、提高地位、促进事业成功的手段。 他们到处游说,参加集会,并高谈阔论,希冀别人把 他当作他们中最活跃的中心人物。这种类型的人性格 外向、充满自信、永不满足、不知疲倦、富有理想、 容易接受新鲜事物。
2.追新猎奇型生活方式的旅游者
这种人以年轻人为最多。他们视野开阔、精力充 沛、思路清晰、富有创见、追求时髦,有知识、有 思想、理想色彩浓郁,喜欢冒险和刺激,对于新奇 的事物特别感兴趣。他们喜欢远距离的旅游,去人 迹罕至没有完全开发的原始森林或刚刚开发的旅游 景点。在旅游活动的内容上,他们喜欢参与探险、 登山、竞技等富有刺激性的活动,喜欢单独出游或 者少数几个人结伴而游。他们旅游生活的准则是: 追求新鲜和神秘的经历和体验。以追新猎奇为生活 方式的旅游者,对他们进行宣传和策划的重心是: 强调经历和体验,突出新奇和刺激,紧扣理想和时 髦。

《旅游服务心理学(第2版)》教学大纲

《旅游服务心理学(第2版)》教学大纲

《旅游服务心理学(第2版)》教学大纲一、课程性质与特点《旅游服务心理学(第2版)》是一门新兴学科,在旅游业发展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被旅游业界视为旅游从业人员的必修课程。

它是旅游职业类院校旅游专业的基础课,是该专业学生进一步学习旅游经营管理与服务实务等相关课程的理论基础。

旅游心理学研究范围包括旅游者和旅游从业人员在旅游活动的整个过程和旅游活动方方面面所表现出来的心理活动及其行为规律。

学习本课程,对学生未来的工作实践具有指导意义。

二、教学的任务和目的通过该课程的学习,使学生理解旅游心理学在旅游业中的重要地位与作用,了解旅游者和旅游从业人员所具有的心理特点和行为规律,掌握心理学基本原理,并且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学会运用相关理论观察并分析旅游活动主体的行为规律,并进一步指导旅游经营管理和服务的实践。

三、课程总体结构、教学环节和课时分配四、教学内容和要求第一章你了解心理学吗 2学时教学目的:通过本章的学习,了解旅游心理学的学科性质、历史沿革和学科的研究对象以及基本研究方法。

了解学习旅游心理学的价值和理论及实践目的,使以后的学习有目标。

教学重点与难点:旅游心理学的研究对象及研究旅游心理学的意义。

旅游心理学的研究方法。

第一节了解心理学 1学时一、心理学概述二、旅游与心理学的结合第二节旅游心理学的研究对象及研究意义 1学时一、旅游系心理学的产生与发展二、旅游心理学的研究对象三、旅游心理学的研究方法四、旅游心理学的研究意义第二章旅游知觉 4学时(理论3,实训1)教学目的:旅游者的知觉是影响旅游者行为的重要心理因素。

实践表明,旅游者的旅游决策、对旅游景点的影响、具体的旅游活动以及旅游需要满足与否的评价等,都与旅游者的知觉心理特点有密切的关系。

因此,对本章的学习要了解和掌握旅游者知觉的各种因素,以便为认识旅游者的活动规律,为更好地开展旅游工作提供依据。

教学重点与难点:感觉、知觉、错觉的概念、类型、影响社会知觉、旅游知觉的因素、旅游动机的特性和激发。

14-旅游消费者行为学-第四章-旅游消费者感知可编辑全文

14-旅游消费者行为学-第四章-旅游消费者感知可编辑全文

(三)旅游者评价旅游目的地的标准
(1)旅游资源的性质。 (2)观光设施及配套设施和服务的优劣。 (3)旅游者常住地与目的地的空间或时问距离的远近。 (4)价值与价格比。 (5)目的地的社会特性。
二、旅游者对距离的感知
感知距离,就是指人们从主观意识出发,凭借其所获得的信息和自己的知识、经验而对两地之问实际距离所作的估计。 在其他条件不变的前提下,旅游客源地和目的地之问的距离对游客行为的影响,直接决定着游客的流向和流量大小。
(二)感知距离对旅游者行为的影响
距离对不同类型的行为都产生着重要的影响。在个体层面上,距离决定个体空间,如亲密空间、个人空间、社会参照空间、公共空间等;距离影响着个人认识领域的内容与范围;距离深受文化的影响。距离的知觉直接影响旅游者的行为及其态度。 感知距离对人的旅游行为及其态度的影响有两个方面的意义:一是距离对旅游产生阻止作用,二是距离反过来促进旅游。
3. 知觉的解释性
知觉的解释性,是在对现实事物的知觉中,需要有以过去经验、知识为基础的理解,以便对知觉的对象作出最佳解释、说明。
(二)知觉的心理定势
1.首次效应消费者在活动中第一次接触到的人或事物所形成的印象往往难以改变,这种现象称为首次效应或第一印象。2.晕轮效应晕轮效应是从对象的某种特征推及对象的整体特征,从而产生美化或丑化对象的印象。 3.经验效应经验效应指个体凭借以往的经验进行认识、判断、决策、行动的心理活动方式。 4.刻板印象刻板印象指的是一些人对某类事物或人所持的共同的、固定的、笼统的看法和印象。
四、记忆
记忆,是过去的经验在人脑中的反映。凡是人们感知过的事物、体验过的事情以及联系过的动作,都可以以映像的形式保留在人的头脑中,在必要的时候又可以把它们重现出来,这个过程就是记忆。记忆是一个复杂的心理过程,包括三个基本环节:识记、保持、再认与回忆。作用:使消费者对所遇到的产品或服务能做出合理的预期,并使之能有选择的接触他所希望购买的产品。记忆能够影响消费者的注意过程。记忆影响消费者对产品或服务及其价值的理解。

第四章 影响旅游者态度

第四章  影响旅游者态度

重视旅游宣传
要进行全方位宣传。 要有针对性地组织宣传的内容。 要逐步提出要求。
引导人们参加旅游活动
与日常所处、所见、所感的差异性 与其他同类旅游资源的差异性
35
补充材料1:宁夏旅游总体形象定位
关于宁夏的区域形象特征可描述为:自古为 边防要塞﹔贺兰山下果园成,塞上江南旧有名﹔ 天下黄河富宁夏﹔西夏古王国,东方金字塔(西 夏王国遗存最丰富的省份)﹔中国穆斯林省(中 国回族最大聚居地)﹔闻名世界的治沙成就── 沙坡头奇迹﹔长城露天博物馆(中国历代长城遗 存最丰富的省份)﹔丝绸古道北线﹔水利天然博 物馆﹔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宁夏红黄蓝黑 白五宝等。 宁夏旅游形象定位为:多姿多彩的塞外(或 迷人的塞外)。
13
4.1.2 态度的形成过程
凯尔曼(H· C· Kellmen) :在长期的生活环境、教育和社会实践中逐渐形 成,从无到有、从简单到复杂、从不稳定到稳定。提出态度的形成过 程主要经过三个阶段:
内化阶段
同化阶段 服从阶段
服从阶段特点是行 为不是个体真心愿 意的行为,而是一 时的顺应环境要求 的行为。
28
旅行态度:工作第一
星级酒店
口述者:大雄 职业:公司销售 度假经历: 大雄常年跑业务,经常往返在国内几个大城市间,住宿星级酒店。 旅行时,大雄的首选也是星级酒店,起初倒只是习惯了,渐渐的,大 雄也总结出了他的住宿心得。 无论是3星、4星还是5星酒店,总少不了两张床、一台电视还有 基本的卫浴设施。时间长了,大雄总爱去同一个品牌下的五星酒店, 选择理由: A:高度透明,标准化。无论是跟团旅行,还是自己订房间,星 级酒店是最保险的做法,不用过多地做资料搜集,唯一要做的只是确 定酒店地址和交通方式,至于里面的一切,你早已能了然于胸了。 B:性价比高。对很多人来说,三、四星的酒店设施就足够为漫 长旅途提供休息了,性价还是挺高的。

00188 旅游心理学 考试大纲

00188 旅游心理学 考试大纲

湖北省高等教育自学考试课程考试大纲课程名称:旅游心理学课程代码:00188第一部分课程性质与目标一、课程性质与特点旅游心理学课程主要是为高等教育自学考试旅游管理专业专科设置的一门必修核心课程。

旅游心理学是研究旅游活动中人的心理和行为规律的一门应用性基础学科,它是以旅游者和旅游业从业人员为其研究对象的。

通过开展旅游心理学的学习,能很好地掌握旅游活动中人的心理与行为规律性,提高对旅游行为的预测和引导能力;特别是能运用心理学的基本原理和方法,在对人的旅游行为准确预测基础上,采取相应的措施和办法,来引导人们的行为朝着有利于旅游业健康发展的方向发展。

二、课程目标与基本要求课程目标:使攻读旅游管理专业的自学应考者认识旅游心理学在旅游业发展中的作用、地位和意义;掌握旅游心理学的基本原理与原则;掌握旅游消费心理、旅游企业管理心理以及旅游服务心理的一般规律;熟悉与了解各类旅游活动中的心理策略,运用基本原理和方法分析旅游活动中的各种心理现象,对人的旅游行为进行准确预测;并能够采取相应的措施和办法,来引导旅游者的旅游行为,提高旅游从业人员的旅游服务与管理心理素质。

为从事旅游及相关行业服务与管理工作打下坚实的理论基础。

基本要求:学习这门课程,除了认真阅读和理解教材的内容之外,要密切联系实际,注重旅游心理现象的分析,增强理论学习和应用的真实感,强调旅游心理服务技能的实用性,提高预测和引导能力。

用所学的心理知识和方法解决工作实践和社会实践中的各种问题。

三、与本专业其他课程的关系鉴于《旅游心理学》是一门理论性很强并兼顾实际运用的课程,要求理论学习与实践运用相结合。

本课程在开设之前要求学生对旅游及旅游业运行有一定程度的了解,因而学习这门课程应具备必要的旅游学、管理学等方面的知识。

第二部分考核内容与考核目标第一章旅游心理学概述一、学习目的与要求通过本章的学习,学生们应当掌握旅游心理学的研究对象和内容,了解旅游心理学与相关学科的关联,知晓旅游心理学在旅游学学科体系中的位置,掌握旅游心理学的研究方法。

旅游者的态度与行为

旅游者的态度与行为
态度的稳定性是相对的,态度并非一成不变。当主客观 因素发生变化时,态度也会随之改变。
• 6.态度的内隐性
• • 态度是一种内在的心理体验。 人们的态度很难靠直接的观察获得,只能通过外显的行 为加以推测。
• 7.态度的价值性
• • 态度的核心是价值。 这里的价值是指作为态度的对象,对人的需要所具有的 意义。实现价值大的,消费者就持积极的态度倾向;反之, 实现价值小或无价值的,则持消极的态度倾向。 • 人们对某个事物所具有的态度取决于该事物对他们的意 义的大小和个人的需要、性格、爱好等。 • 所以,同一事物对不同的人看来可能产生完全不同的态 度。
• 3.态度的差异性
• 态度也并非一成不变,当环境中的各种因素发生变化时, 态度也会随之改变。态度的形成受多种主客观因素的影响 和制约。 • 不仅不同的人对待同一事物可能持有完全不同的态度, 而且同一人在不同的时间和环境中,对同一事物也可能产 生截然不同的态度和感受。 • 态度的差异性对市场细分化具有重要的意义。
• 2.态度的复杂程度
• 是指消费者对于态度的对象所掌握的信息的情况,这 些情况包括信息量和信息的种类等等。 • 个体态度的复杂程度与所掌握的信息成正相关关系,即 人们掌握信息量越大、种类越多、内容越丰富,形成的 态度越复杂,从而越容易形成对某一对象的偏好。 • 态度越复杂就越难以改变,要改变这类态度需要改变态 度中的很多成分才行。
第一节.旅游者的态度
• 一、态度的概念和构成 二、态度的特性 三、态度的功能
• 一、态度的概念和构成
• (一)心理学关于态度的定义 • (二)态度的心理结构
• (一)心理学关于态度的定义
• 态度是指人们对某一对象所持有的一种具有一定结构的 和比较稳定的评价和行为倾向。 • 旅游态度是指旅游者针对某一特定的旅游活动对象,用 赞成或者不赞成的方式连续的表现出来的心理倾向。 • 旅游消费态度是指人们针对某一特定的旅游活动对象, 用赞成或者不赞成的方式连续的表现出来的旅游消费心理 倾向。 • 态度不同,会有不同的行为倾向。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4-9-3
22
4.1.1 态度及其构成
测量行为成分(3)
直接询问 测量行动或行动意向
最近一次我购买的饮料是 。 我通常喝 软饮料。 下一次你买软饮料时,你买健怡可乐的可能性有多大。 肯定会买 可能会买 或许会买 可能不会买 肯定不会买
2014-9-3 23
4.1.2 态度的特点
2014-9-3
6
4.1.1 态度及其构成
赞成或反对 肯定或否定
态度:是指个人对某一对象所持有的评价和行为倾向。
也就是说,是一个人以肯定或者否定的方式估价某些抽 象事物、具体事物或某些情况的心理倾向。
态度对象:当人们对一种事物持有某种态度时,不管这
事物是有形的还是无形的,它就被称为态度的对象。凡 是人们了解到与感觉到的事物都可以成为态度所关注的 对象。
2014-9-3
32
4.2.1 态度对行为的影响
对“你愿意在你那里接待中国人做客吗”的回答
项目 回答总数 1 回答数 否定的回答 回答看情况 22 20 1 光顾的旅馆 47 2 25 23 2 1 20 19 1 未光顾的旅馆 光顾的饭店 未光顾的饭店 32 2 12 11 1 1 43 40 3 81 2 38 35 3 1 51 47 4 96 2 45 41 3
第四讲 旅游者的态度
主讲:陈丽萍
公司
2014-9-3
二〇一二年四月
1
主要内容
4.1 态度概述 4.2 态度与旅游行为 4.3 旅游者态度的改变
2014-9-3
2
学习目标
知识目标:了解态度的含义与特点;认识态度的功能 与构成;掌握H.C.凯尔曼的态度形成阶段理论。 技能目标:了解态度与旅游行为的关系内涵,并能分
2014-9-3
30
4.1.4 态度的形成过程
心理学家H.C.凯尔曼提出了态度的形成有三个阶段。
内化阶段
同化阶段
服从阶段
服从阶段特点是行 为不是个体真心愿 意的行为,而是一 时的顺应环境要求 的行为。
同化阶段特点是个 体不是被迫而是自 愿地接受他人的观 点、信念,使自己 的态度与他人的要 求相一致。
2014-9-3
7
倒霉的棺材
很久以前,有两个秀才一起上京赶考„行走之间,巧 遇出殡的队伍,正抬着棺材哭天喊地。 甲秀才大呼倒霉:“刚出门就碰上这等倒霉事真是流 年不利!呸!呸!呸!”„一路上甲秀才唠唠叨叨,愁眉不 展。终于到了考试的那一天,进得考场脑袋短路„结果:名 落孙山。 乙秀才见到棺材起先也感到不是滋味。但他转念一想 :“咦!棺材,棺材,有官有财!原来是个好兆头啊。”„ 于是乎精神百倍,加倍努力„结果:高中。
用李克特表来测量对具体属性的感觉
很同意 我喜欢健怡 可乐的口味 健怡可乐太 贵了 咖啡因不利 于健康 我喜欢健怡 可乐
2014-9-3 21
同意
不一定
不同意
很不同意
4.1.1 态度及其构成
李克特量表(Likert scale)
李克特(Likert)量表是属评分加总式量表最常用的 一种,这些项目是用加总方式来计分,单独或个别项目 是无意义的。它是由美国社会心理学家李克特于1932年 在原有的总加量表基础上改进而成的。该量表由一组陈 述组成,每一陈述有"非常同意"、"同意"、"不一定"、" 不同意"、"非常不同意"五种回答,分别记为1,2,3,4 ,5,每个被调查者的态度总分就是他对各道题的回答所 的分数的加总,这一总分可说明他的态度强弱。
你可以没有金钱,你可以没有地位,你可以没有智慧,但你不能没有礼 貌,学会礼貌待人,在尊重别人的同时你会发现自己也正被别人尊重着。
2014-9-3 25
4.1.3 态度的功能
1、知识功能(knowledge function) 有些态度主要是作为组织关于事物或活动 (如品牌和购物)的信念的一种手段。这 些态度也许是对于客观“事物”的正确反 映,也许是不正确的反映。但它们往往比 “事物”的真相更能决定我们的行为。 举例:“橙汁都是一个味道”
2014-9-3 34
肯定的回答
2、分别就中国人、德国人、法国人、日本人提问
2014-9-3
也就是说,尽管那对中国夫妇在实际旅行中受到了很 好的接待,但开旅馆的美国人对中国人依然怀有极大 的偏见和歧视。拉皮尔和其他一些研究者依此得出了 注:1、只就中国人提问 态度和行为之间有时存在着很大的不一致的结论。
1
0
0
0
0
2014-9-3
26
4.1.3 态度的功能
2、价值表达功能(value-express function) 有些态度是用来表达个体的价值观和自我 概念的。 举例:崇尚自然、重视环境的消费者有可
能发展起与此价值观相一致的关于产品与 活动的态度。这些消费者可能会表达对于 环保和回收倡议的支持,愿意购买和使用 “绿色”产品。
2014-9-3
5
“那是北京很繁忙的一个交通枢纽,你永 远都可以在试图搞清方向中寻找乐趣。别 的地方的小广告是刷在墙上的,西直门的 墙都不够刷了,小广告全贴在了地上,你 走路的时候就踩着无数电话号码。有很多 三轮车夫会凑上来问你要不要去动物园拉 货。卖报的小伙子碰到的问路的比买报的 多得多,还是很热情。公交车站还得排成 三队,从三个门上,因为北京的公交还是 有人售票的,要是不好好排队,还会有红 肩章北京大妈来嚷嚷,总之很有意思。”
我是一切的根源!
2014-9-3 8
补充资料:态度决定命运
最近,管理学界流传着一本好书《Change Your Attitude,改变态度,改变人生》,许多CEO在公司的 管理阶层干部例会上都将这本书列为必读的书籍之一。 作者Tom Bay 和 David Macpherson在书里传递了一 个重要的观念:“态度比你的过去、教育、金钱、环境 、外表、天赋或技能更重要,态度是决定胜负的关键 .” 被《华尔街日报》誉为“态度之星”的 凯斯〃哈维尔( Keith Harrell)在他的新书《态度万岁》里也强调:“ 心若改变,态度就会改变;态度改变,习惯就改变;习 惯改变,人生就会改变。”
VS
2014-9-3 12
认知:评价——宽带光纤连接与ADSL连接的比较
速度
实用性
可靠性 稳定可 靠
其他 很多人 在线时 速度缓 慢
变化不大, 但是不宜 安装和检 测。
13
光纤 连接
ADSL
比ADSL 由有线 快 电视公 司提供
比有线慢 但比拨号 上网快 由电话公 司提供
比稳定
2014-9-3
4.1.1 态度及其构成
2014-9-3

4.1.1 态度及其构成
认知成分 三元态度模型 行为 成分 情感 成分
2014-9-3
10
4.1.1 态度及其构成
(1)认知成分
——是 指人对人、事物的认识、 理解和评价,它是态度形 成的基础。
2014-9-3
11
4.1.1 态度及其构成
消费者的认知成分 一个消费者对一个物品属性的信念。 了解——对于大多数产品来说, 我们都有 很多的信念。
(2)情感成分
它是态度的核心,并和人们 的行为紧密相连。
是指对人、事所作的情感判断。 我们对一个产品或品牌的情感或者情绪。
是否含有咖 啡因?
2014-9-3
14
4.1.1 态度及其构成
(3)意向成分(行为成分) ——是指
人对态度对象的反应倾向(可能采取的行 为、反应),即行为的准备状态。
一个有趣的现象:与没有被问到购买意图的消 费者相比,被问到过购买意图的消费者更有可 能产生实际的购买行为。
0
0
1
33
4.2.1 态度对行为的影响
拉皮尔的研究结果为什么出现态度与行为的不一致 现象?
美国人对中国人的态度是对待某类事物的一般 态度,而没有拒绝接待眼前的中国人,这种行为是 具体条件下的具体行为,这种行为与对具体对象的 具体态度是一致的。就像某人喜欢鲜花,这是他对 鲜花的一般态度,但这并不意味着他会喜欢每一种 具体的鲜花,后者是具体态度,也可以称为特殊态 度。
口味独特

⑵ ⑶ ⑷ ⑸
无独特口味
2014-9-3
18
4.1.1 态度及其构成
语义差异量表简介 语义差异量表又叫语义分化量表,这是美 国心理学家(查尔斯· 埃杰顿· 奥斯古德( Charles Egerton Osgood)、萨奇、泰尼邦 Osgood,Suci,Tannenbaum,1957)发展的一 种态度测量技术。20世纪50年代后发展起来。 是一次性集中测量被测者所理解的某个单词或 概念含义的测量手段。针对这样的词或概念设 计出一系列双向形容词量表,请被测者根据对 词或概念的感受、理解,在量表上选定相应的 位置。
内化阶段特点是个 体把那些新思想、 新观点纳入了自己 的价值体系,以新 态度取代旧态度。
压力
服从
2014-9-3
服从 阶段
吸引力
自愿
同化 阶段
自动力 自觉
内化 阶段
31
4.2 态度与旅游行为
4.2.1 态度对行为的影响 4.2.2 行为对态度的影响 4.2.3 态度与旅游决策
4.2.4 态度与旅游偏好
2014-9-3 19
4.1.1 态度及其构成
语意差别量表的使用方法: 1.确定每一片断的维度供受访者判断。 2.界定两个相反的术语代表每一维度的 两极。(为防止回答偏差,最好将彼此有 关系的项目位置加以变化。) 3.作出语意差异的计分表。
2014-9-3
20
4.1.1 态度及其构成
测量情感成分(2)
析旅游者不同的态度对其行为的影响。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