鞋样设计出格如何取跷
中开缝皮鞋贴楦设计
【半面版分离:制作种子样板】
跳转到第一页
五、制作做帮样板
做帮样板:种子样板经过取跷处理及内外踝差别处理以后,加放 压茬量、合缝量等加工余量,并标出各种标志点,供生产做帮使 用的样板。
做帮样板是制作划料样板和里布样板的依据。 做帮样板的制作关键是取跷处理和内外踝差别处理。 做帮样板是鞋靴结构设计的关键样板,是样板制作的重点和难点。
跳转到第一页
【重点】: 【难点】:
1.定位、画样; 2.取跷处理; 3.内外踝处理。
1.前帮中缝取跷处理。
跳转到第一页
一、款式分析
1. 结构特点 2. 部件镶接关系
保险皮
橡筋布 后帮
3. 各部件比例关系 4. 线条造型特点
橡筋布装在帮里中间(绷帮前需加强带) 合缝(需补强)
前帮
跳转到第一页
中开缝:外耳结构
间,绷帮前需补强带。
跳转到第一页
【划料样板】
跳转到第一页
七、制作里布样板
跳转到第一页
小结
1. 通过本节学习,重点掌握中开缝鞋的结构设计及定位规律、基 本数据、线条特点;
2. 重点掌握中开缝鞋半面板和种子样板的制作方法; 3. 掌握该款式折边样板和下料样板的制作方法; 4. 学会并能够进行同类款式的样板设计与制作。
跳转到第一页
取跷处理:
讨论一:保持弯曲形状,不做处理,易符楦,但皮革的延伸性 和弹性没有完全拉开,导致成鞋的成型稳定性不够理想。
讨论二:取跷处理,展成直线,符楦性降低,拉力较大,若前 帮较长时,还需预定性,增加工艺难度,且成鞋易于变形。
跳转到第一页
取跷处理:
结论:适当处理,即给一定的部件跷度 a. 中缝线前端点和后端点不变; b. 凸度点降低0.5-1毫米,顺势圆滑连接至两边的中缝线; c. 凹度点提升0.5-1毫米,顺势圆滑连接至两边的中缝线。
鞋子鞋样结构设计样板制作步骤及名词解析
鞋⼦鞋样结构设计样板制作步骤及名词解析⼀、鞋靴样板制作步骤制作鞋靴样板主要包括四套样板:半⾯板、做帮样板、划料样板和⾥样板。
另外有些鞋款还需要制作组合样板、衬布样板。
(⼀)、半⾯板从楦侧⾯揭下画有款式的美纹纸,并展平所得到的侧⾯样板称为半⾯板。
其楦侧⾯展平过程指的是多向弯曲的楦表⾯在外⼒的作⽤下,通过空间⾓的变化被展成⼀个形状相似、⼤⼩相近的展平⾯。
(⼆)、组合样板组合样板是由半⾯板制作⽽成的,其主要作⽤是帮助制作其它样板和帮⾯的精确制作。
(三)、做帮样板做帮样板是鞋样板中的核⼼样板,是制取划料样板和⾥样板的基准样板。
是在⾯部车间中⽤于镶接、折边、标画定针点等操作的样板。
在经验设计时,常⽤制取做帮样的⽅法有:⽐楦剪样法;贴楦剪样法;分解法;拷贝纸临摹法;扎点法。
* 做帮样板轮廓=部件设计轮廓+绷帮量+定针点+跷度+合缝量(需要合缝的位置)+翻缝量(需要翻缝的位置)1、部件设计轮廓⽆论是在设计图上,还是在楦⾯上,每个部件都应有⼀个完整的轮廓,即部件的设计轮廓。
2、绷帮量(绷帮做法)凡是与底⼝相连的部件,在制取做帮样板时都应加上相应的绷帮量,包括内、外腰底⼝上的区别(在内腰底⼝上打上⽛剪“∨”)。
如果内、外腰样板有区别时,每⼀单独部件上都应该在内腰⼀侧作出标记。
3、合缝量采⽤合缝时,⼀般留出1.5mm--2mm的合缝量(后跟处的合缝量⼀般不另外加出,因材料的延伸性能可以将其抵消,若遇材料较厚或伸缩性能较差将其抵消不掉可适当放出)。
4、翻缝量在鞋⼝、鞋⾆等部位翻缝时,要留出2mm--4mm的翻缝量。
如果翻缝部位要填充发泡材料,要留出3mm--5mm的翻缝量。
5、定针点定针点是指帮部件进⾏加⼯时的位置标记。
做帮样板上的定针点⼀般⽤直径1mm的⼩钺⼑打孔。
定针点包括组合点,中点标记、鞋眼位置等。
压茬标记、假线位置标记可⽤割线槽⽅式来表现,有了定针点,线槽位置线,做出的样品才规范。
6、跷度跷度是样板复原的条件,也是取样板时不可缺少的环节。
鞋样设计方法(精)
跳转到第一页
【选择鞋楦前伏面宽窄】
前伏面:跖趾部位较为平坦的楦面,位于鞋楦前部。 前帮分割的影响:非围盖式鞋应选前伏面较窄的鞋楦;而围盖式
鞋则前伏面宽窄均可。 鞋跟高度的影响:高跟鞋重心前移,选用鞋楦的前伏面不宜过窄;
从力的角度分析,就是说,贴楦时,有一种张力,或者说撕裂 力,要将纸张撕破。
跳转到第一页
三、贴楦设计中力的分析
展平时,从曲面到平面,跖趾部位F0处纸张的变化情况正好 相反,必须起皱,才能展平。而起皱的大小同样为一个三角 形,也就是说,展平时,必须在跖趾部位F0处减去一个同样 大小的三角形的跷度,才能展平。
2、贴楦设计定位规律
基本根据:楦底样长、脚长、跖围
(1)前帮各部位长度都与楦底样长成比例关系。包括包头长度,中 帮长度,前帮长度(即鞋脸全长),前帮围长度,口门长度,鞋舌 长度等。(原因分析)
(2)前帮各部件宽度都与楦跖趾围长成比例关系。包括前帮盖宽度, 口门宽度,横条长度,鞋舌宽度,鞋耳宽度等。(原因分析)
跳转到第一页
四、内外踝楦面(原始)样板的差别
1. 内外踝跷度差别 2. 内外踝后弧线差别 3. 内外踝底边沿线差别
跳转到第一页
1、内外踝跷度差别
楦体上,内外踝楦面连为整体,跷度相同。 样板上,内外踝跷度不同,内踝低于外踝。 概念:内外踝楦面(原始)样板背中线前半部分重合,则后跷
点Al相对于前掌凸度部位点F或统口后端点A0相对于前掌凸度标 志点F0所构成的夹角,称为内、外踝跷差。
跳转到第一页
【后跷差角及其特性】:
对于具体的鞋帮款式而言,后跷差角的大小受口门长度J1Fx的影响。 口门长度位于前掌凸度标志点F0时,后跷差角为(1/4-1/3)θ , 由F0点向前或向后每移动10mm的距离,后跷差角会相应增大或减 少10′-30′。
贴楦设计方法及其力的分析(1)
CAD设计
Shoe master;CRISPIN;shoe power
平面设计
三角逼近法、复样设计法等
立体设计
贴楦设计法、比楦设计法等
跳转到第一页
【目的要求】: 1.掌握贴楦设计的特点及定位规律; 2.掌握贴楦设计的方法和步骤; 3.掌握贴楦设计过程中力的变化规律; 4.掌握内外踝跷度、后弧线及底边沿线的差别规律和基本数据。
跳转到第一页
2、贴楦设计定位规律
定位是帮样设计的开端,也是帮样设计的终点:须综合考虑各方 面的影响因素:设计创意、帮样结构及穿着性能、楦型特点及脚 型规律、工艺技术及材料性能等。
作用:各部件定位恰不恰当,对产品外观,市场竞争力,使用舒 适程度、寿命长短,以及生产的难易程度等起决定作用。
跳转到第一页
重要性:头式是鞋楦的关键之处,是鞋楦的风格所在。 选择要点:选择的关键因素是流行时尚、款式特点、成鞋用途等。 应用举例:如老年人鞋楦应突出舒适、保健性,头式不宜太小、太
窄。年轻人鞋楦应首先考虑流行性,但不能丢弃舒适性要求。儿童 鞋楦应便于儿童脚型生长、发育,头式宜大不宜小。
跳转到第一页
【选择鞋楦后跷高度】
跳转到第一页
【重点】: 1.贴楦设计方法、特点及操作程序; 2.内外踝跷差形成原因,后弧线及底边沿线差别规律和基本数据; 3.贴楦设计中力的形成与变化规律。
【难点】: 1.内外踝跷差的形成原因; 2.贴楦设计中力的形成与变化规律。
跳转到第一页
一、贴楦设计特点及定位规律
何谓贴楦设计:用纸直接在楦体上粘贴,然后定点并勾画出鞋帮 款式,再将纸揭下进行展平,制作鞋帮样板的一种设计方法。
鞋楦后跷高度取决于成鞋后跟高度。 根据变化范围,分为平跟、中跟、高跟三档,男鞋每5mm一档;女
(完整版)鞋业设计师必通的鞋楦设计原理
鞋业设计师必通的鞋楦设计原理脚长与楦长脚长是制订鞋号的基础,也是设计鞋楦底样长的依据,但是无论哪一种结构、式样的鞋楦、它的底长都必须大于脚长。
这是因为:①脚的长度往往受气候和从事劳动强度的不同而有所变化。
由于气候的变化所引起的脚长热胀冷缩变化一般为3-5mm,当人在从事重体力劳动或长时间行走时也会使脚长增长。
②人在行走时,脚在鞋内必须要有一定的活动余地,称为“放余量”,一般素头鞋楦的男鞋楦放余量为20mm,女鞋楦为16.5m。
同时放余量的变化是随着楦型头形的变化而变化的。
一般头形越小(尖、窄)放余量越大;反之头形越大(厚、宽)放余量越小。
③鞋楦的后跟应有适当的凸度(后容差),以与脚后跟部的弧度相适应,这样才能使皮鞋更合脚,一般皮鞋楦的后容差约为围长的2%,一般男头楦的后容差为5mm,女素头楦的后容差为4.5mm。
因此,楦底样长与脚长的关系为:楦底样长=脚长+放余量-后容差例如:制作一双脚长为250mm的男头皮鞋楦,那么它的楦底样长即为:250+20-5=265mm脚围长与楦围长围长是肥瘦的依据,鞋楦的肥瘦是依据脚的围长而定的。
确定鞋楦的肥瘦,主要根据脚的跖围和跗围两个部位。
(1)跖围脚跖围是走路时发生弯曲的关键部位,如果楦跖围尺寸不当,不仅穿着不舒服,而且给鞋的跖围部位带来早期破损,影响人体健康。
楦跖围的确定除了依据脚跖围之外,还与鞋样有关。
如:①素头、三节头等鞋的楦跖围需比脚跖围小 3.5mm,这样鞋的跖围部位卡住跖关节,维护脚趾不至前冲顶脚痛。
②浅口、舌式等后帮缺乏控制的鞋,楦跖围需比脚跖围小7mm,使成鞋后穿着走路跟脚。
③靴子、高腰、后帮有绊带能有控制的鞋,其楦跖围可等于脚跖围或略大于脚跖围,尤其是高腰棉鞋需加3.5mm。
④儿童正处于发育阶段,为了使脚能正常生长,楦跖围应大于脚跖围。
(2)跗围跗围在脚型规律中一般比跖围大1mm。
可是制楦不能按此比例,一般楦跗围可大于脚跗围2-6mm.。
同时注意腰窝取跷,同样的跗围长可以制作出不同跗围跷度,又直接影响楦型的造型,因此掌握跗围的尺寸之外,必须正确构思跗围的取跷。
运动鞋的加洲做法二讲解
6、画后上片与后套,其比例为上片1/3,后套2/3后跟高。
加洲鞋设计
半面板与楦底板组合
1、外腰楦底板上的C点对齐外腰面板上的C点,左前方 楦底板最凸点对齐半面板外腰曲线,画出外框, G、H 中间必然会有空隙,空隙面积从另一头扣除,如图中 的虚线,打出中心点,即为外腰半面板与楦底板的组 合板。 2、内腰楦底板上的D点对齐内腰半面板上的D点,画出 外框,以D点为轴,将内腰楦底板左侧往下拉,右侧往 上翘,内腰最凸点对齐内腰半面板G点,画出外框。以 G点为轴,楦底板左侧往上拉,右侧往下拉,直到楦底 板末端接触到半面板内腰曲线,将外侧虚线连接起来, 并把空隙或超过的半面板下缘曲线在另一侧相应削或 加。
加洲鞋设计
3 、调整楦底板右末端宽度,因为鞋面与楦底 板末端针车需对齐车缝,故长度须相等,如图 中的虚线。 4、加15mm结帮位沿内外腰下缘曲线画平行线, 后踵段结帮位为13mm。
加洲鞋设计
加洲鞋设计
取眼片
加洲鞋设计
取鞋头盖
1、半面板中心线对齐对折线,画外框和鞋头盖曲线以 及消褶线。 2、在鞋头盖曲线上,距离对折线12mm 点A、B、C点, 间距3mm. 3、以A、B、C点为轴,右侧半面板往下拉,左侧半面 板往上翘,直到消褶线末端对齐对折线,画出每次作 业的外框和鞋头盖曲线。 4、用刀割下A点上方的实线以及经过B、C和C点之后的 鞋头盖虚线以及C下缘曲线直到C点正下方,然后取实 线到对折线中心齿。
加洲鞋设计
加洲鞋设计
取前套衬 1、鞋头盖中心线对齐对折线,画出外框。 2、画6mm平行线于右侧曲线,左侧下缘 曲 线 画 1 0 mm 平 行 线 , 距 离 对 折 线 量 70mm画一条斜线到10mm平行线,半圆 曲线连接连接6mm虚线。 3、用刀割下虚线部分并打中心齿。
高腰鞋帮样设计(2)
跳转到第一页
【素头外耳式高腰鞋】
跳转到第一页
【素头外耳式高腰鞋】
跳转到第一页
【素头外耳式高腰鞋】
跳转到第一页
【素头外耳式高腰鞋】
跳转到第一页
【素头外耳式高腰鞋】
跳转到第一页
【素头外耳式高腰外耳式高腰鞋
跳转到第一页
【旁开口高腰鞋】
跳转到第一页
【旁开口高腰鞋】
跳转到第一页
【旁开口高腰鞋】
跳转到第一页
【旁开口高腰鞋】
跳转到第一页
1、结构特点及口门设计
① 对称型旁开口高腰鞋 ② 非对称型旁开口高腰鞋
跳转到第一页
(1)对称型旁开口高腰鞋
以橡筋式为代表。 前帮可设计为有插角件的整帮结构,插角位置通常在前掌凸度标志
点F0和跗骨标志点D0之间。 后帮可设计为明装橡筋或暗装橡筋,橡筋宽度约35-45mm。 口门位置:在跗腰边沿点附近,开闭变化功能较大。口门位置可以
稍微靠上一些,口门宽度通常较大。 后帮腰筒高度设计:女式约120mm;男式约140mm。
跳转到第一页
【高腰大橡筋结构】
跳转到第一页
(2)非对称型旁开口高腰鞋
跳转到第一页
(1)前帮样板制作
“插角件”取跷处理,实际就是部件跷的应用。 a. 先在背中线前掌凸度标志点和跗骨标志点之间剪开一个缝隙。 b. 从前端点开始进行转跷,直至缝隙处方法同前。 c. 从缝隙处往后不再转跷,而将背中线拉直,此时缝隙成为一个三角
形缺口,这个三角形缺口的大小就是所需插角件的大小。
跳转到第一页
【围盖外耳式高腰鞋】
跳转到第一页
【围盖外耳式高腰鞋】
高腰旁开口式皮鞋帮样设计教程(两款)
实训九高腰旁开口式皮鞋帮样设计(两款)一、实训目的1.了解旁开口式种类及结构特点。
2.掌握高腰旁开口式——对称型设计规律及曲跷方法。
3.掌握高腰旁开口式——不对称型设计规律及曲跷方法。
4.掌握旁开口式样板制作方法。
二、实训用楦男、女高腰鞋楦。
三、实训学时12学时四、实训要求1.能在楦面上作出高腰旁开口式帮样结构图。
2.能对两种旁开口式高腰鞋进行曲跷、分怀处理。
3.能准确设计出旁开口式全套样板。
五、实训内容及操作旁开口高腰皮鞋根据外踝有无口门,可分为二种形式,一种是内外踝都有口门,且口门呈对称分布,称为对称型旁开口高腰皮鞋。
另一种是内踝有口门,外踝无口门而有断帮线的结构,称为非对称型旁开口高腰皮鞋。
二种类型结构不同,设计方法也有区别。
(一)结构特点及口门设计1.对称型旁开口高腰皮鞋对称型旁开口高腰皮鞋以橡筋式为代表。
前帮可以是有插角件的整帮结构,插角位置通常在前掌凸度标志点F0和跗骨标志点D0之间1/2处。
后帮可以是明装橡筋或暗装橡筋结构,橡筋宽度约35—45 mm。
从结构上看,这种款式内外踝都有口门,口门位置在跗腰边沿点附近,开闭变化功能较大。
口门位置可以稍微靠上一些,口门宽度通常较大。
后帮腰筒高度设计规律是:女式约120mm;男式约140mm。
图11-1所示款式的前帮为整帮结构,设计有插角件,便于样板曲跷。
因为在口门位置点下方(即橡筋布下面)有断帮线,所以也可以不设计插角件,此时前帮样板采用旋转曲跷的方法。
见图11-1。
图11-1 高腰大橡筋式高腰皮鞋2.非对称型旁开口高腰皮鞋非对称型旁开口高腰皮鞋以拉链结构为代表。
前帮可以是葫芦形结构,横断式结构,纵断式结构等。
后帮可以是加后包跟结构,前后合缝结构,前缝或后缝加补强件结构等。
见图11-2。
这种款式的高腰皮鞋口门位置在内踝跗腰边沿点附近,外踝为整帮结构,没有口门,势必限制了口门开闭功能的发挥,所以,口门位置比对称型要靠下一些,口门宽度也势必加大了。
运动鞋工业制版取跷技术难点分析
引言
的形式综述运动鞋典型有翘度部件的工业制版取跷
针对目前行业中普遍存在的运动鞋制版技术方 方案。由于运动鞋工艺流行的变迁,运动鞋的习惯性
图4 多点降跷法制取半面版步骤4
1 . 2 单点降跷法
闲款而定)定 〗2点 ,过_12点 作 背 中 线 的 垂 线 得 到 0 点 (垂 足 点 ),定 为 口 门 长 度 标 志 点 。延长〇】2线交子口 线 于 N 点 。定 统 口 后 端 点 为 M 点 ,子口线前后端点 分 别 为 A 点 、B 点 。
Abstract :There are so many characteristics of rich artistic modeling and changeable outline on sneakers9 upper. In
the process of industrial pattern making, how to make the pattern bed to the last is a common technical problems for all footwear pattern engineers. In this study, the structural design and technical methods of typical selectional pattern’s spring technology in the half-vamp pattern after last spreading, selectional pattern (whole inner and outer malleolus pattern, upper parts pattern, lining pattern, backer pattern and tongue pattern) , trim ornaments pattern and the last bottom pattern of sneakers were classified and analyzed. All kinds of typical pattern making methods were systematic analyzed and summarized in the form of pictures and text.It is aimed to provide some technical references for academic research, industry pattern making efficiency and technical level of employees.
鞋样设计出格如何取跷
鞋样设计出格如何取翘摘要:本文重新定义了跷度的概念及形成原因,揭示了取跷的实质。
通过对五种传统取跷方法的比较研究,发现不同取跷方法本质上是相通的,有些甚至是可以互换的。
同时针对传统取跷方法不能量化误差,线条变形量大,经验性强,不易掌握等缺陷,进行了深入研究与实践,找到了一种新的“优化取跷法”。
提出了双向取跷概念,量化了样板长度,稳定了旋转中心,是对取跷方法的新的突破和理论提升。
取跷处理是鞋靴帮样设计中的关键技术,多年来,在鞋靴帮样设计方法的发展演变中,形成了不同的取跷处理方法。
带来的问题是方法不同结果不同,对鞋靴成型效果产生不同影响,而在实际工作中部分依靠修正样板弥补,部分依靠材料弹性弥补……,所以,都是采取了一种“先产生误差,后修正误差”的方法。
实践证明,“弥补”需要丰富的实践经验,因人而异,产生误差、影响成鞋效果是必然的,也难于掌握,需要反复试帮,多次修整(即修改样板尺寸大小,整理线条形状等)。
通过对不同取跷方法的比较研究和多年的实践总结,我们找到了一种能够降低误差、量化并规范处理方法、便于掌握的“优化取跷法”。
下面以整体舌式鞋靴整舌盖取跷处理为例,因为整舌盖跷度大,是取跷处理中的难点。
一、取跷处理的理论分析1、跷度的形成原因:就制鞋过程而言,样板设计是从鞋楦曲面到平面样板的转换,工艺制作是从平面材料到曲面鞋靴的转换,实质上是平面和曲面的转换。
在样板设计中,贴楦是从平面纸张到曲面鞋楦的转换,展平是从曲面鞋楦到平面样板的转换,实质上也是平面和曲面的转换。
鞋楦是一个不规则的几何形体,楦面是多向弯曲的三维曲面,本身是不可展开的,只能在一定条件下并借助外力的作用展平(即近似展开)。
如果三维楦面多向弯曲的程度越大、越复杂,展平的难度就越大、误差也越大,所以要完成样板设计中平面和曲面的转换,就需要将产生的误差给予适当弥补。
结合取跷的实践,可以看出平面和曲面之间相互转换的误差就是跷度,弥补误差的过程就是取跷处理。
高腰鞋帮样设计(1)
第二个特征点选第一、第三特征点的中点。
② 第一、第二特征点取跷方法同前。到第三个特征点时,画出口门宽
度线以前的底边沿线。
③ 第三个特征点以后的部分,以口门位置点为原点旋转,画出旋转后
的口门轮廓线、两翼边沿轮廓线及部分底边沿线。
④ 校正:口门线和两翼线长度不变,各标志点位置与对应样板一致。
脚背线长度适当加长,帮脚线长度缩短约4-6mm。
跳转到第一页
整前帮取跷及内外踝处理
跳转到第一页
讨论:
“从前往后”取跷 “从后往前”取跷
低腰、凉鞋 高腰、靴
跷度小 跷度大
跳转到第一页
跳转到第一页
【重点】: 1.前开口高腰皮鞋的分类及结构特点; 2.旁开口高腰皮鞋帮样设计。
【难点】: 1.整前帮高腰皮鞋取跷处理; 2.不对称高腰皮鞋里样板设计。
跳转到第一页
【前开口高腰鞋】
跳转到第一页
【前开口高腰鞋】
跳转到第一页
【前开口高腰鞋】
跳转到第一页
【前开口高腰鞋】
跳转到第一页
【前开口高腰鞋】
跳转到第一页
【前开口高腰鞋】
跳转到第一页
一、高腰鞋的几个基本概念
1. 分类 2. 结构特点 3. 腰筒设计要求
跳转到第一页
1、分类(以口门位置分类)
a. 前开口高腰鞋:口门位置与低腰鞋基本相同,位于前帮控制线 中点附近,口门轮廓线与背中线直接相交,开闭功能在前帮部 位实现。
b. 旁开口高腰鞋:口门位置在跗腰边沿点附近,口门轮廓线交于 腰筒上而根本不与背中线相交,开闭功能通过后帮部位实现。
跳转到第一页
2、结构特点
高腰鞋部件数量较少、面积较大(相对于凉鞋、单鞋)。 高腰鞋结构都可以分成上、下两部分(下部单鞋和上部腰筒)。因
男高筒靴的帮样定位规律与基本数据,取跷处理方
的角度,使其与水平面保持垂直。
5. 高腰皮鞋部件数量较少、面积较大。在这一点上,皮凉鞋、
低腰皮鞋、高腰皮鞋三者之间的差别较为明显,通常皮凉鞋 部件数量较多,每个部件的面积较小;低腰皮鞋部件数量居 中,面积大小居中。
跳转到第一页
四、靴鞋特点分析
6. 款式不同以及所用材料不同,决定了鞋里的结构不同。真皮
即可。尤其当楦体跷度较大时,一定要适当拉伸。
方法一:(由后往前分段搬翘法) a. 从样板后端开始取翘,画至口门弯折点; b. 按住口门弯折点取翘,到前端点距背中线2毫米时,画出后端轮
廓线和底边沿线的后半部分;
c. 按住底边沿线的中点,取翘至前端点落在背中线上,画出底边
沿线的前半部分。
d. 修整底边沿线圆顺,对折线加长属正常。
跳转到第一页
【不定型头排下料】
跳转到第一页
【定型头排下料】
跳转到第一页
五、靴鞋设计规律
划样要点: 5. 注意事项: a. 在取样时,头排前宽应在楦体的基础上,将背中线前移5-10毫
米。具体数据依据里布厚度、面料弹性等因素确定,里布越厚,
前移越多;而面料弹性好的可少移一些,要求加宽以后的背中 线弧线圆滑。
主跟上端点附近比帮面缩进3-4mm 主跟下端部位比帮面缩进7-8mm
③ 底边沿线比靴筒面缩进5mm。
④ 前帮口门轮廓线以及与后帮靴筒接缝处比靴筒面放出8-9mm。
跳转到第一页
【前帮里设计】 【靴筒里设计】
跳转到第一页
四、靴鞋特点分析
1. 靴鞋可分为上下两段,其结构特点主要表现在下一段中。通
常有横断式、纵断式、整前帮式、短前帮式等几种结构,具
跳转到第一页
【由后往前分段取跷法】
鞋靴结构设计高腰鞋帮样设计PPT课件
过脚弯控制点Cx。
第9页/共67页
跳转到第一页
1、结构特点及款式设计
腰踝控制线:控制前绊带位置 前帮两翼下边沿点:通常位于C1点附近 外包跟后端高度:通常在55-60mm,可以稍低,但不得低于50mm 外包跟前端高度(即踝骨部位高度):通常在40-45mm,不得低
第7页/共67页
跳转到第一页
二、前开口高腰鞋帮样设计
款式结构:以系带式结构为主,前帮可设计为整帮式、围盖式、 横断式、纵断式、中开缝式等结构。后帮可设计为系带加后包 跟式、缉装饰线结构、偏钎式、毛口式、软口式等结构。
口门位置点:一般在前帮控制线以后 后帮上口:宽度约110-120mm,高度约120-130mm 要点:1、结构特点及款式设计
转后的口门轮廓线、两翼边沿轮廓线及部分底边沿线。
⑤ 校正:口门线和两翼线长度不变,各标志点位置与对应样板一 致。脚背线长度适当加长,帮脚线长度缩短约4-6mm。
第16页/共67页
跳转到第一页
整前帮取跷及内外踝处理
第17页/共67页
跳转到第一页
(3)内外踝处理
① 口门位置点内踝提前、提高2-3mm,两翼轮廓线下边沿点内踝提 前3-4mm。
(3)外包跟设计
高腰鞋外包跟款式设计比较灵活,可以是弧线,也可以是直线。 高度设计比低腰鞋后帮高度稍低一些,取2-3mm。
第25页/共67页
跳转到第一页
(4)后帮腰筒包海绵设计
高腰鞋后帮腰筒较高,为了增加穿着舒适性,通常采用包海绵 的手法。
鞋子样品制作标准流程
鞋子样品制作标准流程鞋子样品制做流程一.备料1.收到样品材料,先根据来料清单,核对数量/配件是否齐全,有没有在运输途中损坏或者丢失,再和样鞋仔细对照。
2.材料颜色车线颜色加工方法大底颜色拉链饰扣松紧织带包边条喇叭布标印刷网板3.有些特殊材料不能挤压,不能褶皱,如镜面PU/贴膜金属PU 等,存放的时候要注意二.开料1. 样品材料要单独存放,不要和大货放在一起,以免用错材料。
2.有些特殊材料不能挤压,不能褶皱,如镜面PU/贴膜金属PU等,裁断的时候要注意3. 样品材料都比较少,特别是有些特殊材料或小配件,材料可能只有一点点。
有些材料是样品室用剩下的部分,材料会不规则。
裁断冲裁的时候不要浪费材料,不规则或有瑕疵的材料要单片冲裁,剩下的样品材料要按指令装好写上标签,方便下次再用。
(有瑕疵的材料也不能扔掉)4. 样品没有刀模的时候要手工开料,手工开料的时候要先比对纸板和样鞋,不要用错纸板,也不要用错材料常用纸板名称开料板和刀模纸板一样大的纸板,包含有折边位置,组合位置,反车位置实板和折完边的部件一样大,不包含折边位置(比开料板少了一个折边位)比板有些小部件会有比板,即不包含折边位置,也不包含组合和反车位置(像组合好鞋头剩下的鞋头中片大小,鞋身饰片大小,条带宽度比对等)组合板像凉鞋和有扣带组合的鞋子,一般都会有组合板,用来比对扣带组合的角度翘度板有需要定型的鞋子,用来比对部件定型后的翘度5.做到鞋头要定型的鞋子,鞋头要先定一片看效果,再定剩下的鞋头。
如果是手工开料,要先剪一片鞋头试定型效果,和翘度板比对,没有问题再开剩下的鞋头,避免有鞋头定型后太小,鞋子做不起来的现象。
三.针车1.按照样鞋组合位/折边位削皮,削皮要顺薄,不能有痕迹。
港薄削10MM宽,顺薄到0.1MM2.按照样鞋和样品单要求位置,印刷样品指令号,印刷中皮3.先比对样鞋的车线颜色/粗细,再车在材料上看效果,再试一下车线打油和不打油的效果,和样鞋一样再车样品4.比对样鞋的针距/边距/行距,车线效果要同样鞋。
定位取跷是处理自然跷的过程
通过观察可以清楚看到转换取跷的来龙去脉。比楦也好、旋转也好、打剪口也好,最终都要达到这种取跷的状态。
2.转换取跷原理图
把上述观察的状态记录下来,这就形成了取跷原理图。比较实用的取跷原理图是取跷中心变化后的原理图,见图1-6-1。
如图所示,该图类似于取跷角变大的对位取跷原理图。绘图的步骤如下:
(1)在半面板轮廓上连接出整鞋舌的位置:E→Eo→0'→H1。
(5)确定前帮的长度A2点是前帮的转换后的长度,由于取跷角变大,A2E的长度大于背中线度。在VA2长度上截取前帮背中线AoV’长度,定A2点,A2E的长度是背中线的实际长度点。A1A"2的长度叫作背中线转换长度与实际长度的长度差,简称长度差。
(6)连接底口轮廓线:现在有A2和A2两个点,用哪个点来连接底口线呢?
3.应用转换取跷的几点注意
取跷的三要素包括取跷角、背中线和底口轮廓线。
关于取跷角:转换取跷角比较大,它包括了客观的自然跷和人为加入的转换跷两部分。那么取跷量的大小可以分别处理,如果天然革材料的延伸性好、定型性好,可以取在总跷度的80%左右,剩余的20%量在绷帮时很容易拉出来;如果材料较硬延伸性小、或者回弹性大,取跷时就取在ioo%比较好;使用人工革材料时要取到100%。
定位取跷是处理自然跷的过程,对位取跷是定位取跷的补充。而转换取跷是一种特殊的取跷方法,是指把前后帮背中线转换成一条直线的跷度处理过程。为了能够清楚地说明问题,我们采用试验法和图示法分别进行分析。
橡筋式皮鞋曲跷处理及帮样板设计
橡筋式皮鞋曲跷处理及帮样板设计
李运河
【期刊名称】《四川皮革》
【年(卷),期】2000(022)006
【摘要】橡筋式皮鞋对脚跗围部位绑缚作用明显,线条简洁流畅,款式大方,成鞋跟脚性好。
橡筋式皮鞋鞋舌与前帮组合为整前帮部件,结构与整体舌式相似。
但前帮长度更大,中缝线弯度增大,跷度增大。
【总页数】3页(P20-22)
【作者】李运河
【作者单位】西北轻工业学院皮革工程系,咸阳712081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TS943.712
【相关文献】
1.整帮外耳式男鞋样板设计与制作——男鞋样板设计与制作之五 [J], 崔同赞
2.侧开口前帮整片式筒靴样板设计与制作——鞋靴样板设计与制作系列讲座 [J], 崔同战
3.暗橡筋横条舌式男鞋样板设计与制作——男鞋样板设计与制作之三 [J], 崔同赞;樊俊堂
4.皮鞋前帮围帮样贴楦设计及曲跷处理方法 [J], 王有贵
5.皮鞋设计中的跷度处理 [J], 徐士尧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鞋样设计出格如何取翘
摘要:本文重新定义了跷度的概念及形成原因,揭示了取跷的实质。
通过对五种传统取跷方法的比较研究,发现不同取跷方法本质上是相通的,有些甚至是可以互换的。
同时针对传统取跷方法不能量化误差,线条变形量大,经验性强,不易掌握等缺陷,进行了深入研究与实践,找到了一种新的“优化取跷法”。
提出了双向取跷概念,量化了样板长度,稳定了旋转中心,是对取跷方法的新的突破和理论提升。
取跷处理是鞋靴帮样设计中的关键技术,多年来,在鞋靴帮样设计方法的发展演变中,形成了不同的取跷处理方法。
带来的问题是方法不同结果不同,对鞋靴成型效果产生不同影响,而在实际工作中部分依靠修正样板弥补,部分依靠材料弹性弥补……,所以,都是采取了一种“先产生误差,后修正误差”的方法。
实践证明,“弥补”需要丰富的实践经验,因人而异,产生误差、影响成鞋效果是必然的,也难于掌握,需要反复试帮,多次修整(即修改样板尺寸大小,整理线条形状等)。
通过对不同取跷方法的比较研究和多年的实践总结,我们找到了一种能够降低误差、量化并规范处理方法、便于掌握的“优化取跷法”。
下面以整体舌式鞋靴整舌盖取跷处理为例,因为整舌盖跷度大,是取跷处理中的难点。
一、取跷处理的理论分析
1、跷度的形成原因:
就制鞋过程而言,样板设计是从鞋楦曲面到平面样板的转换,工艺制作是从平面材料到曲面鞋靴的转换,实质上是平面和曲面的转换。
在样板设计中,贴楦是从平面纸张到曲面鞋楦的转换,展平是从曲面鞋楦到平面样板的转换,实质上也是平面和曲面的转换。
鞋楦是一个不规则的几何形体,楦面是多向弯曲的三维曲面,本身是不可展开的,只能在一定条件下并借助外力的作用展平(即近似展开)。
如果三维楦面多向弯曲的程度越大、越复杂,展平的难度就越大、误差也越大,所以要完成样板设计中平面和曲面的转换,就需要将产生的误差给予适当弥补。
结合取跷的实践,可以看出平面和曲面之间相互转换的误差就是跷度,弥补误差的过程就是取跷处理。
鞋靴款式千变万化,部件形状各不相同,产生的跷度千差万别,但从鞋楦曲面分析,跷度产生的部位主要
在楦面跖跗部位,其大小取决于部件的弯曲程度。
显然部件跨过伏面弯曲部位时,跷度就大一些,反之就小一些。
整体舌式鞋靴整舌盖部件跨过弯曲部位,所以跷度较大(图1)。
图1 整舌盖及展平(外踝)
取跷的目的是将曲面部件转换为平面部件,以整舌盖为例,就是如何将鞋楦上曲面的整舌盖转换为平面样板(图1),而这样的转换必须满足一个条件——就是得到的平面样板必须在工艺制作中能够还原为曲面整舌盖。
为了便于****作,我们经常采用半贴法制取样板,所以问题就转化为如何将背中线从曲线变成直线,同时保证变换以后的样板具备还原能力(图2)。
图2 背中线曲线变直
若从力的转换角度来分析,贴楦时,从平面到曲面,在跖趾部位F0处有一种张力,或者说撕裂力,须将纸张撕裂,即加入一个三角形的跷度才能贴平服(图3)。
展平时,从曲面到平面,跖趾部位F0处纸张的变化情况正好相反,有一种压缩力,或者说内聚的应力,纸张须起皱,即减去一个大小相同的三角形跷度才能展平。
显然,贴楦和展平是一对逆变换。
图3 楦面跷度
二、不同取跷处理方法的比较研究
(一)五种不同取跷处理方法
鞋靴帮样取跷处理方法因为长期以来沿袭了师傅带徒弟的技术传授方式,所以不同设计方法也会有不同的处理技巧和手法,但无论如何变化,归纳起来有五种方法。
1、背中线鱼刺法
将整舌盖的背中线从前往后,每隔一定距离(如10mm、15mm、20mm等)剪一条缝。
缝的深度取决于整舌盖的背中线弯曲程度,弯曲程度越大,缝的深度越大;反之深度越小,一般缝的深度为围盖宽度的左右。
然后将整舌盖的背中线拉直,对准对折线,画出整舌盖样板轮廓(图4)。
图4 背中线鱼刺法
处理过程中,背中线剪口拉开时,轮廓线是有皱折的,所以结果是背中线拉长,轮廓线缩短。
因为剪口的间距没有固定数据,依据个人经验掌握,一般以能使背中线基本对齐对折线为原则。
误差较大,需要试帮以后修整,修整哪里?修整多少?也要依据试帮结果并且凭经验完成。
2、轮廓线褶皱法(或称轮廓线鱼刺法)
背中线不剪开,而在轮廓线上均匀褶皱,将背中线拉直与对折线并齐,画出整舌盖样板的轮廓。
或者在轮廓线上均匀打剪口,方法与背中线鱼刺法类似,剪口的深度、间距以方便背中线拉直对齐对折线为原则,但此时剪口重叠而不是拉开(图5)。
图5 轮廓线褶皱法(或鱼刺法)
同样,这也是一种产生的误差难以掌握,需要试帮并反复修整的方法。
处理的结果是背中线长度不变,轮廓线长度缩短。
如果背中线弯曲程度越大,轮廓线长度缩短就会越大,很难修整。
因此,这种方法适用于横条舌式鞋靴的短围盖取跷,而对于整体舌式鞋靴的整舌盖是不适用的。
3、口门剪口法
在鞋靴口门位置和背中线弯曲最大的部位,从上往下剪一个剪口,剪口深度接近口门位置点(但不要剪断),将背中线比齐对折线,画出整舌盖的样板轮廓(图6)。
因为一个剪口的缘故,所以背中线只能近似拉直,
结果使得背中线长度加长量很大,难以修整。
因此,就产生了一种剪口深度为一半的方法,这样可以使背中线加长量小一些,但此时轮廓线是要缩短的(图6),同样需要修整、试帮。
图6 口门剪口法
从原理上来讲,这种方法实际上是背中线鱼刺法的简化方法。
4、平面作图法(图7)
①将展平的整舌盖种子样板复制在样板纸上;
②作CxFx直线并延长,以口门位置Qy点为圆心,以QyJ1长度为半径,画圆弧交延长线于J2点;
③从J2点描画轮廓线至口门位置Qy点,新的轮廓线与原始轮廓线J1Qy相似。
这种方法与三角逼近平面设计法和复样设计法的取跷原理基本相同,是以角度的旋转进行跷度处理的。
结果背中线加长,同样需要修整、试帮。
图7 平面作图法
5、旋转取跷法
从前往后使整舌盖的背中线逐段与对折线对齐,并逐段勾画轮廓线。
根据资料显示,这种方法来源于意大利和英国,最初的处理方法是:从后往前逐段对齐对折线,并逐段勾画轮廓线的(图8)。
因为前后顺序不影响取跷结果,所以二种方法均有应用。
图8 旋转取跷法
旋转取跷法的关键是旋转中心的位置如何确定,通常有三种方法:
第一,以轮廓线为旋转中心逐步旋转取跷,将背中线转换成直线,此时轮廓线长度不变,标志点位置不发生位移,但中缝线长度加长量很大,影响符楦性能。
第二,以背中线为旋转中心逐步旋转取跷,将背中线转换成直线,此时背中线长度不变,但轮廓线长度缩短很大,标志点位移量很大,影响部件组合,而且很难修整。
第三,以背中线和轮廓线的中点为旋转中心逐步旋转取跷,将背中线转换成直线,结果背中线长度和轮廓线长度均发生变化,但变化量不大,即整舌盖样板轮廓的变形量不大,误差适中,易于修整。
缩小量适中随意性较大不能量化误差,需要反复试帮、修整线条,确定样板
经过比较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①轮廓线褶皱法(或称轮廓线鱼刺法)与旋转取跷法中以背中线旋转一样;
②口门剪口法中剪口深度为全部口门宽度时与旋转取跷法中以轮廓线旋转一样;③口门剪口法中剪口深度为口门宽度时与旋转取跷法中以中点旋转一样。
而另外二种方法即背中线鱼刺法和平面作图法的随意性较大。
可见,所谓不同的取跷方法,实质上原理是相通的,有些只是手法不同而已,甚至完全可以互换。
经过比较研究与测试,结果显示,传统取跷方法都不能量化误差,随意性较大,导致样板轮廓线条变形量过大,需要反复修整样板线条,或者依据积累的丰富经验,或者经过反复试帮,才能确定样板。
详情请登录鞋易官方网站了解学习:,官方400服务QQ:8155694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