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语教育专业专业建设报告
英语语言文学学科专业建设基本情况

英语语言文学学科专业建设基本情况【引言】随着全球化时代的到来,英语作为国际交流的通用语言,在我国的地位日益重要。
英语语言文学学科专业建设成为我国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
本文旨在分析我国英语语言文学学科专业建设的现状、问题及对策,以期为英语语言文学学科的发展提供参考。
【英语语言文学学科专业建设概况】一、专业历史与发展英语语言文学专业在我国已有数十年的历史,从最初的英语教育向多元化、跨学科方向发展,涵盖了英语文学、英语语言学、翻译与解释等多个领域。
二、专业现状与分布目前,我国设有英语语言文学专业的院校众多,分布在全国各地。
课程设置较为全面,包括英语文学、英语语言学、翻译、跨文化交际等方面。
三、专业设置与课程体系英语语言文学专业课程设置主要包括英语语言技能课程、英语文学课程、英语语言学课程、翻译课程及实践课程等。
在培养学生的英语应用能力的同时,注重培养学生的文学素养、跨文化交际能力和翻译能力。
【英语语言文学学科专业建设存在的问题】一、师资队伍1.师资数量不足:部分院校英语语言文学专业师资队伍规模较小,难以满足教学需求。
2.学历结构不合理:部分教师学历层次较低,难以满足专业发展的需要。
二、教育资源1.教材质量不高:部分教材内容陈旧、缺乏实用性,影响教学质量。
2.实践教学环节不足:实习、实训等实践机会有限,不利于学生能力提升。
三、教学与研究水平1.教学方法与评价体系有待改革:传统教学方法较为单一,评价体系侧重于考试成绩,忽视学生实际应用能力的培养。
2.师生参与科研项目机会有限:缺少科研实践机会,影响教学与研究水平的提升。
【英语语言文学学科专业建设的对策与建议】一、加强师资队伍建设1.引进与培养相结合:引进高水平师资,同时加大对现有教师的培养力度。
2.提高教师教育水平与素质:组织教师参加培训、学术交流等活动,提高教育教学水平。
二、优化教育资源配置1.提高教材质量:组织编写具有时代特点、贴近教学实际的教材。
2.加强实践教学环节:增设实习、实训等实践课程,提高学生实际操作能力。
高等教育英语专业建设回顾——改革开放后的英语专业教育

- 9 -校园英语 / 高等教育高等教育英语专业建设回顾——改革开放后的英语专业教育临沂大学外国语学院硕士研究生/陈彦华【摘要】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对内搞活,对外开放,经济与社会发展形势的变革对外语专业教育的培养规模、目标、层次和模式提出了新的要求。
改革开放后的英语专业教育经历了恢复阶段,提出“复合型”人才培养目标的阶段和整体可持续发展阶段这三个阶段。
【关键词】专业教育 恢复阶段 复合型 整体可持续发展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我国的国内形势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工作重心从以阶级斗争为纲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
改革开放确立为基本国策,对内搞活,大力改革,对外开放,营造了良好的国内和国际环境。
经济与社会发展形势的变革对外语专业教育的培养规模、目标、层次和模式提出了新的要求。
根据英语专业人才培养的变化和发展,可将改革开放以来的英语专业教育分为以下几个阶段:改革开放最初的十年,国家出台多个政策,迅速恢复了“文革”中遭到破坏的外语教学设施和教学点,招生规模迅速扩大,师资队伍得到充实。
一、恢复阶段改革的号角吹响以后,全国召开几次外语座谈会,这是我国外语教育迅猛发展和大幅提高的起跑线。
北二外的归属问题的大谈论充分说明了党和国家对外语人才的重视和关怀。
研究决定北二外仍由教育部和北京市双重领导,以教育部为主,主要培养外语翻译人才。
考虑到国家旅游事业的发展急需大量外语人才,根据旅游总局的需要,尽可能从二外的毕业生中选调。
同时,在二外增设旅游干训部,开办干训班和外语进修班,培训旅游业务干部和翻译。
该研究决议以提高高校英语教学质量为根本,兼顾当今和长远各方面外语人才的需要、增强外语人才在今后工作中的适应性。
事实证明,在这个决议执行后的5年,北二外取得全面的发展和巨大的成就。
全国外语教育座谈会之后,会议形成了《加强外语教育的几点意见》。
其中提到,要大力办好高等学校公共外语教育和各种形式的业余外语教育,培养既懂专业又掌握外语的科技人才。
中国外语非通用语种类专业建设和发展报告

中国外语非通用语种类专业建设和发展报告随着全球化进程的不断推进,外语的重要性日益凸显。
中国作为一个拥有悠久历史和丰富文化的国家,对外语的需求也越来越大。
除了通用语种外,如英语、法语、德语等,中国外语专业也开始重视非通用语种的学习和研究。
本文将探讨中国外语非通用语种类专业的建设和发展。
我们需要明确非通用语种的概念。
非通用语种指的是除了通用语种以外的其他语种,如阿拉伯语、俄语、波斯语等。
这些语种在全球范围内的使用率相对较低,但在特定领域或地区具有重要的地位。
尽管非通用语种的学习难度较大,但其市场需求和就业前景却非常广阔。
非通用语种专业的建设需要关注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是师资力量的建设。
拥有高水平的师资队伍是非通用语种专业建设的基础。
学校应该加强对外语非通用语种专业教师的培养和引进,提高他们的教学水平和研究能力。
其次是课程设置的科学性和多样性。
学校应该根据市场需求和学生兴趣,合理设置非通用语种专业的课程体系,包括语言基础、语言技能、专业知识等方面的培养。
此外,学校还可以开设一些特色课程,如文化沟通、国际交流等,以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
最后是实践教学的重视。
学校应该加强与企事业单位、外国使领馆等的合作,提供更多的实践机会,让学生在实践中提高语言能力和专业技能。
在发展非通用语种专业的过程中,我们还需要关注以下几个问题。
首先是市场需求的调研。
非通用语种专业的发展必须紧密结合市场需求,了解各个语种在中国和国际市场上的就业前景和发展趋势。
其次是教材和教学资源的建设。
学校应该积极研发或引进符合教学需要的教材和教学资源,提供学生学习非通用语种的支持。
同时,还需要加强对非通用语种的科学研究,推动学科的发展和创新。
当前,中国外语非通用语种专业的发展面临一些挑战。
首先是学生择业观念的转变。
由于非通用语种专业的就业前景相对较窄,学生和家长普遍对此持观望态度。
学校应该加强对非通用语种专业的宣传和推广,提高学生对该专业的认知和了解。
英语语言文学学科专业建设基本情况

英语语言文学学科专业建设基本情况摘要:一、引言二、英语语言文学学科专业建设概况1.专业发展历程2.专业人才培养目标3.专业课程设置三、英语语言文学学科专业建设成果1.教学质量与发展水平2.学科竞赛成绩3.毕业生就业情况四、存在的问题与挑战1.师资队伍不足2.教育资源分配不均3.学科交叉不足五、未来发展展望与建议1.深化课程改革2.加强师资队伍建设3.提高国际化水平4.促进学科交叉与合作正文:一、引言随着全球化进程的不断加快,英语作为国际交流的通用语言,在我国的地位日益显著。
英语语言文学学科专业建设也因此备受关注。
本文将从英语语言文学学科专业建设的基本情况、成果、存在的问题与挑战以及未来发展展望与建议四个方面进行全面阐述。
二、英语语言文学学科专业建设概况1.专业发展历程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我国英语语言文学专业经历了从单一的语言教育向跨学科、复合型人才培养的转变。
在这个过程中,各高校结合自身优势,积极探索人才培养新模式。
2.专业人才培养目标英语语言文学专业旨在培养具有扎实英语语言基础、较高人文素养、较强实践能力的高级专门人才。
毕业生将具备从事外交、教育、翻译、研究等多领域工作的能力。
3.专业课程设置英语语言文学专业课程设置主要包括英语语言技能课程、英语文学课程、跨文化交际课程、翻译课程等。
同时,为满足社会需求,部分高校还开设了商务英语、旅游英语等专业方向课程。
三、英语语言文学学科专业建设成果1.教学质量与发展水平近年来,我国英语语言文学专业在教学质量、科研水平等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果。
学生在各类英语竞赛中表现优异,师资队伍也在国内外学术界崭露头角。
2.学科竞赛成绩在全国大学生英语竞赛、英语专业四八级考试等方面,英语语言文学专业学生成绩斐然。
这些成绩充分展示了专业教学成果和学生的实力。
3.毕业生就业情况英语语言文学专业毕业生就业渠道广泛,涵盖了政府机关、企事业单位、教育机构等多个领域。
毕业生在社会上表现出较高的综合素质和较强的竞争力。
英语专业可行性分析报告

英语专业可行性分析报告1. 引言英语作为全球通用的国际语言,在国际交流、文化交流以及商务合作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随着中国国际地位的提升和全球化的发展,学习英语的需求也越来越大。
因此,开设英语专业具有可行性和重要性。
本报告旨在对英语专业的可行性进行研究和分析,从市场需求、就业前景、竞争形势等方面评估英语专业的潜力和可持续发展性。
2. 市场需求分析2.1 英语培训市场随着英语国际地位的提升,越来越多的中国人意识到学习英语的重要性。
英语培训市场的规模与日俱增,包括外语培训机构、在线教育平台以及学校内部的英语教育等。
根据统计数据,英语培训市场的年均增长率超过10%,预计将继续保持稳定增长。
2.2 英语教育市场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国际交流的增加,英语教育市场也在扩大。
大量的学生选择进入高等学府学习英语,以在就业市场中占有竞争优势。
此外,随着中国对外开放政策的推动,英语专业人才的需求将进一步增加。
3. 就业前景分析3.1 教育行业就业前景英语专业毕业生有望在教育行业中获得就业机会。
校园英语教师、外语培训机构教师等职位都对英语专业毕业生有较高的需求。
此外,高校英语教师在学术研究和出版领域也有一定的发展空间。
3.2 国际交流和翻译行业就业前景随着全球化的进程,越来越多的企业和政府机构需要与国际合作伙伴进行交流和协商。
因此,英语专业毕业生在国际交流和翻译行业中也有较大的就业机会。
4. 竞争形势分析4.1 市场竞争英语专业的可行性分析需要对竞争形势进行评估。
目前,英语培训机构和高校等已开设了大量的英语专业课程,竞争较为激烈。
因此,新开设的英语专业需要与现有机构进行区分,提供更具竞争力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
4.2 教师竞争英语专业教师是英语教育的关键因素之一。
目前,市场上拥有一定教学经验和优秀英语能力的教师相对较多,竞争较为激烈。
为了吸引和留住有实力的教师,新开设的英语专业需要提供有竞争力的薪资待遇、良好的教学环境和发展机会。
中国外语非通用语种类专业建设和发展报告

中国外语非通用语种类专业建设和发展报告一、引言随着中国在国际事务中的日益增长的影响力,外语的重要性愈发凸显。
然而,传统的外语教育主要关注通用语种,如英语、法语和德语等,对于非通用语种的教育和培养相对不足。
因此,中国外语非通用语种类专业的建设和发展显得尤为重要。
二、现状分析中国的高校在外语非通用语种类专业的建设上存在以下问题:一是学科设置不全面。
大多数高校仅设立了英语、法语、德语等通用语种的专业,对于非通用语种如阿拉伯语、日语等的设置相对较少。
二是师资力量不足。
由于非通用语种的专业相对较少,相应的教师队伍也不够充足,这导致教学质量无法得到有效保证。
三是教学资源匮乏。
非通用语种的教学资源有限,学生很难接触到真实的语言环境和文化背景。
三、发展对策为了加强中国外语非通用语种类专业的建设和发展,以下对策可以被采取:1. 增加学科设置。
高校应该根据市场需求和国家战略,增设更多的非通用语种专业,如阿拉伯语、日语、韩语等,以满足不同学生的需求。
2. 加强师资队伍建设。
高校应该加大对非通用语种专业的招聘力度,引进更多具有丰富教学经验和专业知识的教师。
同时,还应该加强教师培训,提高他们的教学能力和水平。
3. 扩大教学资源。
高校可以与海外的大学、研究机构和社会机构建立合作关系,共享教学资源,提供更多的学习机会和实践机会。
此外,还可以积极引进外籍教师和学术交流项目,为学生提供更好的学习环境和平台。
4. 加强语言环境建设。
高校可以建立语言实践基地,提供真实的语言环境和文化体验。
此外,还可以组织学生参与语言交流活动和比赛,提高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和综合运用能力。
五、发展前景随着中国的国际地位不断上升,外语非通用语种的需求将会逐渐增加。
因此,中国外语非通用语种类专业的发展前景一片光明。
有了更全面的学科设置、更强大的师资队伍和更丰富的教学资源,中国的外语非通用语种类专业将能够更好地培养人才,满足国家对外交、经济、文化交流的需求。
英语教育专业建设现状调研报告范文

英语教育专业建设现状调研报告一、专业设置与建设现状1.专业设置与调整英语教育专业已连续招生10余年,在校生总数达400余人,每学年学生人数不少于120人。
本专业培养目标明确,对知识,能力,素质概念把握准确,且结构较科学,较好的体现了以素质教育和职业能力培养为主线,能满足预期就业岗位的要求。
随着经济社会发展需要,本专业根据每年人才需求和毕业生跟踪调研结果,做出了专业设置置调整与优化,并根据就业业岗位需求不断优化专业内内涵,取得了一定成绩,毕毕业生质量基本达到岗位要要求,就业竞争力有所加强强。
2.人才培养模式(1)培养规格和目标培养目标: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有良好的职职业道德与个人修养,具有有扎实的英语语言基础知识识与技能和教学基本功,能能够从事初、中级英语教学学与管理工作的应用型人才才。
业务规格:培养学学生拥护中国共产党,热爱爱祖国,初步掌握马克思主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平理论的基本观点,树立正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
热爱中小学英语教育专业,,具有正确的教育思想,良良好的教师职业道德和艰苦苦奋斗、求实创新的精神。
掌握现代社会和从事基基础教育需要的文化科学基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具有有自学能力、分析问题、解解决问题以及创造能力。
掌握初等教育英语专业基基础知识、基本理论和基本本技能,受到严格的职业技技能训练,了解中小学教育育教学的基本规律,具备中中小学教师的基本能力和开开展素质教育的能力,初步步具备中小学教育教学的研研究能力。
具有良好的心心理素质,具有健康的审美美观念和一定的审美能力,,树立正确的劳动观点和态态度,具(欢迎访问:h t tp:///,范文大全全)有一定的自我管理和适适应能力。
较为熟练地运运用现代教学技术进行教学学。
(2)专业课程设置置本专业的课程体系与结结构体现了基于职业岗位分分析和工作业务的设计理念念,符合知识,能力,素质质结构要求。
基础课与专业业课程突出职业能力培养,,以真实工作任务为载体,,服务组织教学内容,并与与国家职业资格标注相衔接接,同时,注重职业道德的的培养和职业素质的养成。
加强专业建设,促进学校内涵发展——以英语教育专业建设为例

加强专业建设,促进学校内涵发展———以英语教育专业建设为例黄书生①(景德镇高专外语系,江西景德镇333000)摘 要:本文从课程重建和教学方法与模式改革两个方面,以英语教育专业建设为例,对我校提高教学质量、促进内涵发展的工作提出了一些建议,以期为我校发展尽一份微薄之力。
关键词:英语教育专业;综合素质;课程;教学;管理中图分类号:H319.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8458(2009)03-0075-03 学校内涵发展,是指学校在自身现有条件下,利用学校内部的资源,深入挖掘并形成学校内部的发展潜力和发展机制,使学校内部迸发出勃勃生机,形成学校特色,推动学校持续发展。
它强调学校的发展要“以质取胜”,要着力于学校教学与管理结构的优化、质量与效率的提高。
高校要实现可持续发展,就必须在适度扩大规模的基础上,丰富发展内涵,提高竞争实力。
高等学校的根本任务是培养人才,教学工作始终是学校的中心工作。
笔者以为,当前我校的内涵发展工作要落到实处,专业建设是一项重要内容,同时也是现实的切入点。
本文仅就外语系英语教育专业的建设谈一些想法,以期为各专业建设提供一点借鉴。
一、重建英语教育专业课程体系由于英语教育专业的办学方向是以培养合格的中小学英语教师为其主要目标的。
21世纪的英语教育专业要培养既满足中小学英语教学实践需要,又具有超前意识、具有创新精神与能力的未来教师,其课程体系就需要在这两方面进行优化。
1、夯实英语学科基础课英语教育的培养目标主要是为中小学培养师资,而并非培养某一学科的高级专门人才。
尤其是大专层次的英语教育专业的学生培养,更应该考虑现实的社会需要。
因此,无论教师还是学生都要在基础性上做文章,注重专业基础知识的积累,为未来的教学工作做好准备。
英语教育专业的学科基础是指系统扎实的英语语言基本功,包括正确的语音、语调,规范的句法、章法,得体而熟练的英语实际运用能力,以及听、说、读、写、译的基本技能。
英语自我专业发展报告

英语自我专业发展报告时光如梭,从事高中英语教学工作已经17年了,到目前带了6年的高三,在平凡而又繁忙的工作中,能静下心深刻反思自我并做专业性的职业生涯规划,却并没有几次。
正好借着这次培训的机会,认真思考和总结自己十几年的工作历程,并且对自己的将来三五年的职业发展,做一个思考。
一.个人现状分析1.自我分析:①优势分析:在17年的教学生涯中熟练掌握的高中英语的教材资源、教学方法、课标要求和考试大纲,能够整合教材,按照专题和时序来进行有效教学和复兴。
自我感觉还比较年轻,能将全身心的投入工作,谦虚谨慎。
性格比较外向,特别善于理解学生、信任学生,能够充分的尊重学生,相信每个学生都能成才。
家人都很支持我的工作,对于高中教学工作必须的值班加班等,家人都能够理解并给予充分的支持。
本人信仰坚定,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热爱祖国,爱岗敬业,②不利因素:有了二孩,家庭负担相对重了一些,特别是需要一定的时间照看孩子,给工作带来一定的影响。
2.环境分析:①优势分析:学校给予的学习培训机会多,而且学校的教学教育理念远先进,是我们大高中老师们开拓进取的好机会。
教师团队年龄结构合理,特别是在工作中执行力和工作效率非常高。
有合理完整且高效的教学管理体制,而且学校着力抓好教师队伍建设,力争每一位教师都能够有很好的成长,都能够成为专家学者型的教师。
相应的,学校也对教师职业习惯、素养提出了很高的要求,这对教师的自我成长是一种督促。
②不利因素:学校是2010年由区里的其他5所高中合并而成,虽然在近10年的发展过程形成了有大高中鲜明特色的管理体制和教育理念,特别是在近几年的高考中成绩斐然,但是由于种种原因,生源状况一直不太理想。
当然,这并不能成为阻挡我们发展理由,相反,却成为了我们每一位大高中老师前进的动力。
二.职业发展目标1.一年规划:①尽量的平衡好孩子和工作间的关系。
②尽快重新调整好状态,让自己进入最佳的工作状态。
③.随着下一届新高一新教材,尽快熟悉整合好教学资源。
师范院校综合化背景下英语教育专业建设探索

作者简介 :张 勇军 , , 男 江苏邱 县人 , 华东师范大学博士生 , 马鞍山师 范高等专科学校副教授。
第 4期
张勇军 : 师范院校综合化背景 下英语教 育专业建 设探索
・1 5 ・ 0
的引领作用 。此 外 , 为适 应 区域 经济 社 会 对英 语
( ) 据 高专 院校特 点 , 定切 实可行 的专 一 根 制
的大背景之 中。
业 的简单 模 仿 , 为受 人 诟 病 的本 科 专业 的 “ 成 压 缩饼 干” 造 成人 才 培 养 模 式 和课 程 设 置 陈 旧落 , 后 , 以满足基 础 教 育改 革对 英 语教 师 在 专业 知 难 识、 专业 能力 和专业 品质等方 面的要求 。 此外 , 师范 院校 综合 化 和 教师 教 育 专业 化 在 的背 景下 , 专英 语教 育 专业 面临着 前 所 未有 的 高
毕业 生要 “ 有 扎 实 的 英语 语 言 能力 、 对 性 的 具 针
建适 应基础教 育事业和 区域 经济社会 发展 需求 的
人 才培 养体 系
Sp是英 文 S g nigT re n t emet a t g和 P sin g n gi oio i t n 的首字母 缩写 , 为 “ 场 细 分 ” “ 译 市 、 目标 市 场 ” 和
构建 专业课 程体 系。
一
准备 以相 应 的产品和 服务满 足其需 要 的一个或 几
个 子市场 。市场 定位是 指企业 根据 潜在顾 客 的心 理进 行 营销 设计 , 创造产 品 、 品牌在顾 客 心 目中的 某种 形象 和 独 特 的位 置 , 而 取 得 竞 争 优 势 j 从 。 S P理论 为高职 高专 院校 的专业 设置 提供 了一个 T
英语师范专业认证报告

英语师范专业认证报告(草案)一、我校英语师范教育专业历史、现状与愿景1.英语师范教育专业历史广东石油化工学院(原茂名学院)2000年3月经国家教育部(教发[2000]33号文)批准,由原广东石油化工高等专科学校(创办于1954年)、茂名教育学院(建校于1984年)、茂名石化公司职工大学三校合并组建的广东省属本科高等学校。
后因种种原因,茂名石化公司职工大学的合并未能成功。
原茂名教育学院在英语师范为专科学制,培养的主要是初中及小学英语教师人才。
在合并后,原茂名学院英语师范升格为本科学制。
在被合并的茂名教育学院的相关师范教育专业的基础上,学校各学科的师范专业进一步扩大规模和教学质量。
以英语师范专业为例,招生计划最多的时候一届达到6个自然班,学生数量约为200左右。
从2000年至今英语师范在职教师配置也相对合理,英语师范学科教师团队教师人数也相对稳定,开始课程也相对完善—教育学、心理学、学科教学课程群、师范见习/实训/实习。
通过积极进取开拓做大做强的那里,我校英语师范专业为粤西、广东乃至华南地区培养和输送了一大批优秀的英语师范人才,有力地促进了这些地区的英语教育改革和发展,创造了良好的社会效益。
2.英语师范教育专业的现状1.1目前实际在校师范生人数为127人(见下表)班级名称?班级简称?开设年度?所在校区?所属院系?班级类别?专业名称?班级人数?教室?共计127注:16级并非师范招生指标,是学生进校后自主选择的师范方向,所开设课程与普通招生的英语师范生的课程一致。
1.2专业教师情况英语师范专业教师数量为8人,他们是韦建华、谢贤春、葛智明、李思恒、杨析、米文辉、陈焕红、王美容。
其中硕士学位以上人数为6人、学科论专任教师3人、中学兼课教师2人。
1.3教育学、心理学、普通话、现代教育技术教师人数及硕士以上学位教师数请教务处个师范科核实。
1.4师范教育是否是本专业今后发展的最佳方向?英语师范专业是英语专业中一个重要的方向。
英语师范专业认证报告

个人收集整理-ZQ英语师范专业认证报告(草案)一、 我校英语师范教育专业历史、现状与愿景1. 英语师范教育专业历史 广东石油化工学院(原茂名学院)年月经国家教育部(教发[]号文)批准,由原广东 石油化工高等专科学校(创办于年)、茂名教育学院(建校于年)、茂名石化公司职工大学 三校合并组建地广东省属本科高等学校.后因种种原因,茂名石化公司职工大学地合并未能 成功.b5E2R。
原茂名教育学院在英语师范为专科学制,培养地主要是初中及小学英语教师人才.在合 并后,原茂名学院英语师范升格为本科学制.在被合并地茂名教育学院地相关师范教育专业 地基础上,学校各学科地师范专业进一步扩大规模和教学质量.以英语师范专业为例,招生 计划最多地时候一届达到个自然班,学生数量约为左右.从年至今英语师范在职教师配置也 相对合理,英语师范学科教师团队教师人数也相对稳定,开始课程也相对完善—教育学、心 理学、学科教学课程群、师范见习实训实习.通过积极进取开拓做大做强地那里,我校英语 师范专业为粤西、广东乃至华南地区培养和输送了一大批优秀地英语师范人才,有力地促进 了这些地区地英语教育改革和发展,创造了良好地社会效益.p1Ean。
2. 英语师范教育专业地现状1.1 目前实际在校师范生人数为人(见下表)班级名 称班级简称开设 所在 年校 度区所属院 系班级类 别英语(师)官渡 校区外国语 学院普通班 级英语(师)官渡 校区外国语 学院普通班 级英语官渡 校区外国语 学院普通班 级英语官渡 校区外国语 学院普通班 级共计专业名 称班级人 教数室英语 (师范) 英语 (师范) 英语 (师范) 英语(师 范)注:级并非师范招生指标,是学生进校后自主选择地师范方向,所开设课程与普通招生地英语师范生地课程一致.专业教师情况英语师范专业教师数量为人,他们是韦建华、谢贤春、葛智明、李思恒、杨析、米文辉、陈焕红、王美容.其中硕士学位以上人数为人、学科论专任教师人、中学兼课教师人.DXDiT。
英语专业定位和专业建设目标

英语专业定位和专业建设目标一、专业定位和专业建设目标英语专业是安阳师范学院专业发展历史较长、师资力量优厚、教学研究基础良好、毕业生素质较好和社会影响较大的师范性专业之一。
本专业着眼我国教师教育改革与发展的趋势,深化教学改革,强化实践教学环节,立足农村基础教育的实际需要,以赴乡支教为切入点,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努力培养农村基础教育事业留得住、用得上的高素质英语专业师资,成为特色鲜明的基础教育人才培养基地,在全省同类院校英语专业改革中发挥示范作用。
具体的专业建设目标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人才培养目标根据我院的实际情况,进一步调整与明确专业培养目标,修订人才培养方案,建立系统的英语教师教育课程体系,在培养学生综合人文素养和专业素质的基础上,凸显实践性和师范性,探索教师教育新模式。
同时,重视英语教育的教育专业性,注重学生教育意识、教师素养和职业能力的培养塑造,保证培养的学生能够较好地适应基础教育英语教学工作,引领英语教学的改革发展,热爱和忠诚于教育事业。
2、课程建设目标一方面,密切关注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认真研究教育部于2001年颁布的《全日制义务教育、普通高级中学英语课程标准》(实验稿),将英语专业教学改革与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相结合起来,建立完备的基础教育和师范高等教育一体化课程体系。
另一方面,要积极进行教学内容改革研究,在鼓励教师申请教学改革课题同时,努力争取校级、省级精品课程的立项。
要以精品课程的建设来带动其他课程的建设,将精品课程的建设内化为培养学生综合素质、文化素养的过程,通过精品课程建设提高整体教学水平。
3、师资队伍建设目标采取培养、引进和外聘三结合的师资队伍建设策略,优化师资结构。
在加强对青年教师在各个教学环节的培训的同时,鼓励本专业现有教师攻读博士学位或在国内外进修;引进具有丰富教学经验和较高教学水平的高职称、高学历教师,提高教学梯队中的博士化比例;外聘国内外具有重要影响的学者担任兼职教授,聘请一定数量的中学高级教师、特级教师作为兼职教师;另外,聘请一定数量的外籍教师担任专业课程教学,提高学生的语言能力和跨文化交际能力。
英语语言文学学科专业建设基本情况

英语语言文学学科专业建设基本情况摘要:一、引言二、英语语言文学学科专业概述1.学科定义2.学科发展历程三、我国英语语言文学学科专业建设现状1.学科设置与分布2.人才培养层次3.课程设置与教学方法4.学术研究与国际合作四、英语语言文学学科专业建设面临的挑战1.教育资源分配不均2.师资队伍结构与素质问题3.学科交叉与融合的挑战五、英语语言文学学科专业建设的发展策略1.优化教育资源配置2.加强师资队伍建设3.推动学科交叉与融合4.提高国际化水平六、结论正文:一、引言随着全球化进程的加速,英语在国际交流中的地位日益显著,英语语言文学学科专业在我国高校中的发展也日益受到重视。
本文将对我国英语语言文学学科专业建设的基本情况进行概述,并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发展策略。
二、英语语言文学学科专业概述1.学科定义:英语语言文学专业主要研究英语语言、英语国家文学以及跨文化交际等方面的内容,培养具备扎实的英语语言基础、广泛的文学文化知识和良好的人文素养的高级专门人才。
2.学科发展历程:英语语言文学学科起源于西方,经历了从古代英语到现代英语的发展过程。
在我国,英语语言文学学科专业自20世纪初开始设立,经过百余年的发展,已经形成了较为完善的学科体系。
三、我国英语语言文学学科专业建设现状1.学科设置与分布:我国大部分高校设有英语语言文学专业,分布在全国各地,包括综合性大学、外语类院校和专业学院等。
2.人才培养层次:目前,我国英语语言文学学科专业已经形成了本科、硕士和博士等多层次的人才培养体系。
3.课程设置与教学方法:课程设置主要包括英语语言技能训练、英美文学史、文学作品选读、跨文化交际等内容。
教学方法方面,传统的讲授与现代化教育技术相结合,注重培养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和文学分析能力。
4.学术研究与国际合作:我国英语语言文学学科专业的学术研究水平不断提高,与国际同行的交流与合作也日益密切,促进了学科专业的发展。
四、英语语言文学学科专业建设面临的挑战1.教育资源分配不均:一些地区和高校的英语语言文学专业教育资源较为匮乏,影响了人才培养质量和学科发展水平。
专业建设及人才培养方案

一.专业简介浙江农林大学天目学院英语专业于2000年9月开始招生,实行4年制本科教育,现有在校生400余人。
本专业依托本部丰富的教育资源,结合自身的特点,努力培养符合社会需要的外语人才,记过不断地努力,积累了大量的本科教学经验,为进一步办学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大一时称为语言类专业,开设综合英语、英语阅读、英语写作、英语口语、英语听力等基础课程,主要加强语言基础知识,为进一步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自大二开始分成综合英语和商务英语两个方向。
综合英语方向开设精读、泛读、口语、听力英美文学等课程,继续加强语言基础知识,侧重于培养学生的英语综合运用能力,大三开始开设高级英语、翻译理论与实践、高级英语视听说、英美社会与文化、日语等课程,使学生的语言基础更加牢固,语言运用能力进一步提高,具有一定的笔译能力,大四时增加口译课,使学生具有较强的笔译能力和一定的口译能力。
商务英语方向大二时开设精读、泛读、口语、英美概况、英语语法、英语写作、听力等课程,继续加强语言运用能力,大三时开始学习电子商务、外贸函电等专门知识,使学生毕业后能够独立地进行国际商务活动。
本专业师资力量较雄厚,目前专业负责人是韩慧教授,西安外国语学院语言文学研究生,英国杜伦大学教育系博士,在英国留学八年,近几年承担了全国教育科学规划等课题多项,发表学术论文多篇,起到了带领英语专业科研和教学活动发展的作用。
目前英语专业现有教授1名,副教授4名,讲师7名,助教2名,同时外籍教师2名,他们分别担任了英语技能、语言文化、商务英语、综合外语、大学英语等英语课程的教学任务。
研究生以上学历的教师14人,35岁以下青年教师共有8人。
本专业专任老师绝大多数具有语言学,语言文学,教育学等学历背景,专任教师中具有本专业学历背景的比例较高,共有13人,所占比例为92.9 %。
本专业绝大多数专任老师来自于上海交通大学,上海外国语大学,厦门大学,杭州师范大学,英国杜伦大学,英国诺丁汉大学国内外重点高校,已形成了职称、学历、年龄、学缘结构合理的教学科研梯队。
外语系英语专业建设与改革方案

外语系英语专业建设与改革方案本专业旨在培养从事英语工作的应用型专门人才,要求学生掌握英语的基本理论知识,具有比较熟练的英语听、说、读、写、译五项技能,具有较强的英语交际能力,使学生成为高素质的、有创新精神的复合型应用型人才。
本专业课程教学目的是使学生掌握一定的英语基础知识和技能,具有一定的听、说、读、写、译的能力,通过课程体系、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的研究,建立以英语专业技能、英语专业知识和相关专业知识3方面为主体的宽口径人才培养模式,培养具有扎实的基本功、宽广的知识面、一定的相关专业知识、较强的能力和较高的素质的人才。
然而,从中学到大学, 一个人通常要学习近十年甚至是更长的时间, 但结果却是“费时较多,收效不大”。
即便是作为英语专业的学生,许多人仍旧听不懂,讲不出,不能用英语直接交流,而且在阅读外文书籍时也有很大困难。
这种情况完全不能适应国家经济建设和社会的发展,满足不了改革开放的要求。
为了改变这种情况,实现英语专业的教育目标,提高英语专业学生的语言应用能力,我院外语系经过几年的研究、探索和实践,以应用能力为目标,将有关教育教学环节合理地组织起来,进行整体优化和改革。
一、教学改革的指导思想全面贯彻国家的教育方针,努力实施教育部关于教学管理与改革的有关精神,从我校的实际出发,端正教育思想,转变教育观念,改进教学方法,创新教育模式,加强学科建设,调整专业设置,提高教师素质,突出办学特色,着力推进素质教育,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全面实现学院的人才培养目标。
二、教学改革基本思路根据全国英语专业教学改革的要求,结合我系英语专业教学改革的工作实际,在认真分析现状,全面考虑的前提下,寻找突破口,找准切入点,周密计划,大胆改革,逐步对教学模式,管理模式,课程结构,技能操作,考试制度等方面进行探索性改革,最后达到培养高素质英语复合应用型人才。
三、深化教学改革理念改革就是创新,教学改革就是教学创新。
在教学改革中,逐步形成具有我院特色的办学模式。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英语(民航业务)专业建设总结报告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英语(民航业务)专业建设总结报告南京航空航天大学英语(民航业务)专业建设总结报告南京航空航天大学英语(民航业务)专业建设总结报告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外国语学院英语系202*-11-15南京航空航天大学于202*年选择了7个本科专业,确定进行特色专业立项建设,英语(民航业务)专业作为其中之一被列入,由外国语学院英语系负责建设。
经过2年多的积极工作,英语(民航业务)专业取得了显著的进步,基本实现了建设预期目标,达到了学校制定的特色专业建设标准。
以下从五个主要方面进行总结。
一、专业建设方案与工作目标的执行和完成概况在建设项目立项之初,确定了专业建设的总体目标为:通过本项目的建设,使我校英语(民航业务)专业达到江苏省高校特色专业的立项标准,并在35年内把英语专业建设成为江苏省高校特色专业。
基本建设思路为:坚持不断进取,锐意改革,在保持我校英语(民航业务)专业自身特色的前提下,坚持博采众长,在全国理工院校英语专业中处于前列,力争使我校的英语(民航业务)专业毕业生成为真正的复合型英语专业优秀人才。
我们围绕总体目标和建设思路,结合“十五”专业建设方案,制定了比较切实可行的专业建设规划。
经过全体同仁的努力,英语(民航业务)专业的整体水平得到了显著提高,专业建设实现了较快发展,特别是集中了一批优秀人才,形成了一支高水平的师资队伍,教学硬件也得到了一定的改善。
基本完成了预定目标。
二、改革与建设的主要方面及所做的工作南京航空航天大学英语专业始建于1988年,至今已有18年历史,英语(民航业务)于1994年创立。
创立专业伊始,我们便确立了具有南京航空航天大学特色的复合型英语人才培养目标。
被学校确定特色专业立项进行建设后,为了适应国民经济建设对人才的要求,提高专业教学质量,本着培养高素质人才的根本任务,我们的专业建设在以下方面着重开展了工作:1.认真落实人才培养目标,制定科学合理的教学计划英语专业在明确培养扎实的基本功、宽广的知识面、一定的相关专业知识、较强能力和较高素质的复合型人才的教育目标基础上,经过多年反复讨论与修订,英语(民航业务)专业教学计划与教学大纲具有以下主要特点:1)注重英语基本技能训练,以提高学生的语言应用能力在保持过去重视英语基本技能训练的基础上,优化基础课的教学内容,加强听说读写译等基本技能的培养。
论师范教育英语专业课程体系建设

论师范教育英语专业课程体系建设教育部门近年来一直致力于提高教师素质,其中英语教育作为一
种重点培养方向逐渐受到关注。
为提升英语教师专业化水平,建立师
范教育英语专业课程体系是至关重要的。
首先,在课程体系建设中,必须注重课程内容的全面性和实用性。
对于一个专业的课程来说,知识点的覆盖和内涵体现是不可或缺的。
但课程内容应该还要关注实际教学的需求和教师的职业发展。
课程应
该包含实践教学、理论实践等各种环节,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体验到
思考、应用、实践等多维度的教育。
其次,在师资力量的选择上,应该赋予教学经历丰富、理论功底
扎实的教师参与该专业的课程教学。
教学团队应该具有全方位的视野
和学术研究的经验,能够保证教学内容的深入性和广泛性,让学生在
专业素质的培养中更好地掌握知识点和方法。
最后,还需要依靠各种教育资源,包括数字化、网络化的教育资
源以及各种名师讲座、学术研讨会等活动,使学生在课程外有更多交流,进一步提升他们的专业能力素质。
总之,建设师范教育英语专业课程体系是不断提高英语教育水平
的重要举措。
只要课程科学、师资强大、教育资源多样,学生才能在
专业知识、教育实践和社会工作等方面具备更为出色的表现。
英语专业论证报告

英语专业论证报告一、引言随着全球化的加速和国际交流的频繁,英语作为全球通用语言的重要性日益凸显。
因此,英语专业在高等教育中的地位也愈发关键。
本报告旨在全面分析英语专业的现状、挑战与机遇,为英语专业的进一步发展提供依据和建议。
二、英语专业现状分析当前,英语专业面临着一系列的发展现状。
首先,由于全球化的推动,对于英语人才的需求呈现出稳定增长的趋势。
然而,与此同时,英语专业的毕业生也面临着就业压力和竞争。
这主要是由于英语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单一,缺乏多元化的技能和知识结构。
三、英语专业面临的挑战与机遇挑战方面,英语专业首当其冲的是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
随着社会对于英语人才需求的多样化,传统的培养模式已经无法满足市场的需求。
此外,英语教学质量的提升也是一大挑战。
部分学校的英语教学质量不高,导致学生的英语应用能力不足。
然而,英语专业也面临着巨大的发展机遇。
一带一路等国家战略的实施为英语专业提供了广阔的发展空间。
同时,新技术在英语教学中的应用也带来了新的机遇。
例如,在线教育和人工智能等技术的应用能够提高英语教学效率,改善教学质量。
四、英语专业发展的建议与对策针对以上问题,我们提出以下建议:首先,英语专业应加强与市场的对接,根据市场需求调整人才培养模式。
其次,英语教学应注重实际应用能力的培养,提高学生的英语沟通能力。
此外,学校应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提高教学质量。
最后,英语专业应积极探索新技术在教学中的应用,创新教学模式。
五、结论总体来看,英语专业的发展既面临挑战又充满机遇。
为了应对挑战并抓住机遇,我们需要深入分析市场需求,持续改进人才培养模式和教学方法,以培养出更多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英语人才。
只有这样,我们才能确保英语专业在高等教育中的竞争力,并为国家的全球化战略做出更大的贡献。
凯里学院外国语学院英语专业建设质量自评报告

凯里学院英语专业建设质量自评报告凯里学院外国语学院二〇一三年十月目录第一部分专业发展概况 (1)第二部分专业建设情况 (6)1.专业定位与培养目标 (6)1.1定位与规划 (6)1.2人才培养方案 (7)2.师资队伍 (8)2.1规划、措施及落实 (8)2.2数量与结构 (8)2.3师资水平 (9)3.教学建设与改革 (10)3.1课程 (10)3.2实践教学 (10)3.3教学改革与研究 (11)4.教学条件与利用 (11)4.1实验室、实践教学基地 (11)4.2图书资料 (12)4.3网络资源 (13)5.人才培养质量 (13)5.1思想道德教育 (13)5.2基本理论与技能 (14)5.3就业与社会评价 (16)6.专业管理 (17)6.1教学管理 (17)6.2质量监控 (18)6.3社会服务与人才调查 (19)7.特色 (21)第三部分存在的问题 (21)第四部分自评结论 (22)第一部分英语专业发展概况外国语学院英语专业于2006年经教育部正式批准招生,2010年获得学士学位授予权,2012年12月已接受教育部的本科教学工作合格评估,目前已进入本科教学工作合格评估工作整改阶段。
该专业现有在校生890人,至今已经培养了四届共574 名本科毕业生。
2006级、2007级、2008级、2009级毕业生的学士学位授予率分别为85.14%、94.8%、86%、87.68%,就业率分别为 92.96%、96.27%、94.94 %、72.04%(初次)。
本专业现在有英语专业第一教研室、第二教研室、英语技能教研室、旅游英语教研室、语言实验教研室,同时还设有非编制科研机构2个,即黔东南少数民族地区外语教育研究中心、少数民族文化对外翻译中心。
在课程设置上,本专业开设14门通识教育课程,专业教育课程中含8门专业基础课、3门专业必修课、6门教师教育方向课程、3门专业方向课和6门专业任选课,主干课程包括《综合英语》、《英语听力》、《英语泛读》《英语口语》、《英语语法》、《英语语音》、《英语写作》、《英美概论》、《语言学》、《翻译理论与实践》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揭阳职业技术学院
英语教育专业专业建设方案
英语教育专业自2000年首次招生,至今已有12年的发展历史,并为社会培养了9届毕业生,目前在校生717人。
自该专业创办以来,学院和系部一直很注重该专业的建设发展工作,曾作为学院的教学改革试点专业之一进行大力建设,并取得良好效果。
为认真贯彻落实《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全面推进学院的改革、建设和发展,进一步提高办学质量和办学效益,培养合格高技能人才,更好地服务地方经济和社会发展。
根据国家高职教育发展的任务和学院“十二五”发展规划,特制订英语教育专业建设方案。
一、专业建设内容
1、人才培养目标及模式
、人才培养目标
本专业立足粤东地区,面向全省招生。
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具有扎实的英语基础知识、专业的教学技能,掌握一定的计算机基础知识和基本操作能力,适应区域基础教育和区域经济发展,能从事教学、教学研究、教学管理、翻译、文秘等工作的应用型、复合型人才。
、人才培养模式
突出技能训练和应用能力培养;理论体系与实践体系相结合;以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专门人才为主线;主动适应人才市场需求,采用多元化的人才培养模式。
本专业采用“+ ”的教学模式。
1—5学期以校内教学为主,完成绝大部分理论课程和基础性实践教学,最后一学期集中进行顶岗实习。
2、就业岗位群
中小学英语教育教学、英语培训学校和幼儿园的英语教学工作,以及企事业单位文秘和外事翻译工作。
3、教学计划的制定
本专业教学计划是按高职高专人才培养规格的要求和高职英语教育专业人才培养目标而制定。
为适应现代高职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不断发展,本专业教学计划已经过三次较大的修改,同时不断改革和完善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逐渐形成了理论知识以实用为主,加强实践教学,突出学生专业技能训练及应用能力培养的课程体系。
现行11级英语教育专业教学计划课程设置较为合理,理论与实践教学学时比例恰当,理论教学占总学时的54%,实践教学占总学时的46%。
专业课程内容突出对学生职业取向所应具备的专业知识、技能及素质的培养,符合技能型、应用型人才培养的规律。
4、实践教学设施的完善
为强化实践教学,加强对学生进行英语口语、听力、视听说、现代化教学手段等基本技能的培养训练,可供学生使用的实践平台有:校内语音室4个,专用多媒体教室4个,外文阅览室1个,挂牌签约的校外实习基地4所,2012、2013年将加大实践教学设施建设的力度。
5、师资队伍的建设
随着本专业的不断发展,师资队伍的建设也得到了一定程度的加强。
现有教师35人,其中副高级职称的有6人,硕士生有6人。
目前本专业教师队伍结构不断趋于合理化,理论水平良好,业务能力较强,深受学生欢迎。
6、就业指导工作的加强
为配合学院就业指导中心的工作,更好地帮助毕业生解决就业问题,系成立了就业工作指导小组。
该小组及时向学生传达学院关于学生就业指导的有关文件及会议精神;及时收集社会就业信息及用人单位招聘人才的具体信息资料,并向学生推荐;根据人才市场的需求,做好学生毕业教育工作及就业方面的指导工作;按照教学计划,定期带领英教学生到中小学见习、实习;定期聘请校外专家及优秀往届毕业生到系为学生做讲座及学术报告;做好向用人单位推荐毕业生就业所需的各种材料;对往届毕业生就业情况进行跟踪调查;对人才市场及用人单位所需人才情况进行调查;为学生就业提供支持及服务,及时回复学生与就业有关的问题,2010年毕业生就业率达到98%。
二、专业人才需求现状分析
通过对市场的调研、教育局和部分小学的走访了解到,本专业就业情况未来两年前景乐观。
揭阳市及各区县的师资力量较为薄弱,尤其是偏远山区和落后地区中、小学校急需英语老师。
预计揭阳市区、普宁、揭东、揭西、惠来2012年共需英语教师210人,2013年所需教师230人。
此外,揭阳市区和周边各县新兴很多体制健全,较为大型教育培训机构(譬如普宁地区的华美)和私立的中、小学学校,以及正在壮大的双语幼儿园。
因此,英语教育专业还有较好的招生前景,毕业生就业率在未来两年仍可实现98%。
三、专业发展进度安排
1、办学规模与就业:作为学院教学改革试点专业,为适应区域经济发展的需要,发挥本专业的优势,2013年将现有在校生717人,发展到900人。
发挥本专业的专业优势,努力拓宽毕业生的就业渠道。
2、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制定与实施:认真细致开展市场调研,完善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2011年将投入20万元,2012年10万元用于成立课题研究小组和工作组,举行系列研讨会,科学、系统地制定英语教育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使人才培养更好地服务经济建设。
3、课程与教学资源建设: 为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积极与行业、企业合作开发课程;建立突出职业能力培养的课程标准;规范课程教学的基本要求,提高课程教学质量,加强精品课程的建设。
2011、2012年增加投入,每年投入40万元改善办学条件,使投入额度与系发展速度成正比,更好地满足学生对教育资源的需求。
同时2011、2012年共将投入25万元用于加强教材建设,每年编订校本教材2部。
4、实训实习条件建设:改革实践教学形式,创新实践教学内容,建立比较完善的实践教学体系,探索常态教师教育实践机制,提高学生专业实践能力。
拟定2011年投入15万元建设校外实习基地,2012年投入10万元再建设3个实习基地,2013年完成10个实习基地的建设。
2011年投入25万元建设2间微格实验室,2012年投入30万元再建2间微格实验室并完善已有的实验设备,2013年本专业共有微格实验室4个。
同时,2011年建1间人机对话语言实验室投入额为45万元, 2012投入60万元用于1间人机对话语言实验室的建设与设备完善工作,到2013年将共有2间人机对话语言实验室用于教学。
5、教师队伍建设:采取外部引进和内部培养相结合的办法,扩大教师队伍的规模,尽快提高教师队伍的高职称比例和高学历比例。
加强“双师”结构师资队伍建设,聘任校外兼职教师;提高科研能力,提高论文发表质量和数量;选派专业带头人和骨干教师进修学习、参加国内职业教育交流会、全国专业学术研讨会。
2011、2012年该项目建设每年将投入40万元,共计80万元,2013年师资结构将更加合理,教学能力与科研能力将显著提高。
6、现代信息技术应用与数字校园建设:2011、2012年每年将投入20万元加快现代信息技术应用与数字校园建设。
2013年将建成专门网站和专业教学资源库,用以展示专业建设成果,交流专业建设经验,同时也为其他高职院校相关专业提供优质教学资源和经验借鉴。
7.完善办学条件:在实习实训耗材、实行意外伤害保险等方面共将投入40万元,用于2011、2012年专业建设,确保建设方案的有效实施并达到预期的效果。
四、保障措施
(1)思想保障
学院党委多次召开专题会议,研究如何落实专业建设工作,提高认识,统一思想,明确任务,以保障专业教改革建设工作的顺利进行,由此形成了以教务处、机电工程系为重点,全院积极支持和配合,共同参与的工作局面。
(2)组织保障
为加强对专业建设工作的组织领导,成立专业建设指导小组,实施任务分工制,责任明确到具体个人。
(3)政策保障
为稳步推进建设,我院先后制定了一系列政策性文件、措施,主要有:关于深化高职教育教学改革培养适应21世纪需要的高技术人才的意见;吸引高层次人才的暂行办法;加强青年教师培养的意见;建立中青年教师奖励政策、教材开发奖励政策。
(4)经费保障
两年内,预计投资50%的专项建设经费用于实习实训硬件条件的改善和实践教学体系的内涵建设;20%的专项建设经费用于课程和教学资源的开发、改革与
建设;10%的专项建设经费用于加强对外合作和交流,支持人才培养方案的调研、制订和实施工作及拓展校外实训基地建设;20%的专项建设经费用于人才引进和人才培养工作,并支持教师进参与科研与工程项目开发,加强对外的服务能力。
(5)质量保障
1)每月召开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联系会议,检查上阶段工作和布置下阶段任务。
2)专业所在系及教研室是“英语教育”专业建设的主体。
系及专业教研室负责专业建设和课程改革组织指导教学质量监控和教学考核工作。
3)制定“英语教育”重点专业建设保障机制,例如重点专业建设列为学校常规教学工作;制定重点专业建设工作量与工作质量考核与奖惩制度;以重点专业建设评价标准考核工作质量;以激励政策激发专业教师的责任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