存货的计价及入账价值的确定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存货
本章重点:
1.入账价值的确定
存货初始入账价值主要包括买价、入库前的挑选整理费、运输过程中的合理损耗、运杂费等。一般纳税人购入存货涉及的增值税不计入存货成本。
商品流通企业购入存货过程中发生的运杂费等也需要计入存货的成本。
2.发出存货的计价
企业主要通过先进先出法、加权平均法(包括移动加权平均法和月末一次加权平均法)或者个别计价法确定发出存货的实际成本。
3.期末的计价
有合同和无合同存货的期末计价、专门为生产产品持有的原材料的期末计价,以及成本与可变现净值孰低确定存货成本属于重点内容。
存货盘亏通过待处理财产损益进行处理,存货盘盈如果金额较大,则需要作为会计差错更正进行处理。
典型例题
一、单项选择题
【例题1】甲企业发出实际成本为140万元的原材料,委托乙企业加工成半成品,收回后用于连续生产应税消费品,甲企业和乙企业均为增值税一般纳税人,甲公司根据乙企业开具有增值税专用发票向其支付加工费4万元和增值税0.68万元,另支付消费税16万元,假定不考虑其他相关税费,甲企业收回该批半成品的入账价值为()万元。(2007年)
A.144
B.144.68
C.160
D.160.68
【答疑编号21020101】
【答案】A
【解析】本题考核的是存货入账价值的确定。由于委托加工物资收回后用于继续生产应税消费品,所以消费税不计入收回的委托加工物资成本。收回该批半成品的入账价值=140+4=144(万元)。所以选项A正确。
【拓展】委托加工业务中,如果委托方收回加工物资的应税消费品后直接销售,则委托方支付的消费税要计入委托加工物资的成本;如果收回后用于连续生产应税消费品,则相应的消费税可以计入“应交税费――应交消费税”的借方,可以抵减以后需交纳的消费税。
【例题2】乙工业企业为增值税一般纳税企业。本月购进原材料200公斤,货款为6 000元,增值税为1 020元;发
生的保险费为350元,入库前的挑选整理费用为130元;验收入库时发现数量短缺10%,经查属于运输途中合理损耗。乙工业企业该批原材料实际单位成本为每公斤()元。(2006年)
A.32.4
B.33.33
C.35.28
D.36
【答疑编号21020102】
【答案】D
【解析】购入原材料的实际总成本=6 000+350+130=6 480(元),实际入库数量=200×(1-10%)=180(公斤),所以乙工业企业该批原材料实际单位成本=6 480/180=36(元/公斤)。
【拓展】存货购进过程中发生的合理损耗金额不需要从买价中扣除,但非合理损耗是需要从买价中扣除的。但在计算单价时要将合理损耗和非合理损耗的存货数量从总数量中扣除。
【例题3】甲公司采用成本与可变现净值孰低计量期末存货,按单项存货计提存货跌价准备。2005年12月31日,甲公司库存自制半成品成本为35万元,预计加工完成该产品尚需发生加工费用11万元,预计产成品不含增值税的销售价格为50万元,销售费用为6万元。假定该库存自制半成品未计提存货跌价准备,不考虑其他因素。2005年12月31日,甲
公司该库存自制半成品应计提的存货跌价准备为()万元。(2006年)
A.2
B.4
C.9
D.15
【答疑编号21020103】
【答案】A
【解析】自制半成品加工为产品的可变现净值=50-6=44(万元)。
自制半成品加工为产品的成本=35+11=46(万元),产品发生了减值,该自制半成品应按成本与可变现净值孰低计量。自制半成品的可变现净值=50-11-6=33(万元)。自制半成品的成本为35万元,所以自制半成品应计提存货跌价准备2万元(35-33)。
【拓展】存货跌价准备的核算属于本章的重点内容。此类题目,在计算自制半成品或原材料的可变现净值时,要先确定该自制半成品或原材料所专门生产的产品是否减值,如果减值,则需要按照该产品的售价减去将自制半成品或原材料生产为产品需要进一步加工的成本和相关的销售费用,以此确定该自制半成品或原材料的可变现净值,从而考虑其是否发生减值。
【例题4】下列会计处理,不正确的是()。(根据2006年考题改编)
A.由于管理不善造成的存货净损失计入管理费用
B.非正常原因造成的存货净损失计入营业外支出
C.以存货抵偿债务结转的相关存货跌价准备冲减资产减值损失
D.为特定客户设计产品发生的可直接确定的设计费用计入相关产品成本
【答疑编号21020104】
【答案】C
【解析】选项ABD均符合相关的规定。选项C,对于因债务重组、非货币性资产交换转出的存货,应同时结转已计提的存货跌价准备,但不冲减当期的资产减值损失,应按债务重组和非货币性资产交换的原则进行会计处理。所以选项C
不正确。
【例题5】某公司采用成本与可变现净值孰低法按单项存货于期末计提存货跌价准备。2004年12月31日,该公司拥有甲、乙两种商品,成本分别为240万元、320万元。其中,甲商品全部签订了销售合同,合同销售价格为200万元,市场价格为190万元;乙商品没有签订销售合同,市场价格为300万元;销售价格和市场价格均不含增值税。该公司预计销售甲、乙商品尚需分别发生销售费用12万元、15万元,不考虑其他相关税费;截止2004年11月30日,该公司尚未为甲、乙商品计提存货跌价准备。2004年12月31日,该公司应为
甲、乙商品计提的存货跌价准备总额为()万元。(2005年)
A.60
B.77
C.87
D.97
【答疑编号21020105】
【答案】C
【解析】甲商品的成本是240万元,其可变现净值=200-12=188(万元),所以应该计提的存货跌价准备=240-188=52(万元);乙商品的成本是320万元,其可变现净值=300-15=285(万元),所以应该计提的存货跌价准备=320-285=35(万元)。2004年12月31日,该公司应为甲、乙商品计提的存货跌价准备总额=52+35=87(万元)。
【拓展】在计提存货跌价准备时,如果同时存在有合同和无合同的存货,则有合同部分需要按照合同价格计算其可变现净值,无合同部分按照市场价格计算其可变现净值。
【例题6】甲公司是一家上市公司,2007年末库存乙原材料、丁产成品的账面余额分别为1 000万元和500万元,年末计提跌价准备前库存乙原材料、丁产成品计提跌价准备的账面余额分别为0万元和100万元,库存乙原材料将全部用于生产丙产品,预计丙产品的市场价格总额为1 100万,预计生产丙产品还需要发生除乙原材料以外的总成本为300
万元,预计销售丙产品发生的相关费用为55万元,丙产成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