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省朔州市应县17学年高二语文下学期期中试题(含解析) (1)

合集下载

山西省朔州市应县高二语文下学期期中试题(含解析)

山西省朔州市应县高二语文下学期期中试题(含解析)

山西省朔州市应县2016-2017学年高二语文下学期期中试题(含解析)时间:150分钟满分:150分第Ⅰ卷阅读题一、现代文阅读(一)论述类文本阅读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魏晋时期文的自觉鲁迅说:“曹丕的一个时代可以说是文学的自觉时代,或如近代所说,是为艺术而艺术的一派。

”“为艺术而艺术”是相对于两汉文艺“厚人伦,美教化”的功利艺术而言。

以曹丕为最早标志,它确乎是魏晋新风。

鲁迅又说:“汉文慢慢壮大是时代使然,非专靠曹氏父子之功的,但华丽好看,却是曹丕提倡的功劳。

”曹丕地位甚高,后来又做了皇帝,极人世之崇荣,应该是实现了人生的最高理想了吧,然而并不。

他依然感到“年寿有时而尽,荣乐止乎其身,两者并至之常期,未若文章之无穷”。

帝王将相、富贵功名可能很快便是白骨荒丘,真正不朽、能够世代流传的却是精神生产的东西。

“不假良史之词,不托飞驰之势,而声名自传于后。

”(曹丕《典论·论文》)显赫一时的皇帝可以湮没无闻,华丽优美的词章并不依附什么却被人们长久传诵。

可见曹丕所以讲求和提倡文章华美,是与他这种对人生“不朽”的追求相联系的。

这样,文学及其形式本身,其价值和地位便大不同于两汉。

在当时,文学实际总是宫廷玩物。

司马相如、东方朔这些专门的语言大师乃是皇帝弄臣,处于“俳优畜之”的地位。

那些堂哉皇也的皇皇大赋,不过是歌功颂德、点缀升平,再加上一点所谓“讽喻”之类的尾巴以娱乐皇帝而已。

至于绘画、书法等等,更不必说,这些艺术部类在奴隶制时代(作者持“魏晋封建说”,认为我国秦汉时期仍处于奴隶制社会,封建社会自魏晋开始。

)更没有独立的地位。

在两汉,文学与经术没有分家。

《盐铁论》里的“文学”指的是儒生,贾谊、班固、张衡等人也不是作为文学家而是因具有政治家、大臣、史官等身份而有其地位的和名声的。

在两汉,门阀大族累世经学,家法师传,是当时的文化保护者、垄断者,当他们取得不受皇权任意支配的独立地位,即建立起封建前期的门阀统治后,这些世代沿袭着富贵荣华、什么也不缺少的贵族们,认为真正有价值有意义能传之久远以至不朽的,只有由文学表达出来的他们个人的思想、情感、精神、品格,从而刻意作文,“为艺术而艺术”,确认诗文具有自身的价值意义,不只是功利附庸和政治工具,等等,便也是很自然的了。

学16—17学年下学期高二期中考试语文试题(附答案) (1)(2)

学16—17学年下学期高二期中考试语文试题(附答案) (1)(2)

高二语文(选修:古代诗文欣赏)第二学期期中考试试题时长150分钟分值150分2017.04.19 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9分)所谓“变形”,是相对于“常形”而言。

“常形”是指现实生活中客现物象的正常自然形态;“变形”是指客观物象反映到艺术中的形态的改变。

在现实生活中,由于种种原因,物象的形态有时会出现变异,例如两头蛇、三脚鸡等,这种“变形”虽然怪异,但不是艺术美学研究的对象。

艺术美学所研究的,是正常的自然形态在艺术表现中所发生的变化及其美学意义。

艺术上的“变形”分为广义和狭义两种。

从广义上说,任何种类和流派的艺术,不论其创作思想和手法多么不同,它所塑造的形象较之原型都会有某些强调、选择、集中乃至改变。

从这个意义上说,变形乃是艺术反映生活的一种普遍现象。

不过一般地说,艺术上关于“变形”的观念是指狭义的“变形”,它表现为客观物象的几何图形所发生的改变。

例如杜甫的《古柏行》:“霜皮溜雨四十围,黛色参天二千尺。

”宋代科学家沈括(字存中)分析道:“四十围乃是径七尺,无乃太细长平?此亦文章病也。

”沈括生得太早一些,他不懂得艺术变形的美学意义。

比沈括稍晚的王观国有所不同,他说:“‘四十围’、‘二千尺’者,姑言其大且高也。

诗人之言当如此,而存中乃拘拘然以尺寸较之,则过矣。

”其实,古代诗歌中这类“变形”甚多,诸如“黄河之水天上来”、“飞流直下三千尺”、“白发三千丈”等等都是。

当然古代诗人很懂得运用夸张的手法,可是未必有自觉的“变形”观念。

宋元以来,“变形”的美学观念已经引起了人们的注意。

到明清戏曲中,舞蹈程式和脸谱等都是对生活常态的改变,如脸谱中用红表忠烈,白表奸诈,舞蹈动作鸣冤叫屈时甩发,生离死别时跪步等。

这些“变形”大大丰富和增强了戏曲艺术的表现手法和表现力。

艺术作品中的“变形”是创作者主现感受的一种强化,因此艺术家们常用“变形”来表达自己的思想感情。

例如清初八大山人的《鱼鸭图卷》,鱼、鸭的眼眶变成了圆形,眸子有的画成绿豆小点,有的画成圆弧线,传达出“白眼看天”的蔑视情绪。

高二语文下学期期中考试试卷及参考答案

高二语文下学期期中考试试卷及参考答案

高二语文下学期期中考试试卷及参考答案-期中考试是一个阶段性的考试,考试时一定要心细,先易后难,交卷前要反复检查.今天给大家整理编辑了高二语文下学期期中考试试卷及参考答案。

希望在期中的最后复习里,这些题型能够让大家熟练于心,祝同学们考试顺利!ﻭ高二语文下学期期中考试试卷及参考答案由整理,:ﻭ第Ⅰ卷选择题(共20分)ﻭ一。

语言知识及运用(每小题2分,共12分)1。

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的读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A.浸渍(z)殒身不恤 (x)确凿(zu ) 蛊(gǔ)惑B.口讷(n i)同仇敌忾(k i)赧(hǎo)然酒肆(s)C。

镌(juān)刻惩一儆(jǐng)百偌(ru)大呆(dāi)板ﻭD.菜畦(x)蓄意炮(p o)制脑髓(suǐ)自诩(xǔ)2。

下列词语中字形全部正确的一项是:()A.毕竟脍炙冥玩不灵卓尔不群B。

摧毁慰藉共商国是珊珊可爱C。

渲泄拾掇源远流长诒笑**ﻭD。

渡假村标新立异闻过饰非原气大伤3.依次填入下列横线处的词语,恰当的一项是:( )(1)但是他既说出虽为圣贤,仍要经常警惕才能不仁的话,可见他认为性恶来自先天。

(2)明清人士更以写为耻辱,许多伟大的作家生活创作条件都无法 .ﻭ(3)自从屈原以惊人的天才发现了木叶的,此后的是人们就再也不肯轻易把它放过。

ﻭ(4)汉武帝曾筑扶荔宫,把荔枝长安,没有栽活,迁怒于养护的人,竟然对他们施以极刑。

ﻭA.防止以至/保证奥秘移植ﻭB.防范以致/保障奥妙移植C.防范以致/保证奥妙种植ﻭD。

防止以至/保障奥秘种植4.下列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A.我读完自传《我的生活》之后的第一反应时,做实在是一件苦差事,它既要和可能受反对党控制的国会斗,又要无时无刻回应充满敌意的。

B.在孟加拉国中部的纳拉扬甘杰地区,常常是数十人挤在一条小船上,横渡梅格纳河的一条支流,由于这种小船渡费低廉,许多当地村民选择他来往于河的,渡船上人员严重超载现象屡见不鲜。

ﻭC.君不见,很多教师总是耳提面命的宣扬专家、学者、们是如何焚膏继晷、无所不为的,却很少真实地介绍谈们丰富多彩的闲暇生活。

应县一中高二语文下学期期中试题含解析

应县一中高二语文下学期期中试题含解析
曾听过台湾作家席慕容的演讲,她说她虽然从小就知道自己是蒙古族人,可是直到长大她并不知道家乡是个什么样,她对这个地方有一种难以名状却又难以排遣的情感的、文化的、精神的深度认同,她说那就是她的“原乡情结”.席慕容不是生长在这里,可是她知道这里是她的“原乡",无论走到哪里她都不能摆脱她生命的“根"。终于,席慕容在她盛年时回到了内蒙古,她一脚踩到草原上就本能地跪了下去,亲吻着祖先的土地,泪流满面.这时,席慕容气质里的“原乡情结”和对家乡认知的文化碎片,就蓦然间与实在的家乡遇合了.
B项,“只要作家追求将‘家乡情感’升华为‘原乡意识’的创作境界,中国传统戏就能够复兴”,说法绝对,原文为“假如,更多的地方剧种和剧团都能够持久地追求一种超越一般‘家乡情感'升华为‘原乡意识’的创作境界,那么就有可能在超越自身生存局限的同时,超越了地方戏曲乃至戏曲文化存在的局限。如此,中国传统戏曲包括地方戏曲的时代再兴,绝非是不可期的”。根据原文中的“有可能”、“绝非是不可期"这些词,可知选项中的推理过于绝对.该项错误。
【答案】1。 D 2。 C 3。 D
【解析】
【1题详解】
本题考查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应对此类试题,首先要读懂所给的材料,其次浏览选项,然后在文中找到与选项相关的语句进行比较、辨析。重点注意选项的表述(整合或转述)和文中内容的差别,看看有没有偷换概念、范围缩小或扩大、逻辑错误、强加因果、因果颠倒、篡改原文、无中生有等问题。
山西省朔州市应县一中2019—2020学年高二语文下学期期中试题(含解析)
时间:150分钟 满分:150分
一、现代文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以往,我们总是强调地方戏曲的“家乡意识”“乡土风情”,因而格外重视表面所体现出来的家乡风土、家乡人情、家乡俚俗趣味,藉以满足对于曾经感知的家乡的记忆和联想.可是如果经历了几代人、甚至十几代人以后呢?经历了缺少或完全没有家乡亲历经验的后来的延续者呢?那么有关家乡表面风情的表达,是否就会减弱,甚至完全没有了一种心灵与情感的照应?我想这就是“原乡”与“家乡”意识的不同。

山西省应县一中2017-2018学年高二语文下学期第六次月考试题

山西省应县一中2017-2018学年高二语文下学期第六次月考试题

山西省应县一中2017-2018学年高二语文下学期第六次月考试题时间:150分钟满分:150分一、现代文阅读(一)论述类文本阅读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以下小题。

(9分,每小题3分)家训文化的发展历程中国的家训文化,可分为萌芽期、发展期、成熟期、衰败期、蜕变期,但不管是在哪一个时期,家训都离不开对子女的教育。

中国的家训文化可谓源远流长。

家训最早是通过父母对子女的当面训诫来体现的。

据《史记·鲁周公世家》记载,西周政权建立以后,遍封功臣,建立诸侯国。

周武王之弟周公旦,受封于鲁国。

周公旦由于要留在京城辅佐侄子周成王,不能就封,就让自己的儿子伯禽就封于鲁。

伯禽临行之前,“周公戒伯禽曰:‘我文王之子,武王之弟,成王之叔父,我于天下亦不贱矣。

然我一沐三捉发,一饭三吐哺,起以待士,犹恐失天下之贤人。

子之鲁,慎无以国骄人。

’”周公训子,是一段关于中国家训文化、最早又最可信的记载。

父母对子女面对面的训诫,用文雅的词来说,就是“庭训”。

“庭训”典出《论语·季氏》,讲的是孔子当面训诫儿子孔鲤的故事。

由此,“趋庭”、“鲤对”、“庭对”也成为中国家训文化的代名词。

后来,中国的家训通过书信、训词和遗嘱等形式传递;再后来,家训又通过制定完整的家规、家约、家范来体现,形成了家庭内部所有成员的行为准则。

家训的形式日益丰富。

中国的家训内容十分广泛,包括伦理道德的要求、文化知识的教育、谋生技能的传授、为人处世的告诫等,几乎涉及个人、家庭、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

中国的家训文化从一开始就有着明确的指向。

一是训导教育子女成人成才。

这是家训最基本的一个功能。

前文说到周公戒子、孔子庭训,都体现了这一点。

二是实行家庭的自我控制。

任何一个家庭都不是孤立的。

它作为社会细胞、社会的基本单位,必须接受来自外在的社会控制。

这种社会控制包括法律控制、行政控制、道德控制以及习俗控制。

同时,为了维护家庭内部的稳定,调整和处理好家庭内部关系,将子女培养成人,使家庭得以承继和绵延,还必须要有家庭的内在控制及家庭的自我控制。

山西省应县高二下学期第一次月考语文试题

山西省应县高二下学期第一次月考语文试题

山西省应县高二下学期第一次月考语文试题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一、选择题 (共3题;共6分)1. (2分) (2017高二下·唐山期中) 下列各句中划线成语的使用,使用正确的一项是()A . 在这场篮球比赛中,马刺队以明显的优势领先,但是对手爵士队依然好整以暇,有条不紊。

B . 近年来,我市积极引入外资,国外多个大型企业纷纷落户我市,为我市经济的飞速发展添枝加叶。

C . 《人民的名义》这部反腐剧中高玉良书记是一个胸无城府的人,为了保全自己,他竟然伙同黑势力暗算对手。

D . 走进大学的图书馆,如堕烟海,分门别类的图书杂志让人目不暇接,你在其中可以轻松自由地享受阅读的快乐。

2. (2分) (2016高一上·湖南期中)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A . 随着时代的变迁,工业文明和信息文明对农耕文明带来了巨大的冲击,原有的礼俗秩序几近崩塌。

B . 推行有偿使用塑料袋,主要是通过经济手段培养人们尽量减少使用塑料袋,这无疑会对减少白色污染、净化环境产生积极作用。

C . 目前在新世纪广大农村,虽然宗族、家族的影响在历次运动化中遭到打击,但依旧顽强地存在着,依然决定着乡村基层社会规则的使用。

D . 据阿里2014年报告显示,有的三四线城镇人均网购额度和次数是超越一线城市的,三四线城市也逐渐成为互联网消费的主力市场。

3. (2分)请将下列语句重新排序,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①信用卡交易可分为凭密码交易和签字交易两种形式,在办理卡片时可以自主进行选择②但是也要注意不要设置生日、身份证号码、家庭电话等过于简单的密码③除了通过密码进行安全保护外,许多细节也不可遗漏④多数银行让持卡人自行设定输密最低限额,在限额之下通过签字方式就可以完成交易⑤相比之下,凭借密码进行交易的方式则更加安全,盗刷难度较高⑥虽然方便,但在安全保障方面却有所欠缺⑦如在刷卡消费时应认真核对单据上的卡号、交易日期以及交易金额等信息是否正确A . ④⑥①②⑤③⑦B . ①④⑥⑤②③⑦C . ⑤④⑥①③⑦②D . ③⑦①④⑤⑥②二、现代文阅读 (共3题;共36分)4. (6分) (2018高三上·河北模拟)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各题。

山西省朔州市应县高二语文下学期期中试题

山西省朔州市应县高二语文下学期期中试题

山西省朔州市应县2016-2017学年高二语文下学期期中试题时间:150分钟满分:150分第Ⅰ卷阅读题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魏晋时期文的自觉鲁迅说:“曹丕的一个时代可以说是文学的自觉时代,或如近代所说,是为艺术而艺术的一派。

”“为艺术而艺术”是相对于两汉文艺“厚人伦,美教化”的功利艺术而言。

以曹丕为最早标志,它确乎是魏晋新风。

鲁迅又说:“汉文慢慢壮大是时代使然,非专靠曹氏父子之功的,但华丽好看,却是曹丕提倡的功劳。

”曹丕地位甚高,后来又做了皇帝,极人世之崇荣,应该是实现了人生的最高理想了吧,然而并不。

他依然感到“年寿有时而尽,荣乐止乎其身,两者并至之常期,未若文章之无穷”。

帝王将相、富贵功名可能很快便是白骨荒丘,真正不朽、能够世代流传的却是精神生产的东西。

“不假良史之词,不托飞驰之势,而声名自传于后。

”(曹丕《典论·论文》)显赫一时的皇帝可以湮没无闻,华丽优美的词章并不依附什么却被人们长久传诵。

可见曹丕所以讲求和提倡文章华美,是与他这种对人生“不朽”的追求相联系的。

这样,文学及其形式本身,其价值和地位便大不同于两汉。

在当时,文学实际总是宫廷玩物。

司马相如、东方朔这些专门的语言大师乃是皇帝弄臣,处于“俳优畜之”的地位。

那些堂哉皇也的皇皇大赋,不过是歌功颂德、点缀升平,再加上一点所谓“讽喻”之类的尾巴以娱乐皇帝而已。

至于绘画、书法等等,更不必说,这些艺术部类在奴隶制时代(作者持“魏晋封建说”,认为我国秦汉时期仍处于奴隶制社会,封建社会自魏晋开始。

)更没有独立的地位。

在两汉,文学与经术没有分家。

《盐铁论》里的“文学”指的是儒生,贾谊、班固、张衡等人也不是作为文学家而是因具有政治家、大臣、史官等身份而有其地位的和名声的。

在两汉,门阀大族累世经学,家法师传,是当时的文化保护者、垄断者,当他们取得不受皇权任意支配的独立地位,即建立起封建前期的门阀统治后,这些世代沿袭着富贵荣华、什么也不缺少的贵族们,认为真正有价值有意义能传之久远以至不朽的,只有由文学表达出来的他们个人的思想、情感、精神、品格,从而刻意作文,“为艺术而艺术”,确认诗文具有自身的价值意义,不只是功利附庸和政治工具,等等,便也是很自然的了。

山西省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I)卷

山西省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I)卷

山西省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I)卷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一、现代文阅读 (共3题;共37分)1. (9分) (2017高二上·嘉兴期末) 阅读下面文章。

完成后面题目。

荀子的文学创新兴盛于汉代、成为中国文学史上一大特殊文体的赋,前人多从文体流变探其渊源,如“赋也者,受命于诗人,拓宇于楚辞也”(《文心雕龙·诠赋》)。

这主要是从汉赋形式的演变上,探求其受诗、骚等前代文学样式的影响与联系。

但真正自觉地去进行赋的创作并对汉赋产生重大影响的第一个创赋人和奠基者,应该是荀子。

荀子是第一个以赋命篇的人。

他的著作《赋篇》包括《礼》、《知》、《云》、《蚕》、《针》等五篇。

其中,有对礼、知等抽象的精神产物的形象化描写,也有对云、蚕、针等具体事物的逼真摹写。

在形式上,采用主客问答方式,句式以四言为主,杂以五七言或多言,善用排比,韵散间出。

在手法上,则铺陈回环,绘声绘色。

这些都是后来汉赋作者所继承并发展的大赋特点,这应该是严格意义上的最早的赋。

看来,荀子不仅是赋的创名者,也是赋作范式的创制者。

这说明赋之最早出现应是荀子创新性文学实践的结晶。

当然,赋体在汉代蔚为大观,类型繁多,其发端和起源,也不会是单一的。

但荀子作为第一个自觉进行赋创作的人,应是体物赋的创始者。

清人王芑孙在《读赋卮言》中说:“相如之徒,敷典摛文,乃从荀法。

”说得更确切一点,就是所谓体物模型的典型的汉大赋是以荀子作赋之法来创作的。

荀子的文学创新,还反映在他的作品《成相篇》上。

该篇充分吸收民间弹唱文学的营养,以三三七加四七的句式,写出极有弹弦节奏特点的韵文作品。

例如:“请成相,世之殃,愚黯愚黯堕贤良……”从通篇来看,内涵丰富,亦论亦述。

既用这种弹唱之词来阐发深刻的治国之理,又用来叙说曲折的历史故事。

在形式和表现上,则曲调简短,极富民间劳动的节奏感,且足格联章,首尾完整,有辞尽意足之妙。

荀子的这种文学创造,对后代文学产生了重大影响。

山西省朔州市应县高二语文下学期期中试题(含解析)(1)

山西省朔州市应县高二语文下学期期中试题(含解析)(1)

山西省朔州市应县2016-2017学年高二语文下学期期中试题(含解析)时间:150分钟满分:150分第Ⅰ卷阅读题一、现代文阅读(一)论述类文本阅读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魏晋时期文的自觉鲁迅说:“曹丕的一个时代可以说是文学的自觉时代,或如近代所说,是为艺术而艺术的一派。

”“为艺术而艺术”是相对于两汉文艺“厚人伦,美教化”的功利艺术而言。

以曹丕为最早标志,它确乎是魏晋新风。

鲁迅又说:“汉文慢慢壮大是时代使然,非专靠曹氏父子之功的,但华丽好看,却是曹丕提倡的功劳。

”曹丕地位甚高,后来又做了皇帝,极人世之崇荣,应该是实现了人生的最高理想了吧,然而并不。

他依然感到“年寿有时而尽,荣乐止乎其身,两者并至之常期,未若文章之无穷”。

帝王将相、富贵功名可能很快便是白骨荒丘,真正不朽、能够世代流传的却是精神生产的东西。

“不假良史之词,不托飞驰之势,而声名自传于后。

”(曹丕《典论·论文》)显赫一时的皇帝可以湮没无闻,华丽优美的词章并不依附什么却被人们长久传诵。

可见曹丕所以讲求和提倡文章华美,是与他这种对人生“不朽”的追求相联系的。

这样,文学及其形式本身,其价值和地位便大不同于两汉。

在当时,文学实际总是宫廷玩物。

司马相如、东方朔这些专门的语言大师乃是皇帝弄臣,处于“俳优畜之”的地位。

那些堂哉皇也的皇皇大赋,不过是歌功颂德、点缀升平,再加上一点所谓“讽喻”之类的尾巴以娱乐皇帝而已。

至于绘画、书法等等,更不必说,这些艺术部类在奴隶制时代(作者持“魏晋封建说”,认为我国秦汉时期仍处于奴隶制社会,封建社会自魏晋开始。

)更没有独立的地位。

在两汉,文学与经术没有分家。

《盐铁论》里的“文学”指的是儒生,贾谊、班固、张衡等人也不是作为文学家而是因具有政治家、大臣、史官等身份而有其地位的和名声的。

在两汉,门阀大族累世经学,家法师传,是当时的文化保护者、垄断者,当他们取得不受皇权任意支配的独立地位,即建立起封建前期的门阀统治后,这些世代沿袭着富贵荣华、什么也不缺少的贵族们,认为真正有价值有意义能传之久远以至不朽的,只有由文学表达出来的他们个人的思想、情感、精神、品格,从而刻意作文,“为艺术而艺术”,确认诗文具有自身的价值意义,不只是功利附庸和政治工具,等等,便也是很自然的了。

山西省朔州市应县高二语文下学期期中试题(含解析)(1)

山西省朔州市应县高二语文下学期期中试题(含解析)(1)

山西省朔州市应县2016-2017学年高二语文下学期期中试题(含解析)时间:150分钟满分:150分第Ⅰ卷阅读题一、现代文阅读(一)论述类文本阅读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魏晋时期文的自觉鲁迅说:“曹丕的一个时代可以说是文学的自觉时代,或如近代所说,是为艺术而艺术的一派。

”“为艺术而艺术”是相对于两汉文艺“厚人伦,美教化”的功利艺术而言。

以曹丕为最早标志,它确乎是魏晋新风。

鲁迅又说:“汉文慢慢壮大是时代使然,非专靠曹氏父子之功的,但华丽好看,却是曹丕提倡的功劳。

”曹丕地位甚高,后来又做了皇帝,极人世之崇荣,应该是实现了人生的最高理想了吧,然而并不。

他依然感到“年寿有时而尽,荣乐止乎其身,两者并至之常期,未若文章之无穷”。

帝王将相、富贵功名可能很快便是白骨荒丘,真正不朽、能够世代流传的却是精神生产的东西。

“不假良史之词,不托飞驰之势,而声名自传于后。

”(曹丕《典论·论文》)显赫一时的皇帝可以湮没无闻,华丽优美的词章并不依附什么却被人们长久传诵。

可见曹丕所以讲求和提倡文章华美,是与他这种对人生“不朽”的追求相联系的。

这样,文学及其形式本身,其价值和地位便大不同于两汉。

在当时,文学实际总是宫廷玩物。

司马相如、东方朔这些专门的语言大师乃是皇帝弄臣,处于“俳优畜之”的地位。

那些堂哉皇也的皇皇大赋,不过是歌功颂德、点缀升平,再加上一点所谓“讽喻”之类的尾巴以娱乐皇帝而已。

至于绘画、书法等等,更不必说,这些艺术部类在奴隶制时代(作者持“魏晋封建说”,认为我国秦汉时期仍处于奴隶制社会,封建社会自魏晋开始。

)更没有独立的地位。

在两汉,文学与经术没有分家。

《盐铁论》里的“文学”指的是儒生,贾谊、班固、张衡等人也不是作为文学家而是因具有政治家、大臣、史官等身份而有其地位的和名声的。

在两汉,门阀大族累世经学,家法师传,是当时的文化保护者、垄断者,当他们取得不受皇权任意支配的独立地位,即建立起封建前期的门阀统治后,这些世代沿袭着富贵荣华、什么也不缺少的贵族们,认为真正有价值有意义能传之久远以至不朽的,只有由文学表达出来的他们个人的思想、情感、精神、品格,从而刻意作文,“为艺术而艺术”,确认诗文具有自身的价值意义,不只是功利附庸和政治工具,等等,便也是很自然的了。

人教版2017高二(下册)语文期中考试卷(附答案)

人教版2017高二(下册)语文期中考试卷(附答案)

人教版2017高二(下册)语文期中考试卷考生注意:1.本试卷分第一部分(阅读题)和第二部分(表达题)两部分,共150分。

考试时间150分钟.2.请将各题答案填在试卷后面的答题卡上。

3.本试卷主要考试内容:高考全部范围。

第Ⅰ卷阅读题(共70分)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9分)阅读下面文字,完成1~3题。

(每小题3分)中华民族凝聚力的本质特征中华民族凝聚力是各民族在长期的交流融合过程中形成的共同的思想文化、价值观念的集中体现,是团结、维系和支撑中华民族生存发展的伟大精神力量。

这种凝聚力是我国各族人民经过长期的生存斗争,繁衍生息,在创造灿烂丰富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过程中积累凝聚而成的。

“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爱国情操,自强不息、刚健奋发的民族气派,“杀身成仁,舍生取义”的民族气节,“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高尚抱负,“为人民利益而死,重于泰山”的高贵品德,兼容宽厚、世界大同的恢宏气度……都是中华民族传统思想文化的精髓,是哺育中华民族绵延不绝、生生不息的精神力量,是中华民族凝聚力经久不衰、发扬光大的根底所在。

中华民族凝聚力有以下一些主要特征:民族凝聚力作为一种“合力”是多向的、合一的,大体说来可分为纵向力和横向力两种。

纵向力是贯通历史、现实和未来的凝聚力,有大一统的社会结构,中华民族传统思维方式精华,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精神,中华民族自信心、自尊心、自豪感,中华民族的爱国主义,中华民族的自立、自强六个方面。

横向力是纵向力这一纵向系统的积淀,表现为某种剖面的横向结构;这种剖面横向结构由中华民族领导核心内部的内聚力、核心对核外群体个体的吸引力、核外群体个体对核心的向心力、核外群体个体之间的亲和力、中华民族的总体协合力五项力构成。

中华民族凝聚力是历史的产物,作为一种历史现象或历史存在,它具有历史性。

与此同时,任何一个时代的民族凝聚力又都离不开该时代的特定现实,离不开该时代的时代背景。

朔州市高二下学期语文期中考试试卷

朔州市高二下学期语文期中考试试卷

朔州市高二下学期语文期中考试试卷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一、积累运用 (共10题;共69分)1. (6分)(2017·山东) 下面各句中,没有语病,语意明确的一项是()(3分)A . 依托海量的普查成果,我国建成了包括中国重要地理国情要素、遥感影像及其他相关内容组成的地理国情数据库。

B . 情境体验剧《又见敦煌》,昨天在新建的专属剧场首演,该剧以全新的观演模式带领观众进行了一次“古今穿越”。

C . 这位前方记者采访的专家表示,C919的试飞成功,标志着我国大型商用飞机的研制已达到国家先进水平。

D . 骑自行车健身时,因为在周期型的有氧运动中试锻炼者能够消耗较多热量,所以减肥、塑身效果都比较明显。

2. (6分) (2017高一下·雅安期中)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各题中国人很早便与茶发生关系了。

《诗经•谷风》中的“谁谓荼苦,其甘如怡”的“荼”许多人便认为是“茶”。

西汉初马王堆墓葬中的随葬品中即有茶叶。

不过两汉以前,茶不是作为一种饮料存在,而是一种“菜肴”。

晋代郭璞为《尔雅》作的注中曾说道茶“叶可煮作羹饮”。

作羹自然少不了油盐酱醋、姜桂葱椒等调料,还要用一些碾碎的米粉勾芡。

现在,在某些地区还有其遗孑存在,如湘西的“擂茶”、陕西的“三炮台”、洛阳的“罐罐茶”等等,这些都是介于饮料与菜肴之间的。

茶的“文人士大夫化”或说“雅化”是由唐代的“茶圣”陆羽完成的。

这是世界茶的历史上第一部系统论茶的著作,是茶的“雅化”的标志,至今仍被全世界的茶人们奉为经典。

唐代主要饮的是饼茶,它由茶叶蒸、捣、拍、焙等方法制成,在煮茶之前还要烘烤、碾碎,在釜中煮沸而饮。

在烹煮和品饮过程中,所用器具也是饮茶艺术的重要组成部分。

陆羽还研制了十分细致考究的二十四种茶具,大都小巧玲珑,可以贮存在一个美观的笼中,携带方便。

使得“远近倾慕,好事者家藏一副”,与现在仍在日本流行的茶道类似,当然那是极富诗意的艺术品。

2018-2019学年山西省应县一中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Word版含答案

2018-2019学年山西省应县一中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Word版含答案

应县一中高二年级期中考试语文试题2019.4时间:150分钟一、论述类文本阅读(9分)诗品和人品(肖瑞峰)我们经常说两句话,“文如其人”“言为心声”。

中国古代传统诗论习惯于将诗品与人品相联系,以为人品决定诗品,诗品出于人品,因而总是强调“有第一等襟抱,第一等学识,才有第一等真诗”。

考察中国古典诗歌的历史流程,“文如其人”确实是比较普遍的现象,这是一种史实,但我要向大家揭示的另一史实是,在中国古代诗歌史上,也不难找到“言非心声”的例证,在一些诗人那里,诗品和人品其实是割裂的,背离的,永选无法契合的。

如果坚持认为“诗品醇者,人品必正”,显然是一种罔顾文学史实的想当然的误判。

提及“诗品”,熟悉中国文学史的很容易联想到梁代钟嵘和唐代司空图的两部同名著作,所谓“品”,是就区分诗歌的不同风格、境界而言的,可以理解为类别。

今天我们讨论的“诗品”,有别于钟嵘、司空图的指称,指的是诗的品质、品格和品味;与此相应,所谓“人品”指的是人的品行、品性、品德。

人们常常将诗品与人品相提并论。

二者之间确实有密切的联系,但却不能等同,也无法对应。

它们呈现出的是若即若离、错综复杂的双边关系。

主张诗品与人品相统一,是追求诗歌理想与人格之美彼此契合的集中反映。

在这方面最简明的一个论断就是清人刘熙载在《艺概》中倡言:“诗品出于人品。

”最早将诗品与人品联系在一起的是先秦时期的“诗言志”思想。

所谓“诗言志”是指诗应当抒写人的情志,应当是人的心灵世界的外在表现。

这实际上已涉及到“文如其人”和“言为心声”的命题。

“文如其人”这一命题,可以追溯至汉代扬雄的《法言·问神》、梁代刘勰的《文心雕龙·体性》。

但从现存的文献看,明确表述“文如其人”这一命题的是苏轼的《答张文潜书》:“子由之文实胜仆,而世俗不知,乃以为不如。

其为人,深不愿人知之;其文如其为人,故汪洋淡泊,有一唱三叹之声,而其秀杰之气,终不可没。

”这段话是苏轼评论他弟弟的。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山西省朔州市应县2016-2017学年高二语文下学期期中试题(含解析)时间:150分钟满分:150分第Ⅰ卷阅读题一、现代文阅读(一)论述类文本阅读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魏晋时期文的自觉鲁迅说:“曹丕的一个时代可以说是文学的自觉时代,或如近代所说,是为艺术而艺术的一派。

”“为艺术而艺术”是相对于两汉文艺“厚人伦,美教化”的功利艺术而言。

以曹丕为最早标志,它确乎是魏晋新风。

鲁迅又说:“汉文慢慢壮大是时代使然,非专靠曹氏父子之功的,但华丽好看,却是曹丕提倡的功劳。

”曹丕地位甚高,后来又做了皇帝,极人世之崇荣,应该是实现了人生的最高理想了吧,然而并不。

他依然感到“年寿有时而尽,荣乐止乎其身,两者并至之常期,未若文章之无穷”。

帝王将相、富贵功名可能很快便是白骨荒丘,真正不朽、能够世代流传的却是精神生产的东西。

“不假良史之词,不托飞驰之势,而声名自传于后。

”(曹丕《典论·论文》)显赫一时的皇帝可以湮没无闻,华丽优美的词章并不依附什么却被人们长久传诵。

可见曹丕所以讲求和提倡文章华美,是与他这种对人生“不朽”的追求相联系的。

这样,文学及其形式本身,其价值和地位便大不同于两汉。

在当时,文学实际总是宫廷玩物。

司马相如、东方朔这些专门的语言大师乃是皇帝弄臣,处于“俳优畜之”的地位。

那些堂哉皇也的皇皇大赋,不过是歌功颂德、点缀升平,再加上一点所谓“讽喻”之类的尾巴以娱乐皇帝而已。

至于绘画、书法等等,更不必说,这些艺术部类在奴隶制时代(作者持“魏晋封建说”,认为我国秦汉时期仍处于奴隶制社会,封建社会自魏晋开始。

)更没有独立的地位。

在两汉,文学与经术没有分家。

《盐铁论》里的“文学”指的是儒生,贾谊、班固、张衡等人也不是作为文学家而是因具有政治家、大臣、史官等身份而有其地位的和名声的。

在两汉,门阀大族累世经学,家法师传,是当时的文化保护者、垄断者,当他们取得不受皇权任意支配的独立地位,即建立起封建前期的门阀统治后,这些世代沿袭着富贵荣华、什么也不缺少的贵族们,认为真正有价值有意义能传之久远以至不朽的,只有由文学表达出来的他们个人的思想、情感、精神、品格,从而刻意作文,“为艺术而艺术”,确认诗文具有自身的价值意义,不只是功利附庸和政治工具,等等,便也是很自然的了。

所以,由曹丕提倡的这一新观念极为迅速地得到了广泛响应和长久的发展。

曹植在当时之所以具有那么高的地位,钟嵘比之为“譬人伦之有周孔”,重要的原因之一就是从他开始讲究诗的炼词造句。

所谓“起调多工”(如“高台多悲风,朝日照北林”),精心练字(如“惊风飘白日”“朱华冒绿池”等等),音调谐协(如“孤魂翔故城,灵柩寄京师”)……都表明他是在有意识地讲究作诗,大不同于以前了。

自魏晋到南朝,讲求文词的华美,文体的划分,文笔的区别,文思的过程,文作的评议,文理的探求,以及文集的汇篆,都是前所未有的现象。

它们成为这一历史时期意识形态的突出特征,都鲜明地表示了文的自觉。

——摘自李泽厚《美的历程》(有删改)1.下列各项所述现象中,不属于...对文章所述“文的自觉”的体现的一项是()A.钟嵘的《诗品》强调“若乃经国文符,应资博古……至乎吟咏性情,亦何贵于干事?”把吟咏性情的诗和经事致用的经学儒术从创作特征上强调区别开。

B.司马迁说自己创作史记的动机是“凡百三十篇,亦欲以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鲁迅称赞《史记》是“无韵之离骚”,充分肯定了其文学成就。

C.魏晋南北朝时期的骈文讲究声律的和谐、用字的绮丽、辞汇的对偶和用典,体现了对文章形式美的刻意追求,甚至因此使文章在思想内容的表达上受到限制。

D.陆机在《文赋》中说“诗缘情而绮靡,赋体物而浏亮,碑披文以相质,诔缠绵而凄怆”,区分了诗、赋、碑、诔等不同文体的文体特征。

2.以下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A.曹丕对文章形式美的提倡,在曹植的诗歌创作实践中得到了具体体现,这也是曹植在当时具有极高的文学地位的重要原因之一。

B.曹丕认为人的寿命有限,富贵功名转瞬即逝,好的文章却可以不依托于外物而传于后世。

所以从人生价值的角度看,写出传世的文章比位居帝王将相更有价值。

C.鲁迅说曹丕是“为艺术而艺术的一派”,是因为相对于“厚人伦,美教化”的功利艺术,曹丕更强调文学本身的形式和艺术价值。

D.司马相如、东方朔等语言大师也追求文章的形式,但其创作本身却是为了歌功颂德,娱乐皇帝,有着非常功利的目的,与“为艺术而艺术”相去甚远。

3.根据原文内容,以下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曹丕“为艺术而艺术”的观念能迅速地得到广泛响应和长久的发展绝非偶然,其背后有着与之相对应的经济和政治基础。

B.贾谊、班固、张衡等人也不是作为文学家而是因具有政治家、大臣、史官等身份而有其地位的和名声的,说明文学在当时仍不具备独立地位。

C.以曹丕为代表的一批贵族认为真正有价值的,只有由文学表达出来的他们个人的思想、情感、精神、品格。

他们刻意作文,让诗文开始具备自身的价值和意义。

D.“文的自觉”始于魏晋,从此文学不再只是功利附庸和政治工具,文学家也渐渐有了自己独立的地位。

【答案】1.B2.B3.C【解析】1.试题分析:考查学生理解文章重要概念的能力。

首先浏览选项,然后到文中找到与选项相关的语句,进行比较、辨析。

B项司马迁的《史记》虽然具备极高的文学成就,但是从其创作动机来看,并非“为艺术而艺术”的刻意为文。

点睛:通读全文,理清思路,查找对应,对比分析,检测验证。

从概念的内涵的方面考核,概括文章的内容较难,答题时首先阅读题干,在文中找到题干对应的区位,然后仔细分析,联系题干。

2.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对文本内容的辨析。

首先浏览选项,然后到文中找到与选项相关的语句,进行(二)实用类文本阅读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中国环境噪声污染防治报告(2016)》显示,2015 年,全国共有308 个地级及以上城市开展了功能区声环境质量监测,各类功能区共监测20188点次,昼间、夜间各10094点次。

昼间共有9331个监测点次达标,总点次达标率为92.4%;夜间共有7504个监测点次达标,总点次达标率为74.3%。

31个省会城市昼间总点次达标率为87.7%;夜间为61.8%,交通干线两侧声污染相当严重。

全国最“吵”的地方,并非京沪等特大城市,而是以均值58.9分贝位列第一的贵阳,哈尔滨紧随其后。

长期调研显示,哈尔滨噪声强度大跟生活习惯相关,而贵阳则是由于最近几年工地较多。

2011年3月,世卫组织一份报告首次给噪声污染“定罪”。

根据世卫组织对欧洲国家的流行病学研究,噪声污染已成为空气污染之后影响人体健康的环境因素。

过度暴露在噪声污染中,不仅会严重影响心理健康,也会增加患心脏病等疾病的风险。

也正因此,噪声成为环境污染投诉高发区。

年度报告显示,2015年,全国共收到环境噪声投诉35.4万件,占环境投诉总量的35.3%。

其中,工业企业噪声类占16.9%,建筑施工噪声类占50.1%,社会生活噪声类占21.0%,交通噪声类占12.0%。

尽管投诉比例居高不下,但问题的解决却十分不易。

温香彩介绍,与大气、水、土壤等环境要素的污染都不同,噪声污染瞬时性、局部性、分散性很强,所以即使接到群众举报,有时很难取证,投诉经常不了了之;或者当时解决了,之后又会继续。

也因此,对于噪声污染,目前的状况是“民不告,官不究”。

其实,从国家到地方都为此作出了努力。

2015年,国家、地方新颁布了9部环境噪声相关标准规范,涉及风力发电机组、三轮汽车等产品的噪声测量方法,敏感建筑物项目环境噪声与震动控制规范等。

2015年,各级行政主管部门发布了21部环境噪声污染防治相关文件,设计城市声环境功能区划分与调整、绿色护考、噪声污染防治管理与专项整治等工作。

令人欣慰的是,目前国内一些地区已开始探索一些先进的防止模式。

报告显示,2015年,上海市建立起约700平方公里的外环区域城市噪声地图和数据库,声源信息及噪声数据信息的显示和查询,为城市环境噪声管理提供了有力手段。

(节选自《人民日报》)材料二:邻居的装修声、公路上的汽车声、小区附近的施工声……无孔不入的音波不知给人们日常工作生活带来多少烦恼。

而且噪声污染影响的不只是我们的心情,还有我们的身体健康。

噪声污染不仅会影响睡眠质量、损伤听觉器官,还会引起高血压、心血管疾病等。

环保部发布的年度报告显示,在2015年,全国共收到环境噪声投诉35.4万件,占环境投诉总量的35.3%。

尽管投诉比例居高不下,但问题的解决却十分不易。

一方面,噪声污染存在着瞬间性、分散性、随机性等特点,很难抓住现行;另一方面,噪声污染种类繁杂,工商、城管、公安等部门对于噪声的管理权限分工并不明确。

居民遇到噪声污染,也往往陷入不知道究竟该向谁反映情况的困境。

即便是好不容易将问题反映出去,也多是泥牛入海,再无消息。

最终使得噪声污染治理工作像是向空气中打出的重拳一样,虽然强劲有力,却无着力点,从而难以发挥效果。

可喜的是,我市出台的《襄阳市自然资源和生态环境违法行为举报暂行办法》,着重强调并纠正了上述问题。

环保、公安、城管、交通等多个部门进一步理清权责,将日常生活中常见的环境污染、生态破坏等问题的投诉,具体划归至各个部门。

今后,群众遇到相关问题可以根据法规找到直接的负责者,各个部门之间也不会再因权责不清而相互扯皮。

该暂行办法还明确要求,受理单位应自举报受理之日起7日内告知举报人受理及初核情况,60日内将办理情况回复举报人,并及时向社会公开。

这一要求,保障了该暂行办法能够切实落地,切实执行。

(节选自《襄阳日报》)材料三:20日,一场广场舞大赛在人民广场举行。

赛前,市城管局人民广场管理处组织发起“广场舞文明健身倡议”。

当日上午8时,参赛的广场舞团队陆续到达人民广场。

舞台一侧,一幅巨大的《广场舞文明健身倡议书》宣传板已立起来。

跳舞的大妈们了解情况后,争相举起写有“噪音NO”的标牌,在倡议书上签名。

一些市民见状,也积极上前参与。

市城管局人民广场管理处主任刘勇介绍,广场舞因噪音问题屡遭投诉,为了改变现状,管理处在市民中调查,并和跳舞的团队协商解决办法。

活动倡议广场舞爱好者自觉调整跳舞时间,早上7点后开始,晚上9点前结束,每次跳舞时间不超过两小时;将音量降低到60分贝。

目前,在人民广场跳舞的固定团队有6支,均已自愿响应倡议。

有成员还呼吁,希望更多广场舞团队也加入,大家一起拒绝扰民、舞出文明。

(节选自《楚天快报》)4.根据三则材料的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A.从长期调研结果来看,因为生活习惯和经济发展问题,非一线城市的噪音污染问题都比特大城市严重。

B.噪声污染在影响心理健康的同时也会增加患心脏病的风险,它已经超过空气污染成为一种更严重的污染问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