冠心病心绞痛诊疗指南释义
冠心病心绞痛中医诊疗指南解读
缓解方式:休息或用硝酸甘油后在1-2分钟 内(很少超过5分钟)消失。
诱因:劳累、情绪激动、饱食、受寒、阴雨 天气、急性循环衰竭等为常见的诱因。
概述
不典型的心绞痛:疼痛可位于胸骨下段、 左心前区或上腹部,放射至颈、下颌、 左肩胛部或右前胸,疼痛可很轻或仅有 左前胸不适发闷感。
对应的中医病名 该病属中医“胸痹心痛”范畴。
二、中医病因病机
本病以正虚为本,在正气不足的基础上, 外感邪气或内伤七情、饮食失节、思虑 劳倦,导致气、血、痰浊瘀阻心脉,脉 络阻滞即为胸痹心痛。
因此本病为本虚标实证。
本虚标实
本虚:以心肺脾肾阳气亏虚为本,久则 气阴或阴阳两虚,心失所养。
(2)辨证分型
3.痰浊闭阻证 胸闷重而心痛微,痰多气短,肢体沉重,形
体肥胖,遇阴雨天而易发作或加重,伴有倦 怠乏力,纳呆便溏,咯吐痰诞,舌体胖大且 边有齿痕,苔浊腻或白滑,脉滑。 4.寒凝心脉证 卒然心痛如绞,心痛彻背,喘不得卧,多因 气候骤冷或骤感风寒而发病或加重,伴形寒, 甚则手足不温,冷汗自出,胸闷气短,心率, 面色苍白,苔薄白,脉沉紧或沉细。
(二)辅助检查
心电图负荷试验:常用的负荷试验有活动平 板试验和踏车运动试验。
(1)运动中出现典型心绞痛; (2)运动中或运动后心电图出现ST段水平或
下斜型下降≥1mm,或原有ST段下降者运动 后在原有基础上再下降1mm; (3)运动中血压下降。对不稳定心绞痛明显 心力衰竭,严重心律失常者禁作运动试验。
(2)辨证分型
1.心血瘀阻证 2.气滞心胸证 3.痰浊闭阻证 4.寒凝心脉证 5.气阴两虚证 6.心肾阴虚证 7.心肾阳虚证
冠心病稳定型心绞痛中医诊疗指南
冠心病稳定型心绞痛中医诊疗指南编号:SATCM-2019-XX(XXX)编制说明提出单位:中华中医药学会心血管病分会归口单位:中华中医药学会项目承担单位:中国中医科学院广安门医院项目工作组成员:王阶孙建宁何丽云毛静远朱明军刘中勇刘红旭林谦黄力衷敬柏李军姚魁武《冠心病稳定型心绞痛中医诊疗指南》编制组二〇一九年九月目录一、背景介绍........................................ 错误!未定义书签。
(一)任务背景.................................... 错误!未定义书签。
(二)任务参加单位................................ 错误!未定义书签。
二、专家委员会及工作组.............................. 错误!未定义书签。
(一)指南指导委员会.............................. 错误!未定义书签。
(二)方法学专家.................................. 错误!未定义书签。
(三)疾病领域专家委员会.......................... 错误!未定义书签。
(四)主要起草人.................................. 错误!未定义书签。
(五)系统评价组.................................. 错误!未定义书签。
(六)秘书处...................................... 错误!未定义书签。
三、主要工作过程.................................... 错误!未定义书签。
(一)启动........................................ 错误!未定义书签。
(二)起草........................................ 错误!未定义书签。
冠心病心绞痛诊疗指南的释义ppt课件
缺 点
缺少证据级别和 推荐强度 指南未标明服药 的时间及疗程及缺 少患者煎药及服药 注意事项
中医循证临床实践指南——冠心病心绞痛指 南
制定方法 证侯 寒凝血瘀 苏合香丸 用药
气滞血瘀
心血瘀阻 循证医学 痰浊内阻 方法 气虚血瘀 气阴两虚 心肾阴虚 阳气虚衰
血府逐瘀汤
冠心Ⅱ号方/血府逐瘀汤
瓜蒌薤白半夏汤 保元汤合冠心Ⅱ号方
生脉散 左归饮 参附汤合右归饮/参附龙牡
中医循证临床实践指南——冠心病心绞痛指 南
优 点
运用循证医学方法,集合专家经验达到 共识, 给出用药的证据级别和推荐强度 中成药、服药时间及煎药方法等信息详 细。
煎药方法、注意事项等比较详细,推荐中成药 方 便病人配合汤药服用
中医循证临床实践指南——冠心病心绞痛指 南
中医CPG制订
的主要方法之 一 德尔菲法和共 识会议法应用 较多
解 决
参与讨论者的同意程度 参与者之间的认可程度
循证医学的定义
简单地说,就是以临床上的专业与病患
的需求,整合最好的研究结果与证据
不仅仅是一种方法,更是一种理念的转
变
*Sackett DL, Straus SE, Richardson WS, Rosenberg W, Haynes RB. Evidence-Based Medicine.
制定方法 证类
心血瘀阻 痰浊痹阻
方剂
丹参饮或桃红四物汤 瓜蒌薤白半夏汤 瓜蒌薤白桂枝汤 生脉散 金匮肾气丸
专家共识 法
阴寒凝滞 气阴两虚 心肾阳虚
中医内科常见病诊疗指南——冠心病心绞痛指 南
优 点
分证用药相对简单, 利于临床应用 选用了一些常用药 物及剂量 价格便宜的药物, 未用有毒及副作用 大的药物 便于医师掌握,患 者易接受
冠心病诊断与治疗指南
冠心病诊断与治疗指南冠心病是一种常见的心血管疾病,其诊断和治疗需要遵循一定的指南。
本文将介绍冠心病诊断与治疗的一般原则和最新进展。
一、冠心病诊断1、临床症状:冠心病患者通常会出现心绞痛、胸闷、气短等症状。
这些症状可能在体力活动、情绪波动或饮食后加重。
2、体征:冠心病患者通常会出现血压升高、心率加快等体征。
患者还可能出现心音减弱、心脏杂音等异常体征。
3、辅助检查:冠心病患者需要进行一系列辅助检查,包括心电图、超声心动图、冠状动脉造影等。
心电图可以检测心肌缺血和心律失常;超声心动图可以评估心脏结构和功能;冠状动脉造影可以显示冠状动脉狭窄程度和部位。
二、冠心病治疗1、药物治疗:冠心病患者需要长期服用药物,包括抗血小板聚集药物、β受体拮抗剂、钙通道阻滞剂等。
这些药物可以降低心肌耗氧量、改善心肌缺血症状、预防血栓形成等。
2、介入治疗:对于严重的冠状动脉狭窄患者,可以考虑进行介入治疗,如经皮球囊冠状动脉成形术或冠状动脉内支架植入术。
这些治疗方法可以迅速改善心肌供血,缓解胸闷、心绞痛等症状。
3、外科治疗:对于某些冠心病患者,可能需要进行外科手术治疗,如冠状动脉搭桥术。
这种手术方法可以绕过狭窄的冠状动脉段,从身体其他部位移植血管到心脏,以改善心肌供血。
4、生活方式改变:冠心病患者需要积极改变生活方式,包括低盐低脂饮食、适量运动、戒烟限酒等。
这些措施有助于控制血脂、血压和血糖,降低冠心病进展的风险。
5、定期随访:冠心病患者需要定期随访,评估病情进展和治疗效果。
医生会根据患者情况调整治疗方案,以确保治疗效果最大化。
三、最新进展随着医学技术的不断进步,冠心病诊断与治疗方法也在不断改进。
近年来,一些新的药物和治疗手段已经应用于临床实践,如抗血小板新药、新型介入技术等。
这些新进展为冠心病患者提供了更多的治疗选择和更好的预后。
冠心病诊断与治疗需要遵循一定的指南。
医生需要根据患者的临床症状和辅助检查结果制定合适的治疗方案。
患者也需要积极配合医生的治疗建议,改变不良的生活方式,定期随访以监测病情进展。
冠心病心绞痛中医诊疗指南释义ppt课件
对未来研究的展望
深入开展冠心病心绞痛中医证候的生物学基础研究,探索证候与基因、环境等因素的关系,为个体化 治疗提供科学依据。
加强冠心病心绞痛中医诊疗指南与其他医学体系的比较研究,促进不同医学体系之间的交流与融合,提 高诊疗水平。
开展冠心病心绞痛中医特色疗法的机制研究,深入探讨其作用机理和疗效机制,为临床应用提供更加科 学的依据。
推动中医药国际化
通过制定和推广中医诊疗指南,推动中医药的国际交流与合作,提升 中医药在国际上的地位和影响力。
06
结论和建议
结论总结
中医诊疗指南对冠心病心绞痛的诊断和治疗提供了全 面的指导,有助于规范临床实践,提高诊疗水平。
输标02入题
中医诊疗指南强调个体化治疗原则,针对不同患者的 证候特点制定相应的治疗方案,体现了中医的特色和 优势。
THANKS
感谢观看
报告的结构和内容
报告结构
本指南分为引言、正文和附录三部分,其中正文包括适用范围、术语定义、诊 断标准、辨证论治等内容。
报告内容
本指南针对冠心病心绞痛的中医诊疗进行了系统阐述,包括疾病概述、病因病 机、诊断与鉴别诊断、辨证论治等方面的内容。
02
冠心病心绞痛概述
定义和症状
定义
冠心病心绞痛是由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导致心肌缺血、缺氧而引起的心脏疾病。
方案。
中医诊疗指南还具有一定的创 新性,如引入现代医学研究成 果,丰富了中医治疗手段。
通过推广应用中医诊疗指南, 有助于提高冠心病心绞痛的临 床疗效,促进中医药事业的发 展。
05
中医诊疗指南的实施和应用
实施方案和步骤
建立中医诊疗指南实施小组
负责制定实施计划、培训和监督实施过程。
冠心病心绞痛介入前后中医诊疗指南
冠心病心绞痛介入前后中医诊疗指南冠心病心绞痛是一种常见的心血管疾病,其治疗方法包括药物治疗、介入手术等。
然而,在介入前后,中医诊疗也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本文将介绍冠心病心绞痛介入前后中医诊疗的指南。
冠心病心绞痛主要表现为胸闷、胸痛、心悸、气短等症状。
根据不同的病因和病理特点,冠心病心绞痛可分为稳定型心绞痛和不稳定型心绞痛。
其中,稳定型心绞痛是指在冠状动脉固定狭窄或阻塞的基础上,心肌需氧量增加而引起的心绞痛;而不稳定型心绞痛则是在冠状动脉粥样硬化不稳定斑块的基础上,引发心肌缺血而导致的心绞痛。
中医诊断冠心病心绞痛强调望、闻、问、切四诊合参。
望诊方面,医生会观察患者的舌质、舌苔和面色等,以了解患者的体质和病情;闻诊方面,医生会通过听诊患者的气息、语音等方面,判断患者病情;问诊方面,医生会详细询问患者的症状、病史和家族史等;切诊方面,医生会通过把脉、触诊等方式,了解患者的体质和病情。
针对不同类型的冠心病心绞痛,中药治疗方案也有所不同。
对于稳定型心绞痛,中药治疗主要以活血化瘀、芳香开窍为主,如复方丹参滴丸、麝香保心丸等;对于不稳定型心绞痛,中药治疗则以清热解毒、活血化瘀为主,如银翘解毒丸、速效救心丸等。
针灸治疗也是一种有效的中医治疗方法,可起到舒经活络、解痉止痛的作用。
冠心病心绞痛介入手术后,西药治疗主要包括药物治疗和介入手术后的康复治疗。
药物治疗方面,医生会根据患者的具体病情,选择合适的药物,如抗血小板聚集药、β受体阻滞剂、降脂药等。
介入手术后的康复治疗方面,医生会根据患者的身体状况和病情,制定个性化的康复计划,包括运动康复、心理康复等。
预防和管理冠心病心绞痛的关键在于改善生活方式和饮食习惯。
患者应该保持健康的饮食习惯,如低盐、低脂、低糖饮食,多吃蔬菜水果等富含纤维的食物;同时,应该保持适度的运动,如散步、太极拳等,以促进血液循环和新陈代谢。
还应该戒烟限酒,避免过度劳累和情绪波动,以降低冠心病心绞痛的发生风险。
冠心病稳定型心绞痛中医诊疗指南
3.9 心肾阴虚证
心与肾的阴液亏虚,以心悸心烦,失眠耳鸣,腰膝酸软,舌红少苔,脉细数无力等为常见症的证 候。
3.10 心肾阳虚证
心与肾的阳气亏虚,失却温运,以畏冷肢凉,心悸怔忡,小便不利,肢体浮肿,腰膝酸冷,舌淡 紫,苔白滑,脉弱等为常见症的证候。
4 流行病学特点
根据全球疾病负担国际合作研究 2017 年发布的报道,冠心病是全球第一位的死亡原因[1]。全球冠 心病患病人数估计为 1.1 亿,年龄标化平均患病率约为 1.7%,因冠心病死亡人数估计为 892 万。而根 据近期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的研究报告提供的数据,中国人群冠心病死亡在总死亡中的比例由 1990 年的 8.6%增加至 2013 年的 15.2%;同期,冠心病死亡在所有心血管疾病死亡中的比例由 29%增加至 37%, 已经成为我国六个省、直辖市/省级行政区成为首位死亡原因[2]。
3.3 心血瘀阻证
血行不畅,瘀血阻滞心脉,以胸闷心悸,心痛如刺,痛引肩背内臂,唇舌紫暗,脉细涩或结代等 为常见症的证候。
3.4 气滞血瘀证
T/CACM ×××—201×
气机郁滞,血行不畅,瘀阻心脉,以心悸,胸闷心痛,胸胁胀满,唇舌紫暗,脉涩等为常见症的 证候。
3.5 痰浊闭阻证
痰浊阻痹心脉,血行不畅,以胸闷心痛,体胖多痰,身体困重,面色暗,舌淡紫,苔腻或滑,脉 滑等为常见症的证候。
5 诊断
5.1 疾病诊断标准
T/CACM ×××—201×
参考国内外冠心病稳定型心绞痛指南[3-5],根据典型的发作特点和体征,休息或含用硝酸甘油后缓 解,结合年龄和存在的冠心病危险因素,除外其他疾病所致的心绞痛,即可诊断。发作不典型者,诊断 要依靠观察硝酸甘油的疗效和发作时心电图(electrocardiogram,ECG)的变化。未记录到症状发作时 ECG 者,可行 ECG 负荷试验或动态 ECG 监测,如负荷试验出现 ECG 阳性变化或诱发心绞痛时亦有助于诊 断。诊断困难者,可行放射性核素检查、冠状动脉计算机断层扫描/CT 血管造影(computed tomography angiography,CTA)或选择性冠状动脉造影检查。考虑介入治疗或外科手术者,必须行选择性冠状动脉 造影。
中医科胸痹(冠心病—心绞痛)中医诊疗方案
中医科胸痹(冠心病一心绞痛)中医诊疗方案胸痹指胸部闷痛,甚则胸痛彻背,气短喘息不得卧为主症的一种疾病。
其病因多与寒邪内侵,饮食不当,情志波动,年老体虚等有关。
西医的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一心绞痛可参照本病。
胸痹之名称,首见于中医经典《内经》。
一、诊断(一)疾病诊断1.中医诊断:参照1994年国家中医药管理局胸痹急症协作组制订的《中医内科急证诊疗规范》中“胸痹心痛(冠心病心绞痛)急症诊疗规范”。
①膻中或心前区憋闷疼痛,甚则痛彻左肩背、咽喉、胃腕部、左上臂内侧等部位,呈反复发作性或持续不解,常伴有心悸、气短、自汗,甚则喘息不得平卧。
②胸闷憋痛一般几秒到几十分钟可缓解。
严重者可见疼痛剧烈,持续不解,汗出肢冷,面色苍白,唇甲青紫,心跳加快,或心律失常等危侯,可发生猝死。
③多发于中年以上,常因操劳过度、抑郁恼怒或多饮暴食、感受寒冷而诱发。
2.西医诊断:参照1979年国际心脏病学会和世界卫生组织临床命名标准化联合专题报告《缺血性心脏病的命名及诊断标准》。
①心绞痛是冠状动脉供血不足,心肌急剧的、暂时缺血与缺氧所引起的以发作性胸痛或胸部不适为主要表现的临床综合症。
②心绞痛每周发作两次以上,心电图检查有缺血性改变或运动试验阳性者③特点为阵发性的前胸压榨性疼痛感觉,可伴有其他症状,疼痛主要位于胸骨后部,可放射至心前区与左上肢,常发生于劳动或情绪激动时,每次发作3〜5min,可数日一次,也可一日数次,休息或用硝酸酯制剂后消失。
(二)证候诊断参照1985年《中医内科学》第五版(张伯臾主编,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
)1.心血瘀阻:胸部刺痛,固定不移,入夜更甚,时或心悸不宁,舌质紫暗,脉象沉涩。
2.气滞心胸:心胸满闷,隐痛阵发,痛无定处,时欲太息,遇情志不遂时容易诱发或加重,或兼有胃脱胀闷,得暧气或矢气则舒,苔薄或薄腻,脉细弦。
3.痰浊痹阻:胸闷如窒而痛,或痛引肩背,气短喘促,肢体沉重,形体肥胖,痰多,苔浊腻,脉滑。
4.气阴两虚:心胸隐痛,时作时休,心悸气短,倦怠懒言,面色少华,头晕目眩,遇劳则甚,舌偏红或有齿印,脉细弱无力,或结代。
心刺痛(冠心病心绞痛)蒙医诊疗指南
心刺痛(冠心病心绞痛)蒙医诊疗指南心刺痛系指心前区或胸骨后疼痛为主要特征的心脏疾病。
常伴有胸闷、气短、心神不宁、心前区不适、乏力等症状,多由劳累、情绪波动、惊吓、饱食、过量饮酒、吸烟或寒冷等因素诱发。
主要病机为消化三能与体素失衡、清浊生华障碍,特别是普行赫依与血之运行受阻,导致心脉循环障碍。
病位在心,常累及肺、胃等其他脏腑和白脉等组织。
1 诊断与鉴别诊断1.1 诊断要点1.1.1阵发性胸痛为主症,可伴有胸闷、气短、心神不宁等症。
疼痛性质常为压迫感、绞痛、刺痛或隐痛;疼痛可放射至左肩、左臂内侧达无名指和小指,或至颈、咽或下颌部。
疼痛一般持续5—10分钟,甚则持续不解。
1.1.2中年以上人群多见,常由劳累过度、情绪波动,饱食,气候变化等因素而诱发,有时无明显诱因亦可突发。
1.2 鉴别诊断1.2.1胃痧症:胃痧症之胃部疼痛和呕吐等症状常与重型心刺痛引发的上腹部疼痛、恶心、呕吐等症易混淆,需相互鉴别。
胃痧症多由进食生冷饮食或汗出受凉而诱发,病位在胃,局部痉挛感,可有压痛、腹胀等不适。
心刺痛则多由饱食、劳累或情绪波动所诱发,虽有胃疼、恶心呕吐等症,但多伴有心悸、胸闷、气短、乏力等症状可资鉴别。
1.2.2心悸症:心悸症严重时可伴发心前区疼痛,而心刺痛患者出现心悸之症状,故两者易混淆,需相互鉴别。
心悸症以心慌为主症,多伴有失眠、烦躁、头晕等症,脉象迟数或不整。
心刺痛则以心前区或胸骨后疼痛为主症,多伴有胸闷、气短、乏力等症状可资鉴别。
1.2.3肺刺痛:此病可伴发胸痛而与心刺痛相鉴别。
但肺刺痛多以寒战、发热、咳嗽、咯痰、咳黄色痰或痰中带血、喘息等呼吸系统症状为主症,伴有面红或口唇紫绀、头痛、全身关节疼痛等症状。
常由感冒等因素诱发。
心刺痛之胸痛,常呈阵发性,疼痛可放射至左肩、左臂内侧达无名指和小指,或至颈、咽或下颌部。
疼痛一般持续5—10分钟,甚则持续不解。
多由饱食、劳累或情绪波动所诱发,故可鉴别。
2 辨证论治遵循总治则指导和分型治则相结合的诊疗方案。
冠心病心绞痛的治疗PPT课件
概念理解(一)
冠脉粥样硬化(解剖异常) ↓管腔狭窄、阻塞 ↓心脏局部血液灌流量不足 ↓心肌缺血、缺氧、代谢改变和心功能障碍
概念理解(二)
冠状动脉痉挛(功能异常)↓管腔狭窄、阻塞↓心脏局部血液灌流量不足↓心肌缺血、缺氧、代谢改变和心功能障碍
概念理解(三)
其他原因:1.炎症(风湿性、川崎病、血管闭塞性脉管炎等)2.结缔组织病创伤3.先天性畸形注: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是最主要的病因(占95%-99%),因此以冠心病代替冠状动脉性心脏病。
心绞痛概述:
1、概念2、危险因素3、发病机制4、临床分类5、临床治疗
危险因素(一)
不可干预的因素
危险因素(二)
可干预的因素(理化因素)
代谢综合征:肥胖、血脂异常、高血压、糖尿病和糖耐量异常同时存在,是本病的重要危险因素
危险因素(三)
可干预的因素(生活方式)
临床治疗
(二)不稳定型心绞痛1.一般处理:卧床休息1~3天,床边24小时心电监护。有呼吸困难、发绀者应给予吸氧,烦躁不安、剧烈疼痛可给以吗啡,如有必要应重复检测心肌坏死标志物。2.缓解疼痛:可给予硝酸甘油口服或静脉滴注。变异性心绞痛以钙通道阻滞剂的疗效最好。3.抗凝:阿司匹林及肝素是不稳定型心绞痛的重要治疗措施,其目的在于防止血栓形成,阻止病情向心肌梗死方向发展。4.有条件的医院应行急诊冠脉造影介入治疗或择期冠脉造影介入治疗。缓解期的进一步检查及长期治疗方案与稳定型心绞痛相同。
文献概要
谢谢!2、危险因素3、发病机制4、临床分类5、临床治疗
概念
冠心病: 指冠状动脉粥样硬化使血管腔狭窄或阻塞,和(或)冠状动脉功能性改变即冠状动脉痉挛导致心肌缺血缺氧而引起的心脏病,统称冠状动脉性心脏病(coronary heat disease,CHD),简称冠心病,亦称缺血性心脏病(ischemic heart disease,IHD)。心绞痛: 是冠状动脉供血不足,心肌急剧的暂时缺血与缺氧所引起的以发作性胸痛或胸部不适为主要表现的临床综合征。
冠心病心绞痛中医诊疗指南释义 课件
中医内科常见疾病诊疗指南——阴寒凝滞证
证类 治法 方剂 用药 加减
中成药
阴寒凝滞
温通心阳,开痹散结
瓜蒌薤白桂枝汤
瓜蒌10~30g,薤白10g,桂枝10g,白酒 50ml,荜茇5~10g,高良姜5~10g
兼瘀血,加红花、桃仁、丹参各12g ;兼 肾阳不足,加巴戟天、淫羊藿各12g ;寒 邪较重,改高良姜12g,荜茇12g,加细辛 3g ;兼心肺气虚者,加人参(单煎)、 黄精各12g,黄芪30g
温阳散寒,活血化瘀
苏合香丸
白术、香附、诃子、白檀香、安息香、沉香、 丁香、荜茇、龙脑、苏合香油、乳香等
若胸阳痹阻者,用瓜蒌薤白白酒汤加减,瓜 蒌、薤白、白酒等。若寒凝心脉者,用当归 四逆汤加减,当归、大枣、通草、炙甘草、 桂枝、细辛、芍药等。若阴寒痼结者,用乌 头赤石脂丸加减,蜀椒、乌头、附子、干姜、 赤石脂等。
冠心苏合丸、苏合香丸
中医内科常见疾病诊疗指南——气阴两虚证
证类 治法 方剂 用药
加减
中成药
气阴两虚
益气养阴,通络止痛
生脉散
黄芪15~30g,党参10g,麦冬10g,五味 子5~10g,丹参15~30g,红花10g,三七 粉(冲服)3g
兼失眠心烦,舌红少苔,合用酸枣仁汤; 兼胸脘满闷,咳唾痰浊,舌苔厚腻,合用 二陈汤;兼肝郁气滞,合用四逆散;瘀血 重,加乳香10g,没药10g
制定方法
证侯
寒凝血瘀
气滞血瘀
心血瘀阻
循证医学 痰浊内阻
方法
气虚血瘀
气阴两虚 心肾阴虚
阳气虚衰
用药 苏合香丸 血府逐瘀汤 冠心Ⅱ号方/血府逐瘀汤 瓜蒌薤白半夏汤 保元汤合冠心Ⅱ号方 生脉散 左归饮 参附汤合右归饮/参附龙牡汤
冠心病心绞痛的诊断流程和规范化治疗选择
高血脂
01
02
糖尿病
吸烟 03
04 肥胖
缺乏运动
05
06
家族史
预防措施建议
合理饮食
低盐、低脂、低糖,增加蔬菜、水果 、全谷物的摄入。
适量运动
每周至少150分钟的中等强度有氧运 动,如快走、游泳等。
预防措施建议
控制体重
保持BMI在18.5-23.9之间,避免肥胖。
戒烟限酒
避免吸烟,少量饮酒。
预防措施建议
危险因素与预后
危险因素
高血压、高血脂、糖尿病、吸烟、肥 胖、缺乏运动、家族史等。
预后
经过规范化治疗,大多数患者预后良 好,生活质量得到显著提高。部分患 者可能因病情严重或治疗不及时而导 致心肌梗死或猝死。
诊断流程
02
病史采集与体格检查
询问患者症状
包括疼痛部位、性质、持续时间 、诱发因素等。
了解患者病史
合并糖尿病
加强血糖控制,选择对心 血管有益的药物,如ACEI 、ARB等。
合并慢性肾脏病
注意药物对肾功能的影响 ,避免使用肾毒性药物, 根据肾功能调整药物剂量 。
并发症预防与处理
05
常见并发症类型及危险因素分析
常见并发症 类型
心律失常
心肌梗死
危险因素分 析
心力衰竭 高血压
常见并发症类型及危险因素分析
发病机制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导致血管狭窄 或闭塞,使心肌缺血缺氧,引发 心绞痛。
临床表现及分型
临床表现
主要为发作性胸痛,常由体力劳动或情绪激动所诱发,疼痛部位主要在胸骨体 之后,可波及心前区,手掌大小范围,常放射至左肩、左臂内侧达无名指和小 指。
分型
根据临床表现可分为稳定型心绞痛、不稳定型心绞痛和变异型心绞痛。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药方剂剂量等信息详细,便于临床应用。药物 加减详细,注重舌脉诊病,使临证操作简单易行
冠心病心绞痛中医诊疗方案
缺点
冠心病心绞痛中医诊疗指南编制建议
编 写 方 法 建 议
编写内容建议——中医诊断
四诊合参 确立主要 证候
重视舌脉 厘清证候 要素
线性和复杂 性相结合
CAD发病的 多因素
简单地说,就是以临床上的专业与病患的需 求,整合最好的研究结果与证据
不仅仅是一种方法,更是一种理念的转变
*Sackett DL, Straus SE, Richardson WS, Rosenberg W, Haynes RB. Evidence-Based Medicine. How to
Practice and Teach EBM. 2nd ed. London: Harcourt Publishers Ltd. 2000. p. 1.
注重五脏 相生相克 理论
CAD与心、 肾最密切
辨证与理 化检查指 标相结合 与心率、 动脉造影 等检查相 结合
编写内容建议——治疗用药
厘清主要症状 靶向选定
临证时除了针对冠心病的 治疗外,还要针对相应症状 进行治疗
例如胸闷者加山茱萸、刘 寄奴,胸痛者加蚕砂、生蒲 黄、徐长卿等
编写内容建议——治疗用药
“相传欲试上党人参者,当使二人同走,一与人参含之,一不与,度走三 、五里许,其不含人参者,必大喘,含者气息自如者,其人参乃真也。”
——《本草图经》 宋 ·苏颂 P92
中医临床实践指南的基本情况
中华中医药学会出版发布了《中医内科常见病诊疗 指南》中医外科、妇科、儿科等400多项诊疗指南
以冠心病心绞痛的CPG为范本,分析中华中医药学 会内科分会、中国中医科学院、中华中医药学会心 病分会组织制订的心绞痛指南,为指南的修订和应 用提供参考
痰瘀互结证
舌脉 苔腻脉滑 舌紫脉涩 主症 闷胀刺痛 唇青口粘 兼症 头重身困 呕恶痰多 方药 祛痰化瘀 温胆通窍 处方 竹茹 枳壳 云苓 陈皮
丹参 川芎 莱菔 水蛭
25
2020-07-12
循证医学 痰浊内阻
方法
气虚血瘀
气阴两虚 心肾阴虚
阳气虚衰
用药 苏合香丸 血府逐瘀汤 冠心Ⅱ号方/血府逐瘀汤 瓜蒌薤白半夏汤 保元汤合冠心Ⅱ号方 生脉散 左归饮 参附汤合右归饮/参附龙牡汤
中医循证临床实践指南——冠心病心绞痛指南
优点
运用循证医学方法,集合专家经验达到共识, 给出用药的证据级别和推荐强度
编写内容建议——治疗用药
多靶点 多途径用药
治疗时根据五脏相生 相克理论,选择用药母 子双调,几个脏腑兼治 :如肝火盛者泻其子, 如选用生栀子、莲心等 药,也可滋肾水降肝火
2020-07-12
论治讲究虚实
祛痰化瘀 调肾阴阳 实证 从痰论治 温胆汤 虚证 从肾论治 杞菊地黄汤
24
2020-07-12
CBE FRCP FFCM, (1909 - 1988).
英国著名流行病学家和内科医师,于20世纪 70年代开始探索循证医学问题
1992年,英国设立了第一个Cochrane Centre,由British National Health Service出资,以Archie Cochrane来命名
循证医学起源
探究现代药理 选择用药
血脂高者,加红花、三七 粉、赤芍、丹参等活血 化 瘀,改善微循环,降低血脂
血尿酸高者加白花蛇舌草 泽兰、泽泻、车前草利尿泄 浊,排泄尿酸
编写内容建议——治疗用药
首选简、便、 廉、验药
对于毒副作用大、名 贵药材、价格昂贵药物 尽量避免推荐,以免引 起医疗纠纷不要给患者 造成经济及精神负担
循证医学起源
19世纪,巴黎医师 Pierre Louis 主张有系统地观察病人、寻找真 象,并拒绝相信所谓的权威
20世纪40年代,流行病学与随机对照实验(randomized controlled trial,RCT)的出现
系统性回顾研究(Systematic Review)方法学的建立
Archibald Leman Cochrane
中医在治疗冠心病心绞痛中的 优势和特色
冠心病心绞痛中医诊疗指南 存在的问题
中医内科常见病诊疗指南——冠心病心绞痛指南
制定方法
证类
方剂
心血瘀阻 丹参饮或桃红四物汤
专家共识法
痰浊痹阻 瓜蒌薤白半夏汤 阴寒凝滞 瓜蒌薤白桂枝汤 气阴两虚 生脉散
心肾阳虚 金匮肾气丸
中医内科常见病诊疗指南——冠心病心绞痛指南
优点
分证用药相对简单, 利于临床应用
选用了一些常用药物 及剂量
价格便宜的药物,未 用有毒及副作用大的 药物
便于医师掌握,患者 易接受
缺点
缺少证据级别和推 荐强度
指南未标明服药的 时间及疗程及缺少患 者煎药及服药注意事 项
中医循证临床实践指南——冠心病心绞痛指南
制定方法
证侯
寒凝血瘀
气滞血瘀
心血瘀阻
中成药、服药时间及煎药方法等信息详细。
煎药方法、注意事项等比较详细,推荐中成药方 便病人配合汤药服用
中医循证临床实践指南——冠心病心绞痛指南
缺点
证候间存在重叠,交叉:病证分类过于繁琐复杂,且重复 过多。如心血瘀阻和气滞血瘀、寒凝血瘀、气虚血瘀,气阴 两虚与心肾阴虚
部分方剂、药物使用不当:寒凝血瘀证中选用了苏合香 丸,此方中使用了沉香、檀香、龙脑等比较昂贵的药物。 寒凝血瘀及阳气虚衰证中大量使用了附子、乌头、肉桂等 大辛大热且有毒之药
冠心病心绞痛中医诊疗方案
制定方法
证侯
痰浊痹阻
心阳不振
气阴两虚
专家共识法 寒凝心脉 心血瘀阻
气滞血瘀 心气亏虚
气虚血瘀
用药 瓜蒌薤白半夏汤合温胆汤 参附汤合右归饮 生脉散合炙甘草汤 当归四逆汤合瓜蒌薤白白酒汤 血府逐瘀汤 血府逐瘀汤 保元汤合归脾汤 补阳还五汤
冠心病心绞痛中医诊疗方案
优点
证侯全面,体现了单因素证候和复合证候。
临床实践指南简介
临床实践指南(CPG):指导临床实践,规范 医疗行为,提供最佳医疗方案,提高临床疗效
共识 临床实践指南
循证 临床实践指南
(主法之一 德尔菲法和共识 会议法应用较多
解 决
参与讨论者的同意程度 参与者之间的认可程度
循证医学(Evi循de证nc医e-学b的as定ed义Medicine, EB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