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小城镇建设形成性考核册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20小城镇建设形成性考核册

土地利用规划学

名词解释:

1、规划:对客观事物和现象未来的发展进行超前性的调配和安排。

2、土地利用规划:是对一定区域内未来土地利用超前性的计划和安排,是依据区域经济发展和土地的自然历史特性在时空上进行土地资源分配和合理组织土地利用的综合性技术经济措施。

3、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是在一定规划区域内,根据当地自然和社会经济条件以及国民经济发展的要求,协调土地总供给与总需求,确定或调整土地利用结构和用地布局的宏观战略措施。

4、土地利用专项规划:是为了解决某个特定的土地利用问题而编制的一种土地利用规划类型。

5、区位论:是关于人类活动的空间分布及其空间中的相互关系的学说。

6、平曲线半径:公路在平面拐弯地形成的圆弧称平曲线,圆弧的半径即为平曲线半径。

7、停车视距:为了确保汽车行驶的安全,应是驾驶员自看到前方障碍物时起,至到达障碍物前安全停车止,所需的最短行车距离称为停车视距。

8、耕地组织形式:实施作物种植结构和作物轮作制度的耕地利用方式。

9、基本农田:是根据一定时期人口和国民经济对农产品的需求以及对建设用地预测而确定的长期不得占用的和基本农田保护区规划期内不得占用的耕地。

10、土地整治:指改变土地利用的不利生态环境条件的综合措施。

11、水资源:指逐年可以得到更新的淡水数量,它是一个动态的不可代替的资源。

简答题:

1、什么是土地,土地具有哪些特性和功能?

1、土地是指球陆地表面一定立体空间内的气候、土壤、地质地貌、水文、植被等自然要素构成的自然地理综合体,同时包含人类活动对其改造的结果,又是一个自然经济综合体。

2、土地特征:①自然性、②数量的有限性、③沃度的差异性、④空间性、⑤永续利用性、

⑥属性的两重性

3、土地功能:生产功能、承载功能、仓储功能、景观功能

2、土地利用规划学的研究对象是什么?

研究土地资源合理分配和合理组织土地利用这一矛盾。

3、规划的任务是什么?

1、土地供需综合平衡;

2、土地利用结构优化;

3、土地利用宏观布局;

4、土地利用微观设计。

4、如何运用区位论来编制土地利用规划?

1、依据区位理论,合理地确定土地利用方向结构,确定各项用地的合理配置点;

2、通过制度合理的级差地价政策,调控城市区域土地利用及各种生产要素的投入。

5、编制土地利用规划应遵循哪些原则?

1、维护社会主义公有制原则;

2、因地制宜原则;

3、综合效益原则;

4、逐级控制原则;

5、动态平衡原则。

6、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概念,如何理解?

1、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是在一定规划区域内,根据当地自然和社会经济条件以及国民经济发展的要求,协调土地总供给与总需求,确定或调整土地利用结构和用地布局的宏观战略措施。

2、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实质是对有限的土地资源在国民经济部门间的合理配置即土地资源的部门间的时空分配,具体借助于土地利用结构加以实现。因此,土地利用结构和布局是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核心内容。

7、土地利用战略研究内容?

1、明确规划要解决的问题;

2、分析土地供需基本状况;

3、确定土地利用的战略目标;确定土地利用基本方针。

8、土地质量评价与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之间有什么联系?

1、土地质量评价是通过对土地的自然、经济属性的综合鉴定,将土地按质量差异划分为若干相对等级或类别,以表明在一定的科技技术水平下,被平土地对于某种特定用途的生产能力和价值大小。

2、科学地评价土地质量是编制好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基础。

9、通过土地利用现状分析掌握哪些内容?

1、区域土地利用的自然条件和社会经济条件;

2、土地利用的历史演变及其变化趋势;

3、土地利用现状结构和布局特点;

4、土地的开发利用程度;

5、土地利用的效果;

6、土地利用中存在的问题。

10、土地利用现状评价指标?

土地利用现状评价指标体系由土地开发利用程度、土地集约经营程度和土地利用综合效果三个方面30项指标组成。

11、什么是土地利用结构?如何优化?

1、土地利用结构是指:国民经济各部门占地的比重及其相互关系的总和,是各种用地按照一定的构成方式的集合。

2、结构决定功能,只有用地结构合理,才能保持土地利用系统的良性循环,才能取得土地利用的最大效率,优化结构,提高功能,从而以较少的消耗或投入取得较高利益。

3、优化土地利用结构是在保证土地利用效率最大化的前提下,解决土地供需平衡的有效途径;优化土地利用结构是不需要追加土地面积投入的条件下获得土地供需平衡的结构效应的有力措施。

12、简述居民点概念和居民点分类、居民点布局原则。

1、居民点是指居民按照生产生活的需求而形成的集聚定居点,由建筑物、道路网、绿化系统、其它工程设施等物质要素组成的综合体。

2、我国居民点体系由城市-城镇-乡村三层次组成。城市分为特大城市、大城市、中等城市和小城市(

3、居民点布局原则:①服务半径合理,区域布局完整;②有利生产,方便生活;③合理利用土地,尽量少占耕地。

13、如何进行公路选线?

1、公路选线是根据路线基本走向和技术标准,结合地形、地质条件。考虑安全、环保、土地利用和施工条件以及经济效益等因素,通过全面比较,选择路线方案的过程。

2、选择原则:①要适应远景交通流向和运输量的需要;②因地制宜;③根据城镇和农村居民点的布局状况,做到路线顺直短捷,节约用地;④要与其他交通路线布局协调统一;⑤第3 页共4 页

经济合理。

3、平原地区,微丘陵地区:平原地区地形平坦,应力求取值短捷;在微丘陵地区,路线沿地形布设;路线应尽量避免穿越城镇、工矿区及较密集的居民点;合理处理路桥关系。

4、山岭、重丘陵地区:公路应有足够的稳固性;充分利用地形展线,减少工程量,降低造价;密切配合农田水利的需要。线形归归纳为沿溪线、山坡线、山脊线、越岭线。

14、水利工程用地类型和分级如何划分?

1、防洪工程。就保农田面积来说分为四级:①万hm2以上为大Ⅰ型;②万~万hm2

为大Ⅱ型;③2万~万hm2为

中型;④2万hm2

以下为小型。

2、灌溉工程。按灌溉面积分为五级:①10万hm2以上为大Ⅰ型;②3。333万~10万hm2 为大Ⅱ型;③万~万hm2为中型;④万~万hm2为小Ⅰ型;⑤万hm2以下为小Ⅱ型。

3、治涝工程。防洪设计标准一般以涝区发生一定的暴雨不受渍涝为准,重现期一般为5~10年。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