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高考历史广东试卷真题以及答案
2010年高考文综广东卷历史试题简析
![2010年高考文综广东卷历史试题简析](https://img.taocdn.com/s3/m/03a53d98fd0a79563c1e728f.png)
2010年高考文综(广东卷)历史试题简析及2011年高考文综历史科第一阶段备考建议肇庆市教育局教研室李萍一、2010年高考文综(广东卷)历史试题简析从知识点来看,2010年广东卷历史试题主要考查对主干知识和核心知识的掌握和理解程度;从专题模块来看,重点考查政治史、经济史,这两个模块占高考考查内容的76%,必修与选修的内容已经合二为一;从分值的分布来看,古、近、现代史的内容比例基本符合考纲规定;从考核目标与要求来看,注重考查考生对历史学科基本技能的掌握以及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2010年高考文综(广东卷)历史试题特点分析2010年是广东实行‚3+文综/理综‛高考方案的第一年,文综历史试题基本延续了近几年X科的命题风格,保持了鲜明的广东特色。
大体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1.引入‚新材料、新情境‛考查考生对核心历史概念的理解以及对学科基本能力的掌握。
从05年开始,广东卷历史试题就开始逐年加大‚新材料、新情境‛在试题中的设臵比例,今年广东卷历史试题秉持了‚新材料、新情境‛这一命题理念。
入题的材料丰富、新颖,试题考查的不再是简单的、对教科书进行回忆、死记硬背的能力,而是在新材料、新情境下灵活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今年广东卷历史试题重点考查了‚宗法制‛、‚心学‛、‚‘双百’方针‛、‚理性主义‛、‚现代主义‛、‚市民群体‛、‚自由贸易‛等核心历史概念。
在学科基本能力方面重点考查了‚获取和解读信息的能力‛(几乎所有试题的解决都建立在这种能力的掌握基础之上)和逻辑论证能力(如13、14、16、18、20、22、39题),引导考生用一分材料说一分话。
2.渗透‚历史具有多样性和复杂性‛的史学理念。
教材专题加模块的内容呈现方式,一定程度上深化了学生对某个问题的认识,但是另一方面也造成了学生对历史的简单认识,比如,2010年广东卷历史试题第13题,教材强调了北魏统治者实行均田制的目的是抑制土地兼并,保护自耕农经济。
2010年广东高考试卷和答案(包含_语文_文理数_英语_文综_理综_全)
![2010年广东高考试卷和答案(包含_语文_文理数_英语_文综_理综_全)](https://img.taocdn.com/s3/m/c030170a844769eae009edef.png)
2010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广东卷)语文本试卷共8页,24小题,满分150分。
考试用时150分钟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用黑色字迹的铅笔或签字笔将自己的姓名和考生号、试室号、座位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用2B铅笔将试卷类型(A)填涂在答题卡相应位置上,将条形号码贴在答题卡右上角“条形码粘贴处”。
选择题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的题目选项的答案信息点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填涂其他答案。
答案不能答在试卷上。
3.非选择题必须用黑色字迹的铅笔或签字笔作答,答案必须写在答题卡各题目指定区域内相应位置上;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的答案,不准使用铅笔和涂改液。
不按以上要求作答的答案无效。
4.作答选做题时,请先用2B铅笔填涂选做题的题级号的信息点,再作答。
漏涂、错涂、多涂的,答案无效。
5.考生必须保持答题卡的整洁。
考试结束后,将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本大题四小题,每小题3分,共12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每对读音都不相同...的一组是A.皎洁/打搅业绩./污渍.纤.维/纤夫..B.效.仿/发酵.空旷./粗犷.盛.开/盛.饭C.隐瞒./蛮.横挑衅./抚恤.埋.伏/埋.怨D.市侩./反馈.濒.临/频.繁辟.谣/精辟.2.下面语段中画线的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中国历代文人视为至宝的笔、墨、纸、砚,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代表性符号。
它们虽然有着不同的发展轨迹,但殊途同归。
它们在艺术创作中淋漓尽致地表现了中国古代书画艺术的神韵,记录了岁月的斗转星移,体现了古代文人的生活情趣。
今天他们并没有因为现在高科技手段的甚嚣尘上而销声匿迹,而是继续在书画艺术中展示着华夏民族的质朴和灵动。
A.殊途同归 B.斗转星移 C.甚嚣尘上 D.销声匿迹3.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以“城市,让生活更美好”为主题的上海世博会,让肤色不同、语言不同的人们在这样一个巨大的平台上共同寻找答案。
2010年高考题(历史)含解析
![2010年高考题(历史)含解析](https://img.taocdn.com/s3/m/54eeb708a6c30c2259019eff.png)
2010年高考题一、选择题1.(10年广东卷)14. 唐代和宋代都有谏官。
唐代谏官由宰相荐举,主要评议皇帝得失;宋代谏官由皇帝选拔,主要评议宰相是非。
这说明A. 唐代君主的权力不受制约B. 唐代以谏官削弱宰相的权力C. 宋代谏官向宰相和皇帝负责D. 宋代君主专制的程度高于唐代题眼:古代唐宋代谏官的职能变化。
考点:古代皇权加强解析:唐代谏官主要评议皇帝得失到宋代主要评议宰相是非。
这反映了君主专制的加强,即从某个侧面说明了宋代君主专制的程度高于唐代。
A君权“不受制约”提法错误;宋代以谏官削弱宰相的权力,B排除;宋代谏官由皇帝选拔,向皇帝负责,C项也不对。
答案:D。
2.(10年广东卷)12. 在中国古代“家国一体”的社会中,忠孝观念源远流长,其源头是A. 宗法制B. 郡县制C.君主专制 D. 中央集权制【解析】A宗法制把家、国联系在一起,为人臣者忠于君主,为人子者孝顺长辈,忠孝观念根源于以嫡长子继承制为中心的父系宗法制度。
(评:这道题可能有学生考虑到“忠君”,会选择“君主专制”,本题的干扰项有点难度。
再看源头,忠君之源,依然是宗法制。
)3.(10年新课标卷)25.柳宗元在《封建论》中评价秦始皇废封建、行郡县说:“其为制,公之大者也┅┅公天下之端自始皇。
”郡县制为“公天下”之开端,主要体现在A.百姓不再是封君的属民B.更有利于皇帝集权C.制度法令的统一D.依据才干政绩任免官吏解析:此题考查学生解读文字信息的能力,以材料提供的新角度解读秦始皇时期的郡县制,也体现研究性学习的考查。
材料主要意思为唐朝的柳宗元肯定郡县制“公天下”,郡县制官吏由皇帝任免比分封制下分封贵族爵位更利于国家政局的安定。
故选A。
4.(10年新课标卷)24.西周分封制在中国历史上影响深远。
下列省、自治区中,其简称源自西周封国国名的是A.河南、河北B.湖南、湖北C.山东、山西D.广东、广西解析:此题考查西周分封制的主要诸侯国:鲁、齐、燕、卫、宋、晋。
2010广东省高考试卷含解析理论考试试题及答案
![2010广东省高考试卷含解析理论考试试题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ba367b770b1c59eef8c7b435.png)
1、梦想是一个民族保持生机、激发活力的源泉。
没有梦想的民族是可悲的,对美好梦想没有和矢志不渝精神的民族同样没有前途。
,坚韧不拔是中华民族固有的精神基因。
回望历史,面对列强的坚船利炮,中华民族奋起抗争;面对新中国成立之初的,中国人民;面对现代化征程中的困难与挑战,中华儿女怀揣中国梦,一路高歌前行。
梦想的太阳,已经在东方地平线上喷薄而出,灿烂的朝霞正光耀在我们的眼前……1.下列成语依次填入语段中画横线处,最恰当的一组是A.坚贞不屈自强不息百废俱兴奋起直追B.坚定不移自强不息百废待兴奋发图强C.坚贞不屈生生不息百废待兴奋发图强D.坚定不移生生不息百废俱兴奋起直追2.下列选项对语段主要运用的修辞手法的判断,正确的一组是A.比喻排比 B.对偶比喻C.排比夸张 D.夸张对偶2、下列诗句中,没有使用比拟手法的一项是(3分)A.东风便试新刀尺,万叶千花一手裁。
B.浮萍破处见山影,小艇归时闻草声。
C.有情芍药含春泪,无力蔷薇卧晓枝。
D.唯有南风旧相识,偷开门户又翻书。
3、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成语,最恰当的一组是(3分)①他是一个心地善良的人,但性格懦弱、谨小慎微,做起事来总是,从来不敢越雷池一步。
②当今世界科技突飞猛进,我们更要勇于开拓,不断进取,如果,就会落后甚至被时代潮流所淘汰。
③要想让中国传统戏曲焕发出新的生命力,决不能满足于现状,,唯有创新才是弘扬戏曲文化的康庄大道.A.故步自封墨守成规抱残守缺B.墨守成规故步自封抱残守缺C.抱残守缺故步自封墨守成规D.墨守成规抱残守缺故步自封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只有当促进艺术电影繁荣成为社会共识,从源头的创作方到末端的受众方的各环节都得到强有力的支持,艺术电影才能真正实现飞跃。
B.据说当年徽州男人大多外出经商,家中皆是妇孺及孩童,为了安全,徽州的古村落老宅子大多为高墙深院、重门窄窗的建筑。
C.工作之余,大家的闲谈话题脱不开子女教育、住房大小、职务升迁,也照样脱不开为饭菜咸淡、暖气冷热、物价高低吐槽发声。
【2024年高考真题】广东省历史试题(有答案)
![【2024年高考真题】广东省历史试题(有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9b1b5ba7ba4cf7ec4afe04a1b0717fd5360cb2dd.png)
【2024年高考真题】广东省历史试题(有答案)一、选择题:1.据研究,古代礼书上记载的春秋时期行礼所用饮酒器,有爵、觚、觯、角、散五种,称为“五爵”,其名来自商、西周时期五种形制不同的青铜酒器名。
实际上,春秋时期的五爵均为筒形漆木器,容量依次为一至五升。
“宗庙之祭,贵者献以爵,贱者献以散。
”据此可知,春秋时期A.五爵形制趋同说明礼崩乐坏B.宗庙祭祀遵从天人合一理念C.采用漆木酒器彰显以人为本D.五爵以小为贵维系等级秩序2.表1《魏书》中关于皇帝赏赐的部分记载道武帝登国三年(388年)获其四部杂畜十余万……各有差明元帝永兴五年(413年)赐征还将士牛马、奴婢各有差太武帝始光四年(427年)赐留台文武生口、缯帛、马牛各有差上表反映了A.北方游牧经济的衰落B.封建等级制度森严C.鲜卑民族习俗的延续D.俸禄制改革不彻底3.两税法依据田地、杂产等资产评定户等,但对杂产种类及其价值没有明确规定。
唐文宗时,湖州刺史庾威在所属五县,“自立条制,应田地、奴婢,下及竹、树、鹅、鸭等并估计出税,差军人一千一百五十人散入乡村,检责剩征税钱四千九百余贯”,结果被朝廷以“扰人”罪名贬官。
由此可见,两税法A.存在一定的制度缺陷B.强化对农民的人身控制C.赋予地方官员加征权D.解决了政府的财政困难4.宋代巨贾彭则爱好儒学,“为其子延接师友,不问其费”,曾捐书于州学。
郡从事为之记,称其为“贩夫”,彭氏子孙皆耻之。
知州认为,彭则所为是善事,遂删“贩夫”二字。
这可以用来说明当时A.士农工商界限被打破B.科举制度促进了社会公平C.地方官学教育的普及D.文治政策提升了士人地位5.《大元大一统志》是忽必烈下令修纂的全国地理志书,记载了疆域内路府州县古今建置沿革及山川、风俗、里至等内容。
该志书修纂时,由各行省提供所辖郡邑的图志及各路府州县的沿革,并利用了西域地图,引进了阿拉伯地图制图法。
这反映元朝A.建立了中原传统影响下的统治秩序B.边疆少数民族地区得到了全面发展C.地理志修纂体例发生了根本变化D.正式确立了儒家思想的正统地位6.明朝时,杭州西湖成为四方宾客“渴想”之地。
广州2010年高三二模历史试题及答案
![广州2010年高三二模历史试题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dd601e463c1ec5da50e2707f.png)
2010年广州市普通高中毕业综合测试(二)文科综合本试卷共12页,41小题,满分300分。
考试用时150分钟。
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用2B铅笔在“考生号”处填涂考生号,用黑色自己钢笔或签字笔将自己所在的市、县/区、学校,以及自己的姓名和考生号、试室号、座位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用2B铅笔将试卷类型(A)填涂在答题卡相应位置上。
2.选择题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选项答案信息点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答案不能答在试卷上。
3.非选择题必需用黑色自己钢笔或签字笔做答,答案必需写在答题卡各题目指定区域内非相应位置上;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的答案;不准使用铅笔和涂改液。
不按以上要求做答的答案无效。
4.考生必须保持答题卡的整洁。
考试结束后,将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选择题:本题共35小题,每小题4分,共140分。
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
12.我国传统农业的主要耕作方式是A.精耕细作B.刀耕火种C.男耕女织D.铁犁牛耕13.创造性地提出了辩证施治的方法,奠定了后世中医临床学的理论基础,被称为“万世宝典”的是A.《本草纲目》B.《伤寒杂病论》C.《黄帝内经》D.《千金方》14.“凡京奏,禁中称文书,必发阁臣票拟。
阁票用本、纸、小帖、墨字,内照票拟,或皇上御笔,或宦官代书,具即在文书上面用朱字。
阁票如有未合上意,上加笔削或发下改票,阁臣随即封上,间有执正强争,也多曲折。
”上述现象最早出现于A.唐朝B.北宋C.明朝D.清朝15.乾隆年间的一首《竹枝词》写道:“呼郎早趁大冈墟,妾理蚕缫已满车;记问洋船曾到几,近来丝价竟何如?”该情景应出现在A.天津地区B.上海地区C.苏杭地区D珠三角地区16.“史学虽不是史料的单纯排列,史学却离不开史料。
理论虽不是史料的单纯排列可以产生,理论并不是原型一摆,就算成功了的。
中国社会史的理论斗争,总算热闹过了。
2010广东省高考试卷含解析试题及答案
![2010广东省高考试卷含解析试题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319bdc25b90d6c85ec3ac69a.png)
1、下列各项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2015年3月1日正式实施了《湖北省全民阅读促进办法》,是我国首部关于全民阅读的地方政府规章,普通人的阅读权益因此获得了法律保障。
B.近年来,生态保护意识渐入人心,所以当社会经济发展与林地保护管理发生冲突时,一些地方在权衡之后往往会选择前者。
C.2014年底,我国探月工程三期“再入返回飞行”试验获得成功,确保嫦娥五号任务顺利实施和探月工程持续推进奠定坚实基础。
D.对血液和血液制品进行严格的艾滋病病毒抗体检测,确保用血安全,是防止艾滋病通过采血与供血途径传播的关键措施。
2、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每对读音都不相同的一组是A.棱角/菱形窒息/对峙稽首/稽查B.侥幸/阻挠绚烂/驯服称职/职称C.塑料/朔风叫嚣/发酵本末倒置/倒行逆施D.延伸/筵席瓦砾/罹难挑三拣四/挑拨离间3、下面一段话有三个句子,其中一句有语病,请指出并针对语病进行修改,修改后的句子要保持原意。
(4分)①在长江三峡中,瞿塘峡最为雄奇险峻,峡内有不少令人惊叹的名胜古迹。
②在瞿塘峡北岸绝壁上,有一条沿江修建、全长65千米的古栈道,连通奉节白帝城与巫山青莲溪,全程异常艰险,这就是著名的夔巫古栈道。
③瞿塘峡南岸的白盐山有一处巨大的临江石壁,上面书写着自宋以来的篆、隶、楷、行等字体的数十块摩崖石刻,气势恢宏,与瞿塘峡雄伟的气势相得益彰。
有语病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只填序号)(2分)针对语病的修改__________________(2分)4、下列语句中,标点符号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在远走他乡、辗转天涯时,他才明白为什么那些远离家乡的人们会那么怀念故乡?B.中国传统文化重视人生哲学,儒家坚持以修身为本,追求的是“齐家、治国、平天下”。
C.建立现代科学的三大基石是理论、实验和数学(包括计算、统计与建立在抽象模型基础上的演绎推理)。
D.2012年开始实施的新《标点符号用法》,我们要怎样贯彻:通知各校自行学习?组织骨干教师来培训?5、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3分)A.于敏院士在我国首颗氢弹的成功研制上功勋卓著,然而他淡泊名利,婉拒“氢弹之父”的称号,其人品胸襟,令人高山仰止。
2010年全国统一高考历史试卷(全国卷ⅱ)(含解析版)
![2010年全国统一高考历史试卷(全国卷ⅱ)(含解析版)](https://img.taocdn.com/s3/m/9b0194ace009581b6bd9eb88.png)
2010年全国高考历史试卷(全国卷Ⅱ)一、选择题(共11小题,每小题4分,满分44分)1.(4分)中国古代常用五行相生相克解释朝代更替,称作“五德”,每个朝代在“五德”中都有相应的次序。
汉代被定为“火德”,通过“禅让”代汉的曹魏应为()A.金德B.木德C.水德D.土德2.(4分)唐高祖废汉代以来通行的五铢钱,改行“开元通宝”钱。
此后,“开元通宝”成为历代钱币的一种范式,其原因之一是()A.确立了钱币“圆形方孔”的形制B.采用了新的材质C.改变了以重量定钱币名称的传统D.铸造技术更精良3.(4分)南朝梁昭明太子萧统编纂的文学总集《文选》在唐代倍受青睐。
宋代仍有“《文选》烂,秀才半”之说,这一现象产生的直接原因是()A.儒学丧失了独尊地位B.进士科主考试赋策论C.社会上书籍极为匮乏D.唐朝人喜爱南朝文化4.(4分)宋人刑昺上疏称:“大臣时业儒,观学徒能具经疏者百不一二,盖传写不给。
今(雕)板大备,士庶之家皆有之,斯乃儒者逢时之幸也”这说明()A.藏书成为人们追求的时尚B.儒者地位迅速提高C.技术进步推动了文化发展D.儒学得到广泛传播5.(4分)1170年,南宋范成大出使金朝,所谓《燕宾馆》诗中说:“苦寒不似东篱下,雪满后山把菊花看。
”自注:“至是适以重阳,虏重此节。
以其日祭天。
伴使把菊逼酌酒相劝。
”从中可以得知()A.南方人不适应北方的气候B.金朝对南宋使臣极为尊重C.重阳节赏菊习俗源于女真D.女真族吸收了中原的文化6.(4分)革命党人陈天华说:“国家譬如一只船,皇帝是一个舵工,官府是船上的水手,百姓是出资本的东家…倘若舵工水手不能办事,东家一定要把这些舵工水手换了,另用一班人,才是道理。
”这一言论体现的观念是()A.天赋人权B.主权在民C.君民共主D.民贵君轻7.(4分)据统计,到1950年9月,中国人民银行的存款总额比1949年12月增加了12倍以上,这反映新中国()A.迅速实现经济稳定B.经济状况根本好转C.合理调整了工商业D.人民收入迅速增加8.(4分)1649年1月,英王查理一世在审判法庭上说:“国王是世袭的,已经有一千多年了。
2010年1月广东省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历史试题及参考答案
![2010年1月广东省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历史试题及参考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024a4c42fe4733687e21aa66.png)
广东省2010年普通高中学业水平测试历史2010.1本试卷共8页,共70小题,满分100分。
考试用时90分钟。
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将自己的姓名和考生号填写在答题卡上,用2B铅笔将试卷类型(A)填涂在答题卡上。
2.选择题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不能答在试卷上。
不按以上要求作答的答案无效。
3.考生必须保持答题卡的整洁,考试结束后,将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单项选择题Ⅰ:本大题共40小题,每小题1分,共4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
1.古代中国皇帝制度首创于A.夏朝B.周朝C.秦朝D.汉朝2.古代世界最为系统完备、对后世影响最大的法律体系出现在A.古罗马B.法国C.古希腊D.英国3.1689年英国《权利法案》开启了近代代议制民主的先河,该法案旨在限制A.商人的权力B.国王的权力C.平民的权力D.教会的权力4.1789年大革命爆发后,法国政局一直动荡不安,政体多次更迭。
1875年宪法规定法国的政体是A.帝制B.君主专制C.共和制D.君主立宪制5.空想社会主义是马克思主义的主要理论来源。
与傅立叶、欧文并称为19世纪初三大空想社会主义者的是A.凯恩斯B.马歇尔C.亚当·斯密D.圣西门6.强迫中国开放上海为通商口岸的不平等条约是A.《南京条约》B.《北京条约》C.《马关条约》D.《辛丑条约》7.太平天国运动中,反映农民废除封建土地所有制愿望的革命纲领是A.《四洲志》B.三民主义C.《海国图志》D.《天朝田亩制度》8.辛亥革命的历史功绩在于A.推翻了封建君主专制制度B.结束了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历史C.取得反帝斗争的彻底胜利D.建立了人民民主专政的新民主主义国家9.为了将中国东北变为殖民地,日本发动了A.八国联军侵华战争B.九一八事变C.鸦片战争D.卢沟桥事变10.1956年,中国共产党为处理与民主党派的关系而提出的方针是A.“长期共存,互相监督”B.“求同存异”C.“肝胆相照,荣辱与共”D.“调整、巩固、充实、提高”11.“一国两制”是我国实现统一大业的指导方针,香港、澳门回归祖国后,成为A.经济特区B.民族自治区C.特别行政区D.经济开放区12.冷战时期两大阵营各自组建了军事集团,其中北大西洋公约组织的领导者是A.英国B.美国C.苏联D.法国13.与两极格局瓦解直接相关的事件是A.杜鲁门主义的提出B.欧共体的成立C.马歇尔计划的提出D.苏联的解体14.新中国首次以世界五大国之一的身份参加的重要国际会议是A.万隆会议B.日内瓦会议C.巴黎和会D.第26届联大15.关于改革开放后的中国外交,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与日本正式建交B.提出“一边倒”的外交方针C.积极开展多边外交D.首次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16.都江堰是我国古代著名的水利工程,它出现于A.西周B.战国C.秦朝D.汉朝17.16世纪末,打败西班牙“无敌舰队”,开始走上殖民扩张道路的国家是A.英国B.葡萄牙C.法国D.荷兰18.垄断组织大量出现的“大企业时代”开始于A.第一次工业革命B.第二次工业革命C.信息技术革命D.第二次世界大战19.鸦片战争后,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化主要表现为A.商品经济停滞不前B.官营手工业开始没落C.自然经济开始瓦解D.从农业国变成工业国20.1929~1933年经济大危机首先爆发于A.美国B.日本C.英国D.德国21.罗斯福所推行的新政措施中,《全国工业复兴法》主要调整了A.金融市场秩序B.企业关系和劳资关系C.农场主与国家的关系D.资本主义国家间的关系22.十月革命后,苏俄为集中全国的财力、物力进行国内革命战争,推行了A.新经济政策B.斯大林模式C.自由放任政策D.战时共产主义政策23.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在苏联推行改革的领导人是A.赫鲁晓夫B.勃列日涅夫C.斯大林D.戈尔巴乔夫24.新中国建立初期,对农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的方式是A.组织农民加入合作社B.公私合营C.将土地分配给农民D.组建人民公社25.作出改革开放重大决策的会议是A.中共八大B.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C.中共十二大D.中共十三大26.二战后初期,为稳定国际货币金融体系而建立的组织是A.世界贸易组织B.国际货币基金组织C.关税与贸易总协定D.亚太经济合作组织27.关于北美自由贸易区,下列表述正确的是A.是美国与欧盟经济合作的产物B.形成于20世纪60年代C.成员包括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D.加剧了美苏的经济竞争28.近代中国流行的服饰中,体现中西合璧特点的是A. B. C. D.29.儒学在中国古代被确立为正统思想,开始于A.周朝B.秦朝C.汉朝D.宋朝30.右图所示书法作品被称为“天下第一行书”,其作者号称“书圣”,该书法家是A.王羲之B.颜真卿C.欧阳询D.怀素31.唐代最具有代表性的文学体裁是A.诗B.词C.赋D.小说32.文艺复兴以复兴古典文化为旗帜,实际上是一场思想解放运动。
2010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广东卷)
![2010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广东卷)](https://img.taocdn.com/s3/m/6a3d0e3231126edb6f1a1030.png)
《2010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广东卷)考试大纲的说明》解读广东省2010年高考《考试说明》已经正式出台,由于考试模式变动较大,2010届的教课老师和学生都面临着严峻的考验。
因此,我们需要及时调整复习方式,认真阅读最新《考试说明》,实现高考的平稳过渡。
2008年底,广东省公布了《广东省普通高校招生考试改革调整方案》,从2010年开始实施新的高考方案。
最大的一项就是在原有的“3+文基/理基+X科”的基础上,取消X 科,变为“3+文科综合/理科综合”。
新的文科综合涵盖了历史、政治、地理三科,理科综合涵盖了物理、化学、生物三科。
明年广东高考正式实施“3+文/理综合”新模式。
其中,语文、数学、英语三科基本维持不变,而备受关注的文/理综合科最突出的一点就是卷面分数各达300分。
各科主要变化语文:新增背诵篇目暂不考察《考试说明》中语文科《古诗文背诵篇目》新增加了4篇文言文和6首诗、词、曲。
对于这10篇新增篇目,2010年广东高考暂时不作考察要求。
增加的4篇文言文分别为:《兰亭集序》、《归去来兮辞》、《滕王阁序》、《六国论》;新增的6首诗、词、曲则分别为:《归园田居》、《春江花月夜》、《山居秋暝》、《燕歌行(汉家烟尘在东北)》、《雨霖铃(寒蝉凄切)》、《声声慢(寻寻觅觅)》。
数学:理科数学填空变成“二选一”题型方面略有变化,填空题的考察方式有变,理科数学的填空题变成了“二选一”,内容也从过去的“7题选修内容+4题必修内容”,变为“7题选修内容+5题必修内容”。
英语:听力分值35分粉碎15分传言2010年英语题量、题目及分值等都与2009年高考相同。
其中,听力考试的时间仍为30分钟,分值仍为35分,粉碎了早前有关听力会变为15分的传言。
政治:选择题每题4分主观题只有2题2010年高考政治的考察内容仍为4本必修1本选修“国家和国际组织常识”,还有时事政治,考点变化不大,题型为选择题和主观题。
与X科年代相比,选择题的分值增加至每题4分,主观题只有两题。
2010年历史水平考试(含答案)
![2010年历史水平考试(含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753fc003b52acfc789ebc9f9.png)
A.原始社会末期 B.商周时期 C.秦汉时期 D.隋唐时期
17.17世纪,凭借强大的商队垄断世界航运业,成为“海上马车夫”的国家是(C)
A.葡萄牙 B.西班牙 C.荷兰 D.英国
——杜鲁门,1947年
A.援助希腊反政府武装 B.与英国在希腊展开争夺
C.介入第二次世界大战 D.推行遏制共产主义战略
47.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党和国家的工作重心转向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外交策略也发生相应调整,主要目标是( B )
C.召开中共七大 D.打倒日本帝国主义
46.下示材料表明美国政府将采取的行动是( D )
今日世界已面临严重局势……希腊之生存已受恐怖分子威胁,由共产党领导之数千武装人员在许多地区,尤以北部边界各处,违抗政府之命令……欲使希腊成为自足、自给、自尊之民主国家,政府必须获得援助。而美国必须予以援助。
C.《关税与贸易总协定》 D.《建立世界贸易组织协定》
29.近代中国社会风俗习惯发生了巨大变化,下列各项中不是中国传统社交礼仪的是( D )
A.跪拜 B.请安 C.拱手 D.握手
30.进入近代,中国电报事业开始发展起来。中国人自行架设的第一条有线电报线是在( B )
A.台湾 B.天津 C.广东 D.湖北
39.普及义务教育是中国为提高公民素质而实施的一项战略决策。《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颁布于( D )
A.建国初期 B.“大跃进”时期 C.“文化大革命”时期 D.“改革开放时期
40.指导中国人民取得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的科学理论是( C )
A.三民主义 B.邓小平理论 C.毛泽东思想 D.“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10年高考试题精选2010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广东卷)
![10年高考试题精选2010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广东卷)](https://img.taocdn.com/s3/m/2570e04f6c175f0e7dd1375e.png)
10年高考试题精选2010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广东卷) 测试题 2019.91,三、(9分,每小题三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2题。
原弊[宋] 欧阳修农者,天下之本也,而王政所由起也。
古之为国者未尝敢忽,而今之为吏者不然,薄书听断而已矣,闻有道农之事,则相与笑之曰:鄙。
夫知赋敛移用之为急,不知务农为先者,是未原为政之本末也。
知务农而不知节用以爱农,是未尽务农之方也。
古之为政者,上下相移用以济。
下之用力者甚勤,上之用物者有节,民无遗力,国不过费,上爱其下,下给其上,使不相困。
一夫之力,督之必尽其所任;一日之用,节之必量其所入。
一岁之耕,供公与民食,皆出其间而常有余。
故三年而余一年之备。
今乃不然,耕者,不复督其力;用者,不复计其出入。
一岁之耕供公仅足,而民食不过数月。
甚者,场功甫毕,簸糠麸而食秕稗,或采橡实、畜菜根以延冬春。
不幸一水旱,则相枕为饿殍。
此甚可叹也!国家罢兵,三十三岁矣,兵尝经用者老死今尽,而后来者未尝闻金鼓、识战阵也。
生于无事而饱于衣食也,其势不得不骄惰。
今卫兵入宿,不自持被而使人持之;禁兵给粮,不自荷而雇人荷之。
其骄如此,况肯冒辛苦以战斗乎?就使兵耐辛苦而能斗战,虽耗农民,为之可也。
奈何有为兵之虚名,而其实骄惰无用之人也。
古之凡民长大壮健者皆在南亩,农隙则教之以战,今乃大异,一遇凶岁,则州郡吏以尺度量民之长大而试其壮健者,招之去为禁兵;其次不及尺度而稍怯弱者,籍之以为厢兵。
吏招人多者有赏,而民方穷时争投之。
故一经凶荒,则所留在南亩者,惟老弱也。
而吏方曰:不收为兵,则恐为盗。
噫!苟知一时之不为盗,而不知终身骄惰而窃食也。
古之长大壮健者任耕,而老弱者游惰;今之长大壮健者游惰,而老弱者留耕也。
何相反之甚邪!然民尽力乎南亩者,或不免乎狗彘之食,而一去为僧、兵,则终身安佚而享丰腴,则南亩之民不得不日减也。
故曰有诱民之弊者,谓此也。
(选自《欧阳文忠公集》,有删改)10.对下列语句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则相与笑之曰:鄙鄙:卑鄙B.场功甫毕甫:刚刚C.或采橡实、畜菜根以延冬春畜:通“蓄”D.籍之以为厢兵籍:登记2,五、(18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6-----19题。
2010-2023历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广东卷历史试题
![2010-2023历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广东卷历史试题](https://img.taocdn.com/s3/m/c339afb181eb6294dd88d0d233d4b14e85243edf.png)
2010-2023历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广东卷历史试题第1卷一.参考题库(共20题)1.(2008年广东历史卷)“人间处处倡民主,天上谁人奉玉皇。
一朵红云旗五色,惊传飞艇上天堂。
”这一情景最早可能出现于A.戊戌维新时期B.辛亥革命时期C.新文化运动时期D.抗日战争时期2.(2008广东卷,历史,14)1974年,毛泽东提出了著名的三个世界理论:苏、美两个超级大国属于第一世界,美国以外的西方国家属于第二世界,亚非拉广大发展中国家属于第三世界。
这表明当时的中国()A.开始重视亚非拉国家的作用B.无意与第一、第二世界搞好关系C.已经放弃和平共处五项原则D.强调国际政治的主题是反对霸权主义3.毕加索曾这样形容自己的艺术风格:“让优美绝灭吧!”这种艺术风格是( ) A.古典主义B.现实主义C.现代主义D.浪漫主义4.(12分)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注:1995—2005年上述各国每年的社会福利开支占GDP此重与2001年的数字相当。
——据刘玉安《福得国家与社会和谐:北欧模式探源》(1)经济学家克鲁格曼有下列看法:①如果是穷人,“当一个法国人绝对好于当一个美国人”;②如果是富人,“做法国人就有共不得之处了”。
请忽略其他因素,利用材料分析①的合理性;结合福利主开支主要来自税收这一事实,分析②的合理性。
(2分)(2)有人认为,高福利会制约经济发展,低福利较有助于经济发展。
请分析说明材料中的数据是否都支持这一观点?(假设除福利水平高低之外,各国经济发展面临的条件相同)(4分)(3)福得制度产生以来,反对与支持的立场始终并存。
请分别为两种立场各找两个理由,并加以论证。
(从经济发展、社会公平和个人自由等等角度论证皆可)(6分)5.清风吹动旗幡,一人说是风动,一人说是幡动。
禅宗六祖慧能说,不是风动,不是幡动,而是两位的心动。
在世界本原问题上,与慧能的观点有相似之处的思想家是( )A.孔子B.程颢C.朱熹D.王阳明6.(14分)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2010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广东卷文科综合
![2010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广东卷文科综合](https://img.taocdn.com/s3/m/4e2bb1f481c758f5f71f6718.png)
3025 20 15 10 5 0-5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月) 降水量(m m )气温(℃)甲地各月平均气温 乙地各月平均气温 甲地各月平均降水 乙地各月平均降水 图1 2010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广东A 卷)文科综合本试卷共10页,41小题,满分300分。
考试用时150分钟。
注意事项:1. 答卷前,考生务必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将自己的姓名和考生号、试室号、座位号填写在答题卡上,用2B 铅笔将试卷类型(A )填涂在答题卡相应位置上。
将条形码横贴在答题 卡右上角“条形码粘贴处”。
2. 选择题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 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选项的信息点涂黑,如需改动, 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答案不能答在试卷上。
3. 非选择题必须用黑色字迹钢笔或签字笔作答,答案必须写在答题卡各题目指定区域内相应位 置上;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的答案;不准使用铅笔和涂改液。
不 按以上要求作答的答案无效。
4. 考生必须保持答题卡的整洁。
考试结束后,将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地理试题一、选择题:本大题共35小题,每小题4分,共14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 利用作物秸秆等农副产品发展农区畜牧业,有利于A. 改善局部气候B. 综合利用资源C. 防止水土流失D. 保护农田作物2. 我国甲、乙两地均位于29°N 附近。
读“1971~2000年甲、乙两地各月气温和降水分布图”(图1),可知A. 甲地年平均气温较乙地低B. 乙地降水较甲地丰沛C. 乙地是高原山地气候D. 甲地属温带季风气候3. 卫星遥感监测显示,1999~2008年青藏高原上的色林错湖面扩大了约20%,主要原因是A. 冰雪融水增加B. 冻土面积扩大C. 青藏高原抬升D. 湖面蒸发增加4. 下列关于河流的叙述,正确的是A. 河流右岸更容易遭受侵蚀B. 河水最深处位于河床中心0 20 40 60 80 100 占全国 比重(%)水资源总量人口总量耕地面积北方区 南方区 西北区 西南区 图2 GDP C. 水面宽度一年中洪水期最大 D. 自上游向下游流量逐渐增加读“2006年我国水资源、人口、耕地和经济总量区域比重图”(图2),完成5~6题。
2010年高考试题——历史(广东卷)
![2010年高考试题——历史(广东卷)](https://img.taocdn.com/s3/m/711a470c0740be1e650e9a2c.png)
高考广东文综(历史)试题解析一、选择题1、在中国古代“家国一体”的社会中,忠孝观念源远流长,其源头是A.宗法制B郡县制C君主专制D中央集权制2、北魏均田制实行后,文献中出现了“庄园”一词,被指圈占的成片土地。
唐代均田制实行后,“庄园”一词的使用更普遍。
这反映了均田制实行后A.井田制得以恢复B.不存在土地私有现象C.仍存在土地集中现象D.庄园由中央集中管理3、唐代和宋代都有谏官,唐代谏官由宰相荐举,主要评议皇帝得失,宋代谏官由皇帝选拔,主要评议宰相是非。
这说明A、唐代君主的权力不受制约B、唐代以谏官削弱宰相的权力C、宋代谏官向宰相和皇帝负责D、宋代君主制的程度高于唐代4、“人人自有定盘针,万化根源总在心。
却笑从前颠倒见,枝枝叶叶外头寻。
这首诗反映了A、孟子的“仁政”、B、董仲舒的“独尊儒术”C、王阳明的“心学”D、顾炎武的“经世致用”5、“夫仁政,必自经界(土地的分界)始,……经界既正,分田制禄,可坐而定也。
”孟子的这段话认为A.轻徭薄赋是实施仁政的手段B.均贫富是实施仁政的障碍C.解决土地问题是实施仁政的前提D.贵民轻君是实施仁政的途径6、隋唐以前,官府设有谱局,考定父祖官爵、门第。
此后该现象逐步消失,主要原因是A.宗法制的终结B.察举制的完善C.三省六部制的设立D.科举制的推行7、“虎溪三笑”讲的是儒者陶渊明、道士陆修静、僧人慧远一起品茗畅谈、乐而忘返的故事。
故事本身是虚构的,却在唐宋诗歌、绘画作品中时有出现。
据此可以得出符合史实的结论是,当时A.儒道佛出现融合的趋势B.佛教开始传入中国C.诗歌创作呈现繁荣局面D.绘画风格以写实为主8、清末有舆论说:“中兴名臣曾国藩仅赏侯爵,李鸿章不过伯爵,其余百战功臣,竟有望男爵而不可得者,今乃以子、男等爵奖创办实业之工商,……斯诚稀世之创举。
”此“创举”反映了A.资本主义的萌芽B.重农抑商传统的改变C.爵位制度的创设D.封建君主专制的加强9、有学者认为早在商代就可能出现了牛耕,对他最有利的证据是A.商代遗址中出土了牛骨B.《诗经》里有农耕生活的描写C.孔子学生冉耕字伯牛,名字中有耕、牛二字D.古文学学家发现甲骨文中有字呈牛牵引犁头启土状10、“诸侯惟得衣食税租,不与政事”的现象反映了A.分封制的巩固B.中央集权的加强C.宗法制的消亡D.君主专制的消弱11、有人这样评论当时的政治制度:如果宰相制尚未废除,宰相就会用古代圣人贤君的德行来劝谏君主,君主就不会肆无忌惮。
2010年广东高考历史试题与参考答案(已)
![2010年广东高考历史试题与参考答案(已)](https://img.taocdn.com/s3/m/3e589f9ed0d233d4b14e69e7.png)
2010 年普通高等学校全国统一考试广东历史试题第Ⅰ卷(选择题) 12.在中国古代“家国一体”的社会中,忠孝观念源远流长,其源头是 A.宗法制 央集权制 13.北魏均田制实行后,文献中出现了“庄园”一词,被指圈占的成片土地。
唐代 均田制实行后, “庄园”一次的使用更普遍。
这反映了均田制实施后 A.井田制得以恢复 C.仍存在土地集中现象 B.不存在土地私有现象 D.庄园由中央直接管理 B.郡县制 C.君主专制 D.中14.唐代和宋代都有谏官。
唐代谏官由宰相荐举,主要评议皇帝得失;宋代谏官由 皇帝选拔,主要评议宰相是非。
这说明 A.唐代君主的权力不受制约 C.宋代谏官向宰相和皇帝负责 B.唐代以谏官削弱宰相的权力 D.宋代君主专制的程度高于唐代15. “人人自有定盘针,万化根源总在心。
却笑从前颠倒见,枝枝叶叶外头寻。
”这 首诗反映了 A.孟子的“仁政” C.王阳明的“心学” B.董仲舒的“独尊儒术” D.顾炎武的“经世致用”16. “民众以为清室退位,即天下事大定,所谓‘民国共和’则取得从来未有之名 义而已。
至其实质如何,都非所问。
”这说明 A.辛亥革命具有坚实的群众基础 C.国民革命结束了君主专制制度 B.新文化运动具有历史必要性 D.君主立宪制得到民众的普遍支持17.下列说法体现了“双百”方针内涵的是 A. “要革命派,不要流派” C. “让样板戏占领革命舞台” B. “争论会引起党内思想不一致” D. “不打棍子、不戴帽子、不抓辫子”18.下表是我国某时期国际邮件资费表(部分) ,从中可推出的符合史实的结论是 邮件种类 计费单位(每 10 克) 亚洲各国 苏联及东欧民主国家 航空 西欧各国(捷克转) 西欧各国(香港转) 其他各洲 A.香港已经回归,成为中国与西欧交往的重要桥梁 B.改革开放前,中国没有与西方国家建立外交关系 C.捷克已加入欧盟,成为中国往西欧各国邮件的中转地 D.新中国外交史上,苏联及东欧民主国家曾有特殊地位 19. “我们不把任何未经验证的意见接受作为真理,而是遵照必要的次序,从一步 推演到下一步„„不论多么深奥,最终都能发现。
2010年全国统一高考历史试卷(新课标)(含解析版)
![2010年全国统一高考历史试卷(新课标)(含解析版)](https://img.taocdn.com/s3/m/8e436fdd680203d8ce2f24fc.png)
2010年全国统一高考历史试卷(新课标)一、选择题:本题共12小题,每小题4分,共14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4分)西周分封制在中国历史上影响深远。
下列省、自治区中,其简称源自西周封国国名的是()A.河南、河北B.湖南、湖北C.山东、山西D.广东、广西2.(4分)柳宗元在(封建论》中评价秦始皇废封建、行郡县说:“其为制,公之大者也…公天下之端自秦始。
”郡县制为“公天下”之开端,主要体现在()A.百姓不再是封君的属民B.更有利于皇帝集权C.制度法令的统一D.依据才干政绩任免官吏3.(4分)王安石提出“形者,有生之本”,与之相对立的观点是()A.“心外无物”B.“天地为万物之本”C.“夫形于天地之间者,物也”D.“舍天地则无以为道”4.(4分)如表明代洪武至弘治年间(1368~1505)徽州祁门土地买卖契约情况表表中反映了()A.宝钞在民间的信用降低B.社会经济大幅度衰退C.生活资料均可作为支付手段D.白银始终是主要流通货币5.(4分)亚里士多德在《政治学》中认为,世上有两种形式的平等,即数量平等和比值平等。
数量平等是绝对平均主义;比值平等则根据个人的实际价值,按比例分配与之相称的事物。
根据上述观点,通常所说的“分数面前人人平等”应该是()A.更接近于数量平等B.更接近于比值平等C.数量平等高于比值平等D.既非数量平等又非比值平等6.(4分)如图是英国1782年的一幅漫画。
此漫画反映了()A.英国国际地位下降B.英美关系亲近友好C.英国承认美国独立D.英国愿与美国和解7.(4分)19世纪中期,许多与西学相关的“日本新词”来自中国。
而在20世纪初年,大量与西学相关的“日本新词”,如劳动、方针、政策、理论等迅速传入中国。
出现这一变化的决定性因素是()A.中国留学日本人数增多B.中国在甲午战争中战败C.日本明治维新成效显著D.日本先于中国接触西学8.(4分)1902~1906年,京师大学堂师范馆共有学生512人,其中举人62人、贡生48人、生员232人、监生84人。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0年高考历史广东试卷真题以及答案
12.在中国古代“家国一体”的社会中,忠孝观念源远流长,其源头是
A.宗法制 B.郡县制 C.君主专制 D.中央集权制
13.北魏均田制实行后,文献中出现了“庄园”一词,被指圈占的成片土地。
唐代均田制实行后,“庄园”一次的使用更普遍。
这反映了均田制实施后
A.井田制得以恢复
B.不存在土地私有现象
C.仍存在土地集中现象
D.庄园由中央直接管理
14.唐代和宋代都有谏官。
唐代谏官由宰相荐举,主要评议皇帝得失;宋代谏官由皇帝选拔,主要评议宰相是非。
这说明
A.唐代君主的权力不受制约
B.唐代以谏官削弱宰相的权力
C.宋代谏官向宰相和皇帝负责
D.宋代君主专制的程度高于唐代
15.“人人自有定盘针,万化根源总在心。
却笑从前颠倒见,枝枝叶叶外头寻。
”这首诗反映了
A.孟子的“仁政”
B.董仲舒的“独尊儒术”
C.王阳明的“心学”
D.顾炎武的“经世致用”
16.“民众以为清室退位,即天下事大定,所谓‘民国共和’则取得从来未有之名义而已。
至其实质如何,都非所问。
”这说明
A.辛亥革命具有坚实的群众基础
B.新文化运动具有历史必要性
C.国民革命结束了君主专制制度
D.君主立宪制得到民众的普遍支持
17.下列说法体现了“双百”方针内涵的是
A.“要革命派,不要流派”
B.“争论会引起党内思想不一致”
C.“让样板戏占领革命舞台”
D.“不打棍子、不戴帽子、不抓辫子”
18.下表是我国某时期的国际邮件资费表(部分),从中可推出的符合史实的结论是
A
B.改革开放前,中国没有与西方国家建立外交关系
C.捷克已加入欧盟,成为中国往西欧各国邮件的中转地
D.新中国外交史上,苏联及东欧民主国家曾有特殊地位
19.“我们不把任何未经验证的意见接受作为真理,而是遵照必要的次序,从一步推演到下一步……不论多么深奥,最终都能发现。
”与这句话的理念一致的说法是
A.“信仰即可得救”
B.“人是万物的尺度”
C.“要有勇气运用你自已的理智”
D.“我们茫然于新事物,并对未来充满了恐惧”
20.1873年,法国某报纸刊登的一封读者来信写到:“我们是工业家和土地所有者,需要秩序,并不喜欢共和政体。
但是,如果‘联合派’(属于君主派)获得胜利,那些现在还留在我们方面的大部分人将投入极端共和派的怀抱去了。
”这段话反映出当时在法国
A.政治局面错综复杂
B.无产阶级建立了共和政体
C.“联合派”能带来社会安定
D.共和派已获得政治上的绝对优势
21.《新编剑桥世界近代史》中有这样的评述:“两个学说都发生了变化的原因在于斗争——生存竞争和阶级斗争。
”这两个学说最终形成于
A.17世纪初期
B.18世纪中期
C.19世纪中期
D.20世纪初期
22.1959年,美国国家展览会在莫斯科举办。
对于榨汁机和洗碗机等展品,赫鲁晓夫表示工人阶级决不会购买这些无用的小器具,当场引起了美国副总统尼克松的反对。
这反映了当时
A.美苏冷战的重点从军事领域转向经济领域
B.美国霸主地位动摇,急需打开苏联市场
C.苏联轻工业发达,不需要进口这些器具
D.经济文化交流没有改变两国意识形态的对立
23.“对建立在理性基础上的工业社会表示怀疑,不屑于表面的客观真实,致力于探索离奇别致的形式技巧。
”具有这一创作精神的作者是
A.雪莱 B.毕加索 C.贝多芬 D.巴尔扎克
第Ⅱ卷(非选择题)
38.(28分)在历史发展的进程中,社会群体的兴衰与政治、经济和文化的变迁密切相关。
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市民群体在宋代有较大发展,主要原因是什么?结合史实,简述市民群体的发展对宋代文学艺术的影响。
(6分)
(2)近代中国留学生群体产生于洋务运动时期。
早期的留学生主要前往欧美,20世纪初兴起留日热潮。
为何日本此时成为中国人留学的主要目的地?(8分)(3)近代中国工人群体产生于19世纪中期。
五四运动时期中国工人阶级为何能作为独立的政治力量登上历史舞台?20世纪50年代中国工人地位大幅提高的历
史背景是什么?(9分)
(4)中国“农民工”群体在1978年后迅速扩大,主要原因是什么?(5分)
39.(24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17、18、世纪,英国的纺织业靠着差不多100℅关税的保护,避免了廉价的印度纺织品的进口冲击。
直到成为全世界生产效率最高的国家,英国才拆掉这些壁垒。
即使在19世纪末自由贸易的鼎盛期,印度作为英国殖民地,仍然是自由贸易的禁区,多种工业品的市场基本上只准英国人插足。
材料二: 1820~1985年英美进口关税率(℅)
——据(美)赫尔德等《全球大变革》等
(1)根据材料和所学的知识,判断在英国是“自由贸易成就了工业革命”还是“工业革命成就了自由贸易”,并说明理由。
(8分)
(2)根据材料二,指出1926—1985年美国进口关税率发生了怎样的变化,并结合所学的知识分析变化的原因。
(9分)
(3)在当代贸易自由化的趋势中,出现了哪些区域性经济一体化组织?这些组织的出现对贸易自由化趋势有何影响?(7分)
参考答案
12 A 13 C 14 D 15 C 16 B 17 D 18 D 19 C 20 A 21 C 22 D 23 B
38题
(1)
答案:①原因:宋代商业、商品经济发展,城市经济繁荣,市民阶层扩大。
②影响:促进了风俗画、宋词、书法、话本等文学艺术的发展
(2)
答案:①日本经过明治维新,发展为亚洲乃至世界强国,并在1905年打败俄国;
②中国当时处于民族危亡时期,很多人认为,学习日本可迅速救亡图存。
③中日同为亚洲国家,日本对中国更具有榜样作用;
④留学日本,在学习费用、生活习惯等方面,对中国留学生更有吸引力。
(3)
答案:①五四运动:五四运动前,民族资本主义迅速发展,工人阶级力量壮大;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
②五十年代:新中国成立,中国共产党执政,工人阶级成为国家的领导阶级;社会主义工业化的进行,工人阶级的经济作用增强;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改造的完成,工人阶级成为工厂的主人。
(4)
答案:①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施行后,农村生产力提高,产生了大量富余劳动
力;
②中国经济迅速发展,城市化、工业化加速,城市和工厂需要大量的劳动力;
③旧有的户籍制度,使“农民工”具有“农民”和“工人”的双重身份。
39.
(1)
判断:工业革命成就了自由贸易。
理由:工业革命使英国的生产能力得到极大的提升,需要更广阔的海外其他国家的市场相适应。
因此,英国成为世界工厂之后,促使其进入了自由贸易的时代。
(2)
答案:①变化:1931年进口税率显著上升;原因:为了应对大危机,采取了贸易保护措施;
②变化:从1952年到1985年进口税率不断降低;原因:战后美国经济在西方资本主义世界一枝独秀,其工业产品需要出口到其他国家;1947年后成立的关税与贸易总协定,其宗旨是消除贸易壁垒,促进贸易自由化,美国关税水平逐步降低;20世纪60年代后欧共体和日本经济的发展,也促使美国实行低关税。
(3)
答案:组织:欧盟、北美贸易自由区、东盟、亚太经济合作组织;
影响:①区域经济一体化为成员国经济的发展创造了有利的条件,促进了世界经济贸易的快速发展;②区域经济一体化中的成员国家处于国家利益的考虑,往往在多边贸易谈判中更加难以妥协,对国际贸易自由化的目标具有潜在的干扰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