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电化学基础
“电化学基础与应用”教案
![“电化学基础与应用”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3a46786db5daa58da0116c175f0e7cd1842518f6.png)
“电化学基础与应用”教案课程名称:电化学基础与应用一、课程目标1.理解电化学的基本概念和原理,包括电池反应、电解反应、电化学能转换等。
2.掌握电化学实验技能,包括电极材料的制备、电池性能测试、电化学测量等。
3.能够应用电化学原理解决实际问题,如能源储存与转化、环境保护、材料科学等。
二、课程内容第一章:电化学基础知识1.电化学发展史与基本概念2.电解质溶液的性质与离子导电3.电解与电池反应的基本原理第二章:电极材料与电池反应1.电极材料的性能与选择2.电池反应动力学与反应速率3.电池反应的能量转换效率第三章:电化学能转换与储存1.原电池与电解池的工作原理2.电池能量储存与释放的机制3.燃料电池、太阳能电池、锂离子电池等实例第四章:电化学在环境科学中的应用1.电化学方法在废水处理中的应用2.电化学在空气净化与保护中的作用3.电化学传感器在环境监测中的应用第五章:电化学在材料科学中的应用1.电化学方法制备新材料2.电化学腐蚀与防护技术3.电化学在表面处理与涂层制备中的应用三、教学方法1.理论教学:通过讲解、演示、讨论等方式,使学生理解电化学的基本概念和原理。
2.实验教学:进行电化学实验操作,包括电极材料的制备、电池性能测试、电化学测量等,培养学生的实验技能。
3.问题解决:通过案例分析和实际问题解决,使学生能够应用电化学原理解决实际问题。
4.小组讨论: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鼓励学生交流思想和观点,提高其协作能力。
5.网络教学:利用网络平台,提供课程资料、实验指导、在线答疑等资源,方便学生学习和交流。
四、考核方式1.课堂表现:根据学生的出勤情况、课堂参与程度等进行评价。
2.实验报告:根据学生的实验操作和实验报告的撰写质量进行评价。
3.期末考试:进行期末考试,考核学生对电化学基础知识的掌握程度和应用能力。
工程化学 电化学基础
![工程化学 电化学基础](https://img.taocdn.com/s3/m/e14e4b04a8956bec0975e3fb.png)
(MnO4/Mn2 ) (Cl 2/Cl ) 1.358 V 即1.49 0.0592 lg c8 (H ) 1.358
5 解得pH <1.57
由该题可见,介质的酸碱性对氧化还原反应影响 很大。
2019年6月9日12时4分
23
4、判断氧化还原反应进行的程度 平衡常数是衡量反应限度的物理量。
2019年6月9日12时4分
21
例3.5 试判断中性条件下下列反应进行的方向(其它物 质皆处于标准态)。
2MnO4 16H 10Cl 2Mn2 5Cl2 8H2O
解:若用标准电极电势判断(H+浓度为1.0 mol·L-1)则
(MnO4/Mn2 ) 1.49V (Cl 2/Cl ) 1.358 V
17
解:由例3.1可知,当c(Zn2+)=0.001mol•L-1时, (Zn2/Zn) -0.8516V; 当c(Zn2+)=1.0mol•L-1时, (Zn2/Zn) -0.7628V 由于φ+必须大于φ-,所以上述原电池的符号为
(—)Zn∣Zn2+(0.0010 mol•L-1)‖Zn2+(1.0 mol•L-1)∣Zn(+)
(-)Ag,AgBr│Br-(c1)‖Cl-(c2) │Cl2,Pt(+) (-)Pt,H2(p) │H+(c1)‖Fe3+(c2),Fe2+(c3)│Pt(+)
2019年6月9日12时4分
6
3、可逆电极的类型
第一类电极 金属-金属离子电极:Zn|Zn2+:Zn2++2e=Zn; Zn-2e=Zn2+ Cu|Cu2+:Cu2++2e=Cu Cu-2e=Cu2+ 气体-离子电极:Cl-|Cl2,Pt:Cl2+2e=2Cl- 2Cl--2e=Cl2 Pt,O2|OH-:O2+2H2O+4e=4OH- 4OH--4e=O2+2H2O
《电化学基础》课件
![《电化学基础》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83cbfa9577a20029bd64783e0912a21614797fc3.png)
电化学反应速率
总结词
电化学反应速率描述了电化学反应的快 慢程度,是衡量反应速度的重要参数。
VS
详细描述
电化学反应速率与参与反应的物质的浓度 、温度、催化剂等条件有关。在一定条件 下,反应速率可由实验测定,对于一些特 定的电化学反应,也可以通过理论计算来 预测其反应速率。
反应速率常数
总结词
反应速率常数是描述电化学反应速率的重要参数,它反映了电化学反应的内在性质。
详细描述
反应速率常数与参与反应的物质的性质、温度等条件有关。在一定条件下,反应速率常数可以通过实验测定,也 可以通过理论计算得到。反应速率常数越大,表示该反应的速率越快。
反应机理
总结词
电化学反应机理是描述电化学反应过程中各步骤的详细过程和相互关系的模型。
详细描述
电化学反应机理可以帮助人们深入理解电化学反应的本质和过程,从而更好地控制和优化电化学反应 。不同的电化学反应可能有不同的反应机理,同一电化学反应也可能存在多种可能的反应机理。 Nhomakorabea05
电化学研究方法
实验研究方法
01
重要手段
02
实验研究是电化学研究的重要手段,通过实验可以观察和测量电化学 反应的过程和现象,探究反应机理和反应动力学。
03
实验研究方法包括控制电流、电位、电场等电学参数,以及观察和测 量电流、电位、电导等电化学参数。
04
实验研究需要精密的实验设备和仪器,以及严格的操作规范和实验条 件控制。
01
02
03
电池种类
介绍不同类型电池的制造 过程,如锂离子电池、铅 酸电池、镍镉电池等。
电池材料
阐述电池制造过程中涉及 的主要材料,如正负极材 料、电解液、隔膜等。
电化学基础-PPT课件
![电化学基础-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eeafca7d492fb4daa58da0116c175f0e7dd11902.png)
3. 氢镍电池是近年开发出来的可充电电池,
它可以取代会产生镉污染的镉镍电池。氢镍
电池的总反应式是:
1/2H2+NiO(OH)
Ni(OH)2
CD
据此反应判断,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
A. 电池放电时,负极周围溶液的pH不
断增大
B. 电池放电时,镍元素被氧化
C. 电池充电时,氢元素被还原
D. 电池放电时,H2是负极
Ag
电解质溶液Y是__A_g_N__O_3_溶__液_;
(2)银电极为电池的___正_____极,CuSO4溶液 Y
发生的电极反应为__A_g_+__+__e_-__=_A__g___
X电极上发生的电极反应为
__C_u___-2__e_-___=__C__u_2_+__________;
(3)外电路中的电子是从__负__(_C_u_电) 极流向
14
6. 双液原电池的工作原理(有关概念)
(1)盐桥中装有饱和的KCl溶液和琼脂制成的 胶冻,胶冻的作用是防止管中溶液流出
(2)盐桥的作用是什么?
可提供定向移动的阴阳离子,
使由它连接的两溶液保持电
中性,盐桥保障了电子通过
外电路从锌到铜的不断转移
,使锌的溶解和铜的析出过 程得以继续进行。
盐桥的作用: (1)形成闭合回路。
?思考
1、银器皿日久表面逐渐变黑色,这是由于生成硫
化银,有人设计用原电池原理加以除去,其处理方 法为:将一定浓度的食盐溶液放入一铝制容器中, 再将变黑的银器浸入溶液中,放置一段时间后,黑 色会褪去而银不会损失。 试回答:在此原电池反应中,负极发生的反应
为 Al -3e- = Al3+ ; 正极发生的反应为 Ag2S+2e- = 2Ag;+S2-
电化学基础
![电化学基础](https://img.taocdn.com/s3/m/27208cc4da38376baf1fae4d.png)
MnO2+4OH-
氧化数和氧化态
氧化数:(Oxidation number)用来表示配位化合物中,所有 配体及成配位键的电子对都被去掉后,中心原子所带的电 荷数。标明氧化数使用罗马数字,并且省略正氧化数的正 号。书写时既可以将氧化数写成上标标在元素符号后面, 如 FeIII,也可将氧化数写在括号内标在元素名称后面,如 铁(III),元素名称与括号之间不留空格。 氧化态: (Oxidation State)表示一个化合物中某个原子的 氧化程度。形式氧化态是通过假设所有异核化学键都为 100%离子键而算出来的。氧化态用阿拉伯数字表示,可 以为正数、负数或是零。 • 氧化态和氧化数常常不加区分地使用,但在配位化学中, 两者是有区别的。计算氧化数时,不考虑电负性差异,认 为成配位键的电子为配体占有。此外,氧化数用罗马数字 表示,但氧化态用阿拉伯数字表示。
• 固体电解质
– K4AgI5, AgBr,γ-氧化铝
原电池例1
• 将反应 H2 + CuCl2 →2HCl + Cu 设计成原电 池。
• 解: 正极半反应:Cu2+(aq) + 2e → Cu(s) 正极符号: Cu2+(c1) | Cu(s)
负极半反应:H2 (g) - 2e → 2H + (aq) 负极符号:Pt,H2(p) H+(c2)
氧化还原电对
• 这种同一元素的氧化态与还原态彼此依靠,互转 化的关系,是一个共轭关系。这种关系称为氧化 还原电对,简称电对。
• 通常书中给出的是还原电对,即表达为: 氧化态/还原态 或 Ox / Red 例: Cr2O72-/Cr3+,Zn2+/Zn, Sn4+/Sn2+ ,
Fe3+/Fe2+ , MnO4-/MnO2, SO42-/H2SO3
电化学基础知识
![电化学基础知识](https://img.taocdn.com/s3/m/68f0eb1c3069a45177232f60ddccda38376be1b6.png)
电化学基础知识电化学是一门研究电子在化学变化中作用的科学。
它主要研究电化学反应的机理、热力学和动力学等。
电化学可以用来研究电解质溶液的性质、金属腐蚀的原理、电池的工作原理、电镀的原理以及电化学分析等。
一、电化学反应一个化学反应发生,需要有电子的转移。
电化学反应也是如此,它需要电子的转移。
一个完整的电化学反应分两个半反应式,分别称为氧化半反应和还原半反应。
氧化半反应式: A → A+ + e-还原半反应式: B+ + e- → B这两个半反应式通过电子转移而产生化学反应。
氧化半反应式是电子被剥离的一方,称为还原剂,还原半反应式是电子参与化学反应的一方,称为氧化剂。
还原剂和氧化剂组成氧化还原对。
电子是一种基本的负电荷物质,具有负电荷。
二、电化学反应热力学电化学反应的热力学包括了内能、熵、焓、自由能等概念。
自由能是化学反应是否能够自发进行的重要标准,它可以通过以下公式求出:∆G=∆H-T∆S式中:∆G是自由能变化;∆H是焓变化;∆S是熵变化;T是温度。
当∆G<0时,化学反应可以自发进行;当∆G=0时,反应处于平衡状态;当∆G>0时,反应不能自发进行。
三、电化学反应动力学电化学反应动力学主要研究电化学过程中的反应速率和化学动力学规律。
在电化学反应中,主要的影响因素有电极表面的物理化学状态、电化学反应的温度、电化学反应的电位等。
电极表面的物理化学状态是影响电化学反应速率的主要因素。
它可以通过电极的面积、形状、表面不纯物质的存在与否等因素来影响电化学反应速率。
温度对电化学反应速率也有较大的影响。
当温度升高时,电化学反应速率会增加;当温度降低时,反应速率会减慢。
因此,电化学反应的温度是要进行控制的。
电化学反应的电位对电化学反应速率也有较大的影响。
电位是电化学反应中实际电位和标准电位之间的差值。
当实际电位高于标准电位时,电化学反应速率会加快;当实际电位低于标准电位时,反应速率则会减慢。
四、电化学分析电化学分析是依靠电化学原理进行的分析和检测。
电化学基础知识梳理
![电化学基础知识梳理](https://img.taocdn.com/s3/m/7b46588dd0d233d4b14e69d2.png)
一.原电池原电池是将化学能转化为电能的装置1.形成条件:①活动性不同的两电极(连接);②电解质溶液(插入其中并与电极自发反应);③电极形成闭合电路④能自发的发生氧化还原反应原电池的两极分别称为正极和负极。
两极中相对活泼(易失电子)的作为负极,相对不活泼的为正极。
负极应要能与电解质溶液发生自发的氧化反应。
当两电极材料均插入电解质溶液中并将两极相连构成闭合电路,原电池装置才能发生电化反应产生电流。
2.电极名称:负极:较活泼的金属(电子流出的一极)正极:较不活泼的金属或能导电的非金属(电子流入的一极)3.电极反应:负极:氧化反应,金属失电子正极:还原反应,溶液中的阴离子得电子或氧气得电子(吸氧腐蚀)4.电子流向:由负极沿导线流向正极锌-铜电池,负极-Zn,正极-Cu。
负极:Zn-2e-=Zn2+,电解质溶液——稀硫酸。
正极:2H++2e-=H2↑总反应:2H++Zn=H2↑+Zn2+盐桥的作用:盐桥起到了使整个装置构成通路的作用若溶液中OH-有参与电极反应必发生在负极。
若结果H+有增加,酸性增强,PH降低,必在负极区;若溶液中H+有参与电极反应必发生在正极;若结果OH-有增加,碱性增强,pH 升高,必在正极区化学上规定,凡发生氧化变化的电极均为阳极,而发生还原的电极均为阴极。
据此,从发生的化学变化角度看,原电池中的负极(-)又叫阳极,正极(+)又叫阴极。
二.化学电源化学电源又称电池,是一种能将化学能直接转变成电能的装置,它通过化学反应,消耗某种化学物质,输出电能。
它包括一次电池、二次电池和燃料电池等几大类。
判断一种电池的优劣或是否符合某种需要,主要看这种电池单位质量或单位体积所能输出电能的多少(比能量,单位是(W·h)/kg, (W·h)/L),或者输出功率的大小(比功率,W/kg,W/L)以及电池的可储存时间的长短。
除特殊情况外,质量轻、体积小而输出点能多、功率大、可储存时间长的电池,更适合使用者的需要。
《电化学基础》课件
![《电化学基础》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ce94d2694a73f242336c1eb91a37f111f0850d7a.png)
学习储能装置和电池技术的原 理,如锂离子电池和太阳能电 池。
燃料电池和电化学传感器
燃料电池
探索燃料电池的原理与应用,如氢燃料电池和燃料电池汽车。
电化学传感器
了解电化学传感器的工作原理,以及其在环境监测和医学诊断中的应用。
《电化学基础》PPT课件
本PPT课件将介绍电化学的基础理论、动力学、电池与电解池、电化学表征技 术以及电化学的应用领域,带你深入了解这个令人着迷的领域。
电化学基础理论
1 电化学基础概念
2 电化学反应的基本
学习电化学的基础概念,
特征和实验表征方 法
包括电解质、离子和电
探索电化学反应的特征
子传输。
以及实验方法,包括溶
了解反应速率和速率常数的 定义及其在动力学研究中的 重要性。
电池和电解池
1
电池和电解池的基本概念
探索电池与电解池的原理和应用,包
奥姆定律和纳尔斯特方程
2
括电子转移和离子传输过程。
学习奥姆定律和纳尔斯特方程,揭示
电池和电解池中电流与电势之间的关
系。
3
活性质量、化学放电和电化学 效率
和计时电流法
深入了解线性扫描伏安法和循环伏安法的 原理和应用。
探索电位阶跃法和计时电流法在电化学研 究中的重要性。
电化学应用
电催化和电极催化反应
电化学合成和电化学分析 储能装置和电池技术
了解电催化和电极催化反应的 应用,如催化转化和废水处理。
探索电化学合成和电化学分析 在化学工业和实验室中的应用。
电解和电沉积过程
4
响,以及化学放电和电化学效率的计
算。
了解电解和电沉积在电化学中的应用
以及相关实验和工业过程。
第三章电化学腐蚀基础
![第三章电化学腐蚀基础](https://img.taocdn.com/s3/m/c8db241a6d85ec3a87c24028915f804d2a168753.png)
第三章电化学腐蚀基础金属材料与电解质溶液接触时,会发生电化学腐蚀或称湿腐蚀,它是以金属为阳极的腐蚀原电池过程。
工业用金属一般都是还有杂质的,当其浸在电解质溶液中时,发生电化学腐蚀的实质就是在金属表面上形成了许多以金属为阳极,以杂质为阴极的腐蚀电池。
它的工作特点是只能导致金属材料的破坏而不能对外做有用电功的短路原电池。
§3-1 腐蚀原电池一、原电池P33图1是一个最常见的原电池。
中心碳棒是电池的正极,外围的锌皮是负极。
电解质是NH4Cl溶液。
当外电路接通时,灯泡亮。
电极反应为:阳极锌皮上发生氧化反应(使锌原子离子化):Zn→Zn2++2e阴极碳棒是发生还原反应:2H++2e→H2电池总反应为:Zn+2H+→Zn2++H2在反应过程中,电池的锌皮不断被离子化,并放出电子,在外电路中形成电流。
金属锌的离子化结果就是腐蚀破坏。
一个腐蚀电池必须包括阳极、阴极、电解质溶液和外电路四个部分,缺一不可。
这四个组成部分构成腐蚀电池工作的三个必需的环节。
1 阳极过程金属进行阳极溶解,以金属离子或水化离子形式转入溶液,同时将等量电子留在金属上。
2 阴极过程从阳极通过外电路流过来的电子被来自电解质溶液且吸附于阴极表面能够接受电子的物质,即氧化性物质所吸收,在金属腐蚀中将溶液中的电子接受体称为阴极去极化剂。
3 电流的流动电流的流动在金属中依靠电子从阳极经导线流向阴极,在电解质溶液中则是依靠离子的迁移。
腐蚀电池的三个环节既相互独立又彼此紧密联系和相互依存。
只要其中一个环节受阻或停止工作,则整个腐蚀过程也就停止。
电池中离子的迁移和电子流动的驱动力是电极电位差——电池电动势。
在电化学作用下,单位时间,单位面积上发生变化的物质量称腐蚀速度。
可以证明,腐蚀速度V与腐蚀电流密度i呈正比。
因此可用腐蚀电流密度i来表示腐蚀速度大小。
二、腐蚀原电池腐蚀原电池实质上是一个短路的原电池。
如P33图2,将锌与铜接触并置于盐酸水溶液中,就构成了以锌为阳极,铜为阴极的原电池。
化学第三章高三知识点
![化学第三章高三知识点](https://img.taocdn.com/s3/m/b1a5cbed27fff705cc1755270722192e45365892.png)
化学第三章高三知识点高三学习是学生人生中最为关键的一年,化学作为高中学习中的重要学科之一,在高三阶段也有着更深入的学习内容和知识点。
本文将为您介绍化学第三章的高三知识点,帮助您更好地备考。
一、化学反应动力学1. 反应速率与浓度关系在化学反应中,物质的浓度对反应速率有着重要影响。
通常来说,物质的浓度越高,反应速率越快。
2. 反应速率与温度关系反应速率随温度的升高而变快,温度每升高10℃,反应速率大约增加2倍。
3. 反应速率与催化剂催化剂能够提高反应速率,而不被反应消耗。
催化剂通过降低反应活化能来促进反应进行。
二、化学平衡和化学平衡常数1. 化学平衡的条件达到化学平衡的条件包括:封闭系统、反应物浓度不变、无净反应进行。
2. 化学平衡位置的影响因素影响化学平衡位置的因素有温度、压力和浓度。
增大温度可以使平衡向吸热反应方向移动,增大压力可以使平衡向物质分子较少的一方移动,增大浓度可以使平衡向浓度较小的一方移动。
3. 化学平衡常数化学平衡常数表示在一定温度下,反应物浓度的稳定比例。
平衡常数Kc定义为反应物浓度的乘积除以产物浓度的乘积。
三、酸碱中和反应1. 酸碱的定义根据布朗酸碱理论,酸是能够接受电子对的化学物质,碱是能够提供电子对的化学物质。
2. 酸碱中和反应酸碱中和反应是指酸与碱反应生成盐和水的化学反应。
通常以H+离子作为酸的特征。
3. pH值和pOH值pH值表示物质溶液的酸碱性,数值范围从0到14,中性物质的pH值为7。
pOH值则表示物质溶液的碱性。
四、电化学基础1. 电化学反应电化学反应分为两种类型,即氧化还原反应和非氧化还原反应。
氧化还原反应是指物质发生电子转移的反应。
2. 电解和电解质电解是通过电解质溶液或熔融状态下,施加电流使物质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的过程。
3. 电池和电解池电池是将化学能转化为电能的装置,包括原电池和可充电电池。
电解池则是通过电解实现化学反应的装置。
五、配位化合物1. 配位数和配位键配位数指中心离子周围配位体的个数,配位键是指配位体与中心离子之间的配位键。
(完整word版)电化学基础(完整版)
![(完整word版)电化学基础(完整版)](https://img.taocdn.com/s3/m/c3bb4c777cd184254a353520.png)
化学专题复习:电化学基础负极电源负极电源正极阳极电源负极阴极电源正极练习1、把锌片和铁片放在盛有稀食盐水和酚酞试液混合溶液的玻璃皿中(如图所示),经一段时间后,观察到溶液变红的区域是()A、I和III附近B、I和IV附近C、II和III附近D、II和IV附近练习2、下面有关电化学的图示,完全正确的是( )练习3、已知蓄电池在充电时作电解池,放电时作原电池。
铅蓄电池上有两个接线柱,一个接线柱旁标有“+”,另一个接线柱旁标有“—”。
关于标有“+”的接线柱,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充电时作阳极,放电时作负极 B 、充电时作阳极,放电时作正极 C 、充电时作阴极,放电时作负极 D 、充电时作阴极,放电时作正极 练习4、(08广东卷)LiFePO 4电池具有稳定性高、安全、对环境友好等优点,可用于电动汽车。
电池反应为:FePO 4+LiLiFePO 4,电池的正极材料是LiFePO 4,负极材料是石墨,含Li +导电固体为电解质。
下列有关LiFePO 4电池说法正确的是( )A 、可加入硫酸以提高电解质的导电性B 、放电时电池内部Li +向负极移动.C 、充电过程中,电池正极材料的质量减少D 、放电时电池正极反应为:FePO 4+Li ++e - =LiFePO 4练习5、铅蓄电池是典型的可充型电池,它的正负极铬板是惰性材料,电池总反应式为:Pb+PbO 2+4H ++2SO 42-2PbSO 4+2H 2O请回答下列问题:(1)放电时:正极的电极反应式是________________;电解液中H 2SO 4的浓度将变____;当外电路通过1 mol 电子时,理论上负极板的质量增加_____g 。
(2)在完全放电耗尽PbO 2和Pb 时,若按图连接,电解一段时间后,则在A 电极上生成________、B 电极上生成________,此时铅蓄电池的正负极的极性将________。
要点二 原电池、电解池工作原理及其应用 1、原电池、电解池的判定先分析有无外接电源:有外接电源者为 ,无外接电源者可能为 ;然后依据原电池、电解池的形成条件、工作原理分析判定。
电化学基础知识点总结
![电化学基础知识点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87e8d474302b3169a45177232f60ddccda38e63b.png)
电化学基础知识点总结电化学是化学和物理科学中最重要的领域之一,是探究电子断缝在化学反应中的作用的学科。
它涉及到物理和化学的多个领域,包括电子传递过程、离子运动、电荷转移、电位化学和电动势耦合等。
本文旨在总结电化学基础知识,为认知电化学的过程提供一些帮助。
首先,让我们来了解一下电位化学的基本概念。
电位化学是一种用来研究电势影响反应物的化学反应的学科。
它通常涉及一个电极(或几个),可以用来控制电场的产生和结果。
电极包括正极和负极。
电极上的电子可以被电场牵引,移动到另一个电极,从而引起电荷转移,从而引起化学反应。
在电位化学实验中,电极上的反应物被称为电解液,而反应时电势的表示单位为伏特。
其次,离子运动的基本概念也需要了解。
离子运动是在电化学体系中最重要的物理现象。
电势可以被用来控制离子运动,并作为反应物参与电化学反应。
离子的运动是由电子的运动引起的,其运动方向与电场的方向相反。
离子运动是由一个电子在一个电位过程中由一个极移动到另一个极的这种过程引起的。
最后,电荷转移也是电化学研究中最重要的一个方面。
电荷转移是指一个反应物输出电子,另一个反应物输入电子,从而产生一种新的物质的一种过程。
电荷转移可以通过电场、离子运动或电荷转移来控制。
在电荷转移反应中,离子或电子从一个反应物转移到另一个反应物,从而引起化学反应。
电化学是一门重要的学科,其基础知识点包括电位化学、离子运动和电荷转移等。
这些基础知识点可以用来研究电子在化学反应中的作用,并了解电子如何被电势牵引。
研究电化学的基本知识可以帮助我们对电子在反应物之间转移的作用有更深的理解,从而提高工程的效率。
熟悉电化学的基础知识点,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应用它,并实现更优质的工作效果。
电化学知识点
![电化学知识点](https://img.taocdn.com/s3/m/c572c54ff02d2af90242a8956bec0975f465a49f.png)
电化学知识点电化学是研究电与化学之间相互作用的科学领域。
它既涉及物理学中的电学,又包括化学学科中的电化学反应。
电化学的研究对于理解和应用电池、电解、腐蚀等过程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介绍电化学中的一些基本概念和实践应用。
1. 电化学基础电化学中的两个重要概念是电位和电流。
电位是指物体上的电势差,它描述了正电荷和负电荷之间的相对能量差异。
电路中,当电流通过导体时,就像水流动一样,在形成的闭合回路中,电荷会从一个电极流向另一个电极。
这种电流是电化学反应的结果。
2. 电池和蓄电池电池是将化学能转化为电能的装置,它由两个或多个半电池组成。
半电池是一个化学反应产生电流的半截。
蓄电池则是能够重复充放电的电池,它可以在外部电源未连接时储存能量。
蓄电池的工作原理是将化学反应的产物吸附到电极上,然后再通过反向反应释放能量。
3. 电解和电沉积电解是电化学过程中将化学物质分解为离子的过程。
通过将电流通过液体或熔融的盐,可将阴阳离子分离出来。
而电沉积是指通过电流将离子沉积到一个电极上的过程。
这种过程常用于电镀,可以制备出金属薄膜或改变物体的表面性质。
4. 电化学传感器电化学传感器是利用电化学原理来测量、检测化学物质浓度或气体浓度的传感器。
例如,氧气传感器可通过电反应测量氧气浓度,用于监测空气中的氧含量。
另外,pH传感器可以测量溶液中的酸碱度,用于环境监测和实验室分析。
5. 电化学腐蚀电化学腐蚀是金属或合金遭受化学或电化学反应而受到损害的过程。
当金属与电解质接触时,会发生氧化还原反应,导致金属表面的物质流失。
腐蚀不仅使金属失去外观,还可能降低其机械性能和耐用性。
电化学腐蚀的研究有助于开发新的材料和防腐蚀措施。
6. 超级电容器超级电容器是一种能够高效储存电能的装置。
它与传统电池不同,不通过化学反应来储存能量,而是通过电荷在电极表面的吸附和释放来实现。
超级电容器具有高功率密度、长循环寿命和快速充放电等优点,因此被广泛应用于电子设备、电动车等领域。
第3章(电化学反应器)
![第3章(电化学反应器)](https://img.taocdn.com/s3/m/5f3ddeff76eeaeaad1f330e9.png)
相邻电极的电压
电极上的IR降
阳极电位差 溶液的IR降 阴极电位差
距电极1的距离
复 极 式 电 化 学 反 应 器 中 的 电 压 分 布
1、电化学反应器内电极的联结 (采用复极式电化学反应器时应注意的问题) 防止“旁路”和“漏电”的发生。
相邻两个单元反应器之间存在液路连接,电 流在相邻两个反应器中的两个电极之间流过,使 电流效率降低,且可能导致中间电极发生腐蚀。
三、 电化学反应器的组合
M F O c c c
M c 0 n
电化学反应器的设计
一、电化学反应器的设计要求及设计内容
二、设计的基础材料
三、电化学反应器设计的原则 四、电化学反应器设计中的若干问题
一、电化学反应器的设计要求及设计内容
设计要求:
反应器的生产能力:额定产率及产量
反应器的技术经济指标
1电化学反应器的分类2两种典型结构的电化学反应器3结构特殊的电化学反应器4电化学反应器的工作特性5电化学反应器的联结与组合6电化学反应器的设计电化学反应器的联结与组合一电化学反应器的电联结二电化学反应器的液路联结三电化学反应器的组合一电化学反应器的电联结电化学反应器内电极的联结电化学反应器之间的电联结1电化学反应器内电极的联结电化学反应器的电联结单极式旁路1电化学反应器内电极的联结电化学反应器的电联结单极式和复极式电化学反应器的比较1电化学反应器内电极的联结电化学反应器的电联结单极式和复极式电化学反应器的比较相邻电极的电压电极上的ir降阳极电位差阴极电位差溶液的ir降距电极1的距离1电化学反应器内电极的联结采用复极式电化学反应器时应注意的问题防止旁路和漏电的发生
四、电化学反应器设计中的若干问题 (电极结构的选择)
三维电极:大多由非整体材料形成,工作表面不 限于电极的外表面,电解液及电流可渗入电极内部 (第三维)。 优点:具有很高的比电极面积,有利于降低电化学 极化和提高电流密度。 技术关键:如何强化传质,使电极活性表面能充分 利用及良好地导电,使电流分布均匀。
【电化学】第三章 电极过程动力学及有关电化学测量方法
![【电化学】第三章 电极过程动力学及有关电化学测量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8e9beb86f18583d048645946.png)
当溶液组成一定时,界面张力与电极电位有:
Hale Waihona Puke q ddE此式是Lippman 公式。界面张力对电位微商得到了电荷密度。
有Lippman公式和Cd的定义可获得、q 和Cd的关系式
Cd
dq dE
d 2
dE 2
如果发生特性吸附,电毛细曲线有三种类型。
a) 阴离子吸附 b) 阳离子吸附 c) 有机分子吸附
阴离子吸附对左分支影响大,Ez向负移; 阳离子吸附对右分支影响大,Ez向正移; 中性有机分子吸附在Ez附近表面张力下降。
COHP = 7.23 103|z| Co0.5 cosh(19.46|z|1F)
用交流电桥法可测定双电桥的微分电容,其电容和溶液浓度有 关。下图是用汞电极测得在0.1M 和0.001M NaF溶液的微分电 容曲线。
用汞作为电极时,汞表面有较多负电荷,在较大的电位范围微 分电容值几乎与所用的阳离子种类以及水化半径无关。如0.1M LiCl 和0.1MAlCl3 溶液中, Li+ 和Al3+ 的水化半径约为0.34nm 和0.62nm,但在1伏的范围内,其微分电容值基本相同。可用 无特性吸附来解释。
到零,而电流达到最大。这种现象称为完全浓度极化。在完全 极化下的另一边界条件为:
t > 0 时,C(0,t)= 0 其Fick公式的解为:
C(x, t) Coerf x 2 Dt
erf 是误差函数,它等于
2 z eydy
0
。其电流为:
i nF C
nF Co
x x0
Dt
Cottrell方程
浓差愈大,过电位愈大; 活化能愈高,过电位也愈大。
§3.3 稳态扩散和浓差极化方程式 一、液相传质及电极表面附近浓度的分布 液相传质有三种方式:电迁移、扩散和对流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7
2013年11月22日10时25分,位于山东省青岛经济技术开发区的中国石油
化工股份有限公司管道储运分公司东黄输油管道发生爆炸。事故造成62人 死亡、136人受伤,直接经济损失75172万元。 事故发生的直接原因是输油管道与排水暗渠交汇处管道腐蚀减薄、管道 破裂、原油泄漏,流入排水暗渠及反冲到路面。原油泄漏后,现场处置人
(3)复杂离子一般不被氧化,而是 OH-离子失电子: 2OH-→H2O+1/2O2+2e
8
电解的应用
阴极产品:电镀、金属提纯、保护、产品的美化(包括金属、
塑料)和制备
及有机物的还原产物等。
阳极产品:铝合金的氧化和着色、制备氧气、双氧水、氯气以 及有机物的氧化产物等。 常见的电解制备有氯碱工业、由丙烯腈制乙二腈、用硝基苯制 苯胺等。
消除方法:搅拌。
2
(2)电化学极化(活化极化)(electrochemical polarization)
消除了浓差极化后,电极电势仍偏离平衡电极电势的现象。 成因:电解反应过程中某一步骤迟缓造成。
如:H+在阴极的放电。分为四步:
(1)扩散(本体的H+扩散至电极表面); (2)放电(H+在阴极得到电子成为H原子);
三、电极的极化与超电势
※ 极 化 ( polarization): 电 流 通 过 电 极 时 , 电 极 电 势 偏 离 平
衡电极电势的现象。
※ 超 电 势 ( over potential ) : 某 一 个 电 流 密 度 下 , 极
化电极电势φ极与平衡电极电势φ平之差的绝对值。 =| φ 极- φ 平| 根据极化产生的原因,可简单将其分为浓差极化和电化学极化。
在阳极上析出电极电势越小的电对,还原态越先氧化而析出。 2. 简单盐溶液的电解产物: (1)用惰性材料(Pt,石墨)作电极,电解熔融盐 电解液中只有组成熔融盐的正、负离子 如:电解熔融CuCl2
阳极: 2Cl- -2e = Cl2 ;
阴极:Cu2+ + 2e = Cu
5
(2)用惰性材料(Pt,石墨)作电极,电解盐类水溶液
18
腐蚀的分类 按环境分类:
大气腐蚀
土壤腐蚀
海水腐蚀
高温气体腐蚀 按形态分类: 局部腐蚀
化工介质腐蚀
全面腐蚀
按相互作用的性质: 电化学腐蚀 化学腐蚀
19
一、腐蚀的分类及其机理 按金属腐蚀机理的不同,可分为化学腐蚀和电化学腐蚀两类。 1 化学腐蚀 金属表面与介质如气体或非电解质液体等因发生化 学作用而引起的腐蚀,称为化学腐蚀。化学腐蚀作用进行时无 电流产生。 特点:介质为非电解质溶液或干燥气体,腐蚀过程无电流产生。 温度对化学腐蚀的速率影响很大。 如:钢材在常温和干燥空气中不易腐蚀,但在高温下易被氧化, 生成由FeO 、Fe2O3 和Fe3O4 组成的氧化皮;若温度高于 700℃还 会发生脱碳现象。这是由于钢铁中渗碳体 Fe3C与高温气体发生 了反应: Fe C(s) + O (g) === 3Fe(s) + CO (g)
电极上可能 金属阳离子、H+离子 反应的物质
电极上放电 的先后顺序
( 1 )电极电势代数值 (1)金属阳极(除Pt、Au外的可溶 大于 Al的金属离子首先 性阳极)首先失电子:M→Mn++ne n + 得电子:M +ne→M ( 2 )电极电势代数值 小于 Al (包括 Al)的金 属离子,在水溶液中不 被还原,而是H+离子得 电子:2H++2e→H2 (2)简单负离子S2-、I-、Br-、Cl-等 失电子:2Cl-→Cl2+2e
② 离子的浓度;
③ 电极材料对电解产物超电势的影响。
6பைடு நூலகம்
电解简单盐类的水溶液时,较活泼金属(如Na、K、Mg、Al等) 的 φ值较小,其金属正离子不易在阴极还原,通常是水中的 H+ 被还原而析出氢气;电解其它金属(如 Zn 、 Cd 、 Ni 、 Cu 等)
的简单盐时,则优先析出金属,而不是氢气。
对于简单负离子(如 Cl - 、 Br - 、 S2 - 等)的水溶液,若用惰 性材料作电极进行电解时,在阳极常是这些简单负离子被氧化, 优先析出S、Cl2、Br2;若溶液中含有 首先被氧化而析出氧。
12
2004 年 8 月 10 日 , 日 本
核电站蒸汽泄露,冷凝
管腐蚀老化引发事故
美滨核电站3号反应堆蒸汽机房 内出现裂口泄漏蒸汽的冷凝管
13
日本警方8月10日称,冷凝管道破损是造成8月9日日本关西电力公司美滨核电 站机室蒸汽泄露事故的原因。 据日本共同社报道,日本三原市福井县警方认为,关西电力公司美滨核电站3 号机涡轮机室的冷凝管道在冷却水的腐蚀下逐渐变薄,9日的事故有可能是因为厚 度极薄的冷凝管道在压力的作用下被拉伸引起延展性断裂所致。
1982年
1995年
1269亿美元
3000亿美元
英国:1969年 13.65亿英镑(27.3亿美元)
全世界每年因金属腐蚀造成的损失达7000亿美元,约为地震、
台风、火灾等自然灾害损失的6倍。而我国因金属腐蚀造成的 经济损失也占了国民总值的4%。目前我国的钢铁产量已高达 数亿吨,其中有近30%由于锈蚀而损失掉。
关西电力公司称,配管由碳素钢制造。管壁的厚度原先为10毫米,但事故后从
在破损处测定的数据来看最薄处只有1.4毫米。
14
我国宜宾的南门大桥,在1990 年11 月建成,2001 年11月7日发生吊杆 腐蚀,造成桥面坠落事故,事故调 查发现缆索已经严重生锈。
15
金属疲劳 桥身腐蚀 设计缺陷
负载过多 2007 年8 月1 日,美国明尼苏达州首府明尼阿波利斯市郊外35号州际公路的一座大 桥坍塌,约50辆汽车坠入密西西比河。据美国官员8月21日确认,断桥事故死亡人数 为13人,伤者70 多人。(大桥始建于建于1967年 ) 16 联邦公路管理局 (Federal Highway Administration) 早在 2006 就已经列出:全国 有四分之一以上的桥梁均存在严重问题,有的存在结构缺陷;有的已经丧失功能。
的严重浪费,而且还会污染人类生存的环境、引发灾难性事故。 (1)经济损失巨大 (2)资源和能源浪费严重
( 3 )引发灾难性事故(建筑材料的腐蚀会造成房屋、桥梁倒塌, 城市煤气管线的腐蚀,易穿孔泄漏并引起火灾和爆炸事故等) (4)造成环境污染
11
1975年美国芝加哥一个大的炼油厂一根15cm的不锈钢弯管 破裂引起爆炸和火灾,停车6周,这次腐蚀事故总维修费 50万美元,停车造成的税收损失高达500万美元。 美国:1949年 1960~1969年 1975年 55亿美元 150~200亿美元 700亿美元
员采用液压破碎锤在暗渠盖板上打孔破碎,产生撞击火花,引发暗渠内油
气爆炸。 由于原油泄漏到发生爆炸达8个多小时,受海水倒灌影响,泄漏原油及 其混合气体在排水暗渠内蔓延、扩散、积聚,最终造成大范围连续爆炸。
山东青岛“11·22”中石化东黄输油管道泄漏爆炸特别重大事故调查报 告 ------ 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 2014年1月11日
3 2 2
Fe3C(s) + CO2(g) === 3Fe(s) + 2CO(g) Fe3C(s) + H2O(g) === 3Fe(s) + CO(g) + H2(g)
20
氢蚀: 温度超过200~300℃,压力高于30.4 MPa时,
氢将对钢产生显著作用,导致氢脆、脱碳、 CH4 生成, 钢剧烈脆化,造成氢蚀。
7
3 SO 2 、 PO 、 NO 4 4 3
等含氧酸根离子时,这些离子的析出电势很高,一般都是 OH-
(3)用除Pt等惰性金属的金属材料作阳极,电解盐类水溶液
当用金属材料作阳极时,必须考虑金属在阳极上的氧化。
盐类水溶液电解产物的一般规律
电极 阴极 阳极 酸根负离子、简单负离子、OH-离子、 金属(可溶性阳极)
铸铁的肿胀:腐蚀性气体沿晶界、石墨夹杂物和细微
裂缝渗入到铸铁内部,发生氧化作用,铸铁体积变大, 产生肿胀,其强度大大降低。
脱碳:脱碳是指在腐蚀过程中,与氧化皮层相连的内
层渗碳体 Fe3C 与介质中的氧、氢、二氧化碳、水等作 用使渗碳体减少,生成的气体降低了膜的保护作用; 材料性能降低。
21
2 电化学腐蚀 金属表面与介质如潮湿空气或电解质溶液等, 因形成微电池,金属作为阳极发生氧化而使金属发生腐蚀。这 种由于电化学作用引起的腐蚀称为电化学腐蚀。 特点:形成了无数微小的腐蚀原电池。
1
(1)浓差极化
成因:电极附近浓度与本体浓度不同造成。 后果:使阳极电势更正,阴极电势更负。 如:以Ag作阴极,电解AgNO3溶液。
Ag+ + e = Ag
E平衡 (Ag+/Ag) = φ(Ag+/Ag) +RT/F ln c ; E极化 (Ag+/Ag) = φ(Ag+/Ag) +RT/F ln c’ C’ < C, E极化< E平衡
3
影响超电势的因素主要有以下三个方面: (1)电解产物的本质 金属(除Fe、Co、Ni外)超电势一
般很小,气体的超电势较大,而氢气、氧气的超电势更大; (2)电极材料和表面状态 同一电解产物在不同电极上超
电势数值不同,且电极表面状态不同时超电势数值也不同; (3)电流密度 随电流密度增大,超电势也变大,因此表
达超电势数值时,必须指明电流密度的数值。
V外加 E(理) (阳) (阴) IR
理论分解电压 阳极超电势 阴极超电势 电阻电压降
4
四、电解产物的一般规律 1. 两极的产物析出规律: 阴极反应 阳极反应 E阴,析 = E阴,平 - 阴 E阳,析 = E阳,平 + 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