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防排烟设计若干论文
建筑防火排烟设计若干问题的探讨
建筑防火排烟设计若干问题的探讨摘要:目前,建筑工程中防火排烟的设计,成为了面对火灾时保护人民生命财产安全的关键环节,本文针对建筑工程中出现的建筑防排烟设计问题 , 结合规范要求,进行了探讨,以供有需求人士学习交流。
关键词:防火排烟;加压送风;中庭引言: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建筑行业迅速崛起,各类复杂的建筑工程不断涌现,同时也为建筑防火排烟提出了新的要求,进而建筑防火排烟的设计问题也日益受到人们的重视。
一、建筑防火排烟系统概述防排烟系统,顾名思义指的是由送排风管道、管井、防火阀、门开关设备、送、排风机等设备组成。
防烟系统设置形式楼梯间正压。
机械排烟系统的排烟量与防烟分区有着直接的关系。
高层建筑的防烟设施应分为机械加压送风的防烟设施和可开启外窗的自然排烟设施。
如何才能做到火灾发生时及时排除烟气并有效防止烟气进入安全疏散通道,保证人员安全疏散,保证消防人员更好的开展灭火救援工作,最大限度减少人员伤亡,科学进行防排烟设计尤为重要。
二、建筑防火排烟设计若干问题的探讨1、地下室疏散楼梯防排烟设计高层建筑地下室疏散楼梯主要有二类 , 一类是地下室疏散楼梯在首层有直接对外出口 , 火灾时人员直接向外疏散。
另一类是地下室和地上层共用楼梯间 , 即在首层与地下室出入口处 , 设有耐火极限不低于 2 h的隔墙和乙及防火门 , 火灾时 ,地下人员通过此楼梯进入首层室内才能疏散。
两类疏散楼梯的安全性有较大区别, 第一类地下室疏散楼梯与地上层疏散楼梯完全隔开 , 火灾时 , 地上与地下人员疏散没有干扰 , 烟气不可能通过楼梯由地下传播蔓延到地上。
此时 , 可以将地上与地下建筑分开区别对待 , 当地下室为一到二层 , 且地下最底层地坪与室外出入口地面高差不大于 10 m 时 , 应设置封闭楼梯。
当楼梯间首层有直接开向室外门或有不小于1. 2 m2 的可开启外窗时 , 其楼梯可不采用机械加压送风。
而第二类地下室疏散楼梯与地上层疏散楼梯相通 , 火灾时 , 地上与地下人员疏散有干扰 , 烟气可能通过楼梯由地下传播蔓延到地上, 此时应按文献要求设为防烟楼梯设计并对其加压送风。
民用建筑防排烟工程设计综述论文
民用建筑防排烟工程设计综述摘要:为了确保国家和人民的生命与财产安全,建筑防火设计已成为建筑设计中的一个重要部分。
我国大量火灾实例统计数据表明,因火灾而死亡的人员中有 60%以上的人员是因为火灾中的烟气致死,所以在建筑防火设计中,防排烟工程的设计就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民用建筑防排烟设计中图分类号:s61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排烟口设置排烟口就是防排烟系统中将火场烟气排出防烟部位的第一道关口, 这些风口的设置是否正常直接关系到防排烟系统能否正常的运行。
排烟口可以分为自然排烟口和机械排烟口。
1.1 自然排烟口面积及设置位置的要求自然排烟系统的排烟口烟气流速低, 要求有足够的排烟口面积。
根据《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 50045-95 (2005年版)(以下简称《高规》),以及《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2006(以下简称《建规》),在民用建筑中采用自然排烟的部位及可开启外窗面积见表1。
表1 自然排烟部位及可开启外窗面积从表1中得到,自然排烟系统对于可开启外窗面积有着非常严格的要求, 主要就是为了保证发生火灾时有足够的排烟通道。
因此对于自然排烟系统来说, 必须强调有效的能够作为排烟通道的可开启外窗面积, 只有有效开启面积才能在一旦发生火灾时起到排烟的作用。
除了必须保证有效的自然排烟口的面积外,自然排烟口设置位置对于排烟效果也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自然排烟口设置位置应满足下列要求:(1)自然排烟口应设于房间净高的1/ 2 以上, 宜设在距顶棚或顶板下800 mm 以内( 以排烟口的下边缘计) , 若设置有挡烟垂壁,排烟口最好高于挡烟垂壁的下沿。
同时, 自然进风口应设在房间净高的1/ 2 以下( 以进风口上边缘计) ;(2) 内走道和房间的自然排烟口, 至该防烟分区最远点的水平距离应在30 m 以内;(3) 自然排烟窗、排烟口、送风口应由非燃烧材料制成, 宜设置手动或自动开启装置, 手动开关应设在距地坪0. 8 m~ 1. 5 m 处。
建筑防排烟若干问题
摘要:本文分析了建筑防排烟设计存在的诸多疑难问题,结合《建筑设计防火规范》的分析,提出了解决方案。
关键词:建筑设计;防火;排烟;规范0.引言我们知道,中国经济现已进入全面发展期。
各地建筑市场十分火爆,特别是经济活跃的中心城市,建筑形式越发复杂,建筑规模日渐庞大,建筑层数更是越建越多。
《建筑设计防火规范》(以下简称《低规》)及《高层民用建筑防火规范》虽经历了数次修订与调整,但仍无法完全适应日新月异的建筑市场需求,广大设计人员工作中遇到的疑难问题似有增多的趋势。
其实,出现这种现象并不奇怪。
因为“规范永远是滞后于现实的”。
建筑业的迅猛发展,提出了越来越多的现实问题,其中的许多问题现行规范中并未提到,许多疑问在工作中也未得到很好地解决。
带着诸多疑问,本人有幸于2009年4月9日参加了在上海举办的为期两天的“建筑防排烟设计疑难问题培训班”,期间清华大学建筑设计院王诗萃老师(《低规》的主要编写者)对设计过程中反映出来的许多问题给予了较好的解答,同时也了解到了业界一些新的动态及《低规》新版修订稿的许多内容,收获颇丰。
这里,愿与各位同仁分享。
1.建筑防排烟设计疑难问题解析1.1中庭排烟问题所谓中庭,就是指三层或三层以上、且短边不小于6米的大容积空间。
建筑设计中采用的中庭,不仅增加了建筑空间的魅力,同时也增大了火灾的危险性。
与普通建筑相比,中庭建筑具有火灾荷载大、人员密集,内部功能复杂等特点,尤其是它具有一个或者多个竖直方向上连续贯通数层的封顶大型空间。
研究发现:火灾时,即使中庭没有明显的火烟传播,也会有大量高温毒气迅速扩散,充满整个空间并向整幢建筑物蔓延。
可见,火灾时中庭排烟的成功与否至关重要。
因此,规范规定:对于高层建筑,超过12米的中庭需采用机械排烟,排烟风机设于中庭顶部。
而对于多层建筑,《低规》并未将中庭高度作为机械排烟的充分条件。
也就是说:无论中庭高度是否超过12米,只要可开启的天窗或高侧窗的面积不小于中庭地面面积的5%即可满足自然排烟要求。
高层民用建筑防排烟设施论文
高层民用建筑防排烟设施刍议【摘要】文章指出自然排烟、机械排烟、机械防烟设计中的存在问题,并指出了各种问题所产生的原因和可能的后果,进而就如何完善高层民用建筑防排烟设施,提出了防排烟系统的方式选用、数据确定、系统布置等方法。
【关键词】自然排烟;机械排烟;机械防烟;对策处理1.自然排烟存在的问题自然排烟是一种经济、简单、易操作、维护管理方便的排烟方式,但由于部分工程在设计、施工过程中不按规范要求进行,往往导致工程完工后,自然排烟设施不具备排烟作用,分析其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1.1自然排烟窗的设置位置不当从自然排烟效果考虑,排烟窗应尽量靠近墙的上部设置,目前有相当数量的自然排烟窗不是设置在墙的上部,而是下部,距顶板、吊顶的距离较大,不利于自然排烟。
另外有些安装高度较高、开启困难的排烟窗也未安装开启操作装置,不利火灾情况下排烟窗的开启。
1.2开窗净面积不足影响排烟效果侧拉窗可开启净面积占整窗面积百分比为45%;平开窗可开启净面积占整窗面积百分比为90%(但高层民用建筑内极少采用);上翻窗可开启净面积占整窗面积百分比为30%。
从建筑结构和平面布局来说,高层民用建筑采用自然排烟方式符合现行规范的难度极大。
1.3自然排烟窗的结构形式不合理《高规》第8.2.4条规定:“排烟窗宜设置在上方,并应有方便开启的装置”。
高层建筑内自然排烟窗靠人员手动开启是不现实的,虽然可以设置传动装置,实现联动、远程手动、自动打开,但其传动机构、联动装置的造价极为高昂,而且对于广泛采用的侧拉窗而言,目前国内尚无厂家生产,无法实现。
因此高层民用建筑内排烟窗均未设置传动开启装置,甚至作为火灾排烟用的天窗、高位窗亦不设传动开启装置。
2.设置机械防烟设施部位所要求的余压值难以形成机械防烟是在保持防烟楼梯间及其前室有足够的压力,以便使火灾期间引起的烟气不能进入楼梯间及其前室的基础上提出的。
这种系统较简单,但有关风量、风速必须详细计算。
2.1应设机械防烟设施的部位未按规范要求设置对于建筑高度超过50米的一类公共建筑和建筑高度超过100米的居住建筑以及不具备自然排烟条件的防烟楼梯间及其前室、消防电梯前室或合用前室、避难层(间)均宜设置机械防烟系统。
GB50016-2014建筑设计防火规范防排烟系统论文素材
题目:GB50016-2014建筑设计防火规范防排烟系统论文摘要随着科技的发展,时代的进步,消防安全在我们的生活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
但我国原有的《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 50016—2006和《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 50045-95(2005 年版)随着我国经济建设的快速发展以及近年来我国重特大火灾暴露出的突出问题,这两项规范中的部分内容已不适应发展需要,且规定相同或相近的条文很多,还有些规定相互不够协调。
为深刻吸取近年来我国重特大火灾教训,解决两项标准相互间不一致、不协调以及工程建设和消防工作中反映的突出问题,积极借鉴发达国家标准和消防科技成果,特将这两项标准合并,并定名为《建筑设计防火规范》。
本文重点介绍此次修订完善后的《建筑设计防火规范》中关于防烟和排烟设施部分的条文与原有规范间的异同点。
关键词:《建筑设计防火规范》;《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防烟;排烟;1、前言新版规范合并了《建筑设计防火规范》和《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取消了防排烟系统设计的要求,分别由相应的国家标准《建筑防排烟系统技术规范》作出规定。
简单点说,新版规范只对那些场所或部位应设置防烟或排烟设施作出要求,至于防烟或排烟设施如何设置由专门的暖通规范规定。
下面笔者针对新版规范的规定,进行逐条解读、分析:2、新版规范第8.5.1条规定:建筑的下列场所或部位应设置防烟设施:1 防烟楼梯间及其前室;2 消防电梯间前室或合用前室;3 避难走道的前室、避难层(间)。
新规范第1、2点沿用了《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2006第9.1.2条的规定;第3点增加了“避难走道的前室”,和将原有规范的“封闭式避难层(间)”更改为“避难层(间)”。
为何增加“避难走道的前室应设置防烟设施”这一条文,笔者认为避难走道是建筑物着火时的安全疏散、救援通道。
火灾时避难走道的前室若设有可开启外窗等自然排烟设施,便可将侵入前室的烟气排出,或者前室设有机械加压送风的防烟设施时,烟气可不致侵入疏散通道或疏散安全区内,以提高疏散走道的安全性。
建筑防排烟系统设计论文
建筑防排烟系统设计论文摘要:在建筑业快速发展的过程中,为了保证建筑的使用安全,需要做好消防设计。
在火灾发生时,防排烟系统是重要的组成部分,能够有效控制火灾产生的烟气,防止扩散到消防疏散通道,影响到消防救援工作的开展。
前言在建筑火灾事故中,烟气窒息、中毒是导致人员伤亡的主要原因,火灾中所产生的烟雾是“一氧化碳”,窒息作用十分强,极大的威胁人员生命安全。
建筑防排烟的目的就是为了控制建筑火灾的烟气流动,有利于人员安全疏散,保证消防救援的顺利展开。
烟气的控制和排放是建筑环境设计人员的重点,因此对其进行探究,对后续防排烟设计起着重要的促进作用。
1关于建筑防排烟方式的理解从广义层面讲,防排烟工程涉及到防烟和排烟两方面的问题,防烟是指通过某种措施使着火区域内尽可能产生较少的烟气,且避免烟气从有烟区扩散蔓延至无烟区。
排烟是指通过某种措施尽快将烟区中的大量烟气排放到大气中。
从狭义层面说:防排烟是指建筑内部的防排烟系统,即建筑内设置的用来避免火灾扩散蔓延的防烟系统和排烟系统。
防烟系统主要起到防止烟气扩散至疏散通道等区域的作用,排烟系统主要起到将烟气及时排到建筑物外的作用。
根据《建筑设计防火规范》的有关规定,建筑内部的排烟可以采用开启外窗的自然排烟方式或机械排烟方式,建筑内部的防烟方式可以采用机械加压送风系统。
1.1自然排烟自然排烟是指借助于自然力作用使室内外空气保持流动,以此进行排烟。
自然力可以是室外空气流动形成的风压,也可以是火灾发生时由于可燃物燃烧引起的不均匀的室内外容重而形成的热压。
1.2机械排烟机械排烟的含义是:依靠电能产生的机械动力将室内的热量和烟气及时排出至室外的方法。
1.3机械防烟机械防烟又称机械加压送风。
是指依靠电能产生的机械动力进行强制性送风,以保证避难所和疏散路线空间在正常的正压值范围内,防止烟气进入的方法之一。
2关于建筑防排烟方式2.1自然排烟在火灾中,烟气具有高温的特点,其在受热的情况下与冷空气形成对流,会向上部运动,即可以利用烟气的浮力与外部的风力,将火灾中的烟气排出,这种排烟方式称之为自然排烟,所以在自然排烟中,冷空气的进入是关键要素,这就要求在设计自然排烟过程中不能仅仅设置一个通风口,要设置多个通风孔,主要有以下作用:2.1.1若通风孔过大,在烟气排出的过程中,将会携带大量底部的空气,挤占烟气的空间,降低排烟的效率。
2020年排烟设计建筑工程论文
排烟设计建筑工程论文一般情况下,机场航站楼具有较好的管理水平,火灾很少发生。
但是一旦出现则造成的后果严重。
不仅中断机场的商业运作,还威胁到旅客的生命安全,机场中某些运营和设计目标与消防安全设计之间存在潜在的冲突。
例如:安全方面的考虑、建筑设计方面的考虑(保持大楼的开放性和光线充足)、保证旅客流动的便捷性、商业运作等。
出于对以上运营功能考虑,现有防火设计规范不能涵盖机场消防安全设计工作,文章就机场航站楼防排烟设计难点进行简要分析。
航站楼建筑的一个重要特点是具有一些大面积且无墙体分隔的区域,这给消防设计带来一个困难,既无法在不阻碍旅客在机场中自由流动的前提下用传统的隔墙来限制火灾及烟气的蔓延。
因此消防设计中引入了“舱概念”。
它是指在火灾荷载相对较大的区域,如商铺、贵宾休息室和办公区等位置,周围维护结构采用具有1~2h的耐火构件,将火灾控制在较小的区域范围内。
同时设置自动报警系统、自动喷淋系统和排烟系统,以保证及早对火情报警,迅速扑灭火情,并避免烟气大面积扩散。
“舱”分为“开放舱”和“封闭舱”,对于火灾荷载更大或人员流动不大的区域应采用封闭舱,如高舱位候机室、业务用房等。
机场航站楼的“开放舱”和“封闭舱”的定义如下:在机场内部的高大空间内,按照规范的防火分区要求设置防火墙或者防火卷帘既存在很大困难也难以有效发挥作用,而且由于使用功能和建筑美观等方而的要求往往也不允许设置防火墙或防火卷帘等设施,针对一些难以设置独立安全出口的办公、机电房、附属用房等比较集中的局部区域,可以使用“独立防火单元”的概念实行单独保护使这些局部区域从整个大空间中独立出来。
所谓“独立防火单元”,是针对大空间内具有围护结构的局部集中的封闭空间群,其层高相对大空间较低,表现为业务用房区、设备用房区等。
该集中区域外围采用耐火极限为3h围护结构、1。
5h楼顶板进行保护,隔墙上的门窗采用甲级防火门窗,单个独立防火单元的面积控制在2000m2内。
浅谈建筑防排烟设计的若干问题
浅谈建筑防排烟设计的若干问题摘要:做好建筑防排烟系统设计与管理,避免因设计、施工、管理而产的防排烟系统缺陷非常重要,通过对建筑防排烟系统设计管理中存在问题探讨以使其完善,确保建筑防排烟系统防火安全,从而提高建筑消防安全水平。
防排烟设计是现代建筑消防设计中的重要环节,在建筑设计的不同阶段不同环节中,不仅要注意防火设计,更要注重防排烟设计。
关键词:建筑;防排烟;问题Abstract: To do a good job of building smoke control system design and management, avoid design, construction, management and production of the smoke extraction system of defects is very important, through the construction of smoke control system in the design and management of problems to make it perfect, ensure building smoke control system of fire safety, so as to improve the fire safety level. Smoke control design is a modern building fire protection design is an important link in the, in the architectural design of the different stages in different stages, not only must pay attention to the fire design, more attention should be paid to exhaust and smoke control design.Key words: building ;smoke control ;problems引言在建筑火灾事故中,绝大部分的人员伤亡都是因烟气窒息、中毒,而失去了安全疏散的能力,甚至失去生命。
某建筑防排烟系统设计
*****大学本科毕业(设计)论文(20**届)题目:某建筑防排烟系统设计教学院(系、部)土木工程专业消防工程学生姓名马***指导教师龙***(讲师)评阅人姓名(职称)2017年 5 月日摘要某建筑防排烟系统设计马***(土木工程学院,****大学,****,650***)摘要:在建筑业快速发展的过程中,为保证建筑的使用安全,需要做好消防设计。
本设计为某高校一栋五层教学楼建筑的防排烟工程。
该建筑有地上五层,建筑总高度为22.85米,建筑内首层和三层有中庭式建筑。
此建筑的消防设计主要是针对自然排烟系统、机械排烟系统、机械加压送风系统,通过对建筑内走道、封闭楼梯间、中庭的防排烟系统设计,设计内容包括防火、防烟分区的划分,自然排烟有效开窗面积的校核,计算建筑物建筑面积大于100平米的房间、三四层的中庭利用自然排烟能达到排烟要求,还包括各防烟分区的排烟量计算、走道内排烟口的面积尺寸计算、排烟管道的布置及整个管路过程内的阻力和全压计算,目的是能够选择合适的排烟风机型号以及对该建筑封闭楼梯间做防烟系统设计。
以达到建筑内一旦发生烟火灾情,能迅速启动,及时地把烟气排出建筑外,防止扩散到消防疏散通道,影响到消防救援工作的开展。
使疏散人员、救灾人员不被烟气所困,减少人员的伤亡和财产的损失,为救人救火创造有利的条件。
关键词:防烟分区;自然排烟;机械排烟;防烟系统;排烟口IDesign of Smoke Control System for a BuildingMa ******(Faculty of Civil engineering, *********, ********* 650***)Abstract:In the process of rapid development of the construction industry, in order to ensure the safety of the use of the building, you need to do fire design. The design of a university a five-story building building anti-smoke smoke project. The building has five floors on the ground, the total building height of 22.85 meters, the first floor of the building and three-story atrium-style building.The fire protection design of this building is mainly for the smoke control system design, through the building walkway, smoke stairway smoke control system design, such as smoke partition division, window area calculation, to determine the majority of parts of the building The use of natural smoke can meet the requirements of the smoke, but also the smoke of the smoke partition calculation, the size of the walkway exhaust port size calculation, the calculation of the exhaust pipe and the entire pipeline process resistance and total pressure calculation, The purpose is to be able to achieve accurate selection of exhaust fan models and through the building to do the smoke control system designed to achieve the building in the event of fireworks disaster, can quickly start, in a timely manner to smoke out of the building, to prevent the spread to Fire evacuation channel, affecting the work of fire rescue work. So that evacuation personnel, disaster relief personnel are not trapped by the smoke, reduce the casualties and property losses, to save the people to create favorable conditions for fire.Key Words:Smoke partition;Natural smoke;Mechanical smoke exhausting;Smoke protection system;Exhaust port目录目录 (III)1 绪论 (1)1.1 研究背景 (1)1.2 国内外防排烟系统设计的现状 (1)1.3 设计的内容和程序 (2)2 工程概况 (3)3 建筑防、排烟设施的设置 (4)3.1 排烟设施设置范围 (4)3.2 防火、防烟分区的划分 (4)3.2.1 防火分区划分的要求 (4)3.2.2 防烟分区划分的要求 (6)4 自然排烟系统设计 (7)4.1 自然排烟方式 (7)4.2自然排烟系统的设计要求 (7)4.3 自然排烟设计校核 (8)5 机械排烟系统设计 (10)5.1 机械排烟方式 (10)5.2 机械排烟系统的设计要求 (10)5.3 机械排烟系统的设计 (11)5.3.1 机械排烟量的计算 (11)5.3.2 排烟口的设计要求 (11)5.3.3 排烟风机排烟量计算及选型 (13)5.4 风机型号的确定 (15)6 机械加压送风系统设计 (17)6.1 防烟设施设置部位 (17)6.2 机械加压送风系统的设计要求 (17)6.3 机械加压送风系统设计 (18)7 结论 (19)参考文献 (20)指导教师简介 (21)致谢 (22)附录 (23)1 绪论1.1 研究背景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科学技术的进步,人们对生活空间的要求越来越高,住房和公共场所不再单只为满足人们必要生活需求的空间,而且还要满足人们的审美要求、个性追求和功能性优化等各方面的需求。
写一篇南宁市某16层综合楼地下部分防排烟系统设计毕业设计1000字
写一篇南宁市某16层综合楼地下部分防排烟系统设计毕业设计1000字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高层建筑日益增多,安全问题愈发受到关注。
在高层建筑中,地下部分的防排烟系统设计至关重要,它直接关系到人员疏散和火灾扑救的效果。
本文以南宁市某16层综合楼为例,针对其地下部分防排烟系统进行设计,旨在为类似工程提供参考。
一、项目背景南宁市某16层综合楼,地下2层,地上16层,建筑高度60米,总建筑面积约3万平方米。
根据我国《建筑设计防火规范》的相关要求,需要对地下部分的防排烟系统进行设计。
二、设计原则1.安全性:确保防排烟系统在火灾发生时,能有效地控制烟雾蔓延,保障人员疏散和火灾扑救。
2.合理性:根据建筑特点和防火分区要求,合理设置防排烟系统,确保系统运行稳定可靠。
3.经济性:在满足安全、合理的前提下,尽量降低系统投资和运行成本。
4.可靠性:选用优质设备,提高系统可靠性,降低故障率。
三、防排烟系统设计1.防烟分区划分根据建筑特点和防火分区要求,将地下部分划分为若干防烟分区,每个分区面积不超过500平方米,分区之间设置防烟墙和防烟门。
2.防烟系统设计(1)自然排烟:地下部分设置自然排烟窗,排烟口面积不小于地板面积的2%,且每个防烟分区至少设置两个排烟口。
(2)机械排烟:地下部分设置机械排烟系统,排烟风机选用低噪音、高效能产品,排烟量按照每小时换气次数不小于12次计算。
(3)防烟风机:防烟风机设置在屋顶,选用高效、低噪音风机,风量满足防烟分区的要求。
3.排烟系统设计(1)排烟风机:选用高效、低噪音排烟风机,风量满足排烟要求。
(2)排烟管道:采用镀锌钢板制作,管道内径不小于500mm,排烟管道与风机连接处设置柔性连接。
(3)排烟口:地下部分设置排烟口,排烟口面积不小于地板面积的2%,且每个防烟分区至少设置两个排烟口。
四、结论通过对南宁市某16层综合楼地下部分防排烟系统的设计,实现了以下目标:1.合理划分防烟分区,有效控制烟雾蔓延。
建筑防烟排烟系统的设计及分析
建筑防烟排烟系统的设计及分析摘要:建筑防排烟系统的设计,可以在保障人身安全的同时,阻止火灾的蔓延,减少火灾造成的损失。
但在开展设计工作的过程中,设计师如果没有做好对工程项目所处环境的全面考察分析,就有可能导致防烟排烟设计存在问题,无法实现预期的目的。
因此,设计师应从工程实际情况入手,及时排查、完善和优化防烟排烟设计中所存在的问题和不足,确保防烟排烟系统设计的合理科学。
鉴于此,本文就防烟排烟系统设计展开探讨,以期为相关工作起到参考作用。
关键词:防烟排烟设计;排烟外窗;防烟排烟风机引言随着城市化的建设与发展,高层和超高层建筑拔地而起,与之而来的就是防火问题,其得到了社会各界的高度关注。
在建筑消防系统中,防烟排烟系统设计至关重要,因为不论是住宅建筑,亦或商务大厦,在进行施工和装修过程中均采用了大量可燃材料,如果出现火灾不仅会产生大量浓烟毒害,而且还会阻挡视线影响人员疏散,危及人员生命安全。
在进行建筑防烟排烟系统设计过程中,要做好相关问题分析研究,并采取有效措施妥善处理,以期更好发挥防烟排烟系统的作用。
1、建筑防烟排烟系统的必要性目前,在全球范围内,许多严重的火灾都是由火场中产生的烟雾和烈火所致,从而导致了巨大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其中最危险的就是烟雾了。
浓烟为火灾现场被困人员向外逃跑增加了许多困难和障碍,黑色的烟雾让人看不清楚,无法找到逃跑的道路,无法呼吸,如果吸入浓烟,还会导致中毒,甚至窒息,无法逃离火场。
此外,烟雾也对进入火灾现场的救援人员造成了一定的阻碍,让他们看不到前方的路,动作迟缓,无法看到搜索对象,从而错失了许多营救的时间和机会。
有的时候,营救行动没有成功,自己却陷入了火海中,从而威胁到了营救人员的生命安全。
在火场中,人们很难从火场中逃脱,而救护人员也很难获救。
如果发生火灾的建筑里有装设机械排烟系统,且系统启动运作正常的话,及时启动自动排烟风机,把有毒气体和浓烟排走,就会减少重大伤亡事故的概率。
毕业设计(论文)-某建筑办公楼防排烟系统[管理资料]
目录设计概说 (2)前言 (4)系统比较 (5)防烟分区的划分 (17)疏散指示以及风机控制 (21)风量计算 (23)各种原件选择 (24)总结 (38)致谢 (40)参考文献 (40)某建筑办公楼防排烟系统概说现代社会倡导绿色科学、环保,所以我们这次设计的6层办公楼采用了自然排风系统代替了传统的风管排风系统。
与传统的风管排风比较,我们利用了自然排风的方便、实效以及节省的优越性,充分体现了现代科学的性质:绿色科学。
因为,我们的节省不但在地方上,更是在材料上。
高层建筑的防烟设施可分为机械加压送风的防烟设施和可开启外窗的自然排烟设施两种。
高层建筑的排烟设施可分为机械排烟设施和可开启外窗的自然排烟设施等两种1)对于一类高层建筑和建筑高度超过32m的二类高层建筑的下列部位应设排烟设施:1、长度超过20m的内走道2、面积超过100m,且经常有人停留或可燃物较多的房间。
3、建筑物的中庭和经常有人停留或可燃物较多的地下室。
2)机械加压送风和机械排烟的风速,应符合下列规定:1、采用金属风道时,不应大于20m/s 2、采用内表面光滑的混凝土等非金属材料风道时,不应大于15m/s 3、送风口的风速不宜大于7m/s;排烟口的风速不宜大于15m/s 编辑本段自然排烟自然排烟是利用建筑物的外窗、阳台、凹廊或专用排烟口、竖井等将烟气排出或稀释烟气的浓度。
在高层建筑中除建筑物高度超过50m的一类公共建筑和建筑高度超过100m的居住建筑外,靠外墙的防烟楼梯间及其前室,消防电梯前室和合用前室,宜采用自然排烟方式。
采用自然排烟的开窗面积应符合下列规定:1、防烟楼梯间的前室或消防电梯间的前室可开启外窗面积不应小于2 m 合用前室可开启外窗面积不应小于3 m 2、靠外墙的防烟楼梯间每5层内开启外窗面积之和不应小于2 m 3、长度不超过60m的内走道,可开启的外窗面积不应小于走道面积的2% 4、需要排烟的房间,可开启外窗面积不应小于该房间面积的2% 5、净空高度小于12m的中庭,可开启的天窗或高侧窗的面积不应小于该中庭地面积的5% 6、不靠外墙的防烟楼梯间前室或消防电梯前室的进风口开口有效面积应≥ 1m 进风道断面≥2m 排烟口开口有效面积应≥4m 排烟竖井断面≥6m 7、不靠外墙的合用前室的进风口开口有效面积应≥ 进风道断面≥3m 排烟口开口有效面积应≥6m 排烟竖井断面≥9m 防烟楼梯间前室或合用前室,利用敞开的阳台、凹廊或前室内不同朝向的可开启外窗自然排烟时,该楼梯间可不设排烟设施。
建筑防排烟论文
建筑防排烟论文防排烟在建筑中的应用与设计摘要:在现代建筑的设计中,防排烟消防设计也是非常其重要的一环,众所周知,在建筑火灾中,产生人员死亡的一个重要的原因不是火而是是烟,因此,防排烟技术就显得十分重要,建筑中的防烟方式分为自然通风方式和机械加压送风方式,排烟可分为自然排烟和机械排烟两种方式。
在这里浅谈一下建筑防排烟在建筑中的应用与设计。
关键词:防排烟建筑防排烟设计火灾建筑防排烟准则引言:随着我国经济不断发展,国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我国建筑的总量也在不断增加,其各方面的建筑与居住要求也不断增加。
而在建筑设计中,安全是放在第一要素来考虑的,一座合格的建筑不仅需要坚固,更需要能承受火灾的考验,而在建筑火灾中,产生人员死亡的一个重要的原因不是火而是是烟,由于烟死亡的人数占火灾总死亡人数的40%~50%,最高达65%以上。
而被烧死的人当中,多数是先中毒窒息后被烧死的。
由于被烟熏死的占比例较大,最高达80%,因此搞好防排烟措施十分重要,在建筑设计中必须给与充分的重视。
正文:进入21世纪,伴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步伐,我国的建筑总量不断增加,而建筑防排烟在建筑的设计中也占据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一.火灾烟雾在建筑中的主要危害建筑物发生火灾后,其迅速产生的火势和大量的烟雾,不断的随着通道传播,导致火的蔓延,造成人员得到恐慌,影响疏散与补救。
而其产生的大量烟雾是造成人员伤亡的主要元凶。
火灾烟气的毒性不仅仅来自气体,还可来自悬浮固体颗粒或吸附于烟尘颗粒上的物质,尸检大多数死者,发现在气管和支气管中有大量烟灰沉积物、高浓度的无机金属等。
而烟气中的不完全燃烧产物,如CO、H2S、HCN、NH3、苯、烃类等易燃物质,极易与空气形成爆炸性的混合气体,使火场有再度发生爆炸的危险,造成更大的人员伤亡,大部分的室内火灾中的轰燃现象就是这—危险性的体现,一些恶性火灾由于持续时间长,燃烧面积大,其燃烧产生的烟气会造成滞后的影响,对周围的人群和环境造成更大更长时间的影响。
高层民用建筑防排烟设施设计施工中常见问题论文
高层民用建筑防排烟设施设计施工中常见问题【摘要】随着城市化建设的不断加快,城市土地能用率的逐步降低,在城市建设过程中,高层建筑已成为当前城市建设的主流和主导建筑。
在高层建筑的设计中,其中各种安全性因素和基础保障是保证建筑安全和适用的前提基础。
本文就高层民用建筑中防烟系统的设计进行探讨,结合自然排烟手法和各种机械排烟以及防烟的方法与过程形成新的设计思路,并对其中各种问题进行思考与探究,分析总结出解决对策。
【关键字】自然排烟;机械排烟;机械加压送风系统通常高层民用建筑的防排烟设施主要包括防烟楼梯间及前室、消防电梯前室、合用前室、封闭楼梯间、避难层等场所设置的防烟设施,地下室、内走道、中庭、无窗或设有固定窗房间等部位设置的排烟设施,防烟分区之间的挡烟垂壁等。
由于设计中对国家规范标准理解不透彻,往往导致在设计、施工中存在一些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自然排烟设施达不到排烟目的随着当前社会发展过程中人们对自然环境认识的不断加深,自然资源的利用在建筑设计和施工中成为一种可再生形式。
可再生能源在建筑中的利用不但降低了环境污染,更有利于建筑施工过程中对材料的浪费。
自然排烟系统是一种经济、简单、易操作、维护管理方便的排烟方式,是一个利用自然物质为基础,实现生态化建设和保护环境的系统化目标。
在当前的建设过程中主要是以各种设计为基础的。
自然排烟设施不具备排烟作用,分析其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1.1 是自然排烟窗的设置位置不当。
从自然排烟效果考虑,排烟窗应尽量靠近墙的上部设置,目前有相当数量的自然排烟窗不是设置在墙的上部,而是下部,距顶板、吊顶的距离较大,不利于自然排烟。
1.2 是自然排烟窗的开窗面积达不到规范要求。
对采用自然排烟部位的开窗面积均有明确规定,但由于部分设计人员未按规范要求进行认真计算,或将固定窗的面积计算在排烟窗面积之内,导致部分工程排烟窗面积达不到规范要求,直接影响排烟效果。
1.3 是自然排烟窗的结构形式不合理。
建筑防排烟设计的若干问题探究
建筑防排烟设计的若干问题探究摘要:近年来,防排烟设计和技术的应用日益受到公众的关注。
本文针对高层建筑防排烟设计进行探讨,明确了防排烟设计及其施工在高层建筑应用中的重要性,针对高层建筑防排烟设计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以期对高层建筑防烟设计的应用有所裨益。
关键词:防排烟;设计;建筑;优化一、建造防排烟设计的重要性随着建筑产业的蓬勃发展,消防安全逐步成为建筑产业中尤为重要的一项指标。
对于建筑工程而言,火灾事故的防范疏忽可能直接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和人员危险。
据相关研究,对于高度超过100米的高层建筑,一旦在其底层出现火灾,浓烟到达高层建筑顶部只需要不到30秒的时间。
可见,在建筑施工中,防排烟设计和施工技术起着非常关键的作用。
近年来,伴随建筑产业内高层建筑的应用逐步增多,其防排烟设计的相关问题也越来越明显。
因此,为了有效地保障和提升建筑防排烟设计,在防排烟设计及其施工中应合理应用相应的技术,以此增强高层建筑的安全保障功能。
建筑产业中防排烟设计和施工技术的应用具有重要作用,建造防排烟设计可以有效减少火灾隐患对建筑的不利影响,为火灾救援提供更大的便利。
如果防排烟设计和施工没有有效的完成,烟气不仅难以及时排出,而且会在建筑内蔓延。
在这种情况下,不仅给消防队员的救援行动带来很大的困难,同时还会导致人们在建筑中由于吸入过多的烟雾而窒息,进而导致伤亡概率的显著增加,对社会造成了巨大的负面影响。
如果这种情况得不到有效的解决,建筑将会因为安全问题而难以投入使用,阻碍建筑市场经济的发展。
因此,对防排烟设计和施工技术进行优化并在建筑施工中的科学应用,可以有效解决火灾引起的烟气蔓延问题,使烟气能够得到有效及时的控制,从而为消防人员的救援工作提供帮助,也有利于人们在建筑中及时逃生,并达到进一步减少损失的目的。
防排烟设计和施工的应用为人们提供更安全的生活或办公环境,使人们对建筑给予更多的信任,并对中国建筑业和经济发展产生良好的推动作用。
对若干建筑防排烟设计问题的探讨与建议,5
对若干建筑防排烟设计问题的探讨与建议高彪(北京市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北京100045)摘要:本文从国家现行建筑设计常用防火规范的防排烟相关条文出发,结合实际工程经验,探讨了防排烟设计中常见的几个问题,包括穿越变形缝处两侧的防火阀如何设置;机械加压送风防烟管道穿过防火墙处防火阀的设置;排烟风机负担多个防烟分区排烟时排烟量的计算、风管风口尺寸的计算;汽车库排烟方式的选择等问题,提出了自己的理解和有针对性的建议。
防排烟防火阀加压送风汽车库中图分类号:S762.3+3文献标识码:A0引言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建筑设计中防排烟问题受到越来越多的重视,国家颁布了《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6-2006》(以下简称《建规》)、《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45-95》(以下简称《高规》)、《人民防空工程设计防火规范GB50098-2009》(以下简称《空规》)、《汽车库、修车库、停车场设计防火规范GB50067-97》(以下简称《库规》)等相关防火规范。
本文结合笔者在工程设计贯彻防火规范过程中遇到的几个值得进一步探讨和研究的问题,对防火规范中有关的防排烟条文谈谈个人的理解,并提出一些建议,不妥之处恳请各位同行专家批评指正。
1风管穿越变形缝处防火阀的设置关于风管穿越建筑变形缝处防火阀的设置问题,在工程设计中,主要存在两种观点和做法:一是只要通风管道穿越变形缝,就在变形缝两侧的通管道上各设一个防火阀;另一种观点是只有在变形缝两侧同时为防火分区边界时才在变形缝两侧的通风管道上设防火阀。
所谓变形缝,《民用建筑设计通则GB50352-2005》第2.0.25条定义:“为防止建筑物在外界因素作用下,结构内部产生附加变形和应力,导致建筑物开裂、碰撞甚至破坏而预留的构造缝,包括伸缩缝、沉降缝和抗震缝”。
在建筑物使用过程中变形缝存在水平和竖直沉降变形破坏的可能,从而导致穿越变形缝处的通风管道的破坏,火灾就可能在变形缝处竖直或水平方向蔓延。
建筑防排烟设计若干问题的探讨
建筑防排烟设计若干问题的探讨摘要:由于建筑行业的特殊性,它从设计到施工直至完工往往是一个复杂又漫长的过程,而建筑防排烟设计是人们一直关注的重点,一个符合规范设计优秀的排烟系统不仅关系到建筑的质量,更关乎着建筑内人员的生命。
在现有规范中,建筑工程对防排烟设计的要求非常严格,有效设置系统防排烟,能够保证通道内的正常流通,在发生灾难后也能很好地排出大量烟雾、散发一定的热量,以确保人员安全离开。
本文从建筑防排烟设计为出发点,针对排烟设计出现的各种问题进行深入研究与探讨,并为防烟设计提出有效的策略。
以供相关人士参考。
关键词:建筑防排烟设计;若干问题;策略引言:火灾的发生具有随机性,更有着极大的危害性,因为一旦当火灾发生,就会弥漫浓烟,烟雾的大量产生,使得人员看不清安全出口的道路,导致疏散困难,甚至被困人员吸入大量浓烟,将会危及人员的生命安全,而消防人员也因为烟雾太大,不能进行及时的施救。
在火灾发生时,除了建筑结构等专业设计,建筑防排烟设计就发挥着重要的作用,科学安排防排烟设备,达到有效减少烟气、降低温度的效果,确保人员的安全疏散。
所以建筑工程中,防排烟的设计是不可缺少的部分。
一、建筑防排烟设计概念建筑防排烟系统是由风机设备送排风管道、防火阀、门开关设备以及管井等设备组成。
它的主要作用就是及时将火灾产生的烟雾消除,防止烟雾大面积的扩散,从而保证通道的顺通,有效的疏散被困人员,还能给消防人员救治人员带来极大的便捷[1]。
建筑防排烟设计需要满足这些条件,设置送排风管道、防火阀等设备,可以选择机械式的防排烟方式或者自动式排烟手段,学会科学合理的应用这些设施设备,以达到减弱火势,阻止大量烟雾蔓延各个部分和保证被困人员安全的重要作用。
防排烟设计在建筑工程中占有很重要的地位,并且发挥着极大的作用,它的设计也是建筑工程良好质量的体现,但目前这个设计存在着很多问题。
二、建筑防排烟设计的目的现在像企业、写字楼或者工厂的建筑工程规模是很大的,而且占地面积大,内部工作人员多。
建筑消防排烟论文
建筑消防排烟论文摘要:针对民用建筑工程设计中遇到的防排烟及通风空调系统防火问题,分析了现行国家标准关于内走道排烟、通风空调系统防火阀设置、地下室及半地下室向疏散通道正压送风系统设置等的相关规定,并提出了个人见解。
关键词民用建筑防火防排烟工程设计0引言随着经济的发展,我国建筑业方兴未艾,各地正大量新建各种功能复杂、形式多样的建筑。
功能的复杂、形式的多样,增加了火灾时疏散的难度,设计的安全性要求也越来越高。
作为暖通设计者,在设计民用建筑时,应本着安全可靠、技术先进、经济合理的原则。
随着建筑业的不断发展,规范编制工作的相对滞后性就显现出来了;而且随着规范的不断应用,规范中某些规定的不科学性也显现出来了。
目前,暖通设计者需要遵循的防火设计规范有《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2005年版)(GB50045—95)[1](以下简称《高规》)、《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J16—87)[2](以下简称《建规》)、《汽车库、修车库、停车场设计防火规范》(GB50067—97)、《人民防空工程设计防火规范》(GB50098—98)[3](以下简称《人规》)。
本文将就以上规范中的一些有疑问的内容及在防火排烟设计中遇到的问题进行讨论。
1内走道排烟问题内走道是火灾发生时联系着火房间与竖向疏散通道(楼梯间、前室等)的惟一通道,其排烟设计是相当重要的。
1.1《高规》与《建规》的对比《高规》第8.1.3,8.2.2.3及8.4.1.1条对内走道排烟要求的规定如下。
一类高层建筑和建筑高度超过32m的二类高层建筑的下列部位:1)长度超过20m的内走道应设排烟设施(含自然排烟设施和机械排烟设施);2)采用自然排烟时,长度不超过60m的内走道可开启外窗面积不应小于走道面积的2%。
3)无直接自然通风,且长度超过20m的内走道或虽有直接自然通风,但长度超过60m的内走道应设机械排烟设施。
《建规》第5.1.1.1A条对内走道排烟要求的规定如下:设在首层、二层或三层以外楼层的歌舞厅、录像厅、夜总会、放映厅、卡拉OK厅(含具有卡拉OK功能的餐厅)、游艺厅(含电子游艺厅)、桑拿浴室(除洗浴部分外)、网吧等歌舞娱乐放映游艺场所(以下简称歌舞娱乐放映游艺场所)的超过20m且无自然排烟的疏散走道或有直接自然通风,但长度超过40m的疏散内走道,应设机械排烟设施。
建筑防排烟工程课程设计范文
建筑防排烟工程课程设计范文英文回答:Design of Building Smoke Exhaust Engineering.Introduction:Building smoke exhaust engineering is an essential aspect of fire safety design in buildings. It involves the design and installation of systems that effectively remove smoke and heat from the building during a fire, allowingfor safe evacuation and reducing the risk of fire spread. Design Considerations:1. Building Layout: The layout of the building plays a crucial role in the design of smoke exhaust systems. The location of staircases, exits, and fire compartments should be carefully considered to ensure efficient smoke extraction.2. Smoke Extraction Rate: The smoke extraction rate is determined based on the size and occupancy of the building. It is essential to calculate the required airflow to effectively remove smoke from the building.3. Smoke Control Zones: The building should be divided into different smoke control zones to prevent smoke from spreading to unaffected areas. This can be achieved by installing smoke barriers and using pressurization techniques.4. Smoke Extraction Equipment: The selection and installation of smoke extraction equipment, such as smoke exhaust fans and dampers, should be done in accordance with relevant codes and standards. The equipment should be capable of handling the required airflow and should be regularly maintained for optimal performance.5. Fire Detection and Alarm System: A reliable fire detection and alarm system should be integrated with the smoke exhaust system. This allows for early detection offire and activation of smoke extraction equipment.6. Power Supply: Adequate power supply is crucial for the operation of smoke extraction equipment. Backup power sources, such as generators or battery systems, should be considered to ensure continuous operation during power outages.7. Maintenance and Testing: Regular maintenance and testing of the smoke exhaust system are essential to ensure its proper functioning. This includes testing of smoke detectors, airflow measurements, and inspection of equipment.中文回答:建筑防排烟工程设计。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建筑防排烟设计的若干探讨
【摘要】近年来,建筑火灾事故呈明显上升趋势,给国家和人民生命财产造成了极大的损失。
如何才能做到火灾发生时及时排除烟气并有效防止烟气进入安全疏散通道,是一个值得重视的话题。
【关键词】防排烟工程设计;重要性;内容;措施
统计资料显示,在各类火灾事故中,绝大部分的人员伤亡都是因烟气窒息、中毒,不能安全疏散所致。
如何才能做到火灾发生时保证人员在较好的能见度下进行安全疏散,同时使消防人员更有效的开展灭火救援工作,最大限度地减少建筑火灾事故中的人员伤亡,科学地进行防排烟设计与管理显得尤为重要。
一、防排烟工程设计的重要性
建筑一旦发生火灾,使楼内居住、工作和从事社会活动的人员,经过疏散通道疏散到安全地带,这是人们普遍关心的问题。
建筑内发生火灾时,由于建筑物内竖井所产生的“烟囱效应”,起火房间燃烧生成的高温烟气,沿着疏散通道,有可能把楼梯间变成大楼的烟囱,由此不难看出在建筑中设置防排烟系统的重要性。
同时,由于火灾使建筑物内停电,平时使用电梯的轿箱自动停放于底层,不能作为疏散用的工具,所以楼梯间就成为安全疏散唯一的垂直通道。
为了保证疏散通道的安全,于是人们向楼梯间内造成一个大于前室或合用前室采取机械送风,在楼梯间内造成一个大于前室或合
用前室的气体压力,在前室或合用前室造成一个大于走道的压力,在疏散通道的门关闭条件下,楼梯关通过门缝向前室漏风,前室通过门缝向走道漏风,使着火房间的烟气不能沿走道进入前室;当疏散通道门敞开时,则由楼梯间向前室,前室向走道形成强劲的气流,阻止已进入走道的烟气进入前室或合用前室,或者同时在走道内设置机械排烟系统,避免高温烟气进入前室,使楼梯间内始终保持无烟,成为人们在火灾时安全疏散通道。
二、防排烟工程设计的基本内容
建筑物的防排烟工程设计与安全疏散和消防扑救关系密切,是综合防火设计的一部分,在进行建筑平面布置和室内装修材料以及防排烟方式的选择时,都应综合加以考虑。
1、火灾烟气的扩散路线。
火灾产生的高温烟气,其容重比冷空气小,由于浮力作用向上升起,遇到水平楼板或顶棚时改为沿水平方向继续流动,这就形成烟气的水平扩散。
水平流动的烟气进入楼梯间、电梯及各种管道等竖直通道时,烟气沿竖井向上流动,形成烟气的垂直扩散,当到达建筑物上层部分再进入各楼层,又形成水平扩散。
2、防烟分区的划分的原则。
防排烟分区不应跨越防火分区;每个防排烟分区所占据的建筑面积一般应控制在500m2以内,当建筑物顶棚高度在3m以上时允许适当扩大,但最大不超过1000m2;防排烟分区一般不跨越楼层,对有特殊用途的场所,应单独划分防排烟分区。
3、防排烟方式的选择。
防排烟方式的选择,首先要考虑是否能满足防排烟的要求,其次是力求节约。
根据我国当前的经济技术水平和设备生产现状,我国现阶段对建筑防排烟方式选择的倾向性意见是:凡是能利用外窗等实现自然排烟的部位应尽可能的采用自然排烟方式。
只有在那些要求高,即根据建筑物的走向和当地气象条件计算出的自然排烟极限高度低于建筑物的高度时,自然排烟方式不能满足基本要求和有特殊要求的部位才采用适当的机械排烟方式。
三、建筑防排烟设计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1、应了解熟悉防排烟设施的应用场合及部位
防烟设施设置的部位是防烟楼梯间及其前室,消防电梯前室或合用前室,以及封闭避难层。
而排烟设施设置的部位是内走道、房间、中庭、地下室。
设计者应在设计时注意以下有关事项:(1)考虑到自然通风排烟方式受自然条件影响很大,如风向,风速,高度,热压等,自然排烟方式一般不稳定,效果不易保证,故建筑高度在50米以下的一类公共建筑和100米以下的居住建筑靠外墙的防烟楼梯间及其前室,消防电梯间前室或合用前室,宜采用自然排烟方式的防烟设施,而超过了这一高度或高度虽未超过但不具备自然排烟条件时,应来用机械加压送风的防烟设施。
(2)对不具备自然排烟条件的防烟楼梯间加压送风后,其不具备自然排烟的前室可不再进行加压送风。
(3)排烟设施的设置与否,与该建筑属于哪一类有密切的关系。
一类高层建筑和建筑高度超过32米的二类高层建筑的
指定部位,应设排烟设施。
(4)有些设计者经常混淆了封闭楼梯间和防烟楼梯间,其实在《高规》里,对封闭楼梯间是无防烟要求的。
2、防排烟分区分割设施的选择
常用的防烟分区分割设施有防烟垂壁、挡烟梁、防烟隔墙和防烟门。
大空间建筑对疏散的要求非常高,因而大空间建筑的走道防烟区段的划分首先考虑采用防烟垂壁和挡烟梁。
防烟垂壁和挡烟梁的下端一般距顶棚要在0.5 m以上。
对于建筑内较长的走道,可将其划分为若干防烟分区,区段之间设置阻烟设施,一定程度上可延缓烟气的蔓延和扩散,也宜用防烟垂壁和挡烟梁。
同时,气幕阻烟也是一种十分有效的防烟方式,气幕阻烟既能阻止火灾烟气侵入非火灾区域或疏散通道,提高这些区域的安全系数;又允许受灾人员和救援人员畅通无阻地进出这些区域。
3、加强设备及部件质量管理
防排烟系统的各个部件质量决定了系统整体性能,但我国目前防排烟系统的部件质量不容乐观。
我国目前只是对防火阀、排烟阀、排烟防火阀、排烟口等少数防排烟系统部件进行了评定,而排烟风机、送风阀、压差自动调节阀、排烟诱导风机、单向风阀、活动式挡烟垂壁、风管等部件还在评定范围之外。
2006年5月开始施行的《消防产品现场检查判定规则》为基层消防监督员提供了消防产品现场监督检查的依据、方法和要领,操作十分方便。
但该规则只涉及了防火阀、排烟防火阀、排烟阀等少量防排烟系统部件,而更多的系统部件并没有提及。
因此,尽快地完善消防产品监督体系显得
非常迫切。
4、从施工监督管理方面抓落实
防排烟设施是建筑自动消防设施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按规定其施工应由消防设施施工单位承担,但目前很多项目的防排烟设施施工往往交给不具备消防施工资质的空调工程公司或一般安装公司承包施工,其技术人员往往并不通晓消防自动控制系统功能原理和施工要求,这样的施工很难保证质量。
因此,应采取措施加强对施工的管理。
首先,消防监督部门加强工程设计审核、施工监督检查、竣工验收中防排烟系统的监督。
再就是明确划定建筑工程项目中的防排烟系统设施,属于消防工程内容范围,必须由具有消防工程施工资质的工程公司来安装施工。
只有这样,才能保证防排烟系统的设计和安装施工落到实处,保证每个建筑项目的防排烟系统设施配置齐全,功能完善,真正起到防火减灾的作用。
总之,如何在确保工程消防安全的前提下,经济、合理的设计防排烟系统,是目前在建筑防排烟设计中面临的重要问题。
以上几个方面是笔者根据自己的工程设计经验以及对各消防规范的理解,针对在防排烟系统的设计过程中经常遇到的问题表述的观点,也希望有关部门尽快出台建筑防排烟技术规程等指导性技术措施,以便设计人员进一步正确理解规范,把握规范,使得建筑防排烟设计更加安全、经济、合理,为我国的建筑事业做出更大的贡献。
参考文献
[1]张勇;张宁;杨孝鹏.建筑防排烟设计若干问题的探讨[j].工
程与建设.2009(2)
[2]蔡舒.建筑防排烟设计若干常见问题的分析[j].建设科技.201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