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梗死

合集下载

脑梗死

脑梗死

脑梗死一、概述脑梗死是指局部脑组织由于血液供应明显减少或停止,无充分的侧支循环或侧支循环未能有效建立而出现脑组织缺血、水肿、坏死的疾病。

包括脑血栓形成(又称动脑粥样硬化性血栓性脑梗死),脑栓塞和腔隙性脑梗死等,是发病率高、致残率高的缺血性脑血管病。

诊断原则脑梗死以不可逆的神经组织损害为主要特征,其临床症状类似于TIA。

由于局部脑组织神经元死亡,出现脑梗死患者神经功能缺失的症状。

脑梗死包括三种类型:稳定型,缓解型和进展型。

稳定型脑梗死为恒定的神经功能障碍,既不改善也不恶化。

缓解型脑梗死的神经功能缺失在几天或几周后逐渐恢复,而进展型脑梗死最初发作的局限性神经功能障碍呈持续性恶化。

1.动脉粥样硬化性血栓性脑梗死(1)常用于安静状态下发病。

(2)大多数发病时无明显头痛和呕吐。

(3)发病较缓慢,多逐渐加重或呈阶段性进展,多与脑动脉粥样硬化有关,也可见于动脉炎、血液病等。

(4)一般发病后1—2d内意识清楚或轻度障碍。

(5)有颈内动脉系统和(或)椎-基底动脉系统症状和体征。

(6)应作cT或MRI检查。

(7)腰穿脑脊液一般不含血,可不作,疑有出血性转化者可作。

2.脑栓塞(1)多为急骤发病。

(2)多数无前驱症状。

(3)一般意识清楚或有短暂性意识障碍。

(4)有颈内动脉系统和(或)椎-基底动脉系统的症状和体征。

(5)栓子的来源或为心源性或非心源性,也可同时伴有其他脏器、皮肤、粘膜等栓塞症状。

(6)应作cT或MRI检查。

(7)腰穿脑脊液一般不含血。

可不作。

疑有出血性转化者可作。

3.腔隙性梗死(1)发病多由于高血压动脉硬化引起,呈急性或亚急性起病。

脑深部小穿支动脉闭塞引起的脑缺血性微梗死,由吞噬细胞将梗死后的坏死组织清除后形成腔隙。

(2)多无意识障碍。

(3)临床表现都不严重,较常见的为纯感觉卒中、纯运动性偏瘫、共济失调性偏瘫,构音不全-手笨拙综合症或感觉运动卒中等。

(4)多进行CT或MRI检查,以明确诊断。

(5)腰穿脑脊液无红细胞。

脑梗死健康科普

脑梗死健康科普
2023
脑梗死健康 科普
23护理9
-
1 什么是脑梗死? 2 脑梗死的症状 3 脑梗死的预防
LOGO
1
什么是脑梗死?
什么是脑梗死?
脑梗死是一种由于血液供应不足导致脑部组织坏死的
1
情况
通常是由于血管堵塞或血栓形成,使得脑部得不到足
2
够的氧气和营养物质
这种情况通常发生在老年人身上,但也可以发生在年
3轻人身上LOGO2脑梗死的症状
脑梗死的症状
脑梗死的症状可能 因人而异,但通常
包括以下几种
脑梗死的症状
Stage 1 突然出现的面瘫、 手臂无力、麻木 或走路不稳等症 状
Stage 3
说话困难或理解 语言困难
Stage 5 意识模糊或昏迷
Stage 2 视力模糊或失明
Stage 4
突然出现的头晕、 头痛或恶心
脑梗死的症状
如果您的家人或朋友出现了 这些症状,请立即就医
LOGO
3
脑梗死的预防
脑梗死的预防
脑梗死的预防非常重要,以下是一些预防措施 控制血压和血糖:高血压和高血糖是导致脑梗死的主要风险因素 保持健康的饮食和生活方式:饮食要健康,多运动,避免吸烟和过度饮酒 控制血脂:高血脂是导致血管堵塞的主要风险因素之一 定期进行体检和筛查:医生可以及时发现潜在的健康问题并采取措施 避免长时间坐着或站着不动:定期活动身体,避免长时间保持同一姿势 睡眠充足:睡眠不足可能导致血压升高和心脏病风险增加 避免过度劳累和精神压力:过度的劳累和精神压力可能会增加心脏疾病的风险 如果有家族遗传史或其他高风险因素:请咨询医生并采取相应的预防措施
脑梗死的预防
最后,请记住,脑梗死是一种严重的 疾病,预防比治疗更重要。保持健康

关于脑梗死的总结

关于脑梗死的总结

关于脑梗死的总结概述脑梗死是指脑血管发生血栓形成或者动脉狭窄导致脑部供血不足而出现的病变。

它是一种常见的脑血管疾病,严重程度较高,且容易导致严重后果。

本文将从脑梗死的病因、症状、诊断与治疗等方面进行总结。

病因常见的脑梗死的病因包括动脉粥样硬化、血小板聚集、脑动脉狭窄以及心脏病等。

动脉粥样硬化是最主要的原因,主要是由于血管内膜发生病变,形成血栓或者斑块。

症状脑梗死的症状因人而异,但常见的症状包括突发性头痛、意识障碍、肢体运动障碍、言语困难等。

根据病变的位置和范围,症状可能会有所不同。

诊断脑梗死的诊断通常包括临床症状和体征评估、影像学检查以及相关实验室检查。

临床医生需详细了解患者的病史、家族史以及现实状况,并进行体格检查来确定症状和体征。

影像学检查包括脑血管造影、CT扫描和MRI等。

实验室检查主要是为了排除其他疾病,例如血液凝固异常等。

治疗对于脑梗死患者的治疗主要包括急性期治疗和后续的康复治疗。

急性期治疗主要是保证脑部供血,降低脑损伤的程度。

常用的急性期治疗方法包括溶栓治疗、手术治疗、以及药物治疗等。

康复治疗主要是通过物理疗法、言语疗法和药物治疗来减少脑梗死后的残疾和提高生活质量。

预防脑梗死是一种可以预防的疾病。

主要的预防措施包括控制高血压、控制血糖和血脂水平、戒烟限酒、科学饮食和适度运动等。

此外,定期进行体检、及时发现和治疗相关疾病同样也是预防脑梗死的有效手段。

结论脑梗死是一种常见且严重的脑血管疾病。

了解脑梗死的病因、症状和治疗方法,对预防和早期诊断具有重要意义。

及时进行治疗和康复,同时加强预防措施的执行,可以显著减少脑梗死的发生和严重后果的发生。

减少脑梗死的发病率和致残率不仅可以提高人们的生活质量,也有助于减轻社会负担,并促进社会健康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1.Adams HP Jr, Bendixen BH, Kappelle LJ et al. Classification of subtypeof acute ischemic stroke. Definitions for use in a multicenter clinical trial.TOAST. Trial of Org 10172 in Acute Stroke Treatment. Stroke, 1993, 24(1): 35-41.2.Aho K, Harmsen P, Hatano S et al. Cerebrovascular disease in thecommunity: results of a WHO collaborative study. Bull World Health Organ,1980, 58(1): 113-130.3.Chinese Society of Neurology. Chinese guideline for the diagnosis andtreatment of acute ischemic stroke 2018. Chin J Neurol, 2018, 51(9): 666-682.。

脑梗死名词解释护理学

脑梗死名词解释护理学

脑梗死名词解释护理学
脑梗死是指由于脑血管阻塞导致的脑部血液供应不足,从而引起脑组织缺血甚至坏死的一种疾病。

脑梗死通常是由于血栓或动脉粥样硬化等因素导致脑血管狭窄或堵塞所致。

在护理学中,脑梗死的护理工作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几个方面:
1. 监测病情,护理人员需要密切观察患者的生命体征,包括血压、心率、呼吸情况等,及时发现异常情况并采取相应措施。

2. 临床护理,包括协助医生进行病情评估、协助患者进行疾病治疗和康复训练等工作。

3. 康复护理,帮助患者进行康复训练,包括物理治疗、言语治疗和职业治疗等,促进患者功能的恢复。

4. 心理护理,关注患者的心理状态,提供心理支持和抚慰,帮助患者积极面对疾病,减轻其心理负担。

5. 饮食护理,根据患者的病情和身体状况,制定合理的饮食方案,保证患者获得充足的营养,促进康复。

6. 安全护理,防止患者发生意外伤害,包括跌倒、误吞误食等,确保患者的安全。

总之,脑梗死的护理工作需要护理人员全面关注患者的生理和
心理健康,协助医生进行治疗和康复工作,帮助患者尽快康复恢复
到正常生活中。

脑梗死诊断标准

脑梗死诊断标准

脑梗死诊断标准脑梗死是一种常见的脑血管疾病,严重威胁患者的生命健康。

及时准确地诊断脑梗死对于及时采取有效的治疗措施至关重要。

下面将介绍脑梗死的诊断标准,希望能够对临床医生和患者有所帮助。

一、临床表现。

脑梗死的临床表现多种多样,常见症状包括突发性头痛、恶心、呕吐、眩晕、言语障碍、肢体无力、感觉异常等。

患者出现这些症状时应及时就医,并进行详细的临床检查。

二、影像学检查。

脑梗死的影像学检查是诊断的重要依据之一。

常用的检查方法包括头部CT、MRI以及脑血管造影等。

CT检查可显示脑梗死的早期表现,而MRI检查对于脑梗死的灶状改变更为敏感。

脑血管造影则可以明确梗死血管的位置和范围。

三、实验室检查。

实验室检查有助于了解患者的血液凝血功能、血脂水平、糖代谢情况等。

特别是凝血功能检查和血脂检查对于脑梗死的诊断和预后判断具有重要意义。

四、病史询问。

对于脑梗死患者的病史询问也是诊断的重要环节。

了解患者的高血压、糖尿病、心脏病等慢性病史,以及吸烟、饮酒等不良生活习惯,对于诊断和治疗的指导具有重要意义。

五、其他辅助检查。

除了上述几种常见的诊断方法外,还可以通过脑电图、脑脊液检查、心电图等辅助检查来协助诊断脑梗死。

这些检查方法可以从不同的角度提供诊断依据,有助于提高诊断的准确性。

综上所述,脑梗死的诊断需要综合运用临床表现、影像学检查、实验室检查、病史询问以及其他辅助检查的结果,结合患者的具体情况进行综合分析,以达到准确诊断的目的。

希望临床医生和患者能够加强对脑梗死诊断标准的了解,早日发现并及时治疗脑梗死,减少病情的损害,提高生存质量。

脑梗死的诊断标准

脑梗死的诊断标准

脑梗死的诊断标准
脑梗死是指脑血管突然发生血流阻塞,导致脑组织缺血和坏死。

为了诊断脑梗死,医生通常会根据以下标准进行评估:
1. 病史:医生会询问患者有关症状的详细描述,包括发生的时间、症状的起因等。

2. 体格检查:医生会进行全面的体格检查,包括神经系统检查,以确定是否存在神经功能障碍。

3. 神经影像学检查:常见的神经影像学检查包括CT(计算机
断层扫描)和MRI(磁共振成像)等。

这些检查可以显示脑
血管的情况,以确认是否存在脑梗死病变。

4. 血管造影:对于一些特殊情况下无法明确诊断的患者,医生可能进行血管造影检查,通过注入造影剂进入脑血管来观察血管是否有阻塞。

5. 脑电图(EEG):EEG检查可以记录脑电活动,帮助判断
脑细胞的功能状态,对于怀疑脑梗死的患者也可能进行这项检查。

以上是常见的脑梗死的诊断标准,具体的诊断和治疗方法应该由医生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进行判断和决定。

及早进行诊断和治疗对于脑梗死患者的康复非常重要。

脑梗死-PPT课件精选全文

脑梗死-PPT课件精选全文

支持疗法
2)维持呼吸道通畅:及时吸痰、供氧,必要 时气管切开。
3)营养:72小时以内可以靠静脉输液维持, 72h仍不能进食者插鼻饲管。
恢复期: 脑水肿、颅高压症状消退后即进入恢复期。
1、一般治疗:按病人经济条件可适当造用
改善脑循环、神经促代谢药和中药。
2、康复治疗:有神经功能缺损(语言障碍、 瘫痪等)者应尽早开始康复治疗。
眼一过性失明、同侧Horner征 精神障碍、尿潴留、强握、吸吮反射、对侧
短暂性共济失调
临床表现
椎—基底动脉系统闭塞: 常见症状:眩晕、呕吐、平衡障碍、复视、眼 震、共济失调、偏盲或象限盲、面部麻木、 交叉性瘫痪; 严重者出现四肢瘫痪、昏迷、高热、瞳孔缩小、 死亡;
脑干综合征: Weber 综合征、Benedit综合征、椎—基底 动脉尖综合征(TOBS)、 Millard-Gubler 综合征、Foville 综合征、 Wallenberg综合 征、闭锁综合征
脑血栓形成—临床表现(一)
一般特点




TIA












一般特点
由动脉粥样硬化所致者以中老年多见 由动脉炎所致者以中青年多见 静息状态下发病 1/4病前有TIA发作史 大多无意识障碍 神经系统症状多在发病后10余小时或1~2天 内达到高峰
临床表现
颈内动脉系统闭塞: 常见症状:三偏症状、失语、体象障碍、单
脑梗死 (cerebral infarction)
脑梗死 (缺血性脑卒中 )
概念:脑血液供应障碍引起缺血、缺氧, 导致局限性脑组织缺血性坏死或脑软化。

脑梗死ppt课件

脑梗死ppt课件

05 非药物治疗方法 探讨
血管内介入治疗技术
01
02
03
动脉溶栓
通过导管将溶栓药物直接 注入到血栓内部,达到溶 解血栓、恢复血流的目的 。
机械取栓
利用取栓装置将血栓从血 管内取出,适用于大血管 闭塞的患者。
血管成形术
通过球囊扩张或支架植入 等方式,改善血管狭窄, 恢复血流。
外科手术适应证和禁忌证
溶栓药物应用现状及前景
溶栓药物种类
目前常用的溶栓药物包括尿激酶、链激酶等,这些药物能够通过激活纤溶酶原,促进血栓 溶解。
溶栓药物应用现状
溶栓药物在脑梗死治疗中占有重要地位,尤其对于早期脑梗死患者,及时溶栓治疗能够显 著改善预后。然而,溶栓药物的应用受到时间窗、禁忌症等因素的限制,且存在出血风险 等副作用。
健康生活方式
03
建议患者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如低盐低脂饮食、适量运动、
戒烟限酒等。
心理干预在脑梗死患者中应用
认知行为疗法
通过改变患者的思维和行为模式,帮助患者应对情绪问题、提高 自我管理能力。
心理疏导
倾听患者的诉说,给予关心和支持,帮助患者缓解焦虑、抑郁等 负面情绪。
家庭支持
鼓励家属参与患者的康复过程,提供情感支持和实际帮助,共同 促进患者的身心康复。
脑梗死ppt课件
目 录
• 脑梗死概述 • 诊断与鉴别诊断 • 治疗原则与方案制定 • 药物治疗进展及评价 • 非药物治疗方法探讨 • 预后评估及生活质量改善措施
01 脑梗死概述
定义与发病机制
定义
脑梗死是指脑部血液供应障碍, 缺血、缺氧引起的局限性脑组织 的缺血性坏死或软化。
发病机制
脑梗死的发病机制复杂,主要包 括血栓形成、栓塞、血流动力学 改变等。其中,动脉粥样硬化是 脑梗死最常见的病因。

脑梗死ppt课件

脑梗死ppt课件
患者年龄:65岁 性别:男
病史:高血压、高血脂
病例一:急性脑梗死溶栓治疗成功案例
01
症状
突发性言语不清、右侧肢体乏 力
02
诊断
急性脑梗死
03
04
治疗
溶栓治疗,恢复良好
总结
急性脑梗死患者要尽早诊断和 治疗,溶栓治疗是有效的治疗
方法。
病例二
患者年龄:70岁 性别:女
病史:糖尿病、高血脂
病例二
症状
记忆力减退、认知功能下降
康复目标
通过物理疗法、作业疗法 、言语疗法等技术,帮助 患者恢复身体功能,提高 生活质量。
康复计划
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制 定个性化的康复计划,包 括治疗时间、治疗项目、 家庭康复等。
康复设备
使用康复设备,如助行器 、轮椅、假肢等,辅助患 者进行日常生活活动。
护理原则
预防并发症
密切观察患者病情,预防 并发症的发生,如肺炎、 压疮等。
溶栓治疗
总结词
溶栓治疗是一种紧急治疗手段,用于在脑梗死发病早期,通过溶解血栓,恢复脑部血流,减轻脑损伤 。
详细描述
溶栓治疗通常在发病3小时内进行,通过静脉注射溶栓药物如尿激酶、链激酶等,将血栓溶解,恢复 脑部血流。但需要注意的是,溶栓治疗需要在专业医院进行,并严格掌握适应症和禁忌症。
神经保护治疗
总结词
神经保护治疗旨在保护脑细胞,防止缺 血缺氧导致的细胞死亡,促进脑功能恢 复。
VS
详细描述
神经保护治疗包括多种药物和治疗方法, 如钙离子拮抗剂、谷氨酸拮抗剂、抗氧化 剂等,以及高压氧治疗、经颅磁刺激等非 药物治疗手段。这些方法可以减轻脑细胞 损伤,促进脑功能恢复。
外科治疗
总结词

脑梗死的定义

脑梗死的定义

脑梗死
脑梗死是指因脑供血障碍使局部脑组织缺血、缺氧造成脑组织的软化坏死。

脑梗死的急性期多指从发病至病后二周。

急性脑梗死的病因:
1. 血管病变因素:高血压引起的动脉痉挛、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形成、糖尿病血管病变以及动脉炎症等。

2. 血液成分因素:血液的高凝血状态-血小板增高,纤维蛋白元增高,血液粘稠度增高等。

3. 机械因素:动脉栓子,多来自心脏和大血管;以及外伤引起的脂肪等栓塞;外伤性血管闭塞等等。

4. 血液灌流因素:可见于慢性低血压导致的分水岭脑梗死、脑白质缺血等。

不同的脑梗塞病人,导致疾病的病因也不同, 不同的病因应选择不同的治疗方法,
脑梗死分期通常按病程分为 1. 急性期(1~2周) 2. 恢复期(2周~6个月) 3. 后遗症期(6个月以后)
临床表现:多数在静态下急性起病,部分病例在发病前可有TIA发作。

病情多在几小时或几天内达到高峰,部分患者症状可进行性加重或波动。

临床表现决定于梗死灶的大小和部位,主要为局灶性神经功能缺损的症状和体征,如偏瘫、偏身感觉障碍、失语、共济失调等。

部分可有头痛、呕吐、昏迷等全脑症状。

急性起病的肯定的局灶性神经系统症状或体征:一侧或双侧运动损害,一侧或双侧感觉损害,共济失调,失语,失用,偏盲,复视,凝视麻痹。

伴随的非特异性症状:头晕,眩晕,局部头痛,双眼视物不清,构音障碍,认知障碍(包括精神混乱),意识障碍,痫性发作。

脑梗死的概述

脑梗死的概述

脑梗死的概述
脑梗死是指脑血管突发性阻塞或破裂,导致大脑血液供应不足,引起局部脑组织缺氧和死亡。

脑梗死是造成中风的主要原因之一,也是造成残疾和死亡的重要疾病。

脑梗死通常由于动脉粥样硬化、动脉瘤破裂、血栓形成或栓塞等原因引起。

主要的危险因素包括高血压、高血脂、糖尿病、心血管疾病、吸烟、肥胖、缺乏锻炼、饮食不健康以及家族遗传等。

脑梗死的症状取决于梗死部位和程度,常见症状包括突然出现的面部、手臂或腿部乏力或瘫痪、语言困难、突然出现的视力问题、突然出现的头痛、头晕、失去平衡和协调能力、突然出现的记忆力丧失、突然出现的认知功能障碍等。

早期诊断和治疗对脑梗死的预后至关重要。

确诊脑梗死通常通过脑影像学检查,如CT扫描、MRI等。

治疗方法包括溶栓治疗、手术血管重建和药物治疗等。

康复过程通常包括物理治疗、语言治疗和心理支持等。

预防脑梗死的措施包括控制血压、血脂和血糖水平、戒烟、保持适当的体重、均衡饮食、加强体育锻炼、规律体检和遵循医生的建议等。

及早发现风险因素并进行干预可以降低脑梗死的发生率。

脑梗死的最佳治疗方法

脑梗死的最佳治疗方法

脑梗死的最佳治疗方法
脑梗死是一种常见的中风类型,通常由于血管阻塞导致脑部供血不足而引起。

对于脑梗死的最佳治疗方法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急诊治疗:对于急性脑梗死患者,在发病后尽快到达医院进行紧急治疗是至关重要的。

医生可能会给患者注射血栓溶解药物,以尽快溶解血栓,恢复脑部血液供应。

2. 血栓切除治疗:对于一些适合的患者,医生可能会选择进行血栓切除手术。

这是一种介入治疗方法,通过导管将血栓取出或使用器械将血栓击碎,恢复血液的流动。

3. 抗凝治疗:一旦确诊脑梗死,医生通常会给患者使用抗凝药物,如肝素、华法林等,以预防和减少血栓形成。

4. 血压控制:对于高血压患者,保持血压在正常范围内可以减少对脑部血管的损伤。

5. 康复治疗:脑梗死对患者的神经功能可能造成严重影响,康复治疗可以帮助减轻并恢复这些功能,如语言、运动、认知能力等。

需要强调的是,脑梗死的治疗应尽早开始,并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进行个体化治
疗。

因此,如果出现怀疑脑梗死的症状,应立即就医寻求专业治疗。

以上的治疗方法是一般情况下的建议,具体治疗应由医生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和病情来决定。

2024版年度脑梗死

2024版年度脑梗死
发病机制
主要包括血栓形成、栓塞、血管痉 挛等,导致脑组织缺血、缺氧,进 而发生坏死。
4
流行病学特点
01
02
03
发病率
脑梗死是脑血管疾病中最 常见的一种类型,占全部 脑卒中的70%~80%。
2024/2/3
危险因素
高血压、糖尿病、高脂血 症、心脏病、吸烟、饮酒 等都是脑梗死的危险因素。
地域与季节分布
2024/2/3
脑梗死
1
目录
2024/2/3
• 脑梗死概述 • 影像学检查与评估 • 急性期治疗与干预措施 • 康复期管理与康复训练 • 预防措施及健康教育 • 总结与展望
2
01
脑梗死概述
Chapter
2024/2/3
3
定义与发病机制
2024/2/3
定义
脑梗死又称缺血性脑卒中,是指因 脑部血液供应障碍,缺血、缺氧所 导致的局限性脑组织的缺血性坏死 或软化。
健康教育
对患者和家属进行必要的健康 教育,提高他们对脑梗死康复
的认识和重视程度。
22
05
预防措施及健康教育
Chapter
2024/2/3
23
高危人群筛查和管理
确定高危人群
包括高龄、高血压、糖尿病、高脂血症等患者,或有脑梗死家族史 的人群。
定期进行筛查
对上述高危人群进行定期脑血管筛查,包括颈部血管超声、TCD、 MRI等。
护剂的治疗效果。
2024/2/3
16
并发症预防与处理
2024/2/3
并发症种类
01
脑梗死急性期常见并发症包括肺部感染、消化道出血、深静脉
血栓等。
预防措施
02
加强护理,保持呼吸道通畅,预防肺部感染;合理饮食,预防

(2024年)脑梗死最新PPT课件

(2024年)脑梗死最新PPT课件

在使用改善脑循环和代谢药物时,需注意 药物的副作用和相互作用,避免不必要的 用药风险。
2024/3/26
18
05 非药物治疗方法 探讨
2024/3/26
19
血管内介入治疗技术进展
血管内介入治疗技术是一种通过 导管等器械在血管内进行操作, 以治疗脑梗死等血管疾病的方法

近年来,随着医疗技术的不断进 步,血管内介入治疗技术也在不 断发展和完善,如球囊扩张术、
发病机制
主要包括血栓形成、栓塞、血管 炎等导致血管狭窄或闭塞,进而 引发脑梗死。
4
流行病学及危险因素
流行病学
脑梗死是全球范围内导致死亡和残疾 的主要原因之一,发病率和死亡率随 年龄增长而上升。
危险因素
高血压、高血脂、糖尿病、吸烟、饮 酒、肥胖、缺乏运动等都是脑梗死的 危险因素。
2024/3/26
5
03
促进社会功能恢复
鼓励患者参加社交活动,增加与他人的交流互动,以促进患者社会功能
的恢复和提高生活质量。
26
THANKS
感谢观看
2024/3/26
27
药物治疗
继续使用抗血小板聚集、 降脂、降压等药物,预防 复发。
2024/3/26
康复训练
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制 定个性化的康复训练计划 ,包括肢体功能训练、语 言训练、认知训练等。
心理治疗
针对患者可能出现的焦虑 、抑郁等心理问题,进行 心理疏导和治疗。
13
并发症预防与处理
01
02
03
04
肺部感染
加强呼吸道管理,定期翻身拍 背、吸痰,保持呼吸道通畅;
7
诊断依据及方法
临床表现
急性起病,出现局灶性神经功能 缺损,少数为全面神经功能缺损

脑梗死的科普知识

脑梗死的科普知识
时间就是大脑,越早治疗,损伤越小。
何时就医?
早期识别
使用FAST法则(面部歪斜、手臂无力、言语不清 、时间至关重要)来识别症状。
及时识别可以显著提高治疗效果。
何时就医?
定期检查
对于高风险人群,建议定期进行健康检查,监测 心血管健康。
早期发现和管理潜在问题可以降低脑梗死的风险 。
如何预防脑梗死?
生活方式不健康(如吸烟、缺乏锻炼)也会 增加风险。
谁会得脑梗死? 遗传因素
有家族史的人群也更容易罹患脑梗死。
遗传因素可能影响心血管健康。
谁会得脑梗死? 性别差异
研究表明,男性的脑梗死发病率通常高于女 性。
但绝经后的女性风险逐渐增加。
何时就医?
何时就医?
紧急情况
如果发现突发的中风症状,应立即拨打急救电话 ,尽快就医。
吸烟和过量饮酒是脑梗死的主要可控风险因 素。
如何治疗脑梗死?
如何治疗脑梗死? 急救治疗
对于缺血性脑梗死,常用的急救药物包括溶栓药 物,可以在发病后的“黄金时间”内使用。
溶栓治疗必须在专业医生的指导下进行。
如何治疗脑梗死? 康复治疗
脑梗死患者需要进行康复训练,包括语言、运动 和日常生活能力的恢复。
脑梗死的科普知识
演讲人:
目录
1. 什么是脑梗死? 2. 谁会得脑梗死? 3. 何时就医? 4. 如何预防脑梗死? 5. 如何治疗脑梗死?
什么是脑梗死?
什么是脑梗死?
定义
脑梗死是指由于脑部血流供应不足,导致脑细胞 缺氧和营养不足,从而引发的脑组织损伤。
这种情况通常是由于血块或动脉狭窄引起的。
什么是脑梗死?
如何预防脑梗死? 健康饮食
均衡饮食,减饮食被认为对心脑血管健康有益。

关于脑梗死的问题及解答

关于脑梗死的问题及解答

关于脑梗死的问题及解答一、脑梗死的定义脑梗死(Ischemic stroke)是指由于脑部血流供应中断,导致脑组织因缺血缺氧而发生坏死的病理过程。

脑梗死是脑卒中的主要类型,占脑卒中的80%以上。

二、脑梗死的病因脑梗死的病因主要有以下几种:1. 动脉粥样硬化:是脑梗死最主要的病因,主要表现为血管内壁的脂质沉积、纤维组织增生和粥样斑块形成,导致血管狭窄或闭塞。

2. 血栓形成:血液中的凝血成分在血管内壁上形成血栓,可导致血管完全或部分闭塞。

3. 栓塞:通常是由于心脏疾病导致心脏内的血栓脱落,经血流到达脑部血管并阻塞。

4. 血管痉挛:血管内壁的肌肉收缩,导致血管狭窄,影响脑部血流供应。

5. 微栓子:小血管内的血栓或血小板聚集,可导致脑部小血管阻塞。

三、脑梗死的临床表现脑梗死的临床表现与梗死的部位、范围和程度有关,常见症状包括:1. 突然出现的局灶性神经功能缺损,如偏瘫、失语、视觉障碍等。

2. 症状发生迅速,通常在数分钟至数小时内达高峰。

3. 部分患者可伴有意识障碍。

4. 症状可持续数小时、数天甚至数周。

四、脑梗死的诊断脑梗死的诊断主要依据临床表现和影像学检查,主要包括:1. 临床表现:典型的急性局灶性神经功能缺损症状。

2. 影像学检查:头颅CT、MRI等可显示脑梗死的部位、范围和程度。

五、脑梗死的治疗脑梗死的治疗原则是尽可能恢复脑部血流供应,防止脑组织进一步损伤,降低病死率和致残率。

主要治疗方法包括:1. 溶栓治疗:对于发病4.5小时以内的患者,可采用溶栓治疗,通过药物溶解血栓,恢复脑部血流供应。

2. 抗血小板治疗:阿司匹林等抗血小板药物,可降低血小板聚集,预防血栓形成。

3. 抗凝治疗:对于不能进行溶栓治疗的患者,可采用抗凝治疗,预防血栓形成。

4. 扩容治疗:通过增加血容量,提高脑部血流供应。

5. 神经保护治疗:采用神经保护剂,减轻脑组织损伤。

6. 康复治疗:在急性期治疗后,患者需要进行康复治疗,包括康复训练、物理治疗等,以提高生活质量和恢复神经功能。

脑梗死ppt课件

脑梗死ppt课件

需排除脑出血、脑炎、代谢性疾病等其他原 因所致的类似症状。
鉴别诊断
短暂性脑缺血发作
发作时间短,一般不超过1小时 ,症状体征与脑梗死相似,但一 般无后遗症。
脑出血
起病急,多有高血压等血管慢性 损害疾病,典型表现为头痛、呕 吐、意识障碍等颅内压增高症状 ,与脑梗死相似,但CT或MRI检 查可发现出血灶。
血流动力学
血流动力学异常也是脑梗死的重要原因之一。
血流动力学异常可导致脑组织血流减少,引起脑组织缺血和梗死。
神经影像学
神经影像学在脑梗死诊断中具有重要价值。
通过CT、MRI等神经影像学检查可显示梗死灶的部位、大小 和程度,有助于诊断和治疗。
03
脑梗死的临床表现与诊断
临床表现
脑梗死多见于中老年患者,多有高血压、糖尿病等血 管慢性损害疾病。
05
脑梗死的康复与预防
康复治疗
康复期的长短
根据病情的轻重和个体差异, 脑梗死的康复期可从数周到数
月不等。
康复目标
主要包括恢复患者的运动、语 言和认知功能,提高生活质量

康复方法
包括物理疗法、职业疗法、语 言疗法等。
预防措施
控制危险因素
如高血压、糖尿病、高血脂、吸烟、饮酒 等。
规律锻炼
适当的运动可以促进血液循环,有助于预 防脑梗死。
健康饮食
多食用富含纤维的食物,减少高脂肪、高 热量食物的摄入。
定期体检
有助于及时发现并控制潜在的健康问题。
健康管理
心理调适
积极的心态有助于康复和预防脑梗 死。
健康的生活方式
规律作息、饮食健康、适量运动等 。
坚持服药
按照医生的建议坚持服药,有助于 控制病情和预防脑梗死。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病因和病理
病因主要是高血压引起的脑部细,小动脉玻 璃样变,导致官腔狭窄或闭塞,或是大脑中 动脉和基底动脉粥样硬化及形成小血栓阻塞 深穿支动脉。其他原因还有血流动力学异常, 血液成分异常或各种类型微栓子阻塞小动脉 等。由于病变血管是直径100---200um的深 穿支,多为终末动脉,侧支循环差,当有血 栓形成或微栓子脱落阻塞血管时,易发生缺 血性梗死。腔隙性梗死为直径0.2----15mm 囊性病灶,呈多发性,梗死灶仅稍大于血管 管径。坏死组织被吸收后,可残留小囊腔。
(6)发热,感染:脑卒中后可因下丘脑体位调节 受损。并发感染或吸收热,脱水。中枢性高热 的患者,应以物理降温为主(冰帽,冰毯或酒 精擦浴)。脑卒中患者急性期容易发生呼吸道, 泌尿系感染。 (7)上消化道出血:是由于胃,十二指肠黏膜 出血性糜烂和急性溃疡所致。上消化道出血的 处理包括:1.胃内灌洗:冰生理盐水100--200ml, 其中50--100ml加入去甲肾上腺素1-2mg口服。 也可用血凝酶,云南白药,生长抑素等。2.使用 抑酸止血药物:西咪替丁或奥美拉唑等。
临床表现:
多见于中老年,有长期高血压病史。急性或 亚急性起病,一般无头痛,也无意识障碍。 由于腔隙性梗死的病灶较小,多数患者无临 床症状。 1.纯运动性轻偏瘫:是最常见的类型,约占 60%。偏瘫累及同侧面部和肢体,瘫痪程度 大致均等,不伴有感觉障碍,视野改变及语 言障碍。病变常位于内囊后肢,放射冠或脑 桥。
2)闭锁综合征:脑桥基底部双侧梗死,表现为 双侧面瘫,球麻痹,四肢瘫,不能讲话,但因 脑干网状结构未受累,患者意识清楚,能随意 睁闭眼,可通过睁闭眼或眼球垂直运动来表达 自己的意愿。 3)基底动脉尖综合征:基底动脉尖端分出两对 动脉。大脑后动脉和小脑上动脉,供血区域包 括中脑,丘脑,小脑上部,颞叶内侧和枕叶。 临床表现为眼球运动障碍,瞳孔异常,觉醒和 行为障碍,可伴有记忆力丧失,病灶对侧偏盲 或皮质盲,少数患者可出现大脑脚幻觉。
2.MRI 脑梗死发病数小时后,即可显示T1低信号, T2高信号的病变区域。与CT相比,MRI可以发 现脑干,小脑梗死及小灶梗死。
3.血管造影 数字减影血管造影,CT血管造影 (CTA)和磁共振动脉成像(MRA)可以显示脑 部大动脉的狭窄,闭塞和其他血管病变,如血 管炎,纤维肌性发育不良,颈动脉或椎动脉壁 分离等。
1.颈内动脉系统(前循环)脑梗死 (1)颈内动脉血栓形成:颈内动脉闭塞的临床表 现复杂多样。如果侧支循环代偿良好,可以全 无症状。若侧支循环不良,可引起TIA,也可以 表现为大脑中动脉及(或)大脑前动脉缺血症 状,或分水岭梗死(位于大脑前,中动脉或大 脑中,后动脉之间)。临床表现可以同侧 Horner征,对侧偏瘫,偏身感觉障碍,双眼对 侧同向性偏盲,优势半球受累可出现失语,非 优势半球受累可有体象障碍。当眼动脉受累时, 可有单眼一过性失明,偶尔成为永久性视力丧 失。颈部触诊发现颈内动脉搏动减弱或消失。
(8)水电解质紊乱: (9)心脏损伤:脑卒中合并的心脏损伤包括急 性心肌缺血,心肌梗死,心律失常及心力衰竭 等,也是急性脑血管病的主要死亡原因之一。 (10)癫痫:缺血性脑卒中后癫痫的早期发生率 为2%--33%,晚期发生率3%--67%。 (11)深静脉血栓形成和肺栓塞:为减少发生, 卒中后鼓励患者尽早活动,抬高下肢,尽量避 免下肢尤其是瘫痪侧静脉输液。对于发生高风 险且无禁忌者,可给予低分子量肝素或普通肝 素,右抗凝禁忌者给予阿司匹林治疗。
分型: 根据起病形式和病程将脑梗死分为:完全型, 指6小时内病情达高峰;进展型,病情逐渐 进展,可持续6小时至数天。 目前临床常用的分型是按发病机制,将脑梗 死分为动脉粥样硬化性血栓性脑梗死,脑 栓塞,腔隙性脑梗死及分水岭梗死等。
临床表现: 中老年患者多见,病前有脑梗死的危险因素, 如高血压,糖尿病,冠心病及血脂异常等。常 在安静状态下或睡眠中起病,部分病例在发病 前可有TIA发作。临床表现决定于梗死灶的大小 和部位,主要为局灶性神经功能缺损的症状和 体征。如偏瘫,偏身感觉障碍,失语,共济失 调等,部分可有头痛,呕吐,昏迷等全脑症状。 患者一般意识清楚,在发生基底动脉血栓或大 面积死亡。下面对不同部位 脑梗死的临床表现作以介绍。
牛津郡社区卒中计划的分型将其分为四 型:全前循环梗死,部分前循环梗死,后循 环梗死和腔隙性脑梗塞,该分型更适宜于临 床工作的需要。
一 腔隙性脑梗死
腔隙性脑梗死是指大脑半球或脑干深部的 小穿通动脉在长期高血压的基础上,血管壁 发生病变,导致官腔闭塞,形成小的梗死灶。 常见的发病部位有壳核,尾状核,内囊,丘 脑及脑桥 等。
2、椎-基底动脉系统(后循环)脑梗死 (1)、大脑后动脉血栓形成:大脑后动脉闭塞引起 的临床症状变异很大,动脉的闭塞位置和Wills 环的代偿功能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脑梗死的范 围和严重程度。主干闭塞表现为对侧偏盲、偏 瘫及偏身感觉障碍,丘脑综合征,优势半球受 累可伴有失读。
(2)椎动脉血栓形成:若两侧椎动脉的粗细差 别不大,当一侧闭塞时,通过对侧椎动脉的代 偿作用,可以无明显的症状。约10%的患者一 侧椎动脉细小,脑干仅由另一侧椎动脉供血, 此时供血动脉闭塞引起的病变范围,等同于基 底动脉或双侧椎动脉阻塞后的梗死区域,症状 较为严重。 延髓背外侧综合征(wallenberg syndrone): 在小脑后下动脉,或椎动脉供应延髓外侧的分 支闭塞时发生。临床表现为眩晕,恶心,呕吐 和眼球震颤(前庭神经核受损);声音嘶哑, 吞咽困难及饮水呛咳(舌咽、迷走神经,疑核) 受累;病灶侧小脑性共济失调;交叉性感觉障碍: 即病灶同侧面部痛,温觉减退或消失(三叉神 经脊束核受损),病灶对侧偏身痛,温觉减退 或消失。
辅助检查: 头颅CT检查可发现病变部位出现低密度 改变。当病灶较小或位于脑干时,应 进行MRI检查。
一 动脉粥样硬化性血栓性脑梗死
动脉粥样硬化性血栓性脑梗死是脑梗死中 最常见的类型。在脑动脉粥样硬化等原因引 起的血管壁病变的基础上,官腔狭窄、闭塞 或有血栓形成,造成局部脑组织因血液供应 中断而发生缺血、缺氧性坏死,引起相应的 神经系统症状和体征。
治疗: 脑梗死的治疗不能一概而论,应根据不同的病因,发病 机制,临床类型,发病时间等确定治疗法案,实施以 分型,分期为核心的个体化和整体化治疗原则。在一 般内科支持治疗的基础上,可酌情选用改善脑循环, 脑保护,抗脑水肿降颅压等措施。在时间窗内有适应 证者可行溶栓治疗。 1.一般治疗。 (1)保持呼吸道通畅及吸氧。 (2)调控血压:1.高血压:缺血性脑卒中24小时内血压 升高的患者应谨慎处理,血压持续升高收缩压》 200mmhg或舒张压》110mmhg,或伴有严重心功能不 全,主动脉夹层,高血压脑病,可予缓慢降压治疗。 如病情平稳,可在卒中24小时后开始恢复使用降压药 物。
(3)基底动脉血栓形成:基底动脉主干闭塞, 表现为眩晕,恶心,呕吐及眼球震颤、复视、 构音障碍,吞咽困难及共济失调等,病情进展 迅速而出现球麻痹,四肢瘫,昏迷,中枢性高 热,应激性溃疡,常导致死亡。 基底动脉分支的闭塞会引起脑干和小脑的梗死, 表现为各种临床综合征,下面介绍几种常见的 类型。 1)脑桥前下部综合征:Millard-Guber是基底动脉 的短旋支闭塞,表现为同侧面神经和展神经麻 痹,对侧偏瘫;Foville综合症是基底动脉的旁正 中支闭塞,表现为两眼不能向病灶侧同向运动, 病灶侧面神经和展神经麻痹,对侧偏瘫。
2.构音障碍-手笨拙综合征,约占20%,表现 为构音障碍,吞咽困难,病变对侧中枢性面 舌瘫,手轻度无力及精细运动障碍。病变常 位于脑桥基底部或内囊。
3.纯感觉性卒中,约占10%,表现为对侧偏身 感觉异常,病变位于丘脑腹后外侧核,内囊 后肢或放射冠后部。 4.共济失调性轻偏瘫,表现为偏瘫,合并有瘫 痪侧肢体共济失调,常下肢重于上肢。病变 多位于脑桥基底部,内囊或皮质下白质。 本病常反复发作,引起多发性腔隙性脑梗 死,称为腔隙状态。常累及双侧皮质脊髓束 和皮质脑干束,出现假性球麻痹,痴呆,帕 金森综合征等临床表现。
脑梗死的诊治
内三科
脑梗死又称缺血性脑卒中,是指因脑部血液 循环障碍,缺血,缺氧所致的局限性脑组 织的缺血性坏死或软化。
缺血性卒中的分型方法很多,当前国际广泛使用病因分型, 将缺血性脑卒中分为:大动脉粥样硬化型,心源性栓塞型, 小动脉闭塞型,其他明确病因型和不明原因型等五型卒中。 对缺血性脑卒中患者进行病因分型有助于判断预后,指导 治疗和选择二级预防措施。
(2)大脑中动脉血栓形成:大脑中动脉主干闭 塞可出现对侧偏瘫,偏身感觉障碍和同向性偏 盲,可伴有双眼向病灶侧凝视,优势半球受累 可出现失语,非优势半球可有体香障碍。由于 主干闭塞引起大面积的脑梗死,患者多有不同 程度的意识障碍,脑水肿严重时可导致脑疝形 成,甚至死亡。
(3)大脑前动脉血栓形成:大脑前动脉近段 阻塞时由于前交通动脉的代偿,可全无症状。 非近段闭塞时,对侧偏瘫,下肢重于上肢,右 轻度感觉障碍,主侧半球病变可有Broca失语, 可伴有尿失禁,及对侧强握反射等。 深穿支闭 塞,出现对侧面,舌瘫及上肢轻瘫(内囊膝部 及部分内囊前肢)。双侧大脑前动脉闭塞时, 可出现淡漠,欣快等精神症状,双下肢瘫痪, 尿潴留或尿失禁,及强握等原始反射。
辅助检查: 1.头CT:对于急性卒中患者,头颅CT平扫是椎常 用的检查,对于发病早期脑梗死与脑出血的识 别很重要。脑梗死发病后的24小时内,一般无 影像学改变,24小时后,梗死区出现低密度病 灶。在脑梗死的超早期阶段(发病6小时内), CT可以发现一些轻微的改变:大脑中动脉高密 度征;皮质边缘(尤其岛叶)以及豆状核区灰 白质分界不清楚,脑沟消失等。这些改变的出 现提示梗死灶较大,预后较差,选择溶栓治疗 应慎重。发病后2周左右,脑梗死病灶处因水肿 减轻和吞噬细胞侵润可于周围正常脑组织等密 度,CT难以分辨,称模糊效应。
2.特殊治疗 (1)溶栓治疗: (2)抗血小板聚集治疗:不符合溶栓适应证且 无禁忌证的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应在发病后尽早 给予口服阿司匹林150--300毫克/天.急性期后可 改为预防剂量(50-150毫克)。不能耐受阿司 匹林者,可考虑选用氯吡格雷等抗血小板治疗。 (3)抗凝治疗。 (4)神经保护治疗。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