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高考英语改革发展史
关于高考英语改革的思考
203Mar.2014No.3CHINESETIMES关于高考英语改革的思考赵陈香【摘要】酝酿已久的高考改革这次将重点放在了英语这门课程上,教育部披露英语将不再纳入统一高考的范围,而是实行一年多考制,由学生自主选择考试时间。
这一政策的出台引起了各界的广泛关注,人们也对这一制度的发展前景拭目以待。
通过对英语考试在我国的发展历史和现今英语学习的状态研究,分析高考改革首先从英语开始的原因以及对高考英语改革的深入思考。
【关键词】高考改革;高考英语;英语考试发展史中图分类号:G63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0278(2014)03-203-01一、我国英语考试发展史1977年,我国恢复高考,英语考试也随之回复;1983年,英语首次纳入中考科目;1984年,英语正式列入高考科目;1987年,大学英语四级出台;1989年,大学英语六级出台;1992年英语成为高考三大主科之一;2007年,英语考试加大对读写的考察;2013年,多地高考英语开始酝酿改革。
其实早在清朝时期,英语就已经开始成为各学府的招生指标。
所以,我们不难看出,我国对英语考核的重视。
随着新中国的建立,我国的英语考试制度不断完善和发展,相应的等级考核制度陆续出台,后期英语在高考中已经和语文,数学并列成为三大主科目。
二、高考改革先从英语开始的原因中南大学教授蔡言厚说,英语在我国并非官方语言,也不是经常用到,大部分普通老百姓不会英语是不会对工作和生活产生任何影响的。
许多学生们未来从事的职业许多都与英语关系不大,例如会计、工程师、语文老师,所以英语对他们来说并非必须,英语只是作为丰富其人生的调料。
因此,以英语作为试点科目,存在其合理性。
上海外国语大学的相关研究表明,在功利化的导向下,中国英语教育正陷入怪圈:很多大学生只会应付考试,学了十几年,能实现无障碍交流的人不超过5%。
的确,中国学生从小就开始学习以语法、阅读为主的“哑巴”英语,却很少开口大声说出来,同时大部分学生所生活的环境很少有纯正英语发音的出现,这种无环境熏陶的语言学习方式必然会效率低下。
高考英语发展史
高考英语发展史
高考英语的发展史可以追溯到上世纪80年代。
在这期间,英语高考试卷的内容和形式都经历了重大的改革。
例如,1983年的英语高考试卷主要考查单词、单句和篇章层次的知识,没有听力和口语的测试。
到了上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英语高考试卷开始重视考查考生的语言运用能力,增加了语言运用类试题的比例。
2000年起,高考英语科进行了以增加听力考查内容为重点的考试内容和形式改革。
这一改革旨在测试考生在英语听、说、读、写各方面的能力。
2014年,教育部考试中心对高考英语试卷结构进行了调整,以语篇型语法填空题替代了已使用20余年之久的单句型语言知识题,并对试卷中相关部分的排列顺序进行适当调整。
在2016年之后,高考英语科启动一年两次考试所需试卷的设计,同时对考试内容进行调整,进一步优化了试卷结构。
我国高考英语改革与发展的三个阶段
我国高考英语改革与发展的三个阶段邓北平【摘要】高考英语是我国高考科目中改革力度最大、发展最快、变化最频繁的一个科目。
因此,我们研究高考英语,就必须首先厘清高考英语发展变化的轨迹,力求认识、掌握其演变规律,为我国中学英语教学服务。
我国高考英语的改革于1985年正式起步。
至今,大致经历了三个阶段:NMET标准化考试试验期(1985-1992年),NMET标准化考试发展期(1993-1995年)和NMET标准化考试成熟期(1996年-)。
【关键词】高考英语改革发展阶段我国高考英语考试改革于1985年正式起步。
1985-1986年由广东省作为改革试点率先进行英语标准化考试试验,1987年推向全国,迄今为止,已有十几个年头。
多年来,高考英语从未忽视过国外考试的成功经验,也从未轻视过国内英语教学的阶段性成果,更未放慢过自身的改革步伐,一轮又一轮的改革将高考英语不断推向成熟。
从命题导向与改革力度(包括对试卷结构的调整)的角度看,高考英语改革大致可分为三个时期。
1.MET(Matriculation English Test)标准化考试试验期(1985-1992年);2.NMET (National Matriculation English Test)标准化考试发展期(1993-1995年);3.NMET 标准化考试成熟期(1996年-)。
一. MET(Matriculation English Test)标准化考试试验期(1985-1992年)高考英语标准化考试试验期创造了几个第一。
第一次引进了标准化考试这种形式。
标准化考试属于客观性考试的范畴,它可分为常模参照性考试和目标参照性考试。
前者以常模为参照点,反映应试者成绩在考试总成绩中的位置,一般用于选拔、水平、安置等方面的测试。
后者以专业或学科的目标为参照点,通常用于达标、合格考试等。
高考英语属于常模参照性考试。
由于标准化考试实现了高度数量化,在科学性,客观性和有效性方面,达到了前所未有的水平。
我国高考英语听力考试的历史与现状精品PPT课件
❖ 2009年,同样是浙江,宣布恢复考查听力, 只是考查的形式和时间发生了变化----将听力 考查纳入到全国英语等级考试(二级)中来, 并以30分的赋分计入高考总分,且一年可考 查两次,称得上是高调反弹。
❖ 2009年, 广东宣布于2011年高考英语将实行 “读写结合,听说合考”的考查模式,并将 听力考查的内容、形式和时间做了重要的改 革,而且在计分上听、说两项只占到高考英 语150分总分的10%。
❖ 2001年 听力考试进入高考试卷.
❖ 2004年,我国开始施行高考分省命题。一部 分发达地区继续听力考查,一部分欠发达地 区则采用教育部命制的不含听力的高考英语 试卷。
❖ 2005年是一个很有意思的年份:
❖ 一面是基础教育发展良好的省份(例如浙江) 宣布不考听力.
❖ 一面是上海、广东、湖南和重庆四地(在教 育部考试中心年度考试大纲的启示下)改造 或改革了听力题型,增加了听力填空类试题。
❖ 湖南卷模式在2005年的时候还是一个相对独立的模式,但是 随着近年的改革与发展,有些卷种不约或相约而同地形成了
一个相对接近的试卷结构体系。在听力题区的填空题方面, 重庆卷接近湖南卷。在写作题区的填空题方面,06-07年的 江苏和07-08年的江西与湖南模式非常相似或相近。 但08年 江苏卷将对话填空改为任务型阅读,且全卷赋分发生重大变 化而脱离湘卷模式。2009年徽、津、闽三地不约而同地使用 不同的题型来取代长期为人诟病的短文改错。我们将湘、赣、
川等
听力
❖ 听力应不应该考就如同英语应不应该学一样 是一个不折不扣的伪问题。事实上,一个人 的语言能力是整体素质的体现,是不可分割 的。听、说、读、写这四种能力素质要求缺 一不可,否则,就难以构建英语的整体素质 水平。从这个意义出发,英语听力应该怎么 考和考什么才是当前英语听力教学与测试所 面临的第一要务,值得广大专家和一线教师 们认真研究。
高考英语试题演变分析与备考建议学习精选演示课件.ppt
2014年高考英语课标一卷试题
2014年高考英语福建省卷试题
2014年高考英语课标二卷试题
2014年高考英语大纲版卷试题
精选文摘
8
1950 vs 2014年高考英语试题
听力
阅读理解
知识运用
填词 连句 英译汉 汉译英 写作
总题数 总分数
第 一 节 5第 二 节四 选 一七 选 五 5完形填空单选/ 语16空 4句
精选文摘
14
英语科目测试方法、题型内容和阅卷方法演变
全国统一高考六十五年来,高考英语科的测试方法、题 型内容和阅卷方法的改革,大致可以分为五个阶段( 1950年—1951年为过渡阶段:各高校自主考试招生或分 大区高校联合考试招生;1966年—1976年高校停止招生 或推荐工、农、兵上大学):
精选文摘
5
国家统一命题vs分省自主命题
1977年恢复高考,当年和1978年因受当时具体的客观条件限制, 实行分省命题,而后很长一段时间都实行的是国家统一命题制度
1987年教育部批准上海实行“3+1”高考改革方案并实施自主命题
2002年北京市获得了语、数、外3科的单独命题权
2004年起陆续增加天津、辽宁、江苏、浙江、福建、湖北、湖南 、广东、重庆、山东、安徽、江西、四川、陕西14省单独命题
精选文摘
3
袁贵仁部长两会答记者问
袁贵仁:我们将扩大使用全国统一高考 命题,今年将扩大三个省,明年再扩大 七个省。届时,将有25个省份在高考中 使用由国家考试中心统一命制的试卷。 (3月8日两会部长通道)《中国教育报 》3月9日第一版
精选文摘
4
国家统一命题vs分省自主命题
2014年,15省高考采用全国卷 全国卷分为新课标一卷、新课标二卷和大纲版试卷 河南、河北、山西3省采用新课标一卷
英语考试改革方案形成始末
英语考试改革方案形成始末央视网(记者王磊报道)近日,中国教育部制定完成考试招生改革总体方案,宣布将探索“外语科目实行社会化一年多考”等改革,外语考试不再在统一高考时举行,由学生自主选择考试时间和次数。
业内人士认为,英语高考改革正逢其时,也是在为全面打破“一考定终身”的应试教育模式探路,意义重大。
全民学英语,却学成了“哑巴英语”中国自1977年恢复高考以来,英语教学的地位不断强化。
1983年,英语被正式列入高考科目;1987年9月,首次大学英语四级考试实施;1989年1月,又有了大学英语六级考试;而到了1992年,由于分科制改革,英语开始从一个必考科目陡然升级为高考三大主科之一。
于是,英语考试对于很多人来说成了绕不开的话题。
高考英语考试重要性自不必言,英语四六级考试挂钩大学毕业证,英语职称考试事关前途……因此,拼英语开始从娃娃抓起,各种英语培训持续火爆。
在当前的教育体制下,考好英语已经成了关乎幸福和梦想的人生大事,一些优秀人才却因为英语成绩的短板而前程受阻。
2005年,时任清华大学美术学院博士生导师的陈丹青愤然辞职,理由是绘画资质优异的学生因英语考试不过关而无法录取。
“就是教育体制,非常简单,学会外语对一个艺术家来讲,跟交流毫无关系,哑巴都能交流,这完全是对艺术无知。
”他说。
“有必要全中国人民都学英语吗?我觉得没有必要,它应该作为一种技能。
”南京中华中学一名学生的父亲李智说。
社会对英语成绩的超高要求,自然转化成了孩子沉重的学习负担和压力。
北京市第一零九中学高一的小崔从幼儿园开始学习英语,从小学到中考前“年年都在上补习班”:小学一年级到五年级读剑桥英语,之后到初二学习新概念英语补习班。
她回忆说,临近中考前的几个月,每周上两次英语补习班的课,每周花费1260元的补习费。
“但是我中考英语成绩才比二次模拟考高了1分。
”她感慨道,“英语学习就是费钱费力费时间”。
教育部教材审定委员会专家组原组长刘道义承认:“不是每一个公民将来都是用外语来从事工作,所以在这种意义上来讲,外语要求的程度,我认为对于全国普遍来说不必要求得太高,义务教育尤其要求不可过高,否则负担就过重。
高考英语改革解读
高考英语改革解读2001年7月,教育部正式颁布了全日制义务教育和普通高级中学《英语课程标准(实验稿)》。
与此相呼应,当年7月的全国高考英语试卷取消了语音和词汇字母补全试题,代之以听力试题,成为1977年恢复高考以后英语题型结构的转折点。
自此,各种大型英语考试的改革也拉开了序幕。
听力试题的设置标志着改革的开始根据教育部《关于在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外语科中增加听力考查的通知》的精神,2001年全国高考英语试题(全国卷I)中正式加入了占总分20%,即30分的听力试题,标志着2001年的高考英语试题成为1977年恢复高考以来的转折点,是高考英语改革迈出的实质性的一步。
2002年的高考英语听力试题与2001年的相比语速有比较明显的加快,材料的长度也有所增加,在2001年的基础上又前进了一步,由于受到全国各地高中英语听力教学资源的限制,2003年的高考英语听力试题适度放慢了语速。
这样,虽然2001年至2003年高考英语听力试题的命题指导思想和原则基本一致,但2003年试题的实测难度比2002年大约降低了4个百分点。
经过两年的探索实践,2003年的高考英语试题虽比2002年倒退了一小步,但却保持了2001年“前进一大步”的水平,标志着英语高考改革正式启动。
从2001年到2003年,受听力材料的信息包容量和现行高中英语听力教学资源的客观条件的限制,这三年的听力试题只能初步考查学生对信息细节的捕获能力,只有约20%的题需要学生根据听力材料中的信息作出进一步的推断。
这一命题指导思想和原则基本上与新课标中描述的六级“听”的目标相吻合,大致相当于上个世纪80年代末大学英语的考查水平。
随着部分省市英语高考改革力度的加大和高中英语听力教学资源的逐渐丰富,高考英语听力部分的考查目标也必将很快向新课标描述的七级目标靠拢,届时三个选择项就难以适应而需过渡到较为标准的四项选择。
这也应该是检验各省高中英语教学水平的重要标准之一。
高考英语改革
如何预防类似的冲击
佳音:
关注教育行业的动态
完善教育理念和教学体系 精力再放到提高师资教学 水平上,提高教学质量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扩大宣传力度,提高信誉 度及知名度
如何预防类似的冲击 行政人员:
提高业务能力
定期或不定期与家长沟通,做好家长的思想建设工作
工作中的普遍问题应制定统一的话述 与同事分享工作经验,相互学习
高考英语改革
演讲人:Wendy
前期的政策
1977年恢复高考,英语进 入人们的视野
1983年英语正式列入高考 科目中
1985年英语成为主科目之 一 1988年—2011年全国各地 均实行高考英语标准化考 试 2013年底教育部探索英语 社会化考试
前期政策对我们的影响
利:
英语成为必考科目之 一 语文、数学、英语并 列为三大主课,并且 分值相同
如何给盲目的家长以引导
高考不是不考英语,而是侧重点不同了
英语的比重并未下降 英语成绩划分等级后,各类院校对英语成绩提出要求
985要求A级(135分以上),211要求B级(120分以上),非211一本要求C级 (105分以上),二本要求D级(90分以上),三本要求(80分以上)
英语是一种语言,一种工具
弊:
习惯用试卷为载体评 价学习效果 用分数衡量学生的英 语能力 语言是一种应用工具, 却未能发挥自身的特 点
落定的政策
2014年9月教育部出台《关于考试招生改革的 总体方案》,方案中提出“保持统一高考的语文ˎ 数学ˎ外语科目不变,分值不变,不分文理科,外 ˎˎˎ 语提供一年两次的考试机会”。
祝佳音的明天更美好
英语高考改革与学科知识融合
英语高考改革与学科知识融合自1977年恢复高考制度、1978年把英语作为外语列入考试科目并实行统一命题以来,高考英语学科从没停止过改革的步伐。
高考英语学科从计分政策、考测方向、考试形式、考试内容、试卷结构等方面经历了多次改革,成为我国高考科目中改革力度最大、发展最快、变化最频繁的一个科目。
回顾我国高考英语学科的改革历程,分析其发展轨迹,对新一轮英语考试改革不无助益。
一、计分政策调整与高考科目改革1977年恢复高考后,教育部门采取逐年增加分值权重措施,英语高考成绩从1977年、1978年作为参考分数,1979年以10%的比例计入重点院校录取总分,1980年以30%、1981年以50%,到1983年按照100%计入本科院校录取总分,前后历经七年时间。
将英语成绩计入高考录取总分这一举措极大地促进了各级各类学校开设英语课程、开展英语教学研究的积极性。
自1977年恢复高考制度以来,我国积极探索高考科目设置改革。
恢复高考直至上世纪八十年代末,我国高考实行大理科与大文科分设的做法。
1993年全国实行会考加高考机制,高考科目实行“3+2”方案,“3”为必考科目,指语文、数学、英语;“2”为选考科目,文科科目为历史和地理;理科科目为物理和化学。
2002年全国高考科目再次实行了大胆的改革,实行“3+X”方案,其中“3”为语文、数学、英语,“X”为变量,由各省、市决定考试科目。
从2007年开始,新课程试验省份作进一步的深化和微调,“3”依然为语文、数学、英语三门必考科目;“X”科目主要体现在考试内容方面做了一些改革,无论是“文科综合”学科还是“理科综合”,其考试内容除必考内容外,增加了选考内容,增强了考生的自主选择权。
在历次的高考科目改革中,英语始终被列为一门必考科目,卷面分值也先后从100分、120分提高到150分。
这些举措有力地保证了英语学科的基础性地位,极大地促进了基础教育阶段尤其是中学英语教学与研究的健康发展。
中国第一提出高考外语改革
中国第一提出高考外语改革转载---高海燕著名教育传媒和高考研究专家罗金远,2009年1月7日,在中国教育报上发表“科学确定高考外语科赋分”的署名文章;2009年2月,在《湖北招生考试·理论》发表“应当重视高考外语改革”的思考,就高考外语改革发表了独到的见解,当时在教育界引起较大反响。
他认为:保持高考科目结构不变,改变学科赋分值:分值由150分调减至100分:英语考试方法由学校考试转由社会机构考试,实行等级制,并记入考生学籍档案,作为高校录取的必备条件或参考条件。
4年后,2013年1月,教育部一号文件明确提出“研究英语科目一年多考的办法”。
10月,北京率先响应,推出高考改革方案:2016年起,英语由150分减为100分。
英语实行社会化考试,一年两次考试,学生可多次参加,按最好成绩计入高考总分。
与此同时,江苏也在酝酿高考英语改革,2016年起英语将一年两考,实行等级制。
京、苏两地的新政与罗金远的观点不谋而合。
“从小学中学到大学,重外语、轻母语的现象非常严重。
”罗金远说,学生把大量时间花费在外语上,长时间、高强度的外语训练使其思维方式发生异化,说起母语来磕磕碰碰,写汉字不是“缺胳膊”,就是“短腿”。
外语“热”,根源在于现行的高考赋值。
在他看来,母语和外语在民族历史文化传承中扮演的角色不同。
母语是本民族历史文化的载体,外语是他族历史文化的组成部分,两者不同根,因而在弘扬民族文化、传承民族传统中的地位和作用完全不同。
从实用性来说,出国留学固然需要掌握外语,但留学归国的是多数,在大部分情况下都在母语环境中工作和生活,使用外语的机会少之又少。
“除了中国,世界上没有一个国家的高考把另一个国家的语言当做必考科目,并跟母语相提并论。
”最近,本刊记者专访了罗金远。
记者: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指出:“推进考试招生制度改革……探索全国统考减少科目、不分文理科、外语等科目社会化考试一年多考。
广东高考英语改革9年历程及2015年高考英语试卷分析Ben
广东高考英语改革9年历程及2015年高考英语试卷分析李洪彬其实在早前知道今年是广东高考英语自主命题的最后一年时,笔者是有点伤感的。
作为高考英语改革的主力军,我认为广东高考英语的改革是在很有理念追求的基础上做出的很值得让人尊重的尝试的。
高考作为学习评价里面的一种终结性评价,《课标》里面明确提出了“终结性评价应着重检测学生综合语言技能和语言应用能力。
”而“综合语言运用能力的形成建立在学生语言技能、语言知识、情感态度、学习策略和文化意识等素养整体发展的基础上。
”“听和读是理解的技能,说和写是表达的技能”所以,“理解”和“表达”成为了广东高考英语改革的关键词。
从2007年开始,广东高考在整体的考试模式做出改革后,高考英语也经历了相应的改革,而这里面2011年是个分界点。
在2007年到2010年之间的4年,广东高考英语的试卷结构如下:试卷结构这4年里的试卷结构,是有几个突出的变化的:一个是语法考察从“单项选择”改为了“语法填空”,分值从每题1分,调整为每题1.5分,题量由原来的15题,变为了10题。
考察的内容不但涉及语法结构,更涉及构词法、句子意义及篇章连贯,这是很符合《课标》里的学习理念的。
另一个变化则是写作方面,由原来的“短文改错”+“书面表达”改为“基础写作”+“读写任务”。
尤其是“读写任务”,完全颠覆以往的写作考察,更利于培养学生英语写作逻辑及语言表达的能力。
而其实背后还不仅于此,这种题型更多体现的是培养学生规划、监控、组织信息的高级学习技能。
对于“语法填空”及“读写任务”,前者涉及需要在篇章中调用相应的语法知识进行填空,后者则是需要在读完篇章后进行写作,都极大地调动起学生参与考试的交互性,简单讲,学生参与考试的主动性得到加强,而该特征更是评价考试有效性的重要依据。
2011年之后的5年,广东高考英语又进行了一次改革。
而这个改革最突出的特点是原来的“听力”改为“听说”,除了提升对语言表达的考察,更符合《课标》所提“利用现代而在此之后的广东高考英语整体给人的印象,也越来越具有辨识度。
我国英语测试发展轨迹探究
同时,新的英语测试形式也开始出现,如在线测试、移动测试等,使得英语 测试更加便捷、灵活。此外,随着一带一路倡议的推进,我国的英语测试也开始 注重跨文化交际能力的考察,以培养具有国际视野的人才。
四、未来展望:个性化与多元化
未来,我国的英语测试将更加注重个性化与多元化。随着教育理念的更新和 技术的进步,英语测试将更加注重学生的个体差异和实际需求,提供更加多样化 的考试形式和内容。例如,自适应考试可以根据学生的表现动态调整试题难度, 更好地反映学生的真实水平;计算机自适应考试则可以根据学生的答题情况智能 选择试题,提高考试的效率。
中国古典舞艺术的价值不仅在于其华美的技艺和深厚的文化内涵,更在于其 对人的全面发展的促进。舞蹈动作与音乐韵律的结合,有助于提高人们的协调性、 平衡感和韵律感。同时,古典舞所传达的美德、礼仪等精神内涵,也能够陶冶人 们的情操和品格。
在面对未来发展时,我们建议:首先,加强对古典舞的学术研究,深入挖掘 其文化内涵与艺术价值。其次,提高公众对古典舞的认知度,通过举办展览、讲 座等普及活动,让更多人了解和欣赏古典舞。此外,鼓励创新,推动古典舞与现 代文化的融合,为古典舞注入新的活力。最后,加强国际交流与合作,共同推动 中国古典舞在全球范围内的传播与发展。
展望未来,德奥艺术歌曲仍有广阔的发展空间。首先,随着全球化的深入推 进,不同文化和地区的音乐元素将更加频繁地相互碰撞与融合,为艺术歌曲提供 更多可能性。其次,科技的发展也为艺术歌曲的创新提供了强大支持,如虚拟现 实技术可以让我们以全新的方式欣赏艺术歌曲。此外,随着社会的发展和人们审 美观念的变化,德奥艺术歌曲也需要与时俱进,当代社会问题和情感表达,以不 断满足听众的审美需求。
目前,当代中国古典舞已经形成了多元化的表演形式和艺术特点。例如,在 舞蹈动作上,古典舞借鉴了武术、戏曲等元素,形成了独特的舞蹈语言;在音乐 上,古典舞则充分运用了传统乐器和民歌,为观众带来了视听盛宴。此外,古典 舞的教材建设也取得了显著成果,多所大专院校开设了古典舞专业课程,了大量 专业教材。
上海英语高考改革历史
上海英语高考改革历史上海英语高考改革历史可以追溯到1979年。
自那时以来,上海在高考英语科目方面经历了一系列改革和调整。
以下是上海英语高考改革历史的一些重要节点:1.1979年:上海开始实施高考英语科目考试,并首次将英语成绩按一定比例计入总分。
这一改革旨在提高中学英语教育水平和学生英语应用能力。
2.1985年:上海对英语高考进行了一次重要改革,将满分100分的英语成绩全部计入高考总分。
这一改革进一步强调了英语在高考中的重要性,并促进了学生英语学习的积极性和投入。
3.1990年:上海开始对英语高考进行全面改革,引入了口语测试和听力测试。
这一改革是为了提高学生的英语应用能力和交际能力,同时也增加了考试的多样性和难度。
4.2003年:上海市教委发布了《上海市中小学英语课程标准》,对中学英语教学提出了新的要求。
该标准强调了英语交际能力、跨文化意识和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对教材编写、教学评估和考试命题等方面也进行了相应的调整。
5.2014年:上海开始实施高考英语科目“一年两考”的改革试点,即学生在一年内可以参加两次英语高考,取其中最高的一次成绩计入总分。
这一改革旨在减轻学生的考试压力,促进英语学习的个性化发展。
6.2017年:上海市教委发布了《上海市高中英语学科育人价值研究与实践成果》,对高中英语教学提出了新的目标和要求。
该文件强调了英语学科的育人价值,注重培养学生的语言能力、文化意识、思维品质和学习能力等方面的素养。
总体来说,上海英语高考改革历史经历了从注重知识考核到注重能力考核的转变,从单一考试形式到多样化考试形式的转变,以及从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的转变。
这些改革旨在提高学生的英语应用能力和跨文化交际能力,同时促进中学英语教育的不断发展和完善。
浅议高考英语改革
浅议高考英语改革作者:李祖庆来源:《大东方》2016年第02期摘要:从1977年恢复高考以来,我国的英语教育得到了长足的发展,特别是1999年的“3+X”科目改革后,英语得到了社会各界的高度重视。
应试教育也带来一系列问题,学生投入了大量的时间和精力,但运用语言的能力却不容乐观,听说能力普遍不高。
因为高考英语对高中的英语教学具有指挥棒的作用,对英语的改革特别是高考英语的改革是大势所趋。
鉴于高考英语改革的重大影响,本文主要讨论高考英语改革及对高中英语教学的启示。
关键词:高考英语改革;高中英语;英语教学从1977年高考恢复后,英语开始得到应有的重视和发展。
当时的教育和相关部门都为我国英语教学和高考英语的发展做出了有用的尝试和长足的进步,1999我国高考实行“3+X”的模式,其中3代表语文、数学、外语各占150分,从此高中英语在高中的重要性得到很大的加强,之后颁布的《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及其修订版》也对英语社会意义给予了充分的肯定,提出英语是世界公民的必备素质。
另外高考英语也经历了一个变化的过程,1977年恢复高考时仅要求报考英语专业的学生需要参加英语考试;1978年英语才成为高考必考科目但是也只是作为高校招生的参考并不计入总分;1979年要求报考重点高校的学生的英语成绩按照10%计入总成绩;1980年除专科院校外其他高校英语成绩需要按30%计入高考总分;到1987年高考英语成绩才100%计入高考总分,实现了大发展;不过1999年达到最高潮,高考英语取得了同英语、数学同等重要的地位分数高达150。
可见我国高考英语根据社会发展需要是一个动态变化的过程。
一、高考英语改革的背景实行高考英语改革有各种内外因素的推动,因为高考英语对高中的日常教学有明显的导向作用,目前的英语教学还存在一些问题。
①过分重视英语而忽视了高中语文。
作为中国学生的母语,中文有深厚的文化积淀和内涵,同时包含对培养学生综合素质起重要作用的思想和道德方面的内容。
高考英语测试的发展历程
高考英语测试的发展历程回顾我国高考英语测试的历史发展轨迹,我们不难看出,我国普通高等学校招生统一考试英语学科的测试内容、题型的设置和阅卷方法的改革,大体上经历了以下四个阶段:第一阶段:自1952年全国实施高等学校招生统一考试起,至1965年,即”文革”前夕止。
此时我国的高考英语测试主要有3种题型,即阅读题、英译汉、汉泽英。
阅卷方式采用人工阅卷。
英语阅读题型所占分数比例为全卷的20%到36%,一般为100-300词的英语短文,要求考生在仔细阅读后用英语回答几个问题(1959年的阅读题甚至只要求考生用中文回答)。
问题难度不一,三分之二的问题可以从原文中直接找出答案,三分之一的问题用How、Why之类的疑问词提问,相对来说难一些。
英译汉题型有两种形式。
一种是句子英译汉,一般是给七、八个英文句子,要求译成汉语。
另一种是短文英译汉,文章长短不一。
例如,1961年考题仅100词左右,分值占总分的32%;而1962年有203词,分值占总分的30%。
1959至1964年都是采取短文英译汉的题型。
此外,1962、1963两年出现过阅读理解与英译汉混合题型:即在英语短文中有四句话,加有括号,要译成中文,另外还要用英语回答6个问题。
1965年还出现了一道五选一的多项选择题,这是我国高考英语历史上第一次使用该题型。
上述题型,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这个阶段高考英语命题的随意性很大,主观题型占很大的比例,还谈不上英语测试的科学化、规范化。
第二阶段:自1977年恢复高考起,到1987年为止。
1977年刚刚恢复高考时,英语由各省、直辖市、自治区自行命题和组织考试。
自1978年起,高考英语由全国统一命题。
80年代中期,我国开始英语标准化的研究,并在广东进行试验。
这一考试定名为MET(Ma-triculation English Test)。
其后,部分省(自治区)参与了这一试验。
第二阶段高考英语测试的主要特点是:命题逐步走向科学化、规范化。
改革开放三十年来我国高考英语科的发展情况
改革开放三十年来我国高考英语科的发展情况改革开放以来,我国高考英语科目在教学内容、考试形式、评价标准等方面取得了长足的发展。
这一科目的变革不仅体现了教育改革的普遍趋势,更是我国教育制度现代化进程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本文将通过回顾过去三十年来我国高考英语科的发展情况,探讨其变革带来的挑战和机遇。
改革开放初期,我国高考英语科目以语法、词汇的应用为主,注重考查学生对基础知识的掌握。
但是,由于学校资源有限,英语教学普遍落后,学生的英语水平相对较低。
因此,高考英语科目的改革势在必行。
随着教育现代化的推进,高考英语科目逐渐从知识传授转向能力培养。
从1985年起,阅读理解等与实际沟通相关的题目开始加入高考英语科,这标志着我国高考英语科目的改革进入新阶段。
这种变化引起了广泛的争议,一些人担心这种改革会增加考试的难度,加重学生的负担。
然而,这种改革也得到了很多人的支持,他们认为这样的改革能够更好地考查学生的英语实际运用能力,提高英语教学的质量。
进入21世纪后,我国高考英语科目的改革迈出了更大的步伐。
从2006年开始,高考英语科目正式启用听力考试,这是对学生综合英语能力的全面考查。
听力考试的引入为教育部门提供了更多的选择,可以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和资源优势,选择不同的考察方式,使英语教育更加灵活多样化。
同时,高考英语科目的评价标准也发生了变化。
在过去,高考英语科的评价主要依靠学生的课堂表现和笔试成绩,忽略了听说能力的培养。
而现在,听力考试和口语考试的加入为评价英语综合能力提供了更全面的数据支持。
这种评价方式的变革激发了教育教学的创新,推动了英语教学质量的提高。
高考英语科目的改革不仅改变了教学内容和评价标准,还深刻地影响了学生的学习方式。
过去,学生只需要死记硬背大量的单词和语法规则,追求高分成了他们唯一的目标。
而现在,学生需要注重运用英语的实际能力,注重培养思维能力、沟通能力和自主学习能力。
这样的改变要求学生主动参与到学习中,积极思考和实践,从而培养更全面的素质。
高考英语改革
山东
改革动向
外语听力不再纳入高考(已出台) 山东省公布2014年普通高校考试招生工作实施方案, 明确提出外语考试科目中的听力考试暂不纳入夏季高 考统一考试内容,但外语考试的分值仍然是150分。 此外,考生外语听力成绩取高中学业水平考试外语科 目听力成绩中最好的一次,单独记入考生电子档案。
江苏
广东
改革动向
高考英语“不打分” 高考政策保持稳定 广东自2010年以来一直按照《广东省普通高校招生考 试改革调整方案》执行,仍考语文、数学、英语等3门 主科+文科综合/理科综合考试,并将普通高中学业水 平考试列为高考录取必要条件。目前,广东高考政策 保持稳定。
浙江
改革动向
2014年高考英语政策暂无变动 浙江省考试院公布说,2014年浙江高考政策一般 在2014年的2月或3月发布,英语考试目前没有听 说有新变化。
中立派
高考英语改革难以改变本质,录取制度才是高考改革的 “硬骨头” 中国高考数学更应该改革 高考英语改革应该仔细斟酌 减了分的英语改革变得意义不大,应该从本质上进行改革
反对派
英语改革恐怕会增加学生"负担“ 英语降分无法减轻学生负担,语文加分同样无法振兴 汉语 弱化英语是逆历史潮流 把英语教学负担推给了大学
1977年12月,我国恢复高考制后规定高考报考外 语专业的需加试外语
自1977年恢复高考起,到1987年为止。1977年刚 刚恢复高考时,英语由各省、直辖市、自治区自行 命题和组织考试。自1978年起,高考英语由全国统 一命题。80年代中期,我国开始英语标准化的研究, 并在广东进行试验。这一考试定名为MET(Matriculation English Test)。其后,部分省(自治区)参与 了这一试验。 在我国英语测试领域的先驱、原广州外国语学院 院长桂诗春教授的带领下,我国高考英语测试在历 经多年的徘徊与摸索之后,实现了向标准化测试的 平稳过渡。
高考英语改革
高考英语改革:改革:16年开始,高考英语实行等级制考试,满分100. 成绩计入高考总分(A等100分, B等85分, C 等70分),学生可以多次报考,最终以最好成绩为准。
高考英语改革的政策变化:“1.英语退出统一高考”不等于“高考不考英语”。
只是英语不再像过去那样,在每年的6月7号8号两天和语文数学一起考,而是借鉴SAT、ACT等美国考试经验,实行"一年多考"。
也就是说,英语科目率先突破了"一考定终身"的传统高考制度,使得学生能够在整个阶段有多次机会刷新高考英语分数。
其目的有二,一是分散学习压力,让学生不要到了高三才想到突击英语;二是分散心理压力,让学生有机会多次挑战自我,随时从头再来。
可以预见,这个政策的转变将带来的结果是:孩子在高中阶段的英语学习将有两条主线,一个是日常学校教学所关注的"课本主线",一条是从高一便开始发力冲刺高考的"应试主线"。
前者是由《教学大纲》所决定的,即学校老师必须按照《教学大纲》的要求,按照规定的进度完成高中三年的英语教学任务;后者是由高考新政策决定的--既然国家允许学生从高一就开始参加英语高考,那么肯定大部分学生都愿意从高一开始发力"刷分",正如许多准备托福、雅思等出国考试的学生一样,"即使前几次成绩考得不理想,也要先体验几次,积累考场经验"。
于是,在日常学校英语学习之外,学生很可能愿意跟着应试经验丰富、提分效果明显、教学针对性强的机构和老师进行大量课外英语补习,以应对每半年甚至每三个月一次的高考英语应试机会。
2.另一个高考英语政策改革方向就是"分数实行等级制度"。
也就是说,今后英语成绩不再计入高考总分,而是换算成几个等级,和孩子报考的学校等级相对应。
比如有可能按下面的方式换算:按满分150分计算,考到140分以上为一级,孩子将有资格报考清华、北大、复旦、交大、浙大、人大等名校;考到130分以上为二级,孩子将有资格报考山东大学、中国海洋大学等985院校;考到120以上为三级,孩子将有资格报考211院校……如果孩子英语成绩在90分以下(不及格),即使其他科目高考成绩都非常出色,也只能报考专科院校。
浅谈我国高考英语改革的背景、原因及现状-文档资料
浅谈我国高考英语改革的背景、原因及现状-文档资料浅谈我国高考英语改革的背景、原因及现状对于中国人而言,高考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任何有关高考改革的消息几乎都能够在社会上引起巨大反响。
教育部2014年工作要点明确:改革原则是探索全国统考减少科目、不分文理科、外语等科目社会化考试一年多考。
按照教育部初步改革草案思路,高考全国统考科目缩减为三科,包括:语文、数学、外语,其中,语文、数学两科仍实行全国统考,外语仍列入统考,由地方教育行政部门组织考试,实行一年多考。
一、高考英语改革的背景1978年,高考的恢复,受到了社会各界人士由衷的欢呼。
时至今日,高考却受到越来越多的批评,改革高考的声音不绝于耳,甚至取消高考的呼声此起彼伏。
1999年2月,教育部推出“3+X”高考科目设置改革方案,当年先在广东试行,之后试点范围逐步扩大,2002年起在全国普遍实行。
有人评价,这个方案的最大特点是开放性,高校和学生都可以自由选择考试科目。
但在实践过程中,大部分省份都选择了“3+文科综合/理科综合”模式,所谓综合,不过只是3门课程的拼盘而已。
只有广东和河南采用过改革设计者最推崇的“3+大综合+1”的方案,但河南只实行了3年便改为“3+文科综合/理科综合”模式。
有媒体报道称,现在这一轮高考改革方案,始于2005年,可谓“九年磨一剑”。
2013年12月7日,教育部网站首页发布消息称,教育部考试招生改革总体方案制定完成,将建立分类考试、综合评价、多元录取的高考制度。
同时,教育部网站披露了已经制定完成的考试招生改革总体方案的部分细节。
总体方案和高考改革等配套实施意见于2014上半年出台。
2014年9月3日,国家教育部颁发了《国务院关于深化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实施意见》,提出改革开放30多年来,我国考试招生制度不断改进完善,初步形成了相对完整的考试招生体系,这一制度总体上符合国情,权威性、公平性社会认可,但也存在一些社会反映强烈的问题,主要是唯分数论影响学生全面发展,一考定终身使学生学习负担过重等弊端。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958—1965年的高考英语试卷采用的主要测试形式有: 英译汉;汉译英;阅读测验;回答问题;用所给单词完成句子。
1977年的高考试题由各省、自治区和直辖市自行命制, 各地在英语试卷中采用的主要题型有: 写出单词的变化形式;用英语回答问题;用动词的适当形式填空;补全句子;英译汉(短文);汉译英;单句填空;阅读短文回答问题;命题作文;语态变化;介词填空;词组造句;句子分析;句型转换;改错;连词成句;英汉单词或词组互译等。
1978年恢复全国统一命制高考试题,当年的高考英语试卷中主要采用了以下测试形式:选择填空;句型转换;汉译英;短文填空;阅读理解;英译汉。
阅读理解试题开始采用提供四个选项的选择题。
1978—1984年期间的高考英语试卷中出现的测试形式有: 选择填空;短文填空;阅读理解(选择、填空、回答问题);汉译英;英译汉;动词填空;正误辨认;拼写单词;改错;句型转换;连词成句;单词辨音;完成句子;词类转换;单词释义;综合填空。
1984年高考全国卷各大题的排列设计如下:1单词辨音;2词类转换;3单词释义;4完成句子;5选择答案;6动词填空;7综合填空;8阅读理解(附加题) ;9综合填空。
1985年,广东省开始进行MET标准化测试的试验工作;同年,原国家教委批准上海市进行高中毕业会考与会考后高考科目改革的试验,上海开始单独命制高考试题。
1989年,MET标准化测试在全国推,按照标准化测试要求命制的高考英语学科试卷基本成形。
以下为1989年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招生统一考试英语试卷的题型结构:
1991年,原国家教委在《关于印发< 高中毕业会考后普通高校招生全国统一
考试工作方案(试行) > 的通知》中第一次对高考明确定性:“会考后的高考,
在考查基础知识的同时,注重考查能力”。
这一要求成为高考各学科命题的指导
思想。
同年,原国家教委有关部门对高考各科试卷设计明确提出了以下要求:1、
考试时间由120分钟增加为150分钟;2、分值由10分提高到150分;3、试卷难度
由0. 55降低为0.65;4、试卷内容要有新意
1992年,原国家教委决定英语学科的考试时间由150分钟减为120分钟,全卷
分数仍为150分。
某些大题的题量和分值进行了如下调整:
1、单项填空各小题分值由0.5分增加到1分;
2、减少完形填空题的题量,增加各小题分值(由25小题减为20小题,每小题
由1分增加为1.5 分) ;
3、减少短文改错题的题量, 缩减其分值。
(由20 小题减为15小题, 每小题由
2 分减为1分)
1993和1994年为N ME T 试卷的推广期,试卷结构以及能力要求未作变动。
1995年, 除上海市外, 全国各省、市、自治区均开始启用NMET试卷。
1996年的高考英语试卷发生了以下变化:
1、单项填空减少了10 道语法、词汇和习语题;
2、改变了单词拼写题的形式(从没有语境的单词拼写发展到单句语境的单词拼写) ;
3、增加了完形填空的题量, 减少了各小题的分值(由20道增加至25道题; 每小题1分)
4、阅读理解部分增加了一道“补全对话”题;
5、减少了短文改错题的题量, 增加了各小题的分值(由15道减至10道小题; 每小题1.5分) ;
6、增加了书面表达题的分值(由25分增至30分)。
1996年试卷的题型结构与分值如下:
1997年的高考命题坚持了“强调应用, 注重交际, 突出语篇”的指导思想, 适当增加了全卷的总词汇量。
这一年, 广东省开始进行高考英语听力考查的试验。
1998年的高考命题坚持把测试的重点定位在语篇上, 并完成了将测试重点
从语言形式(form ) 到语言意义(meaning)的战略转变。
与此同时, 教育部考试中
心正式向社会推出了含听力测试的高考英语试卷结构。
2000年, 教育部考试中心命制了三套高考试卷供各省选用(不含听力的试卷、听力占总分1 3% 的试卷、听力占总分2仔汤的试卷)。
增加了听力考查部分的试
卷发生了如下变化:
1.删除了语音知识、补全对话和单词拼写题;
2.减少了单项填空题的数量;
3.以语篇为设计单位的试题数量增加;
4 .试题语境化程度加强。
2001年有两套英语试卷供各省使用(听力占13%和20%的各一套)。
根据有关
规定, 听力部分是否计入总分由省级考试机构根据本省实际决定。
考后情况显示, 仅有个别省去掉了第一套试卷中的听力部分。
2002年的全国卷只提供了一套听力占全卷权重20%的试卷。
2003年, 全国各省、市、自治区首次采用了含听力部分的试卷, 并将该部分按30 分的分值计人了总分。
试卷的基本结构如下:
2004年, 我国的高考改革迈出了实质性的一步, 实现了全国统一高考原则下的分省命题机制, 考试大纲取代了考试说明, 并强化了考试大纲的约束作用。
当年全国共命制了巧套高考试题(教育部考试中心4 套, 北京、上海等11套)。
2005年和2006年高考自主命题的省份进一步扩大, 又增加了安徽、山东、江西、四川等省份, 这标志着我国高考英语学科的改革在稳定的基础上进人了新的探索和发展阶段。
近年来, 高考英语新题型风生水起, 精彩纷呈, 如听力填空、听取信息、语法填空、阅读填空、信息匹配、阅读简答、阅读表达、7选5 补全阅读、对话填空、短文填词、任务型读写、完成句子、任务型写作、开放性写作等。
自主命题的省市, 如北京、上海、广东、湖北、湖南、江苏、浙江、山东等一直在努力探索和推出高考英语新题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