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下册各单元测试题及答案

合集下载

人教版七年级下册数学第九章《不等式和不等式组》单元检测卷 (附答案)

人教版七年级下册数学第九章《不等式和不等式组》单元检测卷 (附答案)

人教版七年级下册数学第九章《不等式和不等式组》单元测试卷(基础)总分:100分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40分)1.(2020·四川省巴中中学七年级期中)在下列数学表达式:①-20<,②2-50x ≥,③1x =,④2-x x ,⑤-2x ≠,⑥2-1x x +<中,是不等式的有( ) A .2个B .3个C .4个D .5个2.(2020·重庆綦江区·七年级期末)把不等式x+2≤0的解集在数轴上表示出来,则正确的是( ) A . B . C .D .3.(2020·河南许昌市·)我市某一天的最高气温是9C ︒,最低气温是零下2C ︒,则当天我市气温变化范围()t C ︒是( )A .29t <<B .29t ≤≤C .29t -<<D .29t -≤≤4.(2021·浙江杭州市·八年级期末)若a b >,则下列各式中一定成立的是( ) A .22a b -<-B .11a b +>+C .22a b <D .33a b->- 5.(2021·湖南怀化市·八年级期末)下列不等式中,变形错误的是( ) A .x y >则11x y +>+ B .若a b ->-则a b < C .12x y ->则2x y <- D .若35x -<则53x <-6.(2021·浙江温州市·八年级期末)不等式213x -≤的解是( ) A .1≥xB .1x ≤C .2x ≥D .2x ≤7.(2021·沙坪坝区·重庆一中八年级期末)不等式480x -≥的解集在数轴上表示为( ) A .B .C .D .8.(2021·全国七年级)不等式组24020x x -⎧⎨+>⎩的解集在数轴上表示正确的是( )A .B .C .D .9.(2021·湖南娄底市·八年级期末)如果不等式()33a x a ->-的解集是1x <,那么a 的取值范围是( ) A .0a >B .0a <C .3a >D .3a <10.(2021·广西北海市·八年级期末)若不等式组无解,则a 的取值范围为( )A .4a >B .4a ≤C .04a <<D .4a ≥二、填空题(每小题5分,共30分)11.(2021·浙江宁波市·八年级期末)若a b >,则25a --________25b --(填“>”或“<”).12.(2020·浙江杭州市·九年级期末)不等式组()5831131<722x x x x⎧+>+⎪⎨--⎪⎩的最大整数解为__________.13.(2021·贵州铜仁市·八年级期末)不等式组321215x x ->⎧⎨-≤⎩的正整数解是______.14.(2021·湖南娄底市·八年级期末)关于x 的一元一次不等式组的解集在数轴上的表示如图所示,则此不等式组的解集是______________.15.(2021·湖南邵阳市·八年级期末)若关于x 的不等式组0721x m x -≤⎧⎨-≤⎩的解集中恰好有三个整数,则m 的取值范围是___.16.(2020·浙江绍兴市·八年级其他模拟)关于x 的不等式组314(1)x x x a->-⎧⎨<⎩的解是3x <,那么a 的取值范围是______.三、解答题一(每小题6分,共12分) 17.(2021·广西北海市·八年级期末)解不等式:431132x x +-->,并把解集在数轴上表示出来.18.(2021·湖南邵阳市·八年级期末)解不等式组:31211213x x x x +≥-⎧⎪+⎨>-⎪⎩,并在数轴上表示解集四、解答题二(每小题9分,共18分)19.(2021·安徽六安市·七年级期末)关于x 、y 的方程组2564x y mx ny +=-⎧⎨-=⎩.与关于x 、y 的方程组35168x y nx my -=⎧⎨+=-⎩的解相同,求2021(2)m n +20.(2021·湖南邵阳市·八年级期末)“一方有难,八方相助”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新冠肺炎”疫情期间,我市向湖北省某县捐赠A 型医疗物资290件和B 型医疗物资100件.计划租用甲、乙两种型号的汽车共8辆运送过去.经了解,甲种汽车每辆最多能载A 型医疗物资40件和B 型医疗物资10件,乙种汽车每辆最多能载A 型医疗物资30件和B 型医疗物资20件. (1)请你帮助设计所有可能的租车方案;(2)如果甲种汽车每辆的运费是1200元,乙种汽车每辆的运费是1000元,这次运送的费用最少需要多少钱?答案解析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40分)1.(2020·四川省巴中中学七年级期中)在下列数学表达式:①-20<,②2-50x ≥,③1x =,④2-x x ,⑤-2x ≠,⑥2-1x x +<中,是不等式的有( ) A .2个 B .3个C .4个D .5个【答案】C 【分析】根据不等式的定义,用“>”、“≥”、“<”、“≤”、“≠”等不等号表示不相等关系的式子是不等式进行判断即可得. 【详解】根据不等式的定义可知①-2<0;②2x-5>0;⑤x≠-2;⑥x+2>x-1为不等式, 共4个, 故选:C . 【点睛】本题考查了不等式,一般地,用不等号表示不相等关系的式子叫不等式,解答此类题关键是要识别常见不等号:>、<、≤、≥、≠.2.(2020·重庆綦江区·七年级期末)把不等式x+2≤0的解集在数轴上表示出来,则正确的是( ) A . B .C .D .【答案】D 【解析】试题分析:根据一元一次不等式的解法解不等式x+2≤0,得x≤﹣2. 表示在数轴上为:.故选D考点:不等式的解集3.(2020·河南许昌市·)我市某一天的最高气温是9C ︒,最低气温是零下2C ︒,则当天我市气温变化范围()t C ︒是( )A .29t <<B .29t ≤≤C .29t -<<D .29t -≤≤【答案】D 【分析】利用不等式的定义即可得. 【详解】最高气温是9C ︒表示的是气温小于或等于9C ︒, 最低气温是零下2C ︒表示的是气温大于或等于2C -︒, 则当天我市气温变化范围是29t -≤≤, 故选:D . 【点睛】本题考查了列不等式,掌握列不等式的方法是解题关键.4.(2021·浙江杭州市·八年级期末)若a b >,则下列各式中一定成立的是( ) A .22a b -<- B .11a b +>+C .22a b <D .33a b->- 【答案】B 【分析】根据不等式的性质进行判断即可. 【详解】解:A 、在不等式两边同时减2,不等号方向不变,故错误; B 、在不等式两边同时加1,不等号方向不变,故正确; C 、在不等式两边同时乘2,不等号方向不变,故错误; D 、在不等式两边同时除以-3,不等号方向改变,故错误; 故选:B . 【点睛】本题考查了不等式的性质,解题关键是熟记不等式的性质,灵活运用不等式性质进行判断. 5.(2021·湖南怀化市·八年级期末)下列不等式中,变形错误的是( ) A .x y >则11x y +>+ B .若a b ->-则a b < C .12x y ->则2x y <- D .若35x -<则53x <-【答案】D根据不等式的性质解题:不等式的两边同时加(或减)同一个数(或式子),不等式的结果仍成立;不等式的两边同乘以(或除以)同一个不为零的正数,不等式的结果仍成立; 不等式的两边同乘以(或除以)同一个不为零的负数,不等式的方向要改变. 【详解】A. x y >则11x y +>+,正确,故A 不符合题意;B. 若a b ->-则a b <,正确,故B 不符合题意;C. 12x y ->则2x y <-,正确,故C 不符合题意; D. 若35x -<则53x >-,错误,故D 符合题意,故选:D . 【点睛】本题考查不等式的性质,是重要考点,难度较易,掌握相关知识是解题关键. 6.(2021·浙江温州市·八年级期末)不等式213x -≤的解是( ) A .1≥x B .1x ≤C .2x ≥D .2x ≤【答案】D 【分析】不等式移项合并,把x 系数化为1,即可求出解集. 【详解】不等式213x -≤, 移项合并得:24x ≤, 解得:2x ≤, 故选:D . 【点睛】本题考查了解一元一次不等式,熟练掌握运算法则是解本题的关键.7.(2021·沙坪坝区·重庆一中八年级期末)不等式480x -≥的解集在数轴上表示为( ) A .B .C .D .【分析】首先解出不等式的解集,然后看四个答案中哪个符合,即可解答;【详解】解:不等式4x-8≥0,4x≥8,x≥2;D符合;故选:D.【点睛】本题考查了在数轴上表示不等式的解集,不等式的解集在数轴上表示出来的方法:“>”空心圆点向右画折线,“≥”实心圆点向右画折线,“<”空心圆点向左画折线,“≤”实心圆点向左画折线.8.(2021·全国七年级)不等式组24020xx-⎧⎨+>⎩的解集在数轴上表示正确的是()A .B .C .D .【答案】C【分析】先求出不等式组的解集,再在数轴上表示出来即可.【详解】解:24020xx-⎧⎨+>⎩①②,解不等式①,得2x,解不等式②,得2x>-,∴不等式组的解集是22x-<,在数轴上表示为:,故选:C.【点睛】本题考查了一元一次不等式组和在数轴上表示不等式组的解集,能求出不等式组的解集是解题的关键.9.(2021·湖南娄底市·八年级期末)如果不等式()33a x a ->-的解集是1x <,那么a 的取值范围是( ) A .0a > B .0a <C .3a >D .3a <【答案】D 【分析】根据不等式的性质,不等式的两边同乘或除以同一个负数,不等号的方向改变,可得答案. 【详解】(3)3a x a ->-的解集是1x <,∴30a -<,解得:3a <, 故答案选D . 【点睛】本题考查了解一元一次不等式,由不等号方向改变,得出未知数的系数小于0是解题的关键. 10.(2021·广西北海市·八年级期末)若不等式组04x a x无解,则a 的取值范围为( )A .4a >B .4a ≤C .04a <<D .4a ≥【答案】D 【分析】不等式组整理后,根据不等式组无解确定出a 的范围即可. 【详解】解:不等式组整理得:4x a x,由不等式组无解,得到4a ≥. 故选:D . 【点睛】此题考查了解一元一次不等式组,熟练掌握不等式组的解法是解本题的关键.二、填空题(每小题5分,共30分)11.(2021·浙江宁波市·八年级期末)若a b >,则25a --________25b --(填“>”或“<”). 【答案】< 【分析】根据不等式的性质直接求解即可.【详解】∴22a b -<- ∴2525b a故答案是:<. 【点睛】本题考查了不等式的性质,熟悉相关性质是解题的关键.12.(2020·浙江杭州市·九年级期末)不等式组()5831131<722x x x x ⎧+>+⎪⎨--⎪⎩的最大整数解为__________.【答案】3 【分析】分别求出每一个不等式的解集,根据口诀:大小小大中间找确定不等式组的解集即可得出答案. 【详解】解:()5831131<722x x x x ⎧+>+⎪⎨--⎪⎩①②解不等式①可得:x >52-, 解不等式②可得:x <4, 则不等式组的解集为52-<x <4, ∴不等式组的最大整数解为3, 故答案为:3. 【点睛】本题考查的是解一元一次不等式组,正确求出每一个不等式解集是基础,熟知“同大取大;同小取小;大小小大中间找;大大小小找不到”的原则是解答此题的关键. 13.(2021·贵州铜仁市·八年级期末)不等式组321215x x ->⎧⎨-≤⎩的正整数解是______.【答案】2或3 【分析】根据不等式的基本性质分别解两个不等式,然后取公共解集,最后找出整数解即可.解:321215x x ->⎧⎨-≤⎩①② 解①,得1x > 解②,得3x ≤∴该不等式组的解集为13x <≤ ∴该不等式组的整数解为2或3 故答案为2或3. 【点睛】此题考查的是求不等式组的整数解,掌握不等式组的解法是解决此题的关键.14.(2021·湖南娄底市·八年级期末)关于x 的一元一次不等式组的解集在数轴上的表示如图所示,则此不等式组的解集是______________.【答案】13x -<≤. 【分析】根据不等式组解集确定的口诀,结合数轴,确定解集即可. 【详解】根据数轴的意义,得 不等式的解集为13x -<≤; 故答案为13x -<≤. 【点睛】本题考查了不等式组解集,利用数形结合思想,熟练掌握解集的确定要领是解题的关键. 15.(2021·湖南邵阳市·八年级期末)若关于x 的不等式组0721x m x -≤⎧⎨-≤⎩的解集中恰好有三个整数,则m 的取值范围是___. 【答案】5≤m <6 【分析】首先解不等式组求得解集,然后根据不等式组恰好有三个整数解,确定整数解,则可以得到一个关于m的不等式组求得m的范围.【详解】解:0 721 x mx-≤⎧⎨-≤⎩①②解不等式①,得:x m≤解不等式②,得:3x≥∴不等式组的解集为:3x m≤≤∵不等式组恰有三个整数解,∴不等式组的整数解为3、4、5,则5≤m<6.故答案为:5≤m<6.【点睛】本题考查不等式组的解法及整数解的确定.求不等式组的解集,应遵循以下原则:同大取较大,同小取较小,小大大小中间找,大大小小解不了.16.(2020·浙江绍兴市·八年级其他模拟)关于x的不等式组314(1)x xx a->-⎧⎨<⎩的解是3x<,那么a的取值范围是______.【答案】a≥3【分析】先解第一个不等式得到x<3,由于不等式组的解集为x<3,则利用同大取大可得到a的范围.【详解】解:314(1)x xx a->-⎧⎨<⎩①,解①得x<3,而不等式组的解集为x<3,所以a≥3.故答案为:a≥3.【点睛】本题考查了解一元一次不等式组:解一元一次不等式组时,一般先求出其中各不等式的解集,再求出这些解集的公共部分,利用数轴可以直观地表示不等式组的解集.解集的规律:同大取大;同小取小;大小小大中间找;大大小小找不到.三、解答题一(每小题6分,共12分)17.(2021·广西北海市·八年级期末)解不等式:431132x x +-->,并把解集在数轴上表示出来.【答案】57x <;数轴见解析 【分析】 根据一元一次不等式的解法:去分母,去括号,移项、合并同类项,系数化1,即可得到x 的范围,再把所得的x 的范围在数轴上表示出来即可.【详解】431132x x +-->, 去分母,得()()243316x x +-->,去括号,得28936x x +-+>,移项、合并同类项,得75x ->-,系数化为1,得57x <. 在数轴上表示此不等式的解集如图:【点睛】本题考查了一元一次不等式的解法,以及在数轴上表示不等式的解集,解题关键是明确不等式的性质,两边同时除以一个负数不等号的方向要改变,在数轴上表示不等式的解集时“>”,“≥”向右画,“<”,“≤”向左画,“≥”,“≤”用实心点,“>”,“<”用空心圆.18.(2021·湖南邵阳市·八年级期末)解不等式组:31211213x x x x +≥-⎧⎪+⎨>-⎪⎩,并在数轴上表示解集 【答案】24x -≤<,数轴见解析【分析】分别解出这两个不等式,即可得到不等式组的解集.【详解】 解:31211213x x x x +≥-⎧⎪⎨+>-⎪⎩①②,解不等式①得2x ≥-,解不等式②得4x <,∴不等式组的解集为24x -≤<,在数轴上表示不等式的解集为:【点睛】本题考查解不等式组,解题的关键是掌握解不等式组的方法.四、解答题二(每小题9分,共18分)19.(2021·安徽六安市·七年级期末)关于x 、y 的方程组2564x y mx ny +=-⎧⎨-=⎩.与关于x 、y 的方程组35168x y nx my -=⎧⎨+=-⎩的解相同,求2021(2)m n +【答案】1【分析】 由题意,根据方程组的解相同得到2563516x y x y +=-⎧⎨-=⎩,从而得到22x y =⎧⎨=-⎩,再代入计算,求出m 、n 的值,即可得到答案.【详解】解:根据题意,由2563516x y x y +=-⎧⎨-=⎩, 解得:22x y =⎧⎨=-⎩,代入48mx ny nx my -=⎧⎨+=-⎩, 得224228m n n m +=⎧⎨-=-⎩, 解得:31m n =⎧⎨=-⎩;则20212021(2)(32)1m n +=-=;【点睛】 本题考查了解二元一次方程组,解题的关键是掌握解二元一次方程组的方法进行解题.20.(2021·湖南邵阳市·八年级期末)“一方有难,八方相助”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新冠肺炎”疫情期间,我市向湖北省某县捐赠A 型医疗物资290件和B 型医疗物资100件.计划租用甲、乙两种型号的汽车共8辆运送过去.经了解,甲种汽车每辆最多能载A 型医疗物资40件和B 型医疗物资10件,乙种汽车每辆最多能载A 型医疗物资30件和B 型医疗物资20件.(1)请你帮助设计所有可能的租车方案;(2)如果甲种汽车每辆的运费是1200元,乙种汽车每辆的运费是1000元,这次运送的费用最少需要多少钱?【答案】(1)租车的方案有两种:方案一:租用甲种汽车5辆,乙种汽车3辆;方案二:租用甲种汽车6辆,乙种汽车2辆;(2)这次运送的费用最少需要9000元.【分析】(1)设租用甲种汽车x 辆,乙种汽车(8-x)辆,根据题意列一元一次不等式组,解一元一次不等式组,找到符合题意的解即可;(2)由(1)中结论,分别计算租车费用,再比较大小即可解题.【详解】解:(1)设租用甲种汽车x 辆,乙种汽车(8-x)辆,得()()4030829010208100x x x x ⎧+-≥⎪⎨+-≥⎪⎩, 解得:5x 6≤≤,所以符合条件的x 可以取5,6,租车的方案有两种:方案一:租用甲种汽车5辆,乙种汽车3辆;方案二:租用甲种汽车6辆,乙种汽车2辆;⨯+⨯=9000元;(2)方案一:租车的费用:1200510003⨯+⨯=9200元;方案二:租车的费用:1200610002所以这次运送的费用最少需要9000元.【点睛】本题考查一元一次不等式(组)的实际应用,是重要考点,难度较易,掌握相关知识是解题关键.。

第6章 实数 人教版数学七年级下册单元测试(含答案)

第6章 实数 人教版数学七年级下册单元测试(含答案)

第六章实数达标检测一、单选题:1.在实数,,,,,3.212212221…中,无理数的个数是()个.A.1B.2C.3D.4【答案】D【分析】无理数常见的三种类型(1)开不尽的方根;(2)特定结构的无限不循环小数;(3)含有π的绝大部分数,如2π.【详解】−1.414是有限小数,是有理数,是无理数,π是无理数,无限循环小数是有理数,是无理数,3.212212221…是无限不循环小数是无理数,故选:D.【点睛】本题主要考查的是无理数的认识,掌握无理数的常见类型是解题的关键.2.下列各式中,正确的是( )A.B.C.D.【答案】A【分析】根据立方根,算术平方根逐项判断即可.【详解】解:A. ,故该选项正确;B. ,故该选项错误;C. ,故该选项错误;D. ,故该选项错误.故选:A.【点睛】本题考查立方根,算术平方根,解题关键是理解立方根与算术平方根的意义.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平方根是B.的平方根是C.平方根等于它本身的数是1和0D.一定是正数【答案】D【分析】A、根据平方根的概念即可得到答案;B、的平方根其实是9的平方根;C、平方根等于它本身的数与算术平方根是它本身的数要分清楚;D、先判断出,再利用算术平方根的性质直接得到答案.【详解】A、是负数,负数没有平方根,不符合题意;B、,9的平方根是,不符合题意;C、平方根等于它本身的数是0,1的平方根是,不符合题意;D、,正数的算术平方根大于0,符合题意.故选:D.【点睛】此题考查了平方根及算术平方根的定义及性质,熟练掌握相关知识是解题关键.4.下列关于的说法中,错误的是()A.是无理数B.C.5的平方根是D.【答案】C【分析】根据无理数的定义,算术平方根的估算,平方根和化简绝对值依次判断即可.【详解】解:A、是无理数,说法正确,不符合题意;B、2<<3,说法正确,不符合题意;C、5的平方根是±,故原题说法错误,符合题意;D、,说法正确, 不符合题意;故选C.【点睛】本题考查了平方根、算术平方根的估算,无理数的定义.注意一个正数的平方根有两个,它们互为相反数.5.计算:-+-的结果是( )A.1B.-1C.5D.-3【答案】D【分析】首先求出各个根式的值,进而即可求解.【详解】-+-,=-3+2-2,=-3.故选D.【点睛】此题主要考查了实数的运算,解题关键是能够求解一些简单的二次根式的加减问题.6.如图,在数轴上表示实数的点可能().A.点P B.点Q C.点M D.点N【答案】C【分析】确定是在哪两个相邻的整数之间,然后确定对应的点即可解决问题.【详解】解:∵9<15<16,∴3<<4,∴对应的点是M.故选:C.【点睛】本题考查实数与数轴上的点的对应关系,解题关键是应先看这个无理数在哪两个有理数之间,进而求解.7.有一个数值转换器,原理如下:当输入的x为4时,输出的y是()A.4B.2C.D.-【答案】C【分析】直接利用规定的运算顺序计算得出答案.【详解】解:4的算术平方根为:=2,则2的算术平方根为:,是无理数.故选C.【点睛】本题考查算术平方根、有理数和无理数定义,正确把握运算顺序是解题关键.8.若与互为相反数,则的值为().A.B.C.D.【答案】A【分析】根据相反数与立方根的性质计算即可得答案.【详解】解:∵与是相反数,∴==∴3x-1=2y-1,整理得:3x=2y,即,故选A.【点睛】本题主要考查立方根的性质,正数的立方根是正数,负数的立方根还是负数,一个数只有一个立方根,熟练掌握立方根的性质是解题关键.9.如图所示,直径为单位1的圆从原点沿着数轴无滑动的逆时针滚动一周到达A点,则A点表示的数是( )A.﹣2π﹣1B.﹣1+πC.﹣1+2πD.﹣π【答案】D【分析】先求出圆的周长π,即得到OA的长,然后根据数轴上的点与实数一一对应的关系即可得到点A表示的数.【详解】∵直径为单位1的圆的周长=π×1=π,∴OA=π,∴点A表示的数为﹣π,故选D.【点睛】本题考查了实数与数轴,解题的关键是熟知数轴上的点与实数一一对应.10.如图,是按一定规律排成的三角形数阵,按图中数阵的排列规律,第9行从左至右第5个数是( )A.2B.C.5D.【答案】B【分析】根据三角形数列的特点,归纳出每一行第一个数的通用公式,即可求出第9行从左至右第5个数.【详解】根据三角形数列的特点,归纳出每n行第一个数的通用公式是,所以,第9行从左至右第5个数是=.【点睛】本题主要考查归纳推理的应用,根据每一行第一个数的取值规律,利用累加法求出第9行第五个数的数值是解决本题的关键,考查学生的推理能力.二、填空题:11.的算术平方根是_________;的平方根是____________.【答案】 2【分析】根据算术平方根和平方根的定义求解即可.【详解】解∵,∴的算术平方根是2,的平方根是±3.故答案为:2,±3.【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了算术平方根,平方根的定义,解题的关键在于能够熟练掌握平方根和算术平方根的定义.12.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 2 3.5【分析】根据平方根的定义、算术平方根的定义以及立方根的定义,即如果一个数的平方等于a,这个数就叫做a的平方根;一般地,如果一个正数x的平方等于a,即,那么这个正数x叫做a的算术平方根,记作;如果一个数的立方等于a,那么这个数叫做a的立方根或三次方根.这就是说,如果,那么x叫做a的立方根,记作:.计算即可.【详解】原式=2;原式;原式;原式;故答案为:2,,,.【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了平方根,算术平方根以及立方根,熟记相关定义是解答本题的关键.13.若将三个数,,表示在数轴上,其中一个数被墨迹覆盖(如图所示),则这个被覆盖的数是______.【分析】根据被覆盖的数的范围求出被开方数的范围,然后即可得解.【详解】设被覆盖的数是,根据图形可得,∴,∴三个数,,中符合范围的是.故答案为:.【点睛】本题考查了实数与数轴的关系,根据数轴确定出被覆盖的数的取值范围是解题的关键.14.若一个正数的平方根是2a+1和﹣a+2,则a=_____,这个正数是_____.【答案】 -3 25【分析】根据已知得出方程2a+1﹣a+2=0,求出即可.【详解】解:∵一个正数的平方根是2a+1和﹣a+2,∴2a+1﹣a+2=0,解得:a=﹣3,即这个正数是[2×(﹣3)+1]2=25,故答案为:﹣3;25.【点睛】本题考查了对平方根的应用,注意:正数有两个平方根,它们互为相反数,0的平方根是0,负数没有平方根.15.计算:=___.【答案】3【分析】原式利用绝对值的代数意义,以及二次根式性质化简即可得到结果.【详解】解:∵>0,<0,﹣2<0,∴原式=﹣()+|﹣2|=﹣2+3-+2=3,故答案为:3.【点睛】本题考查了绝对值的化简,二次根式的性质,准确掌握性质是解题的关键.16.比较大小:____;____;____;____.【答案】 <, <, >, >【分析】根据实数的比较大小,将根指数不同的根式化为与之相等的同根式比较,利用放缩法比较,利用中间过渡法比较,利用有理数化为根式形式比较.【详解】解:∵,,8<9,∴_<_;∵,即,∴_<___;∵,,∴,∴__>__;∵7=,_>__.故答案为<;<;>;>.【点睛】本题考查实数的大小比较,掌握实数的比较方法,化为同次根式,比较被开方数大小,放缩法比较大小,中间过渡法比较是解题关键.17.若与互为相反数,则________.【答案】2.【分析】根据相反数的概念列式,根据非负数的性质列出方程求出a、b的值,代入所求代数式计算即可.【详解】解:由题意得:,则:a−1=0,b+1=0,解得:a=1,b=−1,则1+1=2,故答案为:2.【点睛】本题考查了非负数的性质.解题的关键是掌握非负数的性质:几个非负数的和为0时,这几个非负数都为0.18.若2+的小数部分为a,5-的小数部分为b,则a+b的值为______.【答案】1【分析】估算确定出a与b的值,即可求出所求.【详解】解:∵4<6<9,∴2<<3,即4<2+<5,2<5-<3,则a=2+-4,b=5--2,则a+b=2+-4+5--2=1.故答案为1.【点睛】本题考查有理数的大小,弄清估算的方法是解本题的关键.19.已知的立方根是3,的算术平方根是4,c是的整数部分,则的平方根为___________.【答案】±4【分析】利用立方根的意义、算术平方根的意义、无理数的估算方法,求出a、b、c的值,代入代数式求出值后,进一步求得平方根即可.【详解】∵5a+2的立方根是3,3a+b-1的算术平方根是4,∴5a+2=27,3a+b-1=16,∴a=5,b=2,∵c是的整数部分,∴c=3,∴∴的平方根是±4.故答案为:±4.【点睛】本题主要考查的知识点是立方根的意义、算术平方根的意义、无理数的估算方法、平方根的意义、代数式求值,解题关键是读懂题意,掌握解答顺序,正确计算即可.20.已知,若,则______;________;_________;若,则_______.【答案】 214000 214【分析】根据平方根、算术平方根、立方根的概念依次求解即可.【详解】解:∵,且,∴,∵,∴,∵,∴,∵且,∴,故答案为:214000,±0.1463,-0.1289,214.【点睛】本题考查了平方根、算术平方根、立方根的概念等,属于基础题,熟练掌握其定义是解决本类题的关键.三、解答题:21.把下列各数分别填入相应的集合中:-(-230),,0,-0.99,1.31,5,,3.14246792…,-.(1)整数集合:{…}(2)非正数集合:{…}(3)正有理数集合:{…}(4)无理数集合:{…}【答案】(1)整数集合:{-(-230),0,5,…};(2)非正数集合:{0,-0.99,-,…};(3)正有理数集合:{-(-230),,1.31,5,…};(4)无理数集合:{,3.142 467 92…,…}【分析】根据整数、非负数、有理数、无理数的定义判断可得答案.【详解】解:根据整数、非负数、有理数、无理数的定义可得:(1)整数集合:{-(-230),0,5,…};(2)非正数集合:{0,-0.99,-,…};(3)正有理数集合:{-(-230),,1.31,5,…};(4)无理数集合:{,3.142 467 92…,…}【点睛】本题主要考查整数、非负数、有理数、无理数的定义.22.求下列各式的值:(1);(2);(3);(4).【答案】(1);(2);(3)0.4;(4)0.3【分析】根据平方根和立方根的定义,即可求解.【详解】解:(1);(2);(3);(4).【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了平方根和立方根的定义,熟练掌握一般地,如果一个数的平方等于,则称是的一个平方根,记作:;如果一个数的立方等于,则称是的一个立方根,记作:是解题的关键.23.比较下列各组数的大小:(1)与6;(2)与;(3)与.【答案】(1);(2);(3)【分析】(1)直接化简二次根式进而比较得出答案;(2)直接估算无理数的取值范围进而比较即可;(3)直接估算无理数的取值范围进而比较即可.【详解】解:(1)∵,∴;(2)∵,∴;(3)∵,∴,∵,∴,∴.【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了实数比较大小,正确估算无理数取值范围是解题关键.24.计算:(1)(2)【答案】(1)(2)9【分析】(1)根据绝对值的意义去绝对值,然后合并即可;(2)先进行开方运算,然后进行加法运算.【详解】解:(1)原式==2-4;(2)原式=-(-2)+5+2=2+5+2=9.25.求下列各式中的x:(1);(2)(3);(4).【答案】(1);(2);(3)或;(4)【分析】(1)先移项,系数化为1,再根据平方根定义进行解答.(2)由得=,再根据立方根定义即可解答.(3)由得:,再开平方后解一元一次方程即可.(4)由得:,再开平方后解一元一次方程即可.【详解】(1)移项得:,系数化为1:,∵,∴.(2)由得:,∵,∴,解得:.(3)由得:,∴或,解得:或.(4)由得:,,∴或,解得:.【点睛】本题考查平方根、立方根的意义,等式的性质,掌握等式的性质和平方根、立方根的求法是正确计算的前提.26.已知的平方根是,的算术平方根是4,求的平方根.【答案】【分析】根据平方根和算术平方根的定义即可求出和的值,进而求出a和b的值,将a和b的值代入即可求解.【详解】解:∵的平方根是,的算术平方根是4,∴=9,=16,∴a=4,b=-1把a=4,b=-1代入得:3×4-4×(-1)=16,∴的平方根为:.【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了算术平方根和平方根,熟练掌握算术平方根和平方根的定义是解题的关键.注意:一个正数有两个平方根,它们互为相反数.27.已知M是m+3的算术平方根,N是n﹣2的立方根.求(n﹣m)2008.【答案】【分析】由M是m+3的算术平方根,N是n﹣2的立方根,建立方程组:,解方程组可得答案.【详解】解:M是m+3的算术平方根,N是n﹣2的立方根.即:解得:,【点睛】本题考查的是算术平方根,立方根的含义,二元一次方程组的解法,乘方符号的确定,掌握以上知识是解题的关键.28.观察下列各式,并用所得出的规律解决问题:(1),,,……,,,……由此可见,被开方数的小数点每向右移动______位,其算术平方根的小数点向______移动______位.(2)已知,,则_____;______.(3),,,……小数点的变化规律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4)已知,,则______.【答案】(1)两;右;一;(2)12.25;0.3873;(3)被开方数的小数点向右(左)移三位,其立方根的小数点向右(左)移动一位;(4)-0.01【分析】(1)观察已知等式,得到一般性规律,写出即可;(2)利用得出的规律计算即可得到结果;(3)归纳总结得到规律,写出即可;(4)利用得出的规律计算即可得到结果.【详解】解:(1),,,……,,,……由此可见,被开方数的小数点每向右移动两位,其算术平方根的小数点向右移动一位.故答案为:两;右;一;(2)已知,,则;;故答案为:12.25;0.3873;(3),,,……小数点的变化规律是:被开方数的小数点向右(左)移三位,其立方根的小数点向右(左)移动一位;(4)∵,,∴,∴,∴y=-0.01.【点睛】此题考查了立方根,以及算术平方根,弄清题中的规律是解本题的关键.。

新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下册全册教案附同步练习及单元测试卷(含答案)

新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下册全册教案附同步练习及单元测试卷(含答案)

新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下册全册教案附同步练习及单元测试卷(含答案)第五章相交线与平行线5.1.1相交线教学目标:1.理解对顶角和邻补角的概念,能在图形中辨认.2.掌握对顶角相等的性质和它的推证过程.3.通过在图形中辨认对顶角和邻补角,培养学生的识图能力.重点:在较复杂的图形中准确辨认对顶角和邻补角.难点:在较复杂的图形中准确辨认对顶角和邻补角.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引入课题先请同学观察本章的章前图,然后引导学生观察,并回答问题.学生活动:口答哪些道路是交错的,哪些道路是平行的.教师导入:图中的道路是有宽度的,是有限长的,而且也不是完全直的,当我们把它们看成直线时,这些直线有些是相交线,有些是平行线.相交线、平行线都有许多重要性质,并且在生产和生活中有广泛应用.所以研究这些问题对今后的工作和学习都是有用的,也将为后面的学习做些准备.我们先研究直线相交的问题,引入本节课题.二、探究新知,讲授新课1.对顶角和邻补角的概念学生活动:观察上图,同桌讨论,教师统一学生观点并板书.【板书】∠1与∠3是直线AB、CD相交得到的,它们有一个公共顶点O,没有公共边,像这样的两个角叫做对顶角.学生活动:让学生找一找上图中还有没有对顶角,如果有,是哪两个角?学生口答:∠2和∠4再也是对顶角.紧扣对顶角定义强调以下两点:(1)辨认对顶角的要领:一看是不是两条直线相交所成的角,对顶角与相交线是唇齿相依,哪里有相交直线,哪里就有对顶角,反过来,哪里有对顶角,哪里就有相交线;二看是不是有公共顶点;三看是不是没有公共边.符合这三个条件时,才能确定这两个角是对顶角,只具备一个或两个条件都不行.(2)对顶角是成对存在的,它们互为对顶角,如∠1是∠3的对顶角,同时,∠3是∠1的对顶角,也常说∠1和∠3是对顶角.2.对顶角的性质提出问题:我们在图形中能准确地辨认对顶角,那么对顶角有什么性质呢?学生活动: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展开讨论,选代表发言,井口答为什么.【板书】∵∠1与∠2互补,∠3与∠2互补(邻补角定义),∴∠l=∠3(同角的补角相等).注意:∠l与∠2互补不是给出的已知条件,而是分析图形得到的;所以括号内不填已知,而填邻补角定义.或写成:∵∠1=180°-∠2,∠3=180°-∠2(邻补角定义),∴∠1=∠3(等量代换).学生活动:例题比较简单,教师不做任何提示,让学生在练习本上独立完成解题过程,请一个学生板演。

2022年最新人教版初中数学七年级下册第七章平面直角坐标系单元测试试题(含答案解析)

2022年最新人教版初中数学七年级下册第七章平面直角坐标系单元测试试题(含答案解析)

初中数学七年级下册第七章平面直角坐标系单元测试(2021-2022学年 考试时间:90分钟,总分100分)班级: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 总分:__________一、单选题(10小题,每小题3分,共计30分)1、如图所示,已知棋子“车”的坐标为(2-,1-),棋子“马”的坐标为(1,1-),则棋子“炮”的坐标为( )A .(3,2)B .(3-,2)C .(3,2-)D .(3-,2-)2、根据下列表述,能确定位置的是( )A .红星电影院2排B .北京市四环路C .北偏东30D .东经118︒,北纬40︒3、根据下列表述,不能确定具体位置的是( )A .电影院一层的3排4座B .太原市解放路85号C .南偏西30D .东经108︒,北纬53︒4、若点M 在第四象限,且M 到x 轴的距离为1,到y 轴的距离为2,则点M 的坐标为( )A .(1,-2)B .(2,1)C .(-2,1)D .(2,-1)5、点()2021,2022A --在( )A .第一象限B .第二象限C .第三象限D .第四象限6、如图,将一把直尺斜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下列四点中,一定不会被直尺盖住的点的坐标是( )A .()2,1B .()2,1-C .()2,1--D .()2,1-7、点P (3+a ,a +1)在x 轴上,则点P 坐标为( )A .(2,0)B .(0,﹣2)C .(0,2)D .(﹣2,0)8、点P (−2,−3)向上平移3个单位,再向左平移1个单位,则所得到的点的坐标为( )A .()1,0-B .()1,6-C .()3,6--D .()3,0-9、若点(),5A a a +在x 轴上,则点A 到原点的距离为( )A .5B .C .0D .5-10、将点()4,3-先向右平移7个单位,再向下平移5个单位,得到的点的坐标是( )A .()3,2-B .()3,2-C .()10,2--D .()3,8二、填空题(5小题,每小题4分,共计20分)1、已知线段 AB =4,AB ∥x 轴,若点A 坐标为(-1,2),且点B 在第一象限,则B 点坐标为______.2、已知点()2,1P m m -在第二、四象限的角平分线上,则m 的值为______.3、已知点A 在x 轴上,且3OA =,则点A 的坐标为______.4、如图,动点P 从()0,3出发,沿所示方向运动,每当碰到长方形OABC 的边时反弹,反弹时反射角等于入射角,当点P 第2020次碰到长方形OABC 的边时,点P 的坐标为________.5、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将点P (-3,4)先向右平移1个单位长度,再向下平移2个单位长度后所得到的坐标为__________.三、解答题(5小题,每小题10分,共计50分)1、在直角坐标系中描出各组点,并将各组内的点用线段依次连接起来.①()2,5,()0,3,()4,3,()2,5;②()1,3,()2,0-,()6,0,()3,3;③()1,0,()1,6-,()3,6-,()3,0.(1)观察得到的图形,你觉得它像什么?(2)找出图象上位于坐标轴上的点,与同伴进行交流;(3)上面三组点分别位于哪个象限,你是如何判断的?(4)图形上一些点之间具有特殊的位置关系,找出几对,它们的坐标有何特点?说说你的发现.2、已知点A (3a +2,2a ﹣4),试分别根据下列条件,求出a 的值.(1)点A 在y 轴上;(2)经过点A (3a +2,2a ﹣4),B (3,4)的直线,与x 轴平行;(3)点A 到两坐标轴的距离相等.3、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点A 的坐标是(2x -,1y +)2(2)0y -=.求点A 的坐标.4、如图,把△ABC 向上平移4个单位,再向右平移2个单位长度得△A 1B 1C 1,解答下列各题:(1)在图上画出△A 1B 1C 1;(2)写出点A 1、B 1、C 1的坐标;(3)△A 1B 1C 1的面积是______.5、如图所示,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ABC 的三个顶点分别为A (-1,-1),B (-3,3),C (-4,1).画出△ABC 关于y 轴对称的△A 1B 1C 1, 并写出点B 的对应点B 1的坐标.---------参考答案-----------一、单选题1、C【分析】先根据棋子“车”的坐标画出直角坐标系,然后写出棋子“炮”的坐标.【详解】解:如图,棋子“炮”的坐标为(3,−2).故选:C.本题考查了坐标确定位置:平面坐标系中的点与有序实数对一一对应;记住平面内特殊位置的点的坐标特征.2、D【分析】根据位置的确定需要两个条件对各选项分析判断即可.【详解】解:A、红星电影院2排,具体位置不能确定,不符合题意;B、北京市四环路,具体位置不能确定,不符合题意;C、北偏东30,具体位置不能确定,不符合题意;D、东经118︒,北纬40︒,很明确能确定具体位置,符合题意;故选:D.【点睛】本题考查了坐标确定位置,理解位置的确定需要两个条件是解题的关键.3、C【分析】根据有序实数对表示位置,逐项分析即可【详解】解:A. 电影院一层的3排4座,能确定具体位置,故该选项不符合题意;B. 太原市解放路85号,能确定具体位置,故该选项不符合题意;C. 南偏西30,不能确定具体位置,故该选项符合题意;D. 东经108︒,北纬53︒,能确定具体位置,故该选项不符合题意;【点睛】本题考查了有序实数对表示位置,理解有序实数对表示位置是解题的关键.4、D【分析】先判断出点M 的横、纵坐标的符号,再根据点M 到x 轴、y 轴的距离即可得.【详解】 解:点M 在第四象限,∴点M 的横坐标为正数,纵坐标为负数,点M 到x 轴的距离为1,到y 轴的距离为2,∴点M 的纵坐标为1-,横坐标为2,即(2,1)M -,故选:D .【点睛】本题考查了点坐标,熟练掌握各象限内的点坐标的符号规律是解题关键.5、C【分析】根据各象限内点的坐标特征解答.【详解】解:点()2021,2022A --的横坐标小于0,纵坐标小于0,点()2021,2022A --所在的象限是第三象限. 故选:C .【点睛】本题考查了各象限内点的坐标的符号特征,记住各象限内点的坐标的符号是解决的关键,四个象限的符号特点分别是:第一象限(+,+);第二象限(−,+);第三象限(−,−);第四象限(+,−).6、D【分析】根据点的坐标,判断出点所在的象限,进而即可求解.【详解】解:∵直尺没有经过第四象限,而()2,1-在第四象限,∴一定不会被直尺盖住的点的坐标是()2,1-,故选D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点的坐标特征,掌握点所在象限和点的坐标特征,是解题的关键.7、A【分析】根据x 轴上点的纵坐标为0列式计算求出a 的值,然后求解即可.【详解】解:∵点P (3+a ,a +1)在x 轴上,∴a +1=0,∴a =-1,3+a =3-1=2,∴点P 的坐标为(2,0).故选:A .【点睛】本题考查了点的坐标,主要利用了x轴上点的纵坐标为0的特点.8、D【分析】根据平移中点的变化规律是:横坐标右移加,左移减;纵坐标上移加,下移减求解即可.【详解】解:将点P(-2,-3)向上平移3个单位,再向左平移1个单位,所得到的点的坐标为(-2-1,-3+3),即(-3,0),故选:D.【点睛】本题考查了坐标与图形变化-平移,平移中点的变化规律是:横坐标右移加,左移减;纵坐标上移加,下移减.9、A【分析】根据x轴上点的纵坐标为0列式求出a,从而得到点A的坐标,然后解答即可.【详解】解:∵点A(a,a+5)在x轴上,∴a+5=0,解得a=-5,所以,点A的坐标为(-5,0),所以,点A到原点的距离为5.故选:A.【点睛】本题考查了点的坐标,熟记x轴上点的纵坐标为0是解题的关键.10、A【分析】让点A 的横坐标加7,纵坐标减5即可得到平移后点的坐标.【详解】解:点()4,3A -先向右平移7个单位,再向下平移5个单位,得到的点坐标是(47,35)-+-,即(3,2)-, 故选A .【点睛】本题考查了坐标与图形变化-平移,解题的关键是掌握点的平移,左右平移只改变点的横坐标,左减右加;上下平移只改变点的纵坐标,上加下减.二、填空题1、(3,2)【解析】【分析】线段AB ∥x 轴,A 、B 两点纵坐标相等,又AB =4,B 点可能在A 点左边或者右边,根据距离确定B 点坐标.【详解】解:∵AB ∥x 轴,∴A 、B 两点纵坐标都为2,又∵AB =4,∴当B 点在A 点左边时,B (-5,2),B (-5,2)在第二象限,与点B 在第一象限,不相符,舍去;当B 点在A 点右边时,B (3,2);故答案为:(3,2).【点睛】本题考查了平行于x 轴的直线上的点纵坐标相等,再根据两点相对的位置及两点距离确定点的坐标.2、-1【解析】【分析】根据第二、四象限的角平分线上点的特点即可得到关于a 的方程,进行求解即可.【详解】解:点()2,1P m m -在第二、四象限的角平分线上,∴210m m +-=,解得:1m =-,故答案为:1-.【点睛】题目主要考查了二、四象限角平分线上点的特点,掌握象限角平分线上点的特点是解题的关键.3、(3,0)或(-3,0)##(-3,0)或(3,0)【解析】【分析】根据题意可得点A 在x 轴上,且到原点的距离为3,这样的点有两个,分别在x 轴的正半轴和负半轴,即可得出答案.【详解】解:根据题意可得:点A 在x 轴上,且到原点的距离为3,这样的点有两个,分别在x 轴的正半轴和负半轴,∴点A 的坐标为(3,0)或(-3,0),故答案为:(3,0)或(-3,0).【点睛】题目主要考查点在坐标系中的位置,理解点在坐标系中的距离分两种情况是解题关键.5,04、()【解析】【分析】根据反射角与入射角的定义作出图形,可知每6次反弹为一个循环组依次循环,用2020除以6,根据商和余数的情况确定所对应的点的坐标即可.【详解】解:如图,根据题意得:P0(0,3),P1(3,0),P2(7,4),P3(8,3),P4(5,0),P5(1,4),P6(0,3),P7(3,0),…,∴点P n的坐标6次一循环.经过6次反弹后动点回到出发点(0,3),∵2020÷6=336…4,∴当点P第2020次碰到矩形的边时为第336个循环组的第4次反弹,点P的坐标为(5,0).故答案为:(5,0).【点睛】此题主要考查了点的坐标的规律,作出图形,观察出每6次反弹为一个循环组依次循环是解题的关键.5、()2,2-【解析】【分析】根据向右平移横坐标加,向下平移纵坐标减,计算即可得解.【详解】解:将点P (-3,4)先向右平移1个单位长度,再向下平移2个单位长度后所得到的坐标为()2,2-. 故答案为:()2,2-【点睛】本题考查了坐标与图形的变化—平移,熟记平移中点的变化规律是:横坐标右移加,左移减;纵坐标上移加,下移减是解题的关键.三、解答题1、(1)像一棵树;(2)x 轴上的点有:()2,0-,()1,0,()3,0,()6,0;y 轴上的点有:()0,3;(3)点()2,5,()4,3,()1,3,()3,3在第一象限内,因为它们的横坐标与纵坐标都是正实数;点()1,6-,()3,6-在第四象限内,因为它们的横坐标是正实数,纵坐标是负实数;(4)点()0,3与()3,3的纵坐标相同,它们的连线段与x 轴平行;点()1,3,()1,0,()1,6-的横坐标相同,它们的连线段与y 轴平行.【解析】【分析】(1)依此描出各组点的坐标,然后依此连接,由图象可进行求解;(2)根据图象可直接进行求解;(3)根据平面直角坐标系中象限的符号特点可直接进行求解;(4)根据图象可直接进行求解.解:(1)描出各组点的坐标并依此连接,如图所示:由图象可知:像一棵树;(2)x 轴上的点有:()2,0-,()1,0,()3,0,()6,0;y 轴上的点有:()0,3;(3)点()2,5,()4,3,()1,3,()3,3在第一象限内,因为它们的横坐标与纵坐标都是正实数;点()1,6-,()3,6-在第四象限内,因为它们的横坐标是正实数,纵坐标是负实数;(4)学生的发现可以多样.例如,点()0,3与()3,3的纵坐标相同,它们的连线段与x 轴平行;点()1,3,()1,0,()1,6-的横坐标相同,它们的连线段与y 轴平行.【点睛】本题主要考查平面直角坐标系,解题的关键是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描出各点的坐标.2、(1)(0,163-)(2)(14,4)(3)(−16,−16)或(3.2,−3.2) 【解析】(1)根据y轴上的点的纵坐标等于零,可得方程,解方程可得答案;(2)根据平行于x轴直线上的点纵坐标相等,可得方程,解方程可得答案;(3)根据点A到两坐标轴的距离相等,可得关于a的方程,解方程可得答案.【详解】解:(1)依题意有3a+2=0,解得a=23 -,2a﹣4=2×(23-)﹣4=163-.故点A的坐标为(0,163 -);(2)依题意有2a−4=4,解得a=4,3a+2=3×4+2=14,故点A的坐标为(14,4);(3)依题意有|3a+2|=|2a−4|,则3a+2=2a−4或3a+2+2a−4=0,解得a=−6或a=0.4,当a=−6时,3a+2=3×(−6)+2=−16,当a=0.4时,3a+2=3×0.4+2=3.2,2a−4=−3.2.故点A的坐标为(−16,−16)或(3.2,−3.2).【点睛】本题考查了点的坐标,x轴上的点的纵坐标等于零;平行于x轴直线上的点纵坐标相等.【解析】【分析】2(2)0y -=得出30x +=,20y -=,解出x ,y 即可得出点A 的坐标.【详解】30x +≥,2(2)0y -≥2(2)0y -=,30x ∴+=,20y -=,解得:3x =-,2y =,2325x ∴-=--=-,1213y +=+=,(5,3)A ∴-.【点睛】本题考查非负数的性质,几个非负数之和等于零,则每一个非负数都为0.4、(1)见解析;(2)A 1、B 1、C 1的坐标分别为(0,6),(-1,2),(5,2);(3)12.【解析】【分析】(1)把△ABC 的各顶点向上平移4个单位,再向右平移2个单位,顺次连接各顶点即为△A 1B 1C 1;(2)利用各象限点的坐标特征写出点A 1、B 1、C 1的坐标;(3)根据三角形面积公式求解.【详解】解:(1)如图,△A 1B 1C 1为所作;(2)点A 1、B 1、C 1的坐标分别为(0,6),(-1,2),(5,2);×6×4=12,(3)△A1B1C1的面积=12故答案为:12.【点睛】本题考查了作图-平移变换:确定平移后图形的基本要素有两个:平移方向、平移距离.作图时要先找到图形的关键点,分别把这几个关键点按照平移的方向和距离确定对应点后,再顺次连接对应点即可得到平移后的图形.5、见解析,点B的对应点B1的坐标为(3,3)【解析】【分析】根据轴对称的性质画出图形并写出坐标即可.【详解】如图所示,B1的坐标为(3,3).【点睛】本题考查了作图−轴对称,属于基础题.关键是确定对称点的位置.。

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下册单元测试卷:第十章数据的收集、整理与描述(含答案)

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下册单元测试卷:第十章数据的收集、整理与描述(含答案)

精品基础教育教学资料,仅供参考,需要可下载使用!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下册单元测试卷:第十章数据的收集、整理与描述(含答案)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30分)1.下列调查中,适宜采用全面调查方式的是(D)A.了解全国中学生的视力情况B.调查某批次日光灯的使用寿命C.调查市场上矿泉水的质量情况D.调查机场乘坐飞机的旅客是否携带了违禁物品2.空气是混合物,为直观介绍空气各成分的百分比,最适合用的统计图是(D)A.折线图B.条形图C.直方图D.扇形图3.小欢为一组数据制作频数分布表,他了解到这组数据的最大值是40,最小值是16,准备分组时取组距为4.为了使数据不落在边界上,他应将这组数据分成(B) A.6组B.7组C.8组D.9组4.调查某班级的学生对数学老师的喜欢程度,下列最具有代表性的样本是(A)A.调查单数学号的学生B.调查所有的班级干部C.调查全体女生D.调查数学兴趣小组的学生5.某校有2000名学生,要想了解全校学生对新闻、体育、动画、娱乐、戏曲五类电视节目的喜爱情况,从这2000名学生中抽取了100名学生进行调查,在这次调查中,数据100是(C)A.总体B.总体的一个样本C.样本容量D.全面调查6.某单位在植树节派出50名员工植树造林,统计每个人植树的棵数之后,绘制成如图所示的频数分布直方图(图中分组含最低值,不含最高值),则植树7棵以上(包含7棵)的人数占总人数的(C)A.40%B.70%C.76%D.96%7.如图是甲、乙两户家庭在同一段时间内各项支出的统计图,根据统计图,下列对两户家庭教育支出金额作出的判断中,正确的是(D)A.甲户比乙户大B.乙户比甲户大C.甲、乙两户一样大D.无法确定哪一户大8.如图是七(1)班同学的一次体检中每分钟心跳次数的频数分布直方图(次数均为整数),已知该班只有5位同学的心跳每分钟75次,有下列说法:①数据75落在第2小组;②第4小组的人数占全班人数的10%;③心跳每分钟75次的人数占该班人数的112.其中说法正确的有(D)A.0个B.1个C.2个D.3个9.某校公布了反映该校各年级学生体育达标情况的两张统计图,该校七、八、九三个年级共有学生800人.甲、乙、丙三个同学看了这两张统计图后,甲说:“七年级的体育达标率最高.”乙说:“八年级共有学生264人.”丙说:“九年级的体育达标率最高.”甲、乙、丙三个同学中,说法正确的是(B)A.甲和乙B.乙和丙C.甲和丙D.甲、乙和丙10.某中学开展以“我最喜欢的职业”为主题的调查活动,通过对学生的随机抽样调查得到一组数据,如图是根据这组数据绘制的不完整的统计图.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C)A.被调查的学生有200人B.被调查的学生中喜欢“教师”职业的有40人C.被调查的学生中喜欢“其他”职业的占40%D.扇形图中,“公务员”部分所对应的圆心角为72°二、填空题(每小题3分,共18分)11.某地区有36所中学,其中九年级学生共7000名.为了了解该地区九年级学生的体重情况,请你运用所学的统计知识,将解决上述问题所要经历的几个主要步骤进行排序:__②①④⑤③__.(只写序号)①抽样调查;②设计调查问卷;③用样本估计总体;④整理数据;⑤分析数据.12.已知一组数据的样本容量为50,在频数分布直方图中,各小长方形高的比为2∶3∶4∶1,那么第二组的频数是__15__.13.某中学九年级数学活动小组对新入学的300名学生的到校方式进行了一次调查,并得到下列数据:同学们想把这组数据制成统计图,并能清楚地表示出各部分人数占总人数的百分比,那么他们应该选择__扇形__统计图.14.下表为甲、乙两人比赛投篮的记录,以命中率(投进球数与投篮次数的比值)来比较投篮成绩的好坏,得到下列数据,已知他们的成绩一样好,下面有四个关于a、b的关系式:①a-b=5;②a+b=18;③a∶b=2∶1;④a∶18=2∶3.其中正确的是__②③④__.(填序号)15.为了解某校师生捐书情况,随机调查了部分师生,根据调查结果绘制了如图所示的统计图.若该校共有师生1000人,则捐文学类书籍的师生约有__350__人.某校师生捐书种类情况条形统计图16.如图,整个圆表示某班参加课外活动的总人数,跳绳的人数占30%,表示踢毽的扇形圆心角是72°,踢毽和打篮球的人数比是2∶3,那么表示参加“其他”活动的人数占总人数的__20__%.某班参加课外活动的人数扇形统计图三、解答题(共72分)17.(7分)某地新建一所中学,首次招收七年级新生15个班,共750人.学校现准备修建一个自行车车棚.请问:需要修建多大面积的自行车车棚?请你设计一个调查方案解决这个问题.解:答案不唯一,如(1)对全校新生进行问卷调查,调查问卷如下:调查问卷你经常骑自行车到校吗?A.经常B.不经常C.很少D.从来不骑(2)根据调查问卷结果分类统计骑自行车的人数;(3)实际测量存放一辆自行车的占地面积;(4)根据学校的建设规划、财力等因素确定自行车车棚的面积.18.(8分)判断下面这几个抽样调查选取样本的方法是否合适,并说明理由.(1)为调查全校学生对购买正版书籍、唱片和软件的支持率,在全校所有的班级中任意抽取8个班级,调查这8个班所有学生对购买正版书籍、唱片和软件的支持率;(2)电视台为调查正在播出的某电视节目的收视率情况,调查全国各省所有用户.解:(1)合适,在全校所有的班级中任意抽取8个班级具有一定的代表性,且工作量也不是特别大.(2)不合适,调查的范围太大,工作量太大.19.(8分)调查作业:了解你所在学校学生家庭的教育消费情况.小华、小娜和小阳三位同学在同一所学校上学,该学校共有3个年级,每个年级有4个班,每个班的人数为20~30人.为了了解该校学生家庭的教育消费情况,他们各自设计了如下的调查方案:小华:我准备给全校每个班都发一份问卷,由班长填写完成.小娜:我准备把问卷发送到随机抽取的某个班的家长微信群里,通过网络提交完成.小阳:我准备给每个班学号分别为1,5,10,15,20的同学各发一份问卷,填写完成.根据以上材料回答问题:小华、小娜和小阳三人中,哪一位同学的调查方案能较好的获得该校学生家庭的教育消费情况,并简要说明其他两位同学调查方案的不足之处.解:小阳的调查方案能较好的获得该校学生家庭的教育消费情况.小娜的调查方案的不足之处:抽样调查所抽取的样本的代表性不够好;小华的调查方案的不足之处:抽样调查所抽取的学生数量太少.20.(9分)某中学七年级学生共450人,其中男生有250人,女生有200人.该校对七年级所有学生进行了一次体育测试,并随机抽取了50名男生和40名女生的测试成绩作为样本进行分析,绘制成如下的统计表:(1)请解释“随机抽取了50名男生和40名女生”的合理性;(2)把上表的“百分比”用扇形统计图表示;(3)估计该校七年级学生体育测试成绩不及格的人数.解:(1)因为250×90450=50(人),200×90450=40(人),所以该校从七年级学生中随机抽取90名学生,应当抽取50名男生和40名女生.(2)用扇形统计图表示各种情况的百分比,如下图:(3)450×10%=45(人),故估计该校七年级学生体育测试成绩不及格的有45人.21.(8分)为了解某校七年级男生的体能情况,从该校七年级中抽取50名男生进行1分钟跳绳测试,把所得数据整理后,画出频数分布直方图(如图).已知图中从左到右第一、第二、第三、第四小组的频数之比为1∶3∶4∶2.(1)求第二小组的频数和频率;(2)求所抽取的50名男生中,1分钟跳绳次数在100次以上(含100次)的人数占所抽取的男生人数的百分比.解:(1)由题可知,50×31+3+4+2=15,1550=0.3,即第二小组的频数和频率分别为15,0.3.(2)由题可知,4+21+3+4+2×100%=60%.即1分钟跳绳次数在100次以上(含100次)的人数占所抽取的男生人数的百分比为60%.22.(10分)为了增强环境保护意识,“世界环境日”当天,在环保局工作人员的指导下,若干环保小卫士组成的“控制噪声污染”课题学习研究小组随机抽查了全市40个噪声测量点在某时刻的噪声声级(单位:dB),并将抽查得到的数据进行整理(设所测数据是正整数),得频数分布表和频数分布直方图如下.(1)频数分布表中的a=__8__,b=__12__,c=__0.3__;(2)补充完整频数分布直方图;(3)如果全市共有400个测量点,那么在这一时刻噪声声级小于75 dB的测量点约有多少个?(2)解:补充完整频数分布直方图题图.(3)解:由题意,得400×(0.1+0.2)=120(个),即在这一时刻噪声声级小于75 dB的测量点约有120个.23.(10分)某教研机构为了解在校初中生阅读数学教科书的现状,随机抽取某校部分初中学生进行了调查,依据相关数据绘制成以下不完整的统计图表.类别人数占总人数的比例(1)求样本容量及表格中a、b、c的值,并补全统计图;(2)若该校共有初中生2300名,请估计该校“不重视阅读数学教科书”的初中生人数;(3)①根据上面的统计结果,谈谈你对该校初中生阅读数学教科书的现状的看法及建议;②如果要了解全市初中生阅读数学教科书的情况,你认为应该如何进行抽样?解:(1)由统计表可知,样本容量为57÷0.38=150,所以a=150×0.3=45,c=1-0.3-0.38-0.06=0.26,b=150×0.26=39.补全统计图如题图所示.(2)2300×0.26=598(人),所以估计该校“不重视阅读数学教科书”的初中生人数约为598.(3)①从该校初中生重视阅读数学教科书的人数比例来看,该校初中生对阅读数学教科书的重视程度不够,建议数学教师在课内外加强引导学生阅读数学教科书,逐步提高学生的数学阅读能力,重视数学教材在数学学习过程中的作用.②考虑到样本要具有随机性、代表性和广泛性,要了解全市初中生阅读数学教科书的情况,抽样时,要选择城市、乡镇不同层次的学校中的初中生进行调查.24.(12分)为了帮助九年级学生做好体育考试项目的选考工作,某校统计了本县上届九年级毕业生体育考试各个项目参加的男、女生人数及平均成绩,并绘制成如图所示的两个统计图,请结合统计图信息解决问题.男、女生各项目参加人数统计图男、女生各项目平均成绩统计图(1)“掷实心球”项目男、女生总人数是“跳绳”项目男、女生总人数的2倍,求“跳绳”项目的女生人数;(2)若一个考试项目的男、女生总平均成绩不小于9分为“优秀”,试判断该县上届毕业生的考试项目中达到“优秀”的有哪些项目,并说明理由;(3)请结合统计图信息和实际情况,给该校九年级学生体育考试项目的选择提出合理化建议.解:(1)由题可知,(400+600)÷2-260=500-260=240(人).即“跳绳”项目的女生人数是240.(2)达到“优秀”的有:“掷实心球”、“投篮”.理由:“掷实心球”项目的平均分约为(400×8.7+600×9.2)÷(400+600)=9(分),“投篮”项目男、女生平均成绩均高于9分,故男、女总平均分大于9分,其余项目男、女生平均成绩均低于9分,故男、女总平均分小于9分,所以该县上届毕业生的考试项目中达到“优秀”的有“投篮”“掷实心球”两个项目.(3)由统计图可知,“游泳”项目考试的人数最多,且“游泳”项目男、女生的平均成绩接近9分,可见难易适度.故可以选择“游泳”项目作为考试项目.(答案不唯一)。

人教版初中七年级下册数学第七章单元测试卷(3)(附答案解析)

人教版初中七年级下册数学第七章单元测试卷(3)(附答案解析)

单元测验卷一.选择题.1.(3分)点P(3,﹣1)在第()象限.A.一B.二C.三D.四2.(3分)点A(0,2)在()A.第二象限B.x轴的正半轴上C.y轴的正半轴上D.第四象限3.(3分)如果点P(﹣3,b)在第三象限内,则b()A.是正数B.是负数C.是0 D.可以是正数,也可以是负数4.(3分)如果点A(2,﹣3)和点B关于原点对称,则点B的坐标为()A.(﹣2,3)B.(﹣2,﹣3)C.(2,﹣3)D.(2,3)5.(3分)点P(2,﹣5)到x轴、y轴的距离分别为()A.2、5 B.2、﹣5 C.5、2 D.﹣5、26.(3分)在第二、四象限内两坐标轴夹角的平分线上的点的横坐标和纵坐标()A.相等B.互为倒数C.之差为零D.互为相反数7.(3分)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将三角形各点的横坐标都减去3,纵坐标保持不变,所得图形与原图形相比()A.向右平移了3个单位B.向左平移了3个单位C.向上平移了3个单位D.向下平移了3个单位8.(3分)△DEF(三角形)是由△ABC平移得到的,点A(﹣1,﹣4)的对应点为D(1,﹣1),则点B(1,1)的对应点E,点C(﹣1,4)的对应点F的坐标分别为()A.(2,2),(3,4)B.(3,4),(1,7)C.(﹣2,2),(1,7)D.(3,4),(2,﹣2)9.(3分)一个长方形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三个顶点的坐标为(﹣1,﹣1),(﹣1,2),(3,﹣1),则第四个顶点的坐标为()A.(2,2) B.(3,2) C.(3,3) D.(2,3)10.(3分)如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A与D的横坐标相同B.A与B的横坐标相同C.B与C的纵坐标相同 D.C与D的纵坐标相同11.(3分)将点A(﹣3,2)先向右平移3个单位,再向下平移5个单位,得到A′、将点B(﹣3,6)先向下平移5个单位,再向右平移3个单位,得到B′,则A′与B′相距()A.4个单位长度B.5个单位长度C.6个单位长度D.7个单位长度12.(3分)已知点A(m,n)在第二象限,则点B(|m|,﹣n)在()A.第一象限B.第二象限C.第三象限D.第四象限二.填空题.13.(3分)如果将一张“9排5号”的电影票简记为(9,5),那么(5,9)表示的电影票表示的是排号.14.(3分)平面直角坐标系中,原点O的坐标为,x轴上的点的坐标为0,y轴上的点的坐标为0.15.(3分)将点A(﹣2,3)向左平移2个单位长度后,所得点的坐标为;把A向下平移1个单位长度后,所得点的坐标为.16.(3分)已知|x﹣2|+(y+1)2=0,则点P(x,y)在第个象限,坐标为.三.解答题.17.在平面直角坐标系列中,标出下列各点:(1)点A在x轴的正半轴上,距离原点1个单位长度;(2)点B在y轴的负半轴上,距离原点2个单位长度;(3)点C在第四象限,距离x轴1个单位长度,距离y轴3个单位长度;(4)点D在第一象限,距离x轴1个单位长度,距离y轴4个单位长度.请用线段依次连接这些点,你能得到什么图形?18.若线段AB平行于x轴,AB的长为4,且A的坐标为(2,3),求点B的坐标.19.三角形ABC三个顶点的坐标分别为A(﹣2,﹣3)、B(3,2)、C(2,﹣1),如果将这个三角形三个顶点的横坐标都加3,同时纵坐标都减1,分别得到点A1、B1、C1,依次用线段连接A1、B1、C1所得三角形A1B1C1.(1)分别写出点A1、B1、C1坐标;(2)三角形A1B1C1与三角形ABC的大小、形状和位置上有什么关系?20.如图是网格图,每个小正方形的边长均为1.△ABC(“△”表示“三角形”)是格点三角形(即每个顶点都在小正方形的顶点上),它在坐标平面内平移,得到△PEF,点A平移后落在点P的位置上.(1)请你在图中画出△PEF,并写出顶点P、E、F的坐标;(2)说出△PEF是由△ABC分别经过怎样的平移得到的?21.如图是某台阶的一部分,如果A点的坐标为(0,0),B点的坐标为(1,1),(1)请建立适当的直角坐标系,并写出其余各点的坐标;(2)如果台阶有10级,请你求出该台阶的长度和高度;(3)若这10级台阶的宽度都是2m,单位长度为1m,现要将这些台阶铺上地毯,需要多少平方米?四、解答题(共1小题,满分0分)22.阅读理解:我们知道,任意两点关于它们所连线段的中点成中心对称,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任意两点P(x1,y1)、Q(x2,y2)的对称中心的坐标为.观察应用:(1)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若点P1(0,﹣1)、P2(2,3)的对称中心是点A,则点A的坐标为;(2)另取两点B(﹣1.6,2.1)、C(﹣1,0).有一电子青蛙从点P1处开始依次关于点A、B、C作循环对称跳动,即第一次跳到点P1关于点A的对称点P2处,接着跳到点P2关于点B的对称点P3处,第三次再跳到点P3关于点C的对称点P4处,第四次再跳到点P4关于点A的对称点P5处,…则点P3、P8的坐标分别为、.拓展延伸:(3)求出点P2012的坐标,并直接写出在x轴上与点P2012、点C构成等腰三角形的点的坐标.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一.选择题.1.(3分)点P(3,﹣1)在第()象限.A.一B.二C.三D.四【考点】D1:点的坐标.【分析】根据各象限内点的坐标特征解答.【解答】解:点P(3,﹣1)在第四象限.故选D.【点评】本题考查了各象限内点的坐标的符号特征,记住各象限内点的坐标的符号是解决的关键,四个象限的符号特点分别是:第一象限(+,+);第二象限(﹣,+);第三象限(﹣,﹣);第四象限(+,﹣).2.(3分)点A(0,2)在()A.第二象限B.x轴的正半轴上C.y轴的正半轴上D.第四象限【考点】D1:点的坐标.【分析】根据象限的特点,判断出所求的点的横纵坐标的符号,进而判断点所在的象限.【解答】解:∵点A(0,2)的横坐标是0,纵坐标是正数,∴点A在平面直角坐标系y轴的正半轴上.故选C.【点评】本题考查了象限以及x轴、y轴的特点,难度适中.3.(3分)如果点P(﹣3,b)在第三象限内,则b()A.是正数B.是负数C.是0 D.可以是正数,也可以是负数【考点】D1:点的坐标.【专题】11 :计算题.【分析】根据第三象限内点的坐标特点得到b<0.【解答】解:∵P(﹣3,b)在第三象限内,∴b<0.故选B.【点评】本题考查了点的坐标:直角坐标系中点与有序实数对一一对应;在x轴上点的纵坐标为0,在y轴上点的横坐标为0;记住各象限点的坐标特点.4.(3分)如果点A(2,﹣3)和点B关于原点对称,则点B的坐标为()A.(﹣2,3)B.(﹣2,﹣3)C.(2,﹣3)D.(2,3)【考点】R6:关于原点对称的点的坐标.【分析】根据关于原点对称的点的横坐标与纵坐标都互为相反数解答即可.【解答】解:∵点A(2,﹣3)和点B关于原点对称,∴点B的坐标为(﹣2,3).故选A.【点评】本题考查了关于原点对称的点的坐标,熟记关于原点的对称点的横坐标、纵坐标都相反数是解题的关键.5.(3分)点P(2,﹣5)到x轴、y轴的距离分别为()A.2、5 B.2、﹣5 C.5、2 D.﹣5、2【考点】D1:点的坐标.【分析】求得﹣5的绝对值即为点P到x轴的距离,求得2的绝对值即为点P到y轴的距离.【解答】解:∵|﹣5|=5,|2|=2,∴点P到x轴的距离为5,到y轴的距离为2.故选:C.【点评】本题考查了点的坐标的几何意义:点到x轴的距离为点的纵坐标的绝对值,到y轴的距离为点的横坐标的绝对值.6.(3分)在第二、四象限内两坐标轴夹角的平分线上的点的横坐标和纵坐标()A.相等B.互为倒数C.之差为零D.互为相反数【考点】D5:坐标与图形性质.【分析】根据角平分线上的点到角的两边的距离相等以及第二、四象限内点的横坐标与纵坐标的符号相反解答.【解答】解:∵角平分线上的点到角的两边的距离相等,第二、四象限内点的横坐标与纵坐标的符号相反,∴第二、四象限内两坐标轴夹角的平分线上的点的横坐标和纵坐标互为相反数.故选D.【点评】本题考查了坐标与图形,熟记平面直角坐标系与各象限内点的符号特点是解题的关键.7.(3分)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将三角形各点的横坐标都减去3,纵坐标保持不变,所得图形与原图形相比()A.向右平移了3个单位B.向左平移了3个单位C.向上平移了3个单位D.向下平移了3个单位【考点】Q3:坐标与图形变化﹣平移.【分析】根据平移中点的变化规律是:横坐标右移加,左移减;纵坐标上移加,下移减,可得答案.【解答】解:将三角形各点的横坐标都减去3,纵坐标保持不变,所得图形与原图形相比向左平移了3个单位.故选:B.【点评】此题主要考查了坐标与图形变化﹣平移,关键是掌握点的变化规律.8.(3分)△DEF(三角形)是由△ABC平移得到的,点A(﹣1,﹣4)的对应点为D(1,﹣1),则点B(1,1)的对应点E,点C(﹣1,4)的对应点F的坐标分别为()A.(2,2),(3,4)B.(3,4),(1,7)C.(﹣2,2),(1,7)D.(3,4),(2,﹣2)【考点】Q3:坐标与图形变化﹣平移.【分析】直接利用平移中点的变化规律求解即可.【解答】解:点A的对应点D,是横坐标从﹣1到1,说明是向右移动了1﹣(﹣1)=2个单位,纵坐标是从﹣4到﹣1,说明是向上移动了﹣1﹣(﹣4)=3个单位,那么其余两点移运转规律也如此,即横坐标都加2,纵坐标都加3.故点E、F的坐标为(3,4)、(1,7).故选B.【点评】本题考查了平移中点的变化规律,横坐标右移加,左移减;纵坐标上移加,下移减.左右移动改变点的横坐标,上下移动改变点的纵坐标.9.(3分)一个长方形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三个顶点的坐标为(﹣1,﹣1),(﹣1,2),(3,﹣1),则第四个顶点的坐标为()A.(2,2) B.(3,2) C.(3,3) D.(2,3)【考点】D5:坐标与图形性质;LB:矩形的性质.【分析】本题可在画出图后,根据矩形的性质,得知第四个顶点的横坐标应为3,纵坐标应为2.【解答】解:如图可知第四个顶点为:即:(3,2).故选:B.【点评】本题考查学生的动手能力,画出图后可很快得到答案.10.(3分)如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A与D的横坐标相同B.A与B的横坐标相同C.B与C的纵坐标相同 D.C与D的纵坐标相同【考点】D5:坐标与图形性质;L5:平行四边形的性质.【分析】由图意得BC∥x轴,那么B与C的纵坐标相同.【解答】解:因为AD∥x,BC∥x,所以A、D纵坐标相同,B、C纵坐标相同,根据选项可知C正确,故选C.【点评】本题用到的知识点为:平行于x轴的直线上的点的纵坐标都相等.11.(3分)将点A(﹣3,2)先向右平移3个单位,再向下平移5个单位,得到A′、将点B(﹣3,6)先向下平移5个单位,再向右平移3个单位,得到B′,则A′与B′相距()A.4个单位长度B.5个单位长度C.6个单位长度D.7个单位长度【考点】Q3:坐标与图形变化﹣平移.【分析】根据向右平移横坐标加,向下平移纵坐标减求出点A′的坐标,再求出点B′的坐标,然后解答即可.【解答】解:∵点A(﹣3,2)先向右平移3个单位,再向下平移5个单位,∴点A′(0,﹣3),∵点B(﹣3,6)先向下平移5个单位,再向右平移3个单位,∴点B′(0,1),∴A′与B′相距4个单位.故选A.【点评】本题考查了坐标与图形变化﹣平移,平移中点的变化规律是:横坐标右移加,左移减;纵坐标上移加,下移减.12.(3分)已知点A(m,n)在第二象限,则点B(|m|,﹣n)在()A.第一象限B.第二象限C.第三象限D.第四象限【考点】D1:点的坐标.【分析】点在第二象限的条件是:横坐标是负数,纵坐标是正数,即可确定出m、n的正负,从而确定|m|,﹣n的正负,即可得解.【解答】解:∵点A(m,n)在第二象限,∴m<0,n>0,则可得|m|>0,﹣n<0,∵点B的坐标为(|m|,﹣n),∴点B在第四象限.故选D.【点评】本题考查了各象限内点的坐标的符号特征以及解不等式,熟记各象限内点的坐标的符号是解题的关键.二.填空题.13.(3分)如果将一张“9排5号”的电影票简记为(9,5),那么(5,9)表示的电影票表示的是5排9号.【考点】D3:坐标确定位置.【分析】由于9排5号的电影票简记为(9,5),则(5,9)的电影票表示的是5排9号.【解答】解:∵“9排5号”的电影票简记为(9,5),∴(5,9)的电影票表示为5排9号.故答案为5,9.【点评】本题考查了坐标确定位置:直角坐标平面内点的位置由有序实数对确定,有序实数对与点一一对应.14.(3分)平面直角坐标系中,原点O的坐标为(0,0),x轴上的点的纵坐标为0,y轴上的点的横坐标为0.【考点】D1:点的坐标.【分析】直接根据坐标系中各个象限内及坐标轴上的点的坐标特点可求解.【解答】解:平面直角坐标系中,原点O的坐标为(0,0),x轴上的点的纵坐标为0,y轴上的点的横坐标为0.故各空依次填(0,0)、纵、横.【点评】要掌握平面直角坐标系中各个部位上的点的坐标特点,只有掌握住了,在解题的过程中才能准确而迅速的解题.15.(3分)将点A(﹣2,3)向左平移2个单位长度后,所得点的坐标为(﹣4,3);把A向下平移1个单位长度后,所得点的坐标为(﹣2,2).【考点】Q3:坐标与图形变化﹣平移.【分析】根据平移规律,左右移,纵不变,横减加;上下移,横不变,纵加减.【解答】解:将点A(﹣2,3)向左平移2个单位长度后,所得点的坐标为(﹣2﹣2,3),即(﹣4,3);把A向下平移1个单位长度后,所得点的坐标为(﹣2,3﹣1),即(﹣2,2).故答案为:(﹣4,3),(﹣2,2).【点评】本题主要考查点坐标的平移变换.关键是熟练掌握点平移的变化规律:左减右加,上加下减.16.(3分)已知|x﹣2|+(y+1)2=0,则点P(x,y)在第四个象限,坐标为(2,﹣1).【考点】D1:点的坐标;16:非负数的性质:绝对值;1F:非负数的性质:偶次方.【分析】根据非负数的性质列式求出x、y的值,然后根据各象限内点的坐标特征解答.【解答】解:由题意得,x﹣2=0,y+1=0,解得x=2,y=﹣1,∴点P(x,y)在第四象限,坐标为(2,﹣1).故答案为:四,(2,﹣1).【点评】本题考查了各象限内点的坐标的符号特征,记住各象限内点的坐标的符号是解决的关键,四个象限的符号特点分别是:第一象限(+,+);第二象限(﹣,+);第三象限(﹣,﹣);第四象限(+,﹣).三.解答题.17.在平面直角坐标系列中,标出下列各点:(1)点A在x轴的正半轴上,距离原点1个单位长度;(2)点B在y轴的负半轴上,距离原点2个单位长度;(3)点C在第四象限,距离x轴1个单位长度,距离y轴3个单位长度;(4)点D在第一象限,距离x轴1个单位长度,距离y轴4个单位长度.请用线段依次连接这些点,你能得到什么图形?【考点】D5:坐标与图形性质.【分析】根据平面直角坐标系与点的坐标的确定找出点A、B、C、D的位置,然后顺次连接即可.【解答】解:如图所示,用线段依次连接这些点,得到一个平行四边形.【点评】本题考查了坐标与图形的性质,熟练掌握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确定点的位置的方法是解题的关键.18.若线段AB平行于x轴,AB的长为4,且A的坐标为(2,3),求点B的坐标.【考点】D5:坐标与图形性质.【分析】根据平行于x轴的点的纵坐标相同求出点B的纵坐标,再分点B在点A 的左边与右边两种情况讨论求解.【解答】解:∵线段AB平行于x轴,A的坐标为(2,3),∴点B的纵坐标是3,∵AB=4,∴点B在点A的左边时,横坐标为2﹣4=﹣2,点B在点A的右边时,横坐标为2+4=6,∴点B的坐标为(6,3)或(﹣2,3).【点评】本题考查了坐标与图形性质,熟记平行于x轴的点的纵坐标相同,难点在于要分情况讨论.19.三角形ABC三个顶点的坐标分别为A(﹣2,﹣3)、B(3,2)、C(2,﹣1),如果将这个三角形三个顶点的横坐标都加3,同时纵坐标都减1,分别得到点A1、B1、C1,依次用线段连接A1、B1、C1所得三角形A1B1C1.(1)分别写出点A1、B1、C1坐标;(2)三角形A1B1C1与三角形ABC的大小、形状和位置上有什么关系?【考点】Q3:坐标与图形变化﹣平移.【分析】(1)根据题意进行计算即可;(2)根据坐标与图形的变化规律:横坐标,右移加,左移减;纵坐标,上移加,下移减.【解答】解:(1)A1(1,﹣4),B1(6,1),C1(5,﹣2);(2)三角形A1B1C1的大小、形状与三角形ABC的大小、形状完全一样,仅是位置不同,三角形A1B1C1是将三角形ABC沿x轴方向向右平移3个单位,再沿y 轴方向向下平移1个单位得到的.【点评】此题主要考查了坐标与图形的变化,关键是掌握平移后点的坐标的变化规律.把一个图形各个点的横坐标都加上(或减去)一个整数a,相应的新图形就是把原图形向右(或向左)平移a个单位长度;如果把它各个点的纵坐标都加(或减去)一个整数a,相应的新图形就是把原图形向上(或向下)平移a个单位长度.20.如图是网格图,每个小正方形的边长均为1.△ABC(“△”表示“三角形”)是格点三角形(即每个顶点都在小正方形的顶点上),它在坐标平面内平移,得到△PEF,点A平移后落在点P的位置上.(1)请你在图中画出△PEF,并写出顶点P、E、F的坐标;(2)说出△PEF是由△ABC分别经过怎样的平移得到的?【考点】Q4:作图﹣平移变换.【分析】(1)根据A点平移到P点的方法,分别找到B、C两点平移后的对应点,再写出坐标即可;(2)根据图中△ABC和△PEF的位置进行描述即可.【解答】解:(1)如图所示:P(﹣3,﹣3),E(﹣2,0),F(﹣1,﹣1);(2)先把△ABC向左平移3个单位长度,再把它向下平移2个单位长度(或先向下平移2个单位长度,再向左平移3个单位长度).【点评】此题主要考查了作图﹣﹣平移变换,作图时要先找到图形的关键点,分别把这几个关键点按照平移的方向和距离确定对应点后,再顺次连接对应点即可得到平移后的图形.21.如图是某台阶的一部分,如果A点的坐标为(0,0),B点的坐标为(1,1),(1)请建立适当的直角坐标系,并写出其余各点的坐标;(2)如果台阶有10级,请你求出该台阶的长度和高度;(3)若这10级台阶的宽度都是2m,单位长度为1m,现要将这些台阶铺上地毯,需要多少平方米?【考点】D5:坐标与图形性质.【专题】11 :计算题.【分析】(1)以点A为坐标原点建立平面直角坐标系,然后写出各点的坐标即可;(2)根据平移的性质求横向与纵向的长度,即为台阶的长度和高度;(3)根据(2)求出地毯的长度,然后乘以台阶的宽度计算即可得解.【解答】解:(1)建立平面直角坐标系如图所示,C(2,2),D(3,3),E(4,4),F(5,5);(2)台阶的长度:1×(10+1)=11,高度:1×10=10;(3)∵单位长度为1m,∴地毯的长度为:(11+10)×1=21m,∵台阶的宽度都是2m,∴地毯的面积为21×2=42m2,答:将这些台阶铺上地毯,需要42平方米.【点评】本题考查了坐标与图形性质,主要利用了平面直角坐标系的定义和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确定点的坐标的方法,平移的性质.四、解答题(共1小题,满分0分)22.阅读理解:我们知道,任意两点关于它们所连线段的中点成中心对称,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任意两点P(x1,y1)、Q(x2,y2)的对称中心的坐标为.观察应用:(1)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若点P1(0,﹣1)、P2(2,3)的对称中心是点A,则点A的坐标为(1,1);(2)另取两点B(﹣1.6,2.1)、C(﹣1,0).有一电子青蛙从点P1处开始依次关于点A、B、C作循环对称跳动,即第一次跳到点P1关于点A的对称点P2处,接着跳到点P2关于点B的对称点P3处,第三次再跳到点P3关于点C的对称点P4处,第四次再跳到点P4关于点A的对称点P5处,…则点P3、P8的坐标分别为(﹣5.2,1.2)、(2,3).拓展延伸:(3)求出点P2012的坐标,并直接写出在x轴上与点P2012、点C构成等腰三角形的点的坐标.【考点】D5:坐标与图形性质;R4:中心对称.【专题】16 :压轴题;21 :阅读型.【分析】(1)直接利用题目所给公式即可求出点A的坐标;(2)首先利用题目所给公式求出P2的坐标,然后利用公式求出对称点P3的坐标,依此类推即可求出P8的坐标;(3)由于P1(0,﹣1)→P2(2,3)→P3(﹣5.2,1.2)→P4(3.2,﹣1.2)→P5(﹣1.2,3.2)→P6(﹣2,1)→P7(0,﹣1)→P8(2,3),由此得到P7的坐标和P1的坐标相同,P8的坐标和P2的坐标相同,即坐标以6为周期循环,利用这个规律即可求出点P2012的坐标,也可以根据图形求出在x轴上与点P2012、点C 构成等腰三角形的点的坐标.【解答】解:(1)(1,1);(2)P3、P8的坐标分别为(﹣5.2,1.2),(2,3);(3)∵P1(0,﹣1)→P2(2,3)→P3(﹣5.2,1.2)→P4(3.2,﹣1.2)→P5(﹣1.2,3.2)→P6(﹣2,1)→P7(0,﹣1)→P8(2,3);∴P7的坐标和P1的坐标相同,P8的坐标和P2的坐标相同,即坐标以6为周期循环.∵2012÷6=335…2.∴P2012的坐标与P2的坐标相同,为P2012(2,3);在x轴上与点P2012、点C构成等腰三角形的点的坐标为.【点评】此题是一个阅读材料的题目,读懂题目,利用题目所给公式是解题的关键,利用公式可以解决后面的所有问题。

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下册第九单元测试题及答案

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下册第九单元测试题及答案

七年级数学下册第九单元测试题及答案The document was prepared on January 2, 2021(第1题)甲乙(40千克)甲丙(50千克)(第8题)七年级数学第九章不等式与不等式组单元测试卷班级 _______ 姓名 ________ 坐号 _______ 成绩 _______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30分1、不等式的解集在数轴上表示如下,则其解集是A、x≥2B、x>-2C、x≥-2D、x≤-22、若0<x<1,则x、x2、x3的大小关系是A、x<x2<x3B、x<x3<x2C、x3<x2<xD、x2<x3<x3、不等式8-x>2的正整数解的个数是A、4B、1C、2D、34、若a为实数,且a≠0,则下列各式中,一定成立的是A、a2+1>1B、1-a2<0C、1+a1>1 D、1-a1>15、如果不等式⎩⎨⎧-byx<>2无解,则b的取值范围是A、b>-2B、b<-2C、b≥-2D、b≤-26、不等式组⎩⎨⎧++≥--8321)23(3xxx<的整数解的个数为A、3B、4C、5D、67、把不等式⎩⎨⎧-≥-3642>xx的解集表示在数轴上,正确的是A、C、8支点在中点处则甲的体重x的取值范围是A、x<40B、x>50C、40<x<50D、40≤x≤509、若a<b,则ac>bc成立,那么c应该满足的条件是A、c>0B、c<0C、c≥0D、c≤010、某人从一鱼摊上买了三条鱼,平均每条a元,又从另一个鱼摊上买了两条鱼,平均每条b元,后来他又以每条2ba+元的价格把鱼全部卖给了乙,结果发现赔了钱,原因是A、a>bB、a<bC、a=bD、与ab大小无关二、填空题每小题3分,共18分11、用不等式表示:x的3倍大于4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2、若a>b,则a-3______b-3 -4a______-4b填“>”、“<”或“=”.13、当x ______时,代数式213-x -2x 的值是非负数. 14、不等式-3≤5-2x <3的正整数解是_________________.15、某射击运动员在一次训练中,打靶10次的成绩为89环,已知前6次射击的成绩为50环,则他第七次射击时,击中的环数至少是______环.16、某县出租车的计费规则是:2公里以内3元,超过2公里部分另按每公里元收费,李立同学从家出发坐出租车到新华书店购书,下车时付车费9元,那么李立家距新华书店最少有______公里.三、解下列等式组,并将解集在数轴上表示出来.每题5分,共15分 17、21-x +1≥x 18、⎩⎨⎧-++-148112x x x x >< 19、3≤37x -6≤6四、解答题每题6分,共18分20、求不等式组 ⎪⎩⎪⎨⎧+≤-4210112x x x > 的整数解. 21、当a 在什么范围取值时,方程组 ⎩⎨⎧--=+123232a y x a y x >的解都是正数22、若a 、b 、c 是△ABC 的三边,且a 、b 满足关系式|a -3|+b -4=0,c 是不等式组⎪⎪⎩⎪⎪⎨⎧++--21632433x x x x <> 的最大整数解,求△ABC 的周长. 五、第23题9分,第24题10分,共19分23、足球比赛的计分规则为:胜一场得3分,平一场得1分,负一场得0分.一支足球队在某个赛季共需比赛14场,现已比赛了8场,输了一场,得17分,请问: 1前8场比赛中,这支球队共胜了多少场2这支球队打满14场,最高能得多少分3通过对比赛形势的分析,这支球队打满14场比赛,得分不低于29分,就可以达到预期的目标,请你分析一下,在后面的6场比赛中,这支球队至少要胜几场,才能达到预期目标24、双蓉服装店老板到厂家购A 、B 两种型号的服装,若购A 种型号服装9件,B 种型号服装10件,需要1810元;若购进A 种型号服装12件,B 种型号服装8件,需要1880元.1求A 、B 两种型号的服装每件分别为多少元2若销售一件A 型服装可获利18元,销售一件B 型服装可获利30元,根据市场需要,服装店老板决定:购进A 型服装的数量要比购进B 型服装的数量的2倍还多4件,且A 型服装最多可购进28件,这样服装全部售出后可使总的获利不少于699元,问有几种进货方案如何进货参考答案一、1、C ;2、C ;3、D ;4、A ;5、D ;6、B ;7、A ;8、C ;9、B ;10、A 二、11、3x >4; 12、>,<;13、x ≤-1;14、2,3,4;15、9环;16、8. 三、17、 x ≤1;18、x <2;19、1≤x ≤2四、20、6,7,8;21、a >73;22、3,4,4. 五、23、解:1设球队在前8场比赛中胜x 场,则平8-1-x =7-x 场,由题意得3x +7-x =17,解得x =52最后得分n 满足n ≤17+3×14-8=35.3球队要想达到预期目标,必须在余下14-8场比赛中得到29-17=12分,显然,胜4场比赛可积12分,从而实现目标,而6场比赛胜3场可积9分,余下3场每场均得1分,同样可得12分实现目标,所以球队要想实现目标,至少胜3场.24、解:1设A 种型号的服装每件x 元,B 种型号的服装每件y 元.依题意得:⎩⎨⎧=+=+18808121810109y x y x 解得:⎩⎨⎧==10090y x 2设B 型服装购进m 件,则A 型服装购进2m +4件,依题意得:⎩⎨⎧≤+≥+2842699)42(18m m 解得:219≤x ≤12.因为m 为正整数,所以m =10、11、12,2m +4=24、26、28.所以有三种进货方案:第一种:B 型服装购进10件,A 型服装购进24件;第二种:B 型服装购进11件,A 型服装购进26件;第三种:B 型服装购进12件,A 型服装购进28件;。

人教版版七年级数学下册全套单元试卷含答案(共3套)

人教版版七年级数学下册全套单元试卷含答案(共3套)

【本文档由书林工作坊整理发布,谢谢你的下载和关注!】单元测试卷一、选择题(本大题共6小题,每小题3分,共18分)1.(3分)如图所示,同位角共有()A.1对B.2对C.3对D.4对2.(3分)下图中,∠1和∠2是同位角的是()A.B.C.D.3.(3分)如图,直线a、b相交于点O,若∠1等于40°,则∠2等于()A.50°B.60°C.140°D.160°4.(3分)如图,AB∥DE,∠E=65°,则∠B+∠C=()A.135°B.115°C.36°D.65°5.(3分)一学员在广场上练习驾驶汽车,两次拐弯后,行驶的方向与原来的方向相同,这两次拐弯的角度可能是()A.第一次向左拐30°,第二次向右拐30°B.第一次向右拐50°,第二次向左拐130°C.第一次向左拐50°,第二次向右拐130°D.第一次向左拐50°,第二次向左拐1306.(3分)如图,如果AB∥CD,那么下面说法错误的是()A.∠3=∠7 B.∠2=∠6C.∠3+∠4+∠5+∠6=180°D.∠4=∠8二、填空题(本大题共8小题,每小题3分,共24分).7.(3分)如图,a∥b,M,N分别在a,b上,P为两平行线间一点,那么∠1+∠2+∠3=°.8.(3分)如图,直线a∥b,直线c与a,b相交.若∠1=70°,则∠2=度.9.(3分)如图,将三角尺的直角顶点放在直尺的一边上,∠1=30°,∠2=50°,则∠3=°.10.(3分)吸管吸易拉罐内的饮料时,如图所示,∠1=110°,则∠2=度.(易拉罐的上下底面互相平行)11.(3分)如图,已知a∥b,∠1=70°,∠2=40°,则∠3=度.12.(3分)如图所示,请写出能判定CE∥AB的一个条件.13.(3分)如图,已知AB∥CD,∠α=.14.(3分)如图,把一个长方形纸片沿EF折叠后,点D、C分别落在D′、C′的位置.若∠EFB=65°,则∠AED′等于°.三、(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5分,共10分)15.(5分)如图,已知AB∥CD,∠A=70°,求∠1的度数.16.(5分)已知:如图,AB⊥CD,垂足为O,EF为过点O的一条直线,则∠1与∠2的关系是.四、(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6分,共12分)17.(6分)如图,已知∠1=70°,∠2=70°,∠3=60°,求∠4的度数.18.(6分)如图,已知AB∥CD,BE平分∠ABC,∠CDE=150°,求∠C的度数.五、(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8分,共16分)19.(8分)推理填空:如图:①若∠1=∠2,则∥(内错角相等,两直线平行);若∠DAB+∠ABC=180°,则∥(同旁内角互补,两直线平行);②当∥时,∠C+∠ABC=180°(两直线平行,同旁内角互补);③当∥时,∠3=∠C (两直线平行,同位角相等).20.(8分)如图,已知:∠1=∠2,∠D=50°,求∠B的度数.六、(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9分,共18分)21.(9分)如图,已知AB∥CD,AE∥CF,求证:∠BAE=∠DCF.22.(9分)如图,是我们生活中经常接触的小刀,刀柄外形是一个直角梯形(挖去一小半圆),刀片上、下是平行的,转动刀片时会形成∠1、∠2,求∠1+∠2的度数.七、(本大题共2小题,第23题10分,第24题12分,共22分)23.(10分)如图,AD是∠EAC的平分线,AD∥BC,∠B=30°,计算∠EAD、∠DAC、∠C的度数.24.(12分)如图,已知AB∥CD,∠B=40°,CN是∠BCE的平分线,CM⊥CN,求∠BCM的度数.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一、选择题(本大题共6小题,每小题3分,共18分)1.(3分)如图所示,同位角共有()A.1对B.2对C.3对D.4对【考点】J6:同位角、内错角、同旁内角.【分析】根据两个都在截线的同旁,又分别处在被截的两条直线同侧的位置的角叫做同位角进行判断.【解答】解:如图,∠1与∠2,∠3与∠4分别是两对同位角.故选B.【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了同位角的定义,是需要识记的内容.2.(3分)下图中,∠1和∠2是同位角的是()A.B.C.D.【考点】J6:同位角、内错角、同旁内角.【分析】本题考查同位角的定义,在截线的同侧,并且在被截线的同一方的两个角是同位角.根据定义,逐一判断.【解答】解:A、∠1、∠2的两边都不在同一条直线上,不是同位角;B、∠1、∠2的两边都不在同一条直线上,不是同位角;C、∠1、∠2的两边都不在同一条直线上,不是同位角;D、∠1、∠2有一边在同一条直线上,又在被截线的同一方,是同位角.故选D.【点评】判断是否是同位角,必须符合三线八角中,在截线的同侧,并且在被截线的同一方的两个角是同位角.3.(3分)如图,直线a、b相交于点O,若∠1等于40°,则∠2等于()A.50°B.60°C.140°D.160°【考点】J2:对顶角、邻补角.【专题】11 :计算题.【分析】因∠1和∠2是邻补角,且∠1=40°,由邻补角的定义可得∠2=180°﹣∠1=180°﹣40°=140°.【解答】解:∵∠1+∠2=180°又∠1=40°∴∠2=140°.故选C.【点评】本题考查了利用邻补角的概念计算一个角的度数的能力.4.(3分)如图,AB∥DE,∠E=65°,则∠B+∠C=()A.135°B.115°C.36°D.65°【考点】K8:三角形的外角性质;JA:平行线的性质.【专题】11 :计算题.【分析】先根据平行线的性质先求出∠BFE,再根据外角性质求出∠B+∠C.【解答】解:∵AB∥DE,∠E=65°,∴∠BFE=∠E=65°.∵∠BFE是△CBF的一个外角,∴∠B+∠C=∠BFE=∠E=65°.故选D.【点评】本题应用的知识点为:两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及三角形的一个外角等于与它不相邻的两个内角的和.5.(3分)一学员在广场上练习驾驶汽车,两次拐弯后,行驶的方向与原来的方向相同,这两次拐弯的角度可能是()A.第一次向左拐30°,第二次向右拐30°B.第一次向右拐50°,第二次向左拐130°C.第一次向左拐50°,第二次向右拐130°D.第一次向左拐50°,第二次向左拐130【考点】JA:平行线的性质.【分析】首先根据题意对各选项画出示意图,观察图形,根据同位角相等,两直线平行,即可得出答案.【解答】解:如图:故选:A.【点评】此题考查了平行线的判定.注意数形结合法的应用,注意掌握同位角相等,两直线平行.6.(3分)如图,如果AB∥CD,那么下面说法错误的是()A.∠3=∠7 B.∠2=∠6C.∠3+∠4+∠5+∠6=180°D.∠4=∠8【考点】JA:平行线的性质.【专题】11 :计算题.【分析】根据两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得到∠3=∠7,∠2=∠6;根据两直线平行,同旁内角互补得到∠3+∠4+∠5+∠6=180°.而∠4与∠8是AD和BC被BD 所截形成得内错角,则∠4=∠8错误.【解答】解:∵AB∥CD,∴∠3=∠7,∠2=∠6,∠3+∠4+∠5+∠6=180°.故选D.【点评】本题考查了平行线的性质:两直线平行,同位角相等;两直线平行,同旁内角互补;两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二、填空题(本大题共8小题,每小题3分,共24分).7.(3分)如图,a∥b,M,N分别在a,b上,P为两平行线间一点,那么∠1+∠2+∠3=360°.【考点】JA:平行线的性质.【分析】首先作出PA∥a,根据平行线性质,两直线平行同旁内角互补,可以得出∠1+∠2+∠3的值.【解答】解:过点P作PA∥a,∵a∥b,PA∥a,∴a∥b∥PA,∴∠1+∠MPA=180°,∠3+∠APN=180°,∴∠1+∠MPA+∠3+∠APN=180°+180°=360°,∴∠1+∠2+∠3=360°.故答案为:360.【点评】此题主要考查了平行线的性质,作出PA∥a是解决问题的关键.8.(3分)如图,直线a∥b,直线c与a,b相交.若∠1=70°,则∠2=70度.【考点】JA:平行线的性质.【专题】11 :计算题.【分析】本题主要利用两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进行做题.【解答】解:由题意得:直线a∥b,则∠2=∠1=70°【点评】本题应用的知识点为:两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9.(3分)如图,将三角尺的直角顶点放在直尺的一边上,∠1=30°,∠2=50°,则∠3=20°.【考点】JA:平行线的性质;K8:三角形的外角性质.【专题】11 :计算题.【分析】本题主要利用两直线平行,同位角相等和三角形的外角等于与它不相邻的两内角之和进行做题.【解答】解:∵直尺的两边平行,∴∠2=∠4=50°,又∵∠1=30°,∴∠3=∠4﹣∠1=20°.故答案为:20.【点评】本题重点考查了平行线的性质及三角形外角的性质,是一道较为简单的题目.10.(3分)吸管吸易拉罐内的饮料时,如图所示,∠1=110°,则∠2=70度.(易拉罐的上下底面互相平行)【考点】JA:平行线的性质;J2:对顶角、邻补角.【专题】12 :应用题.【分析】本题主要利用两直线平行,同旁内角互补以及对顶角相等进行解题.【解答】解:因为易拉罐的上下底面互相平行,所以∠2与∠1的对顶角之和为180°.又因为∠1与其对顶角相等,所以∠2+∠1=180°,故∠2=180°﹣∠1=180°﹣110°=70°.【点评】考查了平行线的性质及对顶角相等.11.(3分)如图,已知a∥b,∠1=70°,∠2=40°,则∠3=70度.【考点】K7:三角形内角和定理;JA:平行线的性质.【专题】11 :计算题.【分析】把∠2,∠3转化为△ABC中的角后,利用三角形内角和定理求解.【解答】解:由对顶角相等可得∠ACB=∠2=40°,在△ABC中,由三角形内角和知∠ABC=180°﹣∠1﹣∠ACB=70°.又∵a∥b,∴∠3=∠ABC=70°.故答案为:70.【点评】本题考查了平行线与三角形的相关知识.12.(3分)如图所示,请写出能判定CE∥AB的一个条件∠DCE=∠A(答案不唯一).【考点】J9:平行线的判定.【专题】26 :开放型.【分析】能判定CE∥AB的,判别两条直线平行的方法有:同位角相等,两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两直线平行;同旁内角互补,两直线平行.因而可以判定的条件是:∠DCE=∠A或∠ECB=∠B或∠A+∠ACE=180°.【解答】解:能判定CE∥AB的一个条件是:∠DCE=∠A或∠ECB=∠B或∠A+∠ACE=180°.故答案为:∠DCE=∠A(答案不唯一).【点评】正确识别“三线八角”中的同位角、内错角、同旁内角是正确答题的关键,不能遇到相等或互补关系的角就误认为具有平行关系,只有同位角相等、内错角相等、同旁内角互补,才能推出两被截直线平行.13.(3分)如图,已知AB∥CD,∠α=85°.【考点】JA:平行线的性质.【分析】过∠α的顶点作AB的平行线,然后根据两直线平行,同旁内角互补求出∠1,再根据两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求出∠2,然后求解即可.【解答】解:如图,过∠α的顶点作AB的平行线EF,∵AB∥CD,∴AB∥EF∥CD,∴∠1=180°﹣120°=60°,∠2=25°,∴∠α=∠1+∠2=60°+25°=85°.故答案为:85°.【点评】本题考查了平行线的性质,熟记性质是解题的关键,此类题目,难点在于过拐点作平行线.14.(3分)如图,把一个长方形纸片沿EF折叠后,点D、C分别落在D′、C′的位置.若∠EFB=65°,则∠AED′等于50°.【考点】PB:翻折变换(折叠问题).【分析】首先根据AD∥BC,求出∠FED的度数,然后根据轴对称的性质,折叠前后图形的形状和大小不变,位置变化,对应边和对应角相等,则可知∠DEF=∠FED′,最后求得∠AED′的大小.【解答】解:∵AD∥BC,∴∠EFB=∠FED=65°,由折叠的性质知,∠DEF=∠FED′=65°,∴∠AED′=180°﹣2∠FED=50°.故∠AED′等于50°.【点评】此题考查了翻折变换的知识,本题利用了:1、折叠的性质;2、矩形的性质,平行线的性质,平角的概念求解.三、(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5分,共10分)15.(5分)如图,已知AB∥CD,∠A=70°,求∠1的度数.【考点】JA:平行线的性质.【分析】根据两直线平行,同位角相等可得∠2=∠A,再根据平角等于180°列式计算即可得解.【解答】解:∵AB∥CD,∴∠2=∠A=70°,∴∠1=180°﹣∠2=180°﹣70°=110°.【点评】本题考查了平行线的性质,是基础题,熟记性质是解题的关键.16.(5分)已知:如图,AB⊥CD,垂足为O,EF为过点O的一条直线,则∠1与∠2的关系是互余.【考点】J3:垂线.【分析】根据垂直得直角:∠BOD=90°;然后由平角的定义来求∠1与∠2的关系.【解答】解:∵AB⊥CD,∴∠BOD=90°.又∵EF为过点O的一条直线,∴∠1+∠2=180°﹣∠BOD=90°,即∠1与∠2互余.故答案是:互余.【点评】本题考查了垂直的定义.注意已知条件“EF为过点O的一条直线”告诉我们∠FOE为平角.四、(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6分,共12分)17.(6分)如图,已知∠1=70°,∠2=70°,∠3=60°,求∠4的度数.【考点】JB:平行线的判定与性质.【分析】先利用平行线的判定证明a∥b,再利用平行线的性质求∠4的度数.【解答】解:∵∠1=70°,∠2=70°,∴∠1=∠2,∴a∥b,∴∠3=∠4.又∠3=60°,∴∠4=60°.【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了平行线的判定和性质.重点考查了平行线的判定中同位角相等,两直线平行,及平行线的性质中两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18.(6分)如图,已知AB∥CD,BE平分∠ABC,∠CDE=150°,求∠C的度数.【考点】JA:平行线的性质;IJ:角平分线的定义;K7:三角形内角和定理.【专题】11 :计算题.【分析】先根据∠CDE=150°求出∠1的度数,再由平行线的性质及角平分线的性质求出∠2的度数,再根据三角形内角和定理即可求出答案.【解答】解:∵∠CDE=150°,∴∠1=180°﹣∠CDE=180°﹣150°=30°,∵AB∥CD,∴∠1=∠3=30°,∵BE平分∠ABC,∴∠1=∠3=∠2=30°,∴∠C=180°﹣∠1﹣∠2=180°﹣30°﹣30°=120°.【点评】本题考查的是平行线及角平分线的性质,三角形内角和定理,属较简单题目.五、(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8分,共16分)19.(8分)推理填空:如图:①若∠1=∠2,则AD∥CB(内错角相等,两直线平行);若∠DAB+∠ABC=180°,则AD∥BC(同旁内角互补,两直线平行);②当AB∥CD时,∠C+∠ABC=180°(两直线平行,同旁内角互补);③当AD∥BC时,∠3=∠C (两直线平行,同位角相等).【考点】JB:平行线的判定与性质.【专题】17 :推理填空题.【分析】根据平行线的性质和平行线的判定直接完成填空.两条直线平行,则同位角相等,内错角相等,同旁内角互补;反之亦成立.【解答】解:①若∠1=∠2,则AD∥CB(内错角相等,两条直线平行);若∠DAB+∠ABC=180°,则AD∥BC(同旁内角互补,两条直线平行);②当AB∥CD时,∠C+∠ABC=180°(两条直线平行,同旁内角互补);③当AD∥BC时,∠3=∠C (两条直线平行,同位角相等).【点评】在做此类题的时候,一定要细心观察,看两个角到底是哪两条直线被第三条直线所截而形成的角.20.(8分)如图,已知:∠1=∠2,∠D=50°,求∠B的度数.【考点】JB:平行线的判定与性质.【专题】11 :计算题.【分析】此题首先要根据对顶角相等,结合已知条件,得到一组同位角相等,再根据平行线的判定得两条直线平行.然后根据平行线的性质得到同旁内角互补,从而进行求解.【解答】解:∵∠1=∠2,∠2=∠EHD,∴∠1=∠EHD,∴AB∥CD;∴∠B+∠D=180°,∵∠D=50°,∴∠B=180°﹣50°=130°.【点评】综合运用了平行线的性质和判定,难度不大.六、(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9分,共18分)21.(9分)如图,已知AB∥CD,AE∥CF,求证:∠BAE=∠DCF.【考点】JA:平行线的性质.【专题】14 :证明题.【分析】根据两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的性质以及角的和差关系可证明.【解答】证明:∵AB∥CD,∴∠BAC=∠DCA.(两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AE∥CF,∴∠EAC=∠FCA.(两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BAC=∠BAE+∠EAC,∠DCA=∠DCF+∠FCA,∴∠BAE=∠DCF.【点评】重点考查了两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的这一性质.22.(9分)如图,是我们生活中经常接触的小刀,刀柄外形是一个直角梯形(挖去一小半圆),刀片上、下是平行的,转动刀片时会形成∠1、∠2,求∠1+∠2的度数.【考点】JA:平行线的性质.【分析】如图,过点O作OP∥AB,则AB∥OP∥CD.所以根据平行线的性质将(∠1+∠2)转化为(∠AOP+∠POC)来解答即可.【解答】解:如图,过点O作OP∥AB,则∠1=∠AOP.∵AB∥CD,∴OP∥CD,∴∠2=∠POC,∵∠AOP+∠POC=90°,∴∠1+∠2=90°.【点评】本题考查了平行线的性质.平行线性质定理:定理1:两直线平行,同位角相等.定理2:两直线平行,同旁内角互补.定理3:两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七、(本大题共2小题,第23题10分,第24题12分,共22分)23.(10分)如图,AD是∠EAC的平分线,AD∥BC,∠B=30°,计算∠EAD、∠DAC、∠C的度数.【考点】JA:平行线的性质.【分析】由AD∥BC,∠B=30°,根据两直线平行,同位角相等,即可求得∠EAD 的度数,又由AD是∠EAC的平分线,根据角平分线的定义,即可求得∠DAC 的度数,然后由两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求得∠C的度数.【解答】解:∵AD∥BC,∠B=30°,∴∠EAD=∠B=30°,∵AD是∠EAC的平分线,∴∠DAC=∠EAD=30°,∵AD∥BC,∴∠C=∠DAC=30°.∴∠EAD=∠DAC=∠C=30°.【点评】此题考查了平行线的性质与角平分线的定义.注意掌握两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同位角相等是解此题的关键.24.(12分)如图,已知AB∥CD,∠B=40°,CN是∠BCE的平分线,CM⊥CN,求∠BCM的度数.【考点】JA:平行线的性质;IJ:角平分线的定义;J3:垂线.【专题】11 :计算题.【分析】根据两直线平行,同旁内角互补求出∠BCE的度数,再根据角平分线的定义求出∠BCN的度数,然后再根据CM⊥CN即可求出∠BCM的度数.【解答】解:∵AB∥CD,∠B=40°,∴∠BCE=180°﹣∠B=180°﹣40°=140°,∵CN是∠BCE的平分线,∴∠BCN=∠BCE=×140°=70°,∵CM⊥CN,∴∠BCM=20°.【点评】本题利用平行线的性质和角平分线的定义求解,比较简单.【本文档由书林工作坊整理发布,谢谢你的下载和关注!】单元测试卷一、选择题:1.(3分)同一平面内如果两条直线不重合,那么他们()A.平行B.相交C.相交或垂直 D.平行或相交2.(3分)如果两条平行线被第三条直线所截,那么其中一组同位角的角平分线()A.垂直B.相交C.平行D.不能确定3.(3分)一辆汽车在笔直的公路上行驶,在两次转弯后,前进的方向仍与原来相同,那么这两次转弯的角度可以是()A.先右转80°,再左转100°B.先左转80°,再右转80°C.先左转80°,再左转100°D.先右转80°,再右转80°4.(3分)如图AB∥CD,则∠1=()A.75°B.80°C.85°D.95°5.(3分)已知,OA⊥OC,且∠AOB:∠AOC=2:3,则∠BOC的度数为()A.30°B.150°C.30°或150°D.90°6.(3分)如图,已知∠1=∠2=∠3=55°,则∠4的度数是()A.110°B.115°C.120°D.125°7.(3分)将一直角三角板与两边平行的纸条如图所示放置,下列结论:(1)∠1=∠2;(2)∠3=∠4;(3)∠2+∠4=90°;(4)∠4+∠5=180°,其中正确的个数是()A.1 B.2 C.3 D.48.(3分)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不相交的两条直线是平行线B.过一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与已知直线平行C.从直线外一点作这条直线的垂线段叫做点到这条直线的距离D.在同一平面内,一条直线与两条平行线中的一条垂直,则与另一条也垂直9.(3分)∠1和∠2是两条直线l1,l2被第三条直线l3所截的同旁内角,如果l1∥l2,那么必有()A.∠1=∠2 B.∠1+∠2=90°C.∠1+∠2=90°D.∠1是钝角,∠2是锐角10.(3分)如图,AB∥DE,那么∠BCD=()A.∠2﹣∠1 B.∠1+∠2 C.180°+∠1﹣∠2 D.180°+∠2﹣2∠111.(3分)如图,在下列条件中:①∠1=∠2;②∠BAD=∠BCD;③∠ABC=∠ADC且∠3=∠4;④∠BAD+∠ABC=180°,能判定AB∥CD的有()A.3个B.2个C.1个D.0个12.(3分)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内错角相等,两直线平行B.两直线平行,同旁内角互补C.相等的角是对顶角D.等角的补角相等13.(3分)下列图中∠1和∠2是同位角的是()A.(1)(2)(3)B.(2)(3)(4)C.(3)(4)(5)D.(1)(2)(5)14.(3分)如图,已知∠1=∠2,则有()A.AB∥CD B.AE∥DF C.AB∥CD且AE∥DF D.以上都不对15.(3分)如图,直线AB与CD交于点O,OE⊥AB于O,则图中∠1与∠2的关系是()A.对顶角B.互余C.互补D.相等16.(3分)如图,DH∥EG∥BC,且DC∥EF,那么图中和∠1相等的角有()个.A.2 B.4 C.5 D.6二、填空题17.(3分)小玮家在小强家的北偏西75度,则小强家在小玮家的坐标方向是度.18.(3分)若一个角的余角是30°,则这个角的补角为°.19.(3分)一个角与它的补角之差是20°,则这个角的大小是.20.(3分)如果一个角的补角是150°,那么这个角的余角是度.21.(3分)小明从点A沿北偏东60°的方向到B处,又从B沿南偏西25°的方向到C处,则小明两次行进路线的夹角为.22.(3分)把“同角的余角相等”写成“如果…,那么…”的形式为.23.(3分)如图,AB∥CD,∠BAE=120°,∠DCE=30°,则∠AEC=度.24.(3分)把一张长方形纸条按图中那样折叠后,若得到∠AOB′=70°,则∠OGC=.25.(3分)如图,已知直线AB、CD相交于O,OE⊥AB,∠1=25°,则∠2=°,∠3=°,∠4=°.26.(3分)如图,已知直线AB、CD相交于O,如果∠AOC=2x°,∠BOC=(x+y+9)°,∠BOD=(y+4)°,则∠AOD的度数为.27.(3分)如图,直线l1∥l2,AB⊥CD,∠1=34°,求∠2的度数.28.(3分)如图,若AB∥CD,EF与AB、CD分别相交于点E、F,EP与∠EFD 的平分线FP相交于点P,且∠EFD=60°,EP⊥FP,则∠BEP=度.29.(3分)如图∠1=82°,∠2=98°,∠3=80°,则∠4=度.30.(3分)如图:已知∠B=∠BGD,∠DGF=∠F,求证:∠B+∠F=180°.请你认真完成下面的填空.证明:∵∠B=∠BGD(已知)∴AB∥CD()∵∠DGF=∠F;(已知)∴CD∥EF()∵AB∥EF()∴∠B+∠F=180°().三、计算题:31.(10分)如图,直线AB,CD,EF相交于点O,AB⊥CD,OG平分∠AOE,∠FOD=28°,则∠BOE=度,∠AOG=度.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一、选择题:1.(3分)同一平面内如果两条直线不重合,那么他们()A.平行B.相交C.相交或垂直 D.平行或相交【考点】J7:平行线;J1:相交线.【分析】根据在同一平面内两直线的位置关系进行解答即可.【解答】解:同一平面内如果两条直线不重合,那么他们平行或相交;故选D.【点评】此题考查了平行线,掌握在同一平面内两直线的位置关系是本题的关键,是一道基础题.2.(3分)如果两条平行线被第三条直线所截,那么其中一组同位角的角平分线()A.垂直B.相交C.平行D.不能确定【考点】JA:平行线的性质.【分析】由两条平行线被第三条直线所截,根据两直线平行,同位角相等,即可得一组同位角相等即∠FEB=∠GFD,又由角平分线的性质求得∠1=∠2,然后根据同位角相等,两直线平行,即可求得答案.【解答】解:∵AB∥CD,∴∠FEB=∠GFD,∵EM与FN分别是∠FEM与∠GFD的平分线,∴∠1=∠FEB,∠2=∠GFD,∴∠1=∠2,∴EM∥FN.故选C.【点评】本题考查了平行线性质的应用,注意:平行线的性质有:①两直线平行,同位角相等,②两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③两直线平行,同旁内角互补,题目比较好,难度适中.3.(3分)一辆汽车在笔直的公路上行驶,在两次转弯后,前进的方向仍与原来相同,那么这两次转弯的角度可以是()A.先右转80°,再左转100°B.先左转80°,再右转80°C.先左转80°,再左转100°D.先右转80°,再右转80°【考点】JA:平行线的性质.【专题】2B :探究型.【分析】根据两条直线平行的性质:两条直线平行,同位角相等.再根据题意得:两次拐的方向不相同,但角度相等画出图形,根据图形直接解答即可.【解答】解:如图所示:A、,故本选项错误;B、,故本选项正确;C、,故本选项错误;D、,故本选项错误.故选B.【点评】本题考查的是平行线的性质,根据题意画出图形是解答此题的关键.4.(3分)如图AB∥CD,则∠1=()A.75°B.80°C.85°D.95°【考点】JA:平行线的性质.【分析】延长BE交CD于点F,根据平行线的性质求得∠BFD的度数,然后根据三角形外角的性质即可求解.【解答】解:延长BE交CD于点F.∵AB∥CD,∴∠B+∠BFD=180°,∴∠BFD=180°﹣∠B=180°﹣120°=60°,∴∠1=∠ECD+∠BFD=25°+60°=85°.故选C.【点评】本题考查了平行线的性质以及三角形外角的性质,正确作出辅助线是关键.5.(3分)已知,OA⊥OC,且∠AOB:∠AOC=2:3,则∠BOC的度数为()A.30°B.150°C.30°或150°D.90°【考点】J3:垂线.【专题】11 :计算题;32 :分类讨论.【分析】根据垂直关系知∠AOC=90°,由∠AOB:∠AOC=2:3,可求∠AOB,根据∠AOB与∠AOC的位置关系,分类求解.【解答】解:∵OA⊥OC,∴∠AOC=90°,∵∠AOB:∠AOC=2:3,∴∠AOB=60°.因为∠AOB的位置有两种:一种是在∠AOC内,一种是在∠AOC外.①当在∠AOC内时,∠BOC=90°﹣60°=30°;②当在∠AOC外时,∠BOC=90°+60°=150°.故选C.【点评】此题主要考查了垂线的定义:当两条直线相交所成的四个角中,有一个角是直角时,即两条直线互相垂直.同时做这类题时一定要结合图形.6.(3分)如图,已知∠1=∠2=∠3=55°,则∠4的度数是()A.110°B.115°C.120°D.125°【考点】JB:平行线的判定与性质;J2:对顶角、邻补角.【专题】11 :计算题.【分析】本题首先应根据同位角相等判定两直线平行,再根据平行线的性质及邻补角的性质求出∠4的度数.【解答】解:∵∠1=∠2,∠5=∠1(对顶角相等),∴∠2=∠5,∴a∥b(同位角相等,得两直线平行);∴∠3=∠6=55°(两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故∠4=180°﹣55°=125°(邻补角互补).故选D.【点评】解答此题的关键是注意平行线的性质和判定定理的综合运用.7.(3分)将一直角三角板与两边平行的纸条如图所示放置,下列结论:(1)∠1=∠2;(2)∠3=∠4;(3)∠2+∠4=90°;(4)∠4+∠5=180°,其中正确的个数是()A.1 B.2 C.3 D.4【考点】JA:平行线的性质;IL:余角和补角.【分析】根据两直线平行同位角相等,内错角相等,同旁内角互补,及直角三角板的特殊性解答.【解答】解:∵纸条的两边平行,∴(1)∠1=∠2(同位角);(2)∠3=∠4(内错角);(4)∠4+∠5=180°(同旁内角)均正确;又∵直角三角板与纸条下线相交的角为90°,∴(3)∠2+∠4=90°,正确.故选:D.【点评】本题考查平行线的性质,正确识别“三线八角”中的同位角、内错角、同旁内角是正确答题的关键.8.(3分)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不相交的两条直线是平行线B.过一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与已知直线平行C.从直线外一点作这条直线的垂线段叫做点到这条直线的距离D.在同一平面内,一条直线与两条平行线中的一条垂直,则与另一条也垂直【考点】J7:平行线;J3:垂线;J5:点到直线的距离;J8:平行公理及推论.【分析】运用平行线,垂线的定义,点到直线的距离及平行公理及推论判定即可.【解答】解:A、不相交的两条直线是平行线,要在同一平面内的前提条件下,故A选项错误;B、过一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与已知直线平行,过直线外一点,故B选项错误;C、从直线外一点作这条直线的垂线段叫做点到这条直线的距离,应为垂线段的长度,故C选项错误;D、在同一平面内,一条直线与两条平行线中的一条垂直,则与另一条也垂直,故D选项正确.故选:D.【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了平行线,垂线的定义,点到直线的距离及平行公理及推论,解题的关键是熟记定义与性质.9.(3分)∠1和∠2是两条直线l1,l2被第三条直线l3所截的同旁内角,如果l1∥l2,那么必有()A.∠1=∠2 B.∠1+∠2=90°C.∠1+∠2=90°D.∠1是钝角,∠2是锐角【考点】JA:平行线的性质.【分析】直接根据平行线的性质即可得出结论.【解答】解:∵l1∥l2,∠1和∠2是两条直线l1,l2被第三条直线l3所截的同旁内角,∴∠1+∠2=180°,即∠1+∠2=90°.故选C.【点评】本题考查的是平行线的性质,用到的知识点为:两直线平行,同旁内角互补.10.(3分)如图,AB∥DE,那么∠BCD=()A.∠2﹣∠1 B.∠1+∠2 C.180°+∠1﹣∠2 D.180°+∠2﹣2∠1【考点】JA:平行线的性质.【专题】2B :探究型.【分析】过点C作CF∥AB,由AB∥DE可知,AB∥DE∥CF,再由平行线的性质可知,∠1=∠BCF,∠2+∠DCF=180°,故可得出结论.【解答】解:过点C作CF∥AB,∵AB∥DE,∴AB∥DE∥CF,∴∠BCF=∠1①,∠2+∠DCF=180°②,∴①+②得,∠BCF+∠DCF+∠2=∠1+180°,即∠BCD=180°+∠1﹣∠2.故选C.【点评】本题考查的是平行线的性质,根据题意作出辅助线,构造出平行线是解答此题的关键.11.(3分)如图,在下列条件中:①∠1=∠2;②∠BAD=∠BCD;③∠ABC=∠ADC且∠3=∠4;④∠BAD+∠ABC=180°,能判定AB∥CD的有()A.3个B.2个C.1个D.0个【考点】J9:平行线的判定.【专题】11 :计算题.【分析】①由∠1=∠2,利用内错角相等两直线平行得到AD∥BC,本选项不合题意;②由∠BAD=∠BCD,不能判定出平行,本选项不合题意;③由∠ABC=∠ADC且∠3=∠4,利用等式的性质一对内错角相等,进而得到AB∥CD,本选项符合题意;④由∠BAD+∠ABC=180°,利用同旁内角互补得到AD∥BC,本选项不合题意.【解答】解:①由∠1=∠2,得到AD∥BC,本选项不合题意;②由∠BAD=∠BCD,不能判定出平行,本选项不合题意;③由∠ABC=∠ADC且∠3=∠4,得到∠ABC﹣∠4=∠ADC﹣∠3,即∠ABD=∠CDB,得到AB∥CD,本选项符合题意;④由∠BAD+∠ABC=180°,得到AD∥BC,本选项不合题意,则符合题意的只有1个.故选C【点评】此题考查了平行线的判定,熟练掌握平行线的判定方法是解本题的关键.12.(3分)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内错角相等,两直线平行B.两直线平行,同旁内角互补C.相等的角是对顶角D.等角的补角相等【考点】JB:平行线的判定与性质;IL:余角和补角;J2:对顶角、邻补角.【分析】根据平行线的判定即可判断A;根据平行线的性质即可判断B;举出反例图形即可判断C;根据互余互补的性质即可判断D.【解答】解:A、内错角相等,两直线平行,正确,故本选项错误;B、两直线平行,同旁内角互补,正确,故本选项错误;C、如图CD⊥AB,则∠ADC=∠BDC,但两个角不是对顶角,错误,故半选项正确;D、等角的补角相等,正确,故本选项错误;故选C.【点评】本题考查了平行线的性质和判定,对顶角,互余互补当知识点,主要考查学生的辨析能力.13.(3分)下列图中∠1和∠2是同位角的是()A.(1)(2)(3)B.(2)(3)(4)C.(3)(4)(5)D.(1)(2)(5)【考点】J6:同位角、内错角、同旁内角.【分析】根据同位角的定义,对每个图进行判断即可.【解答】解:(1)图中∠1和∠2是同位角;故本项符合题意;(2)图中∠1和∠2是同位角;故本项符合题意;(3)图中∠1和∠2不是同位角;故本项不符合题意;(4)图中∠1和∠2不是同位角;故本项不符合题意;(5)图中∠1和∠2是同位角;故本项符合题意.图中是同位角的是(1)、(2)、(5).故选D.【点评】本题考查了同位角,两条直线被第三条直线所截形成的角中,若两个角都在两直线的同侧,并且在第三条直线(截线)的同旁,则这样一对角叫做同位角.14.(3分)如图,已知∠1=∠2,则有()A.AB∥CD B.AE∥DF C.AB∥CD且AE∥DF D.以上都不对【考点】J9:平行线的判定.【分析】∠1、∠2是直线AE、DF被AD所截形成的内错角,根据内错角相等,两直线平行可知AE∥DF.【解答】解:∵∠1=∠2,∴AE∥DF(内错角相等,两直线平行).。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23(第三题)A B C D E (第10题)A BCDE F G H 第13题ABCD 1234(第2题)12345678(第4题)ab cA B CD(第7题)七年级数学第五章《相交线与平行线》测试卷班级 _______ 姓名 ________ 坐号 _______ 成绩 _______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 30 分)1、如图所示,∠1和∠2是对顶角的是( )ABC D121212122、如图AB ∥CD 可以得到( )A 、∠1=∠2B 、∠2=∠3C 、∠1=∠4D 、∠3=∠4 3、直线AB 、CD 、EF 相交于O ,则∠1+∠2+∠3=( ) A 、90° B 、120° C 、180° D 、140° 4、如图所示,直线a 、b 被直线c 所截,现给出下列四种条件: ①∠2=∠6 ②∠2=∠8 ③∠1+∠4=180° ④∠3=∠8,其中能判断 是a ∥b 的条件的序号是( )A 、①②B 、①③C 、①④D 、③④5、某人在广场上练习驾驶汽车,两次拐弯后,行驶方向与原来相 同,这两次拐弯的角度可能是( ) A 、第一次左拐30°,第二次右拐30° B 、第一次右拐50°,第二次左拐130° C 、第一次右拐50°,第二次右拐130° D 、第一次向左拐50°,第二次向左拐130°6、下列哪个图形是由左图平移得到的( )BD7、如图,在一个有4×4个小正方形组成的正方形网格中,阴影 部分面积与正方形ABCD 面积的比是( )A 、3:4B 、5:8C 、9:16D 、1:2 8、下列现象属于平移的是( )① 打气筒活塞的轮复运动,② 电梯的上下运动,③ 钟摆的摆动,④ 转动的门,⑤ 汽车在一条笔直的马路上行走A 、③B 、②③C 、①②④D 、①②⑤ 9、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有且只有一条直线与已知直线平行B 、垂直于同一条直线的两条直线互相垂直C 、从直线外一点到这条直线的垂线段,叫做这点到这条直线的距离。

D 、在平面内过一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与已知直线垂直。

10、直线AB ∥CD ,∠B =23°,∠D =42°,则∠E =( )A 、23°B 、42°C 、65°D 、19°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6小题,每小题3分,共18分)11、直线AB 、CD 相交于点O ,若∠AOC =100°,则∠AOD =___________。

12、若AB ∥CD ,AB ∥EF ,则CD _______EF ,其理由1A B OF DE C (第18题)A BD GE H C (第18题)A BC(第14题)第17题A B C D MN 12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如图,在正方体中,与线段AB 平行的线段有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

14、奥运会上,跳水运动员入水时,形成的水花是评委 评分的一个标准,如图所示为一跳水运动员的入水前的 路线示意图。

按这样的路线入水时,形成的水花很大, 请你画图示意运动员如何入水才能减小水花?15、把命题“等角的补角相等”写成“如果……那么……” 的形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6、如果两条平行线被第三条直线所截,一对同旁内角的 度数之比是2:7,那么这两个角分别是_______。

三 、(每题5分,共15分)17、如图所示,直线AB ∥CD ,∠1=75°,求∠2的度数。

18、如图,直线AB 、CD 相交于O ,OD 平分∠AOF ,OE ⊥CD 于点O ,∠1=50°,求∠COB 、∠BOF的度数。

19、如图,在长方形ABCD 中,AB =10cm ,BC =6cm ,若此长方形以2cm/S 的速度沿着A →B 方向移动,则经过多长时间,平移后的长方形与原来长方形重叠部分的面积为24?四、(每题6分,共18分)20、△ABC 在网格中如图所示,请根据下列提示作图 (1)向上平移2个单位长度。

(2)再向右移3个单位长度。

A O DB E CA B C D EF 1423第19题)21、如图,选择适当的方向击打白球,可使白球反弹后将红球撞入袋中。

此时,∠1=∠2,∠3=∠4,如果红球与洞口的连线与台球桌面边缘的夹角∠5=30°,那么∠1等于多少度时,才能保证红球能直接入袋?22、把一张长方形纸片ABCD 沿EF 折叠后ED 与BC 的交点为G ,D 、C 分别在M 、N 的位置上,若∠EFG =55°,求∠1和∠2的度数。

五、(第23题9分,第24题10分,共19分)23、如图,E 点为DF 上的点,B 为AC 上的点,∠1=∠2,∠C =∠D ,那么DF ∥AC ,请完成它成立的理由∵∠1=∠2,∠2=∠3 ,∠1=∠4( )∴∠3=∠4( )∴________∥_______ ( )∴∠C =∠ABD ( )∵∠C =∠D ( ) ∴∠D =∠ABD ( ) ∴DF ∥AC ( ) 24、如图,DO 平分∠AOC ,OE 平分∠BOC ,若OA ⊥OB , (1)当∠BOC =30°,∠DOE =_______________ 当∠BOC =60°,∠DOE =_______________(2)通过上面的计算,猜想∠DOE 的度数与∠AOB有什么关系,并说明理由。

B AC D E F G MN 12A B C D(第17题)图3相帅炮七年级数学第六章《平面直角坐标系》测试卷 姓名 ________ 成绩 _______1、根据下列表述,能确定位置的是( )A 、红星电影院2排B 、北京市四环路C 、北偏东30°D 、东经118°,北纬40° 2、若点A (m ,n )在第三象限,则点B (|m |,n )所在的象限是( ) A 、第一象限 B 、第二象限 C 、第三象限 D 、第四象限3、若点P 在x 轴的下方,y 轴的左方,到每条坐标轴的距离都是3,则点P 的坐标为( ) A 、(3,3) B 、(-3,3) C 、(-3,-3)D 、(3,-3)4、点P (x ,y ),且xy <0,则点P 在( ) A 、第一象限或第二象限 B 、第一象限或第三象限 C 、第一象限或第四象限 D 、第二象限或第四象限5、如图1,与图1中的三角形相比,图2中的三角形发生 的变化是( ) A 、向左平移3个单位长度 B 、向左平移1个单位长度 C 、向上平移3个单位长度 D 、向下平移1个单位长度6、如图3所示的象棋盘上,若○帅位于点(1,-2)上,○相位 于点(3,-2)上,则○炮位于点( )A 、(1,-2)B 、(-2,1)C 、(-2,2)D 、(2,-2) 7、若点M (x ,y )的坐标满足x +y =0,则点M 位于( )A 、第二象限B 、第一、三象限的夹角平分线上C 、第四象限D 、第二、四象限的夹角平分线上8、将△ABC 的三个顶点的横坐标都加上-1,纵坐标不变,则所得图形与原图形的关系是( ) A 、将原图形向x 轴的正方向平移了1个单位 B 、将原图形向x 轴的负方向平移了1个单位 C 、将原图形向y 轴的正方向平移了1个单位 D 、将原图形向y 轴的负方向平移了1个单位 9、在坐标系中,已知A (2,0),B (-3,-4),C (0,0),则△ABC 的面积为( ) A 、4 B 、6 C 、8 D 、310、点P (x -1,x +1)不可能在( ) A 、第一象限 B 、第二象限 C 、第三象限 D 、第四象限11、已知点A 在x 轴上方,到x 轴的距离是3,到y 轴的距离是4,那么点A 的坐标是______________。

12、已知点A (-1,b +2)在坐标轴上,则b =________。

13、如果点M (a +b ,ab )在第二象限,那么点N (a ,b )在第________象限。

14、已知点P (x ,y )在第四象限,且|x |=3,|y |=5,则点P 的坐标是______。

15、已知点A (-4,a ),B (-2,b )都在第三象限的角平分 线上,则a +b +ab 的值等于________。

16、已知矩形ABCD 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的位置如图所示,将矩形ABCD 沿x 轴向左平移到使点C 与坐标原点重合后,再沿y 轴向下平移到使点D 与坐标原点重合,此时点B 的 坐标是________。

17、如图,正方形ABCD 的边长为3,以顶点A 为原点,且有一组邻边与坐标轴重合,求出正方形ABCD 各个顶点的坐标。

18、若点P (x ,y )的坐标x ,y 满足xy =0,试判定点P 在坐标平面上的位置。

(第19题)65432123456BA19、已知,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S △ABC =24,OA =OB ,BC =12,求△ABC 三个顶点的坐标。

20、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描出下列各点A (5,1),B (5,0),C (2,1),D (2,3),并顺次连接,且将所得图形向下平移4个单位,写出对应点A '、B '、C '、D21、已知三角形的三个顶点都在以下表格的交点上,其中A (3,3),B (3,5),请在表格中确立C 点的位置,使S △ABC =2,这样的点C 有多少个,请分别表示出来。

24、如图,△ABC 在直角坐标系中, (1)请写出△ABC 各点的坐标。

(2)求出S △ABC(3)若把△ABC 向上平移2个单位,再向右平移2个单位得△A ′B ′C ′,在图中画出△ABC 变化位置,并写出A ′、B ′、C ′的坐标。

A B D C E (第3题)ABA B C DP 12第7题A B C D第10题第1个第2个第3个七年级数学第七章《三角形》测试卷班级 _______ 姓名 ________ 坐号 _______ 成绩 _______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 30 分)1、下列三条线段,能组成三角形的是( )A 、3,3,3B 、3,3,6C 、3,2,5D 、3,2,62、如果一个三角形的三条高的交点恰是三角形的一个顶点,那么这个三角形是( ) A 、锐角三角形B 、钝角三角形C 、直角三角形 D 、都有可能3、如图所示,AD 是△ABC 的高,延长BC 至E ,使CE =BC ,△ABC 的面积为S 1,△ACE 的面积为S 2,那么( )A 、S 1>S 2B 、S 1=S 2C 、 S 1<S 2D 、不能确定 4、下列图形中有稳定性的是( ) A 、正方形 B 、长方形 C 、直角三角形 D 、平行四边形 5、如图,正方形网格中,每个小方格都是边长为1的正方形,A 、B 两点 在小方格的顶点上,位置如图形所示,C 也在小方格的顶点上,且以A 、B 、C 为顶点的三角形面积为1个平方单位,则点C 的个数为( ) A 、3个 B 、4个 C 、5个D 、6个6、已知△ABC 中,∠A 、∠B 、∠C 三个角的比例如下,其中能说明 △ABC 是直角三角形的是( )A 、2:3:4B 、1:2:3C 、4:3:5D 、1:2:27、点P 是△ABC 内一点,连结BP 并延长交AC 于D ,连结PC ,则图中∠1、∠2、∠A 的大小关系是( ) A 、∠A >∠2>∠1 B 、∠A >∠2>∠1 C 、∠2>∠1>∠A D 、∠1>∠2>∠A 8、在△ABC 中,∠A =80°,BD 、CE 分别平分∠ABC 、∠ACB ,BD 、CE 相交于点O ,则∠BOC 等于( ) A 、140° B 、100° C 、50° D 、130°9、下列正多边形的地砖中,不能铺满地面的正多边形是( ) A 、正三角形B 、正四边形 C 、正五边形 D 、正六边形 10、在△ABC 中, ∠ABC =90°,∠A =50°,BD ∥AC ,则∠CBD等于( )A 、40°B 、50°C 、45°D 、60°二、填空题(本大题共6小题,每小题3分,共18分)11、P 为△ABC 中BC 边的延长线上一点,∠A =50°,∠B =70°,则∠ACP =_____。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