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性动眼神经麻痹临床分析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斜视与小儿眼科杂志 2010 年第 18 卷第 1 期
·13·
糖尿病性动眼神经麻痹临床分析
李 真 刘淑琴
摘要 目的 探讨糖尿病性动眼神经不全麻痹的临床特点及预后。方法 回顾分析 21 例糖尿病性动眼神经麻 痹患者临床表现、治疗过程及转归。结果 糖尿病性动眼神经麻痹通常以复视、上睑下垂、眼球运动受限为主要表 现,但临床上以眼痛及同侧额部疼痛为首发症状的也并不少见,少数病例有瞳孔受累。经改善循环、营养神经等治 疗,全部患者在 8~12 周内治愈。随访观察 6~48 个月。结论 糖尿病是后天性动眼神经麻痹较常见病因,诊断正确、 及时治疗,效果满意。
(本文编辑:杨素红)
讨论
外伤后怀疑因眼眶外伤引起的眼部损害常行CT
作者单位:024000内蒙古赤峰市松山医院
作者单位:100041 北京大学首钢医院眼科
·14·
的早晚眼压监测及相关排青检查排除了高眼 压所致的眼痛表现。有 2 例患者瞳孔中度散 大,直径约 5mm,对光反应减弱。所有患者均行 头颅 CT 或 MRI 除外动脉瘤等颅内疾患。21 例 患者中均没有外伤史,其中 19 例有糖尿病病史, 病史 3~17 年,发病初期血糖 6.37~17.34mmoL/L; 另外 2 例行糖耐量实验确诊糖尿病。全部患者 在治疗期间进行血糖监测及降糖治疗。
了神经肌肉组织的正常代谢有关[4]。病理解剖证 实糖尿病性微血管病变主要累及神经的中央 部分,支配瞳孔运动的纤维走行于神经上方周 边部,故缺血对其造成的影响轻[5]。临床上报道 的病例多无瞳孔受累。在我们的病例中,动眼 神经不全麻痹的表现除复视,上睑下垂、眼球 运动受限外,其中有 2 例患者有瞳孔中度散 大,直径约 5mm,对光反应迟钝,与既往报道中 所述糖尿病所致动眼神经麻痹瞳孔无受累似 有不同。Trobe 认为,动脉瘤压迫动眼神经导致 瞳孔散大或瞳孔反应迟钝[6]。但近年来,国外也 有报道,糖尿病性动眼神经麻痹可同时观察到 瞳孔中度散大的表现[7],同我们的观察结果一 致,故瞳孔是否受累不能成为判明病因的依 据。
ABSTRACT Objective To evaluate retrospectively the clinical features of the oculomotor paralyses (OMP)in the patients with the diabetes, to assess the characteristic and the prognosis. Methods We identified a series of 21 consecutive patients with OMP to discuss the characteristics and treatment process and prognosis . Results Diabetic OMP patients usually presented with sudden onset of diplopia and ptosis of upper eyelid and restriction of eye movement,but which was sometimes accompanied by significant eye and forehead pain. Pupil involvement occurred occasionally. It needed to be identified with glaucoma. The patients could be cured within 8~12 weeks by alternating occlusion and nutritive nerve. Conclusion OMP patients have a typical clinic process and good prognosis.
关键词 动眼神经麻痹 糖尿病
Clinical analysis of diabetic oculomotor paralysis. Li Zhen, Liu Shu -qin. Department of Ophthalmology,Peking University Shougang Hospital, Beijing 100041
6. Trobe JD. Third nerve palsy and the pupil. Arch Ophthalmol, 1988, 106:601.
7. Jacobson DM. Pupil involvement in patients with diabetes- associated oculomotor nerve palsy. Arch Ophthalmol, 1998, 116(6):798.
讨论
糖尿病性神经病变是糖尿病最常见的并发 症之一,发病率高达 90%以上,可以累及感觉神 经、运动神经、植物神经,总体上分为左右对称 的多发神经病变和非对称的单神经病变[3]。动眼 神经麻痹属于非对称性运动神经病变,本病预 后大多较好。据报道:动眼神经麻痹首要发病 原因为颅底动脉瘤,其次为颅内炎症,糖尿病 为第三位病因[4],故后天性动眼神经麻痹患者 必须行头颅 CT、MRI 等检查除外动脉瘤等颅内 疾病。
检查,但对于眶下壁骨折,眼眶冠状骨窗CT诊断的意义 最大,否则较易漏诊。外伤后出现单眼上、下转运动受 限怀疑眶壁骨折需要做眼眶CT, 头部CT及牵拉实验, 以排除肌肉嵌顿及断裂,如果牵拉实验有抵抗并有复 视, 即使CT未见骨折及嵌顿,也应怀疑眼外肌嵌顿,在 给予支持治疗的同时,试做牵拉减轻嵌顿。如无改善, 我们主张尽早手术,否则容易导致下直肌的缺血坏死变 性。有些病人有眼球内陷,应尽早实施眼眶重建术, 矫正眼球内陷,改善外观,并且使用Medpor使眼外肌 与骨折处相隔,防止再嵌入。放量时要注意置法滑动损 伤视神经和血管,儿童眼眶骨折主要以内、下壁较多, 同时眼肌及其周围筋膜组织容易嵌顿于骨折处,因此 尽早恢复眼眶的正常形态和充分游离嵌顿组织后合理 填充人工骨片显得更为重要。
3. 刘嵋,张金辉. 糖尿病性神经病变的药物治疗现状. 中华内分泌代谢杂志,1996,12:37.
4. 迟家敏.实用糖尿病学.第 3 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 社,2009:506.
·15·
5. 苏前,李国良,杨晓苏. 60 例眼肌麻痹患者的病因分 析. 临床神经病学杂志,2001,14(3):173.
治疗
对所有病例在控制血糖治疗糖尿病的同 时我们采用改善血循环,营养神经,调节植物 神经功能等治疗,部分患者配合针灸治疗。口 服羟苯磺酸钙胶囊、B 族维生素;静脉滴注银杏 达莫或血栓通,配合肌肉注射甲钴胺、颞浅皮 下注射复方樟柳碱,坚持用药 10~14 天,然后 改为口服药物直到复视及上睑下垂症状消失。 所有患者于治疗 1 周时上睑下垂出现减轻,然 后复视改善,但复视完全消除通常在 2~3 个月 后。有眼疼及额部疼痛的患者,疼痛感一般持 续 7~14 天。
8. 李文伟. 缺血性糖尿病性动眼神经麻痹.中华神经眼 科杂志,2001,34(6):335.
9. 张汗承. 第 III、IV、VI 颅神经麻痹 201 例分析. 中华 眼科杂志,1981,17:352. (本文编辑:甘晓玲)
外伤所致眶下wk.baidu.com骨折误诊一例
辛翠萍
患者男10岁因左眼外伤6小时于2009年7月29日来 我院就诊。患儿6小时前在与同伴玩耍时被同伴击中左 眼,逐渐感觉左眼疼痛不敢转动眼球,伴头疼恶心、呕 吐。检查:双眼视力均为1.0,左眼睑轻度皮下淤血,无肿 胀, 结膜无充血,角膜透明,KP(- ),房闪(-),前房深度正 常,瞳孔圆约3mm,直间接对光反应存在,晶状体透明, 玻璃体透明,眼底检查:视乳头正常,网膜未见出血渗 出,黄斑中心凹光反射存在。眼位:33cm照影正位,交替 遮盖不动,6m检查同33cm。眼球运动检查:左眼上、下、 内转受限,刚过中线,上、下内转时伴有复视,诊断为左 眼外肌麻痹原因待查。因患儿头疼、恶心、呕吐明显,为 排除颅内疾病,行头颅眼眶CT检查,未见异常。转上级 医院后在行眼眶CT检查,示左眼眶下壁骨折,下直肌嵌 顿。头颅CT未见异常。入院全麻下行左眼眶下壁骨折复 位术。
对象和方法
回顾分析 2005 年 1 月至 2008 年 12 月在
我院眼科就诊的患者 21 例,其中男 11 例,女 10 例,患者平均年龄 62.78 岁。
临床表现:21 例患者均表现为单纯动眼神 经不全麻痹,不合并外展神经受损表现。全部 患者均为单眼发病,均有典型的复视及上睑下 垂的表现。斜视检查表现为非共同性斜视,外 力提起下垂的上眼睑,33cm 照影患者眼位为外 下 斜 视 ,向 内 、向 上 及 向 下 运 动 受 限 ,程 度 不 等,完全受限者眼球只能向外侧转动,大部分 患者眼球向内、上、下方位运动有不同程度受 限。其中 5 例患者以眼痛及同侧额部疼痛为首 发症状,起病 1~3 天后出现复视及上睑下垂表 现,我们对上述有眼痛表现的患者进行了短期
Key Words oculomotor paralyses diaetes mellitus
后天性动眼神经麻痹是临床常见病,其常 见病因除动脉瘤、颅外伤外,因糖尿病导致核 性或周围神经病变而发生的动眼神经麻痹随 糖尿病的发病率逐年增高也呈增长趋势。糖尿 病是以慢性血糖水平增高为特征的代谢性疾 病,是由胰岛素分泌和(或)作用缺陷所引起。 糖尿病导致眼部并发症约 76.82%,以糖尿病性 视网膜病变及糖尿病性白内障多见[1],动眼神 经麻痹的临床发病率远低于前两者[2]。本文就 糖尿病患者伴发动眼神经不全麻痹的临床特 点、治疗过程及预后进行分析、讨论。
部分患者在出现眼肌麻痹时无明确糖尿 病病史,或空腹血糖在正常范围内,但经糖耐 量实验证实确诊为糖尿病,故对急性出现复 视、上睑下垂患者除排除动脉瘤、颅外伤等疾 患外,注意血糖检查,必要时行糖耐量试验以 尽快明确病因。
治疗上我们采用了改善循环,营养神经的 对症治疗,部分患者进行了针灸治疗。根据我 们的观察,全部患者经过治疗最终均在 8~12
此外,在我们的病例中,有以明显眼痛、同 侧额部疼痛为首发症状者,就诊时除眼痛、额 部疼痛外,无复视及上睑下垂表现,故以“眼疼 待查”收入院,行排青检查除外青光眼,1~3 天 后复视及上睑下垂出现,从而确定动眼神经麻 痹的诊断。李文伟有类似报道[8],疼痛部位属于 三叉神经第一支的范围,但为何动眼神经麻痹 与三叉神经炎症表现有关联性,目前还不清 楚。据动物实验表明,在猴和其他的哺乳类动 物,动眼神经中包含三叉神经节眼区的中枢突 起,电生理研究表明,走行在动眼神经中的三 叉神经纤维传递来自上眼睑和结膜的痛觉信 号[9]。也有可能在人类是因为三叉神经迷走至 动眼神经加之神经脱髓鞘导致患者在复视、上 睑下垂的表现外出现眼疼及额部疼痛的症状。
糖尿病性眼肌麻痹发病机制与多种因素 有关,其中最主要的是微血管病变导致神经缺 血、缺氧所致。动眼神经血管的侧枝循环不丰 富,当出现血管闭塞时容易被累及出现眼肌麻 痹的相关表现。此外,还与糖尿病患者出现的 糖、蛋白质、脂肪及 B 族维生素代谢异常影响
中国斜视与小儿眼科杂志 2010 年第 18 卷第 1 期
中国斜视与小儿眼科杂志 2010 年第 18 卷第 1 期
周痊愈,没有遗留任何后遗症,本病治疗效果 满意,预后良好。
参考文献
1. 王迎开. 28 例糖尿病患者眼部并发症的调查分析. 实用全科医学,2008,6(1):77.
2. Boschi A. Neuro- ophthalmological problems in the diabetic patient. Bull Soc Belge Ophtalmol, 1995, 256:145.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