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些病因导致的动眼神经麻痹,处理原则大不同

合集下载

动眼神经麻痹的病因分析

动眼神经麻痹的病因分析
[J].中国实用妇科与产科杂志, 2005, 21(7): 448~449 [2] Ballard . LA , Walters M. Transvaginal mobilization and
removalofovariesand fallopian tubesaftervaginalhysterectoniy. Obstet Gynecol,1996,87:35~39 [3] 夏恩兰.子宫切除手术的选择.中华妇产科杂志, 2005, ( 10)
· 临床 14 期
动眼神经麻痹的病因分析
张翠云 ( 湖北省襄樊市第一人民医院, 湖北襄樊, 441000)
[摘要] 目的 分析动眼神经麻痹的病因。 方法 对 2003 年 1 月至 2006 年 1 月在本院住院治疗的 48 例动 眼 神 经麻痹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 结果 全部病人中, 眼科 6 例, 神经内科 32 例, 神经外科 10 例, 病因包括脑血管 微梗塞 28 例, 格林- 巴利综合征 2 例, 脑外伤 4 例, 颅内肿瘤 6 例, 动脉瘤 2 例, 颅内感染 2 例, 蛛网膜下腔出血 4 例。 结论 ①脑血管微梗塞是最常见的病因, ②头颅 CT 和 MR I 是主要的病因诊断手段。 [关键词] 动眼神经
本组 48 例患者中, 脑血管微梗塞 28 例, 脑外伤 4 例, 颅 内肿瘤 6 例, 格林- 巴利综合征 2 例, 动脉瘤 2 例, 颅内感染 2 例, 蛛网膜下腔出血 4 例。其中, 脑血管微梗塞有 28 例导 致 动 眼神 经 麻 痹 , 所 占 比 例 最 大 , 为 54%, 有 高 血 压 动 脉 硬 化者 18 例, 糖尿病 7 例, 二者兼有者 3 例。从原因上来看: ①该患者群以老年人为主; ②长期高血压易导致微小血管 的硬化, 弹性下降, 当动眼神经营养血管发生微梗塞时, 便 会出现相应症状; ③糖尿病可引起脂醇代谢障碍, 使胆固醇 合成旺盛, 加重动脉硬化; 糖尿病患者血浆纤维蛋白较健康 人增多, 血浆凝固性增强, 容易造成血管微梗塞; ④吸烟会 加重动脉硬化, 使血管壁受损[4]。由此可见, 动眼神经麻痹可 能是唯一的临床症状, 它往往不只是眼科的问题, 它可能预 示着颅内或鼻咽部的病变, 如颅内肿瘤, 出血, 炎症, 外伤, 鼻咽癌等。而先天性动眼神经麻痹多与围产期缺氧缺血和 外伤有关。随着社会的老年化, 高血压、糖尿病、动脉硬化在 老年人中占有很大比例, 故, 老年患者 动眼神经麻痹首先应 考虑缺血性的神经病变。

糖尿病性动眼神经麻痹的治疗及护理

糖尿病性动眼神经麻痹的治疗及护理

03
抗氧化剂:如维生素C、维生素E等,保护神经细胞,减轻神经损伤
04
营养神经药物:如甲钴胺、维生素B12等,促进神经修复,改善神经功能
手术治疗
手术目的:改善糖尿病性动眼神 经麻痹的症状
手术方式:包括眼眶减压术、视 神经减压术、眼外肌手术等
手术风险:手术可能导致眼内出 血、感染、视力下降等并发症
术后护理:包括眼部护理、药物 治疗、定期复查等
生活方式调整
01
饮食控制:低 糖、低脂、低 盐饮食,避免
暴饮暴食
03
戒烟限酒:戒 烟,限制饮酒, 避免酒精对血
糖的影响
02
运动锻炼:适 当增加运动量, 如散步、慢跑、
瑜伽等
04
保持良好的作 息:规律作息, 避免熬夜,保 证充足的睡眠
心理护理
保持积极乐观的心态,避 免焦虑和抑郁
学会自我调节,保持良好 的心理状态
定期检查
定期进行血糖检测,了解血糖控制
01
情况 定期进行眼底检查,及时发现视网
02
膜病变 定期进行血压、血脂、血尿酸等指
03
标的检测,了解心血管疾病风险 定期进行神经功能检查,了解神经
04
病变情况
健康教育
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如合理饮
01
食、适量运动、戒烟限酒等。 定期进行血糖监测,及时发现并
02
01
视力下降:患者可能出现视 力下降,甚至失明
02
眼睑下垂:患者可能出现眼 睑下垂,影响外观
03
眼球运动障碍:患者可能出现 眼球运动障碍,影响日常生活
04
复视:患者可能出现复视, 影响视觉功能
诊断方法
01
病史询问:了解患 者是否有糖尿病病 史,以及是否有其

动眼神经麻痹病因及特点_杜小鹏

动眼神经麻痹病因及特点_杜小鹏

表 2 病因在各年龄段的分布情况
病因
年 龄(岁)
15
25
35
45
55
65
脑 血管病 肿瘤 糖 尿病
4
11
1
1
2
4
1
4
6
3
炎 症性 动 脉瘤 其他
1Hale Waihona Puke 2521
5
8
4
1
1
4
3
2
3
1
脑血管病引起动眼 神经 麻痹 16 例 , 9 例 脑梗 死中 , 5 例脑 干梗死 , 2 例为颞叶沟回 疝 , 并 出现完 全性 麻痹 , 这显 然是 影响 了动眼神经核或动眼神经所致 ;另 2 例头颅 M R 检查提示 中脑 无责任灶的腔隙性梗 死 , 表现 为不全 性麻 痹 , 因 经改 善微 循环 治疗后体征明显改善 , 所以考虑 由局部 缺血引 起 。 其原因 是影 响了动眼神经的微循 环障 碍 , 出现微 循环 栓塞 , 导致 动眼 神经 营养障碍[ 2] 出现动眼 神经 麻痹 。 脑 出血 组中 影 像学 上均 提示 同侧中脑直接或间接受累 , 但有 2 例经 DSA 检查发现蛛网膜下 腔出血出现一侧不完 全性 动眼神 经麻 痹 , 因出 血量 少 , 恢 复较 快 , 其原因可能是由于出血压迫 动眼神 经 , 导 致不全 麻痹 , 需更 多的病例加以研究 。
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 2008 年 3 月第 11 卷第 3 期 Chi nese Journal of Practical N ervou s Diseases M ar.2008 , V ol.11 N o.3
· 71 ·
N eu rosurg Psy chiat ry , 2003 , 74 (1) :203-207. [ 11] G onen O , M oriarty D M , Li BS Y , et al . Relapsing remit t ing

动眼神经麻痹的病因及中医治疗

动眼神经麻痹的病因及中医治疗

肉)之精 ,而 与脉并 为 系 ,上 属于脑 ,后 出于项 中”。《灵 枢 ·邪气脏 腑 病形 》日“目者宗 脉之 聚也 ”。动眼神 经麻 痹在 中 医学 中属于 “睑废 ”范畴 。其 上 睑下垂 、眼球 内收 不能 ,瞳孔 散大 等症 状 ,根据 对应 经络 、五脏 辨证 治疗 , 临床 常取得 满 意疗效 。
中国中医急症 2010年 6月第 19卷 第 6期 JET∈ . . : :!!: !:
· 证 治 探 讨 ·
动 眼神经麻痹 的病 因及 中医治疗
刘媛 媛
中 图分 类号 :R745 文 献 标 志码 :A 文 章 编 号 :1004—745X(2010)06—0977—02
【摘 要】 动眼神经麻痹是临床常见病症 ,属中医学 “睑废”范畴 ,其病 因各异 。中医治疗包括针灸治疗及药物 治 疗 ,效 果 受 病 因 影 响 ,炎 症 引起 者 预 后 较 好 ,外 伤 所 致 者 相 对 较 长 。糖 尿 病 及 脑 瘤 引 起 者 ,需 除 本 因 。 【关键词 】 动 眼神经麻痹 病 因 中医治疗
中医理 论认 为眼 与五脏 均有 广泛 联系 。《灵 枢 ·大
针灸 治疗 本病 积累 了丰 富的 经验 。常用 腧穴及 使 用频 度为 :精 明 (85.00% ),阳白 (82.10% ),攒 竹 (64.30% ),太 阳 (57.10% ),鱼腰 、丝竹 空 、球 后 、合 谷 出现 频率相 当(42.90% ),其余 还有 使用 承泣 、瞳子髂 、 太 冲 、外关 等 。根 据病 因不 同 ,辨证 加减 取穴 。除 以上 常用 穴位外 ,糖尿 病肝 肾 阴虚 、目失所 养 ,症 见腰膝 酸 软 、眼 睛干 涩 、口干 、尿频 者配 以三 阴交 、肾俞 、太 冲 、复 溜 以补肝益 。肾;脾 胃不足 、清 阳不 升 ,症见 乏力 、少 气 、 懒 言者 当健脾 益气 ,配 以足三里 、梁 丘 、气 海 、百 会 、四 神 聪等 益气健 脾 升 阳 ;因外伤 所致 者配 以血海 、解溪 、 曲池 、合 谷等 活血 化瘀 ;脑梗 死 、脑 出血等 配 以醒脑 开 窍针 法 (百会 、印 堂 、人 中 、内关 、合谷 、中平 、三 阴交 、太 冲 )醒神 开窍 ;夹痰 者取 丰 隆。另 外 ,还 可配 合 中医辨证 施治 :瘀 血阻络 型治 当活 血化瘀 、益气 通 络 ,用桃 红 四 物汤 加减 ,药用桃 仁 、红花 、赤 芍 、川 芎 、葛 根 、升 麻 、黄 芪 、菊花 ;脾 胃虚 弱 、气 血不 足者 当健脾 益气 、补血 ,用 补 中益气 汤加减 ,以黄芪 、白术 、茯苓 、升 麻 、党 参 ,当归 为 主 ,并根 据患 者舌 脉饮食 随症 加减 ;脑梗 死 、脑 出血 引起 者可在 补 阳还五 汤 (虚 中夹瘀 )或半 夏 白术天麻 汤 (痰浊 阻络 )基础 上随症 加减 ;糖 尿病并 发者 当 以养 阴 益 肾 、活血 化瘀 ,可用杞 菊地 黄 丸加减 ;因炎 症引起 者 可用牵 正散 加大 青 叶 、菊 花等清 热解 毒 。总之 ,针药 并

动眼神经麻痹治疗最佳方法

动眼神经麻痹治疗最佳方法

动眼神经麻痹治疗最佳方法动眼神经麻痹是一种常见的眼部疾病,患者常常会出现眼睛不能自由转动、视线不稳定、甚至出现双视等症状。

因此,对于动眼神经麻痹的治疗是非常重要的。

那么,什么是动眼神经麻痹的最佳治疗方法呢?首先,对于动眼神经麻痹的治疗,最重要的是要找到病因。

动眼神经麻痹的病因有很多,可能是由于感染、外伤、肿瘤等引起的,因此在治疗之前,首先要进行全面的检查,找出病因所在,才能有针对性地进行治疗。

其次,针对不同的病因,采取相应的治疗方法。

对于感染引起的动眼神经麻痹,首先要进行抗感染治疗,以控制感染的蔓延,然后再进行神经的修复治疗;对于外伤引起的动眼神经麻痹,需要进行外伤的处理,并进行神经的修复治疗;对于肿瘤引起的动眼神经麻痹,需要进行肿瘤的治疗,以减轻对神经的压迫。

除了针对病因进行治疗之外,对于动眼神经麻痹的患者,还需要进行康复训练。

康复训练可以帮助患者恢复眼部的功能,包括眼球的转动、视线的稳定等。

康复训练可以采用眼部按摩、眼球运动训练等方法,帮助患者尽快恢复正常的视觉功能。

此外,对于一些严重的动眼神经麻痹病例,还可以考虑进行手术治疗。

手术治疗可以帮助患者解决一些无法通过其他方法治疗的问题,比如严重的眼球转动障碍、双视等问题。

但是手术治疗需要患者在术后进行长期的康复训练,以确保手术效果的最大化。

总的来说,动眼神经麻痹的治疗方法是多方面的,需要综合考虑病因、康复训练和手术治疗等因素。

针对不同的病因和症状,需要采取相应的治疗方法,以帮助患者尽快恢复正常的视觉功能。

因此,对于动眼神经麻痹的患者来说,及时就医、找到合适的治疗方法是非常重要的。

希望本文所述内容能对您有所帮助,祝您早日康复!。

动眼神经损伤的治疗方案

动眼神经损伤的治疗方案

动眼神经损伤的治疗方案动眼神经损伤是指通过各种原因导致运动神经(动眼神经)受损,从而影响眼球的运动功能。

这种情况可能导致眼球无法做到正常的运动、注视和对焦,给患者的生活和工作带来很大的困扰。

为了帮助患者恢复眼球的运动功能,以下是一些常用的动眼神经损伤的治疗方案。

一、康复治疗康复治疗是动眼神经损伤的基本治疗方案之一。

通过专业的康复训练,可以帮助受损的动眼神经恢复正常的功能。

康复治疗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强化眼球运动:通过各种眼部运动训练,刺激眼球肌肉的运动,帮助受损的动眼神经重新建立与眼球肌肉的联系,恢复眼球的正常运动范围。

2. 视觉训练:通过视觉训练和眼球的注视锻炼,促进受损的眼肌神经的修复,提高眼球的眼动稳定性和对焦能力。

3. 平衡和协调训练:动眼神经损伤可能导致眼球运动的失衡,通过平衡和协调训练,帮助患者重新建立正常的眼球运动模式,提高对外界环境的适应能力。

二、药物治疗除了康复治疗,药物治疗也是常见的动眼神经损伤的治疗方案之一。

常用的药物治疗包括:1. 神经营养药物:通过促进神经细胞的再生和生长,提供神经营养,加速受损的动眼神经的修复过程。

2. 抗炎药物:动眼神经损伤常伴随炎症反应,使用抗炎药物可以减轻炎症症状,促进神经的康复。

3. 微血管扩张药物:通过扩张微血管,增加眼球周围血液流通,促进受损的动眼神经的修复。

三、手术治疗对于一些严重的动眼神经损伤,手术治疗可能是必需的。

手术治疗的目的是修复受损的动眼神经,恢复眼球的正常运动功能。

常见的手术治疗方式包括:1. 动眼神经移植:将健康的神经移植到受损的动眼神经部位,以取代或修复受损的神经。

2. 神经克隆治疗:通过神经干细胞或其他可再生的神经组织进行克隆,培养新的动眼神经并移植到受损部位。

无论采用何种治疗方案,患者在治疗过程中应保持良好的心态,积极配合并坚持治疗。

此外,患者还应注意眼部卫生,避免过度疲劳和受伤,合理安排工作和休息时间,提高身体免疫力,有助于动眼神经的康复。

动眼神经麻痹

动眼神经麻痹

动眼神经麻痹病因1、动脉瘤:颅内动脉瘤是动眼神经麻痹最常见的原因之一,以后交通支动脉瘤最多见,造成动眼神经麻痹的原因与其解剖部位有关,常因动脉瘤的急性扩张,压迫牵拉或出血损伤动眼神经而致眼肌瘫痪或因动脉瘤的破裂出现蛛网膜下腔出血;2、脑肿瘤:颅内原发或转移性肿瘤均可导致动眼神经麻痹;3、眼肌型重症肌无力:因神经肌肉接头间传递障碍所致,并非动眼神经本身的疾病,只侵犯眼外肌;4、感染:常由眶内,眶后的炎症所致;5、脑血管性疾病:包括脑梗塞等;6、眼肌麻痹性偏头痛:患者多有反复头痛发作史或家族史;7、糖尿病性眼肌瘫痪临床表现完全损害时表现为上睑下垂,眼球向外下斜(由于外直肌及上斜肌之作用),不能向上、向内、向下转动,瞳孔散大,光反射及调节反射均消失,并有复视、头向健侧歪斜。

常见于颅内动脉瘤、结核性脑膜炎、颅底肿瘤等。

鉴别诊断(一)核性及束性麻痹因动眼神经核在中脑占据的范围较大,故核性损害多引起不全麻痹,且多为两侧性,可见有神经梅毒,腊肠中毒及白喉等。

束性损害多引起一侧动眼神经麻痹,表现为同侧瞳孔扩大,调节机能丧失及睑下垂,眼球被外直肌及上斜肌拉向外侧并稍向下方。

(二)周围性麻痹1.颅底动脉瘤(aneurysmofthebaseoftheskull):动眼神经麻痹单独出现时,常见于颅底动脉瘤而罕见于其他肿瘤。

本病多见于青壮年,多有慢性头痛及蛛网膜下腔出血病史,亦可以单独的动眼神经麻痹出现。

脑血管造影多能明确诊断。

2.颅内占位性病变(intracranialspaceoccupyinglesion):在颅脑损伤颅内压增高及脑肿瘤晚期,一般皆表示已发生小脑幕切迹疝。

表现为病侧瞳孔扩大及光反应消失,对侧肢体可出现瘫痪,继之对侧瞳孔也出现扩大,同时伴有意识障碍。

根据病史及头颅CT检查多能明确诊断。

3.海绵窦血栓形成及窦内动脉瘤:可表现为海绵窦综合征,除了动眼神经瘫痪外,还有三叉神经第一支损害,眶内软组织,上下眼睑、球结膜、额部头皮及鼻根部充血水肿,眼球突出或视乳头水肿,炎症所致者常伴有全身感染症状,结合眶部X线片及腰椎穿刺及血常规检查可明确诊断。

《动眼神经麻痹》课件

《动眼神经麻痹》课件
《动眼神经麻痹》PPT课 件
欢迎来到《动眼神经麻痹》PPT课件。本课件旨在深入了解动眼神经麻痹的 各个方面,包括病因、症状、诊断和治疗方法等内容。让我们一起探索这个 引人入胜的疾病。
什么是动眼神经麻痹?
动眼神经麻痹是一种影响眼球运动的神经疾病。它可能导致一侧或双侧眼球 无法正常移动,造成视觉功能障碍。了解麻痹的原因和机制对于有效治疗至 关重要。
物理治疗和康复训练
物理治疗和康复训练是恢复动眼神经麻痹功能的重要方法。通过眼球运动锻 炼和眼部按摩等技术,患者可以增强眼肌的力量和灵活性。
手术治疗和手术风险
在某些情况下,手术治疗可能是改善动眼神经麻痹病情的选择。然而,手术风险需要仔细评估,以确保最佳的 治疗效果。
通过眼部检查、神经影像学和电生理检查等方法,医生可以对动眼神经麻痹 进行准确的诊断。确诊后,即可制定个性化的治疗计划。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常见的诱因和危险因素
了解动眼神经麻痹的常见诱因和危险因素,如感染、创伤和神经疾病,将有助于预防和及早干预。
治疗方法和药物治疗
动眼神经麻痹的治疗方法包括物理治疗、药物治疗和手术选择。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法将有助于恢复眼球运动功 能和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
病因和发病机制
动眼神经麻痹的发生可能与多种因素有关,例如神经损伤、炎症和血管供应 问题。了解这些因素将有助于制定相应的治疗方案和预防措施。
症状表现及严重程度分类
动眼神经麻痹的症状包括眼球运动受限、斜视和复视等。根据病情的严重程度,可以将其分为不同的分类,以 便确定适当的治疗方案。
检查和诊断方法

动眼神经麻痹治疗最佳方法

动眼神经麻痹治疗最佳方法

动眼神经麻痹治疗最佳方法
动眼神经麻痹是一种常见的眼部疾病,患者常常会出现眼部疼痛、视力模糊、眼球运动受限等症状。

针对这种疾病,治疗方法有很多种,但是要想达到最佳的治疗效果,需要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来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法。

下面将介绍一些治疗动眼神经麻痹的最佳方法。

首先,对于轻度的动眼神经麻痹患者,可以采用药物治疗的方法。

常用的药物包括肾上腺皮质激素和抗病毒药物。

肾上腺皮质激素可以减轻炎症反应,缓解眼部疼痛和肿胀,抗病毒药物可以有效抑制病毒的复制和传播,从而减轻症状。

同时,还可以配合一些营养神经的药物,如维生素B族和中药祛风镇痛药物,来帮助恢复受损的神经功能。

其次,对于中度和重度的动眼神经麻痹患者,可以考虑进行物理治疗。

常用的物理治疗方法包括电疗、针灸、理疗等。

电疗可以通过电流刺激神经,促进神经再生和恢复功能,针灸可以调整人体的气血平衡,促进神经的修复,理疗可以通过按摩和理疗操,来缓解眼部肌肉的紧张和疼痛,促进血液循环,加速康复。

最后,对于一些顽固性的动眼神经麻痹患者,可以考虑进行手术治疗。

手术治疗主要包括神经解剖术和神经重建术。

神经解剖术可以通过手术切除或松解压迫神经的组织,缓解神经的受压状况,神经重建术可以通过移植健康的神经组织或修复受损的神经,来恢复神经的功能。

总的来说,针对动眼神经麻痹的治疗,应该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来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法。

在治疗过程中,患者应该积极配合医生的治疗方案,同时也要注意日常生活中的护理和康复训练,以达到最佳的治疗效果。

希望通过本文的介绍,能够帮助更多的动眼神经麻痹患者找到最适合自己的治疗方法,早日康复。

动眼神经麻痹的诊断及处理原则

动眼神经麻痹的诊断及处理原则
【 g 】 2 . 动I I f { f l , 1 - I j j 『 ~f j , f 9 1 l j } n 0 I, J , j

2 ) 蛛 膜 下 隙 及 内段 I { ] 各 I 核 发 出 的 神 经
依 次 为# } 1 f l } 『
J 叫脱 卜 隙继续J 】 i 』 j r . 经 过 海 绵 外 4

J ’ .
J 裂
世 人I l
, 逊 分 为 1 . 支‘ j l 、史. 分 圳 支f 捉 喻 圳 【 、
『 . 1 ‘ [ J l I ~l 川儿、} I 川儿、 卜删 帆 搜I 1 , 1 1 # U r - , # 9 H J l
f J 『 1 1 n , J 『 人 J J J J 【 、 f ( 肌、 卜f l  ̄ 1 U L 、 下 } 月 J 【 、 提I 睑月 J I 及i l  ̄ : f L
外侧I V , J I ‘ , j 卜 分圳 滑 / I : f l f 、 l 义 冲
及第 2支( 2 )
I ’ : 仫) ( 1 )
J j J 【 中 戋 … 为舣侧 支
f } { 人的 火系
总 f f H J 【 核I - 4 1 为 对侧 支 配 ; 提 f 岭
动眼神经 核 损 常 导敏 不 伞性
或 分离 助 叭 } J } I 麻痹 ,
冈与 、 I 核 的 伞 定 化 行
【 关键词 】 动I i t 4 f I f ; I 动脉 ; l t l 4 . I t J k 麻痹 ; 复
动 f I I 1 绎 也称 为第 1 1 I 埘脑神经 ( 1 h i r d c r a n i a l I 1 ( - 1 w, 3 t h C N) , 约肌 体 运 动 及 内脏 运 动 纤 维 , 支曲 己 同

王晓红教授治疗动眼神经麻痹经验

王晓红教授治疗动眼神经麻痹经验

王晓红教授治疗动眼神经麻痹经验王晓红教授是一位眼科医生,拥有多年的临床经验和治疗动眼神经麻痹的专业知识。

在她的临床工作中,她处理过许多动眼神经麻痹的病例,并取得了良好的治疗效果。

下面将介绍王教授治疗动眼神经麻痹的经验和方法。

一、患病病因分析动眼神经麻痹是指动眼神经受损而引起的眼球运动障碍,常见的病因有感染、颅脑外伤、中风等。

王教授在接诊病人时,首先会详细询问病史,包括发病时间、发病原因、症状变化等。

通过病史询问和仔细观察病人的眼球运动情况,王教授能够初步判断病因及病情严重程度,为后续治疗提供重要依据。

二、综合治疗方案针对动眼神经麻痹,王教授采用了综合的治疗方案,包括药物治疗、物理治疗和手术治疗。

在药物治疗方面,王教授会根据病情给予激素类药物或维生素类药物,以减轻神经炎症反应和促进神经修复。

在物理治疗方面,王教授会采用电疗、磁疗等手段,促进患眼肌肉的功能恢复。

而在必要的情况下,王教授还会推荐患者进行手术治疗,如进行动眼肌移位手术等。

三、个性化治疗根据每个病人的病情特点和身体状况,王教授采取个性化的治疗方案。

对于急性期的动眼神经麻痹患者,她会优先进行激素冲击治疗,以抑制神经炎症反应,减轻症状。

对于慢性期的患者,她会强调肌力训练和物理治疗,帮助患者恢复眼球运动功能。

王教授还会根据患者的年龄、性别、病史等因素,调整治疗方案,力求达到最佳治疗效果。

四、持续跟踪随访在治疗过程中,王教授非常重视患者的跟踪随访工作。

她会定期对患者的病情进行评估,并根据病情变化调整治疗方案。

她还会不定期邀请患者进行复查,以了解治疗效果和患者的生活质量。

通过持续跟踪随访,王教授能够及时发现治疗中的问题,保证患者能够获得最佳的治疗效果。

五、患者教育和心理支持除了治疗工作,王教授还非常重视患者的教育和心理支持工作。

她会向患者介绍动眼神经麻痹的相关知识,帮助患者树立正确的治疗信心。

在治疗过程中,她会不断鼓励患者,帮助他们克服疾病带来的困难。

动眼神经麻痹的治疗护理

动眼神经麻痹的治疗护理

支持性心理治疗
提供情感支持,鼓励患者 积极面对疾病,增强治疗 信心。
生活调整建议,如饮食、休息等
饮食调整
保持均衡饮食,增加富含维生素B 族和C族的食物,如瘦肉、鱼类、
新鲜蔬菜和水果等。
休息与睡眠
保证充足的睡眠时间,避免过度劳 累,有助于缓解眼部疲劳和不适。
眼部保护
避免长时间用眼,如阅读、看电视 等,定期做眼保健操,促进眼部血 液循环。
诊断依据
动眼神经麻痹的诊断主要依据患者的临床表现、神经系统检查和影像学检查等。 神经系统检查可发现动眼神经支配的眼肌运动障碍,影像学检查如CT、MRI等可 帮助明确病变部位和性质。
鉴别诊断与重要性
鉴别诊断
动眼神经麻痹需要与眼肌型重症肌无力、脑干梗死、后交通动脉瘤等疾病进行 鉴别诊断。这些疾病也可能导致类似的眼肌运动障碍和瞳孔变化,但发病机制 和治疗方法有所不同。
护理人员在康复训练中角色与职责
角色定位
护理人员是康复训练的重要参与者,负责指导、监督和协助患者进行训练。他们需要具备专业的护理 知识和技能,能够熟练掌握各种康复训练方法。
职责履行
护理人员在康复训练中需密切关注患者的病情变化,及时发现并处理训练中出现的问题;同时,他们 还需向患者及其家属提供必要的心理支持和健康教育,帮助他们更好地配合治疗。
,以满足患者的需求和期望。
展望未来进展方向和趋势
深入研究动眼神经麻痹发 病机制
随着医学科技的不断发展,对 动眼神经麻痹的发病机制将有 更深入的研究和认识,为治疗 提供更准确的理论依据。
创新治疗护理手段
未来有望出现更多创新的治疗 护理手段,如神经修复技术、 基因治疗等,为动眼神经麻痹 患者带来更多福音。
重要性

动眼神经麻痹

动眼神经麻痹

动眼神经麻痹动眼神经麻痹,是一种常见的眼部疾病,主要表现为眼球运动受限或眼球偏斜。

该病程度轻重不一,严重时可能导致视力障碍和头晕等症状。

本文将从定义、病因、症状、诊断和治疗等方面对动眼神经麻痹进行细致的分析,以便更好地了解该疾病。

动眼神经麻痹,又称第三脑神经麻痹,是指影响控制眼球运动的动眼神经发生功能性障碍的一种情况。

动眼神经分布在眼部肌肉上,可以使眼球上下左右运动。

该病的发生与多种因素有关,如器质性病变、炎症感染、神经系统疾病等。

病因复杂多样,需要综合考虑。

动眼神经麻痹的症状主要包括眼球运动受限和偏斜。

患者可能无法正常地向上、向下、向内、向外等方向移动眼球,眼球活动范围受限。

此外,患者的眼球可能会出现斜视,即眼球不在同一水平面上。

这些症状可能会导致视物不清、视野狭窄等问题,给患者带来诸多不便。

为了确诊动眼神经麻痹,医生通常需要进行一系列的检查。

其中包括眼球运动检查、视力检查、眼底检查和神经系统检查等。

通过这些检查,医生能够评估患者的病情,确定是否患有动眼神经麻痹,以及病情的严重程度。

治疗动眼神经麻痹的方法因病情而异。

对于轻度的病例,常规的治疗方法包括眼保健操、视觉康复训练等。

通过进行一系列的眼球运动和视觉功能训练,可以帮助恢复眼球的正常运动功能,提高患者的视觉能力。

而对于较为严重的病例,则需要结合药物治疗和手术治疗。

药物治疗主要是通过药物的作用促进神经恢复,促进神经再生。

如果药物治疗无效或效果不佳,手术治疗可能是一种有效的选择。

手术可以通过切除病变组织、植入人工材料等方式,恢复动眼神经的正常功能。

动眼神经麻痹是一种常见的眼部疾病,给患者的生活和工作带来不少困扰。

合理的治疗方法和良好的自我护理可以帮助患者减轻病情,改善生活质量。

同时,定期复诊和与医生的沟通也是非常重要的,可以随时了解病情的变化,及时调整治疗方案。

综上所述,动眼神经麻痹是一种常见的眼部疾病,病情轻重不一,症状表现复杂多样。

对于该疾病的诊断和治疗,需要综合考虑病因和病情等因素,采取相应的治疗方法。

周期性动眼神经麻痹怎么治疗

周期性动眼神经麻痹怎么治疗

周期性动眼神经麻痹怎么治疗
一、概述
周期性动眼神经麻痹这种病症是指短暂的动眼神经麻痹,先天和遗传有关,后天和外伤感染有关,但是很多患者是后天所得的,那么在治疗上因为病症的特殊表现,想彻底的治愈比较困难,那么预防周期性动眼神经麻痹的发生就是最好的保障,下面大家一起来分享一些周期性动眼神经麻痹的预防知识吧。

二、步骤/方法:
1、周期性动眼神经麻痹因为病症有神经支配所影响,那么会导致一些患者出现散光和近视,对于患者的治疗更是一些难点,那么需要患者能得到很好的康复,需要在早期就开始发现,并通过治疗,因为早期是治疗的最佳阶段。

2、建议患者在诊断治疗的时候,要保持良好的睡眠状态,千万不要长时间的看电视或者熬夜,这样会扰乱神经的正常活动,让病症更加严重。

3、周期性动眼神经麻痹治疗是一个漫长的过程,需要患者能和医生积极的配和,尤其在饮食上要避免辛辣刺激,肥甘厚腻的食物,做好一切预防的准备。

三、注意事项:
周期性动眼神经麻痹会出现麻痹期和痉挛期,这往往严重的影响了患者正常的睡眠时间,给患者身心带来很多痛苦,所以预防很关键。

治疗一定要对症。

展神经麻痹的诊断思路及处理原则

展神经麻痹的诊断思路及处理原则

展神经麻痹的诊断思路及处理原则田国红;万海林;沙炎【摘要】展神经麻痹是造成眼肌麻痹及复视的常见病因.临床常见外伤、缺血、炎症及肿瘤压迫等.孤立性展神经麻痹与合并多脑神经损害的其他综合征有着不同的发病机制及处理原则.本文着重从展神经的解剖、定位诊断、常见病因及影像学特征等几个方面,对首诊眼科患者中常见累及展神经的眼肌麻痹逐一分析,并对处理原则进行概述.【期刊名称】《中国眼耳鼻喉科杂志》【年(卷),期】2016(016)004【总页数】4页(P296-299)【关键词】展神经;眼肌麻痹;复视【作者】田国红;万海林;沙炎【作者单位】复旦大学附属眼耳鼻喉科医院眼科上海200031;复旦大学附属眼耳鼻喉科医院放射科上海200031;复旦大学附属眼耳鼻喉科医院放射科上海200031【正文语种】中文展神经麻痹是导致眼肌麻痹的常见病因。

由于展神经支配同侧外直肌,受损后患者可表现为双眼水平复视,且向患侧方向注视与注视远处时复视加剧。

临床除孤立性展神经麻痹外,还可见到合并其他多脑神经损害的眼肌麻痹及复视;一些系统性疾病如重症肌无力、甲状腺相关眼病、颅内压增高等可造成貌似展神经麻痹的假征,需要注意鉴别。

本文首先对展神经的解剖通路做详细的说明,然后分述不同部位损伤导致展神经麻痹的临床特征及处理原则。

1)核性。

展神经是第Ⅵ对脑神经(Sixth cranial nerve, 6th CN),其神经核团位于脑干桥延交接平面的背内侧,靠近面神经(第Ⅶ对脑神经,7th CN)膝部。

运动纤维从核团发出后向前走行,汇成神经簇,离开脑桥时组成展神经。

展神经在蛛网膜下隙中位于脑干的腹侧,上行;经过岩骨床突韧带下方;进入海绵窦,位于颈内动脉外侧,该处与交感纤维紧邻;经眶上裂进入眼眶,支配同侧的外直肌(图1)。

因此脑干部位核性损害常导致展神经麻痹伴同侧周围性面瘫。

2)核间性。

展神经核中除上述运动纤维外,尚包括一些中间神经元(interneuron),交叉,上行,加入对侧的内侧纵束(medial longitudinal fasciculus,MLF)[2]。

针刺治疗动眼神经麻痹经验总结

针刺治疗动眼神经麻痹经验总结

针刺治疗动眼神经麻痹经验总结动眼神经是人体的第3对颅神经,动眼神经麻痹(oculomotor paresis,OP)是由多种原因导致上睑下垂、眼球运动受限、瞳孔散大、对光反射迟钝或消失等表现的一类疾病 [1]。

本病的常见病因包括脑血管病、感染、肿瘤、外伤、代谢性疾病或变性病等,也可见于先天性疾病[2]。

西医在治疗OP上采用手术或大剂量激素冲击、营养神经药、改善循环药、扩张血管药等方法[3],但药物靶向治疗效果欠佳,难以解决根本问题。

探索更为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是目前研究动眼神经麻痹的关键。

近年来,中医治疗该病方法较多,疗法确切,尤以针刺为例,简便效廉、绿色安全、无不良反应,患者接受度高。

1 病因病机动眼神经麻痹属中医“ 风牵偏视”、“上睑下垂”、“雎目”、“斜视”等范畴。

古人对其发病论述有很多,例如《灵枢·大惑论》所言:“ 故邪中于项,因逢其身之虚,其入深,则随眼系以入于脑。

入于脑则脑转,脑转则引目系急,目系急则目眩以转矣。

邪其精(同睛),其精(同睛)所中,不相比也,则精散。

精散则视歧,视歧见两物” ;杨上善曰:“ 五精合而为眼,邪中其精,则五精不得比和,别有所见”;《目经大成》云:“只上下左右两睑日夜长闭而不能开,攀开而不能眨……以手拈起眼皮,方能视”。

其病位在目、胞睑,又属中医学“痿病”范畴。

关于本病病因,《诸病源候论》记载:“若血气虚……所以其皮缓纵,垂覆于目,则不能开,世呼为睢目,亦名侵风。

” 《圣济总录》称之为“眼睑垂缓”,认为其是气血虚弱,肌腠疏开,邪客于睑肤之间所致。

《赤水玄珠》中写道:“因先伤于内,而后感于外,相兼成病者也” ,指出气血虚衰,筋脉失于濡养,可导致眼皮松弛。

根据现代研究,其病因病机大致概括为风痰阻络、风热伤络、脾气虚弱、肝肾亏虚、气滞血瘀 5 个方面。

( 1) 风痰阻络,风邪入络责之于表,即《景岳全书》记载“表证者,邪气之自外而入者也。

”风为百病之长,善行数变,夹寒、夹热、夹湿、夹燥均可客于经络。

动眼神经麻痹怎么治,中医治疗有妙招

动眼神经麻痹怎么治,中医治疗有妙招

动眼神经麻痹怎么治,中医治疗有妙招
动眼神经麻痹指的是由于疾病等原因引起动眼神经及其支配组
织功能丧失称为动眼神经麻痹,常见的症状为眼睑下垂复视远近模糊瞳孔放大斜视等。

动眼神经麻痹对于人们的眼睛健康有很大的影响,那么动眼神经麻痹怎么治呢?
★一: 动眼神经麻痹的并发症1: 斜视动眼神经支配数条眼外肌和眼内肌,动眼神经麻痹表现为病变同侧眼的上直肌、下直肌、内直肌及下斜肌中一条或数条麻痹,不同的眼肌功能异常会引起眼位改变。

2: 上睑下垂。

由于提上睑肌是由动眼神经支配,动眼神经麻痹后常会出现完全性和不完全性上睑下垂。

3: 弱视。

先天性动眼神经麻痹或部分后天性动眼麻痹由于长期上睑下垂造成视觉发育异常形成弱视。

★二: 治疗方法1: 中药方剂:红参15g,白术5g,当归12g,枳实15g,黄芪50g,升麻10g,生姜15g,大枣7枚,柴胡12g,僵蚕12g,全虫10g,蜈蚣1条,炙甘草10g,茯苓20g。

用法:水煎服,每2日1剂,1月为1个疗程。

2: 针灸取穴:攒竹透睛明,鱼腰透丝竹穴,太阳透瞳子,配足三里,三阴交,内外关,合谷,百会,阳白,球后穴。

方法:每次选2~5穴,留针30分钟,每日或隔日1次,15日为1个疗程。

3: 神经干电刺激:取眶上神经与面神经刺激点,眶上神经接负极,面神经接正极,每次20分钟左右,隔日1次,10次为1个疗程,间隔5日,再行第2疗程。

三: 动眼神经麻痹为临床较难治之症之一,中医归属于“上胞下垂”之列,目前西医治疗效果差,采用中医、中药,配合针灸疗法可获得良效。

动眼神经麻痹的处理

动眼神经麻痹的处理

动眼神经麻痹的处理
乔荣华
【期刊名称】《美国医学会眼科杂志中文版》
【年(卷),期】1998(010)004
【摘要】@@ 明智地利用昂贵且具有潜在危害性的诊断工具来处理神经学上孤立的非创伤性的动眼神经麻痹是一种挑战.
【总页数】1页(P240)
【作者】乔荣华
【作者单位】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77
【相关文献】
1.首发为动眼神经麻痹的糖尿病性动眼神经麻痹9例临床分析 [J], 周金兰;尹六珍;熊翔
2.动眼神经麻痹的诊断及处理原则 [J], 田国红;万海林;沙炎
3.首发为动眼神经麻痹的糖尿病合并动眼神经麻痹误诊为痛性眼肌麻痹1例分析[J], 张雅薇;朱明慧
4.首发为动眼神经麻痹的糖尿病性动眼神经麻痹9例临床分析 [J], 周金兰;尹六珍;熊翔
5.针刺调跷脉合维脉治疗动眼神经麻痹临床研究 [J], 李成双;李慧丽;邢静;宗元娟;肖胜燕;王大洪;蒋越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单侧动眼神经麻痹临床诊治分析

单侧动眼神经麻痹临床诊治分析

单侧动眼神经麻痹临床诊治分析【摘要】目的:研究针对临床单侧动眼神经麻痹症状下的各种病因分别进行不同治疗后的疗效、预后,为以后临床诊断提供经验参考,提高治愈率,降低病死率有重要意义。

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自2008年1月—2012年11月收治并经标准诊断确诊的120例具有单侧动眼神经麻痹的病患。

结果:后交通动脉瘤在病因中所占比例最大(67例),占病例总数的55.83%;其次为糖尿病引起的外周神经麻痹(25例),占病例总数的20.83%;由意外伤害造成颅内血管病变(16例),占病例总数的13.33%;其他病因所占比例较小。

针对上述不同病因分别给予不同治疗。

后交通动脉瘤治疗总有效率为94.2%;糖尿病引起的外周神经麻痹治疗总有效率为96%;意外伤害造成颅内血管病变的治疗总有效率为87.5%;其他类病因的治愈率文中表格有提现,而1例原因不明的病例死亡。

结论:对于诊断明确的病因,其治疗总有效率较高,预后较好;而原因不明病例和诊断不及时,诊断方法局限性大的病例,其治疗总有效率低,预后较差。

【关键词】单侧动眼神经麻痹;后交通动脉瘤;病因;临床诊断;临床治疗【中图分类号】r74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7484(2013)03-0480-01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选择我院2008年1月—2012年11月单侧动眼神经麻痹患者120例。

年龄在10~68岁之间,平均年龄为49.85岁。

男性76例,女性44例,左例46眼,右例74眼。

年龄别、性别、眼别均无统计学差异。

患者的临床表现症状包括:头痛、眼周疼痛、眼睑下垂、复视、患眼功能受限、瞳孔散大,直接对光反射下降或消失。

1.2 方法应用spss17对所得数据进行卡方检验,p<0.05说明有统计学意义。

1.3 病因诊断分析研究所收集的病例资料。

翻阅存档的病志,按患者来源分为神经内科53例、神经外科36例、内分泌科21例、眼科10例,神经内科和神经外科占有大部分的比例。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这些病因导致得动眼神经麻痹,处理原则大不同
2017-08-24 来源:中国眼耳鼻喉科杂志
导读:动眼神经麻痹就是造成眼肌麻痹及复视得常见病因,具体原因包括颅内动脉瘤压迫、外伤、缺血、炎症及脑干病变等。

由于颅内动脉瘤破裂可危及生命,故尽早明确病因并及时处理对临床意义重大。

本文首先介绍动眼神经得解剖通路,然后针对不同部位损伤导致动眼神经麻痹得临床特征及处理原则逐一分述。

动眼神经解剖示意图
动眼神经核簇位于中脑背侧、中脑导水管周围,向前穿经红核、黑质、大脑脚从脚间窝出脑干,进入蛛网膜下隙继续前行,经过海绵窦外侧壁前上方,经眶上裂进入眼眶,进而分为上支与下支,分别支配提上睑肌、上直肌、内直肌、下直肌、下
斜肌及瞳孔括约肌
动眼神经在海绵窦内位于外侧壁得上方,其下依次为滑车神经、三叉神经第1支
与第2支,颈内动脉与展神经位于内侧
常见病因及处理
颅内动脉瘤
由于动眼神经从脚间窝出颅后行走于大脑后动脉与小脑上动脉之间,故颅内Willis环周围得动脉瘤,特别就是大脑后动脉附近得动脉瘤极易产生动眼神经压迫,导致累及瞳孔得完全性动眼神经麻痹。

患者可因急性动眼神经麻痹伴疼痛而首诊眼科。

由于蛛网膜下隙段动眼神经支配瞳孔得副交感纤维位于神经干得背侧与周围,压迫性病变首先使瞳孔散大、对光反射迟钝或消失。

查体表现为上睑下垂,眼球上、下、内运动受限,瞳孔散大,对光反射消失。

处理原则:由于动脉瘤破裂后可危及生命,故急性伴有瞳孔受累得动眼神经麻痹患者需要紧急行脑动脉血管成像得检查。

诊断动脉瘤得金标准为导管介入脑血管造影(DSA)。

上述影像学检查得阳性率不等。

由于DSA为有创性检查,大于50岁者,如瞳孔不受累,可选择进行;对于<50岁且高度怀疑动脉瘤,常规CTA或MRA又未见异常者,强烈建议做DSA检查。

外伤性动眼神经麻痹
由于动眼神经进入眼眶后分为上支与下支,不同损害可导致不完全性动眼神经麻痹。

注意与眶壁骨折造成得嵌顿性眼肌麻痹进行鉴别。

眶尖部位损伤可伴有视力下降,眶上裂部位可有滑车神经、展神经等多脑神经受损得临床表现。

在病程较长得动眼神经外伤患者可有神经错生得现象,即原先支配某条肌肉得分支神经异常再生后支配其她肌肉,检查眼位时可发现眼球内收或下转时眼睑上抬等异常表现。

处理原则:具有明确外伤史患者诊断并不困难。

除了外伤,肿瘤(包括动脉瘤)慢性压迫、髓鞘破坏与再生得同时,也可出现神经错生得现象。

因此无外伤病史得动眼神经错生体征强烈提示压迫性病因。

微血管功能障碍
微血管功能障碍也称为缺血性,为中老年动脉硬化患者中常见导致动眼神经麻痹得病变。

患者表现为急性完全性动眼神经麻痹:上睑下垂,眼球内收、上转、下转障碍,但瞳孔大小及光反射正常,称为瞳孔回避现象。

处理原则:缺血性动眼神经麻痹患者多有糖尿病、高血压等血管病得风险因素,发病时可伴有轻度眼周胀痛,但症状多在3~4个月后自行恢复。

如果超过3个月症状仍持续加重,需要进一步行影像学检查排除占位性病变。

炎症
儿童及青年患者,病前有发热、感染得前驱病因。

临床表现为急性动眼神经麻痹伴有疼痛。

该病与动脉瘤导致得急性动眼神经损害可以从影像学进行鉴别,急性期增强得颅脑MRI可见动眼神经蛛网膜下隙段或海绵窦段强化。

因此双侧动眼神经麻痹(累及或不累及瞳孔)可为Miller-Fisher综合征得表现之一。

处理原则:激素治疗后疼痛及眼肌麻痹可好转。

注意鉴别结核与真菌性脑膜炎。

患者除需要完善颅脑MRI外,尚需做腰穿、血液学检查。

海绵窦病变
海绵窦非特异炎症,也称为痛性眼肌麻痹,即Torosa-Hunt综合征,就是临床中常
见导致包括第III对脑神经在内得多脑神经麻痹性疾病。

眼肌麻痹可以就是孤立性得第III对脑神经麻痹,也可伴有滑车神经、展神经及三叉神经得损害。

患者表现为急性复视、眼肌麻痹伴眼眶及前额部明显疼痛,颅脑MRI中患侧海绵窦增宽、强化。

处理原则:使用激素后疼痛可迅速缓解,复视减轻。

海绵窦血管病变如颈内动脉瘤、颈内动脉海绵窦瘘也可表现为动眼神经麻痹、海绵窦增宽、血管流空等。

临床还需要排除恶性肿瘤转移及感染性疾病。

脑干病变
该部位常见损害包括脑血管病、多发性硬化脱髓鞘病变、肿瘤等。

Weber综合征就是中脑水平导致动眼神经麻痹得常见病变,患侧完全性动眼神经麻痹伴对侧肢体运动障碍。

常见于有心脑血管病风险因素得老年卒中患者。

中青年患者中常见脑干脱髓鞘病变导致动眼神经麻痹得同时可出现核间性眼肌麻痹或反向偏斜等复杂得眼球运动异常。

放射性损害
鞍区及鼻咽部肿瘤放疗后导致得第III对脑神经损伤较少见。

处理原则:由于放疗与脑神经麻痹可存在时间上得延滞,故病史信息较重要。

注意询问放疗部位及总剂量,结合影像学进行排除诊断。

利用MRI特殊序列可以直观显示受损动眼神经路径中存在得节段性强化。

其她少见病因
儿童可有先天性动眼神经麻痹,家长常因异常得头位携患儿来诊。

瞬目颌动综合征为先天性三叉神经-动眼神经错生导致。

周期性动眼神经痉挛为另一少见得先天性动眼神经疾患,患者可表现为动眼神经麻痹与动眼神经痉挛交替出现。

摘自:田国红, 万海林, 沙炎、动眼神经麻痹得诊断及处理原则[J]、中国眼耳鼻喉科杂志, 2316, 16(6):453-453、。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